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研究报告

篇1

关键词:芹川;古村落;旅游品牌;VI设计;视觉形象

说起芹川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座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西部的古村落。芹川古村为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业发展多年,虽有了不小的游客量,但今仍未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开发,且旅游发展对芹川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从我们知道、了解了这村落古老的人文文化,发现同样是有建筑特色,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群,为什么大如乌镇、周庄,小如西塘,他们都能把自己地方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知道芹川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别提带动当地的经济产业。所以,我们课题组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就如何为芹川古镇塑造“一村一品”的品牌形象做了深入研究及调查。首先我们根据芹川古镇原有的人文文化,针对当今旅游品牌的风向进行了VI形象设计,并总结了市场上常见的设计方法与思路;然后剖析芹川古镇现有品牌视觉形象不足,并提出相对的设计修改方案,来促进芹川古镇旅游业走上特色化发展道路。最后我们制作影音视频文件来更生动的向世人展现芹川的古朴之美、建筑之美,来表达芹川古镇的可塑造性。

在芹川古村落旅游品牌视觉系统设计中我们将其分为两大类来分别进行项目研究:

1 第一大类VI形象设计

1.1 古村落的标志策划

此间我们多次去芹川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该村落虽然地处浙江,可是整个村子建筑风格都是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徽派建筑的气息。在街角巷口漫步,仿若置身于皖南某个古村落。正因如此我们特地将整个标志基调定位徽派风格。

漫步与村庄会发现在村子中央横卧了一条溪流,宛如衣带自上游飘至村口,因为有了这溪水自然少不了桥,在全村约莫估计大大小小就有30多座桥,而半数以上是柏木搭成的独木桥,少数的拱形桥穿插其中。走在桥上,柏木会时常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溪的两岸屋舍俨然,环溪而建。经过我们团队多次筛选商议最终决定将溪流跟拱形桥作为标志的组成元素,至于深意容我徐徐道来。

1.2 古村落的标志设计

芹川古镇的整体LOGO(图1)设计将中国古典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与印章造型相结合,具有古村旅游浓郁的人文气息。细看文字的横平竖直均采用了有江南建筑代表美誉的徽派建筑,横笔以徽派建筑中马头墙为创意来源,竖笔则用立柱来体现,其间最有意思的是将中国古建筑――拱形桥与字体融合,来向人们传达出亲传古镇的整体形象跟风格。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标志下方W也是wisdom(智慧)的开头字母,表达了古镇的一砖一瓦的建筑也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同样也可以比喻成一条蜿蜒的河流,设计者用它来比拟人家,也想表达出芹川古镇的居民自然的尊敬与热爱。

1.3 古村落的标准色/辅助色设计

我们以深灰色(C:65 M:56 Y:58 K:10)为主色调作为整个古村落水墨江南徽派建筑的体现。然后中间的河流用蓝色(C:73 M:26 Y:9 K:0),因为蓝色用能给予人一种包容、平和的感觉就像祖先的智慧一样,在意更深层次的蓝(C:64 M:27 Y:29 K:0)运用水波上加以点缀。最后视线的右下方的印章用红色(C:6 M:99 Y:95 K:0)来象征传统,印章的字体颜色则是淡黄(C:0 M:0 Y:20 K:0)。

1.4 古村落名称标准字体设计

字体演变则来源于黑体之后再在边角进行仿徽派建筑马头墙O计。

1.5 古村落VI视觉形象设计

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个部分。第一,基础部分包括标志设计、标准色与标准字体设计、口号设计、吉祥物设计等;第二,应用部分包括古村落广告宣传系统、古村落环境及建筑形象系统、古村落观光交通设备形象、古村落品牌网站、古村落办公及服务系统设计、古村落商品包装设计、古村落观光指示系统、古村落公共服务系统导向系统等。

2 第二大类品牌形象推广设计

2.1 古村落广告宣传系统

我们运用媒介加强对芹川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推广。推广的效果是要给人以感官和心理上的刺激,通过采用图案、字体、色彩、口号等设计进行传播,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将芹川打造成为人人知晓的旅游古村。具体有:第一,芹川古村宣传片拍摄与制作(图2)。第二,形象广告宣传。广告设计及宣传推广手册设计、留念光碟设计。第三,网络媒介宣传。第四,旅游展览会宣传。

2.2 古村落商品包装设计

经过我们了解,知道芹川古镇有一种较为有名的特色糕点――麻酥糖,但是麻酥糖原有的包装并不能引起游客的直接购买欲望,部分购买游客也只是因为了解后或者被人介绍后才特意去买这种糕点,所以我们决定从包装设计下手从产品包装装潢上给游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设计图3(右)麻酥糖的外包装。我们在包装材质上选择了天然材料――牛皮纸。牛皮纸具有朴质的原始特点,符合我们理念土特产品以其“土生土长”为特色来吸引各地的消费者,同时又恰当的表达传统手工“麻酥糖”的传承文化。另外,色调上我们以牛皮纸的淡黄色为主色而不是沿用标志的主色调,因为我们觉得淡黄色作为一个比较温馨的颜色更能第一时间拉近食品与游客之间的距离。包装右边的图案则是引用了产品的实体造型,更好地向游客传达产品的真实情况,让游客通过图片产生购买欲望,也同时让游客一目了然清楚包装上看到的是什么样,购买到的也便是一样的。包装的左边我们对“麻酥糖”三个字进行了的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字体设计,视觉上更时尚,也很好的突出了品牌调性。另外,整体包装设计简约、大气,未出现繁琐的介绍词,但在包装内里我们设计了一张小的介绍单,介绍了芹川麻酥糖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让游客足够了解我们产品的与众不同,增加好感度。

3 结语

我们通过对芹川古村品牌形象的设计,全方位宣传古民居的特色文化,在芹川品牌形象塑造上已经产生了一个宏观的视角、整体的规划,并且通过规范景点导视牌的设计,协调古村形象,能够改变缺少整体的现象;在这次旅游产品的设计地加入了能够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元素,使品牌观念加强来引导游客了解该地区的史实文化和相关信息等问题,直接提高了芹川古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推广“一村一品”是芹川旅游发展的正确途径,也是增强旅游竞争力的一种趋势。我们也希望通过对芹川古村旅游品牌形象的设计与推广,将对芹川古村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起到极强的推动力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2018年12月)

2018年以来,旅游办认真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招商大会、重点项目现场推介会确定的全市旅游跨越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方位宣传”的发展思路,在项目谋划、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互补、本土游与异地游并存的旅游产业格局。全年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亿元,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及增幅均位有所提升。现将工作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项目建设,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年初以来,我们以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在建项目促运营、中期项目做前期、远期项目进储备”的建设格局。2018年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亿元,其中项目建设计划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基础建设计划投资?亿元,完成投资?亿元。

1、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南环续建项目。该项目以蒙古汗廷文化园、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太平庄中草药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天山生态庄园为节点建设南农耕乡村旅游环线,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66亿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1.18亿元。蒙古汗廷文化园完成投资5.5亿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总计占地2548亩,已经完成生态丘陵、非遗文化走廊、草原景观、入口广场、现代游乐园和家庭宾馆六大主题片区建设,全市旅游产品新闻会在此成功举办;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完成投资5700万元,其中2018年投资1600万元,完成三个展馆主体建设,生态产业馆完成内部布展,其余两个展馆正在布展。太平庄中草药康养休闲度假基地项目完成投资4800万,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1900万元,铭欣庄园完成了家庭宾馆、餐饮接待区、会务接待区、院内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2018年新建水上乐园、垂钓园、赛马场等娱乐设施,已经具备休闲度假接待能力,全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在此成功举办;天山生态庄园已完成投资1100万元,其中2018年完成投资250万元,已完成儿童乐园、餐饮接待区和宾馆住宿区建设;

2、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北环线新建项目。该项目以新地村的盈丰庄园、代白乌苏村的山水田园度假区、苏鲁鼎游牧区、凤凰山村的凤凰山庄为节点打造北林木乡村旅游环线。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2497万元,其中盈丰庄园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设完成葡萄采摘园150亩,暖棚蔬菜水果采摘15栋,保鲜库1处;代白乌苏山水田园度假区完成投资497万元,建设完成蒙古包民俗、杜鹃湖、花海种植、果园回购、旅游接待中心等;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投资800万元,已完成游牧文化展馆和基本接待设施建设;凤凰山庄完成投资200万元,建设完成农家乐接待中心、垂钓园等项目。

3、现代草业博物馆观光旅游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主要建设服务综合体、草种研发区、草原休闲度假、旅游及草原文化体验区及配套设施。截止目前完成2期绿化一阶段任务,包括景观池周边及园区主入口两侧的绿化任务,总计栽植景观乔木2000余棵,景观灌木约5万余株,大宗电子平台以及中国草业博物馆装修设计方案正在进行中,跑马场以及骑行路正在设计中。已完成投资累计7500万元。

4、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继2017年与大连银泰旅游集团签订了阿旗全域旅游开发框架协议后,又签订了《阿鲁科尔沁旗文旅项目合作开发协议书》,为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的推动提供了政策和资金保障。目前,项目的概念规划方案已经出炉,规划打造乌桓沟度假区、非遗原始游牧区、牧云歌山地草原综合服务区三大区域、6个游客集散中心,融旅游+文化+体育+绿色教育+心灵修复+生态农业+医疗养生+健康科技孵化为一体的AAAAA级国家风景区,推动阿旗政府与大连银泰集团共同组建了蒙元文体旅有限公司,用于景区的建设、运营。启动了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旅游的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3月末前完成规划审批工作。

二、夯实基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完善交通网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旅游产业公共服务水平。

