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道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7 16:1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语孝道心得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论语孝道心得体会

篇1

关键词:论语 孝 思想内涵 当代价值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详细记录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可称为“诸经之慧眼”。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论语》之“孝”的内涵

《论语》一书中,有关“孝”的内容一共出现了26处,分布于“学而”等11个篇章中,其中有14处直接出现“孝”字,其余12处是未见“孝”字而与“孝”有关,下以表格示之:

由表格可以看出,有关“孝”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定的篇幅。经笔者分析,《论语》之“孝”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于“孝”的词汇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就告诉我们,“孝”在伦理方面的一般意义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而别无他意[2]。而在《论语》中,“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是成己之方,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同时对于君主来说又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策,表现出一种由个人到天下的道德修养进程。笔者现将《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分为两组,以此为《论语》中“孝”之思想内涵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这两组中,一组内容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19处,另一组则有关为政治国之策7处。(具体附录于文后)

《论语》之“孝”更注重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这一方面,而涉及为政治国之策这一方面较少。当然两组也有重合之处,意义并不是彻底分离的,如“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3]中的“慎终追远”既有关个人修养行为又有关为政治国之策,君主与一般的士人一样,也是个体,也要注重有关“孝”的个人行为修养,进而才可以推之天下。

我们且来分析两组内容之要义。首先,在与“孝”有关的个人修养与行为的内容中,将“孝”看作是个人的道德标准之一,并且提及了不少与“孝”相关的具体行为准则,从理论到实践要求个人注重“孝”这一重要美德。从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论语》之“孝”对于个人修养与行为的要求:

一是理论上理解何为“孝”及“孝”对于个人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重要性。这一方面,点出了“孝”与“仁”的关系,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而“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这样就彰显了“孝”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性,正如另一部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中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4]

二是行为上要求敬爱奉养父母。具体如物质奉养,这是孝道的基本,但也是最浅的一层,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为政篇 第14页)又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篇 第15页);又如情感慰藉,这是高于物质层面的行孝之道,是在精神方面给父母以关怀,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修养,有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 第40页)“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 第14页);再如怀念父母之恩,奉之以礼,如书中所言“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 第13页)“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篇 第40页)“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子张篇 第199页)礼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儒家还有一本专门阐释“礼”的经典――《礼记》,儒家思想认为只有经过礼,仁才能由内在的德性转化为外在的德行,而“孝”作为“仁”之本,自然要受到礼的规范,“礼”是行孝的准则和方式,在日常生活、父母之生日及丧祭时都要注意,严守礼节,则达于“仁”可期也;再如无改父道,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篇 第7页),但从义不从父,父母有错时,要及时纠正之,但不能使其怨怒,也不能对其怨怒,故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篇第40页)。

再者,与“孝”有关的为政治国之策的内容,将“孝”由个人与家庭拓展到了国家天下,往往将“孝”看做是道德风化的一部分与其他道德标准并提,是以仁德治国(用现在的言语说即是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对“仁”和“礼”的重视,因此当“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论语・尧曰》也提到:“所重:民、食、丧、祭。”(第202页)将“孝”用于为政治国,是将“孝”由个人推向天下的必经之路。

可见,《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体现出一个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天下的系统,显现出“孝”和“仁”、“礼”的密切关系,指向“仁”的核心思想,要求个人注重“孝”的修养,要求君主以身作则,善诱民众。

二.《论语》之“孝”的当代价值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然而他有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第2页)可见“孝”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将《论语》所有谈“孝”的内容归纳到一起,我们会发现他们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学说体系:“仁”是“孝”的指导思想,而“礼”是行孝的准则,一个涉及理论,一个涉及实践,而都指向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之“孝”,有的对于现今社会来说太过保守,不切实际,如严守礼节之“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阳货篇第188页)等,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地方对于我们现今的社会仍是颇有启迪的,具有较高的当代价值。

第一,强调“孝”之美德的修养及“孝”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将“孝”作为其思想核心“仁”的根本点和出发点,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 第2页)认为“孝”是最根本的美德修养,只有具备“孝”之美德,才能向着“仁”之目标前进。《论语》之“孝”注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亲”一面的孝道,强调子女要善事父母,认为其具有维系家庭关系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和睦是社会和睦的基础,可见“孝”在社会人伦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张入世的孔子亦常将“孝”与“忠”联系在一起,认为忠孝是士最根本的修养,如言“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篇第92页)《孝经・广扬名章》中亦有言:“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5]“孝”也是君主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微子篇第198页)意思是君主不要怠慢亲族,不要被大臣抱怨没被信用[6]。这样看来,在孔子眼中,为人臣者只有孝才能忠,为人君者只有孝才能治理好天下。这样的看法虽然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从历史上看也不无道理,放于现今社会同样受用。子女孝敬父母而得家庭之和睦,个人的修养也会有所提高,更易闻达于世,而能光宗耀祖,是以尽孝;子女尽孝使家庭稳定和睦,这样才能有社会的稳定和睦。

第二,使“孝”的具体内容更为丰满。孔子在《论语》中指出,“孝”不仅要求子女怀念父母之恩,从物质上奉养父母,使之衣食无忧,而且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愉悦,以礼事之,使之身心舒畅,不让父母过多担忧自己,还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后也要尽孝,重丧葬之礼,为自己的后代做好表率。是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篇第14页)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篇第40页)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篇第13页)《论语》之“孝”,要求子女真心实意地对待父母,更强调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更吻合人的情感与理智。一个人只有真正懂得了孝,才有可能把它转化为一种品质,才可以更稳固地实施下去。对于当代社会,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孝道仍然颇有启迪,他时刻为我们敲着警钟,告知我们,不可弃生育自己的父母于不顾,甚至打骂父母,而且并非给予父母物质上的满足既是尽孝,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使父母身心愉悦,颐养天年。

第三,将“孝”由个人、家庭推向了社会,用于为政治国。《论语》之“孝”,不局限于个人与家庭,孔子及其弟子还将“孝”推向了社会,使其具有政治内涵,把其视为为政治国之策,认为“孝”具有使天下归顺的作用,体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的模式,故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篇第20页)曾子亦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篇第6页)历史上,不少君主如汉文帝、清康熙帝等,将“仁孝”作为其治国之一,君主也做了很好的表率,国家因而得以趋于安定,民风得以趋于淳厚,“仁”则可期也,应了孔子所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篇第2页)现今我国政府关注“中年空巢”,倡导子女“常回家看看”,并将“孝敬父母”纳入法律,以此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手段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孝”这一美德的重视与提倡,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义,也在某个侧面体现了孝的政治功用,同时这也展现出了两千多年前孔子思想的魅力。

“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论语》之“孝”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及其独到之处,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以至现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孝”之思想仍然闪耀着温情的光辉,对当代社会颇有启迪。虽然《论语》之“孝”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无论如何,其“孝”之思想确实给中华文明带来了不可否定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下去。

附录:

《论语》之“孝”两组内容一览:

1.个人修养与行为:

(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页)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4-5页)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5页)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第7页)

(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第13页)

(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14页)

(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14页)

(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15页)

(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第40页)

(10)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40页)

(11)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第40页)

(12)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40页)

(13)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於我哉?”(《论语・子罕》第92页)

(14)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第111页)

(15)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139页)

(16)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於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於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第188页)

(1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第199页)

(18)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论语・子张》第202页)

(19)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论语・子张》第202页)

2.为政治国之策:

(1)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第6页)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第20页)

(3)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第20-21页)

(4)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第84页)

(5)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第140页)

(6)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於一人!”(《论语・微子》第198页)

(7)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第202页)

注 释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73.

[2]程碧英.《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6―18.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

[4]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

[5]生.孝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31.

