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素质教育的重点

篇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培养学生“自主”观念,重视学生自我发展

要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其从中尝试学习的快乐体验,引导学生愿学、会学、乐学、爱学,首先得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要求学生学会确立自我发展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近期小小目标。同时计划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然后再培养学生自我监督的习惯,教师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能时时想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视学生为“学习型的老板”,为学生创设更多自我锻炼,自我表现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激发其潜能,最终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

二、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堂四十五分钟是进行教学的宝贵时间。这短短的有限时间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以“情景问题”的方式复习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同时,提出“达纲目标”,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想去练去问,必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最后教师针对大部分学生的疑难知识点进行全面重点讲解,这就避免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成机器”的弊端,在-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导演”,而学生是真正的“演员”。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将得到了培养。月月日日如此训练,周而复始,学生的素质将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

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一技之长

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教育应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发现人才且重视塑造人才。课堂四十五分钟固然是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主要时间,然而.课余时间也是学生们进行素质锻炼的广阔天空。有的学生爱好吹、拉、弹、唱,就让他们到音乐室进行锻炼与提高,有的学生对运动感兴趣,就组织他们去踢球、投球……总之,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兴趣与爱好,就尽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有目的地进行锻炼与提高。也许有些人担心这样做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其实未然。社会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教育应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专业人,使其在相应领域内大显身手。

在教育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素质,不仅要为他们提供条件,还要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一些竞赛项目,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的作用,培养其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占有一定的主导地位。如:在建立班委会时,就可根据其人的特点,给予相应的职责。这样既可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约束力,又可以使其在实事中培养处理,解决事情的能力。就科任教师而言,仍可以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设立“学科标兵”,分层管理,实行岗位负责与淘汰制。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初中 英语教学 素质教育 思考

一、 引言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培养大量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初中时期,学生逐渐成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在这个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为应试服务,脱离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手段也乏善可陈。这种填鸭式的被动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建立。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铺开,不少教育专家意识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是现今广大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点工作。中学英语的教育目的,不仅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鉴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热情,将素质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融入英语教学里去。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与自身的生活其实是紧密相关的,在课程上学习的英语知识可以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英语的应用价值,自觉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形成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二、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重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英语建模能力的培养

有人将英语比喻成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英语运用能力是一个成年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首先应该重视学生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对相关英语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教师们不能仅仅只是将教材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重视对这些知识背后的原型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知道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更好地了解知识的用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场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构建适当的英语场景,是运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大前提。让学生构建英语场景,也就是要求学生亲身体验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教材中选择一些场景,也可以从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中选取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场景训练。最后,还可以创造条件让学生将构建的场景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英语的乐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

(二)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个教育经验丰富的初中英语教师,应该能够充分挖掘出英语教材里蕴含的启发性材料,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启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和思考。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开放式的课堂教育氛围中,往往会萌发出大量的新思维,此时,教师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教材的教授,而是应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课堂内容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启发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人观点,耐心倾听他们的思想,平等地参与讨论,这样的角色转换不仅能让教师与学生更好地融为一体,增进感情,同时还能够从过去枯燥的课堂氛围中解脱出来,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让学生可以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表达出来,课堂气氛更加活泼,学生打开思维的禁锢,畅所欲言,有利于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对话者,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诉求。对于初中教育来说,课堂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场所,也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场所。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逐渐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只有在教师全面理解了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后,具体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观才有可能不断被激发出来。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与学生的平等教学环境,重视赋予学生平等学习的权利,因材施教,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一种自我探究的学习,而不是仍然拘泥于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最后,不论在教学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初中英语教师都应该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时代在进步,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教师必须要加强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才能够保证素质教育能够在课堂上得以顺利实施。

三、 结语

未来的国际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鉴于比,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做到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更好的素质教育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丽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成才之路 2011(7)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素质教育 途径

21世纪,和平和发展是它的主旋律;而竞争则将是它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不论是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竞争,还是经济上或科技上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素质高低的竞争。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方向。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学科,它在素质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思考。