1、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情况。国道303线一级公路贯穿我旗东西,东与通辽市开鲁县接壤,西与巴林左旗承接,全长118公里,目前道路主体及交通安全附属设施建设全面完成,11月已通车。省道210线已完成路基垫层和桥涵建设,已铺设下面层沥青100公里,预计2019年全线通车。国道303线、省道210线累计完成投资20.4亿元。代白乌苏采摘园7.1公里、绿田园草业3.6公里等乡村旅游公路已于9月底全部完工。通用机场具备使用条件,主机场飞行区全部建设完成,并且取得了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完成投资7750万。旗内南北通达,旗外立足赤锡、面向东北的立体旅游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完成了太平庄和汗廷文化园两处自驾车营地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二是旅游厕所建设项目有序实施。2018年启动建设旅游厕所12座,已全部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完成投资150万元。在争取全市旅游厕所资金配置方面排名第二。三是旅游标识系统逐步完善。蒙古汗廷文化园、铭欣庄园、道尔其格乡土植物博览园园区内投资30余万元,制作安装了景区导览图、导向图、标识标牌等并安装完成投入使用,信号网络与核心景区建设同步实施。  

三、宣传造势,开启大营销。

坚持品牌宣传、活动造势、网络营销“三驾马车”一起上,宣传大品牌,形成大人气,营造大氛围。在营销载体上,采取新媒体与平面媒体相结合。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了以上微信、旅游产品上销售平台、上旅游推介会为主要载体的形象推介活动,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影响力。在营销形式上,采取内功修炼与外攻突破相结合。一方面,做实基础,搭建平台。编辑制作了一张旅游宣传片《纯净草原的诗和远方》和一本文明旅游宣传册。另一方面,进出结合,拓展市场。先后邀请多家媒体宣传报道阿旗旅游,组团走出去赴第六届北京农业嘉年华举办了阿旗主题日活动,两次赴北京参加“四县两旗”旅游产品推介会。将我旗旅游品牌推向了更广、更大的舞台。在营销内容上,采取大节庆、大事件相结合。举办了奶香飘那达慕大会暨奶食品制作展示,承办了赤峰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暨“金秋十月”旅游产品会,积极筹备第五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工作交流会相关工作,助推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成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升了阿旗知名度,赢得了客源,带动了旅游经济。

四、认真实施旅游扶贫,全力落实帮扶责任。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来,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有力的推动了扶贫事业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18年,阿旗旅游办办积极推动旅游扶贫政策落实,联络天山镇,共同争取扶贫资金1000万元,建立了太平庄乡村旅游扶贫产业园,采取政府+企业+第三方平台模式,先期资产收益,后期成立基金,形成长效机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2户,837人脱贫致富。

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帮扶责任。根据先锋乡西山村村情、民情,定期研究帮扶工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每月2次带队到西山村开展工作,切实帮助嘎查村和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扎实做好选派驻嘎查村干部工作,按照旗委要求选派副主任张国良驻西山村、宣传促进股股长王玮琦驻前岗台村开展工作,严格落实了派驻干部日常管理、后勤保障、补贴等工作;认真组织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单位全体帮扶责任人每周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公共服务配套体系薄弱。全旗旅游产业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是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最大瓶颈,即将建设的核心景区交通条件滞后,旅游标识、信号网络、接待中心、电力配套等基础设施不足,有的还处于空白,严重制约了核心景区的开发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二)对景区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近两年来虽然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没有拟定发展旅游产业的具体奖惩制度,还没有形成全旗上下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

(三)保护性开发建设与各部门政策的衔接研究不够深入,如游牧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在前期手续办理上受到各类交叉政策的限制,影响了前期筹备工作的进展。

  三、2019年工作计划

(一)启动罕山核心景区建设。

一是围绕北部原生态草原游牧区,立足“纯净”主题, 启动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旅体目的地项目建设,该项目2019-2020年计划投资1.5亿元,目前正与当地牧民洽谈合作方式,利用有效时间,加快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评估报告、节能、项目备案审批等各项前期手续,启动用地预审和规划许可,确保该项目按计划启动项目建设。

(二)完善牧歌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

确保乡村旅游示范带南环线7个节点建设全面建成运营。提高太平庄铭欣庄园接待能力,完善水上乐园建设,提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营销宣传网络。扩大规模,内涵发展,增加项目运营、增收的积极互动。北环线整合先锋乡旅游资源,发展区域性乡村旅游。引导先锋乡将诗语养殖创业基地与盈丰山庄以及笤帚加工车间等旅游资源串联成线,形成区域特色。全面实施代白勿苏山水田园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探索拓展运营模式,启动招商计划,引进资本,延伸投资,拓展古村落、攀岩等项目发展。继续完善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侧重民族和民俗文化展示,完善游牧文化展馆、游牧文化体验区、重点发展蒙元民族民俗展览,作为核心景区的有效补充,打造苏鲁鼎游牧体验基地。

(三)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和智慧旅游等基础工程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全旗旅游大发展提供基础保障条件。

(四)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围绕“纯净阿鲁科尔沁”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推介。一是启动罕山牧云歌非遗原始游牧文体旅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工作。二是举办全旗第三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三是充分利用手机微信平台、自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宣传我旗旅游新动态。四是搞好推介宣传。积极参加省内外和全国性各种旅游博览会、推介会等,充分发挥平台展示功能,全面投放旅游宣传资料,做实我旗旅游形象宣传。五是开展摄影专题宣传。举办“纯净阿鲁科尔沁”摄影比赛及摄影展,结合每年6月游牧大迁徙活动、阿旗四季风光等,邀请对口帮扶单位北京昌平区摄影家协会协作完成。

(五)加强旅游商品推介。

一是筹建阿旗旅游商会。为更好地服务于我旗旅游事业的各项产业发展,由旅游办牵头筹备组建我旗的旅游商会。业务归旅游办指导,以我旗涉足与旅游产业相关的单位、企业、个体为核心会员,成立一家社团机构平台。主要服务于我旗旅游产业发展,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拓宽我旗旅游商品的销售渠道,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为我旗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提供服务,做好穿针引线工作。二是积极协助主管部门的工作,发挥好商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与各地区的企业商务交流,做好我旗旅游商品的推介销售指导工作,及时传递相关政策、企业内的培训需求、项目引荐推广等相关领域工作。

(六)助推阿旗旅游提档升级

篇3

大边疆战略视野下的“问题”分析

中国西部民族事务管理

中国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

美巴分歧和矛盾及两国关系前景

中印关系的若干问题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新一轮西部开发与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发挥口岸在兴边富民中的作用

西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实践研究

新时期西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研究论纲

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西部灾后农村社区扶贫的思考

西部大学生集体户籍管理问题研究

四川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的VEC模型分析

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成都市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成都市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残疾人的社会距离初探

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就业环境研究

四川省三峡外迁移民生计重建与社会融入研究

外来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述评

从稳控到整合:社会管理的创新路径

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公民意识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研究

社会工作对灾后社会建设的作用初探

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伦理困境探析

试析发展政策的包容性特征

西北地区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

浅析我国反贫困政策的改革之路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解析

西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及体系构建

西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刍议

西部电视选秀节目的特色与策略研究

欧盟碳排放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西部大开发的立法完善与法制保障

西南地区民族纠纷的类型及法律应对

西部地方政府在中国—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投资布局优化研究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西部地区跨部门政府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

西部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华蓥市的调研报告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股权投资基金基地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寺无僧”问题现状及对策

时期中国内地会西南边疆传教活动述略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转折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篇4

关键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98-02

ExplorationonConstructionofRuralCultureConnotation

AN Yong-ru

(School of Management,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connotation were elaborated,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s for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related issues.

Key wordscountryside;culture connotation;construction measures

广大的中国农村,生活着全国人口60%的农民。加强当前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4],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先进技术和举措与落后的农村文化素质矛盾的主要办法,是解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从而为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5-6]。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地深化改革,为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增加收入而实施不少农业扶贫政策和改革方案,但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低,使得农村的很多工作存在推动速度慢,工作成绩不佳,发展不连续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是农村发展进步的保证。农村农民文化内涵建设的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改革的成败。为此,搞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与薄弱的农村文化的矛盾,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绊脚石,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业转业培训

要发展三农,核心是如何解决好农民的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要解决此矛盾,必须得解决农民的从业培训问题,解决沉重的人口负担,转为非农产业和城镇的人力资源并非就舍去了三农的发展,相反能更进一步促进三农的发展,通过从业、转业培训到就业,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以此自然地链接城市与农村市场,通过培训实践就业对加强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改变

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文化基础薄弱,跟不上当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首先应该把如何提高农民农村文化内涵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当然在这个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运行成本和工作阻力较大,但是可以搞试点逐一推开来进行,或者转变政府职能、市场管理工作和通过政策引导优势行业反哺农业的发展。

3保护和挖掘农村历史风俗文化,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作保障

历史上以农村为主体的中国社会,曾是众多民间文化与工艺的舞台中心。民间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等,都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文化,有的需要继承和发扬,有的需要发掘和保护,更需要的是充实其符合时代进步的内涵。尊重和发展好农村历史风俗文化,对有技巧地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发展三农有着非常大的意义[7]。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长廊,要让农民自己充分认识其宝贵性,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特殊文化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民间的传统的手工制作、戏曲、传统习俗可谓无价之宝,政府要进行引导和开发,并使其体现出具体的价值,让农民感到实惠。同时,进一步加工和包装,用来作为乡村文化旅游的代表性作品来抓,带动地区区域化特色经济的发展。

4支持和引导村民和村干部参加学历职业教育

要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抽取部分年轻农民、村干部、农村妇女参加学历教育,切实做好文化扶贫。2006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与安顺市西秀区区委联合办学,成功举办了西秀区各村村干部“农业技术与农村行政管理”专业中职学历班,学员人数达342人,已于2008年完成第1期村干部学历教育培训班。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了村干部的素质;2007年,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又与关岭县举办了2007级学历教育班。通过这些学历教育,提高了村干和村民的素质,为三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5建设乡村数字信息系统,切实做好“三百工程”

