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规划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区规划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重要性
“房子、车子、票子”,房子位居中国老百姓的“三大生活理想”之首。住房条件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它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财富积累情况。建市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市的民用住宅建设速度惊人。从居住格局上由土坏房、砖房、家属房到筒子楼,再到居住小区、别墅;住房愿望上也从“居者忧其屋”过渡到了“居者有其屋”、“居者优其屋”。住宅以建筑符号的形式,阐释着一个城市的变迁,我们也经历了从忧其屋到有其屋再到“优”其屋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乌海市海勃湾区共有小区181个,百户以下小区70个,百户以上小区111个。近年来还有经济适用房、棚户区、保障房也相继落成。要做到人人有房住,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30平米,其中小区绿化面积不低于小区总面积的30%,这在城市绿化中占有重要位置,小区绿化好了,那么乌海市的园林绿化也就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2 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构思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其景观的构成元素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或触觉上的感观认识,它应该是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是讲究人和人、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景观作品。景观设计师们在处理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不光是在建筑物外部空间中构筑一种开放性小区居民生活活动的户外环境,更应明确实现人、建筑、城市以及一切人的活动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2.1 适地适树原则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景观组成的一个组团,它的景观设计之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位置的地段特点进行有效的景观设计,使之既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要求。契合城市人文精神风貌又能融合城市自然地形地貌的特色。
乌海地处三大沙漠交汇处,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不足150毫米,所以要做到适地适树,在这里要多运用沙生植物,比如用景天、八宝这类宿根花卉代替草坪就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法。为了促进和推动城市住宅景观的生态美、意象美。住宅小区景观设计要因时因地,景观可因季节、气候、天气、昼夜、小区原有地形条件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分析和处理好地形地貌、林木花草、建筑色调、灯光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2.2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居民能参与其间的景观环境,形成流动交融的景观体系。一个小区除了住宅建筑之外,不只是“景观”那么简单。住宅建筑以外的户外空间是居民的生活空间,它担负着很多功能,如:儿童游戏,居民散步、晨练、健身,邻里交往,改善住宅小气候等。因而景观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和心理方面为出发点,关注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参与性,而不应该只强调形式美。所以景观设计的真正内涵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3生态景观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 21 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合理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将建筑、绿化与小区居民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形成居民能溶入其间,有机运行的居住环境生态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共存”。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比如丁香就是一种很适合在乌海生长的香化植物,这在小区设计中应多运用。
4功能优先原则
规划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以人为本,为居民的使用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设计师在合理理解了地形后所进行的户外空间的设计应该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在住宅区中尽可能地不搞市政设计中常出现的集中式大型广场。
小区户外休闲系统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自身形式的完整性,而是要和整体的设计相辅相成,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空间的构筑。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建筑环境有机地结合。我们提出住宅小区户外空间采用“隐形”广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居住区内的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一般小区建筑的外形简单,若户外景观也片面地强调本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围的建筑边缘线产生冲突,使得景观不能与建筑相呼应,且更易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系列的难于处理的边角空间。其二“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
篇2
关键词: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风景区的规划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区规划,将是未来风景区规划所要坚持的首要原则。但是由于各个风景区的自身的特点不同,加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经济效益的冲突关系,因而在实施规划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困难。下面我们就来就基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风景区规划进行一些探讨。
一.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虽然目前理论上对这一思想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位,但是其丰富的内涵对人们的指导是显而易见的。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一种体现和发扬。所谓的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在结合风景区的实际情况下,在其现有的承载范围内,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充分协调好人类需求和风景区之间的供需关系。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风景区规划所要遵循的原则
(一)保护优先的开发原则
风景区充分的自名胜是自然和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不管是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基于可持续发展规划的风景区规划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保护优先的原则。所以在进行规划的时候,要在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适度开发,才能使风景区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风景区的规划,说到底也是要为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才能实现风景区的长远发展。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就是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候,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结合风景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区。例如,考虑到残疾人行动不便,可以设计一些无障碍设施;在合适的位置设计休息区和食物供给站;在爬山的楼梯上增加护栏,增加安全性的同时又能方便体力较弱的人上下。只有以游客的利益为先,把游客的需要放在首位,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
