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培训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8 17:3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规划培训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规划培训计划

篇1

为贯彻落实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建设部、监察部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20*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重要意义,自上而下全面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建设部、监察部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培训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开展培训工作的目的

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作为专项的行政效能监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已成为解决当前城乡规划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依法实施城乡规划水平和能力的重要举措。开展此次培训工作,主要是使各地能更好地掌握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相关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加强各地规划建设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相互协作配合,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有计划、有重点做好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切实取得成效,防止走过场。

二、培训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培训的对象主要是省级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有关人员以及地(市)、县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和有关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城乡规划法规政策、行政管理知识、行政监察政策和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重点内容等。

三、有关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照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总体部署,有计划的切实组织好本地区有关人员参加培训。在组织各地(市)县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的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效能监察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要带头参加培训。要把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培训与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的考核相结合,确保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还要进一步组织好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培训工作。

篇2

摘要:建立良性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 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 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以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特点和特征。在深入分析系统要素之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规划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所组成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关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们很重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早期研究主要是强调环境保护,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得到共识与应用,从系统论角度来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相关的研究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相互作用机理、调控体系等进行了专题性研究[1--9]。但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而且,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尚属空白。建立良好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的特点,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瓶颈”[10]。面对2020年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机遇,研究和解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缓解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探索适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重要意义。

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 正在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间存在胁迫与约束的耦合关系,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主要是城市中的人口、工业和交通等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污染造成的,生态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则主要是通过改变人口和资本流向引起的[4];城市集聚经济与水土资源生态阈值之间存在互动互馈机制,城镇化进程促使水土资源由粗放向集约利用方式转变[5];在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不仅为城镇化提供工业经济的各种自然要素和能源资源,而且决定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形态和自然系统的基本特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非线性的多重反馈系统,协调发展是二者关系调控的最高目标[6];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必将与土地、水及生态环境产生冲突,日益紧缺的资源条件以及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危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7] [8]。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是由资源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如图1所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

非线性的动态反馈关系。它们在确定的地理空间内,耦合成一个多层次地域复合系统,相互影响,协同演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以经济活动为主体的。其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各系统之间存在着不间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价值流动及信息传递。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分析

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制和制度,可以形成相应的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要通过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来实现。

运行机制,是指在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是引导和制约决策并与系统协调发展相关的社会、经济、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是决定行为的内外因素及相互关系的总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要保证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如市场运行机制、竞争运行机制、企业运行机制。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就是优化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结构、整合外部环境资源结构、协调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理[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是孤立的,而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所构成的体系。在深入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冲突与协调关系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提出了可以反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7种运行机制。构建了由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规划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所组成的可以反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这些机制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影响,形成一种耦合的互动关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机制之间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核心目标, 并在动态运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与相互胁迫与约束中形成巨大的合力,推动区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进行演化, 同时又控制着这一发展方向不偏离其正确的发展轨迹。

2.1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运行机制体系中,市场机制是指遵循市场规律,用经济手段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建立市场化的城镇发展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组织调控体系,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资源、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城镇发展的内在调节机制。要加快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发展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统一市场,通过市场体系的发展促进城镇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完善[12]。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中,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用市场机制多方融资;②用市场机制管理城镇和保护环境;③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与城镇互动发展。

2.2建立制度政策机制

制度建设滞后,同样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要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大胆先行先试,破除现有体制机制障碍,为新型城镇化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本文认为,要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要的是在一些重大体制和政策方面做出调整和改革。应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

①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护农民权益;②彻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为人口城镇化扫清阻力;③加快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④引导农村人口有次序的向城镇转移;⑤应尽快清除阻碍城乡统筹就业的体制;⑥通过完善城镇功能促进生产要素与人口向城镇集聚;⑦通过财税引导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⑧建立人与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机制。

