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线上教学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线上教学的问题

篇1

关键词:指导性;启迪性;关爱和尊重

语言教育初级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动力。所以,我们把赏识教育引入了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爱好学习。

一、关爱和尊重――赏识之灵魂

新课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圣殿,而是发展生命的乐园。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该体现这一理念。关爱、尊重,是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本质,更是赏识教育的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宽容学生的个性,支持学生的创见,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鼓励学生克服种种困难。教师应该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敏锐地捕捉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亮点,并及时地给予赏识,把爱的阳光洒给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田,把每一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只有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会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喜悦。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的应用

1.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教育方式都遵从“师道尊严”,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得学生对教师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敬畏感,而且,这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起到了严重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学生中威严的形象,要以真诚的微笑来面对小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来感染小学生,消除小学生心中对老师的畏惧。课堂上,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打破小学生的羞涩,让小学生自信心增强。曾经有位诗人对赏识教育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叹它的根基;如果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总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

2.教师应该利用赏识教育来激活课堂教学。

课堂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赏识学生的一个主要场所,有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课堂可以体现教师和小学生的生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

教师要赏识性地批阅小学生的习作,坚持赏识教育理念。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成果,小学生习作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作业,教师不要挫伤小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师要充分肯定小学生的作文,即便是再差的作文,也要“从沙里找出金子”。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生的作文,找到其闪光点,进行评价欣赏。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赏识的心态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写作就要求学生用细致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环境的优美,然后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进而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很大的提高。赏识就像心中的阳光,这缕阳光会照亮心里的每个角落,亮化人生。

三、理性的激励――赏识之原则

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不需要付出努力,垂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去珍惜?对孩子而言,不切实际的夸奖不仅不能真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赏识不应该是泛滥的洪水,而应该是鲜活的溪流,闪耀着理性的光辉。

1.精当的指导性。

赏识一定要防止过于笼统模糊的倾向,不能盲目、随意。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评判”,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估计,进而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常听教师说“你很可爱”、“我很喜欢你”,诸如此类的“赏识”语句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让学生明白“你什么地方做得好,让人感觉很可爱,值得我喜欢”,学生也许会感到高兴,但绝对盲然。因此,这种赏识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效力。有位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完了只是“读得很好,再接着读下一段”,如能换成“你读得响亮流利,很好。如果能放慢语速,尤其是读第二句话时语气舒缓一些,就更好了。”这种评价,一分为二,针对性强,不仅会使学生了解自己朗读的优点和不足,还会让他们感到一种受关怀后的温暖。

2.强烈的启迪性。

赏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手段,它可以放飞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赏识不仅应该让学生感到兴奋,更应该给他们以启迪。一位学生作文中用水晶比喻小弟弟的眼睛,教师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喻恰当贴切”,问“为什么”,学生回答:“透明嘛,说明小弟弟的眼睛亮。”这固然不错,但不够全面,这位老师没有忙于作评价,而是又问:“那为什么不用玻璃呢,它不也透明吗?”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悟出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心灵的纯洁与可贵。

从某种角度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找感觉的教育,就是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对自我的一种肯定,是一种心理上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用爱去感染、去赞美、去肯定小学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被别人肯定和赞美,从而来战胜自己心里的那份恐惧,获得一种安全的感觉。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培养自信心极为有效的办法。

篇2

【关键词】 英语语音;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它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它的社会交际功能,学好英语的基础是能够正确地发音。要掌握英语这一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就必须学好英语语音。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掌握好英语语音的重要性

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培养方向。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能从事各种商务活动并能在其它英语环境中承担工作的应用型能才,能在三资企业(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中担任英文口译,熟练的对书面材料进行英汉互译,并参与企业商务外事活动的专业人员。由此看来,将来的就业环境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要求很高,然而能说一口漂亮流利的英文的前提是掌握好英语语音。

2.语音教学是英语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英国语音学家A・C・Gimson曾对语音做过精辟的论述:“要学会讲一种语言,只需要学会50%~90%的语法,10%的词汇就够用了,但语音知识却近乎100%的掌握。”可见语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学生的实际发音水平跟英语学习成绩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学好语音有助于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巩固和提高。语音是语言能力的载体和外化形式,词汇需要语音去识记,听说需要语音帮助传递,学好语音,外语学习就有了基础和动力。

二、英语语音教学中出现的的问题

1.学生基础薄,底子差。高职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生源整体综合水平是比较低的,特别是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生在头脑中没有什么是好的英语语音的概念,这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障碍。很多学生不但语音语调不够标准,地方口音浓,语言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差。有的甚至连基本的48个音素的发音读都不准确,更别说知晓语音的重读、节奏和语调了。在英语教学中,语法和词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语言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语音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许多学生在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彼此之间的水平差异不大,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却很突出,这就妨碍了他们听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以考级为导向。目前大部分工作岗位都要求有四、六级证书,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尤其如此。这就导致了学生围着考级转,很多学生以词汇和语法为学习重点,根本不想再语音学习方面付出努力。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考四六级,同学们疯狂地背单词、做模拟题,通过题海掌握了一些考试技巧,一考就过关,考完就忘记。实际上培养了一种考试能力,对提高英语能力毫无帮助。

三、英语教师语音教学的策略及方法

1.培养兴趣,启发式教学。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要把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放在英语语音教学的首要位置。在课堂上,教师可选择―些诗歌、绕口令、童谣、歌曲、电影插曲、电影片段等,让学生聆听,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在美的熏陶中获取英语语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领略到良好的英语语音的美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强调实践性,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多种语音教学方法促进语音教学。为了调动学生语音学习的积极性和促进英语语音教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妨采用夸张发音法、手势模拟法、对比听辩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多种语音教学方法。绕口令、韵律诗、歌曲等都是很好的语音教学素材。伴随现代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语音教学,这必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课堂内的实践-语言实验室的实践、网上练习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电影配音”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加强英语节奏、语调的教学。通过调查发现80%的大学生在语音上的最大弱点不是单个音素的发音以及辅音群的发音,而是重音与节奏问题。必须强化重音与节奏的训练,多让学生做掌握英语重音、重音模式和节奏模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深刻认识英语话语中重音与节奏的模式与规律,提高学生语音识别的流畅度,帮助学生学会自觉地模仿正确的重音和节奏,提高话语的流利程度,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以达到实现有效交际的目的。课程教学内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调知识,比如一般问句要读升调,特殊问句要读降调等。还要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一些特殊的规则,如一般问句读升调时表示疑问等。除此之外,就是要进行大量的模仿跟读训练。

