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范文
时间:2024-01-07 16:19: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 影响 世界经济
1 概述
所谓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地恶化,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在美国,住房按揭贷款按照贷款人的信用和其他因素分为优级、中级和次级三个等级。次贷就是次级按揭贷款,是给信用状况差、没有收入证明和还款能力证明、其他负债较重的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一般而言,受自身条件的制约,次级按揭贷款被迫比优级的利率要高,还款方式也更严格。放贷机构为早回笼资金,又把贷款打包发行债券,当然次贷的债券利率更高,进而受到投资银行对冲击等投资机构的追捧。
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发的泡沫经济破裂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美国次贷款使投资银行倒闭,加之美国经济的逐步下滑,这些机构和个人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导致还款能力逐渐下降,日积月累引起不能按期还款的现象大量发生,造成银行收不到应该收到的钱进而出现资金周转困难,银行业受到冲击,影响实体经济。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金融证券业、劳动就业、外汇储备、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2.1 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出口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减速会对中国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
次贷危机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弱势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贬值,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的优势。美国联邦储备局不断降低利率、为银行注入流动性资金与我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形成矛盾,导致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加速了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的进程,从而使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优势降低,对美国出口形成挑战。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就是金融危机对中美双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使其生存环境愈加恶化。
2.2 对金融证券机构的影响 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投资银行等金融、证券机构尚不发达,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这就决定了这次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有限的。一方面,在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然是国内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环境。当前让金融机构更为担心的是因为整体经济衰退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的联动、汇率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产生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可能对银行信贷业务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会传递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股价波动及它对投资者投资收益和对证券机构业绩、经营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今后我国仍然会坚持金融改革、金融开放、金融创新的发展渠道,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的加强。
2.3 劳动就业 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就业增速明显放慢。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先是东部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大量关闭,导致约15%以上、2000多万农民提前返乡、流动就业或失业。与此同时,内地一些企业、特别是为大企业做配套生产的中小企业,也出现岗位流失。此外,民营金融、房地产等部门也有减员的情况。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失业的金融从业人员很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或地区。因此,我国即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4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在全球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世界经济下滑会造成我国外部需求减弱,也会在今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态势,由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中有相当部分是美元,从短期来看,我国很难通过减持美元资产来规避美元贬值以及美元资产违约率上升的风险,因为这将有可能导致尚未减持美元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大量的美元储备投资于低风险的美国国债,而结果却遭受汇率损失。与国债相比,公司的债券与股票等收益率较高,但风险也相对较高。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格局下,管理这样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并保证其保值增值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中国一向缺乏在境外投资成功的经验。金融危机形成后,全世界金融市场较为动荡,波动性增大,显示出对外投资的风险进一步扩大。
2.5 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这次危机从源头看是房地产市场危机。国内的房产市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从中央到地方都寄予厚望。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美国金融政策的失误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产生原因是美国经济宏观调控的失误和美联储利率调节不恰当,其崩溃又直接引起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并最终演变成整个金融体系的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心理预期、资金层面和购买角度发生影响。
从心理预期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对房地产这方面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害怕金融危机对消费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新的房地产项目投资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如果大家都裹足不前,显而易见,市场的萧条景象就会随之来临。
从资金层面来看,金融危机使大投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损失惨重。从中国收缩资金是他们的选择之一,高盛、摩根斯坦利都在出售他们在中国原来购买的房产。但另外还有一些在危机中没有受到世纪冲击的私募基金、投资基金,他们在危机过后把眼光聚焦到了中国的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通过设立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方式来进行股权投资,签订回购协议,把抄底房地产作为一种机会,因此,影响是复杂的。
从购买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危机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可能推迟消费,投资性购买也会相应的推迟,这样就有可能使房地产市场经历长时间的调整,即使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对刺激消费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对刺激投资性的需求几乎没有作用,是因为房地产投资是看其未来的升值空间怎样,而不是看房子的成本是多少,而这时前景很模糊,有这部分需求的人就进入了观望阶段。
2.6 对旅游业的影响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关连性强这两方面的作用,因而在面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敏感性。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的旅游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旅游市场前景与全球经济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欧美洲作为主要客源市场受到的影响最大,亚太地区虽也受到一些影响,但是仍会保持小幅度增长。
金融危机过后,我国旅游业也受到了严峻考验,特别是入境旅游市场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和国内经济下滑压力加大的影响,居民旅游消费预期下降,旅游企业困难加剧。
3 总结
金融危机对中国先是危、后是机,从长远讲对中国是件好事。面对经济危机,中国一方面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从而来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另一方面也要在外需持续减弱的情况下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依靠政府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与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同时花大力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农业基础的地位,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是对世界各国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是对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诚意与决心的考验。中国只有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把自己当前应对危机的事情办好,并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扩大内求,增加对外国的投资,保持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一定能顺利安稳的度过经济危机并同时推进社会的安全平稳的前进!
参考文献:
[1]董洪日.浅析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隆国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出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
篇2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GDY达到500-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公平、民主、自由等自然和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心理失衡、社会伦理丧失等问题,从而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当今时代,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战乱时期相比,可谓是太平盛世。尽管如此,当前许多国家或地区,包括我国仍处于“非稳定状态频发阶段”,各种社会诱因都会引发各种危机的产生。从现实情况来看,世界各地每年都会发生危害程度不同的各种危机事件,诸如政治危机、军事危机、经济危机、交通危机、宗教危机、疾病危机和自然灾害危机等。这些频繁发生的危机,不仅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严重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还造成人们的恐惧心理。因此,人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政府必须重视危机管理。只有这样,当危机来临之际,人们就不会惊恐万分,而会沉着应对;政府就不会举足无措,而会有条不紊地采取各种救济措施,把危机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然而,无论是社会个体,还是各级政府,要有效地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危机事件,都必须把握住危机的社会特征及其生命周期。
二、危机的社会特征
在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过程中,都有其规律性,呈现出固有的特性,人们习惯上把它称为特点。尽管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危机事件具有共同的社会特征。
1、危机爆发的不确定性
在通常情况下,危机的爆发都是极其突然的,在爆发前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不可能的。例如,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在被劫持飞机撞击世贸中心之前,没有人认为它会发生,可是,它确实发生了。这种疯狂之极的恐怖袭击,是人们做梦也难以预见的。几乎所有的危机在爆发时,人们都无法全面获取它的信息。因此,对于危机在何时何地爆发,以及以何种方式产生,人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这就是危机的不确定性。
正是基于危机爆发的不确定性,人们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善于捕捉危机征兆的各种信息,以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心理和物质准备,当危机来临时从容应对。
2、危机救援的紧迫性
危机爆发后,必然对人、财、物造成巨大的损害,若不及时采取救援行动,就会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危机管理者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依靠有限的信息,做出果断的决策,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援行动,把危机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例如,2003年发生在我国的“SARS”事件,“SARS”病毒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若不及时采取隔离和救治措施,将会夺去更多人的生命;又如煤矿瓦斯爆炸,将正在工作的矿工埋在井下,有的已经死亡,有的还有生存的希望,若不及时进行抢救行动,被埋在井下的矿工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危机发生后的救援行动具有紧迫性。
3、危机作用的威胁性
危机对过去的稳定状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种威胁既可能损害群众的重大利益,包括生命的威胁,也可能破坏社会的基本结构,包括政治秩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还有可能危及社会的某些核心价值观念,包括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改变。例如,重大的自然灾害是对受灾地区人们利益的重大威胁,如地震造成受灾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巨大威胁,严重摧毁受灾地区的经济建设及其秩序;历次政治危机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推翻现存的政治统治和改变原有的社会结构,包括军事冲突和大规模战争,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无家可归,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综上所述,上述危机的不确定性、紧迫性和威胁性,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正确面对它,采取积极的人生观念去解读各种危机产生的多元化影响及其作用,从而做到正确应对各种危机。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时刻关心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善于发现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捕捉各种危机征兆的信息,做好各种应对危机的准备,化解危机产生的社会影响,把危机造成的社会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保持社会经济稳定而持续发展。
三、危机的周期性及其对策
任何领域发生的危机,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管理学称之为生命周期。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危机,其生命周期是不同的。有的危机生命周期很短,有的危机生命周期则很长。在危机生命周期中,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概括地讲,危机生命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即危机的潜伏期、爆发期、善后期和康复期。这4个阶段,其时间的长短也是不相同的,如有的危机潜伏期很长,而有的危机康复期很长,如此等等。危机管理就是针对危机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具体状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危机潜伏期的对策
