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管理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链的管理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定义。供应链的风险管理其实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去处理物流活动所造成的一系列供应链中的不确定以及风险,它是和供应链进行多方协作或者独自进行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使企业可以对整体进行分析,而不是以往概念中以局部来考虑的。这里的风险管理包含了企业作为独立运行的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整个竞争机制中相互协作所面临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时间已经超过了20年,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时间更长。供应链风险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企业连续运作。
(二)建设工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
1、建设工程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在生产以及流通过程中,供应链风险影响着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严重情况下可能造成供应链解体,给供应链上的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物资从生产者到用户途中所发生的所欲的物流环节、资金流环节以及信息流环节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问题,都会形成供应链风险,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对于建设工程的供应链来说,它与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相比有着很多的不同,因为建设工程的特殊性,所以它的风险系数更高。建设工程供应链的风险主要是针对建设过程中影响到建设供应链正常运行,给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投资带来了不利,从而造成了供应链上企业的损失的相关不确定因素。建设工程的供应链管理是指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上的企业共同努力或者独自的运行,然后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处理建筑过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通俗的说,就是对建设工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设别、分析,然后针对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以及控制。
2、建设工程供应链风险的特点。(1)具有牛鞭效应。因为供应链的上游以及下游需求之间可定会存在时间的滞后性,所以会引起信息的反馈出现误差的现象。因为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一般都是针对与其比较相邻的企业做决策,对于其他的节点关注就比较少,所以会造成上游和下游的过度反应,下游的需求到上游以后变大的现象。供应链如果越长,其中间环节就会越多,牛鞭效应就会越严重,所以直接影响到了供应链的效率。(2)传递性。因为建设工程的一个完整项目是包括招投标阶段到项目的竣工阶段,所牵涉到的企业非常的多,所以建设工程的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会很多,所以风险的因素可能在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间传递并且积累,从而影响到了整个供应链的风险水平。(3)复杂性。因为建筑企业的供应链参与的主体比较多,且都有着自己的既定目标,这些目标可能存在冲突,不便于管理,所以使得供应链风险具有复杂性。(4)合作性以及互动的博弈。供应链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我们都知道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包括着很多其他的企业,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供应链中的每个成员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目标,所以都会追求着自己的最大化利益。而在供应链的节点之间可能会出现消息不对称,以及供应链管理缺乏监督机制,所以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可能回互相博弈。与此同时,由于供应链上的信息流、资源可以进行共享,他们又是相互协作的关系。
二、建设工程供应链存在的风险
建设工程供应链中存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外部环境风险,另一个是内部风险。外部环境风险是指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对建设工程供应链的影响,一般指的是市场的变化、自然灾害、政治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等。而内部风险是指建筑项目的业主、承包商、分包商以及供应商在供应链环节中出现的一些影响供应链运作的风险。内部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供应风行、信息风险、系统构成风险以及财务风险。
三、建设工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的必要性。建设工程供应链风险管理可以给供应链的运行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因为风险不受人为控控制,所以我们有必要实施风险管理对其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分析,做到对风险未雨绸缪。同时当风险发生的时候,可以有效的进行解决。建设工程供应链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供应链成员的经济效益,保证项目顺利完工。
(二)建立原则。1、系统性原则。建设工程由于自己的特殊性,往往会涉及到设备供应商、分包商、承包商等单位,建设工程的供应链有着很多节点企业。所以对于他们应该设计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统筹全局,及时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风险。2、动态性原则。因为建设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供应链节点中的企业也具有动态性,在进行供应链的风险管理设计时候,一定要考虑。3、经济型原则。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以营利为主的,建筑企业也是一样。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基于企业的利益出发,考虑到成本因素。供应链风险管理一定要考虑经济学的原则。4、战略型原则。建设工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是促进企业的长期良好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这一原则。
(三)构成。建设工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反映供应链整体以及各集成单元的指标集合,主要是给供应链风险评估提供依据。2、风险评估系统。建立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下,以监控采集数据作为网络输入,对当前的供应链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3、风险监控系统。建立在供应链运营的基础下,对供应链的运营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以及控制。4、风险管理机构。主要是针对供应链风险制定相关的防险机制以及条例,进行数据采集以及分析,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四)功能。实施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调度;可以对风险进行预警以及监控;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风险当遇到风险时;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设计;供应链重构
一、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日益自由化和全球化,电子商务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管理模式从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发展到了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转变成了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即如何有效地整合、集成和利用由多个企业所提供的信息问题。此时,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化的、网络化的供应链。
Chopra和Meindl(2001)认为[1],有两个原因会导致供应链上缺乏合作:一是供应链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二是信息在供应链上传递时经常会被扭曲。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能够促进信息的共享以弥补以上不足,并且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电子商务全面采用电脑和网络支持企业及其客户之间的交易活动,包括产品销售、服务和支付等。其次,电子商务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接近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再次,电子商务促进企业间合作,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业务流程的无缝集成,最终达到生产、库存、销售以及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集成,让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发挥最大效能,把理想的供应链运作变为现实。
Malone et al. (1997) 认为[2],信息技术减少了交易和合作成本,从而使层次性的合作提升为市场性的合作。因此,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商务市场从供应商那里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无需通过销售商的中间环节,从而大大节约交易成本和搜寻成本,供应商也能扩大自己产品的销售渠道,获取更高的利润。
众多学者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的诸多有利之处,对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已有较多研究[3]。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将供应链上的各种异构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以提高业务流程效率,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4];另一类是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特征和管理方法,如重新设计分销流程,减少流通中间层,避免价格差异,供应链的重组,供应链的网络化战略研究等,侧重管理模式的创新[5]。然而在企业如何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建立适合自己的供应链上尚有所欠缺,下文将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设计与重构的方法、原则和步骤。
二、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设计原则
设计有效的供应链,必须考虑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中的动态性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的多变、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外部竞争加剧、价格、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等。为了适应这种多变的市场环境,需要设计一种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系统,从而达到优化供应链管理的功能,使供应链各链节、各功能实现最佳配合与协调,共同保证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设计集成化的电子商务供应链系统,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柔性原则。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千变万化,顾客要求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供应链系统必须适应这种特点,这就要求供应链包括生产制造系统、产品设计和研发系统、物流后勤系统在内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
2.优化原则。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此供应链的各个节点的选择更应该遵循强—强联合的原则,每个企业只集中精力致力于各自的核心业务过程,这些具有核心业务的独立制造单元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面向目标、动态运行和充满活力的特点,能够实现供应链业务的快速重组。
3.简洁原则。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具有灵活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因而简洁性成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原则,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应是简洁而有活力的,能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快速组合。比如供应商的选择就应该少而精,以有利于减少采购成本,实施JIT 采购和准时生产。
4.协调原则。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业绩好坏取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否和谐,电子商务具有更强的协同处理功能,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是否形成了充分发挥系统成员和子系统的能动性、创造性以及系统与环境的总体协调性,只有和谐而协调的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5.创新原则。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没有创新性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的管理模式,电子商务环境快速多变的特点要求供应链的设计过程中遵循创新原则。要生成一个创新的供应链系统,就要敢于打破各种陈旧的思想框架,用新的角度新的视野审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体系,进行大胆的改革。
