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

篇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与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从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校有效体育教学概念和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即: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四点,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有效教学 概念分析 教学建议

近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逐渐进入了相关人士的视野,而如何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也开始成为了学校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希望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界定

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依据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而开展的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说,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包括了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个维度的内容。

其中,有效率通俗点说就是教学产出与教学投入之间的比。如果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大大的投入(时间、精力等各个方面),而最终却只获得了很少或是很小的教学产出,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就不是有效率的,也就不是有效教学。由此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学概念中的有效率,追求的实际上是在一定教学投入的基础上,如何获得最大教学产出的问题;其次是有效果。效果实际上是由一定的行为而产生有效的成果。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果,实际上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而获得的教学成果,通常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进步和发展来进行衡量;最后是,有效益。其实也就是通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所获得教学收益情况、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情况以及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其所指的不但是要通过教学活动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要能够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及个人与社会的需求想契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成为有效益的教学。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虽然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中,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三者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标准和要求,实际上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且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在构成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这一概念时缺一不可。

二、要实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在开展整个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其科学与否、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在学校有效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同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要确保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首先就必须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而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质决定了有效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要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体育需求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因此,在制定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时,为了确保所制定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同样应重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充分考虑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本校的现有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来制定具备可行性、科学性、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信息的载体,虽然与教学有效性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性的联系,但是两者仍然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有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虽然不一定就能够确保有好的教学成效,但是没有科学合理的内容,却一定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同样也是影响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诸多因素之一。

鉴于此,在针对学校有效体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同样需要对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进行分析。通常来说,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保证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不但应注意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来组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还要注意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决定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通过对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知道,当所组织和选择的教学内容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时,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最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分析是因为: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高,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努力之后仍然很难实现的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就会受到影响和打击,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过低,学生无需付出努力或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就能够轻松完成,那么学生的体育潜能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展,而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的提升也就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因此,在组织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确保所组织的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组织和选择难度略高于学生目前的水平的教学内容,不但让学生能够通过努力而有所提升,同时也不会因过难的内容影响到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体育任课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引导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与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相关知识和信息的获取,来切实提高自身的体育能力,并培养一定的体育意识和体育理念。因此,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与否,也同样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并会因此进一步影响到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

具体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应注意关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重视体育任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只有体育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才能够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来更好的完成体育学习和训练活动,为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在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提升;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多向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多向互动其实就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进行互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学过程就会由普通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的过程,转变成为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参与过程,从而成为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也就是说要注意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时间的利用效率,以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教学成效,进而实现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目的。如:尽量想办法减少维持秩序的时间,增加与教学相关的师生互动的时间;减少学生练习等待的时间,增加练习时间等等,均是提高教学时间有效利用率的方式。

(四)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是让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进行教学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能够让任课教师和学生及时的了解自己在教学活动或是学习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能够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发扬或是改进,从而借此来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而简单来说,要确保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不但要重视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还要注意评价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多元性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例如:在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不但要考察学生的进步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共同入手才能够让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得到切实的保证,并进而为学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障。

有效体育教学注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它的实施满足了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提升学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性、重视所组织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性、重视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重视学校体育教学反馈的有效性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尚志强.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

篇2

 

近些年,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生命教育逐渐成为了体育教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我国学者叶澜就曾经针对生命教育的问题专门强调:“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这一点对于学校体育教育来说亦是如此。

 

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自我反思与变革,确保生命教育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贯彻落实,本文就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入手,针对高职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完善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生命教育的研究最初是起源于美国的。生命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生命教育关注的不是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发展,而是在满足生命需求基础之上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简单来说,生命教育就是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在这一个概念中,生命包括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整体。

 

其中,自然生命,指的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存在状态,也是人生存的基础和前提;精神生命是生命的系统性在精神层面的表现,其内涵非常丰富,例如:人对世界的认识,对生命价值的选择等等,其体现的人生存的意义;而社会生命指的则是人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共同作用于社会的结果,其实际上也是人的社会性本质的体现,表达的是社会关系中人的社会价值。

 

二、生命教育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现存的问题

 

由上文所分析的生命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可知,生命包括了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个维度。所以,与此相对应的,高职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就应当在通过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给予学生健康的身体,也就是自然生命的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促进学生社会生命价值的实现。

 

然而,在以上述标准来审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时,却可以发现,高职体育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从自然生命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职业岗位体能的发展。职业岗位体能,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个人在开展职业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抵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并提高自身抵御疾病的免疫力,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去高效率的完成工作的能力。

 

在开展高职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体能,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学生生命发展职业性和技能性的特征,注意从学生的专业特征和未来的工作特点出发来有针对性的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