一、认清思想政治课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全面的育人观。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变革。

学生进入到中等职业学校后,其学历层次不算高,如何能在激烈的竞争社会中立足呢?这就需依靠他们的专业技能。他们虽然理论知识不够深厚,但技能娴熟,一到用人单位马上就能上岗,适应性很强,工作也很安心,颇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十分看重学生的技能等级。然而在这种招聘标准的指挥下。学校为了使学生在竞争中取胜,将技能等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导致学校抓技能、任课老师抓技能、班主任抓技能、家长抓技能,在这种“全民抓技能”的氛围中,难免出现“重技轻德”的弊端。这种错误的导向,往往造成政治教师忽视思想政治课教学,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看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逃课,或者政治课的理论知识虽然背得很熟,考试成绩也很好,但他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这样的情况从反面来讲,思想政治课程在育人方面存在着不足。

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认清、认准思想政治课程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课程落实素质教育才有可靠保证,才能为实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供可能,克服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就业率,重智育轻德育等现象,从而真正实现从传统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才能在思想和实践中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使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

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它包括教师的政治立场、政治品德、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等,这是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关系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因为只有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才能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准确无误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其次,政治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教师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只有具有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教师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起到示范作用,这正是我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

最后,思想政治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把课本中较抽象的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讲得具体、生动、通俗易懂,把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实践的行为准则,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多种能力,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融会贯通,使书本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转化成一种教学才能。

三、认真备课,驾驭教材是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结合实际生活认真备教材。

思想政治课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和载体。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做到生动具体地联系实际,才能克服单一说教、照本宣科的教学现象;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接受教育,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多种能力。

(二)结合教材内容备学生。

一个优秀教师在认真备好课、讲好课的同时,绝不会忘记备学生。同一班级的学生无论性格、爱好,还是生活环境、知识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会各不一样。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备课、授课时一定既要考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兼顾不同学生,因人而宜,站在学生角度去考虑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渴望得到教师什么样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使其在今后的人生设计中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服从社会需要,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相贴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

四、重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思想政治课渗透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思想政治课渗透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一)掌握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巩固和发扬积极的思想主流,促进其思想的健康发展。

当代学生是思想敏锐的一代。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怀有较大的兴趣。然而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转向抽象思维,重视理论与现实的联系,大胆质疑教材与教师课堂讲授,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状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可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当然。学生渴望了解的热点问题多种多样,有的与教材有关联,有的则没有关联,还有理论与现实碰撞在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差的。对此,仅仅凭借思想政治课的有限的课时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的。但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完成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又必须解决不可。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归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对于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于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时事专题讲座。对于因缺乏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而产生的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让对垒的双方各抒己见,逐渐辨明是非;亦可采取黑板报的形式,给予正面的科学的回答。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住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贴近现实生活,把握职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篇5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其学科特点,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好德育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因此,全面实施素质教学,对于该学科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显得格外重要,还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知与行的统一,以满足对于思想政洽课的教学的更高的要求。仔细分析初中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得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能够得以全面的提升;二是使得使得学生的政治觉悟水平、思想品德有所提高,能够更好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关于在政治课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以下几点体会。

一、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因为“打铁先要自身硬。”这里所谓的教师素质,主要从两方面探讨,一是教师的道德觉悟、言行修养要进一步提高;二是教师的自身的业务能力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要更新,要更加扎实。只有做好这点,才能有效的推行素质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不断实践,使得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具有深厚学科知识的教师来说,还应该积极提倡参与实践活动,使得自身的业务能力加以提升。要求教师对于教学研究应该积极参与,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善于总结,并勇于实践,为了更好有效推行素质教育,应该对于学科教学的好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和掌握。

第二,不断学习,使得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目前,深化改革进一步发展壮大,相应的政治理论正在不断发展和丰富,政治教师绝对不能满足于学历所代表的知识水平,不能局限于原有的知识框架,而应该不断更新、不断学习新知识,这样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满足政治深化改革的需要。

