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7 17:0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篇2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 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教学

1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概述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的贯彻与应用。所谓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vchology)是在反对两大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psychology)和精神分析心理学(psy choanalytic psychology)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兴起与主张正代表科学心理学的一种反省,代表教育界的一种反省,甚至代表第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科技文化的一种反省。

学校强调知识教学,强调教育的技术化和程序化,既未重视教导学生如何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关心社会,更未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与价值判断能力。关心教育的学者们认为。美国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教育是反人性的教育,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忽视学生主观需求的教育是反个性的教育。要想改造社会,挽救美国,就必须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这种不满于社会与教育现实的情况下,应运兴起了以人本教育为中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只是对人性、对心理学和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在教育上的意义是,不主张客观地判定教师应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康布斯等。

2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

2.1关于教育目标

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基础的。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兴起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教育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马斯洛认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发展人的个别性,协助个体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认识,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潜能。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按照这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2关于教育和教学的有效性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主要与五个因素相关:①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②采纳学生认为真实的东西,即应从学生的知觉水平着手理解问题、要求学生。而不是他们头脑中突然想到什么就要求学生什么;③帮助学生理解与探索学习材料对个人的意义,这是提高教育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④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⑤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学生认真参加学习过程,通过“做中学”获得知识的意义,并通过自我创造、自我发现和自我评价理解和内化知识。

2.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基本观点主要有:①教师应发展对学生的信任,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发展他们自己的潜力,这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②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分担学习过程,并为学习的结果承担责任;③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包括课本知识在内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经验纳入到学习材料中;④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或学习方案的制定过程,甚至让学生独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⑤创造一种民主、真诚、关心、理解的课堂教学气氛;⑥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教师应发挥“助产士”的作用,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⑦学习的材料对学生而言应是有个人意义的。(注:意义学习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3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启示我们,要重视研究学生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要从传统的重视知识教学转到认知和情感并重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认知和情感的主体,而不仅仅只是认知的主体,真正从“教师中心”或“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不仅仅关注学生在知识上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和态度;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3.1启发与传授相结合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不能一味地“灌输”。但也并不是说不要知识传授。而是应将启发探究与知识传授相结合。适时传授和恰当启发对课堂教学同样重要。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与传授相结合,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五个方面的态度和品质:①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②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③学会角色转换,把自己当作学习者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④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核心概念、思想方法;⑤掌握知识传授和启发探究的课堂教学技巧。

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启发学生探究知识、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重视人的情感。这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就要创造一种民主、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应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发展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和善于质疑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形成勇于修正或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的态度和品质。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合理的情感态度。

3.3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以往过于强调学习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等功能”,并且似乎已经形成评价方式多元化的局面,但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是以考试为主体。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认为以考试为主体的学习评价本质上是一种“外部评价”。人的一生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外部评价,它们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和生长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这种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地学习。

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自己的感受,从操作上讲,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建立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四点:①课堂练习体现针对性;②学业评价兼顾开放性;③阶段评价注重反馈性;④终结评价与选拔考试突出学科性与公平性。

当然,由于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的局限性,其理论也存在着某些有失偏颇的缺陷。如:忽视教育过程固有的特殊性,片面强调学生中心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过分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并最终走向情感至上的歧途;等等。因此,教师要正确评价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觉敷,叶浩生.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5.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篇3

论文摘 要:多年来,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在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中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如何利用这些心理学成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和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出发,对心理学理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高职院校日益普及,如何使高职院校利于不败之地,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高职教育的建设中必须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积极性。现代管理理论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管理领域,决策者、管理者通过分析并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实现对人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管理的科学化。本文在心理学理论在教师的管理和学生的培养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1.1“需要理论”明确教师心理诱因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为。因此,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实施有效的激励,就必须认真分析教师的需要特点,满足其合理需要,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需要有着明显的职业特征,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教师,特别是我国的多数教师,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物质生活往往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如果基本的生活需要得不到保证的话,往往也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改善教师物质需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一点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教育学生,首先要不断发展自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教师面临的竞争压力,迫使教师要不断的学习、研究,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需要,创造各种机会、条件,营造必要的环境,为教师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往往使得他们兢兢业业于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他们在教学的同时力求在自己专攻的领域有所建树,对科学有着长期、稳定、执着的追求。这种成就需要激发的积极性,往往比较强烈、持久。

1.2应用 “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所创。他认为人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也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将公平理论应用于高教管理,要求我们在校内外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充分肯定广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改善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现在很多高校也根据这一原理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正确评价和对待教师;绩效挂钩,公平奖励教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心理学理论高校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2.1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如遵守作息制度,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因此更具积极意义,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2.2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2.3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作为教师更应注重自身的完善,还要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心理学的应用将日益现出该学科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7月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年8月

5.卡肖, 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篇4

一、声乐教学中情感因素及其培养

情感的诸多要素特点,在于一种意向的过程。例如,它可以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难以言表的默契桥梁。情感过程的多种要素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弥漫、渗透于整个教学的空间,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对教学效果产生着强化或者弱化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兴趣、意志、动机和凝聚师生关系心理的状态或强度。情感对声乐教学的效应,一是表现在声乐学习的动力系统,二是表现在此过程中对声乐作品的体验系统。

