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教育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国民教育;方法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H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0—0090—03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为完成这一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必须有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建立健全国民教育体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成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信仰和现实行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价值是主体以自身需要作为判断标准,对外在客体得出的认知、感悟和体验。而价值观念则是人们对世界的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总的观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在其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自己具有代表性的主流价值观念,并且以系统形态呈现出来,即核心价值体系,它在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与价值取向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人们的精神意识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1]“对我国公民的社会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调控和规范功能。”[2]可以说,正是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感召,才能够统摄和引领多元文化思潮,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思想共识,形成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奋进局面。
一般来说,国民比公民的范畴更加宽泛。公民仅仅是法律和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成员,而国民却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称谓,特指国家所管辖下的一切社会成员。国民教育就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的提升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劳动者、优化人力资源的一种教育活动,主要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更加倾向于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3]即着力培养民众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人生价值、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文明的行为举止。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由此,国民教育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自身教育任务之中,以期使全体国民都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以为思想行动指南,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民族力量,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道德风尚,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同一的价值追求、稳定的信仰支撑、坚实的精神动力。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国民教育重要内容,既是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大众头脑的科学结论,还是弘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选择。[4]人类社会的历程证明,教育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带给人类继续前行进步的内在动力。在全球化、多元化、现代化的当代世界,“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5]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给予生活在日新月异社会中的人们以坚实的精神凝聚力、深厚的价值渗透力、广泛的道德影响力、强大的生产创造力。因此,国民教育需要应对国家和个人两方面的价值诉求,适时担负起道德提升和价值培育的时代重任,全力创新建构当代中国民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全球化背景下多样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冲突,国民教育迫切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国人的价值选择、精神取向和民族意识,从而建构全体社会成员一元价值观的整体认同,进而强化文化意识和民族责任,实现社会行为的一致性。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展现出共时化、流动化、层次化、丰富化、复杂化等特征[6],这使得全球文化观念和价值选择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限制,呈现出多样化共时性的存在模态。这种境况一方面促进了世界文化大融合,另一方面文化同质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民族意识和文化主体性的培养。因此,现时代的国民教育有必要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唤起大众民族自觉意识,强化文化话语权,突破伴随经济强势推至而来的西方意识形态和所谓的普世价值,维护华夏文明的独立安全,在的前提下,坚守中华民族本色。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对社会道德伦理和公众价值观念产生极大冲击,国民教育急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纠正偏颇甚至扭曲的价值认知,树立新经济交往格局环境下的信仰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篇2
摘要:目的:探讨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急救技能和社区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市某社区为研究地点,由社康中心组织宣传和培训急救健康知识,发展出84名合格的社区“第一目击者”,并应用于社区急救工作中。结果:培训前后比较,“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能考核平均分有明显的提升,抢救成功率由6.67%升至33.33%,平均等待抢救时间由(11.83±5.12)min减少为(4.29±3.64)min,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可切实增加“第一目击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平均等待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民众急救技能;急救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84
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在不断发展,而急救技能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急救医疗服务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有效的急救可以把握好急救的“黄金时间”,从而挽救更多的生命。在社区中发生的急救称之为“院前急救”,由于社区离医院的距离长远不一,离医院较远的社区急救半径较大[2],其效果与急救的施救情况和急救半径有关,就需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和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全民性的共同参与急救,把握好“黄金时间”,挽救更多生命。据相关资料显示[3],90%的院外突发急救事件发生在社区内,而第一目击者往往都是社区内的民众,因此,民众掌握急救技能的情况会影响第一时间的抢救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市某社区作为研究地点,从中筛查出常住人口120人为待培训的“第一目击者”,人数占小区总人数的3%左右。筛查标准为:(1)常住小区内,平均每月在小区内自家住宅的居住时间为25 d以上。(2)年龄在18~60岁。(3)无严重精神疾病、心脑血管疾病。(4)行走便利,无言语沟通障碍。(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以家中有可能发生急救需要的患者优先。在去除培训不合格和中途中断退出的“第一目击者”后,剩余84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占小区总人数的2%,其中男48名,女36名,平均年龄(39.82±10.27)岁。
1.2培训方法将120名“第一目击者”按各自空余时间分为5组,每组24人,由社康中心的资深医护人员(服务时间大于10年,急救知识掌握熟练)5人带领进行培训和指导,以正规初级CPR和常见急症的急救知识为主要内容,每组“第一目击者”每周培训理论知识1次,实际操作1次,每次时长50 min,共培训4周。在4周培训后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由5名培训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考核,对考核不过关的“第一目击者”再次培训2周,再次培训考核后不合格者不授予小区急救合格证书。
1.3院前急救流程规范对考核合格的“第一目击者”颁发小区急救证书,将84名合格的“第一目击者”分为7组,每天1组,每组12人进行急救轮值,将“第一目击者”的电话和轮值时间在小区内印发公布给小区内居民,轮值当天的“第一目击者”保持手机畅通随时接听急救电话。在急救情况发生时,居民可以先拨打“第一目击者”的电话求助,第一目击者配合小区内卫生服务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急救现场进行施救。根据患者情况,在进行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或在急救后迅速送往医院。
1.4考察指标培训标准参照CPR2010国际新标准和深圳市120急救中心院前十大急症抢救流程规范。“第一目击者”考核测试由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编制,理论考核分数达到80分判定为合格,操作考核分数达到90分判定为合格,对比培训前的“第一目击者”的测试记录资料进行分析。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3讨论