第三,努力做到以身作则,明确正人先正己的原则。教师应该用高尚的言行举止来带动学生,让学生自觉地进行修心立品,以高尚的师德作为学生的楷模,体现出教师的伟大职责。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方面。(1)举止上,应该注意处处要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教师应该首先做到;(3)言论上,教师应该做到对国家、对社会和对学生负责,即便对于某些社会问题存在一定的不同看法,也不应该去误导学生,在学生中间去发表不恰当的言论。另外,教师还应该热衷做好事,使得在学生中传扬美好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则依然是初中政治课堂素质教学的主要渠道。在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下,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课程。只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同时,对于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让学生较好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改善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实际的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则是运行“读、议、讲、练”的四字教学方法。所谓“读”,则是要求学生应该对于最为基本的知识进行掌握,应该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提高读的质量。还应该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下,对于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讲解,明白精读和读懂的区分,从而更好掌握基本知识。所谓“议”,则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学习的过程,这是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教师应该在掌握好主体的前提下,进行思维的开拓,并进行发散性的引导,使得学生的观点得以充分表达和发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有效培养。所谓“讲”,则是教师对于关键的重要问题的讲解,对于学生进行及时的解惑和纠偏,对于课堂中的重点知识要点应该进行重点的讲解。所谓“练”,则是应该让学生培养能力和知识巩固的环节,还应该及时对于教学存在问题进行补缺处理,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树,让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巩固。

对于不同的课题,我们应该积极思考而采取不同的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充分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探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的适用性,比如讨论式、导读式、探求式等等。应该明确的一点则是,一定要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能够完成好传授知识的要求。同时,还应该使得教师进一步发挥德育教育功能,使得学生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觉悟也能有所提高,做到知与行的统一。

篇6

【关键词】美术课程;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引言

课程改革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通过研究证实人类大约有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特长运动、增长形象思维等九种智能。我们的教育应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注重生态性教学

适应工业化大潮而加速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时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教育希望能快出人才,因此靠大量灌输知识来培养知识渊博的人才,可是结果适得其反,带来了灾难性的结果。虽然学生得了高分,学到了知识,但是却严重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生态结构,使得学生失去了创造能力,也使得学习环境受到了污染。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关键就是掌握好一个度,处理一切问题要把握好这个“度”,它是和谐发展的。在教学中还应着眼于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使得教育的真正意义受到了破坏。

通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我们得知保持教学中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课程内容的多样化就象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学校美术教育应不仅在技术教学中积极拓展生存的空间,还应一个学生多种选择学习的模块。

二、去真正的感悟艺术生命

“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教育,感悟是艺术生命教育的方式就是生命教育。佛教中“拈花微笑”就是关于生命感悟的一个故事:“古印度一位传布生命道理的老师叫释迦牟尼,他常常讲说生命的真谛在丛林花树中,也就是后来他弟子记录下来的《佛经》。据说有一次讲课中弟子都在等待他说话,可是他却忽然沉默不语了。他捡起一朵地上的落花并传给每一位弟子看,大多数弟子们都不懂是为什么,其中叫迎叶的弟子就向老师微笑了。释迦很开心,把花递给迎叶,表示一切生命的真谛是心与心的领悟而不仅仅只靠语言文字。”

高中美术教学在当前的文化情境下,都会有一次自我解放、自我觉醒的机会。就像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变革或者社会转型一样,不仅带来了困惑、矛盾、冲突,也带来了希望和激情。站在这历史的关口,回想高中美术教育走过的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的美术教育正继往开来。

今天,美术教育正用文化教育代替了知识教育。人们更清晰的看到这个变化是美术教学观念的一次洗礼,而并非是单单的教学原则、方法和策略的改变。

三、注重教学生活化

美术的教学应当注重生活化,作为美术的教学来说应当是教师同学生的一次双方面的交互。因为,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教师同学生之间不仅能够分享到彼此的经验和知识,而且对于彼此的情感交流也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生活化的教学还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环境的情感设计。它的设计重点就是在于怎样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充满自信的、民主的、互助的氛围当中去专心致志的学习。我们可以适当的在楼宇当中悬挂一些学生们自己的书画作品,在节日里举办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展览等,相信这样一定能够让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当中得到不断地提高,情操得到陶冶。