4.一对一的纠音。做好学生基本情况摸底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英语教师在新生开学后应该立即对学生参差不齐的语音水平进行摸底,建立每个学生的语音档案,然后根据这个语音档案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练习,在语音教学中做到重视大家,照顾个别。

四、结语

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语音上存在的问题势必对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会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其在英语综合能力上的提高。教师在对教材灵活掌握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解,并突出重点和难点。教给学生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和规则,同时积极发现个别同学的发音障碍和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给予耐心的指导,积极有效的运用先进设备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模式,努力促进学生提高英语语音水平。

参考文献

[1]国伟秋.大学英语语音教学理论与实践.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6)

篇3

【关键词】二线运动队;体教结合;问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文根据需要,抽取黄浦区浦光中学、大同中学、敬业中学、大境中学,卢湾区向明中学,徐汇区零陵中学、位育中学,长宁区市三女中、建青实验学校,普陀区曹杨二中,闸北区市北中学,嘉定区嘉定一中,浦东新区进才中学,松江区松江二中,宝山区同洲模范学校15所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1994年至今的全国20多种主要体育学术期刊的相关文章,阅读了大量相关书籍,浏览了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中国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各大期刊网站。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情况,发放教练员(包括外聘)问卷50份,回收45份,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36份,有效率80%;学生问卷250份,回收235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85.1%。

2.3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以提供量化指标,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 结果与分析

1.运动员情况分析

1.1运动员生源地情况

通过对200名运动员的调查可知,83.5%生源地都是上海,其他各省市占16.5%。上海市在部分项目上选材匮乏,但由于上海地区良好的经济区位优势,对于吸引西北、东北地区的人才是有优势的,上海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在1999年联合发文《上海市二线运动队引进外省市运动员的管理方法》,2001年下发《上海市引进外省市运动员管理办法》,对引进人才进行了规范。上海的发展以及优良的引进政策,使得外省市的生源已占据一定的比例,但这也对本地的生源制造了压力,同时也会带来比如户籍管理、注册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体育管理部门应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出台相关政策,解决引进后备人才的户口、入学等问题,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从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二线队运动员是在高中阶段才进行体育训练的,从初中阶段就开始训练的不多,而从小学就开始训练的少之又少。可见,在实施“体教结合”这一政策时,还没有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衔接体制。

1.2运动员对训练动机的认识

涉及到运动员对训练动机的认识,占比例最大的是考上大学相对容易(42.5%),这说明运动员都认识到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对他们多数人而言,像普通的学生一样,高中毕业走进大学的校门还是他们最渴望的。22.0%的运动员倾向于“成为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却只有7.0%的人“进体工队”,看似矛盾,实际上却很有道理。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使很多青少年望而却步,很多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学生宁愿在大学半学半训,也不想选择进体工队,把自己的学业荒废。这必然会对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妥善处理好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的关系,既保证运动员的训练时间也要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教练员情况分析

2.1教练员队伍现状

目前上海市业余训练教练员总规模为992人(不含传统校),其中二线教练员人数为198人,试办二线教练员人数为30人,三线教练员为764人。本文调查的教练员,既包括专职的“试办”二线的教练员,也包括学校外聘的兼职教练,从试办二线教练员数量上来看,存在明显不足,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学校的试办二线教练员都是外聘的高级教练或者专业队的教练,说明在数量上还存在明显的缺口。对所调查教练员年龄、职称、学历进行统计发现,52.8%的教练员年龄在25―40岁之间,其次41―55岁组占总体的23.6%。从学历结构上来看,本科和大专共有34名,占总数的94.4%,只有1名是中专学历。从工作年限来看,绝大多数教练员工龄在15年以下,百分率达到77.8%。在职称结构上,高级职称者为12人,中级职称者为15人,初级职称者为9人。从总体上来看,教练员年龄结构较合理,中青年教练员占总数的89%;职称结构呈现正态分布,与他们的工作年限相吻合;学历层次也比较高。因此从教练员自身素质来看应该能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

但现代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素质外,如果教练员不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收集体育科技信息则很难跟得上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需要。在所调查的教练员中有23人参加过各级教练员培训班,占总数的63.9%,其中参加过4次以上的有11人,占这部分人的52.2%。

篇4

关键词:肺炎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1引言

肺炎疫情期间,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安全,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通知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在延期开学期间,全国各地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化技术,高校开展了有史以来覆盖面最广、师生参与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涉及所有学科和专业课程的线上教学[1]。在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以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课堂面授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需要,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类专业,亟需找到合适、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工程项目管理》为例,探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应对策略,促使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由“应急式”线上教学过渡到常态化教学,突破传统课堂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化技术把传统课堂与在线课堂进行有机结合,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提供参考。

