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盈利模式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总承包盈利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EPC模式是指由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的约定,完成工程设计、材料设备的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真正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合理交叉联系与紧密融合,并且总承包商能对工程的进度、质量、造价和安全全面负责的,在工程交付业主时能立即投入使用的项目管理模式。虽然目前,业主自行管理仍占据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主流地位,但EPC总承包管理、项目管理和代建制等新式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次数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这标志着,在一定程度上国内工程承包方式与国际接轨。而EPC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参与方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使项目的目标达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完成对工程各个目标的最有效控制。同时,在应用中与传统模式的对比中更加突出了EPC总承包模式的优越性。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1.1合同模式不同
传统模式的合同除以法律形式束缚合同的双方外,是将设计图纸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招标。工程规划、设计、实施到竣工的周期较长、效率较低。并且业主和承包方所承担的义务几乎相等,所面对的风险自然也不相上下。合同双方易因资金,政策,通货膨胀等因素对工程整体造成不良影响。
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进入国内工程建设市场,与传统模式相比较,其合同模式具有快速跟进管理、合同总价固定、承包商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的三个特点。
快速跟进管理。EPC合同模式是在主体方案确定后,进行边设计边施工。即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每完成一部分分项工程的的设计就对这部分分项工程组织招标、进行施工。与传统模式不同。能进一步缩短工程从规划到竣工的周期。并且节约了建设投资,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效率。减少了外界因素对工程整体造成的影响。
合同总价固定。固定的合同总价使业主不用花费精力去考虑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而且几乎不会出现超出合同金额、资金短缺的现象。适当的保护了业主的了利益。
承包商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由于承包方在工程建设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也因此承担了大部分的风险。这样一来,更大的降低了业主的风险,保障了业主的利益。项目风险转嫁给承包商对于承包商来说,只要把握机会,合理控制和处理项目中遇到的风险,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遇到的风险转化为利益。因此,对于承包商实力的要求也是至关重要的。
1.2适用范围不同
传统模式主要适用于房屋建筑类的中小型工程,专业方面的设计简单,整个项目中设计工期的比例远远小于施工工期。因此很少涉及到复杂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在传统模式中,通常业主会分别把设计和施工任务交给不同的承包商来依次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有当设计工作完成后,业主才能通过施工招标来选择施工承包商,再由施工承包商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施工任务。所以传统模式的耗时长,工程效率低。
EPC模式一般适用于大型工业投资项目,例如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工程等。项目投资规模大,专业技术要求高,管理难度大。设计工期的比例要高于施工工期。因此在这类工程中,经常涉及到复杂设备的采购和安装。在EPC总承包模式中,指业主选择一家总承包商或者总承包联营体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以及试运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总承包任务。由于EPC模式是在设计的同时进行设备材料的采购,而且设计和施工实现了深度交叉,因此有效地缩短了建设工期,提高了工程效率。
2.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优势和特点
2.1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强大的市场应用中的实用性,主要来源于它相较传统管理模式的其自身的优势:
(1)可以充分利用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将建设单位从其不熟悉的工程建设中解放出来,有活力、有方向性。使设计、施工、采购互相协调,实施深度交叉作业。提高工程效率。
(2)可以充分发挥设计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设计的专业水平。同时又能充分发挥采购的规模优势,结合施工单位丰富的施工经验,使工程建设既合理又经济。
(3)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单位的整体技术优势,代替业主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全面贯彻国家、行业政策及规程规范,使风险进一步降低,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4)可以通过工程总承包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控与综合协调,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地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强化了设计单位的责任,提高设计效益,减少施工过程的变更,节约时间,有效地将建造费用控制在项目预算内,提高项目投资经济效益。
(5)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各方的优势,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目标。
2.2基于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独特的自身优势,其特点可以总结为:
(1) EPC模式有利于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EPC总承包模式是在统一的组织体系和框架下开展运作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把E(设计)、P(采购)、C(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由单个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全面负责, 项目责任单一, 简化了合同组织关系。有利于业主管理,并大大的提高了项目运作效率和效益。