在心脏骤停呼吸停止4~6 min后大脑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这段时间被称之为急救的“黄金时间”[4]。社区医疗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教育使第一时间发现此类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及时施救,能大大减小急救半径,把握好急救的“黄金时间”。合理的培训和构建,充分利用我院发展良好的社康中心资源,以社康中心为平台大力推进提高普通民众的急救技能,打造第一目击者、社康中心、医院急救之间的三级急救网络绿色通道,对进一步完善我市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一种新的尝试。具体作用如下:(1)减小急救半径,赢得急救的黄金时间。避免由于专业医疗机构常遇到的交通阻塞,出车时间较长等情况,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急救等待时间,为专业急救医护抢救增加了成功率[5]。(2)在面对很多待急救患者时,若旁边的家属或社区民众懂得急救技术给予恰当地急救,然后再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可以减少医院的准备。对于轻型患者不需要进行120急救的避免了民众由于无法识别会拨打120占用医院的紧急资源[6,7]。(3)社康中心通过预防普查工作和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对小区内潜在的急、危、重患者给予重点监控并对他们的家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的培训,在发病时可立即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这样大大提高抢救效率。(4)第一目击者反应的速度和急救知识是院前救援链中重要的因素,社康中心如果在社区中普及群众性自救、互救或他救的基本救护知识,对第一目击者人群实施正规的初级CPR训练,就可以使患者能尽快得到第一目击者的现场急救或由他们参与的以全科医师为主的院前急救[8]。这为争取专业救护赢得时间。
目前我国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极低,其原因主要是“合格”的第一目击者数量太少,紧靠数量有限的一、二级专业急救机构来实施CPR会导致许多患者失去宝贵的CPR“黄金时间”[8]。表1显示,开展“第一目击者”急救技能及急救知识培训对提高“第一目击者”的理论和操作水平至关重要,培训前后“第一目击者”的理论和技能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民众的急救技能和急救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以社区为中心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可以切实增加“第一目击者”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社康中心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还可以缩短急救患者的呼叫反应时间、减小急救半径、提高急救效率。目前,我市的急救中心每年都会给一些军人、学生、志愿者等做急救技术的培训,但因种种原因缺乏有效的长效措施及应用,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对普通民众的进行急救技能的传授与培训,能提高第一目击者的急救技术,增加第一目击者的人数,挽救更多的宝贵生命。
参考文献
[1]徐崇凯,季建隆,曹静.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的高血压病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6-88.
[2]曹静,徐崇凯,顾芙蓉,等.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糖尿病管理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13-114.
[3]张岚,高秀娟,戴世英,等.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10):61-63.
[4]张在其,陈文标,陈玮莹,等.福州市鼓楼区1255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21):2841-2845.
[5]张敏,聂雷霞,蒋萍,等.非医学类本科生心肺复苏知识认知与需求分析及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学报,2011,18(7B):67-69.
[6]温静,赵渤,吕书群,等.社区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A):1112-1114.
[7]张振新,林长春,徐科,等.无锡市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培训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0):893-894.
[8]Chou HC,Chong KM,Sim SS,et al.Real-time trachealul trasonography forcon firmationo fendo tracheal tube placement during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J].Resuscitation,2013,84(12):1708-1712.
(收稿日期:2013-11-06)
(本文编辑 刘学英)
一次性注射器盒的回收利用
孙倩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6.085
自从我院开设了化疗药配置药房后,一直以来都是配置室将化疗药送至各个科室,由于各科室的化疗药相对较多、配置室人员不足,而耽误了送药时间。经过临床实践,我们将一次性注射器外包装盒再利用,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材料
20 ml注射器外包装盒,大小约26 cm×22 cm×24 cm。
2用法
分别在每个包装盒上写上各科室的科名,直接将配置好的化疗药装放在包装盒内,分送至各科室。
3优点
(1)废弃物回收利用,节约了制作避光盒的成本。(2)减少了每到一个科室后找化疗药的时间,提高了上化疗药的效率。(3)分开放置各科药物,减少了出错率。(4)包装盒能起到避光的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篇3
一、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模型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传统教育体系基础上演化而来的,目的是建设学习型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主席埃德加·富尔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既指它的时间长度,也指它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包括全部的社会(既包括它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它的社会资源),那么,我们除了对‘教育体系’进行必要的检修以外,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1]终身教育体系是适应人和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的教育体系。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目的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达到学习型社会的境界,把学习从教育范畴拓展到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广阔范畴,形成人人学习、事事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学习型社会的出现是对传统社会生态的开拓,目的是把学习作为每个人的义务、责任和权利,把学习活动作为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发展并创造理想社会的根本。
终身教育体系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我国国办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到终身教育体系,根据各个阶段教育体系的组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征以及建设的突出问题,可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如图1。
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的建立还要依据教育体系发展的内在逻辑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进行描述。例如,我国正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应更多借鉴市场领导模式。例如,英国在推动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进程中采取的是典型的市场领导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先了解学习者的需求,进而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强调市场原则与机会公平等[2]。并且,还依据追求教育体系协调发展、提高教育的社会成效以及满足人的发展规定性的原则。这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世界性发展趋势。例如,OECD《2001年教育政策分析》就提出:“终身学习的目的在于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凝聚与经济成长”,其中,特别强调要使“终身学习具有促进个人发展,提升民主价值,发展小区生活,维持社会凝聚,增进创新、生产力及经济成长”[3]方面的功能。
二、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评价维度
由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可以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过程评价的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公民学习基础。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公民一定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因为,“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过程”[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首先,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其次,培养每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5]。公民学习的基础水平不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施路径显然是不同的。所以,终身教育体系首先应着眼于公民学习的基础水平。
——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终身教育体系是对国民教育的“检修”,是国民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有序发展。以终身教育为依托的学习型社会的出现,“只能把它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包括单位与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教育不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了”[6]。“从这个意义讲,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上统一起来”[7]。虽然,终身教育体系是具有现代教育基本特点的新型教育体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等于在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不仅表现为终身、教育、生活三个层面社会化的综合,而且表现为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综合,还表现为各级各类教育、学习在人一生中各个发展阶段、各个素质层面的整合与有机统一……既具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又具有后现代教育的许多特质的新型教育体系”[8]。但是,建设终身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发展学校教育。因为,“教育现在是,而?
