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 MOOC 慕课 爱课程 中国大学MOOC 图书馆 图书馆学
分类号 G250
DOI
10.16603/j.issn 1002-1027.2015.06.003
2012年,继麻省理工学院网络公开课之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中文译为“慕课”)在全球兴起。同年底,教育部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同时,为“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进行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与趋势调研,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开始规划并于2013年起草MOOC背景下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指导性文件。2015年4月,历时近两年,历经10余次修改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z2015{3号,简称《意见》)正式。《意见》的将推动我国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积极、健康、创新、可持续的中国特色良性发展道路。本文综述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历程、现状与趋势,就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图书馆学人如何进一步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1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
1.1 发展历程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始于2003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建设方式,经历了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1)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2003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z2003{1号),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通知》将精品课程定位为“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并提出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教材建设等7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z2007{1号),“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启动精品课程集成系统项目,以便集中展示和应用国家精品课程。截至2010年,共建设3910门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本科课程2515门,高职高专课程1043门,网络教育课程209门,军队(含武警)院校课程143门(详见表1)。
(2)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z2011{6号),正式启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该项目旨在建设“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该项目的建设内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知识文化传承创新作用,组织高校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广泛传播国内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展示我国高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对已经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建设一批资源共享课。完善和优化课程共享系统,大幅度提高资源共享服务能力”,即包含三个组成部分: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5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网)。其中,2012年、2013年入选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在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建设的,体现了政策的延续性和发展性。
2011年8月25日,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1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z2011{12号),批准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建设1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7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并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
2012年和2013年教育部分别发文,批准2012年建设3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1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年建设1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继续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推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顺利开展。
(3)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在实施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同时,结合国际上2012年以来MOOC的最新发展情况和我国高等教育教学需求的变化,教育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国内外在线开放课程的现状与趋势调研,规划并制订《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于2015年4月28日正式。《意见》旨在加快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促进课程应用,加强组织管理,明确提出7项重点任务:(1)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2)认定一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4)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5)规范在线开放课程的对外推广与引进。(6)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的师资和技术人员培训。(7)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意见》为在MOOC背景下继续推进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指明了道路。
从教育部历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从国家精品课程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再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国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整体进展与国内外教育大环境与实际需求紧密相连,并逐步形成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和在MOOC基础上发展的SPOC(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等多种类型的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这几类在线开放课程的演变承继关系如图1所示。
2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现状
2.1 总体成就
(1)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成果丰硕。
陆续上线的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含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2011年11月9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网正式开通,由清华、北大等名校名师倾力打造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20门上线。同时,通过镜像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同步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15年4月30日,视频公开课已立项1011门课程,上线810门课程,总讲数为5794集。
2013年6月26日,教育部召开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上线会,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通过改版后的“爱课程”网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15年4月30日,资源共享课已立项2911门课程,上线2630门课程,资源总条数超过72万条。
(2) MOOC及平台发展喜人。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开通,首批16所高水平大学的56门课程上线。5月20日,首批10门MOOC正式开课。中国大学MOOC平台由“爱课程”网与网易公司联合建设,以“爱课程”网为主导。“爱课程”网负责平台的整体设计,与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为开课老师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审核课程内容,全程跟踪开课进度,制作证书、发放证书等;网易负责平台开发和技术支持,并利用多年在互联网运营的丰富经验和优势对外宣传推广等;中国大学MOOC平台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两个官方人口:“爱课程”网和网易云课堂。在强强联合的促进下,中国大学MOOC发展迅速。2014年9月17日,中国大学MOOC用户人数突破100万,成为中文MOOC第一大平台。2014年12月2日,中国大学MOOC选课人次突破100万。截至2015年6月底,“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已与国内的40余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合作,推出MOOC265门次,SPOC 204门次,总访问量高达1.16亿人次,选课人次接近220万。以参与建设高校及课程团队数量、课程及教学资源数量、选课人数等稳居国内MOOC平台之首,而成为中文MOOC第一大平台。
除“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之外,其他较成规模的MOOC平台还有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等。2015年5月23日于青岛举办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教育部选取了“爱课程”网、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作为MOOC平台代表,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高等教育应用”板块进行展示。
2.2 “爱课程”网的集成优势
“爱课程”网在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项目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完成平台功能和服务,助力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共享,自2011年11月9日开通以来,相继推出三项标志性成果――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和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网坚持立足国情,自主建设,以公益性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具有较大的集成优势,主要表现为:(1)集聚与融通全国高校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MOOC和SPOC等多类在线开放课程。(2)参与建设的高校、课程团队最多。(3)课程及教学资源数量、选课人数全国第一。(4)首家发放学习认证证书,提供SPOC服务。(5)独家全程提供全学科编辑服务。(6)完备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7)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教、学服务。(8)首家构建中心站、省节点、校园课程平台三级应用服务体系。
自2011年以来,“爱课程”网坚持公益性为本,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免费提供近4000门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受到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好评。2014年1月4日,“爱课程”网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15年1月9日,“爱课程”网荣获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法兰克福书展、法兰克福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创意工业创新奖“新产品金奖”。“爱课程”网已成为我国有影响力的集聚优质课程和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3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趋势
《意见》是政府层面的用以规范的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的第一份指导性文件。根据《意见》的指示和部署,我国在线开放课程正朝着建设与应用同步、开放与专业兼顾、公益与市场结合、引进与输出并重等方向发展。
3.1 建设与应用同步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最终是为了用。不管是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还是MOOC和SPOC,应用于教学是关键。应用正是MOOC与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相比的优势所在。《意见》强调,要坚持应用驱动、建以致用,着力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广泛应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已经为高校提供了7种建用并重的方式:(1)学生免费自主学习MOOC,学校认定学分。(2)学校组织学生免费学习MOOC,并认定学分。(3)本校老师自建MOOC,并在MOOC基础上为本校学生建SPOC,兼顾大规模的优势和个性化的需求。(4)基于他校MOOC建立本校同步或异步SPOC(不配老师),常见于文化素质教育类的通识课。(5)基于他校MOOC建立本校同步或异步SPOC(配老师),老师在SPOC中为本校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视频、作业、测验等资源和应用MOOC的策略。(6)基于在线课程中心建立本校独立的SPOC,用于本校教学,相当于不对外公开的“小MOOC”。(7)基于在线课程中心建立本校独立SPOC,用于本校教学,并与特定的高校共享,常见于校际共建共享的情况。
3.2 开放与专有多元
MOOC和SPOC都必须基于平台,因此,平台的选择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应用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设平台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建设周期也较长,并不适合每个学校去建设。“校校建平台”生长出一批难成气候的“小土豆”,既不利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与共享,也是一批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普遍担扰。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接受访谈时强调:“高校搭建慕课平台要从实际出发,我们并不主张高校都搭建难以形成规模的小平台,可依托公共服务平台采用云服务等方式搭建专属的慕课应用中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此,教育部将在国内已运行的具备良好公益性、开放性的平台中择优遴选几家作为公共服务平台,并鼓励高校使用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2015年5月,“爱课程”网推出在线课程中心云服务,已经为40余所高校建立适合高校个性化需求的小规模专有在线课程平台,支持高校MOOC和SPOC建设与教学应用,并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功能,受到高校的欢迎。
3.3 公益与市场结合
《意见》指出,坚持公益为基础,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在保障公益性的同时,积极探索课程拓展资源与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方式。这一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对于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可持续发展,促进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奠定了制度基础。以“爱课程”网为代表的平台在保证基本学习免费的前提下,已在认证证书收费、云服务平台建设与维护费、课程租赁等方面进行了市场化的有益探索,初步形成可持续运营的方向。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爱课程”中心负责人吴博看来,“除了学分认定之外,还有管理与应用,学校、机构、平台方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科学化机制,整合技术和应用资源,促进社会参与,促进课程得到最大效率的应用,这是一个生态,要建立起在线开放课程的生态化体系,才有发展前景。”
3.4 引进与输出并重
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跨越国界传播,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意见》指出,对外推广或引进课程应遵守我国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互联网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教育服务的具体承诺,并择优推荐。学校或平台承担课程对外推广或引进课程的直接责任。鼓励通过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和境外平台积极对外推广我国优质课程。鼓励优先引进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且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优质课程。《意见》这一条款既表明了官方对于MOOC引进与输出的态度,又明确了引进与输出的责任主体,实际上确立了引进与输出并重的原则,为规范我国MOOC的输出与引进工作定了基调。
4 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成就斐然
图书馆学一直以来注重课程建设,与其他学科相比,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成就毫不逊色。在精品课程建设阶段,图书馆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不俗成绩,截至2010年,图书馆学、档案学类共有15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有9门是以图书馆学核心课程申报的。这为其后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图书情报类共人选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成就斐然。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MOOC兴起后不久,马费成教授的“信息管理学基础”和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两门课程在改造为资源共享课后,又于2014年9月率先转型为MOOC,这为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的课程建设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并树立了可供借鉴的典范(见表2)。
4 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的作为
