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

篇1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几何直观教学 契合点

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目前没有准确统一的定义,但许多专家学者从数学学科的性质出发,认为应为抽象、推理、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则主要是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它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几何直观教学怎样实施?如何在几何直观教学中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关注数学画的表征归纳,培养抽象能力

数学抽象是对现实世界具有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真实材料进行加工,提炼出共同的本质属性,用数学语言表达进而形成数学理论的过程。数学抽象思想是一般化的思想方法,对于培养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理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学生能够“画数学”,需要在几何直观起点阶段经历两次抽象过程。第一次抽象:具体情境到几何图案的抽象。数学中的抽象与直观总是相对的,对第一次接触这种直观方式的学生来说,用几何图案描述情境更为抽象。此阶段,几何直观首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用圆、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案一一对应地去替代实物,画出所述情境的示意图,在替代过程中去发展抽象能力。第二次抽象:示意图到线段图的抽象。由于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已进入自由表征阶段,利用图形描述问题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表征符号个性化、表达形式多样化。实物图、示意图、线段图等不同水平层次的表征兼而有之。如:

案例1:桃子有2个,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4倍。苹果有几个?(画一画)

学生的数学画如下:

站在问题解决的视角下,这些数学画发挥的作用是一样的,没有优劣之分。但从数学的简约性、解决复杂问题的优越性、数学教育的目的等维度去思考,线段图有着其他直观图形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此阶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学画进行适度的数学抽象,通过整理、比较、分析、归纳,帮助学生从形与量的具象表达聚焦到量量关系的抽象表达上,这对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认识数学的本质有益处。

上述教学可做如下引导:(1)你们认为这些数学画怎样?从这些图中你能看出桃子和苹果的关系吗?(2)这些画中,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3)哪几幅图比较简洁?哪幅图最简洁?(4)如果再画一次,你会选哪幅数学画?(5)画一画:小鹿有4头,斑马的匹数是小鹿的5倍。斑马有多少匹?教师的抽丝剥茧,让学生感受到了线段图的简洁,逐步建立“以1代多”的表象,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几何直观教学与抽象能力的培养得到恰当的结合。

二、聚焦解题思路的分享交流,发展推理能力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推理分为两种形式: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就学好数学或者培养人的智力而言,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都是不可或缺的。培养推理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几何直观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图形探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就是一种很好的推理训练。

案例2:书店运来一批文艺书,售出后,还剩1350本。这批文艺书共有多少本?

一生画图,解答如下:

很多学生不理解,该生边指着线段图边解说:这条线段表示的是这批文艺书。售出就是把文艺书平均分成了8份,售出了其中的5份,那就还剩3份。3份是1350本,1份就是450本。求这批文艺书共有多少本,就是求8份是多少,所以用450×8=3600。这个解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案例3:一场体育比赛中,一共有10名运动员。如果每两人握手一次,共握几次手?

学生出示上图,分享道:每两人握手一次,2名运动员握手1次;3名运动员握手2+1=3次;4名运动员,握手3+2+1=6次。我发现这些加法算式有规律,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少1,最大的数比人数少1,最小的数是1。所以6名运动员握手次数就可能是5+4+3+2+1=15次。这是合情推理中的归纳推理,学生的探索过程就是推理过程。

几何直观教学中还蕴藏着其他丰富的推理教学素材,如图1,∠B=150°-105°=45°,用的是关系推理;图2,不通分利用数轴比较分数的大小,解说需用到演绎推理中的三段论等。可以说,每一次思路的解说都是一次推理的训练,教师应增强学生分享意识,积极提供交流平台,帮助学生发展推理能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几何直观强调学生的顿悟与直觉,对这类快速获得答案的学生更应提供分享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把几何直觉转化为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严谨的数学精神。

三、巧用图形建立数学模型,发展模型思想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数学结构。广义地说,数学中各种基本概念和基本算法,都可以叫作数学模型。数学建模即“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知识的这一运用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数学的模型思想需要通过建模教学来逐步渗透,使学生不断感悟。几何图形是推动思维展开的基础,也是获得数学深度理解的依托,因此在几何直观教学中,可抓住恰当的时机,巧用直观图形完成数学模型的建构。

案例4:10以内加减法学习完后从本质上进行减法模型的建构

1.出示情景问题。(画一画,算一算)

(1)班级图书角有8本《童话故事》,借走了6本,还剩多少本?

