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院管理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07 16:18: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学院管理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医学院校 实验室 建设 管理
在医学院校教学中实验室所占比重达到三分之一,而实验教学的进行一定是要发生在实验室的。故实验室建设的好坏和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因为实际操作才是医学院校培养学生最终目的,而能够让学生在学校里理论联系实际的唯一场所。但是无论建设还是管理都无法离开实验室使用的主体人。因此只有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建设管理实验室。
一、目前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状况
实验室建设是要配合学科相关知识内容建设的一项需要通过日常积累的长期性工作。医学院校原本的实验室是以学科为基础建设单位,建设相对独立的实验室。而实验室的管理当然也是由学科带头人担当,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和问题。
(一) 缺乏远见和全局观
原有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由于以科室为单位,仪器上报计划缺乏整合都是以自己科室的角度出发,所选设备档次偏低,缺乏先进设备和高精设备,影响实验室整体档次,无法把实验室建设和研究水平推上更高水平。此外,由于缺乏远见,导致在规划时把有限的资金分散投入,不但造成仪器设备使用率低、各学科实验室之间重复购买,建设的现象较多。由于资金有限也导致实验室设备能够承载的实验人数受限,工作效率不高,这些缺陷最终都体现出实验室建设重点不突出,科研条件不够完善。
(二) 忽视科研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包括实验室所属人力资源和财物的全面管理,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的管理。多年来,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已经形成重物轻人的模式,一味的注重仪器设备更新,忽视实验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实验室科研队伍一般由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教师和科研人员在高校所获得的重视远远超过实验技术人员所获得的重视。实验员在高校通常被列为教辅人员,在医疗单位被列为医技人员,待遇普遍偏低,从而导致实验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也容易造成人员流动频繁队伍不稳定。因此,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除了要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研究人员外,还应积极培养实验员,在管理上积极改进让这些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也提高起来。共同为既定的科研目标服务,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这也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点项目之一。
(三) 实验室开放程度不高,使用率低
在旧的管理模式下,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是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单独建设。实验仪器购置后,安放在哪个实验室所有权就归哪个实验室,由实验室管理者无偿占有、无偿使用,谁都不愿与其他教研组协作和服务,没有一套完备的共享的机制,造成仪器利用效率低。这就造成了实验仪器的大量重复购置。
二、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医学院校实验室除了承载着科研任务外,还是教学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因此他的管理十分重要。这就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下让我们结合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分析,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应具有协调能力从全局出发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在建设和管理上不能在只局限于自己学科上来进行建设管理。从所有学科的角度上出发来合理制定实验设备和仪器的采购,避免多学科都涉及的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以及分散购置。重复购置浪费学校资金,分散购置导致单一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有限可能造成教学和科研中无法满足学生或者科研人员的使用,利用率大打折扣。医学院中有很多学科都有交叉,这意味着部分实验项目是相同的,因此多个学科实验室负责人应从全局出发,协调配置可共同使用的仪器设备,将这些设备集中起来统一建设一个专门实验室,例如,药学院的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室,制剂分析实验室,药物合成等实验室都会使用到精密的分析天平,如每个实验室只配备几台这种昂贵的天平,当学生实验课和多个科研人员进行试验需要用到分析天平时,难免出现排队现象,这样大大的延长了试验时间。当把多个实验室的分析天平集中到一起建设一个分析天平室,由于设备集中数量大大增多,不但使分析天平课能够承载的学生数量,同时也减少了科研人员等待他人使用分析天平的几率。除此之外一些使用率比较低的实验设备且多个实验室需要时,通过协调无需多个实验室全部购买,只需单个实验室购买,多个实验室使用,既节省资源、资金又提高了仪器设备使用率。
(二) 管理上不应过于保守,加强科研人员的培养
管理上不能过于保守,应将实验室适当开放,不能因为担心设备损耗或者便于管理就在没有教学任务和规定的科研任务时,就将实验室关闭。还有随着科学的日益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精密仪器越来越多,实验时需要学生和科研人员过硬的技术,而过硬的技术是要靠多次练习和操作才能磨练出来的。这都是需要实验室在一些业余时间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是需要管理者有破除过去保守的思想。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为了顺应潮流,同时满足科研是需要部分自由空间来发挥的前提,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都需要管理者在思维和模式上进行改革,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实验室的功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篇2
[关键词]独立学院;政策;满意度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为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办学体制改革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作为后起之秀,独立学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学,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发展之路。
1、四川省独立学院发展的政策满意度调查
四川省现有独立学院9所,笔者选取银杏学院、川大锦城学院和川外成都学院三所独立学院的400人进行关于《政府政策对四川省独立学院运行及管理的影响》的问卷调查,其中20人从事高层管理工作,149人从事行政工作,186人从事教师工作,45人从事辅导员工作。调查问题共25个。分为五大部分:基本信息、政策认知情况、政策执行效果、政策满意度、政策建议。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其中发放纸质问卷340份,收回301份,有效问卷285份;发放电子邮件40份,收回33份,有效问卷28份;电话20个,有效17个,总的问卷有效率为82.5%。问卷如下:
政府政策对四川省独立学院运行及管理的影响调查评价基准
评价基准:1、公众认知:指公众对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独立学院发展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认知。它既包括各种意见、办法、纲要、细则等以静态文件的形式体现出来,又包括各种实施和执行情况等以动态的实践形式体现出来;调查涉及的问题:涉及5个问题:国家举办独立学院的原因,公众是否了解独立学院的相关政策,了解政策的渠道,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情况;2、政策执行情况:指分析评价政策执行中各环节的效果;调查涉及的问题:涉及3个问题:学院执行政策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学院执行政策遇到的困境;3、公众认可:指对独立学院相关政策文件的认可程度;调查涉及的问题:涉及5个问题:政策数量的认可度,政策中个别条款的认可度,政策质量的认可度,政策可行性;4、政策建议:指通过对独立学院发展和政策支持相关性的分析,找出政策支持与政策需要,从应然和实然的角度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调查涉及的问题:涉及7个问题: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对独立学院的建议,对现有政策的改进建议,对独立学院发展前景的建议。
2、政府政策存在的问题
2.1政府扶持力度和引导政策不明显
在调查中,对于独立学院的资队伍建设,接近七成的被调查者希望政府“平等公办大学与独立学院的教师地位”、“适当提供培训、科研及实践的机会”、“健全教师资格和职称评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给予独立学院教师以平等的福利待遇”、“给予教师管理机制以政策保障,如建立独立的人事户头”。在征地、基建、税费减免、办学资金方面,也希望独立学院享有与公办高校同等的优惠便利政策。
2.2政策宣传效果和有效性不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独立学院还缺少全面的认同,对独立学院政策还知之甚少。在调查中,有近五成的被调查者对独立学院的政策不太了解,很难从相应渠道获知独立学院的相关政策。在政策的有效性方面,根据调查结果也不难看出,公众对于信息公开、加强调研、长短政策相结合、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及建立民主参与的决策制度方面都有所期许,其中,对于政策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要求更加迫切。
3、四川省独立学院发展政策改进建议
3.1制定独立学院的相关扶持政策
首先,在财政和税收优惠方面,通过低息或无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方式间接的扶持和资助独立学院。比如可以为独立学院的基建贷款给予其适当幅度的财政贴息补助,对独立学院高校建设用地减免土地征用费。在补贴对象的选择方面,政府可以将扶持方向转变为对独立学院的受教育者进行资助。