2.3建立规划机制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最高发展目标。在目前的城市管理框架下,首要的问题是搞好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各种专项规划(包括产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等)。其中城乡规划是指规划和调控城乡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土地规模等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相适应。就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而言,城乡规划是落实整个发展目标的载体,是目标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考虑到区域内资源环境的整体与局部、近期与远期的规划要求,还要保证这代人的利益不损害子孙后的利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面、系统地加强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可以考虑生态移民,让部分农牧民从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搬出,结合城镇化集中安置,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中,可以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调控的具体指标与空间分区与城乡总体发展规划中的指标控制与用途分区充分结合。在专项规划内,加入生态脆弱区整治内容,认真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诱因,严格控制资源利用强度的进一步增强,确保生态环境的恢复。这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

3.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的特点,西部地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均已成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关注的热点。近年沙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和其强度的加大,证明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显然,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瓶颈”。西部地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也已非常脆弱,具有生态脆弱与经济落后重叠交织的特征。没有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些区域必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积极性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重建。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使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资源的存量、增量问题,激励人们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使生态环境资本增值和永续利用,必须采取以下对策措施:①强化生态环境产权意识;②加强生态环境补偿立法;③推进生态环境价格改革;④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管理;⑤坚持生态环境补偿原则。

总之,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市场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建立起产权主体清晰、标准合理、监督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才能推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这些地区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和积极性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与重建。只有这样才能谋求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区域之间、当代人之间、代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

同时,国家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生态保护、生态补偿为核心的生态建设机制和人口、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5建立教育培训机制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镇的发展,城镇周边的很多农牧民就会丧失自己原有的耕地或者牧场。这样,大部分农牧区的闲置劳动力就要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以谋生。而这些人所受的教育水平偏低,加之西部地区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使这些人无法得到应有的培训,也就难以胜任大部分工作,只能从事一些第三产业,而目前西部地区落后的第三产业也决定了其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和工作机会给从农牧区进入城镇的人口,这就导致了失业人口的增加,这些人的生活水平迅速降到贫困线以下。他们的失业会使社会上闲散人口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城市的文明形象,城市交通拥挤、就业紧张、社会治安混乱、城市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相继出现[13]。所以,大幅度提高人口素质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要从战略层面大力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重点加强对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各种层次、各种内容的技术培训,整合“阳光工程”、“雨露计划”、“温暖工程”、“技能培训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和优势教育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采取积极措施促使少数民族人口直接参与社会服务计划,通过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手段提高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力更生的程度。制定区域性发展援助政策措施,提升少数民族人口把握经济机会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农业生产和非农产业技能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我生存能力、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3.6建立调控机制[3]

3.6.1产业调控

现代化的城镇产业体系是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的支撑力量。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产业转移对接中,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问题。尽量引进经济效益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现代产业。能够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值资源与能源消耗,或在不增加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前提下,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

3.6.2规划调控

通过规划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实现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 我国正面临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必须充分重视和依靠城乡规划来设置发展轨道、加强调控来保证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乡规划是指规划和调控城乡空间结构、人口规模、土地规模等与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相适应。要积极发挥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有效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统筹谋划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深化重要功能区块规划编制,有序推进城乡规划实施,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急功近利的规划调整、寅吃卯粮的圈地运动、脆弱资源的过度开发、杂乱无章的城郊用地和屡禁不止的违法建筑等方面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属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也必须在保持发展的势头下,认真强化城乡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14]。

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是控制和减少污染的基础条件。减少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首先是要编制好城乡规划。没有好的城乡规划,污染的防治、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平衡等都无从谈起。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能缓解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危险性,从而达到整体上的生态平衡,实现我国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6.3社会文化调控

社会的稳定与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保证。公平的发展机会、公正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良好的社会秩序、稳定的发展环境以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得城镇化发展要素自由、高效率向城市地区集聚,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可以有效的控制城市数量与规模扩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破坏。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

展同样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

3.6.4政策调控

政策问题关注的是那些制度安排上的变化。合理的政策安排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政策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刚性的、强制约和持久的。政策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进而决定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等。

3.7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13]

