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6: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师 充电 素质 提高
一、 教师充电的必然性
当代职业教育理论在教育研究中提出来了“教师发展”这样一个概念,根据这一概念,教师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前期发展阶段,指进入高等院校之前耳濡目染的学习体验;第二阶段:基础发展阶段,指他们在高等院校接受专业教育阶段,这是他们为从教工作做准备的最重要的阶段,他们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第三阶段,持续发展阶段,这是指教师毕业之后开始从教的全部发展过程。这一阶段将决定他们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科研能力的强弱。如果前面那两个都是准备阶段的话,这一阶段的持续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将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在从教一段时间后进行充电及至再充电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 教师充电的内容
充电之前,首先应对充电对象的需求和当代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师的要求进行认真分析,这是充电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证。然后确定充电目的、制定出充电计划、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充电的课程,并做出动态调整,以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充电活动取得更佳的效果。教师对充电的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的更新和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已经陈旧,需要更新和提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加工方法的不断涌现,许多职校教师在几乎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模式既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结构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不但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和方法的提高。现代职业教育应打破以教师为主动、学生为被动,理论与实训教学完全分开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为以学生为主体,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和仿真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在更新中求教;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技能的提高,也是一个教师能否获得成功的主要条件之一。因此,应特别重视教师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充电。
3.教育创新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由于长期实行的应试考试和单一评价模式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缺乏创新能力(思维过于严谨,思维形成定势,从众心理强,信息饱和等),缺乏实践能力。21世纪是充满激烈变革的世纪,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体系在不断产生,要在这变革的世纪提高应变能力,就需要培养教师的自主开发能力。因此,继续教育应该为教师在教学领域的自主拓展提供专业性的方法和工具,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为他们的继续发展注入新的推动力。
4.进行现代技术教育,提高教师们教学的“技术含量和信息素养”。计算机的出现、,网络的建立和在教学中的经常使用,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和软件的开发是未来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为它们能为我们教学提供最优的手段和方法、低廉的教育成本和最优的教学环境及最合适的教学活动模式。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方面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技术使老师难以讲清的抽象事物具体化,又能使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能使学生在有形、有色、有声、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它们更直观、更有效,使教学和学习变得比较容易和有效,从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因此,对老师们的计算机知识充电,应成为主要内容之一。
5.教育科研能力。优秀教师需要有很强的科研意识,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充电期间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强化及科研课题的开发等有益于提高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6.对教师进行教材修改、编辑与开发充电。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也能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然而,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开发、实施和评价。因此,对教师进行这方面的知识充电也是当务之急。
三、充电的方法
为了取得最佳的充电效果,采取何种形式的充电方法很重要。
1.采用专题报告的形式,请一些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企业专家、知名学者给教师作专题报告。这种方法能迅速扩大教师的眼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很多的东西。
2.进行教育教学专业理论 动手操作技能的系统学习。利用寒暑假,借助培训班的形式让老师定期深入高校或特定的培训机构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让动手操作能力稍差的老师深入企业一线车间,了解新设备、新工艺、新加工方法,同时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让每一位老师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从而切实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3.个案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国外培训学院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充电教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整理成有价值的文字材料,进行理论的加工,汇集成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案并加以推广,这样既提高了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员学有所获,同时又起到了辐射作用,推动了教育水平的提高,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4.现代技术的充电。计算机知识的充电不要只停留在黑板上。应改变“一支粉笔加教案”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边讲解、边操作,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员们在充电期间真正学会操作和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回去能应用于课堂,展现充电的效果。
面向21世纪的职业教育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对职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正适应了这一新的情况。为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我们应努力做好教师充电这项长期性工作。
[参考文献]
篇2
1. 初中英语基础差。我现在教的是机电班的学生,有几位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认不全,音标是一窍不通,更不用说根据音标来拼读单词了。上英语课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2.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延续初中的学习习惯,缺乏坚韧性、持久性。上课不专心,心不在焉,课后不及时消化和巩固知识,作业不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他们从心理上就拒绝英语这门学科。
3. 有些学生有行动,但目的性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他们学英语只是老师、家长所逼,所以没有动力,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导致成绩越来越差。