6.战略原则。供应链建模应有战略性观点,通过战略的观点考虑减少不确定的影响。〖JP+1〗从供应链的战略管理角度考虑,供应链的设计必须体现供应链的长期目标,与供应链的长期战略相匹配,要能预见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供应链的系统结构发展应和企业的战略规划保持一致,在企业的战略指导下进行。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设计过程
供应链设计过程是一个分析问题,提出方案的过程。分析问题就是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分析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从而找出建立有效供应链的机会,同时分析供应链上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那些对供应链的目标构成威胁的因素,通过企业状况与环境匹配,得出建立高效灵活供应链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8 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市场竞争环境。这里指微观环境,因为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微观竞争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分析市场特征的过程要向卖主、用户和竞争者进行调查,以确认用户的需求和因卖主、用户、竞争者产生的压力。通过分析,可以找到供应链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掌握顾客和市场的脉搏。
第二步,分析供应链的现状。主要分析现有供应链上的供需状况,目的在于找出现在供应链中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要求的要素,研究供应链开发的方向,分析总结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阻力等因素。
第三步,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因为供应链设计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确定设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资金、技术、人员、设备、时间等等,通过针对现状分析以及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供应链设计项目,分析其必要性以免造成浪费。
第四步,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供应链主要目标在于获得高用户服务水平和低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它们之间往往有冲突),同时还包括进入新市场、开发新产品、开发新的分销渠道、改善售后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满意程度和降低库存成本等目标。
第五步,构建供应链框架。分析供应链的组成,提出供应链组成的基本框架,供应链中的成员组成分析主要包括制造工厂、设备、工艺和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用户的选择与定位,以及确定选择与评价的标准。
第六步,评价供应链可行性。这不仅仅是策略或改善技术的推荐清单,而且是开发和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开发供应链提出技术选择建议和支持。这也是个决策的过程,如果认为方案可行,就可进行下面的设计;如果不可行,就要进行重设计。
第七步,设计和创建供应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供应链的成员组成(供应商、设备、工厂、分销中心的选择与定位);原材料的来源,包括供应商、流量、价格、运输等;生产设计,包括需求预测,生产什么产品、生产能力、生产作业计划、成本控制和库存管理等;分销任务与能力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等。
第八步,检验和实施供应链。供应链设计完成后,应通过一定的方法、技术进行测试,看其是否可以持续满足客户递送的时间、产品数量等方面的要求及快速响应关键客户的需求,以提高供应链的响应性和服务质量。如有不行,返回重新设计。如果不存在什么问题,就可实施供应链。
此外,在遵循上述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供应链系统中内外要素的制约,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供应链设计是一个开放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不可能一次设计就解决所有问题,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在产品开发初期设计供应链,产品设计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同时考虑供应链的结构问题,以获得最大化的潜在利益。再次,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除了电子商务这一商务环境要素外,供应链的环境因素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设计供应链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宏观环境要素。最后,电子商务环境下产生了各种先进的制造模式,这些先进制造模式一方面为供应链的设计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宽泛的技术选择条件,另一方面客观上推动供应链不断进行创新设计和重构。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供应链重构策略
供应链设计方案确定后,接下来的就是把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也即对现有的供应链进行重构。供应链重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很多管理细节问题,供应链上每一个不适应电子商务要求的环节都是重构的对象。其中涉及面多、影响较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组织重构、流程重构、资源重组。下文就从这几方面来探讨供应链重构问题。
(一)组织重构
组织重构是供应链重构的重要方面,它为供应链的有效运行建立起支撑的“骨架”,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供应链的组织架构反映了供应链上的权力关系和联系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信息在供应链上的传递方式。组织架构的好坏将影响到供应链上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和能力的最大发挥,所以说它关系到供应链实施的成败。电子商务环境对供应链的组织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供应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供应链的组织架构应该适应这种特点。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组织重构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职能机构扁平网络化。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的垂直结构,包括决策层、职能层和执行层,指令和信息是逐级单向传递的,指令由上到下,原始信息由下到上。传统的组织结构具有很大的弊端,表现在决策速度慢、信息容易失真和供应链的反映灵敏度低,这种结构已经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要求,所以在供应链重构中要用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来代替这种金字塔形结构。扁平化的组织要求减少不增值的管理层次,各级之间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职能之间进行网络化的连接,信息在组织中是网络化传递,从信息源同时向其他各部门发散。在这样的组织中更多地采用项目团队和矩阵结构的组织方式,具有很大的柔性,能够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响应的需要。
2.进行适当的分权。分权就是高级管理人员把部分决策权分给低级的管理人员,更多地让员工参与决策。分权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主动和积极性,增加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面临的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瞬息万变,供应链需要对这种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才能保持竞争力,高度的集权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因此,在供应链的组织重构中应进行充分的分权。分权的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分权的偏好,二是员工对分权的接受程度与能力。组织分权的偏好高,分权程度高,反之则低。员工对分权的接受程度与能力强,可以分权的程度高,反之则低。这两者的交集就是组织的分权度。不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组织的分权程度受到环境的制约有时不以组织的偏好决定,唯一的途径就是提高员工的分权接受程度和能力,让那些有能力和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来承担供应链的部分决策权力。
3.缔造学习型组织。电子商务是科技创新的产物,是知识经济的体现,供应链上的企业要跟上电子商务时代的变化,不断自我更新,就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学习型组织能够自我创新、自我提升,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保持永远向上的活力,同时它具有重视知识、鼓励创新、开放思维的特点。供应链的学习型特点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供应链节点企业要成为学习性组织;二是节点企业之间在合作竞争关系中要相互学习;三是整条供应链向供应链外学习。在供应链的组织重构中,要从这三个方面把供应链塑造成学习型的供应链。
(二)流程重构
流程就是做事的方式,流程重构就是要改变那些不合理的做事方式,以适应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方案制定后,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流程至关重要。传统供应链流程中表现出许多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要求的地方,表现为:流程各环节质量不统一,导致产品检验、质量监测等成本的发生;流程各环节生产能力不一致,造成大量的在制品库存和等待时间;流程物理路线设计的不合理,增加了流程中运输、转移等非增值活动;流程的过渡复杂减缓了物流、信息流等的流速,增加了管理和后勤系统的负担,等等。流程重构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除非增值活动。通过各环节的协调,流程路线的重新设计,提高各环节质量意识等方法,减少流程中的库存、运输转移、返工、检测等活动。例如,用 JIT 的思想设计流程,就可以大幅度减少非增值活动。
2.工作整合。流程中许多工作是可以合而为一的,工作的整合,可以减少交接手续,大幅度提高效率水平。工作整合,既可以采取几项工作归一人完成的形式,也可采取将完成几道工序的人组合成小组或团队的方式。
3.流程改进。将生产周期长的连续式流程,以及因各工序间缺少沟通易产生生产误差甚至差错的平行式流程,改进为同步流程。同步流程的优势在于其工序在互动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它不仅能缩短周期,而且通过各工序的交流,互相调整,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提高效率,减少浪费。
流程改造策略远不止以上几种,各企业应根据自身具体问题,创造性地寻找适合自身的策略。但不管是什么策略,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要加强流程网络的总体规划,使流程间彼此协调,降低内耗。
(三)资源重组
供应链重构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资源重组,电子商务环境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上的企业资源是为功能服务的,随着企业行为面向过程的转变和对企业经营柔性、精简性等要求的提高,企业必须重新构造其资源配置模式以使其和过程相一致。随着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模式的转变,当企业向顾客承诺的交货提前期较短时,为了保证能够实现承诺,企业需要投入更大的物流或生产能力。供应商和客户成为企业的两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在资源重组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两种资源。另外,速度作为电子商务竞争的基础之一,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供应链管理也要把时间纳入企业资源管理之中。
资源重组的核心是供应商资源和客户资源的重组,充分利用 Internet进行搜索,综合评价各供应商的资本、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从中挑出适合电子商务供应链战略的部分供应商,形成供应链的一部分。同时分析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现状,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群,形成供应链的下游部分。这时,一条供应链的雏形才算完成。由于电子商务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这种重组的经常性,而不是一步到位的。然后,整合供应链上的资本、技术、人力和信息等资源,把各节点企业的优势资源挖掘出来,充分发挥其优势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局面,把有限的资源从那些弱势项目中退出,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结论
上文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设计和重构策略。首先,提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供应链设计应该遵守的原则。其次,通过分析得出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设计的步骤,并阐述了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在供应链设计完成后应如何对企业进行调整和重构,使设计方案能够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切实实施。这些研究结果对企业电子商务条件下建立适合自己的供应链具有参考价值,对改进供应链管理绩效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供应链管理在我国的发展都不够成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如何真正有机地结合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绩效,从而提高整条供应链市场竞争力尚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参考文献
[1]Chopra,S.,Meindl,P.Supply chain management[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Press,2001.