国家扶持机制是指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主要包括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拨款、优惠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加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等欠发达区域发展。我国一直重视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但在制度上存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尚不规范,不能满足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税收制度还没有体现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等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建立以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导向的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制度。把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各省市区之间财力差异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重新核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和方式,构建中央财政区域转移支付制度新的规范。同时,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内置到中央政府涉及到区域的各种专项转移支付中,把欠发达区域作为重点,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强其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效果。增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行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转移支付相结合的模式,但主要是加强横向转移支付力度。

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这些地区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距,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服务半径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镇集聚功能弱,扩散功能受到严重制约,城镇发展的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支撑作用非常脆弱,城镇的地域和文化特征明显,但现代气氛不够浓厚。因此国家应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而增强区域内城镇的经济集聚和扩散能力,培育经济自身发展的能力。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生态环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的建设, 确保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服务。

西部地区有着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和多宗教的人文社会环境,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促进西北城镇化协调发展,增强城镇化保障边疆安全的功能,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制定有效办法,强化城乡居民中弱势群体的文化 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指导,消除城镇居民和进城人员的后顾之比,为西部城镇化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

4、结论

建立良性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是有效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最关键、最有效的办法,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深入分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系统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要通过体制与制度的建设来实现。可以反映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有: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制度政策机制的建立、规划机制的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调控机制、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等。

本文对这些机制的基本内涵做了初步的探讨。本文提出的这个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及机制的分析都还是初步的。对于如何建立或健全这些机制,都有待作进一步地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54~58.

[2]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2):237~247.

[3]陈晓红,万鲁河,周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489~499.

[4]方创琳.中国人地关系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4(S1):21 - 32.

[5]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22(2):212 - 220.

[6]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29(1):1 - 8.

[7]乔标,方创琳,黄金川.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的规律性及其验证[J].生态学报,2006,26(7):2183~2190.

[8]乔标,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应用区的[J].生态学报,2005,25(11):3003 - 3009.

[9]张理茜,蔡建明,王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学报,2010, 19(1): 244-252

[10]罗于洋,王树森,孙红兵.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浅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6):5~9.

[11]杨君.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59(21):127~128.

[12]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4:63~70.

[13]赵曦,杨志力.确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J].科学时代,2011,12,14A3观察.

[14]仇保兴.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J].城市规划,2002, 26(9): 10-20.

篇3

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水平。出台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配套制度,全县所有消防安全管理站要于4月底前实行实体化运作,落实办公场所,明确消防专(兼)职管理人员,落实人员编制,保障运行经费。推行三级督改、隐患抄告、联合执法、信息报告、定期会商、应急联动、群防群治七大工作机制,全面推广使用消防安全网格化信息系统,并确保消防安全网格与综治网格无缝对接。

提升社会单位“户籍化”管理水平。各街道(乡镇)、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户籍化”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社会单位、村居楼宇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行业、系统的主管部门应在本行业、系统内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指导单位(场所)落实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工作,建立消防安全联勤联查制度。制定四类“户籍化”管理建设标准(四类:小单位小场所、一般单位、居住出租房、空巢老人居住的老房子),提升消防安全档案规范化建设,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自我评估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实现单位消防安全“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

提升火灾隐患防控督改水平。各街道(乡镇)、部门要深入开展出租房、通天房、合用场所、公众聚集场所、高层建筑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产品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部署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重点火灾隐患集中区域和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督导,协调督促隐患整改。深化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四级政府挂牌督办,确保9月底前完成政府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的隐患整治工作。年内,居住30人以上的出租房要完成配备灭火器、手电筒、逃生绳或逃生软梯、简易呼吸面罩等消防安全“四要件”,单位(场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抽查合格率不低于90%。

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着力夯实火灾防控基础

进一步完善城乡消防规划。各街道(乡镇)要认真组织实施《县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涉及的区域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同步编制消防规划,将公共消防设施、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消防安全布局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2013年已完成总体规划的建制镇要完成消防规划编制或在总体规划中设消防专篇,并将农村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基础设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进一步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根据《县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公安消防部队-2015年灭火救援装备建设规划》要求,购置消防宣传车1辆。