2课程特点及线上教学现状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适当拓宽知识面,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3]。不同于纯技术类或纯管理类课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它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介绍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施工过程中与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合同、安全、风险等有关的控制和管理知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1学生线上学习现状。在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组织在线网络教学工作。通过整合学校网络课程资源,优化网络学习环境。学校授课教师利用QQ群、微信群、雨课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学习通、钉钉等一系列线上教学服务平台以及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爱课程、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等线上课程资源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速推进了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开展网络教学,有效降低了疫情对教学进度的影响,避免了线下课堂教学可能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对于线上学习,目前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还不够高。在这次疫情防控居家线上学习期间,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律性和自主性,各种事假、病假、旷课人数比平时明显增多,加上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操作不熟悉、线上学习过程监管不到位以及少数学生受家庭经济条件和网络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授课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不如线下[4]。以疫情防控期间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学习为例,首先是网络问题。因寒假期间绝大多数学生离校返乡,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主要利用手机上网课,网络与流量随时切换上课。有部分学生因家里没有网络只能用手机流量上网。有少数学生虽然手机可以用流量,但因家里信号不好只能在室外上网。还有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中兄弟姐妹几人共用手机上网课。其次是教材问题。疫情线上教学前半学期学生无法获得教材,只能通过电子版教材进行预习和复习,由于不便于做笔记以及阅读体验差,加大了学生预习以及复习的难度。最后是平台问题。疫情线上教学期间,授课教师往往需要选择几个不同的平台进行授课,学生需要在不同平台之间进行切换学习。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平台操作培训,多数学生不熟悉平台操作,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2.2教师线上教学现状。由于疫情的突然爆发,有的教师在“封城”隔离之前返乡,有些教师没有随身携带计算机和教材回家,手机上网在软件选择与平台资源分享等方面有局限性。此外,授课老师受网络和教学资源的影响,严重影响了线上教学质量与进度。疫情防控期间,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授课模式主要有:(1)共享屏幕加视频/语音方式。主要利用腾讯会议、QQ、微信等平台分享PPT、视频和文档等形式,师生可以在平台进行互动与答疑。(2)网络平台直播方式。教师通过腾讯会议、雨课堂、钉钉等平台的直播功能在线授课并随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3)自建课程方式。教师利用学习通平台添加课程资料,通过平台对学生进行考勤、测验以及与学生课堂互动。(4)录播视频课方式。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进行学习并完成作业。今后,在适应信息化教学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双重要求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体系将发生重构。教师除了要具备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应对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所需的应急反应能力。当疫情防控等级突然变化的时候,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要求。在疫情防控等级动态变化过程中,教师能够快速转换教学方法,使得在应急防控阶段与常态化防控阶段的教学能够有效衔接,能够适应疫情的动态变化并及时做出教学方法调整。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来说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2.3学校管理现状。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各地中小学及高校的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和线上学习,无形中加大了对互联网的使用量。受网络平台服务器数量、质量、系统等多方面影响,线上教学过程中网络不稳定、拥堵、卡顿和延迟等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了解,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学银在线、超星尔雅等网络教学平台资源丰富,但这些平台都存在系统崩溃、视频内容无法加载、课程信息无法更新、服务器无法连接等网络问题[4]。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集中性的居家线上教学期间,部分院校在信息化管理水平、线上教学组织管理、线上教学质量监控、高校治理效能、数据对接,以及线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5],导致线上教学管理混乱,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难以监控。同时,突发的疫情导致网络教材、平台使用与课程资源等方面准备不及,影响了教学质量。前半学期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无法邮寄教材。而大部分的教材由于版权问题无法在网上免费获得,加上电子版书籍、教材阅读体验感较差,不便于记笔记,加大了学生预习和复习的难度。此外,多数教师疫情之前长期开展线下课堂教学,对线上各种教学平台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熟悉平台操作,因此短期内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相比于其他课程,实践类课程因授课教师难以在家中进行演示,在线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只能进行抽象的理论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网络课程,只能等学生返校后再补课。

3课程教学应对策略

3.1学生学习应对策略。随着全国各地高校学生在新学期分批分阶段错峰返校复课,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如何有效衔接线上和线下学习内容。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单纯的线上或线下学习方式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方式因其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和便捷而深受学生喜爱。在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生返校复课之初应尽快做好学习情境转换后的心理调适。在课前可以通过线上学习方式掌握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提问、交流和拓展[6]。现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加以说明,工程项目管理的情景模拟能够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过渡,避免两者严重脱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7]。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对授课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预习,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实体模拟,如结算对量模拟、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招投标模拟、可行性研究方案评审模拟以及运用BIM技术进行方案优选、专项施工方案论证模拟、钢筋碰撞分析模拟、施工模拟等。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工程项目管理实操模拟,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2教师教学应对策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衔接。这既是为了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考验。授课教师应依据学生居家“隔离”线上学习期间的学习效果和学情数据,制定出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预案,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授课教师可针对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将教材中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点筛选出来,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设计,录制成微课的形式,同时设置一些与知识点有关的讨论题。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以及对课程的兴趣。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参与讨论的次数,特别是课上讨论,把学习课程的全过程作为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而不仅仅是通过传统的课堂点名和交作业方式,使得平时成绩的获得更加客观全面。例如教材中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一节内容,由于课时的限制,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进行优缺点的重点介绍。而实际上每种模式都有自身适用的项目场景,对学生以后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鉴于此缺点,授课教师可以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这一节内容录制成微课,以解决课时短缺和全面了解知识点相互矛盾的问题。授课教师还应结合国内疫情防控的形势,能够根据防控形势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常态化防控阶段与应急防控阶段的教学方法,以适应阶段性防控要求。当疫情再次出现时能做好再次居家“隔离”进行线上教学的准备。同时,授课教师应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倒逼自己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主动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关系,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积极构建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以满足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打造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新常态。3.3学校管理应对策略。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服务好全校师生,做好线上与线下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好线上教学培训工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保障学生学习效果。以疫情应对为契机,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能力,促使自身提升治理能力,以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教与学的转变[8]。经历了这场疫情,应用型本科院校已充分认识到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功能、网络稳定性等对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应借此机会不断对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增速扩容与功能优化,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录播与网络开发,保障各种形式、样态的线上教学。同时提前做好谋划、对师生进行线上教学培训,开展横向点带面、纵向多层次培训。从课程资源建设到平台软件培训,从教学咨询案例分享到大规模在线学习与培训,开展教学管理部门人员培训、系/教研室主任培训、授课教师培训、学生培训[9-10]。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例,授课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教学的优势,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课程线上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课程问题以及平台问题,为学生在线学习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4结语

