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农业发展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建立优质规模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满足城镇居民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充分发挥群众和企业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使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为标准化、优质、安全的商品菜供应基地,菜市场发展为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质量安全、价格稳定的优质菜供应市场,全面满足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城郊再建2万亩标准化商品菜生产基地。
(二)市场建设:完善现有的市蔬菜批发市场,强化市场内的场地、道路、电力、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建立结算便捷的交易系统和方便快捷的物流系统。同时,强化“农-超”、“农-贸”对接,鼓励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的时令蔬菜直接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
(三)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的蔬菜生产安全管理机制,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检测系统,产品检测和生产监测由市、县(市、区)农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建立。
(四)良种及农资供应:在县(市、区)建立综合性的蔬菜良种和农资供应体系,使各地供应的蔬菜种植良种合格率和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农资合格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的城郊划定1万亩的商品菜地作为全市最低菜地保障面积,其中贵溪市不低于0.5万亩、月湖区不低于0.25万亩(含信江新区0.1万亩)、余江县不低于0.25万亩。当县(市、区)的商品蔬菜生产面积低于本地最低菜地保障面积时,必须无条件补足。市政府将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纳入“民生工程”,对县(市、区)进行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1000亩奖励2万元;对未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减少500亩,处罚2万元(罚金用于奖励超额完成的),并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二)建立商品菜地征收补偿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菜篮子”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在市区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建设新菜地。依法实行严格的菜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机制,征占菜地的补偿标准要严格按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
(三)建立应急蔬菜储备制度。为应对灾害性天气等不利因素可能对蔬菜供应造成的影响,原则上每年建立100万元市蔬菜储备金,用于市应急蔬菜储备。充分利用冷链环节的冷库、人防设施进行蔬菜储备,在重大节假日或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将储备菜投放市场,进行市场干预,调控市场。选择生产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基础设施好的蔬菜生产基地,作为鲜菜储备基地,有计划组织生产,按预期进行鲜菜供应,实现市场调控。
(四)建立生产安全控制制度。建立市、县农业部门和定点生产基地三级蔬菜生产安全监控体系。在市农业局蔬菜办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监测(流动)站,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安全监管进行指导和产品抽检;在县(市、区)农业局蔬菜办(经作站)设立蔬菜生产安全监测点,负责对本辖区产地蔬菜进行生产监管和产品抽检;各蔬菜生产企业按照蔬菜标准园建设要求,设立产品生产检测点,负责对本企业产品的检测。
为强化蔬菜生产安全检测,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市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为市级配备蔬菜生产安全监测车辆、设备、仪器等。
四、监督保障
(一)加强领导。调整充实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增加市交通、质监、食品安全、城管、气象、水利等为成员单位。细化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确保“菜篮子”工程整体有序全面推进。
(二)资金整合。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可用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要安排蔬菜生产专项资金,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合资金集中发展蔬菜产业。市级财政每年从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支农资金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300万元,对蔬菜产业发展好,并直接为中心城区市场常年供应蔬菜的生产基地(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奖补办法由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提出具体方案报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
篇2
一、提高认识,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区十二届九次全委会精神,紧紧抓住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的重大机遇,以全区“1235”发展战略为总纲,围绕建设“**最美丽城市”的工作要求,以乡村旅游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突破口,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旅游镇村建设和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坚持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示范带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二)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历史文化,在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等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培育一批独具区域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优秀乡村旅游示范点,全面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加强引导,示范带动。抢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休闲旅游纳入全区正在实施的“三大战略、五项工作重点”的历史机遇,以规划标准引导,以项目建设带动,以典型示范引领,以宣传促销造势,努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旅游消费水平,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品牌,指导乡村旅游朝着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市场导向,逐步推进。根据客源市场需求,重点开发建设有强大吸引力的乡村旅游精品,在保证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建立以游客为中心的安全、周到的服务体系,使游客愉快、满足和享受。在产品建设中强调环保性、持续性和安全性。
