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4-01-07 16:1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政府 企业 社会责任 博弈论
企业社会责任(CSR)在欧美国家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但是对其尚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相关的论述。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1924年由美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对其影响到其他实体、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行为应该负有责任。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定义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
企业作为一种盈利组织,实现利益最大化自然成为其最大的目标。企业也是“理性人”,在处理协调与社会关系时,往往会最大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尽量将成本外部化,从而要求其自动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我国大约只有不到5%的企业认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该主动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在没有有效的激励监督机制下,企业不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只有在收益超过成本,即只有当外在压力可以通过有效的机制转化成内在的经济动因时,企业才会真正履行社会责任。
优秀的企业公民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但目前很多企业会选择逃避各种社会责任,比如为了提高企业效益,尽力降低排污成本,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程度更加恶化。对于不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监督作用,促使其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企业公民。因而,在政府监督或企业履行过程中,就存在一种博弈关系。如何通过改变博弈双方的策略,最终提高局中人的支付,即在经济过程中,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监督,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双赢,这是很具有研究价值的。
一、建立博弈模型
(一)基本假设
1.假设社会经济活动中,政府与企业两部门信息完全,能够知道对方的策略选择。
2.假设政府和企业都是理性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将受政府的监督,而且政府只有两种选择的可能,即严格监督和不进行监督;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有可能会忽略基本的社会责任,面对政府的选择,企业将做出相应的策略,即履行社会责任和不履行社会责任。
3.假设政府部门能够尽职尽责地进行对企业的监督,其支付(收益)将会是Y-C,其中Y表示政府监督职责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包括社会对政府的积极评价等,C表示在监督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成本,比如成员组织费用等;为了解释的需要,可以将C分解成两种成本,C1、C2可以分别表示企业履行和没有履行社会责任时政府付出的成本,根据实际情况,C2>C1。
4.政府如果不进行监督,其支付将会是-Y,-Y表示将会被社会给予负面评价所带来的负效应。
5.对于企业来说,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得到支付为R1,不履行社会责任且不被政府监督会得到R2,不履行社会责任且被政府监督查处则得到支付为-R3。从理性人假设观点出发,必有R1
6.假设政府监督的概率是p,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是q。
(二)建立纯策略博弈模型
根据前面的假设条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支付矩阵:
根据前文的假设以及博弈矩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分别解释其中的纳什均衡。
1.当Y-C1≥-Y,且Y-C1≥Y-C2时,即
当Y≥,且C1≤C2时,支付矩阵中最优结果是(Y-C1,R1),即得到一个纳什均衡(监督,履行)。在现实意义中可以表述为,当政府衡量其监督的效用非常大,则会有激励去监督,同时,企业也会考虑,相比之下,如果没有履行社会责任,将会受到惩罚,得到支付为-R3;
2.当Y-C2≤-Y,且Y-C1≤-Y时,即
当Y≤时,则矩阵中最优结果是(-Y,R2),得到一个纳什均衡(不监督,不履行)。政府通过衡量,发现进行监督的成本太大,以至于无法弥补,此时最后的选择将是不监督,同时,企业也将实行不履行策略。
我们可以发现,只要Y能够取值较大,政府都将会选择监督,从实际情况来看,博弈的均衡应该是(不监督,履行),但是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做到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
(三)建立混合策略博弈模型
在这个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一共有2个局中人参与的策略式博弈G={S1,…Sn;U1…Un},其中每个局中人都有2个纯策略,同时概率分布为Pi,其中0≤P≤1,已经构成一个混合策略。
根据前面假设的概率,政府实行监督的概率为p,则不监督的概率为1-p,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是q,不履行的概率则为1-q。通过混合策略博弈分析,试比较政府和企业在不同概率情况下得到的期望支付,从而决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
据此,假设用Up表示政府的期望支付函数,Uq表示企业的期望支付函数,则有:
Up=p[q(Y-C1)+(1-q)(Y-C2)]-(1-p)Y(1)
Uq=q[R1p+R1(1-p)]+(1-q)[(1-p)R2-pR3](2)
分别对这两个期望效用函数进行求一阶偏导,求出最优条件,则有:
αUp /αp=q(Y-C1)+(1-q)(Y-C2)+Y (3)
αUq /αq=R1+pR3-(1-p)R2(4)
分别让(3),(4)式等于0,
由此,可以得到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
p*==(5)
q*==(6)
从(5)和(6)式,可以知道政府将以p*的概率进行监督,而相应地,企业将以q*的概率履行社会责任。现分别从R1,R2和R3变化来说明p*和q*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给予它们经济学意义上的解释。
1.理论上,政府采取监督行为主要依据企业的表现,其中可以解释为:
(1)由于前提假设为R1
p*=0,可以理解成当R3变得非常大时,政府监督的概率就会很小,趋向于0。而R3在模型中是表示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并且被政府部门严格监督时的支付,对企业来说是一种惩罚,面对这种最坏的处境,理性的企业会选择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政府就可以减少对企业的监督。
(2)同样,根据(5)式,还可以假设R3不变,只考虑R1和R2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到在这种情况下p*的变动。
当R1远远大于R2时,则p*的取值将会变小,这可以理解为:企业也会衡量自己的支付(利益得失),如果在履行社会责任的支付(R1)大于不履行时的支付(R2),则企业也就没有激励去改变现状即转向不履行社会责任,此时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对政府而言,此时就可以减少对企业的监督。
而相反的情况是当R1远远小于R2时,则p*的取值会变大。可以理解成:企业在衡量R1远不如R2时,则会冒风险不履行社会责任,此时政府面临的监督任务就会更重,从而就会加大监督力度。
2.同样,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也可以从政府的策略方面进行分析。从前面的纯策略模型就可以看出,只要政府不采取监督策略,企业都会有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采取相关的政策进行监督,以促成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的作用
从上述模型(如图所示),政府和企业博弈的过程可以看到,政府一直要充当监督的角色,而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会逃避社会责任。政府如果,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失,同时政府会得到很差的社会评价,所以政府也有监督的激励。
(一) 建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体系
企业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和运作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靠企业家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和各种社会运动推动的。在我国,这两种力量都比较薄弱,因而政府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护社会运动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共管理的身份,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约束机制,并强化执法力度。我国已在部分法律里涉及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这些内容分散在环境保护法、新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诸多法律、法规之中。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更应该加强监督,加强执法力度。特别是现阶段,面对加入WTO后的激烈国际竞争,要使企业有较好的竞争优势,政府应该合理使用国际通用并符合本国国情的法规规章,作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的约束准则。
(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应与国际接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在西方国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有很多方法,比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JSI)、多米尼道德指数等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评价体系。目前,还有很多标准,像SA8000标准、2008年正式出台的ISO26000标准等。但在我国,对企业的评价基本还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种评价体系难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要求,也不利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不应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羁绊,而应该是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加强社会公众的参与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根本上收益者是广大的社会公众。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意识提升的标志。在我国,应该推进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舆论媒介、消费者协会和其他一些社会团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多层次和多渠道的监督体系,以形成让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从模型中看到,如果R1远远小于R2时,企业就会选择冒风险不履行社会责任,从而给政府带来-Y的损失,同时也使整个社会的效用降低,此时,除了政府,整个社会都有必要采用相应的监督手段,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
(四)建立合理的机制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和运动在中国的逐渐推广,政府已经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对于缓解紧张的劳工关系、协调经济活动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家的管理责任和社会责任。对于国有企业,产权和收益关系不明晰,往往会追求短期利益。而民营企业缺乏安全感,缺乏稳定预期,也会选择短期行为,西方企业家面临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市场,但是在我国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产权和收益制度。因此,完善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机制,改善企业家的产权收益,将会催化社会责任的建立,比如在国内有些城市专门设立了企业社会责任奖。
三、结语
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应该扮演监督者的角色,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规范企业的行为。在整个博弈过程中,政府通过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机制的创新,激励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目标利益最大的同时,要勇敢承担社会责任,建立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完善企业的道德建设,提高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争取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
参考文献:
[1]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85-103.
