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7 17:0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传播规律;电视新闻;直播;实践探析

前言

当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时效性、准确性与信服力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重要依据。电视的线性特征和独有的影像语言,使得它在新闻直播中具有自身媒介优势。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解码编码理论”,电视新闻在直播过程中受到传播律的指导和影响,电视媒介使用通信技术将新闻事件编码为实时电视画面,再通过画面编辑和新闻解读将电视画面解码为新闻资讯传达给受众,这个信息传播过程就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规律,过程中的同步性、直接性、现场感和不可预见性是传播规律的具体表现,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事实直观展示在观众面前,将新闻事件的现场发生同步传输,在保证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充分满足了观众获取资讯的迫切需求,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传播。人们希望在第一时间获取真实准确的新闻资讯,亲眼所见和真实感受更能带动人们的判断感受和情感融入,当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带动大众的同步感受和热情反馈,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得到了最好体现。

电视新闻的直播特征

1.同步性

同步性是电视新闻直播的典型特征,也是吸引观众收看的魅力所在。它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和报道同步,充分满足观众获取新闻资讯的时效性要求。从早期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到钱塘江大潮、国庆阅兵,电视新闻直播逐渐发展并日益成熟,用电视手段将新闻事件同步实时呈现,满足了受众迫切希望得到资讯的心理期待,实现了复杂新闻内容直接化编辑,也是编码到解码的传播过程。这个同步过程进一步确保了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受众的认同感。

2.直接性

电视新闻直播将新闻画面和内容信息直接传达到观众,避免了“多层转播”造成的“信息损耗”,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内容的曲解和变形”,保证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增加了观众的信任度。通过传播理论可以得知,受众接收信息的信任程度决定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信任程度越高,传播效果越好。影像语言具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可以营造气氛渲染以带动观众的感情融入和情感认同。电视媒介呈现的现场即时画面,是最具说服力的新闻元素,在画面基础上结合多种电视新闻手段,如现场采访、口头解说、细节发现等,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和信服度,获得了受众的选择偏爱,提升了电视新闻的覆盖范围和传播效果。

3.现场感

电视新闻直播的同步性和直接性带动了受众接收信息的参与感和现场感。心理学家鲍尔曾提出“固执的受众”理论,认为被动接收的信息很难被受众实际接受,受众更愿意接受拥有理智判断和情感认同的信息渠道中传递出的资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受众拥有更高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也拥有更为清晰的理性思考和感情判断,要想获得他们理性层面和感性层面的双重认同,就要提升新闻事件报道的“现场感”,带动受众“参与”新闻事件。

4.不可预见性

电视新闻直播是新闻事件的实时记录,它在事件发生前会做好一切预判和期待,却无法控制事件的发展,这个过程呈现的悬念特征,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掌握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在带动受众理性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让受众主动获取资讯并且关注新闻事件发展,提升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钱塘江大潮的电视直播就具有这方面的典型特征。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钱塘江大潮这一壮美的自然景观可以实现在电视直播中完全记录和同步展现,观众通过电视新闻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实时画面,超越时空距离和避免浪潮危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字解说了解相关的知识资讯,在多重基础上对于浪潮形成主动期待和持续观看,实现了新闻资讯的信息接收。

传播规律的实践指导

1.流程缩短和技术应急

电视新闻直播的快速直接使得新闻制作流程缩短,要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新闻资讯的实时和顺利播出,就需要完善的流程制定,同时配合相应的全面技术应急预案。新闻直播前期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扩展和知识储备,在新闻制作流程缩短的要求下保证新闻质量,要求新闻工作者坚守新闻信念和职业道德。在宏大新闻叙事的同时,注意新闻细节的提炼,后续加入追踪和深入报道,以完善新闻内容、丰富新闻资讯、加强新闻深度,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由于电视新闻直播的即时性和不可预见性,在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预案,对于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应对新闻事件的非常态发生和突发事件出现,严守“把关人”职责,及时准确应对突况,保证安全播出,维护电视媒介的新闻权威和舆论传播使命,使得电视新闻直播实践不断进步和完善。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制作人员作为“传播者”控制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从而影响到“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新闻制作的编辑策划是对于新闻内容的选择和舆论传播的引导,是电视新闻的主体。根据新闻主题确定受众范围,依据受众要求制定节目风格、表达方式和传播目的。在电视线性传播的媒介特征下,将审美价值和逻辑含义寓于画面的编辑组接,充分发挥电视的影像语言特征,用声音和画面吸引受众,强化编辑策划意识,不断实践创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使命感,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价值。

3.高效配合协作

电视节目制作是需要多个岗位共同协作的集体工作,各个岗位都具有其专业性和技术特征,电视新闻直播的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高效协作和紧密配合。在电视新闻直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充分准备、认真工作,确保每个细节准确配合。2009年建国60周年阅兵和2015年抗战胜利阅兵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播记录,也是弘扬爱国精神、维护世界和平的重大新闻事件。电视媒体在直播准备过程中进行了周密准备和演练,央视阅兵直播分布57个机位,兼顾各个场景和角度,同时注重对新闻细节的敏锐把握,形成后续报道和深入采访,不仅增加了革命历史、军事知识的宣传教育,更是带动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使命感,彰显了民族文化和国家地位。通过团队密切协作的电视媒介,使得信息输出量大大增强,充分实现其大众媒介的传播价值。

4.多媒体方式的融入

“互联网+”时代已经形成多媒体手段的百花齐放。电视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些新兴语态,进一步融入多媒体手段,无论是策划、拍摄、剪辑还是后期制作,要充分运用新兴技术手段,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电视节目制作服务,提升制作效率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直播的实践探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形成传统媒介和新媒体技术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电视媒介将不断进步,继续发挥其竞争优势。

结语

传播规律对于大众媒介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电视作为教育宣传和传播资讯的主要媒介工具,用影像语言和线性传播特征作为自身优势,在大众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传播价值和文化内涵。直播是电视新闻特有的传播方式,保证了新闻的准确真实,增加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和时空体验。新闻直播是电视媒介的竞争优势和发展趋势,其发展过程深受传播规律的引导并已经形成众多的实践经验,建立了电视新闻的权威语态,彰显了电视的大众媒介地位。在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过程中,将传播规律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媒介特征和竞争优势,使得电视新闻直播更加凸显其艺术魅力和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默多克.传媒产业的功能和价值[J].新华文摘,2004(2).

[2]雷跃捷.张彩.电视新闻频道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法]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M].[美]克拉克编.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刘建明.新闻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法制报道 内容要素 效能研究

推进国家法制建设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进法制完善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对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法制报道是实现法制宣传与发挥法制监督的重要平台。当前,随着法制报道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于报道内容及传播系统的积极效能来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如何发挥法制报道的重要导向功能,如何从报道内容要素来提升法制报道的有效性?本文将重点阐述。

一、法制报道内容概述及问题阐述

对于法制报道是在报道活动中,对受传者进行法律知识、法律观念及法制信息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法制目标。从传播内容上来划分,一方面承载着社会环境等外部性法制建设及普法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是在具体的报道活动中,遵循新闻与传播规律,对具体的法制内容进行编制、抽象、组织等形成特点的传播目标。总的来看,法制报道的内容都需要从传播效能上来体现其有效性。恩格斯在1882年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出版而写的序言中指出“这一著作原来根本不是为了直接在群众中进行宣传而写的。这样一种首先是纯学术性的著作怎样才能适用于直接的宣传呢?在形式和内容上需要作些什么修改呢?”由此得出对于法制报道内容的确定,序言从专业性和理论性强的知识转换为大众化、通俗易懂的知识内容。对于法律法规来说,无疑是法制报道的重要内容,而就其知识的专业性与抽象性来说,不利于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因此,探讨法制报道内容的效能,就需要从报道内容的特点及有效性上来着手。