风景区的建设和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风景区的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将很难修补和恢复。所以,维护生态平衡的原则,是风景区规划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的原则。任何环境的承载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要想维护生态平衡就要在风景区的承载能力范围内进行规划,这是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环境是一个风景区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良好的自然风景。优美的自然风景,清新的空气,才能使人流连忘返。只有风景区的生态平衡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实现风景区的长远发展。
(四)整体规划原则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风景区规划所要考虑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整体规划原则。整体规划就是要使环境、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不能只考虑环境规划而不考虑经济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发展而不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如果只考虑到自然环境的规划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风景区没有了经济基础支撑,就不可能实现良好的规划;如果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自然保护,使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那么景区也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所以,要做到三者兼顾,对风景区进行整体的规划,才能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一些建议
(一)实施品牌战略
在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什么都讲求竞争,有利益就必然存在竞争。风景区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竞争。风景区想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要扩大知名度,提升和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实施品牌战略,否则,谈何可持续发展,谈何规划?风景区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经济效益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得到更好的贯彻和实施。
(二)树立自身特色
风景区的形成是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结晶,因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处于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特点。树立了自身的特色,才能吸引更多地游客,扩大风景区的知名度。发现和扩大这种特色,结合市场需求和景区的资源特点,才能实现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规划。
四.结束语
本文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对风景区的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想要实现风景区的长远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那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进行风景区规划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风景区的实际情况,树立全局的、长远的、发展的思想,才能创造出和谐统一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实.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2000
[2]万幼清. 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探讨[J]. 当代经济管理.2006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莉,王楠. 浅析旅游可持续发展[N].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4
篇3
引言
旅游业一直被视为“绿色产业”和“朝阳产业”,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钢性需求。但是,以雾霾为首的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为居民出游蒙上了一层阴影,生态旅游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景观生态学作为在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综合了多学科的核心理论,注重景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维持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稳定之间的平衡,可以为旅游景区规划方案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景观生态学理论概述
景观生态学与传统生态学理论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和时间的异质性,是以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等方面作为研究重点,整合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学科。景观的结构主要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三部分,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的相对均质的块状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旅馆、停车场、演艺厅等。廊道是指对与两侧的斑块环境明显不同,对斑块具有阻隔或者通道意义的线性结构,在旅游景区中主要体现在河流、栈道、车辆通道等。基质是指斑块镶嵌在内的人文或自然环境背景的面状结构,在旅游中一般指的是旅游景区的类型,例如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应用于旅游景区规划的必要性
满足人们生态旅游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单元楼中的铁门疏远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逃离冷冰冰的钢铁城市获得身心放松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态旅游成为了多数游客的首选。
突出景区的视觉美。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可以充分考虑景区视觉美对人的影响,针对景区规划对美学的影响效果,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做出预测,选取最优规划方案,实现构思与构图、对景与借景、隔景与障景、渗透与延伸、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等方面的完美结合,促进景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景区的视觉美。
有利于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优化配置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的旅游功能,结合景区的植被、地貌、水文特征,将景区分为生态重点保护区、游客密集游憩区、游客限制游览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对每个功能区位进行主题的设计,增强景区吸引力,也有利于游客的分流,提高景区环境承载力。
增强景区的防灾效应。由于大多数景区处于“深山老林”之中,地形复杂多变,景观生态学理论综合考虑生态敏感区域,合理分布植物的种植种类和数目,防止水土流失、预防山体灾害,尤其防止坡地植被遭受雨水侵蚀后,造成滑坡落石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进行景区规划的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景区规划者站在景区整体规划的高度,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分析景区内部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景区的每个元素的构成和分部进行综合考虑,实现景区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多样性原则。景区规划要保持景区元素构成和功能的多样性,种类多样的元素更能体现景区的异质性,突出景区的美学效果,构建不同功能和主题的旅游分区。同时,景区元素的多样性也可以增强整体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对于游客活动对生态的影响实现内部的生态净化,增强生态恢复力,保持景区的生态平衡。最后,景区构成的多样性有助于开发更多的景观和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游客满意度。