 

然而,综观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却可以发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材和的竞技项目以及体育游戏类的内容为主的,而有助于提高学生职业岗位体能的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及在学生走上岗位之后至关重要的体育保健学、营养学和卫生学等内容,却鲜少涉及,从而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并没有在学生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从精神生命的角度来看,高职体育教学忽略了职业心理教育的渗透。

 

职业心理教育是影响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包括了学生兴趣、气质、个性、情感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而且还包括了学生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知情况以及能力和技能,体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将职业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体育教学中,几乎没有任何教材涉及到了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也没有任何学校将职业心理教育列入了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这无疑是高职体育教学的重要欠缺。

 

最后,从社会生命的角度来看,高职体育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生命体验。

 

长期以来,高职体育教学都将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放在首位,只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只重视体育知识的交流和体育技能的传递,而却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以至于在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无法体验人际交往的复杂性与多边性,这对于学生社会生命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

 

三、生命教育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完善对策

 

首先,要注意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理解高职体育教学,据此来制定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和生命质量提升的生命化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并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以及社会生命三个层面入手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

 

其次,要注意组织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职后生命发展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例如:有助于促进学生岗位职业体能发展的教学内容、有关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内容以及有助于学生生命体验的教学内容均应纳入高职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

 

最后,要注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生成性的、发展性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来对基于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的高职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的内容来调节和完善所开展的教学活动。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 体育 体育意识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一)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的发展、教养、教育的职能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的。体育教学是教学职能的载体,体育教学的教养职能表现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增强体育文化素养;育教学的发展职能表现在除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人体各项能力外,还应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以及观察,思维,创造能力等;体育教学的教育职能体现在寓思想品德教育与体育教学过程之中。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体育教学。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体现了教学活动于社会需求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决定了体育教学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要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性相适应,揭示了体育教学从纯生物学效果向心理的、社会的、三维体育发展的趋势。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利用

职业学校因其自身专业需要,在教材使用上,除了使用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课本外,应该结合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注重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校本体育资源整合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纠正片面追求“生物效应”倾向,推进“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全员参与,面向每一个学生;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个体、社会生活、职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根据“终身教育”要求,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自我追求和体验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通过改变组织教法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拓宽体育在追求健康与文化方面的适用范围,使教材内容表现出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能够满足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发展与启发创造性思维,最终帮助学生达成自我确定教学目标、掌握自学方法、自觉完成教学过程、养成终生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必要性

(一)教育改革对体育课的影响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在新课改的标准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特点,结合体育教学各种方法,探讨制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既能教会学生体育知识又传授各种体育健身的方法和理论知识,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和终身体育意识,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找到合适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对学生将来走向实习或就业单位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共同追求,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新课改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影响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去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体育课的教学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健康体育和快乐体育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在贯彻健康第一、享受快乐体育的思想指导下,淡化运动技术规范要求的同时,强调体育对人的身心快乐的影响;注重发挥体育在竞争、友谊、合作、意志与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及协调体力与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全面提高应变能力、生存能力、生活能力、独立意识、竞争精神及个人价值观的目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使体育课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带给人快乐和健康。促进了体育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健康体育和快乐体育的思想。

三、结语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不仅有高中阶段教学的一般性,而且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体育教学与学生就业衔接紧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临离校后步入社会的问题,有的学生面临走出国门的问题。从宏观考虑,社会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从素质教育考虑,走上社会成为劳动者的毕业生应具备强健身体、美好心灵、竞争意识、协同态度、坚强毅力等素质,在这一点上,体育学科的教学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周登青.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篇4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及内涵,并简要分析了有效体育教学的“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个要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即: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三点,希望能够对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关键词 有效教学 高校体育 概念内涵 对策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问题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要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确保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为了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任课教师就必须在遵循高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效体育教学,以期通过有效体育教学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有效体育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有效体育教学实际上指的是体育任课教师在遵循体育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激发、维护、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在保持教学效率的前提查下,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取得预期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方式。

具体来说,有效体育教学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中,有效果指的是通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获得了相应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的提高、体能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心理素质的提升和发展等等。由此可知,学生是否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获得了进步和发展是衡量体育教学是否有效果的重要标准;其次,有效率。有效率则指的是单位体育教学投入所能够获得的较多的教学产出。最后,有效益。有效益指的是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在实现体育教学价值的同时,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且所得到的教学成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能够相吻合。除此之外,有效益的侧重点还在于好的、积极的学习结果,也就是说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活动所获得的良性收益。