其次,在现有的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政府要加强改革,使独立学院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得以稳定。政府需对以往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使所有性质高校的教师都能享受同等待遇,尤其是在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技术职称评定等方面,使制度的平等化和社会化得以真正实现。
再次,在社会认可度方面,政府应当力图改变社会上存在的对独立学院的一些歪曲观念,适时的引导社会舆论,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用人形势来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给予独立学院学生平等就业的竞争机会和平台。
3.2提高现有政策的有效性
在政策制定方面,独立学院政策的制定者要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国外形势,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吸收优秀的成果,站在全局统筹的立场上制定政策。积极加入关于独立学院的调研中,这样才能使政策更科学、更民主、更有效,实现教育政策的有效性。其次,要保障公众参与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形成一种长效机制,通过各种不同的利益需求之间的整合和平衡,使独立学院政策能全面的反映各个利益主体的需求,增强政策对公众需求的回应性。
在政策的实施方面,政策制定者要积极采用各种办法、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大对独立学院的政策宣传力度,强化有关独立学院的舆论引导。各级政策部门之间有效沟通,使独立学院的信息市场畅开。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将独立学院与社会相关方面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将政策执行效果自觉的交给社会和市场去评判,从而促使独立学院回归定位,更加面向社会需要、市场需求办学。此外,广泛开展独立学院政策执行的后续研究。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学院发展之路。所以,在现阶段,应当由高等教育研究的权威机构组织并发起,成立独立学院研究会、联合独立学院成立联谊会、举办独立学院论坛与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这样使独立学院的研究得以广泛推行,促进独立学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玉.我国独立学院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36-42.
[2]詹虎,罗秀.关于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N].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1):24-28.
[3]左小利.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对独立学院教育过程管理的案例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47-60
作者简介
篇3
高职高专 公共选修课 教学管理
为发现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公共选修课(以下简称公选课)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发挥公选课教学在高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以学院公选课教学与管理为研究平台,从2009年6月开始,通过发放调查表、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对学院公选课教学管理情况进行专项调研。现将一年来的调研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调查主要结果汇总及情况分析
(一)学生问卷主要情况汇总
1.课程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社交礼仪”、“口才训练”、“心理健康”、“音乐欣赏”课程热衷程度较高,分别达到83%、50%、45%、40%。这充分说明,这些课程比较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生普遍希望增设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经济理财等课程。这为今后完善公选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
2.学习收获与提高调查显示,感觉收获很大的问卷占60%,说明公选课是比较受欢迎的,在科学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文化内涵和人文性传授有待于提高。
(3)学生对教学管理建议调查显示,学生获取公选课成绩的主要渠道为所在系占39%,学院网站占14.6%,获取成绩时间在新学期选课后占70%。这表明学生获取成绩时间和渠道是滞后和落后的。对于公选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有40%学生认为应灵活多样,不能搞成一言堂,多采用讨论、研究的方式进行互动式学习。有30%的学生认为,公选课考核不太严格。40%的学生认为公选课可供选择自由程度小,不能很好地满足学习需要,希望新增一些时代性强,实用性强课程。
(二)教师问卷主要情况汇总
1.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改进。50%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用语言传递信息就足够了,没有必要搞复杂,这与40%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气氛不活跃的期望相对。
2.选修课程资源少,学生选择余地小。虽然课程资源已有较大丰富,但对于学生而言逊仍显不足,学生选课扎堆情况比较严重,希望学院增开更多更好的课程,以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
3.希望学校在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方面给予实在的支持。一是教学场地;二是教学设备。
二、公选课建设与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教师资源匮乏
办好公选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关键。目前教师资源不足,部分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二)基础设施短缺
特别是教室,应加大建设力度,为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使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物质基础。
(三)上课时间与自主选择教师的矛盾
理想的选班状态应该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教师和班级。教师试讲,学生选择,把教师推上竞争的岗位。在目前师资尚缺的情况下,竞争上岗能否推行的开,是摆在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加强学院公选课教学与管理的建议
通过与教师、学生座谈,结合教学与管理实践及本次调查,对我院公选课规范、现代、效能化教学与管理,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公选课程开设实行评估管理
目前公选课程开设存在四个突出问题,一是随意性;二是新开课程的时代意义待论证。三是任课教师资格待考量。四是对已设课程的管理缺位。为确保公选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保证课程开设工作的严肃性。笔者认为,对公选课程实行评估管理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1.教师申报课程。教师申报开设公选课,需要填写开课申报书,申报书内容应包括:课程设置目的和意义、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书、考核目标及考核方法等。
2.组织专家评估。从教师资格、课程开发的意义、授课计划书、试讲等环节进行层层把关,为高质量地开展教学打下牢固基础。
(二)选修课程统筹兼顾,适当适量增加
目前,学院开设的公选课程包括人文社科类;艺术、体育类,课程的开设主要依据是考虑教师业务特长。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课程资源库应该得到不断丰富,使公选课真正成为教学改革的先锋,与时俱进的典范。
(三)学生选课规模适当控制与引导
学生在公选课的选修上态度不同,有的只是想混个学分,而且选存在盲目性。因此有必要选聘一些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选课。
(四)教师评价应综合考核,突出学生评议
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接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和检验,更要接收学生的检验,而且应占绝大部分比重,教学评价,重点应放在学生的评价上,充分利用学院网络系统,实现网上评教与现场座谈相结合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方式上,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公选课教学应该秉持教育与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去教学。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与先进的理念,提升学生的人生修养与个人气质,让学生也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新一代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此,教学方式上需要教师大胆尝试,科学教学,而不是将眼睛放在迎合学生的需求上。
(六)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丰富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1.教学文件制作规范完整。如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日历、课程标准、讲稿的撰写要规范、完整、科学、实用、有效,这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环节。
2.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及时到位。应坚持试讲制度、听课制度及其它常规检查制度。
3.加强公选课程考核管理。公选课程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考核则是考查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公选课程的考核应该充分体现它的目的与宗旨。
教学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改革需要尝试和开拓。此次调研,对师生的建议进行了梳理,让我们对选修课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应该说,目前学院公选课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是在改革探索中常态的反映,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改进。
参考文献:
[1]顾国麒.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教材・教法,1995,(9).