5.“农”字当头,服务“三农”。加强协调、信息、促销和培训等服务,拓宽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领域,逐步建立面向农村和农民的旅游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明确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责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全区乡村旅游工作的领导,特成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
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旅游局,办公室主任由**兼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二)明确责任
各相关部门要制订相应工作方案,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以镇、街为单位,各相关部门配合,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农村基层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政府办公室:要切实做好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区旅游局:要切实担负起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责,抓好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
区发改委:要把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区国土房管局:要积极支持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搞好土地流转。
区建委: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有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
区规划局:要负责做好乡村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工作。
区交通局:要按照乡村旅游环线建设的需要,积极推进与环线建设相关的旅游交通项目的计划安排和建设工作。特别是要加强环线公路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公路通达、通畅工程,提高公路等级和质量,重点推进**镇**村至**镇**村公路、**镇至国道212线路段、**
区水务局:要根据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统筹解决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农业灌溉和人饮工程问题。
区农业局、区农办: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负责做好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努力促进“三农”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实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培育特色产业,把高质、优效、高产的产业融入乡村旅游之中,集中人力、物力、科技大力发展以“赏农家景、观农家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事、采农家果、玩农家乐、体验农家风情”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
区文广新局:要积极做好乡村旅游特色文化的挖掘、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地域文化综合研究,挖掘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民间传说、民俗民风等,包括巴濮部落及后裔的生活方式、婚丧习俗、节庆活动、音乐舞蹈、等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文化因素,注重特色文化建设,科学编制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区林业局:要抓住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周期延长的机遇和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打造“森林城市”、“最美丽的城市”的机遇,根据乡村旅游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生态林工程,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关镇街:一是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按照旅游“六要素”配套的要求,坚持“一镇一品”的原则,编制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准确定位,理清思路;三是要依托场镇、景区、独特的农业资源以及国道省道交通干线优势,面向市场,打造精品;四是要按照设施配套,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景观独特,服务到位的要求,充分挖掘民俗民风、田园风光、历史文化特色,注入文化灵魂,切实搞好乡村旅游开发。
三、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一)编制规划
根据《鲜花盛开的村庄—**区乡村旅游总体策划》要求,立足资源优势,由区旅游局牵头,相关镇街人民政府配合,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确保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规范有序。
(二)20**—2009年工作重点
**镇
1.凭借**航电枢纽、**老街和陶行知纪念馆等特色旅游资源禀赋,依托计划实施的**高科技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园区建设,编制乡村旅游开发实施规划,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将**片区打造成为我区融“古镇休闲、大坝观光、素质教育体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2.依托滨水资源优势,打造1家鱼美食餐馆。
3.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镇
1.完成**龙潭村至**镇江北村公路建设。
2.依托丰富桃李资源和自然风光,策划包装1至2个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将**打造成为我区赏花、采果、农事体验的新型旅游社区。
3.改造现有农业合作社和农村房舍,打造5到10家农家乐。
4.完善主会场及区内道路、标识等基础配套设施,积极筹备2009年桃李赏花、采果节。
5.开发1—2种乡村旅游商品。
6.完成保合街道至关口盐三路公路硬化。
**镇
1.依托**场镇及新农村建设,围绕锅盖山和龙家湾石林等旅游资源,策划旅游招商项目,积极对外招商。
2.开发1-2家农家乐。
3.深入挖掘白橙糖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的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4.在**村建300亩荷塘。
**
**街道
1.结合**及半岛开发,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2.按照“近郊依城、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辖区,特别是整合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优化环境,提升素质,实现产业升级。