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的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学校有它本身的作用而?发展”[9]。国民教育体系的发展水平决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点。
——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水平。终身教育是在国民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按终身教育的要求逐步完善起来的学习型社会使社会中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广泛的开发和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建立起最庞大而又最经济的教育体系”[10]。其中,国民教育体系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因为,终身教育“这种教育策略必须把教育看成是超越中小学与大学范围的一种事业,教育是超出它的组成机构的”。“现在是扩大当前的教育体系,选择其他途径或代替办法的时候,我们就会立即发现在这个共同体的日常生活中,即在经济与行政、在大众媒体中、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教育财富”[11]。而丰富的教育财富的挖掘是基于国民教育体系发展并扩大和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和效益的结果。所以,国民教育体系的影响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教育民主化水平。终身教育体系是推动教育民主、实现教育公平的保证。“终身学习是一种有意的学习活动,具有促进知识、技能与能力等目的。这样的学习能够增进就业能力、积极的公民权以及促进社会统合”[12]。无论是国办教育还是国民教育的学校制度,都是针对学生一生特定的时期,不可能保证每个人一生发展的公平。而“终身教育的主要原则在于教育能为全体民众所共享,并且要能提供适应不同能力与背景者所需的教育形态。终身教育反对精英主义,主张全体民众都应有发展与学习的机会”[13]。从而,通过扩展学习的参与途径,消除和减少教育不平等现象。对于现有的以特定人群为教育对象的学校教育体系来讲,只有终身教育才能充分实现教育民主。教育民主化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图1终身教育体系演化模型
——社会学习活力水平。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着终身学习的前进步伐,其中全球化和技术革新步伐的不断加速,工作性质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人口老化等等都在提醒人们——工作和生活能力更新要持续人的一生。终身学习的目的是要应对技能门槛不断提高、能力本质频繁变化的现实。企业需要人们在岗位技能上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面对越来越多面的市场和越来越短的生产周期,很多企业的趋势是雇员的聘期不断缩短”[14],学习的周期和频率不断提高。生活即学习,工作即学习。终身教育要求“所有的部门——政府机关、工业交通、运输——必须参与教育工作”[15]。终身教育的意义在学习结果上“可以导致个人获得现代生活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16]。全社会的学习活力必须不断增强。社会学习活力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社会创新水平。终身学习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今天的创新活动不应是少数精英分子的专利,而应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现在的任何一项科学发明创造,既离不开个人的钻研,也离不开群体的相助。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社会性、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发明活动,是更为深厚的社会基础。多样化、多层次的终身教育形式,能够造成多种不同组合的群体,可以扩大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学术交流,在相互切磋、相互碰撞中启迪思路,推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创造活动发展”[17]。因为,知识经济不仅要靠高精尖的高级专门人才发挥作用,也要靠广大国民素质的提高。OECD在2001年出版《新学习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CitiesandRegionsintheNewLearningEconomy)的报告就指出,学习的历程是继续创新的核心以支持学习经济中的竞争优势[18]。社会创新水平是衡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准。
三、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我们可以得出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见表1。
以此,我们可以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进行系统评价分析。
篇4
通过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进行统计发现:在给杂志投稿的作者中,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最大。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8%,《物理教学》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中学物理》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物理通报》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7%,《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2%,《物理教师》杂志江苏籍作者比重为29%。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的投稿者的籍贯进行综合统计,结果显示:江苏籍作者所占比重为25%,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投稿者。综合统计结果见表1。这样的结果不禁使人思考:为什么江苏籍中学物理教师比别的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更重视在物理教育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是什么原因造成江苏省和其他地区的中学物理教师在对杂志投稿方面有如此大的差异呢?经过查看相关资料和对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对此有了一些结论。为方便将江苏和其他地区中学物理教师相对比,以说明原因,下面的结论均以江苏和北京为例进行对比说明。
二、中学物理教师的关注焦点
对2010年1月份-7月份的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主题进行统计,“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和“探究教学”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词。其中:《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探究教学;《中学物理》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物理通报》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考题分析;《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的核心词是:考题分析、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物理教师》杂志的核心词是:课堂教学、考题分析、课程改革。再将这六本物理教育学术杂志发表文章的核心词进行综合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三、中学教师科研的区域情况对比
北京拥有一大批国内著名的大学,不仅是在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北京得天独厚的科技、智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使北京的教育水平居于全国领先行列。相对于中国其他省市,江苏省的情况比较特殊。江苏省的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物质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承载量全国最小。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教育才能提升江苏的科技、文化、人才、劳动者素质,以教育的率先基本现代化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这是实现江苏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把江苏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2]
江苏的教育资源先天并不占优势,但江苏明确提出了“江苏未来靠教育”的发展策略,集全省之力,大力发展教育。自1990年以来,江苏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都在全国名列第二。大力的投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点,从教育部2010年根据各地送审的754所省级重点高中,进行量化赋分,评出的全国重点中学排名100强中就可以看出来。全国100强重点中学中,前三名分别是:湖北省黄冈中学、北京市第四中学和天津市南开中学。在前十名中,北京的中学有两所,而江苏没有一所中学位于前十名。在100强中,北京有四所中学,排名分别是第二名、第七名、第十一名和第二十二名;江苏有五所中学,排名分别是第二十名、第六十五名、第六十六名、第六十七名和第七十一名。由此可见,北京依靠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基础教育领域也占尽优势,北京名校也在全国中学名校中名列前茅。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绿色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侯志奇(1979-),男,河北衡水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和职业教育研究;韩提文(1967-),男,河北乐亭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侯维芝(1960-),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河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关于构建河北省全民绿色教育体系的途径与对策研究”(编号:13456251),主持人:侯志奇;河北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绿色教育体系”(编号:GH141031),主持人:侯维芝。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33-05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已经向我们袭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性选择,这必将引起人们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深层改变,带来人们社会行为方式与准则的变革。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少年儿童普遍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帮助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技能、态度与责任意识,建立起关心全人类明天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博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整个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提及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往往只是将目光集中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技术层面,忽视了“人”也是环境与资源的要素之一,而且是环境破坏或保护、资源浪费或节约的核心因素。要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国民绿色教育,反思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教育的重新定位与价值取向问题。总理以一句: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表达了他对我国教育发展取向的深深忧虑。因此,把高等职业院校办成绿色大学,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全面实施绿色教育,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培养对环境负责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绿色教育时代的一种新理念。
