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影行业的发展现状

篇1

1 当前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随着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机组容量的快速提高,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不断地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最新成果而迅速发展和完善,近几年更是日新月异,一方面作为机组主要控制系统的DCS,已在控制结构和控制范围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厂级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SIS)、现场总线技术和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控制技术的应用,给热工自动化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1.1 DCS的应用与发展

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变化,在二十世纪给人耳目一新的是DCS的应用,而当今则是DCS的应用范围和功能的迅速扩展。

1.1.1 DCS应用范围的迅速扩展

20世纪末,DCS在国内燃煤机组上应用时,其监控功能覆盖范围还仅限DAS、MCS、FSSS和SCS四项。即使在2004年的Q/DG1-K401-2004《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规范书》中,DCS应用的主要功能子系统仍然还是以上四项,但实际上近几年DCS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除了一大批高参数、大容量、不同控制结构的燃煤火电机组(如浙江玉环电厂1000MW机组)的各个控制子系统全面应用外,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空冷系统、大型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等新工艺上都成功应用。可以说只要工艺上能够实现的系统,DCS都能实现对其进行可靠控制。

1.1.2 单元机组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崛起

随着一些电厂将电气发变组和厂用电系统的控制(ECS)功能纳入DCS的SCS控制功能范围,ETS控制功能改由DCS模件构成,DEH与DCS的软硬件合二为一,以及一些机组的烟气湿法脱硫控制直接进入单元机组DCS控制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控制系统一体化,在DCS技术的发展推动下而走向成熟。

由于一体化减少了信号间的连接接口以及因接口及线路异常带来的传递过程故障,减少了备品备件的品种和数量,降低了维护的工作量及费用,所以近几年一体化控制系统在不同容量的新建机组中逐渐得到应用,如浙江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机组、台州电厂2×300MW机组和安徽凤台电厂4×600MW机组均全厂采用西屋Ovation系统,国华浙能宁海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西门子公司的T-XP系统,大唐乌沙山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I/A系统,浙江乐清电厂4×600MW机组全厂采用ABB公司的SYMPHONY系统等。

控制系统一体化的实现,是电力行业DCS应用功能快速发展的体现。排除人为因素外,控制系统一体化将为越来越多的电厂所采用。

1.1.3 DCS结构变化,应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DCS系统在结构上发生变化。过去强调的是控制功能尽可能分散,由此带来的是使用过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间连接。但过多的控制器和接口间连接,不一定能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相反到有可能导致故障停机的概率增加。何况单元机组各个控制系统间的信号联系千丝万缕,互相牵连,一对控制器故障就可能导致机组停机,即使没有直接导致停机,也会影响其它控制器因失去正确的信号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随着控制器功能与容量的成倍增加、更多安全措施(包括采用安全性控制器)、冗余技术的采用(有的DCS的核心部件CPU,采用2×2冗余方式)以及速度与可靠性的提高,目前DCS正在转向适度集中,将相互联系密切的多个控制系统和非常复杂的控制功能集中在一对控制器中,以及上述所说的单元机组采用一体化控制系统,正成为DCS应用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不但减少了故障环节,还因内部信息交换方便和信息传递途径的减少而提高了可靠性。

此外,随着近几年DCS应用技术的发展,如采用通用化的硬件平台,独立的应用软件体系,标准化的通讯协议,PLC控制器的融入,FCS功能的实现,一键启动技术的成功应用等,都为DCS增添了新的活力,功能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更加宽广。

1.2 全厂辅控系统走向集中监控

一个火电厂有10多个辅助车间,国内过去通常都是由PLC和上位机构成各自的网络,在各车间控制室内单独控制,因此得配备大量的运行人员。为了提高外围设备控制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随着DCS技术和网络通讯功能的提高,目前各个辅助车间的控制已趋向适度集中,整合成一个辅控网(简称BOP 即Balance Of Plant的缩写)方向发展,即将相互独立的各个外围辅助系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全厂IT系统上进行运行状况监控,实现外围控制少人值班或无人值班。

近几年新建工程迅速向这个方向发展。如国华浙能宁海电厂一期工程(4×600MW)燃煤机组BOP覆盖了水、煤、灰等共13个辅助车间子系统的监控,下设水、煤、灰三个监控点,集中监控点设在四机一控室里,打破了传统的全厂辅助车间运行管理模式,不但比常规减员30%,还提升了全厂运行管理水平。整个辅控网的硬件和软件的统一,减少了库存备品备件及日常管理维护费用[1]。由于取消了多个就地控制室,使得基建费用和今后的维护费用都减少。一些老厂的辅助车间也在进行BOP改造,其中浙江省第一家完成改造的是嘉兴发电厂2×300MW机组,取得较好效果。

1.3 变频技术的普及应用与发展

变频器作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功率变换部件,以提供高性能变压变频可控的交流电源的特点,前些年在火电厂小型电机(如给粉机、凝泵)等控制上的应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于变频调速不但在调速范围和精度,动态响应速度,低速转动力矩,工作效率,方便使用方面表现出优越性,更重要的是节能效果在经济及社会效益上产生的显著效应,因此继一些中小型电机上普遍应用后,近年来交流变频调速技术,扩展到一些高压电机的控制上试用,如送、引风机和给水泵电机转速的控制等。

因为蕴藏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可以预见随着高压变频器可靠性的提高、一次性投资降低和对电网的谐波干扰减少,更多机组的风机、水泵上的大电机会走向变频调速控制,在一段时间内,变频技术将继续在火电厂节能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1.4 局部系统应用现场总线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带来新型自动化仪表的涌现,现场总线系统(FCS)是其中一种,它和DCS紧密结合,是提高控制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实时性、快速性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解决现场设备的现代化管理,以及降低工程投资等的一项先进的和有效的组合。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现场总线已应用到各个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最典型的是德国尼德豪森电厂2×950MW机组的控制系统,采用的就是PROFIBUS现场总线。

我国政府从“九五”起,开始投资支持现场总线的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HART仪表、FF仪表开始生产。但电厂控制由于其高可靠性的要求,目前缺乏大型示范工程,缺乏现场总线对电厂的设计、安装、调试、生产和管理等方面影响的研究,因此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仍处于探讨摸索阶段,近二年我国有十多个工程应用了现场总线,但都是在局部系统上,其中: 国华浙能宁海电厂,在单元机组的开、闭式水系统中的电动门控制采用Profibus DP总线技术,电动执行机构采用原装进口德国欧玛公司的一体化智能型产品Puma Matic,带有双通道Profibus-DP冗余总线接口作为DP从站挂在总线上。为了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总线光纤、作为总线上的第一类DP主站的AP和相应的光电转换装置都采用了冗余结构,这是国内首家在过程控制中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火力发电厂。

华能玉环电厂的补给水处理系统和废水系统[2],采用了二层通讯网络结构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其链路设备和主站级网络采用冗余配置。控制系统人机终端与主控制器之间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以太网交换机采用ITP形式接口,四台交换机构成光纤高速路网。现场设备层之间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通讯。主环网采用光缆,分支现场总线通讯选用总线电缆。配置二套冗余的主控制器,分别用于锅炉补给水系统和废水系统,且各自有两条由光电耦合器组成的现场总线环形光缆网构成冗余配置,所有现场仪表和气动阀门定位器(均采用带PA总线接口),通过DP/PA耦合器连接到现场总线上。中低压电器设备(MCC)采用具有现场总线通信接口功能的智能电机控制器。加药泵的电动机采用带总线的变频器。锅炉补给水的阴阳离子床气动隔膜阀的电磁控制阀,采用具有总线接口的阀岛来控制,阀岛与现场总线连接。这是国内在局部过程控制中全面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的首个火电厂,其应用实践表明,辅控网全面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已成熟。