[2]杨近.美国社区学院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长春),2000,(5):25-26.
[3]高有华.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4]丁全忠.中国教育先锋网.2005,(7).
[5]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河北农业大学.
[6]任意选修课管理规定.大庆石油学院.
篇4
关键词:档案管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壮大, 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近年来很多学者关注独立学院未来发展趋势,在针对如何提高办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展开了很多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但对于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较少。2008年8月20日, 教育部与国家档案局第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档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体现独立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因此如何做好教学档案工作,为独立学院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对独立学院教学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内容
档案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组合。独立学院的档案管理内容按教学工作内容来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教学文件档案
教学文件类档案包括与教学工作相关的所有工作资料,如学科建设规划文件、专业建设规划文件、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相关文件,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等文件资料。
2. 教务工作档案
教务工作档案是指与教学管理相关的所有工作资料,包括各类考试的安排、教学检查工作的记录、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议结果、教学质量保障的体系等相关内容。
3. 教师业务档案
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所有任课教师个人信息资料、职称评定情况、科研及工作量完成情况、年底工作考核情况等。
4. 学生学习档案
学生学习档案包括学生学籍情况、学生考试成绩、学生教材预定情况及教材费统计情况、毕业论文成绩等相关资料。
二、独立学院档案管理现状
1. 独立学院发展时间较短,档案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一般认为,独立学院产生于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到目前为止,独立学院经历了13年的发展历程,这与国内公办大学的办学时间相比,独立学院像刚刚成长的婴儿,无论教学水平、师资力量,都与公办大学有较大差距。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显得更为薄弱。
2.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独立学院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较低。有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直接上岗;有的学院不设立档案管理岗位,而是由教学秘书兼职担任;也有的学院办公室负责学院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由办公室秘书全权负责,不是安排专人专管,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3. 档案分类不清晰,整理不规范
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制度及政策了解不够,档案分类工作不够细致、规范,在查找资料时,常常出现找不到资料、资料没有及时保存或资料丢失等问题,不能为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凭据,影响学院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4. 领导对档案管理重视度不够,管理模式依旧手工化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档案管理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从教学资料到各种试卷管理都是手工完成的。笔者了解到的有的独立学院,有的根本没有固定的档案室,随便找一个教室,存放一些试卷,就算作“档案室”。一方面体现独立学院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体现独立学院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管理。
三、加强独立学院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意识
目前独立学院正处于向民办普通高校“转设”的过渡期,很多学院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人员往往都是由教学秘书兼任,没有实现专人专管。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技术水平有限,因此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缺乏服务意识,工作不认真、拖沓,缺乏工作效率。针对这样的局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开设多种培训,或者加强对外交流,让管理人员有更多学习机会和途径,学习其他院校成功的管理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达到学以致用。
2. 抓好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实现档案管理智能化
独立学院的档案管理一直处于手工操作的管理状态。伴随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国家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评估的要求,完全用手工操作、实现档案管理显然不适应独立学院发展需求。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的唯一途径。独立学院可以将各类档案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查找和查阅随时记录,有专人负责管理,真正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现代化。
3.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对档案管理规范化有重要作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考虑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原始资料的收集,要做到将教学管理部过程中各项基础数据资料和文件材料均有备份;二是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工作过程分类,也可以按工作内容分类,比如可分为课堂教学环节档案资料、教学检查档案资料等等;三是对查找档案、借阅档案要有记录,方便查找各项档案资料的使用情况,防止档案遗失等情况出现。四是管理人员要有管理意识,认真负责,细心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及记录工作,尤其对有保密性质的档案,不能泄露。
参考文献:
[1] 罗鸿光. 当前高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 大理学院学报, 2009.