当危机处在潜伏期时,虽然危机事件还没有产生或爆发,但造成危机事件的结构要件已基本形成,培养危机的“温床”已经准备就绪。例如,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前,恐怖组织已经找到劫持飞机的恐怖分子,并对他们进行了特殊训练。如果能及时捕捉和掌握恐怖组织的袭击计划与组织安排等方面的信息,就能及时阻止恐怖袭击活动的发展,“9·11”恐怖袭击事件就不会发生。因此,处理潜伏期的危机,最为重要的是及时掌握潜伏期危机的信息,并采取果断措施把潜伏期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必须指出,当发现危机征兆之后,即使因某种原因无法阻止危机发生时,赢得时间并做好应对危机的各种准备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当发现地震征兆后,虽然无法阻止地震的发生,但可以做好疏散人畜的准备以及震后灾情的救济工作。有了心理和物质准备,在危机发生时就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至于惊慌失措,把危机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危机爆发期的对策
危机由潜伏期进入爆发期,此时,损害已经发生。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短,而危机爆发猛烈。例如,煤矿瓦斯爆炸往往只有几秒钟,即使发生连续瓦斯爆炸,也只有几分钟;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飞机撞击世贸大楼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世贸大楼的倒塌也只持续了一小时左右;强烈地震发生时也只有几十秒种,其余震的持续时间也只有几个小时。这些危机的爆发,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爆发期是危机处理中最困难、最紧迫的时期,必须果断决策,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尽量控制危机危害的扩散。有些危机爆发期较长,蔓延的区域范围较广,如2003年的“SARS”事件,从广东蔓延到全国以及东南亚各国,甚至波及到许多西方国家。因此,对于这种危机,最为重要的对策措施,就是尽量限制其爆发的速度,控制其蔓延的区域范围。
3、危机善后期的对策
危机爆发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已经发生,危机管理进入善后期。这一阶段,危机管理是多方面的:(l)危机管理者要认真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问题出现在什么方面,吸取经验教训,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危机的再度发生;(2)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工作,如抚慰遇难者家属,做好赔偿工作,安定人心;(3)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危机留下的后遗症,或防止危机的延伸和反复,如煤矿瓦斯爆炸后,极有可能引起连环爆炸;又如,美国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9·11”事件后,马上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生物恐怖袭击等,事后证明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4、危机康复期的对策
克服了危机的后遗症,并不代表无重蹈覆辙之虞,危机极有可能再度肆虐。因此,危机管理者应注意新的危机征兆的出现,反思从前危机处理过程中的得失,做好再次应对危机的准备。例如,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成立国土安全部,出台了新的国家安全报告,明确了反恐的战略任务。又如,我国“SARS”事件以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流行性疾病预防条例”,把流行性传染疾症的预防纳入法治轨道。
篇3
[关键词] 珠三角产业集群风险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如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它通常被看作是一种处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经济组织,由许多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集聚而形成,由于它对发展地区经济和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许多地区的发展战略。珠三角地区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正是这些集群为珠三角提供源源不断的竞争力,推动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但产业集群本身也存在风险,这些风险会阻碍集群的成长,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避集群风险是珠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证。
二、国内外集群风险的研究视角
产业集群对发展地区经济和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产业集群风险至今没有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导致集群发展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下降的因素视为产业集群风险。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三个视角对集群风险进行研究:区域经济学视角、社会经济学视角和生态经济学视角。(1)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对产业集群风险进行研究,侧重于研究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相承的关系,以及导致集群风险产生与区域经济衰退的因素,如马歇尔指出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在于企业为获取“外部经济”带来的好处,而过度的集聚会产生规模的不经济,并产生拥挤效应;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产业集群取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比,当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意味着产业集群优势资源的散失,地区产业危机凸显;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G在佛农“产品生命周期”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周期理论,他据此论述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以及由此产生的机构性风险;在Tichy .G研究的基础上,O.M.Fritz等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产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2)从社会经济学视角对产业集群风险进行研究,把人类的经济行为还原到现实的社会背景当中去,基于社会网络构建产业集群,侧重于研究网络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变化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如我国学者蔡宁等从网络视角分析产业集群的风险,认为集群中企业间的网络关系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3)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对集群风险经济研究,把人类的经济组织比作生态群落组织,借鉴生物进化规律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演化进行研究,如吴晓波,耿帅借鉴植物学术语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指出“自稔性”风险是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陈金波从生物遗传、基因表一的规律出发,探讨了企业集群的近交衰退风险,本文把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集群风险视为集群的区域性风险。
三、珠三角产业集群的区域性风险分析
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发展地区经济和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但其本身存在的区域性风险则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甚至使地区沦落为问题区域或老工业区,如汽车城底特律没有经受住汽车工业危机的打击,沦为问题区域;德国鲁尔工业区由于没有成功进行转型和升级,沦为老工业区。当前,由于资源环境的限制,珠三角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正面临各种挑战,我们更要正确认识产业集群风险及其对地区经济带来的影响。
1.规模不经济风险。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珠三角发展形成了许多产业集群,最为突出的为珠江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及广州为主体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经济规模近4000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珠江西岸,以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广州为主体形成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经济规模达1000亿元。规模化的产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膨胀,规模经济将逐渐消失。马歇尔认为集群有一个最优的发展规模,当集群内企业超过一定数量,集群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表现为生产要素价格上升,集群内企业过度竞争。东莞模式曾使东莞经济快速发展,进而成为华南制造业名城,但随着发展的深入,外省提供劳动力,本地提供土地,境外提供资本的发展模式遇到了难题,大量企业的进入使东莞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升,集群内部竞争加大,经济发展空间变小,并出现缺人、缺电和缺地的现象,2002年东莞最低工资标准是450元,2008年调整为770元,6年来上涨了70%多,生产成本的上升,直接削弱东莞经济的竞争力。
2.离心力风险。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是因为集群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吸引外部企业不断进入,保罗.克鲁格曼把集群形成的原因归咎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对比,向心力包括市场规模效益、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纯外部经济性,离心力包括不可流动的因素(土地、远距离的市场、国外劳动力)、高昂的地价(随当地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涨)以及纯外部不经济(过度拥挤)(Krugginan,1996)当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集群优势消散,竞争力下降,地区产业发展凸显危机,表现为集群内企业的转移,如果没有技术的创新或替代的产业,原有的集群将逐步走向消失。当前,由于生产成本的上涨,珠三角地区的粗放型集群优势逐渐消失,许多企业正谋求向低成本的粤东、粤西、粤北及省外地区转移,甚至向国外转移,如越南。国内最大的中高档女鞋制造企业东莞华坚集团是一家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使其不堪重负,于是把大规模的制造业务转移到了毗邻广东的江西,并在越南建厂。同时,由于长三角的地理位置优势,对全国市场的辐射效应要比珠三角强,一些本土根植性不强的外资企业有北迁的趋势。
3.结构性风险。如同产品具有生命周期,集群同样也具有生命周期,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把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把集群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诞生、成长、成熟、衰退或僵化阶段,并指出集群存在结构性风险。结构性风险是指集群老化或衰亡对区域经济的危害,当集群走向成熟甚至衰退时期,如果集群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区域经济将有面临被拖垮的风险。珠三角地区400多个建制镇中,专业镇占了四分之一,专业化和规模化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为珠三角经济发展提供了竞争力,但这种发展模式是存在风险的,产业集群的发展符合生命周期的规律,在它诞生、成长和成熟阶段会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珠三角各具特色的专业镇,就曾以“小企业,大作为;小产品,大市场;小集群;大作为”特征称霸全国,而一旦集群进入衰退或僵化阶段,如因集群产品过时或技术老化,没有及时找到代替的新产品或进行技术更新,集群便走向衰退,地区经济将遭受冲击。改革开放前,东北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集群,但改革开放后,随着其他地区的纷纷崛起,东北工业区没有及时进行技术的更新而沦为今天的老工业区。
4.周期性风险。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周期性过程,有上升也有回落,经济回落给经济个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就是周期性风险。周期性风险是一种突发的不能人为控制的、由外部经济波动等原因造成的风险,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世界各国,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珠三角同样也不能幸免,受海外市场需求急速下降的影响,珠三角嵌入式产业集群受到冲击,特别是一些面向海外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型企业,东莞甚至传出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广交会历来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受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第105届广交会到会境外采购商比上一届减少9126人,下降5.2%;出口成交额比上一届减少53.2亿美元,减幅为16.9%。周期性波动对集群的影响与集群的产业结构有关,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生产产品类型比较单一的集群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冲击,同时,产业相关性越强的集群,周期性风险就越高。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表现为专业镇,普遍产业结构或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同时集群内及集群之间的协作分工联系比较密切,因此更容易受到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四、珠三角产业集群区域性风险治理
1.企业层面。珠三角的企业很多是在早期“三来一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珠江东岸的企业,以为境外公司进行产品加工制造的方式嵌入全球产业链,生产的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而对国内市场的关注比较少,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海外市场需求下降,这些外向型的企业首当其冲,因此珠三角的外向型企业应该调整战略,更多的关注国内市场,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国内市场的开发,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珠三角大部分企业仍为粗放型企业,由于资源环境空间的限制,正面临转型和升级,及时的进行技术更新尤为重要,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成功转型和升级,引进和自我研发技术将是企业成功转型和升级的两种途径。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开放,珠三角在低成本的劳动用工、方便的进出口运输、优惠的政策等方面优势逐步消失,向心力减弱,一些低成本型集群企业外迁,因此打造服务平台,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中介服务,加强企业与本地的联系和增强企业的根植性日趋迫切。
2.产业层面。产业集群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企业的空间聚集,而不是各类型企业的扎堆,因此在发展或管理产业集群时,应该以产业链思想来完善集群的构建,珠三角有嵌入全球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也有基于某一地区的专业镇,但多数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部,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利润下降将直接威胁这些集群的生存,产业链向两边延伸为集群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加利润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和集体抗风险能力。珠三角由于资源发展空间的限制,又面临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压力,一些粗放型产业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产业转移和就地升级是延长产业生命周期的两种途径,但在转移之前,产业转出地区要寻找到新的代替产业,不然当地经济将有面临空心化的危险,而产业就地升级包括产业技术的升级和产品的替换。产业服务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日趋重要,但提业服务的机构寥寥可数,一般只有政府部门,因此珠三角应该大力发展非政府机构,如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完善产业服务体系。
