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合法性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合同合法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合同合法性

篇1

关键词:系统可靠;最优化;最优化计算

1 系统最可靠优化概述

通信和电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应用系统,其工程的设计和实现中存在多种复杂的关系和约束条件,因此其优化问题就成为了通信和电子系统的重要设计基础。在其设计和配合中,对系统的规划就成为了整个系统良性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管理角度看,对系统的规划就是合理的安排各种资源在系统构建中的分配和作用,对于大型的系统工程的实施作用明显。系统越复杂其对其规划的要求就越严格。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将可靠性作为系统规划的前提,即在系统设计时不改变整个系统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最为可靠的运行配合 ,即合理的分配各个零部件的可靠度,保证其在各自功能范围内体现出最佳性能,并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这里的可靠性设计还应把经济指标涵盖在内,即从技术角度、经济成本角度出发实现系统的可靠与经济性双赢。

在通信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中,因为系统的复杂性,所以要求在技术指标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尽量使得设计成本最低。尤其对于某些特殊要求的复杂系统,利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很难达到此种目标,因此最优化的设计方法就成为了复杂通信和电子系统设计的重要手段。最优化问题对于通信和电子系统来说,就是指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即在指定的设计指标和元件、参数范围条件下,确定独立的设计参数,保证系统达到最经济的技术指标和性能。

2 通信电子系统的最可靠性

通信和电子系统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多层次系统,其复杂而精密的特点使其运行的可靠性成为了系统设计和实现的首要条件。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的标准就是其通信的质量,而系统可靠性具体的体现就是在正常工作中错误的概率最低,这个指标的实现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部件的可靠性,以及系统本身的结构方式。主要设备结构的合理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可靠性的途径之一。通信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输入和输出,在完成这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多个电气元件进行参与,即一个主要设备中有多个子系统进行串联组成一个工作系统。而主要系统和辅助系统将构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可见主要系统的可靠性将决定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即只要主设备或者系统不出现故障该通信系统就正常。

在一个系统中,设计参数有两种,一种为固定参数即系统需要满足的基本性能,一种为设计参数,即待定的某些参数,固定参数是必须实现的,而待定参数则可以看做是优化变量,也就是通过设计参数的改变来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效果。此时,各种参数的变化范围就会成为影响系统运行的基本条件,可以理解为目标函数中的设计指标可以构成优化变量的约束条件。因此,寻求系统的最佳性能就是对目标函数的最大或者最小。

3 通信和电子系统的最优化算法

通信电路或者通信网络技术的实现都是在给定的技术指标前提下进行设计和实现的,对这些参数产生影响的条件有很多,如幅值、相位、频率等等。如果电路满足技术指标就可以看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尽管初始设计保证所有的系统元件都为标准,即电路满足使用指标要求,但是因为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个元件的运行参数是在一个容差范围内随机变化的。这种元件的容差就有可能使得批量产品的合格率小于需要。如何在设计中,根据指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确定 合理的电路元件的标称值和容差,使得产品合格率最大而成本最小,这就是优化设计的核心问题,这也是可靠性最优化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对某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计算中发现,可变容差法在接近可行区域收敛速度明显出现大幅下降,大量的时间都将被浪费在可行性修正上,目标函数的下降较小,只能通过降低收敛精度才能实现收敛的目标。即使这样最后的结果也还是会出现某个部件可靠性大于1的不理想状况。实践中SUMT法和乘子法均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是为了确保计算的稳定性,前者的惩罚因素增速不能过大,因此相对采用的迭代次数就会增加,所以采用采用乘子法进行优化设计,及时先沿着搜索方向向外推算出最小点所在的区间,然后在此范围限定的情况下,二次插值,求得最优步长。

因为某系统价格模型中包含了正切函数,当完好率接近1的时候,函数值和导数值将急剧增加,尤其是导数值很有可能会溢出。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是:

(1)利用随机格点搜索目标函数值相对小的域内点,进行乘子法的改善点。随机搜索时都对部件可靠性的上线进行限制,即完好率在0.5-0.6之间。

(2)利用二点差分的近似计算价格函数的导数,以防止其产生溢出效果。根据目标函数的梯度和函数自动调整差分步长,保证导数估计值的截断误差和舍入值误差相近似相等。

利用前面的两种方式,求得某通信系统的两种价格模型的最大可靠性问题和最小成本问题。如下式:

将着这些参数代入到可靠性公式中,就可以得到某通信系统的最优化结果。并根据具体的数据对系统的构成进行合理的修正。

4 结束语

通信和电子系统设计应处处体现最优化方法的思想,即在一定客观条件制约下,选取最优路线(策略、方式、安排),以取得最好效益或实现既定目标。计算中应根据设计经验选择尽可能合理的初始点。然后用二阶段算法,即在第一阶段用一个简单的算法在较大的空间搜寻,求得一个改进的初始点,第二阶段再用比较高效的算法,从这个改进后的初始点出发,搜索求得问题的最优解。

参考文献

[1]高山杰.基于最优化理论与算法的通信系统功能构建[J].现代电子技术, 2010,(18) .

[2]黄丽坤.无约束最优化计算方法在通信系统设计中应用[J].微处理机, 2010,(03) .

篇2

为加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和数据的准确可靠,满足山东电网调度生产和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特制定本考核管理办法。

一、说明

第一条

本考核管理办法依据《山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和《山东电网自动计量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而制订,适应于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省网所属厂(站)远动设备、地区数据转发设备、电量采集设备及通信通道的运行考核管理。

第二条

本考核管理办法考核统计的内容包括:系统及设备运行指标、事件汇报制度、遥信传动试验及遥测合理性检验、变送器定期校验、设备维护与事故处理、运行工作记录等。

第三条

被考核的设备和系统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和管理资料(包括测点表、调试记录、校验记录、维护测试记录、竣工资料等)。考核方法为不定期抽查和互查,其结果将列入考核运行单位工作的内容。

第四条

调度中心按月下发《山东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简报》。年终将根据各单位的运行情况,推荐给集团公司参加本年度先进企业评比,作为选优和否决的条件。

第五条

为了充分发挥和调动自动化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在考评设备可靠、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每年对表现突出的专业人员给予表彰,并建议所在单位给予奖励。

二、考核范围

第六条 运行指标

1、厂站设备月可用率≥99.5%

厂站设备包括rtu、电厂采集器fag或变电站采集器metcom,以及市局调度自动化系统转发软件。因市局自动化系统的原因(包括通道)造成转发厂站中断的时间统计为:中断时间乘厂站数。

2、自动化系统月可用率≥99%。

自动化系统分调度自动化系统(ems)和电量自动计量系统(tms)。

3、遥测合格率≥98%。

遥测误差超出 ± 1.5%时为不合格遥测。

4、遥信动作正确率≥99%。

包括正常动作和事故情况下。

5、厂站通道(包括rtu、fag/metcom)可用率≥99%。

6、转发数据月正确率≥99%。

第七条 其他考核内容

1、月报表必须在次月5日前以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发出。

2、月报统计的内容要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3、月报应有简要的本系统的运行情况的报告或事件说明。