二、法制报道内容中的法治环境的传递效能

从普法宗旨来看,法制报道的内容应该有利于促进受众形成预期的法制观念和行为。从效能上来看,要从内容的真实性、公正性上来体现法制性,并作为法制报道活动的基本要求。所谓法制性,对于法制报道来说是其本质特征,也是法治精神或理念在法制报道中的贯彻和体现,法制报道行为不同于一般的报道,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对法律规范、法治精神的彰显。概括来讲,对于法制性,要从“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来着手,即围绕法制报道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能够从经济建设与依法治国中,维护法律精神,切实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在法律知识普及与推进法制监督中促进社会进步与公平。公正性是法制报道的重要特性之一,在法制报道活动中,要从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中传播法律的基本精神。一方面要借助于媒介优势,以合法的方式介入到具体的法律问题或法律实务中,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通过法制报道行为,以更加广泛的法制监督,拓宽舆论监督环境,进一步促进立法、执法和司法建设,真正发挥法制报道对社会价值的积极弘扬。真实性是法制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客观、真实为主题传播内容的法制报道,应该能够从具体的事件报道中真正做到与事实相吻合,不歪曲事实,不恶意夸大,合乎法律规范。同时,在法制报道中,对于法律新闻及评论能够从客观事实中摈除自身情感及偏见,尤其是对于涉案题材真实性的反映上,要从法制报道的所隐藏的法律及社会正义上,对案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提炼。

三、法制报道内容中的新闻传播多元化效能

对于法制环境及法律规范的遵循是法制报道内容的首要层面,也是对抽象、专业的法律知识进行有效提炼和传递的前提。而对于法制报道的第二层面内容的选择,则需要从报道活动中所坚持的法律逻辑上来编制和重组内容,使其能够满足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有效性与“普法”宗旨的融合。如前所述,法制报道要具有“法制性”,而这种“法制性”同样也需要体现出新闻事件的新闻性,然而,往往在新闻实践中,对于新闻性会弱化、淡化、甚至会忽略,从而使得法制报道过于专业化,工具化,对其传播效能大打折扣。随着现代新闻改革与法制事业的完善,对于媒介组织来说,尤其是法制报道来说,如何从法制性与新闻性上来把握报道的效能,更需要从语言表述上、时新性上来体现法制与新闻的特性。如在语言上多采用口语化、通俗性语言,在时效性上更加注重报道的快速性,在案件叙述上体现一定的故事性、趣味性等。

在法制报道题材问题的选择上,透彻性是媒介传播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制事件进行辨析与阐释的主要目标。利用具体的法制案件,从中来解释案件的社会根源及发生原因,并从案件背后的深层次动机上来突出法制报道的法理性,从而推动对法律精神的传播。可见,对于透彻性的获得,是媒介传播者所应追求的首要目标,也是法制报道工作体现法制效能的具体任务。只有周密而深刻的挖掘法制报道内容所折射的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才能更加具体、形象的阐述报道内容。在推进法制报道效能进程中,契合性是其内容传播的基本任务。所谓契合性,只有从三个方面来体现:一是从法制报道的内容与真实事件与受众目标相吻合,也只有从法制实践中把握好报道内容与接收对象、目标受众的贴切,才能提升报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从法制报道的内在特点要与法律知识相吻合,从法律主体及条文的内容要求上,与具体的事件、法律问题具有一致性,能够体现法律主体的参与性、实践性。三是法制报道内容与受传者的认知心理、接受特征相吻合,能够从受众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态度与情绪等方面,充分考虑受众的理解实际,才能促进法制报道传播的有效性。

四、结语

法制报道内容与效能的提升是开展法制新闻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全面提升新闻媒介活动有效性的内在需要,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报道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全面而准确地把握这两个层面内容的特点及有效性提升的内在要求,才能够科学规划与编制法制报道内容,从而增强报道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法治新闻报道的传播学分析[J].法学,2011,(09).

篇3

关键词:广电媒体 品牌文化 品牌文化建设

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拥有品牌忠诚就可以赢得顾客忠诚,赢得稳定的市场,大大増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品牌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①

广电媒体有新闻、专题、纪录片、综艺、访谈等多种节目形式,每一种节目形式都可以创建品牌,每一种品牌都有自己的个性,这正是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但是不同品牌之间也有共性,这种共性反映了品牌产品生产与传播本质性的规律。建设广电媒体的品牌文化,主要应包括以下四大要素。

一、先进的节目是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定位

广播电视节目是最终面向受众的劳动成果,节目先进与否最能反映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是形成广电媒体品牌文化的首要要素。先进节目就是代表了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创作理念和先进生产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节目,这是品牌文化建设的一个高点定位。先进节目既反映媒体的进步,也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比如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人类共同价值观和优秀文化成果,使用当代先进创作理念和生产技术等。品牌文化建设总是从单一的具体节目、栏目、专栏开始,进而扩展到整个频率、频道、版面,直至整个媒体,只有创建一批具有先进节目定位的核心节目才能支撑起品牌文化建设的框架。先进节目是起点性的定位,对于品牌文化建设的方向至关重要。

广电媒体节目先进性的本质含义是按新闻和广电媒体规律反映人类社会实践中的“真善美”。如央视的《新闻联播》《青年歌手大奖赛》《春晚》《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现场直播》等品牌节目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这些品牌节目有的虽然一年只有一次,甚至四年一次,但受众还是那么期待和守望,这就是品牌的魅力。在涉及人性的、人类的、自然的、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科学的等所有方面的广电文化产品中,无一能离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这一最本质问题的规范和衡量。

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人们所在那个时代的社会实践,都必须为人类文明的生产生活服务。这是所有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谈不上先进,是一种反文化的行为。广电媒体的品牌文化来源于节目的先进性,新闻系统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也是为了解决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能够长期受到人们的喜爱而成为受众心目中的品牌,其根本正是拥有并保持了这种先进性。在媒体实践中也有许多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媒体将主观意志置于高于一切的绝对境地,最终脱离社会大众需求;有的节目表面看来很高端,但曲高和寡,受众少得可怜;还有的节目看来很朴实,受众很多,并以名牌节目自诩,但总是受到批评,甚至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等等。所有这些情况都因为带有极端的功利目的,背离“真善美”的人类本质追求,因此不能进入品牌文化行列。

二、先进生产方式是形成品牌文化的保证

生产方式的先进性是文化内涵的源头问题,没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就不会有先进的产品,也就谈不上品牌,文化更无从谈起。先进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水平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综合了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生产、传播、推介和管理等高质量追求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支配下的生产活动中。广电媒体品牌节目创作同其他品牌产品的生产在质量意义上有相通之处,本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课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广电媒体的节目创作并没有像其他生产领域特别是工业领域那样深入研究产品生产质量和市场推广的问题,因此使相当多广电媒体的生产活动缺少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传媒影响力,好在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关注。

先进生产方式对节目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办法,虽然这些标准和办法可能不像工业产品生产那样有精密的数据标准和度量,这是由媒体产品的文化特性决定的。媒体实践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受众对许多媒体自以为是的名牌节目并不买账,甚至排斥,表面看来这是节目即产品问题,其实是生产问题,说到底是媒体没有按恰当的方式生产节目,至少在某个具体节目上如此。有这种看法并不奇怪,改革开放初期,当工业领域废弃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时候,也受到同样的质疑,媒体由于体制的原因和舆论工作的敏感性在生产上尚未经历这样的阵痛,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媒体迟早会面对这一问题。媒体有大有小,品牌也可大可小,但是对品质追求的理念是一致的。