1.5 热工控制优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随着过程生产领域对控制系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控制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火电厂热力流程对系统稳定性和性能最优化方面的要求,汽温超标已经成为制约机组负荷变化响应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障碍之一(燃烧优化主要是锅炉专业在进行,本文不作讨论)。由此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些现代控制系统逐步在火电厂过程控制领域中得到应用。如基于过程模型并在线动态求解优化问题的模型预测控制(简称MPC)法、让自动装置模拟人工操作的经验和规律来实现复杂被控对象自动控制的模糊控制法、利用熟练操作员手动成功操作的经验数据,在常规的串级PID调节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前馈控制作用等,在提高热工控制系统(尤其是汽温控制系统)品质过程中取得较好效果。

如宁海发电厂使用的西门子公司PROFI系统,充分使用了基于模型的现代控制理论,其中汽温控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组汽温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1中,用基于状态空间算法的状态观测器解决汽温这种大滞后对象的延迟造成的控制滞后,焓值变增益控制器解决蒸汽压力的变化对温度控制的影响,基于模型的Smith预估器对导前温度的变化进行提前控制;通过自学习功能块实时补偿减温水阀门特性的变化;而对再热汽温控制,尽量以烟道挡板作为调节手段,不采用或少采用减温水作为控制手段,以提高机组效率;在机组协调控制模块中,采用非最小化形式描述的离散卷积和模型,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根据控制品质的二次型性能指标连续对预测输出进行优化计算,实时对模型失配、时变和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补偿,提高系统的控制效果;PROFI投入后,AGC状态下以2% Pe /min负荷率变化时的响应时间为57秒,压力最大偏差0.208MPa,汽包水位变化最高和最低之差为-38.86mm,炉膛负压变化曲线最高值和最低值差-145Pa,主蒸汽温度偏差稳态基本控制在2℃以内,动态基本控制在5℃以内。

1.6 SIS系统的应用发展

SIS系统是实现电厂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种分散控制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实时信息共享的桥梁,其功能包括厂级实时数据采集与监视,厂级性能计算与分析。在电网明确调度方式有非直调方式且应用软件成熟的前提下,可以设置负荷调度分配功能。设备故障诊断功能、寿命管理功能、系统优化功能以及其它功能(根据电厂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设置)[3]。自从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规划总院在2000年提出这一概念和规划后,至今估计有200家多电厂建立了SIS系统,可谓发展相当迅速。

但是自从SIS系统投运以来,其所起的作用只是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和可打印各类生产报表,能够真正把SIS的应用功能尽情发挥出来的很少,其面向统计/生产管理的数据分析工具,基于热经济性分析的运行优化,以品质经济性为目标的控制优化,以提高可靠性为目的的设备故障诊断等功能基本多数都未能付绪实施。其原因主要有设计不够完善,多数SIS厂家并没有完全吃透专业性极强的后台程序及算法,使其在生产实际中未能发挥作用,加上与现场生产脱节,因此SIS商所能做的只是利用网络技术,边搭建一个基本的SIS 架构边进行摸索。此外SIS应涵盖哪些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也缓慢了其功能的应用。

但从大的方向上看,SIS系统的建设符合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中国电力市场发展的趋势,将给发电厂特别是大型的现代化发电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动向及前景

随着国家法律对环保日益严格的要求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未来热工系统将围绕 “节能增效,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向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新的测量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得以应用,将使机组的运行操作和故障处理,象操作普通计算机一样方便。

2.1 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是热工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

单元机组DCS的普及应用,使得机组的监控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它的监控智能化程度在电力行业却没有多大提高。虽然许多智能化的监视、控制软件在国内化工、冶金行业中都有较好的应用并取得效益,可在我国电力行业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所起步。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电厂单元机组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将是一种趋势,因此未来数年里,实现信息智能化的仪表与软件将会在火电厂得到发展与应用,如:

仪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现场智能传感器进行在线远程组态和参数设置、对因安装位置和高静压造成的零位飘移进行远程修正,精度自动进行标定,计算各类误差, 并生成标定曲线和报告;自动跟踪并记录仪表运行过程中综合的状态变化,如掉电、高低限报警、取压管路是否有堵或零位是否有飘移等。

阀门智能管理软件将对智能化阀门进行在线组态、调试、自动标定和开度阶跃测试,判断阀门阀杆是否卡涩, 阀芯是否有磨损等,通过阀门性能状况的全面评估,为实现预测性维护提供决策。

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智能管理软件将对重要转动设备的状态如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等,综合采用基于可靠性的状态监测多种技术,通过振动、油的分析以及电机诊断,快速分析(是否存在平衡不好,基础松动, 冲击负荷,轴承磨损)等现象和识别故障隐患, 在隐患尚未扩展之前发出报警,为停机检修提供指导和帮助。

智能化报警软件将对报警信号进行汇类统计、分析和预测,对机组运行趋势和状态作出分析、判断,用以指导运行人员的操作;故障预测、故障诊断以及状态维修等专用软件,将在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机组潜力中发挥作用。单元机组监控智能化将带来机组检修方式的转变,以往定期的、被动式维护将向预测性、主动式为主的维护方式过渡,检修计划将根据机组实际状况安排。

2.2 过程控制优化软件将得到进一步应用

进一步提高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调节范围和品质指标,是火电厂热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有关自适应、状态预测、模糊控制及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在电厂控制系统优化应用的报道有不少,但据笔者了解真正运行效果好的不多。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加剧,安全、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明显效果、通用性强、安装调试方便的优化控制专用软件(尤其是燃烧和蒸汽温度优化、性能分析软件、)将会在电厂得到亲睐、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目前机组的AGC均为单机方式(由调度直接把负荷指令发给投入AGC的机组)。由于电网负荷变化频繁,使投入AGC的机组始终处于相应的变负荷状态,锅炉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波动幅度大,辅机、阀门、挡板等设备动作频繁,这种方式对机组和设备的寿命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发电成本的提高,发电企业需从各个角度考虑如何切实降低电厂运行成本,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因此配置全厂负荷分配系统(即电网调度向电厂发一个全厂负荷指令,由电厂的全厂负荷分配系统,以机组的煤耗成本特性为基础,在机组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经济合理地选择安排机组的负荷或变负荷任务,使全厂发电的煤耗成本最低,降低电厂的发电成本)将是发电企业必然的要求,相信不久的将来,单机AGC方式将会向全厂负荷分配方式转变。转贴于

SIS系统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二次开发,促进自身应用技术走向成熟,在确保火电厂安全、环保、高效益及深化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发挥作用。

2.3 现场总线与DCS相互依存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里,现场总线将与DCS、PLC相互依存发展,现场总线借助于DCS和PLC平台发展自身的应用空间,DCS和PLC则借助于现场总线完善自身的功能。