(一)情感的动力效应

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动力效应。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在兴趣上。兴趣是从事学习所需持之以恒的探究倾向,而教师则是应该成为学生兴趣的动力来源,也就是说,引起学生兴趣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自身所表现的兴趣来正确引导学生。其二,在意志上。意志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所具有持续和坚韧特性的心理定向,它是与克服障碍相联系的有意识的心态。意志还具有在行为过程中不断调控心理目标的倾向,自觉地确定目标,支配行为,通过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坚持达到目标。其三,在动机上。在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往往总是出于某种动机,它是与前述两个情感因素直接相关联的。动机是由内在的认知观念加上或强或弱的情绪所决定。故而,学生要想进步,就,必须调动其行为的内在情感认知观,增强其渴望达到某种愿望及追求其目标的愿望。其四,在凝聚心态上。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状态,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隐性的情感要素。积极的凝聚心理能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毋庸置疑,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获得某种满足,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而师生之间善意的情感沟通过程,对学生的积极人际体验来说是最为直接的,这也是教学主动性的根本基础,但是,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条件学生,教师的人格状态应该有所变通,表现出与学生发展特征相适应的特征和要求。

(二)情感的体验与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禀赋以及教育背景存在个体差异,其性格对声乐作品感受力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倾向,但是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现培养应该是相通的,有共性可循。我国先秦时期《乐记》就有关于音乐情感的论断:“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生成文,谓之音。”声乐是表情的艺术,要想使演唱表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仅仅通过华丽的形式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演唱者还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调动起来,根据乐曲的特定情感内涵,适度偏离情绪常态,从心境的微微波动到狂热的激情这一情感连续体中,寻求并把握恰如其分的情绪度量,投入到作品的演唱中去,以使情感体验与唱技表露达到水融的境界。在声乐教学中,应该启发、培养学生情感化的艺术体验和表现,这里强调的情感,是把现实的、个人的、具体的情绪升华为普遍的情感体验。钢琴演奏家傅聪曾讲过么一句话“没有个性,怎样可能有艺术?这个‘我’很重要。而这个我,不能够是一个小我,而应该是个相当大的我”。换言之,一方面以自己的个性深入到作品所表达的普遍的人性和人类情感中去;另一方面,又要再走出来,以自己独特观察、感受、体验去表现这种情感的共通。这个大我既有容纳普遍人性的胸襟,又有鲜明的个性及与众不同的风范。

作为声乐教师,首先在教学中要刻意地培养学生感受声乐作品包含的种种深刻的情绪要素,将情感要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泛化经验,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给予表现和不断的精雕细刻,其整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转换和发展过程,只要有效地把握这一过程,学生的演唱才有可能做到声情并茂,产生出动人心弦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注意艺术情感的反馈。从教学信息论角度来说,声乐教师――声乐作品――教学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信息的反馈系统。教师把生活信息形象化、情感化,学生是情感接受体,是情感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把艺术情感作为一种信息传给学生,在学生中产生情感效应后又作为一种信息再反馈于教师,并对教师的再教学产生重要作用,这就是艺术情感的反馈效应。

富有表现力的情感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需要通过正确而又不乏创新意味的技能技巧予以展现,两者是统一的整体。技能技巧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声音的情感性和形象性。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方法因材施教,尤其要注重每一个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包括感知、记忆、注意、观察、判断、反思和推理等要素。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声乐演唱水平的提高,继以实现情感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音乐的记忆力,是声乐演唱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能力之一,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将声乐作品控制在规定时间的动态记忆中,融化成内心娴熟的体验与感受,然后才有可能进行表演的再创作。这种记忆要求反应迅速、表达准确、富有感染力,否则,就不可能保证声乐演唱的质量,也难以积累出丰富的演唱曲目。总之,情感作为声乐学习中的动力系统和体验及表现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要从声乐教学的每个实践环节中,予以重视与培养。

二、声乐教学中的意识因素及其培养

(一)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统一

无意识是意识产生的基础和转化的对象。意识是无意识发展的结果和最高的调节者。无意识活动中的表象运动、联想和想象活动,是在意识和理性的约束之外潜在地发生的,具有自由和丰富的特点,同时也积极地影响着创造。然而,心理活动是一种有序的组织和有规律的运动,自觉的意识活动也能够与无意识相协调。人是通过语言并依赖其显性的和隐性的表征,在思想中对事物和现象给予联系的。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从无意的角度,学生在声乐训练中大量的操作运作,的确是在“自动化”的、先于有意识追踪的心理状态下发生的,但是,自觉意识也是必需的。学生需要明确声乐训练中自己感知的对象、行为的目标、思维的内容,以及感知、行为和思维的效果。具体说,学生在声乐学习中,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在练什么,怎样练,练习方法是否妥当,练习的效果如何,这些都是学习者有意识的自觉表现。无意识与自觉意识的结合,要求既要发挥无意识的“浪漫”思维,又要有主动调控的自觉意识,思维在先、拟定目标、假设步骤,在练习中循环调整,以持续地琢磨和追求理想的声音品质效果与身体状态协调。在声乐学习中,自觉意识又是与意识的能动和有作为联系在一起的。所谓能动和有作为,其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学习者牢牢把握声乐练习的目的,在联系之前对练习内容的整体效果的预见,并以此拟定练习的 具体步骤,有章法地运用技巧,在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展开对声音的表现。这里的意识,不仅限于大脑的思维范畴,更为实际的还有演唱者的肌体所体验到的动觉意识。从思维与动觉两者的关系看,意识与行为互动,思维见于演唱发声行为,两者统一存在于演唱之中。另外,意识不仅表现于演唱,同时对演唱的动作起着诱导和调控作用。

