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健康现状研究报告

篇1

>> 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研究报告 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报告 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作用之调查研究报告 对大学生勤工俭学问题的思考 《基于社团方式推进大学生就业研究与分析》研究报告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论大学生勤工俭学中权益的法律保障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报告 大学生人际交往意识的研究报告 南京化院大学生文明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融资约束下的上海大学生创业研究报告 民族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投入与职业取向研究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恋爱、性观念与研究报告 幼师大学生入园见习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大学生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调查研究报告 大学生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研究报告 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调查研究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aladdin,2014年5月17日访问。

[2]百度百科“勤工俭学”词条,[EB/OL],http:///view/488559.htm?fr=aladdin,2014年5月17日访问。

[3]百度百科“安全防护”词条,[EB/OL],http:///view/1937277.htm?fr=aladdin,2014年5月17日访问。

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山东中医药高专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体育学习状况和体育价值观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借鉴国内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及作用,着重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额度和动机等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建立健康良好的健身理念和生活习惯提供理论依据,为烟台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 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大二在校大学生100名。男生45名、女生55名。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94份,回收率94%。其中女生问卷回收54份,回收率98.2%,男生问卷回收40份,回收率88.9%,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

2.文献资料法。搜集和参阅国内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与分析、大学生消费意识和心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额度调查分析

在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会的影响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出于经济原因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整体上得不到满足。其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服装鞋帽之类的低级消费上。当被问到条件允许时是否会增加体育消费投入时,80.8%的同学表示会增加。可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十分强烈。其中,有66%的同学对其当前的体育消费状况并不满意。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大学生对体育有着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体育消费态度。健身健美、消遣娱乐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动机,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同时上课需要也占据一定份额,反映出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一大特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也是其体育消费的一大动力。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直接影响其体育意识的形成。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较成熟的思想、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大学体育教育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意识、习惯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明确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何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即使毕业以后,也能自觉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与健康状况,根据工作与职业的特点选择或重新学习体育锻炼的内容,独立从事科学的身体锻炼,以满足个体身心健康的需要,使体育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具有科学体育素养的人。

(三)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不仅是金钱的消费,还包括时间的消费。时间消费是其他各种消费的表现和基础。从调查可以看出,70%以上的大学生每周平均体育锻炼时间不足4小时。女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普遍少于男生。我们不难发现学习压力大、课后作业多、升本及找工作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又一重要原因。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极为不利。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是个人学业生涯中最后阶段的教育,具有与社会衔接的特点,它对高校生将来能否成为符合国家建设要求、能否被社会所接受、能否成为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素质人才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就教育而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之一应当是终身体育观的促成,因此,大学阶段必要的体育活动时间是必须保持的,这是实现我国体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四)高校体育教学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出大学生对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的不满,和对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视。可见,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力度还不够,取得的效果还不明显。同时也说明体育社团的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与此同时,体育选课和课外体育指导方面还存在不能满足同学体育需求的地方。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使学生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通过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动作美、心灵美和行为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丰富精神、强健身体、社会交往等,男、女生在时间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动机大致相同。

2.大学生体育消费虽以实物型为主,但消费方式也正趋于多样化、多层次。

3.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体育选课制度等教育因素还存在不满。

(一)建议:

1.增开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卫生保健。提高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能力,是提高其体育能力的首要条件。

2.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愉悦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运动。这是培养体育能力的重要心理条件。

3.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增加体育场馆器材的投入,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左新荣等.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篇3

【关键词】体育教育;大学生;体育消费

1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探究的概览

1.1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额度调查分析

在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会的影响下,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体育消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出于经济原因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方面整体上得不到满足。其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服装鞋帽之类的低级消费上。当被问到条件允许时是否会增加体育消费投入时,80.8%的同学表示会增加。可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十分强烈。其中,有66%的同学对其当前的体育消费状况并不满意。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不断转变,学生对体育健身等方面会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1.1.2在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家庭的消费开支基本用于吃穿等物质生活上,这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

1.1.3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价值取向将发生改变,具有多元化的趋势。

1.2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调查分析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健美、消遣娱乐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动机,也反映了大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明确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何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等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达到具有科学体育素养的人。

1.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制约因素调查分析

结合其他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场地缺乏、体育器材简陋和大学生缺少余暇时间,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开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约35%)由于家庭经济制约了其体育消费。值得注意的是39.4%的同学把缺乏课外体育指导视为影响其体育锻炼的又一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应该关注的问题。调查数据和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可见全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普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3.1经济基础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

1.3.2学习压力对体育消费的影响。随着学校扩招后,大量的学生进入高校深造,造成了学生毕业就业难的问题。

1.3.3体育场地设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

1.3.4消费品价格与质量对体育消费影响。由于大学生掌握的资金有限,因而在消费中首先会考虑到价格,而质量也是他们不会忽略的一大要素。

1.4大学生的体育消费途径。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包括以下几种途径类型的消费:①用于购买运动服装、鞋袜、小型体育用品及器材等的费用;②用于购买体育锻炼卡,参加各类体育培训班、俱乐部和租用体育场馆等的费用;③用于购买体育书刊、报纸、杂志、画报、音像品等的费用;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大部分为福利性和低水平消费,这与大学生群体尚无稳定的收入,经济实力相对较差有关。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学生体育消费也正在向多层次、多样化发展。尤其是在奥运会全民健身思想的影响下,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改变。更多的学生现在开始愿意购买门票观看比赛,学习新兴的体育项目。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80.8%的学生愿意增加其在其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很大一部分学生愿意参加培训班或俱乐部,通过交流还发现女生比男生更愿意通过参加培训班或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并达到健美形体的目的。