一、关于“绿色教育”的概念
中华民族很早就有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老子》的“道法自然”体现了宏观的和谐发展理念,《孟子》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闯亍痹虼游⒐鄣莱隽酥谢文化对环境、资源和人的需求之间的态度。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的发展很不平衡,无论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是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能令人满意。在这期间,认识不足、制度缺失不但增大了可持续发展压力,也延迟了可持续发展的成效。要想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必须经历一代一代的持续努力,教育必须担负起塑造和改善国民素质的重任。
关于绿色教育的概念,1998年,清华大学首先提出了要建设“绿色大学”的设想,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教授认为绿色大学建设就是以教育为核心要素,不但要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之中,更要将其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2]。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叔子院士在《教育研究》发表了“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的文章[3],在我国高等教育界较早使用了“绿色教育”的概念。在他看来,科学求真乃为立世之基,人文求善乃为为人之本。他将绿色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认为绿色教育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其核心思想与内涵就是素质教育,只有用文化开启人的智慧、升华人的灵魂,才能实现“君子不器”,而“止于至善”。华东师范大学王斌林从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视角,综合提出了大学绿色教育的五项课程原则和四种课程模式。五项课程原则是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少而精原则,四种课程模式分别为:单元课程模式、渗透课程模式、跨学科课程模式和活动课程模式[4]。他们从大学、理念、课程的层面诠释了绿色教育的概念。
就国际研究情况而言,绿色教育是继环境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威廉姆・贝尔・斯泰普博士早在1969年就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这样一种公民,他们拥有关于生物自然界知识,了解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知道如何帮助解决问题,并具有投身问题解决的动机。”[5]由此看来,环境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人们关心国际、国内、当地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获得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与技能,虽然也会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还是将环境资源与人割裂开来,把环境和资源作为一方,而把人作为另一方,从根本上仅仅囿于关心“人地关系”的范畴。广为熟知的《21世纪议程》,是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签署的,明确指出:“目前对人类活动和环境内在联系的意识仍然相当缺乏,提议开展一个全球教育活动,以加强环境无害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动”[1]。要求各国“从小学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这无疑向全世界吹响了开展全民h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号角。与环境教育相比,可持续发展内涵更广泛,不但包括人类对自然之认知以及人类发展观的进步,也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变革,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环境教育的外延,开展内涵更为广泛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教育,绿色教育不仅包括“人地关系”,还包括了“人人关系”、“地地关系”;不仅需要人们改变环境观念,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发展观念、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观念;不仅是要解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促进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教育作为较之环境教育内涵更为广泛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教育不仅仅囿于保护环境,而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将“人-自然-社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面向每一个具体的人,以教育为手段帮助其建立“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理解、知识与技能、价值观与态度。因此,当今时代,不应将绿色教育仅仅视为一项教育活动,而应充分认识到绿色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理应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绿色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任务。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不但积极培养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门知识与技术的专业人才,还要将绿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课程体系,担负起推进全民绿色教育,建立新型的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的重任。
二、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
(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
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形式,对本国所有享有公民权利的人所提供的一种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是由五方面教育和三项保障机制所构成的现代教育事业总体。义务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成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五个方面;国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国民教育教师保障机制和国民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构成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三项保障机制。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具有强制性、普及性、公益性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主要是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主要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完成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职业教育,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成人教育是指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形式的教育形式,我国的成人教育学历有四种主要形式:成人高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大学和远程教育。
需要指出的是,国民教育体系还应包括社区教育,我国的社区教育开展较晚,主要分三类:一是以某所学校为中心,连结社区内的其他部门,如工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二是以社区为中心,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连同社区教育机构、企业单位参与共同组建的;三是工业区或农业县的社区教育,重点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及社区文化建设。
(二)国民教育体系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
单就国民教育体系中各方面的教育而言,存在的绿色教育问题主要有:第一,幼稚园和中小学绿色教育开展不够。应试及升学导向,使幼稚园和中小学教育更多集中于智力培育,各种亲子班、补习班、课外班多以知识教育为主。第二,高等院校与职业院校绿色教育薄弱。无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实施的都是按专业划分的专门化教育,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往往围绕本专业领域自成体系,导致科学与人文的隔离,很难实现“科学人文,交融生绿”。另一个普遍现象是各类工科院校把开设环境科学类专业,培养环境科学类专业人才替代人才培养的全面绿色教育,具体表现为除了环境科学院系外,其他院系和专业的学生,普遍缺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三,成人继续教育中绿色教育缺位。我国成人教育的主旨是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帮助成年人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较少涉及甚至基本不涉及作为国民基本素质的绿色教育。第四,社区绿色教育缺失。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也未有效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社区教育常常把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作为重要目标,尚未将实施绿色教育,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活动。
在三项保障机制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普遍存在绿色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绿色教育师资匮乏,国家、地方政府对推进全民绿色素质教育建立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与保障。
三、国内外大学开展绿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欧美一些大学先后启动了“绿色教育”计划,一些国际知名大学率先担负起绿色教育责任,通过实施绿色校园建设体系,将绿色教育付诸于行动,如美国George Washington大学、英国Edinburgh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格利福士大学等。他们的典型作法有机整合涉及绿色教育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体化的绿色校园建设体系,通过统一规划与管理,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畅通部门间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师资培训、专业设置、课程内容、设备设施、行政管理等紧紧围绕绿色教育这一核心要素,构成系统完整的绿色校园建设方案。同时,通过建立由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科学专家组成的“绿色教育指导委员会”,面向全员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开发培训,使绿色教育有机融于各学科课程体系。“绿色教育指导委员会”还负责审查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对大学的绿色校园建设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在我国,虽然高等学校实施绿色教育较晚,还是有一些大学在创建绿色大学方面做出有益尝试。例如,清华大学率先实施了“绿色大学示范工程”建设,通过构建绿色教育、绿色科技、绿色校园的“三绿工程”方案,为大学开展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不但成立了专门机构“大学绿色教育办公室”,还面向全校开设了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社会学等选修课。华东师范大学则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该中心把环境教育、师资培训、项目运作、教育试验集于一身。