4、由于设备故障而不汇报,造成数据不刷新超出1小时的情况。

5、当接到调度中心自动化值班人员设备或系统异常通知时,要及时处理并汇报处理情况。常白班在1小时内,节假日在2小时内。

6、每月定期检查通道,保持正常可靠,并将检查情况记录留档。

7、应制定省网所属厂站设备检修、测试计划。

8、厂站设备检修申请必须按照规程要求申报,经所在车间或调度所批复,并按照要求内容填报和提前一周上报。

第八条

对造成较大影响的事件或延误事故处理,导致事故扩大的,要根据有关事故处理的规定认定、处理。

第九条 遥信传动试验及遥测合理性检验

1、制定有厂(站)遥信传动试验月计划(每个厂站要求一年做2次),且提前一个月上报,并在当月测试落实(以调度中心自动化运行值班员记录为准)。

2、主动进行遥信传动试验,试验时以调度中心厂站接线画面显示为准。各单位要制定二次回路试验计划,定期测试。

3、每周进行厂(站)遥测数据合理性检查。在一周内不得出现相同的问题或错误。

第十条 电测量变送器定期校验工作

1、制定省网所属厂站变送器检定月计划(每个电量变送器每年1次),且提前一个月上报,并在当月检定工作中完成(以调度中心自动化运行值班员记录为准)。

2、电量变送器校前合格率≥98%。

3、按季上报变送器定期校验工作总结,填写认真,内容准确无误,并存一年。

第十一条

明确自动化运行专责人和夜晚自动化运行值班联系电话,分管主任手机号码的变动情况及时通知省调自动化值班员。

第十二条

建立自动化运行记录。做好与调度中心自动化值班员的联系记录。对遥信传动试验测试、遥测合理性检查、通道检查测试、变送器校验、设备异常处理等内容要记录留档。

第十三条 按期完成调度中心自动化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考评要求

第十四条

调度中心以自动化运行值班记录、设备检修申请、巡视记录和各单位的计划申请为准,结合当月的工作情况,按月下发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简报。

第十五条

各单位不得出现由于人员责任而造成的电网事故、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和规程认定的调度自动化事故。

第十六条

当相同问题或错误连续二次出现在月简报中时,将对该单位提出严重警告或发通报批评。当达到三次时将取消当年评奖资格。

第十七条

由调度中心组织安排各单位开展互查工作,进行 经验交流和评比工作,评比的结果将作为评选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并纳入调度中心有关专业考核范围。

四、附则

篇3

1 系统可靠性

1.1 组合web服务的基本结构

组合服务的可靠性不仅依赖于各服务的可靠性,还依赖于各组合服务之间的连接结构的关系。服务组合指的是将具有一定逻辑顺序的服务,按照某种规则,合成为一个新的增值服务,这个“新服务”的组成成员之间不仅可以相互通信,更为重要的是,它们是按照某种逻辑组合在一起的。

服务组合的内部结构关系主要由以下基本结构构成。

(1)为串联serial结构,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顺序执行的Web服务。(2)为并联parrallel结构,提供多个Web服务的并发与同步。(3)为循环while结构,要求指定的Web服务的反复执行,直到给出的布尔while条件不再满足.其至少执行一次活动。(4)为服务调用invoke结构,指业务流程调用由伙伴在端口上提供的请求——响应操作,即invoke活动对应于一个服务的执行需要调用外界服务。(5)为选择switch结构,其条件判断主要来自两方面:一个是根据流程执行中的内部选择条件来选择某个分支执行,另一个是根据外部请求的消息条件来选择某个分支的执行。

1.2 组合web服务的可靠性分析

电子商务系统与完成业务功能的单个服务静态绑定,适合于统一服务组织内或固定合作伙伴间的交互,合作双方事先已建立一定的协议,可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服务提供者保证服务时刻可用,且服务接口不发生变化。要对组合服务进行可靠性分析,可由以下组合服务的内部结构关系计算其可靠度。

(1)串联服务系统。其中每一服务的失效,都会引起整个组合系统得失效。系统可靠度 。(2)并联服务系统。其中只要有一服n。系统可靠度Rsys(t)=Rj(t)n。(5)服务调用组合系统。组合系统可靠度为 。(6)选择组合系统。系统可靠度为 其中Qi为转移到web服务Si的概率,并且有 。

2 实例分析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根据以上给出的可靠性分析来计算整体系统的一个可靠性度量。

图1演示了在线商场的EB系统,商场里有多家商店提供商品,消费者可以在线购买商品,并选择多种在线支付方式支付,这是典型的同时具有B2B(商场与商店、银行等)和B2C(商场与消费者)特点的电子商务系统。基本流程如下:

首先通过身份验证登陆商品购买交易平台。接下来就查询所需要的商品,选则商品时可以调用某商品店K提供的服务Sk,用户选择好所需商品,可以将其放人临时存储区,然后重新发起商品查询和选择。在所有商品选择完毕后,提交订单。下面并发2个的过程:一个是通知商店进行确认,并进行供货;另一个并发过程信用卡支付,在支付时,需要银行在线支付的服务S8。最后,根据用户要求选邮政寄送或快递公司的送货方式,从而完成了一次在线商品购买流程。以服务结构图的形式表示。

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如下:

首先通过上节的可靠度量模型依次计算得出Web服务S1-S8和Sk的可靠度:R1-R8和Rk,其中Rk为商店K提供的web服务Sk的可靠度。用户共查选商品n件。

应用web服务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可得:

3 结论

本文讨论了组合Web服务的电子商务系统新形态,研究服务更新过程中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组合Web服务的不同结构,分析了电子商务系统的可靠性。该模型给出了电子商务系统在web服务组合形态下的一个可靠性度量,为开放环境下电子商务系统可靠性研究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1:223-224,1980.

.Toronto.IEEE computer society.2001:361-370.