2.3.1 现场总线与DCS的关系

现场总线作为一个完整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目前还难以迅速应用到整个电厂中,而DCS虽然是电厂目前在线运行机组的主流控制系统,但由于其检测和执行等现场仪表信号仍采用模拟量信号,无法满足工程师站上对现场仪表进行诊断、维护和管理的要求,限制了控制过程视野,因此DCS通过容入通信协议国际标准化的现场总线和适合现场总线连接的智能化仪表、阀门,并将自身的输出驱动功能分离移到现场或由现场智能驱动器代替,功能简单且相对集中的控制系统下放到采用FCS控制和处理功能的现场智能仪表中,然后由少量的几根同轴电缆(或光缆)和紧急停炉停机控制用电缆,通过全数字化通信与控制室连接。将有助于降低电厂造价,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拓宽各自的功能,推动各自的发展。除新建电厂将会更多的采用现场总线的智能设备外,也会成为运行多年的机组下一步的改造计划。

2.3.2 现场总线与PLC的关系

现场总线在电厂的应用将借助于PLC,这不但因为PLC已广泛应用于电厂辅助设备的控制,将现场总线技术和产品溶合到PLC系统中,成为PLC系统中的一部分或者成为PLC系统的延伸部分,在辅助设备的控制中将直接明显地体现其经济效益。还因为现场总线和PLC的制造商间关系密切,如Contr01.Net、ProfiBus等本身就是由PLC的主要生产供货商支持开发。

由于电厂现场的环境恶劣,温度高、灰尘多、湿度变化大,因此现场总线在电厂应用,首先要解决的是自身质量。

2.4 辅助车间(系统)集控将得到全面推广

随着发电厂对减员增效的要求和运行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辅助车间(系统)通过辅控网集控将会得到进一步全面推广。但在实施过程中,目前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辅控系统I/O点数量大(浙江宁海电厂已达到10000点),各辅助车间物理位置分散,存在远距离通信、信号衰减和网络干扰问题,因此监控系统主干通信网宜采用多模光缆以确保通信信号的可靠性。

(2)各辅助控制系统采用不同的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协议不同,甚至不同的物理接口,因此须解决网络通信协议的转换问题,选型时应事先规定好各系统间的接口连接协议。

(3)各个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为不同的厂商供货,由于使用的软件不同,其操作员站的人机界面很有可能不一致。因此选型时应注意上位机软件,设计统一的人机界面,采用统一的风格及操作方式,以便方便各系统画面接入BOP网络。

辅助车间集控系统能否实现设计目标,除了自身的技术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助系统本身的自动投入情况。因此高可靠性的执行机构、动作灵活可靠的限位开关、智能化的变送器将会得到应用;

2.5 单元机组监控系统的物理配置趋向集中布置

过去一个集控室的概念,通常为一台单元机组独用或为二台机组合用,电子室分成若干个小型的电子设备间,分别布置在锅炉、汽轮机房或其它主设备附近。其优点是节省了电缆。但随着机组容量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深化,近几年集控室的概念扩大,出现了全厂单元机组集中于一个控制室,单元机组的电子设备间集中,现场一般的监视信号大量采用远程I/O柜的配置方式趋势,如浙江省国华浙能宁海发电厂(获国家金奖),一期工程四台机组一个控制室集中监控,单元机组电子室集中,提高了机组运行管理水平。

2.6 APS技术应用

APS是机组级顺序控制系统的代名词。在机组启动中,仅需按下一个启动控制键,整个机组就将按照设计的先后顺序、规定的时间和各控制子系统的工作情况,自动启停过程中的相关设备,协调机炉电各系统的控制,在少量人工干预甚至完全不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地完成整台机组的启停。但由于设备自身的可控性和可用率不满足自动化要求,加上一些工艺和技术上还存在问题,需要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改进,所以目前燃煤机组实施APS系统的还不多见。

由于APS系统的实质是电厂运行规程的程序化,其优势在于可以大大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人为操作中的各种不稳定因素,缩短机组启停时间。作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机组整体自动化水平,增强在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会成为未来机组控制发展的方向之一,引导设计、控制系统厂商和电厂人员更多地去深入研究,设计和完善功能,并付绪实施。

2.7 无线测量技术应用

无线测量技术能监视和控制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更多情况,获得关键的工艺信息,整合进入DCS。除节省大量安装成本以外,还将推动基本过程和自动化技术的改善。如供热、供油和煤计量,酸碱、污水区域测量等,都可能通过无线测量技术实现远程监控。

2.8 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将深入

由于热控系统硬软件的性能与质量、控制逻辑的完善性和合理性、保护信号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护连锁信号的定值和延迟时间设置,以及热控人员的检修和维护水平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此使得热控保护系统误动作引起机组跳闸事件还时有发生。在电力生产企业面临安全考核风险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本着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及效益优先原则,从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着手,深入开展技术研究,是热工自动化系统近期的一项急需进行的工作。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技术研究工作,包括控制软硬件的合理配置,采集信号的可靠性、干扰信号的抑制,控制逻辑的优化、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的完善等。随着机组控制可靠性要求的提高,重要控制子系统的硬件配置中,将会采用安全型控制器、安全型PLC系统或者它们的整合,保护采集信号将会更多的采用三选二判断逻辑。独立的测量装置需要设计干扰信号抑制功能。此外基建机组一味以最低价中标的招标模式也应得到扭转(最低价中标,迫使厂商通过减少配置来降低投标价,导致控制系统可靠性下降)。

2.9 火电厂机组检修运行维护方式将改变

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发电企业将趋向集约化经营和管理结构扁平化,为提高经济效益,发电企业在多发电,以提高机组利用小时的同时,将会通过减少生产人员的配备,密切与外包检修企业之间的联系,让专业检修队伍取替本厂检修队伍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检修维修工作社会化将是一种趋势。此外DCS的一体化及其向各功能领域渗透,提高电厂整体协调和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将会使电厂原专业间及专业内的分工重新调整,比如热工与电气二次回路的专业划分打通。为了降低成本,电厂不再保持大批的检修维修人员,因此检修维护方式也将因此而改变,比如让生产厂家和公司承担DCS和相关设备的检修工作。

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热工自动化系统所依赖的测量仪表也大量增加。在现场总线和智能仪表未全面使用的情况下,这些仪表还需定期校验。为提高测量仪表校验工作的效率,实现测量仪表从校验、基础数据台帐的建立、设备校验计划和日常维护工作的产生、执行、校验、数据输入、终结及统计分析,周期调整等的全过程自动管理代替人工管理,将是电厂仪表管理发展的趋势,因此全自动仪表校验装置和自动管理软件的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

篇2

>> 俄罗斯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俄罗斯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俄罗斯网络数字化产业发展现状 俄罗斯电信产业现状及走势 成都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俄罗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俄罗斯促进民用航空业战略发展的现状及展望 郑州发展创意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对策 俄罗斯酒店业的发展与现状 浅析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 俄罗斯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俄罗斯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湖南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前景分析 俄罗斯家电市场发展现状及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启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及英文出版材料:Zelentsova e,加利福尼亚.创意产业。俄罗斯的概况[电子资源]/莫斯科创意产业局;俄罗斯和东欧研究所。赫尔辛基:创意罗盘项目,2011年出版,56页。

[2]2008年创意经济报告:挑战评估创意经济走向及作出明智的决策[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08年。网址:http:///en/docs/ditc20082cer_en.pdf。 2010年创意经济报告:创意经济:一个可行的发展方案[电子资源]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联合国2010年。网址:http:///en/docs/ditctab20103_en.pdf。