2019年突发的这场肺炎疫情给全人类带来灾难和不幸。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来说,要在危中寻机,将疫情危机转化为教学变革的契机。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线上教学问题进行深入改革,不断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重塑教师能力体系,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满足日常教学活动的需要。同时,就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而言,授课教师必须扭转教学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想,不能仅从应对疫情防控的短期视野来思考教学,而是要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与日常教学统筹推进的需求。同时要站在新一轮教育技术变革的高度思考教学,采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推动多元考核模式,构建师生“线上+线下”学习模式,以实现教学质量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

[2]鲁业鸿,高星.应用型本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20(4):75-77

[3]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李安辉,邓婕.肺炎疫情防控中民族院校线上教学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8(3):70-77

[5]谷中秀,华平.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与应对.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9):19-21

[6]闫新红,刘春艳.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翻转课堂建构.喀什大学学报,2019,40(5):108-111

[7]张云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师范大学,临汾,2017

[8]虞乔木,郑东桦.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研究.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20,(1):65-68

[9]吴艳波,韩怀钦,刘志宏,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在线教学实践及其常态化的思考.医学教育管理,2020,6(5):471-482

篇5

关键词:高职;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正在激发教育系统发展根本性变革[1],在线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与学的“新常态”。融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推动了教学体系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各要素的重构。高职特殊教育学校依托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在线教学,适应教与学的需求实现了在线教学的无障碍。本文立足于高职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实践,针对在线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线教学改革实践措施,并从教学效果角度对在线教学进行评价与反思。

一、高职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教师教学“无力感”,学生学习“无氛围”传统课堂,师生之间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阻隔,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度更高。在线教学时,时间及空间的阻隔让教师觉得难以控制课堂,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残疾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专注力差,受环境影响较大。问卷调查中,52.18%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没有学习氛围,受家庭成员活动或生活环境影响也较大。此外,学生认为教师在线授课的知识点太多、讲得太快,尤其录播课程是教师的一言堂,无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缺乏上课氛围。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在线教学期间产生的问卷调查和阶段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线教学效果没有预期的理想。对比在线教学初期,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面对每天扎堆的直播或录播课,学生普遍觉得眼睛很累。网络问题也是制约在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网卡、停顿、突然断网等导致学生无法正常签到、在线学习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情绪。残疾学生,特别是视力障碍学生对在线教学工具的接受与使用较困难,这也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从教师角度而言,在线教学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改革,因而教师也需要针对在线教学资源、方法和模式进行重构,在适应调整时期将会影响在线教学效果。

(三)线下教学资源不适应线上教学需求传统教学中,课程内容更丰富。在线教学,特别是直播教学,由于网速或网络传输问题,教师端和学生端收、发消息不能实现准时、同步。高职特殊教育学校线下教学使用的课程内容量、课件、教具、实训室等资源不适应线上教学需求,特别是实操类课程,在线教学达不到面对面教学的效果。

(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在线教学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较高,但高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网络教学资源使用得比较少,在教学资料准备过程中,对于幻灯片处理、视频剪辑、图片处理、录屏、微课制作等技术掌握不足。面对在线教学,教师无法将自身的知识经验与教育技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面对在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无法做到及时处理,进而影响在线教学效果。

二、高职特殊教育学校在线教学改革措施

(一)增强在线教学互动性,加强课堂监控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雨课堂安装和使用都很简便,无需另外下载App,只要会使用微信就能操作,适合残疾学生使用。对视力障碍学生使用雨课堂,可实现无障碍收听学习,课上无复杂操作;对听力障碍学生,可将雨课堂与语音转换文字软件配合使用来授课,有效实现听力代偿,保证在线教学效果;对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如高职扩招生或因身体原因需要住院的残疾学生,雨课堂的直播回放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便捷,有利于实现残疾人无障碍教学。基于雨课堂的线上互动教学,可以实现课上课下的有效互动。“互动性”也是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最大特点。课前,预习手机语音课件。教师可在预习课件中,提出主要内容、讲解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并针对预习进行习题检测,这样就可以在课前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预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课中,雨课堂快手直播授课,弹幕等多种方式互动。这是最接近传统面对面授课的一种方式,学生的课堂体验比较真实,以随时发送习题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无形中将课堂划分为几个有效授课小节,更适合残疾人的学情和学习习惯。雨课堂的互动环节主要有弹幕、习题、随机点名、投稿等。线上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将知识与实际经验相联系,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后,进行作业提交和拓展知识推送。雨课堂课后互动支持多种模式复习与拓展。对课上学生标注不懂较多的问题,组织小班讨论答疑。布置语音或视频资源,促使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讨论区也会开放性题目,师生可互相讨论,实现课后互动研讨。从布鲁姆认知目标金字塔分析,通过雨课堂实施全过程在线互动教学,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初步应用等初级认知目标,分析、评价、创造等高级认知目标通过课中的互动交流完成,这也是未来实现高职特殊教育学校金课“两性一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保证线上与线下学习效果等效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闭环教学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主要理论基础[2],将课堂教学划分为六个步骤,即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Learning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教学(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小结(Summary),是既有参与互动,又有教学效果反馈的有效教学。基于BOPPPS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搭建有效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辅以雨课堂为教学工具,可实现线上教学的全过程互动。以视障学生高职语文课程中的《口语交际:交谈》一课为例:课堂上以盲人按摩院工作案例导入课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意识到生活中得体交谈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本次课的学习目标,说明学生应该学到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理解教师对他们在本课学习的期望;授新前通过十道题目让学生测一测自己的交谈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后面的学习;通过雨课堂弹幕头脑风暴、投稿、小组讨论等线上互动方式进行线上问题讨论与情景模拟演练,通过投票等方式完成课上活动评价,提高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完成参与式教学;用2~3分钟时间在课上通过雨课堂随堂测试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后测;下课前用2分钟时间为本次课做一个小结,结合雨课堂反馈的后测数据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学习进行点评。由教学实践可知,基于BOPPPS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课堂”,解决了以往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线上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可以充分参与课堂互动,该教学模式针对残疾人教学合理有效,且能够保证线上与线下学习效果相同。

