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 联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230-01
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同之处
人们在理解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通常会将其混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其实,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两类结构,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并且二者之间是不同的。信息技术可以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加工信息等,技术的类型是多样性的,除此之外,还融合了电视等功能。因此,计算机技术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可以在其中独立生存,这就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差别。[1]
二、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功能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间较长,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最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时候,只能对其进行数据的统计,但是,在长期应用下来,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生活,可以说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其能够呈现出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或是网络运用功能,进而增强计算机核心技术应用作用。
(一)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功能,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技术,可以对不同的数据进行搜集与计算,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筛选出有利的数据,进而增强计算机技术应用效率,为人们带来较为便利的生活。在用户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数据输入,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中,根据对机端及自动化操作与编程的分析,确认程序命令,然后根据相关标准综合处理数据。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能有效实施相关工作,进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2]
(二)计算机技术的网络运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其网络运用是较为重要的,相关技术人员要给予充分的重视。互联网的出现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技术人员在不断开发信息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互联网的存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提高数据运输效率,并且能够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在互联网出现之后,为了发展国家的信息技术,各行各业都设立了自己的网络技术平台或是网页,将大量的市场信息都汇集到了网络平台中,不仅能够有效增强竞争能力,还能起到良好的经济发展作用。由此可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国家各个产业的发展。[3]
三、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联用方式
(一)建立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无限通信技术,一类是有线通信技术。目前,社会上的有线通信已经被无限通信所代替,不仅可以扩大无线通讯技术的传递范围,还能有效获取各类技术信息,不断扩展计算机应用规模,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在结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加快数据传输速度,还能使接收方在短时间之内收到数据,进而完成工作事宜。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输计算机技术中最有利的数据,使用户得到较大的效益,并且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能够加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能,使其更加稳步地发展。[4]
(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传感技术的联用
信息传感技术,就是在运行过程中获取相关数据,然后根据工作需求处理数据,保证能够筛选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情况交换数据。在此工程中,传感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将信息传感技术有效发挥。第二,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信息传感技术的发展。第三,测试以及评价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信息传感技术的应用效率。在不断开发信息传感技术的阶段,相关技术人员将其与计算机技术联合,可以创建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与数据处理系统,然后实现数据一体化处理系统,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计算机技术应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对计算机技术进行改进,使其能够获取更多的有利资源,进而完成工作。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计算机技术,进而形成完善的存储数据方式,使用户的工作更加便利。
四、结语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联用是较为重要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的开发职责,不断研究出新的技术联合方式,进而提升数据应用效率。同时,有关部门还要阶段性地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实施工作,以便于更好地提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联合效率。
参考文献:
[1]谢志锋.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8:21.
[2]秦靖伟.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联用的分析[J].硅谷,2012,17:25.
篇2
关键词: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核心技术
一、机械化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研究的必要性
机器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之时,人们就意识到他的重要性,从诞生之日起,机械工业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和巨额的财富,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研究是为了机器更好的工作、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第一,机械设计制造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零部件都会涉及到形状、尺寸、材料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不光需要丰富的经验,还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持,才能确保机械部件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其组装的成功,确保了其正常投入生产。第二,机械自动化是现代工业追求的职能生产形式,一方面,机械自动化将人从危险、复杂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另一方面,机械自动化利用传感技术、遥控技术等使机器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生产系统效率高、故障小,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效益。第三,电子信息技术下,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等等方便快捷,其效率远远高出了人工,对提高生产效益意义重大。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在计算网络科技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依赖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例如,机械设计中,计算机可视技术、现实模拟技术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持,设计者通过计算机软件、硬件可将思想中的图形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可以通关相关的电脑软件进行测试,提高了机械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其次,机械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技术,机械设备的结构、材料、性能等都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在设计中,也要对机械部件的受力、运作等进行精确的设计,才能确保机器组装的顺利和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再次,系统技术,这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技术,它包含了信息系统、生产流程等等,是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代表着工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系统技术一方面,要注重先进科技的融合,提高系统的综合性能,使其对产品的生产更为高效;另一方,要重视系统的融合性,确保系统各个联系的有效、稳固,促进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第四,传感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计算机系统等组成一个传感网络,将其收集到的信息通过网络输出端描述出来,相关人员可依据这些信息对机械的生产、制造进行远程操作。