3.政府层面。如今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工具,政府除了关注集群在发展地区经济中的作用,还应该关注集群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对于产业集群正处于转型和升级阶段的珠三角,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管理和引导职能,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如高科技产业的鼓励政策和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限制政策,结合地区特色,创造条件,建立科技园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高产值产业聚集,与其他地区合作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引导粗放型产业逐步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企业在进行转型和升级时,通常会遇到资金不足问题,政府应该建立面向企业转型和升级的专项金融支持,如提供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小额贷款等,同时,政府要建立集群区域性风险的预防机制,如对专业镇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口、产值及产业动态等进行监控,在集群风险没有给地区经济带来很大冲击之前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措施,挽回可能产生的地区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刘斯敖吴莉云: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视角、类型与防范[J].企业经济,2006.(11)
[2]蔡宁: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03.(4)
[3]吴晓波耿帅: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3. (6)
[4]陈金波:企业集群发展中的近交衰退风险与对策研究[J].管理纵横,2005. (4)
篇4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根源被普遍认为是过度证券化所致,因而引发了全世界的思考。“去杠杆化”作为全球经济从危机中走出的必经阶段,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进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导致流动性枯竭、金融危机的加深和扩大。同时,2013年6月,中国银行业“钱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几个小的方面探讨了我国“去杠杆化”的趋势和方向问题。
关键词:杠杆过大;经济复苏;杠杆系数;去杠杆
1.去杠杆化的概念
1.1 去杠杆化的含义
“去杠杆化”,是在金融危机下的一个现象,自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去杠杆化”一词开始被广为流传。所谓“去杠杆化”,是指公司或者个人减少使用金融杠杆的过程,把原来通过各种方式“借”到的钱退还出去的一个潮流。
“去杠杆化”,顾名思义,是去掉“杠杆化”的意思。经济学中财务领域的“杠杆化”,狭义上是指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广义上是指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从而扩大盈利能力或购买力。在持续的低利率环境、金融监管宽松而催生的大量金额衍生品(如资产抵押证券、债务抵押证券和信贷违约掉期等)、家庭、商业以至国家层面盛行以借贷累积金融资产的风气影响下,近乎全球所有资产都因过盛的流动性而被大幅提高,这样就容易导致过盛的高杠杆。“杠杆化”,简单地说就是积累负债的过程,借入资金越多,杠杆比例越高,风险就越大。“杠杆化”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各种衍生工具不断推陈出新的大环境下的产物。“去杠杆化”是对“杠杆化”的反向操作,就是为了降低杠杆比率,防止因杠杆过度膨胀、货币资金流动性不足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2.西方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现状
2.1 发达国家去杠杆化状况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金融系统开始了广泛的去杠杆化进程。事实上,全球经济复苏是在各国政策刺激推动下的复苏,然而金融体系尚未完全修复,去杠杆化进程仍远未结束。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5月份零售销售连续第二个月下降;PPI降幅则下降1.0%;除经济增速下滑外,就业市场也陷入乏力状态。5月份失业率回升至8.2%。虽然经济增长减速和就业市场疲软,美国经济仍然呈现温和复苏的趋势。如果新的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出现反复,美联储可能将扭转操作延期或是重新启动新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欧元区经济在2012年第一季度环比增长为零,勉强避免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衰退”。但希腊、西班牙等国的债务危机远未解决。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房价已较危机前最高水平下跌超过30%。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欧洲国家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都将有较大转变。从财政政策来看,主要以调整过度紧缩的政策以刺激经济恢复增长为主;从货币政策来看,欧洲央行可能随时出台政策以支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为了推动新一轮再融资的可能性,欧洲央行可能随时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金融市场。
发达国家政府试图通过扩大其资产负债表向金额、居民与企业部门提供刺激来减轻财富缩水的冲击,进而控制去杠杆化的速度,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因此转移到政府部门。根据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背负上了高达7.6万亿美元的沉重债务,其中G7国家今年到期的债务及其巨大的融资缺口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现阶段,西方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进程已经逐渐进入政府部门的去杠杆化阶段,而政府“去杠杆化”仍然步履艰难。
2.2 西方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对我国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样,对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影响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2.2.1 从实体经济角度分析
信贷市场上持续紧缩后,商业银行为了符合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其向金融机构、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新增贷款的能力和意愿均出现下降,导致居民消费降低,企业投资减少,金融体系流动性缺乏,影响从资本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从实体经济来看,去杠杆化会影响我国的出口量,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与金额机构去杠杆化之间相互强化,发达国家居民和企业的去杠杆化导致我国等出口导向型国家外部需求的大幅减少,出口的下滑可能引发此类国家的产能过剩、制造业投资疲软、制造业工人失业等连锁反应。
2.2.2 从金融角度分析
从金融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外汇风险等方面。在中美贸易的资本循环中,我国积累了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并且将其中超过80%的份额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实际上将大量贸易顺差重新投资于美国消费市场。美元的贬值、美国企业对我国投资的撤出等都将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状态。
3.我国去杠杆化问题分析
3.1 我国杠杆过大问题
2013年6月3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一面是流动性格局的突变,银行间利率罕见大幅飙升并达到历史高位,另一面却是货币当局和管理层意志坚定,坚持货币不放松。在央行出手救世的期望破灭之后,领悟到高层正计划从根本上收缩货币供应的金融机构,不得不在资产配置策略上挥泪斩马谡:一方面不计成本筹措应急资金,另一方面则开始大举抛售债券,回笼现金以满足备付需求。资金紧缩预期并没有因为6月末的临近而消散,市场开始相信这次监管当局的决心。
其实如果以2007年为起点,我国的金融业整体发展趋势可以用“急剧膨胀”来形容。由于产业体系出现断层,为应对危机而大量投放的货币让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一降再降。资金充裕在很大程度上诱发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正因为这个原因,更多资金则涌向了投机市场,让本应该抑制泡沫的房地产市场更为膨胀,而借钱主体的资产负债率必然不断上升。从上升公司近几年逐步披露的财务报告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五年之内财务杠杆率都在不断增加。
虽然我国监管当局在2010年就开始对银行资产负债的急剧膨胀有足够的警醒,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监管政策,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金融机构已经找到了规避监管的方法——表外化。这样,使得即使银监会不断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但商业银行实际运行的资金杠杆率有可能继续居高不下。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因为数年以来的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放心大胆地去挑战高风险业务。
在实体经济下滑以及债务率飙升的背景下,大规模的信贷更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根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2013年一季度表外融资增加2.02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32.8%。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加,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自我循环。因此,6月份以来上演的“流动性危机”和“利率风暴”,正是监管层倒逼金融资产负债表管理,拉开“去杠杆化”的序幕。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不改变,这种加杠杆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经济泡沫会越来越大直至破裂。
3.2 去杠杆化趋势及思考
3.2.1 从经济方面分析我国的去杠杆化问题
经济危机是由于人们盲目“杠杆化”从而导致经济泡沫造成的,所以,“去杠杆化”是还原经济本来面貌的必然趋势,政府等监管当局应该放宽经济管制、使经济自身调整机制达到能够自己合理运行的最佳状态,这样才能使经济机制得到恢复。
首先,投资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过去,中国和亚洲的高储蓄和制造业通过欧美的市场进行循环。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中国的大量产能是为了国际市场,特别是集中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我国的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2008年对四大经济体的出口总额为7352亿美元,占我国出口总额的51.4%。然而金融危机以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导致我国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月份出口下降17.5%,二月份下降20%左右,贸易顺差从一月份的391亿美元降到70亿美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重创性的伤害。
另外,由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财务杠杆系数不断扩大,使资本市场效益不断上升,使人们看到了利益,因为金融衍生工具杠杆的作用,更多的人放弃实体经济转而将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如果市场秩序紊乱,理性的投资者不敢进入市场,而大量的投机者可能会盲目进入市场,使得市场信息错位失真,加大企业投资风险。
对于我国的经济现实环境,金融市场刚刚起步,市场管理水平及法律法规很不健全,我们必须首先重视法制的建设,合理监管金融机构并及时提示金融产品杠杆率提高带来的风险,在维持现代金融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防范过度杠杆化带来的风险。
如果想要中国经济与金融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正视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采取正确的政策和合理的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得到转型。在实施救市措施时应坚持基本方针不动摇,不随意改变基本政策方针,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
3.2.2 从银行业角度分析我国的去杠杆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离不开美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审慎原则的背离。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的过程中,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过度看重抵押品的市场价格,不关心客户的信用记录,不注重贷款的还款来源。同时,投资银行的高杠杆融资以及证券化资产的过度衍生又助长了银行次级贷款的增加,放大了房地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泡沫风险,由此引发金融危机的爆发。
在金融危机中,世界上很多知名的银行都受到极大的打击,中国银行业也不例外。在经营业绩方面,利息支出的成本逐渐上升、风险资产逐步增多、中间业务开始受阻、拨备支出也明显增加;风险控制方面,杠杆率的提升造成各方面的风险加剧。
通过全球银行监管标准《巴塞尔协议》对银行的规定,银行业杠杆率的高低是用资本充足率指标来表示的。并且,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系数呈倒数关系,资本充足率越低则杠杆率越高。如图(见图1),是2006—2009年12家商业银行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汇总表。
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而我国银监会主席曾指出我国金融机构中资本充足率在8%甚至10%左右都属于高杠杆率。根据金融危机爆发之前2006年的数据,交通银行(10.83%)、中信银行(9.41%)、浦发银行(9.27%)、民生银行(8.2%)、兴业银行(8.71%)、华夏银行(8.28%)六家银行资本充足率已明确属于高杠杆行列。而近年的大多数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较高水平,也有央行投放资金帮助提高的原因。
根据多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高杠杆率的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容易受到更大的冲击,而降低杠杆率是提高安全性、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4.总结
“去杠杆化”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又是在金融危机下最好的应对措施,解决好高杠杆化问题即使不能够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的伤害,至少可以降低损失。在如今的金融危机时代,“去杠杆化”会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另一方面,去杠杆化并不是不要经济杠杆,只是尽量让杠杆系数保持在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我们要正视“杠杆化”和它所带来的利与弊,通过合理的手段将“杠杆”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使它最大程度上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高积极向上的力量,使“杠杆”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民等.改变未来的金融危机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篇5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及特点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是指交易的另一方未曾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这种风险不只出现在贷款过程中,同时也在担保、承兑和证券投资等业务中常有发生。若银行不能准确及时地辨别损失的财务,并适时停止确认利息收入,银行将面临严重的风险难题。