2结论

2.1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精神娱乐、审美追求、社会交往等,男、女生在消费时间消费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消费动机大致相同。

2.2 天津体育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虽仍以实物型为主,但消费方式也正趋于多层次、多样化。

2.3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体育选课制度等教育因素还存在不满。

3建议:

3.1增开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运动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卫生保健。

3.2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发展学生体育能力的重要条件。

3.3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3.4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增加体育场馆器材的投入,合理安排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

3.5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6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优化体育选课制度。

参考文献:

[1]王莉华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

[2]杜国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经济行为研究[J].体育科研2001.4

[3]丁锋等:关于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6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性知识;独立学院

我国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健康教育方面应以独立学院应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背景,探索出有效的教育规律。由于大学生处在18~23岁这个年龄阶段,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逐渐趋向成熟,其性兴趣、性需求、性冲动的程度也随年龄而逐渐增加,大学生应有与其年龄和文化相应的性知识水平。高校需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适时、适度的性健康教育,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体验类型之间的关系。

1.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认识

1.1独立院校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

据调研分析,在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性的认识中,58%认为基本了解,32%认为了解很少,6%认为非常了解,2%认为有专业研究,2%认为完全不了解,特别是女生对性知识方面了解更少。而在对性知识了解的主要来源中,28%来自同学朋友,27%来自网络电视,19%来自书刊杂志,10%来自家庭教育,家庭中性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基础价值和启蒙意义。

根据2012年5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性知识及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调查与分析大学生性知识学校教育来源为44.2%,而我们对独立院校大学生性知识来源调查学校教育为7%,说明独立院校大学生性教育知识较为贫乏。

据调研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对性病传播的了解中,59%认为基本了解,30%认为了解很少,7%认为非常了解,4%为完全不了解。对于婚前中,45%认为如果有感情可以有,30%为如果准备结婚可以有,18%认为任何情况都不能有,7%有无感情都可以有。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性思想已经比较开放,82%认为婚前可以,所以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更应该完善。而对于人流,42%认为人流是正常的,14%不关注,6%无所谓,5%认为非常正常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被大学生认为是正常的,其根本的原因还是性教育的缺失,没有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人流的危害和后果。

2.独立学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现状

2.1性认知方面的偏差

根据相关文献收集说明,由于自古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性的文化形态的影响,这种原本质朴的性文化被隐晦、曲解,于是千百年来,在国人心目中,“性”成了奢、下流的代名词。性教育也就成了见不得阳光的“脏东西”。这种性认知往往导致性情感、性态度的矛盾与冲突,进而表现出焦虑、烦躁、恐惧等情绪反应。通过对相关心理机构的电话访问和医院的专家访谈他们也认为大学生在性知识方面存在偏差。

2.2性情感方面的偏差

由于受到西方“性解放”等思潮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性情感方面出现了偏差,根据调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对婚前和同居的看法可知,“如果有感情可以有”高达45%的大学生是赞成的。

2.3方面的偏差

从调查数据分析和专家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性机能的成熟性表现在生物性需求更加强烈和迫切。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伴有性梦、性幻想等行为。但是他们还没有确立健全的性心理、形成稳定正确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以及对各种性现象、的认知评价还不够完善。

2.4大学生的性知识贫乏,获取渠道复杂化

伴随着性生理、性心理的变化,大学生普遍对性知识有了强烈的渴求,但由于受到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科学的性知识还比较缺乏,令人担忧。通过实地调查,大部分大学生的性知识来源于网络电视27%、书刊杂志19%、以及同学朋友28%、学校教育只有7%多方面渠道相结合。

2.5大学生性教育内容相对狭隘,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短缺

根据我们电话访问和实地调查获悉,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陈旧和单一。往往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脱离大学生实际,更多仅仅涉及狭义的内容,只关注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知识;而对如何看待性别差异。如何提高处理自身性问题和两性关系的技能,如何适应爱情和婚姻以及树立正确的性态度等等问题均缺乏教育和指导。通过实地调查显示,41%的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说自己学校没有开设关于性知识与健康方面的课程;44%的大学生认为不太清楚,仅仅只有15%的大学生认为有开设过性健康方面的课程。

2.6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衔接教育存在一定的缺陷

根据我们社会调查和文献收集得知,学校是进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环境,而家庭和社会也是进行性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场所。家庭氛围、父母的性道德观念、父母对婚姻的态度以及社会大众媒体、社会舆论、网络传播等对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以及性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相关联的教育系统却存在严重缺陷。主要体现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从而缺乏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方面的科学教育和指导。根据实地调查得出:50%的同学认为中国的性健康教育不是很到位,39%的同学认为很不到位,而且还有9%的同学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问题;10%的大学生关于性健康知识来源于家庭,7%的大学生来源于学校。

3.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开展活动为平台,合理开设理论课程,建立性健康教育育人体系

3.1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合理开设一系列性健康教育课程

独立学院可以从改变观念入手,加强对性健康教育课程的规划,将性健康教育作为高校的素质教育平台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当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正确地对待。并予以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安排课程设置和制定教学计划,并有效对大学生进行性知识的集中传授和性价值观的集体教育和指导,切实推进独立院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同时,也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性健康教育渗透于其他课程教学当中,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性健康教育。

3.2引导和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性健康教育活动

在独立学院的性教育过程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重视大学生性生理、性心理的发展规律,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成为性健康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受益者。通过开设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和名师大讲坛,采取对话交流、演讲、影视欣赏、主题讨论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