[2]谭深,刘开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6-26.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1-28.
[4]王则柯,李杰.博弈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9 -102.
[5]杜兰英,杨春方,吴水兰,石永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7,29(1):95-98.
[6]刘长喜.利益相关者、社会契约与企业社会责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及其应用[D].2005.10-29.
[7]金立印.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测评指标体系实证研究-消费者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6):114-120.
篇2
我国尚未出台一套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国家标准,我们需要的CSR标准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结合中国国情和地域情况,以及不同性质、类型企业的实际,以形成完备的激励约束和可持续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不断提高。在没有CSR国家标准的情况下,要对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出评价,有时就难免不够全面和科学。如2011年社科院曾《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蓝皮书从商业贿赂制度、产品合格率、社保健康培训、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显示七成企业严重缺乏社会责任,认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高于民营企业,这一点就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还有在一些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社会责任评价报告,其中2012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对13家企业授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实践优秀奖,在行业内率先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纺织行业较早推进社会责任评价工作,但与国际广泛意义上对社会责任强调的重点和方向有一定的差别,不便于横向比较。
另外南方周末杂志社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其关注点包括商品和服务质量、环保状况、劳资关系和慈善捐赠四个方面,采取网络投票为主的形式,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宁波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在宁波“港通天下、书藏古今”的沃土上,广大民营企业敢闯敢干、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成为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大来源。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为宁波经济贡献了70%左右的GDP、76%左右的税收、54%左右的出口,提供了87%左右的社会就业岗位。民营经济还在促进宁波产业转型、开放合作和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营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政府、客户、消费者等相关方的要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不断增多,也不断完善。通过“饮水思源”、“回报社会”、“创建和谐”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已经是民营企业界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之一。但是从系统性、战略性、规范性的角度来看,宁波企业家引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熟度还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个体和短期利益为先,没有做到综合考虑行业、社会、员工等方面利益;公司在战略层面忽视社会责任,没有结合社会责任制定长远战略;一些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层次还不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还处于从动状态,常常为应对政府的号召而为之;企业捐赠的行为偏多,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和企业文化、多元的社会责任实践还未实现。
宁波于2012年3月1日起实施《宁波市企业信用监管和社会责任评价办法》(市政府令192号)。该《办法》在评价标准方面,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五类评价指标,即企业发展、劳动关系、环境关系、社会关系和企业文化。通过这5方面的评定,评出优秀、达标、不达标、严重缺失这4个等级。对综合信用等级标识为A类或社会责任评价等级为优秀的企业,将享受到一系列政府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综合信用等级标识为D类或社会责任评价不达标的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企业,有关管理部门将在法定权限范围内采取制裁措施。宁波还将探索开展首批“最具社会责任奖”的评选、表彰工作,以引导企业深入履行社会责任。根据评价指标,宁波已出台地方标准《宁波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准则》,具体包括了企业治理、企业信用、自主创新、经营结果、劳动合同执行、资源节约、污染物排放、诚信经营、产品质量和安全、对消费者的责任、企业精神、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
3宁波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通过相关政府部门对社会责任的评价办法和标准的出台,给宁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明了总体方向。但在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大环境下,企业如何进一步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履行社会责任,重点就是企业规划好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
3.1结合行业特点,确定重点领域
宁波民营企业要结合自身外向型经济的特点,着力实践ISO26000国际标准,基于“总体把握、相互依存”的原则,优先关注七个核心议题。这七个核心主题,涉及到经济因素,以及与健康、安全和价值链等有关的因素,如图1所示。宁波民营企业需结合所处行业的特点,在上述核心议题中确定履行社会责任应首先突破的关键领域。比如宁波民营企业中所处重点行业之一的纺织业,由于所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情况复杂,劳工事务议题应放到重点关注领域。外加宁波民营企业外向度高,国外出台的蓝色贸易壁垒为纺织品的出口设定了种种限制,这也需重点关注劳工事务这一引起国际组织关注的全球问题。
3.2落实责任部门,实现部门联动
宁波民营企业中家族制企业占有相当比例,这类企业家族领导的作用尤为明显。家族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应做到积极有效的动员,引导企业员工意识到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企业公众形象的提升十分必要,并在公开场合起到表率作用。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企业最高领导层应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并做好充分的授权,由责任主体负责实现部门联动,将社会责任的履行真正落到实处。
3.3关注外部反馈,完善履行机制
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需要密切关注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并了解在履行过程中政府、其他企业、民众、媒体等对其履行情况的评价,以动态调整履行方案,有序改进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民营企业应有机融合于社会环境,与外部环境实现和谐统一。
4宁波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
4.1转变观念与意识
(1)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是永续经营重要保障。在全球化经济进程中,宁波企业家在追求管理创新和绩效提升的过程中,重视“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为股东赚钱”固然重要,但同时勇于承担其他方面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自身永续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企业家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导向作用。企业家社会责任认知会导致企业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决策,进而产生企业层面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它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成正相关,加强企业家社会责任的认知,从认知上改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可以促进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3)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需有自身特色。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借鉴国际通行标准ISO26000,关注地域特色要求,并结合自身行业状况和实际,可以使企业明晰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领域。在安排绩效考评时,增加社会责任指标,会促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推进愈发成熟。
(4)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并非给企业经济绩效带来负面效应。社会责任实践使得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即便在短期内可能增加企业的成本,长远看却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4.2在商业模式中融入社会责任理念
民营企业经历过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洗礼,目前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新的困难,急需转型升级。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更需要新的商业模式。如今,社会已经倾向于用更加严格的标准来要求企业和企业家。企业家到了需要重新认识社会与环境、重新研究和分析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时候。在商业模式中融入社会责任理念,按图2中所示关系,从战略层面加以落实,表现出民营企业应有的为国分忧、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得民营经济体赢得社会的赞誉,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推进这类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民营企业应更加强调创新(商业模式、产品、技术研发等)的成分。企业现代经营已不能仅仅靠低成本和价格战取胜,也不能单纯强调所谓的社会责任,而要靠与产业链相关参与者的友好共处与高附加值产品与服务的开发来谋求发展。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商业模式之中,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明目标方向。
4.3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企业愈发重视战略规划,社会责任的内涵应深入融合在公司的战略体系之内。公司在聚焦企业文化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时,要更多地突出社会责任。公司应充分考虑顾客、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等各个相关方的关系,注重价值创造。
4.4寻求履行社会责任标杆
民营企业家最了解自己的产品和顾客群体,深谙企业的管理之道,但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也应注重学习。比如宁波小家电行业的企业,可学习源于三星“分享经营”哲学的社会公益活动理念,即将三星的经营成果与身边困难的人们共同分享,为他们带去梦想和希望。三星选定了代表希望的教育支援、代表爱心的社会福利、代表分享的农村支援和代表绿色的环境保护四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公益活动。其认为社会公益活动与尖端技术和优良产品一样,是经营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类履行社会责任的做法值得宁波民营企业借鉴。
4.5编制社会责任评价报告
为了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地推进和演绎,民营企业应该编制自身的年度社会责任评价报告。编写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向利益相关方汇报公司在绿色环保、供应链、员工和回馈社区等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的行动和业绩,增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理解和沟通。社会责任报告通常包括上一年度的企业情况,财务数据应基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报告数据应遵循重要性、完整性、可比性原则,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陈述,重点报告企业在产品、环境、员工及商业伙伴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责任。
4.6持续改进,寻求创新
正如图2所示,民营企业将整个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要基于PDCA循环并注重持续改进与创新,在此过程中需保持对外部环境的敏捷反应。社会责任工作要注重数据收集和信息整理,这有助于为民营企业推进社会责任打好基础。企业应倍加重视并维系经营,特别强调的是不能流于形式。
5结语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072-02
