景观环境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0 13:0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环境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城市住宅;景观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发生在我们的城市生活有很大的变化,商业广场绿、大量的步行街、主题公园,在我们的视觉出现街头艺术,对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景观园林为卖点的新住宅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以XX项目为例,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
二、XX项目景观设计初探
(一)XX项目简介
XX项目位于梅江生态区的中心地带,东临友谊南路,北接梅江道,西靠九华山中路,南临龙水园,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园区规划从生态学、景观建筑学、人文地理学、等诸多学科全方位诠释现代住宅理念,使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建筑风格和谐统一。
图2-1 XX项目全景
如图2-1所示,XX项目的房型建筑错落有致,花园绿地高达36.5%,空气清新,花影重重,令空间灵动不止,阳光、丽景户型设计充分考虑每一个空间对阳光的吸纳,从80-180平方米的户型精彩纷呈,从轮廓到细节,从感官到切实的体验,都为懂生活的人设计,致力成为业主们交流和休息的天然场所。
(二)XX项目景观环境应对设计分析
1.针对宜居的总体规划设计
该项目总体布局是从环境出发,既照顾整个项目的外部空间形象,又注重社区内部空间的协调处理,以便最大化地发挥土地价值,形成整体空间形态的办法就是将整个规划体系、建筑体系、景观体系纳入统一的布局中。同时,项目吸收“法式”建筑风格的精华,通过典雅大气的建筑形式和极具传统韵味和古典气质的景观设计营造出小区自身特有的气质内涵,在彰显自身个性的同时,以一种优雅而谦逊的姿态融入到西安市莲湖区现代、简约、典雅、亲近、自然的总体氛围中,生态风情,有氧休闲生活,是该项目的设计定位。
2.商业用地设计
商业中心设计的核心是服务小区,同时也具有着对外功能。为了防止住宅和商业互相干扰,商业聚集的设置在北面较小地块但临街路段,通过大街的交汇点为中心实行双侧设置,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土地的商业价值,又方便人流的出入,达成自主的商业氛围,而不会对小区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XX项目在区服务设施用地设计方面,将架空层与下沉广场设计相结合,把社区会所设置在架空层的位置,设置有健身房、游泳池和会所等设施,使居民不出楼就可以方便到达。同时,通过平台架空方式,将汽车车库置于架空平台下,形成半地下停车库,自行车库则设置在每个楼座的首层空间。
3 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项目规划设计强调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有序性,以带状绿化及水景组织各组团,空间线型流畅清晰,点式高层与板式高层错落分布,在地块中部形成开阔的视觉景观通廊和完整的景观界面,这样的规划策略将地块的景观元素以及基地周边规划要素整合起来,形成条理清晰、层次丰富、收放自如、浑然一体的大景观体系,同时体现出对周边城市景观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呼应。
景观长廊和步行景观道,水景观道,共同构成整个大景观体系的骨干和脊梁,沿着这个线索,一幅隽美的画卷缓缓展开,地形水景的勾衬掩映展示出绿水相依的丰富层次,道路的曲折变化和空间的大开大阖带来处处皆景,步移景异的独特视觉感受。方案设计中景观节点分为标志性节点、交通性节点、休闲性节点几种类型。各地块入口处均设有明显的标识性广场,具有强烈的场景特性和可识别性;交通性节点主要位于主要交通流线的交汇点;休闲性节点主要位于各组团内部人行步道的交汇点,规划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设置了大量不同特色的休闲场所,如儿童游戏场,青少年活动场地,老年人交往场所等等。
4 针对建筑单体的设计与景观的和谐处理
在所有户型设计中,XX项目设计始终坚持户内动静分区,各使用功能皆为全明且保证了套内空气的流通,在整个小区所有的端套户型设计中,保证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又能使其享受到中央视觉走廊的优质景观,使每寸土地得以最充分的利用,使得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犹如都市中的阡陌静巷,人与自然亲密接触,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自然生活状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建筑造型与色彩的处理同总体设计一样是小区设计成败的关键。建筑单体造型采用中式与现代材料完美结合,XX项目在设计中除了考虑四个主立面外,同时关注屋顶,形成“第五立面”。住宅外立面底部采用深色外墙砖,阳台和顶部采用真石漆,腰线和主要墙体采用面砖,住宅阳台采用玻璃及金属栏杆结合,大气、通透,不同材质的采用使建筑具有极强的机理感与节奏感,细节上极具特征。立面设计结合窗套、檐口、栏杆等细节部分的雕琢,使之端庄而不失亲切,精致而不繁琐,整体上又连结成片,浑然一体,简约纯净,同时立面设计注重纵向、横向线条的配合使用,使立面主旨有序,富于韵律感。入口处理于尺度中见风范,于细部中见品味,端庄高雅。
三、结语
景观设计正变得越来越流行,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环境质量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直接体现。近年来,住宅商品化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不再是简单的在公寓前面建设植被,只要绿化率达标即可,景观设计应协调区规划、建筑风格和房地产企业文化等。随着住房消费市场的成熟,对居住区景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集中观赏转变到重视休闲景观实用性,城市景观环境设计是未来住宅设计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崔巍.特色商业空间重庆天地的景观设计[J]. 绿色科技. 2011(08)
篇2
关键词: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7-61-2
一、前言
近年来,优美的景观环境已经成为人们选择住宅小区的基本条件,也是房地产开发商是否能够成功经营的重要因素,对商品住宅房的销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处理好居住环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生活的质量。良好舒适的住宅区景观环境,既能达到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还可以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住宅区景观环境的设计
(一)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应该以研究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设计原则,把服务住户作为根本出发点,即使在非常细微的地方,也要体现出对住户的关怀,而不能只顾追求眼前利益和视觉效
果[1]。
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应该保护生态、追求创新。生态设计理念可以使环境设计从简单的物质形态设计转向住宅区的整体生态环境设计,从而使住宅区的人工修饰环境走向自然的生态环境,生态的景观环境设计不止是为了追求居住区的美学效果,更是为了呈现住宅小区的内部生态效果。
(二)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容
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⑴公共区域的景观环境设计。公共区域景观指的是住宅区居民可以公用的区域景观。根据住宅区的结构规划,可以将公共区域景观划分为小区公园、组团绿地、小游园和其他面积较小的公共绿地。⑵园路系统的景观环境设计。园路系统景观指园路两侧的绿化和园景路的造景,根据道路的地形、分级以及交通情况的不同进行分地布置。⑶专用地块的景观环境设计。专用地块景观即住宅小区的各种公共设施和公共建筑的环境绿地。专用地块景观布置应该满足公共设施和公共建筑的功能需要,并且与小区的整体设计相协调。⑷宅旁和庭园的景观环境设计。宅旁和庭园景观指最接近小区居民,且用来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工作之余的休憩和观赏,而环绕在小区住宅建筑四周的绿
地[2]。
(三)住宅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手法
住宅区的景观应以绿色为基础,使用不同质感、不同形状或是不同颜色的材料,运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进一步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开发商或设计师应该把居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作为首要的条件,结合以人为本的设计内涵,尽力为小区居民营造一个既能满足生活需求,又可以让人感到舒适的生活空间。下主要介绍住宅区的广场设计以及住宅区的步道设计。
1、住宅区广场设计
作为住宅区住户的公共休闲场所,小区广场主要用于小区的老人活动、儿童玩耍、健身休闲、社会交往和车辆停放等。集中式的大型广场不适用于小区的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小区和别墅区都不宜设置。因此,住宅区的广场设计应该以功能作为立脚点,把住户的方便和舒适作为具体出发点,将大型的广场化整为零,分别散置于绿色组团当中。