(二)意识的主体性与培养

在声乐的正确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从感觉、知觉、到思维、意志、情感等反映活动以及内部稳定的声音概念的形成来看,都可以依托意识到形式而产生。作为声乐学习者,意识的主体性也就是自我意识绝对不可缺失。意识的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镜映自我和反思自我。

其一,镜映自我。这是借鉴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在声乐学习中,是以他人的演唱状态为“镜”以其参照、矫正自知状态的心理过程。这里,有正面和积极的映照,也有负面和消极的映照。在声乐教学的许多情境中,后者更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所在。而且,声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确经常使用“反面示范”的方法展示和说明学生的错误,为学生提供观察、认识自己的错误所在的形象,通过观察认识教师的“反面示范”,学生可以对合理和不合理的演唱进行比较和鉴别,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琢磨和尝试正确的演唱方法。

篇5

关键词: 非语言 英语教学 心理学

从言语教学与非言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比较来看,言语教学为教学中最主要和传统的方式。就从中国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言语教学是最主要的方式。曾有心理学家指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非言语暗示表达了交际含义的93%,非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言语交际的补充,而且还单独作为一个语用行为存在。

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不可忽略的,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1)非言语交际相对于言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1)重复言语交际的表达。非言语常常能说明和解释言语所表达的内容,例如,用英语解释car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用挥动手臂连带手指划圈或是用粉笔在黑板上图示。2)协调示意并调控他人的行为,用非言语的手法调控信息交流。例如,在调动课堂气氛,希望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可以稍作停顿,用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给学生暗示,以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3)补足并增强言语行为“以情感人”的效力。例如,在表扬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可以在言语表达的同时给予赞同和认可的微笑。4)替代言语所表达的信息。例如,在平息教室内喧哗时,可以稍作短时的停顿,或者走到表现最活跃的学生旁边作近距离的停驻,这样可以用非言语代替言语传达信息。5)强调言语表达的情境。例如,可以用非言语中的副语言的语调的提升去引起学生的注意。6)抵触言语并表达复杂的交际意图以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在学生有上课迟到时,可以微笑不语,但并不是鼓励,而是表示这次不当全班的面为难,下不为例,让学生自己觉得自己的做法欠妥待改进。(2)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在个体上成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一种载体,其自身的非言语构成元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具体应用如下:

1.目光语:人的目光具有非同寻常的心理接触力和表现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可交流一种愉悦的心情和传达鼓励的期待。教师愉悦的心情在眼神的交流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心情,更利于学生愉快地吸收知识;目光交流可拉进学生与英语学习的距离;鼓励学生在学习时勇于提问和克服回答问题时的紧张情绪等。教师还可用环视表示一种对待学生的重视及平等态度,用眼神的关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稳定课堂的秩序。目光交流也为的是多掌握学生反馈的情况,并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专注。在非语言交流中,目光接触非常重要,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目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正确的目光投放点是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2)目光给予信号,影响学生的行为。(3)加强目光巡视,杜绝出现课堂死角。英语课堂上学生容易出现担心出错以致保持沉默的状态,教师的目光巡视通常可刺激学生接受心理暗示,从而使其开口表达。

2.面部表情:面部是确认情绪反应的重要部位,并且有助于教师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而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反馈到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而适时调整教学的内容与进度,人性化地做互动与互补的调控。一位面带微笑自信的教师能更好地带动课堂气氛,如果是初次见面,这样的老师更能拉进和学生的距离,缩短磨合期,而且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的一个微笑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认可与肯定。另外,较之中国人,原英语文化人也更倾向于用更多的面部表情来表达,英语教师也可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学生融入英语文化中去。

3.副语言:传递特定信息的非言语的声学现象譬如音色、语气、语调和语速。这些副语言灵活运用使学生更容易、更准确地接受信息。英语教师可根据情况适中地调整自己的副语言特征,不完全同于而又趋同于英语副语言的特点,让自己的副语言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而又让其容易接受。例如作为显性的英语文化,特别是美国人,有更多时候、更强烈程度的副语言表达,语调更高―――在笑的时候更不例外。再如,英语的语调和重音在表意的侧重与汉语是有区别的。

4.身势语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身势语言是教师使知识形象化、立体化,增强与学生沟通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例如,英语教师可用身势语言更好地解释和说明其在英语文化中的特定使用;学生可以在英语课堂里减少拘谨的身势语,特别是在英语口语时采取比较放松的姿势,也可以用稍汉语夸张的身势表现手法来表达英语。这些都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5.空间学: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Hall指出,空间的变化会对交际产生影响,或减少或增强交际的效果。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这种空间学的运用具体就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具体表现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可走到学生跟前倾听,以表示足够的重视和鼓励等;而且在教室内用可活动的课桌来摆设,圆形的摆设更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平等的地位,例如,在口语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及分组讨论,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

总之,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非语言教学技巧虽然不能增加知识量,但可影响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任何一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外,都需要重视非语言技巧的作用。熟练掌握和运用非语言教学技巧是教师的必备的基本功。

参考文献

[1]汤桂芳,汤福球.简论非语言教学技巧的心理学意义.教育评论[J].1994,(06).