第五,自动控制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就是机械的智能化,机械生产信息通过输入端输入,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传输,以便操作者能及时掌握机械状态,对生产急性及时的调整,确保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这一技术的应用优势非常显著,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了生产的危险性,使人员远离劳动条件差的工作环境,还节省了能源与材料消耗等,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产的又一核心技术。总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相关技术十分丰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中,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应从全局出发,注重硬件、软件的同时改进,才能更好的确保工业生产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工业生产的实力。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前景分析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产品质量、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面对日益丰富的市场需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不但要满足商品制造需求,还要从环保、智能化、集成化等方面出发,不断的对其进行创新和优化。第一,工业生产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一大助力,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的创新可有效的改良工业生产的模式,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这将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生产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现在已受到普遍重视。第二,智能化发展方向,使机器拥有人一样的智慧,能够对生产环节进行判断并作出相应的回应。目前,在强大的网络支持下,智能化生产已不稀奇,研究的方向将是如何提高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水平。第三,进一步提升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集成化、敏捷化和清洁性,将人力资源进一步从劳动一线退下来,实现生产系统的全自动化生产、清理等等。此外,还要考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网络性、虚拟化等,全方位的提升工业制造的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
结语: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核心的研究是提高工业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当前,一方面要提升自行研究的效率,树立自强、自信的研究精神,提高我国机械行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需借鉴和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经验,提高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技术的发展,同时要重视借鉴和吸收过程的科学性、理智性,不照搬、不全面否定,结合我国国情有目的的分析研究,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机械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课程整合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244-01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与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当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而根本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
(1)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对相关学科课程教学与有效技能的整合研究,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构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以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教育质量。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利用信息的技能素养,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求打破资源有限、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者突破时空限制去探求所需的知识。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水平,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
(2)促进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可以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数字化的信息媒体由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并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由课堂上的显形行为,逐渐转变为课堂内外教学设计中的隐。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建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以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2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为“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强调机械的、被动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认为行为的多次愉快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个体的行为,主张通过强化和模仿来形成和改变行为。
2.3 认知主义
20世纪中期以后,认知理论逐渐取代了行为主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的过程,而不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它关注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通过对学习者认知结构所作的假说来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强调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与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2.4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批判地继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人是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部‘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图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发展,建构主义已成为指导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2.5 数字化学习理念
(1)数字化学习的要素:①数字化学习环境②数字化学习资源③数字化学习方式
(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①学习资源的便捷性②课程学习的情境性③学习方式的个性化④学习内容的可再生性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3.1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
模拟演示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较广,各学科都能运用,特别在数学中函数图形的变化、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物理学、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中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2 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
情景创设型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景,形成特定的环境和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思考能力和联想、创造能力,让学生通过情景体验,概括知识,形成概念。
3.3 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
竞争游戏型教学模式,是合理地选择优秀的教学性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创造一种带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把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3.4 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
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校园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学习任务驱动下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收集信息、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2001年10月24日.