品牌节目创作是综合了产品研发、创意、设计、生产、传播、推介和管理等高质量追求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技能支配下的生产活动。有些广电媒体节目研发是临时性的,改版前临时组织几个人搞研发,改版后就解散,这样的研发不可能对全面的形势进行长期、深入、专业的观察与分析,为生产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也不可能对研发后的结果进行质量跟踪和提出改进设计与生产意见。有些媒体甚至连这样的临时性研发也没有,靠长官意志、拍脑袋、拍大腿来做决策,这样的决策虽然有成功的可能性和案例,但是毕竟可靠性差,风险很大,不是一种科学的决策方式。几乎所有著名品牌商品的产生都有专业的研发人员、团队乃至机构,尤其上升到品牌的层次以后,研发就是创新的起点和发展的希望,媒体品牌生产也不例外。以广电节目中的新闻评论员为例:新闻评论员是节目的灵魂人物,也是媒体的中坚力量,一个优秀的新闻评论员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媒体的招牌,是最优秀的生产者,恰恰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许多新闻媒体的软肋;新闻评论员是一非常难选和造就的人才,媒体实践中有些新闻评论员业务能力很强,但是人格人品极差,这样的人担当评论员只能败坏媒体名声,根本造就不了品牌;还有的评论员人品很好但是业务能力不精,不能满足品牌生产要求。品牌生产是一种高品质的精品生产,同时也是一种高难度的生产,必须经过每一个环节的精工细作才能完成最后的精品,先进生产方式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必要条件,也是品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品牌文化建设的动力与保障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文明程度决定商品生产的文明程度。广电媒体品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化合作,也就是团队合作。因此一个品牌的产生是决策者、研究者、创意者、设计者、生产者、传播推介者等在不同职能岗位通力合作的结果,绝不是某个个人所为,品牌名气越大,参与劳动的人和汇聚的劳动智慧也越多。记者很优秀,摄像一团糟,节目也好不到哪去,反之亦然;决策、设计很优秀,生产和编排跟不上,结果也枉然,同样,如果决策和设计错误,生产者水平再高也无能为力。品牌文化的内涵是生产力水平群体性的优秀。生产关系是决定生产秩序、劳动关系和劳动态度的要素,不管广电媒体节目创作中的生产关系多么复杂,涉及到品牌生产,劳动者的劳动态度一定是愉悦的,这是美的创作规律决定的。劳动者只有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才可能发挥出生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生产出具有品牌价值的精品力作,因此围绕品牌产品的生产关系也一定具有先进性。

具体而言,这涉及到媒体人力资源建设、采编播设备建设、劳动关系、劳动分配、晋升奖惩机制、生产体制等各方面。品牌生产是愉悦生产,愉悦的动力就来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劳动力搭配好,水平高,干活的标准和效率就高;生产设备先进,产品的精美度就好;劳动关系稳定,生产者心里踏实,工作就专一;劳动分配和晋升奖惩机制公平合理,劳动态度就好;体制合理,生产活动开展就顺畅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媒体自身可以解决,有的超出了媒体自身的职能,需要更高层次的努力才能解决。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打通媒体品牌文化建设的通道,为品牌生产提供持续不断的原动力。

四、先进传播方式是实现品牌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

广电媒体是大众传媒,传播是生产的主要目的,传播的先进性主要指传播方式、传播价值、传播效益的先进性。传播方式包括传播载体、途径和时间等因素,在现代条件下广电媒体品牌产品传播的载体和途径无疑是全媒体融合的方式。只有通过传播才能体现品牌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当媒体把某种产品当成品牌加以开发和培育的时候,必须设计先进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的先进之处在于它的传播元素齐全,诸如传播内容与传播对象的准确定位、传播时机的合理把握、传播载体的合理使用、传播价值的有效开发、传播效果的有效监测和调控等等。如果这些方面都能过关,品牌产品文化建设的传播渠道就是畅通的,传播的到达率和受众的忠诚度就有保证。

除此之外,品牌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还需具备市场交流的价值,能够进入市场。传播时间是品牌产品必不可少的因素,品牌产品传播的时间过程,也是对其品质和服务稳定性检验的过程,只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才能得到市场和受众的认可。传播价值主要指传播内容的社会意义,本来在产品的先进性里已经包涵传播内容的“真善美”,这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广电媒体的社会公益性,是对广电媒体社会属性的特殊约定。在公益的前提下许多传播不能唯收听(视)率论,一些针对少数受众的窄众节目,如幼教节目、农业科技讲座、传统戏曲节目等,如果从收视角度考虑可能都有足够撤销的理由,但是这一类节目却有充分的品牌文化价值和市场交换价值,是应当坚持的。传播效益主要指传播的社会反响,所谓品牌产品通常是具有良好社会反响的节目,品牌节目有对受众的定位设计和合理编排,使节目播出后能收到预期效果,这是对受众的关照。

篇4

一、网络新闻的优势

网络新闻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吸引如此多的受众,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一)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传统报刊是视觉媒体,主要通过印刷在平面纸张上的文字、图片、色彩、版面设计等静态符号来传递新闻信息。网络新闻虽然仍以视觉信息为主导。但却有了明显的不同。网络新闻也有版面的概念,但是却赋予了新的内涵,极大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文字。传统报刊的新闻是静止不动的,而电子报刊的新闻就可以设计为变幻字、运动字、渐变字等字体,从而更具视觉效果,使读者长时间的关注某一新闻,而不会转移注意力。

其次是网络新闻有了超文本的结构和超链接的表现形式,随时可以实现跳转阅读。在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方式总是或多或少受到限制,网络则可实现以数据、文章、声音及各种图像在单一的、数字化环境中的一体化的信息传播。

另外,网络新闻在静态视觉信息中。增加了大量的动态信息,如博客和播客。由于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带动了博客用户的增长。另外微博客以互动性强、实用门槛低,更新便捷的特性使用户对内容的更新比传统博客更为活跃。

(二)具有可储存性

网络新闻具有持久的特征。如果感兴趣的人想要搜索或浏览回顾以前的新闻。他可以利用网络的储存,在某个新闻网站对这个时间的关键词进行搜索,通过网络的跟踪报道。或开办的这个新闻的专题,了解事件的背景,掌握事件的全过程。

(三)时效性和全时化

与传统媒体的生产发行手段相比,报纸出版周期长。广播电视虽然能现场直播,但还是要受播出时段的限制,网络新闻的制作与传播没有太多的中间环节,速度自然要快的多。对于一些时致性要求高的突发事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在事件发生的时候立即将信息传播出去,同时,根据事件的发展状况不断及时作出连续报道。

网络的另一大优势即信息的全时化播报。网络上的新闻信息始终处在动态的更新中,可以随时,同时,信息还可以在数据库中保留,而报纸和广电媒体则不可以,更何况大多数广电媒体还不能一天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而网络恰恰可以整日全时播报。

(四)广泛性

网络的出现根本突破了地域限制,任何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都可以自由畅通地与全世界的计算机交换信息。网络将单个人真正推到了全世界媒体面前,实现了人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个人化。人与人的地理距离概念由于信息自由高速的流通而变得模糊。

(五)互动性

互动性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网络的一个做突出的优势。互动性意味着使网络打破了过去有信息传播的者单向传送信息的格局,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变得切实可行。

网络媒体还可以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统计软件可以向网络新闻传播者提供读者在一天24小时中各个时段的访问流量,一个时间段的读者访问总量及读者所在国家和地区,对及时有效地调整传播方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网络新闻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网络新闻也存在不少隐忧之处,只有理智和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才会有利于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一)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遭到质疑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网络新闻更要全面、准确、真实,但是在网络“争夺眼球”的竞争中,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吸引受众,不惜用各种充满噱头的题目引起公众的注意。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一些商业性网站的新闻则可信度更低。近期对上海网民的一项抽查表明。目前占很大比例的受众认为网络新闻最大的缺点是“可信度低”。而且对其真实性持否定性评价的比例更是高达56.6%。

(二)新闻与广告并存,受众对网络新闻失去信赖,同时传统新闻业标准面临挑战

一个媒体的运营离不开广告,网络新闻也不能例外。

网络新闻媒体要维持正常运转须靠广告收益来平衡,这使得网络新闻广告化的现象日趋严重。许多网络媒体除了采取电子邮件及旗帜广告(bannen等常见的网络广告形式外,还将与新闻内容相关的广告放到与新闻临近的位置,甚至将广告嵌入新闻内部建立链接。这种版面编排,有时候连媒体本身都难以分辨“新闻”内容是新闻还是广告,更不要说一般受众了。