[3]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克兰。

[4]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出口份额:音乐50.86%、影视制作70.49%;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8.2%、时尚25.94%、玻璃艺术28.16%、室内艺术21.6%、珠宝首饰61.01%、玩具18.03%;新媒体:视频游戏33.45%、在线影音下载85.16%;视觉艺术:绘画0.62%、摄影21.91%、雕塑87.38%、古董0.0%。

[5]俄罗斯在2005年经济转型期进口份额:音乐22.08%、影视制作16.13%;设计:图形及建筑设计33.40%、时尚49.86%、玻璃艺术58.33%、室内艺术5.13%、珠宝首饰12.42%、玩具63.58%;新媒体:视频游戏47.72%、在线影音下载14.5%,视觉艺术:绘画61.78%、摄影34.14%、雕塑53.75%、古董82.16%。

[6]影视制作占视听艺术出口总量的1.11%,进口总量的1.17%。

[7]参见:Zelentsova.梅尔维尔.文化政策和文化经济:建立区域战略经济。2010年。

[8]同上。

篇3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3)》

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动画电影更是步入发展的快速通道。自从2009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连续3年在票房和观影人次方面的增幅居其他类型电影之首,并在制作、技术和故事等方面均有所进步。但同时,在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拓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还缺乏龙头产品和龙头企业。这就让业界不得不在低头快速赶路的同时,更多审视和研究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正是基于此,中国国际动漫节从2014年开始与《综艺报》社达成合作联手举办动画电影论坛暨国产动画电影专场杭州推介活动,并编写出版年度《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持,助力中国动画电影的大发展。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3)》全面反映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按照产业链框架,对2013年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创作、营销发行、放映市场、国际合作、非票房收入、衍生品开发等进行了梳理,对行业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对亮点和经验进行总结,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反映中国动画电影的窗口和反映中国动画电影发展趋势的风向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十分注重行业和市场数据的采集和使用,为从业者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参考;同时,作为年度报告,本书还具备历史维度和国际视野,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坐标。

聚焦“中国动画电影的升级之路”

嘉宾们围绕“中国动画电影的升级之路”对形象、故事、制作、技术、发行等方面展开高峰对话。前法国昂西动画节主席Tiziana Loschi女士分享了法国和欧洲动画电影制作、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经验;腾讯陈英杰先生分享了国产动画电影在营销推广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指出电影界与新媒体跨界合作对未来电影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梅女士分享了关于国产原创动画电影在前期开发、形象设定,以及营销推广和版权开发、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的经验;杭州方块动漫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动画电影《甜心格格》总监制钱国栋先生则分享了杭州本土动漫企业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15部优秀动画电影向“市场”路演

篇4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对策研究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解决,将影响我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了解现状、借鉴外国成功模式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我们提升国产电影占领国内更大市场,还有助于寻找进军国际市场的突破口,最终逐步形成适合中国电影产业情形的良性运作模式。

2.我国电影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我国电影产业现状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产出以涨幅高达30.18%的成绩达到了票房170.73亿,国产电影票房占48.5%;国产电影上映172部;新增数字影厅银幕3832块;2012年电影产业规模超过250亿,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

2.2 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我国电影产业取得了进一步突破的同时,不难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国内电影票房增速迅猛,但国外电影占份额比重逐年增加。国产电影票房占总票房比例已经由2008年的59%降为2012年的48.5%。国产电影也是近年来首次不敌外国电影。

(2)国内电影产量持续走高,但上映比例低。2012年全年国产电影893部,但上映的只有172部,上映比例仅为19%。

(3)国内电影陷入怪圈:高投资低回报,低投入高收益。2012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投资方投资6亿,但是投资方收到的票房分成仅为2.4亿,亏损了3.6亿;而《人再囧途之泰囧》凭借着3000万的投资,投资方票房分成竟然达到了4.4亿,堪称2012年最赚的电影。

(4)中国电影技术支撑不足。国内对电影技术的人才培养和研发不足,国产电影摄制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大多产于国外,影片后期处理过多依赖外国公司完成。

(5)电影衍生产品的产业发展落后。我国电影业衍生品开发较少,产业附加值低,产业链过早、过窄终止于影院。

(6)电影作为载体的市场文化开发不足。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将超过250亿,虽然是大踏步前进,但相比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电影产业所占比重甚微。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剖析,得出造成我国电影产业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为:

(1)国内缺乏专门培养电影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和相关技术设备的研究所,关键设备没能实现国产化,电影制作缺乏工程化管理;

(2)产业的发展与剧本创作的发展不同步。目前的剧本选材内容旧、范围窄,多为题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文化需求;

(3)企业认识不到电影衍生商品产业的巨大价值,通常情况下,电影衍生商品只发挥着电影宣传的作用,没有发挥出其自身的巨大商业价值;

(4)电影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彼此相对独立,没有形成互相助益的综合体。

3.我国优化提升电影产业的对策

针对我国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要切实提高中国电影的原创能力。一方面要鼓励剧本的创作,不仅形式要新,而且内容更要新颖,更好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上映出来才能深入人心,赢得观众好评。另一方面,在电影剧本的审核上,也要放宽对内容的限定,而不能一味青睐过去题材的老故事。

第二,要培养一批具有高新技术的电影人才,而不是一味地培养专业演员。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院线发展迅速,但高端人才的培养尚属空白。可以由大学、研究机构、电影公司,联合成立电影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影工程学院等,培养与当代传媒和创意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层次技术人才。

第三,设计多元化的电影文化旅游线路。将旅游和电影文化相结合,让游客零距离感受电影拍摄场景风光。在电影文化旅游的带动下,大力发展电影商品如服饰、玩偶、唱片等。当今的迪士尼已经远远不止于从事动画电影这一个行业了,涉及迪士尼手表、饰品、少女装、箱包、家居用品、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这些行业获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

第四,开发电影地产。中国目前的电影产业链是“拍摄发行院线影院”,为解决该产业链过短、过窄的问题,依托影视文化开发建设商务购物中心、电影主题酒店、文化高级住宅等电影地产,开创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模式。“综合体模式”为中国电影产业突破原有模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4.结语

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产业寄予了更高的期望,而作为文化产业一部分的电影产业,其还有无限提升的空间,其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也将愈加凸显。而且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电影产业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为国民经济创造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一个主要的国家文化宣传窗口。所以,只有突破原有产业链模式,优化原有产业结构,解决原有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迎来中国电影下一次飞跃。(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视电影;中国电影频道;竞争策略

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电视电影选择,并且还根据电影种类的不同进行了分类,添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节目例如电影评论和颁奖典礼等,电影频道也因此不仅仅是播放电影的平台,同样也是展现电影文化的平台,产业化的发展给电影市场输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并且当前的民营市场具有较高的活跃度,更多的外资不断地注入到中国电影的市场中,为电影频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

一、电视电影的传播特性

(一)电视电影具有的媒体特性

电视电影虽然已经越来越开放,并且其拓展的方式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屏幕,但是电视依旧是电影传播的主要方式,这是肯定的事情。由于电视这一媒体特性会在一定程度内对影片的形势和内容进行规范,而很多主要为了在电视上播出所拍摄的影片则忽视了这一个重要前提,因此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表现出了很多的不适。