4. 家庭影响。不少学生家长对英语学习不够重视,认为他们的孩子反正考不上什么大学,也不可能出国,学英语没什么用。家长的这种思想会严重影响学生们学英语的积极性。
5. 教师的影响。有些教师认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英语科无关紧要,老师放松一寸,学生就放松一尺。
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重新燃起学英语的兴趣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补基础
1.从音标开始抓起。开学初我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完整的音标教学,确保每位学生过关,教会学生能用音标来记单词。由于学生在初中体会到了学英语的难处,现在能从音标入手,很珍惜这个机会,所以学起来格外认真,信心十足。
2.补单词。音标过关后,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补初中的单词,把初中的重点单词进行归类,规定学生以量化的形式每天背诵,对做得比较好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学生很有兴趣,因为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3.补语法。有了足够的词汇量后,我就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补初中的语法,主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语法的结构、用法,不必进行深度教学,因为语法比较枯燥,学生容易厌倦。
二、补思想
我常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利用课余时间以聊天的形式找他们谈心,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与社会的发展、未来自我价值的实现密切相关。英语和电脑一样,在未来的社会里,它们都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其次,强化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进取的状态。我安排每位学生给自己设定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措施,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再次,我在平常的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满足学生成就感的需要,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在班里表扬,这是他们在初中时很难享受得到的荣誉。
三、补情感
我常对学生说,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学习能给你更多的出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应斥责和冷嘲热讽,相信他们没把英语学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失误过多,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的。所以我很关注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尽量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努力培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关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补方法
1.加强学法指导。强调学习过程: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定期检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每节课我都会设置些问题,给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他们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状态。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差生内部的积极因素,主动愿意学习。
3.个个参与。针对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精心设计,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例如:让较差的学生念单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让语音好的学生范读课文;基础较扎实的学生解答知识点;性格活泼的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等。尽量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4.灵活运用教材。教材化难为易,精讲多练。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适当回顾、补充、总结旧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在平时的作业、考试中,题目不能太难,要以基础为主,不然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很容易导致他们再一次放弃英语。
5.与专业相结合。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和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课程设置以专业课为主。因此上课时与学生的专业有联系的内容着重进行教学,让学生们觉得英语与自己的专业是不会脱节的。
篇3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育人;时效性
职业技术学校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业务素质为目标,其中基本的业务素质既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和个人的综合品质。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要立足于这个目标,要在育才的同时完成育人的功能,德才兼备走入工作岗位才会真正服务于社会。徳育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下面就针对提升职业技术学校德育课堂实效性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德育课教学的现状
现状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面对的考试压力不大,以及部分学生不是出自自己的意愿来职业学校学习,所以有一部分同学学习兴趣并不高,德育课的学习更是不太感兴趣。德育课一直就被称为“副科”,学生普遍认为德育是不重要的一门课程。这种心理上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现状二: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德育课堂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被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中。铃声一响工作开始,铃声再一响任务结束,学生解放,其实质是各忙各的,根本不要谈教育的任务,德育的任务。没有生机,没有意义的教学。学生厌恶,老师自己也是挫败感十足。
现状三: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讲授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虽然大部分教师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但仅仅是把板书内容变成了PPT的形式,其实意义也是不大。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不高,他们迫切期待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
综上所述,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无疑是需要改善的,德育的教学环境还是需要不断提高的,如何更好地提高德育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德育的课堂上发现生活中的美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所给予他们的力量,这是德育课教师该思考的问题。
二、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实效性的教学,教师不再是主宰,教学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而是根据学生和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参与者。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像是导演,学生是主演,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所感悟,认识有所提高,自我得到肯定或是帮助。
(一)以生为本,让教学目标找到落脚点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特点是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直观的感性思维发达,思维活跃。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寻找一个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落脚点,围绕这个落脚点,展开教学。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明确在这一节课中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德育教师要将抽象的教育理念依托在寻找的落脚点上。这个落脚点其实就是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要围绕这个载体展开教学,学生要围绕这个载体获得知识。