事实上要读者在网上辨别商业广告与新闻内容之间的界限远比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要难。印刷媒体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视觉上区分二者的线索;而在网上,则还处于摸索阶段。这一现状的直接后果就是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信任度在逐步降低。因为他们无法分清所阅读的到底是公正平衡的专业新闻报道还是带有商业倾向的广告信息。这是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将是未来网络媒体的一个研究方面。

(三)网络新闻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普遍质量不高,同时多媒体性及全时观念欠缺

当前腾讯新闻等许多中文新闻站点普遍存在着内容简单空洞的现象。经常阅读网络新闻的读者会发现,不少网上新闻标题很大,内容却很少,有的甚至只有短短的一行字,缺乏实质内容,相关背景也交代得不清楚,使读者无法从新闻中获益,新闻价值不高。

此外,全时观念的欠缺也削弱了网络新闻高时效和及时的特性,一些大型网络新闻站点如新浪网、人民网、中新网等基本上做到了全天24小时定期及时更新,而为数众多的中小站点因为技术原因或是编辑人手的限制,网络新闻的更新次数太少,导致部分网络新闻的迟于相应的纸质媒体。

(四)侵犯他人权力的法律问题增多。网络新闻缺乏法律规范

篇5

新闻执政是当代政治传播研究视阈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当前我国加强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简单来讲,新闻执政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来执政,即运用大众媒体新闻传播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信度和执政效力。在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运行的基本纽带和主要支柱,新闻执政能力自然就成为政党和政府在治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现代民主社会中,新闻执政能力的培养首先意味着政党和政府如何有效地实现舆论引导:如何增强对公众舆论的驾驭能力,如何提升对新闻事件的议程设置能力。而理解舆论引导的理论起点显然要从对“舆论”的概念解析开始。

简单来说,舆论就是公众对于某一议题所形成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显而易见,“公众”、“议题”和“共同意见”构成了舆论的基本要素。

如果严格梳理舆论的形成路径,不难发现它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无组织的群众意见的自发汇聚,二是来源于有目的的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舆论体现了大多数公众的意志,是构建民主社会的重要因素。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舆论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因而它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①。显而易见,舆论中既有理性和正确的部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感性和非理智的成分,只有准确全面地把握舆论这两方面的特性,我们才能充分理解舆论引导的现实意义和当下价值。现代社会中,新闻媒体是对公众舆论的形成与发展全过程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基本力量。媒体对舆论的引导能力,集中折射的其实是媒体对公众的影响力,因此,对地方媒体来说,对公众意见进行有效引导是当前提升媒介影响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舆论引导的路径:牵引与疏导

引导之“引”,意即牵引。所谓牵引,就是要求地方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立足地方发展亮点进行主动的议程设置,充分发挥媒体的主体性,有效牵引受众注意力。今天,传媒发展必须尊重受众心理逻辑,信息传播必须遵循眼球经济规律。只有充分吸引公众注意力,才能有效打造媒介影响力。因此,如何有效吸引公众关注是地方媒体提升影响力的关键。对地方媒体来讲,一个基本议题始终没有改变:如何把党委政府关注的问题变成公众关心的话题?如何让党委政府的意图在公众舆论领域引起充分的共振?这正是地方媒体进行主动舆论牵引的基本目标。

而当前地方媒体一个普遍的困惑在于,舆论牵引的手法总体来看显得生硬、教条、刻板,这极大地削弱了地方媒体舆论引导的力度和效果。特别是一些地方党报,看似喋喋不休,其实毫无效果,无法引起受众的共鸣和认同,有沦为“沙漠中的布道者”的危险。

地方媒体如何摆脱这样一个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坚持“三贴近”原则,用心做好民生报道,充分彰显人文关怀与亲和力。地方媒体要坚持把目光牢牢锁定在政府关心、百姓关注的接合部,坚持以民生新闻为主轴。其实,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之下,一切宏大的题材、宏观的主题,最终都将落脚在民生的层面,而这正是地方媒体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基本着力点。

引导之“导”,意即疏导。所谓疏导,是指地方媒体针对业已形成的社会热点问题和公众关注焦点展开积极的媒介传播应对策略。热点,是指一段时间内受到社会公众强烈关注的社会问题,这是地方媒体舆论引导中的重点和难点。关注热点,引导舆论,疏通公众思想,是当前舆论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增强舆论引导针对性的有效方法。

必须注意,由于与中央媒体定位不同,地方媒体针对热点问题进行疏导的压力要更为突出。不要让地方的热点问题成为引发全国关注的焦点,当中央媒体关注地方的焦点矛盾和突发事件时,就意味着我们地方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没有有效疏导、化解社会矛盾,出现了失控的局面,这是地方媒体的失职。

整体上来看,地方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要注意新闻题材的平衡。德国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依曼把舆论比作公众和社会的皮肤,认为要防止因公众意见过分分裂而导致社会解体。从这个意义上讲,舆论引导具有整合公众和调节社会的作用。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的题材总体结构中,保证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合理比例,无论是对于公众,还是对媒介自身而言,都非常重要。

舆论引导要把握的几个关键词

选择时机。舆论引导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体介入的时机。引导要因势利导,这个势,指的就是形势和时机。舆论引导既要强调新闻的时效性,还要讲求政治的时宜性。这就需要媒体通过新闻敏感、政治经验认真权衡。合乎时宜的舆论监督报道,能唤起社会公众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时代对新闻题材有三种划分,即新闻、旧闻、不闻,要求新闻媒介对新闻要有所选择,根据斗争需要或急或缓或舍。现代社会的信息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面对热点问题或突发事件,媒介应对不能拖延,更不能回避。一般来讲,对于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权威的信息披露越及时越好。媒体介入越及时,在舆论引导中越能取得主动,越能有效化解公众的疑虑。

呈现事实。舆论引导要用典型的事实说话,这是提高舆论引导感染力的最重要的方法。客观化原则始终是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因此,新的媒介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就要求地方媒体要遵循新闻价值规律,从新闻发现的角度,将宣传任务转化为新闻选题。新闻报道要基于事实展开,避免抽象议论。舆论引导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公众,而是给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舆论平台,让公众能充分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显而易见,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公众有关各项事物的充分的信息,也就是要培植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不要担心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公众会无所适从。“对真理的最好考验是让它在市场中自由竞争。”②其实,媒体给公众提供什么样的事实,就自然能使公众生成什么样的意见。

体现权威。权威是权力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我国地方媒体序列中的党报、主流电视媒体、政府网站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意志的直接反映,是执政权力的媒介载体,因此,构成了地方性的权威媒体。权威媒体在舆论引导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权威性。在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公共危机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传播党委、政府的处置决策,及时权威信息,牢牢控制话语权,避免因权威信息缺席而导致的公众信息饥渴。对权威媒体来说,这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所谓大道不行、小道风行,经验表明,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谣言泛滥,往往是权威信息渠道不畅的直接后果。

监控舆情。在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中,舆情是民意的一种综合反映。但是,必须注意,舆情本身并不是对民意规律的简单概括,而是“对民意及其作用于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规律的一种描述”。显而易见,掌握舆情对于舆论引导的成败有着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地方媒体来说,要有效实现舆论引导,就必须密切监控舆情,根据舆情的走向和变化来适时调整舆论引导策略。当前,尤其需要关注的是网络舆情。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信息门槛低、信息规模大、传播速度快、参与群体庞大、实时交互性强等独有优势,因此,网络舆情是各个层面社会舆情最直接的反映,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公众舆论的指标性样本。

设置议程。地方媒体要有效地设置和主导地方公共议程,这是体现地方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议程设置是西方传播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媒介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基本方式。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简单地说,媒介“在告诉读者怎样想这点上大多不怎么成功,但在告诉读者想什么方面却异常有效”③。议程设置是现代民主社会重要的执政资源,我们的地方媒体应该不断强化自身为社会设置议程的能力,通过有效引导社会关注,从而主动地进行舆论引导。