当然了要从生活中来,也要到生活中去。有的时候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学生在生活当中所熟悉的事例当作是美术鉴赏的教学材料,这样绝对能够让学生感到由衷的亲切、自然、乐趣,从而不断地去引发学生的对学习美术的求知欲望。在当学生充分地掌握了这些贴近生活的知识之后,就能将其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样就能够体验到所学习知识的美,能够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成就感。

四、关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在素质教学下的新课程评价理念,其实就是要体现出美术的一个多样性、个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应当一改以往的传统评价模式,如:让学生画画的具体内容、形式等,作为素质教育的教学评价应当是因人而异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他评,以此来体现自身的主体地位。在评价的过程中,特别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当中各科内容之间的联系,美术同其它学科是不一样的,不是靠简单的拼凑就可以的,更应当去要求学生找寻科学的真理。

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评价的同时,开阔视野,从而来提高学生的个人的修养以及综合素质。让他们知道在面对着自己的生活和内心需要的时候,他们有着自己的审美方式。面对着生活,发现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获取到快乐。

结束语

素质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当下,在美术课程以及教学方法上面的选择上应当因地制宜,应该选取复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要注意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评价。因此,教师在教学生必须应当选择一个能够结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要充分的发扬创新精神,以此来让高中的美术教学道道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尹少淳主编.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应试教育”是淘汰选拔的教育,用汰劣来“选才。’面向的是少数尖子学生,它紧紧围绕着“升学”这一目的来设计培养目标,它不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而素质教育则不同,它切实反映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它强调潜能开发、心理素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教育。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如何健体、如何生活、如何审美等,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成长奠定基础。

物理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难以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较大的优势,该文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1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的素质

物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基础学科,它与日常生活实例联系非常紧密。许多例子展示了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地应用电化教学手段把一些较常见、直观的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叫学生去观察,总结物理规律。例如讲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内容时,我们可以放一段录像片把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形象展示,叫同学们观察、分析并总结规律;又如讲摩擦力方面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许多同学不易理解,可以放一段汽车后轮打滑的录像,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经过分析能够加深理解。经过长期的洲练,学生们就能养成一种仔细的观察的习惯。

2 培养联想思维能力的素质

物理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通过观察能够分析规律,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联想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液体压强公式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柱形物体对水平面产生的压强以及压强公式的有关推导的录像,然后提出液体产生压强有什么规律呢?启发学生由此而联想,分析后设想一个小液柱,最后再放一段动画效果的小液柱,让学生自己推导,总结规律。又如重心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编辑一段录像,也可以用实物投影展示“不倒翁”的例子,进而纠正生“重心一定在物体上”的错误观念,为以后处理不均匀杠杆的重心问题打下了基础。可以说联想思维对学生知识体系的熟练掌握,思维的扩展尤为重要。

3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素质

创造思维首先起源于联想,有了一定的联想思维基础,经过分析、设计就会有创造。中学物理电化教学不但要注重培养联想思维,还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使学的东西真正“活”起来。比如讲阿基米德定律时许多教师直接做实验,验证排开液体的重量等于物体受到的浮力。我在教学时首先启发学生猜想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是否与物体密度、物体形状、物体体积、液体密度、排开体积等有关?然后再一段一段地放预先摄好的录像证明展示,叫同学归纳总结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而叫同学设计出验证该定律的方法;又如讲微小形变的观察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出方法等,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培养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素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学物理电化教学不但要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做实验,特别是指导学生亲自上台做实验,并进行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观察并指出一错误操作;还可以引导学生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并让学生上台演示,讲述,让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这样把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以后他们的学习,甚至从事科学研究都很有好处。

5 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的素质

在进行中学物理教学时,还应注意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关于能源,环境变通常识,科学家的故事等,有的老师教学中不讲或讲得不生动,我认为这些应当引起足够重视。老师可以摄制一些录像片,比如包括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违章操作,编辑一些科学的故事。让学生观看后从自己做起,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爱祖国的“四有”新人,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6 培养自学能力的素质