(一)信用风险的特征1.基本特点(1)道德意识在银行交易过程中为了承担信用风险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银行正常经营下,借款人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而背负了巨大的道德风险,这是因为其拥有太多冗杂的交易信息。信用风险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道德风险。(2)信用风险承担者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风险发生情况及其变化。获得信息不够及时和准确,往往是由于对风险程度把握不够明确。投资者观察信息不准确表现为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通常跟不上市场的价格波动,所以通常造成前者对信用状况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市场风险的把握不够准确。(3)信用风险的数据较少且不容易获取。导致这一局限性的因素为:首先,信贷等信用产品缺乏二级市场且流动性较差;然后,正常情况下信用产品展现出的账面价值是在贷款出现违约风险之前,因此信用风险的变化不能仅靠价格的波动来表现;最后,由于交易双方的资料不够完善,使得信用风险的变化越来越难以直接观察。(4)信用风险表现为“三高、三差”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资金筹资成本“高”,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盈利能力“差”,信贷资产流动性“差”。这就造成了资产管理难度的加大。(5)信用风险的透明度大幅下降。在用衍生工具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常说的信用风险表现为名义上的本金额,合约所体现的价值和银行所表现的信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信用风险的大小也就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2.非线性特征银行的信用能力下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对银行的不信任,而使银行贷款难以收回,投资的项目价格下跌,银行难以兑现现金提取的要求加强了人们的不信任,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就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常见模式:资产泡沫-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不良资产积多-信用水平下降-存款人的挤兑-银行资金出现流通障碍而破产-经济危机。由此可以看出,信用风险一旦发生,它影响的不单单是两个人,它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二)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1.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市场在运转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它关系到整个商业银行的变化,其中一个小的变动都会造成整体巨大的损失或者收益。其特征是:它是由同一因素引起的,如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经济利息率、现行汇率、通货膨胀率等的改变以及政权的变更、战争冲突,社会体制的改革等。它影响着整个市场的参与者,不过不同的商业银行对其敏感度不同。(1)法律制度。我国的法律文件和条款主要从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方式和债权的实现程度等方面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其中更有不少像法律规定的破产企业偿债的清偿顺序的法律条文;银行对贷款没有进行强制力的回收;有关担保贷款的法律,对贷款的保证不够严密等对银行信用产生不利的影响。(2)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信息获得的不及时。商业银行出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商业银行极其脆弱,而其信用问题就不言而喻了,由此产生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2.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又称可分散风险,是指由发生在某一公司的特殊事件而导致的,这种事件是随机的,因此其带来的风险也是可识别和可控制的,不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其特征是: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管理水平、对贷款人信用情况的调查、控制风险操作上的正确与否;只对单一银行有影响不会影响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可以通过投资来分散和消除。(1)借款人。借款人即与银行签署合同的主体,若借款人在借款到期时还没还本付息,或故意不履行还款义务,从而导致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所以说借款人是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2)过度重视抵押担保。我国很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首先就要求企业或个人提供抵押担保。但抵押物的价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信用风险的发生是不固定的。信用风险通常情况下被归类于非系统风险。原因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掌握着贷款发放前的主动权,相对于贷款人而言处于有利地位。即使贷款行为发生了,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抵押等行为对贷款人施以约束,以确保贷款人按时还款。(3)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契约方在行使有利于自己的方法时,依靠着银行间获取信息的不及时,在签约合同之后造成另一位契约者背负严重的债务。道德风险的产生是在贷款营运的过程中和贷款收回之前。从活动主体上来说,道德风险表现为贷款人的道德水平不高、银行内部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体系不够完善。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环境恶劣1.信用观念淡薄经济学家汪丁丁曾说过:“我国经济的隐忧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文化”。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集体和个人的信用观念弱,意识不到还款的重要性,能占便宜就占便宜,贷款能拖着绝不提前还,还有的恶意拖欠借款更甚至于非法诈骗贷款等情况都时有发生,给银行业带来很大的信用风险。2.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我国的信用体系不够健全,发展水平低下,银行间信用关系存在较大风险。由于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完善,同时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不完善,与现实情况无法对等和同步,无法查阅债务人完整的存款、贷款和信用记录,这样使得银行在无法全面了解其信用,贷款条件模糊的情况下贸然借款给贷款人,而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客户经理部和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不同方面的业务,前者是进行贷款的发放,后者是对贷款的审核和调查,以此达到回避贷款风险的目的,这说的就是审贷分离制度,也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正在实施的管理制度。但与国外的一些管理制度和体系相比,国内商业银行部门之间不够独立,相互接触和相互间的干扰太多,很难体现出工作的独立性。而且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通常出现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现象。像这种裙带的关系和管理的模糊不清使得银行的管理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性的银行,逐渐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三)银行和企业关系不健全从现实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体制问题造成的我国特有的银行和企业间的关系问题。如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而又因为自身整体信用状况不佳,使得银行业也受到牵连面临着比较大的信用风险。另外,我国处于体质的转型时期,缺乏规范的行为准则和明确的界限,使得企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银行债务,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额的呆账和坏账,使银行的信用风险迅速增长。
(四)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落后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已经着手于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与其他国际银行而言,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在管理上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在采集信息、加工数据、研究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对风险结果的检验上还是与其他国际性银行有较大的差距,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管控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
(五)其他问题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经济还很不完善,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在信用风险的管理上也比较落后。因为经济的发展,在贷款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贷款质量也逐渐下降,风险也在逐步积累。同时我国的经济体系决定了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并缺乏有效地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使得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1.基础数据体系不完善,数据缺乏及时性、可用性等;2.抵押物的价值评估更新不及时,尤其对在建工程和不动产抵押上;3.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4.风险管理人才缺乏;5.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公司。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银行体制改革把现代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制的银行,完善银行管理体制,从而提高银行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要想真正成为股份制的银行,首先要完善管理体制,原因在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根本在于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法制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经济,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银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信用文化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缺陷也逐渐凸显出来。国家在信用文化建设方面非常看重,曾多次指出:“在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群众利益,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加强内部控制吸收优秀人才,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内部管理;改革内部管理结构,以便于更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能快速解决实际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完善员工的奖惩机制,保证奖罚分明,以此来保证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都已采取措施来管理风险,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机构,把风险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管理。为了商业银行的制度的执行、管理和监督层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而设立了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为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提供了组织基础。
(四)银行内部信息透明化真实全面反映公司状况的财务报告对包括银行的上市公司来说是做出投资决策和评估公司价值的基础。披露公司的信息以及公司状况的透明度是投资者据以投资的信心。另外,银行针对企业信贷活动的决策,也依赖于企业信息的披露和透明度。管理层需要随时获取信息来使自己对银行的整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并有效监督银行的经营活动。因此,应建立不定期报告的制度,不断公布银行内部信息和发展状况,使管理者能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来监控银行的运转情况。
(五)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在信用风险管理不断进步的同时,衍生了新的工具,即信用衍生产品,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银行可以通过它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去,它能更好地解决实践中风险管理的信用相斥问题,信用衍生产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信用衍生产品使得银行降低了对授信的依赖,实现了发展的多样化,从而降低银行信用风险。
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企业管理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讲,重要的管理内容便是对企业中的财务进行管理,是企业进行一切经营活动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在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中,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问题,是不可以逃避的,贯穿着整个经济活动,是市场竞争的产物。然而,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各式各样,面对的财务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对于企业发展来讲,若不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处理,风险将会不受控制,从而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危机。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时刻的威胁,企业要对此加以重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分析,将风险控制在发生前。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问题
(一)对筹资风险的控制存在问题
对于企业的筹资来讲,方式多种多样,产权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负债权益,一类是所有者权益,即负债与权益资金,由于产权分两种,那么风险也有两类:第一类风险是对负债资金进行筹集时所产生的风险。此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经营者考虑欠缺,采用的资金筹集方式不当,造成资金风险产生,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对借入的资金进行充分的使用,效率低,使得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造成企业无法进行按时还本付息,从而形成一定的风险;第二类风险是由于资产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筹资风险产生。主要表现为,由于投入的资金不能进行更好的运作,使得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初期收益,从而对未来的资金筹资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比例不合理,使得企业的还债压力增大,资金无法正常的运转与使用,企业将会面临倒闭的风险。产生上述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对筹资流程进行详细的规划与建立,没对筹资方案进行分析与了解,对于筹到的资金没有进行合理的使用与控制,造成筹到的资金并没有得到预想的效益,使得到期无法还款。
(二)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存在问题
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讲,最为重要的一项经济活动便是进行投资,而投资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情况,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严重影响,关系着企业的存亡。对于投资活动,企业会制定出一套科学性强的控制体系,对企业中的投资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将投资造成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由于企业经营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表现如下:企业对投资缺乏可行性分析,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使得投资造成负面结果;盲目追求发展而进行扩张,使得企业的资金短缺,无法进行不计成本融资,造成大风险出现,使得企业面临倒闭现象;投资后管理不到位,使得项目在投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问题的控制与管理。另外,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讲,投资进行盲目性的多元化,使得资金在使用上处于分散状态,核心竞争力缺乏,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严重会造成企业的巨额亏损。
(三)对货币资金进行控制时存在问题
多数企业的货币核算体系不完善,没有对资金结算数据库进行统一的建立,使得资金在管理上随意性大,管理分散,使得对资金的流向无法进行及时地了解与掌握。资金流动管理不到位,使得资金流失现象发生,给企业的资金出现缺口。而对于分公司来讲,资金充裕,又无法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使得资金停滞现象出现。
二、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对风险的控制环境进行改善与完善
