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脱钩理论;LMDI模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058-03
全球持续变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2℃,而目前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若不发生调整,21世纪世界平均气温将会上升1.78―4℃[1-2]。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不断走向现代化、化学化和机械化,大量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物资和农业柴油等的使用造成农业源的碳排放持续增加。IPCC(2007)报告显示,农业是人为温室气体第二大排放源,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13.5%。FAO指出,农业CH4的排放占人为CH4排放总量的47%,农业N2O排放占到人为排放的58%。我国耕地少、人口多造成我国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化肥等化学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人为排放量的17%,其中,CH4(动物反刍、动物粪便和稻田)、N2O(动物粪便和农田)和CO2(放牧、秸秆燃烧、化肥和农药等)的排放当量分别为4.2亿吨、3.0亿吨和2.3亿吨CO2当量[3]。黑龙江省作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化肥、农药等的过度使用土地的不合理耕作和黑土流失,在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峻的同时,还农业源的碳排放持续增加。本文运用脱钩理论,量化分析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和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并计量其影响因素和实现方式,以期对黑龙江省控制农业源碳排放,实现农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区域整体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农业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黑龙江省实际,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主要为种植业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碳排放。本文选取了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用薄膜和农用柴油消耗量、农业灌溉面积作为测算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主要碳源,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CE为农业总碳排放量,CEi为第类农业碳源的碳排放量,Ni为第类农业碳源量,δi为第类农业碳源的碳排放系数,化肥的碳排放系数为0.895 6t/t [4],农膜的碳排放系数为5.18t/t,农药的碳排放系数为4.934 1t/t,农业灌溉的碳排放系数为20.476kg/hm2[2]。
(二)脱钩理论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经济增长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Kuznets S(1955)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质量将会下降,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质量就会逐渐提升[5]。OECD(2002)提出了脱钩理论,用脱钩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以期打断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下降之间的耦合关系[6]。Tapio(2005)在脱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弹性脱钩理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链,并将脱钩指标细化,在克服OECD脱钩理论的误差大等缺陷的同时,使得脱钩理论更具可操作性[7]。国内相关专家和学者在OECD脱钩理论和弹性脱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各个产业和区域经济的脱钩状况。Tapio的弹性脱钩指标根据弹性值t细化为8个指标,即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强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增长连结和衰退连结[8]。
其中弹性值(t)的具体算法为:
(三)农业CO2排放的LMDI分解法
为了探寻黑龙江省农业CO2排放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指数法(LMDI)从经济发展水平、产出效率和劳动力等因素量化分解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的相关因素[9]。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业碳排放进行如下分解:
式中,C表示农业源碳排放量,本文采用农业CO2排放,Ci表示第i类碳源的碳排放量,GOT表示粮食产量,MPi表示第类碳源的消耗量,SG表示农业播种面积,P为农业劳动力数量。SCi=Ci/GOT表示第i类碳源的粮食产量碳排放强度,EMi=GOT/MPi表示生产效率,SMi=MPi/SG表示单位面积第类碳源的使用强度,SP=SG/P表示农业生产规模,P表示农业劳动力投入量。
鉴于LMDI的“和分解”和“乘积分解”最终结果的一致性[2],本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和分解”,即分部门的效应的加和等于总体的效应[10],分部门的效应分别为农业碳排放强度、生产效率、投入强度、生产规模和劳动力五个部分,其表达式为:
二、数据来源与碳排放测算结果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包括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消耗、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的相关数据,具体的数据来自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2》。农业生产资料消耗的数据主要包括黑龙江省1993―2011年的化肥、农药、农用柴油、农用薄膜和农田灌溉面积相关数据。
(二)碳排放测算结果
本文运用式(1),根据前文(一)的数据测算了黑龙江省1993―2011年的农业各类碳源的CO2排放量。具体数据见图1。
参考文献:
[1] Jeff S,Holly H.Agriculture,Climate Change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J/OL].http://attran.cat .org:2009.
[2] 李俊杰.民族地区农地利用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2-44.
[3] 胡启山.低碳农业任重而道远[J].农药市场信息,2010,(2).
[4] West T O,Marland G.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Carbone Missions,and Net Carbon Flux in Agriculture: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2,(9):117-232.
[5] Kuznets 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Equa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5,45(1):1-28.
[6] OECD.Indic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paris.OECD.2002.
[7] 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d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Journal of Transport Policy,2005,(12).
[8]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区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4(11).