(2)草地上原来有10只鸭子,现在只有7只。有多少只鸭子到河里去了?

2.呈现学生的示意图、算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示意图的抽象。

3.这两题都用减法计算,比一比,这两幅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4.看图说一说,什么情况用减法计算?(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

图形语言较之其他数学语言更为直观、明了,更有利于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在学生示意图的基础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去除示意图中非本质的属性,逐步抽象成只表达数量关系的色条图。通过观察色条图,学生明白了“知道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用总数-部分数=另一部分数”。减法的本质模型得以顺利构建。

篇2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

一、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意义分析

(一)满足新时期音乐人才储备需求

核心素养作为素质课改背景下主导教学思想,在音乐表演专业所具有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体现在学生音乐乐理知识储备、音乐演唱基础技能,综合表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就音乐表演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所呈现的意义十分显著,能够切实满足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储备需求。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针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提出全新素质要求,市场更加看重学生音乐表演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养,因此,学校有必要顺应市场环境变化,做好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

(二)促进音乐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综合性培养学生专业品质,提高专业教学效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导向考虑,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创新,能够构建全新的音乐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下,积极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率,以及专业学习质量。因此,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具体课程内容进行教学理念、方法和渠道的创新。

二、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一)完善音乐表演课程内容体系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储备建设[1]。也就是说,教师需要根据音乐表演市场环境,搜集相关的专业资料,并进行课程内容有效整合,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统计调查。之后,教师深入音乐表演市场环境,对该专业人才储备需求进行掌握。然后,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建设。比如说,教师可以将当今社会领域不同音乐类型,以及音乐发展理论研究,以及现实表现等资料展示到课程当中。同时,教师需要合理搜集民族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从而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音乐表演思想认知。此外,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与学生职业发展相挂钩的课程内容发掘与探索。在设计课程内容之前,需要对班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音乐表演专业今后的发展规划。之后,根据学生具体的职业需求,合理设计职业课程内容。促使学生对音乐表演专业掌握,更加符合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音乐表演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音乐基本能力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首先,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效培养。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音乐表演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音乐表演学习的过程中,对高低音、音阶,以及和弦的乐器,形成准确的认知理解,从而保证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具体。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节奏感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节奏感知训练。根据自身对节奏的掌握,进行肢体协调训练,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律动知识、技能更加科学、合理。在组织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肢体动作进行节奏感训练。根据具体的音乐作品,所呈现的节奏和律动特征,合理地配合相关肢体动作,从而增强学生音乐表演的灵活性与感染性。同时,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有效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全面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环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表演与演出。如此一来,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表演素养,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利用音乐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提供重要依据。

(三)强化音乐表演技能培育

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音乐表演技能培训[2]。根据音乐表演专业要素,就弹唱演导等方面进行能力培训,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加丰富新时期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首先,在弹奏技能方面,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生钢琴、手风琴等经典乐器弹奏技能培养,让学生能够拥有丰富的音乐表演技能,在乐器的伴奏情况下,整个音乐表演更加生动、鲜活。其次,在歌唱方面,音乐教师需要重点加强音乐歌唱技能,以及歌唱类型的讲解与渗透。让学生充分掌握民族、美声等多种唱法,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音乐演唱技能更加全面。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音乐演唱与表演建立有效联系。将音乐与舞蹈相结合,参与音乐剧以及音乐舞蹈等活动训练。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对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全面提高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此外,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表演专业范围内创新和创造能力有效培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活动当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文艺汇演进行编导,从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作能力。

(四)拓展音乐表演教学渠道

音乐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改革,需要针对音乐表演专业,对教学渠道进行创新与优化。首先,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整合成微课视频,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构建微课视频资源中心,为学生自主学习音乐表演专业知识,提供便利条件。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乐理知识,以及音乐表演方法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自主性。同时,音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下载音乐表演专业资料,丰富自身专业知识储备。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与其他学校音乐表演人才进行沟通和互动,围绕音乐表演专业技能进行信息传递与共享,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素养。