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是无可争议的新常态。MOOC与图书馆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起点,主要表现为:(1)均为重要的教育平台。(2)均有广泛的公益性。(3)均以用户为中心。(4)均注重应用。因此,无论是作为个体的图书馆,还是图书馆的联盟或学术组织,如中国图书馆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图书馆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线均大有可为。
4.1 图书馆及其联盟或学术组织
(1)推进终身学习的新工具。
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拓展了教学时空,激发了社会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为推进终身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及所辖区域内的居民提供便利的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在利用MOOC优质视频、测验作业系统和互动交流机制为读者服务时更为得心应手,图书馆只需要解决MOOC与读者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开辟专区,提供学习的终端设备,解决网络流量费用,为老年和特殊读者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等。杭州市图书馆自2014年下半年起组织老年人集中学习MOOC,前两期的课程是由“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提供的浙江大学段治文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武汉大学潘迎春教授的“简明世界史(一)”,深受老年读者欢迎。
(2)高校学科馆员服务的新形式。
学科馆员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之一。MOOC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师们接受起来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人文社科类教师和年长的教师尤其如此。学科馆员在提供服务时,可有意识地介绍和推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的资源(如“爱课程”网免费提供近4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近300门MOOC等),加快教师适应的步伐,帮助教师们抓住时机,更快地将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馆员还可作为课程的团队成员或助教参与MOOC建设,这不仅有利于创新与深化服务的形式,而且还有助于馆员的职业成长。
(3)馆员继续教育的新样式。
馆员继续教育是馆员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MOOC的兴起既为馆员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免费优质的课程资源,其游戏化的任务设计使学习过程充满了趣味,碎片化的短视频更为馆员随时随地学习提供了便利。MOOC本身的考评机制也减轻了管理的成本。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MOOC于2014年9月1日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线以来,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广西图书馆学会及多家图书馆均组织馆员学习并凭成绩或证书认定继续教育的学分。据统计,第一学期结课时共有1.5万人参与学习,1218人获得证书,其中在152名申请认证证书者中,有41人来自图书馆,占27%。
(4)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媒体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宽。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在多屏时代成长的新生代读者眼中,阅读的媒体与符号的区隔更趋淡化,纸书、电子书,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均成为阅读的对象,“大阅读”的时代将会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终身学习重要方式的MOOC,也将成为广义阅读的一部分。图书馆推广MOOC的应用与服务,也就成为阅读推广的新模式。
(5)公益性的合理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MOOC是以公益性为基础的新型在线开放课程,但公益并不等于免费,更不意味其他主体可以随意传播。MOOC课程是与平台绑定的,其公益性的权利主体是平台,在该平台或网站上的学习和观看都是免费的,但一旦脱离平台或网站的传播均应得到该平台或网站的授权,擅自“离站”或下载服务均是侵权的。图书馆及相关组织必须对此要有正确认识,在合理使用范围内,结合自身的优势和服务目标用好公益性资源,或与公益性平台合作,征得其同意,真正成为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的积极正面的助推者。
4.2 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作为半官方的图书馆学专业的学术组织,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仅在推动MOOC建设方面负有宏观指导作用,而且还应为MOOC的应用与推广提供支撑,通过MOOC推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并最终为学科与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落实“国标”的重要抓手。
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是《本科图书馆学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制定的终极目标与意义所在。人才培养是以课程教学为单元进行的,而MOOC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因此,落实“国标”,作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产物的MOOC是当下重要的突破口。教育部要求必须在“国标”中有所反映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也强调,“各地区、各高校要加快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一批资源共享的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可见,从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人手,可获一举两得之效。
(2)协调推荐的应有之义。
从整个学科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规划、协调和推荐优质课程是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协调,即对不同学校同一课程建设MOOC的轻重缓急的合理调配。所谓推荐,即为集体决议的MOOC课程提供专业推荐意见或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体推荐意见。根据“管办评分离”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学科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更多承担遴选评估的职能是大势所趋。因此,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其被动接受指令,还不如提前规划,主动将协调、推荐MOOC建设与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根据《意见》精神,图书馆学MOOC课程的选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通识课或公共课,如信息检索、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名著导读等;二是专业核心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列有图书馆学基础、文献目录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专业)、信息服务、信息分析、图书馆管理、数字图书馆等。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根据各校优势予以调配。同时,应充分发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优势与带头作用,积极推进北京大学“信息素养”MOOC建设,鼓励武汉大学在已建的两门MOOC的基础上扩充图书馆专业系列MOOC或SPOC。
应看到,图书馆学在多数学校仍属弱势学科,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发挥集体力量有计划地遴选并加大推荐力度,加大课程在所属学校中的分量,增加图书馆学优质课程面世的机会。
(3)专业课程群的建设重点。
《意见》鼓励高校间通过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方式建设满足不同教学需要、不同学习需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或课程群。而协同创新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天然优势,因此,多校协同的课程尤其是课程群将主要依托教学指导委员会来组织。在这方面,计算机类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走在了前面。近来,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倡议并联合组建“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组成由相关高校自愿参加的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计算机教育共同体,旨在积极倡导、引领和推进MOOC建设,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创新改革,提高计算机教育的质量,推动教育公平的实践,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内外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地位与影响。
(4)校际共享的突破口。
校际MOOC课程的广泛共享与应用,是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深入的体现,也是《意见》实施的难点。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年的工作会议暨系主任联席会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设置相关议题,推动在学科与专业内部达成共识,共享建设成果。
(5)培训交流的生力军。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MOOC建设已经为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了一个好头,但还需要更多的教师加入。根据教师的现实需求和技术发展,图书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可牵头组织,开展MOOC或SPOC课程建设与应用培训,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事实上,图书馆学已有一批MOOC建设的负责人(如马费成教授、黄如花教授)、教务组织者和研究的先行者,也不乏感兴趣的馆员和教师,完全能够组织起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多样的培训与交流活动,整体提升图书馆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水平。
5 图书馆学人的作为
5.1 学MOOC
无论是图书馆员,还是图书馆学教师,要想在MOOC背景下有所作为,首先要以“学生”身份去注册并虚心学几门MOOC,最好能拿一门MOOC的证书。只有与众多学习者一起看视频、做作业、参加讨论,才能完整体验到MOOC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到底是怎么回事,才能更深理解MOOC老师是如何设计和组织知识点、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也才能体会MOOC学习者的真实感受,还会对MOOC平台的功能有感性认识,为自己参与或主持建设MOOC打下基础。
此外,学MOOC、拿一门MOOC证书,还是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最好方式。据悉,天津市教委要求高校给学完MOOC的老师提供若干奖励,以鼓励老师在建设MOOC之前先学几门MOOC,加深认识。河南大学校领导则规定:教务处每个同志和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要先学一门MOOC,申请纸质证书的费用由学校支付。
5.2 用MOOC
对于教师而言,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教学示范。教师可以从观摩其他老师的MOOC中借鉴教法,改进教学。例如,许多从事文检课教学的馆员和教师在学习黄如花教授的“信息检索”MOOC后,把黄老师的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等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此外,有条件的老师和馆员还可以在其他老师建的MOOC的基础上建立本校的SPOC,用于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而学习过MOOC、了解MOOC的馆员,能够更好地解答读者的咨询,向读者推荐适合他们的免费的“潮课”或学习资源;或为教师们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学科服务等。
5.3 建MOOC/SPOC
条件成熟的教师或馆员,可以尝试自己建设一门MOOC或独立SPOC,或参与建设一门MOOC,成为某门MOOC的团队成员或助教。通过建设MOOC或独立SPOC,完成一个教学周期,能够增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融合的能力,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篇2
关键词: 美国开放课程 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策略 建设做法
一、引言
开放教育资源始于2001年,对全球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网络获取高质学习资源已成为当前人们学习的主要途径,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地点免费使用优秀教育资源已成急需。近年来美国网络共享课程资源风起云涌,以开放共享为宗旨的开放课程将是推动全球教育资源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趋势,我国网络公开课资源建设正处于大力发展阶段。本文分析美国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和开放课程(OCW,Open Course Ware)的先进理念,结合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并以我院建成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为例,探索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与做法。
二、美国开放课程的先进建设思路及成功经验
1.美国的开放课程的起源
将教育资源开放共享的观点早在2001年在美国就已出现,其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MIT OCW)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型公开在线课程(MOOC)起步最早,取得巨大成功,并积累丰富的建设思路和成果。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MITOCW”项目,将学院所有课程面向大众免费开放,2005年,开放课程联盟成立,包括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在内的20个学校和机构展开合作,以传播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为宗旨。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家机构和学校加入,该联盟将巨大的教育资源译成不同语言。在应用与推广时,需要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也就是在使用时相关素材时需要注明取自何处,并且仅能用于教育和研究之用,不能用于商业目的。
2.MITOCW项目的先进思路
麻省理工学院最早进行开放课程,并影响世界开放课程的发展,其推出的MITOCW项目积累了优秀的经验和思路,特点如下:
(1)信息量大,学习人群广。目前麻省理工学院已将2000余门课程相关资源开放,不仅包括授课动画、视频、音频,还包括各种文本教材资源。学习者遍及全世界,据访问记录,有56%来自美国之外的国家地区,其中学生占45%,教师占9%,其他占42%。
(2)课程检索方便。在MITOCW网站上,可非常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课程主题或编号及开设课程的单位等多种搜索方式查找。
(3)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者可通过多种灵活的方式获取资源。不仅可以在线通过网页学习,而且可以用iTunes U客户端访问学习;学习者还可以下载相关素材通过其他设备随时随地地学习;除了自学外,也可通过网站和其他学习者交流。
(4)为在职教师服务。项目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可极大地方便教师备课,教师可将其充实到教学中,同时也可将该项目推广给更多的学习者,MITOCW也提供给广大教师合适的教学软件工具。
三、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成功与不足
教育部启动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经十年不断建设,形成国家、省、校三级资源体系,众多学校制作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学习者可得到非常多的各类网络资源,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免费共享教学资源的热潮,奠定我国开放课程的坚实基础,给学习者尤其是广大教师提供诸多资源,众多精品课程都详尽展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精品课程网站都由各学校自行建立,普遍网站技术落后、资源共享性差、资源交互性差,且各个学校的精品课网站建设的初衷是为了评审为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为成功申报而迎合评审指标,主要以展示课程建设团队的实力与成果,忽略最核心的资源建设,并且申报成功后便不再更新与使用,资源针对性差、网站利用率不高是通病。国家并未给精品课资源建设给出统一标准和规范,造成精品课程网站资源五花八门,甚至仅仅是一堆word类型的文档的罗列。对于视频类资源,多数是课程授课的课堂实录,时间长,针对性差。
通过现实情况分析还可发现,美国先进开放课程理念为:主要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构建开放资源,我国的精品课程基本上做成面向教师展示教学理念的平台,面向学习者的有效资源非常少。
四、美国开放课程观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与做法
针对原精品课的弊端,2012年国家开始持续大力开展将原精品课程升级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新建一大批新精品资源共享课,不是对精品课程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它的完善与改良。笔者所在学院响应国家号召,在2012年大力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控编程与零件加工》课程,并于2013年在爱课程网全面开放。
1.主要建设策略
新一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其与原精品课程建设之间的继承关系,做好衔接,充分利用原精品的建设成果,避免资源浪费;根据时展需要在原精品课程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与创新。尤其要充分领会并渗透目前广受欢迎的美国MOOC建设理念,应力求多建设一些利于实现学习者和课程(或主讲教师)间互动的有益素材元素。
2.资源类型的选取
在原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着力增加完整教学过程最急需的部分,包括关键性视频、动画、考核内容、文本、教案、作业等,最主要的是为学习者服务的视频、动画和文本。各类素材不仅要实现系统化,更要实现资源的“碎片化”,将各资源设置关键词,有利于学习者搜索。
3.教学视频制作经验
(1)时长。教学视频应小巧精炼,不是课堂教学实录,而是经过精心编排提炼的微视频,可借鉴目前广为流行的微课视频,笔者认为时长应根据不同门类及特点的课程进行灵活确定,但不宜超过半小时。
(2)视频编辑。如课程团队教师中有擅长视频编辑的人员,建议视频拍摄与编辑自行完成,对于工科类等较为专业的课程,不建议委托专业公司完成,因为专业公司往往无法与课程要求达到完美融合,比如对于数控现场加工中的取景侧重点不能良好捕捉等。
(3)字幕。对于操作演示类视频,强烈建议添加关键提示性字幕,在不同阶段要加入关键字幕帧。
(4)视频格式。应将拍摄编辑的视频转为规定格式文件,转换中要注意码流大小。
五、结语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要一直让一种一切为了学习者便利搜索便利学习的理念贯穿始终,尽可能地建设更多系统性但“碎片化”的资源,让学习者不论何时何地用何种设备登录网站学习,都非常方便且“开网有益”。
参考文献:
[1]MIT.MIT OCW help[EB/OL].[2008-09-10].