3.依托**城景区及思居片区乡村旅游资源,策划包装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大力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以“花卉苗木”和“滨水”资源为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4.创建1—2家星级农家乐。
篇3
苏政发[*]5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于我省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富民强省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孕育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并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电子信息企业众多,人才资源丰富,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既要看到发展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是我们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捷径,又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包括国内先进地区在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激励竞争的现实,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进体制创新,集中力量加快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软件和软件园的发展,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优良的政策、创业和服务环境,把江苏建成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和软件开发基地。
二OO*年四月九日
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了推动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增强信息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以下政策。
第一章产业目标
第一条通过政策引导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集聚,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建成数个在国内有影响的软件园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软件产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使我省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和软件开发基地。
第二条鼓励省内软件、集成电路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不断扩大规模,形成核心技术,开拓两个市场,创出自己品牌。大力吸引世界著名软件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到我省建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提高技术起点,并把引进与创新结合起来,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的软件企业。*年,全省软件产业的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经过10年的努力,使江苏软件产品、集成电路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较高的份额,并有相当部分出口。
第二章投融资政策
第三条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及法人资本投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十五”期间省政府安排一定数额的软件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软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软件项目、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第四条省计委、经贸委、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有关部门安排的各类科技发展资金应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倾斜,突出重点,提高效益。
第五条建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国内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对软件产业进行投资。“十五”期间,江苏省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江苏省信息化建设投资公司要将风险资金优先投向省内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同时,通过社会定向募股和吸收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筹措资金。
第六条省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省内软件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发行上市规定条件的,不分所有制性质,支其按照中国证监会有关程序发行股票。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及人才优势的软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可由投资方自行商定。
第三章税收、出口政策
第七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和经过认定并在以后年审合格的省内软件企业,按国发[*]18号文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收入分配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八条几在省内注册并交纳所得税的企业用*年1月1日以后企业税后利润投资于经认定的省内软件企业,形成或增加企业资本金,且投资合同期超过5年的,与该投资额对应的已征企业所得税地方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第九条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合100万元人民币)的软件企业,可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对软件企业到境外开设分支机构,有关部门在设立和办理手续等方面要给予指导和协助。
第十条省内软件企业出口软件产品按国发[*]18号文件规定,享受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四章产业技术政策
第十一条重点扶持通过软硬结合方式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中文操作系统、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等系统软件;发展数据库管理、汉字字库、网络管理等支撑软件;开发以信息家电为核心的嵌入式软件和软件集成中间件:扩大电信、电力、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软件和以PDM、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集成软件的产业规模。
第十二条政府支持的共性软件、基础软件开发项目,应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产学研结合,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项目承担者。
第十三条支持省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外国企业联合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形成有明显优势的软件产品群。重点支持在江苏软件园中建立省软件和集成电路开发中心,使其在全省起示范作用。