1 社会责任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责任与民营企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履行社会责任。首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虽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一些成本支出,比如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民生福利建设资金,但是收获的正面影响力要远远高于其支出,因为民营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可以被社会获知其行为,并且得到市场的认可,进而将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尤为重要的是激发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实验证明,能够很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完善的,而完善的管理则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手段,管理模式的创新必然会大大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履行社会责任。民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得以生存,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水平之外,还需要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民营企业被市场认可的前提就是其行为被市场肯定,而旅行社会责任则是被市场肯定的唯一途径,因此民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旅行社会责任。
2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
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收社会就业的重要场所,因此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盲目性发展到现在的自知自觉,其经历了近30多年,尤其是现在随着社会环境问题、用工荒以及社会诚信问题的频繁使得社会开始关注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结合实践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2.1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相比社会责任,民营企业更加看重经济利润,因此很多民营企业将实现利益做大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唯一目标,这样一来使得民营企业中存在过多的只注重口号、忽视实践的现象。这种现象尤其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比较普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的负担,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所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一些民营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进行慈善捐款,而没有将其纳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比如民营企业为了扩大生产,增加经济效益,他们会不考虑环境成本。
2.2 民营企业的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职工权益得不到保障:一是民营企业不给企业职工缴纳基本的社会保险,使得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一些小微企业的职工大部分都没有社会保险保障体系,而且职工一旦发生工伤,其权益很难得到保障,笔者参与调查的一家小微企业的一名职工因为工伤导致残疾后,企业的做法是直接开除该员工,由此可见企业职工权益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二是故意拖欠职工工资。很多小微企业以种种借口故意拖欠职工的工资,即使不拖欠职工工资的企业也会以其他原因克扣职工的工资;三是职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此种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煤炭行业比较普遍。
2.3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他们为了扩大生产,就会无视当地生态环境,无视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在生产的过程中随意的排放各种污染物,使得当地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最终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而且这些行为被当地政府所默许,使得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以2014年在华北地区发生的雾霾恶劣天气为例,就是因为企业生产污染而导致的,使得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比如河北省钢铁公司就是没有履行社会责任,随意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导致大气受到严重污染。
3 加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对策
综合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原因具有内在原因,也存在外部原因,因此针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提升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水平
首先政府要为民营企业搭建一个很好地平台,实现国内民营企业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从而将更多优秀的民营社会责任建设经验传递到我国。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并且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积极为民营企业搭建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同时还要帮助民营企业开展相关的认证服务工作,提升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其次规范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行为。信息披露是督促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因此政府部门要在民营企业信息披露中加强指导,并且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形式与质量;最后要建立清晰的社会责任奖罚机制。对于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政府部门要切实履行其职能,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要进行奖励,比如通过减税、优先使用社会资源等,而对于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民营企业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尤其是对污染环境的民营企业要给与严厉的制裁。
3.2 积极发挥社会力量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一是要积极利用民间组织推动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民间组织可以很好地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监督与推动,甚至有的时候其效果要远远高于政府部门的作用,这是因为民间组织对民营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比如在欧美国家,民间组织在推动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二是建立完善的行业行会组织。行业协会的首要目的就是建立本行业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通过行业协会的支持,可以督促企业按照协会的要求履行具体的社会责任,比如纺织行业协会制定的CSC9000T就成为纺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三是加强媒体的监督力度。在信息时代环境下,加强媒体的监督是切实提高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通过媒体监督可以实现对民营企业的动态监督,以2014年披露的企业污染问题为例,98.3%的案例都是首先通过媒体的披露而进行查处的。
3.3 激发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驱力
提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根本措施就是激发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驱力:首先社会责任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的利益。在信息化环境下,一旦民营企业文化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就会得到市场的谴责,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获得市场的认可,民营企业必须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当然民营企业也要清晰的认识到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和影响力的作用,在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要积极地将社会责任意识融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比如企业在进行生产时一定要将污染防治措施做好;其次借助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危机管理。因为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案例非常多,比如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因为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导致企业破产,该案例活生生的给民营企业上了一堂危机管理课。
3.4 完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
首先要完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我国立法机关要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关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进行管理、约束与指导;其次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规范执法。近些年暴露出来的民营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很多是因为政府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而造成的,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对民企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坚决打击违法行为;最后要严厉惩办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对于不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要严厉打击,而且要从严治理。
参考文献
[1]肖苏,邢超.基于软竞争力视角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
.
篇4
深圳的回答:政府是主导者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无疑是企业,但是,履行社会责任要成为企业自觉的行为,相信还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推动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媒体、消费者、投资者等等都将在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政府在其中的地位如何?我们认为,政府应当扮演一个主导者的角色。
最近,深圳市劳动保障局明确提出要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意味着在深圳,政府部门将以主导者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此举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有媒体称,我们是全国第一个大张旗鼓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第一个提出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府部门。
我们所说的政府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要大力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转变社会观念;二是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措施,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转化为政府的执政行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
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首先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倡导。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及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它是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普世的价值。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吻合的,是科学发展观在企业微观领域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重要的思想基础。对这样一个先进的理念,政府理应积极倡导。
目前对于企业责任的主流认识,是强调实现资本利益的,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我们称之为“利润崇拜”),而忽略了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劳动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当今中国的诸多社会矛盾,如果追根溯源,我们发现与这种社会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否定了这些观念,如果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被人们所接受,那么,企业责任观、企业评价标准、政府政策和行为、企业行为等等,都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提出必将引发当今中国一项重大的观念变革,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必将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是,理念的变革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在中国,理念变革往往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对中国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反思早已有之,但只有在党和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后,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才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深圳与国际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是深圳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而且,深圳被认为是对新观念、新事物抱有开放的态度的城市,但也只是在政府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表示肯定之后,媒体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才逐渐多了起来。