[2]王海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
篇3
【关健词】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现状研究
一、精品课网站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国家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加强的各项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也对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内容。其中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应实现网络化管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对外开放,精品课程只有实现网络化建设及管理,才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达到开放、共享、提高的目的。
精品课程网站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在学校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增强学生和学校的互动性,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教与学交流、共享资源的平台。
二、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精品课程网络主要内容应包括:
(1)教学资源、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电子教学材料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题库等)。
(2)教学支撑系统,包括学习系统、教学与管理系统以及在线讨论、作业、考试、评卷、辅导答疑交流模块等等。
目前,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现阶段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校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为:
1.多数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一般采取独立开发模式,资源的共享性差,开发者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很多课程老师在网站的开发中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因为他们一般不懂技术,即便他们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情,也无能为力,有的不得不花钱去聘请技术人员来开发网站和课件。这些开发系统,虽然功能强大,但要集中布置、集中管理,灵活性和个性化不足,且购买价格较高,一般不提供源代码,给系统升级和二次开发造成困难。因此,开发通用性强、可重用性高、易于定制和管理的精品课程网站开发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大多数课程仅仅按照申报条件要求,直接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部分教学录像等内容传到网上,较好的也只是把演示文稿(PowerPoint)在网上,网站的大部分内容往往只是数字化的文本,难以称为优质教学资源。
3.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都是授课教师将课程相关素材交给技术人员制作、上传网页,网页一经上传教师本人很难修改、调整、管理资源内容。这种离线式的建设方式不但增加了建设成本,而且造成了精品课程网站内容与教学素材资源脱节的现象,精品课程网站难以反映最新的教学状况。
4.多数精品课程网站都是以静态网页为主,注重教学内容的呈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交互性重视不够。只能浏览观看,不利于交互性网络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这使得教师很难依靠精品课网站来进行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在线答疑辅导、即时交流、在线考核等师生交互活动,师生参与程度很低。
5.BBS讨论区、在线论坛等反馈性模块建设还不够。网络课程需要体现网络学习的特点:共享、互动、注重创设情景等。有些网站沒有在线答疑、BBS论坛等提供给学生及用户评价的反馈性模块,并且在有这些模块网站中往往只是流于行式,有的论坛只有本校师生才能进入,可以进入的论坛也往往沒有实质性的讨论内容,普遍存在人气不足的缺陷,有的论坛只是列出了几道题目的问题和答案,大多数课程网站只有几条留言,基至一片空白,而且仅有的几条留言也往往与课程内容无关。
6.授课录像普遍存在收看不畅通以及时间太短的问题。授课录像是将本门课程的专家或教授实时授课的情况进行录像,对于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具有很高的参加价值,可是精品课程网站的授课录像普遍存在收看不畅通以及时间太短的问题,有许多网站的授课录像根本打不开,或者要下载许多插件才能打开,打得开的授课录像往往也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授课内容,用户无法系统地收看整门精品课程的授课录像,而且授课录像占了大量网络空间,至使其实际应用不佳。原本通过授课录像来看教学效果,一定意义上可以适应专家评估要求,但是由于网络速度不够,无法顺畅浏览,以及不够全面系统的原因,授课录像对学生学习意义不大。
三、建议与对策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构建应坚持系统性、全面性、标准化、实用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为了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地位,各高校应关注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现精品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实时式、主动式、协作式和研究型学习,进而实现学生成为知识主动建构者的目标。
1.加强精品课程网络技术的应用
篇4
随着“互联网+”的概念提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掀起一股改革浪潮,教育形式也在随之发生演变。教育资源的公平、教学成本的降低、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成为了信息技术30时代下的新呼喊,在线开放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大众需求下问世。传统的课堂阵地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正面触动下,有望从“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真正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改变。
2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
在线开放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的简称,也叫“慕课”(MOOC)。2011年秋,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同时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一门《人工智能导论》课,并催生了Udacity在线课程。[1]紧接着,Coursera在线免费课程平台创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手实施edX网络在线教学计划。[1]2012年,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正式兴起,这年因此被称作“慕课”元年。三大平台的课程特点是全部针对高等教育,这几乎搅动整个中国大学课堂。在部分西方大学中,甚至可以用课程平台上的网络课程学分来替代大学中的学分。
2012年,中国与该三大课程提供商签约合作;2014年4月,“WEMOOC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成立;5月,网易云课堂和“爱课程网”合作推出“中国大学MOOC”项目;201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2]同年,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争取用3年时间建设500门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到2017年继续每年立项建设200门左右,供校内外学生选课使用,并逐步探索校际学分相互认定机制。
一系列的国家与地方政策表明,教育信息化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已迅速渗透高校课堂。在线开放课程因其新颖的授课方式、不受限制的学习地点和时间以及受众面广、互动便捷等特点,也将逐步在教育界普及并成为今后的教育发展趋势。
3地方高职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在线开放课程独有的优势使其迅速在全国高校盛行。它扩大了高等教育受众范围,降低了学习成本,有效地将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地方高职院校在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面都不遗余力,在校级培育课程、立项建设等方式给予了很大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发展和实践创造了条件,部分高校也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课程开发和应用推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阻碍和制约因素,导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程缓慢,课程重复建设,利用率低,资源共享有限。我们亟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及时予以改进,才能加快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进程,真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31教师教学理念问题
“互联网+”虽已在各高校教师间耳熟能详,但教师对该概念的理解度,以及与自身教学结合的实现度因人而异。部分教师认为课堂内采用电脑教学、无线网络通信教室便可称作“互联网+教育”,事实上仍未摆脱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课内被动听、课后机械完成作业的教育枷锁。教师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关键力量,教师需要以线下课程教学内容为基础,厘清重点、难点、疑点,使之在线上形成一门与线下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与框架,逻辑清晰。每个章节包含若干单元,既有教学微视频,也有每个单元相关知识点的测试、作业等,可在线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线下传统课堂将作为线上学习的补充,起到答疑讨论、小组展示汇报的作用。
在线开放课程今后发展的两大趋势:①线上独立的一门课程,具备让学习对象学完该课程后完成“学分认定”的条件,拿到课程合格证书。②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线下课堂答疑的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论哪种发展模式,在线开放课程都需要实现由课堂内教师传统教学向课内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模式转变。但是多年来中国教师已有的固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互联网+”的学习和实践也有深浅,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信息化教学,甚至认为线上学习反而增加了师生共同的负担,这都成为了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32建设经费问题
开放课程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每一门开放课程都包含了视频、在线作业、测试、论坛等几大功能,因此它对网络技术、硬件设备等都有较高要求。首先,需要有专业的视频制作团队支撑,包括视频拍摄、制作编辑、后期维护等。要保证视频清晰美观,剪辑衔接自然,字幕准确清楚,声音流畅无杂音,整体界面友好,这些都对制作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建设期需要有较多的经费支持每个教学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其次,需要有稳定的服务器后台,流畅的网络速度,才能保证学习者能较好地观看教学微视频,完成线上作业、讨论等,以确保整个学习过程愉快而有效率。故而不仅在建设期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在后期维护更需要有经费保障。
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特别是民办高校,大部分费用均来源于学生学费,需要自己筹措教育经费,在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投入更显捉襟见肘。即使教学分管部门领导意识到在线开放课程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也难以大踏步地建设和发展在线开放课程。有些地方高校甚至还处于较落后闭塞状态,对在线开放课程抱着观望态度,真正着手建设的开放课很少。即使有些高校已动手开发,也因为经费问题,课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闭门造车,对外开放较少。
33资源利用问题
2012年以前,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但课程的利用率低,浪费了许多课程资源。因而在线开放课程只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不步当年精品课程的后尘。但是目前地方高校在建设开放课程过程中,出现高校各自为营、交流甚少的问题。虽然有些省份已通过相关教育部门成立资源共享平台,但平台上仍存在部分课程重复建设的状况,课程之间缺乏竞争力,优质的课程资源无法真正做到共享应用。同时,课程建设后,在各自校内的利用率也较低,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自主选课,仍旧是出于教师强制要求学生选课学习,背离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初衷。