篇5
一、研究背景
2016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同意河池学院等5所新建本科高校开展整体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桂教高〔2016〕4号),同意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以下简称“相思湖学院”)将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试点方式由“专业集群转型方式”变更为“学校整体转型方式”。通知要求相思湖学院按照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在此背景下,相思湖学院管理系组成了“人才培养改革”调研组于2016年暑假采用网络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广东白云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桂林旅游学院五所同层次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通过深入了解旅游管理专业在这些院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主干课程设置、学分分布、专业实习情况、招生条件限制等情况,为我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旅游管理专业高校调研结果对比分析
(一)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所在学院与专业方向
目前我国大部分本科院校的专业方向大体分为以下种:旅游管理专业(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区、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三个方向)、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运动与休闲管理方向等。根据调查,目前广东白云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百色学院、钦州学院、桂林旅游学院五所学院本科旅游专业方向如下表1所示,主要有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四个专业/方向,其中武汉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电子商务方向)是一个较为新兴的专业方向,契合了“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求。而我院目前旅游管理的专业方向主要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管理三个。
(二)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认为“如今的就业对于人才的多元化需求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所以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本行业就业率低的情况主要反映出当前复合型的人才需求体系;此外,作为对照旅游业所设立专业,旅游管理的行业就业率固然一个是值得关注重要指标。但在目前在复合型的社会背景下,人才同样需要复合型的知识。整个业界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还是应该将重点集中在现在知识结构的体系能否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针对细分的旅游相关领域。”对比所调研五所高校的培养目标,结合当前社会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综合旅游企事业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复合应用型中高层管理人才”的设定较为合理,但应注意的是,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应酌情增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修养”、“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三)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
根据调研所得资料,结合我院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方案,广东白云学院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企业战略管理”“ 中外酒店管理比较分析” 两门;武汉工商学院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财务管理”“ 经济法” 两门;百色学院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比我院多了 “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线路设计”、“中国饮食文化”、“茶艺和宴会设计” 四门;钦州学院在主干课程设置方面比我院多了“商务旅游”、“旅游景区景点解说”、“旅游资源学”三门;桂林旅游学院(原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于2015年起开设酒店管理、英语(导游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所以目前主干课程更多的沿用了专科的设置,更注重专业方向的培养,“酒店设备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收益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旅游翻译、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我院目前暂未开设。
(四)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学分分布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总学分要求多数集中于155-190学分;我院总学分为160个,设置总学分相对较低;我院在学科基础课程(9门)与专业基础课(8门,其中公共模块4门)所占总学分比例为32.5%,与武汉工商学院学科基础课程(共26门,占总学分41%)相比,少了9门课程,相差8.5%。而选修课武汉工商学院为6学分(可选1-3门),108学时;我院专业任选课为10学分(可选5门),150个学时。这意味着我院选择3+1出国培养模式的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仅为22门,导致该类学生在旅游专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建议在专业基础公共模块上增加2-3门专业基础课程。
(五)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实习情况
从专业实习时间及要求安排来看,广东白云学院正在积极探索“2+1+1”模式,即校学生在入学后的前两年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在大三的时候实习一年,最后再返校学习一年的专业知识,如果该模式实行成功,则是调查学院中实习时间最长的。其他几所学校一般不少于3个月,我院目前2015年人才培养计划从以前的不少于三个月改为不少于四个月。从实习类型来看,我院能够根据自身3+1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而且实习类型丰富,时间安排合理。
(六)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招生条件限制情况
从招生条件限制来看,桂林旅游学院对本专业考生进行了条件限制,而其他调研学校未进行条件限制。从长远来看,由于旅游管理学科的特点,我们认为设置一定的招生条件限制有利于所培养人才的优化以及专业学生的就业走向,当然前提是在不触及“歧视”的条件下。
(七)调研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校内实训室及校企合作情况
根据调研,目前我院在校内实训室建设方面较于其他学院落后,缺少导游实训室、餐饮实训室等基本的校内实训基地;而且,我院目前校内实训室的利用率还不高,主要由内聘教师进行授课利用,而外聘教师利用率不高。第二,对于计算机机房实训室的相关旅游软件,也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在校企合作方面,百色学院与桂林旅游学院的整体运作更为成熟,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前身是高职院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其他学院正在努力进行转型,也逐步加强了校企方面的合作。
三、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修订方案建议
(一)“公共课、素质拓展课、学科基础课”沿用2015级培养方案
我院2015年的培养方案,其中“素质拓展课” 加入了操行课,由学工部和团委以第二课堂形式开设,体现了我院转型的新特色;其次,我院旅游管理专业以“经济学、工商管理”为主干学科,学科基础课包干了该两类学科的主要课程。
(二)课程设置应考虑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上,积极引入学历文凭加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 对本专业学生要求除毕业证书以外, 鼓励学生考取相关的导游资格证、会计证、人力资源证、计调证、秘书证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充分考虑实际因素,保证一些课程进程安排和社会或机构的认证在时间上保持协调。
(三)不同方向,培养侧重点不同
旅游管理专业注重“导游、旅行社、景区、规划与开发”四个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酒店管理方向则注重酒店专门人才的培养。专业基础课的公共模块课程,应设置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这两个专业方向的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知识。
(四)不出国模块专业限选课应结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打造复合型应用人才
根据我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院部分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政府机构、电子商务平台等部门从事着人力资源专员、政府专员、电商等工作,而旅游业的发展也需要这些类型的人才;此外,这些类型的职业工作性质稳定,更易受到毕业生的青睐,而我们的学生在经过一些列的系统学习之后,也能够胜任这些职位。所以,针对不出国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我们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强这几个方面,比如开设“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人力资源”等课程。此外,每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在9月份举行,会展管理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更有利于开展实践活动。
(五)落实学生进行专业任选,细化专业任选课模块,突出专业人才
专业选修课的设置要求一般是从二年级开始设置,各专业方向开出有关专业方面的更多课程,应有利于拓宽、更新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此外,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专业选修课。
首先,任选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修。目前我系在专业任选课的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落实学生自由选修,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选修,这跟我院师资力量不足有很大关系。
第二,调研组成员认为,专业任选课的设置还是应该遵循“公共模块、旅管方向、酒管方向”三个模块进行细化,比如“二外会话、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中国民俗旅游、旅游礼宾实务、户外专题、中国旅游地理” 六门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共同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而 “菜点与酒水、酒店服务与案例分析、食品营养与卫生”三门课程则更针对酒管方向的学生,“文物鉴赏、旅游景观设计、广西旅游专题研究”更针对旅管方向学生,这样既能兼顾学生的共同兴趣,也更突显了专业性。此外,建议在课程学期安排上可按照第三、第四学期按照“3+1+1”的模式开设,即公共模块3门,针对旅管方向1门,酒管1门;因为第五、第六学期小语种将要出国学习,所以不安排专业任选课;第七学期则按照“1+1”的模式开设,即旅管、酒管方向各一门。
四、结语
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及对比,虽然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在3+1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上有很大的亮点(学生前三年在国内学习,最后1年在国外学习),但在人才培养的设置、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根据旅游行业的需求变化,结合实践调研结果及我院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为我院在新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改革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具有相思湖学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特色,构建适应时展和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
篇6