[2]Malone,T.W.,Yates,J.,Benjamin,R.Electronic markets and electronic hierarchi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30):484-497.
[3]何勇,杨德礼,黄超,吴清烈. 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协作策略研究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27): 12-15.
篇3
关键词:供应链联盟;核心能力;利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32-02
一、供应链联盟的含义与特点
供应链联盟是指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企业或企业内部业务相对独立的部门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每个伙伴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如设计、制造、分销等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它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保持战略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整体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供应链联盟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目标性,供应链联盟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②虚拟性,它不具备实体形态,而是依靠网络实现信息共享;③独立性,联盟中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实体,相互间不存在隶属关系;④互补性,成员企业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⑤共赢性,强强联合产生大于独立行动所获得的收益;⑥复杂性,联盟中的各个企业既竞争又合作,因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从而增加了管理协调的难度;⑦风险性,供应链联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联盟管理和合作风险、投资与战略“套牢”风险、技术与知识产权风险,等等。
二、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动因
具体而言,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供应链联盟的出现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变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变化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是导致供应链形成的外部原因。
而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在组织与管理观念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集中表现在:管理上由追求内部效率转向寻求外部效率的提升;经营方式由追求多样化转向强调专业化经营;竞争观念由奉行敌对竞争转向追求协调竞争。企业做出上述战略调整目的就是为了跟上市场节奏,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这就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管理基础。
另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不断地将产品推向高科技化和复杂化,使得复杂的产品开发与细化的社会分工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日趋庞大,单个企业难以独自承担。而战略联盟则成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良好的途径,这样一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就大力推动了供应链联盟的形成。
三、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影响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总体上有:供应链战略目标、合作伙伴选择、信任机制、信息共享、利益分配、联盟绩效评估。
1.供应链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当联盟的最初目标实现后,各成员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和战略目标都有了新的变化,原先的战略组合就容易被打破,联盟趋于不稳定。因此必须保持联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及时调整目标,保持联盟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2.恰当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供应链联盟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最优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同时将选好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有机地集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为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合作伙伴选择标准,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考虑某种优势,犯“以点代面”的错误。选择合作伙伴的一般性原则:
(1)核心能力原则:伙伴企业必须具有核心能力,且能贡献给联盟。
(2)总成本核算原则:实现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实现多赢的战略目标。
(3)敏捷性原则:各伙伴企业需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能快速响应。
(4)风险最小化原则:认真考虑风险问题,尽量减少供应链整体运行风险。
3.建立健全的信任机制
健全的信用可以给合作双方带来长期而可观的收益,建立信任机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对机会主义的防范机制。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防范及事后惩罚。(2)提高长期合作期望,减少短期行为发生。(3)构筑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以便信息能够在联盟企业间及时传递。(4)持续的团队学习。
4.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是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关键因素,为供应链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依据,要使信息为供应链中各节点的企业所获得和利用,需要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1)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
(2)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试验和检测方法;
(3)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计划信息的集成;
(4)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系统运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的总成本;
(5)确保信息的获得是有效且与关键业务指标一致。
5.联盟企业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企业通过供应链战略合作实现双赢以后,就存在着一个利益分配问题,供应链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公平性将直接影响到合作企业各方的积极性。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可能导致供应链上企业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供应链联盟要在坚持风险与利益相平衡原则、个体合理原则、结构利益最优化原则、多劳多得原则及民主决策原则的前提下,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平衡各个成员的利益。
6.建立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联盟绩效是指:供应链联盟中各成员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运作,在供应链的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能力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研究开发、制造、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顾客服务等活动来创造或增加价值的总和。
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价是指:建立供应链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供应链联盟在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估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1)外部性。绩效评价应重视顾客价值的评价,突出其评价的外部性。
(2)系统性。该体系必须能体现供应链整合的效率,而非利益主体的最优化。
(3)实时性。该体系应适应供应链本身的动态变化,以便随时调整管理。
(4)可组合性和分解性。供应链的绩效由顾客价值和供应链价值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可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价值组合。实际应用中,可以依评价目的和具体需要自由地选取各种组合,充分体现简洁、方便的特点。
(5)总体效益性。通过供应链绩效评估,可达到提高效率,创造最大效益。
四、我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的建议
在分析影响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关键因素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联盟存在诸如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信用机制不完善、联盟成员间的利益与责任难以协调、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组织管理的难度加大、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缺乏融通点,导致供应链战略联盟名存实亡、企业学习能力的欠缺等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的应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愿景和目标的一致性。建立长期战略目标和“共享愿景”,杜绝合作中的短期行为,长期战略目标一致性是联盟稳定性关键因素。
(2)联盟伙伴选择的匹配性。如果联盟双方的规模和实力相当,其联盟稳定性是比较好的。
(3)分享管理控制权。供应链联盟优势企业因为技术与资金上的优势、管理经验丰富,往往把握联盟中几个关键性位置,掌握联盟实际管理控制权。劣势企业在联盟治理结构中占据不利的位置,并不能将自己的联盟目标付诸实施,导致其积极性减弱,影响联盟的整体效益。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是减少管理滞后现象,避免管理冲突的有效途径。
(4)联盟企业文化融合。联盟伙伴之间应该具备一种对文化差异理解的态度,灵活地协调文化差异的能力,向对方长处学习的热情和相互信任及强烈的责任感等。特有的企业文化与联盟伙伴的文化具有一致性、兼容性,才能相异、相交、相合以至趋同,并在趋同过程中变异、创新、构建外向发展企业文化,这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稳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5)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加盟的巨大优势。所以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这种优势,时刻防范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对自身的伤害。
(6)增强收益与风险防范,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和监督预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联盟伙伴和结盟利益展开动态监测和评估,对联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时预警并有效控制。所以,对中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来说,特别要注意收益的对称性和风险的分担情况。
(7)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供应链联盟中,通过互补和协同效应实现外部知识的内部化和整体知识的优化整合,从而增强组织柔性,并带来更大的动态竞争优势。
(8)提高企业的信用。企业应该以诚信为本,建立自我可信任的形象,在市场交易中保持较高的市场信誉,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青睐和信任。这对企业加盟后提高其在联盟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帮助。
(9)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信息流通顺畅。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是实施供应链联盟的基础,没有畅通的信息流就不可能形成高效的供应链。就企业内部来说,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就企业间来说,快速的内部网络是企业间信息畅通的保证。
作者单位:张和平李仁良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内容摘要: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和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与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扩展研究视角是进行供应链稳定性研究的客观需要。文章阐述了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视角加以汇总提炼,并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关键词:供应链 稳定性 意义 研究视角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迎来现代经济的全球化浪潮。企业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法则也随之改变,其结果意味着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要依赖于所处供应链的经营绩效、整体实力以及自身协同工作能力。战略学者徐飞指出: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从“点”竞争演化到“链”竞争。物流管理专家马士华认为: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实表明:企业与企业之间“单打独斗”式的竞争正在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如苏宁与国美之争、通用汽车与丰田汽车之争。供应链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保持供应链稳定性的意义