[2] 王洪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
篇4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
在21世纪,网络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获取储存信息的方式不再单一,而是趋向多样化,信息的应用更加的智能人性化。在科技的进步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电子信息工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子信息工程在联网的技术条件下,可以得到更加完善的表现。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的结合应用使得相关人员意识到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二者结合有新的发展前景,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得到进一步推进。
1 简述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1.1 电子信息工程的概述
以计算机等科学技术为平台进行电子信息的控制以及信息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的主要方式,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快捷,并且可以更高效的设计电子硬件设备。目前而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已经渗入了电子信息技术,比如使用互联网、手机短信接收、发送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因此,可以说电子信息工程囊括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层面。使用计算机将逻辑数据转换为可读的信息,从而将电子信息工程转变为需要的文字、图像等。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如何使得两者科学合理的结合应用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注重的要点,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使得电子信息工程具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1.2 电子信息技术的特点
相比于过去的信息传输方式,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不仅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而且信息传输也更加安全可靠,可以说是很大的突破。信息被电子技术特殊处理,使得信息的传输更加的系统、高效,从而使信息的传输效果的到很大的改善。电子信息技术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通信速度快以及发展快速。首先,因为有很多的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使用,涉及到较多的技术性内容,并且实际的生活使用范围较大。其次,无线电波和光纤是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的传递工具,具有较快的速度以及可以包含较大的信息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信的速度。最后,二十一世纪是计算机技术的时代,电子信息工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下,发展的速度也是不容小觑。
1.3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作为一种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使得内部的具体事项通过简单、形象的图形就可以展现出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初级阶段、局域网阶段、广域网阶段,最后是信息高速公路阶段。首先是主机与分机实现连接,再者是分机与分机实现网络的连接,其次是计算机可以实现自由连接,并且是以互联网协议的形式,最后阶段则是人机的智能互动。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进行资源共享,提高讯息的传送速度,便于科学管理。并且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将传统的信息,如文字、图像等以进制式进行计算,大大提高了处理信息的速度,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
2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应用
2.1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传递中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作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设备的媒介,计算机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模拟信号只有通过计算机才可以实现,如此一来,电子信息才能够在项目中起到作用。另外计算机技术还是电子设备连接互联网和数据传输的主要技术支持,目前TCP/IP是大多数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传递方式,并且计算机技术起到信息传递以及共享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通过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将自身的信息处理效率有效提高,并且信息的来源得到改善,用户的信息可以被快速读取,迅速信息也变得简单,信息的价值从而被最大化。
2.2 电子通信工程安全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也是如此。虽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辅助下,电子信息工程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信息的安全性削弱,信息面临泄露、修改等侵犯隐私的风险增大。因此,需要计算机技术进行防火墙系统的升级,通过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及时对电子信息中的漏洞进行修补,使得数据不会被攻击损坏。另外对于电子通信工程的安全方面,还可以自主备份电子通信中的重要内容,使得电子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得到全面的提高。
2.3 电子信息控制及处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计算机技术其核心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纸质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创新,模拟和数字是电子系统的类型,主要功能是控制和处理信息,其中的控制系统就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支持,则现代信息技术也将不会发展起来。除此之外,电子信息工程的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的,电子信息工程在使用电子设备之前,应该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只有全方位检测才可以确认是否使用该设备,服务器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除了可以得到服务器的支持之外,由于网络协议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中,可以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被读取的效率提高。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已经在社会得到广泛的普及,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对于获取、处理信息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也就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在诸多方面上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的成长,是电子信息工程进步的助力,只有两者的结合,做到更好的创新,才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前进。