(二)电视电影传播的形态

电视是电影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电视电影凭借其具有紧凑的叙事性结构、多风格化镜头、和语言特色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相对开放的家庭型收视环境之中,观众对影院的认识则是其具有更强的现实感,观众在影院观看电影则主要是具有仪式性质的,在家观看电视时则主要是以随意的心态进行观看的,这样就使得观众观影的意识不够强烈,难以将精力进行集中,完全投入到电影的世界中。作为电影传播的媒介电视来讲,主要包括了以下两个特性,第一是具有良好的固定性,当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时,这一个节目就不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节目,而会作为一个特定的频道节目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和电视播出的规律相符合,在电视上进行电影的播放最主要的特点则是其具有稳定的播出时间和时间长度,可以有效的保证收视率的提升。

二、中国电影频道发展现状

中国当前的电影行业整体具有较好的前景,并且还存在着效益较好、具有广泛影响的电视频道,那就是央视6套电影频道。这个频道在所有的电视节目中都具有较高的收视率,并且其还有较广的传播范围,影响力也较大。电影频道是当前新世纪下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根据央视所开展的收视率调查报告中统计的收视率数据可以知道,央视6套的电影频道开展是十分成功的。

三、中国电影频道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加大关注投入,积极探索媒介传播方式

电视电影有着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当前电视媒介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类似,电视电影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中主要来自网络的竞争。在当前社会网络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网剧”发展的速度是极快的。网剧的发展充分利用了网络的传播性质,通过对因特网的利用进行传送,再在电脑网络上进行接收工作,最终完成实时的互动,有效的进行影视剧的播放。其中网剧的兴起和电视的兴起有着大同小异的性质,均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其本身的发展还是需要依靠电影主体的发展,所以通过这个情况可以看出媒介整和出现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做好资源的整和,将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央视6套电影频道在经过了多年的运行之后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短时间内央视6套电影频道的地位难以被撼动,其他的频道在短暂的发展过程中也是难以超越它的。央视6套还购买并且制作了一些其他类型的节目,通过较低的成本投入产生較高的影视质量。央视6套电影频道所制作的电视电影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定义,并且还成为了电影频道的有利基础,有效的促进了电视电影的发展。

(三)拓宽电视电影频道的领域,对民生类节目投入更多关注

在当前电影频道节目中的电视电影作品显现出了良好的艺术品味和真诚,在国产大片的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传统的武侠类电视剧已经开始渐渐疏远,逐渐的青睐穿越类、贴近现实生活的剧。当前有些电视节目存在内容脱离现实的情况,显得剧情极其空洞苍白,并且低成本的影片不断涌现,大量的低质量影片拉低了整体的电影行业素质,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影片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效果,例如《天籁》这部影片,其主要讲述了藏民区的牧民生活场景,并且重在对纯净诗意的营造,将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纯洁的内心进行统合,最终营造出一股温馨和谐的感觉。

四、结语

电视电影是影视竞争之后的融合产物,电影频道中的电视电影不仅要注重自己的发展,还需要为民族电影的发展提供较强的支撑性作用,清洁国内电影行业的混乱局面,保证电影频道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策略[J].中国电影市场,2016(12):13-18.

[2]刘婷.区域化:电视电影传播与发展的新探索[J].传媒,2014(19):31-33.

[3]丁亚平.论类型片与中国电影海外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转型[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01):132-138.

篇6

关键词:动画;三维动画;特点;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9-0000-02

动画,这个陪伴着我们一起成长的伙伴在当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今的许多电影中,我们都能看到动画的身影,从上个世纪深深埋在我们心里的《米老师和唐老鸭》、《大闹天宫》等作品到时下深受青少年热捧的《哈利波特》等电影都能看到动画在影视制作中的重要位置[1]。然而,动画技术在这个世纪已经不再局限于影视制作,在广告业、媒体行业等领域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动画设计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设计也发生着里程碑式的跨越。三维动画的兴起像是一场动画领域的革命,它打破了人们对动画片的传统认识,取代了之前的二维动画,成为动画领域的代表。

1 动画的发展

谈起动画的起源,我们首先要追溯到魔术幻灯时期。那时候的动画播放,就是将图片放在一个铁盒子里,铁盒子的一端开了一个洞,装上透镜,里面放着一根点燃的蜡烛,依靠蜡烛的光亮,在墙上投射出图片中的影像。之后彼得罗杰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形象在视网膜上会存在一个短暂停留,如果连续显现这些彼此分开的形象,形象便在视网膜上叠加成一个连续的形象了。几年以后,法国人普拉明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雏形的动画。到了20世纪,迪士尼则将动画推向了巅峰。之后的日子里,手绘动画成为了动画领域的象征和标志。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绘动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动画的需求。于是三维动画诞生了。比如动画电影的巨头迪士尼公司,近几年的作品更多的采利用三维动画技术,制作出许多更为逼真,更为生动的人物。三维动画在表情丰富度和真实度上,也都优于传统手绘动画。

2 三维动画的特点

与传统的二维动画不同,三维动画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立体、生动。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而催生出来的产物。动画设计人员将需要建立的物体、景物和人物等角色编辑成三维数据,输入计算机中。接着将这些数据渲染成可以活动的视频,实现这些角色在三维空间里的活动。最后通过播放器将这些视频播放出来。三维动画技术使得创建出来的动画角色表情更加丰富饱满,角色的喜怒哀乐更加真实。它将虚拟的东西逼真化,给观众视觉上的无限冲击。

2.1 模型建设能力的高超性

因为受实景拍摄和手绘动画的限制,设计者往往不能随行所欲、天马行空的制作出真实、虚幻或者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物体和景观。然而,三维动画突破了这个限制。三维动画不但可以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模拟出与现实几乎一致的物体与景观,还可以将现实中没有的,超乎于现实的东西制造出来,呈现给人们[2]。比如,通过运用直线、平面等几何图形生成工具,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一些可以以假乱真的与现实极度相似的虚拟物体。其次,三维动画软件还可以制作出许多类似于水,火、动物、植物等自然世界的景观和物体,并且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水平。再次,一些难以用二维手绘动画完成的高难度的肢体动作,也可以通过三维动画软件来实现。比如像许多科幻电影中在城市中肆意游走的逼真的怪兽,就是三维动画制作出来的作品。

2.2 动画实现的无约束性

在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往往要受到外界环境等多方位因素的制约,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去运动。三维动画则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们通过三维动画实现了对物体行进方向、运动轨迹和观察角度等控制,弥补了现实生活中人类不能对其控制的遗憾。三维动画的无约束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三维动画可以设计一些虚幻飘渺的运动。比如在科幻电影《指环王》中,精灵女王对一潭静水施咒后,静水变成了千军万马的水军。这种虚幻的场景在现实中是根本找不到的。其次,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的连续拍摄,这种拍摄手法用一般的拍摄方法很难实现。然而,通过三维动画制作就能解决这个难题。比如,我们经常在一些电影或者纪录片中看到镜头以一个个体为基点(一般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建筑结构内部),然后不断向后退,穿过云层,呈现出整个地域的上空,继续不间断的运动,最后穿过大气层,来到宇宙,显现出整个地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一丝的拼接,一气呵成,非常连贯。再次,三维动画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为观众带来感官的无限刺激。比如,现在电影业流行的3D电影,就是将三维动画和电影完美的结合。通过三维动画技术,电影中那些激动人心和紧张刺激的场面被活灵活现的表达出来。这些逼真的场景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的完美震撼,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神经。