二、有关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制定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进行优化的首要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否、科学与否,会对能否顺利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规定的要求和标准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并进而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

而要确保体育教学目标的明确、科学,则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所确定的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要能够体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并且还要能够体现出体育教学活动的特点,体现体育教学与其他科目教学的不同之处;其次,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评价性;最后,所设置的体育教学目标应简单明了、清楚明晰,既要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要有利于任课教师的掌握,切忌含糊其辞,词不达意。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

合理的教学素材,是实施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保障。要保证所选择的教学素材能够满足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需求,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在开展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所有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且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获得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选作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教学素材。体育任课教师在进行教学素材组织和选择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不要单纯的以个人的兴趣为准,而应注意考虑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和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素养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竞选、改造和创新。

其次,在开展高校体育有效教学,组织合理的教学素材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还应注意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科学引入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通过新项目和特色项目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底蕴,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成效。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是确保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在个好、体能基础、技能水平以及理论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初始认知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对于体育教学、体育基础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的认识情况,以及对体育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等等;其次,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初始情感特征,也就是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兴趣以及对于体育教学和体育任课教师的态度等等。

只有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够高校有效体育教学的开展做好应有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国平,魏为燚.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N].中国教师报.2006(B01).

[2]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篇5

关键词: 体育教师 讲解能力 设问能力

体育教学常常伴随着各种问题,比如,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个动作或技术、一个问题怎样去讲解和分析?怎样选择讲解的内容?讲解的重点是什么?每一个问题又分为几个层次?讲解的顺序是怎样?选择什么方式讲解效果最好?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进行认真思考、琢磨、推敲和准备。不过,教师高超的讲解技能不是天生的,这种讲解技能是可以通过不断总结、学习、积累逐渐提高的。

一、体育教学中的讲解

体育教学中的讲解是指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方法。好的讲解不但能把道理说明白,还能将知识技能掌握、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最佳体育教学效果。“精讲多练”是对体育教师讲解技能和水平提出的较高要求。

1.关于“讲什么”

事实上,体育课需要讲解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既有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体育相关知识,又有各种运动技术方法、要领、战术,而且由于身体运动技术的动态性特点,也使体育教学的讲解更为复杂。此外,教师还需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教育。这些内容都离不开教师有效的讲解与说明。具体来说,体育教学讲解可以使学生了解体育课的目的、任务、教学目标、基本知识概念、动作名称、动作要领、作用、方法、顺序及要求等。

2.关于“如何讲”

体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体育教学讲解的内容既涉及人文知识,又涉及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如人体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力学等,既带有一定的社会性,同时又可培养练习者的个性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讲解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但是这些不同类型的内容如何能被更加有效地传授与讲解,采用的方式和讲解类型非常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下表所示的不同类型进行讲解。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在讲解中运用,如采用实验、仪器测试的数据说明一些规律、原理和概念,用生活实例和教训说明一些道理和常识,用英雄故事和典型事例启发和教育学生。

二、体育教学中的设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深刻提示了疑、思、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设问(或提问)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提出一些问题的方式。体育教学中恰当地设问既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思考能力,也可以对讲解的效果进行一定的检验,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调整或加强某些方面的教学。

1.关于“问什么”

设问(或提问)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询问,学生对教师的询问的反应、回答及由此而来的教师对学生反应、回答的处理等,是课堂中进行讲解时所采用的一种形式。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体育教学具有以大量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设问不会太多,所提问题是关于学习重点、难点的问题,应体现出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体育教学中有意义的设问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历史文化常识;(2)相关动作技术要领及其原理;(3)相关运动战术与裁判法;(4)运动保健养生常识及方法;(5)体育课堂中的教育现象。

2.关于“如何问”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文化课课堂中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1)往往是用简短的语言来进行的;(2)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3)问答常常伴随着练习;(4)问答散落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美国体育教学论的学者西登拓扑(Sidentop)将体育中的提问归纳为四种类型,如下表:

篇6

关键词:体育;单元教学计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单元教学是水平教学和课时教学之间承上启下的桥梁。它是水平教学计划的分解与细化,是课时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单元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整体性、连续性和阶段性,是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深化和具体,保证了各教学技能教学有目的、有步骤、系统地进行,是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可以说单元教学是体育教学最为基本的完整单位,抓住了这一基本单位的设计,就能把课程整体设计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人们对“体育单元”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在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设计,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体育单元教学的概念,注意体育单元教学计划设计中经常忽略的问题,从而提高体育单元教学设计的质量,为每节课教学计划的实施提供客观、有效的依据。

