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弈论与供应链管理

篇1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 演化博弈模型 政府 企业 消费者

相关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空前的繁荣,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挥霍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比如全球变暖、空气污染、酸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在制约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适应进一步加剧的全球市场竞争和节约成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依靠信息技术,开始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一条自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产品零售的“供应链”。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为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这种以市场份额和利润为内在动力的管理模式,并不涉及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环节,甚至为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企业对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所以,在供应链管理中融入社会和环境因素,即绿色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

然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虽然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从长期来看可以为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形象,但从短期来看,企业为减少产品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构建废旧产品的回收渠道,要付出很大的成本,这使得企业没有动力去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邓峰(2008)、曹海英和温孝卿(2011)、覃艳华和曹细玉(2006),Liu et al.(2008)等人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的管理对于企业是否实施绿色供应链具有重要的作用;朱庆华和窦一杰(2011)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考虑产品绿色度和政府补贴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分别给出了政府、主动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供应商以及被动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供应商的决策方法;Hu(2011)通过建立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了消费者如何影响绿色供应链企业策略的实施。但是博弈论是建立在博弈参与人完全理性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参与人都能对环境的任何变化做出最优反应,而在现实的绿色供应链中,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的所有信息,也不一定能根据所得信息做出最合理的决策。以有限理性为基础的演化博弈论,认为博弈参与人不可能知道世界的所有状态,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状态出现的概率以及某种状态对自己收益的影响,所以也不能在每次的博弈中都能做出最优的反应。在演化博弈中,博弈参与人的决策是根据某种常规而非理性地计算结果,这种常规一般来自于博弈的历史。在反复的博弈中,博弈参与人通过不断的学习、模仿逐渐能采取一种演化稳定策略,即在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都采取该策略时,不存在某种变异的策略能够侵犯该种群。因此,运用演化博弈论来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更贴近实际情况。

Smith和 Price(1973)首次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平衡概念—演化稳定策略,这是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得到的一个稳定动态。为了推导出演化稳定的策略,Taylor和 Jonker(1978)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方法—复制者动态,这可以用基于自然选择和适应度的常微分方程描述,在此基础上,常微分复制者动态方程的稳定性可以用来表达演化稳定策略。随后,演化博弈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其中包括:Hines(1987),Weibull(1995),Hofbauer和Sigmund(2003),Robson(1990),Suri(2007)等。Friedman(1991;1998)认为演化博弈在经济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复制者动态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潜力与局限,系统地介绍了经济学家关心的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详细讨论了使用连续的确定性复制者动态的博弈模型的演化稳定策略,自此,演化博弈论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演化博弈论在如何推动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中的应用并不多。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方面:朱庆华和窦一杰(2007)研究了政府和核心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核心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成本和收益、政府对企业是否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奖惩力度,都直接影响博弈结果,政府逐渐加强的奖惩力度能够使企业逐渐采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申亮(2008)以线性需求函数的产品差异化模型作为研究基础,运用演化博弈论针对政府激励机制对制造商生产策略演化行为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Chen和Sheu(2009)研究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政府与绿色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政府只有逐渐提高管理标准,企业才能逐渐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绿色供应链的发展。

王世磊和严广乐(2009)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一个供应商与核心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的演化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系统的演化结果与合作成本和收益存在密切关系;Barari(2011)利用演化博弈论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的决策分析框架,研究发现,通过生产商和零售商策略的不断调整,可以使供应链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政府和企业或者企业与企业的两个群体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并没有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供应链推动实施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消费者的绿色观念普遍较低,他们不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在产品报废后,也只是简单地处理后随意丢弃,这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政府同样要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补偿,才能保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所以,本研究将建立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三群体演化博弈模型,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用算例分析来刻画出模型的收敛过程,以及参数调整对收敛结果的影响,以此给出政府如何制定策略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基于政府、企业、消费者的群体演化博弈模型

(一)基本假设

政府监管部门的策略空间SM=(监管,不监管),其中采取“监管”和“不监管”策略的政府监管部门所占群体的比例分别为x和1-x;核心企业的策略空间SE=(构建,不构建),其中,企业采取“构建”绿色供应链策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绿色产品,二是构建产品的回收渠道,企业若采取“不构建”策略,则即不生产绿色产品也不构建产品回收渠道,两策略所占群体的比例分别为y和1-y;消费者的策略空间SC=(参与,不参与),其中,消费者采取“参与”绿色供应链策略,包括两方面:一是购买绿色产品;二是协助企业将废旧产品放入回收渠道,消费者采取“不参与”策略,则既不购买绿色产品也不协助企业将废旧产品放入回收渠道,两策略所占群体的比例分别为z和1-z。

假设参数R1为企业采取“构建”策略的产品收益;R2为企业采取“不构建”策略的收益;W1为政府监管部门采取“监管”策略时,给予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的补贴;W2为政府监管部门采取“监管”策略时,给予参与绿色供应链的消费者的补贴;D1为消费者采取“参与”策略时的可得产品效用;D2为消费者采取“不参与”策略时的可得产品效用;C1为企业采取“构建”策略时的回收渠道构建成本;C2为消费者采取“参与”策略时,协助企业将废旧产品放进回收渠道的成本;C3为政府监管部门采取“监管”策略时的监管成本;C4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生产非绿色产品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C5为政府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生产非绿色产品所造成污染以及废旧产品所造成污染的治理成本之和;P为政府监管部门采取“监管”策略时,对不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惩罚;Q为上级部门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奖励。根据上述假设可得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见表1)。

(二)复制者动态方程及均衡点求解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群体而言,令采取“监管”和“不监管”策略的政府监管部门获得的收益分别为u11和u12,平均收益为u1。则根据博弈标准式可得:

u11=[(Q-W2)z-W1-C3]y+[(Q-W2-C4)z+P-C3-C5z](1-y) (1)

u12=[-C4z-C5(1-z)](1-y) (2)

u1=u11x+u12(1-x) (3)

由此可得复制者动态方程:

(4)

同理可得,企业和消费者群体的复制者动态方程分别为:

(5)

(6)

令,利用MATLAB软件可以算出此动力系统的均衡点,均衡点表示x、y、z不在变化时系统所处的均衡状态,该系统15个均衡点分别是:E1=[0,0,0],E2=[1,0,0],E3=[0,0,1],E4=[1,0,1],E5=[D2,W-12,0,-(P+C3)(-Q+W2)-1],E6=[0,1,0],E7=[0,1,1],E8=[1,1,0],E9=[1,1,1], E10=[-(D1-C2)W2-1,1,-(W1+C3)(-Q+W2)-1],E11=[(R2+C1)(W1+P)-1,-(-P+C3)(W1+P)-1,0],E12=[-(R1-C1)(W1+P)-1,-(-Q+W2-P+C3)(W1+P)-1,1],E13=[0,D2(D1+D2-C2)-1,(R2+C1)(R1+R2)-1],E14=[1,(W2-D2)(D1+D2-C2)-1,-(W1+P-D2-C1)(R1+R2)-1],

(三)稳定性分析

并不是所有的系统均衡点都是演化稳定策略,可以利用Friedman(1991)提出的局部稳定性分析法,通过构建Jacobian矩阵,来分析各均衡状态的稳定性。可以根据复制者动态方程得到该系统的Jacobian矩阵,如下:

将每一个均衡点代入矩阵J,可以得到一个数值矩阵,且该矩阵有3个特征根λ=R+il。将特征根的实部R非正的个数作为判断均衡点是否演化稳定的指标。当该指标为0时,则该均衡点为演化稳定点,即该点对应系统的一个演化稳定状态;当该指标为3时,则该均衡点为不稳定点;当该指标介于0到3之间时,则该均衡点为鞍点。

在满足条件Q>W1+W2+C3,R2-P>W1-C1的情况下对各参数进行赋值(见表2),并将各参数值代入均衡点以及矩阵J,通过用MATLAB软件计算便可得到该系统的数值均衡点,以及各均衡点对应矩阵的特征值,并可以判断出各均衡点的稳定性(见表3)。

由表3可知,均衡点E2=[1,0,0]和E9=[1,1,1]为演化动力系统的演化稳定点。将参数值代入复制者动态方程组,发现当系统的初始状态满足条件z>1.1667y-0.5,z1-0.7778y,y>0.75-0.5x时,演化动力系统将随时间收敛至均衡点E9。可以在两收敛域内分别取点P1=(0.3,0.1,0.15)和P2=(0.8,0.6,0.75),通过演化图来验证其收敛过程(见图1、图2)。

进一步对参数进行调整,在满足条件Q>W1+W2+C3,R2-P>W1-C1的情况下,分别增大W1、W2和P时,发现各均衡点的状态不变,但演化稳定点E2收敛域缩小,相反演化稳定点E9的收敛域变大,当P增大至R2-P

因此根据上述参数分析得出结论,当政府监管部门在保证社会总体效益的情况下,由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构成的三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可以收敛到政府监管、企业不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消费者不参加绿色供应链和政府监管、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消费者参与绿色供应链的两种演化稳定状态。当政府监管部门加大对不构建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惩罚力度,以及给予企业和消费者更多的补贴时,系统更趋向于后者。

结论

针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动实施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的三群体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出了该模型的一系列均衡点。通过数值分析,刻画出了该模型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的收敛过程,并通过观察参数调整对收敛过程的影响,得出结论:当政府加大对不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惩罚力度,并提高对采取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补贴,可以促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本文的研究只考虑了政府监管部门、企业以及消费者三个群体均有两个纯策略的情况,而在有些时候,每个群体成员有三个或者更多的纯策略可供选择,这种复杂的情况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峰.基于不完全执行污染排放管制的企业与政府博弈分析[J].预测,2008,27(1)

2.曹海英,温孝卿.基于博弈分析的政府主导型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5(2)

3.覃艳华,曹细玉.企业逆向物流活动的博弈分析[J].生态经济,2006(4)

4.Liu M,Ye H Z,Qi X Y.Analysis on trilateral game of green supply chain[J].AS-CE Conf,2008,1(8)

5.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14(6)

6.Hu X P,Gao S F.Game model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in green supply chain of home appliance industry[J].Distributed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 to b-Ursine,Engineering and science.2011(10)

7.Smith J M,Price G.The logic of animal conflict[J].Nature,1973,246(2)

8.Taylor P D,onker L.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game dynamics[J].Mathematical Biosciences,1978,40(1)

9.Hines W.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a review of basic theory[J].Theoretical Population Biology,1987,31(2)

10.Waybill J.Evolutionary game theory[M].Cambridge:MIT Press,1995

11.Hofbauer J,Sigmund K.Evolutionary game dynamics[J].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Bulletin(New Series),2003,40(2)