建成农村数字信息系统,实行村村通宽带,培育新型的信息化农民,使他们能利用现代互联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区域定位等方面的知识,组建自己的市场信息系统。成就自主农业发展,降低行政成本。同时,整合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开展“三百工程”是新时期“惠民、富民”实践中提出的具有一种典型意见的农村科技创新模式,它既具有科技服务的统一指挥职能,又具有科技服务的分散指导特点,其核心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的指导需要有诚信的企业、专家和科研院校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农村生产力服务。文化扶贫要结合产业扶贫并驱进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6建设科技示范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采用先进的设施、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可使农民、学生、游客等领略到现代农业全新发展模式。同时,生产的瓜果蔬菜、畜产品堪称绿色食品,倍受游客青睐。使园区成为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的基地,是对农村文化内涵建设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为切实抓好“三农”工作,2007年,顶云乡党委政府决定在全乡大力推进土地“打包经营”模式,探索土地增效空间。在这个模式探索的过程中,政府发现规模经营土地不仅是整合土地问题,关键是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养殖技术水平跟不上,于是引进安顺市安科种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顶云乡石板村建成了1个4 hm2的生态示范种植基地,取得很好的成效,带动全乡搞了多次农民科技种植示范培训,带动全乡农户种植蔬菜逾200 hm2,切实为顶云乡建设完成颇有成效的科技文化示范。目前,已有一批教授、专家进园开展科研、教学、生产活动,并引进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成果,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这种模式对于抓好农村文化内涵建设在培训效果上直观而迅速,有效促进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8-10]。

7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新时代的农村文化,需要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赋予其新时代的主题。要引导广大农民,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要引导他们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要引导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要引导他们培养法治观念、民主思想、公德意识和科学文化技术,使他们正确理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为这个目标自我服务。中国农村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去做好新时期农村文化内涵建设。

8参考文献

[1] 赵学清.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N].人民日报,2008-01-15.

[2] 朱启臻.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15.

[3] 朱启臻,鲁可荣.乡村旅游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21.

[4] 聂华林,张贡生,李泉.中国西部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5.

[5] 蔡.民生经济学:“三农”与就业问题的解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

[6] 邓鸿勋,陆百甫.走出二元结构:农民就业创业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1-5.

[7]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4中国农业发展报告[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1-7.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7.

篇5

和智慧城市这个概念一样,智慧旅游也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和业态的发展,智慧旅游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如果说智慧旅游的前世基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科技),那么它的今生则主要基于“DT”(Data Technology数据科技),可以说“互联网+”赋予智慧旅游这个老词以新生机、新意义和新活力。研究“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旅游,我们则必须首先把它放在“互联网+旅游”、线上旅游、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等元素所构成的大框架中去探讨。

“智慧旅游”的概念界定

2014年,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旅游城市(镇)建设指标体系》,对智慧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如下界定:“智慧旅游是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面向旅游业的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丰富旅游者体验,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智慧旅游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工程。”

智慧旅游概念中的关键词除了“技术”,还有“体验”、“管理”和“服务”,这反映出智慧旅游不仅要有技术上的智慧,还要有管理和服务上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让游客体验到这种智慧,而不是旅游服务提供者自以为“很智慧”。旅游业本身是一种体验经济,可以说为游客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石。

“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

当下“智慧旅游”与“互联网+旅游”都是旅游行业的高频词汇,至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本报告认为相比“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是个更大的概念,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的。“互联网+”是当前实现“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发展“互联网+旅游”与发展“智慧旅游”并不矛盾,可以说“互联网+旅游”赋予了“智慧旅游”更丰富的内涵、更强劲的发展动力。

目前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通过“互联网+”来推动智慧旅游发展。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18年,我国旅游业各个领域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成为我国旅游公共服务和行业监管的重要平台;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0%,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15%。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国家智慧旅游公平服务平台基本形成;在线旅游投资占全国旅游直接投资的15%,在线旅游消费支出占国民旅游消费支出的20%。”

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

由于当前线上旅游的概念比较热,而且线上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中,所以很容易把“线上旅游”等同于“智慧旅游”。本报告认为线上旅游只是智慧旅游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智慧旅游不仅包括线上的智慧,也包括线下的智慧。线上旅游的概念是“依托互联网,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及服务评价为核心目的,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等旅游服务供应商及搜索引擎、OTA (Online Travel Agent)、电信运营商、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由此可见,线上旅游关注的主要还是互联网,而提升旅游体验只做好互联网是不够的,还有景区生态保护、基础设置建设等很多方面。举个具体例子,当下我国各大旅游区的“厕所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一大批设施先进、卫生舒适的旅游厕所正在建设或改造的过程中。厕所显然不属于我们通常理解的线上旅游的范畴,然而厕所革命则是发展智慧旅游的重要方面。

如果本报告着太多笔墨来梳理“智慧旅游”与“线上旅游”的区别和联系,那就显得太过书生气,而且也没多大意义。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新兴事物的内涵和概念随着实践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变化,没必要在理论层面探讨太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如果要给游客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线上与线下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零和关系,而是要相辅相成、互补发展、良性互动,让线下用户能够享受得到线上渠道的快捷与便利,让线上用户感受线下服务的安全保障与贴心舒适。无论线上旅游怎么发展,游客最终的旅游活动主要还是在线下完成的(网络虚拟旅游除外)。所以说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是智慧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近来在线旅游服务商纷纷加强对线下旅游资源的整合,而一些线下的传统旅游社也在发力线上渠道,比如中青旅的遨游网、众信旅游的悠哉、港中旅的芒果网等。

线上旅游发展现状与特点

线上旅游虽然不是智慧旅游的全部,但它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智慧旅游发展的重要领域。那么我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3077.9亿元,比去年增长38.9%,占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为9.2%,比去年提升1.7个百分点。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占整体休闲游市场的比重为10%,未来几年会持续上升,预计2017年将达到15.6%。

周边游呈上升趋势。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度假类型仍以国内游为主,但比例同比有所下降,周边游和出境游用户比例均上升,尤其是周边游增幅显著。

价格并不是游客选择在线旅游最重要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网购”和“廉价”这个词很密切地关联在一起,其实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原因并不只是图便宜。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研就反映了这一点。调研结果显示,相比传统渠道,“品类丰富、选择多”是用户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度假产品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在线支付便利”、“提供目的地游记/攻略”和“提品点评以供参考”,“更低的价格”位列最后。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端下单购买旅游产品。根据艾瑞咨询对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调查,比较2013年和2014年这两年在线旅游度假用户的下单方式,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用户不再通过PC端登录相关旅游网站下单,而是热衷于通过智能手机客户端下单,这与整个互联网行业移动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这启示在“互联网+”时代,旅游行业面向消费者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把移动端的产品和平台做好。

购物和旅行社团费是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出游时最主要的消费类别是购物、旅行社团费和交通,这三项的比例远远高于住宿、娱乐和餐饮。“吃、住、行、娱、购”是旅游行业的五大主要因素,而在线旅游度假用户在“购”上的花费最多,这显示出进一步规范指引旅游购物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影响到多个行业的发展。旅游的具体种类包括乡村旅游、农牧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每种旅游类型都和一个行业紧密相关。比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朝阳产业。而养老旅游就是养老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此外,旅游业包含因素众多,涉及食、住、行、游、购、娱、体、疗、学、悟等。旅游业涉及因素众多,包含很多子行业,需要各子行业进行协调配合,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类企业之间存在复杂的、交易与合作关系。

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发达程度本身就是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越高,居民旅游的行为也就越普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的时代。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增加1元收入,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3元收入;旅游业每增加1名从业者,可增加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旅游业影响、带动和促进的相关行业多达110个。根据世界旅游与旅行理事会(WTTC)的报告,全球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直接贡献2.3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1%。2014年旅游和旅行对GDP的综合贡献达7.58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9.8%。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中国“旅游+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未来5年,我国“旅游+互联网”将在软硬件设施建设、在线旅游交易以及所催生的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有望创造“3个1万亿红利”,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我国旅游人群的特征分析

当前在线旅游移动化和出境游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当下发展的两大趋势。那么我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的游客和出境游的游客有什么特征?