2.3 质感表现力的丰富性

物体的质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得到完美的表现。物体的质感表现首先取决于材质。三维动画软件可以为动画设计者提供丰富的材质,可以让设计者随心所欲的选择各种材质去建立富有质感的物体。而且,设计者还可以对于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材质,将物体进行随意的材质改造。通过反复的尝试不同材质,优化物体的材质搭配,以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物体的质感表现还取决于灯光的设计。三维动画制作中,灯光的设计可谓自由自在。动画设计者可以自主决定灯光的类型、颜色、强度、位置、运动、阴影和反射效果、随时间的运动等。与此同时,设计者还可以不计次数的对所设计的动画进行演示,不断改进,直到最后达到理想的结果。并且,设计者还能够将两种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景物结合在一起,实现前景好背景独立设计,自由更换组合的目的。

3 三维动画的发展现状

三维动画技术在国外发展的是如火如荼。美国和欧洲每年都会有一些优秀的三维动画作品涌现。比如近几年热映的《冰河世纪》、《哈利波特》和《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等作品,都是三维动画技术作品的杰出代表。三维动画行业在我国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奇。三维动画已经涉及了我国的电影、广告、电视等多个领域,而且在最近的移动数字媒体中也看到了三维动画的影子。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维动画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我国三维动画设计从业人员数量不足

依照我国目前的三维动画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对于三维动画设计人员的需求量在10万人以上,主要集中在影视和动画领域的三维动画设计。但是,三维动画专业在国内的高校中开展并不广泛。据统计,全国仅有不到100所高校开设的动画设计专业。每年的相关专业毕业生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人才缺口逐渐扩大。

3.2 我国三维动画设计从业人员质量不够

据三维动画设计相关企业介绍,现今企业需要的三维动画设计人才是那些可以快速上手的有一定经验的专业人才。企业不看重有多高的文凭,只要是能够快速的上机操作,并相当了解市场的需要,制作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三维动画作品的专业设计人员,就是企业所希望获得的。同时,目前我国的三维动画设计人员的培养模式存在弊端。专业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培养被脱离开来。有些高校开设的专业只偏重于专业技术的培养,有些则反之。这样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只是在一方面造诣很深,而忽略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动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三维动画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给三维动画设计人员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果要将三维动画发展的越来越好,就要在继续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的统一,使三维动画更有艺术性、更加逼真生动。

参考文献:

[1]康凯.三维动画在中国的发展及现状分析[J].电影文学,2008,(17):26-28.

篇7

    在物质水平显着提高的21世纪,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层面要求已难以得到满足,而具有数量性、质量性的影视作品已愈发成为大众青睐的文化观赏物。在影视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影视作品的发展现状可谓是如鱼得水,目前,影视作品能够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的广泛性影响力进行相关宣传,影视作品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娱乐活动中占有的不再是一席之地,影视作品的未来前程似锦。同时,影视声乐创作人员和专业作曲人才层出不穷,纷纷参加到音乐的创建队伍中。这些拥有丰富技巧与经验的大批技术人才,在对影视音乐的主题构造、曲调调整、乐器选择等方面进行样式模拟后,进一步通过MIDI系统将作品信息发送给谱曲家,他们为开阔观众欣赏视野和拓宽影视表演空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音乐曲风多元化

    目前,影视作品更加容易被社会科技和国际环境所影响,而我国影视作品不胜枚举且别具一格,创作者愈发加大对音乐曲风的投入力度,坚持将具有民族气息的艺术作品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使得我国音乐市场出现有史以来最兴盛的发展景象。而在繁荣的市场背景下,影视音乐也在悄然改变:影视音乐的意义由以弥补作品的空缺部分向以展现作品时期转变;影视音乐的表演方式注重运动和乐风的协调统一;影视音乐的创作格调侧重风格和元素的紧密联系。因此,我国影视音乐逐渐向多元化曲风的方向发展,即不断使影视音乐集百家之长,持续进行改革创新,以此开创我国影视市场姹紫嫣红的新局面,书写音乐创作的新篇章。

篇8

关键词: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电影制作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22-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字图像的处理技术在影视、广告中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的电脑特技画面,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如今,三维特效技术已经相当成熟,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标准工具和通用的制片方法,依靠三维特效而制造出的影视作品不断涌现,比如《阿凡达》、《星球大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马达加斯加》、《疯狂原始人》等。

目前,主要在虚拟现实场景、角色动画和后期特效等制作方面广泛使用三维动画制作技术。三维动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可以通过特效的制作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表达作者的创意,突破了一般动画艺术的局限。

二、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现状

三维动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95年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标志着动画进入三维时代,三维动画开始起步;2001年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的加入推动了三维动画的迅速发展;2004年已经演变成了多家公司的新产品,三维动画成为了“多个人的游戏”,进入全盛时期。

随着三维动画市场的拓展,动画的制作技术也日臻成熟,成为国际上新兴起的一个创惫工业,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三维动画制作的痕迹,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 梦工厂的《怪物史莱克》以及《哈利・波特》等等。

(一)国外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

三维动画技术运用最先进和最成熟的当然是欧美等国,近几年日韩的三维动画的制作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相对于大制作电影的投入,三维动画技术更易于实现,且成本较低,其实现的关键取决于后期合成技术的运用,尤其是特效合成技术。

目前在国外已经有多家3D特效制作公司。而在动画行业最为有名的还是与迪士尼合作的皮克斯公司,其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后期国内很多动画片都以“动员”冠名,如《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等。后来随着斯皮尔伯格投资的“梦工厂”的加入,三维动画制作发展更加迅速,且开始转向电影的特效制作,如《美丽心灵》、《变形金刚》等。同时,国内也开发了一系列的三维动画设计软件。

(二)国内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发展稍显缓慢。不过随着数字动画设计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我国许多电视广告、动画片、游戏及少部分电影中的三维动画制作设计元素逐渐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秦时明月》是国内首部三维动画连续剧,受到业界和动画爱好者的青睐,其中的人物、场景、特效都是采用三维影像和卡通的渲染技术。这部动画片充分利用了三维技术的表现方式,是一部三维技术运用相当成熟的动画片。其优点如下:在人物形象上,改变了刻板单一的人物脸谱的动画风格,显得很灵动,符合武侠与奇幻的主题;在素材利用方面,人物、场景多次重复利用,节省了制作时间和成本;在武打动作方面,采用了高新动态捕捉技术,这是目前最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这突破了以往单靠操作人员繁琐、复杂的逐帧调整的局限,也减少了误差。不可否认,《秦时明月》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片,也是国内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史上重要的一笔。

但是,我国目前从事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的人才紧缺,制作技术和设计创意缺乏, 创作出来的作品画面生硬,没有独特的个性,仅仅是基本三维动画制作手段的机械堆砌。较少部分的影视作品中,关于三维动画制作特技的使用较少,目前尚未推出较有影响力和比较轰动的国产动画大片。

三、三维动画的特效制作技术

(一)特效技术

特效技术,即特殊的效果,是真人实景拍摄无法完成的,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方法去创造、修改和完善,使得这些特殊的场景能够在电影画面上显得真实。特效可分为视觉特效、实景特效和特效化妆。视觉特效是“使用摄影机技巧或在后期对电影胶片进行处理,实现对电影影像的操作”(《Encyclopedia of Movie Special Effects》),即通过对影像“做手脚”。实景特效也称为机械特效,它是通过机械的工具或装置创造出的物理效果,例如爆炸、降雨降雪、地震等,拍摄出的影像的真实程度取决于场景设置的逼真程度。不管是采用何种特效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追求影像的真实感。