参考文献
[1]徐琳博.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
[2]张勇.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4(22).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层次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226-02
1 物联网的概述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感器网络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成为互联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物联网的产生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传感网的基础之上的,将二者加以融合连接,形成用户到物体连接通信和交换信息的网络架构。互联网和不同类型的物品以传感设备为连接媒介实现通信连接,形成智能化通信和管理的网络架构体系,使物和物间信息交换及人和物间信息交换得以实现。物联网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的感知,人们通过互联网对社会上的信息进行了解,通过物联网对社会的信息加以感知。物联网以传感器作为网络设备信息收集的通道,可以将物联网中的设备和物品信息中的有价值的数据进行收集,提供给用户对信息进行处理。
用户通过物联网的终端设备接入到互联网网络,在连接到传感器网络的各个终端节点,用户就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获感知节点设备的信息数据,当然,终端节点的实时动态情况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互联网想用户端反馈。但是物联网对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要实现高效率的信息感知,需要依靠信息融合技术协助物联网进行必要的信息处理。
2 信息融合技术
信息融合技术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条件,将传感器获得的大量信息数据按照一定的时序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收集、分析、提炼和处理的过程。通过信息融合技术,获得所需要的精准信息数据。可以说,信息融合就是对大量的不同的信息加以提炼和整合的过程,通过信息融合得到更加精炼更加准确的数据,为某种决策需要或者数据要求提供信息数据的支持。信息融合的主要功能在于将信息加以提炼,提高信息的可用性。随着信息融合技术不断的向前发展,信息融合也从军事领域的应用逐步扩大到民用领域的应用,在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融合技术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根据信息提取融合的水平,可将信息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种层次类型:
1)数据级信息融合技术
数据级融合的主要特点在于对采集后的原始数据中的同质信息在本阶段进行融合。融合通常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加权平均法
此种融合方法是多种算法中最简单的一种,对传感器获得的数据信息直接进行线性的加权平均计算。此种计算方法的优点在于计算简单、高效,对于噪声具有抑制作用;其缺点在于融合的结果有较低的对比度,对某些有重要作用的信息不能突出的反映出来。
(2)特征匹配法
此种方法特点在于以特征的匹配关系为依据,将图像与图像之间的配准映射变换建立起来,常采用ICP算法。IPC算法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完善,从基于特征的对应方法逐步发展到基于切线角度直方图的ICP算法,其精确度、计算量、计算速度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高。
(3)金字塔算法
此种方法将原始图像不断进行滤波,最终成为多级的金子塔状的结构对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融合处理。
2)特征级信息融合技术
特征级信息融合技术是对从收集的原始数据中提取出的特征值进行比较的信息融合方法。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对不同质信息在此阶段加以融合,其缺点在于不能对信任融合的结果进行有效的判断。通常采用以下几种算法:
(1)K-近邻算法
此种算法是分类算法中的一种简单方法,通过对待分类样本到全体样本间的距离计算度量找出最邻近于待分类样本的K个样本,并通过这些近邻样本的类别属性对待分类样本的类别属性加以确定。
(2)卡尔曼滤波
此种方法属于滤波技术的一种,是随机滤波中最优化方法,对噪音带来的信号干扰可以有效的消除。但无论是传统的卡尔曼滤波还是扩展后的卡尔曼滤波都只能在线性高斯系统中运用,其局限性较大。
3)决策级信息融合技术
决策级信息融合技术根据对数据的一系列的识别、提取、提炼等处理得到的结果做出最优的决策建议,是信息融合层次中最高级的层次。其优点在于具有良好容错性,适合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常用的决策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结构组成包括:知识库、推理机、数据库、解释器、出入接口五个主要部分组成。专家系统的类型有多种,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内的智能决策系统中。
(2)Bayes推理法
此种方法是根据概率和图论进行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得出一种不确定性结论的方法。该方法将数学学科与图论的知识和技巧加以引入,通过推理的方法达到使计算复杂度降低的目的。
3 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 多源异构信息以及大数据的融合问题
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处理的数据信息呈现出多源异构的典型特点,而且在物联网中的各个节点对信息的分析和处理的数据量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多源异构信息的融合,还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在数据信息融合时需要将不同维数的信息进行降维优化的处理;二是网络中各个节点不同的采样时间和采样率使得信息融合时有不确定的融合问题存在;三是进行信息融合的时候需要进行大量的运算,这就要求个节点间数据的访问、调动和管理必须实现高效的进行。
另外物联网中多个传感设备采集的信息是海量的,要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用户需要的有用信息,就必须先对海量信息进行识别、提炼的处理。而从我国的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来看,对于大规模信息融合的节点信息承载还有待提高,无论在运算方法方面还是在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3.2 安全问题