篇2
关键词:研究生;生物类专业;就业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门类。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生物知识教育的成败、生物科学研究的进退以及生物产业的兴衰,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综合性大学、医药类大学、农林类大学、轻化工类大学和师范大学等200多所高校设有生物类院系,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也设有很多生物类研究所。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为例,目前共有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植物园、水生生物研究所三个生物类研究所,每年研究生的招收规模在250人左右;此外,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也招收少量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招收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遭到了来自社会多方面的质疑[1]。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失业率升高的大形势下,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因此,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地解决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研究生个人才华的施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拟对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一、就业问题的原因剖析
1.研究生扩招幅度过大
据教育部门统计,自1999年研究生扩招以后,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以博士研究生为例,从1997年到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由1.3万增至5.6万左右,在读研究生数量由4.0万增至20.8万左右,当年毕业人数由0.7万增至3.6万左右。2009年,我国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6.0万人,硕士研究生41.5万人。诚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生物类专业的很多研究方向属于基础研究领域或者“冷门”研究领域,在短时间内过度扩大招生规模必然招致就业问题。据一位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透露,蚕学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原因如下:一是扩招后我国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取得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蚕学方向)硕士或博士学位授予权,每年培养出大量的蚕学方向研究生。仅该研究生所在大学就拥有多位蚕学方向博士生、硕士生导师,每位导师每年招收2-4名研究生;二是近年来国际蚕丝业普遍不景气,日本等国家已经把蚕丝业当作“夕阳产业”,蚕业科学被认为是“冷门”研究领域[2];三是常见的桑蚕、柞蚕、蓖麻蚕和天蚕等大多数系农民家庭养殖,家庭作坊式的养殖场几乎没有能力接收博士、硕士毕业生。
2.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据调查,目前我国研究生在学风、学位论文质量与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同5年前相比,生源质量、学位论文水准以及研究生的总体质量方面出现了潜在的下降趋势,在创新性、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动手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差[3]。生物科学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发展速度一日千里,新发现、新学说、新技术层出不穷[4]。生物科学的理论性和实验性都很强,对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的要求很高。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既需要充实、优秀的师资队伍进行“教育”,又需要充足、先进的科研条件进行“研究”。但是,有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在跟随大形势大规模扩招研究生的同时却忽视了师资队伍和科研条件等的建设或完善,致使培养条件的改进大大落后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不能保证研究生顺利进行充分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研究。在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十几名甚至更多研究生合用一台常规PCR仪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了争取实验机会、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研究生们只好分成昼班和夜班轮流进行实验。一些科研条件相对较差的高校里的研究生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纷纷去中国科学院、“985”或“211”工程院校“打工”。师资力量、科研条件或教学资源的缺陷,限制了研究生的进步和发展,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的落后或滑坡,降低了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信任度和期望值,最终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
3.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合理
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是精通专门知识的科技先锋,是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结构,有助于满足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5]。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培养方式等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前景,也关系着生物科学的进步和生物产业的发展。然而,我国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教育结构尚存在不少问题。譬如,一些高校将生物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结构由三年削减为二年,不少研究生仅理论课程学习就用掉一年多时间,毕业求职又用掉近半年时间,真正用于实验研究的时间居然只有半年左右。生物科学实践性强、实验周期长,缩短实验研究时间很可能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降[3]。再如,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偏重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业务专长或课题研究需要,对研究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不够重视,对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的考虑不够充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变不够灵活。不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与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
此外,部分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自身择业观和心态存在偏差以及自主创业能力较差[1]、某些高校课程设置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个别单位存在用人腐败现象等也是造成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就业对策
1.根据社会需求调控招生规模、优化教育结构
美国是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的全球领先地位与其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密切相关。经过长期探索,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形成了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培养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的格局[5]。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生招生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招生专业、研究方向、人数应当与社会需求、就业情况等挂钩。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快速发展的特点,今后在读硕士研究生除一部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外,其他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应当面向实际应用部门,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职业型人才[3]。当前,个别研究生培养单位存在着以指导教师的影响力或权势、课题经费数量决定研究生招收数量和研究方向的现象。有的导师名下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竟然超过30名,有的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完成私人课题的劳动力,有的导师长期和研究生不见面,甚至连部分学生的姓名都不知道[6]。很难想象,这种招生和培养模式会大幅度提高研究生的业务素质、加重研究生的求职砝码。
2.注重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富有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7]。生物产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医药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多个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为生物类专业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大约需要3-4万名优秀的生物学家、18万名研发人员和31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此外,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7]。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加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开展工程化、创业型人才的孵化,注重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是“育人”,不是“制器”,是精心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是随意制造粗糙的“器材”[8]。教育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同时也是研究生就业的硬件保障。我国曾经一度把硕士研究生当作学术精英来培养。从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研究生教育起到1999年研究生开始扩招期间,我国研究生规模较小,有条件进行精英化培养。但是当前我国研究生规模已经十分庞大,很难再以精英化方式进行培养[3]。培养理念、方式的改变,严重冲击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面对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带来的教育质量下滑问题,培养单位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笔者认为,在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决不可随意降低培养标准和毕业考核要求。前段时间,一些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指导教师主张摒弃研究生毕业时的要求,实行“宽进宽出”方针。笔者认为,对于以应用研究为主的生物类专业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可以采用实用技术开发或个人创业情况等评价指标代替要求;但是对于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研究生而言,在毕业考核时则不能放松对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要求,否则不利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可能影响到毕业研究生的求职以及就业后的社会服务。二是进一步规范导师指导模式,强化导师指导功能。对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博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导师指导”是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9]。杜绝导师“放羊式”教学,强调导师在营造学术氛围中的关键性作用,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三是除了强调研究生的生物知识教育,还应当注重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知识教育关系到民族存亡、国家兴衰、社会进退、人格高低、思维智愚、言行文野和就业难易[8],对于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应予以重视。
4.加强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经济大发展的年代。为了更好地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杜绝“毕业即失业”怪现象的出现,必须加强对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据笔者调查,当前很多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择业观十分狭隘,就业目标仅限于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国家机关的公务员。笔者的一名学生,从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某制药厂工作。他的家境比较困难,按说进入国有大型企业从事本专业工作是很好的事情,可是他却抱怨工资太低,每天只是负责发酵罐的几个阀门,硬是要辞职考研。笔者问他获得硕士学位后干什么?他说考博。笔者又问获得博士学位后干什么?他说没仔细想过,去大学当教授、去研究所当研究员或者去国外当访问学者都可以,但是不想再干制药厂那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笔者在某研究所也接触到很多持此类择业观的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他们对应用研究嗤之以鼻,对企业单位的招聘启事不屑一顾,宁可不断地在研究所或高校做博士后研究甚至待业,也不愿应聘到企业单位从事应用研究或工业生产。加强生物类专业研究生的求职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客观、可行的择业观,处理好实现自我价值与奉献社会的关系,从小事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爱岗敬业,是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负责人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解决目前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关系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近年来毕业研究生的就业率与就业层次持续走低,研究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区域性岗位竞争激烈的局面。对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认真分析生物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多种渠道处理好毕业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使研究生学以致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苏柯,胡光明.解读我国研究生就业困境构建研究生自主创业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63-68.