12.Robson A J.Efficiency in evolutionary games:Darwin[J].Journal of theoretical,1990,144(3)

13.Suri S.Algorithmic game the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4.Friedman Devolutionary games in economics[J].Econometrician,1991,59(3)

15.Friedman D.On economic application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J].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1)

16.朱庆华,窦一杰.绿色供应链中政府与核心企业进化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12(12)

篇2

关键词供应链 利益分配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006-01

对利益分配的研究,国外学者侧重方法与模型的研究。对基于非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合作利益分配问题,Shapley(1979)提出了N个局中人合作的利益分配公式,较早的从定量角度分析利益分配问题。但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成员企业利益问题只是随着供应链理论的发展才开始被关注和定量分析,Ilaria Giannoccaro(2004)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契约模型,通过改变契约中的参数来实现合作利益在供应链中的合理分配。Duca和Vanhoose(1998)提出了市场竞争条件下利益共享的理论模型。总之,国外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利益分配的各方面均有涉及,但整体性和全面性不够,对供应链整体效益下的利益分配问题探讨不多。

国外文献关于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利益分配的研究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供应链利益分配制度与原则

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定性方法,从协作机制、渠道等多方面对利益分配制度与原则进行研究。Weng(1995)指出,供应链中企业间采用专门的协作机制能促使每个企业的决策接近系统最优水平。当把供应者和生产者视为同在一个网络中时,那么网络收益将被定义为他们之间通过协作取得的收益。Waller(1999)等依据非合作时双方的强弱和在渠道中的地位,从渠道合作利益分配入手探讨分配机制。

二、供应链利益分配方法

国外学者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利益分配方法的研究,其中以博弈论和契约理论为主。

(一)博弈论理论

国外在利益分配方法的研究多数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还有一些引入了分配因子的因素分析方法。以博弈论为基础,国外学者分别从单一供应商及单一零售商、多个供应商及多个零售商等角度研究供应链的利益分配方法。如Ilaria(2004)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契约模型,通过改变契约参数来实现合作利益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合理分配,使供应链的各个企业采取一致的行动。Jochen(2002)分析了供应商与采购商的Stackelberg的博弈模型,他将得到的博弈结论推广到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采购商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并论证了不同的供应链协议对博弈各方的价值也有所不同。Leng(2009)等通过博弈论模型研究了在利益分享合同下,如何缩短涉及单一零售商和供应商的两级供应链生产周期,并得出在妥善的设计利益分享合同的情况下,供应链上两者的状况将会更优,并且在系统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他们将不会产生离开的动机。

(二)契约理论

以契约理论为基础,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某种合同下的整个供应链利益最大化问题。研究角度也比较多,如Jaber和Osman(2006)研究了(二级供应链)许可范围内的延迟付款行为可以作为一个决策变量来协调利益,而供应链各成员对整个网络总利益的共享则作为另一个协调方案。Kirstin(2002)研究了生产商和供应商之间具有不确定JIT交货时的供应链协同问题,建立惩罚和奖励两种协同机制,实现了供应链的成本在协同企业间的柔性分配。Lyer和Bergen(1997)研究了如何减小提前期问题,并对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利益分配进行了一定的描述。他们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生产者对零售商的服务水平进行约束,能降低生产者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减轻负担,增加收益。Srinagesh(2001)研究了供应链中单一生产供应商和多销售商的利益分配问题。通过代表不同协作程度的三种库存分配机制来评估利益,研究不同的系统参数对利益分配的影响。表明在该产品环境中,合作利益随着供应商供货能力的增加、销售商数量的增加、惩罚成本的降低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的下降而下降。

综上所述,针对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国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都把着眼点放在描述性的数学模型上,建立的模型对利益分配政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实际操作性并不强。一方面忽略了成本的计量与分摊问题,另一方面只是根据预期利益和非合作状态下的机会成本来考虑利益分配问题,而且对风险的计量并没有实质性的考虑。因此,对于供应链利益分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有必要的,对实现供应链全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Weng. Channel coordination and quantity discounts.Management Science.1995.

[2]Jochen.Supply contracts with options.Stanford University,2002.

篇3

内容摘要: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更多的是协作。供应链管理优化企业效益的最佳区域是封闭的QR区间,在该区间内,不仅可以提高成员企业自身盈利水平,还能使整个供应链体系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但同时,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着自身的利益目标,各种冲突与矛盾所带来的是企业利己行为的发生,最终将导致成员企业自身利益受损,也降低了供应链整体获利水平。文章指出,促使各成员企业提高供应链整体利益水平,尽可能减少利己行为,需要增加合作超额收益,降低利己差额收益。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效益优化 整体利益 利己行为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都使企业面临着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完善服务的压力。为保持自身竞争优势,许多企业向上联合原材料供应商,向下寻找产品分销商,形成从供应商经制造商到分销商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客户群的争夺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是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发展的产物。Houlihan在1985年首次提出了“供应链”这一概念: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顾客等组成的系统;系统内,物质从供应商流向最终顾客,而信息的流动则是双向进行的。供应链管理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企业间本着共赢原则,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利润为目标,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集成技术,实现整条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以合适的成本将正确的产品或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按照正确的数量和正确的状态或包装,送达正确的顾客手中,并使总成本最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企业供应链呈现出明显特点:逐步与合作伙伴分享信息和资源,倾向与少数最好的服务提供商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更加注重供应链整体利润水平和供应链管理整体有效性的提高等。尽管我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有所推进,但总体平均水平还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3-5年。对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还未形成,且较少考虑通过完善供应链管理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对整体供应链的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整合,主要表现在全局观念的缺乏和先进信息系统的缺少。

供应链管理企业的效益优化

早在1997年,PRTM公司就进行了一项关于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调查,该调查涉及6个行业共165个企业,其中化工25%、计算机电子设备25%、通信16%、服务15%、工业13%、半导体6%,调查中涉及的项目有总供应链管理成本、中型企业准时交货率、订单满足提前期、中型企业增值生产率、绩优企业资产运营业绩效、中型企业库存率、绩优企业库存率、现金流周转周期八项内容。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以上八项调查项目获得效益分别如下:降低10%、提高15%、降低25%-35%、提高10%、提高15%-20%、降低3%、降低15%、绩优企业比一般企业有40-65天优势,结果显示,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从多方面获得效益。

(一)供应链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

供应链中的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促进了信息的共享。这些信息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在所有企业间流动与分享。正如Houlihan所说的,供应链中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对于传统企业,由于没有上下游企业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也就没有为其提供供应信息和需求信息的动力与责任,传统企业的信息搜集完全依靠企业自身。供应链管理使得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转变为协作,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强化了信息的沟通和共享。

Lee和Tang(2000)利用计算机模拟得出,经销商向制造商下达订单的同时与其分享所掌握的需求信息,在同样的服务水平下,能够降低制造商的平均存货水平和预期存货总费用。Zhenxin Yu等(2001)的研究也表明,如果采用卖方管理库存,让制造商管理经销商的库存,那么经销商和制造商的平均存货水平和预期存货总费用都能降低。Lee和Whang(2001)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食品和日用消费品领域,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公司是那些与供应链内其他企业紧密合作、信息共享程度较高的公司。

(二)供应链管理节约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源于科斯,是运作市场机制的费用,具体包括搜寻有关价格信息、为达成交易进行谈判和签约、监督合约执行等成本。交易成本越高,市场的有效性就越低,而供应链管理的运用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供应链企业成员通过共同占有专用资产并相互监督,减少机会主义风险。企业间资产专用性越强,交易双方的契约关系长期性和连续性就越有必要。再者,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具备共同的目标并强化了企业间的依赖性与相互作用程度。这也是企业横向一体化管理的体现,企业间既有合理分工也有紧密合作。同时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企业间产生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这样企业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而且较大限度的降低了频繁签约而带来的交易风险或成本。通过利用供应链组织的相对稳定性,企业间既强化了联系与控制,又不失市场灵活性,并且减少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在获得资源保障的同时,又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开拓。

1.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为了进行有效交易,需要进行信息搜寻。信息的有效搜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涵盖商品的价格、质量、样式、替代品、交易对象及其信用水平等,无疑增加了交易费用。而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还要求信息搜集者拥有较强的判别能力和较高的敏锐度,能够在纷繁的市场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交易双方才能在有效的细分市场上进行满意的商贸活动。

传统的上下游企业之间是竞争关系,交易中,双方都更注重眼前利益。为了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交易双方都会增加信息的搜寻。即便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获取更为容易的情况下,只要交易各方缺乏必要的信任,信息搜寻费用,尤其是验证信息可靠度的费用仍然很高。供应链管理对企业间协作、共赢理念的倡导,加上信息技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遍使用,使得信息搜寻的效率提高,信息搜寻费用得以降低。

2.降低交易谈判费用和合约履行费用。在交易信息搜集并初步确定合作伙伴后,交易各方就需要进行谈判,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签订交易合约。谈判的时间越长、涉及人员越多、合约条款设置越详尽,交易谈判的费用也就越高。在传统的上下游企业交易中,交易各方通常寄希望于设计详尽的合约以约束对方的行为,从而降低自身损失。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之间的协议往往更注重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不是详尽的条款;并且,供应链管理有助于稳定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企业间合作的再谈判费用远低于传统的企业结交新交易伙伴的费用。

协议签订后,交易双方还需对对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协商处理突发状况等,这些都会带来合约履行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下,只要所拟定的协议拥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违约的惩罚成本高于违约的潜在收益,供应链中的企业就会自主履约。并且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压力、企业信誉的作用,加强对上下游企业行为的约束力度。

3.降低交易变更成本。交易合约签订后,一方中止合约必然会给对方造成损失,这些损失包括达成和执行合约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损失、机会成本损失以及达成新合约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损失等。在传统的上下游企业中,由于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机会主义的盛行,企业往往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单方面中止合约。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只要上下游企业间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妥善处理供应链整体的利益和各节点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一般都不愿意从现有的供应链中脱离出来,因为想要融入新的供应链需要花费巨额转移费用,包括中止合约的惩罚、进入新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以及供应链转移中的潜在损失等。

(三)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封闭和割裂情况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不仅使各节点企业受益,也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用图1表示。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前,企业A和B的利润水平由曲线I表示。假设点M是供应链管理前的实际分配方案,则OL就是企业A在当前水平下所获利润,而企业B的利润则为ON。根据前面的分析,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带来总体利润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利润由曲线I提高到曲线II。此时,使企业A盈利水平至少保持实施前水平的分配方案是点R以上(含R点)的区域;同时,使企业B盈利水平不下降的分配方案是点Q及其以下部分区域。曲线II上的封闭区间QR即为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

对于由多个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效益优化可以表达为:

(1)

且有: (2)

其中,xi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前企业i的盈利水平;Π、πi分别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和企业i的盈利水平。