篇2

论文关键词:《论语》;孔子;孝;生命意识;关爱型校园 

孝道。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孝之品质也是传统优秀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型校园建设。要求“培养学生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衣俊卿教授指出建设关爱型校园“是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的人文素养和美德,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和人性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指出“爱是一种人生和社会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越是在世俗化的社会条件下,越是要重视关爱、感恩、善良等传统美德,要坚信大爱无疆、善行天下”。《论语》中充满了爱的思想,而“孝”这一人类最本真的爱,在《论语》中更是多有记载。孔子认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并且把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德行放在了学业之前,要求“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 

通过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根植于日常生活,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恰恰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个体主体性的尊重。由此观之,孝道伦理思想不但与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凸显个体主体性并不冲突,而且是个体主体性完善的必要部分。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关爱型校园的重要因素。 

一、孝之生命意识根源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孔子那里,孝源自于对生命的敬重和对时间的敬畏。源自于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出生与死亡构成了个体生命的两个端点。现世生存(生命之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线段,而父母与子女是两截生命线段的交集。生命线段在历史长河中原本就是十分短的,而这一段交集又是短而又短的。孔予清晰地看到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提出了“未知生,焉知死”的现世生存法则;孔子深刻的感受到了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真切的体悟到了生命消逝的痛楚,提出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事亲态度。 

(一)对生命的敬重。孔子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只用一个钩的绳竿而不用多钩的绳竿,更不用渔网去大量地捕鱼,也绝不会射杀归巢之鸟,绝不轻易伤害太多性命,或妨碍动物的成长。孔子更敬重人的生命。《论语-乡党》篇中所记载的孔子马厩失火,是孔子对人生命的敬重最直观的体现。“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胜过财产,在他眼里,马或者马厩,作为财产来说都无法与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对生命的敬重.还体现在对自己和父母身体、生命的爱惜。孔子认为维持自己的健康,保全自己的性命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虽然作为个体的人来自于偶然,然而作为类存在的人却不能随意处理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盂武伯曾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这就是说,孝,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是唯恐子女生病;另一方面,对于子女来说就是只让父母仅仅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仅让父母为自己是否健康而担忧,而不要让父母在其他方面操心。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孝了。孔子认为常常记起父母的年龄,亦是一种自然而又基本的孝。对父母的担忧,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养亲之情,又是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关切。《孔子·里仁》记载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就是说,孝,一方面,要常常将父母的年龄记在心中;另一方面,知道了父母的年龄,就有一种又喜又忧的情感:为父母添了年岁、高寿而高兴;又为父母年龄增长、临近生命之大限而感到恐惧,忧虑不能与父母相处的更久,尽孝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在孔子看来。或许就是一种予死于生、而依然无法逃避生命之终结,对生命之敬重的真情流露。 

(二)对时间的感慨。孔子,深刻的感受到根源于个体生命有限性的紧迫感,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孔子站在河边,望着滔滔流水,感叹道:“消逝的时光如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论语·子罕》)从这我们看得出孔子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慨叹。时间的流逝无法改变,正如东去的流水连绵不断;生命的逝去也是无法改变,正如日夜交替之不可改变。 

时间在人类个体生命上体现为年龄,犹如在树木上体现为年轮。年龄,在孔子看来,绝不是一个机械的数字概念。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概念。而是一种载有人生感慨记录的年轮。有时他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有时又感慨“吾老矣,不能用也”(《论语·微子》)。出于对生命意识的觉知,对时间飞逝的敬畏,对人类历史的崇敬,孔子对老者十分敬重。他参加乡人饮酒聚会的场合——“乡人饮酒”,离席之际,总是“杖者出,斯出矣”(《论语·乡党》)。等到年长于自己的人都走了出去.才离开。 

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只有一次的,时间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自我的繁衍生息,消解了生命的一次性和时问的有限性。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类的历史而具有了积淀人类情感的意义;而在这延续不断的情感积淀中.生命被赋予以新的认识,个体被赋予以责任感和历史感。孝的思想也在这其中得以生发、扩充和传承。 

(三)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的孝思想深人质朴的现实生活,深人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和质朴敦厚的生活情感。从普通的时间、年龄、生老、病死却道出了实实在在的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在孔子看来,孝是人的内在要求,不只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天生的事亲反哺之情,是自然而然的、天经地义的、由衷而发的感情。父母对年幼的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孩子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孝养双亲。《孔子·阳货》篇记载,宰我向孔子提出了对“三年之期”的质疑,认为三年守丧期间不兴礼乐,礼乐必坏:三年不事耕作,民必无所生;自然界以一年为循环之期,守丧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不跟宰我讨论这些外在的东西,把问题的焦点直指人心,问宰我只守丧一年是否心安。在孔子看来,礼只是心中感受的外在表现,三年才能心安:“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通丧也。”解释说小孩子要在父母怀中待满三年才能完全离开,替父母守孝三年,才是合于感情、合于自然之道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洞察了人的本性,对父母的情感是源自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心安源自于对父母的那种真挚感情的充分流露。或许在孔子看来,三年之期也不能达到心安的状态.因为父母之怀岂是三年就能离开了? 

从普通的回报之情,孔子将孝之思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却娓娓道来。人人可以接受。如同一位邻家智慧的老者与自己的交谈。朴实却一点儿一点儿的引起内心的激荡与自我的反思。 

二、孝之对生命的敬养 

(一)孝之有所养。孔子认为孝首先要有所养,要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子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父母衣食无忧。《论语·为政》子游问孝一段“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以及子夏问孝一段“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都体现了这一思想。孔子讲的孝道,首先就是一种最普通的“乌鸦反哺”回报之情。父母对孩子精心照料、付出了慈爱,辛苦把子女养大;孩子成人后回过头来照顾年老后的父母。保障父母物质生活的需要,孝养双亲,使其安度晚年。 

(二)孝之敬其心。孔子认为,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赡养的义务.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奉外.更重要的是对父母要有诚敬之心,要有毕恭毕敬之神态,和颜悦色之态度。《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日:‘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来问孝,孔子说,有事的时候要替父母办好,有好吃的要拿给父母享用。但这不一定就是孝。因为还有一个态度问题:“色难。”即只有对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怀有敬爱之心才是真正的“孝”,而这是最难做到的。只养不敬,孔子认为与禽兽无别,不能称之为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明确提出,只有对父母怀有孝敬之情,物质上的供养才能真正与饲养动物区别开来。 

敬其心要忧其思。子女应该心里怀有父母,关心他们。《论语·为政》记载盂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回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或是解释为忧虑父母年老患病,或是解释为只让父母为自己的身体而担忧。两者都体现了子女要体谅父母的心思.要使父母精神愉悦,心情畅快,减少对子女的担心和忧虑。《论语·里仁》中孔子还认为要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年高体衰而忧虑,体现出一种忧思之情。 

敬其心要“无违”。无违于生命大道的流转,无违于礼,无违于心。《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向孔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继而问什么是无违,孔子对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就是指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侍奉父母的含义。活着要按规定的礼节侍奉父母;死后,也要按照礼节安葬、祭祀他们。《论语·里仁》则记载着要对父母无违于心:“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时候,尽可能顺从和满足他们的要求和愿望,当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要用婉转的语气委婉地加以劝谏,若自己的意见终不被父母接纳,也不要怀有忿恨之心,对父母恶言相向,而仍然要恭敬顺从,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为父母营造一个舒心的家庭环境,以颐养天年。 

(三)孝之竭其力。《论语·学而》记载子夏的一句话,其中说到“事父母能竭其力”。南怀瑾先生解读这段话时就认为儿女对父母的孝心只要发自内心尽心、竭力即可。不必强求物质的富足。尽孝,只要“竭其力”,量力而行,力所不能及也无须强求。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尽孝在一定程度上只要尽心竭力就可,如果一定要表现在物质上,那么穷人家里就不会有孝子了。尽到自己的心力.就可以称为孝了。 