例如在讲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时,要求学生理解职业规划的意义。教材讲授了三条意义,如果根据教学目标依次解释一下就完了,教学效果就不会太好。如果就这个教学目标我们找到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和同学们一起分享,适时启发学生,相信他们自己就会总结出规划的意义。例如以哈佛2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为例,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暂的目标,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的不同人生境遇和这个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直观感受数字的力量,启发同学们思考目前自己是哪一个数据,那么25年之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这其中的道理就变得很简单了,同学们自会有自己希望的选择。从数字中同学会发现,职业的规划会提高成功的机会。之后再跟进一个例子:“林丹”如何由“林一轮”变成“超级丹”的,找到林丹的一些成长故事,和比赛的一些图片,或者看一段关于林丹的访谈节目,让学生感受到目标的指引会发掘自我的潜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找到自身的价值认同。成功体验的分享会在学生心中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多样化”教学,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教学内容的多样化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要结合他们的专业而展开。例如在帮助学生完成职业规划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职业测评,自我性格分析很感兴趣,那就一对一的辅导每个人认识自己,说出自己眼中的他是什么样的,他的哪些方面是会对自己的职业有帮助的,哪些缺点会影响到自己的职业选择,如何来调试自己扬长避短。从他们专注的眼神中你会感受到他们成功的渴望,从你真诚的话语中他们会感受到的是信任的力量。师生间的距离被拉近了,此刻学生是开心的,你是幸福的,这才是好的教育。同时,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热点问题,选择教育案例。教育案例的选择需要智慧。抓住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来教育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例如,《经济常识》部分讲到市场经济需要诚信的内容时可以连接到“新西兰乳制品事件”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再来评价网友的一些观点,让学生自己去推理:如果市场经济缺失了诚信,我们的经济生活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不要到此为止,继续追问,你是消费者希望商家诚信,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商家,在利益和诚信面前,自己会坚守诚信的理念吗?这样一问,大家会继续思考,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法,除了需要商家的道德良知之外,还需要法律。想到这里同学们会很轻松,恍然大悟,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不能仅仅靠人的自觉,更重要的是制度的完备。
2.课堂互动的多样化
(1)师生互动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完成德育课堂教学的首要条件,案例或者故事展示给学生之后,先不要急于去给出答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说完之后,老师给予点评,有时候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认可的眼神都是很好的总结。
(2)生生互动:来自同学中的语言有时比父母和老师的都更有影响力,可以跟学校的毕业生保持联系,把他们请到课堂中来,让他们说说自己在企业中遇到的故事,或是讲讲自己创业的故事,有些毕业生在企业中从事人事的招聘工作,他们会告诉学弟们企业里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取得职场的成功。
(3)情感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对学生要有真爱与真情,学生可能会不喜欢学习,但不会讨厌真正关心他的老师,很多时候是师者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如果你走进他你会发现平时课堂上你看不见的另一面,这些发现源于对学生真正的热爱和尊重。尊重生命的每一种存在姿态,理解他的生命过程,有了这种尊重和理解,你会注意自己的语言,神态,会小心翼翼的对待他们,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德育。
3.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以我校为例,德育考试是开卷,平时成绩50%,期末试卷50%,这样就打破了以前的仅仅是一张试卷来评定成绩的方式,要合理了一些。但德育课程的自身特点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所以可以把成绩的评定变得更多元化一些,例如对学生的评价变为把学生的成绩细化到每一次的安排和活动中,这样就更加容易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培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口头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学生很好的表达情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尊和兴趣。跟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学生跟家长不能很好地沟通,或者干脆没有沟通,在班级中也是被边缘的人,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手机成为寄托。因此,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演讲、讨论及提问等,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当他站在讲台上说出自己的观点时,这就需要他要把自己的想法梳理清楚,这个梳理的过程锻炼了思维能力,当他表达之后,班级同学会给予响应,这是他找到自信的一个过程。
德育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学科,认识到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关系到教育的质量。作为职业学校的德育课老师,我们的课堂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准则、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以及思维的开拓、胆量的提高、口才的培养等。因此每一位德育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并认真践行教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干方平.浅谈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3):162.
[2]刘英.论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3):88-90.
[3]张宇.关于德育创新的几点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0(3).
[4]蔡明英.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篇4
关键词:快乐体育教学;体育游戏;素质教育
Abstract: the sports course teaching to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compared with the rest of the teaching course, could comprehend superior conditions. But in reality of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and not really put the function and effect plays out.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quality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formation of literacy class teaching, the concept of service for professional skills, rich in secondary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ontent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 exercise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enthusiasm, chang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for fun sports teaching.