4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发展对策
在信息化浪潮下催生的在线开放课,已经席卷了中国高校。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教学改革中,地方高校该如何保持并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师队伍的完美蜕变,实现学校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笔者认为,首先,以典型专业为试点,有针对性地先扶持一批有基础的课程,培养一批适应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和鼓励机制,挖掘和激发课程教师的建设潜力与热情,促使他们对该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改革,进而引领辐射整个专业的课程。其次,地方高校教学主管高层要敢于投入,放手让教师去尝试,鼓励课程教师大胆改革,做好开放课程建设经济上的坚实后盾,保障政策与经费。最后,通过学分认定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选课学习,激发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校际间课程资源通用,学分互认,实现课程利用最大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1提升课程团队整体建设能力
要使课堂真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整体建设水平是关键。
411树立教师“互联网+”的正确理念
教师首先需要对“互联网+”有正确的认识。“互联网+”是指互联网与传统的结合,因此“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它需要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绝不仅仅是上课有电脑、教室有网络、授课PPT这么简单。在教学个性化和教学互动上,教师需要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可根据自身不同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能力水平选择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记录学生不同的学习过程,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3],并提出个性化的教学意见和反馈,能实现教育的人机交互。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对于教育的意义,清楚地了解高校教师如何利用互联网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才能正确把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和方向。
412提升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素养
2016年美国新媒体联盟的《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指出,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素养是影响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4],而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师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教育可以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多变,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元素融合应用,将教学内容以新奇、更加容易理解的表现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3]地方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信息化专题培训、教师通过参加微课竞赛等信息化教学比赛,不断提升自己的现代化教学能力,提高自身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及电脑操作能力,将互联网技术密切融入日常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同时随着4G、Wi-Fi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教师还需要不断钻研使用甚至主动开发各种可以促进教学的手机App,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权,享受随时随地想学就学,这也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42保障高校的政策与经费支持
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经费上,不如教育部或部委隶属高校宽裕,这是影响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缓慢最根本的问题。但地方高职院校不能在这股信息化改革大浪中坐以待毙,要想发展必须主动出击。一方面,国家教育部门需充分考虑地方高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经费短缺的实际问题,对在线开放课程等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在政策上适当倾斜扶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需要从上至下深化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制度保障教学,给予课程建设团队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在开放课程等信息化教学方面改革创新,并为在线开放课程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创建良好的客观建设条件。
43创建共享平台,提倡“学分认定”
要建成一门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必定需要学校和课程团队投入大量心血和精力才能完成。在地方高职院校资源紧张、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若还是各自为营,各立门户,只会造成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后,课程不能共享,优秀经验不能辐射,课程建设效果也不佳的结果。因此,地方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加强校际合作,建设强大的平台共享机制,既共享了资源,也避免了课程的重复建设,更能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手,极大地扩大课程受益面,提高课程的利用率。
其次,修完在线开放课程后,课程合格证书及“学分认定”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学习动力,这是在线开放课程发展的最佳方向。但是目前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中文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好大学在线”对上海西南片区19所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进行互认[5],地方高职院校在学分互认上,需要利用共享平台,探索新的合作机制,提倡学分认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开展在线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在线互帮协作能力,进一步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
篇5
关键词:网络课程 MOOC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我国已经建设了大量的网络课程,对促进教育教学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是其一,它是一门奉行公开、参与、分散的课程,支持以网络为媒介的终身学习,类似一门课程,有师资、课程材料、开课和结课时间,但它并不是一个学校,而是在信息泛滥的世界里为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一门网络课程。因为课程是公开的,供所有人免费学习,极大改变了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影响深远。
一、我国课程建设网络平台
我国虽然没有在国家层面上建设MOOC,但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已经先行先试,通过借鉴学习,创建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在21世纪初,我们开始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该建设是在国家提供的主要参考及考核指标基础上,通过各学校结合实际师资力量、课程特点、服务对象等,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充分发挥了各学校的潜力,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各个学校精品课程均有自己的网页,涉及到教师工作投入、知识产权及引用的相关资料不适于公开使用传播等原因,课程的许多资源仅供本校在校学生学习,并没有实现国内免费共享。不过,精品课程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对课程学习和参与的热情,从校级、省级、国家级三个层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打造精品课程平台,许多国家级教学名师都是精品课程的负责人。
2013年,在多年积累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全新的课程平台,这就是国家共享资源课建设。国家共享资源课建设改变了以各高校自行建设的模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统一网络平台,摒除了原来任课教师自行承担网络建设的头疼问题,任课教师只需要按照系统要求,上传课程相关材料,包括音视频、PPT、Word和Pdf文档、照片等;由于全国共享资源课采用统一网络平台,既方便了教师对课程的管理,也方便了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任何学生只要熟悉了一门课程的结构,学习其它课程时就会很容易找到要学习的材料及内容。因为是开放式课程,势必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使用,精品课程里曾经使用的许多材料在共享课程里是不能使用的。因此,共享资源课建设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
二、关于MOOC建设
MOOC与上述课程建设不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学习课程,通过强大的在线功能,与老师及学习者在线交流。由于课程是根据知识点分解建设,学习者如对某一点不清楚,可以直接学习该知识点,不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众多的内容中寻找。学生在线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参加测试获得成绩及该课程的相应学分。MOOC课程甚至包括博文、论坛帖子、视频互动、文章、标签等,紧密结合共同组成了网络课程。以往的网络公开课是看老师给别人上课,而MOOC是感到老师真的在给自己上课。按知识点进行分解,如同将众多微课程(短视频)连接在一起,而且可以任选,课程视频通常很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最多不超过20分钟,更符合网络时代碎片化的阅读特点。有时还会有很多小问题,必须回答正确才能继续上课,好像游戏通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MOOC是各高校自行建设,具体该如何建设,应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以学校为主体,量力而行
MOOC不搞任务,没有考核指标,但作为新生事物,可以让高校大胆试验先行。以学校为主体,课程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量力而行。注重学习的实际效果,不与教师的待遇、职称等挂钩,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学生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当然,我们不能提倡将所有课程都建设成为MOOC,盲目建设只会适得其反。
(二)以自主开发为主,引进与改造相结合
国外的MOOC系统庞大,结构复杂,完全照搬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借鉴MOOC的基本理念、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制作学习MOOC的主力,改造学校原有的网络课程,丰富提高学校网上教学资源与利用,全面提升MOOC应用效果。
(三)注重特色,兼顾通用
我们要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开发应用MOOC,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盘活优化原有的课程资源,突出特色,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坚持通用性原则,适应教学改革新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
三、结语
MOOC建设各校不同,其定位目标也不一样。将原有的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成为MOOC,实现精品课程建设大众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在线学习需求,让学生可以利用零星时间随时学习;利用视频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效率,将是MOOC建设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建,石靖,吕滨.MOOC对军队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4(8).