2、住宅区步道设计
城市小区居民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绿化较好的道路上散步、赏风景。因此,住宅区的步道设计应该以舒适度作为重要指标,在满足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曲直得当、宽窄合宜,力求做到树影成荫,遇坡则隐,遇水毕现。
3、对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几点建议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商业化的盲目追求,住宅区景观环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住宅区景观环境对生态环境及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才能使我国的景观环境得到真正的发展。针对当前的现状,笔者就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提出相关的几点建议:
(1)在以钢筋水泥为主的城市环境里,住宅区的景观环境应该以舒适、宁静、自然为主。现代的住宅区大多是高楼或是多层住宅楼,人们和土地的接触越来越少,离土地也越来越远。为此,在高楼耸立的大楼中间区域,可以留出一块让人们“接地气”, 真正接触大自然的地方,从而使人们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得到满足。⑵小区的景观离不开植物的点缀,在植物的布局上也应讲究植物的生态性、变化性和原始性,使植物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⑶广场和步道的设计在满足居民舒适、闲逸的同时,还应该要满足老人活动、儿童玩耍、健身休闲、社会交往和车辆停放,以及小区居民在茶余饭后的休憩散步和沟通交流等。⑷假山和水的组成可以使整个住宅区融入居民的生活节奏,给居民一种轻松、悠闲的感觉。另外,也可以给住宅区设计一个独特的景观,不但可以提高小区的可识别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知名度。
四、结束语
住宅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而生态创新的景观环境模式,为住宅区景观环境的自然生态、经济、自然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推进了住宅区景观环境的发展演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郑丽红.浅议住宅区景观环境设计[J].中华民居,2011,(07):30-31.
[2]梁华,夏季霞.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设计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1-4.
[3]耿琪琪.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实施[J].住宅产业,2010,(10):33-36.
篇3
1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延伸拓展
1.1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以及作用
小区是供人们生活的地方,是人们工作之余、生活、放松、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主要集中的地方。当前时代下的人们,更注重于优美、清新的生活环境。一个经过景观设计的小区,对小朋友和老人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小区的景观设计思想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除了以美学与实用功能等元素进行空间环境的设置以外,小区的景观设计还需要组合景观要素的设计和主旨,也就是说,一个小区的景观设计,既要外表优美,同样内在文化也必不可少,小区的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的体现,不但要其型,同样也要有其神。比如利用设计者精妙的设计意图,在小区中增添许多美轮美奂的景观,将小区环境景物变为传递住宅小区美观特点和标志的载体。
1.3小区的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主体的设计规划能够和小区的景观设计和谐统一,小区景观设计的方式也不应与以往一样在建设主体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而是应当与建筑主体设计同时进行,同时完成,将小区的景观设计融入到小区的设计之中,能够确保小区的建设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资源与地形,确保设计总体的规划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小区的景观设计是总体设计的一部分,与主体建筑设计不可分割,只有在设计主体建筑的同时,设计景观建设,才能让景观建设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小区之中,而如果景观设计和主体建筑设计一旦脱节,就可能会让一些后来设计的景观在小区中显得不和谐,失去了小区景观设计的意义。面对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也应该顺应社会的发展,实现多元化,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风格之中,多元化是社会进步,各风格相互融合的结果,小区景观在设计时,也应汲取各种设计风格的长处,取各点之所长,进而融入自己的设计之中,在保证优美的视觉效果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将不同的设计风格的长处融合起来之后,依据不同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区的层次,使得小区和别的小区相比更有特色和特点,也会让小区不会显得单调,更能适应大多数有着不同审美观的人们,所以小区的景观设计,一定要依据多元化这个核心,取各家之所长,在融合之后,最终融入小区的总体设计之中。
2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
2.1生态理念的渗透
远在古时,我国的园林艺术因其独特的山水设计在世界园林设计中独树一帜,小区的面积虽然有限,但它的景观设计也是园林艺术分类中的一项,在现代的景观设计理念中,生态设计依旧是小区景观设计的核心。所谓生态设计,是将小区景观设计与环境的各个元素整合归一,形成系统的生态体系,不再是以往“死水假山”的景色。不仅如此,还要从单纯的空间功能设计升级为整体的生态环境系统设计,全面提升小区景观的档次。除此之外,要尽可能地利用城市空间,增加小区内的绿化面积。设计者要在设计之初就对景观设计以及绿化面积做好调查工作,统筹全局,不但要考虑低楼层住户的出行便利,还要考虑到高楼层住户的视觉感受。生态理念,要以生态环境为主体建设小区景观,给住户带来最大居住舒适感。
2.2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现今社会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在小区景观环境设计中,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需要科学合理的部署,这其中要注重公共空间的使用。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要贯彻执行,将直接影响到住户几十年的居住环境。很多小区在景观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到一时的住户体验,而忽视了小区景观之后的培育对小区住户的影响。其次,要考虑到布景时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小区景观关系着住户长久的居住感受,所以要在景观设计时,考虑到大人与孩子的共同兴趣,在设计时要多采用一些趣味性、颜色鲜艳的景观标志给大小住户统一的居住舒适感。最后,小区毕竟是住户长久的居住地,所以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一切景观设计的最重要指标,要利用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贯彻在设计的细枝末节处。
3实现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艺术表现的途径
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需要艺术表现手段表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接受。艺术表达的途径首先要树立好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欣赏者,也是一切景观设计的本源。所以确立以人为本的原则,是环境设计理念十分重要的转变。将单纯的景观设计转变为可以直接带给人们便利和舒适感受的设计才是以人为本,通过景观设计全面满足居住者的各层次需求,从而取得良好的居住感受。多种景观的设计融合,不但可以带给人们生活上的享受,也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情趣变得丰富起来。小区环境使人们居住得更加紧凑,也让人们在仅有的休闲时间中聚集在小区的娱乐设施中。所以小区的设施设备等造景要素,不仅在功能上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应的文化品位,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乐趣。第二,在小区的动态景观设计上,要给小区住户设计一些讲求图案和颜色搭配的富有活力与趣味的景观标志,在视觉上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情绪的感染力,比如绿轴、蓝轴等,这种流动而富有变化性的线状图案使人心情愉悦,感受颇丰,在增强识别作用的同时,也增加了文化氛围,一举两得。第三,景观的设计仅仅具有观赏性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实用性,比如孩子玩耍,溪流喷泉,浮桥过河等景观,营造一个孩子们喜爱的空间,才是业主们最舒心的居住选择。