综合效益原则。景区开发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坚定景区规划开发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是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之上的理念,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暴利,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基于景观生态理论的旅游景区规划方法
“斑块”层面的规划。首先,斑块层面的规划要考虑环境的通融性,将打造的人文景点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美化自然风光的过程中要注意景区整体风格的一致性,所有规划要符合景区的主格调,切忌过度的商业气息和人为建筑影响景区的整体美观。其次,对斑块要进行功能划分,按照斑块内的元素构成可以分为植物景观斑块、地质景观斑块、气象景观斑块和人文景观斑块等。再次,斑块的大小和数目要搭配得当,以大中斑块最为景区的核心景点,小斑块发挥自身的特色来作为大斑块的补充,保持景区的多样性。最后,斑块的设计要尽量紧凑,减少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斑块内部生态平衡的维护。
“廊道”层面的规划。对于“天然廊道”,例如河流、山体等将斑块隔开,应尽量保持廊道的原貌,在微观进行一定程度的修a即可。对于人为建设廊道,要考虑廊道的宽度、长度和形状,便于斑块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增强物种之间的整体生存能力。同时,要尽量将景区内的廊道系统建设成“网”状,提高斑块的通达度。
篇4
关键词:德州市;水系;河流;滨水;景观设计
1.德州市滨水景观概况
1.1德州市滨水景观存在优势
城市的滨水资源较为丰富;城市中已建成许多富有特色的滨水开放空间;城市区域内已形成较好的滨水景观生态系统雏形;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促进德州市滨水景观的建设。
1.2德州市滨水景观存在问题
已建成滨水区之间及滨水区与其它城市绿地之间缺乏联系;城市水系水质较差,城市内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中仍较为缺乏具有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城市已建成的滨水景观仍有不足之处;滨水g岸形式单一,缺乏亲水性设计;城市滨水景观缺乏后期管理与维护;公众参与性低,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多为政府行为。
2.长河风景区滨水景观设计
2.1长河风景区区位特征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与河北省相邻,长河风景区地处德州市市区中心部位,西与岔河相临,与德州旧城区相望,东与新城区相连,是整个城市自西向东拓展的起点,也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地块。
2.2长河风景区概况
长河风景区位于德州市河东开发区,景区原为农村砖瓦厂房、废弃土塘、化工企业以及废水排放池。于2004年开始动工建设,总面积120hm2。水体面积40hm2,道路广场面积达10万m2,是鲁西北地区最大的开放式滨水景区,也是国内第一个以太阳能为照明光源的风景区。
2.3景区滨水空间线性景观分析
东段:景区水体面积较小,呈河流形态流经三座城市市民文化娱乐健身的新建建筑。以水线为界南侧为城市行政中心区、城市所有行政单位多汇聚长河风景区南侧。中段:景区南临高地世纪城高层住宅区,北临蔚来城高档住宅区。西段:景区水体来自于西邻岔河,岔河作为城市的防汛行洪河流,河流水位年际变化较大。
2.4设计理念
(1)拓展发展空间,结合德州历史文化及现代科技,形成文化、科技的强强联合,融入到公园的空间布局,营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科技特色的场所,打造德州的游憩景区。(2)凸显文化内涵,文化是游憩的生命力,体现地方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元素,创建独特的形象。(3)创造游憩效益,通过与周边游憩景区的互动,带动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促进生态与环境的改善,提升城市形象与魅力,创造多方位效益。(4)提升用地功能,结合城市新区的建设,逐步强化景区的整体性、地标性,提升景区吸引力。丰富地块功能,融入休闲、科普、娱乐、商业、创意等多元功能,塑造品质一流的现代的时尚的生态休闲游憩区。(5)呵护生态环境,以水体资源保护利用为重点,重视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本区域开发建设中,在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结合地域太阳能技术优势开展一系列的环境治理、美化、绿化工作,丰富各景点的景观,提升环境质量,营造生态示范性城市风景区。
3.德州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城市中各滨水景观之间整体性的保持,应将各滨水景观相互关联性开发设计,从而使德州市滨水景观整体上与理念上得到统一。
3.2多目标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合理分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巧布观赏游览路线,从而满足德州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3.3空间利用原则
在建设商业办公滨水区时,应考虑周边居民用地情况,形成相互促进、公共发展的共生机制。避免城市空间缺少市民活动而产生“空洞化“现象。
3.4自然性与生态性相融合原则
优秀的城市形态,应对人类的生理需求有充分的支持与促进,有利于人和其他生物的协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组建―个可持续的环境。
3.5亲水性原则
在滨水区开发中,亲水性设计要做到可见、可近、可触。不仅满足参与者视觉上的愉悦,还要令参与者感到亲切舒适。
3.6城市文脉延续原则
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使市民在其中隐隐约约感受到历史文化与痕迹,使水滨作为重要的生活休闲场所,有利于恢复和提高景观活力,塑造城市的新形象。
篇5
《*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业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讨论通过,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规划》,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实施《规划》认识。《规划》是县委县政府聘请广东省旅游研究发展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研究所负责组织,经专家组多次实地考察、广泛征集县四套班子及纪委班子主要领导成员、各镇、相关县直机关及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通过多次易稿编撰而成。它提出了我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总思路和总目标是:依托全县旅游资源和县城,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以“绿林飞流、生态家园、客俗桃源”为旅游形象,以绿色生态走廊旅游区开发为重点,以白水瀑布公园、红椎林生态公园、黄金坑温泉度假村、瑞龙庄园、广东生宝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景区(点)建设为龙头,以各级旅游区建设为主体,以客家文化和美食为主线,逐步把*建设成为粤港澳旅游区上的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客家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实施《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区域发展,突出特色,重点优先,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规划》具有重要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是我县实施“旅游旺县”、“抓旅游促商贸”战略指南。因此,各地各部门要提高对《规划》的认识,采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规划》实施到位,加快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点)建设步伐。
二、依法行政,齐抓共管,形成发展旅游业的良好运行机制。各地各部门在实施《规划》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才能保证我县旅游业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和确保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旅游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由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负责,旅游、计划与发展、财政、建设、规划、宗教、环保、林业、国土、农业、交通、卫生、工商、公安、广电、文化等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机构要挂牌办公。负责指导、协调、审议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关业务工作。各重点景区所在镇(场),有旅游开发项目的镇(场)要相应成立机构,在县旅游发展工作领导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开展工作。