第五章人才政策
第十四条发挥江苏教育资源的优势,在现有高等院校中扩大软件专业招生规模,多层次培养软件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软件学院;鼓励在校学生从事软件开发;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级软件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第十五条加强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中的软件专业教学:积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各种软件技术培训。有条件的部门和地区,要积极推行现代远程教育。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逐步将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纳入考核范围。
第十六条省级以上软件园区中,凡是有中级以上软件专业技术职称或有重大发明创造者,在园区所在地有居住条件的,允许本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园区登记常住户口。
第十七条实施全球人才战略,鼓励国内外软件技术人员在江苏创办软件企业,努力营造有利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环境。省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高层次软件人员出国进修,聘请外国软件专家来江苏讲学和工作。对在江苏投资软件企业或在软件企业中任职的外籍或台湾地区高中级管理、技术人员及其配偶、子女,公安部门可放宽居留期限,办理多次有效入出境手续。
第十八条省内软件企业高中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可实行一次审批、一年内多次有效的办法;需要经常派员往返香港的软件企业,可申请办理多次往返香港的手续。
第六章采购政策
第十九条重大信息化工程或应用系统建设,应优先由中方控股企业承担,在同等性能价格比条件下应优先采用国产软件系统。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应使用国产软件和设备,须配置国产安全软件。
第二十条由政府投资的项目,软件系统单项或批量合同结算价在30万元以上(合30万元)的,采取招标方式进行。
第二十一条对企事业单位所购软件,凡购置成本达到固定资产标准或构成无形资产的可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核算,经有权税务机关核准,其折旧或摊销年限,最短可定为2年。
第七章知识产权保护
第二十二条软件产品实行登记和备案制度,依据国家法律对已经登记的软件予以重点保护。任何单位不得使用未经授权许可的软件产品。
第二十三条加大打击走私和盗版软件的力度。省公安厅、信息产业厅、工商局、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等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打击盗版软件的专项斗争。
第八章行业管理和企业认定
第二十四条省信息产业厅负责对全省软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五条软件企业的认定和年审的组织工作由经上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授权的地(市)级以上软件行业协会或相关协会具体负责。软件企业的名单由行业协会初选,报经同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审核,并会签同级税务部门批准后正式公布。具体办法按国家信息产业部、教育部、科技部、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信部联产[*]968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软件行业协会必须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履行其所承担的软件企业认定职能。
第二十七条*年由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省内软件企业自*年起纳入上述年审范围,年审合格后享受国发[*]18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八条将软件产品产值和出口额纳入国家有关统计范围,并在信息产品目录中单独列出。
第二十九条为了推动我省软件产业发展,要定期举办软件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组织开展“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评选活动。该专项奖每年评选一次,具体办法由省信息产业厅另定。
第九章集成电路行业政策
第三十条集成电路设计业视同软件产业,适用软件产业有关政策。
第三十一条省内集成电路企业的认定,由集成电路相关项目审批部门征求同级税务部门意见后确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合单晶硅片)和经认定的企业享受国发[*]18号文件所列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按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一)投资额超过80亿元人民币;
(二)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Um。
第三十三条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计的集成电路,确需到境外生产芯片、掩模或进行封装、测试等工序的,其加工合同(包括规模、数量)经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认定,并取得相关部门核发的“双限”暂定进口批准证件后,产品进口时按优惠暂定税率征收关税。加工过程中已缴纳的增值税地方留成收入部分,由同级财政予以支持。如加工过程中需要回国内完成某些中间步骤后,再到境外继续加工的,进出口环节由海关按暂时进出口货物进行管理。
第三十四条对新批准建设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项目,对其建设期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人民币部分,由同级财政提供1个百分点之内的贷款贴息。
第三十五条境外企业向省内企业转让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所取得的专有技术特许权使用费,凡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惠的,在省级科技行政部门出具技术先进的证明和省级外经贸部门出具减征、免征所得税的建议函后,经主管国税部门审批,可以免征预提所得税。
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几在我省设立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不分所有制性质,均适用本实施细则有关政策。
篇4
(一)工作目标:强化对粮食企业的行业服务和引导,确保全市粮食产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二)主要措施
一要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摸清全市涉粮企业底数,争取年内把所有粮食骨干加工转化和经营企业纳入统计范围,逐步构建社会化产业发展管理体系。按照省局实施粮食产业发展“四个十”工程的要求,重点在饲料饲养、食品加工、粮油购销、餐饮连锁经营等领域培植龙头企业,指导企业错位经营、特色发展。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各类投资投向成长性强的涉粮骨干企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以抓好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招商工作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搞活做强粮食服务业。
二要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科技水平;支持企业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粮食加工深度和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培植一批名牌企业和产品。