(三)借助超星学习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实现残疾人无障碍在线教学发挥超星学习平台的大数据库作用,精选适合残疾学生使用的教学资源,结合原有线下课程对在线课程进行整合改造。教师录制超星速课进行知识点强化讲解或实操演示,在超星学习平台上建设符合残疾人学习特点的课程资源。淘汰落后、冗余的教学资源,新增附合时代特色和在线教育特点的教学资源,重建学科知识点网络,组成在线教学团队搭建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在线教学提供更为精良的教学内容储备。

(四)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保障在线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加强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如线上互动、讨论答疑、布置作业、在线考试等。重点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工具使用、网络授课平台建设、MOOC资源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教师从传统教师向在线教师转变的核心是,认识到自己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具有共享意识的知识重新配置者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者,从知识灌输转变为个性化学习顾问和教学交互的促进者[3]。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教与学的改变,意识到线上互动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性的作用,领悟到教育大数据对教学评价与质量保障的变革。

篇6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81-01

新课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跟传统教材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更新教育理念,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型教师转化为学生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下面就我教“过三点的圆”的过程,谈谈在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教师:过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请大家仔细思考画图后回答。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三条”。对学生的答案我未置可否。而是强调仔细思考并画图。说完后有的学生还在嘀咕,但都拿出笔和纸开始画。画了后,有的学生仍说是三条。但也有些同学可听出老师"仔细思考"的弦外音,还在画图,最后得出了“3条”和“1条”两个答案。

教师:这个答案有的同学说是“3条”,有的同学说是“3条”或“1条”。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

学生A:我的答案是“3条”。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三点中任取两点的情况有三种,所以可以作三条直线。(如图1)

学生B:不对。我的答案是“3条”或“1条”因为在老师的问题中“过三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中的“三点”也应是任意三点,这里就应该出现两种情况: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或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当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过任意两点画直线都经过第三点,所以只能画一条直线。(如图2)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析很有道理,我在提问时并没有确定是哪种情况,所以在解决时不能妄下结论,应该认真分析后求解。下面再请同学们思考:过一个已知点作圆,这样的圆能作多少个?

这个问题同学们都能解决。我并没有马上给出书上的过两个已知点作圆,而是继续提问,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系统的认识。

教师: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你作圆的过程。

学生C:以点A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A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就符合条件,这样的圆可以作出无数个。

教师:你认为过已知点作圆可以归结为什么?从你刚才作圆的过程去思考。

学生C:略加思考回答,就是找圆心和半径。

教师:刚才我们过一个已知点作了圆,也得出了过已知点作圆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办法来过两个已知点A、B作圆,这样的圆又可以作多少个?它们的圆心又在什么地方?

上一节课学习了点的轨迹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出圆心的轨迹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同学们根据过已知点作圆就是找圆心和半径可以作无数个圆。

教师:过三个已知点能不能作圆,如果能作,可以作几个圆?圆心在什么地方?如果不能作圆,又为什么?请同学们画图解决。

学生D:经过三个已知点只能作一个圆,圆心是任意两点的弦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因为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只有一个,所以就只能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圆心,就只能作一个圆。

学生E:我认为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不完整,应该是:当已知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能作一个圆,当已知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不能作圆。

教师:对同学们的回答,你们赞成哪位同学的答案呢?(从学生的反应看,有赞成学生D的,也有赞成学生E的)于是教师继续提问:“我们请刚才第二个同学说一说为什么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不能作圆?”

学生E:假设要过平面内A、B、C三点作图,那么圆心到三点的距离相等,则应为其中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假设为AB、BC的垂直平分线为L1,L2,因为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L1∥L2无交点。不存在到A、B、C三点距离相等的点这样的圆不存在。

教师:经过以上讨论,现在我们应该怎样来说过三点作圆的情况。

学生F:过不在圆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能作一个圆,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

教师:七年级我们学习了定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里的确定是有且只有一条的意思。那么我们能否用类似的语言叙述怎样确定一个圆呢?请讨论回答。

学生G: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教师: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好。由我们刚才的作图和讨论可知,过不在圆同一直线上三点只能作一个圆。所以可以说明“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这时一定要注意“不在同一直线上”几个字。因为我们知道“过同一直线上三点不能作圆”。如果说成“三点确定一个圆”就是错误的。下面我们就将刚才讨论的内容来总结一下:(教师出下表格,让学生填写)

情况结论图形

过一个已知点作圆无数个

过两个已知点作圆无数个

过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一个

线上已知点作圆

过三个在同一直线线不能作圆

上已知点

教师:下面我们又来研究一个问题(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未标圆心的圆),怎样来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呢?

学生H:可在圆上任取三点,任意两点画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这个圆的圆心。

学生M:也可以在圆中任画两条弦,作这两条弦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这个圆的圆心。

教师:刚才同学的方法可行吗?

大多数同学都回答是可以的,但有一个学生说后面一个同学的回答有问题,因为这两条弦不能平行,如果平行了,它的垂直平分线重合了,圆心无法确定,所以这时就不能画圆(其他同学恍然大悟)。这个同学考虑问题周密细致,我立即表扬了他。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研究了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的时候从已知一点到已知三点逐一研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另外,在研究作圆问题时,我们从圆的定义入手,紧紧抓住对圆心和半径的探讨,将作圆问题转化为找圆心和半径的问题,这也体现了数学中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时,尽量将未知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探索未知问题的一种方法。另外我们还应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课的教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使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自己,教师的教学观念要紧跟形势、时时更新,要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只要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不要用各种框框去约束学生和自己。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医用有机化学实验;定量分析;教学效果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在临床、口腔、检验、康复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也正因如此,传统的线下实验教学面临着专业和学生众多、学时少、只能利用课上有限的时间进行演示和操作、教师不能关注每个学生个体需要、不利于形成性评价等问题。这促使该课程开始摸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期能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其实,2018年11月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后,各高校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多[1]。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众多学者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动了课堂革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但是,在以往的报道中,各学者对于混合式教学的教育理论和技术研究较多[2],例如其优势、经验、设计思路和建议等[3-6],而结合定量分析评价教学效果的报道较少,基于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探究也未见报道。本文结合问卷调查以及实验组、对照组的成绩定量分析,围绕教学各环节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以及评价,希望能够为打造优质的混合式教学课程提供经验及借鉴。