在线旅游移动端人群特征:根据艾瑞咨询的《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行业研究报告》,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用户从性别来看,男性占66.4%,女性占33.6%;从年龄状况来看,以25-35岁青年人群为主。其中25-30岁区间人群占比最高,达整体比例的31.8%,其次是31-35岁年龄段,占比28.9%;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学历用户占比最高,达65.5%。其次是大学专科学历,占比19.2%;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已育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0.5%,其次是未婚人群,占比27.4%;从职业状况来看,主要集中在企业中级管理人员(27.8%)与普通公司职员(25.8%);在收入状况上,月收入主要分布在3000元以上,其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用户占比最高,为28.2%。

出境游人群的特征:2015年9月7日,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中国公民出境(城市)旅游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14-2015)》。报告显示,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最大的消费国。2014年,中国出境游客人数达到1.09亿人次,同比增长11%,在国际游客中的比重达到9.58%。中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165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境旅游消费在国际旅游收入中的比重达到11%。从性别上看,中国女性出境游客占58.5%,比男性的41.5%高出17个百分点。按年龄划分,中国出境游客中,占比最大的是80后,比例高达44.89%;70后位居其次,占25.72%。90后的出境游客比例为11.39%,超过了60后的9.97%、50后的8.04%。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国内旅游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大众化、产业化、散客化、个性化,以及分享经济方兴未艾。

大众化、产业化: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大众化与产业化是相伴相生的。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2015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2005年至2014年,我国国内接待游客人次持续增长,国内接待游客人次由12.12亿人次增长到36.11亿人次,近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2.9%;国内旅游总收入由5286亿元增长到30312亿元,近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21.4%。我国入境旅游收入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郊新村;民族文化;地方政府

【作者】秦红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淇楸、毛筱倩,广西民族大学2012级人类学专业学生。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15)03-0072-006

RECONSTRUCTION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ITS VALUE

IN NEW SUBURB VILLAGES: the Example of Liuxiao,

A New Village of the Zhuang in Suburb of Nanning

Qin Hongzen, Wang Qinqiu, Mao Xiaoqian

Abstract: Seeing from the overall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in inland areas of China, the suburb of cities occupies important location in future society, correspondingly, it will also face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Yet, this issue has not been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s, or even has been neglected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e present paper takes Liuxiao, a new village of the Zhuang in suburb of Nanning as an example to take apart of how the traditional minority culture blends into the new communities in the collaborative effort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elites and common people The 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protection are not contradictive This is where the new of ‘new type’ urbanization is

Key Words: new type urbanization; new suburb village; minority culture; local government

一、研究缘起与概述

2006年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指出,中国自2010年起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实现人口、空间结构的两次转变,建设城乡平衡社会。其中第一次转变是从农业人口变成城市人口,第二次转变是城市人口变为郊区人口,实现城乡平衡。理想的新型城市化的模式是以郊区化为主,即郊区人口占50%,中心城区人口占30%,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占20%,人口在三个区域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取消户籍限制,建立信用社会。[1]由此可看出城市郊区在未来中国社会中的位置。该报告还指出,未来中国社会需要完成两次社会转型:一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二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城市社会向城乡动态平衡社会转型。众所周知,中国传统上以农立国,上下几千年所延绵的文化文明深深地植根于小农经济土壤里。因此,人口进城也意味着文化进城,“文化重构”是社会转型中面临的必然问题。

就近些年来的实践看,中国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可粗略概括为两条路径:一是“内生型”,即乡村社会主要依靠自身的产业发展来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如东部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兴办乡镇企业、经济开发区等实现的城市化,原来的乡村变为相对独立的城镇或卫星城,譬如东莞市就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城镇构成。离区域中心城市较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借助农业产业化、外出务工,以及旅游、休闲、观光等第三产业实现的乡村都市化。

在这些地方农民的身份、居住地虽然没有改变,但实际上生计方式、消费观念,甚至组织方式(如成为公司的农户、员工等)已被纳入城市范畴。二是“外推型”,即乡村社会由于城市扩张而被“城市化”,典型的如“城中村村民”“城郊农民”等。这部分人群往往是无地或失地农民,是通过“新村”营建如城中村改造、“村改居”等造城运动,而不是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向城市社会的转型。其身份虽已变为城市社区居民,居住场所、生计方式、消费观念也渐渐向城市靠拢,但乡土社会固有的地缘性不但没有被触动或弱化,反而因为其要面对强大的城市扩张力量,迫于寻求新的谋生手段而得到强化,其农民的、家族的、民族的等身份更容易得到高度认同。[2]

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尽管都面临“文化重构”问题,但不同的转型路径,重构方式也有所差异,各个地方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也难以借助几个模式来概观。不过就现有的社会实践及学术界的研究而言,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民族或乡土文化的自我更新,即立足于乡村自身的人际网络、土地、生态等,开办各式各样的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山家乐等,搞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旅游,以有效地把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生活观念结合起来,满足城里人或外地人闲暇消费需要。如笔者曾研究过的桂中武台新村的例子,乡村民众充分利用自身交通优越、生态良好、奇石丰富等优势,发展了以民族文化、奇石文化为特色的农家乐。[3]类似的例子可说是多不胜举。[4]二是“留住乡村文化”,这类大多为乡村城市化较为成熟的区域。相较于城镇的繁荣,原有的乡土文化凋敝零落,这有违于城市化的初衷,于是兴起了“文化留村”等保护乡土文化浪潮。譬如浙江省近些年来推行的“农村文化大礼堂”建设等。[3,5,6]三是城市或城郊“新村”文化重构,迫于城市失地或少地农民的生计,以往这类的研究过多地集中在农民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新的生存境况下,农民如何重构民族或乡土文化却涉及很少。但是这类村落由于被纳入到了城市发展的体系以内, 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历经了巨大变迁,文化重构形势更为严峻。

从目前中国内地城镇化实际情况看,“城中村”被视为顽疾,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对于市郊而言,这样的理念显然是不对的。从目前境况来看,中国快速地、贪大求全的“造城”运动已显现出不少弊端,而如何发挥“城郊”的优势则成为新型城镇化必然考虑的基本问题,因此我们更应当在这一区域进行“文化重构”,并形成有别于城市与乡村的“城郊文化空间”。可喜的是,近一两年来,随着保护乡村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一些学者也把眼光放到城镇化与文化保护方面来。如张士闪就提出要“以城镇化为契机重构乡土文化”,并提出了消除对乡土文化的偏见、培养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同、让农民自我发展等措施。[7]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且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研究对象南宁市郊留肖壮族新村就是例证。

留肖壮族新村原名留肖坡地,人口340余人,是以壮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区。“新村”建设工程于2006年3月启动,目前建成的90户房屋中,已有89户入住。近年来,该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山地鸡养殖、鱼塘养殖、花卉苗木种植等特色种养业,走出了一条有产业特色、经营规模化的城郊型新村发展路子,并成为国家民委、财政部首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首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南宁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点。笔者曾于2008年前后陪同韩国人类学家全京秀去参观过一次,当时正在营建当中。2014年6月、11月,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又分别两次前往该村进行田野调查,本文即是在两次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上论述而成。

二、留肖壮族新村民族文化重构的空间解析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不同的研究者,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普里查德在其著作《努尔人》将空间分为物理(朴素和实在,原本的)的、生态(人口密度及分布状况,当地人建构的)的和结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表达价值观,研究者建构的)的三重空间,更谈到在努尔人社会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联络紧密,即由于人的因素,在哪个时段、哪个场所举行何种活动是约定俗成的,从而形成“文化空间”的概念。[8]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文化空间就是文化事项与活动分布于特定空间与时间交叠形成的场域,而这种场域依据文化的脉络而定。

伴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郊区被无限制地纳入到了城市发展体系,大量土地被征用,传统城郊村落要么陡然间楼房林立,变为人口密度大、拥挤不堪的“城中村”,要么异地搬迁,另立具有商贸、租赁、住宿等功能的“新村”。无论是哪类形态,农民传统的生计方式都已不复存在。他们主要依靠地租、楼租等租金生活,所寻找的新职业多为散工、零工,技术含量低,稳定性差,收入少。如留肖新村,尽管当地政府已下了很大力气,但在新的特色种养产业链中,当地农民仍处在最低端,由于在市郊,出租的土地、房屋,有时连租金都收不回,因此村民的居住环境虽有了较大改善,但相较高额的生活成本,目前的生活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如此一来,建立在土地及农耕之上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破,原有的、承载民族文化的空间已不复存在。

从逻辑意义来看,只要有人的存在,新的文化空间便是存在的,只不过与传统的不同罢了。当然,由于是新村建设,又是城郊,相较原始部落,其社会构成更为复杂,虽然很难按普里查德三个空间逻辑来描述,但是仍属于村落“空间”,我们可以依循其中的建构逻辑与过程来剖析其中的空间文化构成。

(一)政府与社区精英主导下的留肖“新村”营造

从留肖新村营造缘起来看,政府与社区精英的合力是关键。旧村原在山坡上,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南宁市城区的不断扩张,当地村民就萌生了异地迁村重建的想法。当时市政府刚好酝酿启动旧村改造工程,于是留肖村就成为南宁市较早实行“旧村”改造的村子,也成为着力打造的城郊壮族“新村”。

案例1:留肖新村的规划与建设

在访谈过程中,留肖新村王队长说:旧村距离新村只有3公里的距离,但是环境就差很多了。以前在旧村的时候,山高,我们从山顶上可以看见整个城市。村道很陡,大概有1米多宽,只能通行自行车、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1980年的时候,开始分田到户,平均每人3亩土地,村里种了十几年的稻谷。在1986至1990年间,村民收入偏低,后来就种植辣椒、西瓜、甘蔗。因为农田收入偏低,一部分农田就变更为水产养鱼,但山路狭窄,所以收益不太好,生活上也很不方便。我20多岁的时候,就从村里走出来,后边其他人也陆续出来。1998年村里几位有威望的老人为了以后的发展,便商议村庄的重建事宜,后来所有村民也都同意了,我也帮着策划申请。新村建设是请专家规划设计,并且询问村民意见,村民全体同意后,才开始修建。我们村是壮族村,所以专家论证后,依据民族特色设计了图纸,村庄完全按照图纸的设计装修。此外,住宅也符合现代建房的标准,是按照防8级地震的标准建造。

(二)留肖新村壮族文化元素与标识

在传统乡村社会里面,村落文化体现在各类“物理”的空间当中,譬如戏台、庙宇、祠堂、学校等,典型的如侗寨里的鼓楼、风雨桥。如果没有了这些“空间”,村落文化便无从依附。经过持久的文化积淀,这些空间也就成为村落的“文化标识”,内化为村落“文化空间”。留肖旧村旧址就在离新村约3公里的山坡上,人们可以从高大茂盛的古树、破败的老屋、残存的晒场依稀辨出往日的景致,但与标准的村落文化空间相比,则少了许多。不过,在新村营造过程中,由于定位是“壮族”新村,壮族文化也就准确地体现在新村的文化“结构”里,新建的民居、办公场所、围墙,无一例外地将铜鼓等用作装饰,借以强调其壮民族内涵。换言之,新村里各类“物理”空间,已与壮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以塑造出村落的文化标识。