4总结
作为人们忙碌之中休闲娱乐的空间,小区的景观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主要的设计指导思想,既要符合现代人健康的生活需求,又要根据现场的环境地势进行创新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尽全力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给人们带来开心愉悦的居住感受,不光是为了实现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也是实现城市更好、更快、更强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孙茜,李若凡.古典园林建造元素对当代小区景观营造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5(22)
2杨继胜.浅谈小区景观营造的人文关怀精神[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7)
篇4
关键词:小区;景观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286-01
1 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延伸
1.1 设计意图和主旨
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并非只是简单地从美学性和功能性对空间环境组成元素实施设置,更需要从景观元素的构成中融合设计意图和主旨。比如,传递一些别具一格的社区文明风尚或者凸显住宅小区自身所处周边环境的本色。利用精妙的设计意图,为居民的住宅环境增添众多的如诗如画的景观。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成了传递每个住宅小区美观、特点和标志性的载体。
1.2 设计过程
景观设计方式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等到建筑主体设计结束之后,再进行环境补充和修缮的法方法,而是让环境规划设计融入到住宅小区设计的全部过程,以确保和建筑主体规划、设计和谐统一,确保住宅小区建设最大程度地与天然地形特征和自然资源相结合,使总体的规划、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体现。
1.3 设计方法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不能局限于一种风格类型,而应该依据不同的设计思路而具体决定,但最终还是要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景观设计扩展了生动灵活的绘图方法和顺畅的线条形态并融合到环境中,完善和拓展了原有的园林设计手法。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涵义
2.1 建立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立,使得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由原来简单的绿化和设施设置,向创造可以全面符合居民的不同层次需要的生活环境改变。以人为本理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在住宅小区的生活空间里,对人的关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细腻情感需求上(如各种庭园景观小品等),在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面也是细节决定成败。
2.2 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融合生态设计理念,使得环境设计把市住宅小区环境的各个组成元素当作一个系统的生态体系;使得环境设计从单一的空间功能状态规划设计转变为住宅小区系统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使得住宅小区从人为环境转变为绿色的天然环境。比如不但需要有比较高的绿化率,还需要顾及到植物种类的特性,乔木、灌木和花草组成要科学合理;住宅小区的水环境便需要顾及到水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等。
2.3 追求生活情调
随着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住宅方式也有了根本改变,百姓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更多了,于是也就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在住宅小区内进行各种各样的如健身、交谈、集会等活动。所以,对生活情调的需要更多体现在各种庭园景观小品、健身器材等造景要素,不但在用途上符合居民的生活习惯,更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为百姓在业余时间增添丰富的生活情调。
2.4 重视动态景观
在静态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是图案的组成和爽心悦目的视觉效果,但动态的景观设计更加注重造景元素的流线设计,利用线形景观路线串联大部分的景观,构成住宅小区区景观的主轴线,产生连续的、动态的景观序列,比如各类型的绿色轴线和蓝色轴线等。这类动态的空间造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让人获得足够的空间体会与情调体验,对营造住宅小区的文化气氛和提高其标志性起到良好的效果。
2.5 强调互动性
住宅小区环境规划,不光是为了满足人的视觉美观效果,其最后目的仍然是为居民的使用。住宅小区环境是居民与大自然互动的场所,居民的参与互动让住宅小区环境成为人与大自然融合的空间。
2.6 兼顾观赏性和功能性
住宅小园林景观环境应该集合欣赏和功能性,在绿草地上布置中形成开放性局面,布局更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场所,使居民轻松自然地融进“家园”中去。让每个居住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致和清新的空气以及和谐邻里关系,成为百姓心目中理想的花园。
2.7 绿地的配置
推崇开放的且具有体系的设计理念现在景观设计不应再走入到强调居住区绿地设置的误区当中,而是需要对于绿地的配置标准,让绿地能够让本小区的居民可以共同享有。开放性的设计理念要求绿地的配置以及对应的景观能够在空间当中形成某种体系。
2.8 绿化设计
我们在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工作中需要将满足居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来考虑,需要详尽的评估居民的内心需要以及他们的欣赏品位,实现景为人用。可以在住宅的入口处以及走廊处都进行相应的绿化工作,让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可以处在于自然环境无异的空间之内。在植物之间的相互配置方面,地带不同的却具有一定外部面积的小区,其内在的木本植物的种类需要有足够的数量来支撑。在乔木以及灌木和草坪这些植物的相互搭配上应该要事前做好准备工作,争取实现立体群落的种植,这样就可以让植物的功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设计;寻常景观;景观设计;特色设计;可参与性
中图分类号:S731.5;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16)01-0148-05
Abstract: Here, we used the scenery designs of Kunming Transit City plot number 7-3 as an example. Through parsing the project′s background and analyzing the project′s perception, we put forward the core concepts and the thinking behind the projects overall design, individual sector designs and characteristic designs. The design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returning to the land” and understanding “prolific beauty” and “weed beauty” were then annotated, with the aim of 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of “ordinary scenery” in 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design and also advocating designs for commoners, designs based on the public and service for the people in today′s world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residential area environment design; ordinary scenery; landscape design; characteristic designs; participatory
1项目研究背景