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切实强化消防队伍保障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加强“六有”(有执勤车辆、有固定队址、有必备器材、有人员执勤、有组织训练、有长效保障)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霓屿街道年内要完成政府专职消防队建队工作。将政府专职消防队接处警纳入城市“119”大集中接处警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根据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积极促进志愿消防队伍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全县应当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的行政村要建立有组织、有人员、有小型车辆、有消防泵、有固定队址“五有”志愿消防队。

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保障。各街道(乡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和《省地方消防经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要将公安消防部队、政府专职消防队以及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站的消防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优先保障消防部队参与事故抢险救援所需的特种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经费。建立健全消防队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制度。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要求,政府专职消防队的队长、副队长由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担任。

加强消防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根据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志愿者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建设志愿者应急救援中心管理平台,实现应急资源和信息共享。落实综合应急救援联席会议制度和灭火救援专家组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判我县灾害事故形势,评估队伍装备建设水平,密切各联动部门与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信息联络。建立健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联席修订制度,实行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实时动态更新。

深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注重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深化消防宣传基础工作。创新“进村达户”式宣传,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纳入“网格化”、“户籍化”管理内容,重点抓好《消防安全二十条》的宣传,编写适用于普通民众阅读的非学历型短期培训教材,在全县开展消防知识大普及行动。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进机关、进媒体、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进场所、进出租房、进海岛“十进”活动,每个社区、村居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练,并确定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宣传员;80%的行政村(社区)宣传橱窗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篇4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建设,努力实现“平安企业”创建活动为目标。以强化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秩序为保障,通过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加强培训教育,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进一步减少事故总量、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给我县的目标以内,确保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同比下降,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监管执法的对象及范围

(一)重点监管对象。对全县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为主料进行生产的企业,烟花爆竹批发经营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设施不完善的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爆炸、火灾、中毒等灾害的企业将纳入县安监局监管重点监管对象(见附表1)。

(二)综合监管对象。一是对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综合监督检查。二是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公路、建设、消防、水利、电力、民爆、特种设备、旅游、教育、邮政等有专业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一般监管对象。一是除重点监管、综合监管对象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时段适当组织专项检查或抽查。二是对群众举报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及时安排查处,并按时回复举报人。

三、任务分解

监管执法检查由执法大队和相关股室具体负责。

四、主要任务及时间安排

安全监管的重点内容为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的内容。但根据监管执法对象、频次的不同以及单次监管执法活动确定的重点可以在规定内容中有所侧重和选择。

(一)烟花爆竹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零售网点的检查内容:对烟花爆竹零售网点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网点内的烟花爆竹储存是否超量、经营地址是否改变、消防设施是否到位、是否销售“三无”产品等,严厉打击无证、非法经营、储存等行为。

批发企业的检查内容:重点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情况、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产品流通记录、烟花爆竹仓库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消防设施等。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企业行政许可办理情况,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职业病卫生的管理、消防安全设施等。

(三)非煤矿山(露天矿山)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企业行政许可办理情况、安全全产标准化落实情况、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各种图纸、“三同时”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各种记录(日常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及培训记录、事故隐患处理记录、劳保用品发放记录)、职业病卫生的管理、采场安全环境、排土场、采场安全基本参数及状况等。

(四)非煤矿山(地下矿山)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企业行政许可办理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进展情况、“三同时”的落实情况、职业病卫生的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各种记录、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安全投入、劳动防护用品及设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安全出口、矿井巷道、开采工作面、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井下通讯系统、提升运输系统、供电系统的安全状况、完成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和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等。

(五)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协调城乡规划建设局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各种资质证、许可证、施工单位管理者的安全资格证),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与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记录、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管理、事故应急救援、“三同时”的落实),安全生产施工(各种警示标志、防护用品、“四口”“五临门”的防护措施、安全网、脚手架的铺设情况、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三项五线制的落实情况以及各种作业方案的制定)。