(二)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作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在财政计划内,对重点旅游资源开发,配套的交通设施、环保、生态设施,供水、供电设施和安全、卫生保障设施,以及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设施等公益性的项目启动资金要给予保障。同时,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旅游宣传促销经费,把本地的整体旅游形象推介纳入公益性宣传,从而提高地区和景区(点)的知名度。
(三)坚持科学规划原则。各镇开发旅游项目要严格遵循《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发展目标,在《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认真做好本地的旅游发展编制工作。
(四)坚持合理开发原则。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科学技术、历史文化知识与趣味性、参与性相结合的新风貌。旅游项目建设要上档次,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景区(点)按规划设计方案要求,公开招商,投资者按方案投资建设,不得改变规划设计方案。
(五)加强对《规划》的实施监督。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县人民政府对《规划》实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一般新建、扩建、改建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娱乐等投资项目,先由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评价,加具意见后再报县级有关部门,并报市旅游管理部门备案。列入*市规划的重点旅游区和投资3000万元以上旅游项目、按三星级以上标准设计的宾馆饭店应提供可行性报告,报*市旅游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核后再向有关部门申报立项和报建。
(六)加强对控制区和景区用地管理。对按《规划》确定的旅游资源和景区(点)建设范围用地要予以保护。国土部门要抓紧落实景区旅游资源控制区和景区项目建设用地征用工作,处理好土地权属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农用土地与景区用地的关系。不得把控制范围地域改作对环境有破坏和污染的其他项目用地。
(七)加大对旅游交通支持力度。交通部门要千方百计争取上级扶持资金,筹集通往景区的道路建设资金,加快通往各景区(点)道路建设。在主要道路口为重点旅游景区(点)设置交通指示牌。
(八)加强对景区(点)、旅游宾馆的治安管理。公安、交警部门要采取强有力措施预防景区(点)、旅游宾馆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好景区(点)沿途及区内的交通秩序和旅游宾馆安全,消除治安隐患,切实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旅游治安环境。
篇6
【关键词】景区规划;旅游发展;生态保护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房地产项目经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后,价格的上涨已经抑制了人们大量的购买欲望,在市场日趋饱和以及控制房双重压力下,为了寻求新的发展、寻找增加效益的新途径,房地产投资商将目光投向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项目,开始转战旅游地产的开发。旅游地产作为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主要是通过依托于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的资源,并调整和完善现存的敏感的生态体系,达到经济和生态和谐统一的一种地产开发形式。旅游地产的发展呼应着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需求,为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深入发展开辟了新空间,理性的旅游地产规划设计有利于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
一、景区旅游地产开发原则
景区规划必须以景区内的资源为主,并贯彻“保护、利用、保护”的方针,坚持以自然为主,景观协调,旅游地产开发要有特殊性、新奇感,又有天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效益性,以促进景区自然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应遵循如下原则:
1、优先保护原则
任何旅游地产的开发,依托的都是景观和周围优美的环境,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作为首要的出发点,在创造利益的同时,景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样重要。
2、整体优化原则
景区规划不仅包括生物和环境条件的因素,同时还包括人类活动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因此,景区规划是多因子、多层次的集吃、住、行、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开发,因此需要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综合衡量,进而实现景区整体规划的最优化利用。
3、旅游地产开发与景区生态保护相结合原则
旅游地产开发是以景区所在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主要的依据、依托条件为主的开发项目,要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景区的生态保护。地产开发应服从生态保护,在景区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地产项目开发工作,这也是景区规划的首要遵守原则。
4、特色原则
景区规划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或依托于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或依托于丰富的人文历史遗迹,或依托于当地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等等,只有在规划中保持、放大特色旅游,充分体现著本地特色,挖掘自然景观的美学、文化以及艺术价值,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游人的游览需求。旅游地产开发同样适合该原则,只有极具当地特色的地产项目,才能使用不同需求的人群。
5、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原则
刺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景区规划的重要功能之一。只有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景区规划和旅游地产的开发,才能使规划切合实际,才能被当地居民接受。
二、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
1、借景开发旅游地产
以居所为主要景区住宅开发模式适用于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资源可以是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娱乐设施等等,其主要的开发目的是,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直接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增加休闲娱乐的功能,提高居民的生活和精神质量。
这种景区住宅的开发依托的周围风景区天然的自然环境,能为住宅营造出良好的自然氛围,且开发项目周围的环境无需进行人为的维护,只需任其自然发展、不对其进行破坏即可,节省大量的维护、管理费用。很多城市旅游景区附近的住宅多为此类。这类开发项目的建筑风格、建筑外观极其外墙颜色、建筑物的材料都有严格的规定,首先一点就是要做到住宅与景区的融合,与此同时,这种地产开发项目对旅游景区以及景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无法修复的破坏。
2、自行构造旅游景区开发旅游地产
这类旅游抵偿的开发,不依赖于现有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二是通过投入巨资,专注于旅游项目的开发,拉动旅游后,聚集了较大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这不仅仅改善了该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同时还改善了环境质量,靠旅游业拉动经济,吸引人流、物流,经该地区炒热之后,景区周围的地产也就会相应的升值,然后在趁势开发房地产。如北京华侨城、香港吉尼斯乐园等等,为自己创造了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再以此为依托,开发高质量的旅游主题地产,房价因周边的环境而持续上升。