尽管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绿色教育实践,推动了将大学办成绿色大学,将教育办成绿色教育的整体进程。但整体看来,我国大学绿色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绿色教育相对滞后,不能很好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F实需要。特别是由于实施的是传统的专门化教育,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囿于本专业领域,过分强调职业岗位针对性,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导致了专业与人文的隔离。同时,按专业划分的专门化教育,也很容易引起环境科学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的隔离,导致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疏于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些高等职业院校甚至将培养环境科学类的专业人才替代绿色教育本身,将培养绿色技术人才与人才培养的绿色化混为一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将绿色教育提高到全员素质教育的高度,从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重维度,构建绿色教育体系。
四、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绿色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绿色教育,让全社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作为“地球村”的村民具备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责任意义,具有关心全人类明天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博大的胸怀,才能激发起全民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绿色教育,不但要通过实施专业教育加速培养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更要将实施绿色教育提高到素质教育的高度,将绿色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还应从组织管理、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构建起相对完整的绿色教育体系。
(一)组织管理与师资培训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绿色校园体系建设的经验,通过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持续推进绿色教育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由业界环境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科学专家组成,其基本职责是直接参与学校的发展与组织规划,全面指导、协调、督查与绿色校园体系建设有关的各项工作。
实施绿色教育必须提高全员认识,做到领导率先垂范,教师身体力行。因此,必须首先建立起师资培训的校本级绿色培训机制,为全面实施绿色教育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通过内部培训和外派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非环境科学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基础课程教师、学生辅导员以及全部管理人员,开展全员的、全面的、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培训,使教职员工全员逐步树立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教育观、职业道德观、人文伦理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绿色教育
(二)专业教育与培训
绿色教育的专业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全日制的环境科学类的专业教育。面对人口不断增加、资源不断匮乏、环境不断恶化的严酷现实,党的十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为推进我国工业从先污染后治理向以污染防范与控制为主的“清洁生产”转变,2002年6月29日,国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再次修订。然而,我国的清洁生产推进缓慢,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空气和水污染愈发严重。究其制约因素,第一是观念,第二是人才,第三是才技术和其他因素。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开展环境科学类的专业教育,为各行各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绿色制造一线提供掌握环境科学类专门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做到适应和适当超前于绿色环保事业发展、国家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服务国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专业调研与调控机制,特别是把准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面向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薄弱环节,逐渐建立起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专业调控机制,服务区域绿色经济发展需要,为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的绿色生产提供环境科学类技术应用性人才。
可持续发展战略向各行各业提出了更为迫切的绿色环保的要求,但是,我国当前环保设备操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跟不上绿色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不断发展,在职环保人员的职业培训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高等职业院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使之成为环境科学在职人员的培训基地,充分共享师资资源、课程资源、实训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网络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使学校成为在职人员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加油站。
(三)全员绿色素质教育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理应受到全民关注与重视。当前在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G色教育体系很不完善,幼稚园和中小学的绿色教育开展不够,高等院校绿色教育薄弱,社会公众绿色教育缺失,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绿色教育缺位[6]。将绿色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构建起新型国民素质教育体系是摆在各级各类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或者说,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给教育本身提出了“教育的重新定向或教育的转型”的新诉求。
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绿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绿色教育纳入全员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绿色教育目标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今天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立足于人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7]。绿色教育目标体系应该分为知识、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知识层面应当站在全员素质教育的高度,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使学生尽可能掌握相对系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情感层面应该积极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自然观,并把绿色环保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行动层面则要围绕绿色生活、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环保宣传、资源节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为学生创建将绿色知识、技能付诸于行动的机会,逐渐养成自觉行动的习惯。
高等职业院校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念,构建面向绿色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一次性的职业人才,更应该培养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但要面向具体的职业岗位,更要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不但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更要帮助学生增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使之真正成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能力的新生代人才。因此,“人-自然-社会”理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三个基本维度,高等职业院校在特别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将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人文教育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使人-社会-自然三个维度的知识、技能、态度并行推进。
另外,绿色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的关系,因此,实施绿色教育一方面要要从受教育的维度着手,站在全方位素质教育的高度,培养一代代对自我、对社会、对自然负责任的公民;另一方面,实施绿色教育更要从教的维度,不但处理好“教什么”的问题,更要处理好“怎么教”的问题,诸如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如何创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生态关系,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就是说,绿色教育不仅仅包括“教绿色的”,更要包括“绿色的教”,以持续创建民主平等的绿色课堂为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用“绿色教育”培养人、用“绿色管理服务人”、用“绿色校园”熏陶人、用“绿色文化”影响人、用“绿色知识”武装人、用“绿色宣传”激励人。
参考文献:
[1]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梁立军,刘超.试论“绿色大学”建设的理念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中心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83-87.