(六)消防安全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协调消防大队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高层和地下建筑消防设施执法检查,重点监管消防设施配置、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疏散演练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等情况。

(七)供电公司、水电站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协调水务局重点检查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与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记录、“三同时”的落实、应急预案的制定、各种警示标志、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检查供电公司各种标准、规程及制度是否齐全有效,安全规程、制度执行情况,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日常检查记录、隐患排查记录是否完善,主要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班前会、两票的执行情况。安全教育培训的开展情况,是否制订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换岗及新聘用的生产人员是否进行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反违章工作的开展情况,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等。

(八)工矿商贸企业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协调相关单位重点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三同时”的落实情况、安全培训教育情况、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职业卫生防治、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危险源及应急预案管理、作业现场管理情况、安全投入情况等。

(九)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的监管

时间安排(见附表2)

检查内容:协调交警、交通、公路、城建等部门重点检查车辆超速、客车超员、货车超载、货运车辆及农用车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交通违法行为的情况;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营运车辆技术状况、营运车辆驾驶员从业资格和客运站的安全监管情况;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治理和养护维修作业安全措施、交通疏导和施工安全监管的情况。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县安监局平安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2、坚持强化监察监管。通过监察监管促进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通过监管监察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3、坚持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原则。执法大队执法检查要尽量与计划外执法相结合,监管股室执法检查要尽量与行政许可业务范围相结合。

篇5

一、全市中小微企业发展情况

二、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落实情况

三、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当前我市中小微企业主要面临三难(融资难、用地难、创新难)、三低( 企业管理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低)、三缺(缺信息、缺人才、缺技术)发展困境。

(二)用地难制约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一是规划不及时。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上,对中小微企业用地关注不够、考虑不足;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投资规模小、用地量少,不能及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审批时间长。企业用地需首先完善立项、规划、环评、土地预审等手续,方能进入用地报批程序。用地报件需县、市逐级受理、审核上报,最终报省以上有审批权限的部门批复。企业用地报批手续繁、关卡多、时间长,不仅牵扯企业主要精力,甚至贻误企业转型最佳时机。比如,阳城县旭东有限公司申报的仓储项目,跑 了三年,用地手续才批下来。三是用地成本高。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中小微企业用地成本。比如,城区利普利拓公司需征用20亩土地,而城区范围内200 万∕亩左右的土地价格让企业望而却步。

四、几点建议

(一)多管齐下,切实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是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推进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推进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制度,率先在工商、税务、安全生产、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建立起完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和交换共享的网络平台,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建立诚信嘉许、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另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引导中小微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诚信经营理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建账,确保会计资料完整、真实,提高企业授信额度和贷款能力。二是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机构要设立中小微企业专门服务机构,简化申报手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要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审和授信制度,开发适合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重。要适当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开展企业股权抵押贷款和动产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仓单质押贷款等,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三是扩大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资金规模。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畅通投融资信息渠道。国有担保机构要发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作用,采取财政注资、县级参股、争取上级资金、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等方式扩大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注入规模,尽快培育注册资本金超亿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设立风险补偿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补偿力度;加大贴息和贴担保费力度,对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制定出不同的贴息贴费办法。国土、城建、工商等部门要为小微企业和担保机构开展抵押物和出质的评估、登记、确权、转让等提供优质服务,降低收费标准。四是拓宽中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二)改变政策执行方式,切实解决政策知晓率和执行率低的问题。一是形式多样宣传政策。通过网站、媒体、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动态,解决企业对政策不了解而不能享受的问题。二是转变政策执行方式。借鉴税务部门金税三期的先进经验(企业不用跑,符合政策条件,系统直接减免),变企业登门申报为部门上门服务,建立政策执行的责任、考评、奖惩、问责等机制,建立政策执行的程序性规定和违反制度的惩戒性规定,开展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设立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案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三是畅通企业反馈渠道。开辟企业反映政策落实情况的通道,让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四是营造良好政务环境。本着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的原则,大力精简下放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努力营造审批环节最少、程序最简、办理最快、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政务环境。

