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展示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9 08: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服装展示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服装展示设计已经成为促进服装销售的常用方法,良好的服装展示设计,不仅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也可以开拓服装市场。然而,服装展示设计发展时间较短,中式传统服装的展示设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由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在国外服装展示设计的冲击下,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引入中国传统文化,践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论。文章从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基本情况入手,重点研究做好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传统文化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属于新兴边缘学科,其中包含着自然文化与人文精神。通过服装展示设计向其他国家展示本国文化,这对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本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其他很多国家在产品设计中都借鉴了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也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
一、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概述
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是指在特定时间,结合中式传统服装特点,运用各种设计手段,促进空间协调,并利用平面布局、照明、道具等再造展示空间,将蕴含在中式传统服装中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让受众了解服装设计者要传达的信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主体是中式传统服装,它的终极目的是促进服装宣传与销售。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与其他展示设计并不相同,它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并不是短时的劳动,而是具有综合特征的设计活动。第二,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承载着多种信息。第三,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第四,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重视体验与参与。要做好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设计师就需要从宏观上把握其内容与形式,要将自己的专业素养与鉴赏能力融入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获得大众认可。
二、将传统文化应用到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的方法
其一,空间布置设计。在对中式传统服装进行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从整体布局入手,因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让展品展示得更加充分,还可以为顾客营造方便之感,进而促进服装销售。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应加强对视觉空间形状与尺寸的认识,加强卖点设计,重视展架、展台和柜台的设计。如,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组展台展示中式传统服装的整体效果,以便为受众带来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在客流量的接待设计上也要做到合情合理,保证客流进入空间不会发生拥堵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展示效果得以加强。此外,设计师还要做好展示空间立面形象设计,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式传统服装。
其二,色彩设计。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还要重视色彩设计,尤其要控制好展品颜色,最好多应用几种展示方法,以便取得协调的效果。如,在展示设计中,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展示服装,对比红色与绿色、黄色与蓝色等,通过视觉反差,营造鲜明之感。同时,也可以应用反协调方式,正确运用色相环上的原色,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谨慎使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涉及多种色彩,包括无彩色在内,无彩色以黑色与白色为主,黑色与白色可以起到烘托与陪衬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师一定要控制好颜色的运用。
其三,照明设计。服装展示离不开照明,人观看服装的过程需要依靠视觉完成,所以展示空间中的照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服装的展示效果。合理的中式照明设计可以为展示空间塑造良好形象,更可以提高服装展示的审美价值。因此,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既要避免照明过于明亮,也要避免照明过于昏暗,照明设计适当、合理即可。同时,也要保证照明灯光无色差,防止人们在展示空间中观看到的服装是一种颜色,而购买后发现是另一种颜色。在照明设计中,应以人工照明为主,并将人造光源与自然光源完美融合在一起,以便让人们看得清楚。此外,合适的照明设计也可以提高室内亮度,节省大量能源。
其四,材料设计。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可以使用与展示服装类似的材料,这样可以与服装展示主题相呼应,如云锦、棉麻绳线等。由于很多展厅都是临时构筑的,要实现快速施工就要以轻质材料为主,如应用临时贴等。同时,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所使用的材料还要环保、防火,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服装展示效果,还能适应各种天气变化。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就要促进材料应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善于发现材料的优点,引入新型设计理念与材料,以便满足实际设计需求。
其五,道具设计。道具设计也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展示道具多是装饰品,其种类众多。从空间角度讲,展示道具的作用就是装饰空间;从销售角度讲,道具能够起到烘托与映衬主体的作用,便于消费者挑选产品。所以,一定要加强道具设计。在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中应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道具,可以为观众带来和谐之感。
结论
服装展示设计属于新兴领域,发展时间并不长,尤其是中式传统服装展示设计起步更晚,在设计中经常存在疏忽之处。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师需要联系实际,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其中,以便满足大众实际需求,促进中式传统服装的宣传与销售。
作者:高振宇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项目基金:
天津师范大学校级横向项目:非遗走进生活——2016SS《西游悟》老美华服饰会休闲装系列设计,编号:53WA1505。
参考文献:
[1]刘丁.上海中式服装市场细分及消费心理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1(8).
篇2
一、意境化概述
“意境”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诗歌创作中。王昌龄在《诗格》一书中提到:“诗有三个境:一是物境,二是情境,三是意境”,这一诗歌的美学思想使意境论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在《与王驾评诗书》中提到“思与境谐”、“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的唐司空图也对意境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刻论述。宗白华把“意境”设计的艺术思想提高到了更高的层次,他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玩赏它的色相、秩序、节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从中可以看出,“意境”探讨的不仅是形象的特征和非形象的美学意义,而且也是我国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创造的过程。也就是说,利用中国传统美学在服装橱窗展示中设计的“意境”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女性服装消费心理诉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消费的动机角度把女性对服装消费心理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对服装功能基本遮羞避寒的需求;第二层次,在与外界接触时,心理安全的需求;第三层次,在满足基本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女性消费者开始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开始对审美有要求。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审美的追求成为女性消费者最为广泛的消费需求;第四层次,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意识较强,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高度评价。这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表现,她们希望获得尊重,这一点体现在对服装品牌的追求上。她们选择服装产品不再仅仅局限在服装本身,而是服装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品位和社会地位;第五层次,女性消费者对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她们要求服装要有创造性,以达到自我的着装独具个性和魅力,区别于他人。