3、旅游景观开发合二为一的地产开发
旅游景观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进行高度融合,房地产开发即旅游景观开发,房产本身就是旅游景观的载体或表现形式。景即是房,房即是景,景中有房,房中有景。景观房产本身就是景观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别墅、公寓、商铺、公共服务设施均按它所在的环境氛围建造,在造型、选材、用料、装饰上都极富个性,将旅游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如,宋城集团在杭州乐园开发的荷兰水街私人酒店、地中海公寓、地中海别墅、高尔夫酒店等。
4、以旅游度假为主的度假房产开发
这种旅游地产主要建设在大中型城市的远郊,或者是远离大中型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附近,或是建设在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类地产的最大特点就是休闲度假。依附于现有的旅游资源,并大力投入资金建设休闲度假设施,大力营造旅游度假的氛围,为想要在异地置业的人提供第二居所。这类模式可以细分为度假酒店、养老型酒店、时权酒店等。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经济背景为依托,使得人们有良好的经济收入,有休闲度假的时间,这是客户来源的保障。此外,还要求具有度假的乡野情调,有先天良好的风景旅游资源,还需要有配套的商业区、医疗点、办公室、商务中心、通信设施等。
5、以大盘形式出现的综合型旅游地产开发模式
前面介绍的几种地产开发模式较为单一,而以大盘形式出现的综合型旅游地产属于复合型开发模式。这类房地产项目多在旅游目的地城市,兼有第一居所和第二居所两种功能。它涉及的旅游地产开发项目众多,包括旅游、休闲、度假、酒店、乡村风情小镇、公寓、别墅、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等。
无论是采用哪种开发模式,旅游地产开发都应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在切实保护好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资源加以利用,寻求旅游与房地产的良性互动,走健康、理性的旅游地产开发之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何种旅游地产开发都需要遵循:自然资源只能借用,不能侵占和掠夺,这是旅游地产开发成功的基础;同时,调整并完善现有生态系统是旅游地产增值的重要手段;保护和限制性开发是旅游资产长期增值的法宝。另外由于投资造景有其临界点和门槛效应,项目一旦建设不好则很可能面临失败。因此要想人工创造旅游资源,需进行相当的投资,才有可能建设出相当的规模和氛围,如果抱着先投入一部分资金试一试的心态,而实际工程不能达到其预期效果,整个楼盘很难带动起来,其地产开发也可能无法启动。资金收回也将出现困难,因此此前的深思熟虑就更加必要。
参考文献
[1]潇琦.威海国际海景城如何打造休闲旅游地产创新模式[J].北京房地产. 2008(04)
[2]金细簪,虞晓芬.休闲度假旅游地产的崛起与需求特点[J].经济论坛.2008(02)
[3]邱仁都,傅鸿源.旅游地产的选址研究[J].山西建筑. 2008(02)
篇7
关键词: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生活层次的质量要求也愈发严苛。旅游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在当前经济中的重要部分,推动着我国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由于旅游市场的兴盛,风景区的建设规划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风景区道路的规划也发展了巨大的转变。
一、 风景区道路交通特点
风景区因其不同于其他道路的特点,公路交通以机动车为基础,设计的道路通行公路道路的道路设计主要以马路的实用和便捷为核心。风景区内的交通主要包括人群、自行车、观光车、机动车等,其中人群是风景区交通的最主要构成。风景区内的混合交通具有复杂性,多种交通内容交叉,在交通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具体说来风景区的交通具有以下特点:1、风景区内的机动车少,风景区内往往是人车公用道路;2、以观光人群为主要交通构成;3、交通密度小;4、交通流速度慢,通行速度较缓慢;5、交通状况较为混乱,呈现出无序状态,行人在道路上自由穿梭,在风景区内部很少有交通管制。
二、道路和景观配合的原则
1、避免路线穿过有较高视觉价值的地区,比如在由挺拔山峰、清澈湖水的视觉景观中,最佳的道路设计是靠近或者俯瞰,而不是从中间穿过,这就防止了对自然景观的破坏。
2、尽量使风景区的道路从相邻风景单元交界处通过,从而增加游客对每个单元的兴趣和新鲜感。
3、道路的地形和横断面设计要和风景单元协调一致,换言之,即是要在环境景观中增加道路设计和景观的配合性,通过设置曲线或者路面宽度,展示不同的组合效果。
4、适当选择能够在游客中形成强烈视觉冲击和吸引力的地形、景观。
5.适当改造道路沿线容易影响游客情绪的不良视觉资源。
6、有选择性的清楚或者预留原有的地表植被,适当增加保护措施,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对风景区景观和自然环境资源造成的破坏。
在进行风景区道路规划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原则,扬长避短,适当调整路线,为游客创造最佳的游览路线和环境,增加风景区景观的吸引力。
三、风景区道路景观综合设计
风景区内的道路是游客游览观光的载体,是建筑艺术和实际技术的结合,良好的风景区道路建设能够带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增添了游客们一路上的快乐和清新。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下几方面的设计注意点,进一步完善风景区道路的设计规划。
(一) 行人视觉心理特征
风景区是游客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地方,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也应该从有课的心里需求出发,设计迎合游客心理以及客观自然规律的事情。道路景观是由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特征。当前引导游客对风景区的影响常常通过视觉展现出来。因此在进行风景区道路景观的综合设计时必须牢牢把握游客的需求,从道路景观的视觉冲击力出发,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道路和景观配合
风景区道路规划设计要求道路和景观的完美配合,虽然针对如何做到配合,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但是从协调上来讲,应该准确把握道路和景观的特点,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景观,是目前无法量化的指标,在道路景观设计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将景观融入道路是当前道路景观设计规划的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可以从整体着手,结合游客的心理需求,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道路景观进行综合设计。
(三)道路沿线视觉资源利用
视觉资源也可以理解为风景区的环境资源,包括了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视觉资源在风景区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它主要是指道路两侧的地形、花草、建筑、绿化等共同引起的。视觉资源是一直存在于风景区内部的,在风景区的道路规划中首先要明确视觉资源在道路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在选择道路走线时,可以参考道路沿线的视觉资源情况,尽可能在道路沿线选择景区内的最佳景观。视觉资源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具有令人愉悦的功能,比如有明显轮廓的山谷。丘陵;岛屿;冰山;人工建筑等。视觉资源是风景区内部的重点内容,常被划分为集中单元,即是把具有相同景色特点和特征的区域景观集中在一块,在道路沿线充分把握视觉资源有利于突出风景区道路沿线的景色特点。
综上所述,风景区的道路规划设计是风景区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具有区别于其他道路规划的特点。对风景区道路的规划是对风景区资源的充分利用,是道路和景观有机结合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姚亦锋; 风景区道路的美学意义 [J]; 《规划师》 2005年05期
[2] 江海燕;自然游憩地步道系统规划设计[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4期
[3] 韩春鹏、程培峰、刘柏哲、王丕祥;风景区道路线形设计的探讨[J];《森林工程》 2005年03期
[4] 韩春鹏;关于风景区道路网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篇8
Abstract: light content of mining under the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n not b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sue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cept of heritage protection, "sustainability" of the basic concept of a common planning strategy to build a scenic area..