[2]王鹏,边琦,肖凤艳,恩和门德,张丽桃.MOOC背景下教学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
[3]王海荣,张伟.国外大规模开放教育资源设计理念及启示―基于Coursera平台MOOC课程的体验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3(3).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精品课程;优化升级;资源共享;免费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39-03
2003年以来,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全国高等教育院校参与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截至到2011年底,已累计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将近4000余门,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千所高校[1]。有力促进和推动了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于此同时,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后期重视与投入力度不够、持续建设的方法与措施不得力、后期管理与服务不够到位、资源开放程度不够等,后期管理不善对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和资源共享的效果影响有限。为了巩固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法,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此标志着精品课程建设进入了下一个阶段—精品课程优化升级阶段,《意见》明确指出将原有的精品课程优化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以政府主导,高等学校自主建设,专家、高校师生和社会力量参与评价遴选为建设模式,创新机制,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多级联动、共建共享。《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2]。《意见》明确了国家精品课程优化升级的方向和措施,并以此为契机带动近1000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将各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惠及中国的教育事业。本文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精品课程优化升级的建议及注意点,以避免转型升级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真正实现其内涵和功能的优化升级。
一、精品课程建设成果与现状
自2003年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截止2007年,完成建设规划的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又启动了第二期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计划。据最新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2011年6月工作简报,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3835门,包括本科2583门,高职高专1043门和网络209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8279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8170门;访问人次数达到1161万次[1]。经过近1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教育特色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课程类别涉及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农学、文史、信息科学、医学、艺术及其他等各类学科。通过建设,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有力推动了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精品课程建设为提高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化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看到建设过程存在的不足。自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众多学者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据笔者在中国知网检索,有1553篇相关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建设过程形式主义严重,重形式,轻内涵。通过对随机点击700门精品课程的在线浏览,笔者发现,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精品不精,为了“精品”荣誉而建“精品”课程,缺少课程内涵。精品课程的建设还主要集中在申请材料上,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资源的积累很少。多数的精品课程是申报精品课程时,突击准备申报材料的“突击工程”。因而课程存在缺乏特色、忽视学习者创新能力的培养、堆砌资源等现象;也因为只重评审,突击成功被评为精品课程之后,绝大部分精品课程网站长时间处于停止改善更新状态,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其示范效应有限。
2.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共享程度低。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3]3号文件的规定,国家精品课程要求按照规定上网并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3]。但是在平时,也就是非评审时间,笔者在浏览国家精品课程网时,随机点击了精品课程网3835门课程中的500门时发现,高达35%的课程即有175门课存在找不到服务器、找不到网页、该页无法显示、无法链接数据库或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而在能够浏览的325门精品课程中,也有部分课程出现文件缺失无法找到文件、非本校用户不能浏览下载等问题。就是在著名高校中无法浏览状况普遍存在,国内某著名高校2003—2009的83门国家精品课程中,竟然有35门课无法打开。以上情况反映出,一些高校在精品课程申报成功后就很少对精品课程进行完善和维护,或缺乏教育资源共享意识,未能起到教育资源共享的作用,这完全背离了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3.重专家评审,轻学习者评价。重视获奖等申报材料,轻视课程内容充实与更新,轻视教学方法的革新。精品课程的申报一经专家评审通过,除建设中期专家检查外,鲜有对精品课程监控评估;精品课程网络中缺乏教学评价方面的设计,只有少数精品课程使用教学评价。有教学评价的精品课程也都只是列举了国内外或校内外专家、教师、用人单位、毕业生以及在校生等对该课程的评价,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学生评教与专家、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上述的评价都是知识鉴定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而非过程性评价。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只有为数不多的精品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网上评价的平台,并且这种评价都只是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精品课程普遍缺乏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和同伴的评价,因此,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提高完善的促动机制,不利于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和提高。
4.缺乏统一的平台,形式五花八门。精品课程网站的形式和格式五花八门,网页的样式繁多,菜单结构不一,学习者眼花缭乱,难以快速找到自己要学的资料;同时,课程的电子教案、课件、授课录像以及案例的呈现格式也多种多样,有网页、Word文档、PPT/PPS、PDF、exe、rar等多种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比如,有些课程采用PPT文档呈现课件内容,以PDF呈现电子教案,或通过普通网页呈现电子教案等。并且许多课程的课件、教案、网络课程不齐全,三者之间有许多重复之处,未能实现互补;授课录像不完整,而且格式不一。因为许多精品课程负责人对计算机技术并不精通,自建网站既费力又不专业,浪费了人力物力。
三、精品课程优化升级的建议
1.开放资源,共享资源,实现功能转型。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逐渐流于形式化,偏离了其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的建设理念。现在网络已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更多的教师加入网上教研的行列。教师与学习者通过网络提供的平台进行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精品课程资源在教学、学习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不仅起到示范作用,更起到教育资源精品化和教育资源的共享。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各大高校及精品课程建设者们应当改变观念,在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前提下,从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不断完善和健全精品课程平台,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开放教学资源。所有国家精品课程都应该向全国高等学校免费开放,全面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实现有教师参考型向学生学习型转型。
2.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业务发展,从而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质量,实现课程内涵的升级。高校教师作为一门特殊职业,需要广博而专业的知识作为前提条件,教师教研业务的提高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需要有效的知识增长和更新机制。教师不但要服务于教学和学生,而且也要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积累。教师日常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的积累能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解决目前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为了“精品”而建“精品”的问题,真正从课程内涵上提升为精品。
3.重视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建设立体化教材,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升级。要科学准确地认识精品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从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入手,带动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吸纳并应用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利用网络优势,建设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后现代课程观为指导,结合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采用一体化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通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三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所指出的:未来的课程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自组织的课程,它强调开放性、复杂性和变革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向的课程。
4.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课程网络建设各司其职,并实现网络平台的升级。寻找专业网络技术公司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合作伙伴,使精品课程教师与课程网络专职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分工合作,使精品课程不断保持更新状态。从MIT与各大IT公司合作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MIT OCW与Sapient、Maxtor、Microsoft、Akamai、NetRaker、Hewlett-Packard几大公司建立商业合作伙伴关系,负责MIT OCW的网站设计、运行、内容管理、出版结构、编纂服务、高质简便网络传输与储存、支持镜像网址、网络音像服务、用户对MIT OCW的反馈评估等各种服务。我国的精品课程建设也可与一些专业网络技术公司长期合作,使精品课程教师与课程网络专职人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这样不仅可以不断提高精品课的网络技术含量,使任何一位能登陆internet的用户都能方便、快捷、免费地享受精品课程,又可为精品课教师从一大堆网络技术问题中解脱出来,精心做好教育资源,这样既节约时间,又可以保证精品课处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不断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育资源质量。
5.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现评价体系的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起到了引导作用,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针对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各个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侧重,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要能够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教学创新和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尤其在教学评价中,在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进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数字来自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EB/OL].
http:///center.2011.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1.
篇7
关键词:OCW 精品课程 开放课程 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006-03
1 高校精品开放课程现状
开放课程包括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是以优质课程资源的普及共享为目的,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途径,通过网络传播,能有效反映现代教育教学规律,帮助教师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方法的卓有成效的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其中,视频公开课从名师、名课出发,以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人格魅力为基础,注重课程中体现的思想性及科学性,以课程的生动和新颖为生命力;资源共享课则以大学教师和学生服务主体,并辐射社会学习者,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等为核心,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在全球终身教育模式和资源共享理念快速普及的大趋势下,中国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许多高校相继推出网络课程。截止到2013年7月,已累计建成国家级本科精品课程14000余门、国家级高职精品课程5000余门,积累了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同时,为促进国际教育资源共享,引入国外大学的优秀教育资源,并将中国高校优秀课程与中华文化精髓推向世界,部分国内高校及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联合创设了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ORE),策划并组织翻译、重制了大量非汉语视频课程,年点击率在1000万左右。2010年11月,网易推出了“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旨在引进诸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的视频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诸多领域。
为“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计划到2015年末建设1000门以上的视频公开课[2],首批投入建设的课程由国内“985工程”高校负责建设,在首批申报建设的213个选题中,CORE进行了初次评估,并遴选出35所高校的共计103个选题。首批投入建设的课程中,公共课的数量最多,约为所有课程的79.6%,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则占约16.5%,有4门专业课入选。[3]首批选题建设完毕后,教育部多次组织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和课程设计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和修订。
2 高校精品开放课程的优势与特点
我国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均由对应领域的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一般由资深专家教授作为带头人的专业教师团队提供课程资料,然后由教育技术人员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处理。[4]随着2012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逐步推进,精品课程共享平台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教育技术成果应用之一,作为传递能量和传播知识的新生载体,它在高校学术知识向全社会普及的过程中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促进作用。作为精品课程共享平台中资源的提供者,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在创建资源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巩固了自身的科研实力。同时,一部分具有先进教育理念、鲜明学科特色和精湛教学水平的名师,也在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的帮助下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
3 高校精品开放课程的问题与不足
目前,我国的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已然成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精品开放课程为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不仅对传统大学,也对许多个人学习者及教学者产生了冲击。然而,与国外模式健全、运营成熟的名校公开课超过10年的发展历程相比,中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才刚刚起步,要使国内开放课程真正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3.1 “开放共享”不彻底