1混合式教学的全过程

1.1教学策略

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技能,例如能熟练掌握常压蒸馏、减压过滤、萃取操作等。但受学时及学生人数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线下”实验教学很难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及实验情况,同时也为形成性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分析以上学情及课程目标的基础上,确立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慕课资源、教师自制实验操作视频以及雨课堂平台等,将以往单纯的书写实验预习报告的方式调整为线上预习。同时,在线下重点指导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过程,力求提高针对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1.2教学组织及实施

以“线上”教学作为辅助手段,预习任务,跟踪学习情况,细化过程评价。“线下”课堂重点讲解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操作、评价学生的实验表现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学生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具体的组织及实施见图1。以《芦丁的提取及萃取剂的回收》实验为例:课前,教师将自制的常压蒸馏操作视频、实验课件以及预习要求到雨课堂,同时设置任务节点,学生在线上进行预习;课上,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及提出的问题,讲解、演示重难点,如常压蒸馏装置的组装要求、温度计的位置等,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情况,并与之进行探讨;课下,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再次观看实验视频进行复习,进而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1.3教学考核体系

线上资源及雨课堂平台的引入,便于量化学生的学习指标,例如记录跟踪学生的学习时间、进度以及任务节点的完成情况等。同时,学生在线上提前预习后,缩短了教师在课堂的讲授及操作演示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指导、观察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及表现。这为实验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有助于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见表1。1.4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实验成绩进行分析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教学效果分析

2.1成绩的比较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方式,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实验组采用混合式教学,对照组为传统线下教学。比对成绩包括实验理论测试和实验操作考核,2组学生的考核内容完全相同,评分标准一致。其中理论测试分数为30分(计算总成绩时换算为百分制),实验操作成绩为100分。由表2可看出,实验组的理论测试及实验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问卷调查

采用问卷的形式,针对实验组学生,对课程效果进行了主观评价调查。调查分别从“混合式教学的适应度、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是否有助于提升操作技能、是否有助于与教师沟通”等几个问题展开。其中,30.32%的学生表示能迅速适应混合式教学,60.05%的学生能逐渐适应;75.2%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很好;92.3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有助于与教师的交流探讨;89.68%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便于反复观看实验视频,有助于提升操作技能等。

篇8

关键词:疫情;体育教学;应对策略;“空中课堂”

1研究目的

随着疫情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成为各个学校完成各学龄段教学任务的主战场。但这么大规模长时间的线上教学史无前例,线上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详细了解在疫情下线上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更好推进线上小学体育教学,本文选取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疫情期间线上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并找出应对策略。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疫情”“在线体育教学”“线上体育课”“空中课堂”等关键,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心,查阅相关期刊文献资料。认真研读相关的文献,查找当前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还未解决的相关问题,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的切入点,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理论依据。

2.2调查法

本研究以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中小学体育教学为调查对象,借助网络资源搜索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相关信息。

2.3数据分析法

将线上小学体育教学面临问题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汇教学探索JIAOXUETANSUO总,从而找出线上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的真实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更好推进线上体育教学进行。

3结果与分析

3.1“空中课堂”无法进行常规体育教学,各水平段开设的线上教学内容未做针对性区分

这次疫情的爆发,暴露了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适合疫情下的专项体育课程匮乏等问题。小学体育教学计划中的大部分运动项目必须在有场地与器材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在线体育教学如果按照原定的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在居家的环境下是无法完成的。体育教学要想居家在没有特殊场地、器材、练习同伴保护下,部分常规运动项目的教学是无法完成的,居家做一些简单的徒手模仿练习或步法移动练习,很难达到体育教学的相关的要求,无法很好掌握运动技能。全国肺炎防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员徐建方指出,“疫情期间,居家运动强度须适宜。强度过低,没有锻炼效果。强度过大,导致身体机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1]从表1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各区教学内容都比较丰富,但多以身体素质练习、武术、各种操类练习为主,加少部分技术动作模仿练习,部分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较少涉及其他运动项目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无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各个区域小学各学龄段体育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各学段的线上课程没有根据各学龄孩子的特点,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未完全考虑各个学龄的运动需求,缺少教学的针对性。

3.2“空中课堂”注重了老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

通过观看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的每堂体育课,可以发现,各个区的“空中课堂”体育教学都是采用录播课的形式进行的。虽然每堂课都是由各个区安排优秀老师录制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设计都是很科学的,但我们忽略了最大的一点,一堂课是由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我们虽然在直播平台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但不能保证孩子能好好学习,线上的教学是借助网络平台将教学内容共享给学生进行学习,在“空中课堂”中没有师生互动的窗口,而且课程又是录播课程,无法及时解答学生学习时的疑惑,也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也无法看到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学习内容,是否有疑惑,授课教师是无从得知的。整个教学环节只注意到了老师的教,未注意到学生的学。

3.3“空中课堂”录播课程存在不足

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线上教学对老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提出了挑战,为更好组织线上教学,各区组织优秀的教师统一录课通过“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武汉“封城”居家隔离,在缺少相关设备的情况下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们很多体育教师“摇身一变”变成的网络主播。以往体育教学都是在操场、体育场馆进行面对面教学,我们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于录制视频和制作视频是没有任何经验的有的甚至一窍不通,由于没有相关的经验,也无法现场指导,各区只能组织教师网上研讨,然后线下自己摸索拍摄制作课程内容,才有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平台展现的每一堂精品课程,可以看出我们体育教师的辛勤付出。但是因部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录播课程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例如:嘴型和声音对不上,画质不清晰,视频字幕编辑动作讲解太专业化,未区分各水平段等。此外“空中课堂”平台由于是录播课程,无法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效果和学生的疑问,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3.4“空中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提出了挑战