从图1中可看出,在曲线II的Q点以上,R点以下的部分,虽然也增加了供应链的整体获利水平,但是节点企业之间却面临着利润的重新分配,一方企业获利的增加以另一企业利润的减少为代价。

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矛盾与冲突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多个企业组成,这些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体,尽管都有着提高供应链盈利水平的共同目标,但出于各自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一)经济利益冲突

各节点企业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是供应链中企业冲突的主要部分。图1的Q点以上、R点以下部分就是成员企业的经济利益冲突。供应链中的每一企业都肩负着股东利益最大化使命,企业天生的逐利特征决定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供应链关系中,真正的利益共享难以实现。一方面,企业会保留重要的私有信息,信息共享不完全,从而在交易中掌握更多主动性;另一方面,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会利用其资本雄厚、规模大等优势挤占弱小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成员企业间的沟通矛盾

Naisbitt认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而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则是竞争的焦点所在。有效的沟通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工作效率。而供应链中企业与员工众多,在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上难以实现标准化,加上企业间沟通模式的差异,各类信息参差不齐,带来了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与矛盾。

(三)成员企业的文化冲突

供应链包含众多企业,不同企业一般也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规划。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会加大供应链运营的不协调和冲突。另外,上下游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如制造商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其需要大量原材料供应;而与之相邻的供应商却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无法满足下游企业的材料需求——势必也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稳定。

上下游企业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使得供应链成员企业会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损害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从而偏离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供应链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其成员单独从自身利益考虑时,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成员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倾向于追求较大的供应链收益,实施较少的利己行为;在供应链中地位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企业则更倾向于追求较大的私人收益,实施利己行为,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获利水平。图1中的曲线II将向左移动到曲线III的位置。

供应链管理优化协同区域分析

上下游企业在Q点以上、R点以下的区域所进行的活动都带有利己因素,有损于供应链整体获利水平。而封闭区间QR则是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在QR上,各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协作,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中,任两个企业若以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Π最大化为目标,其将摒弃利己行为,双方充分合作,此时各自的收益为RC;若双方都采取利己行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其各自收益为RS;若企业A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B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企业A的收益为RA,企业B的收益则为RB。并且有:

(3)

借用博弈论中无限次重复博弈理论,在长期的供应链关系中,成员企业充分合作,追求Π最大化,企业的充分合作收益为:

(4)

其中,α表示贴现系数,是每一交易阶段市场利率r的的贴现值, 。

此时,供应链的整体收益为:

(5)

如果企业在长期交易中偏离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选择利己行为,除了能在第一次交易中获得高于合作收益RB的收益外,此后由于交易对手方发现后采取相同的行为,收益将降低至RS。先采取利己行为企业的收益为:

(6)

采取报复性利己行为的企业收益为:

(7)

供应链中企业要在封闭的RQ区域内实现多赢的局面,有πC>πS(因RB>RA,必然有πS>πS`),即:

(8)

对式(8)进行整理:

(9)

式(9)表示上下游企业追求Π最大化时应满足的条件。其中,(RB-RC)是成员企业破坏合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获得的高于双方彼此合作时的差额收益,可以将其称之为利己差额收益;(RC-RS)则是成员企业摒弃利己行为,共同为提高供应链整体盈利水平努力时获得的超额收益,可以叫做合作超额收益。合作超额收益越大,利己差额收益越小,市场利率越低,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相互合作、追求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越大,供应链管理也就愈有效。

将式(9)与式(3)结合、整理,可以得出满足企业供应链管理多赢的条件:

(10)

式(10)表示,企业供应链管理优化区域中,利己差额收益与合作超额收益的比值应介于()之间。市场利率的高低对供应链管理产生影响,市场利率越低,成员企业的运作空间越大。

更进一步,假设企业利己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p,发现后的惩罚成本为W,则企业进行利己行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期望收益Ei为:

(11)

减少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己行为,促使其提高供应链整理利润水平,则需使:

(12)

式(12)也表明,降低利己差额收益有助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运行。同时还可以在合约的设计中增强激励惩罚机制,增加利己行为的处罚成本;并通过有效的上下游企业间的相互监督,提高利己行为发现概率。

结论

通过供应链管理,各节点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供应链管理优化企业效益的最佳区域是封闭的QR区间,在该区间内,不仅可以提高成员企业自身盈利水平,还能使整个供应链体系高效运作,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但同时,供应链又是一个动态、松散的系统,成员企业间有着自身的利益目标,各种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促使各成员企业以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提高为目的,尽可能减少利己行为,需要增加合作超额收益,并降低利己差额收益。此外,通过增进成员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降低利己行为发现概率;并通过完善合约设计,加大利己行为惩罚力度,减少各节点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从而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增加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李锦.供应链管理的博弈论分析[J].经济问题,2007(12)

3.李满.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战略研究[J].情报杂志,2007(9)

4.张馨予.基于私利行为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5.Houlihan,J.B.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15,1985

6. Robert J. Easton and Tian Bing Zhan.Supply Chains in Asi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Supply Chain Management,Fifth Edition

篇4

[关键词] 逆向物流博弈论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地球资源的不断耗竭,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被污染和恶化,引起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逆向供应链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环保、资源再生、资源重复利用等目的而产生的。传统供应链是指供应商按照客户和市场的要求,将产品从供应地向需要地进行转移,包括购买原料、生产产品,并把产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逆向供应链指的是,制造商对消费者手中的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并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系列过程。逆向供应链的产生,有助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绩效。

许多学者对逆向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层次进行了研究,Feng Du(2006)对售后服务中的产品回收网络设计进行了分析,提出的决策目标是最小化总体的费用和最小化总的回收时间,并构建了解决双目标的最优化数学模型。针对解决多层次的对象,许多学者提出来各种算法来解决最优化的目标设置,Hokey Min,Hyun Jeung Ko,Chang Seong Ko等(2006)提出一个非线性混合整数模型和遗传算法来解决包含产品回收的逆向物流。在许多文献中,仅讨论了二级逆向供应链系统双方中一对一的情况,没有涉及了一对多或是多对多的情况,如李婷(2007)讨论了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之间组成的逆向物流系统中双方定价策略博弈。侯云章,戴更新,刘天亮,郑艳艳等(2004)讨论了单周期产品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订货及定价策略,制造商为了提高自己盈利,也对零售商采取退货策略。薛顺利,徐渝,宋悦林,胡信布(2006)讨论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定价与退货策略,模型仍然是基于一对一的情况,即一个零售商(Retailer)和一个顾客(Customer)组成的基本供应链系统。孙国华等人(2006)提出由一个制造商和2个零售商组成的双层再制造/制造集成物流网络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如何协调正向与逆向物流,以便最大化自身利润。刘长霞(2008)等运用需求博弈模型证明在当今以顾客价值导向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实施逆向物流的必要性,利用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电子商务逆向物流退货政策中的最优价格制定策略。滕春贤等人运用Stackelberg博弈和启发式算法解决二层规划模型的供应链,给出了定价机制。顾巧论等人也对逆向供应链中的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的定价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均衡解。等等。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理论知识,讨论基于一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研究该逆向供应链中产品回收的定价策略。以下各节即是关于其的stackelberg博弈(主从博弈)和合作博弈下的定价策略。

二、模型的提出与假设

1.问题提出

制造商将生产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使用中将会损耗产品,导致产品无法再继续使用,制造商可以通过零售商或是特定的回收中心等形式回收废弃产品,对废弃产品进行分析、拆解和重新加工,生产新的产品。

本模型讨论了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构成的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将产品销售给零售商,零售商将该产品出售给最终消费者。消费者使用中将会损耗产品,导致产品无法再继续使用,制造商可以通过委托零售商或是特定的回收中心等形式回收废弃产品,并以一定的价格从零售商回收该产品,对废弃产品进行分析、拆解和重新加工,生产新的产品。

制造商制定回收计划,在回收计划实施之前确定回收价格,以最大化利润;零售商也需要确定自己的回收价格,以争取更多的客户,获取更多的利润。零售商之间在销售新产品存在激烈的竞争,回收废弃产品也是同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也存在激烈的竞争,这样导致了零售商之间的价格存在着差异。

2.模型中的假设条件

(1)假设不同的零售商回收废弃产品的边际运营成本相同;

(2)制造商对不同的零售商采用同一价格回收,不区分废弃产品的质量或损坏程度;

(3)废弃产品的市场供应为回收价格的增函数;

(4)制造商从零售商处取走所有的废弃产品;

(5)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决策目标为各自的利润最大化。

符号说明

m:代表制造商(Manufacturer);

i:代表第i个零售商(Retailer),假设共有n个,而且零售商是同质的,有相同的属性;

P0:制造商回收废弃产品经过加工的再生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其为固定的常量;

Cm:制造商加工废弃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是公共知识;

Pm:制造商制定的给零售商的单位回收价格,制造商经过回收市场分析和计划进行制定,是制造商的决策变量;

Cr:零售商回收废弃产品的单位边际成本,是公共知识;

Pi:第i个零售商提供给消费者的回收价格,Pi之间不完全相同,是每个零售商的决策变量;

Q:在Pm、Pi给定的情况下,-市场中产生的废弃物品总回收量,我们假定回收的市场量远远小于市场中该产品的总量;

qi:当第i个零售商提出的回收价格为Pi时,第i个零售商所能够得到的回收量,根据回收量与回收价格的关系,我们假设qi满足qi=α+β*Pi,α,β是经过市场分析得到的参考系数;

πm:制造商通过回收废旧产品,经过加工和销售所获得的利润;

πi:第i个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并提供给制造商所获得的利润;

π:逆向物流系统的总利润,包括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体利润,;

对于给定的Pm,Pi,制造商所得利润:四、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指的是制造商与所有的零售商签定契约,实现联合定价的策略,以达到最大化逆向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利润。本问题的建模为多元规划问题如下五、定价策略分析

针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两个不同博弈过程,我们从决策变量的变化和利润值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

从制造商占主导地位的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进行比较可知:

1.我们从(5)式和(13)式比较可知,零售商的价格下降了,从(9)式和(17)式可知,零售商的利润下降了,变成了0;

2.而制造商的价格从(7)式和(15)式可知,制造商的回收价格并没有变化,但是两个不同的博弈过程,即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是否进行合作导致了利润发生了变化。从(8)式和(16)式可得,制造商的利润增加了一倍,增加的利润为;

3.从(10)式和(18)式可知,逆向物流系统的整体利润增加了,增加的利润部分为

从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制造商是非常愿意自己的利润获得了一倍的增加,但是零售商肯定是不会同意这样的合作,这就需要进行利润的再分配。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利润的再分配须超过未合作前的利润。超过多少,就需要看双方的谈判能力。零售商的谈判能力强,就能获得更多的利润,相反,则获得较少的利润,但须满足大于未合作前的利润。