(三)加强产业规划引导,以集群集聚发展解决用地难的问题。一是制定产业战略规划。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经济区、中部崛起三个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有利因素,把中小微企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制定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时,统筹考虑中小微企业投资项目用地需求和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二是引导集群集聚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放宽财政资金支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或孵化基地,树立亩均产出率和亩均贡献率的用地导向,建设标准化厂房,引导中小微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等实际,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使重点项目及高新技术产业更多、更快的落地开花。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开发未利用地建设工业项目,并优先给予安排计划指标。鼓励中小微型企业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改造利用闲置场地等方式,解决投资项目用地需求。

(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激活中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建议在财政上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允许中小微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准备金制度,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二是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人才、技术合作,适时召开政校企人才技术合作洽谈会,尤其开展好与教育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联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进步。三是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推动中小微企业和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重大的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和分散创新成本和风险。以各类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为招商目的地,以中原地区、中部地区为资源和市场,抓好技术引进、专利合作及与大企业大集团配套协作等工作。四是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鼓励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有意识地向产业链高端转型。积极开展行业对接,大力发展飞地经济,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篇6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紧紧依靠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司法行政工作职责,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努力营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和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1-6月份,全县共受理调解2526件,调解成功2443件,成功率96.7%,非正常死亡案件38件,全部得到有效化解;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88人,累计期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219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622人,警告12人次;全县7家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案件859件,其中刑事156件,民事(经济)578件,行政15件,非诉讼81件,其他29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共374件,其中民事案件239件,刑事案件133件,公证2件,接待来访、来电920余人次。

(一)创载体,增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实效性

1、打造“微平台、大普法、润万家”普法品牌。以“微平台、大普法”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建立首家普法信息资料库,充分利用短信、微博、远教平台等新型媒体,以简单易读、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拓展宣传面,增强实效性。对整理的5000条普法短信分三个层次进行发送:一是领导干部层面通过“普法手机报”进行发送;二是“二代表一委员”层面通过局短信平台进行发送;三是农村村民层面通过村务短信通进行发送,确保覆盖人数达15万人以上。同时在司法微博开设“微普法”专题,真正把普法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此项活动在6月份全面启动,目前局短信平台已发送信息量达5000余条。

2、组建重点工程“法律服务团”。整合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职能,助推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目前,与福溪街道一起成立了“始丰湖公园法律服务团”,开展试点工作。下发了《县司法局关于在“三改一拆”行动中认真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同志要充分认识在“三改一拆”行动中做好法律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以土地管理、城乡规划等为重点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化解“三改一拆”行动实施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在接待当事人有关涉及“三改一拆”法律咨询时,明确违法建筑不受法律保护,积极说服当事人自行拆除违法建筑。

3、开展“保民生、促和谐、法律援助大行动”。推进法律援助“六零”服务,完善援助网络建设,建立劳动局、林特局、公安看守所等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在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开设法律援助工作窗口,为群众就近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初审法律援助申请等服务。组建“名律师法律援助团”、“青年精英律师法律援助团”、“法律援助志愿团”等三大法律援助团队,集中开展大型法律咨询和专项法律援助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专业贴心的法律援助服务。完善“12348”服务热线,做到件件有落实,件件有回复,针对一些复杂疑难的法律问题,承诺三日内一定给予回复。