(2) 业主所承担的风险将大大降低,使业主得到便利及更多的利润。由于EPC模式中总承包商有足够的自,业主只做质量监管,所以传统管理模式中业主所面对的设计方案的缺陷和变更、招标失误、合同缺陷、资金短缺、材料设备价格波动、施工索赔、政策法规的变化等风险在实行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后绝大部分转移给了总承包商。降低了业主承担的风险。
(3) 采用总价合同的合同模式。固定合同总价是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为了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给业主带来风险,故采用固定合同总价的方式。业主与承包商签约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谈妥价钱。合同价格一旦确定后,不可以随意变动,必须按约完成工作。因此不会出现超出合约预算金的情况,从而保护了业主的利益。虽然总价合同并不是EPC模式独有的,但这种方式在EPC模式中更具有代表性。
(4)总承包商在项目执行中处于中心地位。 有很大的自。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也就是说,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总承包商以项目整体利益为出发点,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设计、采购和施工一体化管理,对共享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专用设备的提供以及各种风险的控制为项目增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三、结论
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具有资源配置优化,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业主管理倾向以及强化单位责任等多方面的优势,将累可能会发展成为工程承包的主流模式。推动国内承包方式与国际接轨,需要国家进一步的对EPC总承包模式进行推广,使其能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同时充分利用EPC模式的优势与特点,面对风险迎接挑战。尽快完成建筑管理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2003年2月
【2】张崇海.EPC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管理[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4(7)
篇2
传闻:济南中标项目因被投诉而取消。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维尔利证券部,工作人员证实该项目确实被投诉,但处理结果尚未形成。
维尔利(300190) 专业从事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在国内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综合实力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收入1.64亿,同比增长31.6%;净利润2794万元,同比增长29.2%,扣非后净利润2679万元,同比增长23.7%。
维尔利6月27日曾公告中标济南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BOT项目,负责该项目的改扩建工程配套设备采购,中标金额为4200万元,可预计该项目的中标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存在积极影响。
然而近日有传闻该项目因被投诉而取消,记者致电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证实该项目在中标公示期间有其他投标人向当地招标办投诉,目前此事项尚在处理中,投诉的最终处理结果尚未形成,目前公司也仍未拿到该项目的中标通知书,最终处理结果本刊将持续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近日公告认购垃圾处理公司60%股权,专业人士认为这是维尔利开始进军固体废物处理,实现战略转型的标志。公告显示维尔利拟向购垃圾处理公司瑞科际定向增资认购1.5亿股,每股不超过1.8元,合计不超过2.7亿元。增资完成后,维尔利将作为控股股东持有瑞科际60%的股权。通过增资控股瑞科际公司,维尔利将成功实现产业链向上游的垃圾处理领域延伸,促进公司实现从单一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向固废处理业务的战略转型。
据记者了解,与垃圾渗滤液处理市场相比,固废处理市场空间更为巨大,我国“十二五”期间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就将超过2600亿元,其中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投资109 亿元,战略转型成功后,维尔利将面对更巨大的市场,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江南高纤:三季度增速或仍达40%
传闻:江南高纤三季度增速有望继续在40%以上。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江南高纤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以公告为准。
江南高纤(600527)是中国最大的涤纶毛条生产企业,主导产品为涤纶毛条和涤纶短纤维,拥有中国定价权,市场占有率超过50%,拥有毛条生产线6条、差别化涤纶短纤生产线3条、复合短纤生产线2条。
今年以来受到宏观经济下滑的影响,市场需求较为低迷,纺织行业普遍受到拖累业绩下滑。不过中报显示江南高纤却拥有为数不多的靓丽业绩,据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7.38 亿元(同比下降4.89%);营业利润0.98 亿元(同比增长49.39%);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91 亿元(同比增长54.01%)。
由于以前主要用于精纺呢绒如西服面料等,现在扩大至粗纺呢绒如冬装毛呢外套、且需求较大。江南高纤主打产品之一的涤纶毛条目前仍供不应求、需求超预期。同时该公司2012年涤纶毛条将新增两条生产线,产能达3万吨,预计2013年将再增三条,产能达3.6万吨,且毛利率将不低于30%。
同时半年报显示,江南高纤另一主打产品卫生材料ES纤维售价稳定、毛利率也稳步提升。复合纤维主要应用于卫生材料和无纺布领域,因此受到本轮化纤市场调整的影响较小。该公司半年报显示ES纤维产销稳定,收入增长达双位数,毛利率达17%-18%,公司ES纤维的长期发展策略为:“扩大产能,垄断市场,逐步提升毛利率水平”。有券商分析预计8万吨复合纤维将于2012年底投产,公司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50%,进一步对竞争对手形成遏制。
同时伴随龙年新生婴儿潮带来的纸尿裤等需求,三季度仍保持40%以上的增速是可期的。
腾达建设:尚未中标杭州地铁2号线
传闻:腾达建设中标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腾达建设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招标细则还未出台,公司仅具备入选资格,最后是否中标以及中标项目都还未知。
腾达建设(600512)是为数不多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一家民营上市公司,它同时还拥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以及桥梁工程等多项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该公司于08年公司通过公开增发4900万股A股股票,募资净额4.56亿元,用于购买工程建设相关的高端设备,如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盾构设备。