(二)三维动画的特效制作技术

三维动画的制作浪潮推动了三维特效技术的发展,三维特效是三维动画技术的一个重要衍生品,通过电脑软件制作出有立体感的、虚拟的声音、视觉特效。目前,尤其是在电视、游戏等视觉媒体中,三维特效的身影随处可见,相应的软件和配套工具也日益更新。在影视特效中,比较常用的三维建模软件是Autodesk Maya和3ds Max,前者用来进行角色建模,后者用来进行环境建模。我们较为多见的应该是3ds Max制作出来的产品,它是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维建模、动画、渲染软件,能够充分实现动画、游戏等的设计效果和高品质要求。

(三)三维动画特效技术的制作步骤

篇9

1.1998—2011:中国电视电影爱情片类型语法 

2.电视平台的媒体特性与电视电影的美学选择

3.电视电影十年与观众——从电视电影十年最受欢迎的十部影片谈起

4.稳中求新 2008年电视电影综述

5.电视电影的五力竞争模型与企业竞争战略——以“天禾兄弟”公司为样本

6.电视电影类型片概观

7.电视电影的发展战略及其叙事策略 

8.中国内地电视电影的生发与“终结” 

9.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与特点探究 

10.中国电视电影的启动和发展 

11.试论电视电影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12.电视电影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征分析

13.电视电影:前景与途径

14.2010年中国电影剧作形态分析——兼评影院电影与电视电影

15.电视电影1000部盘点

16.论电视电影的艺术流变

17.从电视电影到数字电影  

18.电视电影中类型创作的探索与尝试——从《火线追凶系列》看吴峥的剧作风格

19.电视电影:再论两个“标准”

20.系列故事和故事系列——电视电影系列片概述 

21.寻求电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战略

22.2007年电影频道电视电影研讨会综述 

23.美国电视电影发展概述 

24.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5.怀旧·类型·英雄主义——析电视电影《火线追凶系列》的品牌化策略

26.2006年电视电影综述

27.论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与创新

28.中国数码电视电影的现状思考

29.中国电影的角色错位——论电影与文学、电视的关系

30.究竟是电视还是电影——电视电影理论定位初探

31.电视电影十年概要

32.逆流而上——邢原平和他的电视电影剧作

33.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34.作为传媒的电影和作为产业的电影

35.1999—2009:电影频道拍摄电视电影工作汇报

36.透视十年中国电视电影中的家庭叙述与价值生产

37.电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电视电影题材选择特征探析 

38.聚焦:平台之间的游移——电影、电视、游戏与媒介融合

39.“碎片化”语境下电视广告发展的“聚”挑战与“微”契机——兼析“益达”《酸甜苦辣》微电影广告

40.电视电影生存何为 

41.茶杯里的风暴:电视电影喜剧片的形式、功能与趋向 

42.关于电视电影的概念  

43.电视电影——拓展影视文化的生存空间

44.电视电影的反类型策略 以警匪类型电视电影为例 

45.电视电影的十年一梦

46.基于影视艺术传媒整合下电视电影的传播方式研究

47.电视电影独特的观赏视角与审美体验

48.美丽的人,美丽的事——杨亚洲电视电影分析

49.电视电影吹毛求疵录

50.在类型中寻求突破——张冰电视电影编剧分析  

51.影视合流中形成的新型艺术形式——电视电影

52.评析国产电视电影的艺术创作表现

53.美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与现状 

54.人物、情节、时代:电视电影的价值空间 

55.论电视电影的表现方式与艺术特征 

56.考察与评价电视电影的一个特定视点——第十四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视电影评奖综述

57.边疆故事——电视电影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

58.中国内地电视电影文本创作、媒介传播与观众接受发展困局 

59.从香港经验谈内地电视电影走向 

60.区域化:电视电影传播与发展的新探索

61.从渠道到内容 从内容到IP 综艺大电影与多屏融合时代的电视发展

62.“电影电视”:一种新文体的诞生 

63.电视电影:探索类型片的商业美学特征

64.一种尴尬的存在——中国电视电影的辩证图景分析

65.浅析中国电视电影艺术的个性化创作

66.抗战题材电视电影的边际突破

67.电视电影的表现方式与形态特征刍议

68.中国电视电影的叙事规则与文化特征 

69.电视电影草创之初 

70.论电视电影的发展流程

71.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奇幻电视电影研究——以IMDB评分排列榜上的奇幻电视电影为例

72.电视电影的传播形态与审美特征分析

73.破障见智:因全媒体时代中国电视电影的存在基础变化而收获的启示 

74.中国电视电影形态特色的思考 

75.论电视电影的产业格局和制播特点 

76.浅谈电视电影中演员的表演艺术特点

77.中国电视电影生存之境 

78.亲历电视电影七年

79.温情的现实——朱可欣电视电影剧本的风格、技巧、特色 

80.近年电视电影的现实关注与文化立场——以第十七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视电影奖参评作品为例

81.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82.透过两个“标准"看电视电影 

83.现实主义是电视电影精神品质的基石 

84.喜剧类型的选取与混搭——励志喜剧《糖豆八部》在电视电影贺岁周中的呈现

85.从第15届大学生电影节管窥当下电视电影的缺陷

86.为中国电视电影把脉  

87.电视电影的创作管理及运作机制  

88.电视电影形态特征浅议 

89.基于电影和电视视角的“媒介四定律”理论探析 

90.试析电视电影的生存空间

91.TELECINE——电视电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上)

92.思考电视电影  

93.简论当代电视电影艺术的生势 

94.电视电影创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95.我国电视电影的特性研究 

96.“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 

97.电视电影三字经

98.浅析电视电影的特点及发展——以“大汉风”系列高清数字电视电影为例

篇10

[关键词] 动漫;产业;民族文化;内蒙古;安达

当前内蒙古的动漫创作生产已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中华德育故事》《国家的孩子》《江格尔》《巴拉根仓传奇》《草原豆思》《趣味和尚》等动漫作品之外,近年来内蒙古又增添了如《小牛向前冲》《大角牛梦工厂》等新的优秀动漫作品,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单个企业的发展境遇和形态面貌,可以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程度特征,个案研究在动漫创作生产、理论研究实践、动漫教育侧重及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将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安达文化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来探讨内蒙古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基本问题。选择该企业有如下考虑:一是该企业是重点动漫企业,有一定规模实力;二是该公司的动漫作品以民族题材和民族风格为重点创作方向,符合我区动漫企业创作的整体艺术风格;三是该公司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与内蒙古动漫创作生产企业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四是该公司的生产能力和作品质量能代表自治区较好企业的生产水平;五是该企业的人员构成和人才层次,符合我区的发展现状;六是该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基本符合我区整体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特点。所以,通过对该公司的研究,以期实现对内蒙古当前动漫产业发展的把握,梳理并探讨适宜内蒙古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一、从创作层面看企业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安达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专门从事蒙古族动漫影视剧开发、多媒体展览展示以及解决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策划与实施的国家级文化传媒制作公司,始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300万,是目前内蒙古日报传媒集团下属的影视动漫传媒企业。近几年,公司团队主要成员曾参与制作了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的动画作品《国家的孩子》、公司自主开发获常州国际动漫节优秀动画片奖的《巴拉根仓传奇》等优秀原创动漫影片,得到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从这些成绩的背后可以看到内蒙古动漫产业发展的几个特点。