(四)孝之观其行。孔子认为做子女的要竭其力敬养父母,要有孝之心。还要有孝之行。要将内心的诚敬落实到具体的日常行为上。子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里仁》)这就是说,是否是孝子,需要观察子女的言行,只有在父母不在了,仍然无改于父之光明正道,感情没有淡化,才是最大的孝。孔子还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这是说为了避免父母的担忧以及很好的侍奉双亲,就不要随便远游。而如果非要远行。则必须是“游必有方”,走正途办正事行正道,减少父母的担忧,并且要时常挂记着父母双亲。 

三、孔子孝伦理思想与关爱型校园建设 

孔子的孝道伦理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完善大学生的个体主体性。促进关爱型校园的建设。 

(一)孝养双亲,培育感恩之心。孔子讲的孝悌,是一种最普通的回报之情。子女对父母的孝养首先就是一种感恩。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挑战和竞争.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够更好的对待人生环境。 

(二)孝养双亲,培育爱国之心。爱家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国始于爱家、孝亲,爱国主义教育从孝养双亲人手,可以避免抽象的、空洞的宏观说教,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孔子的孝道伦理,从孝养双亲开始,扩展到整个宗族血亲,继而延伸到整个宗族国家,为整个宗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定提供了一套可以依托的理论。《论语》中记载有子的一句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宗族家庭观念淡化,但是最基本的家庭结构单元存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应着眼于大学生的家庭生活.从大学生的孝养双亲开始。由个人的孝养父母。推广至爱众人、爱祖国。或许可以称为孝的当代精神。 

篇3

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6-02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即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虽然《论语》所记也包括了孔子某些弟子的言行,但其中十分之九记载的是孔子本人的言论,所以,基本上可以把《论语》看作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最早的语录体文献,后来至宋明时语录体才大行于世。汉初对《论语》也单称《论》,或单称《语》。汉代人把传自鲁人的今文《论语》称为《鲁论》,把传自齐人的今文《论语》称为《齐论》,把古文《论语》称为《古论》,合称“三论”。后来《齐论》与《古论》相继散失,《鲁论》便独传于世(朱熹:《论语集注》卷前)。

《孝经》中说:“人之行,莫大于孝。”于是有了前人常说的“孝为百行之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然后依靠父母的辛劳培育才长大成人,独立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孝敬,赡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然为人子女,对父母行孝道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事情了。《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言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论语》中也云:“入则孝,出则弟,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卒为难。”即是养育父母,敬爱父母。由此可见孝的内容广泛,意义深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尽孝道呢?首先,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篇》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吕氏春秋・孝行》也云:“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身,可谓孝矣。”这都是讲父母给予了我们一个完整的身体,我们自己要好好珍惜,某一天在九泉之下也能完好无损归之于父母。可谓是敬孝的开始。其次,尊敬父母,赡养父母。《论语》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孝敬父母如果向犬马一样,不严肃的对待父母的敬养,那就没有啥区别了。”《论语・学而篇》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对于父亲的行为要观之行之,这也就做到孝了。再次,谦恭有礼,无违孝道。《论语》孔子云:“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不怨。”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应该婉转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也应当恭敬的奉养,不要冒犯他们,也应该不怨恨。”《论语・里仁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上啊,一方面因为其高寿而高兴,一方面因为其寿高而有所恐惧。”最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待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对待,同时也不要忘记礼节制度,不要再次让父母担忧。《论语・为政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里仁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去远门,如果出远门,也必定告诉父母的去处。”这些都可谓是做到了孝道。

孔子对“孝”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发,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正是由于孔子的大力倡导,使“孝”道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并对我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和心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的安定与和谐、家庭生活的稳定和幸福,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华民族的家庭以特有的稳定性著称于世,孔子“孝”的思想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孔子“孝”的思想又包含着消吸的因素,尤其是当“孝”道和“忠君”思想相结合,并为剥削阶级所利用之后,“孝”的观念成了统治阶级用以束缚和奴役人们的工具。因此,我们对孔子“孝”的思想,必须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评价,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家庭道德服务孔子“孝”的思想经孔门弟子以及历代儒者的不断阐释和宣扬,加上历代统治者借助于国家机器大力推行,使其成为一条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看到“孝”对调整家庭关系,稳定和巩固封建秩序跳作用,便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其不断加以补充和发挥,使其越来越适合剥削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这就使“孝”的思想观念除了原来就包含的消极因素外,又加上了许多封建糟粕的内容。

以上是孔子的孝道观,对弘扬民族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和谐,巩固政治制度,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儒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宗法性色彩,封建性色彩,尊亲性色彩,血缘性色彩等等,但是在汉代曾经一度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官举孝廉,并且看作是首要的标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敬忠敬孝,愚忠愚孝的可喜可悲事件。这一系列的影响乃至扩大到整个社会,于是就禁锢了人们的个性自由,麻痹了人们的思想,毒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对于其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以何种姿态对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弘扬有价值的层面含义。

从古到今,从城市到农村,孝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且作分析。中国古代天子之孝的典型代表人物就是西伯侯姬昌,他就是周文王,他对长辈的孝敬那在当时是妇孺皆知的,每天早晨鸡鸣就去询问父亲睡觉的情况,好则高兴,忧则伤悲,还有每次端饭吃饭的时候也总要询问饭菜的冷热,爽口如何,当时有人记载了这一孝行:问安寝门外,旦日俟鸡鸣。以至日中昃,居常尽此诚。后来在他登基后继续发扬光大孝行,结果国家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也有与此相反的事例:“郭巨埋儿”,“玉祥卧冰”,“孟宗哭竹”,一系列愚忠愚孝的行为。这些情况可能是随着传统家族制度的父家长专制的行成而导致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于是就有了这典型的事件。而当今的不孝子女大有人在,一个博士生,在戴上博士帽娶了媳妇后竟然不认自己含辛茹苦养育大他的亲娘。原因是母亲没有提醒他泡了三天的衣服,和娶了患有乙肝的女孩反对,此后他就封锁了所有关于他的消息,母亲再也找不见他了,更别说唠叨了。一个高知识分子,高素质人才,竟然是这样的所作所为,这究竟是谁的悲剧?教育的失败,道德的沦丧,良心的泯灭,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沉痛的警钟。在城市里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儿媳和孩子一起和父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他们不努力工作,开口向父母要钱,典型的啃老族,甚至不给钱就打骂父母,更有甚者让父母睡过道,干苦力活,带孩子,做饭洗衣。这种行为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报得三春晖”他们做到了吗?有没有想过责任心何在?不只是城市,农村这种情景更为严重,更令人担忧,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留下了七八十的老人在家,还得带孙儿,他们的衣食住行怎么弄?他们还得“荷月带锄归”,“锄禾日当午”他们生病了又有谁来知道,又有谁来照顾,有时候留守老人去世几天后才发现,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我们自己的处境,是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是老年人权益的维护不当,是我们的不得已的苦衷,还是道德体系的不健全,还是做人原则的扭曲,还是人类在走向倒退……

儒家的孝道,两千多年来,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之德行的标准。此可谓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具体的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至少应该这样做:热恋的同胞每天节约几毛钱给远在他乡的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赶潮的同胞少买点名牌衣服节约几元钱给爸爸妈妈买件衣服;爱吃零食的小姑娘少买点零食节约几角钱给爸爸妈妈买点营养品;爱抽烟的男孩子少抽一包烟给爸爸妈妈买点生日礼物;尽孝道不需要做太多,爸爸妈妈也不要求我们做太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在高歌传统美德的时候,对于华夏民族的遗产我们应该以慎重的态度对待,我们应该深刻的反省一下我们道德的重建,医疗体系的健全,教育的走向,总之我们应该然让优秀文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光彩,让整个中国是一个和谐,美满,幸福的大家园。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篇4