三要强化服务和协调。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走访等形式,主动和企业联络感情,沟通情况,为企业出谋划策、建言献计,帮助企业争取政策、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报道我市粮食企业发展的新成就,提高企业知名度。
二、加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
(一)工作目标:探索建立放心粮油工程建设新模式,推动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发展,营造安全放心的粮油消费环境。
(二)主要措施
一是深入实施放心粮油工程。遵循“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思路,整合社会资源,初步构建起以军粮供应企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和社会骨干粮油经销企业为基础的放心粮油工程网络。同时,按“统一管理、严格准入、控制数量、稳步发展”原则,稳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示范企业和放心粮油销售店(柜)认定工作,把符合条件的粮油经销商纳入放心粮油工程体系,拓展放心粮油的市场覆盖面。上半年,要全面启动放心粮油工程;年内,全市放心店力争发展到20个。
二是深入实施居民厨房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类骨干粮油食品加工经营企业参与居民厨房工程,通过引入连锁经营机制、建设中心厨房,加快规模扩张,提高放心早餐市场占有率,实现便民、利企目标。组织粮食企业利用网络、技术等资源,大力发展居民主食工业化生产,积极开发地方特色化和节令、节庆性食品,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消费需要。年内,全市放心早餐车(点)争取发展到400个。
三、加强粮食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一)工作目标:健全完善我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我市粮食质量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是进一步抓好质检中心建设,不断提高粮食质量检测能力。用足用活国家支持粮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政策,争取中央、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进一步提高质检机构软硬件水平;加强市粮食质检中心检测能力建设,优化人员结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参加国家局、省局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和实验室间能力比对试验,提高质量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打造全省一流粮食质检机构。加强与市食安办、市质监局、市工商局等政府部门和相关粮油食品加工、销售企业的联系沟通,争取更多的粮油检测业务,充分发挥质检中心在我市争创农产品质量安全最放心城市品牌中的作用。加强工作对接,抓好指导、协调和服务,按照全市粮食业务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业务对接办法,为粮食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以市粮食质检中心为依托,切实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流通领域各类粮食质量的监督抽查、普查,组织好夏秋两季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研究制定《市粮食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及时排查、确认粮食面源污染状况和其他质量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监控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以质检中心为辐射和带动,着力构建全市粮食质量监管体系。依托市局网站设立质检中心网页,宣传粮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粮油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向全社会提供粮食质量安全法规和粮食质量安全信息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员培训、学习观摩、比武竞赛等活动,带动市县两级粮食质检水平提升。指导三市粮食局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加强粮食质检机构建设,为保障全市粮食质量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和县第十五届二次人代会议精神,以发展农村经济为核心,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创建一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生态环境优美、符合乡村旅游接待要求的旅游村寨,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乡村旅游上规模、创品牌、出特色,促进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戛洒镇为试点,以建设“最美的乡村”为目标,在戛洒集镇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乡村文化示范工程和特色村寨创建活动,增强旅游发展的居民意识教育,营造浓厚的接纳和依托游客发展旅游产业的氛围,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力争用3年时间,使戛洒集镇10平方公里范围内30%的村寨基本达到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标准,实现“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的目标。
三、工作措施
坚持政府扶持鼓励、部门合力支持、群众主动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特色旅游村寨创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宣传培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村庄建设管理,通过考核评比和表彰奖励促进创建评比活动取得实效。
四、工作步骤
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自二零零九年起,一年一个周期,连续实施三年。二零零九年创建评比活动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拟定方案,制定评比创建标准(二零零九年1月至4月):拟定《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试行),戛洒镇及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二)宣传发动及实施阶段(二零零九年1月至12月),由戛洒镇成立强有力的机构,派驻工作队进村入户对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并做好引导工作。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深入村寨开展培训、指导工作。
(三)考核评比阶段(二零零九年12月至次年1月),各实施村寨按照《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试行)进行自评,经县各直培训指导责任单位分项考评,报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综合评定、公示后,确定星级并进行授星表彰。
(四)星级表彰及授牌。考核得分达到85分以上的村寨,由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后,按照相应星级予以授牌和表彰奖励。
(五)跟踪管理。根据第一年实施情况,对《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及《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试行)进行修改完善。每年对参加创建的村寨进行复查考评,实行动态管理。对复查合格的保留原星级,对不合格的给予降星直至摘牌,对星级标准提高的给予增星表彰奖励。