对于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来讲,对风险环境进行改善与完善,逐渐形成风险管理文化,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达到防范效果,是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措施之一。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管理时,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培养每一个员工,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尤其是企业中的领导,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将风险防范意识传播到每一个员工思想中,并将其结合到企业文化中。首先,将企业价值观进行转型,改成操作性强的制度与管理流程,例如,对反腐败进行打击政策,杜绝企业中出现贿赂现象等,将其立即执行,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惩不怠。对企业中的财务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对资金的使用权限以及相应的批准程序进行明确,所有资金的使用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其次,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政策进行改进,强化用人机制,对用人要求进行明确,招聘一些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企业中的财务风险管理队伍的能力。另外,还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特点,制定出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财务风险控制效果进行考核,激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奖惩机制,对考核合格的予以奖励,使得工作人员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使其进行自主努力工作;再次,对企业中的治理结构进行优化与完善,突显出财务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监督,加强监督力度。为了提高监督效果,避免串通现象发生,可以将审计工作委托给外部具有专业资格的审计部门,从而使得审计结果更可靠,更具有实际效果。
(二)对预算工作进行管理与控制
对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来讲,对预算进行管理是最为基本的工作。对预算进行加强管理,可以将企业中的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是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能够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第一,预算审批制度进行完善,将审批流程进行规范,使得一切预算工作都要严格按照规范与流程进行;第二,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委员会要对预算编制的具体流程以及措施与方法进行制定,并将预算草案进行拟定与下发,各个部门都要对预算草案进行解读;第三,根据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检查机制,并进行严格地执行,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将预算执行过程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行为进行纠正;第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与考核,对于符合标准规定的部门予以奖励与表彰,对于预算执行过程造成严重问题发生的,要对其进行法律责任的追究。
(三)对货币资金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
对于企业经营来讲,货币资金是具有较强流动性的资产,是财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时,应该从以下进行:第一,对岗位明确的设置,对员工的职责进行分工。做到账款分离,对支付的权利进行授予,这是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对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将不相容的岗位职责进行分离,使得各个环节的资金业务直接能够达到互相监督与制约的作用,对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并逐渐进行完善;对印签与票据进行加强管理。领购支票时,要经过资金主管的签字批准,并建立出纳登记簿;对于业务往来时使用转账支票的,要改用现金支票时,必须要经过会计科长的审批;所有票据的支付都要有经办人的盖章;第二,制定现金控制流程。对于现金的接触人,除了出纳人员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碰,对现金的使用范围进行明确,账目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定期的盘点。
(四)加大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完善财务制度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对治理结构进行改善,将产权明确,大力推广现代管理制度,将产权所有人进行理清,经营者的义务、权利与责任进行明确,对企业中的一切财务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实施问责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监督、管理与制约,并形成制约体制,提高企业中决策效果,使得风险降低。与此同时,对财务风险进行加强管理:对财务管理机构进行优化,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与财务机构;对企业的外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工作,对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使得企业中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能够顺利进行,加强监督力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是尤为重要的,关系着企业的前进方向与发展命运。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与能力,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率降至最低,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茹.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会计,2012(01).
[2]胡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管理,2011(06).
篇7
【关键词】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结构 外部环境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成果令世人瞩目,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从八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稳较快增长。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依然强劲。但同国际接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市场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不良的影响。目前,显露在外的问题有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失衡;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等滞后以及市场化进程参差不齐。所以,当前的经济形势是整体状况仍然不错,国内发展速度仍然维持在一个比较高速的状态,但是国际环境逐渐恶化,国内有又有自然灾害多发的重大挑战。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想要保持高增长、高就业、低膨胀的良好态势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制内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面,笔者将详细解析我国市场上存在的不良因素,以及遏制这些因素的方法。
一、深层问题探析
(一)经济增长模式
据专家分析,我国目前还能维持“稳增长”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国家政府增加投资。这种任务性的投资虽然也能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是所能起到的效果十分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任务性的投资大多是劣质投资,在房地产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劣质投资的后果就是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增加,居民无法“安居”,建造出来的民居又大量闲置。
此外,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制造业而发展起来的。但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制造业依旧局限在低层次的循环圈内,难以打破体制经济的束缚,实现产业升级。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大量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消耗的基础上。但是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今天,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算不上是高科技产品,滞销的后果将使企业入不敷出。
但是在2009年那次经济危机中,我国就是采取这种“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也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因此,经验使得我们再次习惯性地选择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那么,经济短期下滑、长期低质量增长的结局不可避免。而且一旦锁定成型,最终的结果将是经济急剧衰退。所以,对于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除了转型,无路可走。
(二)经济结构失衡
经济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三个产业的比重失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以及增长动力结构畸形。我国的第二产业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出十到二十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74%的水平,也低于同期的俄罗斯63.3%。同时,产业内部失衡亦较为突出。三农经济仍未发展完善,主要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企业极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产品;服务业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40%左右,而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还不足30%。区域经济对比中,城乡收入差距为3.3∶1,并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此外,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公共基础设施也相差甚远,城镇的社会保障机制已经基本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是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还刚刚起步,只有少数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部分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的科教文卫事业远比农村先进,这也导致农村在近期内难以追上城镇经济的发展水平。
据统计,我国的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二十个百分点,但是消费水平则低二十个百分点。本轮实施的一揽子计划仍然是采取大幅增加政府投资,这又将进一步扩大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差距。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结构与发展方式势必会产生更大的历史性影响。
(三)外部环境滞后
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我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但是随之产生的弊端是,政府精英们颁布的调控措施远不如市场变化来得快、来的有效率。同时,少数精英人士做出的决策难免带有主观因素的决定。现实是地方政府这几年来急于出让土地以获得政府收入,同时向商业银行贷款用作土地的前期开发。这一举措使得政府财政收入不仅依赖土地的出让,而且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大,这对于需要稳定运转的政府来说可不是什么有利的事。因为一旦银行方面出现危机,政府就是立刻受到波及。为了避免被牵连,政府不得不进一步颁布有利于银行的政策,主动救助陷入危机的商业银行。即使商业银行方存在过错,政府也不方面采取强硬的改革措施,例如上调准备金率(上调准备金率会影响银行的营业利润,但是如果不上调的话,通货膨胀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法制环境的滞后也阻碍了市场经济的繁荣。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制不仅能很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但是我国法制环境的现状是重点打击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但是在非犯罪层面给予的保障不够完善,甚至在许多领域依然是原则性保障或者完全是空白。
一言以蔽之,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等滞后,使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延伸的渠道不畅,多元化的增长方式未能形成,有形成低层次自循环圈的可能性。
二、应对措施
(一)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两方面——产业机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前者是指三种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产生的效益实现最优化、最大化;后者是指产业机构升级,即生产结构系统由低级形式变为高级形式。调整产业结构首先需要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这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节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具体说来就是,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对自然、社会温和的产业。其次,需要调整需求结构。政府、企业、家庭或者个人对所需要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比例各不相同,但是根据市场供给规律,需求决定生产及产品价格。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须在需求结构优化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最后,引导资金的流向(包括国内资金以及外资的流向)。银行的资金流主要是从农村吸收储蓄存款,将可流动资金应用于城镇的建设,如贷款给房地产公司。由此可见,国内资金流过于单一,导致房地产等几个利润高的部门出现资金饱和、生产过热的现象,最后的结果是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国内资金流也进行引导和调控。而外资的流向对于产业调整和地区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资的政策是积极引导,以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增长。该政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个,但是其负面效用是外商无限制的进入,使得地方对外商毫无选择,有些甚至引进档次较低的技术,或者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外资项目。因此,有必要积极、合理地引导外资的流向。
(二)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因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萧条的时代,扩大内需可以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加快程式化进程。在经济发展节奏放缓的同时,可以保持一定数量的增长,而且还能解决就业问题,保障社会的稳定、有序。但是单纯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是不行的。因此,还需要同步实行提高工资待遇。目前的工资水平难以保障正常生活的需要,也进一步影响了消费市场。高积累、低消费反而会对经济发展的正常发展不利——国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会导致高收入者消费高档进口商品,导致国内消费市场的萎靡。
通常的做法是维持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引导投资作用,如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教科文卫设施的建设等。同时鼓励民间经营组织的发展,实现多渠道融资的畅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各个领域。
(三)改善外部环境
法制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必须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如投资法、信贷法、预算法等亟需完善。改善法制环境不仅依赖立法上的完善,而且需更加注重法的实施效果。今后的重点应该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执法过程中,加强执法力度,凸显出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的威慑作用。同时要加强法制宣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树立法律权威。
参考文献
[1] 王保安.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基本特征、深层原因与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10:8-13.