信息感知是物联网信息融合技术的主要功能,在节点网络中,如果有一个节点的信息被病毒所篡改,就会对信息融合带来麻烦和阻碍。如果融合信息遭到破坏,直接会影响信息融合的有序进行,从而影响正确的结论的产生。用户在错误的指导下进行决策,必须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对信息的安全的问题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海涛.物联网技术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9.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整合 实施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学科过程的有机结合。它能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就像在传统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它的核心技术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ents)。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而且还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以一种崭新的观点来看待所教的课程,并不断注意是否有某种技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教师把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真正的工具。在现阶段,我们首先要转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路,进行新的更富有成效的实践。“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目前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还很不够,回顾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的历史,主要矛盾有三次转移:1.在刚开始时,主要矛盾在于硬件供教师的教学活动使用。2.当硬件问题得到缓解后,主要矛盾转变为缺乏能够在教学中应用的软件。3.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软件,但也同样难以在学校中推广使用。其原因是各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比较差,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比较低,从而很难在自己的教学中使用这些软件。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大的突破,主要问题在于,现有教改对教学理念、内容、手段、方法和模式等的“改革”不彻底,是在不触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的“改良”,未能对其实施“大手术”。
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从本质上说,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就是以数字化为支柱,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从而会引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方向民展,形成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1.数字化学习的组成要素
我们通常说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际上也就是数字化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等特征。数字化学习环境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络、因特网、软件系统等组成部分。
2.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也叫“探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也叫“合作式”学习模式)。
3.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对于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它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我国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冲击。
四、信息技术各学科融合的一些案例模式
客观地说,现阶段国内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工作更多地还停留在探索实践中,在此我们罗列一些案例模式:
1、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直方图和贺饼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开展数学学科中有关比例和份额的教学。
2、上地理或历史课时,可以利用因特网的搜索功能,让学生们搜索一些有关某一地方或某一历史事件的资料来阅读。
3、用几何画板,可以很好地演示物理或数学中的很多定理或原理。
五、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这个初级阶段上,让广大普通教师一下子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观念和方法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宝生《信息术与学科整合》,2002年7期
篇7
Abstract: To construct a suitabl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for achieving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currently faced by tobacc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build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the principles and basic structure, and design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technical center for tobacco enterprise.
关键词: 烟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中心;组织架构
Key words: tobacco enterprise;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technical center;orgnination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5-0008-03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一种技术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要解决技术创新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有效集成,并全面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与绩效的问题[1]。而烟草企业为了能够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就需要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等应用创新的平台,以此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打造出全新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2]。
1 烟草企业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1.1 烟草产业竞争结构发生改变 企业规模扩张与品牌竞争力日显,产业集中度快速提高,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形成;同时,外烟进入威胁和替代产品开发日盛,竞争日趋激烈。
1.2 低焦油卷烟产品已成潮流趋势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低害、安全卷烟产品需求增加,低焦油卷烟将更具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将更多的研发精力投入到低焦油卷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选择。
国外卷烟产品已经走向低焦油发展。国内对低焦油卷烟产品的需求低迷与投入不足,造成了中式低焦油卷烟普遍技术含量不高、降焦手段较为单一、口味适应性差等。集中表现为市场容量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有足够规模的产品,竞争尚不充分。但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长快。国家局将在低焦油卷烟政策上加强引导,在考核方式、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等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大品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引领作用、工商零协力加强对消费者在低焦油卷烟的宣传力度。