五、组织领导及其工作职责
创建评比活动在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戛洒镇、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认真组织实施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具体责任分解如下:
(一)花腰傣文化传承和展示,由县文化局负责培训和组织考
核;
(二)村庄、特色民居规划建设,由县建设局负责指导和组织
考核;
(三)旅游接待规范,由县旅游局负责指导、培训和考核;
(四)家居文明建设,由县妇联负责组织培训和考核;
(五)村民小组、群众的组织发动工作及创建评比活动的具体统筹推进工作,由戛洒镇负责。
六、工作要求
开展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要坚持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以点促面、扎实推进的原则,抓好试点,逐步推广。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戛洒镇,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对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的认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做好创建工作。戛洒镇要抽调强有力的人员进村驻点包户抓,把项目工作落实到单位,包户责任到人。
(二)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要根据部门职责和工作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方案,并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专门负责,按照职责和《新平县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考核评比办法》(试行)逐项抓好落实。
篇6
“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泰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泰州市2021年度人才工作“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泰人才办〔2021〕2号)精神,制定2021年度人才工作“走进乡间田头,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紧扣服务“六保”“六稳”主题,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工作重心下沉,走进乡间田头,服务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着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竞争力,促进乡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强特色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力争到2021年底,新培育10亿元级以上产业2-3个,为全市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农业科技人才工作力量。
二、工作举措
1.梳理需求清单。4月上旬,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开展集中梳理,确定2021年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详见附表)。4月底前,各市(区)围绕本地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农业农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乡村特色产业核心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品牌及人才、技术需求等情况,梳理汇总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问题,形成需求清单。
2.组建专家服务组。5月底前,各市(区)针对重点建设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当地人才办,从乡土人才、科技镇长团以及省“333工程”、市“311工程”培养对象中,遴选涉农人才,分类别组建相关专家服务小组,建立专家服务小组结对服务机制。
3.开展结对服务。6至10月份,按照“一个产业打造一个品牌,一个小组服务一个产业”的要求,组织专家服务小组定期开展“一对一”服务,走进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地帮助解决乡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指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三、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地专项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并根据总体安排,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做好各项协调服务推进工作。
2.加强部门配合。专项行动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各市(区)农业农村局要扛起工作责任,主动进位,切实加强与当地人才办、科技镇长团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专项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3.确保活动实效。各地要高度重视“三走进三助力”专项行动,落实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相关工作。要抓紧组织需求调研,组建专家服务小组,建立定期结对服务机制,开展专家服务工作。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注重宣传典型案例,切实扩大活动影响,确保专项活动取得实效。市农业农村局将定期对各地专项行动相关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请各地于4月17日前,将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姓名、职务、手机号码发至邮箱409841966@qq.com。联系电话:86893949。
附表: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附表:
2021年各市(区)重点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名录
市(区)
产业名称
靖江市(2个)
休闲食品、草莓
泰兴市(4个)
生猪、肉鸭、江沙蟹、苏翠梨
兴化市(5个)
香葱、大闸蟹、稻米
海陵区(农业开发区)(2个)
种子种苗、罡杨鲜花小镇智能花卉
高港区(1个)
鲜花园艺、动物疫苗
姜堰区(2个)
特色菌菇、溱湖簖蟹、肉鸡
篇7
一、指导思想
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的原则。狠抓种植、加工、流通、鉴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以保障和提高人参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人参生产、经营各项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人参产品和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维护人参市场的良好经营秩序,推进经营销售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人参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推动我市人参产业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重点