3.3推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通过已有的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机构促进独立院校学生性健康教育。通过平等与真诚的询问、引导、交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性态度。并针对大学生个体的性健康方面的问题或困惑,及时予以咨询、辅导和解决。独立学院要积极采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两种主要咨询途径,有效解决大学生的性知识和性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预防大学生“性”的问题而导致各种悲剧事件的发生。同时,由于大学生性健康咨询与辅导的特殊性,高校辅导人员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知心信箱、校园网上聊天室等多种途径,为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提供帮助,使其性压抑、性冲动或性困惑及时得到舒解和释放。

3.4加强家庭、社会为补充的性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助作用

家庭和社会是对大学生惊醒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有益补充。家庭环境、父母的引导以及社会环境和社会舆论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性价值观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性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不仅仅是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各高校的一项重要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健全大学生性教育课程,满足大学生对性科学知识的一系列需求。通过科学安排性健康教育课程获取正确的性知识,通过正规的心理咨询服务调整性心理;通过有益的自主活动形成正确的性观念;通过家庭引导、社会媒体宣传和教育培养确立大学生的健康的性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大学生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银河.李银河性学心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2]李银河.性文化研究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吕欣欣.论当代中国青少年性教育.海南师范大学.2007

[4]郑涌.青少年学生的性心理健康问题.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5]张国仁,杨金花.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量表编制与调查研究

[6]贵州商报.《大学生,你的性健康知识有多少》2012年10月18日

篇5

殊性。一方面,由于医学专业学制长,课程多,医学生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医学生本身惯有疑病倾向[17],使得医学生与一般高等 

院校的学生相比,精神病的发病率更高。国外有关资料显示:医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 

约为9%~29%。国内有关资料则报道,医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 

系障碍、抑郁和偏执[18]。 

朱心怡等连续13年对医学新生进行人格测试和趋势分析,得出医学新生人格特征的 

年代变化特征显著,研究报告显示医学生的神经或精神患病率达20%,同时个体神经质倾 

向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9]。 

医学生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群体,面临着与其他大中专学生同样的社会认同危机。 

诸如环境的适应、经济负担的加重、就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等全方位的问题。因此,心 

理健康问题也是医学生成长及将来在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医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 

烈,但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稳定,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医学生切身 

利益的各项改革,使医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愈加复杂、多 

样和具体,医学生的发展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 

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心理卫生问题增多,对医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取向的偏离,加剧了心理冲突。医学生中独生子女数的增加,把独生子女家庭教 

育中的突出问题带进了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导致了价值取向的偏离,表 

现在求学动机上,多考虑个人前途,少有社会责任感;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考虑自己多, 

顾及他人少;表现在行动上,于己有利的事多干,于己无益的事少做甚至不做等等。个人 

主义倾向严重,集体观念淡漠,一旦个人奋斗达不到预期结果,极易产生心理失衡,导致 

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眼高手低”是相当一部分当代医学生的普通情况。就业形势把 

医学生推向市场,许多医学生缺乏心理上的准备和必要的应变能力,便深感前途莫测,或 

一味责怪社会环境不利而不能自拔,等等。这些都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强化了业已存 

在的心理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较明显的心理疾病。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一般较为 

顺利,缺乏对失败和挫折的心理体验。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极易产生受挫心 

理,造成情绪波动。又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心理自我调适能力较差,不能及时 

消除情绪上的不安定因素,经过长期积累,心理问题也就日益严重。 

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教 

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人文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突出知 

识的积累,轻视心灵的熏陶。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与人文社会学科等相关的选修课程比较 

少,课程设置比较单调,远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加上单科医学院校办学重专业轻 

人文,造成学生人文知识甚少。由于人文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医学生受实用主义、利己主 

义的影响,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只讲实惠,不讲精神;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 

理道德修养,在诚实、守信、勤奋、谦虚等基础文明方面表现欠佳;缺乏对社会历史、现 

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 

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不少学生只注重专业学习,文化修养较差,导致自身的工具化; 

更有甚者,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原本具备很高科学文化水平的人,反而走 

上了反科学、反人类的道路。上述种种医学院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加强对医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戴梅竞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追踪观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3 

吴广清等。大学生心理特点发展研究及其对策。心理科学,1997,13(4) 

[2]张克让等。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3) 

篇6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价值意蕴、问题及实现途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研究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教育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关于高校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讨 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探讨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促问题探讨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理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论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协同 协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价值的核心地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李卫红.大力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中国高等教育〔J〕.2014,(01):4-6.

〔3〕丁云,钱伟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政治辅导员的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10):56-58.

〔4〕郑光贵,魏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思政课教学结合的探索与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22-124.

篇7

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高度重视,保护大学生安全是高校和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早在上世纪末国家出台政策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多次发出通知,就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指示和措施,要求重视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现状分析