Abstract: The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very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is the core of school teaching management, also is the center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regular work.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s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Independent college needs to establish their own teach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refore, hiring a certain number of teaching supervisors, setting up special teaching supervision agency, building a high quality and excellent supervision team,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nd more urgent for the growing and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
关键词: 独立学院;质量监督;教学督导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quality supervision;teaching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71-03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由教学水平和办学条件较好的普通高等学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一项创举。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从办学起就一直是社会、学校、学生及家长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保障独立学院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及教学监督等,独立学院也逐渐建立起了以教学督导为核心的内部教育质量的监督和保障机制,作为一种学校内部的督导,教学督导应是独立于教务部门之外的督导评估咨询机构,对于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依托母体院校办学,办学时间较短、资源有限,使得学院在教学层面面临教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欠缺等教学方面的困境,为解决这些教学方面的问题,教学督导的作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独立学院的发展与特点
从1999年独立学院的兴起,到2003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8号文)的通知,直至2012年3月,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已经达到303所。十多年来,独立学院在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试办,到治理调整过程后,开始进入规范办学和提升质量的阶段。但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特殊的办学形式,在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和手段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特别是教学管理工作方面,它比其母体学校更加复杂,也更加多样。其总的特点是:少量的管理人员、多样化的教师队伍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教育和培养富有创新意识但学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
1.1 独立学院学生的独特性 独立学院的学生是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较弱。他们在入学时与母体高校的学生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习习惯、学习动机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动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自我定位。
1.2 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的多元性 由于独立学院发展的历史原因以及人事制度的关系,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或只有很少量的自有教师。学院的教师队伍以母体高校中的教学人员,以及聘请的部分学校退休教师作为主体,同时还从外校在编教师、社会企事业单位中聘请部分人员担任授课工作。因此,客观上,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1.3 独立学院教学管理队伍的复杂性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队伍本身具有复杂性,人员除了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外,还有其他高校的退休教师和管理干部,及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从母体高校聘任而来的管理干部受到母体高校的影响较大,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依赖过去的经验,针对独立学院的创新意识不足。刚刚毕业的学生的管理工作又经验不足。因此,独立学院在教学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
2 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的核心问题。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的逐步提升,独立学院在社会上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但是独立学院要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工作重心要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只有练好内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否则将被市场竞争的大潮无情地淘汰。独立学院应借助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认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的学生应处于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培养的学生之间,比普通本科生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比高职学生有更强的学习适应性、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质量标准,构建全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院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质量标准,建立的各类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制度,形成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做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并研究自己的历史机遇,探讨自己的办学定位,科学地利用分类空挡占据自己的市场份额,走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来。
3 教学督导制是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
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提出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要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估和认证机制。独立学院健康发展的基础是质量和特色,当前独立学院最首要的任务是保证质量,而为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其自身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和保障体系。
在学院自身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学督导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督导员通过听课、检查课堂教学纪律、抽检各项教学材料、监督学院教学管理等进行日常教学活动的考评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特别是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进行检查,把教学质量的监督管理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上。
对于独立学院而言,由于教学管理机构精简、教学管理人员较少,因此要更加充分利用教学督导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学院的教育教学情况、教学管理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促使学院不断加强教学工作,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制度中的必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进行监督,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的的有力措施,也是促进高校实现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独立学院,教学督导要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有效监督作用。
4 教学督导在独立学院的作用和现实困境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人民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但是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师资队伍构成的多元化、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复杂性,使其在教学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教学质量监控是独立学院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教学督导可以在教风的监控、学风的促进、管理的提升方面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有效开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1 督导对教风的作用 由于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对独立学院的课堂教学会持不同的态度。母体学校的教学人员由于在母体学校和独立学院中都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会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这部分教师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懈怠。主要表现在投入的精力不足、不能因材施教、课后指导不足等。退休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员担任课任教师时,虽然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但其由于年龄和时间的问题,也对独立学院的教学投入不足。而独立学院自有教师,很大部分学历较低,教学经验欠缺,学术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因此,独立学院的教风亟待监控。教学督导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进行相应的督促和监控、指导和评议,引导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2 督导对学风的作用 由于客观原因,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主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独立学院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困难,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学习积极性较差,课堂迟到缺课情况严重,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学院整体学习氛围不浓等。因此,独立学院的学风有待积极改善。教学督导可以通过对教师课堂考勤、课堂教学进行督促,对学生学习和听课进行检查,召开师生座谈会,沟通师生意见,对学习课后作业进行抽检等各种措施促进学院学风的改进。