注 释:

①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②张巨岩:《权力的声音》,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89页。

③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篇6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经济类信息的需求也日渐迫切。如今,经济新闻早已改变了过去单一传递经济政策、经济信息,报道宏观经济形势的呆板面孔,当下的经济新闻特别是地方经济新闻,已经更多地将视角转向与百姓衣食住行相关联的各类事件、现象,更多地关注民生。因此,以民生视角对经济新闻进行采写报道已成为地方媒体在经济报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给本地民生经济新闻以更多关注

作为地方报纸,《哈尔滨日报》主要向哈尔滨市及下属县市发行。其经济新闻以反映哈尔滨市市委、市政府经济政策,经济形势以及消费动态、经济现象等为主,新闻本地化率较高。这就要求记者深入到经济生活的第一线,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观察和反映经济现象对民生的影响。

特别是在网络加入媒体竞争的时代,地方媒体更需通过强化经济新闻的本地特质和百姓视角,通过对区域性资源的充分开掘与利用,以获得区域性受众的价值认同。

例如,国家调整了银行刷卡手续费,这样的经济事件落实到哈尔滨会产生怎样影响?《哈尔滨日报》在经济调查栏目中刊发的《冰城银行卡刷得有点“卡”》,完全从地方现实切入,以在哈经营者、消费者和银行三个平民视角解读这一事件竟发现:刷卡费率下调,冰城刷卡非但顺利了,反而可能更卡。对这样的民生经济新闻,关注的不仅是普通经营者,还有银行、企业、政府,虽然是本土化新闻,却能在更广的范围传播。

经济新闻的民生服务不应放弃立场

注重服务性是现代媒体赢得读者的利器之一。《哈尔滨日报》在经济报道中,就一直努力探索如何向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力求为本地的社会经济活动或人们的日常需要、急需解决难题等无偿提供翔实的信息,为读者的经济活动提供参考。

比如,《哈尔滨日报》新生活商刊推出的《哈市汽车消费问卷样本分析》,以调查入手,详细解读了各收入层、年龄段、性别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和取向。同时,《哈尔滨日报》还在经济新闻中,大量提供求职信息,与民生密切相关的菜篮子、米袋子供求信息等等,以此增强报纸的亲民性。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新闻在以民生的视角增强服务性的同时,必须注意,即使是服务性新闻,也应该是有立场的新闻。在新闻报道中要时刻记得,经济新闻会对受众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引导。国家的房地产政策变动,读者大多关心自己手中的房产增减值,或者该不该立刻买房。此时新闻对此的报道,在突出对宏观经济政策解读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媒体自身观点的前后一致,立场统一,不要今天说房子要降,明天说要涨,前后矛盾。

增强可读性是经济新闻必修课

报纸的经济新闻要对抗快捷和内存无限大的网络“信息爆炸”,必须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而,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是非财经类报纸的经济新闻的必须途径。民生类经济新闻具有亲民的特点,但由于其与经济新闻的紧密联系,将此类新闻写得具有可读性有时也不太容易。

在经济新闻报道中,应做好翻译工作,化繁为简,把艰涩的经济专有名词、复杂的经济现象,用普通读者能看懂的、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在经济新闻中对外经贸报道,一般专业性较强,很难吸引读者。《哈尔滨日报》发表的《对俄运输,何以“舒筋活络”》,在语言上规避了艰涩的经济专业名词,用活泼的语言、轻松的句式吸引读者注意力;用讲故事的方法,给读者说明了对俄运输面临的困境和破局方法,在增强经济新闻可读性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大量事实证明,即使是专业经济新闻,只要我们从读者的视角出发,以普通市民喜闻乐见的“翻译”语言完成,就能获得对新闻至关重要的注意力。

总之,从民生角度出发的经济新闻,既应该包含内容的实用主义,又要体现新闻的人文内涵。能把实用的信息、符合经济规律的观点传递给受众,才是成功的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应将市场规律放置首位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报道一直有一个误区,即总是持有“鲜明的地方保护意识”。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这种意识为主导的经济报道独打天下——这些报道总是将外地企业带来的竞争视为单纯的“狼来了”。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的确曾在地方企业萌芽发展甚至是面对危机的时候,起到了一定的呵护与提醒的作用,但也客观屏蔽了地方企业健康成长与经济发展中潜藏的深层与复杂的问题。在媒体的保护声中,爱“撒娇”和不正视市场规律的“坏基因”渐渐深植于老国企母体中。

例如,当国内的饮品界大佬——娃哈哈集团开始做哈尔滨的地方特色产品“格瓦斯”的时候,一场市场竞争迅即展开。哈尔滨日报在2013年3—4月间,推出一组系列报道“格瓦斯的战争”,连续刊发《格局之变:家门口的格瓦斯“肉搏”》、《广告围城 秋林寄望“草船借箭”》等调查报道,全面调查分析各个企业在这场竞争中的销售策略、反应态度及市场的趋势走向,并试图以这场商战为案例,揭示企业面对的商业律条。

篇7

关键词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播音主持;专业规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51-02

0 引言

在当前这个社会中,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高速化已经变成主要特征,这也恰恰体现出媒体进化的速度尤为迅猛。大众媒体越发加强了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范畴的辐射能力,越发对人们的生活、思想、工作等方面造成影响,其不单单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也会成为权衡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我国的媒体在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发扬光大,展现出越发重要的社会职责与特殊作用。

1 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对内体现着党与政府的舆论影响力以及社会控制力。广播电视身为党、政府乃至百姓的表达方式,担负着主要的传播、引导、宣传的重任。从本质上来讲,工作身为意识形态的主要构成方面,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区息息相关,与国家国泰民安息息相关,展现出党和政府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广播电视传播,提高传播影响力,给党和国家全局服务,给广大百姓服务,成为了广播电视传媒的使命。快速有效的传达党及政府的声音成为其基本点,透过对党主张的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团结人心,打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主流舆论,在整个社会中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团结力。并且,要一直将展现党主张和体现百姓心声相结合,将秉持正确导向及民心相结合,将正面宣传为主和强化舆论监督相结合,依照百姓对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所需,积极确保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传达权、监督权,持续提升本身的影响力及公信力[1]。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对外表现及体现着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了。广播电视身为文化行业的主要内容,对于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传播也成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内容,本着向外发展的战略体系,建造国际化传播系统,强化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对国际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将我国的主流声音推出去,建立好中国的形象则成为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重任。而基本点主要在掌握话语权方面,需符合国际社会受众对文化及信息的标准,积极主动的向国际社会发出中国的声音,将党、政府、人民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来。透过我国的文化及世界的文化进行融合,持续提升我国文化的吸引力,令国外受众更加及时正确的了解我国的发展、变化及进步。

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从本质上展现着广播电视传播功能的实现效果及能力。广播电视具有多重功效,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都创建在良好的广播基础之上。不具备影响力的传播,其所有的作用都无法被真正发挥,所有传播都将成为徒劳。不具备传播力就不具备影响力,就不具备导向,不能被称作主流媒体。所以,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也将广播电视功能的检验是否获得有效发挥成为主要准则,成为了广播电视变成主流媒体的主要因素及标志性需求。将传播能力打造为基础与核心,通过有效的方式,强化媒体本身发展建设,积极提升本身的影响力,成为了广播电视传播完成科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2 播音主持专业规律

2.1 个性化风格展现播音主持的人性特色

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谈话类节目,是由崔永元为主持人的《实话实说》,通过其幽默、诙谐、真诚、朴实的主持风格吸引了亿万观众的目光;在1998年,由凤凰卫视中文台推出而一档时政与财经类的新闻栏目,为《凤凰早班车》,在主持人陈鲁豫温婉及放松的氛围里进行新闻节目,由于此类方式实为首例,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不论这些节目通过如何的改变,都将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这是由于这些主持人在观众内心深处,一直是高高在上的主持人,也可以和百姓如邻里之间一般进行欢笑、言谈,通过平易近人的风格打开人们的内心[2]。可是由于观众内心需求的持续变化,也加快了播音主持的不断革新。也正因如此,提升了播音主持规律的发展,也符合了广大观众的内心需求。