关键词:风景区;文脉;永续性;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Scenic Spot Area; Context; sustainability; Planning Strategy
中国古代就很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断。例如儒道思想的 “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天人是相通的。道家主张的是“道法自然” ,即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释迦思想可总结为:“我心即佛,佛即我心,以心传心,自解自悟”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这些思想传至至今,我们深知地域文化传承与风景区开发有着密切关系。而经济利益的驱使使人们越来越看不清楚“文化和金钱哪个该传承”,“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在当今倡导可持续发展观的时代,如何寻找合适的规划策略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常规风景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汤老师的资料和自身理解,我简单总结为一下几点:
1、重经济利益,忽视景观资源自身重要性
大部分风景区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开发的核心价值观在于短期能不能取得较大收益,而这些就导致大部分景区形成模式化、盲目规划形成一个短期你呢个取得收益的商业景区,造成了景区高价值原生资源的破坏,造成长远利益的毁灭性流逝。从而从根本上破坏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重表面文章,忽视风景核心区的核心内容――文脉地脉传承
无论任何一处地方,它都有着自身的文脉与地脉,而文脉与地脉的传承问题更是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风景区规划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提升,对风景区的审美要求就不仅仅在于景区原本所具有的自然景观,而要求在审美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熏陶、教育,触摸历史,聆听文化、陶冶情操。在我们规划过程中真正地域文化精髓的挖掘还做不到位,因为我们规划价值核心,即是摸索风景名胜区传承表达核心。
3、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不可持续发展
近年旅游规划中,大家都无法回避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优美旅游景观环境创造这两大问题,发展的主流则在于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风景区开发,但往往生态优先、保护环境仅仅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空号,建设行为更是开山头,断水流,丝毫没有估计植物、动物甚至是景区内的一粒沙子,一滴晨露所具有的特殊含义。
总之,目前风景区开发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依旧驾驭与自然之上,无情的侵略整个动物界、植物界、非生物,而可持续发展观念依旧是专家、学者报告中的专用名词!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质
1、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核心是保护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对风景资源定义为“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可见,风景资源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而风景资源既是脆弱的,又是有经济利益的。而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导致高强度的开发,这就必然的会对脆弱、稀缺资源造成损害,而其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经受不起任何破坏的。所以景源的保护是规划中的重重之重。
2、 风景名胜区规划应将风景资源自身演化作为风景区持续发展的动力
风景名胜区规划以保护为核心,并不意味着规划就只是保护,更不等于维持现状。风景区规划,既不是造景点,也并非单纯保护景点,而应该是促进景观资源的合理演化,保持景源的生命力。有了生命力,景区的发展才真正有希望。
3、 风景名胜区开发的重点是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风景规划以资源保护为核心也好,促进景源的延续发展也好,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解决人类自身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的问题。人类已经意识到任何开发都是对原有自然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人类而言或许是会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但是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就是破坏。所不同的只是破坏程度是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这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极限,就是保护与规划能够协调到的底线。
三、风景区开发基本策略
遗产保护的“永续性”准则强调:现代人类是可以、也必须对遗产有新的贡献的。只要承认遗产是历史累积的,就应该承认现代人类的某项具有特定的人文、科学意义的作品可能会成为遗产的新的组成部分而向未来传递,而且永远不会停止。“永续性”准则强调在不损失遗产在生存的“历史”过程中,所获得的有意义的历史、文化、科学和情感的信息的前提下,对这些“信息”增添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要素,达到“演进的真实性” ,从而使今天的信息可以通过景源而传递到未来。
在此,我将“永续性”策略引入风景区规划中,主要体现一下几点:
1、 规划核心――文脉的“永续性”
没有文化就不能称之为风景。并且其对地域文化的发展植下了根基,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又反过来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内涵,以致循环螺旋上升发展。一旦把握住了风景名胜区文脉这条主线,我们也就找到了我们规划的核心
要对文化进行传承与表达,我们必须搞清楚风景名胜区及我们自身滋生的文化土壤,以评判我们的规划价值核心,从而摸索风景名胜区传承表达核心即规划核心。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应以局部的自然状态的损失,换取当地经济结构和居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使其长远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起共生的关系,是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最现实可靠的途径。从而提出开发的生态性策略:尊重并融入生态大背景、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反映生态主题的建设、景观生态原则、人文生态原则、工程生态原则。
2、 意境的“永续性”
中国哲学对风景区的描述中“境由心生,谓之心境;境中有意,谓之意境”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因而风景区可还原性建设的基本站点就在意境打造,而非粗枝烂叶的符号堆积。
旅游作为目前风景资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具有丰富内涵。规划部门应充分发掘旅游的内涵,避免粗浅的开发景源。规划工作应该从整个风景区典型景观特征、人文历史资料以及游览过程可能涉及到的科普知识中提取易于被大众所接受,让游客经历一次震撼心灵的“心路历程”。
3、 人性化“永续性”
提出人性化策略:活动设计的人性化、(有良好的活动内容设计,以做好旅游的宣传)场景设计的人性化(人性化设计不单单从宏观上考虑更重要的是不忽略微观上的内容,也就是说须落实在每一个细节上,从场景中每一个角落的细微之处呈现出来)、配套服务设施的人性化等等。只有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才可能有故事,才可能有内涵,才可能使文化永远流传。
四、结论
在风景区规划中,保护不能忽略和阻断资源的演化进程从而导致资源活力的退化。必须坚持可持续的保护策略,顺应景观资源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风景规划的核心并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将有助于规划者根据风景区具体情况做出兼顾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决策。只有抓住景源的“永续性”,风景区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环境才有可能被建设成为活力持久、资源保护与自身发展相协调的良性系统,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格、丙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原住民、保护利用、经济利益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mous scenic sites at the same time, its social problem increasingly. Most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 scenic spots on indigenous people. How to recognize and properly solve the control of indigenous peoples, and positive studies the corresponding planning theory and method have become very urgent.