案例2:留肖坡新村对壮族文化的融入

建成后的留肖坡新村有了文化活动综合楼、文化广场、灯光球场、文艺舞台、民族文化展示中心等配套设施,整合并且融入了许多壮族文化元素。居民住宅外墙上的装饰图案,多为铜鼓、绣球、壮锦、收获的果实以及壮族日常生活的生产工具等。特别是村民小组办公楼墙上,巨大的铜鼓和绣球图案在村庄之外的路上都可望见。在新建的“民族文化长廊”围墙上,有的写着标语,宣传广西精神、雷锋精神、民俗留肖等;有的画着民族体育项目,例如抛绣球、板鞋舞、打陀螺、抢花炮等,都配有壮文;还有的是对传统文化中的典故的介绍。这不仅是对村民进行宣传,还给外来者提供一个了解留肖坡的窗口。

(三)留肖新村“干栏式”居民楼

在留肖新村的设计、建造中,充分考虑了壮族民众的居住结构、民间信仰等生活惯习,统一把居民住宅建成“干栏式”的4层楼房。一楼可以用柴火做饭,大厅设置神坛,2、3、4楼可以用来居住,顶楼可以散步、养一些鸡鸭,这使得壮族在长久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生活习惯得到了留存,也使得壮族“干栏式”的建筑文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继承与重构。

案例3:留肖坡村新村“干栏式”居民楼

留肖新村90栋家屋统一为4层“干栏式”居民楼,大门朝东南方向,一楼入内为大厅,正中是神坛,房间分别为主人房和厕所以及厨房,有些住户还和以前在旧村一样用柴火。2、3、4楼大都有两间房间,可为客房(套间样式),也可用作仓库等,每层都有1-2间厕所。村里有些人将新屋的几层租出去,或者是单间出租,甚至整栋楼都出租,不过也有不愿意出租的。顶楼为悠闲场所,村民可以在楼顶散步,也可以养一些鸡鸭。两栋互相依靠的楼房顶层的看似“小阁楼”的装饰,实际上还可以用来区分两栋楼楼顶的使用权。

(四)留肖新村壮族文化展演

村落“文化空间”是硬件,如果没有相应的民族文化展现,仅是一些固定的文化符号外,新村文化重构可说是失败的。在留肖新村,当地人除了在空间上重构壮族文化外,还花了很大力气营造壮民族文化的活动氛围。如“每月一节”“节日文化展演”“民族工艺传承”等。

壮民族有着“每月一节”的节日习俗,大致为:春节的蚂拐节、陇峒节,二月的祭社节,三月的花王节、歌圩节、清明节、龙母节、布罗陀诞辰节、开耕节,四月的牛魂节(敬牛节)、拜秧节,五月的药市节、农具节、五月五,六月的诞辰节、莫一大王节、尝新节,七月的祭祖节,八月的请月神节、跳岭头节,九月的庆丰节,十月的赶降节,十一月的壮年和十二月的冬至。[9]从山上移居下来以后,留肖新村的“每月一节”节日保留了传统壮族节日习俗的框架和部分内容,还吸收了村外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节日传统,构建了新的“每月一节”节日习俗。

案例4: 村王书记谈新村“每月一节”

正月初七开年,这是一年最大的日子,既是客人最多的一天,又是过得最隆重的节日。

具体时间从初三到初七,新村在初七过节。到了初七这天,全村的家家户户都会摆酒宴请亲朋好友。二月初二为“春社”,是土地公的生日,当天要做糍粑吃,那是用鱼塘边一种叫白头翁(音译)的草进行加工的绿色糍粑。另外还要吃土鸡蛋。这一天,全村人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餐饭。三月三主要的活动就是拜山(扫墓)和做糯米饭。四月初八拾垃圾,节日气氛较淡,但每家每户在这天也会杀鸡、鸭吃。这一天有“四月八,拾垃圾”的说法,因为四月份下大雨,河上游冲来垃圾,就要捡起来。五月初五端午节,比较隆重,家家包凉粽。六月初六的牛魂节气氛比较淡。因为牛为人耕田犁地比较辛苦,特地让牛休息一天。七月十三到十五为中元节,也称“七月半”。这个节日非常隆重, 每家都要吃鸭肉,出嫁的女儿女婿都要回来,一起用餐。八月十五和汉族人一样过中秋节,吃月饼。九月二十九与三月三基本相同,都是拜山(扫墓)和做糯米饭。但是村里人现在比较少人在这一天扫墓。十月留肖坡没什么节日,但是对面的路西村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十一月过冬至,各家各户吃鸡肉鸭肉。

十二月二十三“灶王节”,过小年,送灶王,打扫干净房子迎新年。

由于是地方政府重点打造的民族文化新村,因而在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日中,留肖新村会在村头民族文化舞台上举行歌舞联欢活动,参与者不仅有本村村民,也有来外面的表演者和观看者。表演节目类型丰富多样,有民族舞表演,也有广场舞、健身操、电子琴演奏等现代流行元素,以及知识问答竞赛、唱红歌等环节。活动所呈现出以壮族文化为主的、传统与现代的多元文化表演体系。

此外,留肖新村还专门建有“文化活动综合楼”,一栋独立的3层“干栏式”楼房。2008年初次参观时,当地陪同干部介绍说文化室除村委会办公用外,准备建壮族文化展示中心。2014年调查时,虽然还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但一些相关民族文化活动先期已经开展。比如用“竹笼机”制作壮锦,穿针引线做绣球等。陪同我们调查的兴宁区民族局马局长就说:为留住传统技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发展特色产业,2013年兴宁区民族局在留肖壮族新村开设为期半年的织锦、绣球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班,未来这里将成为兴宁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展示基地。通过开办培训班,引进壮锦产业,不仅能丰富南宁壮族特色村寨的内容,促进少数民族特色工艺、文化的传承,而且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掌握一门特色工艺技能,促进增收,走出一条特色产业道路。当地村民们也讲,土地留转后,家里的地没有了,但学习制作壮锦让我掌握了一门技术,以后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学习传统手工艺,既传承老祖宗留下的财富,也增加了一份技能,学成后我可以把自己手工制作的产品卖给游客,增加家庭收入。[10]当然,其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来验证,但至少已在城郊先行了一步。

三、城郊“新村”民族文化重构价值

2014年3月,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11]笔者也曾阐释了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的是文化多样、而不是文化单一的乡村和谐;需要的是合理地将现代与传统、都市与田野、全球与地方等有机相合,从而塑造出独特、多样且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型乡土文化,而不是单纯地“城市化”,让城市吞并农村。[12]因此从社会整体转型看,城郊新村民族文化重构,其价值在于防止在该类区域单向度“城市化”的发生,让郊区成为有力连接城市与乡村、现代都市文明与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中间地带”,以实现新型城镇化中“以人为本,文化传承”的核心内涵。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近年来,伴随着各地的造城运动,各类“开发区”“高新区”等的建立成为城市向农村拓展、乡村社会向城市转型的重要标志,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区域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不仅导致诸多文化传统与资源的流失,也造成许多城市新城区千城一面、没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化伤痛。因此,作为联络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的城郊文化重构必须加以重视。

当然,这种现象正在不断地改观。正如留肖壮族新村,在地方政府、精英人物、当地民众的协同努力下,民族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滴地融入新的社区之中,这也进一步表明,城镇化与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并不矛盾,“新型”城镇化之新正在于文化的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也只有这样的城市才能特色,才有活力。所以,唯有不断推进郊区民族文化的重构,城镇化推进的过程才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深化过程,才不会产生“城市文化吞噬民族文化”的悲剧,才能够确保城郊作为城乡的交接地带所应发挥的文化传承、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功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R]北京,2006-02-08

[2]秦红增,郭云涛“南宁市城中村改造及村民市民化等问题”研究报告(内部资料)[R]南宁,2014

[3]秦红增,杨恬乡村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4]秦红增,郭帅旗,杨恬农民的“文化自觉”与广西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产业提升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2)

[5]鲁可荣,曹施龙,金菁文字留村与村落重振:乡村学校嬗变与村落发展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6]熊春文,折曦乡村学校的演进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7]张士闪以城镇化为契机重构乡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06

[8][英]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与政治制度的描述[M] 褚建芳,闫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覃彩銮壮族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2(4)

[10]尹海明兴宁区:留肖壮族新村彰显勃勃生机[N]南宁日报,2013-12-24

篇7

一、旅游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正与当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耦合。因此,2004年邹统钎等在《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模式,是21世纪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战略选择”的观点,可以说,旅游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类不断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的结果。旅游循环经济的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是实现旅游地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对物质资源在时间、空间、数量上的最佳运用,是在实现旅游业和区域发展的同时,建立与生态环境和谐互动的关系。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和降低环境消耗,能实现保护环境和追求利润的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

二、旅游循环经济―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新动力

(一)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重大战略措施

旅游循环经济要求投入的资源或能源最小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最大化,要求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要求整个物质循环过程排出的废弃物最小化,要求增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缓解资源约束程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目前,内蒙古地区大面积天然草原退化严重,已处于极危险的境地,因此,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2、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但这并不是说旅游是无污染的产业。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眼前和局部利益的驱使下,旅游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短视下的盲目开发建设行为和游人不当的旅游活动,不但会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和退化,而且还会引起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质量恶化。因此,旅游业要求通过循环经济理念与技术,合理调控和保护环境,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3、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旅游循环经济是一种依靠科技、有利环境的产业形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资源和能源的减量化、再使用和再循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现实保障

旅游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三个层次方面的保障:

1、观念层次

要转变传统的两种观念:一是“旅游业是无烟工业”;二是“环境投资是旅游企业的负担”。应该认识到旅游发展会对环境产生消极影响,环境投资是旅游业重要的竞争手段。

2、社会经济体制层次

建立旅游者道德准则:让游客认识到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有赖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树立只购买对环境负责的公司的产品的准则。游客方面是最大的参与者,其行为正确与否对于景区的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游客在进入旅游景区后,能够把自己的个人垃圾带出景区,那么对于景区的保护无疑能够起到决定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任何旅游景点,都特别强调游客对环境的保护,形成了固定的理念。

产业道德准则:旅游企业采用对环境敏感的方式开发与经营,并保护自然环境,决不经营动物皮毛旅游商品。同时,作为旅游企业方面来说,也要求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遵循“3R”原则,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避免环境破坏。

产业指导分针:政府管理上重视多种目标平衡,多种利益协调。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要逐步向公众宣传这种意识,同时在政府税收方面对于采用绿色材料的企业要适当给予优惠和鼓励,对于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在社会设施改造方面给予补贴,比如说煤改气、柴改电工程,这对于实行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有效措施

一是完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专项改革规划,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完成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形成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法规政策体系。

二是整合资源,建立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运行机制。重点建设体现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区循环经济特征的三大系统:第一,完善草原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把草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先进文化塑造为完整的产品形象,渗透到旅游产业中,形成循环经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第二,健全旅游道路、食宿、标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旅游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形成旅游区基础设施系统;第三,建设生态乡镇、绿色宾馆和循环经济示范村,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品,形成生态保障系统。

三是探索社区参与旅游产业建设,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景区内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建设、管理、保护的积极性,从景区可持续发展、农民长远利益的角度,避免乱建滥占、破坏资源的短期行为。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旅游企业建立与农民利益相联系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使企业和农民成为旅游经营的主体。健全旅游产业带动群众就业的机制,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突出当地特色,积极开发旅游小商品,带动群众增收。

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地制宜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处理生活污水,解决景区排污及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一批符合国际旅游标准的水冲式厕所,防止和减轻旅游活动对旅游资源和环境造成的破环。

五是健全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和环境保护投入。探索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基金和生态质量保障基金,加快旅游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篇8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体验类型;体验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113-03

根据WTTC研究报告预测,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就业人数将达19000万人。预计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旅游业将由现在的朝阳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审美标准的提高及亲近自然的渴望,传统的被支配式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强旅游过程的参与度、追求旅游过程的个性化、加深旅游过程的体验程度逐渐成为旅游产业新的需求增长点,体验式旅游模式应运而生并扩展到各种旅游项目。

1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与现代旅游业结合的产物

休闲观光农业也被称为农业旅游或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和休闲产业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结合农业的产销与休闲观光的服务性的产业,即以农村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为基础,以居住在附近的城市居民为目标顾客群,通过满足目标顾客休闲、求知、亲近自然等需求而使相关经营者获得利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美国著名旅游专家托马斯•戴维逊提出:“旅游是一种经历或过程,不是一种产品―这种经历又是特殊的”。我国学者邹统钎也提出:“旅游时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而形成的感受与体验”。中外学者把旅游归纳为一种体验或经历,而不单纯是追求感官享受的结果,说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从一般意义上的住、行、观光的被服务者转化为一种特殊生活、一次特殊仪式、一些特殊经历的参与者与体验者。

因此,与传统的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休闲观光农业相比,体验式的休闲观光农业脱离了单一的观光休闲模式,利用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以居住在特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为核心客源,以保持原生态风貌、参与原生态活动为中心,以满足休闲、教育、娱乐为目的,所进行的包括娱乐、劳作、科教、民俗等复合型的休闲观光农业活动。

2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可行性分析

2.1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提升人们对休闲生活的追求

2006年,根据温州统计局的统计,温州地区人均GDP为24349元,按当时中间汇率计算,为3054美元,突破了3000美元关口。人均GDP3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标志该地区经济已经达到上中等国家的水平,逐步进入加速成长阶段,预示地区工业化进程开始向成熟期过渡。2006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5.2∶54.0∶40.8调整为3.6∶54.7∶41.7,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态势。服务业比重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特别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发展经济和提高竞争力更倚重于服务业。随着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在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支出将不断增加,温州消费者对于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2.2闲暇时间的增加刺激人们出游的需求

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曾经证明健康的闲暇活动可以带动经济持续增长,黄金周的实践足以证明适当、合理的闲暇时间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2007年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温州农家乐示范村(点)共接待游客近26万人次,占总接待人数的20.4%。截至10月6日中午12时,全市共接待游客127.45万人次,同比上年7天黄金周增长12.09%,同比上年黄金周的前6天增长22.77%;接待旅游团队1512个,同比上年7天黄金周增长27.49%。双休日、黄金周的实施,使短途旅游、观光逐渐成为人们休闲生活的主流,也为发展体验式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市场。

2.3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的自然资源条件

温州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冬暖夏凉、日照充足等特点,适合各类动植物生长发育;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平原、滩涂、湿地兼有,依山傍海的生态环境和丰富浓郁的自然、人文景观,适合发展多种形态的观光休闲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精神、生理、感观多种需求。温州的旅游资源丰富,资源价值高,发展潜力大,资源整体通达性好,可进入性强,资源开发兼具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能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目前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林业观光园区19个。2007年全市已发展各类农家乐村(点)607个,农业观光基地200多个。这些景区附近观光农业资源丰富,分布合理,同现有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条件优越。

2.4生活压力推动人们通过出游进行压力释放

温州常住人口约764万,城镇常住人口约为438万,陆地面积约为11784平方公里,全市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642人,人口密度较大,是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人口大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密度增大的弊端凸显,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等种种压力使得人们很容易产生规避心理,对于市民来说,去周边地区体验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体会悠然自得的农家生活和纯朴的郊野乡情,以求得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愉悦是释放压力的最优选择。

2.5求知欲望和乡村的吸引力促使人们进行体验式农村观光旅游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局限于城市之中,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以及人们天生的扩张欲望,去农村获得新的知识对于城市居民有极大的吸引力。

3温州休闲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

3.1政策性制约因素

随着这几年土地管理力度的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控制十分严格,使得一些“农家乐”经营户只建不报或报临时性建筑建永久性建筑;同时,规范经营必须办理各种相关证照,但办理这些证照的规费和前置条件让许多经营户望而却步,导致一些经营户证件不全,甚至是无证经营。在沿海搭建的“海鲜楼”有许多是未经审批,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

3.2旅游基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温州休闲观光农业基本是以乡村和工商业主自主开发为主,缺乏必要的宏观指导,开发建设的随意性较强,布局不合理,存在无序性和盲目性。例如永嘉茗岙油菜花基地带来的农业、旅游等多方面效益,在温州掀起“油菜花热”使得各地纷纷效仿,但游客往往反映油菜花景美,但交通不方便,线路与周边景区不相邻。由此可见,游客对作物观赏的要求比较“苛刻”,既要作物基地够壮观,又要交通方便、与周边景区相近。而与观光休闲农业相关的农家乐同样也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划,导致多数农家乐淡、旺季经营差异巨大,季节性变化大,抵御天气变化影响的能力差,靠天吃饭现象明显。

3.3旅游品牌塑造上缺乏特色和精品

温州缺乏集休闲、度假、康乐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度假村,减少了游客在温州逗留的时间,也减少了旅游收入。温州在通过文化创意来推进旅游方面也还欠缺,对新的业态发展项目筹备也相对滞后。温州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在总体上或从综合角度分析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单项旅游资源上优势不明显,缺乏融入性和体验性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对发展温州观光休闲旅游极为不利。

3.4资源分散,整合难度较大

温州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景点相对分散、规模不大,级别不高,资源整合度较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比如把古村落、油菜花观光区、漂流等一些“分散、无名”的特色的观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加以整合,配合周边旅游项目,变成温州观光休闲农业旅游的精品路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4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模式

4.1生态农业观光园

利用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地理空间优势、生产场地、农副产品、农业经营过程、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经过规划和设计,发挥农业观光与劳作体验相结合的优势,增进旅游者对农村活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生活的体验。游客不仅可以进行观光、学习、采摘、劳作、了解农业生活、放松心情,享受乡土情趣,还可进行住宿、休闲、游乐。

4.2农业教育体验园

该模式集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及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将农业教育体验园分为作物生长区供农民进行正常的劳作,根据不同的季节对市民开放,并由专人对作物生长及生产活动进行讲解,满足游客获得知识的渴望。同时在体验园内提供种子、土杂肥、各种农用工具,游人可根据不同季节在田间进行播种、管理、收割,以充分体验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

4.3民俗观光村

充分利用温州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节庆文化以及古民居、古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游憩、体验、休闲旅游活动。除了组织游客进行参观获取感官享受和知识外,还可以对古时民俗风情活动进行复原,以游客为主角,使其参与这些风俗活动,体验传统文化带来的快乐。

4.4森林公园

温州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天然氧吧”,发展森林公园的体验模式,需要对不同的资源进行规划和整合,进行包括山水主题旅游、生态农业种植、山地风味餐饮、森林度假、徒步穿越探险等项目。并与当地农家乐相结合,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品茗、避暑、度假等服务。

4.5市民农场

市民农场是农民将部分土地出租给城市居民耕种,城市居民可以在闲暇时间在土地上进行耕种并将收获的成果归自己所有的体验式休闲农业模式。人们不仅可以租赁自己一块小农场,每块农场上还可以配备供农场主休息的配套管理用房,种植农产品的温室大棚,以及露天种植地,租赁者可以进行耕作,体验播种和收获的快乐。农场内配套管理用房设施是进行休息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可供放置农用工具,还可以满足“农场主”休息、农业技术交流、聚会的需要。