(五)健全音乐表演心理素质

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决定学生专业品质建设的关键[3]。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从而实现学生音乐表演专业核心素养有效提升。首先,在教学领域,教师需要向学生渗透与心理调节有关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之前,能够有效调节自身心态和情绪,从而保持良好的姿态,保证音乐表演活动进行的更加顺利。其次,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规模性、规范性的音乐表演训练活动,引导学生端正音乐表演活动的训练态,和表演习惯。让学生参与多次的表演实训,进一步强化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像对待正式演出一样,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找寻音乐的表演的自信心。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正规的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演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和思想认知,从而以端正的心态,面对音乐表演和演出,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综合素养,让学生在舞台表演过程中能够临危不乱,从容淡定。此外,针对音乐实际表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音乐教师应该合理地渗透给学生。并在音乐课堂上合理地进行案例分析,情境演示。引导学生当遇到演出或者表演事故时,应该做怎样的专业处理。如此一来,如果学生在真实的表演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故,也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

(六)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

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领域,教师为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有效贯彻,需要加强评价体系创新。在评价思想上树立科学发展观,重点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综合表现。其次,教师需要重点强调评价方法创新。将学生音乐表演活动表现制作成视频,站在专业角度为学生提供指导,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身具体的学习表现,以音乐表演学习缺陷进行分析,总结学习经验。同时,教师需要贯彻全过程评价模式,从学生音乐表演专业学习态度、演唱技能、表演形象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与评估,保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具体,为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提供重要依据。再者,音乐教师不妨创新教学评价载体。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在课堂当中,在训练中以及在比赛中的音乐表演,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在教学评价活动环节,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临场反应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然后,将自身的表演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分析自身在音乐表演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不断提升自身音乐表演能力。此外,音乐教师为保证所获得的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不妨利用的信息技术,构建学生专业学习电子成长档案,将学生在不同时期专业领域的学习进展,以及所取得的专业成绩进行数据统计,通过数据分析判断学生在音乐表演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之后,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当前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然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保证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更加有效。

三、结语

综上,在核心素养教学导向下,音乐表演专业教师需要重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调整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表演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学习动力,健全学生专业学习品质,提高音乐表演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篇4

【关键词】:知行合一;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问题研究

一、陶行知“知行合一”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行为决策机制和认识架构的优化,当学生的主体认识模式能够与自身的行为意识相匹配时,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来看,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依然有着现实意义。知行合一既可以看做是学习者应该达到的学习标准,也可以看做是教育者应该做到的教育标准。它不仅强调言行一致,行为认知与理论素养要相互统一,更深刻指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要紧密联系,用知识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收获正确的理论认识。如果单纯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知行合一”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的行为主体是老师,老师应有的职能是教授学生做人,向学生传递知识,解答学生的学习疑惑。那么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标准下,老师所要发挥的职能便是“教学合一”。这就要求老师要将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要将二者融汇一体,要突出教育的引导性和教学方法的指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差异,能够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预期发展期望,关注学生的个体认知模式,根据学生行为决策机制的不同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二、“知行合一”的价值认知意义

“知行合一”价值理念作为一种源于生命个体价值、意识习惯、认知模式而形成的思维引导方法,对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三观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决定着个体的意志和心理水平。因此老师要以加强学生的素质引导,通过强化学生的行为认知架构在内部建立以学生个体意志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构建主义认为,学生个体意志的培养是促进个体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成型的根本动力。而意识形态的成型往往与思想教育有关,所谓“思想意识决定态度命运就是如此”。思想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意愿、主观判断标准很难形成统一性的认识,只有才采用“知行合一”引导方法对学生个体意识进行强化,健全其价值认知架构,才能促进学生转变思维态势。

三、“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外部培养途径

1.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做到“知行合一”

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框架下,学生的课堂学习不仅能促进其形成个体认识逻辑,能够学会交流和沟通,更能促进其形成感官思维,能够在生活和生活中形情感和人文意识。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其学习,提升其认知意识一直都是困扰教育者的难题。伴随着素质教学理念的提出,将“知行合一教学思想”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取得良好成效。这就要求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突出课堂教学的引导性,能够立足实践统一言行,通过强化自身管理让自己做到“知行合一”,给学生树立榜样1。同时“知行合一”就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要相互统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促进学生主体认知结构完善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组织架构,以此来突出课堂教学的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模式。