关键词:《论语》;孝文化;现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39-02

《论语》中,“孝”字共出现了19次,其中有12则是孔子本人谈论“孝”,涉及“孝”字16处,有2则是孔子的弟子谈论“孝”,涉及“孝”字3处,此外,还有很多隐性的关于“孝”的论述,即未提及孝字,但是表述的是孝的概念。这些对于“孝”的论述,十分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对家庭的责任。“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孝”文化缺失的现代社会里,倡导“孝”精神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现代价值。

一、《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

通读《论语》关于“孝”的论述,大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待父母要做到“养且敬”

《论语・为政》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本篇另一则讨论:“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两则论述,都以反问结尾,更强调了“孝”、“敬”的内涵。在孔子看来,“孝养”父母除了要“能养”,即所谓“弟子服其劳”和“有酒食,先生馔”之外,还要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是内心里的“敬”和外在的敬――“色难”的统一。也就是说,孝子除了应该在物质基础上赡养好父母双亲之外,更要在精神上敬老人、爱老人。《论语・里仁》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自己的意见不被接纳,仍然保持恭敬、顺承的和悦态度,不去违背父母,替他们操劳而不埋怨。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这可以解释为“孝顺”,即以顺为先,凡事应该遵循父亲长辈的意志。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子既要体察父母之心意,又要顺承父母之意,做到“养且敬”。

(二)对待父母要做到“时刻放在心上”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则通过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深刻关切之情,在日常生活中,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父母的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要为父母的年事渐高而担忧其身体状况,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做子女的,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父母的身体状况,要特别为父母的疾病担忧,在照顾父母时候对症下药,有所侧重,能够更好尽孝。并且在《论语・里仁》篇中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家中父母年迈体弱,子女应该尽量留在家里不要远行;遇到特殊情况必须远行的时候,也必须向父母确定自己的去向,这样不仅让父母放心,并且在父母有事情的情况下,可以迅速找到子女。归根结底,主要阐明的意思就是子女不论处在何时何地,都要每时每刻为父母着想,全方位安顿好父母,做到儿女应尽的责任,确保老人物质上和精神上无忧无虑,使他们安享晚年。

(三)孝是做人的根本

“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其中,孝与仁之间具有无法割断的联系,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做到事事孝顺父母、敬爱兄长,那么这种人在社会上很少会冒犯长辈,制造叛乱那更是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由此可知,“孝”对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拥有一颗孝顺的心、做出一个孝顺的动作时,则家庭就可以更加和睦,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进而国家才会安定和谐,经济才能更加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家里,对自己家人孝顺、恭敬的人,在社会上,对他人尊敬有爱的人,才可以进一步进行“仁”的修炼。即是说,孔子将“孝悌”作为衡量一个青年人在家庭、在社会行为处事的首要原则。可见,孝,是一个人道德的根本,是做人的根本。

二、《论语》中的“孝文化”具有的现代意义

当代社会,孝文化缺失,媒体中频频爆出各种不孝现象,看到年迈孤独的老人独自挣扎在生存线上,痛心疾首。孔子把“孝”从一种自发的道德、自然的道德,一种无意识的道德,提炼成一种思想体系,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对当代孝文化的重建、和谐家庭的建立、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一)当前社会孝文化缺失现象表现

1.虐待老人现象经常发生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终身依靠和归宿,对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但现如今,尤其是广大农村,受老年人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家庭里受冷遇、歧视、虐待,有的地方甚至会出现遗弃老人的现象,另老人心寒。

2.老年人的家庭地位降低

现代社会中,很多年轻人奉行享乐主义原则,对家中长辈的生活不管不顾、漠不关心;有的只顾自己的小家庭,而把老人置之脑后,在有能力赡养、照顾的条件下,将老人送到敬老院,指望着敬老院为老人养老。另一方面,有的老人自身生活条件较好,会出现成年子女“啃老”,这种现象日趋严重。

3.物质孝顺代替精神孝敬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子女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在外,与老人交流沟通时间少,子女往往倾向于对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和金钱资助,但在精神慰藉、体贴、关心和经常问候方面普遍不足。并且缺少“常回家看看”的行动,很多子女只在逢年过节给老人寄些钱财,由于工作的原因,长年累月也不能回家探望老人。

4.“顺”父母、“敬”父母的心态逐渐淡化

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身体素质较差,容易遭子女嫌弃,有的子女会认为老人是家庭的拖累,对老人的生活起居照料不周到,不情愿花更多的时间照料老人,很难和父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能做到的仅仅是帮助父母做事情,供给父母饭食,有时不能顾及老人为子女的一片真心,认为老人是老糊涂,只要吃饱穿暖就行,对子女的事情少干涉为好。

(二)《论语》孝文化的现代意义

基于当前社会孝文化的缺失现象之表现,也结合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重新发掘《论语》中的孝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其现代意义有如下几点:

1.有利于应对当前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好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现象成为老年社会工作面对的重要问题。在一个老龄化社会里,不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区养老,养老的主要问题是赡养者的赡养心态和赡养意愿,使所有的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应该强化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践行“孝悌”文化,倡导“孝”道风尚,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养老保障工作,让老年人在和谐社会中真正体会到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2.有利于家庭和谐,进而推进创建和谐社会进程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小单位,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顺利实现有助于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孝”为理念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可以把对父母知恩报恩的孝心传递给邻里四方,使周边的所有人都受到感染,使“孝”作为赡养老人的道德要求,“悌”作为兄弟姐妹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德要求。以“孝悌”为先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和谐家庭,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养老问题。和谐家庭的创建,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解决好家庭矛盾,能够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让每个老年人都能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理想生活。如今,要加强建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让和谐体现于家庭之中,进而推广到社会之中,以“孝”为德,以“悌”为美,创建和谐家庭,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有益于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我国,侍奉亲人、践行孝道,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更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是构成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根本要素。《论语》中提倡的孝道,不仅是一种人伦道德,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实行孝道的人对社会公德负责,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有所建树,首要的是在家庭内部力行孝道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事亲孝、事兄悌和居家理,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总之,一个“孝”字,在两千多年儒家文化长河中,其养老敬老的理念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孝不止适用于一个社会、一个阶级或一个时代,它是超阶级的或跨越时代的,在几个时代都适用。”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传统孝文化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转换与创新,将会对当今家庭美德建设、社会公德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定远.论语[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2]孟陶宁.论语的智慧[M].北京: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10:8.

[3]李振坡.论语之孝[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4]郑兰珍.试论孔子“孝”的思想――读《论语》思考及启示[J].南方论刊,2009(5).

[5]王德旭.对孔子思想中“孝”的再解读――以《论语》为主要文本[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6]焦学强.浅谈《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市场,2010(10).

篇5

论文关键词:孔子思想 仁学思想 家庭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世界文明 “仁学” 儒家思想 人类社会

孔子的仁学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礼记》和《孔子家语》等文本之中。仅《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就达109次之多。如果我们把孔子对仁的各种界说加以分析与综合,就不难发现,“仁”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是不完全一样的。本文无意全面解读与阐释孔子的仁学理论,只是认为深刻领会并汲取孔子仁学思想的精华,对于指导和改进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深化家庭仁爱、孝悌与克己教育,解决爱心缺失、亲情淡漠及自私任性等实际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一、“仁者爱人”与仁爱教育

《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者爱人,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一要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孔子把“爱人”视为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高准则,就是希望人们能以“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超越血缘关系而尊重他人权利并普遍性地爱他人的理念,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最基本特征。

孔子不仅以“仁爱”思想要求民众,还要求执政者率先垂范,以“仁爱”治国安邦。他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只有执政者带头施爱,且人人都有一颗仁爱之心,一个和合有序的礼治社会便不难实现了。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孔子所提倡的“仁爱”,并非不讲原则。孔子说:“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当子贡问他“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时,他的回答是:“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孔子还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把“乡愿”那种模棱两可的“好好先生”称为“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由此可见,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理性之爱,是爱憎分明、爱善者与憎恶者相统一的一种美德。