Keywords: happy sports teaching; Sports games; Quality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体育课程教学对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具有其他课程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在现实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并没有真正的把这种功能和效果发挥出来,当今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尤其是学生的心肺功能、耐久力、柔韧性等机能素质指标很差。造成学生在就业后不能适应就业环境,身体素质完成不了劳动强度,这虽与社会、家庭有关,但与我们中职学校体育尤其是与体育教学有直接关系。
一、转变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过去是以智育去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受教育者基本上是按照一种模式、一种规格在读书——考试一一升学的三级跳中打转转。中职校虽然不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应试策略,但教师从思想上对体育不够重视,所以体育在整个学校中处于较簿弱的地位。大多数体育教师思想陈旧。这显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适应学生就业后岗位上的体能要求。因此,必须更新中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中职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劳动的特点进行,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有不同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一些体育锻炼方法,体育教师从客观实际出发,确定体育课的形式、运动项目、运动负荷,重视学生能力和个性培养,并着眼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启发教育,积极开展在“快乐”体育课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游戏在中职校体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快乐同提高运动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二、体育游戏的特点
体育游戏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采用这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可以成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场地器材可多可少,便于普及和开展。同时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体育游戏的作用
1.体育游戏能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从国内外体育游戏的发展看,都把体育游戏与育人密切联系在一起。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情操
“寓德育于游戏中”,通过游戏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体格、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体育游戏的竞赛和对抗因素较多,在体育游戏中要严格遵守规则和道德规范,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的态度。体育游戏有利于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协作精神。
3.有利于启发思想,促进智力发展
人的大脑发育情况和人的生活环境、心理环境有关,在人的认识活动中,任何意志行为或动作都是从外部逐渐转变为内部,并由此相互影响。体育游戏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所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分析能力。在游戏中,学生创造能力、认识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得到培养和锻炼,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智力发展。
四、中职校推行快乐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问题不爱动,特别是女孩,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厌学,活动不积极。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科学调查和研究,把以传授竞技运动为主的体育观转变到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快乐体育上来,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体育游戏。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幼儿园体育游戏,让学生体会体育游戏的教与学,与幼儿园实践结合后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游戏及玩游戏的兴趣;焊接专业的学生蹲着工作的时间长,可以选择一些锻炼腿部力量的体育游戏,让学生工作后不至于因为体力不支而影响工作。当然为全面提高中职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快乐体育首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全体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体育的价值和魅力。
中职校体育教师要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心得到很好的舒展,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在实际中安排一些简单的、易行的游戏内容和运动技术内容相结合,在考核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计划考评考核项目,这样学生基本上可获得较好的体育课成绩,增加上课的兴趣,更好的锻炼体能。
篇5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时,教师也就拥有了教学的第一把钥匙。但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激发起来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分数与小数互化”时,教师说:请同学们报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做除法,便能马上断定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验证了几个分数后,觉得老师讲的话千真万确,感到十分的好奇、有趣,这样便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浓厚兴趣。
二、抓住有效时机,渗透思想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数学虽不是一门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但教学中要经常地、有意识地寓思想于传授知识之中,以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教学圆周率时,有目的地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大数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准确计算出π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比外国数学家求得这个值要早一千多年,从而激起学生对古代数学家的敬仰,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通过教材中多与少、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精确与近似、直与曲……对学生进行矛盾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事物发展变化观点的启蒙教育等。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便会逐渐地形成。
三、加强说的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上多下工夫,多为学生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说说题意、说说数量关系、说说思考方法、说说解题步骤、说说操作过程等等。例如,列方程解决“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时,首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告诉我们什么,问题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并说出数量关系: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再列方程解答,解答完之后,追问: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最后让学生总结一下解题步骤:首先弄清题意;其次找出数量关系;再次列方程解方程;最后检验。说的方式可根据课堂需要而定:自己说、同桌互说、小组交流、大组汇报等都可以。通过课堂上说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步骤,而且训练了其语言的逻辑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强化动手训练,培养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强化感性知识,为建立清晰而准确的概念打下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实质。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传统教法往往是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解学生听,其教学效果大多是事倍功半。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教师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分小组动手操作,测量自己小组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和直径,并分别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然后,分组汇报测量和计算结果,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同学们不难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自己推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但激发了对新知识的探索兴趣,自身的操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开发了自己的数学潜能。