篇6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医学双语教学 迁移作用

abstract:the cognitive level mostly depends on the meta?鄄cognitive level. as far as bilingual medical teaching is concerned, what it should keep in mind is that effect of transfer on medical teaching is deeply embedded in meta?鄄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the article study the utility of cognitive movement from meta?鄄cognitive strategies in bilingual medical teaching with the scope of our country where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perform bilingual medical teaching in english?鄄to?鄄chinese.

key words:meta?鄄cognitive strategies; bilingual medical teaching; effect of transfer

【基金项目】兰州大学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26)。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0-02

一、引言

受认知科学的影响,以探索知识的心理表征为核心,认知心理学强调对语言执行主体及其心理机制进行解释。基础医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课程,从形态到机能,由生理到病理,跨越微观世界,建构复杂和抽象的健康与疾病的统一,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以母语与非母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 要求医学双语教师不仅要具备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采取有效的双语教学策略,语言的认知理论,将对医学专业知识教学转化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社会生态学效度要求更高的医学双语课程更是使然。

二、认知心理学的语言观

认知心理学的语言观提出信息演绎学说:建立语音与语义之间的思维、语言转换和语言基础单位的转换等逻辑过程。互感和联想的过程,是非母语介质对概念,知识的觉知,记忆和思维的过程,是从母语认知到非母语认知的角色替代。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双语学习最典型的盲点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非联动,建立双语联动是一种语言思维对另外一种语言习惯的侵蚀和融合,隐含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语义,往往需要在集成前定义出它们的模式。双语教学促进语言觉知和语义认知,即非母语认知习惯的形成,从而建立起新的语音与语义间的思维和互换,内在语法是语言行为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语言表达可以访问不同的内存认知组件,以确定这些符号之间的组织规则和结构关系[1]。

wallentin比较有具体空间意义的句子和有抽象空间意义的句子,研究显示在具体的语意背景下,不论是否有或无活动的名词,都能激活双后侧大脑网络,包括海马旁、扣带区区域和颞枕顶叶交界处[2]。这些脑区已被证明参与在的心理导航和空间语义加工中的作用。抽象句子语义的激活和先行理解前提下复杂的语义扩展主要在颞叶、左颞后侧网络和前额叶皮质,这些发现支持了对于空间语义内容的理解,需要非语言的空间处理认知模型参与[3]。

在人类双语听觉和语言文字的理解时,必须是认知任务的注意兴奋和抑制信息来源的分心干扰的结果。filippi在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意大利被试和德国被试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显示,意大利被试在有效控制英语对母语(意大利语)的口头干扰时,显示右侧小脑灰质密度明显较高;德国被试在书面英语单词的语义判断中存在主导语言(德语)对英语干扰时,在右后小脑半球蚓部旁区的功能被激活,双语语言抗干扰控制在右后小脑半球蚓部旁区是新的研究敏感区域[4]。

借助语言习得知识的主体,应该避免停留在某个单一的文化视角上,只有转换、兼顾双方的知识储备和渊源, 从有利于知识有效获得和转化的立场出发,文化间的交流才能成功进行。句法模型不等于心理操作模型,语言与心理模型所代表的思维、精神活动是不完全同质的。从内容和实体的关系来看, 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用声音来表达语言意义的过程, 或者说是表达实体(语音) 通过由内容形式和表达形式构成的语言系统的一种干预, 同时也是与内容实体( 语义) 发生关系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 意义的理解需要依赖认知的推

[5]。

三、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

(一)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

任何与人的语言行为有关的心理经验,都能反馈影响元认知在语义加工中的实践研究,诸如语言理解,语言生成、语言获得、言语错误、语言缺憾等。stella将文化冲突定义为来自两种文化的双方在内容、认同、关系和过程等方面所感受的或实际发生的价值观、标准、处理方式和目标上的不相容,这种不相容表现在认知加工过程的高级调控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元认知策略的异化[6-8]。

元认知又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9]。元认知策略,被认作是有意识的使用的、高于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策略[10]。它包括选择注意、计划与安排、评价,随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关于元认知的分支研究: 元学习、元注意、元语言、阅读理解中的元认知等等, 很快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门课题[11-15]。外语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以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知识等)、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认知、元认知、社交能力)为基础的。6~9个月龄的婴儿已经能识别语音信号包括声母、韵母和这些语音的组合,9~15个月龄的婴幼儿,已经发展出通过语意理解他人的目标和意图的元认知能力。图片命名研究中父母命名每一组中的图片[16]。在父母语音表达文字时,婴幼儿目光追随相应命名的图片,结果表明在没有受过训练的实验室环境中,即使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经验也是通过日常的普通的语音和语义的经验所建构,婴幼儿对认知目标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成就惊人。无论是婴幼儿或成人在语言习得早期,既同时学习词汇和学习语音语义参照结构,来判断他人和环境的意图,元认知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双语儿童实用语言技能的认知因素在学龄前的几年就已发展和分化[17]。

miles采纳以汉语普通话为母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平均年龄21.2岁的新加坡居民和平均年龄为19.7岁以英语为母语苏格兰居民为被试的研究中,在回答时间语义隐喻遵循的是加工的垂直尺度还是平行模式问题时,注意到持双语可以灵活地适应多种表达模式,汉语和英文双语语义加工拥有两个心理空间,而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双语元认知策略有效促进了语义时空维度的微妙变化[18]。元认知结构的理论模型,已使用半结构化元认知评估访谈(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interview ,mai)同时使用元认知评估量表(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scale ,mas)评估被试的主题是如何在生态环境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19-21]。