供应链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供应链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原有的结构与功能。赵宏霞等人则把供应链的稳定性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稳定性主要是针对需求的波动性而言,即供应链应付需求波动的能力。广义的稳定性则应包括节点企业应付外在干扰的能力,联盟关系抗干扰的能力,供应链拓扑结构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可见,保持供应链稳定性必须以增强供应链自我调节能力、市场适应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为基础。在当今社会,由于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便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的必然要求。
(一)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系统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基于系统的供应链稳定性是供应链良好运作的前提。无论是哪一种产业链的有效运作,都必须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即使受到内部或外部的冲击,供应链系统都应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和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否则,当受到各种冲击负荷的作用后,供应链就会断裂,动态运作就会失效。因此,无论是来自供应链内部的利益冲突,还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所有成员企业都将试图保持供应链系统的全局稳定,以便获取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实现供应链收益的最大化。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既是系统存在和良好运作的前提条件,也是客户对供应链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实现供应链可靠性的根本保障
供应链的可靠性反映了供应链履行承诺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供应链成员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协调的可靠性以及提品和服务的可靠性。供应链管理要获得高效率和效益,最基础的必须要有高可靠性做保证。而供应链的稳定性则是供应链可靠性有意义的保障。由于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互补的原动力在动态中组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在供应链上不断解散和重建。这表明供应链系统总是处于连续的波动状态,其中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迫使人们只能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实践证明:只有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相对稳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物流商以及客户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真正实现整个供应链条的全面可靠。
(三)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防范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途径
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它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在供应链运作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有市场风险、合作风险、技术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以及解散风险等。供应链风险往往会造成供应链效率下降,供应链利益受损,甚至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网络失败和解体。然而,通过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实现供应链成员的稳定、供需关系的稳定以及合作的稳定,有利于增强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实现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防治。
(四)保持供应链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
牛鞭效应是对供应链中需求传递和放大效应的形象描述。牛鞭效应引发了企业运作成本增加和顾客满意度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保持供应链系统的稳定对于削弱牛鞭效应、改善供应链整体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是弱化牛鞭效应的重要手段,而弱化牛鞭效应则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关键。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通过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以防止需求信息被盲目放大,从而消除或减轻牛鞭效应,实现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改善。
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
供应链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对供应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正处于起步阶段,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极少数学者曾经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过供应链的稳定性。覃正应用信息熵概念,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Ouyang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信息共享弱化供应链的牛鞭效应,以此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任君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投入产出理论建立供应链的模型,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联性、供应链整体效益的可行性、链上产品的市场满意指数三个方面得出稳定性供应链的约束条件。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网络效应激“套牢”和信息协调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供应链稳定性的建议。企业界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有少量报道,如招商迪辰集团主席范棣认为,实现供应链一体化可以持久维持供应链的稳定性。但总体而言,目前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研究的方法和视野还不够全面、有效。在此,笔者基于对现有研究视角的汇总与提炼,从供应链设计、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外部环境以及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等层面扩展分析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以期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成效。
(一)基于供应链设计层面
供应链的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功能发挥和运行效率。供应链设计的总体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全面协调各方资源配置,不断降低成本、节约资源、提高响应速度,最终实现供应链利润最大化。在总体思想的指导下,供应链设计应该遵循集优原则、简洁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以及战略性原则。供应链设计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运作失败,因而必须讲究策略。目前常见的设计策略有基于产品的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策略、基于成本核算的策略、基于多的集成供应链设计策略、多级供应链系统设计策略、围绕核心企业的设计策略以及在产品开发初期的设计策略等。也有少量学者研究新的设计策略,如徐学军提出供应链设计的“匹配策略”。就供应链设计的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供应链机构设计、成员设计、产业设计及运作设计。机构设计包括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以决策与协调为主要目的的领导机构设计、供应链日常事务管理机构的设计以及供应链监督检查机构的设计等。成员设计主要是针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设计,即要充分考虑加入供应链的企业数量,保证入链企业的素质,为将来企业间的合作和供应链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产业设计主要涉及供应链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以及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与产业共生关系等。运作设计主要是围绕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所进行的设计,包括采购流程设计、生产流程设计、库存管理设计、配送渠道设计以及信息系统设计等。供应链设计的思想、原则、策略及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供应链能否保持稳定的先决条件,是研究供应链稳定性的窗口。因此,可以从供应链设计的思想视角、原则视角、策略视角以及内容视角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保持稳定性的对策。
(二)基于供应链管理层面
供应链管理以信息资源处理为管理内容,以渠道为核心管理范围,以最终客户需求为管理起点,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应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管理目标,强调价值的整体创造与共同分享,强调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紧密合作。供应链管理所要达到的效果之一是保持供应链的稳定,而供应链的稳定又是供应链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站在供应链管理层面,可以从供应链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和机制建设两个视角来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首先,基于理论运用视角,必须分析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所运用的理论。将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理论简单划分为方法理论、人事理论和经济理论。方法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突变论、协同学理论等;人事理论包括激励理论、公平理论、信用理论、竞合理论、心里契约理论等;经济理论包括产业集群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等。任君卿的《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柳菲的《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联盟形成过程及稳定性分析》等文章,都是基于理论运用视角的代表。其次,基于机制建设视角,所要考虑的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机制建设问题。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机制包括:竞合机制、决策机制、协商机制、信任机制、创新机制、自律机制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绩效评价与利益分配机制、监督预警与风险防范机制等。如于海江的《供应链管理中节点间合作的决策机制与性能评价研究》就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的决策机制和供应链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探讨,属于机制建设方面的研究视角。最后,无论是理论运用视角还是机制建设视角,都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作出非常深入的有价值的探索,遗憾的是大多数研究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相关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
(三)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
供应链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于供应链外部并能对供应链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经济、政治、法律、政策、市场、体制、金融、技术、资源、行业环境、文化习俗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常常导致供应链结构的调整和供应链风险的产生,从而威胁到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必须注重外部环境与供应链稳定性的内在关系研究,以便及时消除或减少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的不良影响。基于供应链外部环境层面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视角主要来自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其中,市场资源视角主要探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市场需求视角主要探讨用户需求(产品或服务)的变化对供应链稳定性产生的影响;市场风险视角主要探讨由外部环境引起的供应链风险对整个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法律政策视角主要探讨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政策与经济体制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外部环境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既可能是微观的,也可能是宏观的。如交通事故、停水停电等可能对供应链的稳定产生轻微的影响,而战争、地震、瘟疫、资源短缺、重大意外事故等可能严重威胁供应链的正常运作。此外,政策修订、体制改革、技术更新以及需求转移等因素也会严重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所以,从市场资源、市场需求、市场风险和法律政策等视角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可取性和价值性。