[3]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4]王斌林.大学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04(9):53-55.
[5]王燕津.“环境教育”概念演讲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1):18-22.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班主任 定位 核心价值观
一、中职教育职责决定班主任的定位
班主任作为中职校特色教育的产物,其角色的产生是和班级授课紧密相连的。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定位和任务,取决于中职教育的职责,即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处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针对当代中职学生为“90后”,独生子女占比很大,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发展大好时期,承担着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重任,中职校班主任承载着学校的职责。因此,一旦班级形成,需要在班级开展的工作一是“塑造”。对步入中职学校学生,让他们尽快适应中职校园环境,并对其学习和生活特点进行管理,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塑造不同学生新的自我;甄选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形成班务、班委及组长负责制,班级日总结制,小组周综合评比制等,形成班级文化特色,塑造班级管理模式。二是“指导”。对班干部及组长掌握管理方法的指导,帮他们制定实施计划及管理措施,对班委作出的决定给予肯定、支持,充分发挥班务、班委作用;指导班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让每一个同学全方位自主管理班级和自己,给他们锻炼和活动舞台。因此,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班主任工作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中职校教育宗旨和职责,都必须贯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班主任的定位是:让每个学生在熏陶、涵养、滋润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全方位、全过程地学习,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坚定办学方向,班主任是管理者更是指向标
中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坚持立德树人的角度看,中职校必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班主任是管理者;班主任需要对每位学生进行方向定位,必须把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解决好,用主流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用中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刻度”、去管理、去引导;让学生从理想信念上、思想道德上、行为方式上辨得清是非、经得起检验,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正如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所言:“研究学问,固然要紧,而熏陶人格,尤其是根本”。
从坚定办学方向的角度看,中职校应当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班主任是是指向标。作为指向标的班主任,必须责无旁贷、理直气壮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培育好、践行好国家的主流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才能统领办学发展,支撑人才培养,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职校的鲜明特色,探索凝炼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深刻内涵的中国特色中职校。
三、坚守思想阵地,班主任是朋友更是示范者
从坚守思想阵地的角度看,中职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净土,而是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的场所。社会发展的各种阶段性特征都会在中职校园有所体现,都会在中职校师生思想领域有所反映。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中职学生的群体,班主任必须从外到内走进学生内心,去关心他们的心灵,针对学生恰处在一个容易焦躁的年龄段,对外界事物半知半解,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和对话;去掉俱厉威严、喋喋不休的说教,站在他们角度,倾听他们内心世界,给予他们理解,信任,伴他们成长做他们的朋友与他们相伴;在如今信息量飞速前进的时代,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困扰,班主任则更应成为示范与他们前行,通过开展多种多样寓教于乐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与学习带来的快乐;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班主任言行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德育水平,关系到中职教育的整体质量。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思想阵地、班主任成为思想阵地的示范者,才能让中职校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主任是培育者更是践行者
中职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赋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职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责任。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颇有新特点。因此,班主任必须创新方法,注重实效,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亲和与认同。当好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作用,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纽带角色,一方面作为培育者, 班主任可以把自己经历或人生体验告诉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作为践行者,班主任必须懂得教育者和践行者的关系,掌握示范教育的心理规律,善于运用言传和身教形成合力教育,让我们的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中职校的班主任,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认清当今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中职学校树起奋发向上的价值标杆,有利于壮大凝魂聚气的正能量,有利于增强崇德向善的主旋律,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其次用核心价值观引领中职校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校教育理念凝炼、中职校精神培育、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
篇7
一、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
当代被人们称为信息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决定要素之一,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信息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各行各业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趋向于信息,谁拥有了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谁就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20世纪,世界在信息与信息技术上的竞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展开的间谍战,其实质就是信息战;七十年代,超级大国为了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在打军事间谍战的同时又打起了经济情报战,从此,信息及信息技术的作用在经济领域中迅速得以提升和放大,信息时代的前奏曲奏响了。在这首乐曲中,信息及信息技术成为时展的焦点;从这首乐曲中,人们感受到了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力。
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提供保障。当某一种技术或文化对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时,社会就呼唤教育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之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公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要素。全面实施普及性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向教育发出的强烈呼唤。
一百多年来,我们一直是踉踉跄跄地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且总是慢半拍。百年沧桑有着太多的民族屈辱,这都是因为封建社会长期封闭保守的发展,使我们的信息意识麻木了,面对世界发展的呼唤不能做出及时的反映和恰当的对策,所以就处处被动挨打。我们的国民太需要信息意识的教育了,面对信息时代的呼唤我们不能再慢半拍,而是要努力成为信息时代的弄潮儿,信息时代应成为中国的时代。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呼唤教育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载体。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掌握使用者的技术水平。
自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之日起,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日新月异,它的先进性每天都在接受着新的挑战。某个行业的发展一旦得到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这个行业立即就会显现出无限生机。各行各业的先进性和效率总是以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以及使用者的技术水平为基础的。而使用者的技术水平取决于教育。教育不能培养出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掌握了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的劳动者,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也就不能够得到发挥,进而本行业的先进性和效率也就不可能实现。由于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因此,培养劳动者掌握信息技术就不是某行业或某一社会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这样,由国民教育来承担这项任务就成为必然。教育,是信息技术推广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三、作为支柱产业,信息产业呼唤教育协同培育潜在市场,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进入九十年代,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的支柱产业,美国是这样,日本是这样,中国也不例外。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产业。