1.3 行业技术研发与技术进步已快速推进 消费者健康与安全需求、全球禁烟运动和激烈的品牌竞争推动烟草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公司加快产品技术研发,通过专利、技术标准构建品牌核心竞争力,烟草行业技术进步加快。
1.4 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 烟草工业企业创新需求突出,创新战略已成为大型烟草公司发展战略和竞争策略的重心。通过创新促进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机理如图1所示。
2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技术进步的核心是创新,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作为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意义的技术创新,不能不以制度创新作为社会约束条件,而新的企业体制和制度的确立也不能不以技术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质态的深刻变化作为依托。应该把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制和改组结合起来,依靠体制的转变来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变,依靠制度创新和组织结构调整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向纵深发展。
2.2 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相结合 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竞争的效益和利润。技术创新就是要让企业的产品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创新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技术创新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技术来创新产品,通过创新产品来创新市场。因此,技术创新必须紧密围绕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来展开,把创新活动重点放到创新市场,采用和创造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新标准,引导新消费。
2.3 激励技术人员与提高员工素质相结合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技术人员,包括企业内部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技术人才。应当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为企业所需要的研发成果。要让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最终转化为经济效益,还需要企业广大员工的参与和配合,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对企业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推广至关重要。
篇8
关键词:音乐高考视唱练耳数字化整合教学
一、数字话视唱练耳教学与传统视唱练耳教学的区别
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国的音乐发展非常的快,音乐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学科了,然而学习音乐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的目标也是能够学好音乐考上大学,视唱练耳那是我们音乐高考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功课,占整个总分的比重也是非差大的。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学好视唱练耳是每个高中一线的音乐教师都想做到事情,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大多数都是通过教师弹奏学生在下面唱或者听来完成的,然而这样的方式学习有很多弊端,比如:学生对可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单一的钢琴音色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容易听觉疲劳,教师教学不形象学生理解慢等。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吸收的知识非常有限,在课下又不是家家都有钢琴很难完成家中训练的目的。而且练耳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一个人弹一个人听,所以限制了自己能够单独训唱练耳的训练。但是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我们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完成以前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软件的应用来完成视唱练耳的训练,尤其是当今社会的家庭不一定家家都有钢琴,但是电脑可是非常的普及的,这就非常好的创造了一种数字化视唱练耳的环境。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上我们可以多使用这些软件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这样就使教学更加的形象易懂,从而加快了教学进度使整个学习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数字化视唱练耳的教学实施
首先我们大家肯定会觉得数字化哪有那么容易,肯定实施起来非常的复杂,其实并不复杂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些初级的电脑知识就可以很熟练的操作,在硬件上我们需要一个多媒体的教室(其中包括1、电脑一台2、多媒体平台3投影仪4、音响5、midi键盘),现在我国的大多数教室都已经是多媒体教室了,还有MIDI键盘这是干什么用的呢,这是用MIDI键盘来代替了以前传统的钢琴,它的好处就是通过弹奏可以把弹奏的音乐记录在软件上还可以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记录下来的谱子再通过投影仪让学生看到。这样就解决了传统教师上的很多弊端,这样教学的优势在于:互动性强,视觉效果好,具有传统乐器及乐队无法达到的声效及准确性,是一般人力所达不到的。在软件方面我们需要:
(一)《Auralia》: 澳大利亚软件厂商RISING以其优秀的Auralia入视唱练耳软件领域。它提供了互交式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软件的辅助下学习基本的视唱练耳课程,软件能够对学生的练习给以评判。Auralia简单明了的布局便于用户操作。26课分属于4个主要课题:音程和音阶,和弦,节奏,音高和旋律。你可以用菜单和工具条下方的大型按钮进行选择,称这些按钮为“课题组”,点击它们就展示其所包含的课程。通过这款软件的使用我们的学生可以自我测试单音、音程、和弦、节奏的训练,还可以通过麦克风进行音阶、和弦、旋律的模唱。软件使用非常的简单,操作界面也比较简洁。
(二)《EarMaster 5.0》:EarMaster 是一款来自丹麦的视唱练耳多媒体音乐教育软件,它以问答的交互形式,寓教于乐的视听方法,给专业和非专业音乐人士以极大的音乐学习帮助,经常使用 EarMaster 能够快速壮大你的听音、练耳、模唱以及对节奏与和声的驾驭能力。EarMaster 提供了相当多的练习项目,共分为音程比较、音程识辨、和弦识辨、和弦转位、和弦序进、音阶识辨、节奏视奏、节奏模仿、节奏纠错、旋律听写等十大类别。在练习中,EarMaster 将随机播放一些曲调或节奏进行提问,然后让你回答并检验答案的正确与否。EarMaster 自带的辅导课程将适时帮助调整你的学习进程难度,灵活弹性的练习设置还允许你配置适应你自己的每一个练习项目。这款软件和《Auralia》比较相似学生可以通过喜好来选择软件。