(二)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迁移作用

大学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不仅是一门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也是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医学术语具有多源的建构特征,分别源自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鄄saxon)、希腊语(greek)和拉丁语(latin)系,如endocarditis (心内膜炎):即是endo?鄄within(向内的)、 cardia?鄄heart(心脏的)、 和?鄄itis?鄄inflammation(炎症)多词源的表达。同时,医学概念和现象的句式、篇章结构的转换主要涵盖句型、语态、短语、结构乃至全段文字内容也具有双语语言转换的原则和特点。

采用语言转换原则即用已知的熟悉的信息去获取陌生的新信息,同时简化即将复杂费解的难点转换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使静态的长时记忆中的元认知知识与动态的调节过程衔接起来,社会认知理论对医学双语教学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自我导向的最优化的教学策略,同时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实现语言形式与学科内容的统一,即既学习语言形式也学习学科内容,通过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几个步骤来完成[22]。

基础医学双语教学解决问题时的“出声思维”仅仅表达了短时记忆中已经存在的信息,但是,要求教师在解决母语与英语信息转换,以及迁移英语教材的深层寓意过程中有效迁移,在医学逻辑判断时,则会涉及元认知策略在双语教学中的正迁移的操作,使医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的加工成份,专职控制和调节非自动化的加工过程,能够使大脑意识从指向信息加工的内容转换到指向信息加工的过程,适时地影响双语教师元认知知识、表达教师元认知体验伴、反馈教师元认知监控[23]。语言能力的元认知直接影响到对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表现,用来解释和预测语言能力的个体差异和质量,元认知策略可能不仅专注于工作记忆容量,而更重要

的涉及建构语言表达的能力[24]。

peltola借助失匹配负波反应研究,对14岁被试母语和非母语元音对比测量显示,母语记忆痕迹的原型元音形成早期,是元认知加工策略对认知语境影响的是对非母语发音准确性的关键[25]。kim研究母亲为日本移民到韩国的儿童被试,在日韩双语环境中,电脑语音实验室对照韩语语音发展,包括发音错误模式,对照组包括住在同一地区韩国儿童。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移民在韩语元音共振峰表现出显著延长元音的现象,并表现母亲在言语的发音过程中的双语语音转换元认知策略迁移到自己的子女,韩语语音发展元认知模式的识别和对逻辑的推理,不仅受韩语语境,也受其母语和父母执行策略的影响;甚至父母的双语语境的表达,对认知发育风险高的低出生体重婴儿的影响在关键语音的发音更为明显[26]。对帕金森病患者在受损的元认知认知语境中,双语发音的语音,形态和句法错误情形最差[27]。

基础医学双语教学最典型的盲点是语音与语义之间的非联动,建立双语联动是一种语言思维对另外一种元认知语言表达策略的转化和融合,双语教学促进语言觉知和语义认知,即非母语认知习惯的形成,从而建立起新的语音与语义间的思维和互换,内在语法是语言行为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hardin提出了医学高等教育必要的概念学习的三个核心组件:定义概念误解的框架,发展持久的语境理解,并获得必要的知识背景和技能迁移的能力,转变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28]。

四、元认知策略对双语教学的启示

教师自身应改变传统观点,具备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意识,在教学中双语教师往往把重心放在目的语上,教学和研究工作也以英语语言、文化为中心,这种单向一边倒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误导教学本身,英语教学与学习变得工具化、功用化,这势必造成了医学双语教师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不敏感,甚至迟钝。因此双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英语与母语的文化知识迁移的元认知策略的调整,把握母语文化输出与目的语输入之间平衡,特定的情形中,能够正确、有效、满意地进行交流。

元认知能力及其策略被当代认知心理学视为智力操作中核心的决定性成分,并成为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突破口和关键。外语学习活动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和元认知的过程,元认知策略是揭示双语教师效绩优劣的深层原因,要让基础医学双语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从有意识到心理自觉,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总结。言语与语言行为之间应有元认知逻辑形式关系,这些现实课题,只能随着认知科学、语言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当模拟和演绎语言行为的模式越来越精细的时候,才能得到可能准确的厘清。 参考文献:

[1]wallentin, m. & weed, e. (eds.) accessing the mental space-spatial working memory processes for language and vision overlap in precuneus [j] . hum brain mapp ,2008,29(5):524-532.

[2]wallentin, m. & nielsen, ah. (eds.) bold response to motion verbs in left posterior middle temporal gyrus during story comprehension [j]. brain lang ,2011,19(3):221-225.

[3]wallentin, m. & ostergaard, s. (eds.) 2005 concrete spatial language: see what i mean [j]. brain lang 92(3):221-233.

[4]filippi, r. & richardson, fm. (eds.) the right posterior paravermis and the control of language interference [j]. j neurosci,2011, 31(29):10732-10740.

[5]熊学亮.1993 《认知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stella t.顾力行,迟若冰译《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m]. 2007,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coelho, kr. & galan, c. physician cross?鄄cultural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kills,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health outcomes in the physician?鄄patient relationship [j]. int j family med, 2012 ,published online, doi: 10.1155/2012/376907 .http://ncbi.nlm.nih.gov/pubmed.