2.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机制

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状态、价值差异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机制。素质引导是现代个体教育实施的最佳途径,基于个体学习路径的选择进行思想引导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其思想架构有著积极意义。在素质教育时代中,基础教育体制就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思想引导作为学生素质优化的最佳途。学校管理层要充分重视先进思想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健全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教育引导机制来深化学生的素质建设2。

3.坚持思想创新创新教学模式

在小学生教育中坚持“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促进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坚持思想创新,以创新性的方法和理念为引导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改革已成为了热门话题,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体系、教育体制、文化体系都需要以改革为导向,调节内部不适应的生产力关系来优化发展效率。学校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也是如此。在思想创新和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层要坚持思想创新的观点,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素质、表现能力改革自己内部的组织架构,一方面要调整管理体制与素质教育机制之间的不协调部分,优化二者在行为模式上的结构组成3。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层要以提升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为根本,改革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和教育方式,要将二者的精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打造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以此来优化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引导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塑造学校内部良好的人文氛围。

四、“知行合一”教学理念下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培养途径

1.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小学生“知行合一”,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价值认知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展开学习,老师不能再居于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否则会影响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扩展,长此以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分析相应的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能提高集体合作的学习效率。

2.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促进小学生形成核心素养,还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其年龄偏小,思想比较活跃,他们对教材、对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是正常的,应予以保护,不能扼杀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更不能要求他们循规蹈矩,迷信权威,迷信老师,让学生一点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也没有。这就要求老师要注重自己的思想创新,要尊重学生思想的权利,要给予学生想象的权利和空间,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想创新,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让他们的心灵获得释放,让他们能够与老师做朋友,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在“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影响下,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就要结合学生认知思维的不同,优化外部环境,通过建立素质教育引导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来塑造校园人文氛围,进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创新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长林,孙海生,陈国华.核心素养的结构和社会文化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05). 

[2]蔡清田.“国民核心素养”转化成为领域/科目核心素养的课程设计[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05). 

篇5

一、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从评审立项的结构布局以及项目建设的进展状况来考察。

(一)课程创新基地的立项分布

1.按学科领域分类

本轮课程创新基地重点对学科领域进行建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的建设。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学科协调发展的原则,但学科分布存在较大差距,语文、数学、物理、外语、化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立项数量较多,而音乐、信息技术、政治、美术、通用技术等学科立项数量则较少。

2.按区域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评审在注重质量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区域协调发展,但目前课程基地的区域分布不太平衡,其中都市功能核心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8.44%;城市发展新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9.48%;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16.88%;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立项数量占总立项的5.19%。

3.按城乡布局分类

课程创新基地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校特色内涵发展的有效载体,必须考虑项目的城乡合理布局。目前,项目城乡分布极不平衡,其中区县城市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3.51%,乡镇高中学校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6.49%。

4.按学校类型分类

全市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数量相当,但重点中学却集聚着优质的办学资源和条件,办学水平与质量也明显高于非重点中学。在申报评审中,虽然坚持校际之间均衡发展的原则,但重点中学立项数量占总立项数量的96%以上,非重点中学立项占比不足4%。

(二)课程创新基地的建设情况

两年多来,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已初见成效,体现了全市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新导向,创生了凸显学科魅力的新课堂,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资源,促进了育人模式与教学方式的新转变,拓展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新空间,搭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平台,开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局面。

1.多数学校课程创新基地建设理念先进,能够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一是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用好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优秀文化。比如,重庆市求精中学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百年树人,精益求精”为理念追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挖掘巴渝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区域文化,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创建辩论会、模拟联合国等学科文化,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是以核心素养落地培育为导向。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引导全市各基地项目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创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建设促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六大建设内容”方面,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重庆市南开中学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基地建设构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模型”和“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模型”。