开放课程中的“开放”一词,对于其主要受众来说,不单代表访问渠道的开放,更应代表建设的参与、终端的通畅、学员的互动、评价的反馈、过程的监督,最重要的是理念与模式的开源和共享。在开放课的设计、制作、运营及维护过程中,积极地、动态地重组内容和结构,以实现人际智慧全面而彻底共享为目标。然而,国内现有平台对于共享的理解仍较为片面:它们的功能和定位仍停留在资源的共享上。包括资源设计、资源反馈以及资源本身在内的以理念和思维为实质的“全面”开放共享是如今终身教育平台构建的大势所趋。而共享给资源使用者的空间极小,则正是国内现有平台的最大症结所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用户接口设计不足。国内精品课共享平台仅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少的接口,用户只能进行观看、付费和留言等简单动作,更深层次的动作并不被允许。平台内部用户交互渠道的缺失,才使得百度贴吧、豆瓣小组等民间论坛性质的非学术组织在学术交流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资源依赖预设。资源预设是我国传统课堂中最突出的特点,它在课程设计中的主要表现为:认识的统一性、含量的稳定性、过程的确定性及发展的片面性。[5]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静态的、共性的知识传播是唯一目的。在传统教育中,这种模式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高效且相对轻松的,对于教师个人素养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正是这种习以为常的固有模式阻碍了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和更优秀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有效反馈的缺失。用户对资源的“干预”是如今在线教育必然存在的现象,且这种现象对在线学习资源的前沿性、创新性、综合性、多样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品课程的使用者不应只能看到单一的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这种信息是稳定的,但是也是片面的、不发展的[5],用户还应看到其他用户针对共同话题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多样化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才能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越来越完备的知识建构环境。
3.2 模式照搬线下
精品课程平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它较传统模式更好或更坏,也不是它能否取代传统,而是它与传统模式太过相似。国内现有的精品课程的建构多是线下教学模式的照搬和线下教学资源的堆砌,并没有将在线教育本应有的诸多利于知识获取和技能建构的特点体现出来。
学习者自我建构缺失。在线学习应与学习者个人世界发生关联,这一点在现今快节奏的在线教育中尤其明显。精品课程平台的用户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把控已经达到了自主性和个性的极高点,任何主观上与用户的认知背景关联较疏的内容都很有可能被忽略。同时,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上的差异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以及自主学习策略实施产生较大影响,而依靠针对用户学习行为特点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并不存在于现存的大多数精品课程平台中,许多潜在学习者在还未接触到课程内容时就因种种原因终止了学习进程,自我构建还未开始就被强制结束。
多维度交互缺失。在线学习中的交互是发生在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它包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以及学生和物化资源间的交流。[6]就目前的精品课程共享平台而言,这种交流或者说是在线学习的交互是不存在的。资源的使用者仅能从资源中获取信息,无法影响信息或创造信息;使用者之间也无法在平台范围内就资源进行交流;资源提供者也不能与使用者进行沟通、反馈、回应。在现有精品课共享平台中,信息流是单向的、阻断的,需要借助平台之外的力量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疏通,而这种疏通方法会显著增加在线学习的认知负担。
过程控制与结果评价缺失。在线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导向性,学习成果的即时评价、学习结果的正确归因、学习进度的横向对照都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起到正面刺激的作用。由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存在目前尚无法突破的技术瓶颈,在线学习的过程控制始终无法完全自动化、智能化。实际上,对于过程的控制和结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许多非内容手段进行,通过多层次预设的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学习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4 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平台的设计思路
4.1 学习者中心设计
以对学习者有价值为基本关注取向,在这一前提下的设计,我们可以称之为学习者中心设计。这种设计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儿童中心主义。学习者中心设计的理论假设是知识与信息的“参与者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主体的客观存在,它与个体的兴趣、情感和态度密切相关,需要在学习者的参与中才能生成的存在。[7]学习者中心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学习动机,为了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许多课程设计者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实际上,作为承载课程内容的服务平台,其本身的设计是值得所有平台开发者思考的。参考当前人本主义课程设计取向的特点,即:重视经验的整体性、关注学习者的本性与要求、课程从“砂模”变为“蓝图”、帮助学习者养成独特学习风格[7],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中心设计强调如下几个关键词:自主、自由、尊重、活动。
事实上,各大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理念,对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个性化需求的挖掘探索与获得的成功,值得我国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平台借鉴。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与使用者本地存储的Cookies一同互补地、智能地归纳出每一个使用者的内容偏好与互联网行为习性,进而为使用者提供真正个性化的、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服务。高校精品开放课程平台通过采集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内容选择,随时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进行课程结构的修订和学习进度的把控,平台在设计者的预设下智能地察觉学习者的兴趣,并帮助学习者选择最合适的课程。
4.2 过程控制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在线学习相对于传统学习形式而言,具有成本低廉、时间自由、进度灵活、几乎没有地域限制等诸多的优势。然而,在线学习却一直具有一个众人皆知的瓶颈:仅通过技术手段很难完成过程的控制与结果的评估。
事实上,这种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平台设计者的思路。全球各地的社交网络在信息化时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同时具备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馈赠型激励体系以及分享的社会化模式。表面上,使用者将自己生成的资源无私地分享给网络上的其他使用者,实际上,资源的分享者会期待着某次分享中受惠者的回赠,这种回赠有时候是启发性的点评、有时候是填补分享者知识建构空缺的信息。在这样分享的社会化模式中,使用者对于有意义内容的驱动力来自本身,因为期待着自己的对于别人来说会有意义或能够依靠自己平日的结识更多有相似甚至相异见解的同行,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会被许多隐形的社会化分享的轴线绑定,整个网络在全体使用者自我实现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信息生态系统。
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一方面由自己管控,另一方面受限于学习成果。通过特别设计的知识网络,使得学习者必须在完成了某些必要条件之后才能继续进行学习。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学习者要达成的目标不尽相同,通过相应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进程的监控,学习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况、剩余的学习时间等信息,学习者之间也可以互相了解到其他同在学习的“学伴”们的学习动态。通过驱力和外部约束的双重作用,保障过程控制的同时辅以过程激励,达到对过程的监管和结果的评估的目的。
4.3 构建以档案袋体系为核心的课程学习社区
目前,开放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尚不够充分,由于开放共享的机制、思路和技术等种种原因,对开放教育资源的使用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个体行为,资源使用者之间、利用者与资源提供者之间很少有沟通与交流。[4]基于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的网络实名学习社区能够使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就共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与合作,形成基于课程的兼容性较强、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平台化、社区化的学习共同体。同时,“电子学档”和“电子教档”能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别记录学习者和教师运用信息手段表现和展示他们在在线教学过程中关于目的、活动、成果、绩效、进度、策略和反思等。以用户产生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为核心构建的共同体能够从多角度帮助成员融入自己的角色和达成目标。以学习者档案袋为核心构建的课程学习共同体,能够帮助共同体成员更加容易了解、合作和互补,而以教师档案袋为核心构建的教师共同体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反思、交流和互动。
5 结语
当“开源”、“开放”、“共享”等时代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开放教育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促成这股不可阻挡的开放运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发展目标中提到,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以及要“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作为教育信息化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只能算是刚刚起步,要真正实现“资源人人通”、“空间人人通”,除了要在技术支撑、硬件保障、设计理念上加以实现外,还要在组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与机制,这样才能更加快速地行进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OL].教高厅:教育部文件,2012,(2).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教高厅:教育部文件,2011,(8).
[3]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DB/OL].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工作简报,2010,(12).
[4]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5]胡庆芳.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E-Learning;精品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1-0080-02
高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2003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而E-Learning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E-Learning环境独有的交互性、超媒性、虚拟性、跟踪性、智能性、时效性、协作性等特点恰恰可以有效地促进和完善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具体实施。
一、提高教师对E-Learning的认知和理解是在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精品课程有效性建设的前提
E-Learning是从美国引进的教育新理念,它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与信息技术发展结合的产物。E-Learning理念的提出虽然只有几年时间,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备受关注。学科专业教师对E-Learning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情况能反映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情况。目前高校教师对E-Learning概念的具体含义的理解尚处于感性认知水平,在理解的视角和范围上存在差异。E-Learning是在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丰富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的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数字化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的,是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学习是以问题或主体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是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最后,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如果高校教师对E-Learning的理解模糊,则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就不能从分发挥E-Learning优点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对教师开展E-Learning的培训,同时巩固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基本环节,进一步增强网络基础知识和利用Internet技术的技能,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高校实施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教师需要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放在网络上供师生共享。
二、借助E-Learning环境改革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是关键
E-Learning是基于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卫星广播网)开展学习与教育活动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中为学习者提供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题库、案例等数字化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习者知识与能力的发展,降低学习成本,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完全基于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系统授课,学生作为学习者被动接受课堂信息,在课堂上仅有时间内缺乏教师与学生有效流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也缺乏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会受到限制。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的主要职能应由“教”转变为“导”,信息时代,学生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得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知识,所以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体现在“导”上。教师作为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积极规划课程的内容,制定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课程评价方法的手段,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E-Learning环境下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可以在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课堂教学还是必要的,但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基于网络进行主题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小组在线协作学习。但前提是需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已经建立好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并且搭建成专题学习网站。教师首先要有能力进行基本教学资源建设,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等阅读资料,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及时补充新知识,同时可以把课堂上使用的CAI课件制作成在线点播资源,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E-Learning环境下的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还需要进行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包括交互平台建设(网上作业提交与管理、网上答疑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学习交流系统等)和网上评价平台建设。学生可以在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知识学习、知识讨论和知识创新活动,同时可以及时有效地向自己或教师反馈学习效果,构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三、学校政策和制度是E-Learning环境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
篇9
[关键词]开放教育;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定位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62-06
引言
知识的传播是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远程教育的产生,到网络教育的兴起,知识的传播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辐射范围,也在不断地为其“自由、开放、共享”的本质属性寻找拓展的空间。世界各国顺应知识的本质规律,不断推陈出新,探求知识传播的新模式。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远程教育探索中,正经历着与之相似的过程。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家精品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建设,为知识后续的传播与重组积累了丰富的资源。2011-2012年的视频公开课,是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次激烈碰撞,轰轰烈烈的“淘课运动”将中国的开放教育推向历史的高峰。