女性对服装的消费需求都是从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发展的,而且在每次服装消费活动中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是各种服装消费需求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不同。女性在消费活动中最迫切的需要是促使她们付诸购买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女性消费者对服装消费的需要程度是可以加以诱导和调节的。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营销活动,使没有必要购买转变成需要购买,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要,使企业从被动的适应、迎合消费者需要,转化为积极地引导、激发和创造消费者需要。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是企业诱导女性对服装消费由无需要到有需要,潜在需求变成现实需要的诱因,也是女性对服装消费高层次的需求。
三、女性消费特征下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
服装橱窗展示的综合效果会影响女性的购买行为。橱窗设计的要素有商品、色彩、灯光、装饰道具等,这些构成要素运用效果的不同,会给女性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判断和购买行为。
1.服装橱窗展示中色彩的意境设计“著名的7秒定律指出,人们通常会在7秒内决定对一个物品的喜好与否,而在这短短7秒中,色彩占67%的决定因素”色彩对消费者的心理、情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色彩在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品牌的格调,还能起到强调烘托商品的作用。基于女性的消费特征,设计师在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时要利用色彩的物理属性对女性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运用色彩的情感属性、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等因素来突出商品,烘托整个橱窗的氛围,增强视觉效果,提高艺术审美性。(1)色彩的情感与心理属性不同的色彩体现不一样的色彩格调,而且会给观看者带来不同的心理反应。在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中要利用色彩的情感特性以及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来调节控制橱窗的展示空间,强调重点展示区域,烘托橱窗的展示氛围,以达到优美的展示效果,获得高效的信息传播效率。(2)色彩的统调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强调是通过“意”和“境”的结合,营造橱窗展示的氛围和情调。各种色彩在橱窗展示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周围的色彩相对比而存在。服装橱窗展示意境设计的视觉效果想要既生动,又不失平衡,就需要设计师对整个橱窗的色彩进行整体的规划和统调,更好的发挥色彩在橱窗展示意境设计中的艺术魅力。
2.服装橱窗展示中灯光的意境设计(1)光源的选择我们常见的光源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自然光源;二是人工光源;三是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相结合的方式。服装橱窗展示意境设计的光源选择主要以后两者为主。在大型商业中心的服装橱窗展示的照明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光源,而临街的服装橱窗展示的照明也会釆用人工光源和自然光源相结合的方式。(2)光色气氛服装橱窗展示中灯光的意境设计不仅要美,也要满足消费者观看商品的视觉诉求。橱窗是展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亮度一般要比卖场照明的亮度高出2-4倍,但是也不宜使用太强的光,光的颜色要柔和、富有情调,让光成为服装品牌自身价值的诉说者,满足女性对服装消费的心理需求。①光色与气氛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光色效果,而光色效果的不同主要是由“色温”造成的。一般色温低的光源比较倾向于暖色,会使橱窗的展示氛围形成温聲、向上的感觉。色温升高,光源也会由暖变冷,从而使橱窗的氛围变成凉爽、轻快的感觉。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要在基于女性的消费特征下,运用好色温的这种变化规律,以及它所带来的冷暖感受功能,营造不同的意境氛围。②色温与亮度色温与亮度之间的关系也能影响到服装橱窗展示意境设计的气氛。当色温比较高,而亮度不高时,整个橱窗的气氛就会显得比较阴森,反之则会比较沉闷乏味、没有生机,不仅消费者看不清服装的整体效果,也会给消费者带来消极的购物情绪。一个舒适的照明环境会增加顾客停留的时间,让其可以更仔细的观看商品,从中找到更多的购买理由。高亮度的照明作为局部点缀,能够充分突出商品的特性,加强消费者的关注度;低明度的照明以暖光为主,可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橱窗气氛。服装橱窗展示的意境设计要充分利用照明亮度的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感受,来引导女性消费者的购物情绪,给其一种心理暗示,突出主推商品,增加其购买服装的几率。③光色的对比服装橱窗展示中灯光的意境设计要使商品的视觉感受得到强化,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就需要灯光富有层次感、表现力。在同一空间不会仅仅有一种光色,这样就会产生光色的对比,有光就会有影,把他们整体统一考虑时,就可以扩大橱窗展示的空间感,增加展示空间的层次,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服装橱窗展示中灯光的意境设计要充分掌握灯光的这个技巧,运用光色对比产生不同的空间层次,虚实变化,营造空间的趣味性。(3)服装橱窗展示中装饰道具的意境设计装饰道具的主要作用是营造橱窗展示气氛,配合其他橱窗展示元素,对空间意境进行设计,使橱窗展示氛围戏剧化、情景化,提高展示空间的品位和感染力,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我们可以大致把它分为具象装饰道具和抽象装饰道具两类。抽象装饰道具的运用注重的是对服装品牌文化理念、品牌视觉形象的诠释。但并不是所有的装饰道具都有实际的意义,有的可能仅仅是增加视觉亮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比如,带有金属光泽的球状物布满整个橱窗的上空,增加了橱窗的设计亮点,但并没有体现实际的文化理念,只是利用这些新奇有趣的装饰道具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具象装饰道具的运用往往与服装的设计主题有关。根据设计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装饰道具,提升服装的格调,在平凡中创造出独特的趣味,使服装的品牌形象更加鲜明。
四、小结
篇3
【关键词】粤剧;服装设计;舞台风格;协调
中图分类号:TS94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54-01
在粤剧的表演过程中,人们所观赏到的,除了表演者深厚的戏曲艺术功底以外,还有着最为直接的戏曲服装。对于一台粤剧而言,其服装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表演效果。同时,在服装的设计上,粤剧更多的要求通过服装的不同形式直接展现出不同戏曲角色的人物性格,并给予观众深切的艺术美感。
一、现代粤剧服装设计的协调性体现
在现代的粤剧表演中,人们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的粤剧观念都是从表演人员的服装开始的,不同的服装所展现出来的角色性格是最为直接的。并且,戏曲的服装设计无疑是吸引人们观赏戏曲的第一原因,由于服装设计的夸张和独特的艺术美感,给了人们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为此,人们开始追求这种别致的美感,并渴望通过服装的设计,来形成完美的舞台特色。当代的粤剧服装,设计上的协调性体现得十分直接,并且主要集中在舞台效果上,比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都会给予一定的特色,使其能够直接在舞台上呈现出戏曲的表现效果。以丑角为例,其脸谱会画得比较丑恶,在展现其内心的时候,也会配以相应的音乐以及基调,使得人们能够直接对这一形象产生了解。此外,为了配合戏曲的表演效果,舞台通常会与戏曲的进程相一致。以悲情的戏曲作品为例,通常到了转折的部分,舞台的灯光会迅速地变成较为灰淡的色彩,并将其中的悲情角色以鲜明的灯光影射出来,使得观众的目光能够紧紧跟随戏曲的表演进程,与之产生相同的情感变化。
二、现代粤剧服装设计中的舞台风格展示
(一)粤剧服装设计与舞台风格基调的联系
在观赏粤剧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的曲目,会伴随着相应的舞台背景以及角色,因而选择的舞台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一部分粤剧整体较为酣畅淋漓,节奏感十分鲜明,因而所采取的舞台风格也较为简单明亮,能够让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认识到粤剧舞台的独特魅力所在。粤剧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的艺术体现,服装设计与舞台风格便属于其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场粤剧的演出当中,首先要有明确的剧本以及相应的表演人员作为前提条件,其次要有良好的舞台和服装设计,最后才是完善的表演。可以看出,舞台风格和服装设计占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粤剧而言,服装设计是对戏曲作品中各个角色塑造的最直接手段,能够迅速明了地体现出不同角色的性格地位等特征,还能够对应整体的戏曲基调,设定出相应的情景,凸显出不一样的戏曲艺术风格。在设计戏曲服装的时候,需要在角色本身服装的基础上,与舞台的场景结合起来,表现不一样的视觉特色,形成独特的舞台艺术表现美感,并将戏曲的艺术特征完美地呈现在其中。因而很多时候,戏曲的服装设计,也被视为舞台的又一语言,需要与舞台具有较高的协调度,相互配合,展现出最为适应的戏曲风格,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可。
(二)粤剧服装设计与舞台美术的协调性体现
在观看粤剧曲目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的戏曲角色,所穿戴的服装,有着十分鲜明的特征,便于区别开来,并为我们呈现出每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在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时候,除了要对基础的服装做出科学的设计以外,还必须对舞台的美术进行科学的创新,使其中的美感能够得到多样化彰显。在舞台美术的设计过程中,人们也需要将其与服装设计较好地联系起来,根据演员所扮演的具体角色,确定适合演员形象的舞台主题以及美术风格,同时还需要采用一定的舞台道具对角色进行包装,比如对于将帅一类的角色,通常会在舞台设置一定的令旗作为包装道具,凸显将帅的威严。此外,不同的舞台美术,所对应的粤剧主题也是不同的,对于皇上一类贵族的服装,通常都会以金色作为服装设计的主流颜色,并在舞台的背景上设置大量的金色气息,使人们的心里能够迅速碰触到皇族的威仪。而对于风景的阐述,粤剧采用的舞台背景也十分鲜明,经常是以一定的舞台屏风作为背景,并设置一定的道具,使观众看得赏心悦目。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的广东粤剧,伴随时代的迅速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其本身的表演风格,与其他的戏曲种类有了一定的接轨以外,其在服装的设计上,也进行了全方面的完善,变得更加切,能够较为深切地展现出独特的戏曲艺术美感,并且与粤剧的舞台特色相协调,凸显出不一样的艺术美感。
参考文献:
[1]欧丽坚.试论岭南舞蹈服装与粤剧服装的异同[J].大众文艺,2010(14).
[2]孔钰.粤剧戏服作用、现状及其改革[J].南国红豆,2010(04).