居住区是居民每天生活、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其环境品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幸福指数和身心健康。随着城市进程加快、社会阶层分化,居住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人们对美的理解与喜好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住宅景观风格呈现出诸如“欧陆风”、“海洋风”、“东南亚风”等风靡一时的题材形式,在这些“外来主义”铺天盖地袭来时,人们早已迷失了自我。本研究主要目的就是挖掘寻常事物的景观价值,探讨一种景观设计的新视角――寻常景观。以实际项目为研究载体,寻找如何拉近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距离,追求设计为平民化时代而设计,挖掘景观的可参与性,而非普遍意义上的观赏性、纯美化性景观的设计途径。
2项目认知分析
2.1区位认知
昆明市五华区“岗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的7-3号地块位于龙泉路北三环外,由项目地经高速公路可北至成都、重庆,东达昆明长水机场,南通缅甸、越南,西至拉萨等地。“中天城”7-3号地块居住区总用地面积为61 218.3 m2,背倚地块9长虫山森林公园主入口紧接昆明市区主干道―龙泉路。
2.2项目规划条件及现状分析
2.2.1规划文件分析
“中天城”7-3号地块居住区总用地61 218.3 m2,净用地60 204.2 m2,居住用地60 204.2 m2,居住户数920户,居住人数2 944人,绿地面积为27 469.1 m2,绿地率45.6%,容积率1.71,建筑高度60m;建筑定位为原居民回迁用房。
2.2.2场地现状认知分析
车库顶板绿化多;场地原有地形遭到严重破坏:场地已全部做“三通一平”工程;场地建筑朝向统一为坐西南朝东北。
2.3项目地理信息调研分析
2.3.1高程、坡向分析
1)场地高差变化大: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总高程差约45.5 m。
2)场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整体倚靠西北长虫山,向东、东南放坡接龙泉路。
3)台地式地形:场地整体呈梯台状地势,中央三块绿地平坦,整体坡向以东向、东南坡向为主。
2.3.2日照分析
1)场地夏季中心景观区和东面、东南面光照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场地遮阳。
2)场地冬季西南面和南面光照充足―该地应充分加以利用,设置康体活动场所。
2.4项目使用主体分析
岗头村城中村改造项目7-3号地块为原城中村居民回迁用房。基于居住主体――原城中村居民组成成员的复杂性,其文化层次的参差性、职业构成的多样性、普遍城中村居民无专业职业技能、无稳定工作等特点,如何营造出一个能使居民充分参与其中的环境景观成为本次设计的一大挑战(图1)。
3项目设计
3.1总体景观定位
通过对设计市场现状之辨析,项目规划信息之认知,居住主体人群心理需求之定位,拟定本项目的总体景观定位,即营造一个平民化、寻常化、体验与参与性极强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居住主体之特殊性,使之能在该环境中很好地生活,而非纯观赏、展示、游玩场所。设计上应体现出寻常之景观、参与性之景观、生产性之景观。
3.2设计理念
3.2.1人文需求
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和绿地减少困扰着现代人。对使用人群的内心需求作了分析,结论充分表现出现代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以及对自然美的崇尚。未来业主对自然、健康、绿色、田园等的需求理应成为设计追求的目标。
3.2.2周边条件
场地周边作为城中村待开发地块,环境凌乱泥泞。昆明目前也有形成一定品牌效应的地产作品,但多以“拿来主义、外来主义”为切入点,或者掘地三尺,构建一个个假古董居住区等“异常景观”。本案应对策略:磨平浮夸的线脚,剔除繁琐的装饰,倡导“寻常景观”之诗意,在整体定位上突出独特性及唯一性,以提升本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2.3场地条件及设计策略
以场地地理信息系统为设计依据,设计遵循场地适宜性分析成果。场地设计策略: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用科学手段分析、利用场地自然资源,与土地建立友好关系,倡导“丰产之美”、“野草之美”。
3.2.4核心理念辨析
在诗意栖居上,避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无病。寻求如荷尔德林的《人,诗意地栖居》中“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的寻常栖居。在回归乡土方面,其误区有:“回到过去、回到乡村,回避问题,消极遁世”。力求发展易成活、养护成本低的乡土景观,能与本土文化完美融合,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和思想。对于丰产之美,误区:“大型产业基地,专业农场配置”。体现食物生态安全意义、亲子体验教育意义、二十四节气之展览意义。在野草之美上,误区:“消极反规划,类似元素丛林之野味”。要尊重自然万物,尊重植物自身生长习性,构建系统化生态系统体系。回到土地问题上,反对浮夸之线脚,非人之尺度,磨砂自然生态系统之机能。倡导以GIS系统为依据,善待自然生态系统之机能,借助生态系统之机能为人类做工,造福于民。景观之零成本、低成本――有回报、高回报。反对庆宴式之奢华、城市化妆舞会式之浮夸,倡导如乾隆皇帝所说“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的价值观和景观审美观。
4总体景观设计
4.1景观结构
由景观构筑物层+场所空间层+水景系统层+路网系统层+田网系统层构成了整体景观1个景观主轴、3个一级景观节点、3个二级景观节点、4个三级景观节点(图2)。
图2 景观结构分析与道路组织设计
Fig.2 Landscape structure analysis and roads organization design
4.2景观道路组织
依托小区规划道路,设置三级景观游步道和主轴景观桥,将居民从每个单元入户口与小区主干道串联起来,方便出行与游览。
4.3景观总平面图
在总体设计中以17个节点景观设计来体现寻常景观价值:1)居住区主入口;2)居住区次入口;3)入口商业广场;4)康体广场;5)跌瀑水田;6)油菜花梯田;7)索桥栈道;8)交换广场;9)彩虹桥;10)中心水景
;11)雨水花园;12)体验田;13)种植示范田;14)果林田;15)野草梯田;16)儿童娱乐;17)宅间交互空间(图3)。
5分区设计(重要节点设计分析)
5.1入口商业区和康体广场
1)巷口生活:该区域方案设计应充分体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体现设计为平民化时代而设计。
2)瓦爿故事:巷口文化展示,勾起场地之文脉故事,提取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之元素载体,体现设计为文化传承、教育展示、寻常生活而设计。
3)芳草萋萋:解放脚下之土地,尊重场地自发生长之芳草,倡导野草之美、自然之美。
4)康体健身:把人吸引到户外来交流、健身、休憩(图4)。
5.2跌瀑野草水梯田设计
为利用此区域近8 m高程,效仿云贵高原上千百年农耕文化中先祖们与土地之间友好相处之产物―梯田,顺着等高线做台地景观处理,加以流水跌瀑,使之形成很好的跌水爆氧效果;同时加以原木栈道搭建起居住区快速进入通道,缩短景观与居民的距离(图5)。
5.3油菜花梯田设计
尽量保持场地之原有地形,顺着等高线建挡土墙,形成油菜花梯田(图5),为居民提供美丽田园风景的同时,又具有高回报、高产值,与消费型景观彻底说再见。倡导如乾隆帝诗句所言“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5.4中心景观区生产性景观设计
倡导回到土地、回到生产、丰产之美的人地关系理念,叩问华夏五千年农耕文化的积淀,进行生产性机理设计。萃取大理方田、洞天湖圩田、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之田制机理,融入现代人之生活交流习惯,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利用,发展生产、娱乐、休闲、康体活动等人地环境行为。使之形成由雨水花园、种植体验田、种植观景田、果林田、康体广场、儿童游乐场、观景盒等单元组成的居住区中心景观区。此中心景观区有别于传统中心景观设计做法,它将充分带动居民参与其间,具有极高的生态意义、教育示范意义、增强人文关怀意义、邻里交互意义等(图6)。
5.524节气种植体验田设计
打造开心农场、亲子体验农场、生态蔬菜种植园等新都市乡土体验景观。把租赁体验庄园搬到家门口,使居民能体验耕作过程、管养过程,体味收获之喜,建立邻里关系。
5.6交易与交流广场
以物易物、以钱易物之生态种植成果交易、交流互动场所,增强区内居民间的交流互动,建立起邻里交流平台。此区域之小商铺间管理用房构筑物设计,提取云贵高原传统民居建筑形式,营造“屋舍俨然”的居住环境效果(图6)。
5.7彩虹桥设计
思考解决3块中心景观区间13 m的高程差,加强3块景观区之间的联系,搭建起主轴景观的快速游览观光通道。彩虹桥自由穿梭于果林、田野间,自然成趣(图6)。
6项目特色设计分析
根据该项目设计出发点:发掘寻常景观文化价值,拉近景观环境与居民的距离,让居民完全参与其中;伴随24节气的更替,居住区环境景观也将随之更替变化。因此,在中心公共景观区的植物设计与水体设计方面提出特殊设计策略。
6.1植物规划设计策略
充分遵循核心设计理念,提出设计原则:1)适地适树;2)遵循养护零成本、低成本―有回报、高回报原则;3)发动居民参与到居住区景观植物设计中来;4)总结、分析、整理出24节气作物轮作循环表,以此作为参考来进行种植设计。
6.2中心景观雨水花园设计
珍惜自然馈赠之资源―雨水,对建筑屋顶雨水、道路雨水等进行收集,汇入雨水花园,通过水生植物过滤净化,溢出管接景观用水补给管,使雨水慢下来,取代传统市政管网快速排空雨水的做法,为虫鸟、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空间,扩大生物圈模式。
7小结
如今,在人居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如景观过于形式化、可参与性低、人文关怀缺失、本土文化缺失等问题,探索景观设计新思路,挖掘寻常景观价值,注重景观的人为可参与性,不断尝试与创新,才能不断地为景观设计注入新生命。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 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设计构思,可持续性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环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小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