由于校园更加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在校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大量社会人员进入高校从事服务产业,高校周边环境日益复杂。就高校校园来说,每年因各种矛盾、纠纷而报复、跳楼、自杀等案例并不鲜见。高校大学生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独立学习知识以增长技能,其前提是大学生须健康、平安。高校多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校园内部,可能充斥一些不良人员。高校四通八达的环境容易滋生一些偷盗等违法事件。而大学生多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其思想单纯,有时容易受他人蛊惑做一些不良的事或损失自己的利益。如新生进校时,经常有些人以赚钱为诱饵,造成一些学生财产损失;学生安全意识不强,造成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同时,大学生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因学业、情感而引发恶等。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许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但一些高校仍然采取以教师为主的单向传统教学,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反感、厌恶,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讲授人员专职少,多为没有教学经验的高校保卫、后勤干部或职工,其教学能力水平差距大。而有的高校甚至将该课程与思政课合并共授。一些高校邀请社区民警或经验丰富的保卫工作人员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安全教育。但因课时少,以讲座的形式面对大多学生。这只能是泛泛而谈安全知识,无法保证数千学生都能听进去,其安全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是该课程极强的实践性决定了讲授该课须有特殊方法:即多实践,少理论。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两个环节的比率,提高讲授人员的授课技巧、教学水平,特别是要掌握现代教学的各项方法和技能,从而保证教学效果。因一些高校缺乏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安全教育多是课堂教学而少实践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在深入开展高校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高校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应重视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一)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一是校内校外的安全。高校内外的安全环境是大学生安全学习生活的基础。在校内须教育大学生严格遵守校园及宿舍“安全用电”的相关制度,注意用电安全。教育大学生谨防火灾,当发生火灾后,须头脑冷静,理性逃生。平时谨防扒窃、入室盗窃、网络盗窃等。在校外应提高安全意识,注重安全。如公交车上注意安全、夜间行路注意安全、如晚上按时回宿舍等,确保大学生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心理的安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良好基础。中国教育网的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率达到1/3。33%的人认为引起的大学生心理障碍是由于学习、生活与就业的压力。而35%的人认为应试教育致使家长、学校的过度呵护,学生缺乏应对学习生活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等原因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新形势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体系。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创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同时要求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和加强身体锻炼,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情绪之中。

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安全。网络是当今大学生了解社会信息、学习知识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网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安全考。为此,为防止不良的破坏性的网络行为发生,高校须强化网络安全责任感,引导高校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同时要把安全知识、法规知识、有关法律等在网上公开宣传,进行网上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以保障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安全。四是恋爱的安全。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话题,爱情像一件高超的艺术作品,无论怎么研究也难穷尽其奥秘。

处于青春期的高校大学生,其性生理、性心理日渐成熟。对于大学生而言,须树立科学的无产阶级的恋爱观,端正恋爱动机,发展适当的恋爱关系。具体有以下内容:建立志同道合的爱情;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懂得爱情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由于校园里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大学生难免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挫折等,其中失恋是极严重的一种挫折。为此,应培养大学生一定的承受能力,使其受到挫折能够合理疏导情绪,将对自己伤害降到最低。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结合大学生身心特点,从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评价考核等方面构建完整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教学大纲要遵循现代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符合高等教育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教育计划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完成的教育内容及大学生整个在校期间应接受的安全知识。对于课堂教学,让安全教育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须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安排课程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上,根据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学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选择。在考核上,安全教育课在期末应同其他非专业课的考核一样,进行考试考评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系统。高校应在科学设备等方面加大财力投入,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特点及高校内发现的一些心理不安全的个体建立心理安全防控机制。进行早发现、合理调控,合理干预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救助,如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保驾护航。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效果。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须打造专职队伍团队。通过提高专职队伍的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正确对待国际国内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定期对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文化安全教育,网络技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防火防盗防身等知识。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让安全教育知识进网络、进社团、进宿舍。适当加大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科技化、网络化。立足影响大学生安全的不同因素,通过制定不同的安全教育途径、方式、方法,科学引导大学生安全教育学习。

三是建立并完善安全教育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实现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依据和保障,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的作用。完善校园秩序管理、危险品安全管理以及化学生物实验室管理等,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制度。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责任人的相关责任,让人人关心安全问题。

篇8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由2016年度河北金融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11420080)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9日

一、引言

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农村电商带来的创业机会逐步增加。同时,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截至2016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27.4%,规模为2.01亿。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覆盖越来越多的村庄,物理上的“数字鸿沟”正在减弱。但有相当一部分农村非网民不上网,使用互联网创业的更是少之又少。在当今时代,发展农村经济,迫切需要一大批懂得互联网又愿意扎根农村的青年人才。而大学生返乡创业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缺口。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村民办实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返乡创业机遇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帮助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风靡一时的“沙集现象”就是典型的案例。而对大学生而言,在新时代中通过返乡创业,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较多机遇。

(一)政策优惠支持。国家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双创’的生力军。”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相关部门出台了涉及学籍保留、政策咨询、风险评估、融资服务、税收等多个方面的“一条龙”创业服务和优惠政策。同时,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促进电商进农村”。

(二)农村急需人才。正如上文所言,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农村电商同样如此,但就当前的农村普遍现状而言,农民为改善生存状态进城务工,尤其是一批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人往城市迁移定居,农业基础设施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面临人才缺乏的难题,特别是缺少既懂种植养殖,又能经商,还懂电商的复合型人才。

(三)大学生的天然优势。从“沙集模式”可以看出,农村电商是由青年人带动起来的,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当中获得良好的成果,逐渐被广泛接受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商务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方向,发展前景较好。同时,既懂经商又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电商返乡创业当中,为农村电商发展拓展全新的路径和方向,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活力,对农村经济增长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农村脱贫攻坚奠定了人才基础。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 “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高度融合性,他们精通计算机操作,同时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勇于冒险,敢于创新,眼界开阔,学习能力强,懂得评估风险,更有品牌意识和渠道意识。

三、“绿堂平台”创业项目概述

绿堂平台将市场定位于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群体,是一个针对全国网络消费者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优质农产品网络购物平台。通过招募自己家乡具有特色农产品的在校大学生为店长的方式辅助大学生创业。由平台及当地驻点审核资源,店长整合村内资源并进驻平台,利用平台自有优势,完成交易服务,产生一定收益。同时将C2C与O2O完美结合,在线下设立一个绿堂体验店,将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展示给大家,同时也是生鲜类的集中站。

(一)“绿堂平台”的宗旨与理念。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天然的特色农产品。

(二)“绿堂平台”项目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的生活理念更加注重,让消费者享受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正是我们的初衷。打掉中间流通环节,以价格杠杆引导农民种植绿色安全农产品,帮助农民增收,助力农村脱贫攻坚,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找到出路,促进农村电商走上产业化之路。