(三)《Band In A Box》:由PG MUSIC公司出品的BAND IN A BOX(以下简称BIAB)一直以来就以强大的功能、简单的操作占领着PC自动伴奏音乐软件领域头把交椅的位置。通过它可以给我们的视唱练耳配上好听的伴奏这样就给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增添了很多乐趣,在动听的伴奏下练习视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四)《Overture 4.0》:Overture 4.0 是GenieSoft公司出品的专业打谱软件,它能提供各种五线谱上的记号,整理谱面及输出打印。在写谱的时候当然可以边听边修改。而且打印效果远强于图片格式!通过它的使用我们可以使用midi键盘进行记录音乐,还可以叫学生把记录下的谱子带回家里的电脑视听乐谱这样就可以独自完成视唱练耳的训练了。
通过以上硬件和软件的配合我们可以迅速的实施起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通过科技的力量是我们的视唱练耳更加的形象有趣,使学生不但是为了高考而学习视唱练耳而是在学习中不断的来体会乐趣,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视唱练耳教学更加容易,在下面我就谈谈我在使用了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中得到的成果。
篇9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数学;整合
一、引言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催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新课标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CAI课件无疑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很多学科都在Interent上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许多学校对校园网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建立了宽带校园网、配置了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建立了校园电视台等。这一切都是为了顺利推进新的教学改革。首先可以肯定的说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是成功、可行的,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必将形成一个新的数学教育前景。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它的困难与弊端。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点
1、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端就是忽视教学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漠视各种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应用情境,直接进行孤立的知识教学。学生不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也不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导致学习兴趣不足。如果能在比较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面对的问题,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掌握。
2、打破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利于知识点的学习及重点、难点的突破。
多年来数学教学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忽视对观察、实验、想象、猜测等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解题技巧的演练而忽视学生的内心活动、情感体验和合作交流;重视对结果的应用而忽视对过程的探究。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现在,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数学实验室”,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探索,来研究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学生从接受数学知识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数学知识,即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探索知识。对这一点,笔者在高中教学实习中深有体会。比如在研究指数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时,设指数函数y=ax学生可以利用TI-92图形计算器,分三大类(0
我们不难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点,而且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画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有利于化解重点、突破难点。
3、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数学课上总要在黑板上抄写大量的习题,有时候需要作图,其中有部分是机械的、重复的,有些还相当繁琐,但是作图过程本身对教学目的无太大的意义。这些过程都可以利用“几何画板”、“Z +Z 智能教育平台”、CAI课件和其他工具软件在课前制作好,在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迅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用计算机代替教师、学生做这些工作,减轻了负担,让教师、学生把精力和注意力用到更高层次的教学和学习环节中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显著提高。
三、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缺点
1、频繁与多媒体接触,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身体机能、降低学习效率
多媒体教学中需要用到计算机、投影仪等大量仪器。频繁与这些仪器接触,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与外界光、电等相适应的规律,会导致学生身体机能的一些损伤。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学生整堂课对着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的强烈的光线、辐射势必会对学生的身体机能产生影响。长时间下去则导致学生某些身体方面的疲劳,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容易受到课件的限制,少了发挥的空间,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
因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的设计都早已安排好。数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决定教师在课堂上思维必须要活跃、善变,由于课件的束缚使得数学教师失去了许多发挥的空间。一个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以其生动的语言,并恰如其分地配以优雅的形体语言,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与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在使用PPT后,黑板的空间减少了许多,使得教师的发挥空间减少许多,许多问题的讲解会简单话。
3、课堂容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巩固,影响教学效果与后继课程
数学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后,加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加快了教学进度,造成学生来不及思考,不能及时巩固已学内容,不能很好接受后续课程。大多数课件是翻页式的,无法进行全面的展示整体内容,学生无法过目不忘。课堂上教学节奏比较快,要求学生做到眼耳并用,稍有疏忽,前后的内容就可能衔接不上,不利于知识的小结与巩固及知识体系的形成,其教学结果是适得其反。实际操作中,教师们用PPT时往往讲解速度较快,而且与学生互动会相应减少,影响学生的理解。