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市场发展对教育的依赖性更强,人们的信息意识和技术能力对信息产业市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刀耕火种的方式生存,用站在山头向对方喊话的方式来传递信息,现代信息产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相反,当公民有了强烈的信息意识,掌握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他对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要求就会更强烈,进而形成了一种潜在的市场需求。世界公认,美国九十年代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归功于八十年代末兴起的信息技术教育。而我国要想使信息技术产业得以良性的持续发展,不强化国民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不行的。信息产业既是基础性产业,也是尖端性产业,因此,没有信息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当今世界是一个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世界,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军事、经济和教育。而高、精、尖的信息技术即是高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军事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更是改善教育手段的关键。科技与军事的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来提供人才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占领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抓住了焦点也就抓住了制高点。信息技术是竞争焦点中的焦点,信息技术教育是制高点中的制高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要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认真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
从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支持国家安全的两个要素,一个是军事安全,另一个是经济安全。现代战争就是信息战 ,未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信息经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国民信息技术素质,对于巩固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提高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从战争情报信息处理、到战况分析、再到武器装备和战争指挥,战争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军队官兵的高素质之上的,其中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素质。
世界普遍认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自有知识产权贡献率越高,发展的持续性和经济安全就越有保障。目前,美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国外知识产权占有率是6%左右,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对国外知识产权的依赖性却占到了53%以上。我国信息产业对国外知识产权的依赖性可能还高出这个水平。国家军事、经济信息收集处理的技术和设备若对他人形成依赖性,这对国家安全将是一种很大的威胁。而彻底改善这种状况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在于信息技术的国民教育。
五、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人的基本文化素养
篇8
关键词:国外;价值观;教育
西方家包括亚洲一些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开始重视类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动向。
一、美国的价值观教育
在美国,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名称,但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都设置有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课程。无论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还是斯坦福大学,每个高校几乎都设置类似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的通识课程,如美国历史、哲学、宗教、世界文化、美国文化等课程。只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必修课,而美国学校的通识课程大多属于限定选修课程。为了保证学生的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美国各大高校还设置了相关的机构来保障价值观教育的顺利进行。例如,“哈佛大学设有大学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负责大学生的教育与辅导;另设核心课程委员会(Committee of Core Curriculum),负责规划推动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在美国政府看来,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通识课程具有设立的必要,政府必须把其放在观点地位;在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看来,这类课程必须开设,不仅是由于课程本身的科学性,更是保证学生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顺利进行的合法保证。并且,此类课程开设的正当性、正当性很少受到质疑,在美国已成为一种共识。
二、英国的价值观教育
英国作为世界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祥地,最早建成相对先进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牛津、剑桥等闻名于世的英国高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高度重视伦理道德课、宗教教育课,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另外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道德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多得到官方资助,可见英国政府对于公民的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视。英国在学校中加强对“英国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当性。目前英国的高校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学生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不仅是一些少数族裔缺乏民族认同感,而且一些工人阶级白人家庭子女也存在这一问题。单纯的被国家推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当性,而价值观能被普通民众认可接受才是真正的正当性。
三、德国的公民教育学
德国不论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世界各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举世闻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最早明确提出和积极提倡“公民教育”,并发表公民教育专著的,也首推德国学者和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德国的公民教育,更确切地说,德国的政治教育是德国社会的核心任务。德国人坚信,一个民主的社会需要有在政治上受过教育的公民。民主的公民教育,其目标就是传递民主的意识、传授民主的知识、培育民主的能力,以便能够在政治的运行过程中起到作用。当代德国公民教育作为统治集团政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旨在促进公民政治认同,确立和巩固政治权力正当性的“意识形态性资源”。
四、俄罗斯的价值观教育
俄罗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其内涵不尽相同,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乃至方法上都具有阶级倾向性、时代性特点以及民族传统特质。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不复存在,社会制度的变化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当前,俄罗斯的类似课程设置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高校把它命名为“公民教育”课,另一种是部分高校把它纳入到“社会科学”这一门类课程中去。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决议》这两个精神文件的指导下,俄罗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了公民教育课程,这是在俄罗斯高校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法制、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它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及民主化、法制化的学校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俄罗斯历经时代变迁,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价值观教育却一直被政府放在突出位置,不仅由于价值观教育对于培养合格公民具有深刻意义,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因此“公民教育”课和“社会科学”课必须开设,强化价值观教育成为各国灌输其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因而在高校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成为必然的选择。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高校设置了与中国“思政课”相似的课程,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具有正当性,无一例外,因此课程设置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各国的高校、民众基本对于价值观教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基本认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当性。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学校 德育建设 思考
一、前言
学校德育建设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核心工作。近年来,我校在学校德育建设方面上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依然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在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强对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视,提升教育事业的水平。[1]
二、必要性
在当今国家和社会的背景下,道德失范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关于社会道德滑坡的议论更是不绝于耳,于是,进行社会道德的重建,尤其是加强中小学学校德育建设的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明确规定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战略任务。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化教育引导必须从中小学生抓起’从中小学教育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三、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的意义
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由德育、智育、休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德育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能被取消,也不能被代替。任何社会、任何阶级的教育都不能没有德育;没有德育的教育就是不完整的教育,而不完整的教育是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