(四)基于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层面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知识的工作过程,正确的研究方法则是科学研究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所以,对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也要讲究方法。从方法层面探讨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是解决研究方法的选择问题。目前,针对供应链的稳定性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视角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博弈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法等。定性研究法:即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如陈新平从信任、关系亲密度、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对供应链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如罗昌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供应链稳定性判据,进而对供应链的稳定性问题运用定量研究法进行探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法:即对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如覃正、姚公安从系统论的角度应用信息熵概念(定性研究),建立供应链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定性研究),并通过聚合度、冗余度指标(定量研究)揭示供应链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博弈论方法:即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方法。柳菲和张磊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供应链联盟的形成过程,并对同位供应链联盟和错位供应链联盟进行稳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法:即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文章《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稳定性研究》针对跨国公司FASTCO公司的全球化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提出维持全球化供应链稳定的对策。此外,利用比较法、统计法、规范研究法以及系统分析法等研究供应链的稳定性尚不多见,基本处于萌芽状态,值得深入考究。
综上所述,在现实中,稳定的供应链通常具有相当的“顽强性”、“抗扰动性”和“环境适应性”。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供应链的正常运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任何事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在维护供应链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供应链自身的发展与创新。供应链的稳定强调的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稳定,而供应链的发展与创新则重点考虑供应链存在的持久性。随着供应链竞争时代的来临,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已经成为业界共识,扩展供应链稳定性的研究视角成为进行供应链问题研究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任君卿,刘思峰.基于灰色投入产出模型的供应链稳定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8,10(1)
3.赵宏霞,杨皎平.供应链的可靠性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3)
4.王旭,李卉.基于稳定供应链的商业竞争风险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9)
篇5
【关键词】供应链企业 效益型 管理模式
“效益型”管理模式定位及特性
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企业以经济效益为生命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管理模式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才能发挥出作用。目前,市场观念、系统观念、信息观念、国际观念、名牌观念等已广泛被现代企业采纳。因此,供应链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中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及企业经济效益三个基本问题。社会生产关系主要表现为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包括核心企业与非核心企业的关系),其实质是竞争―合作关系。社会再生产过程主要体现供、产、销的统一过程,以满足需求为目的实现同步化管理是这一过程的特性。经济效益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使系统经济效益趋于最大化。
“效益型”管理模式的主要特性包括:战略性,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检验“效益型”管理模式的最终目标,供应链企业管理必须体现企业战略目标。集成性,供应链系统的集成是“效益型”管理模式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其内在要求。效益性,供应链企业必须讲求经济效益,这是“效益型”管理模式的本身属性。
供应链企业“效益型“管理模式纲要
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机制。无论是推动式供应链,还是牵引式供应链,其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都是满足社会需求。因此,供应链企业的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来建立运行机制、调控机制和保障机制。
第一,建设分销、开发、生产、物流的四维运营机制,结束目前“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体系。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以营销为龙头的运行机制已广泛被企业采纳。因此供应链企业经营机制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营销把握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应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供应链企业应该做到市场信息以灵取胜、市场竞争以质取胜、市场经营以活取胜、市场开发以新取胜、市场服务以优取胜的世界水平。生产是将生产要素投入并经过装换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开发则以销售为目的,物流不仅是生产的保障,而且是协调采购与制造、制造与分销的管理职能。因此,供应链企业组织结构再不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了。
第二,建设以生产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时间控制为中心的调控机制,使经营处于受控状态,维持计划能力。控制必须强化计划系统和标准化系统,达到有章可循的目的。通过控制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可靠性;通过控制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控制可以按时交货,确保合作伙伴企业间的关系正常化。对供应链系统而言,生产进度、生产节奏、提前期、库存控制是主要的生产控制内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控制不仅能维持计划能力,而且能保证承诺的条件,提高企业柔性。成本控制不仅体现在企业物流中,而且是业务决策的参考。
第三,建设以产品技术、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保证机制,确保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知识形态、经验形态和物化形态的发展。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操作技术的提高,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工具的运用都可增加供应链企业活动,使经营处于有利地位。供应链企业管理者必须持有不断改善的态度,强化适应环境的创新职能,才能确保经营机制的先进性和柔性。
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市场规律要求供应链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是供应链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供应链管理的来源所在。事实上,供应链系统内部及其环境中无不存在竞争因素。内部竞争主要表现在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制造商与分销商之间,供应商之间、制造商之间、分销商之间,及个体企业部门之间,所有竞争在供应链中形成内部的网络竞争格局。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之间的竞争体现讨价还价的能力,遵守合同规则、效益公平分配、风险合理分担是竞争的平衡点,因此供应链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一种竞争合作共存的内部竞争。
就内部竞争机制而言,主要有培植核心竞争力原则、长期效益原则和诚信原则。首先,核心竞争力以核心企业为基础,这是企业加入供应链的基础,企业通过培植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多的业务,形成规模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在同类企业中及供、产、销的关系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其次,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的平衡应是供应链企业考虑的另一问题,交易成本增加使企业业务拓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开拓新业务比维持老业务要费更多的资源。这就要求企业在科学计算成本的前提下,决定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的取舍问题。这对我国企业改变在长、短期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取短异长的弊端尤为重要。最后,按诚信原则参加竞争是目前供应链企业的明智之举。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一种委托―关系,客观上要求信息的对称性,建立公平条件下的内部竞争机制需要诚信最大化。
外部竞争原则主要包括:差异化原则、效益最大化原则和顾客满意度原则。外部竞争的焦点是顾客或市场份额。首先,顾客需求主要表现为价格、数量、样式、质量和时间等方面,供应链系统要满足这些基本需求,就必须在最终产品的成本、品种、交货期、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利用差别而制胜。其次,效益是供应链企业经营的本质所在,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就是要以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为此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结构,进行正确的市场行为,完成最佳的业绩。最后,顾客满意度原则是供应链竞争主体参与竞争的核心问题,只有满意度提高,才能留住老顾客,获得新顾客,才能提高供应链主体的市场份额,最终获得经济效益。
建立供应链企业的全面管理体系。供应链企业不仅从事经营活动,而且在竞争中寻找机会发展自己。为此,“效益型”管理模式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开展全面的管理。
其一,开展全过程管理,形成纵向的管理。开展全过程管理。按职能、权力、责任将管理分为经营层、管理层和作业层,形成纵向层次管理。经营层抓效果,是企业的最高机构,实质是信息、智囊、决策的高度集中,确定全员的使命、经营战略、经营思想和经营方针。管理层抓效益,是技术、职能机构,其实质是决策方案的执行者。将标准系统、综合系统、计划系统相统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供应链系统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作业层抓效率,是全员专业、现场、班组的管理者及作业人员组成的机构。按定额控制和作业组织生产活动,达到以效率为中心、提高原料利用率、生产转化率和产品合格率的目的。从而“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务。
其二,开展全方位管理,形成横向的管理。开展全方位管理。不同的专业管理,有不同的业务范围,不同的业务范围,有不同的职责,从而形成横向的管理。
健全以采购计划、制造计划和分销计划为核心的计划、调度和以财务管理为主导的企业基本管理职能,使供应链管理的主体能对客体产生好的效果,促进指挥、控制顺利实施。加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使企业生产条件得到最佳组合,从而保证劳动者创造使用价值。强化检查、审计、监督等方式的监查管理,以便达到技术、经济和财务的合理利用,提高信誉和经营能力,达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建立以营销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和创新的管理职能,不断改善现有的企业管理形态,从而保证企业在技术管理基础上稳健发展。强化综合管理,形成以经济核算为基础的会计、统计和企业管理在内的综合职能,促进管理信息、效益分配趋于合理化。
此外,实行民主管理,一切决策和计划的实施都应以调动职工积极性来实现,从而创造出好的企业文化及形象。