篇4

一、电子证据的定义

对电子证据的内涵和外延存在诸多争论,有关电子证据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综观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定义及对其的阐述,电子证据定义的内涵大致有以下内容:电子证据的产生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相关信息设备;其通常以数字信号的方式无形地存在,可以输出表现为文字、图像、声音或者它们的组合等多种形式;其所有的属性和特征符合证据资格的要求。

二、电子证据的定位

电子证据定位涵义:一是电子“证据”能否成为诉讼中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二是电子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时处于什么证据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1款规定了证据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七种形式。结合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理论界对电子证据的定位大致有“一般证据说”①、“混合证据说”②以及“独立证据说”③等学说。笔者赞同司法实践务实地选择“混合证据说”,即将电子证据的各种情形进行相应归类,虽然有时面临法律适用冲突问题,但对原有证据种类的定义进行扩大解释,适用相应的取证、审查、认定的法律规定。从电子证据的特点来看,其主要可归为书证和视听资料,原始形式为电子数码,并通过文字、符号、图画或者其组合等输出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可归为书证,其典型就是电子邮件、聊天记录、通过电子数据交换方式签订的商务合同等。原始形式为电子数码,并通过声音、图像等类似视听等材料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其典型就是网络视频、音频材料等,一般情况下,审判人员应按照视听资料或书证的采用标准来予以审查。

三、电子证据的认定

(一)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由于电子证据数字化特点使得其较其它证据资料更具有不稳定性,电子证据的存在形式,数字编码容易被篡改、伪造。计算机病毒、网络故障、操作不当等都会影响到电子信息的真实性。从司法实践来看,解决电子证据的真实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自认方式。电子证据在自认上也应当适用一般标准,即对自认的电子证据的证明力应予以承认。2、保全方式。目前保全主要有法院证据保全和公证机关公证保全两种方式。在我国涉及互联网的诉讼中,申请公证机关保全成为当事人固定电子证据以及确保电子证据证明力的主要手段。诉讼参加人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3、专家意见的方式。电子证据具有脆弱性特点,为了确认从互联网上取得的电子证据究竟有没有被修改过,有时需要借助专家的力量。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家可以解决一些技术争议,并将结果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反馈给法院。由专家提出意见确认的电子证据具有较高的证明力。

(二)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认定。电子证据关联性认定也适用一般证据的认定规则,司法实践中一般采取如下认定步骤:一是确认这个证据能证明什么事实;二是确认这个事实对解决案件争议中的问题有没有实质性意义;三是确认法律对这种关联性有没有具体要求。

(三)电子证据的合法性认定。电子证据的合法性特别体现于其生成、存储、传递以及显现、收集等方面,它在运行各环节容易出现对社会公众言论自由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的侵犯,所以合法性对电子证据的认定具有重要意义。证据的合法性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层面。1.电子证据主体的合法性。首先,交到法院的电子证据要由知道这些信息、制定信息的人和当事人同时提供④;其次,在取证和固定证据的时候除了操作计算机人员,最好有上级主管人员,还要请到与此无利害关系人到场见证;再次,在案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调查出能接触到计算机的有哪些人。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子证据被伪造,篡改等等人为因素,确保电子证据的真实性。2、电子证据形式的合法性。将电子证据归为《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的证据形式,否则便不具有证据的效力。3、电子证据程序的合法性。在电子证据的提供、收集、调查和保全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通过窃录篡改、通过非核证程序、非法软件方式获得的电子证据,不予采纳⑤。

注释:

①②③张嘉林:《电子数据证据浅析》,载《司法前沿》2003年第2期,第25页.

篇5

[论文摘要]杭州市自2013年1月1日起,市属医疗机构、其他在杭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推行标准化电子病历。至今已经推行了将近半年时间,然而,与传统的纸质病历相比,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产物的电子病历,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保护方面却相对落后,更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文章尝试着从境内外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杭州市2013年全面推行电子病历半年来,所面临的诉讼证据和司法鉴定等法律问题、新民诉法电子病历的适用这三个方面对电子病历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电子病历在杭州顺利推行。

[论文关键词]电子病历 新民诉 诉讼证据 司法鉴定

一、境内外电子病历的应用现状

(一)美国的电子病历

美国是最早建立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 EMR)的国家。1960 年,以美国麻省总医院为代表,开发门诊电子病历并投入使用。2004 年, 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提出要在2014 年为所有美国人建立EHR ,并与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该计划。

美国在电子病历的推广应用和法律制度规制方面是世界上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早在1987年提出病历管理标准(Health Level Seven);颁发了电子病历的发展中最重要的法律:即著名的《全球与国家商务中的电子签名法》,根据该法确立了电子签字、电子合同和电子记录的法律地位,即承认了电子病历作可以作为证据。

目前,电子病历的各方面技术逐步成熟,从技术上实现了电子病历的司法鉴定,保障了电子病历的安全性等问题;从整个社会经济角度来说,可以节省许多重复的医疗鉴定程序,优化资源配置。

(二)日本的电子病历

在日本,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使用,医疗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医疗过程的数字化和无纸化。20世纪末的时候,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诊疗记录用电子媒体保存》,在公告中诊疗记录用电子介质保存已获认可,对于电子病历的目的、范围、责任和医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日本电子化病历的推广和其早期的立法文件,都为我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电子化病历的应用与法律保护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中国的电子病历

我国的电子病历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为了顺应信息潮流,全国部分医院和地区于2000年开展电子病例试点工作,严格意义上讲,电子病历一直处于非法地位。2010年4月颁布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该规范对电子病历的建立、实施、保存和监督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加强了电子病历的管理,为电子病历的全国推广做了法律上的准备。在最新开设试点医院的上海,制定并试行了《上海市电病历管理办法(草案)》,就电子病历的数字认证制度、签字、书写、完成、修改、保管等各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为我国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然而,与传统的纸质病历相比, 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产物的电子病历,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保护方面却相对落后,更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二、杭州市全面推行电子病历面临的法律问题

杭州市自2013年1月1日起,市属医疗机构、其他在杭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推行标准化电子病历。至今已经推行了将近半年时间,很多法律问题凸显出来。然而,与传统的纸质病历相比, 作为计算机信息时代产物的电子病历,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保护方面却相对落后,更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杭州2013年拟推行电子病历将面临法律制度落后,司法实践不足等各种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电子病历能否作为诉讼证据

病历是医疗纠纷、医疗诉讼和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的法律依据。当前,病历分为两种:纸质病历和电子病历。传统的纸质病历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在多年的实践中制定了病历书写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传统的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是否具有纸张病历同等的法律效力、如何才能被作为证据使用、司法鉴定的困难等问题,都影响着电子病历的应用和推广。

证据能力也叫证据资格, 指证据材料在法律上允许其作为证据的资格。电子病历能否作为诉讼证据是电子病历能否在全国顺利推广使用的关键,笔者试从法律证据“三性”角度对电子病历进行审视,以确立它的证据能力。根据证据法的一般原理和诉讼法所确立的证据规则,作为证据必须具有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这三个性质。电子病历证据能力的认定主要从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角度进行。

真实性是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材料,是证据的本质属性,也是病历作为证据资料使用时的必备特性。《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和《电子签名法》分别从主观和技术上对电子病历的客观真实性作出了一定保障。病史询问、各种检查结果的记录都必须客观真实,虽然病程记录、病例讨论等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但其是在客观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医学科学原理所进行的分析,它具有证据的真实性。

合法性是指证据应当按法定要求和法定程序取得。合法性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证据形式合法、证据提供主体合法、证据收集过程合法性。合法性是在客观性和关联性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证据的特征《电子病历基本规范》和《电子签名法》这两部法律明确了电子病历制作主体、内容、格式、程序、签署等制度规范,反映了证据采用的合法性原则。