一、体育单元教学计划概念

北京体育大学的毛振明教授在2005年出版的《体育教学论》中,对单元教学计划是这样界定的:“单元体育教学计划也称单项体育教学计划。”在进一步解释时又称:“把某个教学内容按照某种教学模式体例安排课次的教学文件”。“单元教学计划,是按照某一水平阶段的教学计划,把一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步骤、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按照课次相互衔接、科学系统地进行编排而成的,反映教师对某一项教学内容的整体教学构思和设计,是对水平阶段教学计划的具体化。课时计划是实施教学的依据。它是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进程和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订的一节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反映教师对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全部构思和设想。”

二、体育单元教学计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教材的合理性,使其具有效性

我国在地域和气候上南北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但教材的设计者往往不能顾及众多因素,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能达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必须分析教材的合理性,并从中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服务,应注意场地、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不能将夏季的游泳安排在冬季,也不可将冬季的滑雪安排在其他季节。还要根据课标精神选择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后都有所受益。

(二)注重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连贯性,使其具有延续性

有一些教师在制定体育单元教学计划过程中,往往会根据个人兴趣来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而忽视了学生在学期之间、课的前后之间的断层,导致学生各个运动项目都会一点,但各个运动项目都不精通,学生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毕业后不再参与到体育中来,导致学生没有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教师在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时首先就是考虑的应该是知识的延续性,它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理性思考,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层次,帮助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它也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学习,使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好的连续性,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产生断层,使学生在通过几个学年的学习后能够较好的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单元的教学设计,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脑力劳动还需要体力劳动。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程度和现有场地、器材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进而为每节课的实施提供指导。在每一次课结束后,根据单元教学和课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整个单元结束后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进行细致评价,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根据以往经验和学生反馈的情况做相应的修改。如此反复,最终将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单元教学计划。

(四)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

体育课程的教材运用不同于其它专业课程,它具有教材多、项目广、项目之间独立性强的特点,学生完成各个项目所表现出的技术水平与专项身体素质差异较大,因此,一个体育单元教学完成后,如何来评价学生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真对待的。

对于教师,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测量和评价来检查教学效果,从而改进和调整今后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考核成绩是对其学习质量的评价尺度,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基本指标,考试分值是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鉴定。测量和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准确,主要是由考核标准决定的,所以,评价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是考核工作的核心,制定科学合理评价标准是一个必须重视和注意的问题。

三、结语

体育单元教学在水平教学和课程教学之间承上启下的作用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体育单元教学计划是课程实施的保障,体育教师只有明确单元教学的概念,充分考虑体育单元教学计划设计的应注意的问题,经过在实践中总结,总结之后再实践的反复过程,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体育单元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史曙生.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单元[J].体育教学,2006,(2).

[2]毛振明.论体育教学单元的划分[J].中国学校体育,1998,(1).

[3]魏景.教师教育中的反思性实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9-134.

篇7

摘 要 趣味体育授课方法是转变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学生创新思考与实践动手的氛围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张扬个性发展、贯彻“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的需要。笔者认为,只要大专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授课方法、围绕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就能有效提高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运动中去尝试、理解、掌握、创新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使体育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趣味性 教学情境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趣味体育概念开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出现很多种叫法,如大众体育竞技项目、趣味运动、夺标运动、趣味夺标运动、趣味游戏等[1],但其含义基本一致,强调体育的趣味性。将趣味体育的方法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曾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深入,趣味体育的教学效果逐渐回落[2]。现将本人多年在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趣味性授课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作以小结,与同仁交流。

一、实践意义

趣味性授课一直是教师在完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任务中追求的,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要求的,一方面,趣味性授课可培养教师对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趣味性授课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致和兴趣,是学生喜爱专业并将之作为终身事业的动力之一。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终身从事体育运动,却可以每个人都终身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大专院校体育课堂教育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灵活掌握要领、灵活运用技巧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大专院校体育趣味性授课方法采用的直接意义在于转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和娱乐性强,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体现了“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宗旨,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3]。

二、方法邹议

(一)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授课方法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要内容稳定但方法多变。长时间采用一种或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无新意,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可在某一授课内容中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法、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创造自主创新的学练空间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身体平衡知识和学习平衡技能前引导学生玩“金鸡独立”游戏,这样切入课程的方法可使增加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认识,提升课堂授课效果。在趣味性授课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有趣的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设置的目的是要提升教学效果;但有趣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人格为条件,要尊重他人。