四、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相应素质的欠缺。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创业不是动动鼠标那么简单的问题,也不是精通某一个知识就能解决的,其中包含了产品的“供―产―销”问题。不仅在专业知识、职能技能上有要求,对分析决策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相应的考核。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的最大衡量因素在于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能不能满足创业的要求,也是对自我素养的一种审视。然而,相应素养的欠缺让大学生在创业面前望而却步。由此一来,缺乏创业素质将成为大学生止步创业的重大成因之一。

(二)创业意识薄弱。当代大学生多数还沉浸在书本中,沉溺现状,缺乏创业的主动性,具有较高的畏难情绪,属于典型的风险规避者角色。而按部就班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从而普遍缺乏一种创造意识,形成僵硬的思维模式。由此更不利于大学生创业发展,限制了大学生的商业构思。

(三)缺乏适宜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活动有重要的引领作用。首先,源于法律压力所引起的阻碍。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法律条文还欠完善,致使大学生在创业的路途上缺乏引领,进而使创业的风险系数向上提升;其次,源于社会的压力机制所引起的阻碍。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社会风气仍未形成,对创业的定义还不完善,从而产生外部的偏见和家人的不支持;最后,源于个体压力所引起的阻碍。大学生自身缺少相关知识的同时又无法找到高效力的外部帮助,从而自身感到迷茫。大学生创业群体长期受学校教育影响,近九成大学生受访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有一定帮助。然而,创业教育的缺失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阻碍之一。

(四)缺乏创业经验。正是由于电商这一领域还未完全规范化,目前针对这一领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需要创业者自己探索。但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创业技能不足,对于电子商务仍停留在认知的表层,@给电商创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在创业当中要制定明确的经营目标和规划,这当中涉及了产品的采购、质量检验、营销推广、包装涉及、运送销售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将可能面临激烈的竞争、陷入恶性循环等问题。大学生易于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缺乏开拓和分析市场的能力,易产生盲目建平台、建园、招大商引大资的冲动。

(五)社会资源的匮乏。大学生的主要社交圈还是在同学和老师,缺乏社会资源人脉,而在创业的过程中筹集资源、市场开发、产品推广等工作需要借助社会外部力量。特别是大学生创业资金不多,融资渠道少、贷款担保难是当前大学生返乡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

(六)政府扶持力度不足。在底子差、人才缺乏、商业形态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注定需要政府及时创造条件,予以积极扶持。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经济项目,正处于成长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以广东省为例,在费用减免方面主要实行了以下政策:企业首次注册登记,3年内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两年的档案挂靠费;符合微小利企业的,减20%的企业所得税,招用本省户籍人员给予社保补贴,等等。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政策所涉及的行业少、范围小,优惠幅度小,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足。

五、大学生返乡创业对策建议

(一)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应该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基础的公共科学,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通过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发掘大学生创业潜能,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教学体制机制,支持有限转入创业项目相关专业。

(二)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认知。准备创业的大学生要走向社会,积极参与广阔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阅历,对自身的实力、能力、人际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踊跃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积累创业人脉资源,大胆实践,善于反思,敢于尝试。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多向农民朋友请教,和谐相处,互利共赢。

(三)设立大学生返乡创业基金。资金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大学生返乡创业活动的深入推进,也是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创业缺乏信心和热情的主要原因。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应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走出高校创业教育目前的困境。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初始阶段给予大学生必要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四)优化政府政策扶持。最近几年,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但由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过于空泛,造成创业行政手续复杂,手续准备门槛较高,许多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另外,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大,无法使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快速获知政府的扶持政策,没能及时扶持到急需帮助的创业大学生。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政府的政策扶持制度,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指导工作,支持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基地,使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更快速、更便利地获得优质服务。

六、小结

“绿堂平台”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未来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当前创业领域的新趋势。农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作为大学生,理应植根基层,深入广阔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创业,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开拓新天地。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灵莹.电子商务视角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9次)[R].2017.1.

[3]阿里研究院.2016年返乡电商创业研究报告[R].2016.9.

[4]翟雪玲,沈贵银.2012年中国农产品市场分析与2013年展望[J].农业展望,2013.4.

[5]陈慧芝.浅谈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对策与建议[J].商,2015.21.

[6]王福如,陈国雄.大学生返乡创业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商业,2011.11.

[7]陈捷,曾确令,张杰,余辉.互联网+农村电商创业实践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6.9.

篇9

1传统大学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需要与时俱进,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亦不例外。为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大学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与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不仅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要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动机。[8]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27号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国发文件来看,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在目标完成,教学内容设置、学校资源利用、信息化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

1.1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达成的困境

健康中国战略核心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主题,以及〔2016〕27号文规定,学校体育要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目标进行,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返观当前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现状,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均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仅重视学生身体基本素质的考核和技术规格的传授,对健康知识、运动项目学与练的理论与方法传授较少,致使学生大多只是大体了解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很难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志和习惯。此点可以从大学生体质测试所显示的后两年与前两年成绩存在一定落差的现象中得到验证。另外,课堂中合作学习以及体育对情绪的积极引导不足,存在学生独自练习多、合作练习少的现象。访谈发现,学生体育课堂体验的运动乐趣较差,运用体育锻炼调节情绪的学生较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学体育教学中诸如此类的问题,致使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很难达成既定的目标,更加不适合当前发展的需求。