4.3 督导对教学管理的作用 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多呈现为教学管理人员复杂,管理水平不高,制度建设滞后等特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教学管理制度化都亟待提升。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教学管理观念的革新、教学信息的准确收集、教学制度的积极制定。而教学督导掌握的第一手教学信息往往着比教务部门收集的信息更准确、更全面、也更客观。因此,教学督导参与指导教学管理,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会使学院对教学管理的宏观调控更加明确,各类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推行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教学督导对教学管理工作的督导,除了促进教学管理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加强管理部门和师生间的良好纽带,促进学院各方面关系的良性发展。
5 加强独立学院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构建和谐公正的督导模式
尽管教学督导在独立学院的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独立学院的发展过程中,督导工作往往没有被正确的对待,教学督导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实践中,督导的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督导在教学管理中的定位不清、教学督导工作方式简单、督导与师生关系对立等。因此,独立学院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督导工作。
5.1 明确教学督导的地位,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建设 独立学院的实践中,教学督导一般都在教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教学督导既要对管理部门负责,又要对管理部门特别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因此,教学督导的身份尴尬。所以,必须明确教学督导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成立专门的教学督导机构,与教学行政部门保持相对独立,这样,教学督导的工作就可以不受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约束,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另外,独立学院的督导工作还存在过于随意、缺少计划、职责不清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还须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强化教学督导的功能。一般来说,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应包括基本制度(规定教学督导的任务、目标、原则等),工作制度(评比表彰、批评处理、考核程序、检查方法等)和责任制度(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责,督导人员的职责以及考核等)。健全的教学督导制度一定要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明确督导人员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5.2 强化教学督导在完善教学管理和建设师资队伍中的作用 很多独立学院往往将教学督导的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检查和评定上,这就造成教学督导工作缺乏对学院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也造成教学督导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因此,独立学院应该转变教学督导的工作定位,让督导参与完善学院教学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完整的督导工作规划。重点发挥督导对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引导。教学督导机构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对教师队伍建设制定长期规划上。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督导人员应当将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向被督导人员反映,结合自身在学术和管理方面的经验,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帮助其制定改进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的计划,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导”的方面的作用。
5.3 加强教学督导机构建设,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建立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强化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是改革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的必经之路。结合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建立独立的教学督导机构有利于教学督导真正发挥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督促和指导作用,理顺教学督导与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
同时,组织专职的教学督导队伍,也有利于教学机构的建设。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督导队伍常常以本校退休教师和退休管理干部为主,这就造成大部分独立学院的教学督导专职化不足、督导能力不够。在督导过程中,督导人员将担当多种角色,有同事、教师的潜力开发者、学术和管理视野的看护者以及学习机会的设计者[2]。独立学院的发展要求教学督导的思想、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应提升到新的高度,督导人员还需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由此,教育督导必向专业人士方向发展,广泛开拓教学督导聘请来源,从本校、其他高校、其他社会机构聘请专业专职的教学督导,成立独立的教学督导委员会。
5.4 树立民主督导、和谐督导的理念,建立和谐公正的督导模式 很多独立学院往往将教学督导的工作重点放在教学检查和评定上,工作方式往往存在只重视“督”的情况,只注重发现问题,“找毛病”,不重视正面指导和引导。这样除了造成教学督导工作缺乏对学院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也造成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对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或抵触的态度,最终造成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的矛盾、对立情绪。因此,在具体督导工作过程中,还应树立民主督导、和谐督导的理念。
民主督导、和谐督导首先要求教学督导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在平等协商、充分交流与沟通的基础上提出的。尽管督导反馈的信息是个人主观的反映,但这些信息一定是与被督导对象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提出的,所有的意见和建议首先应得到被督导对象的认可。其次反馈信息还要在督导组内进行协商讨论,得到督导组的的认同。所反馈的信息应是在充分民主的前提下集中反馈。再次,督导信息应当重视被督导人员的隐私。督导过程中的许多信息和意见对被督导人员的名誉、社会声望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充分尊重被督导人员的隐私也应是和谐督导的题中之意。
督导工作的最高境界应是和谐督导。和谐督导理念下的督导建议和意见得到了督导者和被督导者共同认可,因此,被督导者对督导者的意见和建议能主动、充分的吸收和理解,将教学和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能进一步通过督导将自身的优点进行发扬,以形成一个人人愿意被督导、人人都能成为督导的质量监控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时玉华.民办高校强化教学督导的途径与方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2).
[2]司彩霞.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模式浅析[J].海外英语,2011(2).
[3]论民办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实践性[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
[4]韩红利.教学督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5]徐济梅,王刚.如何做好独立学院教学督导工作——结合独立学院教学工作专项评估方案[J].科教文汇,2009(04).
[6]罗正云.论独立学院教学质量全面监控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33).
[7]马陆亭.独立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4(12).
篇7
一、学院教务管理的现状
学院教务管理于2010年9月份首次引入计算机APMServ编程软件排课。2011年5月份开始使用腾讯QQ和移动飞信作为教务管理工作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最后还将QQ群成员规模逐步扩展到其它职能部门,系部和任课老师,为各个部门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建立了平台。2011年9月份加入到贵州大学教务管理软件系统这一平台。近3年来,学院在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上实现了很大的飞跃,繁琐的工作通过沟通渠道方式的创新也得到了减轻,软件系统的运用更是把责任具体落实到了各成员。尽管如此,在学院快速发展的步伐中,新的沟通问题还在不断涌现。
二、学院教务管理正式沟通存在的问题
1.教务管理岗位受人冷眼。教学管理工作繁琐,不易出彩,教学顺利进行就是教务管理人员最大的成就,没有什么突出事迹可言,可一旦教学管理出错,就被引为笑谈。教学管理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教务管理岗位相对不稳定,来这里的人都只希望短暂停留,或仅作兼职,大家很难想到与本院上下左右的其他岗位协调工作。如忽略了教务管理人员和各系教学秘书之间不仅仅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更是一种横向的合作关系,造成教学秘书误认为教务管理人员是给他们增添麻烦的人,对教务工作有抵触情绪。
2.系教学秘书担任角色复杂。去年学院任命了专职教学秘书,但由于各种因素,教学秘书还要承担班主任,办公室行政秘书工作。工作混淆在一起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名为教学秘书,实际并不是专职教学秘书,导致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教学研究,能准确完成日常的教学信息传达任务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没有时间去和教务人员,系教学秘书之间进行横向沟通。缺乏横向沟通,相互之间没有协商合作,工作上很难及时得到协调。
3.任课教师不认同和误解教务工作。当前的教学管理沟通主要以下行沟通为主,按正式程序进行,以文件和通知的形式下发并通过腾讯QQ和学院网站,多数靠行政命令和要求来实施,存在不少沟通不和谐的问题。如教师对学院教学工作的调整和改变不了解,彼此不认同甚至误解。例:进入贵州大学数字化系统平台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教师通过职工号和密码从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录入学生学期成绩。由于某些教师观念上难以接受或者不会操作,直接丢给教学秘书来做,或喊学生代劳。
4.学生不理解教务管理工作,嘲笑教务工作时有疏漏。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基本没有直接的沟通,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教务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有些学生因为重修课的网报操作,成绩问题在系部教务处之间来回跑好几趟;有些学生错过了教务部门的各项教学信息和通知,知情权和参与权没有得到保障。
5.软件系统的应用处于磨合期,信息交流反馈不及时。面对快速发展变化的教务管理,软件系统本身的适用性,教务管理体系的成熟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我们一直采用软件系统和人工调整二者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务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信息交流要更及时地传播出去。但总是有少数任课教师和学生收到的信息滞后。
三、对学院教务管理正式沟通的建议
1.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学秘书是领导、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协调和沟通意识加强了,才能促进部门之间的融洽相处、团结和睦,正确反映师生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的工作岗位应该得到领导充分的重视,任命专职人员来真实的长期稳定做这项工作。
2.为教务工作人员做定期培训,内容不仅包括软件系统操作,还应该涉及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为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这些学习对于教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加强有效沟通,提升工作效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营造和谐的教务团队和人际关系。相同的通知和文件,不同的教务人员有不同的理解,执行效果也就不同。我们需要更多的渠道,来进行多层次的横向沟通。比如外出培训,聚餐活动,郊游活动,户外拓展等以增进彼此感情,消除隔膜和障碍,强化团队协作意识。使得大家能一起讨论工作中的困惑和困难,分享经验,相互学习。