(二)围绕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

围绕教学方法的需要设置宽松的环境、成功的体验等教学情境是增加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可将“单人夹球接力跑”引入教学,营造竞争性的教学情境。可把班上学生分成两队或数队,每位队员跑的时候都要用膝关节处夹球跳着跑,到终点后把球交给同队的队员,队员接到球后再按照同样的规则往回跑,之后计算两队队员所用时间和。在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营造要与教学方法合二为一,服务与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营造要服务与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教学情境的营造要体现学校特点、时代特色。

(三)在教学情境中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

学生对喜欢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创造性的去学习。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可根据大专院校体育授课内容的主旨思想进行外延和引申。一般来说,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如跨条追逐)、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如健身活动操)、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如超越跑)、新兴的运动项目(如跆拳道)引入课堂教学[4],使之成为核心教学内容的辅助内容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在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仍然以授课内容为中心,不要喧宾夺主;要注意添加的趣味性活动项目的数量要适当,不要导致授课主旨偏移;要注意授课内容与添加内容的有机穿插,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辅助的趣味性内容对核心授课内容的提升作用,增加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三、结语

体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趣味、挑战的魅力课堂,也是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效率课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挑战自我的课堂[5],这就要求大专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创设轻松愉悦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环境。采用趣味性的授课方法是活跃课堂氛围、强化课堂效果、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举措,让每个学生在运动中去尝试、理解、掌握、创新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使体育服务于学生处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邹师.趣味体育的概念及编排原则与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1994.36(15):42-46.

[2] 周月红,王厉兵.大中专院校趣味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3):139-414.

[3] 李会明,尹明辉,闻忠波.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3.3(19):61-62.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 运动素材 教材化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0-0179-01

一 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校体育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影响,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也出现一些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体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耐挫折能力差,自杀与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交往能力差;许多学生直到大学毕业也未能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偏重于竞技运动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忽视了体育的娱乐性、趣味性。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提出“健康第一”的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得到快乐,同时体育运动要生活化。新课标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但是,缺乏理论支撑,表述比较笼统,许多学校仍然照搬体育竞技项目,缺乏对竞技体育项目的加工与改造,表现在教学内容高、难、繁、杂,学生难以掌握,得不到快乐体验,掌握效果不好,使学生对体育运动望而却步。对运动素材技术性的改造,可以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能够得到快乐。生活中,体育可以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参与、娱乐和运动,同时,新的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二 概念界定

运动素材教材化,是指按照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方法、原理,将属于体育运动范畴的运动项目,经过合理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服务于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教学内容,从确定教学目标到加工竞技运动素材,最后形成教学内容,这一系列的过程就叫做“运动素材教材化”。

“运动素材”是可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具体来说,有现代竞技运动项目和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每个运动素材中都有人类创造的痕迹,都有不同的文化含量,都有劳动人民倾注的文化因素。

三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的思路

对竞技运动的表现形式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奥运会的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运动项目划归为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域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另一种认为,具有统一规范的赛制体育项目都称为竞技运动,其他的划归为非竞技项目。

由此可见,尽管竞技运动的概念与表现形式在表述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就其概念的核心内容来讲,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主要表现在竞技运动是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为核心目标的,完成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训练和比赛。运动个体充分发挥其生理性能力(体格体能、运动能力等)和心理性能力是完成目标的基础,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即是运动个体经由持续不断的训练,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的过程。竞技运动的技术是高、难、美、新、杂,最大限度地挖掘内在体力、心理、智力方面的潜力。

20世纪80年代后,苏联、美国等国家兴起小排球、小篮球、小足球运动,学校体育部门对正规的排球、篮球、足球等竞技体育运动的器材、场地进行改革,很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目前,日本学校体育教学中,对正规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使之进一步适合青少年健身运动的需要,这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竞技项目的广泛措施,被改造的竞技项目可称作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亚竞技运动项目并没有改变通过竞争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日本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与借鉴。

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取教学内容,将复杂的正规竞技项目的动作技术战术体系和规则分解,向趣味化、娱乐化、游戏化方面发展,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向同学讲授体育运动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得到快乐,愉悦身心。至此学生才能热爱体育,使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真正实现体育生活化。

四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为体育教学内容的思路简述

民族体育项目在竞技性、观赏性、价值、娱乐性上与竞技体育项目相媲美。作为中华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民族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健身、养心的作用。

民族体育项目运动素材技术性转变需要根据学校条件(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民族体育的知识技能等),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体育运动基础与经验等),教师(能力、教学经验、技能)而定,具体遵循五个原则:一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选择;二是技术含量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三是选取原则和引进条件全部满足;四是技术上简约化、竞赛上规范化、运动强度和密度上缩减化;五是原汁原味,去粗取精。