因此,应设置一个便于实际操作的利润分享机制,使得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分享系统增加利润。假设制造商接受的系统增益比例为λ(0≤λ≤1),零售商接受剩余的(1-λ)/n, 则制造商的利润与零售商的利润如下表示双方讨价还价能力的量化值。即λ=1时,表示制造商在此次交易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他将得到通过合作所得的系统增加的全部利润。λ=0时则表示完全相反的情形。显然,λ值的大小依赖于双方的谈判能力。通过设置适当的利润分享机制,在采取联合定价策略时,制造商、零售商均可获得比非合作博弈时更多的利润。这样,合作才能继续下去,系统也获得了更多的利润。

六、算例分析

假设某可回收产品,供应链系统为单个制造商和20个产品的销售商,基本参数如下表,并根据表达式(7)、(8)、(9)、(10)以及表达式(15)、(16)、(17)、(18)得出以下表格中的结果(见表):

通过比较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博弈可以得到供应链系统更多的利润。在满足非合作博弈双方得到相应利润的情况下,对系统产生的更多的利润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我们研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得到更多的利润。当然,双方得到的利润比例基于双方的谈判能力。

七、结束语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知识针对一个制造商和多个零售商的逆向供应链系统情形,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探讨了非合作博弈和合作博弈下,研究了制造商和众多零售商之间的定价策略和利润变化情况。通过合作博弈,制造商的利润有所增加,但是零售商的利润减少了,这就需要进行双方协调,进行新的决策。通过利润的再分配,使制造商和所有零售商的利润都增加了,使两个环节的企业都得到了更多了利润,真正达到了合作的目的。

未来我们可以考虑市场因素对需求的影响以及谈判能力对利润分配的影响,以使我们的分析结果更加贴近实际市场。如通过研究价格弹性问题对需求的影响情况,寻找更符合的市场规律;可以通过研究谈判能力对利润分配的影响,以使占据主导地位的企业获取更多的谈判优势和利润。

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继续讨论存在竞争关系的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博弈,以及多个存在竞争关系与非竞争关系制造商与多个零售商之间的博弈,研究各类关系中如何实现逆向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并对利润分享机制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1]Feng Du. A bi-objective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analysis for post-sale service[D]. B.S,Tsinghua University.2006(5)

[2]Hokey Min,Hyun Jeung Ko,Chang Seong Ko.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to developing the multi-echelon reverse logistics network for product return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06

[3]李婷:博弈论在逆向供应链系统定价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7, (05)

[4]侯云章戴更新刘天亮郑艳艳:闭环供应链下的联合定价及利润分配策略研究[J].物流技术,2004(06)

[5]薛顺利徐渝宋悦林胡信布:电子商务环境下定价与退货策略整合优化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5)

[6]孙国华陈秋双徐海涛孙晓晨:再制造/制造集成系统中的制造商-零售商协商决策问题.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6(01)

[7]刘长霞路世昌:电子商务逆向物流定价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8(06)

篇5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案例教学 思考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国外的多数企业都充分利用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创造利润。如IBM公司在成功开发LTO存储设备后,充分利用跨国供应链管理,提高了产品销售的优势和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现已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之一,见表1。它是一门以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和生产运营管理等为理论基础,以数理统计学方法、运筹学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为手段的课程。美国的高级物流人才每年都会参加培训,其中选供应链管理的人有16%,见图1。

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综合锻炼过程。而案例研究(case study) 是“一种考察、探索性的研究,着重了解某个单一背景下的动态现实”(Eisenhardt,1989: 534),它强调的是对单个案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进行研究(Stake ,1995)。在案例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技巧来对某一个兴趣对象进行调查研究(McDonough&Mc2Donough,1997)。在医学、法律、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中,常借助对现有案例的分析来诠释比较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或揭示错综复杂的问题和关系的手法。案例研究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其他一些可迁移性技能的作用。

一、要善于选择合适的案例的类型

在选择案例的合适性上,应该综合考虑所授课程的要求、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等。

案例教学使用的案例主要有以下类型:

1.实证型案例

实证型案例指的是在教学中用以说明某一观点、原理、方法而列举的实例,在具体运用中可分为演绎法、归纳法。前者是先讲清基本原理,然后以实例来说明; 后者是先举出实例,通过分析归纳出原理。

2.分析型案例

分析型案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剖析的案例,可以是专题,也可以是综合。

3.音像型案例

在广告策划的案例当中,有一些使用音像作品的形式来表现。利用音像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更直观,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4.模拟型案例

模拟型案例即在教学过程当中依据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分别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性的实践活动。在广告策划案例教学中,可模拟广告策划的决策者、创意、文案、客户、媒介、设计等角色。

5.操作型案例

操作型案例是为了配合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而进行实际操作的案例。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相关企业或单位或自立项目进行广告策划的实际操作。内容相当广泛,与广告策划相关的哪一方面都行。这一教学需要老师和学生全力投入,老师要亲自实践,真抓实干,身体力行,难度较大。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主要是这一种,对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具有无可非议的作用。

选用哪种类型的案例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当然有条件的最好是每一种都有。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素材的,老师能否获取经典的案例对于案例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由于供应链管理这类管理学课程的案例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师生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大多数已开设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高校没有开展供应链管理案例的系统收集整理工作,更没有建设供应链管理专业案例库,结果导致有些教师在供应链管理案例教学中常常借用一些既不规范,难易程度又与本科生教学要求不相符的案例。教学中引用的有些案例过于简单,与其说是案例,不如说是实例、事例,学生经过简单的推理便能知晓结果,根本起不到引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而有的却又太复杂,这些案例往往涉及太多的概念和细节,学生经常纠缠于案例内容本身而无暇顾及案例的中心逻辑和所蕴含的思想,导致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未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并且,有的案例带有较为明显的语言色彩,语言中会透露出编写者或教师的观点倾向,对学生的思维和判断产生不必要的干扰。这都是在教学中要竭力避免的。

二、案例要体现出体验、互动的特点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启发、补充的过程,是互动的各方的情感与体验,思考与发现,共享共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师生平等、尊重、互利互惠的“学习共同体”的关系。 心理学认为:教学是师生传意互动的过程。不同的传意互动方式,其效果不同。单向传意,效果最差;双向传意,效果较好;多向传意,效果最佳。教学过程的传意互动,核心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互动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它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案例教学要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以互动为根本,紧密结合学生的已知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引导学生进行交际,使学生有话可说,也易于表达和交流。群体合作、多向交互,关注全体学生。先是引导教与学、讲与听、示范与模仿的现场互动,通过层层铺垫,一环扣一环的紧凑的教学模式,既没有抛弃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模式中独有的师徒制的耐心指点,通过制定相应的课堂游戏规则和教学互动准则,在培训讲师的精心设计下,学员们都忘记了自己是暂时的客居于此,参与讨论式学习,都以主动的姿态按照讲师布置的要求,

在案例教学中,自由讨论是学生体验与互动的主要环节。这个阶段是开放阶段,特征是各抒己见。教师必须恰到好处地控制讨论与辩论的主题和情绪。辩论不能变成放任自流的应付课甚至是闹剧。把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牢牢地吸引在案例上,鼓励他们争论,坚持真理和利用一切可能的辩论良机击败“对手”。自由讨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驾驭资料、运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和准确、简洁表达思想的能力。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思维。甚至合理利用技巧反败为胜,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信心和能力。

三、案例要旁征博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相对前沿的学科,其系统性强,知识面广,需要借助其他知识进行解释和研究。若借用得当,比如一些简单有趣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多种角度考虑,用多种方法分析遇到的课程相关问题。如我在讲解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关系研究就引用了经济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模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囚徒困境”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个犯罪嫌疑人共同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别隔离审讯。警察告诉他们:如果两人都坦白,将各判8年徒刑;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将各判1 年徒刑(警察缺乏足够的证据指证他们所犯的罪行);如果其中一人坦白、另一人不坦白,则坦白者释放,不坦白者判10年徒刑。在这个博弈模型中,两个囚徒都有两个策略:坦白或不坦白,两个囚徒都是在不知道对方做何选择的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在两个罪犯都是理性人的前提假设下,已知坦白是每个囚徒的占优战略,唯一纳什均衡是: (A坦白、B坦白),其结果是(-8,- 8)。由于囚徒双方都独立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却未能达到Pareto (帕累托)最优的集体利益最大化结果(-1,-1)。显然如果两个囚徒都抵赖,下场会好于都坦白,即好于纳什均衡的情况,两个囚徒陷入了“求之不得”却又“身不由己”的困境。同时我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一次易,如装潢服务、结婚服务、殡葬服务、旅游景点的服务等行业是服务行业投诉比例最高的事实。我让同学们思考:“囚徒”陷入困境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个故事和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关系有何关系?经过启发,同学通过结合该模型非常容易地认清了供应链管理合作伙伴关系中不同层次的关系和不同关系的适应环境,认识到合作是促进发展的良好方式之一。我最后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美国密西根大学的一位学者罗伯特?艾克斯罗德组织的一场计算机竞赛以做进一步的说明。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邀请多人来参加游戏,而且什么时候结束游戏是未知的。他要求每个参赛者把追求得分最多的策略写成计算机程序,然后用单循环赛的方式将参赛程序两两博弈,以找出什么样的策略得分最高。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这就是博弈论专家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它更逼真地反映了具有长期性的经济关系。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针锋相对。针锋相对的策略是这样的:它总是以合作开局,但从此以后就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针锋相对策略能导致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包括经济领域中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案例教学要重过程控制,更要重结果评估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的效果分析是教学过程的一个主要控制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这里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表以及评估模式,如表2。

以上表格提供了在具体的评价考核过程中应注重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案例、教学效果、技术手段和学习团队。评价主要从两个角度人手,一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

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教学效果评价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考察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目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效果和发展教学的创新能力等等。教师的基本素质对教学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教师的业务功底、创新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案例型”教学要求教师树立健康、科学的教育理念,尊重个性,包容缺点,允许异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优秀品质,教书育人。第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有健康、积极、创新的教学态度。“健康”要求教师正确理解教学过程中师与生的关系,主张民主,互动和对话,避免教师权力的消极作用,尽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积极”是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创新”则要求教师在思想意识上与时展紧密相连,保持思想观念常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具有发展教学的能力和潜力。第三,案例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控制能力。教师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基本任务,因此,案例设计绝对不可以脱离教学内容,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能以改革为借口自行其是。但是案例教学又不能重蹈“灌输式”教学的老路,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理论功底、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采取优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电化教学,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践,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最后,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案例教学主要侧重教师在学生能力提高上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价值。这种效果也区分等级,甚至也通过部分知识智力的测试,但目的不在区分也不局限于知识的增长,而是考察教师的教学活动给学生能力网络提供的新的交叉点和焦点的质量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也就是说,教学效果主要应看教师教学对学生转化发展所起的作用。

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具体要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目标整体实现程度来考查。首先,学力是指一个人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心理学者都倾向于认为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结合,学力除了智力还包括知识、技能、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所以学力考核具体包括非智力评价和知识评价,它主要是要考察案例教学中学生认知目标完成的情况。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把握程度,学习态度、习惯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水平等。其次,案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尤其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考核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材料,驾驭材料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中实际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客观态度。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前后的纵向比较和多次活动的横向比较,评价其发展状况。最后,情绪智力的发展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它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工作实践中来体现。案例教学考察学生的情感状况,以学生在参与案例教学中的态度、行为等因素为参照。比如是否认真地参加每一次教学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是否主动提出设想建议,与同学的合作态度、竞争精神,成就意识及水平,以及最后取得的成果及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等等,综合评价学生的情绪智力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与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2]温海莹.《财政学》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 2007(1).