其三,开展管理小组活动,形成全员性的管理。每个小组都是管理活动的“载体”,开展管理小组活动就是通过“载体”探讨技术进步的可能性,这里的“活动”指任意投入产出过程且具有波动性。波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人的因素、原料因素、设备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供应链管理面向不确定性,使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点对供应链企业来说,跟踪核算、跟踪控制、跟踪管理尤为重要。掌握波动性,探讨技术进步,就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篇6
一、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优势
1.与客户联系紧密
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保持现有的客户关系,开拓新的客户和新的业务,电子商务为了达到客户满意必要要提供更加低成本,便捷的商业模式,保持与客户之间的良好互动,不断提高客户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就必须要扩宽供应链的业务范围。基于电子商务系统的供应链连接了供应链中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与最终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从而可以更加的便捷与客户交流,满足需求。
2.有利于业务的增长
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业务量。电子商务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学习先进管理方式,有计划的管理企业的业务实现了企业业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可以促进相关业务的发展。
3.有利于信息共享,更新信息流
供应链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的方式实现了相关交易使得企业可以获取有利信息,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满足供货商的供货情况,也有利于对客户进行追踪满意度的调查。因此通过便捷的电子商务系统来及时了解库存情况,达到提高效率,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的作用。
二、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劣势
1.信息技术的相关支持不够
信息技术是实现企业高效运转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整个供应链企业必须提高企业效益的必要措施。因此企业必须制定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构建企业供应链信息系统。而目前相关企业对于技术支持比较落后,不能及时反映企业所需要的信息流,所以需要企业对信息技术方面提供更加有利的支持。
2.相关企业的协作不利
电子商务给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经营环境,但企业之间不愿意通过协作来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盈利作为企业的首要目标,与其他企业之间合作必将对企业自身的利益产生影响这也导致了企业之间协作效果的不理想,因此良好的供应链协作势在必行。
三、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机遇
1.政府的监督
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各厂商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所以政府有必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此类生产厂商进行管制与监督。对于电商供应链来说,其销售的产品节省了资源,同时政府为了节约资源还会给予电商供应链某些税收减免或补贴等作为激励。
2.新的商业模式
采用电子商务方法实现供应链管理,增加量并不是取得效率提高的唯一方式。许多企业通过新的商业运作方式来挖掘新的商业机遇。电子商务供应链通过改变各个部分之间的作用和所负担的责任来改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电子商务供应链可以通过多个企业的联合开发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开发了新的市场。
四、电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
1.运营转化率
在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着如何将线下商品转移到线上,并减少中间啊环节提高运营效率问题。运营转化率主要是指如何降低成本吸引顾客方面。对于新型的零售企业来说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渠道也是一种新型的销售平台,这种运营方式的转变会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了运营的转化效率。
2.价格体系的制定
目前在给消费者定价的体系原则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有些电商企业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比如说团购,团购定价没有实行阶梯定价的原则,无论消费者数量的多少价格都是相同的,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购,真正的团购应该实行阶梯定价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能力,这样降低了对消费者的吸引,最终导致各方的利益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篇7
[关键词] 食品行业;绿色供应链;绿色食品
[中图分类号] F40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056-0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费逐渐丰富,而食品污染也随之加剧。同时,食品的不安全因素也更加复杂。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因而,食品行业的发展亟需科学系统的管理模式的实施,以实现安全的食品流通及食品消费。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是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食品业是从农户的原料生产开始,经商企加工、制造及流通,到商贩的分销,再到消费者,最终还包括食品废弃物的处理,从而形成其经营体系。根据其加工程度不同,有各自不同经营环节。但每一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都要影响到最终食品质量。因而,食品绿色供应管理强调经营体系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及单位企业内部的系统化的管理。同时,我国是食品消费大国,食品业的集约化经营也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资源瓶颈等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
绿色供应链管理也是国际上近年来提出并研究的课题。主要内容是在供应链当中强调“绿色”和“环境意识”,以求得整个供应链的清洁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具体说就是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清洁安全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同时提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从而实现企业和所在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实现食品安全以及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选择。
二、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食品相关行业的成本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素
1.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分析
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带来短期的成本上升。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限于食品绿色安全,整个管理过程中还要求节能、节水即对资源的集约使用。食品绿色供应管理还要求使用环保和可再生的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加强对废弃物的科学处理和循环利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会增加食品初期的生产加工制造成本、销售成本及相关的管理成本。此外,通过实施食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产生环境的保护、稀缺资源的节约等正外部性,但由于外部性难通过市场价格表现,也会增加相关食品企业的成本。再者,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实施绿色供应管理的企业在初期有可能难以将经营优势和产品优势的信息有效传递到市场,在食品市场还未形成良好经营环境和完成体系建设时期,消费者的逆向选择亦会增加企业成本。因而,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之初,如果不能由其市场竞争力及外部支持等方面的收益所弥补,将会成为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因素。
但从长期来看,食品行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将会降低体系的整体成本。如减少食品不安全事件产生的对生命财产及健康的损害。同时,减少相关企业因此而招致的破产损失。其次,良好的市场形象使相关食品生产、加工、制造企业降低由于贸易壁垒限制而增加的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成本。此外,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是降低整个社会长期成本的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
2.食品行业利益相关者实施绿色供应管理的利益因素
从食品行业来看,食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农牧业原料生产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销售者、食品流通环节的物流经营者、政府、食品消费者。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整个社会群体。共同的利益是食品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因而,目前的粗放式经营,相对混乱的市场秩序,食品污染日益复杂的现状是相关利益者忽视整体利益而追求局部利益的表现,这种现状必然是难以持续的,尤其随着消费者水平和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需求偏好会更加倾向于绿色安全的食品选择。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从长期看将会增加管理体系内食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相关企业的收益。
(二)消费者参与因素
目前,消费者参与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食品价格。一般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建立初期,成本上升而导致食品价格偏高。目前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总体相对较低的条件下,价格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整体的参与程度。而随着消费总体水平的提高,参与程度会逐渐上升。其次,消费者认知程度因素。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认同是影响消费者参与的又一因素。相关科学的普及和宣传教育会增加消费者的认知,从而会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程度。第三,消费者使用食品的偏好因素。食品的健康、安全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而食品污染的加剧会使消费者使用食品的偏好向注重食品的绿色健康安全方向发展。第四,食品质量承诺可信度因素。由于监督管理的缺位,产品信息不对称性等因素,导致承诺质量的产品出现劣质,承诺质量标准不能被严格执行。结果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消费者参与程度。
(三)政策环境及制度因素
国家食品管理体系由5个单元构成:1.食品法规;2.食品管理;3.食品监管;4.实验室检测;5.信息、教育、交流和培训。在食品生产企业中,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出口企业的出口食品卫生注册制度等官方要求,有些企业同时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卫生质量体系、HACCP体系等。但是企业同时运行两套或三套体系文件,各个管理体系相互独立,互不衔接,程序文件不能相互引用,造成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成本增加。目前,我国实行以市场准入为核心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食品管理涉及农、工、商三大产业,他们的标准和原则存在着广泛的不一致性。这种广泛的不一致性,造成食品安全质量监控的低效。
(四)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因素
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利益相关者提供绿色供应的能力也是制约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因素。其中,农户难以控制环境污染对原料的污染,农户对于农药兽药的使用控制,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等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对于一些小食品生产企业,尤其是在市场准入以外的加工制品的人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也是知识匮乏;在食品运输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质量最佳以及食品安全的冷链技术也是许多食品企业不能完整提供的;在食品销售环节,很多销售人员不具备如何使用安全的食品包装知识。同时,要使整个体系实现充分合作,成本降低,需要高效管理能力与合作能力,但目前这方面也存在各种局限。
:食品行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三、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是一种基于自然的活动原则。生态性原则的核心是保护。食品绿色供应链的设计要以生态学为指导,设计中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和生态性,使食品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使饮食活动成为人们加深对自然系统和文化系统更好理解的促进因素,树立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
(二)3R原则