深刻领会孔子“仁者爱人”思想的内涵,反观当前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中较普遍存在的“爱心缺失”的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仁爱教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青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祖辈、父辈的爱都倾注在他们身上,好吃、好用、好玩的多由他们独享,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再加上商品经济社会,物欲横流,过分追逐享乐与金钱至上的理念,充斥其间。在这种环境熏陶下长大的青少年儿童,极易形成自私、懒惰、依赖与任性等心理弱点。他们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少关爱他人的内在意识。这种“爱心缺失”的问题往往是产生人际冲突乃至造成社会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仅仅在于此,而是在于长期以来被人们忽略了的家庭“仁爱教育”。

须知,仁爱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优势,在家庭教育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当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成龙成凤,成为有博爱之心的仁人志士。然而,这一美好愿望的实现却有赖于家庭仁爱教育的传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作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家长要想使子女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就必须通过实施仁爱教育,使子女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协商共事;学会分享与换位思考,凡是自己不愿意的,决不可强加于别人。实施仁爱教育,家长要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将仁爱教育落到实处。

二、“孝第为本”与孝悌教育

孔子一贯主张“爱人”应从“孝第”开始,然后再由近及远,把对亲人的爱推广到社会上。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在《论语》中,子有是这样阐释孔子“孝第”思想的,他说:“其为人也孝第,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不难看出,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特征。“爱人”应以“孝悌为本”,只有以孝为先,以爱齐家,方能爱他人、爱国家。“孝第为本”,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它不仅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还具有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作用。

在“孝第”中间,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道。他认为,一个人要尽孝道,就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礼相待。“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二是关心牵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三是恭敬真诚。“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孝敬父母的根本不在于赡养父母的形式,而在于是否心存真诚。对父母的真诚是最难能可贵的。如果没有孝敬之诚心,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之类又有何异?

深刻领会孔子“孝第为本”的思想,对于加强孝悌教育,解决当今社会较普遍存在的“亲情淡漠”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君不见,在我国众多的“四二一”式家庭中,“孝老”已被“亲小”所替代,“啃老”则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虽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孝悌”,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和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正在被人们所淡忘;亲情,作为人类相生相息的一种自然情感和维系社会伦理道德制度的基础,正在被金钱和利欲所替代。由此而产生的亲情关系破裂乃至家庭暴力事件,正在危及社会的安定。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孝顺,都不感恩,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加强孝悌教育,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美德,我国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孝道。宪法中就有“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虐待老人”等条款规定。孝悌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大优势,应当成为当今时代我国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当家长的有责任把孝悌作为教育子女的一门必修课,做到常抓不懈。在道德观念上,要让子女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孝敬父母责无旁贷,无上光荣;在道德情感上,要让子女知道父母的生日、爱好、身体和工作情况,学会关心、体贴与理解父母;在道德行为上,要让子女对父母恭敬真诚,自觉接受父母的教诲,但又不过分依赖父母,主动与父母分担辛劳和忧虑。在孝悌教育中,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家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影响子女,引导他们从爱父母、爱自己身边的人做起,进而升华到爱集体、爱国家、爱人民。

三、“克己复礼”与克己教育

克己复礼,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第三个要义。《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在这里,“仁”有两层含义:一是克已,二是复礼。所谓克己,就是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所谓复礼,原本是指回复周礼,即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和伦理规范。我们今天理解其内涵,不必苛求其原义,可以把它理解成必要的伦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即可。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克制和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才算是仁人。“克己复礼”,不仅体现了孔子仁学思想的本质内涵,同时又指明了践行仁学思想的正确路径。

首先,“爱人”需要“克己”,“克己”要有目标。孔子为此提出了“为仁”的“三项要求”、“近仁”的“四种品德”和“行仁”的“五个标准”。其中,“三项要求”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四种品德”是:“刚、毅、木、纳。”(《论语·子路》)意即“刚强不屈、坚毅果敢、质朴无华、言语谨慎”的品德。“五个标准”是:“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

其次,“克己”要有措施保证。孔子提出了以下几条措施:一是“思”。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二是“省”。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是“戒”。他认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四是“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杜绝“不凭空猜测,不主观武断,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的毛病。五是“学”。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修行“仁、知、信、直、勇、刚”等六种德行,才会克服愚、荡、贼、绞、乱、狂等六种弊端。

第三,“克己”是条件,“复礼”是目的。孔子认为,“礼”是衡量人的行为和道德是否规范的标准。“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只有“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所以,他一再要求他的学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意在使其弟子知礼守礼,立身于世。“礼”还是维护社会秩序与伦理道德的核心。理政治国,需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礼作为一种形式载体,不仅可以约束与规范人们的道德意识,还具有促进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效。

总之,孔子提出“克己复礼”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今天,我们领会并汲取其思想精华,对于加强家庭克己教育,解决我国独生子女中较普遍存在的“自私任性”的问题,极具有现实意义。

篇6

关键词:《论语》 大“学” 仁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章。”这一条用简明的话语告诉青少年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学习五个方面上应恪守的行为规范。

我认为孔子的这种意识很对。一些道德品质方面的东西,要从小认真对待,这样潜移默化之中才更不容易在道德上出现偏差。一直以来,我们民族都很重视小孩子的教育,我想这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孔子的思想。科学证明,小孩子在3-11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教给他们经典,“厚积”才能“薄发”。远在几千年之前,孔子就这么有远见卓识,着实令人佩服。相对于现在的很多大人,由于生活越来越好,家长宠着,捧在手心里,总存着“晚点学也不迟”“太苦了还是缓一缓吧”这类的思想,实在反差很大。

孔子说,小孩子在家时在父母跟前要孝顺父母。孝道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道德,孝道的产生是古代社会历史的产物,在流传与实施的过程中,不乏有人故意歪曲孝道,甚至以“孝”为名来实施暴行,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将“孝道”误解,把它看作是提出的专门限制子女的桎梏。我们要正确地理解孝道,从而尽力做到真正的“孝”。在《论语》中,不少篇目提及了“孝”。

例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3]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4]

孔子的孝道观并不是说强制子女父母说的什么话都要听,他有个前提是,父母的正确言论要听,不正确的应该和颜悦色地劝告父母,使之意识到再改正。这点在《弟子规》中解释地十分清楚。弟子规在《入则孝》中写道:“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父母疼爱自己的时候孝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当父母对自己十分恶毒时,还能坚守孝道,那才是十万分地不易,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贤德。当父母有错时,既不选择盲从,又不顶撞忤逆,而是和颜悦色地劝告,一次劝告不听再来第二次,即使父母生气了,鞭笞体罚自己也毫无怨言,这才是孝,这才是孔子真正的孝道观。试问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可是子女反倒经常顶撞。“亲爱我”时都做不到孝顺,更别提“亲憎我”时了!