三是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名师支撑基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全市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先后建成了“学科教研中心”“名师工作室(工作坊)”“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研修中心”等。教师线上、线下可以互动交流。搭建了“互联网+学科教研”平台,真正成了教师成长的摇篮。比如,重庆外国语学校构建“教师发展中心”,采取三组共建、各司其职的思路。专家顾问组:聘请知名专家为基地建设整体把脉,每年定期集中指导。行政领导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理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为数学课程创新基地进行政策引导、资金协调、后勤保障、跨学科协调以及基地建设监管等工作。基地执行组:主要负责各项目目标的具体实施。依托基地建设项目引领、名师示范、教研制度的创新,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常态化机制。

2.多数学校在课程创新基地建设中贯穿融通性思维,能够做到继承与创新、校内与校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一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所有申报成功的市级课程创新基地,都是项目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都是值得继承的优良传统。比如,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的外语课程创新基地,继承了学校的传统优势外语学科,构建了以外语为特色、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为目标,整合国家基础课程和国际优质教材资源,形成该校特有的“三级”分层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篇6

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核心素养的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但在核心素养指标的选取上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

近些年,我国也开始强调核心素养教育。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作为十条措施中最为基础的一条,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实上,北京市几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工作。2012年,北京教科院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研制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27个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学科能力标准及教学指南;2015年又出版了《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丛书》共19册。

近年来,北京市还依托成熟的市、区、校三级教研网络,充分利用教科研院所广泛、开放的教研体系和合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先后建立起了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评价指标框架。

2013年,教育部启动重大攻关项目“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该项目结合我国实际,从国家层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结构框架及相关指标体系。与此同时,北京市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探索研究工作也开始进入新阶段。

2014年10月,为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北京市教科院还与培生公司合作,举办了为期3天的“于课程教学中培养和评价21世纪核心素养”的培训会,来自北京市10个区县和20多所中小学校的科研人员和教师近80人也到会聆听。

2014年11月,北京市教委印发中小学部分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禁止小学阶段进行统考、统测;并将学生初中三年参与物理、化学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成绩纳入中考评价体系;中、高考语文试卷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本次教改意见的提出,标志着北京中小学学科教学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职业素养;培养方法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今天的就业市场已非往日,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不可缺少,但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中等职业学校只有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一、会计职业素养的内涵

中国知网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敬业精神,二是合作的态度。综合以上,会计职业素养是指能够使职业会计人员达到职业职责所要求的水准,并能高质量地进行从业所需具有的职业品格、职业知识以及职业技能的集合。

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1)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指人们在从事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是对个人胜任工作岗位的专业水准的衡量。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认真、全面地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取得国家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才能从事会计工作。(2)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人”在一定的社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人职业道德不够,那么职业技能越高的人,其隐含的危险就越大。

二、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当前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是只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导致学生走向社会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会计责任缺失。这样,不仅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也危害了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

因此,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当前各种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则,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例如,在讲授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时,紧密结合新修订的《会计法》,让学生明白会计工作时时、处处涉及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合法合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核心。

(1)建立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根据现在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的需求和变化,并具备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本领。

(2)创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会计专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岗位分工明确、实践性强。中职学校生源的质量普遍较差,所以,可以创建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任务的驱动下,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工作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3)成立以记账为中心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应当创建“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公司化模式办学体制,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记账公司,学生以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出现。这种实训教学体系的完整性、连贯性、逼真性及贴切性不但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符合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总之,中职学校要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以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建以工作整个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完善以职业本领训练为重点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高素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敏.关于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09(9).

[2]李丽萍.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1(21).

[3]周沈伟.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职业,2011(20).

[4]尹夏楠.对于会计实践教学的视角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8(3).

[5]崔寅.财经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黑龙江金融,2010(04).