关联性是指证据能否证明或否定待证事实,即证据应当能证明待证案件,一份完整的电子病历可以分为电子病历内容本身和对电子病历生成、储存、传递、修改、增删操作而引起的记录。当这些串联成证据链,电子病历自形成、获取到最后被提交法庭的每一个环节串联在一起,才能真正体现电子病历的关联性。

(二)电子病历能否成为鉴定对象

病历(病史),即医务人员对患者患病经过和治疗情况所作的文字记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的定义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鉴定对象是指诉讼过程中需要鉴定人进行鉴定的,与案件有关的客体物自身,客体物的反映形象,通过各种技术加工形成的复制品以及客体物的物质现象。凡是作为鉴定对象的,本身应至少推定为与案件事实有关联性;若不具有关联性,则不能作为鉴定对象。

在医疗侵权诉讼中,病历作为证据资料使用,其与待证明的事实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如果不严格监管电子病历的数据电文,就可能出现随意粘贴、删除、张冠李戴等现象,使数据电文与病人的病情之间失去关联性,可能出现与病人真实情况不吻合的信息,导致数据电文记录信息内容与病人的真实情形失去关联性。

三、电子病历的适用

(一)民事诉讼中的电子病历

电子证据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电子证据的概念在学术界仍没有达成共识,基于当前电子证据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对于电子证据的概念进行广义解释为宜,即“以电子形式存在的,用作证据使用的一切材料及其派生物;或者说,借助电子技术或电子设备而形成的一切证据”。电子病历属于电子证据的一种。

长期以来三大诉讼法及相关法律关于证据的类别主要包括七大形式的证据,而电子证据一直以来并不被确认为独立的证据形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将电子证据归于视听资料、书证等不同的证据类属。由于法没有明文规定电子证据这一证据形式,诉讼实践中对电子证据的也存在一定争议,关于电子证据的法律定性在理论界存在:书证、视听资料、混合资料和独立资料等各个种类。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包括电子数据。”从而解决了理论界的争议和司法实践中的面临的法律空白问题,将大大方便当事人的举证与维权。

(二)司法鉴定中的电子病历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依据病历进行事实认定一般能得出客观的鉴定意见。但是对于那些被修、涂改过的病历,如果涂改部分的医疗行为影响了治疗后果,或者不能复原原始病历的,可以认定医院未履行告知义务的,可以认定医疗机构举证不能。在鉴定过程中,对于添加或重新书写部分,因有关医务人员为医院或个人推脱责任的认定为医疗机构举证不能。

随着电子病历在全国的推广和应用,与传统纸质病历相比,医疗纠纷和诉讼活动中的电子病历司法鉴定问题就尤为突出。首先是在电子病历的鉴定中的提取流程和规则不健全;其次电子病历真实性存在病历涂改或修改和病历添加或重新书写两方面问题。

电子病历的司法鉴定实践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司法鉴定中存在不少缺陷,无完善的法律体系,无法把鉴定中的提取流程和规则统一起来,只是零星地见于各法律规范之中。此外,电子病历证据原件与最佳证据规则相冲突,电子病历的原始信息是一些无形的、虚拟的数据,不能满足最佳证据规则的要求。

电子病案是数据库的形式存储数据,具有分离性和易改性,即电子病案的内容和载体可以分离,电子病历可以因人为或者客观原因而遭销毁、更改或破坏,可能不会留下任何修改过的痕迹。这些都导致司法鉴定结论的不准确性和不真实性。

(三)诉讼中适用电子病历之我见

篇6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与特征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电子证据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以及网络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以数字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器或外部存储介质中,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电子数据或信息。由于电子信息的便捷,大量传统的社会关系中的载体如合同书、提单、作品、交易票据在现今都可能转化为电子文件,并且在产生矛盾诉诸司法的时候并不以书证、物证等证据形式表现,很多时候提交给法庭的是电子证据。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电子证据要求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或者网络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证据,并非所有和计算机或者网络相关的证据都可以称之为电子证据,只有当证据是以虚拟的形态存在于计算机或者网络之中的,才能称之为电子证据,如在计算机的office软件中打印了一份合同,但其最终是以书面形式的,而非通过双方电子确认的方式统一的,在此处,计算机或者打印设备是该书证,或者说是生成书面材料的一种工具。对于此类文字材料储存在计算机里面的,其只不过是书证的一种储存形式,但不是电子证据。

(二)电子证据的特征

电子证据较其他类型的证据相比,具有许多自身所独有的特点。高科技性,电子证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无形性,电子证据不是肉眼所能观察的,也没有实物可以保存,其是存在于一定载体介质之上的。易破坏性,电子证据在高科技的作用下,容易被特定的技术掌控,从而毁灭或者篡改。客观真实性,电子证据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务的本来面貌,应该作为合法证据的一种,具有真实的效力。此外,电子证据还具有可以大量快速储存、保存简便、信息量大、可以反复展示、简便易操作等特点。

二、电子证据在证据法上的地位

我们证据法上明确规定了证据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必须具备“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电子证据只有满足证据的基本属性,才能具有相应的证明力,并且在法庭上被采纳作为定案的依据。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客观性是电子证据在其适用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任何电子信息,都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于磁性介质(硬盘、软盘或光盘等)中,所以电子信息本质上是数字化的信息,即以“0”或“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编码来记录的信息。作为数字化电子信息超过任何其他书面证据不稳定的特点,人们可以增加或减少通过各种手段的数字编码和编辑,正是因为这一特点,电子信息在收集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损坏、丢失、甚至会出现篡改,伪造的现象。此外,计算机病毒,硬件故障,软件问题,操作错误,网络故障和突况,将影响电子信息的真实性。因而,为了满足证据客观性的要求,在电子证据的收集、证明力认定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严格的程序,防止电子证据出现伪造损坏的情形,使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案件本来的真实面貌,具有完全的证明力。电子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并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网络运营商和一些其他类型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将在社会关系中的服务器使用,如电子信息的使用期限,记录,存取数据的地址,数据sentsize。

在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独特的可以被用来帮助识别用户通过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地址(IP地址)。这是案件的事实证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将在某一具体的案件中,经过司法审查判断,来展示其证据的证明力。电子证据的合法性。我国诉讼法对证据的合法性以列举的方式予以规定。但是电子证据属于诉讼法中规定的何种证据种类在学理届并未统一,具体而言有视听资料说、书证说、区别说、独立证据说等,在司法实践中,当出现必须使用电子信息作为证据的时候,大部分都将其作为书证或视听资料。当然这只是在电子证据具体属于什么种类上的不一致,在电子证据是否具备法定证据的内在性质上都没有争议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因而,电子证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证据手段,可以作为法院判断案件的定案依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严格电子证据的使用,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出客观真实的证明效力。