促使企业遵纪守法:政府责无旁贷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责任涉及的对象看,包括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弱势群体等多个方面;从责任的内涵看,包括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法律责任指法律规定的企业责任,即法定的义务和约定的义务。道义责任则在法律责任之上,强调企业在守法之余,还要对利益相关者给予更多人道关怀。
将企业社会责任这样一个宽泛的理念引入中国,必须有一个恰当的、中国式的定位,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我们认为,目前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应当主要定位于企业的法律责任,尤其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之所以如此,是由于遵纪守法是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还远没有解决的问题,部分企业违反劳动、环保和食品安全法规是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最主要的、最突出的问题,它所导致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这样一个定位显然与西方所谈的企业社会责任有颇大的差异,现在西方社会对其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主要体现在道义责任层面,例如,社会公众要求跨国公司不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就是一种道义要求,因为法律并无此规定。西方社会当前强调企业道义层面的社会责任,建立在西方企业履行法律责任表现良好的基础上。显然,中国和西方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必然导致两者在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位上存在差异。在现阶段,如果我们对中国企业提出过多的、超越法律责任之上的道义责任,是舍本逐末,也是不切实际的。企业社会责任由法律责任到道义责任是客观的历史过程,没人能够跨越。
篇5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依据组织生态学和需要层次理论,在企业需要与人类需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需要层次模型;然后提出企业需要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并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层次模型;最后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层次提出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 层次模型
研究企业的需要并探讨企业需要与履行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非常必要。本文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构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框架,同时针对企业不同层次的需要,探索促进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
企业需要的层次分析及模型构建
(一)企业需要与人类需要的对比
根据企业生态学观点,企业是企业生态系统中独立的生命体,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会努力满足自身的需要并极力协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点与人极为相似;企业由人组成,人是有需要的,人的需要必然通过一定的形式转化为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如人,其行为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是企业行为方式的直接动力。企业为满足其需要制定并实施它的战略,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经过研究发现,企业存在以下需要:
1.生存需要。企业维护自身生存是最基本的需要。这点与人类需要非常相似,首先是取得在生态系统内的生存权,同时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企业为了生存而努力追求经济利益,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奥尔德佛ERG理论中的生存需要的含义比较接近。
2.发展需要。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开始谋求自身的发展。企业努力实施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的举措,寻找自己在市场上的位置,自动归属于某些企业群体。为了增强竞争力,可能会与其他企业形成联合,并在生态系统中争取到较高的社会地位,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此时,企业不再短视,而是将目光放得较为长远。这一层次与人类需要层次中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相类似。
研究发现,企业的发展需要与人类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别:如人类的归属需要是希望从属于某个群体或组织,尊重需要是希望受到群体成员的尊重和承认;而企业除了类似人的归属与尊重需要之外,更多考虑经济利益。因为企业与人不同,它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离开盈利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盈利在任何时期对企业而言都至关重要。因此,发展需要同时包含生存需要。这一时期,ERG理论值得借鉴,在同一层次上,少量需要满足后,会产生更强烈的需要。这是因为随着企业的壮大,有能力获得更多的利润,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3.自我实现需要。企业在很好地生存与发展之后,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此时企业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其自身价值,达到其最终目标和境界。这一时期,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不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扩大其社会效益,并实现其战略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这个层次,企业也不可能完全置盈利于不顾。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当企业追求自我实现时,往往会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客观上更好地满足其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二)企业需要层次模型的构建
企业需要也遵循由低向高发展的规律,较低层次需要满足得越充分,对较高层次的需要越强烈;当较高层次得不到满足时会转向较低层次。然而,企业需要与人类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企业的经济属性决定的。企业在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同时,低层次需要同样不能忽视。高层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同时将低层次需要涵盖在内,形成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的同心圆。
追根溯源,为什么企业需要会与人类需要如此类似呢?这是由于企业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的需要。当人追求生存和安全时,企业战略所体现的一定是追求生存与安全;当人追求自我实现时,企业战略也会随之改变,人的需要通过企业转化为企业的需要。
综上所述,在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奥尔德佛的ERG理论的基础上,对比企业和人类需要,构建企业需要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企业需要层次与企业社会责任层次的对应关系
需要诱导动机,动机产生行为。需要是企业行为的内在力量,而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需要的外在表现。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需要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研究发现,企业需要层次与企业社会责任层次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企业存在某种需要,诱导某种动机,同时将会产生履行某种相应社会责任的行为,由此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层次模型(见图2)。这是因为企业有需要,这些需要必须通过一定的企业行为去满足。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可以获得知名度和美誉度,满足其不同层次需要,从而提高竞争力,更好地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生存需要与基本社会责任
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在这一层次,生存需要主要与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相关。企业首先负有经济责任。这是因为企业要有盈利的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经济责任主要包括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企业除履行经济责任之外,还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企业要按时纳税,不偷税漏税,遵纪守法。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经济责任并没有消减。
以上责任是企业在社会责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责任,是企业生存不得不考虑和关注的问题。此时,企业还没有能力履行其他层次的责任。
(二)发展需要与中级社会责任
企业的中级社会责任包括社会责任、部分道德责任。在这一层次,发展需要主要与企业的社会责任、部分道德责任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解决生存问题后的必然选择。在这一层次,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将更加尊重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履行道德责任,如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等。责任与道德不可分割,只不过此时企业履行的道德责任主要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其行为还是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导向。
通过履行中级社会责任,企业的关注点已经从自身扩展到社会,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最终,企业在热心社会责任的同时树立了自身形象,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实现了双赢。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履行中级社会责任的同时,并没放弃或减弱对基本社会责任的关注,反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基本社会责任。
(三)自我实现需要与高级社会责任
企业的高级社会责任包括部分道德责任、使世界更美好的责任。
此时,企业履行的部分道德责任是企业自身的渴求,已不仅仅是外部力量对企业行为的约束。道德力量使人恪守责任,这种自觉性表现在道德责任成为其行为动机,即化为企业的自我强制性和自我约束力,并通过内心信念、社会舆论来起作用。
追求自我价值、使世界更美好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此时企业既不需要迫于生存发展的压力,也不是最大化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是向内追求自我实现,向外力求使世界更美好,企业是自主自发地参与社会公益与慈善活动。明确追求自我价值需要并融于实践,这是好企业与伟大企业的区别所在。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最高需要,才可能在企业社会责任行动中,关注到最终需要真正关注的东西,自发地履行其高级社会责任。
促进企业履行相关层次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促进企业履行基本社会责任的对策
首先,企业自身应该自觉履行基本社会责任。其次,企业应该在遵纪守法方面作出表率。再次,政府在推进企业基本社会责任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二)促进企业履行中级社会责任的对策
1.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的战略体系。企业应进一步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制定战略规划、管理方针,建立社会责任组织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日常管理体系等;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道德建设。
2.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评价体系。我国企业要与国际接轨,必须遵守一系列国际行业标准。企业社会责任必须适合一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参考SA8000国际社会责任体系,亟待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标准。
3.政府应该制定企业社会责任各种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绩效指标体系、业绩考核体系、信息披露体系、能力建设体系等。政府还可以运用行政资源,通过教育、宣传、培训、研究提高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从观念上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保障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政府一方面可以建立各种企业社会责任奖项,激励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应该加大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惩处力度。
4.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职能。工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互联网、新闻媒体等非政府组织对企业起着极其重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总之,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以促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三)促进企业履行高级社会责任的对策