孝道之外,还要学会与兄弟和睦相处,要对兄长友爱恭顺。在如今的社会,二胎政策已经开放,更具有现实意义。另外,我们可以扩大到人际关系的交流上。兄长其实代表的是除父母之外与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朋友们,对于他们,我们应该保持着最基本的礼貌和尊敬。

“谨而信”其实是对人做事风格的一种要求,谨慎小心、诚实守信,这是成熟的表现,也是有气度的表现。“谨”包括许多行为规范,包括惜时间、讲卫生、重仪容、爱身体、忌饮酒、姿势佳、宜轻声、宜从容、勿近墨、要慷慨等;“信”也有一些细致的要求,包括守信用、少说话、勿轻言、发音准、远是非、常思贤、常自省、勤发奋、勇改过等等。其中有一点,孔子提倡“远是非”并不是否定我们见义勇为,他强调假如碰到有好事者在嚼舌头我们一定不要参与流言蜚语的传播,这才是“信者”的所为。

“泛爱众”其实是件很难做到的事。现在社会要求对父母孝顺、兄弟友爱都觉得很难做到,何况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呢?只有不分种族、阶级、、贫富差距,才能建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泛爱众”过后仍要“亲仁”。你必须做出选择,是近墨者黑,还是近朱者赤。

孔子的远见卓识不得不令人钦佩,有才无德者绝对比有德无才者可怕很多,孔子在那个年代就可以注意到道德操守远比“学文”要重要,他主张将前面的德行都参透了,在有余力时再去学文。这言简意赅的话语,正诠释着一流大学的诉求,也诠释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诉求。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大“学”应该触及人的心灵,应给予人行走在世间的智慧和信念。大“学”是诚信、是改过、是孝悌,是懂得仁爱。

注 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4页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6页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10版,第14页

篇7

【关键词】孝文化 言语行为 特点 功能 原则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进步了,物化的孝行已经不成为问题,但一些人却在言语上检点不足,对父母长辈动辄呵斥、指责、漫骂、反唇相讥等,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影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影响到家庭的和睦,也影响到“养”的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孝言孝语进行关注与研究,就变得很有意义。

孝言孝语的特征

“孝”是晚辈对长辈的伦理关系,所以孝言孝语属于道德语言,反映的是良心,表达的是敬意,蕴含着某些“命令”密码,它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态度上的诚恳性。孝的本质是“亲”,表现是“敬”,内涵却是“诚”。我们老祖宗欣然的“言为心声”,希冀的是“真”,当今社会我们说“诚信是通行证”,足见其力量,而如果我们去分析“诚信”二字,其本义实际上也主要指的是言语方面,所以真诚、出自肺腑的言语,自在孝言孝语之列,反之则不然,所以用心行孝是当代社会的内在要求。

行为上的情绪性。它驱动于某种情结,基于常理,而表现又往往超出常理,易受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等因素的影响,表达往往有独特性,故局外人不一定能理解,但却能表达行孝者的真实愿望与情感,对它不可简单地进行对错、成熟或幼稚诸如此类的判断,如《二十四孝》“闻雷泣墓”故事里王裒在母亲墓前所说的“裒在此,母勿惧”即是。

效果上的直了性。古语有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但在亲人的语境中,由于言语行为发生时双方往往在场,哪怕是电话、书信或者QQ、MSN,都是视觉等感官能够直接感觉得到的,同时,运用家庭成员间一以贯之共同使用、彼此熟悉的语言、声音、符号等,一般都不隐晦、不拐弯抹角、不容易引起误会。

此外,孝言孝语还具有其它特性,如:自觉性,孝道属于良心的范畴,没有来自外界的强制力,在现代社会只能靠自律。利他性,它是单向的意愿表达,是对长者的一种道德义务。时代性,作为一种传统它应该得到继承与弘扬,但同时它也必须与时俱进,具有时代价值。氏族性,不同氏族,其语言单位的功能、价值、结构体系具有差异性,因而不可盲目套用。多样性,与不同阶层和群体的行为规范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经济基础往往会有不同的语汇与言说方式。社会性,它属于家庭道德的范畴,也是一种社会公德规范,因此它是一种公共的约定,而不只是单个人或家庭的愿望与理想。

孝言孝语的功能

孝言孝语最基础的功能就是促进家庭和睦。家庭和谐与言语和谐一般说来是分不开的。俗话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言语行为上,自己不辱骂、不谩骂、不说父母听不懂的话,对父母的话不曲解、不误解、不夸大不缩小,不自以为是地代言、不随便打断父母说话,父母与子女关系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有些子女做事自作主张,并且言语虚狂,在父母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言语,无廉耻观念,必然会恶化、破坏整个家庭的伦理关系,从而导致许多人际障碍,带来各种社会问题,比如父母生活上的赡养,病痛中的照顾,亲戚、朋友、邻里的往来等等,从而可能会增大人际互动成本、教育成本、司法成本。

孝言孝语是观测子女人际关系的参考依据。孝言孝语不是随便就能讲好的,它是一种能力,要具备相当好的个人心性与素质。《孝经・纪行章》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①所以在家中能够讲孝言孝语,而到了外面则是恶言恶语,坏事做绝,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对父母而言,如果子女在家里是孝的表现,他们一般会认为子女在朋友圈中、在职场上也是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父母因此是欣慰的。父母往往将子女能否在家中讲孝言孝语作为判断子女在社会关系上是否融洽、事业是否顺利的一个重要参考。

孝言孝语还具有教育与规约功能。《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②可见孝与教是连在一起的。家庭作为基础的社会单位,是特别值得留恋、依赖的感情纽带,是人们的心灵港湾。“孝”是家庭生活幸福之基,“孝”让每个人做人有根。同时,孝言孝语还可以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可拓展到氏族、国家等层面,“移孝作忠”(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将忠与孝连为一体。对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孝言孝语的价值与意义不言自明。

践行孝言孝语的原则

践行孝言孝语,在言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在外人面前对父母使用尊称,双方共处时则以遵循约定俗成为合宜、得体。多用独占性的词语,比如“我的(爸爸、妈妈)”、“您的(儿子、女儿)”,这会使会话很温馨。另外,“您好”、“谢谢”、“请”、“对不起”等文明语,也要经常使用。

应答及时。父母对子女呼唤,可能是父母年老或力不从心,甚至处于危难状态,需要子女帮助,也可能是父母想了解子女的境地。若出现父母对自己呼唤的情况,作为子女一定要尽快做出积极的应答,不可以懈怠,特别是父母处在年老体弱的阶段时,子女不可以有丝毫的怠慢。

多向父母讨教和汇报。莎士比亚曾说过:“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怎么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呢?”③无论子女有多大出息,要记住“尚能饭”是许多父母在子女面前的心态,况且许多父母历来都是最疼爱自己的子女,也会真心地帮子女出主意。同时,向父母报告自己的收获,让父母心情感觉愉快,分享子女们的喜悦,心生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是治疗一些父母对自己子女成才焦虑症的良药。

不在父母面前怨天尤人。不埋怨父母比别人差,也不同父母说别人短长,不与他人比酒色财气,这是子女与父母沟通时很重要的一点原则。在父母面前谈是是非非的问题时,不可肆意渲染,特别要排斥那些道听途说或者带有浓烈的个人情绪、牢骚满腹或者互斗霸气的言语,否则就有可能会影响父母的判断能力,让父母陷于不仁不义之中。

注意避讳。有些话语谁也不愿听到,比如被贬损、批评或否定的话,引起他们悲痛的话,还有那些依他们的生理缺陷、体形外貌等等而来的外号、绰号,还有某些羞愧的往事,他们不愿意听到的都不要说。

不渲染和强化家中“羞”事。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这里的“弗辱”即“不使父母感到耻辱”。对于各种“家丑”,作子女的态度是:承认它的存在,并要以此为鉴,要安慰父母,必要时为他们分担痛苦,并努力去修补被它们破坏了的各种关系,亡羊补牢,减少损失,而不可去渲染它强化它,尤其不必到处宣传。

得体地进言献策。看到父母正在做错事或说错话时,应该“择”字当头:如果一味怂恿父母的糊涂行为,不是孝子孝女的应有态度,相反,动辄对父母斥责、漫骂、恶言以待,也不是孝子孝女的应有表现,所以除了正在发生的错事要当机立断进行阻止外,别的都最好是选择适宜的时间、空间,选择合适的切入点,以得体、婉曲、柔化的言语进行谏诤。

言而有信。面对孝的话题,作子女的不能只说不练,伪、假、诈等奸巧语都是要不得的。所以当子女在父母面前,各种孝言与孝行相一致时,孝言孝语总是得到践行时,体现了作晚辈的“知性”已经觉悟了。另外,在实践言信行果的原则时,提倡有意识地将孝言孝语拓展到社会交往与职业生活中。