Keywords: scenic spots, and indigenou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economic interests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研究背景
1.1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矛盾日趋突出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人口猛增,风景区内居民点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村庄、城镇随着旅游服务基地的建设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活动越发活跃,加之风景区管控不到位,造成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风景资源价值逐渐降低。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随着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将越来越突出,严重威胁到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居民调整环节薄弱
风景名胜区规划中规定“凡含有居民点的风景区,应编制居民点调控规划;凡含有一个乡或镇以上的风景区,必须编制居民社会系统规划。”虽然居民调控作为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专项规划,但由于原住民的延续性、社会性和复杂性,使得许多风景名胜区规划选择性地回避了居民调控问题,或者仅是简单的“照本宣科”按照风景名胜区规范中的内容机械的划分为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和聚居型等,造成居民调控专项规划空泛,可操作性差。
1.3管理者与原住民关系不平等
我国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居民不掌握资源的所有权,即使是当地居民数代耕种的土地也不属于居民所有,而管理者和开发者却掌握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所以当前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者与原住民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利益分配方面存在着较为尖锐的矛盾。
2.风景名胜区原住民现状
2.1原住民的聚居特点
2.1.1原住民人口地域分布相对分散,多沿河公路分布
由于受风景名胜区自然条件影响,大多数景区内的原住民以村为单位聚居,且主要分布在山麓、河流及道路两侧,而在公路网络相对发达的景区,沿公路分布的特征相对明显。这些特点在大多数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中均有体现。
2.1.2农业是风景名胜区的主体经济
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内的原住民目前主要从事农业,除部分居民从事护林、风景区管理、服务工作外,大量原住民从事农业、采矿业、乡镇工业,居民的生产生活与景区形成紧密关系,一方面依赖景区,“靠山吃山”,并造就独特的景区文化;另一方面其生产生活对景区生态环境、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破坏。
2.1.3原住民对景区具有一定保护意识
现在许多人认为风景名胜区内资源的破坏与原住民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甚至把责任都推脱到原住民身上,主观的把原住民“妖魔化”。事实上,原住民对于景区的感情要比管理者、旅游者、规划者等人深的多,他们中的大多数世世代代居住在此,已经与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另外,加之我国几十年来对于保护环境的大力宣传,大多数原住民已经具有自然保护的意识和行为,能够有意识的约束自己不进行资源破坏等行为。相反,许多村庄随着景区的开发建设,淳朴的民风与善良的村民反而逐渐消失。如何在景区建设中保持原有的民风民俗或许也是我们规划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2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
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共生型、共存型、冲突型。
2.2.1共生型
共生型是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并相互依赖。二者是互利共生的关系,风景区和原住民相互能够产生正面影响,形成良性互动局面。风景区的发展,吸引大量旅游者前来旅游消费,使原住民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财力资源。同时,风景区原住民多为几代居住于此,文化具有可贵的平民性和连续性,这个特色是不可替代的旅游吸引物,大大增强了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2.2.2共存型
共存型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但相互之间影响不大。景区和原住民虽然在某一个区域存在,然而却是“各行其道,影响甚微”。一种情况是,风景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活动的开展未对原住民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同时风景区的原有自然资源和后续经济资源也未被原住民充分利用,居民继续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另一种情况,原住民虽然利用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资源来维持着他们的生活,但是对风景区的景观、资源等未造成破环,原住民也是风景名胜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景名胜区特有文化的一部分。
2.2.3冲突型
冲突型是指风景名胜区和原居民两者同时存在,相互冲突并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景区和原住民“两败俱伤”的局面,使得风景名胜区不能获得持续发展,原住民生产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对原住民生产生活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使居民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产生反感;另一方面,风景区居民点规模的增大,人口密度的增加,生产经营的不当,环境污染的加剧等,降低了风景名胜资源价值,阻碍了风景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仍以冲突型为主。
3.如何协调风景区与原住民关系的思考
3.1对管理者的教育宣传与对原住民的一样重要
我国法律规定,风景名胜区的居民不掌握资源的所有权,即使是原住民数代耕种的土地也不属于居民所有,而管理者和开发者掌握风景名胜区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这些严重侵害原住民权益的事情与景区管理者缺乏对风景名胜区的认识和专业知识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管理者往往与开发者合一,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景区产生的经济效益,而对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原住民的妥善安置等问题则考虑甚少。所以风景名胜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不应仅仅是管理者对原住民、游客等提出的要求,更应该在管理者内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遍提升管理者的相关专业知识与道德素质修养。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很大层面上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只有拥有一支道德水平高尚、专业知识过硬的管理队伍,风景名胜区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2以人为本与保护优先并不矛盾
面对风景名胜区原住民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生存博弈,以自然为本与以人为本已成为风景名胜区规划过程当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要求,在风景名胜区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发展需求,为当地居民谋求幸福、实现人居和谐的规划;以自然为本的规划理念认为,在人与资源的发展关系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牺牲人的利益以确保资源的安全,资源保护在一切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活动中都必须占据第一位。无论是以自然为本还是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面对当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自然资源与原住民生活的双重发展需求,规划过程中应因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各要素的发展权利,通过风景名胜区的适度开发,以局部自然状态的损失,换取当地经济结构和居民生存状态的改变,使其长远的发展同自然资源的保护建立起共生关系,是实现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最现实可靠的途径,也是促进风景名胜区人居环境和谐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3.3生态优先并不是风景名胜区唯一不变的原则