4.6农业经贸游

建立这种模式需要充分挖掘温州农产品的研发和加工能力,发挥温州市场活跃、商务贸易展览会业发达的优势,把农业旅游、农副产品展示和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的交易市场,借助农业博览会等形式创造商机、吸引游客、宣传品牌,把温州农村观光旅游资源和经贸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旅游产品和经贸产品的同时推广。

5温州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的策略

5.1进行市场调研,探明需求,以此为平台确定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主题

发展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的关键在于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游客追求体验性、参与性、求知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充分了解相关细分市场消费结构和变化,利用调研结果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明确需求后,根据需求以及不同地区旅游资源优势确定鲜明的休闲观光主题。所确定主题一是要突出地方民俗和资源特色,利用当地现有的休闲观光资源,发挥资源使用和配置最优化;另一方面要突出体验的过程,增强体验感觉,例如,可开发传统农业体验、农村生活体验、民间节庆活动体验、民间文艺活动体验、农村生活体验等系列产品。

5.2加强对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策划,侧重于开发参与性与互动性强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

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是品位式和休闲式旅游,需要在体验中慢慢感受。确定相关的体验主题是开发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的基础。进行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策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推出抓住游客眼球、满足游客心理需要的主题活动,尽量设计参与性强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突出游客和组织者、游客和当地居民、游客和游客之间的互动。

5.3树立新的营销观念,建立网络营销与实际营销相结合的推广渠道

游客对于休闲观光项目认识不足是阻碍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项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网站对旅游资源进行宣传,为游客开辟专门的社区,通过有奖征文、图片、视频的方式鼓励游客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在网络上传播,为游客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同时,建立反馈系统,对游客提出的问题以及从流露出的情感和情绪及时关注。对于游客租种的田地、种植的果木的代表性事件,如发芽、开花、结果等以视频或图片的形式及时反馈,将个人体验型行为变成大众体验型行为,引导、创造新的旅游需求和休闲消费方式,推动休闲旅游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

5.4以产品和市场为导向,提升产品档次

引导消费趋势,创造独特的休闲体验,积极挖掘文化底蕴和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开发体验型休闲旅游新产品,结合实际市场及消费情况,建立“以中档消费为中心,兼顾高低档消费”的产品定位,既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又能兼顾小众高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要。同时,加强对行业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质量,推广体验式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的品牌意识,以品牌化经营为中心导向,重视整个行业的形象塑造,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6总结

通过分析温州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前景表明,发展体验式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促进城乡旅游和谐发展的“绿色通道”,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以旅助农”、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休闲活动需求、提升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更能将农业与体验旅游两大产业的优势进行叠加,达到合理调整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空间布局,把握旅游需求发展方向,开发多种特色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提升城乡人民生活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翠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1(6):52-53.

[2]张广瑞.旅游真是产业吗?[J].旅游学刊,1996,11(1):16-20.

[3]邹统钎.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4]柴伟.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篇9

[关键词]旅游消费;对策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旅游消费,已被国家列为扩大消费的重点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旅游消费,既包括实物消费,又包括服务消费,不仅可以直接扩大消费需求,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我国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的对策,对于加快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经济的内生性增长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特征

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除了具有最终消费、综合消费、可重复消费和多层次消费的基本特征以外,还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从消费群体看,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消费需求。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悄然变化,已经从温饱型消费模式向小康型消费模式转变,居民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比重上升,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旅游消费人群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不断攀升。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消费时代,国内旅游消费人次每年净增1亿人次以上,其中2004年和2007年均净增2亿人次以上,分别比上年净增2.3和2.2亿人次。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2000年净增13.6亿人次,增长了1.8倍。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总出游率达到156.6%,比2000年提高了97.5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数将达到28亿人次。就国内旅游消费群体而言,我国已形成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见表1)。

2.从消费总量看,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明显

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态势。1997年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112.7亿元,2000年超过3000亿元,达到3175.5亿元,2004年超过4000亿元,达到4710.7亿元,从2005年开始,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几乎每年跨过一个千亿元台阶,2005年达到5285.9亿元,2006年达到6229.7亿元,2007年达到7770.6亿元,2008年达到8749亿元。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0184亿元,2010年国内旅游消费继续保持高位增长,达到12580亿元,是2000年的4.0倍。

旅游消费是社会总消费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至2010年期间,除了2003年由于“非典”的特殊原因以外,其他年份旅游消费总额的实际增幅,均超过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实际增幅。目前,尚缺乏正式公布的我国社会总消费的相关统计数据,但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来替代分析,大致也可以看出旅游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状况。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另一种方法是测算旅游消费总额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测算,2010年,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0%,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10.9%。从上述数据可见旅游消费对社会总消费的贡献十分明显(见表2)。

3.从消费主体看,农村居民成为国内旅游消费的重要力量

从1997年至2010年10多年间,在我国国内旅游消费人群构成中,每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均超过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农村居民出游人次占当年全国国内总出游人次的比重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出游人次比重,这个结果可能是出乎很多人意料之外的。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达到10.09亿人次,出游人次达到历史最高值,比同年城镇居民出游人次多出3.06亿人次,占当年国内总出游人次的58.9%。农村居民出游率1997年只有40%,2009年达到了140.1%,提高了100.1个百分点。199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额第一次超过1000亿元,达到1083.69亿元,2007年又超过2000亿元,达到2220.23亿元,2009年达到2949.9亿元。2009年农村居民出游人次比1997年净增了6.14亿人次。农村居民出游人数的快速增长,说明旅游消费已进入普通农村百姓的消费领域,广大农村居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支出明显增加,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央和各地采取的支农、惠农、富农等政策措施已见到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见表3)。

4.从城乡消费看,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和旅游消费总量存在差距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的大半壁江山,但旅游消费水平和总量却明显低于城镇居民。2009年人均旅游消费,城镇居民为801.1元,农村居民为295.3元,前者是后者的2.7倍。2000至2009年间人均旅游消费,城镇居民增加了122.5元,农村居民仅增加了68.6元。2009年,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人次占全国比重为52.5%,比城镇居民所占比重高出2.5个百分点,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国内旅游消费总量的29.0%,比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总量所占比重低42个百分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呈现下降趋势,与历史上最高点1999年的38.3%相比,2009年下降了9.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多年一直在200多元徘徊,但可喜的是2009年提高到了295.3元,比2000年增加了68.7元。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出游率上升为140.1%,城镇居民出游率为145.2%,城乡居民出游率之间的差距缩小为5.1个百分点(见表4)。

5.从区域消费看,旅游消费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

旅游消费是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相联系的。2010年全国国内旅游消费前10位的省市依次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辽宁、北京、上海、河南、四川、福建;地区生产总值(GDP)前10位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辽宁、四川、上海、福建。从两个排行榜可以看出,除北京和河北两个省市各出现在一个排行榜中,其他9个省市均名列两个排行榜之中。这说明旅游消费总量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一致的。这也符合旅游消费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一方面,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旅游消费的能力,扩大了旅游消费需求;另一方面,经济总体实力的增强,也使当地有能力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业体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有效供给,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广大旅游 者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的旅游消费需求(见表5)。

二、我国旅游消费的制约因素

目前分析和研究消费的理论主要有:凯恩斯提出的收入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杜森贝里提出的相对收入理论,认为消费具有

“棘轮效应”,消费支出不仅受现期收入的影响,还受到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弗里德曼提出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等人共同提出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来分析当前我国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主要存在收入、环境和心理三大制约因素。

1.收入因素

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收入的增长,城乡居民的出游率也随着明显上升。城镇居民200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280元,当年出游率为10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3.29亿人次,200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7175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145.2%,国内旅游消费人数达到9.03亿人次。农村居民2000年人均纯收入为2250元,出游率只有44%,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为6.12亿人次,2009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153元,出游率也随之提高到了140.1%,国内旅游消费人数上升为9.99亿人次。2009年与2000年相比,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73倍和1.28倍,同期城乡居民出游人次分别增长1.7倍和1.4倍,城乡人均旅游消费分别增长18%和30%,随着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加快,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差距由2.99倍缩小到2.7倍,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占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的比重,分别为33.4%和36.9%,2009年比2000年上升了3.5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比2000年分别降低了3.7和8.0个百分点,在城乡家庭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已经大大超过了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比例,我国消费结构从总体上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这为旅游消费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6)。

2.环境因素

实践证明,旅游业既是朝阳产业,呈现高成长性;同时又是环境敏感产业,带有明显脆弱性。旅游消费受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突发事件、经济环境等外部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例如2003年由于“非典”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出现负增长,比上年下降11.2%,但当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然保持了9.2%的增幅,比上年增幅还高出0.4个百分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国内旅游消费造成明显冲击,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比上年增长6.3%,国内旅游花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2.6%,均是近年来的最低增幅,受影响最严重的四川、等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2008年受外部诸多不利环境影响,全年国内旅游消费874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逆势上扬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幅比国内旅游消费高出9个百分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人们的吃穿用等生存性消费不一定下降,甚至可能会上升,由此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而属于享受型消费的旅游消费,往往会受到明显影响。

3.心理因素

旅游消费的过程就是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心理体验过程,所以旅游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相比,心理因素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一是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对旅游消费者心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旅游消费属于享受型消费,相对于生存型基本消费来说,收入对旅游消费的影响更加敏感。即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预期支出快速扩张等都对旅游消费产生直接影响。二是舆论和信息也会对旅游消费者心理产生影响。由于旅游产品的不可移动性,加上旅游消费过程和旅游服务产品生产过程的同步性,各种媒体对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推介宣传、以及从亲朋好友或同事那里获得的旅游信息,都会影响甚至左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活动。三是个人已有的旅游消费经历和心理感受,也会在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活动时,对选择旅游消费的地点、产品和方式以及价格等产生影响。