近期传闻腾达建设中标杭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记者致电该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对该消息很无奈,实际上公司仅仅通过投标资格预审,而目前招标细则还未出台,招标段落以及招标金额都还尚未出台,公司也在持续关注该项目,最后是否中标尚无定论。
实际上,早在杭州地铁一期项目该公司就曾取得过好的成绩,今年8月份公司曾公告以7482.17万元的价格及458日历天的工期中标杭州地铁1号线七堡车辆段出入段线盾构区间工程;以1850.1万元的价格及41、51、41日历天的工期中标杭州地铁1号线武林广场站、文化广场站及湖滨站市政道路改造与恢复工程,中标金额合计9332.27万元,该项目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积极提振作用,不过该项目工期为458天,该工程对2012年业绩贡献有限。
东方雨虹:徐州项目或月底开工
传闻:徐州募投项目9月末开工。
记者连线:记者致电东方雨虹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相关事项请关注公告。
东方雨虹(002271)是防水行业龙头企业,于2008年9月10日上市,成为中国建筑防水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资料显示,其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高速公路和城市道桥、地铁及城市轨道、高速铁路、机场和水利设施等领域,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总产能分别达到3000万平方米和3.5万吨,位列中国建筑防水材料行业销售额第一名。
近日有券商报告指出东方雨虹在“结盟大地产商”的盈利模式下,将进入利润率水平回升的“收获期”。因大地产商越来越倾向于同大型防水企业结盟或战略合作,防水材料供应商的布局、响应速度和质量管控是大地产商主要考量因素,而东方证券报告显示东方雨虹“结盟大地产商”的盈利模式转型契合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转变方向,而该公司多年积累、铺垫,并明显领先于同行业的渠道网络逐渐到了发力之时, 凭借其网络布局同大地产商结盟预计未来将顺利铺开,而该公司业内明显领先的施工力量也有望成为保障,盈利模式的转变有望开启雨虹新一轮成长周期。
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内涵
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企业为了降低产品成本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即称为成本管理。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开发企业为开发商品房所支出的全部费用。就其用途来讲,大致可以分为7项费用:土地费用、前期费用、建安费用、公建及配套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同时,成本的发生是一个连续过程,以上7项费用的支出又涉及到了策划、规划、设计、施工、销售等环节。因此,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就是要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对上述全部成本构成进行规划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二、项目开发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法
(一)项目前期阶段成本控制
1. 提升土地价值间接实现对土地成本费用的控制
2002年7月1日起实施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及((土地法》中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内的经营性用地必须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此背景下,可以说土地成本是不变的刚性成本。那么在获取土地使用权后怎样降低成本,只能是在符合用地条件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经过充分合理论证,能够带来最高收益的利用原则,选择最佳的规划方案、用途和最合适的开发节奏及规模,使土地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间接对土地成本控制。
2. 着力加强规划设计工作
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建安工程费控制的关键阶段,规划方案设计决定了70%~80%的建安工程成本,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是项目建安成本控制最基本的保障。所以除了要委托实力较强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外,在做方案阶段还要请本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就建筑设计方案、结构形式、地基处理方法等进行会审,反复论证,以求获得最佳方案。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
1.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1)对施工图实行限额设计
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在其投资建设期涉及到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工程成本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工程设计阶段是形成工程价格的首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机会多、金额大、付出的代价小。因此要做好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投标价格的有效控制必须实行限额设计,既实现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深度、工程数量与投资额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控制。
(2)推行标准化设计
根据国家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标准技术文件、图纸进行的设计被称作标准化设计,在设计阶段使用标准化设计具有以下优点:一、节省设计费用,二、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提高设计的效率,四、节约建筑材料,五、降低工程的成本。
(3)对设计单位进行招标
实行招投标制度,可以在保证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技术性、合理性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房地产开发企业选择出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案,优中选优,降低工程成本,从而实现在设计阶段控制成本的目的。
2. 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1)合理拟定招标方案
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多采用滚动开发、分阶段开发等形式,合理拟定招标方案,对开发项目的投资控制就显得尤其重要。开发项目建设中承发包模式主要有平行发包、设计或施工总承包、项目总承包和项目总承包管理四种模式。项目标段的划分及承发包模式决定了与开发商签约的承包商数量、决定了一份合同包括的工作内容、决定了开发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从而影响了投资风险的分配,决定了开发商对投资控制的力度和可控范围。而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因公开招标可以在较广范围内选择中标人,投标竞争激烈,有利于降低投资,因此,一般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标宜选用公开招标形式。