[2] 季晓琴,李瑞,王建南.中国蚕丝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4,25(1):4-6.
[3] 袁本涛,赵伟,王孙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05-110,118.
[4] 张华峰,陈天华.运用案例教学策略推进课程创新教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5,(3):47-48.
[5] 石鸥,刘卷.美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其特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7,(2):104-108.
[6] 欧阳钟灿.研究生培养要坚持“一对一”的原则[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4):278-279.
[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中国生物产业战略研究[M].内部资料,2005.
篇3
【关键词】专业学位;就业;政策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从2009年起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教育部下达的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专业学位硕士比重较去年明显上升。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研究生的就业率下降趋势明显。2013年根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披露,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为35%,硕士研究生就业面临着尴尬处境。但从各高校的就业情况来看,专业型硕士专业针对性更强,培养方向定位清晰,实践项目和履历也很丰富,一旦与对口的用人单位接洽上更像订单式培养,常常“一拍即合”,就业情况比学术型较好。这和政府就业政策和专业型硕士自身的特点有关。本文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深入探讨,旨在发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规律,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创新发展。
1.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效应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国务院下发16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2012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以上政策制定实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产生了系列的政策效应。
1.1 实施政策,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就业
近年来,为了更高的帮助专业学位研究生促进就业,政府及教育部门相继出台和实施了多项优惠政策。首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一是改革户籍制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按照国发[2011]16号规定:对各类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各自有关规定执行)。二是推动到西部基层或贫困地区就业。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主要组织实施了4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包括: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6年实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其次,对用人单位而言,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培训费、社会保险补贴。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1]64号规定:企业招收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按其为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等等政策实施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就业。
1.2 运用政策,拓宽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渠道
为了给专业学位毕业生创造有利条件,劳动行政部门运用政策,项目拉动、鼓励扶持、感情凝聚等方式积极疏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学位[2010]49号)规定:充分调动社会、行业和有关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作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主要政策效应表现一是扩招公务员以增加就业渠道。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扩招千余名公务员,2011年上海扩招公务员拟录4048人,2012年广东公务员选拔再扩招130名等政策对于毕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二是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按照《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2009]97号规定,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所承担的民口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重大重点项目等,可以聘用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工作。三是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等政策支持。2010年教育部公布《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从2009年开始扩招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将进一步享受国家在“资助”“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1.3 提供政策,建立专业学位毕业就业服务体系
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也是顺利促进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保障。2010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2010]3号,要求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知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例如有为专业学位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与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等各项公共服务。此外,还定期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如《关于2012年联合举办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的通知》等政策提供了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
2.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实践中存在问题
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造成专业学位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专业学位就业政策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
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它在提升社会现代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三年来,专业型硕士生逐年递增,专业学位就业难度也不断加大,从目前专业学位毕业生就业政策在实际执行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例如,小陈是某大学的法律硕士,已通过某法律事务所面试,因为诚信说明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立刻遭到招聘单位否决录用。其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出通知,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但是由于相关的保障政策的不健全,导致现实就业过程中还是存着歧视。
2.2 专业学位就业政策的可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
专业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和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都不一样,它是以新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高技术人员为培养目标的,所以,学术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方向不同。但是教学厅[2010]3号政策文件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然而,专业学位是它更强调实践能力、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翻译硕士就是培养翻译方面的应用人才,强调应用能力,毕业后可从事口译和笔译工作;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则主要培养临床诊断能力强的人才;建筑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是建筑设计能力强的人才。现在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并不能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为其提供明确性、可操作、针对性、指导性的政策指南。
2.3 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正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在内容上,只是简单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召开就业指导讲座、办理就业派遣、统计就业数据等工作,缺乏职业规划、就业观指导、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另外,就业指导一般局限在应届毕业生,缺乏研究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统筹安排。
3.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若干政策建议
3.1 进一步健全就业政策体系
积极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政策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必然选择。教育部[2010]3号提出“努力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别,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例如,法律硕士属于专业性学位,其知识结构是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主要为律师、公证、审判、检察、监察及经济运行中涉及法律监督与服务的各专业领域培养中高级业务和管理人才。如果在就业中遇到阻力时,可以运用政策体系为之服务,建立工作责任制;要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切实将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解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后顾之忧。
3.2 提高专业学位就业政策针对性和激励性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学位的设置是应该面向行业的,它主要以职业导向为主。因此,我们在制定促进就业政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位的特点,通过对专业学位的职业性、行业性调查研究,提高专业学位政策的针对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可通过具体、针对性的政策指南,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程序。另外,可通过进一步实施激励性就业政策促进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就业,对于在工作中利用专业技能产生重大社会效益者,可进行运用激励就业政策产生持续力,同时也促进专业学位的教育产生就业示范效应,进一步充分发挥政策鼓励优势,保持与社会的衔接,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带动专业学位的招生、培养和发展。