五、重视思维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梯形的面积公式又是怎样推导的呢?接着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问:你拼成了什么样的图形?所拼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之间有什么关系?高又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何联系?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正因为在学习“梯形的面积公式”这一新知时,教师重视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学生对梯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得深、掌握得牢,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篇6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财经法规等,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资料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及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根据中等职业学生的现实情况因材施教
在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主体是初中毕业生。他(她)们年龄不大,学历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三、根据实训目标分步骤实施教学
根据最近一份对3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丢掉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这样可以打消企业会计资料丢失的顾虑。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要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第二,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和证书培训结合的中职学校,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表格和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第三,我们还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会计证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由于涉及较多的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训练。
2.软件供应商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3.解决实训教材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借助软件平台来实现。如何理解这种思想必须借助良好的实践课教材并保证充分的操作时间。这是决定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市场上电算化会计实训教学教材很少,高质量的更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自编为主,购买为辅”。
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57-01
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本文指出,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还包括实践教学以及教学管理等的改革。为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从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做好全而规划的同时抓住关键并全而落实。
一、切实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要能够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在新观念的指导下,不断的求得发展以及生存。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有关更新教学观念的知识做了如下论述。
(一)要摒弃传统的学科本位体系
学科本位,是新时期一种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以及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上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全而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一下几点:首先,要避免各个学科白称体系、学科越分越细;其次,在教学中要注重实践内容,而不是偏多、偏深于理论内容;最后,要不断优化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的整体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为有效、全而促进学生发展,本文指出,教师要积极的摒弃传统学科本位体系,相反的,要适时、适当的结合专业特点引入能力本位思想,这样,就能够从学科适应性、整体性以及综合性等出发,实现教育迅猛发展。
(二)积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更多的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上去,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种人才己然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就我国的岗位职责而言,逐渐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从事的事业将实现从一种到多种的转变。为此,作为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集成化等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知识技能构成,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教学己任。
二、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自我学习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教师只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这就要求相关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封堵的知识储备。新时期,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适应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但要对本专业的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主要内容等有一定的了解,还要有本专业人才未来的就业倾向、未来发展以及社会功能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吸取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其次,教师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是不断进步的,本文所说教师白我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求教师要在总结前人、他人和白己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还要求教师要能够自觉、自主的调整白己的知识结构以及技能结构,这既有利于确保教师知识系统的先进性,也有利于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
三、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规律
实现育人目标的渠道有很多,就职业学校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入手,值得重视的是,在探索相关教学规律的时候,必须保持全方位、多层而、有重点、有特性的探索。(1)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含各个方而的知识,比如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改变以学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相反的,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改革教学模式的关键就是实现以模块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而模块教学又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为此,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理论,这样,在具体教学中就会显得游刃有余。(2)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本文指出,改革职业学校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对原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充实、调整和更新;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使之在教学中成为白己的方法和手段。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而不是一股脑的进行枯燥、乏味的教学。
篇8
[关 键 词] 日本教育;班级负责制;小学班主任;教师资格证
[作者简介] 项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
在日本,学校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按照教师职责的不同可以分为班级负责制和学科负责制两种。班级负责制是指由一名教师完全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学和生活指导工作,也称“包班制”。学科负责制是指一名教师负责一个学科的教学,包括该学科的多个班级的教学工作。日本的小学基本上采用班级负责制,中学开始采用学科负责制。在小学的班级负责制中,负责一个班级的教师被称为“班级担任”或“担任教师”,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班主任,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班级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负责组织学科教学以外的道德教育、班级活动、生活指导等所有工作。
一、班级负责制的内容与特点
(一)班级负责制的形成及重要意义