“空中课堂”既然是线上教学就需要学生借助一定的现代化智能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电视)居家进行学习,这对学生的自律、自觉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小学生本身自制力就比较差。从上录播课的教师和家长的教学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没有老师或者家长的监督下,是很难按时完成各个科目内容的学习,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还会存在分心、打瞌睡很难做到专心上课学习。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孩子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第二小学生本身自我监督的能力就比较薄弱尤其是水平一的孩子;第三家校沟通机制未能完善,部分家长复工复产白天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督促孩子的学习,部分孩子就可能拿着手机玩游戏看电视,教师无法了解孩子的情况及时进行管理监督。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空中课堂”线上教学无法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小学常规体育的教学计划受阻,疫情期间线上开设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没有针对各学龄段进行区分教学。武汉教育云“空中课堂”平台小学体育课教学都是各个区里统一安排,上课的形式基本是录播课。平台没有设置师生互动的窗口,也无法看到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学习内容,是否有疑惑,授课教师是无从得知的。整个教学环节只注意到了老师的教,未注意到学生的学。“空中课堂”教学平台部分录播课存在技术缺陷,部分教学内容动作技术讲解未做详细字幕标识,教师口型和声音对不上,画质不清晰,部分动作讲解太过专业化,未合理考虑各个水平段的理解力。“空中课堂”教学平台学生主要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居家进行上课,加上“空中课堂”部分教学内容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很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在缺少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学生使用这些电子产品学习,部分学生学习就会分心,学习上无法做到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长时间看着屏幕还影响孩子视力。

4.2建议

篇9

随着疫情的持续转好,历时三个多月的线上教学终于要结束了,开学的日子来临了。一旦开学,好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必定扑面而来。那么,如何做好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我分析了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

根据学生线上参与教学和完成课后作业等情况来看,五年级有一半学生自制力较差,无论是听课还是作业都不够认真,甚至出现应付的情况,由于线上教学老师不在身边,爸爸妈妈不会辅导,不能及时监督孩子完成作业,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因此为了做好开学后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的衔接,进一步巩固线上教学成果,确保实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如下方案:

一、 上好开学第一课

学生返校之后,结合《开学第一课》的视频,先要进行一些常规的训练,习惯的培养,上好生命教育第一课。要让学生对疫情发生、发展有一个整体认知。给学生普及自我防护的知识,学习在校内如何正确戴口罩及正确洗手,教育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也给了学生们一个开始线下教学的适应的过程。

二、摸底评估,掌握学情

1、谈话小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线上学习的学习状态,评估学习质量。

2、以单元为板块,以摸底测试的方式了解线上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知识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

三、趣味复习,查漏补缺

将复习的重点放在词语、背诵、课内阅读三个板块

1、在新课之前的4-10钟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复习梳理,可采用课文背诵接龙、听写小达人、默写小能手等趣味方式,穿插在每堂课的课前,力求有趣。而且在新课教学中,要适当关联,对旧知进行巩固。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安排一定的课时去消化,尽量做到省时高效。

2、检查课文笔记以及学生作业、缺课漏课现象,及时补救。

3、抓住重难点复习课文,提高教学质量,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课后习题和知识的薄弱点是关键,评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4、将疫情期间所写的优秀作文进行评选,激励学生。

四、关注差异,有的放矢

1、对于特别弱的学生,如果是课文内容不理解,建议他复听微课,巩固学习;

2、如果是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我会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口头练习,比如可以让他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朗读作文,比比谁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

3、也可以让孩子们互帮互助,组成学习小组,帮助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篇10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育直播;学习投入;儿科护理学

直播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共享共生为理念,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直播平台开展学与教活动,从而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创造的教育新模式[1]。直播教学已逐渐成为线上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是,很多网络直播教学随着直播的结束教学活动与师生交互互动也随之结束,这样容易导致学习者的学习不完整,因为直播教学仅有正式学习环节,缺乏前置学习以及后置学习等环节。学习质量是线上教学与学习研究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学习者的有效参与和深入的学习投入是保证线上学习质量的首要条件。然而,线上学习者自主性差、消极地参与、课程完成率较低等现象已成为关注的问题[2-3]。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线上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学习满意度、学习投入、学习质量等作用的理论阐述,缺乏实证数据支撑,有关多种线上教学方式融合应用的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质量状况研究较少。鉴此,本研究依托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腾讯会议直播和QQ,形成了“课前有任务、课中有目标、课后有作业”的“三位一体”的混合式线上教学链。拟探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直播+QQ”线上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旨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优质、高效的线上教学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20年4月整群抽取我校接受儿科护理学学习的三年级护理本科生为对象。纳入标准:自愿参与本调查;熟悉和愿意接受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直播及课程QQ线上教学模式。排除标准:病假、网络不流畅等原因致使缺课≥3次者。纳入研究对象共261人,男43人,女218人,年龄19~24(21.3±0.8)岁。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采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直播+QQ”混合线上教学模式,即: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作为课前预习与课程资源共享以及论坛讨论的学习平台,腾讯会议直播教学作为面对面授课的平台,班级课程QQ群或个人QQ作为课后答疑与交流的互动平台,由此构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前有任务、课中有目标、课后有作业”的“三位一体”混合式线上教学链,具体如下。1.2.1.1课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师在授课前1周通过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授课通知、课程学习资源,如授课内容、授课方式、PPT、电子教材、教学大纲、微视频、讨论话题以及学生登陆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腾讯会议和课程QQ平台的具体操作等,以便学生在直播教学之前登陆平台、下载资源并进行课前预习。1.2.1.2课中采用腾讯会议进行为期9周直播教学。其中,在儿科常见疾病护理章节的直播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课前预习任务采用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基础等方法评估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首先,教师引入医院典型的、真实的临床护理案例;然后针对该案例提出相应问题。例如:该患儿可能发生的临床情况是什么?需要补充的辅助检查有哪些?该患儿存在哪些护理问题/诊断?如何对该患儿实施护理?为什么?教师通过学生在聊天区的答复,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易错区给予详细解答,针对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采用微视频、音频、演示、图片等方法进行讲授。在儿科常用护理技术部分的直播教学过程中,首先借助护理技术操作视频讲解技术操作流程、关键步骤;然后请学生就地取材练习操作,如用家里的玩偶模拟新生儿,用笔等代替注射器练习注射器持针方法、进针角度等。此外,为提高学生学习投入、学习专注度和学习效果,教师鼓励学生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在线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适时给予学生反馈与评价;同时,教师“随堂测验”,即学生在线答题,在指定时间内评价学生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给予反馈与讲授。如果学生错过了直播课堂或者有反复观看的意愿,建议学生对直播课堂进行录制。1.2.1.3课后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布置作业、练习题,用于帮助学生课后巩固、自测练习和复习。在此环节,教师需要充分思考学生的学情特点,结合真实的临床与生活情境进行作业与练习题的设计与布置。在此平台上的论坛区讨论主题,如袋鼠式护理的优点、成年疾病儿童期的预防等问题,学生自由参加、回帖讨论、互相提问、互相答疑,教师给予引导与点评,从而营造热烈的学习氛围。在儿科护理学课程QQ群,学生可以针对学习困惑提出问题,此时教师首先鼓励其他学生给予解答,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评价与引导。除了学生提出疑问之外,教师主动抛出问题,通过@同学的方式带动全体同学回答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使用奖赏机制,如师生共同为表现优秀的同学发放小红花、点赞表情图或GIF动图等,以提升学生学习成就感与线上课程学习学风。