3.3 建立完善专业学位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职业指导是指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做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决策,也给研究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部办公厅[2010]3号《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工作》提出“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建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与国家重点行业、大型企业、行业组织等的联系,密切与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工作,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及校友等资源,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活动,积极争取各方面资源,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完善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专业学位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4.结语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分化愈来愈细,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政策是行动的纲领,是促进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就业政策的优势可引领、促进专业学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上海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与实践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4
关键词:高校 研究生 就业
就业难成了当今大学生毕业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渐转向了“大众教育”。不少本科毕业生为了暂时回避就业难的问题也纷纷加入了报考研究生的大军。据报道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比2012年增长6.3%,再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以来,考研规模连续四年以超过10万人的速度增长。报考人数迅速膨胀,研究生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研究生的行业。研究生的扩招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近几年研究生毕业人数迅猛增长,由此更加剧了本来就已经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召开了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说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同时,用人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就业观念仍需进一步转变。袁贵仁部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出了六个要求。一是狠抓政策落实,确保每一名毕业生都知晓和用好政策。二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是强化“双创”精神,激励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四是注重观念引导,提升就业指导服务质量。五是聚焦重点群体,着力做好困难帮扶和就业援助。六是加强就业反馈,促进人才培养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西部高校研究生就业现状情况分析
1.用人市场对研究生的需求比率的降低。
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率一直处于下滑态势。据腾讯大成网报道,2013年四川全省共有毕业生34.2万人,其中研究生2.3万余人,本科生16.5万余人,高职高专生15.4万余人。截至8月底,已就业人数达29.5万余人,就业率86.3%。其中研究生就业1.96万人,就业率84.19%;本科生就业13.85万人,就业率83.81%;高职高专生就业13.72万人,就业率89.3%。专科生就业率首次赶超研究生就业率。2014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727万人,约占全年新进入市场的劳动者数量的一半,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四川高校毕业生将达36万余人。由于国内人才市场大量需要的是学历、技术不太高的工人,约有四成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只能从事薪水较低、自己不满意的工作。
目前研究生就业所热衷的单位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金融机构等。对效益好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也比较青睐。目前党政机关招人只有通过报考公务员这一条路可走了,这就减少了机关单位对研究生的需求。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也由于人员的相对饱和,对研究生的专业和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专业都要求博士研究生毕业,只有少数紧缺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这使得研究生的就业之路又窄了不少。企业也由于发展和成本管理的需要,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能用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的岗位坚决不用研究生。这使得许多研究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降低要求,做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工作。一方面研究生大力扩招,而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增加,这就加剧了研究生就业供需矛盾。
2.研究生就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研究生就业区域上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流域和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优势的存在,这些地区经济发达,相应的收入水平也远远高于西部内陆地区。很多研究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只愿意到这些地区就业,这就使得这些地区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单位不屑一顾。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人才匮乏,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相当大,但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是很便利,使得很多研究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使得这些地区长期处于知识贫乏,特别是高科技技术人才缺乏,经济状况得不到改善,从而进入贫困缺乏人才的恶性循环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3.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一致。
由于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不尽合理,知识陈旧,使得部分研究生毕业后不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表现为少数专业研究生毕业就失业。对于研究生组织协调能力及创新、开拓能力的培养不够,使得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很多用人单位都反映不少研究生到单位后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很强,但是缺乏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见解,人云亦云。研究生由于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和创业方面的教育,导致有的研究生就业目标不清楚,找不到满意的单位,也不愿意自主创业,创业意识不强。
二、西部高校研究生就业对策及建议
1.加强研究生在校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研究生进校开始就要加强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对今后的择业观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研究生要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注重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要鼓励西部高校的毕业生留在西部,西部虽然条件艰苦一些,但是有比沿海地区更多的需要和机会在等待他们去实现。到基层去,到中小城市去,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一方面可以扩大研究生的就业面,减少失业风险;另一方面研究生毕业后到西部地区工作,作为高科技人才其个人发展的机遇很大,西部地区政府为了加快地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惠政策,使个人能够更快地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2.加强研究生自主创业教育。
要大力提倡和加强研究生的创业教育,鼓励更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自主创业,从而实现就业和发展。研究生作为高端的科技人才,他们比本科生更有条件、也更适合进行创业。他们从年龄上来看,一般年纪都在24-35岁之间,思维谨密、理智,行为更加成熟,经济上也较本科生独立,更有自主创业的基础。目前国家对于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研究生因为在学习期间做了不少的工作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知识、能力和技能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只要机会把握得当创业成功的几率是很大的,这也可以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带动更多的研究生实现就业。
3.研究生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术性人才的培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研究生培养教育要紧跟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的培养和方向,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以满足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对人才培养需要的变化。学校要加强应用性人才和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要多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单位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做到按需培养,提高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做好教学基地建设,利用各大企业的有效资源,实现校企合作,校企互动。让研究生在校期间就有较多的跟企业接触的机会,到企业实地学习和考察,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篇5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对精神生活也更加注重,很多人都愿意养宠物来陪伴自己。宠物医疗保健行业热起来,社会的巨大需求给这个专业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会。
近几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情况非常好,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原来动物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去基层的单位具体从事兽医方面的工作,现在更多的是在大城市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或者是新兴的宠物医疗保健这方面。
毕业后,跟专业挂钩的职业有很多。由于兽医学的科学研究领域很多,除了防治畜禽疾病是兽医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外,它还延伸到医学、生物学、水产生物学以及环境保护和空间医学等领域,同生物、医学科学结合得更为紧密。
动物医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领域主要是与动物医疗机构有关,动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兽医管理与业务部门、动物诊疗机构、动物生产及教学科研等单位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管理与技术服务、兽医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以及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
篇6
按学科特点,我国高校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语言类、财经类、政法类、艺术类、体育类、民族类、军事类等类别。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了解清楚所报院校的类别,看其是以理工为主还是以文史见长。有不少考生的就业目标非常明确,但为了有学上而不加考虑地填报一些专业性大学的偏门专业,殊不知这些专业因开办的时间较短、实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考研、出国等环节上遇到了麻烦。
二、考虑专业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实力的权威指标,根据这三个指标来判别院校的学科水平,是选专业的好方法。其中,对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选择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的专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理工类专业对实验的要求很高,如果考生没有动手的机会,就很难学好这些专业。大学里的实验室建设大多耗资巨大,一般来说,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就是在这个学校处于强势地位的专业。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一般来说,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比^好的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好专业。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大学里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上的专业,这不仅是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分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教学改革;生物产业;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42-03