制定标准。强化人参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和重点区域监管,从人参种植、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入手。严格规范。确保人参产品质量安全,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一人参种植
规范人参种植行为。建立人参种植档案,实行人参标准化种植管理制度。建设人参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加强对人参投入品的监管。
二人参加工
制定人参加工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加工人参。保障人参加工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人参加工产品质量档案。
三人参经营
建立健全检验制度。经营业户要建立进货和销售台账。实行市场准入和产品追溯制度。
三、主要任务
加强人参标准化示范园区和生产基地建设。规范人参经营业户、人参制品加工厂点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林下种参和非林地栽参示范推广力度。规范全市的专业市场、集散地、经营门市、人参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业户及乡村流动商贩、外销人参企业;清理整顿人参鉴定检测机构及其出具的虚假鉴定证书。
四、工作步骤
以各乡镇街自查自纠为主。分四个阶段开展。全市规范人参产业发展工作采取各乡镇街自查和全市集中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市重点检查为辅。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5日—5月15日
制定工作方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安排部署规范人参产业发展工作。组建工作机构。
二清理检查阶段5月16日—6月5日
对全市人参生产加工企业和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台账,加大人参生产加工领域的整治。摸清生产销售的底数。全面掌握企业数量、规模、主要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掌握产品的销售渠道。对当年所加工人参的数量、时间和品种进行登记,发现加工违规产品予以查处。对全市营销人参的市场、集散地和经营门店进行排查,全面掌握其经营品种、规模、销售渠道,并予以登记,发现违规营销人参产品和假冒产品予以清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加大人参质量认证机构的整治,规范认证机构的检验检测行为。
三规范整改阶段6月6日—6月25日
自觉整改全市生产流通环节所检查出的各项问题。对问题严重的经营者进行停业整顿,加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自律意识。进一步规范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的各种行为。限期整改。对整改没有达到标准和规范的吊销其营业执照,取缔其生产经营资格。
四检查验收阶段6月26日—7月5日
对全市人参市场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规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要按照人参生产、加工检测标准对人参产品、生产企业和人参交易市场、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对验收达不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及时纠正。
五、责任分工
市农牧局:组织协调全市人参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
市工商局:做好全市人参流通领域的整治工作。坚决取缔无证照生产销售人参制品行为;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制品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注册商标标识侵权行为;依法查处流通领域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认真做好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生产许可证等前置条件的审查、登记、核发营业执照工作。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参中药饮片质量监督检查。加强对人参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专项检查、日常监管。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人参中药饮片的企业。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执行全市人参产品质量标准。将违法检验机构查处情况反馈市人参特产业办公室和市工商局等部门进行通报。查处违规产品的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
教育引导企业按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市经济局:全面掌握人参加工企业和业户的基本情况。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人参加工业的行业管理。
市公安局:负责维护专项整治工作治安秩序。为专项整治工作保驾护航。严厉打击暴力抗法的行为。
市委宣传部、广电局:坚持正面引导、正面宣传。及时信息。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中设立专题、专栏。
制定本乡镇街道规范人参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加强对辖区内人参种植、加工等环节的监督管理。教育引导人参种植企业和农户推行标准化种植。负责辖区内人参种植、加工及经营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健全人参种植、加工和经营业户档案。各乡镇街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人参种植行为。
六、保障措施
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人参主产区要按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规范人参产业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下设办公室。各乡镇街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健全的工作体系。各相关部门要按职责要求紧密配合、密切协作,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规范人参产业发展工作扎实有序进行。
及时对各乡镇进行调度。各乡镇街各部门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二健全工作机制。全市人参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参产业发展的日常工作。掌握工作推进情况。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切实落实工作责任。
篇8
一、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实际,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导向,将发展壮大新型消费、提档升级传统消费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举措,深入开展“七大消费行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二)行动目标
实现消费回补。加快释放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全县消费总量恢复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到2022年,服务消费在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占比提高到50%左右,信息消费规模超过2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1亿元。
到2022年,消费者满意度总指数提高到83以上。
二、实施文旅消费提振行动
(三)拓宽文旅消费领域
(四)打造智慧文旅环境