2.2 平民化理念展现出播音主持人的人文精神

对于新时期而言,广大观众的所需成为了广播电视革新的主要动力,为了符合观众的所需,贴合、关心百姓成为了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因此,符合实际、走进生活、贴近百姓成为了各大节目播音主持人的工作原则,通过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将观众当做自己的朋友、亲人,进而不断缩短自身和观众内心的距离。

2.3 专业化使播音主持更具有权威话语权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播音主持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对于电视广播的发展而言,也展现出这一发展的需求。例如在体育节目、竞技节目、卫生保健节目、生活服务节目等方面也从内容方面更贴近专业化。例如中央台气象节目深受百姓喜欢的主持人宋英杰,则为气象专业的高级工程师;主持《读书时间》的李潘则为文学博士;而《今日说法》的主持人撒贝宁则为法律学硕士[3]。这些栏目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更加能够满足百姓对知识获取的要求。只有这些播音主持人具有权威性的话语权,才能够提升人们对媒体的信任感。

3 播音主持专业规律受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影响

3.1 风格变异,过于媚俗化

这属于境界和审美方面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规律虽然注重个性化,在实践过程中也获得了个性化探寻的成功,可是这是创建在原理低俗趣味、倡导健康的正确表达形式上。而受众的趣味并非都为健康的,一些对“新、奇、特”低俗所需,假如要变成担负舆论引导及大众传播重任的广播电视传播的主要根据,则会令广播电视深受重罚。由于深受唯受众论的影响,使得播音主持人为了获得个性化的头衔,通常会脱离正常的跑道。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我展现意识过强,脱离了节目内容,误解作为主持人的工作及节目的核心价值之间的关联;

2)过于追寻富人的生活方式,看似非故意实则体现出拜金主义的倾向,误解了观众的品味及承受度;

3)形象、言谈过于轻浮,体现出自己掌控时尚的能力,误解了对时尚和美的关联。

这些方面并非偶然,而是对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误解,也是播音主持人欠缺内涵的缘由。

3.2 语境示范,过于随性化

此处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在语境方面的问题。语言作为播音主持人专业规律的关键内容,播音主持人规律需要具备专业人员的普通话规范,正确发音,极富美感,语言传达的技巧尤为熟练。广播电视传媒、播音主持人为了完成广播电视的传播职责,在研究语言方面可谓千变万化。由普通话夹带外语的主持方式,也有方言夹带普通话的主持方式,更有直接通过方言进行主持的方式,体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准确来讲,有些方式深受人们喜爱,由于其节目内容丰富,并且主持人具有较强的即兴表达能力,吸引了许多观众。可是,播音主持一旦脱离了普通话,脱离了专业的规范性,就毫无专业可谈。

4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完成广播电视传播特征的有益途径,也存在一些违反播音主持专业规律的现象,将新时期广播电视传播特征与专业规律的关系处理得当,并非只依靠播音主持人便可轻易解决,还需要连同广播电视播放部门、播音主持专业理论共同研究才可。

参考文献

篇8

司法公正,是法律的自身要求,也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内涵就是司法机关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是以司法工作人员的职能活动为载体,以严格依法为基准,要求人民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坚持平等、正当的原则,且要在审判结果上体现公平、正义的精神。

司法公正涵盖整个司法工程,其价值蕴含包括适用法律平等、诉讼程序正义和判决结果公平等方面 [1],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理解:一是实体公正。指现行法律分配给人们的权益与其通过司法活动所确认的权益相一致,且这种一致性应得到司法机关的充分保障。关于实体公正,我国法律确立的基本原则是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即客观地认定案件事实和准确地适用法律。二是程序公正。指在法律适用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充分保障每位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益,它是实现实体公正的重要手段,是长期司法实践中对处理各类案件程序、手段、方法规律性的科学总结。三是执行公正。即按法定程序公正、严格地执行生效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使纸上的东西得到切实的履行。四是形象公正。指司法人员的执法形象必须公正,也就是说司法人员在执法的过程中,除了要严格按照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处理案件外,在言行上还要符合司法人员的身份。只有司法机关形象公正,社会公众才能信任司法,司法救济才能成为社会公众一旦发生纠纷的首要选择,促使社会公众的矛盾和纠纷都能通过司法途径得到消解,从而避免社会矛盾的非法律手段解决。

可见,实体公正、程序公正、执行公正和形象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有机统一实体,都要求司法人员忠实地服从和使用法律,始终站在客观中立立场,不偏不倚,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新闻的及时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要快,要及时,才具有新闻价值,于是新闻工作者常常过多的强调新闻自由,对司法活动的报道往往超越了法律的界限,而司法活动具有一定的过程和程序。可见,新闻媒体过早的报道、评论势必会侵犯司法独立的原则,形成媒介审判,对司法公正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造成伤害。可以说,新闻报道追求的案件往往是具有生动性、重要性、显著性、新奇性的案件,从而引起公众关注与参与,形成媒体热点,而且,新闻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往往注重结果,追求惩恶扬善、分清是非为目的的正义,这使得其常常要对司法机关追求的以建立在程序正当基础上的正义构成强大的冲击,对人民法官判案形成强大的媒体压力,从而产生“媒介审判”的不良效应。

媒介审判这一概念发端于美国,由“报纸审判”演变而来。我国台湾学者尤英夫认为:“报纸审判的意义较为广泛,即任何民、刑事案件在普通法院审判前或审判后,由一般性或法律性报纸所刊载的消息或意见,不论其是以文字、图片、漫画及其他方式,不论其目的是在讨论、分析、攻击、侮辱与案件有关的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或案件内容及其胜负得失,凡足以影响审判者,都可称为报纸审判。” [2]

笔者认为,所谓“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作出判断,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其是对人民法院审判权和犯罪嫌疑人的公民权利的双重侵犯。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一般是民愤极大,影响甚广的“非自愿社会公众人物”,在事实的选取上往往是片面的、夸张的,所发生的案件一般具有重要性和显著性。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和白热化,一些新闻媒体对具有极大影响力和可读性的案件报道趋之若鹜,对其进行长时间、大容量、一边倒的宣传和炒作,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下,司法机关在对案件进行审理时,就不得不考虑公众媒体的压力,从而导致某些案件无法得到公正的审判。这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越位现象,其干扰了人民法院的独立审判,损害了法律的尊严。对“媒介审判”与司法公正两者间的冲突性,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新闻是自由的,其对法庭的报道和批评是需要的,但由于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司法判决在社会上的重要影响,当新闻用于报道和监督司法活动时,其自由的范围和程度应该受到必要的限制。一旦诉讼程序开始,新闻媒体的自由必须向公正审判的公共利益让步。当新闻用于报道和监督司法活动时,由于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和司法判决在社会上的重要影响,新闻自由的范围和程度应当受到限制。不仅新闻的采集、和传送要遵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而且发表意见和进行批评更要慎重。也就是说,从事司法报道和监督的记者要采取对法律负责、对真实性负责的态度,要承担更重的法律责任。实践中,新闻工作常常过多的强调新闻自由,对司法活动的报道往往超越了法律的界限,从而对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造成伤害。所以,新闻媒体既要发挥披露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又要对新闻报道加以规范和引导,以此防止和消除对司法公正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削除新闻媒体与司法行为两者关系上的紧张与不和谐,从而实现司法公正独立和传媒自由的平衡,并依法加以保障、引导和监督,使之达到良性互动与合理构建,形成媒体与司法之间的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主导性关系,逐步探索和建立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与新闻媒体正当采访权的合理界限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在法治推进的过程中,如何促进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独立的良性互动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提升执法办案水平。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人民法