1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及建设存在的问题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有的人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功能,因此,我们的设计应符合人的行为方式,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进步,不同的时代要留下不同的符号。
社区或小区偏重建筑建材,以破坏植被为代价,突出恢宏的人工硬化与铺装等硬质景观。有的小区的人工湖边,汉白玉、大理石、花岗石等应有尽有,与周边建筑相堆砌,而岸边仅有几株灌木及水中些许小鱼,炎夏步行至此,渴望蔽荫之所,使人很难找到湖边林荫下观赏垂钓意境。小区绿地景观的开发与设计,必须与自然特性相吻合,必须按自然的本来面貌加以升华。
动物和微生物的保护意识淡薄。动物和微生物是食物链的营养级。由于植被的破坏,人为的乱捕滥猎,大量使用剧毒农药,使之面临生存危机。国外生态住宅小区内,常有兔子、松鼠、野鸭与人嬉戏、逗乐的情景。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景,由画变为现实。
小区园林设计盲目追求档次、拼凑模仿。园林设计要应用自然生态演变,来自然管理绿地景观,而不能单靠人工投入来维持。 “档次”原本是景观环境设计师应追求的设计理念,但是,决策者往往在项目的开始便定了高调,而不管该场所在整个城市环境系统中的位置。
2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构思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景观环境设计师们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时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更应明确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1 尊重自然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团,它的景观环境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环境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形”就是最早的对自然和人为环境关系的一种认知。“道法自然”也同样是先人们对我们今天进行景观环境设计时提出的一种善意的告诫。住宅小区景观环境设计要因时因地,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尊重人
以人为本,创造居民能参与其间的景观环境,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体系。一个小区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观”那么简单。因而景观环境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从人性的需求方面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参与性,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所以景观环境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因地制宜、重视人性化与实用性
坚持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当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所谓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强调人性化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和社会人,需要交流,害怕孤独;需要运动、休息;人离不开水,人爱玩水;爱采摘和捕获;需要庇护和荫凉,需要辽望,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需要适当尺度的空间;需要安全的同时需要挑战;人爱走平坦的道路也爱涉水、踏步、穿障碍、过桥梁。同时,人要交流、要恋爱、要被人关注、同时喜欢关注别人。因此,需要设计的场所能让人性充分发挥。
住宅园林景观环境必须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坚持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一般情况下,绿化面积不少于建筑面积的30%。在绿地系统中形成开放性格局,布置文化娱乐设施、使休闲、运动、交流等人性化的空间与设施融合在园林景观中,营造有利于发展人际关系的公共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等。
篇7
风格定位
根据爱玛家母婴护理会所的形象定位,从色彩的运用到结构的视觉风格,室内空间与平面形象,影像与建筑表皮之间实现了高度的联系与统一。
色彩符合人性化环境
粉紫色是爱玛家室内外设计的主色调,并以其承载的温馨、舒适为主要创作原则,打造出更符合母婴行为及视觉的人性化环境。会所主楼外墙体一改单一灰白色的传统用色,采用了标志的同色系蓝紫带作为点缀,避免了大面积使用彩块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力,又给白色墙面增添了温馨、时尚的气息。
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
爱玛家总入口处两个角度相连的木栅格背板与图文打造出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在营造美观的前提下,保证了标识的视角,增加了有效识别距离。
棱角改造成圆弧结构
为了更好的迎合品牌诉求点,在室内构造上通过大体量的结构重塑工程,将原建筑物所有棱角都改造成圆弧结构,完美地兼顾了使用的安全性和视觉的和谐性。
细节景观
根据功能的不同,细节的设置、处理亦处处体现出人性的关怀和艺术的创意。爱玛家医院细微的处理和设计使整个环境颠覆了传统医疗机构给人严肃、紧张的印象,有利于缓解新妈妈及家人的焦虑情绪。
门厅精致又亲切
主楼门厅,用晶莹梦幻的水晶砖圆形墙体衬托淳朴自然的木质栅格门框,材质及视觉的强烈对比,打造出华贵的亲切感。门厅别定制的大型LOGO地毯,让人备感温暖。
吊顶灯光明亮柔和
在楼体整个吊顶的设计上,一根根等距离排列的白色塑料管,成为吊顶的基本结构,延续了VI的线条感,底层的灯光透过塑料管之间的缝隙分散成一束束更为细微的光线,使整个环境的光线更为柔和。
室内装饰温馨又艺术
室内挂件、摆件,虽然是环境的点缀,但在营造氛围、调节受众心理、提高品牌形象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节决定品质,用心的细节设置会给整个环境加分。挂件摆设的选用,直接决定了视觉感受的协调性。恰当的挂件摆设不但可以进一步增加视觉冲击力,更会在细节上凸显人文关怀,增加宾客的情感认可度。根据爱玛家的整个气质风格及受众心理,设计机构为其量身选置了适合的沙发、装饰画、摆件等设施。既体现出爱玛家脱俗的气质和品位,又雅俗共赏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既要奇特又要亲切……摆设与挂件使整个环境更具有温馨的艺术氛围,有效舒解了紧张情绪,有助于陶冶情操。
室内装饰材料的运用上也表现出巨大的张力,在阳光板里穿上深浅不同的玫红及紫色毛线作为底衬做成的透明隔墙,使毛线的印象由平面图形落实到具体实物,使温暖与亲切感不再是纸上谈兵。
标识系统简洁而有趣
爱玛家是家庭式的母婴护理机构,人性化的标识导向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了受众是否能快速、有效地到达目的地,更影响了受众在整个环境中的心情,从而打造一个真正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对爱玛家而言,科学的标识导向系统,不但是指路符号,更是有效提高中心的工作效率、传播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篇8
1.自然资源
土地与气候:地质公园中的土地分为可利用土地、宜开发利用土地、难利用土地等。这些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效益。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四季交替、季节差异、冷暖雨量、时空分布等因素都制约着地质公园的景观开发与设计。水文与石景:水文是一个地区的典型代表元素,它能够提升整体空间环境的生态质量。应结合特定的水文特质来塑造地质公园景观与空间环境。瀑布与温泉:地质的多样化为瀑布的成因分类研究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同时为景区内的景观塑造形成令人震撼的背景。
2.文化资源
历史与文学:历史资源在地质公园景观的开发中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展示过去、结合当下来体现地质公园景观的发展特征。历史资源为地质公园景观的生动塑造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地质公园通过对主体景观活动的想象和定位来实现文学资源的景观再生。如石碑摹刻、人文笔墨等文学艺术常成为地质公园景观的突出标志。宗教与民俗:是文化现象特征的普遍存在形式,也是人们对地球的本能感性认识,同时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于世界中的整体反映。
3.生态资源