1.政府的行为起着示范和号召作用。政府应该公开、透明、廉洁、高效,同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为企业创造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环境,逐步形成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和运行机制。政府还应该切实改变政府职能,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建立起政府与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更好地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化和道德等人文因素对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心理品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又透过人的理想、价值观和道德品格等心理因素去影响人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对行为产生约束或驱动力。企业由人来经营管理,企业的行为方式无疑会打上一定时期人文环境的烙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利益的驱动,公民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出现了很大变化,一些人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开来。因此,一方面,应该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教育,使人们分清是非荣辱善恶;另一方面,要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塑造正气凛然、见利思义、乐善好施的精神人格,提倡“修齐治平”的修养方式,进一步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范红等.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国权等.组织行为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许晓明,陈啸.企业需求、企业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匹配探讨[J].上海管理科学,2006(6)
篇6
关键词:政府;企业;社会责任;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7(01)-0095―04
一、引 言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政府、社会各方互动的结果。良好的社会责任绩效提高了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声誉;有利于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监管,降低企业运作的隐性成本;就企业自身来看,良好的社会责任行为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也就是说,“企业担负何种社会责任,担负到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担负,确实是一个企业与员工、社会民间组织、政府反复进行博弈的过程以及由此达成的共识”。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模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社会、地方政府三方的利益博弈中探讨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二、地方政府、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利益博弈分析
(一)基本假设
我们假设一个在中央政府监督缺失的情况下,有企业、地方政府、社会三方参与的社会责任行为博弈模型,企业首先选择履行社会责任(A)或不履行社会责任(B),然后地方政府将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企业严厉监管(C),或不管(D)。社会也将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做出强烈的反应(E),如投诉、、抵制购买等,或者不反应(F)。企业、地方政府、社会三方社会责任行为选择的扩展博弈图如图1。在三者的博弈收益中,第一个代表企业的收益,第二个代表政府的收益,第三个是社会的收益。
(二)均衡条件:
均衡条件1,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并尽可能减少社会责任支出。如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A),那么博弈便结束了。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收益都为0。如果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B),地方政府不监管(D),社会也对其缺乏监督(F),那么,企业的额外收益为R3>0;但如果社会或地方政府中有一方对企业严格监督,则企业的收益为-R20,此时企业的损失最大。也就是说,只有社会监督和地方政府监管都缺失时,企业才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
均衡条件2,地方政府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地方经济总量或GDP的增加。地方政府的收益与其监管成本支出成反比。在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下,若社会对企业的监督较严(E),地方政府也对企业进行监管(c),则地方政府的监管成本为最小的r1>0,其收益为-r1;若社会对企业的监督机制较弱(F),地方政府对企业严格监管(c),其成本将为较高的r2,收益为-r2;若社会监督缺失(F),而地方政府也缺乏监管(D),则社会损失最大,为一r4,地方政府的收益为正的 。三方的收益之和:
为什么说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地方政府不加监管,地方政府的收益反而为正且会增加呢?因为设定当前地方政府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地方经济总量和GDP的增长。地方政府收益r是关于其社会责任监管成本C,的减函数,即 。企业的收益R是关于其社会责任成本C2的减函数,即 。企业的收益R是关于其社会责任成本C2的减函数,即 。且政府对企业监管越严,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支出越高,即 。故:
由此可见,地方政府的收益是关于企业收益的增函数。地方政府监管越松懈,企业社会责任成本支出越少,企业投资则会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所追求的经济总量和GDP就会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如果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B),地方政府会选择D,即不予监管。
均衡条件3,中国社会为弱势社会。中国刚刚进入市场经济不久,市民社会的不够成熟,社会有组织力量的薄弱,导致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督中,社会功能仍然明显地弱于政府功能。不管企业和地方政府如何选择,社会都只能被动的选择F,即社会监督缺失。
各博弈方收益情况如图1。这是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由于企业已知不履行社会责任,地方政府必然选择不监管(D),社会也缺乏监督(F),企业必然选择不履行(B)。该博弈的均衡结果为(B,D,F),企业、地方政府、社会的收益依次为(R3,r3,-r4)。尽管在帕累托效率上该结果远不如其他几种博弈选择,但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收益却为最大化的R3和r3,所以这是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此时社会的收益为-r4,损失最大。
三、中央政府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策略选择分析
作为全社会利益的代表,中央政府有可能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行为和地方政府的监管缺位现象进行处罚。为避免处罚,地方政府更可能会采用混合策略,以某种概率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行为进行监管。同样,企业也可能会根据地方政府的行为以某种概率选择履行或不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形成混合策略动态博弈。下面我们讨论,中央政府在选择治理策略时,从治理成本和治理收益的角度出发,加大对地方政府或企业的监管哪个更为有效。
(一)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与被监管博弈
我们设定如果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地方政府选择管,则企业收益为负,否则为正。地方政府选择管,其收益为负,选择不管,其收益为正。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两阶段的动态博弈。如果企业履行,则地方政府不管,若地方政府不管,则企业又不履行,若企业不履行,而地方政府又会管。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在进行博弈选择时,地方政府和企业任何一方都不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策略或选择偏好,以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从而最终形成一种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我们可以用以下两图分别说明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和期望收益。
图2中,我们用横轴表示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P1,它分布于从0到l之间,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为1-P1。用纵轴表示政府选择“不管”的期望收益,其中,Q到一D的连线上的点的纵坐标就表示企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不同概率下,政府的期望收益。
图中Q到一D连线的纵坐标与横轴的交点P*1是企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水平,此时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为QP1+(-D)(1-P1)。如果企业
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大于P1,地方政府的收益为负,必然加强管理;如果不履行的概率小于P1,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为正,企业不用担心受罚。但此时由于被地方政府处罚的可能性不大,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会越来越频繁,不履行的概率最终会趋向于P1。均衡点是企业以P1和1-P1的概率分别选择不履行和履行,此时地方政府的期望收益是零。
对于地方政府的不管与管的混合策略概率分布,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加以确定。从图3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地方政府选择不管和管的最佳概率选择分别是P2和1-P2。
这样,在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中,企业分别以P1和1-P1的概率随机选择不履行和履行,而地方政府则分别以P2和1-P2的概率随机选择不管和管,从而构成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二)中央政府策略选择
现在,我们假设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对企业和对地方政府的监管。
如果中央政府加大对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处罚力度,图3中,企业的期望收益将从-C移到-C’,企业的收益变为负值,企业将停止其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但在长期中,由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降低,地方政府的管理便会趋于松懈,最终其不管的概率将会提高到P2,从而达到新的均衡,此时企业的期望收益又由负变为零,并将重新选择其混合策略。所以,从长期来看,加重对企业的处罚,只能在短期内减少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其最终作用只是带来地方政府更多的管理上的懈怠。同样,在图2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加重对地方政府社会责任监管缺位的处罚,则-D将增大到-D',地方政府的期望得益将变为负,所以,地方政府将加强管理,企业将减少其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直到P1降低为P1,此时地方政府又恢复其混合策略,达到新的混合策略均衡。也就是说加重对地方政府监管缺位的处罚并不能在长期中使地方政府更尽职,但其最终作用却降低了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概率。
由此可见,对中央政府而言,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处罚和激励,促进其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的监管应是更加有效的选择。
四、经验证据
下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作为对以上博弈分析的实证支持。
均衡条件1中,我们设定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会尽量减少社会责任成本支出。因为社会责任支出与企业赢利目标的不一致性,可能导致企业减少社会责任支出,或者把履行社会责任当成是管理自己经营风险和声誉的一种方式,甚至是追求更高利润的手段。周燕等人研究指出,民营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主要在于尽量减少企业内、外部社会责任的成本支出。
均衡条件2,我们设定地方政府的利益主要表现为地方经济总量和GDP的增加,主要原因如下:1,不合理的官员考核制度。在当前对地方政府或下级官员的考核中,上级政府经常会把GDP及税收增长率等作为评价和奖惩地方官员的主要依据。2,地方财政的困难,迫使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把增加GDP以及税源作为头等大事。3,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失误,中国地方政府既要负责公共事务的管理,还要负责地方经济的发展。4,中国地方政府控制着大量的资源,“尤其是公有土地资源的价格为零或接近于零造成地方投资需求无穷大,产生最贪婪的‘公有资产黑洞’和强烈的投资冲动”。
均衡条件3,中国社会为弱势社会,这可以从中西社会的对比中得出结论。在美国,大学生买运动鞋时会看看鞋上有没有贴“负责任的企业”的标签,消费者会以远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一杯星巴克“有社会责任的咖啡”。当一个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有消极举动时,人们会拒绝在该公司工作,拒绝投资该企业或购买其产品或服务。而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不久,人们财富积累水平低,加上长期以来的谦和、忍让等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使劳工和消费者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只要能赚钱,再苦再累再危险,他们认为都是应该的,只要价格低,就买谁的产品,而很少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
企业、地方政府、社会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必然是企业和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做出有损于社会的行为,这与章伟国等人的观点也是一致的。他们研究指出,地方政府的GDP目标定位最终导致地方政府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王晓玲也指出,地方政府的GDP目标和目前所倡导的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使“地方政府因担心资本抽逃和过于重视经济增长,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主达成妥协或合谋,社会利益则成了被牺牲的一方”。
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 川菜企业 社会责任