篇4
关键词:学生服装款式拓展设计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5)01-0035-03
全国中职院校(纺织服装类)服装技能大赛中职组是面向中职学生展开的技能比赛,包括设计与工艺两个组别。服装技能大赛中职设计组比赛没有对设计作品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结合企业真正需求,针对单纯的成衣流行款式来进行拓展设计,以求紧跟销售市场节奏,设计生产出流行的服装款式。笔者结合实践,试探讨训练教师如何在技能竞赛项目中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及服装款式拓展设计能力这一问题。
一、精于训练
在不具备自主开发设计服装款式去领导潮流的情况下,一般的服装公司都会有服装款式设计岗位,其目的就是紧跟流行脉搏,将畅销的款式稍加修改,保留流行元素,拓展成类似的款式来销售。这样会降低很多成本,而且不至于偏离流行方向,造成产品的滞销。那么面对这样的岗位,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进入技能大赛集训队的选手,具有一定的基础,了解一些服装设计的结构和工艺基础理论,有一定的领悟力,但缺乏系统的拓展设计综合实训经历,美术基础不扎实,审美眼光有待进一步培养。要求这些学生在短期集训中快速提高服装设计水平,不仅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更要查阅丰富的服装资料和图片以提高服装鉴赏品位。
(一)捕捉流行特征的敏锐感
对于处在这个岗位上的设计者而言,要能够敏锐而准确地捕捉正在流行的服装款式中的流行元素。流行元素大体可分为三类:装饰性元素、结构性元素、结构与装饰相结合元素。如衣领造型的变化、袖与肩造型的变化、流行的装饰件等。可进行专门的捕捉元素的能力培养训练:让学生每天收集一定量的图片,且快速分析流行元素。如基本的造型元素包括省道、分割线、褶、裥、堆积、垂荡、折曲、编织以及利用夸张手法表现出的不规则造型等。[1]流行设计点可根据服装的内部基本造型元素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因为服装款式构成中,重视流行要素是扩大服装款式构成艺术表现力及感染力的重要方面,它能使服装款式更实用化和多用化,同时能够收到更丰富的艺术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练习,学生会大幅提高流行特征意识的敏感度。
(二)运用流行元素的创意感
在准确捕捉了流行元素之后,如何将元素有创意地运用才是学生设计能力的体现。以图1为例,这是一款结构与装饰完美结合的一个设计。这件女上衣有两个亮点:一是在结构线的处理上,巧妙地将省道转移在分割线当中,并突破了常规的结构线的分割方法,结构线既新颖又完美地塑造了修身的效果。二是独具匠心地将立体的装饰融入结构线中,既形成了视觉的中心,又浑然天成,毫无繁琐做作之感。有创意又合理转移胸省量、完美塑造形体的结构线和在结构线延伸处加入装饰点正是学生必须学习和运用的创意设计方法。
(三)把握设计主次的全局感
成衣设计与创意设计不同。市场调研结果显示,设计繁琐的服装虽然较抢眼,但不耐看,销售量较好的成衣讲究的是穿着舒适,设计大方得体,有主有次,往往只要有一个视觉中心就好。以图2为例,整件衣服的视觉中心在领部,辅助以新颖到位的结构设计,使整件衣服看起来舒服大气,袖口的翻边设计起了很好的呼应作用,整个设计主次分明,视觉上的律动明显。这需要教师引导有方。
(四)注重局部细节的细腻感
如果图2款式将领部的设计细节去掉,虽然也有新颖到位的结构作为支撑,但与原款式相比显然失色不少,这就是细节魅力。一个好的设计师要有在细节上做足文章的能力,在某一点深入下去,直到打动人心为止。除视觉形式感完整、简洁大方外,更具有情感的有力倾诉,将装饰元素和充分的情感联结起来,以构成叙事性的效果,进而达到着装形象、引人注目、标志识别的目的。[2]要在细节上取胜,就必须有丰富的积累,这是学生必须做到的。建议学生平时准备一个图画笔记本,每天看款式图半个小时,看到好的细节就画下来,日积月累,学生的“细节储备”就会有一定的量,量变形成质变,久而久之,学生在细节的处理上就会有底气。
(五)理解结构工艺的到位感
服装设计包括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两部分,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的。设计者不能单纯进行思维设计和绘图,必须知晓服装结构的核心点、理解结构变化源,才能巧妙运用结构线去塑造形体,有效控制服装成品率。以图2款式为例,斜向的领口分割线合理而巧妙地收掉了胸省量,纵向的分割线收掉了腰省量,从而完美地塑造了合体女装的造型。学生要做到设计的结构合理与到位,就必须加强结构的解构训练。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运用日本文化式女装新原型为模板,先合并省道,再画结构分割线来检验省道的转移是否合理准确。
三、善于示范
以2014年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服装设计组别公布的试题库中的一个题目(图3)为例。根据命题要求,在电脑上进行服装款式拓展设计。设计要求:(1)在保持廓型(不可变因子)不变的前提下,进行内部结构(可变因子)拓展设计一款。(2)服装的造型要具有较强的时尚感,整体风格协调,结构、比例符合女性人体特征。
(一)把握原款服装的设计风格
在拓展设计之前,要把握原款式的风格,在风格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拓展设计,但拓展过程中不能改变原款式的设计风格。如图4,虽然两个款式的外轮廓大体相似,案例款的设计有一种帅气的军旅风格(图5),其收腰造型又显出女性的柔美元素,那么这就是拓展设计的灵魂所在――内部结构。在拓展设计过程中可以适当夸大这种帅气、柔美,使这种气质更突出、更明显。即在满足外轮廓不变的前提下,两个款式的外轮廓大体相似,在进行了内部不同的结构设计后,所得到的风格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如何捕捉设计风格呢?可以分析原款服装的设计元素为抓手,短小的立领、金属双排扣、肩章,突显服装的“骑士风格”,明白这一原理,这三个元素就一定要带到拓展的款式当中去,才不会偏离设计风格。图4中的左边款正因为没有这些元素,才让人觉得风格不一致。
(二)理清款式拓展的视觉中心
拓展设计并不是指对衣身结构、领型、袖型等都进行复杂的设计。如果面面俱到,均衡用力,反而会适得其反。在拓展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部位进行充分设计,其余方面只是为了烘托主体而进行辅设计。正如图4展示的拓展款,主要在领子、袖口部位增加了螺纹口的设计,便已形成了服装的视觉中心,那么衣身结构、袖身结构在设计时就相对简单,只是在袖山处增加了一点折裥设计,既增加了服装的柔美感,又增加了视觉的跳跃感。
(三)塑造形体结构的准确美观
在保持外部廓型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内部造型设计,服装内部造型设计主要体现在分割线的设计上,分割线可以分为结构线和装饰线。结构线是指能够塑造立体形态的分割线,少了结构线服装的立体感就不能得到呈现,或者呈现得不到位,因为它对于服装造型的塑造是不可缺少的。装饰线是指那些多了少了都不会改变衣服立体感的分割线,它对于服装造型的塑造是可有可无的,它的作用仅表现在是否体现了视觉的美感(如图5)。画好准确的结构线、优美的装饰线,并用纸样检验结构线的可操作性是每位学生在本案例中要运用的重要法宝。
当然,服装款式拓展设计中还应注意统一前后衣片的风格要素、标注细节指示的文字说明,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刘咏梅,刘瑜.灵感于不规则结构造型的服装设计[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2]卞向阳.国际服装品牌备忘录:卷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A Study o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Design Ability to
Expand the Clothing Styles: A Case Study
MAO Jing
(Jiangsu Nanto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Nantong 226011, Jiangsu Province)
篇5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 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180-02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创造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适宜环境,实现动植物生长的现代农业生长方式[1]。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当前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的有效途径。为了持续推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就当前设施农业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1 发展意义
1.1 是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有效方法
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2]。据2015年福建省统计年报记载,2014年福建省耕地面积在全国居倒数第8位,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0.42,耕地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不到50%,但是农药使用量和化肥施用量却分别居全国第14位和第13位。因此,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能够在使用同等耕地面积的情况产出质优量大的农产品,而且还可以节水省工、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是应对恶劣气候,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的有效手段
设施农业运用各类大棚、温室、喷滴灌以及畜禽水产饲养设施,能够很好地御寒降温,改变过去农业只能“靠天吃饭”的传统,根据市场需求,通过春提前、秋延后或越冬栽培等措施,弥补农产品的区域性生产和季节性短缺,保障农产品的持续供应,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3 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福建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333.34 m2,要实现省委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5%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改变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让现有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应,改变过去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方式转变。设施农业具有占地少、产量大、收益高的特点,是农民的“钱袋子”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例,大棚种植年均纯收入是普通大田种植的10倍,且产品质量和品质都有保障,生产上又能够科学排茬、集约化生产、反季节均衡上市供应,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1.4 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
设施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一家一户,规模小分散经营的模式,能够杜绝农产品质量难监管、农残超标等问题的发生。首先是设施农业通过标准产业化、规模自动化、工厂智能化的生产模式调控生长环境,采用严格的生产标准和操作规范,对农药、化肥、添加剂等严格管控,防止农残超标和面源污染,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次是设施农业便于实施农产品质量监测,容易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进一步为农产品质量把好“保险闸刀”安全关。
2 发展现状
2.1 资源和市场因素
福建省水资源丰富,全省总量1 180亿m3,人均3 536 m3,全年平均气温15~22 ℃,年日照时数1 700~2 100 h,年降雨量1 300~1 900 mm,无霜期240~330 d,水土与空气中基本上没有超标的工业污染物,生态环境优良,光温水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动植物繁殖,具有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福建地处沿海,交通发达,设施农产品无论是外调、出口,还是填补本地市场空缺,在保持新鲜度、货架期、商品率和品质方面都有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015年福建农产品出口75.6亿美元,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
2.2 技术和资本的积累
传统农业在物理机械精耕细作、生态防治病虫害方面积累了许多技术经验,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和广大的农业科技人员又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几年还与台湾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引进、推广和应用台湾农业“五新”技术,据福建省农业厅产业推广处统计,截至2015年,已累计引进台湾果蔬、花卉、食用菌、水产良种2 500多个,加工设备5 000多台套,实用技术800多项 。此外,一些民营企业和外出务工经商赚到钱的返乡农民,把资金投入到回报率较高的设施农业开发,也为发展设施农业增添了许多的民间资本。