篇9

[关键词]时尚体育 教学改革 新元素 可行性

前言

2001年北京大学率先实行“完全开放式”体育教学改革,引起了教育管理部门和全国各高校的广泛关注。2002年“完全开放式”体育教学形式被凝炼成“三自主”教学模式,即自选项目、自选教师、自选时间,这种教学模式被写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此后掀起了一轮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2005年4月25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要认真落实《指导纲要》,进一步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探索实现教学目标的科学方法和途径。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氛围。[1]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也开始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一种新颖的体育运动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时尚体育”。“时尚体育”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运动有着一定的差别,“时尚体育”淡化了竞争意识,注重与凸显参与行为,讲求调剂身心,追求休闲娱乐。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健身方式,追求时尚、健康自然生活的理念,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受到了大学生们的追崇。将“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教学元素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时尚的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本文运用科学方法对“时尚体育”内涵、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将“时尚体育”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重要性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旨在完善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促进体育教育改革。

一、“时尚体育”的有关概念及特征

“时尚体育”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它的概念、内涵、特征经过长期的讨论已有了定论。200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海口举办了“时尚体育”与全民健身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明确提出了时尚体育的概念。“时尚体育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被人们普遍采用、最为流行的,以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的社会体育项目。其本意为一切流行的社会体育项目,既包括可以竞技的各项运动,也包括一个人以活动为主的健身娱乐活动。”[2]“时尚体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极限运动如高山滑翔、摩托艇、帆船、激流皮划艇、冲浪、滑雪、蹦极、攀岩等;第二类贵族运动如高尔夫、滑水、马术等;第三类是休闲运动如舍宾、电动单车、瑜伽等健身运动和野营、徒步、定向越野等;第四类是经过对某些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的运动如沙滩排球、街头三人篮球赛、街舞等。“时尚体育”淡化了竞争意识,摆脱规则的束缚,注重参与和交流,注重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和表演的效果,具有流行性、新颖性、趣味性、多功能性、竞技性、文化性、休闲性、教育性、开放性、商业性十大特征。它的理念是:时尚在于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时尚。我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进入小康社会,生活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程度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体育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时尚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走向社会,进入高校校园中是一种新的消费行为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将其引入体育教学中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北省8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每所学校抽选10名教师(不限于体育教师,有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等),20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检索和收集有关高校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中引入“时尚体育”的文献资料,对高校实施“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中引入“时尚体育”的一些成果进行分析研究,查阅官方公布的相关文件,同时翻阅了教育学、教学论、学校体育学等书籍。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出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时尚体育”的调查问卷,分别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教师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学生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782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710份,有效率为96%。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请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估,认为可行有效。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变量统计、编号,并运用EXCEL数据库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推理、分析、归纳等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三、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时尚体育”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一)可行性

顺应时代潮流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趋势。“时尚体育”具有注重参与,注重交流,注重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和表演的特性,它对个性的张扬具有双重作用,能够鲜明地体现个体不同的文化品味。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多数是奥运会项目,注重竞技性,缺乏时尚性,满足不了学生多样性的体育需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顺应时代潮流,许多高校将时尚体育作为新的教学元素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调查数据显示:我省8所高校全部都引入了“时尚体育”的某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见表1

表1:8所高校引入“时尚体育”项目的统计表

“时尚体育”的这些项目在高校开展的非常顺利,深受广大学生们的欢迎。喜爱“时尚体育”项目的学生达到96%。表1显示的项目只是这些学校开展“时尚体育”的重点项目,还有其他项目也非常受同学们的欢迎,例如沙滩排球、三人篮球等。

各校对时尚体育项目进行选择时,不仅仅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同时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引入桥牌项目是因为学校有校桥牌队,承担着相应的比赛任务;武汉理工大学引入网球项目是因为该校具有喜爱网球运动的传统,网球的群众基础好,网球场地设施齐全;湖北经济学院引入小轮车是因为有一条环校公路非常适合开展小轮车运动;武汉纺织大学因为有一支优秀的模特队,经常在学校表演并在电视节目中露面,受此影响体育舞蹈成为该校的热门课程。

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性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围绕整体教育的目标而确立的,通过体育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整体教育目标的实现。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就主张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亚里斯多德也主张把体育、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时尚体育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愉悦身心、增强体质、享受运动快乐为目的,与高校体育改革目标是一致的。“时尚体育”所注重的创造性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性、新颖性、娱乐性等可以弥补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3]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不够等。调查数据显示:100%的教师认为高校开展“时尚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目标一致。36%学生认为一致,18%的学生认为可能一致,46%的学生不知道。表明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目标有着较深刻地认识,而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目标的认识比较浅显。这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目的、目标的讲解和宣传,使之能够自觉地接受高校的教育,并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观念融入心灵深处。