三、电子证据的运用

在肯定了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对于证据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建立起一套对电子证据的运用采纳体系。由于自身的数字化特征及其技术性要求,电子证据在被用于证明案件事实时,自然应较一般证据有着不同的要求。

(一)电子证据的获取、提取和保存

由于电子证据的不稳定性,因而为了保证电子证据的可靠,因而在收集、提取和保存上必须要有严格的标准。一般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来说,公证应该是提取相关的电子证据最优的方式。特别是在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电子证据尤其需要专业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在法定的程序下,进行收集、提取和保存。如果网站能不能成为记忆调查中,它应该是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拆除,搬运,组装的电脑系统。在一些技术性很强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无法满足技术要求的,也可以委托专门的技术人员。当然,在对外委托取证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程序的规定。在对一些关键电子数据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防止损坏或修改的基本原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存过程中,电子证据的提取必须要注意其所储存载体介质的安全性,防止因为一些硬件的损坏导致电子证据数据丢失的情形。

(二)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

在具体的法律程序中,当事人或检察机关提交到法院的电子证据资料是否具有相关的证明力,仍然需要进行审查判断。一般而言,电子证据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与一般证据的审查判断并无实质区别,仍是通过法庭审理的方式,严格查证并核实提交的电子证据资料是否符合证据的三性即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联性。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必须满足对证据的关联性要求,也就是说要判断电子信息是否与所涉及到的案件之间到底有没有实质联系。只有经过初步的审查,认为电子证据与案件之间是有有实质联系的,才能进一步审查其他问题,如果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的,则应当直接予以排除。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出的电子信息是对案件中的什么事实有证明力的,然后把该电子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与该案中的争诉问题之间建立起实质性意义,既可认定为符合案件的关联性。客观性。对于电子信息而言,只有客观真实的电子信息才能成为证据。在对电子证据客观性的审查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是审查该电子证据的来源,因为来源直接关系到真实可靠程度和证据的证据力;另一方面要审查电子证据的相关技术内容,这就涉及到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能力,要着重审查电子证据的在产生完成的过程中是否真实,有无全部或部分的删除、剪辑、篡改或拼接的情况。还有要重点关注储存、收集、提取电子证据的相关载体是否是否符合标准以,还包括获取电子证据的人员是否具有合格的操作水平等。由于电子证据的不稳定性、无形性等特点,导致其在客观性的认定上需要对电子证据是否受受到相关的篡改进行严格的辨析明确,才能作为定案证据。合法性是电子信息获得证据资格的关键。对合法性应从以下方面来审查:在主体上,证据是否为法定人员收集、提取;在程序上,电子证据的收集、提取和保存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一般来说,只要符合以上两点的要求,便可认定电子证据之合法性了。

篇7

一、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物资采购管理基本情况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煤炭、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建筑矿建、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多元化发展的国有能源化工集团,下设457家子分公司,经营结构成多元化,管理方式制度化。作为一家大型的集团公司,其内部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也有自己采购流程。对于内部通用类设备采取的招标方式是:自有的招标单位对外公开采购招标;对具有尖端科技所属的设备由委托招标公司招标。

河南能源下设物资供应管理中心、供应处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功能,主管物资采购的计划、采购、合同、库存调剂、结算、修旧利废、物资成本等管理与协调工作。根据标的大小以及难易度分类:集团层面的统一采购;设备使用人(下属的生产经营单位物资采购职能部门)的自行采购模式。在面对信息化的今天,河南能源于2014年成立电子招标平台,在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集团的物资采购管理更上一层楼。

二、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物资采购管理与招标法的一致性

河南能源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集团,其国有控制权的性质,决定了其不能按照小型企业的物资采购模式管理。其性质指示物资采购作为招投标的一种类型,必须严格按照《招标法》以及《招投标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物资采购。

1.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模式。《招标法》第五条规定“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河南能源在2014年电子采购平台成立前,通常采用的是邀请招标的模式,虽符合招投标法的总体规定,但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方面存在欠妥之处。具体体现在:河南能源通用类物资采购由具体使用物资单位,根据自身物资需求情况,通过考察存在潜力的供应商邀请其参与投标,其只是在部分范围能公开,但在这种招标模式下,虽不违背招投标的邀请招标的有关规定,但真正的公开尚不到位。实施公开的物资采购招标,不但能避免 “暗箱操作”行为,增加采购的透明度,堵塞物资采购漏洞,而且能直接享受有竞争带来的大幅度的成本降价,减少流通环节对价格的影响。从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上直接避免违规行为,不仅是对自身企业建设的完善,并且也是对企业员工保障。2014年河南能源电子采购平台成立,真正的公开环境上升到更高的境界。河南能源电子采购平台公开简称“中原云商”,是河南能源物资采购的公开平台,除涉及专利类型设备外,所有物资采购均应当在电子平台上公开招标。至此,按照《河南能源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的规定,河南能源所有物资采购招标公告在平台上进行,同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政府指定的媒介上同步。

2.物资采购程序的合法性。物资采购程序的合法性,保障物资采购实体权利能够实现。《招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河南能源《河南能源物资采购管理制度》第十三条第三项规定“公开招标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即招标文件开始发售)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不得少于20日,其中出售标书的时间不得少于5日。在招标文件具备对外发售条件的前提下招标文件发售期的首日可与招标公告公布的首日为同一日”。物资管理制度的规定与招投标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采购程序的合法化,并避免了企业集团法律风险的发生。其次,河南能源物资采购管理规范招标行为比招标法更加明细,比如,在规避招标方面,物资管理制度列举了一系列诸多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

3.电子招标法律规定保障电子采购平台有序开展。河南能源电子采购平台根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法律法规开展物资采购,根据法律规定的:“数据电文形式与纸质形式的招标投标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应”,肯定了电子采购平台的确立,并依据确立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规范电子签名行为,保障了电子采购平台合法有序的开展。

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的建议

1.加强物资采购的监督。对物资采购实施全过程监督。从采购计划制订开始,到采购物资的使用结束,包括计划、审批、招(议)标、签订合同、验收、付款和发放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进行监督。河南能源下设物资供应管理部门,统管一切物资采购工作,包括监督下属单位招标部门。目前,随着煤炭经济的发展滞后,河南能源发展前景困难的情况下,集团公司采取一些的措施节能减排、放权减压,集团公司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参与物资采购管理监督,而由物资供应管理职能部门统管一切下属单位物资采购,及物资供应管理部门自身的物资采购。虽下级单位物资采购所有程序由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但物资供应管理部门自身的监督管理,监督权利并不能完善实施。放权减压和监督管理并不相背离,相应的放权应更好地实施监督管理。因此,个人建议,将集团监督管理再次纳入到物资采购的管理,并贯穿于物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确保采购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营造一道确保企业利益不受损的坚实防护墙。