院应积极提高审判人员的综合素质,确保司法公正是当务之急。法官的法律知识丰富了,业务水平提高了,将会把一个高水平的庭审展现在新闻媒体记者面前,以其闪烁着法律的尊严理性和智慧的专业才能赢得记者的尊敬。同时,办案法官要精心审判好每起案件,认真制作每一份法律文书,保证案件从实体到程序都不出现瑕疵,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四是强化自我宣传意识。人民法院在抓好执法办案的同时,应充分利用院内外各类宣传平台,丰富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及时上报稿件、编发院内信息简报,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宣传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壮大宣传声势,做到审判活动与宣传工作合声合拍,为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一方面要抓好法院内部的自我宣传。充分利用法院外宣网站、微博等快捷、便利的宣传平台对审判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宣传,不断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一方面要充分借助外媒搞好对外宣传。进一步加深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努力与其建立起诚实可信的良好关系,协同做好每一个旁听庭审案件的宣传报道工作,拓宽法制宣传面,形成集中宣传报道的声势。

一是提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涵养。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循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的行为,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正视新闻媒介与独立司法的区别,时刻谨记自身的位置与职责,做独立、公正、超脱的旁观者,树立距离意识,保持足够的冷静,不要急于做评判、下结论,有效防止“媒体审判”。工作中,应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切实尊重审判独立,遵守法庭秩序,报道案件信息时认真负责,严谨审慎,客观公正,向社会公众报道真实的审判过程和客观的情况,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以新闻从业人员的良好职业形象,与法官一道为实现媒体监督与案件公正审判的良性互动做出努力。

二是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学习。审判活动有其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特征,从事法制报道的新闻媒体记者和编辑要了解审判规律,熟悉基本的法律知识,尤其要把握现代司法的基本原则和审判工作特点。所以,新闻从业人员应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熟悉司法运作过程,对审判过程中的报道要慎重、严谨,对正在审理中的案件不作评述性报道,应不偏不倚,避免倾向性,不得充当诉讼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不得充当当事人与法官间的裁判员、审判员,更好地处理好新闻媒体与司法机关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新闻媒体对司法公正的不良影响,最终达到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三是强化涉诉稿件的审核监督。新闻媒体应加强内部的审稿力度,对监督司法的稿件进行严格审查,把好政策法律关,确保没有明显的诱导和倾向性的内容,防止可能影响司法独立或者侵权的报道流向社会,避免错误舆论压力影响司法机关正常的司法活动,侵害司法独立,损害司法公正,从而正常有效地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篇9

一、新闻主持人的角色错乱

错乱之一:谁在播新闻

新闻板块类节目融时政、经济、民生、社会等各种新闻资讯于一炉。囿于一地的地方台,因受信息来源窄、队伍力量弱等制约,不能像中央、省级媒体那样创办专业化新闻台,进行新闻资源的整合、分类传播,烹饪 “新闻大杂烩”既是无奈也是明智的选择。然而,“新闻大杂烩”如何烹调,由谁来掌勺大有讲究。一些地方台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播不像播,说不像说,美其名曰 “播说结合”。须知,播与说是不同的主持形态,语态不同,节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由于认识上的误区,有人认为播新闻是过去式,说新闻是现在式,新闻应回归大众,以生活的语言来说身边的新闻。但他们忽略甚至回避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并非所有的新闻都能说着播。如经济新闻严密、抽象,时政新闻严谨、严肃,必须严肃认真、字正腔圆、不徐不疾地播报,以体现此类新闻的权威性、客观性。若播说结合或者以说新闻的形式来表现,则难免给人拿腔拿调、矫揉造作甚至空虚无力之感。

错乱之二:谁在说新闻

这几年,说新闻节目在地方台遍地开花。与传统的新闻节目相比,说新闻表现形式自然、生动,内容贴近生活,在播新闻一统天下的时代,说新闻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于是,各地争先恐后地效仿说新闻的模式,有的地方台甚至还开办了听众说新闻节目。过了“保鲜期”后,人们发现,就内容而言,有的新闻是不能或者不适宜说的;就主持而言,“说新闻”带有主持人鲜明的个性色彩,要求主持人在遵循新闻本质和传播规律的前提下,熟悉新闻事件,了解来龙去脉,通透内涵实质,通过个性化及生活化的语言,准确讲述新闻事实,传递节目要表达的思想,缩短播新闻与受众产生的距离感,与受众形成互动交流。可是许多地方台的说新闻节目,由于主持人的认识能力不足及对新闻事件的不甚了了,要么主持僵硬,似说非说,似播非播;要么哼哼叽叽、琐碎拖沓;要么即兴随意,信口开河。新闻的明快简洁、新闻的客观严谨在他们的一番“戏说”中大打折扣。

错乱之三:谁在评新闻

近些年,评论类节目受到了广播电视的空前重视,评论类节目在许多地方台落地生根,网络上大量的优秀评论,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被二次传播。

这是一个好现象。在民主意识浓郁,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传播观点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传播新闻。问题是,现在的新闻主持人能否担当评论员的角色,能否评得深、评得透、评到位,引导社会舆论。常听到一些主持人评述新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时,或照本宣科,与主播的角色混为一谈,或者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肤浅空泛;或天花乱坠,神侃胡说,不知所云;更有甚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剑走偏锋,奇谈怪论,全然不顾大众媒体的公众形象,让人心惊肉跳。

错乱之四:谁在演新闻

一些地方台为了“抓眼”、“抓耳”,开始演新闻。演新闻大体以民生、社会新闻为主。曾听某台的一档演新闻节目,两个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事件当事人,煞有介事地演绎着事件的经过,尽管他们演得很投入,很卖力,但仍不禁让人哑然失笑。演新闻是一种探索尝试,事先要有所交代,否则就与江湖杂耍无异。

二、定好角色,才能演好角色

归类当前的新闻主持人,分为播报型、播说型、评说型、演绎型,他们定位不一,角色不同,较难“串联”。一般来说,播报型主持人字正腔圆,音色优美,发声吐气,娴熟自如,听觉效果颇佳。稍嫌不足的是,这些主播给人的感觉是正而不活,适宜相对较严肃的主流新闻节目。播说型主持人语言清新自然,贴近生活,个性色彩浓郁,能一下子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较适宜以民生、社会新闻为主的节目。但此类主持人一般来说语音条件不如播报型主持人,一旦遇到稍 “正”的新闻,便左右失据。对评说型主持人来说,语音条件是其次的,关键是个人的积淀与口头表达能力。一些地方台的主持人,大抵是一些阅历不深的年轻人, “内存”较小,除了从网络上收集观点,照本宣科外,鲜有自己的见解。演绎型主持人应该是“新闻说书人”

篇10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的中国经济治理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概念,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供给体系,提高供给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发展效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曾长期强调“需求管理”,即依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扩大有效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经济增长放缓,需求刺激效果式微,经济决策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参透了需求不足的表象,洞悉了供需错配的实质,并逐渐意识到:优化配置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创新四大生产要素,提高产品供给的数量与质量,方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一剂良方。

作为文化产业参与国民经济核算的新闻传媒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改革的方略理应在新闻传媒业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范式完全可以嫁接和迁移到新闻产业的改革土壤之中。报纸的订阅量、新闻广播的收听率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是衡量受众对新闻信息产品有效需求的重要指标,上述三者近年来的确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此种趋势变化揭示出的并不是受众需求的疲软,而是新闻信息产品的供需错位。在社会信息化时空格局加速形成的今天,人们要想实现对环境的全面感知,就必须更加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取,受众对新闻信息产品的需求只会成倍增长而不会萎缩,时代和受众否定的只是传统的、落后的新闻信息生产方式和产品形态,而不是新闻信息本身,受众需求会不断地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毋庸置疑,新闻产业的出路和未来在于能否坚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淘汰落后新闻信息产能,优化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结构。