[3]杨佩群,李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旅游教学的反思[J].科技信息,2008,(23).

[4]宫晓霞,高凤勤,等.财政学教学改革和理论前沿问题研究[J].山东经济, 2008(6).

[5]赫连志巍.案例教学中引入第三方评价的讨论方法[J].教育研究, 2009(1).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库存(VMI);弱势供应商;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273.7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at two echelon supply chain made of a weak supplier and a strong retailers carry out VMI operation mode in a long time. The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s of the supplier and retailer in profit and cost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MI, thus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the supplier and the retailer can long-term implementation of VMI operation mode and the weak supplier will have the motivation to quit.

Key word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ventory; the weak supplier; game theory

0引言

供应链管理库存系统(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是一种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VMI改变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实现了供应链信息共享和密切合作,降低了整条供应链上的库存成本,同时也很好地改善了客户关系,使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共享利润。当代企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有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实施VMI前,应该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的条件加以分析与比较。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合作伙伴等。

1背景分析

VMI管理模式是从QR(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和ECR(有效客户响应,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是供应商通过共享用户企业的当前库存和实际耗用数据,按照实际的消耗模型、消耗趋势和补货策略进行有实际根据的补货。由此,交易双方都变革了传统的独立预测模式,尽最大可能地减少由于独立预测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浪费,降低了供应链的总成本。VMI运营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三点:(1)信息共享,即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2)供应商拥有管理库存,即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存,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商的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3)能够准确预测需求,即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定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存储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但在实施VMI运营模式时也出现了信任问题、技术问题、存货所有权问题以及资金支付问题等。

现在国内外对VMI运营模式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Cheung和Lee[2],Aviv[3],Cachon[4]等已经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研究了VMI运营模式,提出了根据零售商购买量来制定数量折扣的方案,从而协同供应链上的其他成员。Yan Dong and Kefeng Xu(2002)基于买方主导的单一供应商对单一买方的供应链关系,建立了一个VMI的供应链模型,通过分析认为VMI经常会引起买方利润的增加,而供应商的利润变化则不能确定。其中文献[3]和[5]研究得出:VMI总会导致更高的买方利润,但供应商的利润并不确定。在短期内,供应商管理库存减少渠道体系的总成本,但可能降低供应商的利润。从长期来看,它可能比短期更容易增加供应商的利润。但以上文献都并未提出弱势供应商如何才能增加自己的利润以及怎样激励弱势供应商在利润下降的情况下继续实施VMI运营模式,从而保持整个供应链系统相关库存成本的降低和利润的增加。本文将在以上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并提出在弱势供应商成本增加,且利润没有增加的基础上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持供应商继续实施VMI运营模式的积极性。

2供应链系统成本利润分析模型的建立

2.1研究背景假设

该供应链系统是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是买方主导的供应链,即供应商相对弱势。同时供应商的生产能力有限,以单一产品为研究对象,零售商的销售量也即为其向供应商的采购量。供应商能实时共享零售商的销售以及需求信息,能做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假设:(1)市场需求是稳定的,市场需求是销售价格的函数;(2)提前期是已知的,确定的;(3)按批补货,且一次性到货,没有缺货现象的存在;(4)决策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于零售商和供应商各自承受其缺货费用,在该假设条件下库存系统的订货模式为EOQ订货策略。

有关变量说明如下:R■――零售商的年利润;d――零售商对货物的年需求,即年销售量和年采购量;pd――零售商的销售价格函数,即需求函数的反函数;w――单位产品的合同价格;O■――零售商每次的订货成本;H■――零售商单位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Q■――零售商确定的采购批量,经济批量订购模型EOQ,Q■=2O■・dH■■;R■――供应商的年利润;Cd――供应商的生产和配送成本函数;O■――供应商每批的生产准备成本与订单处理成本之和;H■――供应商单位产品的库存持有成本。

2.2应用VMI之前库存决策模型

零售商在最优订货模型下的利润函数:R■=pd・d-w・d-2H■・O■・d■

供应商的利润函数:R■=w・d-Cd-O■0.5d・H■O■■+H■0.5d・O■H■■

供应商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确定合同价格w的值,即求供应商函数关于d的一阶倒数并使其为零,即R■■d=0; W=C■d+0.50.5H■・O■dO■O■+H■H■。

2.3实施VMI之后整条供应链系统以及供应双方利润成本的分析

闫国庆(2009)等人已经研究证实VMI能使供应链系统库存相关成本和买方库存相关成本降低,同时在买方主导供应链下,VMI能使供应链系统利润和买方利润增加,而供应商的利润和成本的变化不能确定,在此不再证明。

实施VMI运营模式后零售商的利润为:

R■■=pd・d-w■・d

此时w■为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新的合同采购价格。

实施VMI之后供应商的利润为:

R■■=w■・d-Cd-2H■+H■・O■+O■・d■

因为在使用VMI运营模式的情况下,供应商要管理零售商的库存,所以其批量订购成本就会发生变化,变为O■+O■,单位库存成本变为H■+H■。同样的方法对使用VMI运营模式后的供应商函数对d求倒数,并使其为零,可以得出零售商新的采购价格w■与市场需求d之间的关系如下:

W■=C■d-0.52H■+H■・O■+O■d■=C■d-0.5H■・O■d■・1+H■H■1+O■O■■

零售商的利润变化如下:

R■■-R■=w-w■・d・2H■・O■・d■=0.5H■・O■・d■・1+0.51+H■H■■-1+O■O■■■>0(1)

由此可知,使用VMI后,零售商的利润一定是增加的,这也主要是因为零售商将订购和库存费用的成本都转移给了供应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利润。

分析供应商利润的变化如下:

R■■-R■=w■・d-Cd-2H■+H■・O■+O■■-w・d-Cd-0.5H■・O■・d■H■H■+O■O■

=0.5H■・O■・d■・0.51+H■H■■-1+O■O■■■-1

VMI效益主要体现为总供应链的成本减少,而零售商与供应商间的利润分配跟供求双方新的合同采购价格有关,分析实施VMI运营模式前后合同采购价格w的变化如下:

w■-w=0.5H■・O■d■1-0.51+H■H■■-1+O■O■■■(3)

由相关文献已知,使用VMI后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会增加,而相关库存成本会降低,这说明对于整个供应链系统来说,实施VMI将会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效率,所以实施VMI运营模式对供应链系统来说是必要的且有很大的好处,是进步的。而对于零售商来说,其利润是增加的,由上述公式(1)可知,很明显,实施VMI运营模式之后,零售商将库存交由供应商管理,实施信息共享,零售商的库存相关成本一定是减少的。但是供应商的利润与成本的变化是不能确定的,要使供应商在实施VMI运营模式的过程中增加利润是有条件的,由公式(2)可知,供应商利润的变化与0.51+O■O■■-1+H■H■■■与1的大小有关,同时从公式(3)可以看出,合同采购价格的变化也与0.51+O■O■■-1+H■H■■■与1的大小有关。做如下具体分析:

当1+O■O■■-1+H■H■■≥20.5时,R■■-R■≥0,w■-w≤0;

当1+O■O■■-1+H■H■■≤20.5时,R■■-R■≤0,w■-w≥0。

也就是说,供应商利润的变化跟合同采购价格的变化是有关联且变化是相反的,合同采购价格增加,供应商的利润就会减少,而合同采购价格下降,供应商的利润会增加。而现实中供应链系统在实施VMI运营模式后,由于零售商将库存交由供应商管理,零售商的库存成本下降了许多,而供应商的库存成本有可能会增加,但供应商的利润不一定会增加,即使供应商的利润增加了,也不一定能够弥补由于实施VMI运营模式所增加的库存成本,因此按常理分析,供应商应该会提高合同采购价格以弥补自己利润的缺失,但是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做法不但不会增强供应商的利润,反而会使供应商的利润比没有实施VMI运营模式之前的利润还要低,那么供应链系统中的供应商就会抵触VMI运营模式,会丧失实施这种先进运营模式的动机。研究表明,VMI加强了供应链系统中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与RMI相比,VMI是先进的,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VMI运营模式下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商在配送货物、制定计划方面是较于传统为重的,其库存量由于在信息平台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减少了误差与安全库存量,总体降低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成本,实现了双赢,所以供应链系统要想有持续进步的发展就要实施VMI运营模式。根据博弈论理论,供应链系统的组成成员,整个系统利润增加的同时,会考虑自身利润的变化,从而来分配系统增加的利润,达到均衡,而供应商利润的变化是不确定的,所以供应商就会在是否实施VMI运营模式方面做权衡。如果供应商的利润也是增加的,那么供应商就会积极实施VMI运营模式,但是如果供应商的利润没有增加,供应链上的组成成员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使供应商有长期实施VMI运营模式的动机。

3激励弱势供应商长期实施VMI的解决方案与实施策略

3.1从供应商的角度来看,在实施VMI运营模式后降低采购价格

在实施VMI运营模式之后供应商降低合同采购价格,根据上面分析,此时供应商的利润就会比在RMI模式下的利润高。同时,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零售商的订购量也会增加,也就是在实施VMI运营模式之后供应商可以获得更大的销量,提高了市场份额,加速了库存周转率,这样也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有利于供应链成员之间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供应商应采取促使供应商实施VMI的积极性

从零售商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在实施VMI运营模式后,零售商的利润会大大提高,而库存相关成本会大大降低,也即是,实施VMI运营模式对供应商来说百利无一害,所以零售商有很大的动机来推进并长期保持供应链系统实施VMI运营模式。所以它要确保供应链系统中其他成员,即供应商也积极实施VMI运营模式,要促使供应商也有同样实施VMI运营模式的积极性,必须确保它的利润比在RMI模式前高,所以此时零售商可以运用转移支付的方法,或是可以和供应商共同承担库存成本的费用,从而重新分配整个供应链系统增加的利润,根据博弈论理论,重新分配利益,以使供求双方达到均衡。从而使供应链上供求双方都有长期实施VMI运营模式的动机。

3.3实施第三方物流的参与模式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入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因为在供应商――零售商这种模式下,无论是对生产商还是对零售商而言,整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还是体现在生产配送方面,而不是物流配送方面。由于零售商的零售品范围比较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直接从供应商处向零售商补货的提前期较长,不利于进行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应付突发状况。解决这一问题的折衷方案就是供应商在零售商附近租用或建造仓库,由这个仓库负责直接向零售商供货。基于上述原因,让一家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来管理这VMI HUB或仓库是最合适不过了,而这时最理想的对象就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况且供应链管理强调的是,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正好适应这种库存运作模式的要求,充分发挥其特点与优势。

4结束语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确保供应商利润从而使供应商也有积极实施VMI运营模式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供应链长期实施VMI的措施。同时可以考虑加入第三方物流的服务。同时本文关于VMI下供应链库存决策模型的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只考虑了一零一供的最简单的二级供应链,只研究了需求确定,没有缺货的情况,没有讨论供应链上双方的议价能力等。

参考文献:

[1]YAN DONG, KEFENG XU. A supply chain model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E, 2002,38(2):75-95.