生物工程是由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信息科学等相互交叉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复合型的交叉学科。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将生物工程、轻工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等专业都归并为生物工程专业,并升级为一级学科。据统计,2003年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为165所,随着生物技术热,到2013年增加到231所。但在实际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设计中,由于办学基础、办学理念存在差异,各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办学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我国每年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约6万人,由于人数的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再加上专业的局限性和一些教育形式的缺陷,造成生物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暂时性过剩现象,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则将生物工程专业列为“红牌”警告10大专业之一,这也使部分生物工程类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对学习和未来出路产生焦虑,并产生心理负担,这也给本科教育提出新问题。部分高校通过修订大学培养方向促进就业,有提出加强实践教学、自主创业、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促进就业。本文根据作者在无锡国家高新区挂职工作经历、国内多个生物科技园区调研和在江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教学经验,就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形式下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国家“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把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健康、粮食、能源、环境等主要问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生物服务,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许多省、直辖市、地方城市也纷纷制定各自的生物医药的发展计划,并大力发展专业化的高科技园区,比如北京中关村生物医药园、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武汉光谷生物城、苏州纳米园和无锡国家生命科技园等,这些园区地处发达区域以吸引大批高科技人才进行创业和就业。生物技术产业由于进入门槛高,投资大周期长,技术更新快,国内外交流频繁,因此大部分生物产业分布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生物技术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相对较小的高技术领域,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从国家层面每年的973、863和国家自然基金等投入研发近百亿资金。美国2009年生物医药公司就投入研发653亿美元,而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规模小,投入研发资金规模较小,主要还是靠政府投入,因此相比之下我国对生物科技的研发投入资金较少。另外,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力不足,特别是一些高利润的生物药被国外大公司垄断,而我国企业和研究单位只能进行仿制,存在知识产权冲突问题。从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来看,高污染、高能耗的发酵产业难以为继,比较典型例子就是谷氨酸(味精)企业大量关闭,一些高能耗、利润低的产业大量搬迁到内蒙古和新疆、东北等人口密度低、煤炭丰富地区;将来新建生物企业所需环境处理设施和运营成本占产品成本较大比重,需要考虑技术升级如清洁生产工艺。另外,一些低利润的生物产业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遭到欧美的反倾销抵制;在中国,对肉类需要造成大量粮食需求,一些以粮食为原料的低附加值发酵产品面临淘汰,例如中国禁用粮食生产燃料酒精。对于传统酿造产业,啤酒在中国已经接近饱和且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白酒也是传统工艺且主要靠营销,此类行业招聘人才将减少;而未来,葡萄酒产业在中国将会有很好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需要有增大趋势。对于酱油、醋等发酵调味品,由于近年餐饮业发展,该行业也增长迅速。
二、我国生物工程类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析
生物产业的发展决定了大学生的就业情况。201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对生物工程类的就业进行调查,该类专业就业面一般,工作对口度一般;起薪低,为2495元,在92个专业中排名倒数第四,而且调查发现跳槽对薪酬涨幅影响一般,五年后收入低,综合满意度低。就业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卫生医疗、耐用消费品、学术科研、教育培训等,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发达省份、北京、东三省、湖北和四川。
生物工程类专业曾经是高考的热门,但是由于该行业投入大、周期长,我国生物产业还处于较低发展阶段,也因此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困难。调查发现大一的新生都为将来发愁,开始考虑个人的出路,包括: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更有甚者,一些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从大二就开始复习考研,父母也对读此专业的孩子将来就业发愁。对于研究生,只有少量的硕士毕业生进入企业的研发岗位,而大多数国内外高校生物工程类的毕业博士生几乎都是进入高校和研究所。名牌大学的许多毕业生大多选择去国外发达国家进行深造,造成人才的流失。在国内就业的,生物工程类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医药、食品、环保、商检等部门中生物产品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及产品性能检测分析等工作,本科生直接从事科研方面工作的较少,部分毕业生转向其他行业,部分从事相关专业的下游技术工作。
三、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的教学改革思考
大学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生物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专业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也要适应行业的发展和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有众多高校开设生物工程类专业,通过比较课程理论体系发现,大部分高校包含: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和选修课,其中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都差不多。不同的高校由于研究背景的不同,专业课和选修课差别比较大。比如,河南工业大学的专业课开设:生物工程设备、酿酒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分离工程、环境生物技术等;南京工业大学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设计、生物工艺学等;江南大学开设:酿酒工艺学、微生物育种、生化工程、生物下游技术、发酵设备与工厂设计等。此外,各个高校还开设各种选修课,让大学生了解生物工程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就业分析,生物工程类毕业生主要覆盖在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和生物能源等,而生物环保则有相关的环境工程专业。关于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也根据自己特点进行区域特色开设,比如江南大学以传统发酵为基础,设有酿酒工艺、氨基酸工艺和酒精工艺学等专业课,中南大学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冶金为方向,而华中农业大学是以微生物和农业为方向。另外,比如广西大学开展区域特色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合理地安排好涉及生物工程的上、中、下游技术的课程,并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开展“卓越工程师计划”,诸多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也参加该计划。该计划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物工业界的未来发展需求,采用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造就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扎实生物学和工程学基础,生物工程专业系统知识和专门技能,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能力,擅长发现并解决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生物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引领生物工程学科发展的高质量创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从实践看来,该计划有利于促进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多了解企业发展运行,与社会对接;但是,由于生物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其核心技术采取保密措施,大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和研发的一线车间。
针对目前生物产业发展还在起步阶段、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从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理念出发,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可以做一些调整:(1)传统发酵已经很难吸引大量生物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比如氨基酸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酒精工艺学等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而酿酒工艺学则还应加入动手实践和品酒知识,以满足目前社会要求向上发展趋势。(2)针对生物医药发展的趋势,开设生物制药、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代谢工程等研究生阶段所需的专业知识,可采取短课时或合并课程,进行普及性的教学。(3)从上游的基因改造、育种,中游的生化工艺,到下游的分离,都合理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从感性的直接接触过程强化专业学习和动手技能。比如江南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大三就开设选导师,大四整个学年都在实验室做相关毕业课题。(4)鼓励大学生自主提出创新研究课题,通过竞赛给予资金支持、导师指导和实验设施。通过实践参与课题,感性地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
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就业和行业发展,一些文科经济类课程的开设也是必要的,但是不适合占太多学时。比如,开设生物行业法,包括合同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劳动社会保障法、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开设综合学科,包括交际学、谈判学、心理学和压力管理等。另外,要求知名专家教授和企业家到学校为大学生做报告,以了解行业科研状态和生物产业发展现状,开阔大学生视野,培养其兴趣,使其在就业时候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样大学生能够脚踏实地地工作。
四、结论
我国的生物产业也正沿着“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借贷为支撑,社会集资作为补充”的健康方向发展,生物工程正在将越来越多实验室中的生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高等学校生物工程专业通过自身教学改革和调整,使大学生更具有创新力和对行业的热爱,并积极提高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扩大就业面选择范围。随着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将成为本世纪最具潜力的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卢碧林,张敏,毛治超,赵红静.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J].高教论坛,2006,8(4).