4、课件制作、教师信息素质和学校资金带来的问题
想借助多媒体上一堂生动、高效的数学课,那么必须制作出精美、实用、灵活的课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所以课前教师得投入大量的时间量身定做课件,这样一来使教师没有精力研究教材的教法。
许多教师由于对多媒体缺乏了解,信息技术的不足,导致他们在课件制作以及多媒体的操作上都会碰到很多问题,在课堂上不能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往往达不到他们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近期的教学评估中,规定了教师课堂教学尽量不使用多媒体等工具,使课堂教学“返朴归真”。
新课程实施后,信息技术对课堂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一些城市学校基本上都配备了媒体设备,而对于一些落后地区或是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建造多媒体教室,整个学校也就一两个多媒体教室,有的学校甚至连多媒体教室都没有。我们想想,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学校之间教学上的“贫富”差距。
篇10
【关键词】 信息时代;中职数学;信息技术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所渗入,人们飞速的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信息时代下,教育教学基本也以信息技术为主,中职教学培养的是社会技术性人才,目前正同样处在教学改革中。据反映,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数学较为难学,学习兴趣不大,但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若将信息技术和中职数学结合,相信定能提高教学成果。
一、目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情况
1.学生入学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由于中职类的院校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不够好,数学理科方面的科目尤其薄弱。这使得学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困难重重,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快就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些学生由于入学前学习基础薄弱,自卑心理严重,尽管想学好知识但压力较大,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消极的厌学情绪,注意力很难集中。有些学生觉得数学课非常枯燥,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无故旷课。这些都给教师授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教学时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大多数中职院校在课程开设中,比较注重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开设了大量的社会实践类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数学等理论性的课程所占的比例教小,学校给数学课安排的课时不是很多,重点都放在了专业类的课程上,过于强调专业性学习。由于校方对于数学课的忽视,规划上不够重视,自然使得学生的学习重心有所偏移。专业课的学习需要大量的培训时间,学生们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自然更少,加之数学学习非短期内就能见成效,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就更为厌弃。
3.数学教学内容单一,与专业课融合不紧密。由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专业课的设置不相符合,两者的教学内容各成体系,专业课与数学课之间的渗透非常少。两者的各自为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融会贯通,知识面较为狭隘,思考形式较为单一。学生们在学完数学知识后,却不知怎么将其运用至专业知识中,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学习数学没用的想法。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很单一,不能体现中职院校的教学特色。
二、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和信息化技术的整合之策
由于多数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一新型的应用性课程很感兴趣,中职院校和相关教师可以据此进行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突破线性化教学的弊病。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教学,消除班级教学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权力。
1.优化数学学习环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非常发达,提供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网络平台和资源非常多。如电子阅览室、大量的外网知识图库,各种声乐文字类的资料不胜枚举,它们充分刺激着学生的视听感官,利用它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数学公式和概念的基本定义都是依靠教师利用黑板板书,以口讲解传授,学生们自主消化理解,这一过程较为抽象,学生们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和枯燥。追求新鲜刺激是学生的通性,利用信息技术能营造出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和投影仪并结合图片跟视频将知识点表达出来,学生们的兴趣很容易被吸引。交流平台的普及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方便,老师们更为平易近人,更利于学生自主有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
2.侧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多为填鸭式,学生学习时苦不堪言,兴趣缺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活动的设计,一切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出发点,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大厦的积极构建者;教师则由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演变为了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和帮助者。目前的多媒体课件有PowerPoint、Flash、FrontPage、Excel和几何画板等,这些课件有些适合教师应用,如Flash、PowerPoint、FrontPage,有些师生都好用,如Excel、几何画板等。教师合理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制作出生动的教学课件,给课堂增添不少亮色。学生运用这些软件可以加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知其根本。
3.教师提高个人素质,建立个人的专业辅导网站。新的软件的运用,需要教师的熟练操作。要想设计好的教学课件,还得预先设想课堂的教学效果。若这些教学工具不能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反而事倍功半,不如摒弃。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个人的辅导网站或者博客,将课堂内容、课后辅导资料、教学课程安排等放置其上,便于学生了解教师的上课进度和课后补充学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