[2]Baldwin C Y, Clark K B.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0:225-230.

[3]Sturgeon T J. 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 A New America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11(3):189-195.

[4]Timotly J, Sturgeon, Lester B. The New Globle Supply-base: New Chanllenges for Local Sauppliers in East Asian[C]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288-294.

[5]Jayaram J, Tan K C.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with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125:262-271.

[6]Lieb R C. The use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by large Americ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1992,13(2):29

-42.

[7]Miocevic D, Crnjak-Karanovic B. The mediating role of key 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supply chain orientation-The organizational buying effectiveness link[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2,41:115-124.

[8]Li S, ea al. The impac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Omega, 2006,34:107-124.

[9] 张翠华,周红,赵淼. 供应链协同的因素模型及对我国的启示[J]. 现代管理科学,2005(6):53-54.

[10] 廖成林,刘学明. 供应链管理实施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8,16(3):116-124.

[11] 廖伐林,裴友明. 供应商与零售商参与VMI的动因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2008.

[12] 闫国庆,李秋正. VMI决策模型及其供应链绩效研究――基于买方主导和供应商主导两种供应链环境下的比较分析[J]. 财经论丛,2009(1):86-92.

[13] 黄翔,熊鹰. 基于VMI的弱势供应商退出因素分析[J]. 中国商贸,2011(9):181-182.

[14] 刘明广,李高杨. 关于VMI下供求双方的利润变化的研究[J]. 工业工程,2007(3):45-48.

[15] 秦娟娟. 不同力量对比供应链中两种VMI模式下的决策问题研究[J]. 软科学,2011(5):41-46.

篇7

【关键词】博弈论;纳什均衡;企业经营管理

随着博弈论在经济学中越来越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博弈论理论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以下是几个博弈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实例。

一、囚徒困境与供应链管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尤其是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很多情况下正如上面两个囚徒所遇情形一样,没能真正实现自身的最佳利益,甚至是损人不利己。因此,实施供应链管理,借助IT工具,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强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是企业获得双赢局面的一条捷径。如:在中国房地产开始发展以来的十数年间,从1992年房地产出现的第一轮开发狂潮,到1994年银行开始宏观调控制,收缩银根,再到1998年银行推出一系列开发和按揭信贷业务支持住宅商品化改革,推进房地产进入全面繁荣时期,特别是进入2002年全国房价一路上涨,整个行业是否存在行业泡沫这一问题的日益突出,银行也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其间,房地产与银行信贷之间正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一种相互合作及非合作性不断进行正负博弈的结果,在维护“双赢”局中,努力实现自身最佳利益。

二、纳什均衡与价格战

现在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电价格大战,彩电大战、冰箱大战、空调大战、微波炉大战这些大战的受益者首先是消费者。每当看到一种家电产品的价格大战,百姓都会“没事儿偷着乐”。在这里,我们可以解释厂家价格大战的结局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且价格战的结果是谁都没钱赚。因为博弈双方的利润正好是零。竞争的结果是稳定的,即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结果可能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厂商而言是灾难性的。所以,价格战对厂商而言意味着自杀。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引伸出两个问题,一是竞争削价的结果或“纳什均衡”可能导致一个有效率的零利润结局。二是如果不采取价格战,作为一种敌对博弈论其结果会如何呢?每一个企业,都会考虑采取正常价格策略,还是采取高价格策略形成垄断价格,并尽力获取垄断利润。如果垄断可以形成,则博弈双方的共同利润最大。这种情况就是垄断经营所做的,通常会抬高价格。另一个极端的情况是厂商用正常的价格,双方都可以获得利润。从这一点,我们又引出一条基本准则:“把你自己的战略建立在假定对手会按其最佳利益行动的基础上”。事实上,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是“纳什均衡”或“非合作博弈均衡”。在这种状态下,每一个厂商或消费者都是按照所有的别人已定的价格来进行决策。在这种均衡中,每一企业要使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要使效用最大化,结果导致了零利润,也就是说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三、智猪博弈与激励悖论

在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另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意思是说: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那么,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在这个例子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猪,已明知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历亲为了。

故事中的游戏规则导致了“小猪躺着大猪跑”的现象,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猪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猪躺着大猪跑”的景象吗?我们假设以下三种新的游戏规则。

新规则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不去踩踏板了。也就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如果目的是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新规则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猪、大猪都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猪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新规则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结果呢,小猪和大猪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原版的“智猪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猪未能参与竞争,小猪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所以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如果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重要的时激励因素转变成了保健因素,员工的积极性并没有提高。这相当于“智猪博弈”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一度十分努力的大猪也不会有动力了,企业将会没有生命力,就出现“智猪博弈”减量方案所产生的结果。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实绩进行,既节约了成本,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因此,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如何理解博弈运用博弈论理论来指导企业有效管理时值得思考的。

作者简介:冯朝阳(1986-),汉族,党员,重庆,工作单位,重庆凰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学员,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向。

篇8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企业间竞争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供应链管理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我国,供应链信任问题一直是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研究的瓶颈。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供应链信任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不能避免的重大课题。为此,对自供应链信任概念的提出,到现今对供应链信任链的构建机制以及所需技术等相关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供应链信任;构建机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059-02

1 前言

自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理论,人们就知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充分获利,就应致力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更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变的越来越复杂化,已不是一个企业可以单独完成的。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获利,就必须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因此,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最早提出供应链概念的是美国麻省理工的Jay Forrester(1961),他被称之为“供应链设计之父”。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等大背景下,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普遍采用的一种管理模式。而在供应链的研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任。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理论研究上,为供应链信任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宝贵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逐步深入,不仅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更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已更上一层楼。

2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及分类

2.1 供应链信任的概念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1972)就指出,每笔商业交易都包含有信任的成份。也就是说,企业间信任关系的发生伴随着商业交易进行。商业交易的成功,不仅需要事实,更需要信任。Arrow(1974)进一步指出,信任是经济交易的剂,也是非常有效的规则机制,任何交易实现都必须充分信任对方。因为供应链信任不仅能降低供应链成本,减少不良行为,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反映能力,降低正式合约程度也有利于争端解决。

Johnson & Cullen(1996)认为信任就是相信合作伙伴愿意而且能够完成他们的义务和做出承诺,同时合作伙伴对联盟和其他伙伴的行为都出于好的意愿。Riddles,Axtell,Bennett & Clegg(2002)将供应链信任定义为在文易关系中,在面临风和相互依靠的条件下信任是一种信心,交易双方自愿地承担责任并且没有任何一方会利用对的弱点。王虎,程晖(2006)供应链合作企业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所表现出的彼此信赖、诚实、可靠、开放、公平合作以及遵守己达成的合同或协议的条款。这几个概念都侧重于供应链信任的一种道德要求,不仅要做出承诺,更要遵守承诺,带有责任意识。同时也表明了,供应链信任具有感情的依托,是稀缺的,也是难以获得和守护的。

2.2 供应链信任的分类

对于供应链间企业的信任,根据企业间信任产生原因的不同,各国学者对组织间信任进行了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从信任的性质方面划分,将信任分为三个等级:契约信任、能力信任和意愿信任,契约型信任是一种依赖于契约的信任。契约越细致,越能形成交易当事人的信任。能力型信任指一方具有按照对方要求和预期完成某一行为的能力。意愿型信任是指交易一方出于意愿而对他人授予信任。

第二,从信任的产生是否理性方面划分,信任分为两类认知型信任(cognition-based trust)和情感型信任(affect-based trust)。认知型信任依赖于对他人的充分了解和值得依赖证据的掌握。已有的了解和良好的理由都表明他人将来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构成了认知型信任的基础。能力、责任感、可靠性、值得信赖都是信任的源泉。情感型信任则建立在人们之间的感情纽带之中,这种纽带表现了对对方福利的一种关心。

第三,从信任产生的动机方面划分,信任将被分为:非自利型信任(non-self-interested-trust)和动机型信任(intentional-trust)。非自利型信任指一个企业愿意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并相信后者不会滥用前者的信任,它建立在伦理道德、友谊、同情、亲情的基础上。动机型信任指一个企业会出于某种自利的动机同另一个企业合作,后者的自利动机也不会导致其寻找机会做有损于前者的事情。

第四,从信任的程度进行分类,联盟企业间的信任分为三个层次:计算型信任(calculus-based trust)、了解型信任(knowledge-based-trust)和认同型信任(identification trust)。计算型信任指交易者都是理性的,交易者也相信他人会充分考虑被信任和不被信任的收益和成本。了解型信任依赖于交易双方共同的思考方式,这为一方理解另一方的思考方式和预测另一方的行动提供了基础。认同型信任指交易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包括道德责任等方面的共同认识。

以上对信任的分析都证明了信任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但是这些层次性只在主观意识中体现,和上述信任概念类似,并不能说明信任行为的层次性。

3 供应链建立的信任机制

(1)Zucker(1986)提出互相信任的产生机制有过程型、特征型和规范型三种形式。过程信任来源于合作中的持续影响:行为的连续性决定了过去的行为对现在及将来行为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长期持续可靠的互相关系会进一步强化为互相间的信任和依赖。特征信任来源于合作伙伴的特征属性:供应链往往是由不同背景特征的企业所构成。各方的社会背景和公司文化越接近,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一致性越高,信任越强。规范型信任通过中间协调机制或经济担保获得:供应链企业确信其它成员会信守诺言,那么他也会必然地,同时必要地表现出很强的信任度。