2.3 扶持政策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业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从主体培育、财政资金、规模用地、金融服务、农机保障等方面支持设施农业发展,为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 存在的问题
3.1 资金投入门槛高、总量少、分布散、设备技术落后
设施农业是个高投入的产业,简易钢架大棚要投入逾30万元/hm2,而且规模农田又远离居住地,用电不方便,这对发展大型温控设备设施造成约束。以马尾为例,设施大棚面积占耕地面积不到3%,绝大多数以中小拱棚为主,简易设施比例大,大棚建设不规范,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生产效益不高,全区还没有能调控温、光、水、气、肥的智能温室。其次是设施种植种类比较单一,主要还是葡萄、蔬菜,配套技术还比较落后,有关大棚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技术还有待加强,资源优势难以发挥,产业带动能力有限。
3.2 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福建省人多地少,设施大棚又以农户为主,生产经营规模小,整体效益不能够充分体现,固定成本投入太大,农业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文化水平又普遍低下,这与发展设施农业需要的高素质农民不相适应。
3.3 市场机制不完善
农民在引种和种植上带有盲目性,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不完整,甚至断裂,“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现象时有发生。
4 对策
4.1 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设施农业在前期发展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就需要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计其功”的原则,集中捆绑用于设施农业的各个环节。农业部门要加大对标准钢架大棚、温室、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农业机械等设施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对果蔬、畜禽、茶叶、食用菌等设施农业项目的补助标准,扩大财政奖补范围;科技部门要成立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设施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设施育苗中心建设、科技人员培训、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发改、水利、国土、电力、交通部门要重点支持设施农业水、电、路等公共性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若干意见》规定的设施农业用地政策;电力部门要保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生产用电,按相关规定执行农用电价或其他优惠下浮价;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关于金融业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八条措施》的规定,加大设施农业信贷资金的规模,优先保障设施农业贷款资金的需求,简化手续,实施优惠利率政策和创新贷款担保方式;各级政府不但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外资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等从事设施农业开发,支持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设施农业建设,对设施农业企业出口信用保险实施保费补贴和保单融资贴息政策,将设施农业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保障规模经营主体降低自然灾害损失[3-4]。
4.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大批规模大、设施优、品牌响的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形式,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建立农民与企业的利益联合体。扶持“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引导农民在得到地租的同时继续留在流转对象农业生产基地工作,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还要引导设施农业经营体组建合作社,开展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艺管理、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
4.3 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
大力研发和创新设施温室环境控制、施肥灌溉、耕作种植等设备,针对福建省气候特点,研究能够有效保温和散热的各类温室建造技术,选育和引进以色列、荷兰、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区适宜设施农业栽培的新品种,解决设施农业因长年连作造成的土传病害、土壤酸化等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在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力军作用,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向农民提供科技、培训、资金、信息等服务,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与设施农户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充分利用“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平台推广设施农业新技术,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经营管理、安全操作水平。
5 参考文献
[1] 喻景权.“十一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J].中国蔬菜,2011(2):11-23.
[2] 石崇华,韦爱花,韦鸿雁,等.加快钦州市设施蔬菜发展的建议[J].湖南农业科技:下半月,2011(5):11-13.
篇6
关键词: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志码:A
现代服饰设计不仅与款式、面料、色彩等息息相关,同时也要有文化主张。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代,利用可再生自然资源结合传统纺织、运用民族传统装饰元素和手工技艺,是现代人对绿色服饰文化的追求。民族传统装饰取材自然、技艺环保,并且元素的造型特点、色彩特征、工艺手法等备受世人瞩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凝聚着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内涵。现代服饰设计中也有许多民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呈现,但表现手法、技艺单一,几乎都是机械化加工与生产,工艺效果刻板,总缺少一种人情的味道,一些柔性的东西,产品的档次也随之降低。因此,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应用于服饰设计中,会更突出民族的特色、鲜明的个性及服饰的文化内涵。
在工业文明发展壮大的今天,传统的服饰手工装饰技艺使用范围却越来越狭小。在服饰高级定制产品、影视作品中偶有展现,或专业服装院校的教学中有部分展示,而在面向大众的服饰产品中,却因手工技艺产出量低,工艺复杂性强,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等因素而转换成机械加工制做,使传统民族装饰工艺方法抽繁去简,只保留了部分形式,从而减弱了现代服饰“文化产品”的身份。
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不应退出历史舞台,或是以服饰工业化生产的“有益补充”才出现。它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延续传统文化、提高服饰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拓展乡村妇女的就业渠道,维护和扩展民众的生计来源,发展地方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及培养服装专业学生创新、创造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1.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呈现和延续传统文化,提高服饰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我国具有辉煌灿烂的服饰装饰工艺文明,它是古代先民智慧与能力的体现。主要的表现形式有织锦、印染、刺绣和缂丝,这些手工艺技法生动地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清晰地再现了当时的主导文化、艺术形式。例如,刺绣是古代女子必学的技能之一,女孩在未出嫁前都要为自己绣嫁妆,包括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传承、发展到清代,服饰手工艺技法的繁华为历代所不及,仅装饰绣法的种类就很多,有平针绣、抢针绣、打子绣、贴补绣、摘绫绣、盘金(银)绣、钉带(线)绣、镂空绣、珠绣、拉锁绣、麦秆绣、包花绣、挖补绣,再加上镶、滚等工艺,方法变换无穷。在服饰上具体表现为15种手法,即补、绣、盘、钉、雕、抽、挑、拚、绗、揽、垫、编、织、钩、印。这样繁多的工艺技法说明我国清代服饰文化注重繁复的装饰,展现繁缛、精致、极尽奢华的服饰风格。现代,这些民族传统装饰工艺手段在今天的服饰中鲜少看见,很多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已经失传或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国家也在积极筹措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社会人的需求是多样的,所以从文化的视角及人的需要的多样性来看,传承与发展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是必要的。传统民族装饰元素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内涵的精神层面,人们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饰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在现代社会它不仅要满足功能的需求,同时艺术美、文化性也更加凸显。现代服饰中想要再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用传统的装饰手工技艺才能更契合民族文化的归属感,才能够感受到文化的根源所在。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当使用一些民族传统的手工技艺时,如刺绣、编织、印染或手工画等,传统的手工技法也会因制作者的不同而产生与众不同的痕迹,这种个人风格充分地体现出艺术的那种不可重复的意味性,使它与其他艺术品一样,具有超出一般服饰品价值的高文化附加值。在当代“手工制品”往往成为“优质品”的代名词,它也意味着购买这些服饰品的消费者属于较高的文化阶层,拥有独特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2.应用自然环保的生态材料与技艺,是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行途径
民族传统装饰通常讲究就地取材、因才施艺、因地制宜,是不破坏自然环境的生态技艺。例如,产生于少数民族的印染工艺,面料以纯棉布、丝绵绸、麻纱为主,经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永不褪色,色彩鲜艳,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
传统的服饰手工业经营,生产运作规模小,可分散,具有投入资本小、占用流动资金少、生产管理成本低的经济性。它无需复杂的工具设备和生产组织,不依赖高昂的投资和精尖的科技,只要人勤手巧、口传身授或临时培训,再加适当的政策扶持,便可广泛开展,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种经济形势的能源消耗较低,主要利用当地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不会产生高污染的废弃物。而且这种产业形态就其生产环境和工艺过程也极具特色,可开发为地方特色民族手工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与传统的民族手工艺产业互相促进,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3.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产业开发、拓展乡村妇女的就业渠道,维护和扩展民众的生计来源,发展地方经济