首先,注重民族题材的创作。从安达公司的动漫作品创作现状来看,无疑是一条遵循民族文化创作理念的产业化发展路线,无论是其创作的《巴拉根仓传奇》、还是正在创作的《蒙古民间寓言故事》,无论从角色造型、还是场景设计,无论是影像结构的文化张力,还是长调、呼麦等民族音乐元素,都带有极其鲜明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点。

其次,人才结构相对合理。当前安达动画公司共有动漫专职研创人员26人,年生产动画500分钟,人员构成除当地动漫人才之外,还与蒙古国著名漫画家巴图额尔敦长期合作,并聘任上海、北京等地动画师从事动画的原创与设计工作,人才结构比例相对合理。

最后,追求作品的生产质量。《巴拉根仓传奇》故事取材于蒙古族民间传说《巴拉根仓》,该片不仅继承了原作中优秀智慧和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的主题意义,还以绮丽的想象,诙谐幽默的创作风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和大胆独特的艺术视角作为创作基调,通过对民族文化元素的搭建和沟通,塑造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现实真实的“人”。这个“人”在受众接受体验的同时,融入了观者本身对这个“人”的关照、交流和体认,从而确立了片中“人”的我性和“我”中的他性,符合了受众的审美期待和接受心理。该片画面优美,故事轻松,角色造型大胆夸张,动作流畅而且构图新颖,在故事内容的内涵、艺术风格的表现和制作手段的先进性方面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二、从产业层面看企业的发展趋势

动漫的产业发展是动漫取得商业利润的重要途径,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取得巨大经济利润,还可以促进作品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广泛传播,提高作品的创作数量及品质,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完善与发展。只有以产业的视角来关照创作生产,才能实现经济利润和创作实践的双重跨越及提升,通过对安达动画公司的现状和内蒙古动漫产业的整体审视,可以发现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公司生产经营规模薄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是近几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引导和行业本身的巨大发展空间的催动下,在自治区政府的积极鼓励支持,在人才培养、技术进步、文化产业发展等各方面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中,起步、形成和发展的。由于整个产业发展时间短,生产运营经验不足,加之生产结构方式与生产能力的不协调,资金的相对有限和人才流动、储备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压力以及生产设备短缺、盈利模式模糊等实际境遇,导致了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破坏市场秩序现象的产生。起步中的动漫企业,抵御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严重不足,任何问题都可能发展成为企业的致命阻力。所以,应加大创新和核心产品的制作推广,提高产业运营模式研究,从而实现厚基础、重品质的发展路径,进而确立身份、扩大影响。

其次,投入产出非对等、融资渠道单一。当前,内蒙古动漫产业投入资金大,但产业回报率低,大部分企业以其他项目来支撑动漫产业的发展。以安达动画公司为例,除了动漫创作之外,还承揽各种综艺娱乐节目的组织策划及演示汇报、商业广告等方面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做动漫的资金是由这部分商业活动赚得的利润所支撑。其他动漫的创作经费则是来源于一些获奖或政府资助,作为高投入的动漫行业来讲,这些资金来源可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资金短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次,需加强产业模式的探索。内蒙古动漫产业除了资金的短缺之外,还缺乏盈利模式和方法途径的探索。当前即使资金充沛企业也未必敢于注资,即使注资也不一定就可以盈利。所以,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是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探路石,只有加强盈利模式的探索,才可以更加稳健地开展产业的扩大和拓展。

最后,产业链建设需加强深入。动漫产品的成本回收、利润收益主要来自于衍生品的开发销售,当前,内蒙古的动漫公司已经进行了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探索,如安达动漫公司已推出《巴拉根仓传奇》动画片的同名漫画,走出了衍生品开发的第一步,同时还与蒙古国文化界以及著名蒙古国漫画家合作,创作了《蒙古民间寓言故事》蒙古语动漫剧系列课件以及每集配套的系列漫画教学书籍,这些都是积极而有益的产业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从整体上看“内蒙古的动漫创作,还大多停留在以电视的播映来获取微弱的经济收益,而如服装、玩具、游戏、旅游等衍生产品却还未深入涉足,所以,必须加强动漫产业链的环节建设,转型和升级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的产业格局,以此来拉动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①。

三、内蒙古动漫产业的发展路径

首先,转变动漫产业化发展思路。通过比较我们看到,当前内蒙古动漫创作过分强调对作品画面效果、角色设计、视听语言等本体范畴的关注,还大都处在注重作品质量和美学品质提高的创作基础之上,而缺乏对产业思路的培养和注重,可以说当前内蒙古一些企业创作的动漫作品,无论从作品质量,还是艺术旨趣方面出现了一批民族文化意识突出,作品艺术思想较高体现的动漫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尽管在美学视角上尽“善”尽“美”,但是从艺术市场的角度来看,却不一定是符合受众的审美和消费需求。尤其在产业视角下,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效益,注重生产和销售的市场关系。所以,内蒙古的动漫企业一定要转变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动漫产品的盈利模式,加大对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研究力度,并把握市场规律来进行动漫的创作和生产,从而推动内蒙古动漫的产业化发展。

其次,加强原创队伍培养。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优秀动漫影片创作开发的保证,对影片的质量和产业的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内蒙古原创动漫产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高端设计和销售人才的匮乏,成为内蒙古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所以应加大内蒙古动漫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原创动漫人才的引进,唯此,才能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提供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再次,拓宽企业间的合作触角。由于内蒙古动漫企业大部分实力相对薄弱、规模较小,致使整个产业活力不足。在这样的前提下,“大而全”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产业需要,所以,必须要积极地延伸产业触角,加强相关产业间的沟通与合作,从而提高合作优势,降低制作成本,加快作品的开发周期,以此来发挥区域的互补优势,提高竞争实力。

最后,加强产业扶持力度。产业扶持政策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创作生产积极性,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日本“动画作品的开发涉及众多的行业,如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电影发行公司、视频软件制造商、漫画出版社、玩具制造商、游戏制造商,等等”②。这样不仅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市场风险,同时还扩大了融资渠道和宣传力度,真正地发挥了协作的特点和优势。所以,产业政策的扶持,不能仅仅停留在优惠政策的给予阶段,还应该为企业的渠道拓展,合作平台的搭建及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为各动漫企业营造更广阔的舞台,构建出更加多维和有效的发展路径,从而提高企业的自身发展力,推动内蒙古整个动漫产业的发展和提高。

安达动画公司曾发过这样的一条微博,“做动漫是辛苦的,做动漫也是快乐的。面对困难,大家并没有退却,上下一心,日夜奋战,甚至有兄弟连续几个星期都没回过家,一切的努力只为了一个理想、一颗热爱动漫的心!”这不仅体现了内蒙古动漫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同时也反映出了内蒙古动漫人对动漫真挚的热爱和无私的付出,只有大家都能秉承着这样一颗热爱动漫的心,都有这样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下,内蒙古的动漫产业将更加辉煌!

注释:

① 杨利民:《内蒙古动漫发展的“小”问题》,《电影文学》,2011年第18期。

② 李长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参考文献]

[1] 李长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郑玉明,于海燕.动画项目营销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中国动画学会,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011中国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殷俊.动漫产业与国家软实力[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