篇8

关键词:高职;文秘;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1高职文秘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深化,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打造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手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政策指引,高职教育也迎来了又一次春天。对于当下的高职学生而言,善于动手、技能与文化并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相对而言理工科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体系构建和实践成果比较成熟和略有成效。而文科类特别是高职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相对其他专业起步较晚,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和体系一直较为薄弱,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从就业市场来看,高职文秘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终其原因,还是因为企业需要的是到岗即能发挥用途的技能型应用型秘书人才,而我们的高职文秘课程教学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教学重点,学生在应用技能型方面的能力还很薄弱,因此高职文秘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优化和提升非常必要。

2高职文秘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共性问题

2.1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把高职文秘学生的培养目标定格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在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中还不够科学。一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社会需求不能紧结合。比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岗多能成为对文秘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汽车驾驶往往成为众多企业在聘用文秘人员时的一项考虑内容,而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将驾驶作为文秘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这就造成了我们学生的实践技能与企业需求还不够匹配,我们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设计没有完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目前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战,在实践教材方面还是停留在自编自写自用的阶段,尚未形成全国或区域统一的、科学的、有特色的实践教材,很多好的经验还不能共享,因此,课程体系和实践教材还待进一步优化和体系化。

2.2师资队伍需要加强

高职文秘教育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种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教师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目前来看,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但总体上还不能满足高职文秘专业实践教育的需要。一是实践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素养培养要求不匹配。很多文秘专业教师都有着中文类或经济管理类专业背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侧重文科而淡化技能培养;二是这些教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短板,但缺乏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他们无法提高自己在实践方面的能力。

2.3教学过程传统老套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学仍是以课堂上课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教学主体“,教师传授、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与高职文秘专业提倡的“教、学、做”一体化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还存在不少差距。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不佳。虽说学生也能学到一些技能方面的知识,但在技能实践操作方面没有得到强化提升的过程,这种传统老套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职业技能方面效果不佳。这种以上课为主、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和创新。

2.4职业素养培养平台建设困难

由于历史原因,各高职院校文科职业素养培养平台基础一直比较薄弱,文科实验室及实训基地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难以形成规模,配置比较简单,不能满足高职文秘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需要。从另一方面讲,学校自身功能和部门配置有限,即便是让高职文秘学生为学校相关秘书部门提供服务,但所需学生有限,要全部解决高职文秘学生的实训需要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高职文秘专业为了拓宽职业素养培养空间,与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共同发展,将企业作为校外实践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文秘专业实训难的问题,但由于秘书职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安排学生有限,尚不能完全满足高职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需要。

2.5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尚待完善

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作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确保职业素养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各高职文秘专业对职业素养培养比较重视,但对职业素养培养质量评价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评价的指标针对性不强、评价方法实效性不足,对职业素养培养活动未能有效地监控和评价,一些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对该专业的实践培养目标、要求、方法、条件和时间无约束性规定,导致学生最终掌握的实际专业技能与培养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以职业素养培养大纲为考核基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

3构建科学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3.1明确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职业素养培养课程

首先要明确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目标。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就业领域是中小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的知识和技能,其职业核心能力是处理文件、组织会议、处理事情。高职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其职业素养培养课程的设计也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和规划。为突出这个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建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主导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充分考虑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改造、重组现有课程体系,既要考虑秘书的传统职业技能,还要突出现代文秘专业特色,增设驾驶、电子商务、企业法规、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为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高职院校可以与行业协会、区域企业联合开发实训教材,使得课程更贴近社会需求实际,形成理论和实践能够统一协调的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

3.2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实现文秘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目标,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双师型素质,既要有丰富的秘书职业经验,又要有深厚的文秘专业功底。事实上,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没有企业实践的经验,即便经过培训,也只是多了一个资格证书,与真正的双师要求还有差距。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仅是进入教师岗位前到企业,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定期下企业,要把这个模式固化和形成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形成一支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聘请一批在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秘书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职业素养培养任务,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以工作中真实的案例为背景,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增加对实际工作的感悟,为将来走上秘书岗位能很快进入角色打下基础。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同类院校的互动,实现双师型教师资源共享。

3.3搭建校内外职业素养培养平台

单靠学校或企业都不能完全解决职业素养培养平台问题,必须以多元化的方式来解决。首先,高职文秘专业要自挖潜力,多种手段解决学生在校内职业素养培养问题。除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外,校内诸多职能部门、科室均有综合人员及干事岗位,这些岗位均有着类似于秘书岗位的职业环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部门科室,将其作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实践场所。其次,鼓励文秘专业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承接的各种社会活动,如企业庆典、社会调查、会展活动、档案管理、接待宣传等事务工作,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活动中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还可以就近依托区域内的企业,通过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常态化的见习实习机制,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例如通过顶岗实践,一方面可以解决一些企业短期内的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深入到企业实际运营中去,在实践工作环境中体会秘书工作的职业特点。在实践中提高其文案处理、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处理等职业能力,为将来走上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4建立全面科学的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