森林与湿地:森林中名贵树木和植被蕴藏着深厚的生态潜力,保持水土平衡,保护河流线性空间的完整性,保证野生动植物的迁移、扩散和繁殖。生物与敏感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物理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敏感区是指当受到外界影响时,那些容易受到干预甚至破坏的地区,即抵御性较弱的生态区域。建筑与风貌:建筑是文化的实体表现形式。建筑文化的表达通过建筑的外立面或者建筑风格等直观呈现在地质公园中。
二、自然、人文、生态“三位一体”的开发定位与整体设计——以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
1.开发定位
地质公园景观及空间环境的开发,应围绕整合资源要素,形成明确的开发理念。通过对地质公园景观现状环境调研分析,围绕已有的自然资源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地质公园景观的开发目标,开发时序与景区特色。本文提出自然、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性开发理念,自然与文化相互联系,并与生态相互交融,满足景区的协调发展。下面以安徽省天柱山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以崩塌堆垒型花岗岩景观和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群闻名于世。2005年8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全国第四批国家地质公园,2000年又荣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称号,2011年9月,荣膺“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其中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
2.整体设计方法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分为15个景区,分别为主峰景区、三祖寺景区、马祖庵景区、阳裴岭景区、大龙窝景区、天龙关景区、虎头崖景区、后山景区、锣鼓冲景区、龙潭河景区、九井河景区、皖水滨水旅游带、潜水滨水旅游带、牌楼—新店科考区和天柱山旅游服务区。根据地质公园的总体布局与空间结构,依据地质公园景观分布密度、类型,从点(景点、居民点等)、线(景观线、旅游线、交通线等)、面(景观组合区、地貌区、建筑设施分布区、后勤服务区等)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思考,形成整体设计方法。
(1)旅游线路的系统优化与布局
旅游线路是为了使旅游者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观赏效果。地质公园旅游路线的空间布局是根据各种活动的需要,有差别地进行不同功能的组合布局,从而形成不同的公园空间形态。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线路设计从观看景观、接触景观、体验景观、回味景观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条生动而有趣味性的线路,它将柱状峰、脊状峰等奇峰,象鼻石、寿塔石等怪石,龙宫、迷宫、天宫、逍遥宫等洞穴,山势险要的断层峡谷等地质景观,串联起整座公园的景点、休憩地等景观节点,形成合理的旅游景观空间,并通过规划的绿化廊道、步行系统、公众活动走廊等多种路径,使游客对同一景物和景点从不同视角或距离去欣赏,可以产生不同心理作用。充分考虑到了“人观看景”与“景引导人”的行为模式,完成了游览互动体验时的心理感受。可见,地质公园景观的设计必须重视空间维度,强调旅游线路的分区与连续。
(2)自然特色地质景观及空间环境的整合与表达
地质公园的特色景观是人们对园区景观特点的形象化、艺术化的概括。从地质审美特征的角度上看,特色景观是让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景区的独有特征。它的内容与形式都包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经济等价值。因此,将地质学知识与景观规划设计有机结合,能为地质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提供良好的指导。在地球内外引力的作用下,天柱山形成了花岗岩奇峰、怪石、洞穴、峡谷等自然地貌景观,变幻莫测的云海、佛光等气象景观及多姿多彩的水文地质遗迹。主峰天柱峰是典型的花岗岩柱状体,由垂直节理及风化剥蚀而形成岩脉与纹理,拔地而起,突兀众山之上,直插云霄,势如“中天一柱”。怪石形态各异,如天柱猿、金鸡唱晚、神鬼探海、双狮戏球,虎头崖的蘑菇石、船形石,马祖庵景区的猪头石、霹雳石等。洞穴以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奇特著称,被誉为“中国花岗岩洞第一秘府”。峡谷势气非凡,如小天门、大天门、千丈崖等。景区围绕这些特色资源组织游览线路,通过步行、攀爬、缆车等形式,整合自然景观的组成形式,从而更好地表达地景空间特征。
(3)文化资源的融入与呈现
文化因素的导入为游客提供较高的精神愉悦体验,是构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的基础。但是现在大部分国家地质公园开发定位不够全面,仅仅注重景观环境的规划,而忽视文化的吸引力。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与公众的相互影响和参与,实现文化历史与景观环境资源的共生。安徽省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得天独厚,其人文发展与山水美景相映生辉。天柱山附近的皖河是安徽省简称“皖”的溯源地,中国禅宗文化发脉于此。汉末时期,这里也是中国第一部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李白、白居易、王安石、坡等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众多的石刻作品。南北朝以来,天柱山成为佛道共尊的圣山,六代祖师中就有三位即二祖、三祖、四祖居山活动。天柱山地区是清代京剧母体艺术潜山弹腔、岳西高腔的发祥地,是为创立京剧做出卓越贡献的许多徽班艺人的故乡,也是黄梅戏诞生、成长、繁荣的摇篮之一。围绕这些众多的文化传说、文化遗存、历史故事等进行整合并融入到景区开发与设计当中,使得自然景观变得更有魅力,更富有吸引力。如仙人打鼓、龟兔赛跑、犀牛望月等,形象生动,令人回味。
(4)景观生态敏感区的控制与保护
地质公园的生态敏感区是景观控制与保护的重要区域。控制敏感区内水岸、坡地、台地、湿地等资源,改变植物种类,种植本土植物等生态系统,保持生态敏感区的植被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依靠地质景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我组织能力,使生态环境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在敏感区的设计开发中以控制为原则,结合自身的生态系统,对不同的生态敏感区景观进行保护与控制,既形成良好的景区环境,又保持了生态平衡。其草木花卉、沟谷溪流呈现出听觉美与视觉美的四季交替,这是自然生态的最好体现。
(5)旅游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
为建立高品质景区环境,应有完善的配套设施作为保障。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住宿、餐厅、游客接待中心、特色商业、停车场、地质博物馆、标识导向、安全防护、通讯、交通、卫生设施等。上述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围绕着布点适宜、整体协同、方便使用的目标,结合自然环境路线、特色景区进行优化布置,满足游客观赏和游览的需求。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是集山水风光为一体的风景区。新的规划中心区占地面积260亩,分成特产购物步行街、茶庄小学、地质公园博物馆、大型生态停车(换乘中心)和折迁安置四个区域。建成后的生态停车场能满足天柱山风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景区的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的数量适中、视觉醒目,整体设计呈现人性化趋势,具有可达性、便捷性、安全性三大特点。自天柱山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以来,经过与国际接轨的保护管理与精心建设,已成为科学家考察、青少年探秘、大众旅游休闲观光养生的绝佳去处。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复苏
21世纪是环境、历史与文化赋权的时代,由于现代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假如我国现代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仅仅处于维持状态的话,其城市历史文脉展现的光辉只会逐渐磨损、消失,就如一个固化的躯壳,这种简单的保护与传承方式只是维持一种自然衰败。从近年来人们对城市景观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范围来审视,可以看到其保护对象由个体的文化建筑、文物古迹,发展到今天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整体性保护。其保护对象的内涵在不断扩大,这种转变预示着人们开始从更为广泛的层面看待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的现实意义。因此,积极有效的保护方法和传承措施越来越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
一、我国现代人们对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元素的价值认识