一、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转型重构的题中之义

新媒体以其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使当代信息传播具备了即时性、交互性以及内容的海量化等特点,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不得不走上了一条与新媒体加速融合、基因重组、同生共长、抱团发展的道路。媒介融合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与框架,内涵极为丰富、多元,涉及到传播思维、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各个方面的变革,但媒介融合最突出的表征无疑是媒介形态的融合。新闻产业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形态结构调整实质上就是供给侧的改革,转变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必然要先从供给侧着手进行,以最前端的产业形态重构辐射和牵引新闻信息产品供给体系的转型升级,只有搞好供给侧的顶层设计,完善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机制,畅通新闻信息产品的供给通道,才能影响需求端的新闻信息消费,最终达到新闻产业转型重构的目的与收到相应的效果。

(二)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体制出现深刻变革,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急剧增加,都市报的崛起使我国的新闻产业进入了井喷式的发展阶段,大量报业集团集中出现,新闻信息产品供给数量大幅上升。得益于良好的市场环境,新闻产业实现了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任何产业都不能摆脱产业周期律的左右和制约,都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新闻产业的市场红利逐渐消失,人们对传统新闻信息产品的需求几近饱和,新闻产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新闻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优化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新闻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使产品生命力得到延续,迅速进入产业成长的新周期。

(三)供给侧改革是新闻产业满足受众需要的必然选择

新闻产业归根结底是为受众提供服务的信息产业,新闻信息产品要想吸引受众关注,占有更多注意力资源,就必须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需求。在互联网的技术赋权下,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分众化的特征,这种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媒介融合的变局,而媒介融合又相应地为受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接收终端,传统的产品内容与产品渠道已无法适应受众的需求变化,这就使“传统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风险”。[1]127“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型终端分流了传统媒体中年轻化且购买力较强的人群,但是从远期市场开发和受众培育来看,传统媒体也拥有更多的潜在受众,经过市场细分过的受众,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过程中更加专注于满足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分众化’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1]127因此,新闻产业致力于满足受众需求,最终还是要在供给端进行改变和调整,优质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自然会创造出强劲的受众需求。

二、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方向与途径

(一)培育自媒介主体,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

随着互联网进入Web2.0的发展阶段,媒介移动化、网络化、交互化程度不断提高,新闻信息的传受早已不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者”的全民传播时代,Web 2.0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公民新闻”的生产方式与“公民记者”的自媒介形态,它们可以高效及时地提供海量新闻素材。而传统媒体则主要依靠专业化、组织化的采编队伍完成新闻素材的收集,这种新闻生产方式的弊端在于劳动力的相对不足,即劳动力要素的供给与配置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闻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虽然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者为数众多,但他们不具备“公民记者”的特殊优势,不是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而“公民记者”群体却焕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蕴含着强大的新闻生产效率。因此,新闻媒体必须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大力发掘和培育自媒介主体,将其纳入新闻生产的劳动力供给管道,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活潜在新闻产能,最终实现新闻产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终实现新闻产业供给侧环境机制的完善与健全。

(二)强化互联网思维,狠抓融媒体技术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新媒体时代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印证,技术已成为媒介变革的第一推力。对应媒介大融合的格局演变,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更多地表现为融媒体技术的生成和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必须借助技术的力量。新闻产业必须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4G通信等技术,融通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种业态,粘合社交网络和新闻传播两个平台,创新内容制作方式,优化新闻采编流程,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加强传受互动力度,大力发展新闻网络视听服务,实现全媒体信息传播,将优质新闻内容与信息服务推送到网络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个电子终端,更好地发挥技术要素在新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高技术要素在新闻生产中的贡献率,生成全新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体系。

(三)加大基础性投入,做好新业态资本支撑

“互联网+”下的新闻传媒业虽然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它的发展决离不开强大的资本支撑,新兴传播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无一不是在资本的扶持下得以实现的。新闻传媒业的资本运营与其他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运营主体的特殊性,因为它同时具有文化产业和传播媒介的双重性质,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两种性质是业界面临的一个难题。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坚持内容制作为本,发展理念局限于业务范畴之内,对资本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缺乏成功的资本运营经验,这都将极大制约新闻媒体的转型与发展。在媒介融合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新时代,新闻业态的重组与创新成为了行业改革的主旋律,打造新闻传播新业态不啻为新闻产业的第二次创业,新闻媒体必须改变“重采编轻经营”[2]200的陈旧观念,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加大基础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资本的杠杆作用,借助资本的力量突破新闻采编创新中的技术瓶颈,做好新业态资本支撑,撬动最优质的新闻信息产品供给。

三、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新闻聚合者:《赫芬顿邮报》

RSS(简易信息聚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信息内容包装和投递协议,它通过搭建迅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对信息化时代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应用该技术进行新闻生产实践最为成功的媒体是创建于2005年的美国社交新闻聚合网站《赫芬顿邮报》。《赫芬顿邮报》利用搜索引擎和人工集合技术,汇聚和梳理传统主流媒体、新闻博客、社交媒体上呈现的新闻信息,实现24小时新闻聚合,为受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而庞大的新闻信息“自选市场”,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个性与兴趣,轻松自如地进行筛选和参阅,摆脱信息碎片化所带来的困扰。此外,《赫芬顿邮报》还提供了公民记者平台“Off The Bus”,采取“分布式”的新闻发掘方式,借助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力量收集新闻素材,随后经过专业采编队伍的把关与筛选,消除可能存在的新闻道德失范现象,最终实现社会新闻的快速。《赫芬顿邮报》通过技术要素的驱动与投放以及劳动力要素的最大化使用改进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效率,实现了新闻信息产品的最优供给。《赫芬顿邮报》的新闻生产模式对我国新闻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应在今后的新闻生产实践中加以学习和借鉴。

(二)三网集成者:百视通IPTV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为遵循新闻传播行业规律、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打造了一款全新的网络新媒体视听平台――百视通IPTV,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技术的新媒体业态。百视通IPTV以电信宽带网络为传输渠道,以电视机为终端,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向受众提供点播、直播等多种交互式新闻信息服务产品,在诞生后一跃成为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典范。百视通IPTV的成功之处在于提升了新闻信息产品的交互使用功能,高度重视了用户体验在受众需求中的关键性地位与作用。实际上,百视通IPTV所提供的新闻信息和受众在传统媒介终端上接收到的新闻信息并无本质上的区别,相比之下也没有明显的内容优势,但是,百视通IPTV所支持的交互式功能使受众可以随时对新闻信息进行个性化点播,不必再受频道的制约与时间的限制,流水线式的信息传播变成了模块化的产品供给,即使新闻内容相差无几,但由于有了新的互动体验,受众收看新闻的兴趣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百视通IPTV以“电视新看法”为核心传播理念,既保留了受众的接收新闻信息的习惯,又创新了用户视听体验,走出了一条新闻信息产品供给的新路子,是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实践者与探索者。

(三)思想时政融汇者:澎湃新闻

2014年,脱胎于上海报业集团旗下《东方早报》的新媒体项目“澎湃新闻”成功上线,它拥有网页、WAP、手机APP应用等一系列传播终端,以思想和时政新闻为主要传播内容,擅长时政新闻的深度报道与分析。“澎湃新闻”在媒体创新方面做的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却开创了新闻产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范式,其新闻生产实践的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澎湃新闻”坚持开放式的生产机制,与优秀的时政思想类优秀内容团队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积极探索“策展”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调动一切创意与策划资源为新闻生产服务;第二,“澎湃新闻”致力于新闻内容的交互式生产,强化新闻追问功能与新闻跟踪功能,畅通受众对新闻信息的评论和反馈渠道,高度重视受众原创内容的发现和挖掘,极大地提高了UGC(用户原创内容)转化为新闻素材源的可能性;第三,借助集团资本投放,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做强时政内容报道,以优质原创新闻产品为牵引,迅速抢占“两微一端”媒体传播新阵地,延伸新闻产业链,全面提升供给水平,实现新闻价值的传承与内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