[8]crawford, t. & candlin, s. 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needs o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nursing students to assist their completion of the bachel

or of nursing programme to become safe and effective practitioners [j]. nurse educ today ,2012 http://ncbi.nlm.nih.gov/pubmed. epub ahead of print.

[9]mainela?鄄arnold, e. & misra m, (eds.) investigating sentence processing and language segmentation in explaining children?蒺s performance on a sentence?鄄span task [j]. int j lang commun disord, 2012,47(2):166-175.

[10]o?蒺malley, j. & chamot, a.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199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bracha, kramarski. promoting teachers?蒺 algebraic reasoning and self?鄄regulation with metacognitive guidance [j]. metac and lea,2008 , 3(2): 83-99.

[12]gonny, s. applying learning strategy questionnaire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j]. metac and lea, 2011 6 (2): 91-109.

[13]townsend, cl. & heit, e. 2011 judgments of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 [j]. mem cognit 39(2):204-216.

[14]annemieke, e. & jacobse (eds.). towards efficient measurement of metacognition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metac and lea ,2012, 7 (2): 133-149.

[15]gonny, lm. & schellings, b. (eds.) assessing metacognitive activities: the in?鄄depth comparison of a task?鄄specific questionnaire with think?鄄aloud protocols [j]. eur j psychol educ published online, 2012,doi: 10.1007/s10212-012-0149-y [16]bergelson, e. & swingley, d. at 6?鄄9 months, human infants know the meanings of many common nouns [j]. proc natl acad sci , 2012,109(9):3253-3258.

[17]tare, m. & gelman, sa. can you say it another way? cognitive factors in bilingual childrens pragmatic language skills [j]. j cogn dev ,2010,11(2):137-158.

[18]miles, lk. & tan, l. (eds.) can a mind have two time lines? exploring space?鄄time mapping in mandarin and english speakers [j]. psychon bull rev , 2011,18(3):598-604.

[19]masland, mc. & kang, sh. (eds.) association between limited english proficiency and understanding prescription labels among five ethnic groups in california [j]. ethn health, 2011, 16(2):125-144.

[20]semerari, a. & cucchi, m. (e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interview: instrument description, factor structure and reliability in a non?鄄clinical sample [j]. psychiatry res ,2012,200(2-3):890-895.

[21]semerari, a. & antonino, c. (eds.) how to evaluate meta?鄄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psychotherapy? the metacognition assessment scale and its applications,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j]. clin psychol psychother,2003,10:238–261.

[22]burke, h. & mancuso, l.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metacognition, and simulation learning in nursing education [j]. j nurs educ ,2012, 51(10):543-548.

[23]彭聃龄.《认知心理学》[m]. 2006,:浙江教育出版社.

[24]mainela?鄄arnold, e. & misra m, (eds.) investigating sentence processing and language segmentation in explaining children?蒺s performance on a sentence?鄄span task [j]. int j lang commun disord, 2012,4 7(2):166-175.

[25]peltola, ms. & tuomainen, o. (eds.) the effect of language immersion education on the preattentive perception of native and non?鄄native vowel contrasts [j]. j psycholinguist res, 2007,36(1):15-23.

[26]kim, js. & lee, jh. (eds.) korean speech sound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from bilingual ja

panese?鄄korean environments [j]. korean j pediatr , 2010, (9):834-839.

[27]zanini, s. & tavano, a. (eds.) fabbro f. spontaneous language production in bilingual parkinson?蒺s disease patients: evidence of greater phonological,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impairments in native language [j]. brain lang, 2011,113(2):84-89.

[28]hardin, pk. & richardson, sj. teaching the concept curricula: theory and method [j]. j nurs educ, 2012 51(3):155-159.

篇7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学创新

一引言

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应根据颁布的新课程教学标准进行不断调整与创新,要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向,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这样才能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解决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这对师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要能够深入理解新课程教育思想,科学设计初中课堂教学,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快速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将新课程教学理念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价值。初中语文教学要处理好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改善师生教学合作的关系。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

首先,要明确和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初中师生要能够对语文教学过程渗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各个环节进行改变。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培养,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初中语文成为学习各科的基础学科,要将语文能力运用到各科学习中和社会实践中。这样就拓展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广度,使得教学方式变为开放性和互动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个性化体验,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阅读实践,帮助学生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深入咀嚼隐含在全部文字中的信息,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训练。

其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进行调整和转变。在课堂主体方面,要转变教师的主体角色,要减少教师对课堂的绝对控制,要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参与权,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就转变了课堂教学的角色,从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和指导者,从教学的单向性转变为双向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参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度。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尊重和个性化辅导,促进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这样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考虑个体学生的能力与特长,满足学生的充分发展需求。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根据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累积,并结合现实情况,来使用新课程教材,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编排思想。初中语文课堂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教学活动立足于学生,教师应根据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实学生的语文知识,建构学生的知识结构。

最后,初中语文教学应蕴含着不断创新的思想,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显示出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活力,避免了枯燥无味和沉闷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创新教学方面有多种方式,如采取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构建教学场景,进行语文课文的角色扮演,建立语文学习的合作小组,更好地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讨论的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教学互动关系,让学生快乐自主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加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情境体验法对高尔基的《海燕》进行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包括大海的平静与波涛汹涌,将海燕的精神贯穿到学生的内心情感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创造力和对大海的感受。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人物与情境事件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在实践体验中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文中的情感,丰富和积累生活经验。