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历史文化景观的价值认识程度,已上升为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及时空物化为基础的阶段。我们从价值的理论研究出发,当今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在我国正处于不断变化、不断磨灭与再生的时期,对历史文化景观起影响的不仅仅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决策者,而是形形的各种社会集团与个人。
历史文化价值是文化价值的一个范畴,是以人们的创造和需求为中心的概念,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系统论的价值论观点是对历史观念的修正,是具有广泛意义的价值论。现代人们对我国城市历史文脉与景观文化的研究,应该以系统论的价值观为基础,彻底突破狭义的研究范畴,但又不得不重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程度,因为文化毕竟是人类的文明。在人类造物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得到一代又一代人们所认同,但是外在的环境因素却改变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对我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元素价值的讨论一般建立在将城市景观文化当作一种资源的基础上。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将孕育出具有东方神韵的园林文化体系,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因此,我们不得不积极吸取地域性文化价值,关键在于现代设计师如何使其成为造就新艺术形式的契机,这种追求应当是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有效传承方式,而不仅是形式的承袭或是仅局限于某种设计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如果我们今天的设计者是在盲目寻根,仅仅作孤立的纵向认同,那么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便会成为一种惰性,将会无法注入新的生机而失去发展活力。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去营造现代城市景观文化,同时又需要我们去深入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元素。只有现代设计师自觉承担起自我批评与反完全崇拜西方化为中心的设计任务,才能使我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实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如何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应用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消遣方式。我国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以历史文化特色为基础,这也意味着研究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如何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运用具有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因为旅游产业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旅游开发、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等方面。对于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师而言,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它常常与历史文化的整理、选择、强化、辐射密不可分。而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必须了解旅游业的文化属性,只有寻求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才能使旅游业稳步发展。目前,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开发,从而,呈现出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例如北京的国子监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山东青州昭德古街、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以及杭州的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等。这些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呈现我国现代城市历史文脉的典范,从而有效地推动了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复苏。
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建设实施过程中,一些设计者认为,具有历史文化的街区景观将阻碍了我国现代城市街区的环境设计。对于存在这种矛盾不少人认为是因为设计师犯了将保护与发展对立起来的错误,之所以会犯这种错误,是因为价值观念没有改变,没有认识到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性,没有认识到保护概念中蕴含着发展的含义,从而对保护进行新的阐释。因为保护的基本目的不是要留住时光,而是要敏锐地调适各种变化力量,保护是从历史资产和未来改造者的角度对当代的一种解释。具有真正意义的保护不在于重拾过去的环境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事物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变化方向,保护的目标常常是要保持城市地域文化结构的稳定性,防止社会生活频繁过度演变的现状。城市传统景观文化的复苏具有保护与集成的含义,是保留原有对象有价值的元素,去除原有对象失去价值的元素。复苏不仅仅含有保护与继承的含义,同时,也是对象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具有发展和创造的含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人居环境成为当今景观设计师的崇尚目标,在上海“新天地”项目设计方案中,规划设计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对现有建筑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和价值评论,从而决定原有建筑的保留与改造措施,此设计项目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设计师不仅保留了原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质环境,同时也延续了场所精神的意义和人民大众的认同感。随着人们对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认识程度的逐步提高,面对我国哪些传统文化值得保留、应该传承什么样的文化等问题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我国目前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策略中将采取保护与开发的措施,人们会针对不同的城市环境面貌分别对待,采取合理保护与开发的措施,提倡设计师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实践中充分结合城市地域历史文脉,以高水平、高素质的设计策略取代商业化、粗放化、快速化的城市开发模式,追求精品意识,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支撑保护,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在我国现代城市环境中的文化属性。
结语
总之,城市是人类物质财富的“结晶”,又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展现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的确可以说,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传播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这段话全面地阐释了城市文化的内在“奥秘”,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文化景观元素复苏问题更加关注,如何能让传统历史和文化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体现出极为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又能在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不断地反映出具有时尚的审美气息,这些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宜的人居环境会调动人们所有的感知,只要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能够融合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才能营造出城市环境的传统文化魅力,有效展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1]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赵飞鹏,刘晓红.城市中历史文化景观的恢复与营造[J].山西建筑,2008(14).