[2]胡廷章,胡宗利,涂昀,王贵学.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生物工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0,(2).
[3]赵辉,凌宏志,王葳,韩晓云,吴国峰.高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J].黑河学刊,2013,(01).
[4]庞宗文,阎欲晓,刘海东,白先放,冯家勋.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轻工科技,2012,(04).
[5]张荣珍,饶志明,堵国,成徐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巡礼[J].中国轻工教育,2009,(2).
篇8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规划概念界定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的增多,网络的迅速蔓延,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各高校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相继推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者讲座。对于现在的大学生及研究生来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词已非常熟悉,但是对于这个词的认识尚不足。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心智都成熟一些,对于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都有大概的规划。本文指在通过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职业规划过程中研究生遇到的困惑及问题并提出建议。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以职业指导的形式起源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职业生涯”这种说法,并且学者们从各种不同角度对此定义。其中,国外管理专家诺斯威尔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环境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时间和方案。[1]国内学者尤敬党将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2]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主体内在的自我探索和外界环境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我发展的未来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所制定的目标。
该研究的所立足的理论基础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所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在帕森斯所著的《职业的选择》中,阐明了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即自己能力、兴趣和其他特征;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以及上述两个要素的平衡。帕森斯的理论实质是在清楚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客观条件之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3]从这个理论出发,本研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帮助主体认清与职业相关的自我,包括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等,以及与职业相关的外部环境,个人根据对自我的认知和外部环境二者的权衡设定职业目标,帮助个体更好的选择职业,发展职业。
2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2.1研究方法概述:本研究对福建省厦门大学在校硕士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和访问,了解现阶段他们为达到就业目标所采取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问卷发放对象笔者采用分层抽样的办法,分别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材料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计算机学院8个学院抽取共450人进行答题,文科、理科各半,每个年级尽量均衡,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48份,其中有效问卷440份,经过统一审核,统一编号并输入计算机,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在抽样群体中,男生220人、女生220人;硕士一年级学生141 人、硕士二年级学生196人、硕士三年级学生106人;人文社科210人、理科123人、工科112人。①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目标制定的必要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制定就业目标、学业目标的必要性上,153人认为“非常有必要”,占总人数的34.5%;268的人表示“有必要”,占总人数的60.5%;只有22人认为“没必要”或者“说不清”,占总人数的5%。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水平较高,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群体,认为制定目标是“非常有必要”、“有必要”占了总调查人数的95%,从中可以反映出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就业方面,提前制定目标一方面有利于激励我们持续朝某一方向努力,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为达到目标而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主动实施,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完成学业,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是,我们在制定职业目标时必须与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否则再好的目标也只是空中楼阁,遥不可及的。
2.2.2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将来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选项,调查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在选择未来职业上偏向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行政单位。30%的学生希望进入企业工作,30.5%的学生想进事业单位工作,理想职业是进入行政单位工作的占18.4%,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1.6%的学生倾向于毕业后自主创业。虽然各个学校都在积极提倡创业教育,但是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只有少部分同学选择自主创业,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厦门大学属985高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起点高,较容易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心理发展较为成熟,在对未来的选择上也更加理性,即使毕业后想自主创业,也会先进入相关领域熟悉环境,积累经验,为日后的创业做充分准备。笔者也对少数选择自主创业的同学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详见表1),P=0.000
2.2.3对未来职业影响最大因素: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受兴趣、专业、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职业社会地位和父母要求的影响。在选择未来职业影响因素上,大多数学生的选择集中在自身的兴趣、所学专业、所选择职业的前景,具体来说是,26.9%的学生选择了自身的兴趣,25.3%的学生选择了所学专业,23.7%的学生选择了该职业的前景。这三者也很好的说明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职业的教育中,需要从主体内部和外部进行探索。主体内部的探索主要集中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包括兴趣、性格等方面;主体外部的探索可以邀请该行业的专业人士以讲座形式对一个行业前景进行分析。主体在平衡内、外部因素后,综合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谈到帕森斯的职业——人匹配理论。
2.2.4最缺乏的能力:笔者对此题设置的意图在于了解当前硕士研究生是否对自我的优势、劣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分析多数硕士研究生都感觉到自身最缺乏的能力。从调查中发现,4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社会交往能力,23.5%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不足,16.4%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一般职业技能。经卡方检验,在此题的选项上,无论是父母职业、年级或者是否具有工作经验的硕士研究生都无明显差异,其P值均大于0.05,见表二。这说明,社会交往能力是硕士研究生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硕士研究生作为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却普遍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以前人们需要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探讨某一问题到现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的了解各种信息资源及世界动态。人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满足内心交往的需要,在虚拟世界里建立好友关系,得到内心的满足。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有其负面影响。我们的内心交往需要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使我们远离人群,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结合之前的访谈,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社会交往能力缺乏的原因除了来自网络,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对研究生社会活动的忽视。