倡扬父母功德。这主要是为父母扬美名。一方面是在个人专长的发挥或者事业成就方面,另一方面是在品德修养方面,比如遵循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以及社会主义法制方面。父母的这些功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孝子孝女,平时可以实事求是地宣扬父母的这些喜人悦人之处。

结 语

黑格尔曾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④然而在当今时代,家长制的社会经济基础普遍已经不复存在,家产的父传子承弱化甚或不再保持,信息化和现代教育使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权威受到挑战,人口管理、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得传统农业社会特有的聚族而居的大家庭现象不复存在,因此原来家族社会在孝的方面特有的社会监督、他律的力量不复存在。换言之,孝行是一种牺牲,需要某种力量,但现如今,大多数的时候只能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进行善恶评价,期望达到推动的目的。因此,要改变孝行的衰落与不景气状况,社会倡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从家庭来说,需要单向的意愿表达,但更需要双向的情感交流。父母子女在言与行的互动上,双方都要有自己正确的态度与行为选择,讲孝道也讲人道,孝慈并论。(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政治学院;本文系2008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言语行为的评价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LSZ040)

注释

①②《孝经》,汪受宽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1、1页。

篇8

关键词:《论语》  孝道  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 孝的本质与核心

        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儒家学说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论语》中共有十九处谈及孝,在开篇——《学而》中开门见山地明确了孝的本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悌应该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将孝看做是仁的根本,可见,若连孝都做不到,又谈何仁?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规范,《论语》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在家到出外再到社会实践,孔子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而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孝悌是为人的基础。当一个人身处社会,怎样才能被称为“士”?孔子与子贡有如下对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在论及士的标准时,孔子也是将孝悌作为基本准则。

        礼和仁是孔子学说两大核心。礼着重于对上古文化传统的继承,却又并不拘守礼制的某些形式而有所修正;仁主要是孔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孝悌是仁的基本要求,孝的本质在于仁。仁是孔子孝道的本质,而孝的核心在于礼。《论语》中有: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孔子认为人们在对父母尽孝时,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要遵从礼节,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礼是孝的核心内容。

        二 如何尽孝

        围绕着“礼”这个核心,《论语》中有关于尽孝的行为准则的论述。

        孝而有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其实现在中国,虽然每个人都懂得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赡养父母不是简简单单让父母吃饱穿暖,而是在赡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尊敬之心,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孔子将赡养最后落在一个敬字上,是要求这种赡养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繁荣。敬是子女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尊敬的情感。

        孝而诚心。回到开篇的“色难”,孝反映出子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情的一种回馈,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础。将孝落实到行动上,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有劳累的事情晚辈先做;有精美的食品,长辈先用,这就是孝吗?恐怕还不够。 

篇9

关键词:论语;孝;公民道德

家庭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织形态,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我国文化传承中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家庭关系中,“孝”是处理家庭关系最基本的道德。

一、《论语》中孝产生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活在春秋,当时生产力发展迅速,青铜器得到了广泛运用,铁器的发明,致使人们开始使用铁制农具,牛耕也开始广泛的应用,农业产量不断提高。这为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西周时期,井田制度逐渐被瓦解破坏,土地所有制也发生了变化,从分封世袭的土地变成了国家所有和新兴地主私人所有的土地。因此,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手工业者、自由商人;后来又有一些富商大贾可以凭借经济实力同各路诸侯分庭抗礼。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礼崩乐坏,王纳解纽。在《论语》一书中有记载,“克已复礼”指的是就是此事。在官制上也有所变化,原来的王公大臣以及臣仆主事型官吏开始向司民、司军、司政官吏转变,而掌管祭祀、书记、典籍、历数、地 理、掌故、祷告、卜筮、接神等事务的神职官员在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中地位不断下降,这一系列变化都是由于奴隶主王权的地位不断下降而引起的。

社会制度的更替,必然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孔子为了稳定社会,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提出了《论语》的核心思想“仁”,而孔子为了寻求“仁”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提出了“孝”。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是家庭最基本的伦理规范,要做到安邦定国,首先要家庭的关系处理好。因此,在《论语》中,孔子直接对孝的论述就有12则。

二、《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特征

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了孝,但是孔子对孝的理解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在世的父母的孝;另一方面是对已故父母、祖先等的孝。但是在孔子的思想当中孝主要指的对象还是家庭。所以孔子认为孝必须是建立在有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论语 学而第一》中就有所表述:“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p4这一句话不仅说明了孝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且是建立在有自然血缘关系的基础上。

这就不免让我们想到一个问题:“孝”到底是什么?孝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的家庭伦理关系。所以,孔子认为孝是儿女用自己的爱回报父母的爱,善事父母。孝首先是物质供养,对父母提供衣食住行。《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p15这是孝的物质表现,但是给了父母好的饭菜,没有好的脸色,对父母同样是不孝。因此,不仅有物质的孝,还应有精神的孝。这是发自内心的的对父母的关心与尊敬。《论语 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p14,由此可看出孝不仅仅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更大程度上要照顾到父母的精神层面。只有物质的孝,是不完整的孝。

孔子不仅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加以解释,而且孔子对孝的具体内容也有所概括。首先他认为要赡养父母,要关心父母,这是最基本的,这是物质孝的一方面。其次,对父母要敬。敬是子女对父母为了自己所付出的感激之情,同时,孔子认为对死去的亲人同要做到敬。《论语 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认为他没有亲自去参加祖先的祭祀,就和没祭一样。第三要对父母的志向有所继承。《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P40孔子还认为要先孝后忠。孝是忠的前提,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做不到孝,那么他很难对国家忠。

《论语》中大量记载关于孝的内容,考虑到春秋的背景,论语中的孝更多的是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家庭的关系。但是随着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此同时,孝也成为了一种责任。

三、孝是当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公民道德是指我国公民人人都应该具有的普遍的共同的道德,它既是公民基本道德素质的体现,又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共同基础。[2]p1从古到今,任何一个社会前进与发展,人是关键因素。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坚持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些文化建设的目标,始终围绕的是以人为本、建设为主的价值主题。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的还是要全面提高全民的素质,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公民道德具有特殊的调节作用、价值导向作用和教化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其主体也是利益活动和利益关系,社会不和谐的根源实质上就是一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公民道德调节社会生活,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2]P3-4道德是人性的自觉产物,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一。因此,充分发挥公民道德的调节作用,价值导向作用和教化作用,对于调整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矛盾与冲突,以此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不仅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大价值,而且会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设公民道德,家庭美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家庭是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处理好家庭关系,是保证公民道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四、《论语》中孝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有益借鉴价值

孝敬长辈是一个人良好品行的表现,同时也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孝敬老人不单单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更重要的是一种道德。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树立对父母存有感恩之心,对其他的老人要尊敬,这样就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家庭道德观念,对实现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孔子的“孝”不仅在当时有很大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对人们的道德起引导作用。孝不仅可以调整家庭内部伦理关系,保证家庭团结和睦[3]。同时,对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孝是孔子的重要思想,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道德的起点,一个行孝道之人,必是一个道德素养高得人。在孔子的文化思想中,德性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厚德载物,有德方可成大事。孝就是一种大德,对一个人来说是最基本的德性。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陈宇光,雅菁.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根本途途径--学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J].师范教育,2002(3).