职业素养培养管理是职业素养培养质量的有力保证。应制定全面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的效果、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评价。考核评价体系应紧扣职业素养培养的培养目标,即有效提高文秘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过程和方法为辅的评价体系标准。在能力考核方面,除了考核其应取得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外,还应邀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会同“双师型”教师组成考核评价小组,通过现场答疑、文件筐等情境模拟测试方法,对文秘学生掌握的实践核心技能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在过程和方法方面,可以以职业素养培养大纲为基准建立指标库,并进行打分的方式,对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质量进行评级。总之,要建立起一套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要求为标准,以职业素养培养大纲为考核基准的职业素养培养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申屠佩贞,等.高职文秘专业职业素养需求及现状调查[J].办公室业务,2013(22).

篇9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Spady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最初在工程教育领域提出,但很快被欧美国家所接受,现已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近年,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备受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法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成果导向教育与法科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

成果导向是指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导向。这种教育理念认为应当将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所取得的最终学习成果确立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以此区别以教师和知识体系为中心,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传统教育理念。Spady将成果导向教育设计为金字塔结构,由“一个执行范例、两个关键目标、三个关键前提、四个执行原则以及五个实施要点”组成。其中,“一个执行范例”是指要有一个清晰的愿景及框架;“两个关键目标”是指建构成果蓝图以及营造成功的情境与机会;“三个关键前提”是指学校的工作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成功学习能促进更成功的学习,对学生成功要充满信心;“四个执行原则”是指清楚聚焦、向下设计、高度期许、扩展机会;“五个实施要点”是指明确学习成果和教学策略,构建课程体系以及形成自我评价并逐级实现目标[1]。可见,成果导向教育首先要求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要取得的成果,该成果的确立应结合学校的目标定位,体现出培养对象的差异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潜力,实现学生在不可知的未来对新生事物的可控性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核心能力最初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C.K.Prahalad和GaryHamel提出,是“核心竞争力”演化的结果。学界普遍认为核心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经过学习而形成的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为其带来较强的、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3]。法学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学科之一,法科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应当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应当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肯定,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自恢复重建以来,在其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法律职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和法治国家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4]。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法律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法学培养的人才成果与社会现实需要之间的距离却逐渐加大,法学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能力受到挑战。反思法学教育的现状,现行的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学生核心能力的养成。其结果,与社会亟需的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相比,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仍然停留在知识狭窄、技能薄弱、法律思维欠缺的层面。因此,以成果导向为指导,进行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法科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法学专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成果导向教育在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路径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从社会需求开始,由社会需求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学校的培养目标规划学生的毕业要求;由学生的毕业要求安排本学科的课程体系。因此,成果导向教育体现出“反向”的设计原则。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

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即对学生毕业时的验收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应当遵循两条原则:一是培养目标要满足内外部需求,二是培养目标的表述要精准。培养目标的内外部需求既应当考虑国家及社会发展和行业内部的发展需要,同时还应当考虑学校自身的定位要求以及学生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成长需求,并通过多种途径的调研进行佐证。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5]33。精准的培养目标应明确具体的核心能力,每一个核心能力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个要求应有详细的课程对之相对应。目前法学专业培养目标通常区分为适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相同之处在于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法治信念和法律职业素养。不同之处是适用型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从事法律工作的职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律实务人才。研究型培养目标强调培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能力,从事法律工作的理论素养好、研究能力强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与培养目标相对应,在核心能力的确定上,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具备不同的能力。适用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具备法律语言表达、司法文书写作、案件分析与处理以及其他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研究型的培养目标侧重于法律语言表达、司法文书写作、法学研究方法及其他从事法律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联系密切,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指向对应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要求:课程体系应当科学、合理,具有支撑毕业要求的能力结构[5]37。在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能力并非单项对应关系,若干课程的开设对应一个能力的培养,一门课程也能够促进多种能力的提高。培养目标和能力不同,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有所区别。对适用型培养目标,应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基础上,增设注重实践能力的特色课以及自主发展课,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进行选择。对研究型培养目标,应突出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论研究,具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自主发展课的设置上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加大自主发展课的选择范围,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