早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发了全国奶制品行业的恐慌,直至现在还留有阴影。这起食品安全事件,属于典型的食品企业集体缺失社会责任酿发的社会悲剧,它时刻启示着我们,食品安全在中国已经刻不容缓,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信任的构建,对于微观经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和谐氛围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川菜作为极具代表意义的中华特色食品,在全国乃至世界打响品牌,不仅仅是依靠产品本身较旺的市场需求,川菜企业还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可持续的传承下去。
一、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文献阅读参考,目前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两派,一派是小规模经营的苍蝇小馆,它们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另一派则是大型有自主品牌的川菜企业,它们在社会责任的认知方面更加全面,大多能有意识的去履行社会责任。
(一)小规模川菜企业多处于被动状态
绝大多数小规模川菜企业处于被动履行社会责任状态。通过实地调查显示,大部分小规模川菜企业缺少形成文字的经营理念,也基本没有成系统的食品质量条款,绝大部分经营者是大专以下文凭,对《食品安全法》的了解也比较模糊。这主要因为,川菜企业大多数属于小规模、且集聚效应较强,自身处于竞争激烈、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市场环境下,更多地关注着企业盈利和生存问题,如果要开发新的健康食品又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也可能会面临失败的风险,甚至被带入亏损的境地。因此,小规模川菜企业出于保守经营的考虑,较少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甚至是为了满足短期经济利益,部分企业会逃避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大型川菜企业认知和行为表现较好
大型川菜企业对社会责任有较好的认知。通过实地调查显示,98.55%的企业有比较明确的经营理念,但是经营理念中体现食品安全的并且放在第一位的却只有18.31%;在企业规章制度中涉及较多食品质量条款的仅占28.74%,有所涉及的占61.56%;有45.73%的企I通过内部培训了解到食品安全和社会责任,有31.63%的企业主动了解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见,大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有一定的认知。主要因为,一方面这部分企业需要建立自主品牌,保持较好的口碑,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获取利润,就必须维护企业形象,而社会责任就是最好的载体之一;另一方面,大型川菜企业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不仅仅是消费者的关注,还有政府、行业和媒体的关注,也就无形中受到了监管,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就有了较好的表现。
二、川菜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
川菜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川菜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足,加上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和增大利润,会减少或规避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行业、消费者、媒体等对川菜企业的制约不够,也是导致其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
(一)川菜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不足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自上世纪20年代提出后,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在当代社会,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等几个方面。而现实生活中,川菜企业往往只看重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无视其他社会责任,更有甚之为了使经济利益最大化而枉顾法律责任。事实上,我国有不少的川菜企业根本不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涵,或者说是忽视误解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还有些川菜企业,特别是小规模川菜企业认为,只要能在不被执法机关查处的基础上,保持企业盈利,并能解决一些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就算是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所有的社会责任都是建立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企业无法保证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履行社会责任。川菜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知不足,导致了部分企业过于重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严重影响了川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立法不够系统全面
从现有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来看,并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体系。第一,虽然当前已经出台相关法律,如《安全生产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但是很多川菜企业规模小甚至无牌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来运营,“苍蝇馆子”、“路边小摊”随处可见,在某些领域仍存在法律盲区。第二,某些法律条款使企业违法成本过小。如《食品安全法》第85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并处2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处罚范围如此之大,给执法者留下了过大的自主裁定权,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可操作性。企业的法律风险越低,违法成本越小,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就越大。第三,有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比较笼统。如《食品安全法》附则第99条中对食品、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等做了界定,但是并没有对食品加工、流通及餐饮服务等环节做出具体的说明,对于小作坊式的川菜企业也没有具体说明,所以在日常监管中容易导致职责不清,监管不力。
(三)行业约束力不强
川菜缺少一个权威性且具有号召力和约束力的行业协会,就更难提行业认知和约束。对于小作坊式的川菜企业而言,很多从业人员缺少健康证,而“路边小摊”更是连营业执照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分布较为散广,市场需求较大,很难受到单独一个行业组织的约束,能否履行社会责任全靠自身职业素养。对于大型上规模的川菜企业而言,它们往往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会适当的牺牲公众利益,逃避社会责任,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行业组织却没有有力的措施来改变这样的现状,无法对川菜企业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四)消费者投诉意识不强
消费者对于川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关注意识不够,投诉意识不强。主要包含两大原因,一是川菜属于中国传统菜系之一,由于分布范围广且消费水平低,消费者对其的关注更多停留在口感和价格上,较少关注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即便出现问题只要不是危及自身健康,一般都不会去投诉。二是川菜自身缺少行业监管标准,消费者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也相对有限,很难自发性地去检举和投诉未履行社会责任的川菜企业。
(五)媒体信息披露滞后
媒体对川菜企业的报道多是聚焦在美食寻找方面,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或为企业做宣传,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方面的报道却相对滞后。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媒体相对而言处于被动的状态,如果消费者不提供线索,便很难主动去发现和报道问题,只能等到企业发生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才会披露出来;另一方面,部分媒体为了增加阅读量,更多去关注社会热点事件,而较少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跟进川菜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这也同样导致川菜企业社会责任履行问题长期被忽视。
三、促进川菜企业社会责任养成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一方面,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往往其规章制度中也相应有较大篇幅涉及食品质量,并且在环境建设过程中也会相应的注重食品安全建设,这样便能从规章制度方面强制性要求员工执行相应的食品标准,从而保证社会责任的履行。另一方面,具有人文关怀、注重员工职业道德和企业诚信建设的企业,必然会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工作氛围,使全体员工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中对社会责任形成共识,这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会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中,还应该包含企业伦理道德文化建设。应树立一切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理念,组织企业员工开展道德准则知识学习,铸造企业精神。
2.提高经营者履责理念。为了推广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从而提升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就必须提高经营者履责理念。川菜企业很多是个体经营户出身,或者是由家族企业演变而来,相当一部分经营者缺乏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塑造企业形象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理念。根据《财富》的调查报告显示,有23%的企业制定了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报告,而35%的企业也开始考虑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经营计划之中。但在实地调查中,有79%的被调查者认为经营者在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可见,要想川菜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就必须得从经营者的理念入手。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具有企业家精神,抛弃利润是唯一目标的旧观念,要充分考虑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不能成为资本的奴隶。
3.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川菜企业应强化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对社会责任的认知。首先,通过加强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内涵、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使川菜企业认识到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如果要获得长远利益,就要转变观念,把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发展动力,把社会责任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中来。其次,将承担社会责任提上日程,确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还应制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将其融入企业管理的环节和过程中。再次,通过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或者是作为企业员工手册内容,提高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提高小规模川菜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力。小作坊式川菜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着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要想使小规模川菜企业能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它的社会责任承担力是关键。首先,政府或行业协会应该针对小规模川菜企业特别是小作坊、“路边摊”式川菜企业,开展教育和培训,制定适合它们实际情况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生产环境,摆脱脏乱差的标签,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力。其次,小规模川菜企业应该利用自己所生产食品的鲜明特色,与生产同类食品的加工制作企业寻求合作,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对食品进行特色化经营。如四川凉糕、川北凉粉、叶儿粑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却往往在制作销售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但是却又有着相对大的消费市场,生产这类食品的企业就可以寻求一些规模化的企业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同时,小规模川菜企业还应该主动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利用政策帮扶资金、技术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再次,小规模川菜企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投保保险公司的小额责任险。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最初可以用很少的经济投入换来在事故发生后的足以弥补损失的赔偿。
(二)优化外部环境