篇10

关键词:论语;孝;启示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0007-02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儒家以“仁” 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作为儒家伦理思想代表的孔子的“孝”的思想,内涵丰富,其中很多精华之处,至今能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孝”的思想的基本内涵

“孝”是子女仁爱父母的基本要求。“孝”的本意是“善事父母”。孔子认为,奉行“孝”的全过程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记》中也说:“生则养,没则丧,丧必则祭”,养、葬、祭是奉行孝道的三大问题。其中,重点是“事生”,是“奉养”,其次是“慎终追远”,包含有“送葬”和祭礼,即追念父母和先辈们。《礼记・祭义》篇根据孔子的思想,又明确指出:“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也为也,卒为难。”笔者又根据前人的归纳,重新将孝的思想分为养亲与敬亲、关怀与思念、顺从与谏诤、承志与立身、丧葬与追念等五个层次。

1.养亲与敬亲。养亲就是奉养父母,保证父母物质的需要,这是孔子孝道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传统孝道最基本的含义。赡养父母是子女对父母最低层次的孝。在“养亲”上,孔子原则性地提出了:“事父母,能竭其力。”即要求子女对父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尽自己所有去满足父母的需求,使父母得以安乐、愉悦。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大,子女成人后应当不忘养育之恩,有责任和义务好好奉养父母,首先保障好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使其安享晚年。当然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那是一般动物的本能, 而人类如果只停留在这种初级阶段,把妥善安置父母的衣食住行问题作为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未免愧对于 “宇宙之精华, 万物之灵长” 的称谓了。在《论语・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是孝乎?”在表情上顺从父母也是恭敬的具体表现。养亲和敬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尽孝不单单是指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外现应该是毕恭毕敬、和颜悦色,内显则是诚心诚意、发自肺腑,这才是真正的孝。

2.关怀与思念。孔子认为做子女的不仅应该做到赡养父母、对父母恭敬,而且要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触犯法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担惊受怕,使父母心神不宁;另一方面,作为子女,应该关心父母、温暖父母,有机会要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为父母排忧解难,这是将内心的恭敬落实到具体方面的表现。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要求子女在父母在时尽量不远游,远游便不能伺奉父母;如果外出时要让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以免父母担忧挂念。思念便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安危。“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此句有人理解成不要使父母为子女担忧,子女便应该安身立命,爱惜自己。这揭示了孝行最起码的要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女不但要对父母恭敬有礼,而且要忧年忧疾,记住他们的岁数与生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为他们的健康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忧惧。所以,应该在父母有生之年更加孝顺,关怀并思念父母,这是孔子孝道思想的内在要求。

3.顺从与谏诤。孔子认为的顺从即“无违”。“无违”既有不违背父母意愿的意思,也有不违背礼制,按礼节伺奉父母的意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 孔子认为尽管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做子女的可以反复婉转地劝谏,至于父母有没有接受你的意见,那是另一回事。作为子女也不应有什么怨恨之心,仍应一如既往地孝敬父母亲,以恭敬的态度面对父母。“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告诉子女要怎样劝谏父母。事俸父母要委婉地劝谏,当规劝父母不听从的时候,为人子者仍要顺从父母,孝敬父母,不忤逆,不对抗。一方面,要顺从礼制,顺从父母的意愿,另一方面,在不妥之处要劝谏父母,但注意方式方法,这也是孝的一个重要表现。

4.承志与立身。子承父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提倡的孝的内容之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作为子女,应该继承父母的正业善道,并将其发扬光大,实现光宗耀祖,这无疑是最大的孝道。所谓“立身”者,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有自己的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断地、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要磨练自己的意志,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健康,这是造就一番事业的基本条件。儿女有了事业上的成就,父母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5.丧葬与追念。孝丧孝祭也是孔子孝道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孔子说:“所重:民、食、丧、祭。”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孔子说“丧事不敢不勉”。对于丧礼,孔子主张要有悲伤哀痛之情,同时又认为不应该铺张浪费。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对于故去的父母、先祖的祭祀,表达的是一种敬重、追念的情感,所以祭祀时关键在于虔诚与恭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样去做的人必然也会是个很有德的人,二者体现了孝道的始终如一。“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人子要表达出丧亲之痛,不在于把丧事操办得隆重,而是要通过办丧事表达出内心的悲戚之情。孔子认为,每个人生下来,有三年的时间是在父母的怀抱里,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享受父母的慈爱。父母去后,为人子的要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所以有居丧之礼。“三年之丧”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是处于子女之爱的情理。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顺还提倡“祭之以礼”,而“则观其敬而时也”。祭祀父母关键是要“崇敬”和“守时”,其核心是要以崇敬的态度时时记住父母和祖先。追念父母和祖先,其形式就是祭祀。儒家强调追念父母、祖先,就是不要忘记他们。

二、“孝”的思想的现代启示

现代社会,各种利益竞相交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孔子“孝”的思想。譬如,孝讲亲亲,要求子女一切孝顺父母,甚至在父母有不义之举时,也要顺从。如果父母的不义危及他人利益、损害社会公平时,就可能因顺从父母,而危及他人、损害社会。又譬如,孝学说强调子女的一味顺从父母,讲父母在不远游,这不利于后代独立、创造精神的培育,易使人安于故土,不敢去闯世界,创天下。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人们就容易养成保守的精神。然而,在强调“以德治国”的今天,我们如何从孔子中“孝”的思想中挖掘并继承合理的、有意义的东西,这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孝敬父母。《孝经》 提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也是把“敬亲” 作为“孝” 的重要内容之一。“敬亲” 是子女对父母发自内心的自然情感流露。它反映了人作为理性动物,在精神上的自尊要求和情感交流。它体现了人的文明和教养程度,是孝道中比“养亲” 要求更高的一种孝行。由于时代的急剧变革和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必然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出现“代沟” 。两代人应在相互理解与不断沟通的基础上,架起一座横跨“代沟” 的桥梁。这就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做到文明礼貌,一些小孩从小娇生惯养,调皮任性,在一定的年龄段甚至极易和父母顶撞,对长辈无礼。另外,在现代社会,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错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不存在的,人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父母的错误,子女应该谏诤,更要善于谏诤,对于父母所犯的错误,在感情上不要伤害、抱怨、憎恨他们,而应该具体地帮他们分析原因,热情鼓励他们改正错误,对于错误认识比较慢的父母,也应该持等待的态度,切忌简单、粗暴,更不要将他们的错误乱上纲上线。这是对“谏诤即孝”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赡养父母。在现代中国社会,孔子“孝”的思想所要求的赡养父母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了。孔子“孝”的思想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奉养,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养,是一种爱戴。子女伺奉父母不仅应该满足父母日常所需的物质生活需要,更应该在精神、内心去敬爱父母。正是这种“敬”而引申出“爱人”的思想,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履行好自己的社会义务。《论语》中孔子和弟子宰我关于三年孝期的讨论,已经表明孔子的孝敬是基于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一种报答之情。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温馨的父爱母爱下成长着。当然,一个感到幸福的人还应该能感觉到许多他人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在他有能力助人时,他又有了一种对父母及他人的照顾与关爱之责。人类正是在这种关爱与被关爱、帮助与被帮助中逐步战胜种种生存困难,克服种种精神迷茫,从而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感到生命的真实意义。孔子孝道中的敬爱之情永远是人类精神慰藉的良药。

3.慎终追远。孝丧和孝祭便是要求人们慎终追远;对祖先慎终追远就是感念祖先对个体生命的给予。孝丧和孝祭的礼仪让人们对生命肃然起敬,它要求人们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它也要求人们认祖归宗;追根溯源;感悟生命繁衍的不易;从而唤起对生命的珍爱;懂得敬畏生命;同时,它更要求每个人要有传递生命的责任。中国文化就是以血缘的代代相传理解生命的永恒不息,认为个体都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链条中的一环,要求人们将生命的种子传递到永远。其中养老送终是慎终追远的基本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对父母孝敬的始终如一,体现了对生命各个环节的重视。

总之,论语中的“孝”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包括孝在内的孔子思想的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其内容的充分的理解和准备的把握的基础上。正确的方法是对他进行结构转换,使其为现代社会所利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继承和发扬“孝”的思想的内核,为构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参考文献:

[1]金良年.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万本根,陈的述.中华孝道文化[M].巴蜀书社.2001年版.

[3]葛荣晋.孔子的“孝道”与构建和谐家庭[J].东方论坛.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