(二)强基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1、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按照《省星级规范化司法所考评办法》,开展创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工作,努力使全县基层司法所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基础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司法所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4月份,我局在福溪街道召开了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推进会,今年确保7个所创建成功,到2015年,全县三星级以上规范化司法所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2、人民调解工作不断深化。按照市局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重大不稳定问题摸排化解活动,对土地征用、村务财务民主化管理等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而可能引发的问题,做到了主动参与,提前排查,巩固形成矛盾减少在源头、纠纷发现在苗头、小事化解在村头、大事控制在镇头的“四头工作法”。依托县联合调解中心,部署开展“流动调解进乡村”活动,以“流动调解庭”等形式,组织调解员进乡村、进社区,切实化解一批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以示范调解促进农村调解工作规范化。加强行业调委会建设,充实完善调解人才库,制定调解员分类培训计划,首期调解员培训班已于五月下旬举办。完善联动机制,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全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条块结合排查机制、多管齐下的联动机制、高效规范的处置机制,全面推行警调、诉调、检调、政调及访调“横向五联”衔接机制,切实把纠纷解决在基层。

3、社区矫正模式不断创新。编写《社区矫正实务手册》,进一步规范入矫、在矫、解矫三个阶段各个环节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联合社区矫正志愿者进行定期走访,创建社区矫正对象定位手机抽查工作机制,安排专人不定时开展电话抽查,强化“人机结合”监控。5月中下旬由局领导带队对15个司法所的服刑人员突击、限时、集中点名点验,到场率97.3%。新编写200条社区矫正警示短信,时刻提醒矫正对象遵守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组织矫正对象参加森林防火等公益劳动和集中教育活动,6月初对58名犯非法经营、信用卡诈骗罪的服刑人员开展了分类集中教育。开设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发放免息创业贷款,完成过渡安置工作。今年以来,累计技能培训57人次,就业(就学)指导95人次,成功安置社区矫正对象27名

(三)重提升,增强司法行政队伍战斗力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订《县司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司法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坚持与各项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

2、开展“党员党性教育日”活动。开设司法讲坛,以“每月一课”形式,组织开展“三看三比”活动,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廉洁自律和转作风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激发广大干警“实绩论英雄,大干争上游”的激情。

3、开展“律师形象提升年”活动。围绕“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这一律师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采取教育培训、规范管理等措施,提高律师事务所规范化建设水平,提高律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律师行业的社会公信力。

二、下半年工作的思路

(一)基层工作抓重点

1、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固本强基”工程,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公开招录补足司法所缺额人员,努力使司法行政机关与司法所形成上下协调、运行有序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机制。开展“对标”创建活动,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进一步提升司法所实战能力。

2、深化大调解体系建设。完善“纵向五级、横向五联”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公调联动工作机制,尝试设立我县首个警民联动调解室。进一步充实调解人才库,落实调解员分类培训机制。深化“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首席调解员”、“金牌调解员”评选工作,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以奖代补”制度,进一步调动人民调解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进一步完善五调联动机制的同时,下半年人民调解的工作重心是夯实人民调解自身基础,以创新谋发展,促进人民调解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以有效缓解政府综治工作压力,切实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为目标,突破传统模式,全力打造一批以“和合”为统一品牌的具有专业调解水平的专职人民调解室,通过吸收民间组织、民间力量参与社会矛盾调处,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切实发挥人民调解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3、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依法履行司法行政社区矫正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职责,进一步深化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建设。加强对重点矫正对象的管控,层层落实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严防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和再犯罪,确保不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二)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创特色

1、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诚信守法企业”创建活动,出台《民主法治村(社区)动态管理办法》,引导基层自治组织进一步健全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提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质量,在申报的基础上争取新增市级“民主法治村”3家、省级1家。

2、抓实“法律六进”活动。以“学法学分制”和“一季一法”来促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学法工作;筹划“法律农村千里行”和“流动大舞台”法制文艺演出,与县文化馆合排合演了法制文艺一台戏,从7月开始到各乡镇(街道)进行巡回演出。

3、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依托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窗口化”、“一条龙”、“一站式”的法律服务,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司法行政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窗口”。深化法律援助工作,通过“一推进”、“二完善”、“三落实”、“四优化”、“五行动”,真正实现“应援尽援”。继续完善律师陪同各级领导接待制度;严格执行农村法律顾问考核奖惩办法,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公益性法律服务。

(三)队伍建设新进展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感同身受中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切实做到公正廉洁执法、依法诚信执业、热情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