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制作自古以来都是以广大乡村妇女为主的,她们不仅是家庭生产生活的主体,闲暇时还要从事纺线、编织、刺绣等服饰手工艺。虽然她们缺乏知识与文化,但长期以来,她们将民族历史中的古歌、史诗、创世神话等,以手工艺和服饰的形式在民间传承和传播,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得以在民间延续。因此,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产业以心灵手巧的乡村妇女为主,既充分发挥她们的技艺优势,又维护和扩展民众的生计来源。
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生产由于规模小,产品转型快,还可以作为新产品开发的实验手段,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势。现在大众文化正在向“分众文化”、“小众文化”发展,这种小规模或个人化的生产方式可以针对不同群体进行新的产品开发、款式设计,也许就会形成新的产业形式或产品领域。
4.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训练对于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人类手的活动与灵巧性可以促使人类大脑的发育,同时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形成也至关重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基于手与脑的互相促进、转化。当今手工实践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拥有无限的创造性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设计与创新绝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是反复实践、反复推敲和修改的结果。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加强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重新发现自我、发挥创造潜能、培养创意思维,改善现代服装艺术教学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可以将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训练与创意人才培养相结合,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5.结语
传承与发展传统的民族装饰手工技艺也不是完全沿袭旧体制与旧工艺,继续制造“历史悠久’的老产品,而是要保留其组织原理、技术原理和资源观念,发展新的生产形势。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相比,服饰手工产业的规模不在大小,而在于其专业性、灵活性、技术的先进性、产品的特色性和创新性。
那么,发展现代的传统民族装饰手工艺产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1)虽然仍以手工缝制或操作为主,但也会根据需求运用相应的工具和先进的技术,例如,南京云锦中的“结花本”技术和织造技术,即使现在看来也令人叹为观止。
(2)原材料仍以天然的为主体,但也不排斥使用少量的、恰当的人工合成材料。天然材料虽然环保,但其供应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复合材料在性能等方面有些还是优于天然材料的。
(3)注重产品样式多样化,注重定制者的特殊需求,符合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原则。机制灵活、反应敏锐是小企业的特点。应对市场多层次的需求,细分顾客群,紧跟流行动态,快速更新设计,也会具有很大的市场竞争力的。
服饰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表征,体现着个人的审美意识与品位素养,也成为表象世界与意志世界、理性与感性、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连接纽带。在当代的服饰设计中,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被渐渐淡化、湮没,但它并不是过时的东西,它与现代服饰设计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在共同满足和丰富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同时也在提升内在的精神生活。所以,在现代服饰设计中植入民族传统装饰手工艺制作的元素,通过传统的手工艺文明表现出一种文化思维和民族观念,表现一种鲜明的个性。借鉴传统创造新时尚,通过民族传统装饰手工技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探寻中国文化,深入华夏文明。
参考文献
[1]卢娜,现代服装设计中传统手工艺的运用及思考[J],广西轻工业,2009(4):145-146.
[2]于政婷,刘磊,浅谈传统手工艺对服装设计的影响[J],山东纺织经济,2009(3):91-93.
篇7
[关键词] 光伏设备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 TM9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4-62-3
Research on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Photovoltaic Equipment Technology in China
Zhou liping
(The Seco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Group,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 Photovoltaic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s a new field in the current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current phase of photovoltaic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but due to its great effects 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it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also provides great protection for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hotovoltaic equip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further discusse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hoping to provide som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related people.
Key words: photovoltaic equipment technology;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前言:光伏产业是我国新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光伏产业得到了整体上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同时,光伏设备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少数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可以说我国的光伏设备技术在当前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未来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将对我国光伏设备技术发展及现状以、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1 光伏产业发展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全面的进步和发展,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总量也开始逐渐的上升。国家统计中显示,在2011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了34.8×108t标准煤,与美国相差无几。大量的能源消耗给我国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一方面,由于我国内需量过大,自有产量难以满足供需,因此每年都需要大量的从国外进口煤炭和石油等能源。据海关总署统计,在2011年我国的石油和煤炭的进口量分别为2.53×108t和1.82×108t,从整体上看我国的能源供应对于外部有着比较大的依存度[1]。同时由于受到环境和域外的不良因素影响,当前阶段波斯湾地区政局不稳,出现了动荡现象,亚丁湾海盗猖獗,这些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进口带来了威胁和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当中,有90%以上都是传统化石能源。在进行燃烧的过程中这些化石会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有毒有害的物质,不仅给环境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更是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对于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前阶段积极的探索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对于我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来说显得格外的重要,也是当前阶段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
太阳能光伏设备技术是当前被社会所认为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能源新方式。不仅能进行发电生产,同时还能从硅材料成产加工和环保处理等方面产生重要的价值。当前阶段可以说我国的光伏设备已经在行业当中取得了良好的信任和支持,得到了行业认可,越来越多的客户从价格适中和技术进步的国产剧设备当中受益[2]。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国内设备厂商的技术水平在当前的整体技术水平上仍然不够高,尤其是高效池工艺设备和信息化先进技术方面仍然无法与国外的一些大厂商比较,还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造。
2 我国光伏设备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在光伏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光伏设备企业从硅材料生产经营、硅片加工再到太阳能电池片等方面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技术,并且已经形成了成套的供应能力。甚至在一些产品上已经开始进行出口,例如扩散炉、管式PECVD、单晶炉、多晶铸锭炉、层压机、检测设备等。
硅材料加工设备主要为多晶铸锭炉、单晶炉、切断机、切方机、多线切割机、硅片检测分选设备。其中,单晶炉得到的效果比较好,同时其性价比也较高,因此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主要的统治地位。近年来,硅材料加工设备也开始逐渐的批量出口亚洲;多线切割机方面也已经取得了全面的突破;多晶硅铸锭炉已经开始在我国很多企业当中投入了使用,说明了光伏设备技术在当前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
近年来,由于受到主流工艺上改良的影响,在晶硅电池常生产线上已经逐渐的将工艺过程缩减到了6步,所使用到的设备也仅仅只包括了6种。主要为:单晶槽式制绒/多晶在线式制绒、扩散炉、在线湿法刻蚀机、PECVD、丝网印刷机及测试分选设备。当前阶段,这些设备在国内已经都能实现全面的生产和使用,并且在核心技术上也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和应用,自动化水平明显得到了提升,性价比也要比国外进口设备更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光伏设备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全面进步,并且在行业当中也建立起了比较好的信誉,得到了行业认可和支持,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选择国内的设备的行使用。在技术手段上的水平也越来越高,促使国产设备得到了整体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当前我们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虽然在设备生产上技术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与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生产商相比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信息化水平上也远远落后,对此还需要积极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国的光伏设备能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2.1 硅片生产