本科生是高校社团活动的主体力量,而适合硕士研究生参加社团较少,即使有意愿想参加也不知道如何参加。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在管理学中经典的木桶理论也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木桶中最长的那根木头,而在于最短的那根。因此,高校在帮助硕士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和完善优势部分,又要注意集中力量策划一些关于弥补学生劣势的活动,重视研究生社团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团活动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2.5就业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调查问卷中,笔者设置了多项选择题,因为学生在实现就业目标方面会遇到多种困难,如求职意向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对所学专业就业状况不了解等等。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3.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职业生涯规划,50.7%的学生认为自己现有能力与就业目标要求存在差距。这表明,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已被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和接受,并逐渐成为学生在进行求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制订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职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深入了解学生在就业时遇到的困惑并制订相应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为学生就业发挥应有的作用。
2.2.6为达到就业目标所做努力:此题的设置同样为多项选择题,此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为达到自身的就业目标,52.9%的学生做过校外的兼职和实习,52.4%的学生选择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50%的学生会关注并收集各种有关就业目标的信息,另外约40%左右的学生还会通过参加校内学生活动和担任勤工助学岗位来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不足2%的学生会认为课业很紧张,没有时间做别的工作。从中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普遍都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设定目标后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和计划去努力达到目标,而校外兼职/实习、考取各种资格从业证书、以及关注/收集就业目标的各种信息,是当前硕士研究生为达成就业目标比较常做的努力方向。另外,我们发现更多的学生会认为校外的实践经验比校内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这是因为现在的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能适应真实的工作环境,避免学生刚毕业时的对待工作理想化的态度。
2.2.7职业生涯规划探索途径: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途径去探索自身的职业生涯,比如向重要他人咨询、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向就业指导中心咨询、参加讲座、查阅书籍等等。从调查结果中笔者发现,72.4%的学生会选择向重要他人咨询,57.1%的学生会选择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只有20%左右的学生会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以及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咨询,30%左右的学生会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由此可见,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选择就业方向时并不是很信任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原因之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宣传力度不足,不少学生对于机构作用还不熟悉,更不能对此信任;另一方面在于现在的高校还是更多的重视学生的学历教育和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4]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积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职业,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发挥高校培养人才的作用。
3思考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探讨情况以及在问卷中的开放性答题,笔者在此提出三点思考与建议: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帮助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成熟,我们应该对此保持一个乐观且谨慎的态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高校正规的就业指导机构进行客观宣传,增进学生确立就业目标的途径。现在社会上许多机构或讲座都大大夸大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许多硕士研究生都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职业生涯规划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设定了某个职业目标后就不能改变的,而是要不断平衡学生对自身、对环境的评估和目标调整的一个持续过程。[5]因此,高校必须做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实了解自身内部特点与外部就业环境,杜绝机构功能形同虚设,误导学生。
第二,高校应努力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目前,国内高校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要求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开设效果不尽入人意。根据浙江海洋学院2008年的毕业生就业调查的问卷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对高校所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仅有1.2%,6.4%的学生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相反,29.4%,13.3%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校目前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6]笔者认为高校应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课程,使之成为一套具有多样性,持续性和个性化特点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首先,内容和形式多样性。现在国内高校所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以教师面授理论知识为主,也有以传授面试经验、求职技巧为主,笔者认为应转向以学生参与式为主的课程形式,适度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自觉的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发现内在兴趣与外部职业的结合点,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目标。[7]其次,计划制订的个性化。我们知道每个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体都有其自身特点,因此,在学生初步确定了职业目标后需要制订一个适合自身发展且可执行的计划,而计划的制订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指导。最后,时间持续性。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不断发展而调整、修正职业目标,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困惑,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正确设置职业目标。
第三,就现状而言,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十分注重实践经验。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设有实习课程,帮助学生熟悉职场工作环节。[8]但是,国内许多高校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只要搞好学习,专心做好学术就可以了,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实际上,高校作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应深入了解学生就业需求,积极联系相关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使学生可以边学边实践,将所学知识实践于职场,增加工作技能,调整职业目标,规划好职业生涯,为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注释:
①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硕士生学习目标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主干题目两部分。其中基本信息包括硕士生的性别、年级、学科、是否跨学科、本学学校类型、是否有工作经验、婚否、生源地和父母职业九项;主干题目包括十五个单选题以及八个多选题,主要从学生的学业目标、就业目标、心理成长目标和社会交往目标四个维度进行设计。问卷由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课程全体同学共同制定、发放和回收。
参考文献
[1]陈利琼.《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学位论文,2008
[2]胡振豪,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人才资源管理[J].上海企业,2001,(2):56-58
[3]Parsons.F, Choosing a vocation [M].Garrett Park MD: Garrett Park press, 1909
[4]梁结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之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6.8(下).