[3]刘利.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h境景观设计[J].中华文化论坛,2014(3).
篇10
关键词:景观雕塑设计 景观雕塑分类 景观雕塑发展
第一章:景观雕塑的历史源流
园林景观雕塑是环境中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精神内容的文化形态,它所肩负着社会和艺术的双重职责,在开放的公共空间正,成为了社会大众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城市雕塑作为中国公共空间中的艺术门类,在以往岁月中承载着记录历史人物、社会发展片段的功能。而在新时期的城市雕塑之中,写实和抽象占据了两个主要类别的阵地。
景观艺术是建筑设计、雕塑设计、园林设计与环境设计的综合体,纵观现代雕塑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雕塑艺术不论是观念的变革还是材料的变革,都不断的冲击着景观艺术的发展,然而雕塑始终处于环境中的从属地位,成了景观中的点缀或是空间中的补白。雕塑基本上是一个配角,而不是舞台,是一个观点,而不是整个视野。随着雕塑的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发展,雕塑与原来景观设计的对象、空间、材料等方面没有任何区别,结合相关的只是,雕塑完全可以拓展一片新天地。
景观雕塑室环境景观设计的一种手段,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景观都是采用景观都是设计的手法,因此景观都是在环境设计中起着特殊而又积极的作用。根据景观都是所引起的不同作用,可划分为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和成列性雕塑四类,他们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纪念性景观雕塑是以雕塑为主要个体的雕塑,他主要是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和事。他最重要的特点是他在景观中处于中心或者是主导的位置,起到控制与统帅全环境的作用;主题性景观都是通过在特定的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某些因素,主题性景观雕塑和环境有机结合,课充分发挥景观雕塑与环境的特殊作用;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性雕塑作为环境主要构成的要素,它所具备的是雕塑的外形的美感,还有人对它的视觉感受,不仅如此,要以环境来烘托出作品的美感;陈列性景观雕塑就是以非常优秀的雕塑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
第二章:我国景观雕塑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雕塑的自身价值就在于它的视觉愉悦性、内容深刻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体验丰富性和持续性,所谓城市雕塑,它所具备的不管是纪念性还是主题性,不管是装饰性还是标志性等等,它都必须包涵了城市与雕塑这两个性质。艺术产生语言的结束之处,在这一点上,雕塑室及其显著的,没有杰出的情感那就不可能会有杰出的作品。
雕塑是一种表现形态,它用不同的办法来诠释它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本体现我们的审美力,我觉得追求艺术的高峰,它可定代表了一个城市化的象征,经济化与追求,在有了其他以后,再来追求艺术的高峰,那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美化环境,渲染气氛是雕塑的拿手好戏,作为城市景观之一,雕塑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美好的家园。
第三章:景观雕塑的发展及影响
局不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上万座城市雕塑。园林景观、人文雕塑、动物雕塑等成为了各地大量建设的城市雕塑普遍呈现的造型。景观雕塑的相关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大众公共的文化,城市雕塑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远远的超出了剧院、博物馆这样的传统艺术欣赏场地,我们每天走在大街上,漫步于公元,接受着城市雕塑的感染。
随着人们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剧,艺术交流变得非常的频繁化,并且出现了交融与撞击这两种现象,这是非常珍贵的,在新时期,以后的雕塑界,社会将会越来越混淆,在外来文化涌进中国市场,艺术家或者非艺术家们都会浑水摸鱼,当然景观雕塑就是一个很强烈的例子,在这样一个时代,雕塑的应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多,有些根本不能很好的保证质量上的技术,使艺术大打折扣。所以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以及有向上的积极心态,才能好好地把握住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如今,景观雕塑已经成为了众人仰慕的一种文化,那是需要我们用心去策划的,在实践的积累中,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模式来适应这个社会,那么,它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雕塑家参与公共性的机会增多,让国外的同行很是羡慕,因为在国外的雕塑家能在公共空间立一件自己的作品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中国,对于一个稍微有名的雕塑家来说,都不是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有许多雕塑制作的机会,但是却找不到好的方案,也找不到好的创意,无论用什么方法,结果都是另人满意的少之又少。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当今社会有了较多环境雕塑需求的时候,没有很好的作品来展示。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中国的当代艺术在社会的发展、观念思想、公共素质以及艺术之都等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在时代进步的过程中,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进步,生活中每片阳光都可以给人带来温暖,但并不是所有的景观雕塑都能够让人们在视觉中有更好的进步,所以希望能有更好的突破,不断地开拓、创新,创造出我过的艺术辉煌。
城市雕塑是人们对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艺术化的产物,当代的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组成部分,是在物质环境中满足人类生存与行为方式等基本需要的同时,给环境融入人的理念,美感和情感的综合性艺术。
随着人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雕塑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而景观雕塑也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在中西方文化艺术交流中,出现交融与碰撞的现象,这也便是他们的精华所在。
景观雕塑在未来的发展,在于艺术家们怎样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中表现,所以在不断提高思想水平与对生活的观察力,不断地改造自己,景观雕塑的明天,将会是一片光明的。
参考文献:
[1]赫伯特·里德.现代雕塑简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