[2] 刑杰.浅析当前的主要经济形势及其对策[J].商业文化,2010:150-151.
篇8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包括:全球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原来的由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消费主导的增长逐渐转变为更多地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动的经济增长;在不断增长的巨额政府债务条件下,全球投资市场过去20多年的低通胀环境,渐渐地被潜在通胀的阴影所笼罩;过去若干年不断膨胀的、杠杆化不断增加的金融体系,日益受到可能实现的、更严格的监管的限制,金融体系进入了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冷战结束后加速的全球化过程,日益受到各国保守的、以本国利益为主的政府政策的挑战;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的全球货币体系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将储备投资分散到其他非美元货币及其他另类资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危机出现的原因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经济发生了这样深刻的危机?相关的理论性探讨很多,其中最重要及贴切的当属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的理论。
明斯基(1919~1996年)生前是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的教授。他致力于研究和解释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及金融危机。其最重要的政策建议是反对经济中不断增长的债务。他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认为以银行为主要代表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天然的内在不稳定,金融危机和这种不稳定性密切相关。同时他指出:将经济推向危机的重要机制是不断增加的、累积的借贷(债务)。他将这些借贷(或债务)分成三种类型:
第一,对冲型借贷(hedge borrower),这种借贷是一种正常的借贷,即借贷融资所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利息/租金/股息等回报,可以足够支付融资利息成本(借贷利息),而回报的其他剩余也足以支付到期借贷的本金。例如:我借钱买一个房产,然后将房产出租,定期的租金收入可以支付借贷的利息,其租金收入的剩余还够支付到期借贷的本金。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投资者继续借贷,则借贷会演变到下一个类型。
第二,投机型的借贷(speculative borrower),在这种借贷形式下,借贷融资所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利息/租金/股息等回报还足以支付融资利息成本(借贷利息),但其回报累计的剩余不够支付最终到期的本金。融资到期时,投资者需要将投资的资产变现,以偿还本金。这种类型借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其一是融资的成本(定期要支付的利息)不能上涨至超过投资回报的水平;其二是所投资资产的价格不能下跌至借贷本金以下。例如:我借钱买一个房产,然后将房产出租,定期租金收入可以支付借贷的利息,但租金收入的其他剩余不够支付到期借贷的本金,借贷到期时,我需要卖掉房产,用兑现的资金来偿还本金。这中间的两个条件是,我借贷的利息费用不能上涨至超过租金回报的水平;到期房产的价格也不能跌至我借贷的本金以下,以便到期兑现房产的资金足够偿还借贷的本金。在现实的世界中,如果资产的价格仍在上升,投机型的借贷往往会向下一个借贷类型转变。
第三:庞士型借贷(Ponzi borrower),在这种借贷形式下,借贷融资所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利息/租金/股息等回报不够支付融资的利息成本(借贷利息),更不够支付到期的本金,借贷者要靠不断的新的借贷来偿还融资的成本(利息成本),融资到期时要用新的融资来偿还旧的债务。例如:我借钱买一个房子,然后将房产出租,定期的租金收入没能够支付借贷的利息,为此,我必须不断地借新的钱来支付借贷利息,借贷到期时,也需要以新的借贷来偿还到期的借贷。这时房屋价格(借贷抵押品)必须不断地上升,或者放贷者的条件要有所放宽,否则就不能完成新的借贷。庞士型借贷的名称源自于上世纪初曾经出现在美国的“庞士骗局”。国内的“老鼠会”等也属于同样类型的骗局。这种借贷要求融资的成本不能上升,同时,所投资的资产价格不仅不可以下跌,而且要不停的上涨。而当进一步融资出现问题的时候,投资者就要出售资产来偿还到期利息或本金。如果市场中众多的投资者都这样做,那么资本市场就会呈现所谓的“明斯基拐点”(Minsky Moment),这时众多的出售行为会使得资产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跌,而这时,金融机构会大大收紧借贷条件,使得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进而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下跌,最终导致危机。
我们可以看出,明斯基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次源于美国次按市场的经济危机。危机内在的原因正是美国过去20年来在个人消费领域、房地产领域、金融投资领域不断扩张的债务。这些债务逐渐发展为“庞士借贷”,最终导致了危机。
世界各国债务膨胀的原因
虽然全球金融市场已经渐渐稳定下来,全球整体经济也显现出增长恢复的迹象,但这种债务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原来美国消费者用于支持其过度消费的债务,最初是通过次按,私人消费信贷(信用卡、汽车消费信贷)转移到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金融机构又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衍生工具,将这些负债转移到全球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亚洲的外汇储备和全球的石油美元储备)的资产负债表中;危机后,随着金融机构抛售各类金融资产,美国等国的政府和中央银行实际上通过直接购买各类金融资产,将投资者的原有的资产转移到政府的、或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终在整体经济体系中,美国政府负债替代了消费者的负债。
为什么美国政府今天要有这样大规模的负债,原因是昨天经济体系中有太多的负债。为什么美国政府能够替代美国的个人消费者进行借贷?原因是人们相信,或者被迫相信美国政府不会违约,不会破产倒闭。然而,孰不知公司和个人可以违约、破产,但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来还债,并不一定需要破产。关键是如何绑架亚洲储备和石油美元以及全世界购买美国国债的投资。
截止2010年元月底,美国联邦政府的帐面债务总额已经达到13.30万亿美元。而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的真实债务还远不止这些。2009年5月,U.S.Today 采用联邦政府的数据,将所有联邦政府的帐面债务,目前债务未来当偿还的利息和本金,未来公共医疗健康保障需要的支出,公共退休计划,国土安全,教育,国防事物的支出等做了计算,得出美国联邦政府未来债务约为63.8万亿美元。平均每个美国居民户(household)在未来平均的生命周期要分担54.6万美元的联邦债务。如何筹措如此规模的债务?目前没有人能回答!
债务经济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其实,日本等国家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较美国还要高。日本公共债务的比率已经超过200%,庆幸的是他们的债务多数是内债。而意大利、希腊、冰岛等国家的政府债务总额也都超过了其国家GDP的总额。如此规模的债务经济是如何形成并持续得到支撑的呢?至少从以下几点客观历史条件出发对此加以剖析。
第一,过去20~30年中,许多国家(特别是中国等国家)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大大提高了工业品的产能和劳动生产率,进而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工业制成品。这客观上大大抑制了价格的上涨,使得通货膨胀的压力大大减低。很多国家(例如日本)在这个时期还发生过严重的通缩。在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减低的情况下,各国中央银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能够将官方的利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低利率的政策,一方面使得借贷的成本保持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推动了资产(特别有价证券及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资产价格的上涨反映在各地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也反映在股票平均PE的高企和债券收益率的持续走低。融资成本的降低和资产价格的持续走高刚好满足了债务由“对冲型借贷”向“投机型借贷”和“庞士借贷”转变。
第二,持续的长期低利率环境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市场的借贷成本很低,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投资者尽可能多的举债。其二是低利率拖低了储蓄和各类其他资产的原有的回报,投资者为了取得相对高的回报,便自觉不自觉地增加了风险的承受力,逐渐地接受或者参与到各类高风险的投资中。而就这些变化的实质而言,就是不断增加借贷而提高投资的杠杆化。从国内市场也可以看到,在2002~2005年美元利率超低的时期,国际银行在我们内地销售了大量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金融危机后人们发现,这些理财产品通常具有非常高的风险。
第三,冷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主要储备货币的所谓“第二布雷顿森林体制”帮助了美国大规模地向储备货币和石油美元借贷。随着冷战后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扩大,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形成了以出口为导向,进而带动投资的增长模式。为维持本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这些国家尽可能地使本币保持较弱的水平,然后将出口的收汇再通过储备投资的形式投到美国的国债及其他类别的美元资产中。进而形成了美国从新兴市场国家大规模进口工业品,累计产生美国大规模的贸易赤字,又不断地从储备货币及石油美元借贷,产生美国大规模的资本项目赤字这样的双赤字状况。用美国的一位学者的话说:美国人的消费多于他们所能生产的,美国人所花的钱超过了他们所能借到的。
第四,近些年以来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给借贷及投资的不断增加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过去的25年左右的时间里,金融衍生品的总量以每年24%左右的速度增长。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衍生品的市场价值达到了1140万亿美元,超过全球GDP总额的16倍。全世界的投资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于任何类别的资产产生风险敞口。金融衍生品不仅仅可以用来对冲投资风险,更可以使得对冲基金进入任何一个市场;也可以使全球的投资者在各个不同的金融市场中套利;还可以使海外的投机者在中国境外豪赌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债务规模及其对经济的危害
相对于全球性的债务经济,中国的状况又怎样呢?从公布各种的数字看,中国的公共债务/GDP比率均不到20%,相对其他大多数国家,中国是公共债务比率较低的国家。但实际情况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我们国家很多隐形的债务。如果考虑到这些隐形的债务,中国金融界权威的研究机构估计我们实际的债务比在70~80%之间。
中国都有哪些隐形的债务呢?