[5]kleinknect.M.K, Hefferin E.A., Assisting nurses towards professional growth:A career development model[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6]徐向飞,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J].管理观察,2009,(05)
篇9
关键词:就业;公共事业管理;建设与改革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05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虽然开办较晚,但在地方院校中发展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却是许多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至 201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虽然该专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院校尤其地方院校对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定位不凊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困难日渐突出。在当前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高校专业优劣主要指标情况下,如何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是该专业继续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北省某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围绕提高本专业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来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基本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学规范。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
一、目前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口”问题的认识上突出存在三大分歧
1、“变异”与“超前”论。此论基本定调是,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对“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形态上“变异”的特征(席恒,2003)。
2、“公务员职业队伍”论。此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就业目标(李业兴、郭小聪,2004)。
3、“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要在强调公共理念基础之上,突出“管理主义”现实作用的“泛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彭国甫,2004)。
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三大理论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批判,按照这三大理论建立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大杂烩”,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像是“万金油”,没有任何特色,因此如果专业没有特色,学生学无所长,将严重影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依照研究方向来培养有特色专长的学生将会使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特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则要分析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反应来设定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该高校的统计数据,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2012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20人,其中2010届本科毕业生42人,2011届本科毕业生39人,2012届本科毕业生39人。学院按照攻读硕士研究生、基层事业单位、基层政府机关、自主创业、未就业、企业等六类进行分类统计。(表1、表2)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4%,到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再次是攻读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从就业的岗位来看,该地方高校的学生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位绝大多数处于基层,并且绝大部分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和村官。去企业工作的则大抵位于销售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从这样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来看,和目前该高校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的还是有一定区别,该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对学生今后毕业的去向更多的是认为应该是政府机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数据告诉我们,政府机关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进,也只能通过国家扶持政策进入基层政府机关。而进入企业的同学也大多数处于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公关能力。
另外,从统计表也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考研上线率只有10%。出国深造的没有。主要原因:一是该专业全国还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学生的考研专业选择余地很小,只能考行政管理、教育学等相近的专业;二是该校地处湖北省二线城市,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与有硕士点的学校相比考研不占优势。
三、以就业趋势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
(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完全搞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未能把握清楚。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非师范类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涉及到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与基础,形成整个专业或某一届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管理能力在具体要求上的明确性,极有可能出现那种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又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没有自己的专长。
2、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搞好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比较庞杂,包括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门类的课程,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扩充知识结构,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可以说进入社会的门槛值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从就业趋势探讨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改革方向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地方院校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才的广泛适应性培养,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上来。也就是说,经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的培养,应使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管理又了解社会,既掌握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和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地方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使本专业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因此,地方院校可积极利用发达的“地方性”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证”(学位证、技术资格证)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控制、沟通等管理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另外,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熟谙地方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因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上侧重于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也应该是一种发挥特长的适当选择。
2、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了满足市场对从事这类岗位的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专业培养方案上加强了对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方案中,应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文理渗透。要加强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收集数据资料,正确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局限性的能力,使之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一步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这种管理、公共关系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课程方向上,可以增设危机处理方向。基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面向基层社会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而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贝克,2004),如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危机事件,是各个基层管理机构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任职基层政府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该校在2009年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上了城乡公共危机管理方向,这将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具有特色。在此专业方向的指引下,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使毕业生即便下往基层工作后,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职业提升,做出了该校在此专业的品牌效应。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要求也会日渐提高,这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建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常新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2]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篇10
【关键词】舞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202-01
目前舞蹈学专业就业形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困难,或是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对学生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学校要重新调整教学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型舞蹈人才建设,从而加强舞蹈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舞蹈学专业学生目前就业现状
(一)舞蹈专业市场人才饱和。大多数学校都设有舞蹈学专业,就业市场每年都会有大量舞蹈学专业毕业生,很多学校的教育培养模式同质化严重,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对舞蹈人才的基本需求,导致很多毕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造成严重的人才饱和现象。
(二)观念落后就业范围受限。舞蹈学专业学生存在传统思想,职业发展观念落后,没有全面了解舞蹈学专业所涉猎的岗位,导致学生毕业后在职业方向选择上相同,出现岗位供大于求的现象。舞蹈毕业生一般首要选择舞蹈教师工作,但是舞蹈教师需求量每年都是固定的,并且也不急缺这方面的人才。也有毕业生选择专业舞蹈团体,但这些单位对专业人才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很多学生并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加剧了舞蹈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紧张。
二、构建舞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就业
(一)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符合就业需求。学校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环境,满足职业基本需求。因此,学校要明确教学目标,深刻意识到目前教育政策的改革与提出的新要求,了解目前舞蹈学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积极调整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舞蹈专业综合素养,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教学实践,促进学生适应就业环境。为了更好地培养舞蹈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应增设新的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舞蹈知识层面,适当增设音乐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从而表现更完美的舞蹈作品。舞蹈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舞蹈表演细节上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蹈比赛,通过舞台表演可以有效提升表演水平。
此外,学校还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其舞台灯光、音响、服饰以及化妆等知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促进未来就业发展,更快适应行业环境。
(三)提升教师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学校首先要加强教师正确的教学思想,端正教学态度,明确自身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规范工作行为以及言谈举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发展考虑。其次,要加强教师网络技术的运用,将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到课堂中,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学校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舞蹈教师及时了解市场就业形势,以及相关岗位对舞蹈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制定出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
(四)加强就业指导,促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舞蹈学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在选择职业方面范围比较小,没有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对就业感到迷茫。学校要及时了解学生目前的心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舞蹈学专业发展行情,传递给学生目前市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拓展学生职业选择的范围,有效协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缓解毕业生紧张的心理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
目前,舞蹈学专业学生就业困难,学校要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视舞蹈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积极创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本着促进舞蹈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基本原则,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升舞蹈教学团队的综合素养,以及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学生舞蹈专业水平,增强实践专业能力,培养应用型舞蹈专业人才,从根本上促进W生就业,为其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闫杰.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四川戏剧,2014,(04):26-27.
[2]徐兵.民族地区高校舞蹈专业应用转型途径与策略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12):30-32.
作者简介:
- 上一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
- 下一篇:班主任全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