日本在1872年制定了规范日本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学制》,其中首次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学习年限、学习阶段和升级制度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相同年龄为基准构成同一学年和班级的制度,在小学采用一名教师负责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班级负责制,并一直沿用至今。日本教育十分重视班级这一组织形式,班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单位,不仅是学科学习的学习集体,还是培养学生通过学校生活形成社会性的生活集体,因此班级是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生存的最重要平台和基础。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在集体生活中相互的影响作用将会形成影响一生的人格特征。
班级授课制、班级负责制的形成,为日本教育的进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作为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集体,班级需要有一定的集体秩序和亲切而舒适的良好氛围,两者缺一不可。班级的这些性质并不能通过学科教学自然形成,也不会因为学生的聚集而自然形成,这需要以班主任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心经营才能形成。在采取班级负责制的日本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学科外课程两部分,学科课程是语文、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等独立学科的课程,学科外课程包括特别活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近似于综合实践课)、英语时间。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兴趣组活动、学校节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节、春游、毕业典礼等等。日本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就是组织实施上述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其工作有以下特点:
1.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建设
如此庞大、烦杂的工作内容,没有系统的规划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日本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学年之初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制定一年的班级经营计划。“班级经营”是班主任工作内容的统括,狭义的班级经营是指以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计划与实施,广义的班级经营也可称为“班级建设”,包括学科教学与学科以外指导的全部教育活动,即通过班级的学科教学和学科外活动实现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目标。
设立班级目标是制定班级建设计划的关键。在制定班级经营计划时,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状况,把握集体的特征与问题,在此基础上设定一年的班级经营计划。各个学科、道德、特别活动以及综合学习等在本年度要实现什么目标?怎样达成?班主任教师将在学校教育目标、学年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计划,详细地规划班级内部更加具体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各学期、各月、各周)。教师将根据各自的班级目标,有计划地掌握并指导每个学生的成长以及班级全体发展的状况。除此之外,教师通常还会向学生展示一个简明的口号式的班级目标,如“不忘记微笑,任何事都坚持到底!”、“对错误绝不沉默!”、“团结一致,创造奇迹!”等,并将其贴在墙壁上激励学生不懈努力。
2.创造民主氛围,注重班级文化和特色建设
日本学校的同一学年的学生每2年或1年会打乱原有的分班,重组班级。因此一般在每次班级组建之初会有一个隆重的“班级开幕式”,教师和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别出心裁的自我介绍,共同畅谈对于新班级未来一年的设想,并创作有班级特色的班旗、班歌、班训等内容。这一活动不仅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所了解,同时也是形成班级民主建设与管理氛围的重要开端。因此,当我们走进日本的教室时,会从班训、口号、墙报等教室布置和学生面貌很明显地感受到该班的独特风格。
3.注重培养学生自立、自治、协作的精神和能力
组织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的班级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指导要领中规定的特别活动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班会活动和班级指导活动两部分,班会活动鼓励学生自主组织参与,班级指导活动是以班主任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指导。小学的班级活动是以丰富班级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为目标的活动。首先通过班级活动来解决学校和班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决定班级内的各种活动的分组形式、活动形式等。其次,班主任通过班级活动使学生形成有理想、有目标的生活态度和基本的生活习惯,良好的人际关系。班级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有小组活动和值日活动,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自治能力、共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值日活动主要培养学生自觉、自发地生活与学习的能力。班级活动与班级建设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班主任有计划地开展的班级活动与学科学习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二、班级负责制的优势、问题与改革趋势
(一)班级负责制的优势
1.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每一个学生大多有擅长和不擅长的学科,都有自己的个性与所长,班级负责制中的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状况,通过各种班级活动了解学生的多方面表现,同时,还可通过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等情况。因此,班级负责制使教师能够从多方面了解学生,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
2.有利于综合培养学生。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灵活性,教师可以超越学科的壁垒,整合学科知识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指导。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不拘泥于封闭的学科学习,综合地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和习惯等。如在科学课“认识四季”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画画,绘制自己心中的四季,这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学生更乐于参与这样的学习,他们将在科学与美术两方面得到发展。而如果在学科负责制中,科学学科的教师是很难花费大量时间采用绘画的形式展开教学的。
3.更容易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产生影响。小学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对儿童进行作为一个人的教育。学科负责制下的教师教学往往容易局限于培养学生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如在科学学科中,一种情况是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动物和植物,去发现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另一种是用科学家的视角对动物和植物进行观察,认识大自然。在小学教育中更多采用前者,这有利于让儿童感受过程、形成相关的态度与情感,这对于儿童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而学科负责制下的教师往往更倾向于后者,追求学科系统化知识的掌握。小学班级负责制为教师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学生,这更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班级负责制存在的问题
1.工作负担重、精神压力大。由一名教师负责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工作负担可想而知,由于班主任教师几乎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所以很难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研究教材、备课等任务,于是只能在正常工作以外的时间完成,这也是造成日本小学教师普遍超时工作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当班级中出现学生的个别问题、集体问题或教师与学生关系恶化等问题时,由于班级以外的教师难以发现也不易干涉,责任感强的班主任教师还会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
2.学科教学的学科专业性低。小学班主任教师的特点是“样样通”,很难保证“样样精”,因此在针对某一个学科的教学中,该学科的专业化水平通常不及学科教师,而且,教师也可能有不擅长的学科,比如有的教师不擅长音乐,有的不擅长体育,这种情况就不利于该学科的教学,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3.“班级崩溃”的危险系数高。“班级崩溃”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说话、走动,不听从甚至反抗教师的指示等行为导致教学以及其他活动无法进行,进而导致班级秩序瘫痪的状况。这种状况在20世纪末的日本一度成为社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如,少子化社会导致儿童缺乏与兄弟姐妹交往的经验,交流与沟通能力差,物质生活的丰富等造成儿童缺少上进心,消费文化导致儿童对学校教育以及教师的态度错误等等。在这种错综的社会背景下,仅由一名班主任教师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学生集体,就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一旦教师与学生的信赖、友好关系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班级崩溃”。
(三)近年来小学班级负责制的发展变化与趋势