篇8

一、电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世界面临着竞争、世界面临着挑战、教育首当其冲。人们受旧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和禁锢,对教育现代化缺乏认识。部分教师认为,他们的教师就是用“黑板和粉笔”把他们送进大学的,之后又当了教师,他们也可以再用“黑板和粉笔”把他们的学生送进大学继续深造。当大部分教师已步入声、像、影的多媒体电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迷宫时,这部分教师才如梦初醒,才意识到电教媒介是不能用“黑板他粉笔”代替的,而电教媒体的作用是能比较生动活泼地描述事物隐蔽的诸多内在因素不可缺少的手段。这就是电化教育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全部展现于课堂,从而知道太空到海底、远古到现在、自然到社会、异国到本土、宏观到微观的世间万物,都可以通过电教的手段展现在学生身边。除此之外,电化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可再现数以万计各种类型一事物就诸事、并能远程教学。这就达到教育的全员性与个性的关系、整体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体性与基础性的关系,达到“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才”的目的。

二、电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电化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设计,它以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发挥着更好更大的作用。

(一)促进素质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六个原则:即,终身教育原则、民主群体性原则、可渗性原则、基础知识领先原则、扩大教育阵地原则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原则。电教在教学中,这六个原则教可以发挥好的作用。

1、电化教育实施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使社会成员享受终身教育的迫切要求。实现终身教育,教育必须在时机、规模和质量上保障。电化教育可以在这三点上发挥作用。

2、化教育可以使教育更加民主化。传统教育受社会制度、学校规模和学习者经济条件的限制,做到民主化有一定的困难。电化教育的开展,使教育的规模扩大,对学习在经济上的要求不那么高。因此,有可能使教育走上民主化和全民化。

3、电化教育可以保证教育的可渗性。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学校体系的组成也应具有横纵向两个方向的可渗性,一方面,低年级的高材生有可能就原来所学的专业跳入高年级学习,是纵向的可渗性;另一方面,同一年级学生可以到不同的班组听课、可增强互相联系和沟通,也可改变原来所学的专业特长,是横向可渗性。此外,电化教育在扩大教育阵地,使教学的组织形式更具有灵活性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对教师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比原先更多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来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学到比原来更多的知识。

要提高教学效率,主要是提高学习速度。时间性速度。电化教育教学能缩短教学时间,也就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具体谈电化教育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方面的具体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1、有助于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多样化、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本身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况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样器官,再配以教师有计划的讲解,对学生提出复述等要求,能使本来比较抽象的枯燥的材料学起来感到容易。

2、有利于提供感性材料的认识

在学生学习的教材内容中,有些可以通过参观、演示、实验等活动直接提供有关事物的感性材料,但是大量内容是不必要也可以直接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的。首先,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再现或使学生直接接触所有学习的客观事物现象。其次,有些客观事物现象即使学生看了外形,也不能见到其内部的工作过程。如学生学习物理课的“气压机、水压机、内燃机”部分或化学课中的“合成氨”的生产流程,可以到工厂进行参观。另外,有些知识反映客观事物的一个时期的发展过程或一瞬间活动;大至宇宙空间、小至微观世界、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实际生活中不能直接取得感性认识材料的。电化教学的充分利用,可用幻灯、投影、电视电影,电子显微镜进行各种间接处理,使学生看得清楚,从而获得有关的感性材料知识。

3、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智力的发展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了智力。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的教学中,有些概念、原理的学习要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现代化教学技术可以帮助这一过程的进行,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

4、有助于技能的训练

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提供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各种范例,使学生了解应如何去应用知识、进行仿效。录音和录像不仅能反复播放,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仿效,还能给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信息,录下他们的朗读(或动作),与正确的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找出缺点、加以克服。这样就可帮助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形成技能。利用录音带训练语言学习,可训练阅读技能、利用录像带训练动作技能,不仅正确率高,而且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