(2)Doney,Carmon,Mullen(1998)通过实证研究归纳出5个途径:计算途径、预测途径、动机途径、能力途径、转移途径。

(3)许淑君、马士华(2000)从委托一角度指出建立供应链间企业信任的方法有两种:委托人确定可信任的对象,即选择合作伙伴;人所建立起来的信任形象,赢得委托人的信任,并建立合作关系。委托人确定委托对象可以从一下角度考虑委托人是否值得信任:声誉、规模、愿意顾客化及共享机密信息。

(4)Chee・Y・w(2004)总结:Boersma等人提出了一个包括前期历史、谈判、承诺、执行四阶段的信任建立过程模型。

(5)范林根(2006)在供应链中,合作伙伴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们进行信息共享具有重复性,因此供应链中的企业间的信任是通过博弈中典型的重复博弈形成。而在重复博弈中,博弈中参与者过去行动是可以观测得到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建立合作的信誉和进行报复威胁,之所以进行合作是因为合作关系能给双方带来长远利益。

4 供应链信任构建中采用技术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多样化的方式。供应链也在与信息技术的接轨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为企业服务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也不断的采用新技术,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为供应链信任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和约束机制。在供应链信任的构建中最常使用的技术是:P2P、RFID、B2B等。

4.1 供应链信任与P2P

Peer-to-Peer(P2P)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从对等节点的交互中彼此给予和获取,即网络中的每个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每个节点既为其他节点服务,同时也在享用其他节点所提供的服务。

随着P2P技术优势的显现,Kamvar S D,Schlosser M T等(2003)提出了,经典的基于信誉的信任模型Eigen-trust,通过节点的全局信任值来获取推荐信任度,但是在全局范围内进行迭代缺乏可行性。于真、郑雪峰、王少(2009)根据Peer-to-Peer网络中节点的异构性、自治性等特点,会使得节点兴趣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会造成对服务节点的不公平评价,影响P2P网络的服务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兴差异的P2P信任模型,用于量化和评估推荐的可信程度,根据节点间的兴趣相似性来确定对推荐的采纳程度。

总的来说,P2P技术为提高企业供应链间的信任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技术平台,但缺乏对欺骗行为的进行处理,也缺少惩罚机制。

但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和P2P的研究并不止于此,王磊、黄梦醒(2013)提出基于兴趣群组的混合式P2P供应链形成的信任模型,将通过企业中一些兴趣的相似性,以此来加强企业节点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好的实现节点间的交易。而此文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引入黑名单及信誉衰减激励机制,避免恶意企业节点对其他企业节点的交易造成阻碍。

4.2 供应链信任与RFID

自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年和美国国防部强制其供应商使用RFID技术以来,这种自动识别技术迅速引起全球产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关注,被称为自互联网又一革命性技术。

RFID被认为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条形码并引发供应链革命的技术。要实现RFID技术的巨大收益,关键是通过其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和时事管理,而这必须建立在供应链成员间高度信任的基础上,这使得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构建成为其应用的一个关键问题。

供应链中存在着常见的信任风险,但可以从社会信任、组织机构信任及电子数据传输信任这三个方面构建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信任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得整个供应链上的各个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大幅提高。

5 结语

学者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供应链的方方面面。总的来说对供应链信任概念和分类的研究起步早,现在基本上形成体系,比较完整。而对于供应链信任的形成机制、涉及的技术、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大都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同时,对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供应链中涉及的企业,如生产商、供应商,如何建立信任,以提高企业效益。但不可忽视的是消费者才是供应链的最终环节。只有消费者满意,供应链上的企业才能最终获益。而现今的消费者需求又是多样化和瞬息万变的。供应链企业如何建立消费者信任,即顾客对产品或企业的忠实度,是供应链信任研究面临的又一挑战。

对于供应链信任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在此主要提出两个方面。首先,信任是供应链的情感依托,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那么供应链信任的建立和维系可以从组织行为学方面展开研究,什么样的品格、行为、企业文化、企业制度、社会环境等,能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从而为企业间的合作提供情感纽带。其次,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间合作效率,还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因此,供应链信任的研究,可以与信息技术接轨,在供应链的构建中,使用何种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信任风险,使企业间的合作有序进行,规避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1]王虎,程晖.中国管理信息化基于信任机理的信息共享式供应链系统模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

[2]许淑君,马士华.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

[3]范林根.供应链信任机制的作用原理和实现模型[J].上海企业,2003,(6).

[4]王玲.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信任产生机理与治理机制[J].软件学,2010,(2).

[5]于真,郑雪峰,王少等.P2P信任模型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9,(9).

篇9

[关键词]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委托

1 问题的提出

在供应链管理中,上下游企业信息非对称的现象是常见的。在供应链模式中,虽然成员企业之间有长期的、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每个成员企业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有自主的决策权,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文献研究表明,这种“各自为政”的决策方式会导致供应链整体低效运作,由于企业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个体的局部最优化可能偏离系统的全局最优化决策。“双重边际”现象就是因为决策个体的激励不一致而造成系统总体利润水平下降。信息共享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在有关供应链效率损伤的讨论中,最为经典的就是牛鞭效应。

最早提出委托(principal-agent)概念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股份制公司的管理体制问题。在股份制条件下,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经理阶层代表股东行使管理职能。股东和经理层在利益上有时会不一致,但由于经理比股东更了解公司的信息,因此,经理可能作出与股东不相一致的行为。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进行制度设计,使经理层在按自身利益最大化行动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的利益。委托问题是由当事人各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拥有信息的一方称为方(agent),缺乏信息的一方称为委托方(principal)。信息不对称可以从时间和内容上划分。从发生的时间看,非对称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ex ante),也可能发生在签约之后(ex post);从内容上看,非对称可以是某些参与人的行动,也可能指某些参与人的信息或知识。因此,委托的模型分类如下表所示。委托问题在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只要当事人各方在拥有的信息上具有不对等性,就存在着委托问题。政府和纳税人、公司和雇员、供方和需方等都存在问题。

2 供应链的委托问题

在市场交换中,存在着许多由于供应商和顾客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委托问题。Nelson研究认为,许多产品和服务具有经验属性(experience attributes),其质量只有在购买之后才能发现。由于顾客通常不能正确地辨别产品的质量,可能产生两个问题:第一,供应商不具备提供某种质量产品或服务的能力,而做出错误的质量承诺,而顾客又难以正确辨认供应商的能力,由此产生了有害选择(adverse selection)问题;第二,供应商可能在签约后采取欺骗行为,结果产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

有害选择:有害选择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信号理论的方法解决,即利用某种信号揭示参与者的私有信息。例如,在汽车修理市场上,供应商通过某些不可回收(non-salvageable)的投资(如设置标志等),显示其拥有较高的质量。因为低质量的供应商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投资,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高质量的供应商和低质量的供应商区分开来。

道德风险:供应链中各个成员企业属于合作竞争关系,如果供应商(方)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签约后供应商可能采取欺骗行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委托方的利益,就有可能导致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委托方在签约后,无法或代价太大观察到方的行动或状态,使可能采取有损于委托方利益的行为,解决道德风险常用的方法是建立激励机制,根据产出对方进行奖励,这实际上是协调双方的利益,重新分配系统的总产出。

供应链是一条企业链,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采购、制造、组装、分销和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并送到最终用户手里,可见,它是一个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到最终用户的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在供应链上流动的是由原材料、半成品、在制品、存货、产成品构成的物流和企业间数据信息组成的信息流。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提品(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或产成品),下游企业再向它的下游企业提品,由此构成以物流为中心的一条供应链。在供应链中,提品的企业是供方,购买产品的企业是需方。可以看出,供方和需方的概念,与传统企业的概念有所不同,它以企业间的供求关系本质为基础,涵盖的范围更广。

供应链企业间的供方和需方因占有的信息不对称,也存在委托问题。虽然供应链上的企业以最终用户的满意为目标,协同组织生产,但是与纵向一体化不同,供应链上的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根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在与其他公司进行商务往来时,为了在谈判中获得优势,通常会保留某些私有信息,如原料或产品的成本、产品质量、企业的生产能力等。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样会引发委托问题,我们从供应商—制造商的供求关系出发,将委托问题分为两类:事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有害选择问题和事后隐藏行动或信息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

3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问题的特征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问题具有以下的特征:

3.1 供应链的企业间是一种合作竞争的关系

供应链的本质强调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间合作,强调企业集中资源发展其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而对非核心业务则通过外包方式完成。供应链的思想与传统企业模式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改变了对产品链上其他企业的看法,供应链企业不再把它们看做竞争对手,而是当做合作伙伴,为实现最终顾客满意的目标而进行协同生产,生产活动按整个供应链实行优化,而不是仅仅考虑本企业的利益。供应链企业间虽然强调合作,但也存在利益冲突,企业之间为分配合作带来的利益会展开竞争。因此,供应链企业的基础和目标是合作,但是由于它们利益主体的不同也存在竞争。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关系,就是通过理论的分析,通过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3.2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问题是多阶段动态模型

如上所述,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建立一种持久稳定的关系,这与传统的委托模型有所不同。在商品交换市场上,供方和需方构成一对委托问题。一般而言,供方对商品信息的掌握比买者多,需方是委托人,供方是人。供方和需方的买卖交换关系是一次性的、暂时的,买卖双方会采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比如说,卖方可能以次充好或抬高价格。而在供应链企业间,企业需要长期进行交易,道德风险问题相对没有那么严重。企业或许有短期行为,但从长期看是不可取的,因为它们发现虽然从短期行为中得到一时好处,但合作关系也会随之终止,而维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收益的贴现值会远远大于短期利益。正因为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问题是多阶段的、长期的,供应链运作管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才显得更为重要。

3.3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是多任务委托

传统的企业间的购买策略是以价格和质量为基础的竞争,企业通过在众多供应商之间进行选择,以获得最低价格、最好质量的产品。然而随着竞争全球化、产品需求顾客化、技术创新加快,市场对产品技术含量、服务、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不可能单凭价格展开竞争。同样,供应链企业间的供应商不仅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且还要在技术创新、质量改进、缩短产品提前期、提供服务等方面做出响应。供应商在有限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约束下,要在多目标间作出权衡。而制造商的评价和报酬标准则是供应商决策的依据。例如,如果制造商把价格作为最重要的决策因素,那么供应商将会对技术创新和改进质量等方面缺乏积极性,因此,制造商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报酬激励应该具有综合性。

3.4 供应链企业间委托的有害选择和道德风险两类问题并存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关系客观上要求减少供应商的数目,建立少而精的供应体系。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涉及有害选择问题,如果供应商希望加入供应链,它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制造商传达信号,制造商再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甄别。如果供应商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而制造商又由于信息不完全、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就会给日后供应链上的制造商带来损害,最终直接影响供应链整体效益,这就是有害选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