鉴于以上的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改进小学班级负责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方面措施。
1.采用“专科”教学制度。小学教育总体上还是采用班级负责制,个别学科由专门的学科教师负责。在中等规模以上的学校这种情况较多,专科通常是音乐、手工制作、家庭学科。此外,近年来随着中小学一贯制教育的推进,初中教师在小学负责某学科的教学情况也屡见不鲜。
2.引入“TT”教学模式。“TT”是“Team Teaching”的缩写,指教师协作教学。它的形式较多。例如擅长音乐的一班教师负责一、二班的音乐课,擅长体育的二班教师负责这两个班的体育,如此形成“交换教学”的团队。又如两名教师在同一个课堂展开教学,一名教师主讲,另一名则在书桌间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如此形成协作教学。1993年,文部科学省为引入TT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师编制,其后TT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3.小学的高年级逐渐导入学科负责制。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在小学的高学年适当采用学科负责制,由各个学科教师负责学科的教学。这种尝试为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现班级负责制向学科负责制的过渡,弹性化地使学生逐步适应初中教育。
三、日本班级负责制对我国的启示
班级负责制与学科负责制各有所长,日本小学教育的班级负责制也逐渐融合着有学科负责制特点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从而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使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衔接更顺畅。日本与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相同(6-3制),学科设置也十分相似,但是教育组织形式却截然不同。日本的班级负责制及其改革趋势对我国小学教育改革、师资培养、特别是班主任教师的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一)强化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性取向
我国师范院校课程设置倾向于以学科专业知识为中心。以学科为主线设置的课程只可能培养出知识面窄、职业知识技能缺乏、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创造性的教师。日本教师教育改革一直强调大学要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指导学生的能力,日本相应的有益于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教职科目、教育实习还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教师是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职业,因此,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应强化师资培养的实践性取向。
(二)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师范教育课程的比例
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是首要条件,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观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前提。这些都需要师范院校的特定课程来培养。然而,在师范院校中,对于学科专业性的追求导致教育科学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比重小,能够体现师范性质的教育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却不足课程总数的10%,这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差很远。因此,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师范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较为淡薄、职业技能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必要增加师范教育课程的比例,强化教师职业观、职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类课程。
篇9
一、 “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定位
1.分布与特点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2013年教育部审定)为例,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如表1。
通过分析,这些知识有两个特点:一是基础性。这些知识主要集中在第一学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和前提。而这一学段的学生经历尚不够丰富,思维也不够发达,主要依赖直观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得准确的数学感受和把握知识的意义、对象的特征、事物的属性等。二是具有独立性。由于教材编排的要求,这些知识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当中,但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相对比较独立,与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中的知识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多数教师忽略知识的前后联系,对其教学目标不够清晰,经常出现教和不教一个样的情形。
2.目标与定位
鉴于“感受式”数学知识的分布与特点,如下两方面应该引起重视和思量。
(1)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
须要考虑:一是基本性目标。基本性目标是某一类教学内容所须要遵循和落实的共同教学目标。例如观察物体虽然分布在不同的学段当中,但都是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懂得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提高观察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特定性目标。因为学生的年龄层次和能力发展阶段不同,教学要求和目的也会存在差异。例如观察物体的教学,第一次教学只要求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而第二次教学则需要学生区别出到底不同在哪里,还要求能够正确画出观察的结果,是第一次教学的补充和提升。三是发展性目标。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学除了要有基本目标也需要有发展性目标。有目标但不囿于目标,灵活地实现预期之外的目标。例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在第一次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可能不相同,还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有些物体观察的位置相对观察的结果左右正好相反,使学生对观察的结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2)关于教学要求的认识
应该注重:一是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因为“感受式”数学知识大多分布在第一学段,这一学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喜欢游戏或者活动。所以教学时,应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要,创设必要的活动情境或者故事场景来展开教学。二是注重教学的感受性。“感受式”知识通常难以通过分析、联系等方式来予以掌握和理解,而多半需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可感的体验和建立感性的认识。所以需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和有所发展。三是突出经验的积累性。经验可以承接,也可以生长。教学过程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的过程,是学生利用积累的学习经验进行判断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支撑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经验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提升。
二、 “感受式”数学知识的教法与举措
1.在实践中积累数学认识与学习经验
(1)创设活动场景,帮助儿童丰富活动经验
有意义的活动是孕育思维、培养能力的场所。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有体验事情来龙去脉的机会,有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时间,也有实现真正的数学理解的平台。所以数学教学,须要加强教学的活动性和实验性,精心创设有意义的活动场景,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往往比较浅显,只是学生学习的“发展区”,辅助而不能支撑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因为在活动中,学生积累的经验和认识往往是无意识的,而且缺乏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所以留下的仅是活动过程的一些印象,而没有多少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认知。例如,人民币的使用学生虽然非常熟悉,一般都有购买物品的经历,但是如何付钱、怎样找钱等问题学生在购买物品的活动中很少思考,虽经历了却没留下多少经验。所以教学“小小商店”时,我们的教学不能停滞于“再现教材场景”的简单层面,而须要立足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和在活动中学会思维、学会解决问题”这些有利于学生后继学习的发展性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情境和问题展开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想一想买1元的物品可以怎样付钱,怎样付1元钱最方便,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付出的钱、什么是找回的钱以及与物品的价钱有怎样的关系,最后还得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哪些情形与购物的情形相似,以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加深学生对生活场景的印象,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促进学生对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才能彰显实践活动的意义,实现学生对学习活动经验的积累和丰富。