2.增加物资采购的法律审核。河南能源作为国企,一切物资采购管理按照招标法的规定实施不容置疑。企业物资采购法务人员参与仅限在:一是审核合同时、合同出现纠纷时;二是物资采购后经人举报出现问题。上述基本是事后审核,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疏漏之处;物资采购程序是否规范;招标资料是否维护我方利益等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法律的介入。然而,对于河南能源来说,法律服务局限于合同审核及处理诉讼纠纷,避免法律风险存在不足。因此,建议法律审核纳入权过程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审核采购计划的制定、合同的签订、质量的验收资料处理以及往来信函的传递;审核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审核结算是否符合合同要求以及给我方会造成的不利因素。

3.建立信息“ 公开”共享的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的完整、畅通,直接影响到物资采购内部管理的控制效率和效果,必须在采购部门中建立全方位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所谓的“公开”不对全方位的,而是对内的公开。

例如:河南能源不同的下属单位购买同类的产品机率很高,如果在电子采购平台上建立公开的价格共享制度,即便于同类产品有效的低价高质量购买优势,也有利于领导管理层有效的决策;因信息的公开共享,监督部门也能一览无余的对比监管。建立信息“ 公开”共享制,不仅是在价格上,而且在其他领域都极其实用,信息共享保证信息快速有效传递。在企业内部建立局域网络共享,通过信息平台,根据企业的特点,将计划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等纳入信息化管理当中,并采取准入制,根据职责分配权限,便于信息查看。降低采购成本,方便集团模式的集中采购,平衡整个集团库存调剂,形成覆盖物资采购链条的系统管理。信息“ 公开”共享制的建立,一方面由管理层利用信息公开及时的向业务人员决策,明确业务人员应认真履行的控制职责,业务人员明白自己在采购活动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知道如何进行一步工作;一方面业务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工作一线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层,有助于管理层的决策。

篇8

[关键词] 电子数据;取证;可采性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14-1

一、电子数据的概念及特征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活动大量出现,电子文件已经成为传递信息、记录事实的重要载体。一旦发生纠纷,相关的电子文件就成为重要的证据。《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因此可以借助“数据电文”的定义将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数据定义为:“基于电子技术生成、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光盘、存储卡、手机等各种电子设备载体,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可多次复制到其他载体的文件”。

电子数据首先具有无形性,也就是说电子数据实质上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必须借助计算机等设备才能呈现在人们面前。其次,电子数据外在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可体现为文本形式,还可以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出现。再次,电子数据具有客观真实性,它存储方便,可长期无损保存及随时反复适用。

二、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

(一)电子数据的可采性标准。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种类的一种,必须具备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三大属性。

首先,电子数据应该具备真实性。证据的真实性又称客观性,是指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不能是推断性、猜测性的。真实性是电子数据作为民事证据的最基本的特点。电子数据富含的技术化特性使其具备了物证、书证等其他民事证据所不具备的证据效力。它通过磁盘、光盘等数字存储设备将大量的文字、图片及多媒体组合形式固化,使文字、物体和言辞的民事证据特性直接存在于可视听的感官接受条件之下,这种可视听的承载所实际承载的信息材料对象是原始的文字、物体和言辞的行为实施主体最初表现的信息材料和内容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也就是客观真实性。

其次,电子数据应该具备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客观联系。电子数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具有联系是该电子数据是作为本案证据的前提,只有在实际上或逻辑上具有本质联系、能够有效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数据才具有证据能力。电子数据的各种特性并不影响其与案件事实直接的关联性,因此,在电子商务贸易过程中,贸易双方签订的电子合同、即时通讯平台的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都应当认定为具有关联性。

再次,电子数据还应该具备合法性。合法性是指证据的搜集主题和搜集过程要合法。首先,取证主体应当合法。电子数据取证人员除应当具备一般取证主题的条件外,还应当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其次,取证方法应合法。取证时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应当排除。再次,调查、收集、审查、认定的程序应当合法。只有程序正义才可能真正实现实体正义,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取证,才能保证电子数据真实客观,有利于实现实体公平。电子数据只要未受篡改、破坏,与案件事实相关联,且其调查、收集、审查、认定都符合法定程序,就具有证据的三大属性,从而具有证据能力。

(二)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首先,电子数据的认定应该考虑相关专家的意见。让法官对各类科技知识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法官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就电子数据从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原被告的计算机进行分析考查,确定原告指控的事实是否存在。作为定案依据的电子数据,在庭审中,应进行证据展示,允许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果提出异议,专家应对异议作出合理解释。当事人所提证据能够证明鉴定结论确实存在不真实、不客观、不公正的情况的,法院不能把鉴定意见作为证据进行认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外,所有的电子数据都应当向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换、出示后,通过法庭质证、听证后,才能作为案件的证据进行认证。

其次,对电子数据认定最重要的是要对其完整性进行认定,包括对电子数据的物理完整性和电子信息的完整性进行认定。电子数据的完整性不仅包括该电子证据本身的完整性,还包括该电子数据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甚至计算机相关部件或整体的物理完整性。电子数据如作为定案依据,在庭审时必须保持其生成时的原状,即在格式上、内容上,必须是完整的,未经过修改。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主要针对的是该系统软件是否为正常运转,如存在非正常运转,那么该电子数据也可能受之影响。如果存在人为修改,导致该电子数据无法反映真实内容,应该排除。

再次,法院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电子数据。当事人为避免电子数据在庭审时受到质疑或者担心对方当事人对电子数据进行销毁或篡改,往往会要求审判人员对证据进行保全或提取。此时,法院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不能因为疏忽大意而造成电子数据的更改。在运输过程中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很容易受到损坏,所以必须小心保存和运输。除了同物理证据一样需要防火、防水和防盗之外,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还必须避开强电磁场,高温和高湿环境。同时还应当注意采取防震措施,当电子设备特别是硬盘,受到超过一定强度的冲击力后,即使外观没有可见损伤,但设备内部也受到损坏。法院工作人员应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妥善保管电子数据。

电子数据被单独列出作为一个新的证据种类,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更好的解决民事纠纷,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新的电子数据类型可能应运而生,因此,电子数据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武衡.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的认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2]汪振林.电子数据分类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篇9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电子招标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137

0 前言

目前,电子招投标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招投标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 : 第一,平等性。第二,公平竞争性。第三,开放性。