1.2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更新缺乏

就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养成而言,传统大学体育课程在内容设置上存在固有的缺陷。调查显示,目前大学体育主体内容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田径等,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需要很长时间,实效性差。另外,教学模式以枯燥的技术模仿与同一动作的重复训练为主,很容易消磨掉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女生尤其如此。访谈发现,学生选择体育课内容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而普通高校开设的大学体育课程基本上缺乏与学生现实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娱乐性与健身性并重的、文化性与情义性兼顾的课程。[9]这样课程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也不符合大学体育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上,容易出现“一份教案用三十年”“一套拳教三十届学生”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课程内容创新不能与时俱进。

1.3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滞后

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实际,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新兴体育项目的引进、民族民间体育的开发均较少,滞后于学生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内容,严重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其一,体育课程开发对教师和学生的经验资源和知识资源利用率不高。如学生喜爱的轮滑,电子竞技,街舞等等。以学生已有技能进入体育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体育技能学习时间,有利于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项目。其二,学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之间脱离,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课外锻炼内容不统一,出现学生组织体育活动,专业性不强,观赏性不高,规则随意,活动影响力受限。其三,体育课程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在利用网络信息、体育图书、期刊等资源,丰富体育内容的多样性,文化性,促进教与学模式变革。

1.4传统体育课程信息化程度差

目前,国内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其程度和水平都有待提高:首先是教师信息化意识不强。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亲自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有些年纪长的老师,不能高标准完成动作示范,语言讲解又不能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结构与幅度,降低了学习效率。何况尚有部分教师专业化水平、知识储备水平存在差距,会出现一些错误引导[10]。其次,学生学习的信息化资源不足。传统体育教学不利于学生课外活动的自我学练,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导致错误动作定型。在体育健康知识,体育运动文化教学中,暴露出传统体育课在时间、空间、场地、师资等方面局限性的。传统体育课也不能满足现在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再次,高校体育课程信息化平台缺失。目前各高校之间的体育课程资源处于相对独立存在状态,师生之间交流大多是以体育课堂为纽带,师生及学校体育组织或社团的之间的交流更加稀少。但是,传统体育课程优点也非常明显。内容方面,篮球、足球、排球等体育运动强调身体的直接参与性,符合人们生活与健康的需要,能促进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身体锻炼方面,参与者不仅需要身体各部位的参加,还需要参与者思维能力的参与,正确合理的参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长时间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形态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参加体育环境方面,一般是比较开放的体育场馆中,活动空间比较大,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比较多,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直至“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国发文件出台,大学体育课程与大学生发展要更加切合学生日常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教学内容与形式,并对学生的生活积极引导,才能满足“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的新时代体育教育目标。

2电子竞技运动进课程的优势分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电竞”在短短几年里就广受大众追捧,预计2016年电子竞技用户将达到1.6亿人口[11]。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中,电子竞技与管理属于体育类专业和体育与教育大类。虽然电子竞技运动还没有进入本科专业,但在校园中众多电子竞技参与者,他已经成为贴切学生日常生活的体育运动,“电竞”进入高校体育课程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可行性[12]。

2.1电子竞技在达成体育课程目标的优势

利用现代化手段实现体育教育目标。首先,在实现运动参与目标上,电子竞技运动对体能、环境、场地要求不高。其公平的规则、参与门槛低、娱乐性强等特点吸引众多大学生参与,在比赛中需要大量的脑力劳动参与,以及手、眼协同配合。其次,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的完成。集体项目中,更需要队友之间交流沟通、协同合作、战术配合,同时在团队中,队友之间也存在竞争,一般获胜一方表现优秀的队员会得到MVP奖励,参加电子竞技比赛时要求队员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激烈的比赛中,学生心理会因比赛波动,产生情绪的变化,参与者为比赛胜利必须控制心理波动,保持情绪稳定。再次,协助完成运动技能目标。在电竞比赛取得成功,可以增强体育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心智反应能力,促进现实中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2电子竞技特有的内容吸引大学生参与

体育运动本身以游戏和娱乐吸引大众参与,电子竞技也不例外。电竞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人文精神。在虚拟化的体育场景中,营造比赛气氛,模拟观众、裁判、拉拉队,给参与者逼真的临场感觉,使参与者集中精力投入比赛。同时熟练掌握技术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简单几次教程学习就可参与比赛。参与虚拟类电竞项目,学生可以了解该项目规则、战术、文化等等如足球越位、篮球中传切战术、网球比赛前后礼仪等等。电子竞技运动趣味性、娱乐性强,男女之间可以同场竞技,增加同学之间情感交流,在参与中缓解大脑疲劳、释放精神压力。电子竞技作为一种新教材,补充并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使高校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电竞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激发竞争意识、丰富体育知识,对传统体育运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3电子竞技独特的体育课程资源

体育课程开发的新资源,挖掘电子竞技在课程开发中价值潜在性。首先是电竞人力资源与比赛资源开发。在以往体育课程开发时,对已有竞技体育,民族传统运动开发作为体育课有很多,但是在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开发不多。在以大学生为电竞主体的高校中,有专门电子竞技协会或社团来组织一些比赛或文化活动,学校或政府也会给予比赛一定的支持,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其次是电竞教学资源的开发。有些电竞项目可直接作为体育教材使用,如NBA2k,实况足球等等。电子竞技资源在制作多媒体视频,教学平台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再次,电子竞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电子竞技人物设计很多都是根据民间神话人物特点改变而成,如“英雄联盟”中“盲僧、九尾妖狐”等,这些人物具有很多民族文化特征。对于宣传民族文化、武术教学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利用电子竞技开发体育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调动体育的活力。