(五)实施文旅商深度融合
三、实施信息消费提速行动
(六)提升信息消费基础。
(七)拓展信息消费场景
四、实施健康消费提质行动
(八)推进新型养老服务。
(九)建设医养消费中心。
(十)大力发展康养服务。
(十一)培育新型体育消费。
五、实施夜间消费创新行动
(十二)推动夜间经济发展。
(十三)完善夜间消费配套服务。
六、实施新兴消费培育行动
(十四)推进教育产业发展。
(十五)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七、实施传统消费升级行动
(十六)大力推进绿色消费。
(十七)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十八)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八、实施消费环境优化行动
(十九)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二十)强化市场秩序监管。
(二十一)加强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
九、强化组织保障
(二十二)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联动协作,制定促消费工作举措,及时协调解决新消费培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篇9
疏――综合利用让秸秆变废为宝
5月7日,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公主岭市政府主办的中国玉米秸秆产业发展(公主岭)高峰论坛,在公主岭举办,同时,公主岭市被授予“国家现代秸秆及炭基食品产业链示范基地”和“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玉米秸秆专业委员会”,这也是对公主岭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极大肯定。
近几年,公主岭市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开发了秸秆饲料化、秸秆燃料化、户用沼气原料等多个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帮助农民对不需要的秸秆进行打包出售、粉碎做饲料等,充分使废弃的秸秆实现综合利用。
秸秆还田做有机肥料。近几年,公主岭市宽窄行等保护性耕作面积不断加大,即“深松+旋耕+起垄”,全程机械化作业,一部分可实行秸秆还田作肥料。2015年,全市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70万亩,消耗秸秆40万吨左右;通过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按照肥和秸秆1∶1比例堆沤有机肥5.275万亩,消耗秸秆1.5万吨左右。
秸秆饲料化利用。全市牛饲养量达30多万头,一头牛一年可以消耗1公顷的秸秆,按1/3的牛使用作物秸秆计算,可消耗10万公顷的作物秸秆,达100万吨。
秸秆燃料化利用。为了更好地促进秸秆有效利用,公主岭建设了以焚烧农作物秸秆发电的国能生物发电厂,年消耗秸秆30万吨左右,电厂周边的乡镇,通过秸秆打包,卖给发电厂,既解决了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又增添农民的收入。
大力发展秸秆机械化收割作业。全市现有60台打捆机参与秸秆机械化收割作业。每年收割秸秆50万亩,收割秸秆量33万吨左右。
户用沼气原料。2004年至今,全市共修建6500个沼气池,年用量约为0.3万吨。
积极引进招商项目。2016年,公主岭市引进主要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加工获得沼气吉林恒昌农业集团生物燃气项目,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可利用秸秆12万吨。同时,国家共投资13万元在公主岭市毛城子鱼塘坊村修建秸秆气化站1座,运行几年来效果良好,年消耗秸秆0.35万吨。
同时,公主岭市还积极搭建搭建金融、土地、科技平台,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堵――明确联保责任执行“一票否决”
篇10
一、 调研思路和重点
一是开展面上工作的调研。主要是根据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学习实践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和王乐泉同志在全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讲话精神,在集中学习基础上按照职责分工由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和联系点,着重围绕深化全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促进全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确保全区粮食安全和加强粮食工作队伍建设等粮食系统重大问题进行调研。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初步梳理出我区在粮食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措施,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加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为深入开展思想讨论、搞好分析检查和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二是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调研。按照自治区党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安排部署,围绕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总体思路和重大举措,结合我区粮食工作实际,深入了解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体制机制方面保障自治区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对策措施;研究如何抓住国家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等重大举措的有利时机,在粮食产业项目建设上特别是推进国家粮食后备基地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提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意见建议。
二、调研方式和要求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召开各种层次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重点要开好三个座谈会:一是召开综合座谈会,了解掌握总体情况,听取各地粮食部门对自治区粮食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召开有关方面座谈会,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调研座谈,梳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方面听取意见建议;三是召开专题座谈会,根据局领导各自分工侧重了解相关方面影响和制约粮食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措施办法。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要集中梳理各个方面的调研情况、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措施,形成《关于促进新疆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原则、任务、政策保障和实施措施,积极探索发展我区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路子。
三、调研分组和时间安排
调研分三个组进行。第一组雍其新同志牵头,卡德尔汗??米拉斯汉、黄建庄同志和办公室、产业发展处、军粮供应办公室参加,赴博州、塔城、昌吉、哈密、和田调研。第二组米尔扎依??杜斯买买提同志牵头,折为民和财务会计处、储备基建处、政策法规处参加,赴巴州、阿克苏、克州、喀什调研。第三组王卫军同志牵头,杨力同志和购销市场调控处、政策法规处、监督检查处参加,赴伊犁、阿勒泰、乌鲁木齐市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