三教师应对语文教学蕴含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善

首先,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调整。初中语文教学教案的设计与编写,应是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的,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定的内容,否则课堂教学就是呆板的,让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这种动态性地调整关系,就显示出学生教学参与的内容,教师应给予学生课堂思考与讨论的空间。其次,师生的关系变为教学和学习的合作者,双方共同成长。教师要对语文课堂进行组织管理,但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主动权与教学参与权,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地位,学生有了很好的发挥平台。由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合作教学。再次,初中语文教学应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丰富教学手段与方式,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和专家学者的讲座形式,拓展学生的信息渠道和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不断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服务于新课程理念指导的初中语文教学。最后,要关注和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目的,重点就是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而初中语文的人文性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进行渗透。这样就能够避免以往初中语文侧重工具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性培养。通过初中语文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学生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丰富了师生互动的情感交流,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思想境界。

四结论

通过对基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探讨,得出在新课程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应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方式上面要进行多元化的教学,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增加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学生扩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生活体验。教师还应根据语文教学的情况,进行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模拟语文课文中角色,激发学生的情感感悟。这样的教学创新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丰富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切实地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俊锋.浅淡新课改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

[2]吴蓉;刘红莉.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优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针对性 意志品质

最近常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闻报道,学生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经调查,中小学生中有近32%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中起到主导作用,并且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我们该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呢?

一、了解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作用,采用合理方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

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的身体发展为物质基础。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直观教学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对问题认识更到位,见解更合理;游戏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游戏活动和形式中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发展,而且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学中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因素,如田径教学是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可以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吃苦耐劳、无惧竞争的良好心理素质;球类教学中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可使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学会关心他人和集体;理论教学可使学生学习运动赛场体育健儿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精神,启发学生的爱国热诚,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充分领会到各方面的因素和作用,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该这样操作: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只有实现师生的互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实现教学的平衡。教材内容的多样性、环境的干扰以及师生间的关系,无不影响着正常的教学,有时讲究了效率,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造成教学的生硬,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把握最基本的环节,某些部分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准备和领会;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让学生担任评委和裁判任务;在讲授课时,让学生讲述示范动作要领、尝试练习,同时要他们互相纠正错误动作;总结时,我们要肯定学生富有新意的创造性动作,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言语,如“你做得不错”、“动作很漂亮”等。学生得到肯定,就会身心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学效果会很不错。

2.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善约束力,培养良好习惯。

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时间内掌握有效的动作,我们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好各种方法,并合理、有效地去学习,让他们养成“我要学”的内发性学习动机,并把握好自己的学习尺度。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在不断地完善和成长,但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是十分薄弱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当中更要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比如说:分组练习,不能以自己为中心,为所欲为。要他们明白:他们是一个整体,应该相互鼓励、荣辱与共,应该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这样他们就逐步形成良好的互助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3.改变体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传统的教学只注重教师发号实施,力图将全体学生统一到既定的范围中去,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消失殆尽,心理健康教育就更无从谈起。《新课标》要求我们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它就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体育教学多在户外进行,相对其它学科环境宽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往,师生间的情感、思想、意志和各项行为应该得到彼此尊重,特别是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师生交流多了,情绪情感相互感染,造成心理上的共振,情感上的共鸣,课堂的气氛高涨了,学生学习效果就会更佳,而且对各种环境的变化逐渐适应,心理素质也同时得到增强。

二、在体育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1.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应给学生一个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学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就有信心让同伴接纳自己,让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相互认同和鼓励。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希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我们应多使用一些对学生有期望性的言语,如“你可以”、“你一定行”等。再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使学生登上成功的舞台。比如有针对性地降低考核门槛,让他们一步一步通过考验,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对自己有一个促进,从而树立必胜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客观评价学生,激发兴趣。

在引起学生关注的同时,我们应该:第一、想方设法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参与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感情。“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我们平时就应注意捕捉和琢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情感变化,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客观的评价,以及善意的引导。通过评价和引导,使学生在体会到有发展、有进步的同时,也把这种良好的情绪感染每一个身边的人。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的考验。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意志、情绪等特征暴露得特别快,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失望以及自卑的表现各不相同。此时,我们应迅速捉住他们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在不断的体验中成长,培养平静对待挫折的能力,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稳定和乐观心境。这样,经过累积经验后再踏足社会,不论是顺境或是逆境,他们都会处理得游刃有余。

4.着重培养学生坚韧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性强的特点,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去考验他们,培养学生坚韧、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锻炼学生冷静、果断的个性心理。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集体间的人际关系交流会更加直接、更加广泛,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初步踏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此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模拟的社会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摆正心态,正确交友,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他们懂得怎样去适应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从而培养他们交往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而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合理利用教学艺术,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锻炼他们的意志,完善他们的个性,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相信在我们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在提高体育技能和增强体质的同时,心理素质会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易教利学; 教材; 革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378-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教材编写人员在设计教材形式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对当前时代教育理念的变化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我国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员已渐渐突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仅仅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判断教学效果的好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高低,新教材编写完成施行以后,都将这些新理念一一体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工具,真正意义上的教材革新,必须清除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痕迹,而要始终贯穿易教利学的理念。在新教材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制定教学案,在教学参考书和不断搜集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利用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最大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无法学好一门丧失了兴趣的课程,但所有的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他才会为了学好它尝试各种新的学习方式,这在教材革新上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好奇心较强,小学数学新教材充分分析处于这个阶段学生的一般特点,在教材中加入更多与学生认知相匹配的内容,并运用一种让他感到好奇的方式引导其学习,例如,在加减运算的学习中,小学数学教材在举例子讲解时,会加入一些插图,大多数会运用学生钟爱的卡通人物形象,并安排故事情节,插入加减运算, 这样能够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进而达到加减运算教授的目的,有些好奇心强的学生甚至早早地浏览过书本,不自觉地完成了提前预习的任务,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根据班级学生的个别特点,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艺术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现出数学的魅力,那么提高数学成绩,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指日可待。