1 建设工程的电子招投标的意义与作用

(1)使电子招投标更加完善,公平、公正的竞争。在电子招投标的交易方式中,招投标的规划、公开竞争、平等性等其特点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同时在招投标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繁琐的规章制度、复杂的流程、成本高、招标周期长等。但是,建立电子招投标管理平台进行交易就不同,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中的公告、招标文件发售、投标报名、投标答疑、开标、评标、中标结果等环节都是在管理平台上的,在招投标过程中都是实行公开、公平的原则。方便招投标者更好及时的了解整个交易平台交易的过程,使整个电子招投标的业务工作起到透明、公平公正的竞争。(2)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建筑工程招投标通过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的输入、下载文件及电子投标文书编制的过程,使整个电子招投标的业务流程更加清晰,利用计算机在网上对投标者进行系统筛选评标,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招投标的工作效率,使整个招投标业务的周期渐渐缩短。(3)降低招标、投标的成本。在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中,招标人或机构在进行招标时可要对电子文书进行编译,并在交易平台上备案和公布,这样可以减少文件的材料及各种成本。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提供的招标信息投标人可以清楚的了解和选择投标项目,通过电子招投标平台递交拟好的电子投标书进行竞标,这样可以减少投标人员差旅费用、节约时间及各种印制成本。根据调查显示,以上措施可以节俭招投标阶段的30%-70% 的成本。(4)有利于管理招投标的存档和查询。在电子招投标的投标书中都是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在电子招投标中的建筑工程招标结束后,就可以把它进行归档,就不需要去存放大批的纸制材料。电子招投标有利于快速的招投标归档,长期确保资料有效,方便及时提取资料,可以重复使用存档数据。(5)促进电子招投标的规范管理。在电子招投标中,交易管理平台的全过程受到行政监管部门的监管,在透明的平台广泛的共享资料信息,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在招投标中实现公平公正的交易操作。(6)加强材料价格信息调查、严格审核合同缩小风险范围。由于建筑工程中,需要开发和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的价格管理,建立相应的造价系统,在管理资料安全方面,简单的信息整理已经不能满足各企业的需求。目前,我国建筑业造价信息管理方面在材料价格上整体来讲相对落后,虽然部分地区有设立专门造价的信息网并定期当地的材料信息价,但是都不够全面。由于建筑工程的项目承包合同是时间较长,并且有一定的风险和多变性。所以电子招投标中标了,应严格审核合同条款,进行合理的风险约定,避免各种材料价格波动及外部因素引起的纠纷。

2 在建立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上的问题

(1)合法、安全等问题。电子招投标在合法,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在计算机的招投标文书中无法加盖印章及签字,因此存在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等问题 ; 第二,电子招投标的交易平台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电子招投标在投递过程存在是否会被截获、篡改的安全问题。(2)统一标准问题。现在各省市都在独立开发自己的电子招投标系统,导致缺乏技术标准及规范,使各省市的招投标系统出现不兼容的状态,造成各省市的的招投标人在竞标时要反复的对接。(3)信息功能是否共享的问题。目前,各地的电子招投标系统现在都处于建立与运行的使用期,在规划、协调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各城市的系统各不相同,无法做到市场信息和各流程信息的共享。

3 电子招投标的措施及解决办法

(1)利用数字证书产生合法和安全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表示,电子签名和纸质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利用数字证书在招投标文件上签名使招投标文件产生合法性。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这一法规中表示,在法律法规中进行平台设计,可以保证建筑工程在招投标项目的流程公平、合法。再通过文本转换格式把 word、excel 等转变成 pdf 文本格式,盖上数字证书,就可以保证网上投递文件的安全以及文件不可篡改和保密性。(2)建立全国规范统一的标准。在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中,国家应该对“管理方式” 、“系统规范标准”进行统一制定,对电子招投标做出明确的要求及操作流程的规章制度。为电子招投标的交易流程提供相关的依据,以至于确保各个城市在运行电子招投标系统的技术统一、全面、合法性,同时保证各地区的兼容、安全、关联、公平可靠的性能,促进异地实现远程评标的统一标准。(3)建立统一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的流程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法律规定,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为招投标人、行政监管部门、评标者和社会大众提供一个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在整个交易平台中需要有高度集中信息、快速传递、及时更新等优势,建立招投标业务以及项目数原始数据,通过挖掘、信息共享、查询参考等数据功能。由于部分地区的招投标管理体制、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在一般的电子商务平台中使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中无法做到简单复制市场化模式。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或相关部门的要求按照统一的技术和地方管理实现平台互通的原则。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电子招投标交易管理平台是一项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所以在建立电子招投标系统时需要初步实施、逐步改进及完善系统。目前,可以通过建筑工程的成熟项目优先推行,待到时机成熟再进一步通过招投标设计中勘察、管理等招投标项目中全面实行。

参考文献:

篇10

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Lucy Dai

克里斯汀迪奥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区人力资源业务经理 张芳芳

瓦克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招聘经理 Chris Chen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孙梅梅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部人力资源中心项目经理 段正君

点评专家

劳达集团首席顾问 魏浩征

伴随《劳动合同法(修订)》(以下简称“新法”)的公布,本次修订中的亮点之一是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的规范与约束。当下使用的劳务派遣用工模式是否可行?当下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又该如何处理?

案例一:

2011年8月,徐某通过招聘网站应聘1号店货品配送员,通过面试后与1号店签订合同,并支付了一定数额的押金。

2011年8月30日至2012年12月14日期间,在1号店的要求下,徐某先后分别同两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分别为:深圳市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众大亚洲人才资源开发(上海)有限公司。为了生存,徐某接受了全部要求和安排,却没想到仍在2012年12月被无故解雇。

据徐某介绍,1号店采用每月4天休息制,每天上班8-10小时,每天配快递800-1000件,方可拿到基本工资。自入职以来一直没有休过年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仍被要求加班,却没有相应的加班费。且1号店在深圳的配送员工全部采用劳务派遣的方式用工,派遣单位同样是上述两家劳务派遣公司。

2012年12月25日,徐某向深圳宝安区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了投诉,要求依法查处被投诉人违法使用派遣工、收取押金、未足额为投诉人缴纳社保、违法解雇投诉人、未足额支付投诉人加班费及安排投诉人超时加班等违法行为。2013年1月4日,徐某向罗湖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话题一:用工单位如何应对员工诉求

Lucy Dai:我认为本案中该公司在操作上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向员工收取押金的行为不合理,也不合法,如果员工要求返还,公司需要返还相应的费用;其次,根据员工的描述,公司不仅没有安排年休假,还不曾支付加班工资,这种行为必然也是违法的,存在法律风险;最后,公司解除该员工劳动合同理由不明,如果解除的理由不充分,也很有可能导致违法解除。

孙梅梅:本案中涉及的是劳务派遣员工,现在“新法”已经颁布,对劳务派遣的适用要求愈加严格,特别是对派遣“三性”的规定。对“临时性”、“替代性”的界定并没有分歧,现在可供操作的也就只有“辅”这个层面了。我们公司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在各个岗位上都有派遣员工,有些岗位并不符合劳务派遣的“三性”要求,但是公司是国有企业,没有那么多人员编制,对于被派遣的这些人员,公司要怎么处理?