一、开放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开放教育的前身——远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中叶,在邮政技术的推动下,欧洲与美国诞生了远程教育,缩短了传统的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1874年,美国卫斯理大学首次颁发了与传统教育相当的远程教育学士与硕士学位。此后,远程教育在全世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20世纪80-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畅通,远程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
中国远程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黑白电视刚刚出现在一些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电视大学的建立,开创了国际上应用电视媒体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代先河。
2.开放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共享课件、课程”的口号。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了一个名为开放课程计划的项目(OpenCourse Ware,OCW),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象征性标志。2008年,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成立,全球25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入了这个行列。到目前,MIT公开了所有33个系别超过2000门课程的材料,而OCWC也开放了超过1-3万门课程。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国际开放教育运动已经渗透到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图1)。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纷纷加入OCWC的同时,亦在本国本地区创设了相应的开放教育组织或项目。包括有以独立开发实施开放课程的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英国开放大学的Open Learn项目;以开放课程协作联盟形式的日本的开放课程同盟(JOCW,Japan OpenCourseware Alliance)、巴黎高科OCW项目(Paris TechOCW)及以翻译推广形式的国际大学联盟(Universal)、中国开放教育资源共享协会(China Open Resources forEducation)等。
3.中国开放教育的发展
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项目,成为中国开放教育建设的历史新起点。经过一轮的建设,目前共完成369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开放共享。
2004年,中国开放教育协会成立,该协会吸收了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开放课件,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课件与文化精品推向世界。到目前为止,该组织收录了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在内的世界范围内36个国家和地区803所大学开放课程链接地址。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大学的开放历程尚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开放教育”的理念还需深化。概览全球开放教育事业,已有100多所大学与机构加入了MIT倡导的“开放课程课件”的潮流中,30所中国的大学亦在其中。但是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只有上海交通大学加入了OCWC课程分享计划。
二、中国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
1.建设历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历经十余年的时间。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对重点建设的高校必修课程的多媒体应用百分率要求,课程信息化运动由此拉开了帷幕。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项目,提出150门的指标。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提出“1500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并“大力推进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2007年,教育部1号文件提出“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到2010年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告一段落,成功遴选出了一大批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取得了教育信息化的丰硕成果。从量上来看,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最新首页显示,从2003-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已收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0265门,在其课程库中收录本科课程14345门,高职课程5920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显示,从2003-2010年,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3693门,其中本科专业2514门,专科专业1019门,网络教育160门,这一数据超出了教育部07年提出的建设3000门精品课程的目标。我们可以从表1中看到历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数据和蓬勃发展的趋势。
2.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分类体系覆盖状况统计
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课程列表,对所有本科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所涉及学科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统计,得到表2的数据。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514门国家精品课程中,工学799门,占总数的32%,理学411门,占16.3%,医学291门,占12%,分别位列一二三名。课程数最少的是哲学28门,占总数的1.1%,历史学34门,占1.35%,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数也低于193门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注重以专业性建设为主,受众为高校学生,这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提出的“适应社会大众的科学素质教育”,在课程内容重心和受众上,都与之有着一定的互补性。
从精品课程的学科分类覆盖面上,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的本科分类学科国家精品课程体系,涵盖了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农学、哲学等13个大类。在不考虑网络障碍、网络技术、内容更新率等问题的前提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已经成功地打开大学象牙塔之门,把国内最先进的一批教学资源推向网络,推向了广大的高校学生,也推向了更广大的社会受众。
三、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状况
2010年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告一段落,正值此际,世界各大名校视频公开课陆续登陆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学习新模式的视频公开课成为一大热点。在这一背景下,201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轮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并提出“‘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同年,教育部确定了103个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2011年11月9日,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网易以及中国网络电视台同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目前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网站上能看到60门课程354集视频公开课,其中社会科学占57%,其他科学占43%。内容主题弱化知识的精深度,强化科普性、通俗性和趣味性,以满足“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这一宗旨。
2012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内容延续2011年课程主题特点——融知识于生活、艺术与基础科学之中,共选出368个主题,分两步建设完成。在确定的选题中,社会科学占58%左右,其他占42%,选取比例与2011年基本持平。
两年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为其今后的发展定下了一定的基调。从目前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可以发现,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某些异同点,这些异同点既是对国家精品课程模式的改进,同时也是中国开放课程建设的突破口。
四、国家精品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异同点
1.二者共同点
二者都是由教育部组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高校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纳入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纲要。这既是一个优点,同时也是一个缺点。优点在于课程建设的资金有保障,课程建设的资源有保障。缺点在于行政化的干预,往往使学术游离于表面,并最终走向于形式,这也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认真吸取的一个教训。
2.二者不同点
(1)课程受众不同。教育部文件定义国家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其目的在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其建设的受众是在校大学生。在“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中,定位“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意在“推动高等教育开放,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提升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一受众的定位,打破了中国大学的学术樊篱,使得高校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流向社会。
(2)建设内容侧重点不同。我们从图2国家级精品课程各学科历年课程建设数量比例图(本科专业)可以直观地看出,目前在网络共享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工学、理学、医学三者占2/3的江山,文史哲比率在10%左右徘徊。以上课程的比例主要是由高校传统的专业重点所决定的。
统计去年和今年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学科分类(表3),我们大致得到如图3课程学科分类比例的直观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占50%以上比例,这与国家精品课程中以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为主的课程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
(3)课程命名思路不同。国家精品课程命名往往以课程本身专业名称命名,比如浙大教授徐瑞钧老师的《化工原理》这门实体课,其评上的国家精品课程亦叫《化工原理》。
在上线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我们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专题命名突破传统,追求新意,并力求传递出课程知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意图。经统计,上线的60门课中,有19门课的名称与教育部公布文件中的有出入。这些课的名称经过修改后,降低了原有名称所体现出来的专业性,更具有文学性、趣味性,更贴近生活,拉近了知识和大众的距离,从而也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譬如:上海交通大学范先群教授的《眼科学》(公布文件中名称),经修改后变成《眼病的预防和治疗》;华东师范大学郑寅达等教授的《世界现代史》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等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改为《诗意人生五典型》等等,都是将原本体现知识专业性、系统性的名称改成更具有文学性、趣味性,更贴近生活,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吸引学习者眼球,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4)内容呈现形式不同。在内容呈现形式上,国家精品课程以网站形式,将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抛开了网站体系,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内容表现以主题式讲课为主。视频公开课讲究视频质量,亦不同于国家精品课程中以记录课堂实录形式的全程课程录像。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启动文件中有明确的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包括视频公开课的音视频录制、数据采集和网络传输等基本技术规范。强调申报样片的影像、声音、环境、构图、PPT插入等等环节,从而获得一个高质量的视频课程。
(5)课程建设经费支持方式不同。在国家精品课程项目中。教育部高教司采取1:1经费配套支持政策,用于该门精品课程的具体建设,注重实体课程的建设和激励,对于映射的网络课程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其高质量的知识体系的建设和后续的更新工作。精品视频公开课相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同一门课建设周期不长,因此,其更易建易评。目前,教育部采取先建、再评、最后根据网络点击率酌情支持的方式,以评促建,来保证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质量。我们从爱课程网看到,网站首页有一个课程人气榜,将每周、每月、总人气的前10名进行展示,同时,辅以课程评论模块,以保障热门课程的含金量。这些将是考量视频公开课后期经费投入的重要因素。
五、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思路
国际名校视频公开课的发展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因此,视频公开课并不是新兴产物,其发展必然已形成其内在的规律,中国推行精品视频公开课必然需要在遵循其必然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创新,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同时应考虑如何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至于成为昙花一现。基于此,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准确把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定位,避免受众定位过于宽泛化
OCWC在2011年11月针对开放课程支持者的社会角色、年龄、学习目的作过一个调查统计,样本是70个国家501位OCWC支持者。在反馈者中,42%是高中及大学学生,21%是自学者,21%是白领。这三类人群占反馈者总数的84%,是关注OCW的主要人群。从年龄结构统计显示,68%反馈者集中在19~39岁之间。从学习OCW的目的来看,帮助自身学习的占46%,增加新的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占50%,个人爱好的占59%(多项选择题)。非功利性学习成为OCW受众的主要目标。
华中师范大学在2012年2月对国内新兴的“淘课”一族群体特征作了一个调查研究。调查发现,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大学生(含硕士、博士)和白领,并且绝大多数的学习者处于21~30岁这一年龄阶段,其比例高达96.15%。而在参与学习视频公开课的受众中,63%的人出于个人爱好,出于升职压力和学习压力的比例明显偏少仅占12%和18%。
从以上两个调查显示,公开课程资源的学习群体是极具有活力的年轻群体,其中在OCW调查中19~39岁是主力群体,占68%;在华中师范大学调查中,96.15%的受众集中在21~30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嗅觉,最易接受新的事物,这个年龄段又是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最强的时期,批判性思维也更突显,同时,由于其非功利性学习的特点,这个群体的学习倾向性非常强,实用性、启发性、趣味性强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受到偏爱。
因此,在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之前,准确把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受众定位,避免受众定位过于宽泛,要紧紧抓住主体受众的年轻、活跃的思维、拥有专业知识同时又出于兴趣爱好的特点,让建设的精品课程能散发出年轻的生命力。这并不是官方给一个建设定位,或是让课程内容趋向于生活性就能做到的。
2.重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教学互动,注重思辨性教学,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
当公开课抛开公开课程资源中的电子教案、参考资料、测试、在线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支架,开始用视频载体独步起舞的时候,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一门公开课成败的关键。有人对哈佛大学迈克尔,桑德尔教授的24节《公正》公开课视频进行数据统计,在这24节公开课中,教师控制行为平均占85%,学生控制行为平均占15%。平均每节课教师表扬或鼓励4秒,占视频时间比例0.3%、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29秒占1.8%、提问85秒,占5.3%、讲解1203秒,占76.2%、交互(教师和学生在同时说话)23秒,占1.4%:学生被动发言(如回答教师提问)192秒,占12.2%、学生主动发言34秒,占2.2%、沉默或混乱9秒,占0.6%。
整个课程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模式。数据的统计虽然说明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但从视频上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讲授课程。更多时间是在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巧妙地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再通过师生间思辨性的讨论,引出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讲授内容,这样的一个苏格拉底“产婆式”教学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交流融洽,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甚至通过与教师的争论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开放而思辨的教学方式”既是国外名校公开课风靡中国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公开课之间的巨大差距之所在。我们通过观看爱课程网周人气榜首的《茶文化与茶健康》,可见其差距之一斑。在视频2327秒时间内,前1940秒,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学生的鸦雀无声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无法提出问题,学生也无法进行思辨性的思考。教师是教师、学生是学生、知识依然还是知识,三者缺乏必要性的联系。即使预留了387秒的学生提问环节,仍然只是另一种变向式的灌输,没有思辨,没有学生的思维火花,看不到知识的内化过程。整个课堂缺乏思维的火花碰撞,缺乏教学应有的生气和灵动性。相对于生机盎然的国外公开课,刻板沉寂的精品视频公开课无疑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应重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加强教学互动,注重思辨性教学,避免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再现。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学习者的思考。如何促发学习者的思考,却需要传授者机巧算尽,布满暗地铺陈和峰回路转。传授者要做的不是让学习者去接受他的观点,而是向他展现某个领域的知识,启迪他去思考,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