首先是中央政府的隐形债务。这其中包括近些年新开工,已投入但仍要继续投入的项目资金;国有银行改革上市时,财政部担保剥离的的坏帐;农村信用社改革时发行的专项票据;国有高等院校累计下来的债务;国有企业亏损累计的挂帐;国家应该承担而未来将支付的社会保障及医疗健康费用;环境保护在过去多年的欠帐等等。
其次是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各地“政府融资平台”数量可观,负债规模也在不断上升。有关研究和报道在数据上虽不尽一致,但都可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如有分析指出,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授信总额几乎了达到与中央政府国债余额相当的水平。另有分析测算,2009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接近11万亿元,相当于2009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3倍。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中,卖地收入占很大比重,但这些卖地收入不可能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继续维持。而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具有刚性,消减很困难,这是未来地方财政中的一个重要隐患。
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也存在着债务问题,而且中国经济和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有着重大的差别,那就是美国的债务背后是消费过度,而中国债务背后是消费不足。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问题更难解决,但又必须采取对策,因为在大规模债务的环境下,经济活动会发生多重变化和扭曲。
第一,企业的行为发生扭曲。在传统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目标是增加销售,提高赢利,为此,企业会关注市场份额,关注技术创新,关注提高劳动生产率,当然在危机的时候,会关注成本控制。在债务经济环境下,企业可能不再关心生产,而更加关心资本运作,关心融资方式,关心金融资产投资。股票价格的上涨越来越不是因为赢利能力,而是直接地源于M&A,源于概念性的炒作。我国过去两年出现的资本从实体经济向资本市场转移,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问题。
篇9
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 EPC项目的特点
由于EPC项目是由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因此它与其他项目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规模大:因为EPC项目都是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比如电站、石化工厂、冶金等,涉及到工程的设计、设备的采购和建设施工、整个项目的试运行,因此一般来讲,项目的规模都比较大。
周期长:EPC项目从立项开始到项目竣工验收以后并交付业主使用的时间一般为三到五年,有的长达十到十五年或更长。
涉及面广:EPC项目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关系复杂,特别是一些国际工程项目。
总价固定:按照FIDIC合同条款,EPC项目的一般采用项目总价固定的合同方式。
风险高:EPC项目要比设计或施工等单项承包复杂得多,风险也大得多,因为它必须面对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的风险,所以总承包项目风险控制的难度必然更大。
2. 项目风险的特点
简单地讲,风险是指事件或活动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它是不利事件或损失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具有以下的特点:
客观性和普遍性:风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风险是客观和普遍存在的。
随机性和必然性:风险是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我们没有选择。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偶然性。某一具体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之后会造成什么后果,都是诸多风险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风险必然会发生。虽然个别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但通过对大量风险事故资料的长期观察和统计分析,发现其遵守一定的统计规律。
相对性:风险总是相对项目活动主体而言的,同样的风险对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影响,人们对风险事故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因活动、人和时间而异。
可变性:这是指在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的变化,随着项目的进行,有些风险会得到控制,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处理,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产生新的风险。尤其是大型项目中,由于风险因素众多,风险的可变性更加明显。
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大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致使大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面临的风险多种多样,而且大量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错综复杂、各风险因素之间以及与外界因素的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这是大型项目中风险的主要特点之一。
3.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风险在项目中客观存在,而且项目的一次性特征使其不确定性比其他经济活动要大许多,风险的可预测性也就差很多。如果项目一旦出了问题,很难补救,因此在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对于EPC项目,与传统项目相比,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广泛的风险责任。因此它不但要求总承包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达到特定要求,更主要的是要在软件建设上满足要求。包括:具有满足工程总承包要求的人力资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合格的设计能力,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能力,在国内外市场中采购机械设备、成套设备和建设物资的能力,足够的工程总承包协调能力,同时善于利用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应对风险的能力。如何对EPC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是目前国内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我国在这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对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缺乏系统化和科学化,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研究领域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还处于定性阶段,缺乏系统性定量的分析方法。对EPC项目迫切需求加强风险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风险管理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其在西方工业国家的成功应用吸引了许多项目组进行自身风险管理。一方面,风险管理以对风险的预测、识别、评估和科学分析为基础,为管理人员运用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对风险进行全面、合理地处置提供了可能性,是现代管理风险的一种科学而直接的方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克服了那种传统的以保险为单一手段处置风险的局限性,综合利用各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处理风险的方法日益完善,这些都使得越来越多的项目组自觉地争相采用风险管理方法。
第二,保险的局限性要求各项目组加强自身风险管理。首先,保险业只承办纯粹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致损失的保险,而且只承办其责任项下的业务,其他损失不属理赔范围,保险人均不赔偿;其次,保险业务的扩展不能与生产的发展完全同步,保险条款难以全面反映新的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各项目组负责保险的管理人员更了解本行业的内外环境,可能比保险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处理方案;最后,保险单中的许多条款都给项目组不利的条件。因此,各项目组不能完全依靠保险解决风险问题,必须实行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
第三,风险管理是各项目组的内在要求。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各种风险因素及风险发生的可能大大增加,并且扩大了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规模,这就对各项目组所负担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使风险管理的各种手段倍受青睐。
风险类型及应对之策
为了深入、全面地认识项目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有必要将风险进行分类。按损失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人为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政治风险以及组织风险;按风险后果的承担者划分有项目业主风险、政府风险、承包商风险、风险投资方风险、设计单位风险、监理单位风险、供应商风险、担保方风险和保险公司风险等;按风险可预测性可划分为已知风险、可预测性风险和不可预测风险;按风险的潜在损失形态可将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按风险事故的后果可将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风险产生的原因可将风险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按风险影响的范围划分为局部风险和总体风险;按风险作用的对象可将风险分为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按风险能否处理可将风险分为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对EPC项目我们将讨论下面的一些风险及其措施:
1.采购风险
由于EPC项目中设备材料费用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高。对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控制尤其重要。在采购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风险有:技术指标、供货能力、运输损失和采购价格等。
一般的措施是将采购交给专业分包商进行,因此选择专业分包商很关键,专业分包商必须利用其在本领域熟悉掌握的市场信息和专有技术选用或提出选用某种构件、材料或设备的决策或建议,从而可寻求设计要求的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物料。采取专业分包商出面采购,利用其对供应商的熟悉和批量规模可大大降低物料成本。同时要从技术上和时间上分析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并要求供应商承担违约赔偿责任。承包商还可以通过投保的方式将设备材料运输途中发生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2.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包括合同条款风险和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条款应本着平等、公平、诚实信用、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的原则。每一条款都应仔细斟酌,避免出现不平等条款、定义和用词含混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的情况。还应注意合同条款的遗漏,合同类型选择不当。合同管理是承包商获利的关键手段,不善于管理合同的承包商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的。它主要是利用合同条款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扩大受益,这就要求承包商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技巧,要善于开展索赔,否则,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因此要注意合同中的工程范围、合同价格及其款项支付方式、保函条件和违约条款等合同内容,并加强合同条款的审核。
3.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项目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对社会安定的影响。对于一些大型的国际项目而言,必然会涉及政治风险。2005年11月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05) 》,该报告对全球60个国家的基本信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市场机遇与风险状况进行分析并予以评级,从而指导企业防范风险。对风险较高的国家要特别注意,如刚果(金)和津巴布韦等国的风险在9级评估体系中参考评级为最高9级。因此需要加强相关地方和国家的法律、政策以及政治环境的分析来规避项目的政治风险。
4.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的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由于EPC项目的周期较长,很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如汇率的波动会给项目利润带来影响。一般在投标报价和合同执行时采用针对货币币种的商务处理办法可以减少甚至从根本上完全化解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另外,还可以采用外汇交易来回避汇率风险,比如采用远期外汇交易和现汇交易等形式。
5.组织风险
组织风险中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项目决策时所确定的项目范围、时间与费用三个要素之间的矛盾。三要素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合理的匹配必然导致项目执行的困难,从而产生风险。EPC项目管理班子的组织模式和对成员的素质要求也是有别于传统的施工企业组织班子的。在从事EPC工程项目的公司中,一般采用强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根据EPC项目合同内容,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以工作组(Work Team)的模式运行,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作组的活动。同时,公司的各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法定权利对工作组的工作行使领导、监督、指导和控制功能,以确保工作组的活动符合公司、业主和社会的利益。因此项目组织的建设对项目的是否顺利进行起着很大的作用。组织中的团队精神和文化氛围会导致一些风险的产生,如团队不能协同合作和人员激励不当导致内部不团结、人员离职等。因为在整个工程中,都离不开人员的操作,如果业主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一般工人、技术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效率、责任心、品德)不高,都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加强组织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很重要。
6.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包括项目的技术结构、项目的规模以及项目实施方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技术方面的成熟度,复杂度决定了EPC项目的技术风险大小。比如在电站建设项目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项目的技术风险。
A. 水文气象。工程标书中通常只提供较短系列施工区流域内的水文气象资料,而且标书上明确规定业主不保证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如施工期遇到超常规的气候变化等会影响工程的施工。
B. 地质地基。标书一般提供一定数量的地质地基资料,但不负责解释和分析。如施工中发现现场地质条件与原施工设计不同,则会引起工程量超挖、超填或混凝土超浇等。
C. 材料供应。工程所需材料可能出现质量或供应方面的问题。