从多晶铸锭(单晶拉棒)、开方、切片到硅片检测分选设备,近年来我国对这部分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视,并且在单晶炉方面已经实现了全面的批量出口。当前阶段的国产多晶硅铸锭炉在温度和工艺等方面的控制都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性价比较高,在国内占据大部分的市场。我国的多线切割机在当前虽然已经生产样机,但由于受到稳定性和良品率等方面的影响,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比较受限制。在硅片分选设备中的高产能(>3 000 pcs/hr)设备还主要依赖进口,但是国内当前很多的厂家已经能够提供硅片多功能分选设备的方案,包括检测硅片厚度和表面划痕等,并且开始在英利等国内大厂进行使用。
2.2 电池片生产
在电池片生产当中使用的单晶槽式制绒机,除了光伏起步阶段使用的进口设备外,区域阶段90% 以上为国产产品。2012年以前主要使用进口的RENA和SCHMID,在几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当中逐渐的让技术更加的成熟和进步,例如深圳捷佳伟创,2015年国内新增电池产业当中已经开始广泛的使用了国产多晶在线式制绒设备,并且当前已经与很多的下游电池厂商进行了合作研发[3]。
扩散炉方面经历了开管-闭管-全封闭(软着陆)-负压扩散几个阶段,当前很多的电池企业都采用了国产设备。由于能够实现有效的提升扩散均匀性和产能,降低能耗,实现高方阻(目前70Ω/,目标90~100Ω/),2015年,在当前国内几个较大的产线中,已开始大量使用负压扩散炉,主要设备生产厂商包括七星华创、丰盛、捷佳创、中电科技48所等[4]。
2.3 丝网印刷机
单印丝网印刷机在当前的国内已经实现了全面的生产,双轨二次印刷仍然主要使用国外进口设备。在2014年我国开始逐渐的对单轨丝网印刷机进行研究,并逐步促使其得到完善,现阶段其稳定性和一致性等方面已经明显得到了改善,与国际领先水平已经比较接近[5]。在产能指标上甚至已经能超越进口设备。从2015年开始我国大范围的进行了印刷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含量的提升。由于当中的技术含量要求过高,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市场上主要使用的还是英国或者意大利等进口设备。
3 我国光伏设备技术发展趋势
3.1 向自动化高效能方向发展
提升产品的使用性能,降低整体的投入成本是未来光伏设备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当前阶段需要从合适的尺寸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化的研究,促使其得到基础性的保障。同时要提升单机自动化的水平,促使单机生产效率和成本维护等方面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也是日后光伏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与手工方式相比,自动化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也能减少人工操作上的一些不良污染现象或者操作失误问题的发生,促使生产经营成本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就拿当前主流的多晶硅156mm×15mm的方硅片生产来说,通过机械化的自动生产方式能够实现全面的自动传输和在线检测,这对于行业的进步和产能的全面提升将产生重要的价值,更加能提升其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能[6]。
3.2 设备研制与工艺开发之间关系更加密切
设备研制与工艺开发之间的紧密结合是未来发展中的一项主要趋势。通过建立工艺示范线,结合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研制等能促使整个设备的研发周期明显的简短,并且也能促使先进的工艺得到有效的应用,更加能降低设备上的谁使用成本,对于国内的光伏企业来说这将促使他们在市场上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相应的配件也将得到提升和改进,对于促使行业的先进化和国际化发展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其与国际接轨。此外,当前阶段的光伏行业发展十分的迅速,当中也蕴含着大量的商机,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努力的将设备研制和工艺开发融合到一起,就能有效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现象,并且能促使企业在行业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结语:光伏产业是新世纪发展当中的朝阳产业,是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减少资源短缺现象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提升竞技发展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我国的光伏设备在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巨大压力,但只要能不断的进行研究,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就一定能促使光伏产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斯琴,赵忠秀,刘旭东.光伏产业政策优化路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6(6):174-183.
[2] 胡静,黄碧斌,李琼慧,程艳从.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政策实施效果评价[J].供用电,2016(5):55-69.
[3] 郑瑞澄,王敏,李博佳,张昕宇,何涛.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十二五”进展与“十三五”展望[J].太阳能,2016(5):245-256.
[4] 王斯成,吴达成.我国光伏政策的回顾和展望(上)[J].太阳能,2016(6):21-56.
篇8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30-02
一、对电子政务发展认识存在的问题
在运用电子政务的时候,了解还不深入,甚至有些认识是不正确的。有的地方政府把电子政务看成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忽视了软件的开发与政府业务流程的结合,把计算机系统跟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等同起来,使计算机仅仅做打字机用,有点甚至连打字机的作用都没发挥,还用的地方政府将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上传到网上,就以为没事做了,将其上网化,这样就让计算机网络服务与传统的政务工具分离开来了,服务有了不完整性。他们仅仅改变了只有信息手段,并没有改变政府业务流程。在这过程中,有发现了一下几个问题:
(一)领导重视问题
电子政务运行的成功与否,与当地的地方政府的关注度是紧密相连的,当然也特涉及到领导能力。就现状总得来说大多数的领导班子还是能跟上时代的潮流的,能从全方位多层次的去考虑电子政府建设这个问题,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领导都可以正确的完全的去了解电子政府问题,有些领导觉得信息化在部门工作并不重要,所以信息资源的得到利用几乎少的可怜,并且已经数字化了的信息也保存不完整。这些问题的出现让基层电子政府工作的开展及其困难。
(二)公务员操作问题
政府对管理信息化要求高效、不具有威胁的、不是短期的和信息资源的收集、处理、分析、维护的繁杂性,这就必须有精通业务还可以操作算机与网络知识的公务员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在线维护,能够及时处理临时发生故障。但是我国无论是上级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想这样的人才都满足不了现实情况的需要,有部分的公务员对计算机了解简直少的不能再少,就更不用说一些基本的操作了,在一些经济发展不是很好的地方,出现的可能性更大,这种人所占的比例也更大。加上受到传统思想的,让信息工作更加的不到重视,这让信息工作人员在工作的前景不如其他岗位的人员,这让社会上一些有能力的人也不想去政府部门任职。目前的公务员里而,有很多人时固守现状,停滞不前,对新鲜事物反感,包括电子政务,还是使用传统方式办公,不接纳电子政务这一新鲜事物。对电子政务方而的工作阳奉阴违,导致电子政务实施举步维艰。
(三)公众应用问题
就结果来说,在电子政务的运行中,是公众得到了最大的好处,电子政务也是应民才建的,公众对电脑网络的态度决定了电子政务运行的结果成功与否。从另一方而来讲,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相对较大,在经济发达的地方计算机应用广,电子政务开展好,公众的反应热切。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计算机的推广员没有达到经济发达区的水平,群众的计算机运用水平比较弱,
一些人对电脑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操作了,使电子政务开展及其困难。就算他们对计算机了解,也不是用来开展了解电子政务更所的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来休闲打发时间并且,一般的时候几乎都不上网,电子政务的这种思想薄弱。推行电子政务本来就是以民为主体,缺少群众的基础,不是电子政务建立的目标,没有了公众电子政务建不建都没有区别。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需要政府帮忙的人几乎hi安歇不会上网的人,所以现在而临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建立一个能为民服务的机构体系,加强政民联系。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
就目前来说电信领域的变革还没有成功,一些无线网络还是发展期,刚刚才出现,比如说计算机、有线电视与电信一些基本的配置不够完善,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才刚刚兴起,现在所具有的物资和科技上的设备还达不到电子政务所必备的条件。在全球里,一些经济技术大国与地区及少数的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进展的十分快,在政府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基本得到实现,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家家户户有网的比例上升,百姓对电子政务的关注特不断提升,使信息社会的基本形状得以实现。我国与他们对照起来,尽管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在电子政务进展度来看远比不上那些经济技术大国,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际的运用中,我们都还没涉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目前是边走边看的发展态势,慢慢研究的阶段,各地方部门发展差距大,我们要赶紧发展电子政务。缩小与其他经济技术大国的差距。
三、组织机构缺乏统一规划
政府与电子政务建设中没有进行系统的计划与采取合理的组织机构,也无未来电子政务的进展蓝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方法和电子政务的标准性、活泼性、沟通性和规模经济等白然特性有了不协调的地方,各个地区政府于开展电子政务的时候都只顾自己的想法,去制定标准,所以形成了一锅粥的现状,业务内容没新意,多叠加的信息,造成严重的浪费。电子政务标准化的负责人并兼任北航副校的怀进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推进电子政务的进步。杰出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不久前产业提出了相关的看法,要发展电子政务就得与政治体制变革、社公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统一结合,不然的话放进去再多钱也没结果,只不过是一个虚设,如果继续按这样的情况下去电子政务的发展智慧固步白封。由于电子政务建设没有统一的组织机构与未来蓝图设计,所以很不利于我国在将来的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信息资源共享问题
就现状而言,我国政府组织机构采用的是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也就是把横向职能制与纵向层级制的结合。横向职能的部门中是没有联系的,单独为一个整体,受上级领导直接管辖;然而就纵向层级制的行政组织系统是运行垂直领导。针对上而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国家进行了各垂直政府职能部门对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对此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建立了不少的职能型的信息系统,比如说工商、税务、质监、金融这些或相关的。这些物质的建立能为地方政府解决不少的问题,对信息的要求得到了一定的实现,但它还是没有解决为县级基层政府工作提供横向信息平台这个功能。县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只是两方交流,沟通方式比较单调,适用范围小,而且交流部容易,一项事情的办理必须经过很多的部门与环节进行解决,拖延了办理的时间;信息传递以纸质报表文件、人工录入、电话通知……为主,信息传递速度慢,不容易保存,收藏空间需求大,使信息传递量与精确性打折扣。部分的地方政府在正中活动中有逃避的行为,不想接受和其它部门数据共享和业务合作,利用白己拥有的资源,然后进行卖掉,以此获取利润,保护自己部门的权益,借用技术的因素去反信息共享,这样的行为使电子政务进展举步维艰,不利于县级政府相关职能实施。也是因为没有一样的指导和未来共同发展的蓝图,各个政府部门各自独立,互不联系,导致目前拥有的绝大部分的政务系统都是零散的、闭关白守的系统,数据接口的标准不一样,信息交换各自用白己的格式,使信息不能传达无法共享,横向与纵向之间的联系有障碍,造就了很多的“信息孤岛”,使信息不能共享也不能交换,综合业务只能在一个部门里完成,使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降低了行政效率,信息化应用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遇到困难。