魏浩征:就这个案例本身,值得我们思考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在本案例中,该公司明显存在违法操作:比如向员工收取押金、没有及时安排员工享受年休假、没有支付加班工资等,在这几项的操作上,公司处于被动地位,员工诉求中涉及上述模块的请求,是会被仲裁委支持的。若通过计件制来避免加班费问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如果采用计件工时,与员工约定计件单价的同时,约定劳动定额的,在定额内,自然就不存在加班一说。此外,在解除理由上,该公司并没有出具充分的解除依据,可能存在解除理由不充分的违法解除风险。所以建议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的合法性与合规性,避免违法风险成本的发生。

其次,关于该员工的前面两个诉求,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该公司也存在败诉的可能性。如果劳务派遣中的“辅”是以比例来进行衡量、界定的,那么该公司就有法律风险。因为本事件中提到的1号店深圳的用工是100%的派遣,而目前广东省实施的派遣比例是30%,所以存在被罚款的风险。但是有一点需要提出,就是这里提到的用工比例,在实际操作中,举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后,对于使用的劳务派遣工超过规定比例的,是否会直接导致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合同直接无效,从而导致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直接用工关系呢?我想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之前孙梅梅女士提出的疑惑也是针对于此。假设,超过比例,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务派遣人员之间的合同无效,这就导致员工与用工单位形成直接劳动关系。但是,这对于国企等用工单位,因为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在落实上是不现实的。就目前来看,对那些使用劳务派遣工超过一定比例的用工单位,采取的罚则为罚款。至于其他的罚则,尚待相关法规出台后方可知晓。

案例二:

2010年3月,李某与一劳务派遣公司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3月16日至2012年3月15日止。当月,李某被派遣至某餐饮公司工作。劳动合同期满前,李某怀孕,故劳动合同自动从2012年3月16日依法顺延到2012年12月26日。因协议约定,派遣期限与劳动合同期限保持一致,故合同期限顺延期间,李某继续为某餐饮公司员工。2012年12月26日,劳动合同顺延情形消失,劳动合同到期终止。

基于先前曾与用工单位沟通过变更为直接用工事宜,李某清楚自己与用工单位的正式员工在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此外,李某还发现,用工单位并没有为自己缴纳住房公积金。在合同终止的同时,李某向用工单位提出为自己补缴住房公积金,并基于自己怀孕生小孩的事实,提出独生子女费的要求。对于李某的要求,用工单位未予采纳。双方遂发生纠纷。

话题二:如何理解“同工同酬”

Lucy Dai:本案中涉及的争议焦点是住房公积金的缴纳以及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我认为,这些都是属

于法定的,公司需要缴纳和支付。

张芳芳:关于独生子女费发放的问题,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公司在调薪的时候,向员工说明,本次调薪中已经包含独生子女费的,这样操作是否可以避免独生子女费的单独发放?

Chris Chen:这里涉及的是一个同工同酬的问题。有这样一个情况,不知道是否违反了同工同酬的规定?比如有两名员工,具体的工作内容完全一致,唯一的区别是工作地点,但是这两个人的工资不一样。

魏浩征:就本事件来说,员工要求公积金的缴纳以及独生子女费,都是法定的,所以在这两点上,大家的意见都比较一致,认为企业应当承担相关费用。

我认为比较有争议的是劳动报酬明显低于正式员工这一点,此时涉及劳务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正式员工之间的同工同酬问题。关于“同工同酬”,具体怎么界定,存在一定的分歧。“同工”,一般指相同的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内容,相同的工作能力,相同的工作绩效表现。就《劳动合同法(修订)》来看,新增了用工单位制度适用上的一个平等适用性;“同酬”,相同的劳动报酬,即工资,大家并没有异议,分歧主要集中在福利上。我们认为,“同酬”针对的是劳动报酬,并不包括福利。原因有二:1.从《劳动合同法(修订)》的过程来看,在一稿草案中,同酬是明确规定包含劳动报酬和福利分配的,但在公布的终稿上,并没有限定福利;2.从实际操作落实上来看,要保证福利分配上的一致,可能性几乎为零,特别是像国有企业等一些用人单位,其在编正式员工享受的包括补充公积金在内福利待遇是很高的,如果实现正式工与派遣员工福利分配上的一致,所需的费用必将远远超过其能承担的范围。

鉴于目前就“同工同酬”的界定,仍存在较大分歧的现状,建议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中,凡是涉及劳动报酬的,保证其只与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结果挂钩,避免与身份等条件挂钩,预防相关劳动争议的发生。

案例三:

袁某是一名软件设计师。2011年4月16日,袁某与上海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派遣袁某至某软件公司上海代表处工作,合同为期两年,至2013年4月15日止。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劳务派遣公司与该软件公司协议终止时,或该软件公司解除与袁某的用工关系时,袁某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动合同也随即终止。并且最终商定袁某的工资由袁某与该软件公司协商确定,每月工资以该公司实际支付的社会保险基数为准计算,为人民币6000元。

2012年8月13日,该软件公司向袁某发出书面解除用工通知书,理由是:袁某把代表处电子邮箱内的电子邮件发送至其私人的电子邮箱,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故解除。

次日,劳务派遣公司收到用工单位书面通知,称袁某严重违反用工单位规章制度,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公司在收到该通知后,当天就解除了与袁某之间的劳动合同。理由是,根据先前劳务派遣公司与袁某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款,故解除。

袁某承认把代表处电子邮箱内的电子邮件发送至其私人的电子邮箱,但强调代表处没有任何规定禁止此行为,更没有严重违反用工单位规章制度之说。

在协商无果的前提下,袁某向劳务派遣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恢复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劳务派遣单位按照6000元/月的标准支付自解除至劳动关系恢复期间的工资。

话题三:公司如何应对类似情形

Chris Chen:在本案件中,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就合同终止进行了相应约定,我对该条款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存疑。

Lucy Dai:用工单位解除该员工的理由是“袁某把软件公司电子邮箱内的电子邮件发送至其私人的电子邮箱,严重违反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但是袁某表示用工单位并没有禁止此类行为的规定。因此用工单位解除理由的充分性、合法性欠妥。

Chris Chen:假设用工单位的规章制度上有对此类行为的明确规定,那么如果员工发送的邮件并没有涉及商业秘密的,仅仅就邮件发送这个行为规定为严重违纪,我认为,处罚上过重,规章制度内容的合理性上存在一定的风险。

段正君:对于使用劳务派遣员工,如果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直接在派遣协议上约定,派遣人员被退回的,由派遣公司自行安置。这样的约定,有效性上是否存疑?

魏浩征:就本事件涉及的几个问题以及刚刚几位嘉宾的发言,我认为值得我们引以为鉴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终止条件的条款无效。在2008年以后,终止的情形都是法定的,劳资双方无权就终止条件进行约定。

第二,关于严重违纪的判断,并不局限于是否发生严重危害结果这一标准。凡是危害后果大或者主观恶意明显的,都可以约定为严重违纪。当然企业要适用严重违纪应确保这样一个前提:有一个适用于员工的规章制度,即规章制度要经过民主流程与公示流程,同时制度上要有严重违纪相关情形的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