D. 执行国际标准和规范。在国际承包电站工程中,一般采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标准和规范。有时采用的国际标准与国内工程及工程所在国惯用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会给承包商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风险。
E .工程变更。工程设计方案和工程量的变更会影响承包商原有的施工计划和安排。
因此,承包商在投标前要对工程的技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争取在合同谈判时通过对技术条款的补充、修正、增加、删除来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同时也可向保险公司投保,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对于无法回避转移或无法预测的风险,承包商应在投标报价中考虑一定比例的风险费,以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篇10
摘要:微型企业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实体之一,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广西作为西部经济中心,近年来当地微型企业对于广西经济的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广西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繁荣市场、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其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就广西微型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解决广西微型企业融资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广西;微型企业;融资;对策
一、引言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要潮流,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目标。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新兴产业层出不穷。并且,在企业的形式方面,也更加灵活多样,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得到巩固和发展,新型的微型企业由于适应了新时期的发展要求而在各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微型企业作为当今经济领域中最具有经济活力的经济个体之一,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截止到 2005 年,全国共有约六千多万家个体工商户和微型企业,它们对我国GDP的贡献率高达60%,为社会提供了约75%左右的就业机会,并且创造了近50%的财政税收收入和出口收入 。但是,微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突出瓶颈。截止到 2012 年,我国微型企业的数量约为 1300 多万家,且这些微型企业的生存状况普遍不容乐观,盈利压力仍旧相对较大 。
为了缓解小型、微型企业的盈利压力,降低小型、微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中国政府从2011年起相继出台了对于小型、微型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除此以外,国务院将加快调整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以逐步解决服务业的营业税重复征收问题,通过试点推广来逐步推进税收体制改革,实行企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并且,研究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制度。然而,企业经营的整体政策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微型企业的融资问题依然严峻。各地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纷纷出台了多项重大措施来促进本地微型企业的发展。目前,广西在促进微型企业发展方面也实施了许多有效措施。
二、广西微型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广西的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然而,广西的微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较高等融资问题。微型企业难以从银行借贷到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广西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不仅需要微型企业自身不断完善,同时也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中介、信用担保机构等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财税政策等方面来解决广西微型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难等问题,才能促进这些微型企业的长远发展。
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国家立足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得过分倚重进出口贸易的中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承担着大量出口任务的微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西地区依托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外向型的微型企业。随着经济危机的浪潮,这些企业在企业融资发面遭遇到巨大困难。与大企业相比,广西微型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贷款条件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银行对广西微型企业提供贷款的单位处理成本远远高于大企业。如果说面向微型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在进行微型企业贷款或小额信贷业务时具有灵活处理的便利特性,那么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信息处理不灵活、决策模式固化等原因造成单位成本较高,造成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三、广西微型企业融资困难
(1)内部原因
首先,自身资本不足,缺乏必要的贷款担保,是广西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微型企业本身属于小型规模经营,其自身资产规模小,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差,因此不易实现大规模的产业经营,其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限制使得难以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和掌握新技术,加之资本不足的劣势,因此难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微型企业的利润率低和效益不稳固造成企业的现金流不稳定,缺少合格的抵押品,难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致其使失去发展壮大的机会,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微型企业更加难以募取资金,在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时限制其发展壮大,甚至有可能造成停滞不前, 导致微型企业更加难以筹措资金。
其次,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真实、不透明等问题造成公司治理混乱。有些中小企业可能会制作多本账册,以期实现获得国家专项补贴、逃避税收、债务或者向银行争取贷款等各种目的。这些假假真真的财务信息,有时令最有经验的信贷工作人员也无从分辨。另外,部分企业经营管理者水平低下,对于信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意识,恶意拖欠贷款本息,这种逃避债务的行为给银行造成损失,导致银行回避微型企业的信贷业务。这是广西乃至全国的微型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再者,由于微型企业大多属于家族式企业,企业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人事财务一把抓,导致账务不明晰,很难形成正规有效的管理体系;信用意识淡薄,经常以经营艰难为由,拖欠贷款 。这些都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微型企业的不信任,双方难以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
再次,微型企业的资产总额小,抗风险能力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淘汰率高,它们很难与银行和贷款公司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微型企业的规模有限,营业收入少,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因此,微型企业只是市场的被动接受者。加之缺乏规模经济,造成科研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弱,与同行业大中型企业相比在市场竞争中淘汰率较高,因此它们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将会较弱,难与银行和贷款公司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这也是广西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
(2)外部原因
首先,大型金融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政策,使其在提供金融资源时更倾向于大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从为大中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而小微企业资产少, 经营稳定性差, 银行很难从小微企业身上得到同规模的收益, 更可能出现因小微企业倒闭无法偿还贷款,而其资产不足以抵偿贷款从而银行本息无法收回的情况 。因此愿意为微型企业提供资金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很少,再加上它们对于微型企业的歧视,广西地区的微型企业融资体系很不完善。
其次,面向微型企业贷款进行担保的信用体系不健全。从性质方面来说,微型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从抵押品属性来讲,微型企业有限的固定资产不足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或者本身就是不良抵押品。从贷款流程方面来看,贷款审批环节冗长、过程名目繁杂,这些都很难符合微型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短、频、快的特点。以办理土地或房产抵押评估和登记手续为例。一般来讲,在广西如果想要通过土地或房产抵押来贷款,其银行评估包括提出申请、实地勘测、现价估算等环节,而仅仅是登记这一项就包括土地所有权调查、地形测绘、土地权利登记等步骤。诸多程序环环相扣,相互牵制,严重降低了资金的发放效率,难以有效解决微型企业的资金困难。再说担保,微型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形同虚设,不能得到银行的承认,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去找资质好的大企业,出于自身信用考虑资质好的企业很少愿意为中小企业担保,而资质一般的企业,其担保又很难获得银行的认可。
再次,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难以有效落到实处。虽然微型企业在活跃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经济总量方面,大企业才是地方税收的龙头,因此,对于大企业的优惠政策是政府的主要政策。微型企业大部分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合理的引导才能促进其升级和转型。目前广西支持、保障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具体来讲,广西微型企业按照所有制形式进行行业归属管理,
这种依靠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手段的管理模式容易造成微型企业管理工作机构重叠的现象,有时候出现多头共管的范围重复,有时候又会形成无人问津的管理真空。再加上微型企业立法不甚规范,没有区分微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量等方面的区别,使得微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社会权利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些都加剧了广西微型企业的融资困难。
四、政策建议
首先,广西微型企业应加强自身的发展,调整内部结构,壮大企业规模。从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微型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广西微型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微型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并且在经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进行技术设备的革新换代,进行品牌建设重视产品质量,促进自身实力的成长壮大。与此同时,加快人才引进机制,增强信用意识,改革企业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建立完整、明晰、可信度高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不去故意拖欠银行的贷款, 按时偿还贷款本息,以维护企业信用来赢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促使企业长远发展。
其次,广西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为广西微型企业提供有利的融资环境,有效解决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例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微型企业综合协调的改革发展规划,强调微型企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相配合。此外,广西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汇总有关数据,在网站上公开或编写宣传单,通过采取这种灵活的宣传手段向广大微型企业免费发放,明确告知广大微型企业可以享受的融资优惠政策和政府服务并且详细讲解对于优惠政策的申请过程和方法,也可以设置专门机构对微型企业的融资贷款进行指导。进一步解决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三,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完善广西微型企业的资本服务市场。广西政府要率先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对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系统的改革和发展,开发适合广西微型企业的金融信贷产品。在行政方面,缩短微型企业申请贷款的程序和时间,最大限度的简化审批手续,提高金融资金的支持效率。进行银行等融资机构的内部改革,成立微型企业信贷部,有效管理小微企业信贷。为了克服广西微型企业固定资产少、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应放宽抵押品限制,允许企业存货和大宗商品等作为抵押品。另外,充分发挥地方银行的自,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降低微型企业贷款的利率,取消重复的贷款收费项目,尽量降低微型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机构对于微型企业放贷的审慎,以及微型企业通过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成本较高,许多微型企业将融资需求向了民间借贷。但是,由于民间融资在我国还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遇到问题时责任划分难以明确,因此增加了微型企业向民间融资的困难。(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晶晶,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2012
[2]叶佳妮,中国微型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徐骏飞,微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2
[4]刘晓慧,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解决途径[J],中国社科院,2012
[5]张荣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作用
- 下一篇:幼儿园教研学习心得体会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