1.加强德育建设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如刚正清廉、公正无私、自强不息、尊师爱幼、舍已为人、勤俭务实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千古名句传遍海内外,至今在人类文明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正是这种美德哺育着我们中华民族,形成可贵的民族精神,使我们的国家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受欺凌而不屈,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更应该使其发扬光大,使之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一起发展。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有振兴的希望,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光明的前途。[2]
2.加强德育建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当前正提倡教改,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科学含义应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或“全面素质的教育”。目的就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而在诸素质中德育无疑应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即使拥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强健的体魄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不会起有益作用。古往今来,“有才无德危害社会”的人也非少数。多年的教育经验也表明,大凡做出突出成就或读书最好的人不一定是那智力最优秀的孩子,而是有着健全的情感和心理素质,意志坚强、品德高尚的人;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当今孩子和以前几代相比智商要高出过去的孩子几个百分点,而在情感、意志、心理素质即情商方面都低于二十个百分点。这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注重智商的同时更应注重情商的培养。人云:“浇花要浇根,教人要教心”。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应该抓住根本,从德育入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把德育放到首位。
四、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的措施
1.认清形势,全面审阅新时期的小学德育
市场经济对小学德育的影响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双重性是一致的。我们应该站在历史高度,以战略眼光全面审阅其双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竞争性是市场经济最突出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表现。市场经济的主体为寻求拓展生存空间,必然展开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生活在这一社会氛围中的学生将不自觉地受到社会薰陶,随之形成刻苦学习、积极进取的学风。第二,有利于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要求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每个主体都必须具备生产经营自,每个主体都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要求必然引起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和主体精神的完善。第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活动的开展,都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和保障。这必然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从而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2.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践能力和思想水平。其次,要改善社会环境,并加强网络的治理工作。学校要采用集体教育方式和个别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分析、学会判定和调控,增强网上的自律意识,回避网上不健康内容。最后,要创设好的家庭环境,使学生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通过和家庭建立联系,明确学校道德教育的要求,从而使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子女进行教育或施加影响。
3.统筹兼顾,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设与指导
(1)进一步推动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具体地说,在价值观上,要反对拜金主义的金钱观,提倡奉献精神;在道德观上,要反对极端个人主义,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在生活观上,要反对享乐主义,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观上,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培养跨世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德育首先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把小学德育工作纳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去,运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辩证地阐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基本理论,颂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法治标,德治本,法惩外部罪行,德崇内心廉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德育建设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德育建设工作,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一、通过学校教育向社会教育的输出,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学生上完一天的课程离开了学校或者学生完成了学校教育的内容之后就会走上社会。这个时候学生其实已经开始接受社会教育。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是孩子接受社会教育资源完成自己人生使命的最佳途径。在图书馆里面,孩子可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中让自己的精神成长得更为坚韧,通过阅读,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在体育场,孩子通过足够的运动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强壮。在电影院,孩子通过宏大的视听盛宴让心灵更为舒展。走出家门,走向一个个名胜古迹,孩子能够看到更为多彩的世界,增长知识和见闻。走进博物馆,各种古生物化石和矿石、动植物标本、宇宙中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会让孩子获得大量的学校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观,学生的奇思妙想会更加丰富。踏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孩子接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不屈的奋斗和顽强拼搏的豪情,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教育资源如此丰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共同发力的结果,社会教育资源,像图书馆、电影院、博物馆、体育场、文化宫、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都要向孩子开放,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接触到来自不同教育层面的教育资源。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来看,城市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资源要更多一些,农村孩子则接受到的少一些。国家在分配教育资源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个现实问题,尽可能多地向农村倾斜,让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果在农村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体现。当然,单纯靠教育行政部门是无法让社会教育资源起到明显作用的,政府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反复权衡考量,让社会教育资源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作用发挥得更加明显。
二、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让教育越来越和社会紧密融合到了一起。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生事物每一个都和教育发生着关系。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通过社会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输入,实现学生学习广度的不断延伸。以翻转课堂为例,孩子要想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就必须依靠互联网这个学习路径,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实现教学内容的学习。以课堂教学的班班通为例,教师要想让孩子接受到全国最优秀学科教师的教育资源,就必须依靠班班通这个平台,这样才能使教育资源连接到教学平台上,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学。以孩子的课后辅导为例,教师要引导家长和学生多利用互联网资源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使孩子的学习更为便捷。以班主任和孩子的沟通为例,以前要想和家长进行沟通必须是老师家访或者托人带话让家长到学校来,但是现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已经让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不用出门就可以视频对话,不用碰面就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社会教育资源的不断输入,让学校教育的力量更加强大,也让孩子接受终身教育的渠道更加广阔。
三、通过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从社会教育呈现的形态来看,社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从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教育的施行能够弥补和健全国民教育制度和国民教育体系,让国民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社会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社会教育能够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的大幅飞跃,突出实践育人的教育成效。但是,要想让青少年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学校教育必须和社会教育协同起来。社会各个方面都要树立起一N“大教育观”,要让社会教育的作用发挥得更为彻底。在国家经济允许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建立有序、统一、合理、高效的社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局面一定会成为现实。当前,针对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已经提上教育的日程,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共同培养目标已经确立,最关键的还是在步伐的迈进上,学校教育要大胆一些,紧跟时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医保稽核管理办法
- 下一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