1.完善法律法规。第一,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责任暴露出来的问题,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即SA8000),研究和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普及对国际标准的认知,并努力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第二,基于道德规范而缘起的社会责任可以不带强制性,但基于法律法规而产生的社会责任带有强制性,企业必须履行。这就要求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部T通过将既符合国际同行做法,又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如环保责任、安全生产责任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章制度。第三,要保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兼顾道德伦理方面的要求,加大食品企业生产、加工、流通安全标准的修订力度。第四,要加强与食品安全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如针对食品添加剂制定专门的法规,不能像现在一样仅进行罚款,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惩罚措施,对于严重者还应通过刑法予以处罚。
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引导多方加入监督体系,形成企业良好的外部监控环境。食品安全,仅仅工商、质检和药监的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消费者群体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形成巨大合力,推动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证食品安全。首先,政府应当作为主导,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指导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管理的制度化。其次,要强化政府部门的执法职责。当特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法律义务,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义务,而政府执法机关也必须严格执行监管职责。因此,如果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相关企业与政府执法机关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监督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对消费者进行正确引导,对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好的企业加以正面宣传,对于无视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曝光。让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基本的认知,使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管理中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最终使得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消费群,走向灭亡。
3.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先建立川菜食品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协会管理办法,提高工作的深入性。如组织食品安全及企业社会责任的讲座、经验交流会,发行内部刊物,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及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知识。同时,筛选社会责任履行较好的川菜企业成为会员,并开展一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活动,鼓励川菜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其次,建立合理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由川菜食品行业协会根据各个川菜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川菜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审验,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道屏障,特别针对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最后,川菜食品行业协会要指导企业积极学习和获取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认真组织川菜企业落实执行,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的活力,对不同规模和形式的企业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鼓励企业自主承担社会责任。
4.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在现实中,通常消费者无法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所以,即使有些不良川菜企业用变质或药物浸泡过的原料制作成的食品,消费者也无法通过食品本身的外观进行辨别,除非是该食品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才会被披露出来。更何况有些危害并不是短期内就会出现危害健康的表现,而是要通过长期的积淀才会显露出来。对此,只有尽早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才能提高食品制作、加工及销售过程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有足够的知情权。首先,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企业履责情况的信息,制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准则,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方式,并通过立法使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法律规范。其次,可以通过第三方审验介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体制。第三方的独立审验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可靠性的重要保障,他们工作的重点是对其真实性、客观性及正确性的验证上,应尽量满足各利益相关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要。
四、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川菜企业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议题。这不仅关系到川菜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人民大众的身体健康。川菜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真正做到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社会的认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也只有能承担社会责任的川菜企业才能为川菜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霞.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调查[J].调研世界,2013(1)
[2]金明,栗晓宏.食品安全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再思考[J].经济视角,2012(11):
[3]江保国.从监管到治理:企业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法律促进机制的构建[J].行政论坛,2014(13)
[4]刘平平.食品安全的社会道德责任研究[M].山|师范大学,2015
[5]吴伟容.基于食品安全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
[6]郭妍.论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完善――以企业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为视角[D].西南政法大学,2013
[7]曾翔云.食品安全视阈下我国餐饮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3(3)
[8]王玲.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食品安全法律对策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9)
篇8
关键词:共青团;企业;社会责任;助力
企业经营不仅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但在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的过程中,企业不是无所不用其极,否则将会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各种消极的影响。企业经营必须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包括劳动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并兑现承诺;企业经营活动应符合伦理道德要求,即企业产品和服务不能对消费者身心、自然环境等造成消极影响;此外企业还必须为社会事业承担相应责任义务,包括为公益、教育、医疗、公共设施建设,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维护社会和谐安定。企业社会责任尽管从企业角度看是条条框框和负担,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确是必要条件。
一、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从本世纪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品牌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为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更好地吸引投资者、人才及消费者的关注,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上投入越来越大,例如08年汶川地震发生的10天内,国内企业捐款就超过了160亿元人民币。而且更多的企业则是直接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挂钩,例如阿里巴巴的天天正能量、污染地图APP及支付宝消费植树等,通过创新将经营与社会责任履行巧妙地融合。但同时也普遍存在着投机和形式主义,甚至虚报伪造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行为,例如企业捐款搭便车屡见不鲜。此外,国家法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只进行了定性的约定,缺乏明确的参考标准,再加上只发和监督不严,这给很多企业留下了大量的空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在新常态下有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法治化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要求和执行细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从软约束转向硬性要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核心理念,即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动态提升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发挥两者的互动作用,从而实现企业效益、商誉及社会效益的共赢;最后,在全面“走出去”背景下,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将覆盖更多的区域和人群。
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在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公众印象里,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与公益事业、与捐款等直接画上等号,实际上如上文问题,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更有很多企业将社会责任看成企业的负担,进而尽可能地逃避或者应付。但企业在追求可持续的发展的过程中,履行企业责任是不可避免而且对企业竞争力提升是非常有利的。
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自身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企业的经营必须依托诸多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公共设施、行政工商服务等。只有当各种资源和谐地配合才能为企业经营提供支撑,而这些资源与企业之间不是所有关系而是合作或雇佣关系。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就是要对这些外部环境及相关主体进行维护,而不是片面的索取和破坏;另一方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当企业将社会责任履行切实实行时,必定能够与消费者、社区、政府以及更多的公众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留下好的印象和口碑,从而直接转化为信任值、用户度及粘性。
三、共青团工作助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共青团工作肩负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使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要求为指引,内涵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文化文明的丰富内容,因此也包含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与公众、社区及政府的重要纽带,共青团应当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企业共青团组织应当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主管部门,统筹管理企I履行社会责任以及相关创新的制度、计划和具体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缺乏正规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管理团队和制度的中小型企业中,共青团更应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战略规划的结合;其次,共青团工作应当协助企业基于社会责任履行的创新管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经营完美结合。参考阿里巴巴内部公益创业的经验,企业共青团可以通过联系外部相关资源和信息,为企业基于公益事业的业务拓展和产品开发提供创意和渠道。尤其是在新常态发展阶段,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共生成为最为核心的竞争战略,企业更应该从社会责任角度去思考业务设计和产品开发,以更加开放的视角创新商业模式;最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与其竞争实力、业务经营情况直接挂钩,只有业务越做越好,企业才有能力和积极性去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共青团工作还可以从参与企业人力资源效率优化、外部业务资源拓展等方面助力企业的发展,最终帮助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关明.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2]张翔.抓好企业共青团基础建设 提升团员青年综合素质――以煤矿企业组织建设为例[J].经济视角(中旬).2011(07).