二、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上,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很多,但是要想让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则有较大难度,新课程改革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于是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增加了许多激发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问题,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则变得异常简便,例如,在新课程教材中有一个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快速完成一个印有中国地图的拼图,运用这些拼图可以拼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拼图是小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游戏,小学生虽然生活阅历尚浅,但这是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经验完成这项任务,在这个习题中,中国地图也是学生日后必须要掌握的常识,开阔了学生视野,让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一些地理常识有个简单的概念,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是数学学习中几个必须掌握的图形概念,不仅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实践操作的能力,促进其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

三、引导改进学习方式

即使是一种完全适应教学改革的教材,也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其最大价值,新课程改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新时期教育特色的一项改革,其有一个重要的改革目标就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新知识、探求新领域,学习方式的形成不是靠教师在一节一节的课堂上传授的,而是要在科学的教材编排下,再结合教师慢慢地引导,最后通过反复的训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之后形成的。例如,在学习新课程“分类与整理”一节时,新教材安排了一个这样的练习题:给你一些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手工盒子,你会对他们进行如何分配?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完全可以依据自己本身的经验解决,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有可能他们各自想的分类方式都不同,这样就会导致最终的分类结果不尽相同,这个时候,教师再让班级里的学生进行讨论,体验下别人的分类方式与自己的有何不同,这样学生就经历了自己思维方式与别人思维方式的异同,教师慢慢引导,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渐渐接纳别人的思维方式,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学习方式也会更加灵活多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师和学者在教材改革方面做了较多的努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易教利学理念贯穿其中,再配合教师正确的引导和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逐渐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让小学生一步步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 卓. 小学数学教材螺旋上升编排方式探析――以统计与概率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2(04)

篇10

1多角度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

1.1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以健康的人格影响学生:小学生对老师往往是由衷的崇拜,加上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极善于模仿,所以,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性情温和、情绪稳定的教师,往往博得学生的好感和尊重,对他们的教育也易被接受。反之,则会给孩子造成坏的影响甚至心灵的伤害。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改善自我个性品质,学会控制自我不良情绪和习惯,每天都以一个温和安详的自我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感染和教育学生。这是一种自然的、默契的心理沟通。

1.2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品质,教师要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孩子,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亲人、孩子。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渴望关怀,渴望爱。波丁沙托说过:爱是生命的火花。但我认为教师的爱不仅是点燃学生生命的火花,更应是和风细雨,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灵。特别是对班里的“丑小鸭”,要多给予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亲切的拥抱,一句鼓励的话语。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给学生以安全感和亲切感。他们才会真正把你当成知心朋友,和你说说悄悄话,达到心理沟通的目的。教师也就可以有的放失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师要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小学生对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和社会,对什么都跃跃欲试,这样,就产生了种种需求。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当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遭受来自内在的压力增加,心理就会受挫伤。”因此,教师在各项活动中要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成就感,自始至终有一种好心情。良好的情绪是消除心理不健康的灵丹妙药。如果活动是出于学生自己的愿望和兴趣,活动的形式、过程都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要求,在活动中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身心就能健康发展。相反,如果教师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命令他们,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就会泯灭,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老师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4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从心理定向看,人们总是喜欢选取以肯定形式发出的信息,而对否定有一种本能的反感,学生对于肯定性评价的心理反映应是愉快的,乐于接受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好冲动,自控能力差,常常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等行为。这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处理,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而应以冷静温和的态度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用鼓励的口吻提醒学生应该如何做,对基础差的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和肯定,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不断进步,防止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

2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理沟通

日裔美籍华人教授威廉•大内提出的“Z”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对人类生活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情。而社会的亲密性一旦瓦解,人们就自然而然地丧失对本团体的责任感,产生一种失落、孤独情绪,最终导致人们成为一盘散沙。只有保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情感交流,才能形成团体凝聚力。在班级当中,学生间自由地互诉衷肠,彼此发生认同,就会产生亲密感。由此看来,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会学生交往则是实现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学生需要与成人交往,更需要与同伴交往。与同伴的交往,有益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学会友好相处,为今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注重教给他们交往技能,提供心理沟通的机会,确保学生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1丰富学生交往经验,学习交往技能: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娇生惯养,是“小太阳”,“小皇帝”,心理素质很差。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易与同伴发生磨擦,可又不善于解决。这时,教师就应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机会解决。如有的学生自私,我就让学生每人带一本喜欢的课外书来,并介绍给大家,大家交换着看。这样,学生既感受到交往的乐趣,又有助于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有的学生胆小,内向,不会主动交朋友,我就通过做游戏来促进同伴间的友谊,从而不自觉地促进了学生间的心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