高校具有“时尚体育”发展的适宜环境

高校作为追求真理的场所在观念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首先高校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师生求实创新,活跃思想,不受旧观念的约束,允许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思潮进入,是最先接受、传播、诞生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观念的场所。其次高校有良好的体育氛围,长期以来高校师生就有着良好的体育传统,对各种新型的体育项目不仅参与意识强,而且体育氛围营造得好,特有的文化底蕴和体育氛围使得“时尚体育”很容易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中去,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和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数据显示:52%的学生是在校园活动中认识“时尚体育”的,36%的学生是通过宣传媒体认识“时尚体育”的,22%的学生是通过家庭成员的介绍认识“时尚体育”的,这说明大学校园是传播“时尚体育”的主要场所,并有其生存发展的适宜环境。

另外公立高校是国家重点投资的教育机构,具有优良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能满足“时尚体育”的开展。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拥有田径场3个、体育馆2个、健身馆1个、网球场8片、篮球场59片、排球场16片、羽毛球场14片、乒乓球台68台、游泳池1个、搏击馆1个。其它7所公立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是非常优良完备的,其中中南民族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有室内恒温游泳池。对“时尚体育”在高校的开展起到物质上的支撑。

(二)重要性

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进入了第二个发育高峰,各种生理指标已经成熟,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向往,兴趣爱好广泛,对各种新的事物、新的思潮、新的思想、新的观念非常关注,个性特征十分明显,涌现出张扬、判逆、表现出我行我素、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心态。大量的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健康的体质可使人在活动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并能增强心理的抗压能力与意志力。而体质不好或有病在身,会产生精神压力和痛苦,并导致焦虑、消沉等心态,导致体质下降甚至荒废学业。时尚体育优化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模式和程序,摒弃了规则的束缚,其鲜明的前卫、求异、创新、追求刺激等特征,对处于大学阶段有着特殊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产生较强的渗透力,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释放学习压力、享受运动快乐,并使大学生成为时尚体育的倡导者和追随者。调查数据显示:76%的学生喜欢“时尚体育”,18%的学生无所谓,0.6%的学生不喜欢“时尚体育”。表明大学生是喜欢时尚体育的,

满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大学生从年龄上讲,多数处于青年中、晚期,即不同于儿童、少年,也不同于成熟了的成人,生理上虽已基本成熟,但身体乃在继续发展。为了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将来打下持久工作、学习生活的身体基础,必须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高度紧张的脑力劳动过程,没有健康的身体势必导致行为活动的无能为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时尚体育”手段进行锻炼,如健身健美、瑜伽、体育舞蹈等项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脑的健康:(1)可以提高大脑的判断功能,(2)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力,(3)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4]著名教育家怀特海曾形象地指出“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望”。这可以理解为在大学里站起来不仅仅是指学习文化知识,而且是要更加注重身体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数据显示:54%的学生经常参加“时尚体育”的项目锻炼,26%的学生偶尔参加,10%的学生不参加“。说明多数大学生是重视自身的健康的,他们对体育锻炼是有需求的。

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就好比学生点菜吃饭,校方必须提供丰富多彩的菜单供学生选择。“时尚体育”的项目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大学生特点,如同丰富多彩的菜单,例如瑜伽、体育舞蹈、形体塑造与社交礼仪、跆拳道、网球、小轮车等课程。由于这些课程内容是学生自己选择和喜爱的,他们在课堂上就会认真的听、学、练,主动地提出问题,这样就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教育学的观点认为,教学内容的丰富更新大致有三种途径(1)讲授内容的更新。由于时尚体育是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是紧跟时代,新颖、前卫的,比传统的体育课内容更能吸引学生。(2)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充新知识。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和关注时尚体育的书籍和电视宣传报道,通过阅读和关注时尚体育,使学生能更多了解时尚体育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对时尚体育的兴趣。(3)教材更新。时尚体育在教学中出现是一种新的尝试,教材还不多,体育教师要积极编写有关时尚体育内容的教材满足教学内容更新的要求。体育课堂的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它与课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5]只有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和练习手段,才能够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学生的喜爱和兴趣才是体育课堂气氛活跃的根本所在。