2.4体育课程信息化发展的选择

电子竞技运动本身就是信息化的产物,兼具竞技体育的特点,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尤为重要的是,可以丰富信息化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很高的利用价值。虚拟类电子竞技项目中,教师结合电子竞技中的图像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师动作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结构,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表象感知。而电子竞技的先天性平台优势与学生用户聚集效用不可忽视。现在电竞项目主要以腾讯TGP游戏平台为主,几乎每个学生都拥有的QQ为登陆账号。改造可利用“电技”的平台,可以拉近师生之间距离,教师课下指导学生可以不用亲临现场,通过平台给学生讲解,解答疑惑。学生在技能学习时,对于动作不清楚,动作路线模糊等问题,也可以课下自主学习。虽然电子竞技进入课程具有优势,但电竞也存在不足之处。内容上,电子竞技制造商为迎合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增加用户消费,会添加一些低俗化、暴力化的内容。方式上,参与电竞运动一般是久坐在电脑前,会造成腰椎,颈椎,肩关节等部位损伤,同时眼睛要一直注视电脑屏幕,容易导致视觉疲劳,形成近视眼。环境上,参与者一般在网吧、宿舍等相对封闭的空间中,与社会中的人交流减少,容易使学生沉迷虚拟社会,逃避现实甚至形成网瘾。电子竞技项目直接作为体育课内容最大不足在于身体的缺席。学生只需要手指和手臂的参与,其他部位都处于静止状态,不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电竞与大学体育课程融合时,应避开不足之处,发挥出电子竞技教育作用,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电子竞技融合与大学体育课程在实践中走向融合

电子竞技融合体育课程不是两者之间的捆绑,而是优势互补:利用电子竞技的长处来更好发挥传统体育的优势,弥补开设体育课程的不足,使大学体育课更好的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以“健康第一”与“健康成长”为指导思想中走向融合,有利于大学在体育课程中都达成自我实现成长目标。

3.1参与方式上促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转换

现在电子竞技运动有很逼真的虚拟技术,尤其在比赛中“人员”的各种跑位,“人员”战术意志和现实中几乎无差别。学生在玩电竞时可以学到正确的战术配合,在现实的比赛中,直接运用就可以达到效果。在技术学习上,虚拟化的图像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且人物可以旋转观看,从不同角度观看动作顺序、技术路线等等。给学生的感知信息更多,更有利学生学习。在体育学习中增加数字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门槛降低,主动参与的人就会增加。在参与中增加人与人的交流机会,提高技能、战术有效掌握的程度,促使学生进入体育场馆锻炼的频率,从而使学生身体素质提升。

3.2运动方式上促进体育课程生活化

在访谈中,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主要是太枯燥,女生反应更加强烈。作为大学生生活方式之一的电子竞技运动融入传统体育课程,使体育课变得更富有趣味性、娱乐性,技能学习更加形象化、立体化,运用电子竞技中营造出虚拟的比赛环境,增加了学生竞争比赛的经验。而且使特殊群体的学生也能和正常学生同场竞技。首先是课下学习与课上知识内化。融合后的课程,学习方式不在依赖课堂教学,学生课外观看视频和教程化的操作学习,课堂上通过与师生交流消化、巩固提高、练习运用,技能学习可接受性提高。其次是体育文化更好渗透课堂中来。体育教育的根基是体育文化,大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和长期性需要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13]。融合后的课程,体育文化、理论在教学与练习中很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潜移默化改变体育文化素养,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新途径。

3.3需求上满足师生多元化资源配置的要求

学生课内与课外资源整合,需要把学校中社团活动与体育课程有机连接,使课外活动在课上也能发挥其教学作用。另外课堂教学很好的服务于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课内外锻炼项目保持一致。首先是满足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需要。利用电子竞技录制教学视频、图像制作,满足教师多媒体素材需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电竞高度的信息平台化,减少高校建设平台的困难。利用电子竞技平台,可以整合各个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更好为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服务。其次是满足民族文化资源传播需求。融合后的课程,课堂上学生更加形象化的接收民族文化知识,如在武术、太极拳服装特点,表演方式等。

3.4教学上信息化促使教与学模式的改变

利用电子竞技信息化的体育课程,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再是单纯的依靠老师,学生在课外利用信息化的体育课程预习或复习。教师在教学中变成辅导者、服务者。教师转变成指导解惑、纠正动作错误,组织比赛的角色。构建体育课程信息平台,高校之间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平台可以囊括校内外体育资源,学生通过客户端可以反馈问题,与老师交流。利用平台可以“一师多班”“一师多校”开设健康知识课程,体育文化课程。利用信息化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多媒体的教学更加形象化,师生之间交流更加便利。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对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开发会有很大改善和提高。

4结束语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肩负着促使学生健康水平提高的重任,而现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导致推进课程改革以适应大学现在化的发展迫在眉睫。“互联网+教育”模式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而电子竞技对大学课程的目标、内容、资源开发、信息化发展都有很多明显优势,“电竞”在参与方式、运动方式、需求满足以及信息化等方面深度融合传统体育课程的长处,遵循时展与学生发展的规律,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机制,合理解决身体的缺席与在场的时间张力,更好发挥体育课程在“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中的教化作用。唯有如此,体育课程才能受学生的喜爱,健康促进的效果才能更加突出,学生身体素质才能积极的提高。

作者:房大帅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谢燕歌.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99.

[2][13]葛青,张秋亚.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87-90.

[3]刘衡,冯婷.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3,49(6):649-652.

[4]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2):70-73.

[5][10]郭赟程.推进大学体育教育信息化[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16,(7):55-56.

[6][11]艾瑞质询.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及游戏直播行业研究报告[R].2016.

[7][12]杨喜明,武燕燕.电子竞技引入高校体育范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88-91.