要坚持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内容的3R运行原则。在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要做到能源消耗最小化和废弃物生产最小化。食品建筑物、加工设备、照明设备、食品清洗和食品冷藏等的设计都要高效利用能源,并充分利用可能被浪费的能源,以达到能源最小化。废弃物最小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各种对废物处理的办法来减少废物量和其带来的危害。对于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在食物和原料购买、食品包装、食物储藏、食品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要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使废弃物达到最小化。
(三)全程控制原则
企业大多只注重于食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而对食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则缺乏相应的管理。因此,实施以产品为龙头,面向全过程的管理是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原则之一。
(四)共赢原则
在处理环境与经济的冲突时,必须追求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方案。这就是企业经济与环境的共赢,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一)做好绿色食品生产的基础工作
首先,以生产基地为立足点,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产品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绿色食品的产业发展。如辽宁省盘锦、营口等沿海地区利用稻蟹套养技术,大力发展米业和水产业,建设绿色大米生产及加工基地。在阜新、朝阳的半牧区及环境未被污染的大城市郊区建设肉禽蛋奶等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其次,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促进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第三,加大绿色科技投入力度,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科技攻关,努力开发和创新绿色技术。要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绿色技术,提高技术引进中“软件”的比重。第四,要按照质量安全和绿色生态的理念,推进食品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保证绿色食品质量水平。
(二)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
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设计应从原料生产开始,贯穿整个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因而,对于企业来说首先是生产中使用清洁的能源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创新和运用等。其次原料使用和加工不仅要注重原材料的绿色无公害,对于大型食品企业可以通过建设集中加工、采购、贮存和配送。对原料进行统一加工来减少浪费,同时也减少运输成本及能源的浪费。在物流配送环节要避免产生包装物污染及运输过程来自外界的污染。第三,在企业环境方面,涉及到环境装修、装饰材料、灯光色彩等,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经营理念问题。企业内环境上,要减少乃至消除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生产车间环境污染。最后在食品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构建食品垃圾的“源头减量—集中回收—资源化再利用”的闭路循环体系。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下食品企业合作关系管理
供应链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生产商、贸易商、直到最终用户耦合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食品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良好的合作关系具有信息共享、相似性和社会联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能够提高合作企业的核心能力,使合作企业的绩效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稳定合作伙伴间的关系。由于合作企业在各自追求目标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和冲突,合作主体之间收益分配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与稳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协调机制来解决这类非对抗性冲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在规模、资产投入和创造能力等各方面各有不同,进行利益分配时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但这种评估是相对复杂的,要根据实践进行科学具体的设计。
(四)政府在食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提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和受益有很大的市场外部性。因而,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应承担相应的推介和引导责任并强化政策制度的监督管理与规范。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行的是多部门管理,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分工原则,实行分段监管。具体就是由农业系统、质检系统、技监局、工商系统、卫生系统、环保系统、药检局系统负责。这就要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相互衔接。首先,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其次,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健全各类信息传递渠道,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秩序混乱及消费者逆向选择行为的发生。第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一定时期内会提高企业经营成本与管理费用,因此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可通过适当降低“绿色餐饮”企业的税费标准,减免部分收费项目来减轻企业负担;通过表彰并适当奖励那些执行和实施情况较好的企业来调动企业积极性。此外降低信贷门槛或建立相关发展基金,从资金环节给予支持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庆华.影响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制约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2).
篇8
一、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求获得与顾客要求相适应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整体资源消耗量。这就要求各节点企业不再从事传统的分散经营管理行为,而是通过信息共享加强信任与合作,实现商品运动全过程的效率。传统成本理论由于把企业看作是独立于其他组织运作的经营单位,造成单个公司只注重本公司发生的成本,不能向供应商提供备货时间信息,并要求下游企业(或顾客)大批量购买,以减少本公司成本,但这样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总成本增加,并传递到最终用户中去。因此,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目标为:
(一)提高用户满意度。只有通过服务使产品差异化,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才能有效地使自己与竞争对手有所区别。良好的物流服务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区别”在客户印象里没有区别的产品,从而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扩大市场占有率。传统成本理论认为,服务质量与成本是一种同向增长的关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必然导致成本上升,这种成本管理的目标就是单纯地追求企业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平衡。但在供应链系统中,改善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两个目标可同时实现。
(二)形成核心竞争力目标。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企业着力营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利用资源优势,做好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的,可长期控制的、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关键业务,并借此在和其他优势企业结盟,强调联手达到“双赢”的供应链合作战略的最终目的。
(三)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最终成本最优。最终成本是指实际发生的到达客户时的总成本,包括运输成本、材料成本、制造成本、库存仓储成本、订单处理和信息成本等。供应链管理涉及内容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料和信息。因此成本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运输成本最小或减少库存,而在于采用系统方法来进行供应链管理,使系统交易总成本达到最小,使整个供应链流程的资源消耗最优。
二、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原则
(一)成本效益原则。供应链中成本管理的目的是以适当的成本实现高质量的顾客服务。不能无限度地提高服务水平,否则成本上升的速度太快,造成服务效率对应的销售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效益不能弥补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为了克服过分追求高水平服务的错误思想,避免过高的物流成本和出现过剩服务,企业可采用市场导向型物流服务战略,根据销售部门的反馈信息和参与竞争企业的服务标准,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相应制定本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准,控制物流成本。
(二)客户需求导向原则。供应链中的成本管理是一种需求拉动型的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将顾客需求及客户订单作为生产、采购的拉动力,以控制资金占用成本。需求拉动生产,即有市场需求才组织生产,企业的产、供、销等经济活动都要适时适量,从而达到减少存货占用资金、仓储费用及存货损失和价值损失等目的。
(三)从供应链联盟的整体出发控制成本的原则。传统的成本理论,强调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忽略合作。成本管理也较重视交易过程的价格比较,通过供应商的多头竞争,从中选择价格最低者作为合作者。供应链的整体性体现在企业自身流通环节的整合和与上、下游各节点企业间的整合两个方面。供应链成本管理,就是要摒弃传统的、部门分割的管理思想,把企业内部以及节点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看作一个整体功能过程,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体系。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思想要求企业通过整合,使供应链整体成本最优。
(四)供应链成本管理手段应多样化原则。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现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和供求信息在企业间的整合,建立客户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系统、全球采购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等技术支撑体系,改善企业传统业务标准,降低成本。
(五)加强合作、信息共享原则。在传统模式下,采购方很难参与供应商的生产组织过程和有关质量控制活动,相互间工作是不透明的,这就加大了验收时的质量控制难度。在采购过程中,采购一方处于有利位置,往往截留部分需求信息,人为设置沟通障碍,同时供应商们也隐瞒部分信息,采购双方都限制了有效的信息沟通。信息不对称,加大了采购双方的成本。信息共享对于供应链合作伙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生产商还是经销商,都应随时获得反应供应链运行情况的信息。这种信息共享建立在体系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之上,这要求各合作伙伴之间要有更深层次的信任,而不是简单的数据关系。
三、供应链中成本管理思想的转变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方式的转变
1、从为库存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在供应链模式下,采购活动以物料申请单拉动方式进行,物料申请单的产生是在用户需求订单或预测报告的拉动下产生的,然后,由物料申请单再拉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依靠准时化订单拉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得以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信息共享的程度大幅提高。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也能与采购各部门一样共享市场预测、生产进程等信息,提高供应商的应变能力,减少信息失真。同时,在订货过程中不断进行信息反馈,修正订货计划,使订货与需求变化保持同步。
3、质量与交货期控制方式的转变。在供应链环境下,对质量与交货期的要求比对价格因素的要求更为重要,为减少这两个关键因素给整个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下游企业应把被动的事后控制方式,转变为事前和事中控制方式。所谓事前控制是指考察并选择具有足够供应能力和合作意向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事中控制是在采购-供应计划执行期间,通过信息系统,向供应商反馈物料质量和交货期的完成情况,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促使其尽快改善缺陷。也可以向供应企业内派驻质监员,实时监控物料准备情况,避免到货验收时漫无目的的重复检验。
(二)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思想的转变
篇9
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MBA、EMBA等管理教育均将企业供应链管理包含在内。