5、便于知识的巩固和发展

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帮助下,由于教材和教法直观、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而能提高知识的成效。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眼看、耳听,而且还有口说,手动等多种分析器件参加活动。这恰恰是提高识记成效的重要条件。还有,电教手段有利于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结合,可以提高记忆效果。更重要的是,电化教育为学生通过复习、反复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知识也得到了较大的巩固和发展。

6、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质量、照顾个别差异

篇9

关键词:教养方法 涵养方法 迁移方法 主导作用

在物理教学中,对素质概念和素质教育的理解及素质教育的实施和要求的探讨具有有实际意义。为此,我查了十多种杂志上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当前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从内容,形式,要求和实施提出一些初步设想。

一、素质的判断和发展形式

目前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和认识虽没有统一的观点,但对素

质教育的判断已趋于一致。人的素质高低可用个体行为表现进行推测,高素质者能对各种环境和事物,尤其对意料之外的或从未从事的或从未遇到的事物与环境,能够进行正确或较好的处理,这一结论与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的核心观点,“学会生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与日常生活一致的;在自己学过的专业领域取得成绩,被称为“能力强”,而在相当广的领域中取得成果的人被誉为“素质高”。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根据调查、研究、归纳出了在教育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素质的四种方式,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渗透。

教养方法:通过制定各种律已性条文和守则,教育和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和遵守并养成某些习惯:从而使遇到事件时表现出相应的良好学习习惯。

修养方面:通过学生自身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提倡指导和辅助学生在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律已:从而使学生在上述各种守则所涵养和未涵养的范围内,要求自己选择自我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

涵养方法:通过各种渠道扩展学生内涵,提高理性积淀的内容和水平:使学生对不熟悉和未通过的环境和事物,做出客观上被认为正确的行为选择.

迁移方法:通过将所学知识和已有能力迁移于其他的领域解决问题,成功应变.达到完成新领域中任务.

涵养方式和迁移方式适用面较广,更具有内在,能动和本质的层次上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特征.特别是能力迁移,当迁移的领域与原培养领域距离越远,说明学生的应变能力越强,生存能力越强,素质提高

二、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方式的保证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的组织与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与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没有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新性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教师的科学素质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1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也、勤业的精神,教师为学生的敬业、勤业、乐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教材。3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精心地设计和控制教学过程。4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的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进修教学论、课程论物师教育学,物理心理学、教育测量学、智力心理学等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修养并结合教学进行教育研究,以逐步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此外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还要求教师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成为“全能型”、“创造性”的教师。

三、物理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忘记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人的人体和集体的统一,协调发展。只有认清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正确掌握素质教育在课堂教育中的规律。

1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就使受教育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使学生的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物理现象的展示、实验现象的发生开始,就要让学生注意观察,掌握现象的特征,开始认真地思考和猜想、判断当一系列的思维活动,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广泛讨论,看能否透过“现象”抓着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使学生自学、主动地进入了知识获取的过程。

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去。这必然遇到一个时间和空间问题。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给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40分钟稍纵即逝,在实践上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就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过程去,要做到:

2.1合理处理好材料,做到详得当,主次分明,本质问题要突发出强化,主要问题要单刀直人,防止突泥带水,充分展示学习内容的实用意义。

2.2教学思路要清晰,要围绕中心内容展示,层次要清楚,过程要流畅,过渡衔接要自然、要精心设计。

2.3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掌握清楚,思维障碍要了如指掌,问题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提问要有技巧,因人设疑、灵活多变。

2.4课堂教学结构要严谨,前面的教学内容因是后面的“铺垫”,后面的知识因是前面的发展,一环扣住一环,环环扣紧。

2.5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的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以情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以情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靠老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停顿,话语的抑扬顿挫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来减轻学生的疲劳,以获得教与学双方最佳的配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电工电子学