篇10

一个完整的小课题开题报告应当包括八个方面,即: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完成读书笔记与研究成果的具体时间安排;学校意见;县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意见;个人课题信息与结题意见。其中的前四项内容需要课题研究者详细的、有条理的、真实的填写,后四项为教育主管部门填写。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这一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研究的背景意义、核心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1.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这一板块研究者应当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研究者本人或者他人有什么样的帮助,研究者进行这项研究的范围。如《spark应用研究》的背景意义: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个年头,在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学实践创新以及教学研究氛围、学生体质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着教学实践与新课程改革理念之间的落差,部分教师消极应对,导致学生喜欢球类运动,但不喜欢上球类体育课等问题(研究原因)。为此,通过全面了解我校体育课球类单元教学现状以及分析spark课程理念,发现目前我们的球类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spark课程中球类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从实际的角度提出运用spark课程理念,创设本土化的spark球类课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研究价值)。本研究将以何桥中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

2.课题的核心概念

每个小课题表述中所用的词或词组,有一部分是常量即一个不变值的概念,如地名、人名、学校名等,对于这些研究者不需要再做具体的解释,它们已经确切地表达了所指的对象。研究者只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准确的阐明所要研究问题中包含的一些比较生僻的、容易混淆的关键词,如《spark应用研究》需要向大家阐明什么是spark课程:spark课程(sport,play,and active recreation for kids,即儿童运动、游戏和娱乐活动)。spark课程最初是为“防止儿童的身体活动和体能发展水平降低”这一社会需求而设计的课程(mckenzie,XX) ,是以追求“健康第一”为理念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在美国一线体育教师和广大学生中深受追捧和热爱。spark课程是在不断的实践、反思、完善、创新的过程中,历经20多年在7所学校反复试验。在体育课上学生的运动能力、心肺耐力、运动技能的发展、学习成绩、肥胖症的减少、课程内容和教师行为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课题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有些甚至还含糊不清,需要进行分解。研究者需要阐明在本课题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为一些小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小问题的各个击破,达到解决本课题所研究问题的目的。

如《spark应用研究》这一小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构建新课改背景下具有本土特色的spark体育球类教学模式。那究竟如何分解呢?研究者首先应当清晰的了解本校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以及spark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即这一问题的背景;其次研究者根据这一现状探索本土化spark体育球类教学设计;最后研究者根据学校现状及新的教学设计探索有效组织和实施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逐个解决,本课题研究目标也将迎刃而解。比如,《spark应用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1)了解我校体育球类单元教学的现状。(2)了解spark课程的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3)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4)探索基于spark理念的中学球类单元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还没有研究,我如何知道研究的内容呢?其实这里有个窍门,在第一部分第三板块我们已经阐明了课题研究过程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不就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吗?具体怎么撰写?大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每一个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个动宾短语:了解某某、探索某某,将它们转化为研究内容,即去掉前面的动词,后面加上“研究”二字。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内容为:(1)我校球类单元课程教学效果的调查研究。(2)美国spark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要求的研究。(3)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研究。(4)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

2.课题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会提高研究的效率,提高提高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如果选取的研究方法不正确或不恰当,往往会导致研究结束还不能说明研究的问题,一切要从头再来。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很多种:文献资料法、教育观察法、教育调查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需要注意的是在阐述涉及的研究方法的时候,需要详细阐述针对本研究使用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做法。如《spark应用研究》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认真学习阅读关于spark课程理论的书籍杂志,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使本课题的研究获得丰富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初期,通过对学生关于球类体育课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当前我校球类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

(3)行动研究法:此研究法将跟踪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在spark体育课程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校本化spark体育课堂的评价,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力求以清楚的数据、科学的论证,提供事实性材料,评定前阶段工作,启动下阶段工作。

(4)课例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spark球类体育课课例,写出课例研究报告。通过对特定课例的分析,改进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探索spark课程理念在我国农村中学体育球类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

(5)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过程性研究资料,并及时组织全校体育教师交流和分析,反思校本化spark球类课教学过程中的心得和存在的困惑,共同研讨解决的方法,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列出下一步改进的具体做法,完成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读书学习计划

研究者需要阐明伴随整个小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阅读的书目、保障条件及具体时间。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所研究的小课题中的关键词,那么相关的书目就会呈现出来,读什么书一目了然。如《spark应用研究》,大家可以通过将“spark”和“球类教学”输入到百度上搜索,撰写出本研究读书学习计划:

(1)读《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每天半小时(XX、2—XX、4)。

(2)读学校体育类杂志相关球类教学设计及spark课程的系列文章,每天半小时(XX、5—XX、9)

(3)读《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每天半小时(XX、9—XX、11)。

(4)上网查阅spark的相关文献资料及他人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时间伴随整个研究过程。

2.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所谓课题研究具体时间安排就是研究者进行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时间规划,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一般小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研究者需要在这一板块阐述清楚每一阶段的任务、方法、措施和具体活动安排,即每一阶段研究者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研究方法的撰写一样,时间安排切忌太泛。如《spark应用研究》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找有关资料,召开本校教师座谈会,编制球类体育课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观摩spark球类课录像,全面地调查和了解目前我校球类单元教学的模式,并对利弊进行整理分析,确立此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课题实验阶段:XX年3月—XX年12月

结合前期座谈记录、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所呈现出来的教师在球类单元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运用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通过校级理论讲座、教学观摩、案例剖析、反思交流等方式,梳理出如何灵活运用spark课程理念,让教师认识到运用spark课程理念进行球类单元教学的价值,研写本土化spark球类教学设计,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通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探索出基于美国spark理念的球类单元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方案。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XX年1月—XX年2月

在实验的总结阶段,主要是总结本土化spark球类课教学模式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把它们形成文字。撰写结题报告,整理实验的相关资料及实验成果,为实验的全面验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