4 供应链企业委托机制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事前信息不对称包括有害选择、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甄别和信号传递同有害选择是一回事,因此,我们用有害选择总括这三种模型。有害选择是指在委托问题中,人完全了解自己的信息,知道自己的类型(如高质量还是低质量),委托人不了解人的信息。为显示自己的类型,人发出某种选择信号,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人的信号判定人的类型,签订合同,或提供多个合同供人选择,人根据自己的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合同,并根据合同采取行动。在供应链企业间,有害选择是供应商私有信息向制造商的传递。实施供应链管理,客观上要求减少供应商数目,供应商为加入供应链体系,建立与制造商持久的供求关系,就必须展开竞争,以获得为数不多的供应资格。因为供应商的能力是其私有信息,制造商不可能通过观察得到,因此,供应商需通过一些措施向制造商发出信号,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

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的评价标准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价格因素,而且涵盖了价格、质量、服务、交货期等诸多要素。相应地,供应商发出的信号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供应商的报价信息体现其成本控制的水平;企业进行国际标准如ISO 9001系列的认证,或做出一定期限内退货、保修承诺的信号,表明供应商具备提供高质量产品的能力和信心;供应商制定的服务标准和以前的服务记录,反映供应商的服务水平;供应商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和质量改进的投资力度,向制造商展示其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树立企业的品牌和良好声誉等。供应商应认识到,未来的市场竞争已不是企业和企业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如果被供应链淘汰,对其竞争地位将非常不利。

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事后的信息和行动不对称,委托人无法观察到人的行为,人可能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的行动。道德风险问题在供应链企业间也是存在的,当供应商按自身利益行动时,有时会给制造商带来损失,如供应商采用低劣的原材料以获得降低成本的好处。特别是产品存在经验属性,其质量在短期内难以辨别时,供应商更有可能采取这种方式。克莱恩等人在研究汽车修理商和顾客的委托行为后提出,道德风险可以通过顾客给予修理商一定的价格补偿(premium)来解决。

对供应链企业,由于联系更加紧密,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减少道德风险:与供应商企业建立密切的、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供应商实施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增加。在可预期的长期利益的诱导下,供应商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冒险;额外增加订货需要供应商加班时,应给供应商一定的价格补偿;引导供应商在为自己提供专门产品方面进行投资,增加其转换成本;建立长期而全面持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绩效的供应商进行鼓励,如增加订货、给予更优惠的价格折扣等。不确定性和供应链企业的风险分担由于市场需求变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经营风险。从来源上划分,供应链企业的风险有两个方面:来自供应链源头的供应风险和顾客最终需求的风险。在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以订单方式进行生产的委托。以订单形式的信息传递会引起信息的扭曲,特别是,订单的变动程度往往大于销售量的变动,扭曲趋势随信息向上游的移动而扩大,这种现象称为“放大效应”。当上游企业以订单为需求信息时,会误导上游企业的生产和库存决策。需求变动会影响供应商和制造商的决策,为消除不确定因素,企业之间必须分担风险。供应链企业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合作:

(1)对于 “放大效应”供应链企业间应该通过信息和沟通来消除信息扭曲,理查森指出了以下五个方面可以加强信息交流:更自由地交换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在设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建立联合的任务小组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供应商和制造商工厂互访;使用电子数据交换(EDI)。

(2)通过合同设计,为企业需求提供柔性市场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制造商订单的变化,供应商应该为其提供数量和质量柔性。在供应链环境下,柔性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在双方进行交易,如分期采购中,制造商预定一定的数量,并按预定数量的一定百分比购买一个期权,实际购买数量可以在预定数量上按期权数量波动。当然,制造商必须为这个期权支付费用。

在供应链企业间,制造商为了鼓励供应商,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机制激励供应商的行为。从理论上讲,一个好的激励机制要具有激励兼容(incentive-compatible),或者叫做自动实施(self-enforcing)特征,也就是说,即使在没有外在强制力的条件下,供应商也愿意自觉实施,因为它能够符合供应商的利益最大化。制造商可以采用的激励机制有:

4.1 供应合同的设计

供应合同是供应商和制造商为进行产品交易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它具有法律效力。通过合同条款的设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了各自的责任、利益的分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式,风险的分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Bassko和 Anupindi等人对合同设计中的柔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几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模型,如备货(backup)合同、最低购买价值数量合同、带期权的分期承诺合同和滚动水平柔性合同等,这些合同将数量柔性作为一种商品在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进行买卖,共享合作利润和共担风险,实现合作总体利益的最大化。

4.2 企业竞争优势

由于产品需求的顾客化、多样化,供应链企业不能靠单一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产品差别化构成企业竞争优势。为适应这种要求,供应链企业从最终装配到原材料的提供都必须考虑顾客的需要,供应商应向采购商提供顾客化的零部件。但是,这种变化需要进行设备、流程设计、人员培训、技术更新等方面的投资,单靠供应商有时难以独立完成。因此,采购商从整体利益出发,对供应商进行这方面的投资。这种投资至少有两个好处:可以获得顾客化的产品供应;供应商的利益与采购商捆绑在一起,增加其转换成本。

4.3 优惠激励

供应链企业也可以采用传统企业激励方式,如增加订货数量、给予更优惠的价格和更灵活的支付方式、增加对供应商的投资、在技术更新和人员培训方面对供应商进行援助等。

总之,传统的供应链研究主要集中于信息对称假设下需求系统最优,但这种最优在实践中的信息不对称环境下难以实施。在信息存在不对称的情况下,一般不容易达到真正的优化效果,同时,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许多供应链有的管理问题,如“牛鞭效应”、委托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供应链中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重新分配供应链中的利润,激励成员企业目标与系统目标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耐尔伯夫.策略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

[4]朱·弗登博格,锑若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

[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6]王焰.一体化的供应链——战略设计与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7]侯光明.管理博弈论导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一、引言

长期以来,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主要是基于短期利益而建立在操作层面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情况的出现基于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原因为:一是由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需要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同时随着合作的逐步深入需要对组织进行彻底的变革,而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其收益是难以预期的,所以很多企业不愿冒这样的风险[1];二是有的企业认为没有与其它供应链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必要,特别是那些资产专用性不强、生产标准化通用产品的企业,认为只要建立操作层面的合作关系就足够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战略合作关系可能带来的巨大机遇[2]。这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目前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差强人意的现状,但是,如果透过这种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本质原因在于企业间相互不信任。因此研究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培养供应链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就成为提高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又一个重要课题。

二、供应链中Agent相互作用的决策方式――有限理性决策

传统经济学所存在的上述缺陷促使一些从事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学者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生产关系方面来反思理性人的行为和管理问题,从更接近现实的角度提出,理性人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要素还具有人类情感和道德伦理观念等社会属性[3]。因此,影响理性人的经济动力的因素不仅包括人与物之间的资源配置关系,而且还包括理性人与理性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换句话说,在经济活动的实践中,理性人不单纯是“经济人”,而且是具有社会性、组织性、伦理性的“社会人”和“组织人”。

有限理性博弈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非理性行为过程分析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博弈理论,它是由诺贝尔奖经济学得主赫伯特?西蒙教授[4]所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缺陷,无法在经典博弈过程中寻找到最优的策略,而仅仅能够找到较满意的决策的策略,考虑到了主体无法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做出符合经典博弈理论的理性决策。

三、供应链企业主体间信任理论模型的建立

(一)企业合作过程中传统信任理论模型

在传统的博弈论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博弈决策的过程,在企业之间的合作中,两个企业主体间从“合作”和“不合作”这两个行为中进行选择,假如双方都选择合作,那么企业A和企业B都可以分别获得收益uA1,uB1。当二者都选择不合作时,那么它们的收益均为0;如果其中某一企业选择合作而另一企业选择不合作,那么选择“不合作”策略的企业获得超额收益uA1的,而选择“合作”策略的一方则产生亏损u-B1,图1显示了企业之间合作静态博弈的支付矩阵。

在这个静态博弈中(不合作,不合作)就是其唯一的纳什均衡的解,其对应的收益为(0,0)。

目前主流的观点[5]认为,这种企业在静态博弈的过程中都选择不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基于传统经济学中对经济行为中主体对象的“理性人”的假设。对于企业主体中的任何一方而言,不合作就是他们的最佳策略,这种基于人性中“自私”的思想使得任何一个参与交易的主体自身都会一开始就选择不合作的策略,但是假如企业主体之间是“有限理性”的话,即它们的本质都不是那么“自私”的话,它们就会意识到:假如它们之间都不愿意合作,那么大家都会失去uA1和uB1的收益,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则是从重复博弈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博弈均衡的结果,即只要这个博弈的过程有可能继续重复下去,那么这个不合作的均衡结局就有可能被改变,对重复博弈加上一个不确定的因子α,这个α表示参与博弈的主体之间认为自身与对方在未来可能进行重复博弈的概率,α∈[0,1]。因为企业主体们都是“理性人”,所以只要合作双方进行合作的潜在价值超过不合作所带来的短期收入,即满足uA1/(1-αA)>uA1和uB1/(1-αB)>uB1的条件下,则企业之间都愿意进行合作。

(二)基于信任度的企业合作过程中信任理论模型

实际上,任何一个具有“有限理性”的企业主体在其决策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情况不仅取决于它对策略所产生结果的某种理性分析,还取决于对对方可能选择哪种策略的判断。所以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企业既要考虑不同策略对自身收益的影响,又要考虑对方采取不同策略对自身收益的影响。

在企业间重复博弈的过程中,如果企业在第一轮博弈的过程中双方都选择了合作的策略,那么在下次的博弈过程中双方就会有更大的意愿进行再次合作。根据企业“有限理性”的假设,任何一个企业都清楚地知道,假如双方都选择合作将会获得双赢的结果,可是他们都不能完全确定对方在合作中是否会采取合作的策略。我们不妨假设在合作关系中企业A认为对方企业B在博弈过程中选择合作策略的概率为qB1,qB1∈[0,1],那么我们就可以把qB1理解为企业A对企业B的“信任度”[6]。

四、总结

针对供应链中企业主体信任合作研究中的主要挑战,本文对企业信任合作过程中的信任理论模型以及博弈策略选择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一)供应链中企业与企业间合作是并不是完全的理性行为。经典的博弈理论没有考虑到其他非理性的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而加入信任度与合作关系相关度两个因素的改进之后的信任博弈模型则放弃了企业主体绝对理性的观念,认为企业信任博弈之间除了相互之间利益之间的计算外,还提出企业主体对于对方策略的选择理性考虑的不完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