除此之外,某些县级财政的资金不足,信息基础不强,各部门业务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处理的能力都不够,这让信息共享实现更加困难。
参考文献:
[1]周宏仁.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策略[J]汕头科技,2005(2).
[2][英]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 服务区 发展 研究
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配套设施,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由于全省各条高速公路的投融资体制、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化程度、经营理念各有不同,服务区的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如何选择一种适合自己需要的管理模式是每个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现状,发现服务区管理上的不足,对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整体经营质量,加快服务区品牌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福建省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现状分析
1.1 经营管理的现状
(1)经营管理的概况。1997年12月15日,福建省第一条高速公路厦高速公路正式通车,通车里程81.4公里,只有一个服务区。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到2009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0多公里,建成服务(停车)区达50对,已建的50对服务(停车)区占地面积5000亩,面积最大的服务区为天福服务区为2000亩,最小的停车区为云淡停车区面积为20亩,平均面积为100亩,总投资额19.34亿,两对服务(停车)区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7公里。
(2)经营管理的模式。一种是根据“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由高速公路业主或者承建商全权负责建设运营,如沈海线福泉段、泉厦段、厦漳段等;一种是采取成立合营公司的合作投资经营模式,由高速公路业主单位分别委托所属开发公司或其它子公司联合中石化福建石油分公司按一定股比出资联合成立合营公司,负责所属路段服务(停车)区的投资建设经营管理,并按合同将前期道路“三通一平”费用以租赁费形式逐年返还给高速公路业主,主要有漳诏段、福宁段,京福福建段、莆南段、龙长段。在具体经营方式上则以对外承包经营为主,自营项目为辅。
1.2 经营管理的分析
(1)功能设施基本一致、潜在效益挖掘不深。一方面是省内大多数服务区对闲置空地不开发,各个服务区功能单一,项目简单,经营范围基本相同,除加油站、餐饮、超市外,很少开发其它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是各服务区的设置功能和经营业务一致,但采购、销售以及人员、设施上又各自为政,加上部分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选址和间距不合理等,都造成人财物配置的极大浪费。
(2)管理人员仍需充实,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每个服务区只配备1-2名管理人员,从事管理的人员太少,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对经营项目的认知程度不够,经营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制度虽多,但约束性差,效率不高,特别是缺乏良好的激励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很多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公司的经营管理制度,致使工作差错率偏高。造成服务区管理人员缺乏的其他原因还在于,服务区与征费所相比,职级和收入待遇等方面的差距;服务区的管理水平难以尽快提高,也就难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经营地位实际垄断,性价比例整体偏低。高速公路服务区内的餐饮、住宿、购物、通信、加油、汽车修理等经营项目大都采用承包经营方式,由于司乘人员上了高速公路以后,只能在服务区内加油、就餐和消费,服务区内的经营单位实际处于垄断地位,存有“卖啥买啥”、“供啥吃啥”的独家买卖观念上,思想上没有从“关注顾客需求”的焦点上,抓管理、搞经营、提质量、上水平。经营上的随意性,违背了市场规律,障碍了服务区的发展。服务区内商品的价格高于市场,而服务质量却低于普通经营场所的事实降低了司乘人员的满意度,使其主观上尽量减少在服务区的消费行为。
2 海西建设大视野下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前瞻
就服务区发展论服务区发展,其前景和规模都是有限的,跳出服务区,从更大的视野审视服务区的发展问题,更有助于服务区的发展,要在竞争中获胜,不仅仅是与时俱进,更要有前瞻性。笔者认为,随着海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海西路网密度的加大,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和经营模式也将发生相应调整。
(1)由休息功能向休闲功能转变,经营范围更加丰富。无可否认,人们选择高速公路出行的主要目的是尽快抵达目的地。但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和自驾游的发展,司乘人员在服务区内停留的时间也将会延长。服务区内的商品质量将会大大提高,经营品种将更具个性化和地方特色,当地特有的水果、药材、工艺品等将成为服务区销售重点。服务区内餐饮服务将会更加丰富,具有当地特色美食、小吃将成为经营重点,连锁经营的中高档餐馆将在服务区内涌现,满足一些自驾游和高端商务人士需求;服务区也将为地方经济和旅游提供宣传服务,起到旅游推广作用。
(2)由配套设施向物流园区转型,节点作用更加突出。现代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将改变部分服务区的经营方向。高速公路上不仅存在人流与物流的流动,还有商业流、信息流、金融流、文化流,因此,高速公路沿线适宜发展以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标准的现代流通业。目前许多物流中转站多设在毗邻高速入口的城郊,进出该城市的货物都先经过该中心分配后再进入高速公路网络配送。这种在高速公路网络以外进行中转的物流方式无疑增加了进出高速公路的物流时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服务区独特的土地资源、物流区位优势和信息网络优势将使着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向高速公路服务区转移并迅速形成高速公路货运系统,使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进行物流中转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3)由垄断经营向连锁经营转变,服务品牌更加普及。一方面,随着我国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高速公路的车流量不断上涨,驶入服务区的车和人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人们对单一功能、低性价比的现行服务区经营模式越来越不满。这种高需求水平与低服务质量的矛盾中存在着无限商机,势必引发高速公路经营模式转变;连锁经营将作为改变矛盾、实现转变的一种经营模式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可以预见,一些连锁经营经济型酒店、连锁经营餐饮店和连锁经营休闲娱乐品牌,将陆续进驻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快服务区品牌化建设步伐,提高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形象。
3 正确把握海西建设历史机遇的思考
国务院支持福建海西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为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为高速公路公路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交通能够流,这也必将为我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1 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发展规划
战略规划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对资源型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资源越用越少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增长,的确是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公司的核心业务是服务区的经营,如何充分利用服务区各种资源创造最大收益是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1)科学确定服务区的经营模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经营应该采用自营与加盟连锁经营(对外承包)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服务区所有项目整体外包,二是服务区主营业务由公司经营,一些较难控制的项目(如汽修等)外包经营。根据海西高速公路网规划,全省将有112对服务区,这些服务区全部由公司投资经营是不现实的。因此,可取的方式是选取条件较好的服务区自营,其余的对外承包经营。而对于外包经营的服务区,可以按照一体化管理的要求,统一品牌和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外在形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维护公司整体形象,减少公司投资风险。
(2)迅速培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资源是有限的,政策是可变的,垄断是暂时的。作为一个资源型和依靠政策支持的公司,在市场化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面临反垄断风险,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快培养公司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即根植于企业内部组织运营中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结合体。在服务区经营管理中,知识不深奥,技能不复杂,经验靠积累,关键是要有意识的将三者有机结合,要靠内在组织性的精耕细作创造利润,并形成自己的综合能力,也就是适应未来的竞争力。规模大、成本低、资金优势、企业文化等要素,都不是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都是外在的力量,它们固然可以推动企业的增长和发展,但绝不是企业持续增长的根源。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真正可以支撑企业继续增长和繁荣的,是再生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
(3)充分利用服务区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区投入运营,要紧紧围绕服务区发展新业务。一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连锁经营餐饮店和便利店,实施分区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商品销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以建立配货中心,为服务区做商品配送,降低服务区经营成本。二是通过连锁经营网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尤其是省际服务区内经营地区特色产品,如闽南鞋帽服装、武夷山的红茶、莆田的工艺品等等。在这些交通量很大的省际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我省特色产品,有利于加强同外省商贸流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与物流业务相结合,利用服务区点多面广、交通便利的特点及经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优势,利用服务区用地建设小型物流仓库和配送中心,作为散件、小件货物集散地,建立高速公路网络快速货运系统,开展运输、仓储、配送、中转、包装等综合性物流服务,既可以充分利用现存资源,为社会提供多功能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又可以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确保企业优质高效发展必须实行规范化的经营管理