4、在教务管理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管理的主要对象,更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在教务人员和教师,学生之间建立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如通过腾讯QQ,短信电话,教务培训,教务咨询会,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使信息能及时传达给教师和学生,不要让教务工作安排有任何延误。同时保障师生享有学院提供的各项教学信息和服务的知情权。
沟通是一门艺术,良好的教务管理沟通需要通畅的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不仅需要纵向沟通,更需要横向沟通,全通道式沟通。只有消除沟通的障碍,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闵杰.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因素及监控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2]钟承景.试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沟通方式及技巧的运用[J].时代教育.2012.(1)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房管理计算机
0引言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也是面向全院师生和社会的窗口,机房管理维护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相关实践课程的教学及质量,同时也体现了学院的管理状况。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房的作用,科学规范地管理好机房,形成计算机机房管理的长效机制,是高校领导和机房各级管理人员都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机房现状分析
1.1计算机配置多样化
学院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各不相同,从2004年到2011年,既有联想、TCL、惠普等不同型号的品牌机,又有多种配置的兼容机。机房有一些计算机因为硬件本身的原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显示器或主板自然损耗而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键盘、鼠标等易耗品的损坏就显得更为突出。
1.2功能多样化
机房不仅要承担学院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学院计算机培训和考试等相关任务,机房工作人员根据学院课程安排和硬件配置条件,在每学期初在机房需要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及相应的软件,并且保持时常更新,遇到有计算机相关培训课程时还要临时安装软件。
1.3服务对象多样化
既有在校的师生,也有前来参加培训和考试的社会人员,机房管理人员要负责对上机学员的管理与现场辅导等方面的工作,由于人员流量大,管理人员时有出现辅导不到位,时有机器和配件丢失和被盗等现象发生。
1.4机房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松散
机房管理制度是维护机房正常使用、安全保障的基础。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清,责任不到位,加上机房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等原因,致使机器硬件故障、软件问题、设备安全和网络稳定与安全等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1.5机房布局分散,个别利用率偏低
学院机房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除计算机中心机房较为集中,其余二级院系机房都建立在各自的教学楼内,实行专管专用,由于某些院系开设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相对较少(比如外语系、旅游系等),以致个别实训室闲置时间较长,机房利用率较低。
2提高机房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议
对于上述情况不仅增加了机房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学院的发展。因此,探讨一种科学、合理、适用我院计算机机房管理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近几年来机房管理发展的经验,总结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管理机房。
2.1制订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
为规范机房管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学校机房的正常运作,建立、健全计算机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实训室管理制度》、《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学生上机守则》、《计算机实训课教师守则》、《计算机实训室安全制度》等规定和制度。诸如:机房内保持安静、卫生、整洁,不准携带任何食品到机房,严禁在机房吸烟;上机人员按照安排定人定机,发现机器故障应报告机房管理人员及时处理,严禁未经许可搬动或拆卸计算机;严格机房安全管理,坚持“两定三查”制度,即机房定管理人员值班、计算机设备定人保管,每天检查电源、门窗是否完好,每天检查防火安全设施,每月检查机房管理条例的执行是否落实,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了这些规章制度,机房管理就有了依据,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了。
2.2加强机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机房管理人员是科学管理机房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机房管理的质量,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机房管理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机房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面对技术性和事务性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工作,机房管理员需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包括从单机到网络,从应用软件到操作系统等,能够分析排除一般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网络故障,能较好地预防一般性针对网络的破坏行为,另外,为了更好地管理好机房,管理人员还要注重与校内、兄弟院校机房管理人员之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相互借鉴,提高机房管理的能力。同时,通过自学与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更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
2.3加强机房的安全管理
计算机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就会使散热量变大,空气二氧化碳增多,严重的导致头晕等症状,影响学员的学习效果,因此要采取措施保持机房的通风。由于上机人员复杂和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影响,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机房的巡视,避免机器和配件丢失和被盗等安全隐患。
2.4学生参入机房管理
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分担一些耗时、简单的机房管理工作。学院可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培养、选拔若干名学生助手来协助管理机房。但是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经验,所以有必要对参与管理进行严格把关,保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在选拔学生作为管理人员时要选择对机房管理感兴趣的,并且具有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生来参与管理,另外,在学生参与管理之前,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硬件检查、维护和更换,如何进行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如何记录和保存维护日志以及如何保证机房安全等。
2.5实行机房集中管理模式
随着高职院校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相关设备急剧增多,实训室设备的管理部门应及时强化管理意识,切实把管理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实行机房集中管理模式就是组建学校计算机中心,负责全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与使用,将计算机机房集中在一栋楼或相邻地点进行集中管理和共享使用。这样可以及时掌控和统筹全院机房的使用,如遇到不可预测因素导致个别机房不能正常工作可临时更换机房,从而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篇9
关键词:政府;绩效管理;公民参与;制度
政府绩效管理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非常长久,但是,在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才经历了很短一段时间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党和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我国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程度,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政府要坚持正确的绩效指标方向,完善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过去旧式的绩效管理模式,强调公众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程度,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提升政府的绩效管理能力。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政府绩效管理问题,进行讨论,与各位同行交流意见。
一、现阶段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公民参与机制不健全
制度是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否具有健全的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开始通过互联网积极地与公众进行交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网络上民众的反馈信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公民对于政府的建议,让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流于形式,严重挫伤了公民的积极性,致使公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其次,我国政府应建立规范的制度程序,明确公民的参与程序步骤、参与内容、评估渠道等一系列事项,让群众对于参与事项有一定的了解,如此才能有效保障我国居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能力。
1.2公民参与意识淡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建立了以公民为核心的政府绩效管理体制。公民可以以社会主人的角色对政府提出合理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努力做到“以人民需求为导向”。要想真正实现我国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参与,必须强化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公民还无法从过去旧式的思想观念中走出来,不会积极争取自己的权利,一味地屈从于权威的统治管理。此外,也有一些公民对于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这件事存在着思想误区,认为只有熟悉政府绩效管理和工作流程的人才有资格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事项。因此,放弃自身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权利。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思想。
1.3公民参与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方式仍处于最原始的状态,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发放问卷调查,测试公众满意程度。但是,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琐碎、复杂,任务量大,包含包括政府绩效评估、目标设定等多个方面。在这些过程的实施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这样才能使政府在充分考虑民众意见的基础上,更好地作出决策。但是,这种单一的问卷调查制度并不能满足公众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所以,应建立多元的民众参与机制,保证居民能够及时的参与到政府的绩效管理中,促进国家建设。