(2)设计操作问题,帮助儿童积攒实践感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好奇心是学生的天性。教学中,以问题为纽带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手动起来参与学习和思考,给学生提供感悟数学问题的机会,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积极的学习心理倾向步入新知识的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率。
旋转是常见的物体运动方式,但学生对这种运动方式的认识一般只有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水平,对于物体旋转过程中局部和细节的变化很少关注,以致如“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样的要求成为该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此,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对旋转现象的局部进行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对旋转现象有更为细致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才能正确画出旋转后图形的样子。教学时,不妨设计几个操作问题,让三名学生背对屏幕面向全班,课件演示一根吸管沿一端点由12点位置逆时针旋转90°的情形,随即让其他学生描述屏幕中吸管的旋转方式,要求这三名学生逐一模仿屏幕中的操作。第一名学生可能把吸管顺时针旋转。此时,大家连忙纠正:“不对!应该是从12点转到9点。”有了提示但学生一般都会习惯性地绕吸管中心旋转,对此教师可以追问“他的操作与屏幕中的一样吗?”“也不对!应该是吸管的下端不动,把吸管向左旋转90°。”让第三名学生正确演示后引导:“你觉得描述旋转时需要说清什么?”“要说清旋转方向,还要固定一个点,旋转角度也要说清楚。”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学生一边否定不一致的操作,一边感悟操作的要求和注意点,逐步感受到旋转运动的三个要素,为接下来“画旋转后的图形”的教学奠定了知识和经验基础。
2.在操作中获取数学认识和学习方法
(1)加强对比辨析,帮助儿童厘正经验认识
对比是指将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其目的是为了弄清事情原委或纠正问题错误。数学教学也需要给学生清晰而准确的数学认知,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模糊的认识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所以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对比和分析,注重交流和辨析,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和形成科学的认知。
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会获得的一些感性经验和认识,有时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认识和判断。例如,学生容易将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或者近似的正方体误认为是正方体,这种偏颇的经验认识使得大多数学生在统计中数图形的个数或者在观察物体中判断图形形状时经常出现判断错误。所以教学“认识图形(二)”,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需要加入对比和辨析教学环节,在明确什么样的物体是正方体后,借助特殊的长方体来让学生凭眼力判断是什么形状的图形。然后用“把面画下来比较是否相同”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出有的面不是正方形或者六个面并不相同,从而知道这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而不是正方体。最后让学生判断和验证自己所带的香盒、魔方等是不是正方体,得出判断问题不能单靠直觉还需要验证的认识。这样,在比较、辨析和验证活动中,学生可以形成对比的意识,不再肤浅地仅靠直觉来判断问题,不再草率地依赖模糊的概念解决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为后继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2)注重过程反思,帮助儿童获取经验方法
数学教学要重视总结反思,特别是对活动过程的反思,让学生反思学习活动的过程和方式方法,积累活动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运用活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酒店英语;微课堂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75
1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
微课堂是信息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针对特定的教学环节设计,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具有情景化、趣味性、互动性等特点,对于增强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越来越多地用到教学实践中。《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高职院校酒店英语教学的发展也逐渐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对酒店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实施策略
2.1酒店英语微课堂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堂的设计与制作是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首先,微课堂的设计要充分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突出教学主线,才能吸引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氛围中来。例如,可以针对酒店英语课程中客房预订环节进行微课的设计。其次,根据微课堂的设计完成微课堂的制作,可以通过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对酒店英语教学场景进行模拟再现,在不同的酒店服务情境下展示英语交流和交际能力。为促进微课堂能有效地发挥功能,在制作过程中要确保图片或者视频的清晰完整度以及声音的清楚流畅,教师也要积极创新微课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内容,吸引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为课堂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微视频上传至学校的微课教学平台,方便学生随时下载学习。
2.2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的酒店英语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微课堂的应用可以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三个角度入手。
在课前预习中,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传微课视频,并以小组的形式分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收集遇到的难题以备课堂提问。酒店英语的课前准备过程由传统的面对面布置教学任务转化为微课堂在线观看和小组交流,对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
在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要扎根于现实教学课堂,微课可以有效地作为课堂引入、核心内容讲解、酒店情境演示等,通过微课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加深学习印象,帮助学生掌握酒店英语知识的理解和熟练应用,而且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身能力的提高,酒店英语教学教学效果也将大大增强。例如设置酒店前台接待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有接待预定客人及无预定临时入住客人及团队入住有何不同,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最后可选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注意到接待不同客人的程序上和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同时锻炼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课后实践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平台进行交流反馈,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疑问,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可供复习的课程重难点视频,补充专业相关资料、练习题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能力有针对性的学习。微课堂的应用既能拓展了教学空间,使酒店英语教学充满趣味性,又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学相长。
2.3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
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微课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和试题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过程评价主要根据学生通
过微课平台学习的时长、次数、任务完成、团队参与等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与学期结束后的考试评价结合起来作为学生酒店英语学习的最终评价。
3结束语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酒店英语教学中微课堂的应用已经突显优势,但是酒店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还不成熟,为更好地推动酒店英语教学改革,教师要在微课资源建设和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微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大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出具有高效学习习惯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雪飞.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
- 上一篇:班主任班级年度工作计划
- 下一篇:医保定点机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