三、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消费的对策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到2015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要实现上述目标,从根本上说必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同时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

1.把国内旅游消费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业实行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战略,这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超过70%以上,2010年达到80.1%,国内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国内旅游消费已成为拉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增长21.7%,其中18.6个百分点是由国内旅游贡献的。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旅游形势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入境旅游增速放缓。我国旅游业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坚决贯彻中央扩大内需战略,在努力开拓国际入境旅游市场的同时,把扩大国内旅游需求、促进国内旅游消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中的独特优势,为促进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做出积极贡献。

2.充分认识消费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旅游统计体系与GDP的统计体系差别很大。GDP的统计包括了消费、投资、净出口,而旅游产业统计是采用消费支出法,旅游投资需求没有计入统计范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虽然属于服务贸易创汇,但也是国际游客在我国境内以外汇方式结算的旅游消费。从统计学角度看,旅游消费是我国旅游产业总量即旅游总收入的唯一直接来源,旅游消费对于旅游产业总量增长具有决定的意义。因此,要扩大旅游消费,增强旅游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消费需求的研究,包括不同旅游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等,认真研究分析不同人群的旅游消费特点,丰富旅游消费内容,增加旅游有效供给,提高旅游消费水平。要加强旅游消费趋势和消费政策的研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推出更多的惠民、便民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进行旅游消费。

3.适当增加政府旅游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需求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多年来我 国最终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比例始终在80:20区间徘徊。但与之相比,我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比重明显低于政府总支出占最终消费的比重。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有特定含义,不是指用公款旅游的支出费用,而是指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据WTTC研究报告,2007年我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7,不到日本的1/2;中国内地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比重大约在3.8%,香港政府为7.5%,澳门政府为12.4%。当年世界各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排名,第一是美国1099.1亿美元,第二是日本332.7亿美元,第三是法国171.6亿美元,第四是西班牙163.9亿美元,第五是英国162.2亿美元,中国政府旅游消费支出为60.3亿美元,排在第六位。从排名可以看出各国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世界的排名与政府旅游消费支出总量排名大体一致。相比之下我国内地政府旅游支出明显偏低。我国是人口大国,旅游消费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潜力都非常巨大。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和各级政府都大幅度增加了政府支出,与此同时应适当增加政府旅游消费支出,这样可以有效拉动居民旅游消费需求,从而带动总需求的增长。

4.打造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

要进一步扩大我国旅游消费,必须在发挥现有要素作用增加常规消费的同时,在空间上将乡村旅游消费、在时间上将夜间旅游消费,作为扩大旅游消费的两大增长极。

旅游消费在空间结构上包括城市和乡村两大板块。长期以来我国旅游消费主要是依靠城市板块的支撑和拉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旅游热点,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消费潜能。我国新的休假制度119天假日,其中有105天是23天的短假期,乡村旅游将是吸纳近郊游和短程游的最佳空间载体。因此,旅游消费在空间上,应由目前的城市板块单极拉动,转变为城乡两大板块同时拉动,实行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载体,同时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又能增加农村旅游消费人次,形成一种旅游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目前总体上,我国旅游消费还处于“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半日消费型,在大部分地方夜间旅游消费不旺是一种普遍现象。夜间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偏低,严重制约了旅游消费的增长。从分析可以看出,夜间旅游消费不旺不是需求不足,而是能满足广大游客需求的夜间旅游消费产品供给不足。因此,要把夜间旅游消费作为扩大旅游消费新的增长极,尽快将目前我国旅游消费主要依靠白天消费拉动的半日发展模式,转变为白天消费与晚间消费双重拉动的全天候发展模式,大力开发适合不同游客需求的夜间旅游消费产品,优化夜间旅游消费环境,通过增加夜间旅游消费,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总量。

5.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邮轮游艇旅游、医疗康体旅游等特色旅游。研发生产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数字导览设施以及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引导开发生产销售地方特色强、工艺水平高、游客喜爱、便于携带的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以传统节庆活动、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扩大旅游消费。

篇10

关键字: 景区 生态保护 可持续

1 充分认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大力支持贫困区旅游开发

在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的自然生态区,原生生态系统经过数十亿年地质演化与人类数千年耕耘,已形成人类与自然共生、景观与文化共融、演化与科学共进的调和性生态旅游资源区。内含有丰富的美学、科学、哲学与民族文化,存在多方面开发价值。

1.1 景观游览价值。

我国中西部地势落差大、南北气候差异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形成多类型生态旅游资源区。从北方辽阔草原到南疆原始森林,从尉蓝高原湖泊到幽深山川峡谷,从如诗如画岩溶峰丛到神迷莫测洞穴世界,处处有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色彩斑澜的季相变化和珍奇可爱的野生动植物,成为游客观赏、休憩疗养、康乐消遣的追享空间。自然生态景观将永远为人类亲和与共享一大资源。不仅如此,人类在风景区还创造与景观融合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寺等历史建筑,形成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

1.2 文化价值。

风景区有渊源流长的民族文化。常见有文人墨客、绘画雕塑、宗教寺院、民居村落等。有纯朴歌谣、陈年水酒、独特服饰与民俗风情,加上民歌节、山水节、民俗风情节,能使游客领略到浓浓的民族文化润味。旅游无疑会带动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1.3 科普教育价值。

我国人口多,科普普及率低。到风景区对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实地调查,会受到许多教育和启迪。可通过导游或展厅宣传科学知识、民族文化与环境保护。

1.4 经济价值。

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单一的农业发展模式很难摆脱贫困,只有通过旅游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旅游带来社会开放、信息与物质交流、科技进步及生态环境卫生改善等综合效益是十分明显的。一个贫困区经旅游开发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综合收人增加,农民年收入可翻番,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了社会发展。广西龙胜县八十年代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九十年代加大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比其它周边非贫困县高出几个百分点。许多贫困乡村开始脱贫。

1.5 生态保护价值。

无论是全国生态环境治理还是本地农业生态改善,都将上游生态列入重点保护区域。尽管旅游开发会给这些地区带来人为的污染,但也应看到,如果不进行旅游开发,封闭的山区、贫困的经济与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在人口迅速增长情况下,对森林植被破坏是客观存在的。人对资源的消耗,资源贫乏对经济约束和对环境负反馈,产生的恶性循环是难以逆转的。我们要看到包含有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生态治理内容的旅游开发,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保护生态景观,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 全面规划,稳步开发,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

2.1 高层次选点规划。

确定一个生态旅游景区是否有开发价值应在国家和省区层面上综合考虑。其选址条件:一是资源品牌,即独特的美学价值、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价值、科学价值,雷同的风景资源在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旅游资源特色是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尤其应注重国家、省区级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品牌优势;二是游客可进人性,我国已形成从旅游城市向风景名胜区幅射的二级旅游开发网,而贫困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往往在县以下三级开发网上。

按上述条件优选项目,成熟一个开发一个,防止一哄而起,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2.2 景区规划坚持以生态保

护和旅游开发并重。应由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对风景区旅游开发和自然生态保护编制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并进行省区级专家评估,方可经省区计委立项列入开发计划。要吸取过去一些景区商业性开发导致生态破坏、旅游萎缩的教训。规划目标、工程措施与投资应内含四大内容:生态治理(植树造林、涵养水源、沼气工程),环境保护(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道路、通讯、电力),接待设施(民居内装饰、宾馆饭店、商场、展厅、观景台、停车场及车辆等)。景区工程布局合理性建立在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充分调查基础上。要做到科学规划,必须深入景区多学科调查当地地质、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要素及其结构功能,对景观的支撑作用,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环境历史变迁等。了解自然生态系统能量、信息、物质循环方式以及稳定性和非稳定性结构关系。对于构筑景观的非稳定生态结构,如森林、水文、小气候应有相应的改善措施,使其良性循环,在形态、色彩、质量上构成稳定的生态景观。如何改变耕作方式,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都属于总体规划和可行性报告研究的范畴。

由于人是一种污染源,工程布局及措施上防止人为污染和建筑对生态景观影响是一项重要内容,可根据地势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下层阶地景观性差,人类活动影响面大,规划为游客集散地。如停车场、宾馆饭店、表演场、商场等。中层阶地为当地民居、农耕区,是人与生态相互影响区,景观次之,民居较集中。可布置方便游客的小卖部、民俗文化展厅和科普、摄影艺术展厅,让游客了解当地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科学,可安排民居接待。上层山峰为严格保护区,可设置观景台、摄影部、茶水休息室,一般不允许建影响景观的民用建筑,尤其是以方便游客和搞活经济为借口建宾馆、索道、游乐场的毁林毁景的做法不可取,无论来自何方投资谁打招呼都应服从景区规划。三个层次的工程布局让游客娱乐在下层,参观学习在中层,游览观赏在上层,带回四份收获(观景、教育、误乐、购物)。生态受三层保护,下层生态治理(对道路、建筑工程带来水土流失进行植树、种草,护坡),中层生态改善(园林绿化、增添色彩、改善民居周边环境卫生),上层生态保护(增加水源林、改善小气候)。机动车仅到下层,中、上层全为石板路,沿途设垃圾收集点与厕所,景区的道路走向、宽度、密度需根据环境容量计算确定,以不影响生态环境为原则。

整个景区从开发目标、功能、布局至具体工程措施都贯穿旅游与生态共生、互利、协调发展的原则,真正做到选好一个项目,规划好一个景区,保护好一片生态,兴旺一线旅游,带动一方经济。

3 结语

景区的生态保护很重要,既要发展旅游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做好景区生态保护工作是我们每一个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不断转变对景区只利用不保护的观念,充分体现风景区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