规范化建设是加强形象建设、提高经济效益的支撑和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说明规范化经营管理是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1)延伸服务内容,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是福建省高速公路发展和服务区做强做大的需求,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到服务区建设领域;另一方面高速公路服务区高昂的建设运营成本和其所具有的公共服务属性决定了其收益低的必然事实。因此要利用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垄断经营、网络和资信优势,按餐饮、超市和汽修加水三大类成立专业化公司,依托品牌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统一标准,规范管理,进行连锁经营、集中配送,实施有效成本管理,优化成本控制,保证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统一垂直管理、条块分类核算、合理配置人财物,实现集约化、集团化经营,促使企业生产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全面提高了服务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推行人才战略,实现人才的良性流动。一是借外脑,融智力。善用外脑、善于融智,是现代企业拓思路、求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高速公路服务区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大都就近招工,素质参差不齐,具体做事的人多,明思路、定战略的人少,要选定几位专业人士为服务区运行与管理顾问,融集社会智力资源为己服务,借用外力弥补自己之不足;二是要勤学习、练内功。服务区要发展,离不开一支好的员工队伍。要聘请专业人士培训员工,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让大家一开始就从思想上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和怎样做。要让整个服务区形成学习业务、研究业务的良好风气,一边学习一边服务工作,学中练、练中干、干中学,苦练业务基本功,达到人人能够胜任岗位工作,并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引人员、强管理。立足高速公路系统内部职工队伍,在路政、征费等部门内进行良性的交流轮岗,发挥他们原先在高速公路系统内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管理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提升;通过面向社会引进专业化、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壮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和广阔的视野,确保打开服务区持续上升的通道。
篇10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服务形式;评价与反馈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这为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创以政府为主导、创新多元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指明了方向。
2011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被列入全国首批31个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一,肩负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创新的重要使命。在近几年的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秦皇岛市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如打造本土文化、加强非遗保护传承等,但仅依靠政府力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却日益表现出财政支出不足、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文化服务未真正服务群众等问题,更凸显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唱“独角戏”的窘境。因此,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势在必行。
一、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使“公共服务”真正的“服务公共”
通过倡导公民个人通过志愿者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现身说法,最真实的表达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群众的文化需求,从而改变过去统一模式O服务内容,能够考虑到诸如学生、老年人、农民工等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二)为公共文化服务主体注入新鲜血液,提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政府所积极动员的社会力量应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等。这样强大的力量的介入,不仅使服务主体得到了角色的丰富而且必将引入更为有效的管理方法,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信息,从而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三)有利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能够转变政府职能,使社会资源包括人、财、物等介入,大大减轻了政府负担,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好地安排和利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有利于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党的十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而文化强国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社会力量乃至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只有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才能够建设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文化、实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从而建设真正的文化强国。
二、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社会力量参与不够广泛
秦皇岛市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力量不够广泛,目前仅以政府联合部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极少数企业共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而主动参与此项服务的企业和公民个人却相对较少,社会力量总体薄弱。盈利性组织参与较少直接影响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发展。
(二)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不高
营利性组织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多样性的支持,如资金、服务产品等。目前秦皇岛市为数不多的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企业大都是鉴于政府的动员而被动参与,缺乏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大部分企业认为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对企业的宣传力度小、投资却很大,从经济性角度不可取,而不把这看成是企业本身的社会责任,从而所以选择不主动参与。这就大大削弱了社会力量,还需要政府不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传统、单一
秦皇岛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形式以资金赞助、文艺演出等传统方式为主,而较少以公益影片、博物馆等形式为公众服务,服务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秦皇岛市曾经设立流动图书馆,流动范围较小,很少深入农村等偏远地区,影响范围小,并且真正的流动程度不佳,现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四)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评价与反馈
秦皇岛市虽然一直积极鼓励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但是政府往往重视的都是参与前的动员和整个参与过程,从而达到参与的目的,却忽略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后的评价与反馈。这会极大地伤害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放慢了整个城市相关建设的脚步。
三、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政府部门应该全面掌握全市范围内社会力量在全是的分布状况,并通过会议、文件传达、学习、现身说法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动员,使其能够大量参与到相关服务建设中来,增强社会服务力量。在此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营利性组织的作用,还应该意识到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也是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公民个人还能够直接有针对性的反映出基层的社会公共文化需求。
(二)提高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要意识到企业能够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贡献较大的力量,包括资金支持和文化支持等;应该积极动员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到本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来,让其意识到,作为对社会的回馈,企业有义务有责任主动参与公共文化事业。同时政府也可以为企业进行真实的宣传和推荐,让企业尝到参与该项活动不仅贡献了社会力量而且提高了企业形象、口碑等甜头,今后能够主动参与到相关建设中。
(三)丰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
目前,秦皇岛市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形式传统单一,缺乏创新,相关部门应该集思广益,有针对性的丰富服务形式。如针对不同的区、县、乡镇,采取不同的服务形式:主要发展农业的地区,可以以农业知识传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主;主要发展旅游业的地区,可以以旅游景区的素质培养、景区文化教育为主。采取教育专题片、流动图书馆、平民课堂、主题演出、开放文化馆、博物馆、主题故事会等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
(四)政府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缺乏评价与反馈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同表现的社会力量给予适当的奖惩。可以通过表彰、经济奖励、优惠政策等政府行为对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的组织、个人进行奖励;也可以通过批评、通报等形式对后进的组织、个人进行惩罚。建立这样有效的评价机制即认可了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又对其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和障碍,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建设新模式、新途径,改进现状,充分利用广大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公共文化,以期推进秦皇岛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促进秦皇岛和谐发展,为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服装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