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体系是由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这三大部分组成的。其中专业基础课程以基础课程的理论为基础,在服务于专业课程需求的同时,也面向本专业的实际应用。因此教育界将专业基础课程称为各专业知识结构中的“腰部”。因此,学生在专业基础方面所具备的素质对其后续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素质教育”是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专业基础课程的典型的特点是:既有系统、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又有丰富、多向的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完全按照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那就会使课程内容基本浮于理论面上,成为理论课程的教学,没有体现其实践性;但如果过多地讲授实际应用的内容,又容易使课程理论基础薄弱,偏离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如何紧密结合专业基础课程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的现代教育观是我们近两年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的主要目标。下面将我们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的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一、构建符合现代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具有“素质教育观”的课程教学结构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深入了人们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现代工程师必备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即:除了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外,还要具备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院校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为此,我们对“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结构进行了新的规划,新增了“计算机仿真设计”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实验教学环节一道形成了相互联系并各有培养目标的有机整体。该课程教学结构设计分工如下图所示。

该课程教学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理论教学、EDA教学、实验教学。从整体结构上可以看出:所要达到的培养教育目的符合现代工程师必备的三项素质的需求。由于课程设置是按照“电工电子学”和“电工实验”这两门课程分别实施的,因此就把EDA教学分别融合在上述两门课程中,但在理论课和实验课中的EDA教学内容不尽相同,理论课程侧重于利用EDA手段形象地分析理论问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实验课程则侧重于利用EDA手段进行电路系统设计,加上实际动手的实验便形成了“电工实验”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

二、构建“面向工程化”的体现“素质教育”特点的教学主线

“电工电子学”课程在内容包括电路分析基础理论、磁路与电机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诸多环节,基本涵盖了电学和磁学的绝大多数内容;教学实施环节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学实施方法上,分为课堂讲授、实物动手实验和EDA分析设计。这些都反映了该课程体系内容多、环节多、方法多的特点。但这一些特点的负面影响是容易给学生造成杂乱繁多、遇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觉。而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教育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知识结构的整体感、系统感和框架感,因为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影响很大。

为了使“电工电子学”这门电类专业基础主课的教学具有整体感、系统感和框架感,使课程教学面向工程化,使课程体系的内容贯穿着一个清晰的思路、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中心问题,我们采用了“以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典型模型的技术需求作为课程教学主线”的教学改革思路。

之所以以“技术需求”作为教学主线,就是使各个教学主题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具有实际工程针对性;之所以选择“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是因为该系统具有综合性,这样做就将整门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个系统之下,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又各有功用的整体。站在系统的高度老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旁征博引,学生可以对整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站在技术环节的角度老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精雕细凿、举一反三,学生可以对有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仔细推敲。

利用系统模型构建课程教学主线,使本课程教学的目的跳出了“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传统认识,而是本着提高能力素质实施了“面向工程化”的系统教学,其课程自身就形成了从理论到实际的完整结构。

三、实施体现“面向工程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着“科学上的合理性”,课堂教学过程我们按照如下思路进行了实践:

“问题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从“系统模型”中的某个技术需求中展开的,使整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具实际性和针对性。

“理论探讨”:相关章节内容及知识点的规范的理论描述、严谨的公式推导、纯理论的例题演算,充分体现出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性。不可因“面向工程化”而忽视理论知识,要打牢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际应用”:结合本堂课提出的“系统模型”的技术需求,以例题的形式或专题讨论的形式将理论内容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归入系统”:把“实际应用”环节中得出的结果放入“系统模型”中探讨其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具体问题。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性地融入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容易遇到的相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可强化学生的“工程化”意识。

本着“艺术上的完美性”,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了“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学热情。

四、继续发挥传统教学手段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工作中确实发挥了其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但是实践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能够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不可因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而违背了高等教育的教育宗旨。

传统教学手段的突出特点是:充分融合了教师的思想、思路和思维方式,是将教师的素质以最为“可亲”“可近”和最为“人性化”的方式传授给学生的方法。特别是在“教书育人”方面,传统教学手段,很容易使教师“由感而发”地引出教书育人的话题和内容。这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参考文献:

[1]秦曾煌主编.电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