二、如何增加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度
2.1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与法治化
制度是保障居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条文,是实行民主制度最强大的保障。推进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化与法治化,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公民参与机制,确保我国公民能够有效的参与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引导公民的参与行为,维护公民的参与权利,使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做到有法可依,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其次,为帮助公民了解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应适时的向公众提供全面客观的消息,让公众了解我国政府现阶段的所作所为,并针对这些所作所为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便政府能够在充分考虑民众感受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2.2培养公民参与意识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公民并没有对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给我国政府的绩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公民主体意识的增强是现代公民的标志。在我国现阶段的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公民不仅要明确自身的地位,还要针对我国政府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建议。针对目前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的现象,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国家可以大力宣传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对公民进行政府绩效管理的培训与教育等,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2.3扩大公民参与环节与范围
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参与。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环节越多,政府的绩效评估就越有用。我国目前公民参与政府的绩效管理还存在着渠道单一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应积极拓宽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渠道。政府应合理运用互联网技术,开通公共平台,积极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实现公民由“部分参与”到“全程参与”的转变,有助于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参与度的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政府和人民越来越重视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程度。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我国政府作出更好的决策,还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权利。提高我国公民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的参与程度对于实现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政府可以采取包含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培养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扩大我国公民的参与环节与范围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服务型社会的建设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5,(4):42-43.
篇10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效,逐渐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运用高效率、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来提高竞争力是中国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高校管理中,高校行政部门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一定的作用,它为高校实现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功能奠定了基础。因此,在高校行政部门推行绩效管理是实现高效率、专业化的高校管理,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绩效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指的是为了达成一定的组织目标,通过不间断的、敞开式的沟通,促进单个员工乃至整个团队达到固定组织目标的做法,达到预期的目的。即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和规范化、程式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员工与组织的绩效,同时提高员工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的过程。
绩效管理强调的是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的是个人成长和组织成长的同步性,从而最终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更加侧重于“以人为本”的主旨思想,在其考核的各个部分,都离不开管理者和下属员工的共同工作,所以绩效管理不仅对个人绩效有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还有助于个体不断适应变化和调整的组织结构,并最终保证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组织持续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民办高校行政部门绩效管理的意义
在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行政部门担当着发展规划提议、计划任务设计、目标管理实施等重要任务,作为管理的中坚力量,它是职责非常明确的、不可缺少的功能性部门。在民办高校管理的任务逐级分解执行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任务活动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的纽带、桥梁。民办高校行政部门整体素质、协作能力、工作绩效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着学校的综合实力。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是促进管理者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管理方法,行政绩效评价是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管理职能的有效手段。民办高校管理中,科学合理的行政部门绩效考评制度不仅是评价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工作的主要手段,而且在在行为结果上能起到有效提高行政绩效的作用。
要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实现行政管理的真正作用利用行政绩效评价是一个有效手段。如果能够将高校行政绩效评价这项工作做好,可以更好的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干部的提拔任用;可以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使这项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以更充分的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可以更加理性的考评干部对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和实际的工作表现,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更便于群众监督管理干部的工作情况,对于推动高校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
3.提高高校行政部门绩效管理的对策
第一,增强高校校园文化。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的责任,而是贯穿于整个高校,上至院级领导,下至基层每一位教职员工,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都应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甚至作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群体,尤其是具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双重身分的学生干部团队,都应是学校的绩效建设的建议者、评价者、参与者。树立全员绩效管理理念,使绩效管理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带动学校中的每一员树立与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一致的目标,并保证员工的个人奋斗过程中与学校保持同步,能为广大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与管理机制,对学校的绩效管理起到强力推动的作用。
第二,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绩效津贴额度划分办法。对于额度的划分要通过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相结合。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一是对院级单位人员现状的分析,即人员数量、职称结构、存留问题等方面;二是对院级单位发展预期的分析,即发展前景、工作成效等方面。而定量分析是指根据绩效津贴实际发放情况的汇总与划拨额度的对比,区分出产生差异的原因,作为今后额度调整及薪酬变动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一方面,应完善绩效津贴运行机制。绩效津贴的实施不仅需要导向明确的政策规定以及科学合理的评级体系,同样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以保证绩效津贴制度的顺利进行和政策的充分发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需要对绩效津贴总量的补充机制、学校对学院的宏观管理机制、学院对教职工的考核评价程序以及绩效津贴调整的工作流程等多方面进一步探讨。通过与院级单位的深入沟通,对各个层面工作进行中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汇总,经过及时的分析总结并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使绩效津贴的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保证绩效过程的规范性。
第三,确保绩效沟通的有效性及及时性。绩效沟通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周期,学院领导、中层干部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就绩效问题持续不断地与对下一层干部及员工进行交流沟通,给予行政部门负责人、行政人员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部门及员工实现确定的绩效目标;有效的绩效沟通应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考评者还是被考评者,都应当提高采集和接受绩效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对被考评的行政人员来说,主动沟通比被动地接受更为有效,在绩效管理的实施中,主动寻求绩效辅导,可以及时纠正不适宜的绩效管理行为,提高行政绩效。有效的沟通是行政绩效管理高效运作的前提。
4.结束语
高校的行政部门通过其职能行为在履行学校办学使命、实现学校战略目标上起着教育管理、教育服务、教育保障等重要作用,行政部门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对办学目标的最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构建科学的民办高校行政部门绩效管理体系、促进行政管理效益成为黄河科技学院面临的重要管理课题。 [科]
- 上一篇: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 下一篇:早产儿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