1.2.2评价方法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授课结束后,对261名学生的以下指标进行调查。①学习投入状况。采用远程学习投入量表(StudentEngagementinDistanceEducation,SEDE)和线上学习行为指标综合评估。SEDE量表:由Sun等[4]于2012年修订而成,包含行为投入(3个条目)、认知投入(5个条目)和情感投入(7个条目)3个维度1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符合=5分,完全不符合=1分。总分15~75分,得分越高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越多。本研究中,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2、0.85、0.88。线上学习行为指标包括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累计平均登录次数/人、累计平均学习时长/人、课程资源访问率(课程资源访问的学生人数/学生总人数)、作业平均完成率(每次作业完成率的总和/作业布置的总次数)、论坛区平均回帖率(各论坛区回帖率之和/论坛次数);在腾讯会议直播教学中的平均到课率、平均随堂提问的应答率、平均直播课堂完成率。②学习效果。采用在规定时间内平均完成作业的优秀率、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回答测验题目的正确率进行评价。③学习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线上学习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参考刘营军等[5]设计的《网络在线课程学习满意度模型》基础上编制,并请护理教育与临床护理领域专家13名对该问卷进行测评。问卷共包括6个条目,以是、否作答。另设开放式问题:为了提升您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您觉得学校或老师应该做哪些努力和改进?④线上教学模式使用意愿。自行设计问卷:在后期的学习中,您愿意继续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吗?对于儿科护理学课程未来的教学模式,您愿意完全采取线上教学模式还是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模式呢?请说明选择原因。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学生线上学习投入状况

学生的学习投入、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得分分别为55.3±7.3,12.7±1.7,18.3±3.2,24.3±4.1。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平均登录(59.0±24.8)次/人,平均学习时长(25.1±11.1)h/人,课程资源访问率、作业完成率、论坛区回帖率依次为93.1%、98.5%、77.8%,腾讯会议直播教学课堂平均到课率、平均随堂提问的应答率、平均直播课堂完成率依次为96.9%、92.0%、96.2%。

2.2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

见表1。2.3线上教学模式使用意愿对于儿科护理学课程未来的教学方式,82.8%学生愿意在后期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上继续采用线上教学。仅有8.8%认同线上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73.9%愿意选择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4学习满意度与线上教学使用意愿开放式问题回复结果

关于学校或老师应该做哪些努力和改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儿科护理学线上教学模式的学习满意度这一开放性问题,结果总结如下:①课程平台上适量增加练习题的数量或阶段性测试环节,有利于课后巩固;②在儿科护理技术实训操作的线上教学模式中,建议使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练习各项实训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项操作的注意事项。73.9%学生愿意选择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其原因包括: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有优势,两者融合可以优势互补。儿科护理学实训课在线上学习时没有真实操练的体验,更没有基于高仿真情景模拟实训的综合性学习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迎合临床实习或工作的需求,因此,儿科护理学部分知识尚需采用线下教学模式。

3讨论

3.1三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投入状况

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6]。教学信息化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7]。研究显示,学习投入不仅是评估学习者动机水平,还是观测学习过程与预见学业成绩及满意度的重要指标[8-10]。学习投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逐渐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在线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在线上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满意的并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在线学习由于缺乏相应的学习监控手段以及面对面的情感激励,学习投入对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评估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三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投入(得分率73.7%)尤其是行为投入(得分率84.7%)及认知投入(得分率73.2%)较理想,可能因为该线上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线上学习的情感投入略低(得分率69.4%)。因此,在后期教学中尚需进一步制定提升学生在线上教学模式下学习情感投入的策略,并通过实证数据综合评价其效果。

3.2学习效果、学习满意度与线上教学模式继续使用意愿

本次结果显示,在“学校在线教育综合平台+直播+QQ”三位一体的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对三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持满意态度;82.8%学生愿意在后期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上继续采用线上教学。由此可见,儿科护理学课程采用三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课前实施资源共享,课中引入常见临床案例,采用翻转课堂、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课后适时答疑,不仅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符合学生的意愿。研究报道,翻转课堂教学能够促进护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提升护生的课程成绩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11-12]。Dooley等[13]研究报道,线上课程授课采用基于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与课程成绩。研究发现,学生对于线上教学过程中引入临床案例、鼓励学生积极讨论的教学策略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