篇9
关键词: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因子分析;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041-03
发生在2006年的“齐二药”、“欣弗”事件,2007年的“佰易”事件以及2012年发生的“毒胶囊”事件都表明医药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一方面,要求医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另一方面,企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已经不能完全将社会责任置之度外,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选取
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主要体现为对股东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两方面,每股收益是指企业股东每股能享有的利润或承担的亏损,是体现股东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每股收益越高,企业满足股东获利水平越高。每股净资产是体现股东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因此本文选取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代表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
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选取了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比率两个指标。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偿付到期给付或赔偿的能力,流动比率越大越好;资产负债比率是资产负债率的倒数,是为了与流动比率保持数据的一致,以便进行因子分析,资产负债比率越大越好。
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主要反映在企业对于员工付出的各种劳动所支付的工资及各种福利等,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直接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具体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会计指标代表企业对员工的责任指标,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投资程度和重视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对员工越重视。
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主要是企业应及时支付给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货款。所以企业对供应商支付的货款情况可以用来反映对供应商的负责程度,该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及时付款能力越强,保障了供应商的利益。
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主要是指企业向消费者提品和服务,企业要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顺利销售,赢得更多的顾客群体,就要提供高质量、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产品和优质周到的售后服务。本文用营业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反映企业对消费者责任的履行程度。
企业对政府的责任选取了上缴税费净额和总资产税费贡献率两个指标。总资产税费贡献率是衡量公司对政府的贡献程度的指标,说明企业遵守国家相关税收法律的情况,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通过缴税的方式对政府做出的贡献程度越大。
二、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00年之前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A股医药上市公司,剔除了企业业绩过差的 ST 和 PT 公司以及披露的员工等信息不完整的公司,最终得到有效样本20家公司,使用这20家2010年的财务数据,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为了防止研究结果对上市公司造成影响,本研究对企业名称采用模糊化处理。数据来自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库(CCER)、网易财经、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
(二)因子分析结果
本文选取6个因子(见下页表1)。
本文将因子1命名为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以此类推因子2为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因子3为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因子4为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因子5为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因子6为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最后根据各因子得分,采用因子加权总分法,以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出总因子得分即企业社会责任得分。
(三)医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结果
表2中反映了医药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和总的企业社会责任得分情况,并进行排名。
从表2中可以看出,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平均得分为0.6734,有10家企业对股东的责任得分大于平均值。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平均得分为0.4253,有8家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大于平均值。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平均得分为0.0062,有16家企业的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得分大于平均值。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得分平均得分为1.1829,有4家企业对供应商的责任得分大于平均值。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平均的分为0.4357,有11家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得分大于平均值。企业对政府的责任平均得分为0.0690,有7家企业对政府的责任得分大于平均值。企业社会责任综合得分平均值为0.4098,有9家企业社会责任综合得分大于平均值。
如果将平均值设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好坏的标准,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医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不好。此外由于各个得分的标准差很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也很大,说明各公司得分差距很大,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处于不平衡状态,存在两极分化状态。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得分的均值最小,表明目前医药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不容乐观,这也与医药行业频发的药害事件等医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实情况相符。
三、促使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
首先,营造医药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目前社会中尚未形成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对企业判断的决策中,这就会使那些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得不到相应的激励,没有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得不到相应惩罚,不同企业博弈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企业都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因此可以通过宣传,媒体舆论,消费者的购买选择,营造行业氛围。
其次,医药企业应该积极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前文评价结果医药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不容乐观。忠诚的消费者是企业的成长之源,企业所做的一切活动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医药企业应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医药产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如知情权、求偿权等方式积极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最后,政府应该强化对于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与引导。企业是逐利的,如果仅依靠医药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有限的。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立法,强制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加强对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管和引导作用,在政府采购、投资时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决策体系,比如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将医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作为一项指标。
参考文献:
[1] Carroll,A.B.The Pyramid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ward the Mor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Stakeholders[J].Business
Horizons,1991,(4):39-38.
篇10
在我国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普遍存在管理者与董事长两职合一的现象,因此研究管理者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在企业中正是管理者来具体权衡各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冲突,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所以管理者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根据行为科学理论中“管理者是非理性人”的假说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管理者具有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和盈余操纵的机会,因此管理者特征也对企业盈余管理起主导作用,可见管理者特征正是分析社会责任和盈余管理之间的不确定关系的共同的交集。管理者特征属于心理学因素,很难测量,直到高阶理论提出可观测的管理者背景特征(如管理者性别、年龄、教育、任期等)可以部分测量管理者价值观和认知,才拉开了研究管理者背景特征的大幕。因此,本文从管理者特征角度,研究了其年龄、教育背景、任期和持股数量等特征对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不确定关系的影响。
(一)年龄管理者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倾向于作出常规化、合规性的决策,更希望按部就班的管理企业,对风险容忍度下降,这样的特征无疑降低了管理者从事非法活动的可能性。同时,基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年龄越大的管理者在物质条件得到一定满足后,更看重自身声誉,更具有社会责任感,会减少对利润的操纵。所以对于年龄大的管理者来说,出于保障企业声誉、获得自我满足和保障相关利益者利益动机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会抑制管理者从事盈余操纵,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更多的呈现负相关关系;相反年轻的管理者更喜欢冒险,同时由于阅历较少更注重眼前利益,比前者更容易从事盈余操纵活动,甚至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以履行社会责任为掩饰来更大程度的进行盈余管理活动,更容易出现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正相关关系。
(二)教育背景管理者教育背景会影响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首先管理者受教育程度越高,会具备越高的道德素养,越会出于道德层面履行社会责任,即履行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关系,而不是出于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的动机来履行社会责任,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往往打着履行社会责任的幌子在私底下进行更多的利润操纵,使得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呈现正相关关系。其次教育水平越高的管理者具备较高的辩证思维和长远目光,比低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更看重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协调,更看重长远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基于此高学历管理者会更出于真心的履行社会责任,避免盈余操纵行为的出现,而不是为了方便进行盈余管理违心的履行社会责任,制造一种良好公民的假象。最后,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物质条件一般高于低教育水平的管理者,高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更看重自身的声誉,更少的冒险进行盈余管理,而低教育水平的管理者更看重眼前利益,有时为了掩人耳目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掩盖盈余操纵的真实目的。综上,教育水平越高的管理者比教育水平低的管理者更可能真实的履行社会责任,减少盈余操纵行为,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呈现负相关关系;教育水平低的管理者更可能出现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的关系。
(三)任期管理者应聘到企业会面对被解雇的风险,这就导致管理防御的存在。管理防御指管理者面对解雇压力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权益最大化的一种行为(黄国良,2013)。管理防御与管理者任期具有紧密联系,在管理者上任初期,管理者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体现自己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业界声誉,有更大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掩盖利润操纵的真正目的;随着上任时间的增加,管理者获得了股东的信任,管理者面临的被解雇风险下降,管理者冒险进行盈余操纵的动机减弱,同时任期时间长的管理者更倾向于减少盈余操纵来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来建立企业声誉为企业创造价值。综上所述,任期短的管理者比任期长的管理者更有可能利用社会责任来掩盖盈余管理活动,即更可能出现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呈现正相关的关系。
(四)持股数量当管理者持有较多企业股份时,管理者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当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盈利发展下去,管理者才能有稳定地薪酬来源,所以持有较多企业的股份的管理者比持有较少企业股份数量的管理者更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声誉价值,更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声誉价值,会更少的进行盈余管理。因为盈余操纵虽然能粉饰当期的业绩表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造假活动会被市场发现,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危害,管理者在被解雇的同时在业界的口碑急剧下滑,很难有企业愿意再次聘用其管理企业。基于此,持股数量多的管理者比持有较少股份的管理者更看重社会责任的长期价值,会抑制盈余操纵的鼠目寸光行为,相对于此,当管理者持股数量较少时,更容易出于满足自己私利的动机履行社会责任进行更多的盈余操纵。
二、结语及建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