成果导向教育要求围绕培养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以来是我国法学界的热点话题,也是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改革致力的目标,在此探索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采用“转动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整个教学体系、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重新构建。“转动课堂”的主旨强调:转型、转法和转体,即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培养学生的思考、创新、动手能力转变;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向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案例式转变;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6]。法学教育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考核标准的确定

考核标准是实现培养目标,检验能力的重要环节。成果导向教育引入美国工程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成就是美国工程与技术教育认证协会提出的ABET《工程标准2000》作为某一学位的认可标准。其中涉及应用数学、科学及工程知识;设计及进行实验和分析数据;设计系统、组建工序以满足特定需要;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7]。认证标准实质上是对学校培养人才能力的考核检验标准。传统的教学考核注重对传授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单纯以理论考核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果导向教育要求注重对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体现多样化,对理论知识以及运用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三、成果导向教育在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实施要求

实践证明,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为学校和学生学习提供支持的良好方式。在实施成果导向教育,对法科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转变教学理念,以成果作为法学教学导向

长期以来,法学教学以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单一标准,学校和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将法学知识理论系统、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如何准确无误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在这种教学理念支配下,教学的中心是教师,教师依据的是教材,教学过程是把教材的内容完整地讲授给学生,考试的内容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其结果考核优秀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适应社会,甚至因为能力低下屡屡受挫。对此,必须转变观念。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为前提。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单纯地适应社会,而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就要求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切实以社会的需要作为成果导向,以成果的实现作为教学主线。

(二)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法学教师教学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的实施更多地涉及到法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触动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范围。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实现培养目标,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一门课程的讲授都是总的培养目标的分解,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确定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通过多种形式完成课程的最终考核。成果导向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基于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甚至有些情况下课程的开设由教师进行选择,对于教师不熟悉的课程基本上不予开设,由此导致课程的设置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学生的知识获取局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成果导向教育是以最终的培养成果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课程开设的目的取决于学生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教师的知识结构确定讲授的内容。因此,需要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加强能力培养,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三)积极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成果导向教育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当前我国的法学教学中,主要采用的仍是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导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环节,学生多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倾听者,缺少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8]。长期以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缺乏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影响。成果导向教育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为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养成。成果导向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强调人人都能成功。相信所有学生在学习上都可以获得成功,只是采用的方法和时间有一定的差异。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学习会促进更成功的学习[9]。基于此,教师对学生要给予鼓励,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充满信心,共同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在美国兴起、继而被许多国家借鉴和接受的一种教育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关成果导向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在很多学科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我国法学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培养什么样的法律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是需要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的精华,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才能消解现行法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利用自己的优势培养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申天恩,斯蒂文•洛克.论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J].高校教育管理,2016(5):47.

篇10

>> 走进核心素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系统的发展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培养信息素养,走进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核心” 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与方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探析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认识 走进VAIO的核心 发中旬教育研究绪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与实施 对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体系研究 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基本特征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浅探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技校语文教学中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探析 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现状提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朔. 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8):11-14.

[5]刘新阳,裴新宁. 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6]褚宏启. 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1-3.

[7]蔡清田.“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0-10(B01).

[8]张元. 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及其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2008(7):68-71.

[9]蒋乃平. 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78-83.

[10]成涛.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89-96.

[11]许亚琼. 职业素养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J]. 职教论坛,2010(25):15-18.

[12]黄济,王策三. 现代教育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22.

[13]刘宇文.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J]. 高等教育研究,2005(9):40-45.

[14]扈中平. 教育目的中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对立与历史统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7-94.

[15]卢洁莹. 德国职业教育价值观的演进与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10(13):88-93.

[16]唐林伟. 试论职业教育的价值体系[J]. 教育与职业,2008(11):12-13.

[17]陈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9):5-7.

[18]柳夕浪.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 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