2、供应链管理就是协调企业内外资源来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我们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看作为一个虚拟企业同盟,而把任一个企业看作为这个虚拟企业同盟中的一个部门,同盟的内部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只不过同盟的组成是动态的,根据市场需要随时在发生变化。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缩短现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提供可预测收入。
4、供应链管理的七项原则: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更贴近客户的产品;时间延迟;策略性的确定货源和采购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关键词:维修器材;供应链;装备
中图分类号:E246 文献标识码:A
装备维修器材是海警部队进行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影响装备保障费用和效能的重要因素。作为装备维修保障的重要资源,维修器材不仅直接影响到故障装备的及时修复,也是保障工作中经费投入最大的方面。据资料统计,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维修所需要的器材保障费用约占整个维修费用的一半以上。因此,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的效果直接影响车辆装备保障的军事、经济效益。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由进行原材料获取,加工原材料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或企业部门构成的网络。从供应链管理的构成来看,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实体主要是供应商(还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参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与协调问题。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出现,在给地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军事物流的发展,特别是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模式的发展突破提供了新的契机。假设:依托社会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国家经济力量,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可以降低装备维修器材保障成本,实现海警部队“保障有力”。
2 可行性分析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可行,主要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其军事目标的可达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从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采用的“即时后勤补给”战略来看,其采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对物流系统进行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海警装备维修器材多侧重于平时保障,同时要做好战时储备。其目标是将各级装备维修器材机关部门、基层单位等和地方器材供应商链接成为一个协调一致、相互支援、可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集成系统,从而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为海警部队各级别单位的正常运输勤务提供恰当数量的正确器材。优化的目标与供应链管理的实质是一致的。即:紧密结合用户需求,以系统和整体观念进行供应管理。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从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如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运作流程和信息系统等。海警部队已基本具备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物流装备和信息系统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级领导大力支持优化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许多相关部门从切身利益出发也非常配合工作;第二,海警部队具备一批懂物流、精管理、会保障的专业人才,为成功应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装备维修器材保障储备了人力资源;第三,随着地方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和近年来海警部队逐步加大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立足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海警部队能实施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管理和“保障有力”。
我国物流业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与管道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了投入,公路和铁路建设投资成数倍增长;另外,从优化项目经费的费效比分析,海警装备类型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装备维修器材需求的种类和频次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为供应链环境下装备维修器材的联合供应和协同保障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利于提高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经济效益。
通过从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三个方面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是可行的。
3 供应链设计
3.1 供应链设计目标
利用供应链思想进行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主要是通过设计供应链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系统集成。通过供应链设计,把装备维修器材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单位或部门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供应链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集成优化。
(2)技术先进。通过供应链设计,海警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运作采用更加智能的物流设备、更加先进的物流技术,在物联网环境下实施装备维修器材管理。
(3)需求拉动。通过供应链设计,实现基层部队“需求”拉动装备维修器材“供应”的保障模式,即根据需求拉动确定供应。
(4)协同合作。通过供应链设计,协同合作意识将贯穿整个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主要体现在信息共享、围绕基层部队的需求共同解决问题、业务上不再有重复性工作、信息能实时准确获得等方面。
3.2 供应链类型选择
供应链类型的合理选择借鉴不同的军事供应链和企业供应链。军事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军事需求,企业供应链分析有助于明确效益需求。军事供应链一般分为平时的军事供应链和战时的军事供应链[1]。平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训练和战备建设的需要,强调压缩后勤规模,强调充分利用可支配的后勤资源,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和质量;战时的军事供应链主要是为了满足部队作战任务的需求,强调的是产品和服务的速度、柔性和质量。传统的供应链类型主要分为推动式和拉动式两种。推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出发,经由半成品、产成品、市场,直至最终用户的物流主导过程。拉动式供应链是指从客户需求出发,按照客户的需求设计产品或服务,再根据设计组织材料进行生产,这是一种以需求信息流为主导的供应链。
供应链类型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突发事件、通用性不同、器材需求量差异等。综合考虑海警装备维修器材需求不稳定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装备维修器材需求发生波动或需求不确定需要将“推动式”和“拉动式”供应链综合起来。配送中心可以灵活地根据保障任务的突变做出快速响应,将其作为“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的分界点比较合适,如图1所示。
3.3 节点设计分析
根据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的特点,设计的供应链节点包括装备维修器材供应商、配送中心、部队用户。
(1)器材供应商节点。器材供应商节点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供应商的规模;二是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供应商的规模大小决定了其能为部队提供的服务水平,供应商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是否处在海警部队最佳的供应保障范围内。
(2)配送中心节点。配送中心是装备维修器材供应链中连接上游器材供应商和下游部队用户的核心环节,在海警装备维修器材保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配送中心节点要使器材供应适应部队需求变化;配送中心节点要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配送中心节点要提供优质的保管、配送和信息服务。
(3)部队用户节点。海警部队保障有四级单位,从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的实践出发,需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中部队用户节点的粒度。依据海警部队财务制度,综合分析,三、四级单位没有独立的财务结算权限,经费开支需经过二级单位统一预算。另外,二级单位有保障经费预算权限,在制度上也符合保障要求。因此,选择一、二级单位作为供应链中的部队用户节点最为合适。即:由配送中心或供应商将器材直接配送到一、二级单位,其他单位由二级单位另行组织。
3.4 保障模式设计
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模式设计遵循了提高供应链的柔性和反应性的原则,并考虑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动态性。保障模式大致可以设计为两种: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直达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订单一次配送到位,过程简单;减少配送中心运营成本;系统内总物流成本低。不足是及时响应时间长、供应速度慢;收货响应时间长;增加了各使用单位重复备货成本;企业仓库库存金额增加。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的优点是实现配送运输规模化,增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配送中心的建立分摊了器材供应商库存成本;缺点是增加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和运输成本及器材中转次数。
论文认为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供应链设计,应兼具以上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的优点,即:建立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枢纽,部队的需求信息在这里汇总;配送中心可以保障通用性较低的维修器材和应对突发事件造成波动的器材需求。器材供应商仓库,以就近原则保障部队用户需求,避免器材的重复运输,也减少了配送中心的采购、库存、配送、运输工作。
假定A省有i个器材供应商,B直辖市有j个器材供应商,C省有k个器材供应商。图2表示了两种供应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图中实线箭头表示由配送中心配送部队用户的器材流动方向,虚线表示部分由供应商直接配送部队用户器材流动方向。
直达配送保障模式和中转配送保障模式相结合的供应链框架具有动态性特点。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部队用户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保障任务的变化和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大小不同而改变。
基于上述供应链框架的器材保障流程描述:以系统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根据器材的通用程度和供应商的地点,选择不同的库存策略和配送方式。这里的库存策略有配送中心是否零库存两种,配送方式分为供应商配送和配送中心配送。通用性的高低影响器材库存策略,通用性高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零库存,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配送中心的库存成本,而当器材供应中断时,部队用户也可以直接从市场采购所需的器材,不会影响部队任务的完成;对于通用性低的器材采取配送中心安全库存,这样既满足了部队用户的需求,提高了部队用户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供应商与部队用户之间的距离影响配送方式的选择,距离较近时采取供应商直达配送模式,距离较远时则由各个供应商将器材运送到配送中心统一分拣,然后再分别配送到部队用户。以就近配送原则决定是否由供应商直接供应,不仅降低了器材运输时间和成本,同时也降低了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和库存成本。
4 结 论
论文结合现行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系统分析,论证了装备维修器材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军事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明确了车辆通用器材供应链设计目标和类型。最后,对供应链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配送中心进行了规划设计,说明了供应链节点和供应保障模式,给出的海警部队装备维修器材保障结构对现行的供应保障模式有一定的优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宪刚. 中美军队后勤管理比较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
[2] 宋方,蒋长兵. 现代物流案例教学与实例[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 上一篇:春季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下一篇:小学语文识字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