3.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加强课程教学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
耶鲁大学教授谢利·卡根教授的《哲学:死亡》课程,授课场面有着很强的冲击感。面容瘦削的卡根教授总是穿着格子衫、牛仔裤、帆布鞋,盘腿坐在讲桌上,身旁只放置一盏台灯。卡根教授从头到尾侃侃而谈,说起话来动作不停:时而双手飞舞,时而挪动肢体以寻找最舒适的姿势,时而跳下讲桌,时而又一屁股坐回去。这些都是卡根的标签,他将自己融入到知识的情景中,同时也将学生引入到了知识的情景中。谢利·卡根是最个性鲜明的一个,《幸福》、《聆听音乐》、《心理学导论》等课程同样闪现着教师独特的光辉。国内精品视频公开课无论是周人气冠军《茶文化与茶健康》还是总人气冠军《现代礼仪》。教师都处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没有思辨性的互动教学,学生没有思考的学习,教授只是以灌输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没有自己的教学特色,传递给受众的只是课程场景、人物、内容的不同,授课方式、过程、师生互动等等核心环节的处理都如出一辙,这一状况使得国内的视频公开课流于枯燥乏味,缺乏教师的人格魅力,也就缺乏了课程的吸引力。
因此,如何发挥教师个性特色,加强课程教学灵动性,避免千人一面的授课场景,是我们精品视频公开课推广普及进程中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议题,如若不然,中国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终将成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中的沧海一粟,淹没在成千上万的视频课程之中。
4.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同时,不能放弃相应公开课程网站的建设。
来自关于OCW中最有用的工具统计反馈显示,课程视频的确在知识的传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占20.2%比重,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枝独秀的状况,作业、大纲、讲稿,分别占11.8%、18%、11%比重,尤其是在线交互,占20.4%比重,甚至超过视频比重0.2%。这些都是知识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架。同时,在MIT网站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公开课的课程网站,最热的《公正》和《哲学:死亡》课程都有相应的网站支持。
在国内,目前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都以独立制作完成的视频讲座形式面世,之前没有独立的课程,之后也没有相关的资源链接,更像是一些专题讲座,不同于《公正》课这样有着30年开课历史的课程。因此,这些如同空中楼阁的精品视频公开课要防止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需要建立其相应的公开课程网站,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这既是中国开放教育运动发展的思路延续,同时也能避免巨大的人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
5.酌情定位媒体拍摄技术,记录课堂真实场景。
在国内,为保证视频质量,媒体拍摄技术作为重中之重看抓。在文件中,有详细的拍摄技术标准,包括场地、灯光、机位、构图、图像质量等等,在样片的评审中又有详细的评审规格。这样的建设模式保证了优秀的视频质量,同时也形成一个导向性错误:过于强调视频的质量,强调视频的拍摄技巧,强调画面的构图,使得各建设学校在课程拍摄的过程中,更注重画面的拍摄效果,弱化了课程纪实过程,强化了课程的外在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公正》课视频中的Sanders剧场宏伟场面,《死亡》里朴实无华的课堂场景,两者都别具一格。尤其是《公正》课,配备有优良的视频拍摄技术团队以及专业的后期制作员,为课程的推广锦上添花。但真正吸引“淘课者”的是课程所散发出来的学术气氛、课堂活跃的师生互动以及教授思辨的教学方式。与之相比的国内人气课程《茶文化与茶健康》及《现代礼仪》,虽然视频质量大大地提升了,但是课堂的气氛、学生的活跃度、教授的教学方式等等,却无法相提并论。巨大的背景幕布前面,是滔滔不绝的教授,是正襟危坐的学生。如何打破这一格局,回归学术的轻松自然、严谨思辨是让精品视频公开课真正得以发挥出其预想效果的关键所在。
因此,媒体的拍摄技术对于公开课的推行,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功效。过差的视频质量,录播式的课程视频会让我们走回国家精品课程视频建设的老路。但是过于强调视频质量,却会犯本末倒置的错误。
六、小结
知识的开放与共享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自然的历史规律,尤其是媒体技术、传播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开放与共享的脚步会越来越快。特别是自2001年来,知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教育大国,也在以自己的思维摸索着开放教育之路。从2003年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到2011年的精品公开课程项目建设,为中国的开放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中国开放教育运动的新的起点,必将为未来中国开放教育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石。
篇10
文章探讨高职“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探索高职经管类课程的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策略,主要围绕网络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思路以及改革课程考试与评价等方面展开,对经济管理类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网络共享课程;市场营销策划;教学模式
随着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活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教育机构将优质资源共享。以在线课程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涌现并获得飞速发展,比如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央视网的中国公开课等以免费、高质量的课程内容为卖点,学习资料,实现师生互动,甚至为顺利完成课程的学生提供学习证书,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其中。教育部也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着力加强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近年来,我院以“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课堂教学的全面信息化教学改革为目标,在合作企业超星公司的协助下,从搭建课程平台与开发课程资源以及改革课程考试与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网络共享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从高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现状看,它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营销策划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营销策划的思维、方法,理解、执行营销策划方案,能按要求撰写相关营销策划方案。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①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而教学活动中缺乏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过多导致学习兴趣不高;②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信息化水平的局限性,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③在考核评价过程中,仍采用传统考核方法,缺乏实践考核等过程性评价方法,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背景下开展教学改革,使专业基础课程深度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我院课程组在此背景下对这门课程进行精品网络课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课程设计思路
1.优化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技能为准进行适当的调整,注重教学内容的四个结合:(1)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高职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对于理论以够用为度,适当加重实践比例。鼓励学生参与各种营销活动,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教学内容与科研项目结合。教师注重将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实践能力。(3)课上与课后相结合,课上的时间是短暂的,更多时候学生的能力是在课后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培养的,通过组织各种营销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让学生能真正面向社会,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4)共性与个性发展相结合。通过课上开展小组合作研讨、营销策划设计、小组汇报等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又重视其个性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2.突出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资源的可操作性课程资源的建设应该注重结合实际教学,在资源的适用和易用性基础上,丰富相关内容,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上扩充教学资源,增设前沿性、引导性内容,以便各层次的学生使用。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以岗位要求能力、工作任务流程为导向,着重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开发过程注重以下几方面:(1)实践教学内容应以课程培养目标为准则。实践教学应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兴趣,利用学生课余时间举办多种营销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能力。(2)教师应将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增加到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教训及各类企业案例等带进课堂,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3)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学生喜欢动手实操是普遍特点,实践教学内容的开发强调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实践学习,发现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在原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与企业一起合作开发、建设课程网站,制作教学课件、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并围绕课程目标与企业积极合作探索开发教材及制作全套的多媒体电子网络课件,提高课件质量,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视频资料,加强了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效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高品质的教学资源。
4.改革课程评价方法学生学习评价方法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问题,网络课程的评价方案将着重于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在充分征求行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课程采用“过程+结果”的方法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与评价,综合评价每个学生的各项目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结果评价更加公正、客观。将课程内容中的各项目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过程作为考核依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作品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学生完成的营销策划方案、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商业计划书、模拟经营结果),二是学习结果的评价,其结果之和为学生成绩评定的最终结果。最终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实际工作任务完成作品成绩占60%,结果考核成绩占40%。
二、“市场营销策划”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1.教学项目化本课程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网络课程设计,在充分分析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岗位能力的基础上,分解学生应该掌握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内容,让学生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流程以获得课程知识,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断进阶形成自身的经验和能力提高。本课程内容主要设计了“指定企业(或产品)的SWOT分析”“新产品创意”“××类产品需求和消费者调查”“××产品营业推广方案制订”“××类产品媒体宣传计划制订”“为指定企业(或产品)设计一个事件营销的方案”“新产品营销策划方案”等七大教学项目,内容涵盖从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到营销策略制订整个营销活动过程。
2.学习自主化课程内容通过设定学习工作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析工作岗位能力,设定各学习任务,将课程内容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对设定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所学内容意义的重新建构。在本市场营销的网络课程内容设计中,设置了“**超市快速消费品支出”“估算**产品的校园需求量”“**产品品牌推广设计”“开展营销策划的辩论赛”“进行**产品销售价格的制订”“广告创意设计”“模拟**家电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等学习任务,通过任务的实施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职场化通过课外开展各种营销活动,让学生体验社会和真实的职场环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实际问题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营销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学生的营销综合素质。
三、转型升级为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思路
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是资源共享,资源共享课更强调精品优势资源的共享和从建设向应用的升级与过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在建设进程中充分考虑了如何将课程建设的成果进行分享,如何实现建设的绩效最大化,不仅要将课程网站建设成课程组成员的教学实施平台,更要考虑如何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本次实践着重强化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1.课程资源的整体应条理清晰化为提高课程的系统性,课程资源的整体应条理清晰,可根据工作业务流程和认知规律,将教学资源进行有序的编排,而不是将资源简单地堆砌。
2.网站开放资源的共享性课程资源尽量不封闭和限制浏览与下载,尽可能实现全部资源的开发共享,任何用户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浏览、下载任何课程资源。网站的在线测评系统,全部网民都可以自由地注册使用。指定专人负责网站的定期监控和随机抽查,保持网站内部和外部链接的顺利畅通,保证图片、文本、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正常显示,保证课件、在线考核、实训平台等功能的正常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性为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差异,在教学项目中设置应知应会的基本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资源,但针对那些掌握基本内容但仍有继续学习提升需求的学生,也应设置相应的拓展提升的教学资源,并加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实现因材施教。利用网站在线测试平台分析课程网站浏览者的居住地区、登录时间等行为特征,通过论坛了解用户的反馈。将各类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挖掘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对网站平台和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更新。
本次探索与实践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内容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以及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教学内容设计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与接受能力的基础上与合作网络公司合作开发项目化视频教学,注重以营销工作岗位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校企合作、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精品网络课程开放合作机制,研究经济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将对广东省高职院校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开发起到一些借鉴,对逐步建立起适合广东省地区的经济管理类网络课程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云川.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46-48.
[2]何亚茹,秦雅唯,蔡秀芳.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策略探讨[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34-35.
[3]孙宏伟,丁晖.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72.
[4]董香珠.任务驱动法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