风景名胜区最容易产生的典型问题就是多方利益博弈最终导致“公共悲剧”,即所有利益主体都致力于利用风景资源而无视资源保护的责任,使得风景资源濒临灭绝。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优先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唯一不变原则。在这一场博弈当中,风景资源无疑处于弱势,而作为风景资源使用者之一的原住民由于资金短缺、信息闭塞和技术落后等原因在博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生态优先要在景区内部不同区域分别对待,在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域应当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而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地带,尤其在风景名胜区村镇内部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经济优先或是社会优先原则,统筹协调风景名胜区村镇与资源生态、村镇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淑芳. 我国风景名胜区与原居民和谐发展模式探讨[J].人文地理.2010(3):139—143
[2] 魏民. 风景名胜区现状问题的判读与解析[J].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0年会论文集(上册).2010:146—147
篇10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青海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今年4月,省委书记强卫同志在黄南调研时指出:要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是第一要务、生态保护是历史责任、改善民生是当务之急的要求,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扎实实打基础,一心一意谋发展,突出重点抓生态,齐心协力促和谐。黄南州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也提出:“凡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程和开发项目不予审批建设”,这是黄南州委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工作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再认识,也是在执政理念和发展思路上的一次大飞跃。文化旅游业是尖扎县今后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而坎布拉景区作为尖扎县乃至黄南州发展文化旅游的重点地区和我省建设旅游名省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1坎布拉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机遇
坎布拉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景区集宗教文化、丹霞地貌、民俗风情、原始森林、库区风光为一体,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也是藏传佛教后宏期的发祥地,极具研究价值。近年来,青海高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青海打造旅游名省战略的提出,为坎布拉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青藏铁路、阿赛高速公路及坎布拉至贵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国内外游客人数与日俱增,为进一步提升坎布拉的旅游知名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坎布拉已成为环西宁百公里旅游圈中的重点景区;截至目前,坎布拉景区已投入资金1.45亿元,景区内的旅游二级专用公路、观景步行道、库区北岸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今年七月州委十届三次全委会议提出“把坎布拉镇打造成高品位、上档次、能留住人、多消费的青海旅游名镇”的总体要求,尖扎县委、县政府也将旅游业确定为今后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旅游的氛围日渐浓厚,群众对发展旅游业的愿望更加迫切。2006年,坎布拉景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90%以上。
2坎布拉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自然条件、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尖扎县境内草原、森林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坎布拉地区尤为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生态移民等一批生态工程,生态恶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坎布拉景区内大部分群众依然沿袭着半农半牧的生产模式,牲畜增加以及森林病虫害和人为因素破坏草原、森林植被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由于坎布拉景区环卫设施缺乏,在旅游高峰期难以“消化”产生的旅游垃圾,严重污染了坎布拉的生态环境;三是资金投入有限,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能力不足,环境保护执法不力;四是在坎布拉生态保护区内有1000户左右的农牧民在林区内进行农牧业生产活动,导致景区内的农、林、牧矛盾突出,植被破坏严重;五是在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由于未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对景区生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3坎布拉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对策
3、1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合理开发坎布拉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明确开发的不仅是现在亮丽的坎布拉,而是永远亮丽的坎布拉,因此应当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打造、高层次招商、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的要求,本着规划先行、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贯穿于规划的每一个细节、贯穿于规划的始终,规划与建设应体现古色古香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土文化。
3、2坎布拉景区既要明确优先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又要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控制景区内基建项目和人造景观,任何项目建设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后方能上马,严防在建设中破坏生态原貌,规划建设项目要由建设、环保部门实施严格监控,核心景区内不允许修建永久性建筑物。同时,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破坏的生态进行恢复和补偿。景区景观建设要和村落建设融为一体,对景区内的展厅、射箭场、露天舞台及厕所等设施的设计建设也要赋予深刻的生态内涵,从而体现景区的文明程度和经营理念。
3、3妥善处理景区开发与景区居民利益的关系。在核心景区逐步推行退耕还林和禁牧,同时以实施异地搬迁和发展替代产业等方式,引导人们向城镇聚集、向其它产业转移,减轻景区生态压力。妥善处理因景区开发而出现的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切实让景区部分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依托旅游拓宽景区居民从业渠道,引导景区农民发挥主人翁作用,调动他们热爱景区、保护景区、建设景区的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募集民间资本等方式从事服务、餐饮、娱乐、运输等行业,指导景区周边群众进行药材、藏绣、工艺品等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让当地群众广泛地融入到景区旅游开发中来,提高景区群众的人均收入,从而减少景区居民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而对景区生态的人为破坏。同时,为了景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应积极争取和引进合作项目,在景区内建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苗木种植基地,帮助景区居民发展生产、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
3、4以合理保护和利用坎布拉林区生物的多样性、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为目的,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协调李家峡、直岗拉卡、康扬水电站按一定比例出资,共同承担坎布拉林区水源涵养林保护、生态脆弱区治理和林区内农牧民植树、护林的费用,进一步理顺关系,更好地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 上一篇:妇联改革方案
- 下一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