四、总结

(一)“时尚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时尚体育”不仅可以满足正常学生的体育需求,还有许多项目可以满足体质较弱和有慢性疾病的学生需求,例如瑜伽、健身操等。调查的8所院校全部都开设有保健班的课程,其中就有许多“时尚体育”的项目。8所院校的体育课程的设置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体质学生的体育需求,“时尚体育”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是在我国高校推行“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背景下进行的体育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尝试,由于之前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匮乏,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体育教学本身的需要,符合体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三)“时尚体育”进入高校体育教学中,使得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原来高校很少有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现在网球场在高校中已经非常普及了,有的学校还有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馆等等。如何在学校体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使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能适应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撒胡椒面的做法,将有限的经费集中起来重点投向某些场地建设,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不满意学校网球场地的占,33%,不满意羽毛球场地的占28%,不满意游泳场馆的占21%,其它体育设施占18%。提示领导层注意目前高校急切要解决的是网球、羽毛球、游泳体育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4.5.

[2]体总网:时尚运动与全民健身研讨会报道,2003年12月23日,http://.cn

[3]虞蓉丽.高校体育教学与时尚体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

[4]谭华,夏万峰.高校开展时尚体育的研究[j].大家.2010.14

篇10

1.1生成性教学的特征生成性教育和现成性教学不同,现成性教学按照学校和教师预设的方法与程序开展教学活动,以此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无论是教学方法、内容、程序、教学目的,均是实现预设好的、准备好的。而在生成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意向、学生的特征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群体、个体的具体需要,教师和学生之前、学生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依据互动中的具体效果,对教学活动的思路、行为及时进行调整,更好地发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能动性,让学生获得符合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满足心理需求和学习需求。在生成性教学下,并不是完全放弃教学的预设性,相反,需要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形予以充分的考虑,按照教学中的动态的表现和师生的价值判断,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行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智慧,在教学中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充分运用已有的教学经验灵活机动处理和调整教学活动,结合教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趋势和方向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对教学行为进行有效调整,共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相关知识技能的充实完善。

1.2生成性教学理念与中学体育教学作为和“预成”“现成”相对的概念,生成性教育理念目前一定渗透到了包括体育课程在内的全部中学课程教学领域。在传统的“现成”教学理念下,对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甚至课堂中向哪个学生提问等,均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预设”好的。但是,中学体育教学的特征,决定了此种事先完全“预设”好的教学并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必须将生成性教育理念纳入中学体育教学中,在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活动时,通过运用师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情感和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充分挖掘即时性的课堂资源,对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调节,实现教学相长,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避免教学活动受到事先拟定的死板的教学计划的影响而降低教学效果。

2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生成性教育理念的思考

2.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运用生成性教育理念的主动性学校及体育教师,要提升思想认识水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4.09.048理论与方法探索体育教育平,充分认识当前预设性教育方法对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破坏性作用,从内心深处认识:只有运用生成性教育理念,切实加强运用生成性教育理念的主动性,才能不断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效益。由于传统的预设性思维下,教师完全按照事先的预设开展教学活动,而将预设之外的事情排除在教师的视野之外,导致教学活动中一旦发生预设之外的事情,教师就无法应对、疲于应对、应对不得法。在发生一些临时性、紧急性、突发性事件之时,教师无法进行良好的应对,导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由于教师按照事先预设好的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死板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学生可能临时起意对某个体育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在传统预设性教学理念下,教师可能对学生说:“今天的教学内容中没有你们要求进行的项目,那个项目等到一年后再进行吧。”等到1年后,学生可能已经对那个项目缺乏足够的兴趣了。

2.2充分预设,促进中学体育教学中产生更多生成性教学资源由于生成性教育理念和预设性、现成性教育理念是相对而言的,生成性教育理念的提出,目的就是在于规避现成性教学可能带来的各类弊端。正因如此,不少体育教师认为生成性教育理念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完全摒弃对课堂的充分预设,这就容易导致体育课堂教学的“自由主义”,最终走向涣散无序,更遑论提升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殊不知,在生成性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活动中,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但是,此“预设”非彼“预设”。现成性教育理念下的“预设”即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后,不知道灵活变通地、死板地、机械地执行。而在生成性理念指导下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预设”,即对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充分的提前准备,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预计,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的空间和相应充裕的时间。

2.3加强对话,营造生成性体育教学活动的良好环境在生成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的中学体育教学,必须通过各种路径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生成性教学资源,只有对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予以充分有效利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中,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形成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任务不紧张之时留出10min时间让学生自由运动,或者在学生建议下开展相应体育活动。又如,部分教师每次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在活动结束之前5min召集全体学生集对,简要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效、不足,与学生讨论下次活动的方案,最后按照师生的讨论决定下次体育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方式方法等,让学生充分有效地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此种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相关体育教学活动进行探讨,对下次的体育教学活动作出相应的准备,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