(2)科学进行合同策划
我国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形式分为三类:固定价合同、可调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不同的合同形式会产生不同的投资控制效果,开发商应根据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及开发商的管理作风、开发项目的特点及市场、环境因素等合理选择合同种类,这样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降低风险,使开发商的投资效益得到最大的体现。
(3)改进物质采购管理制度,实施招标采购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材料费大约占建安工程费的70%左右。在安装工程中,设备费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招投标价格的另一个因素就是物质采购管理制度。要想真正使得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即实施招标采购方式。
3. 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①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除了应组织专家对投标文件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外,还应对施工过程中的专题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运用价值工程法等方法通过不断地对项目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努力挖掘节约工程投资的潜力,从而达到节约投资,创造更高效益的目的。
②加强现场工程量签证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许多工程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引起工程成本失控,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据统计,由于工程量签证问题所引起的工程结算价的上升幅度可达15%~25%,个别的甚至更高,如果不慎重对待工程量签证,工程造价控制极易出现漏洞,造成资金的大量浪费。
(2)做好设备、材料的认质认价工作
房地产公司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般会把一些材料设备确定为甲方供应,其实,甲供材料设备的价格控制包含了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是对于开发商自身的管理。设备材料的采购必须经过招标,只有竞争才能得到性价比高的产品。招标前,甲方的专业人员首先要充分了解所采购的产品的数量、性能要求、规格型号和市场行情等,其次,编制招标文件时要制定完整的技术规格,合理的付款方式,明确的服务内容,因为招标文件既是供应商投标和招标方评标的依据,更是合同签定的依据。
第二是对于供应商及工程承包商的管理。开发商应督促承包商及时反馈施工进度,及早作出设备材料的采购计划。在甲方与供货商的合同中,必须考虑与工程承包的衔接,比如卸货、接货、搬运等,供货时间必须与承包商充分协商。签定合同后又要随时掌握供应商的设备材料质量和到货情况,以减少施工阶段承包商的工期和费用索赔的机会。
4.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竣工阶段项目的各项成本均已发生,所以重点应放在审核项目决算上,并将项目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较为实用的经验,为以后其他新开工的项目提供必要的参考。
(三)销售阶段的成本控制
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是管理销售费用的支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房地产市场中,房地产开发的销售费用支出呈现整体上升趋势,较一般费用数额大,对房地产开发利润的高低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此费用的控制。
1. 通过招标选择出佣金合理专业水平高的销售公司。优秀的营销机构熟悉市场环境、具备丰富的租售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他们对所擅长的市场领域有充分的认识,能够使项目很快融入市场并取得领先的地位,快速实现项目的销售目标。
2. 控制销售阶段成本的关键还取决于一个专业的符合市场的营销策划方案。依据策划方案来实施营销推广,要深入理解项目内涵,使广告表现等更好的与项目定位衔接;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广告投放的内容、时间、投入量等,所采取的广告以及活动推广手段应当是具有针对性的,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推广费用的作用,避免事倍功半。
3. 选择新型媒体是控制广告费用的有效途径。在信息传播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方便和快捷的途径,选择网络媒体进行营销推广相对传统媒体可以节省大量推广宣传费用,从而有效控制了广告费用的支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成本控制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个系统性的过程,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看到,这个控制包含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它们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对这个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合理的控制,才能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才能实现投资的良性循环,从而保证开发企业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卜振华,吴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篇4
10月30日,陕鼓动力披露2014年三季报。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10亿元,同比下降25.32%;实现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60.91%;每股收益为0.18元。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2.07亿元,同比降12.96%;营业利润为1.19亿元;同比降4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降45.58%;每股收益为0.07元。
对于业绩的下滑,陕鼓动力在三季报中表示,“由于公司部分下游领域的客户受行业周期不利影响的情况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不利因素仍在持续作用;同时在新兴业务发展过程中,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以上综合因素导致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出现下滑”。
不过,《投资者报》记者发现,陕鼓动力在业内具有良好的盈利模式,其管理层的管理思想也具有良好的口碑。其盈利模式存在“周期性”与“经营杠杆”两重特点。此外,兴业证券还研报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国企改革”。
重大装备制造业龙头
陕鼓动力主要从事风机行业中的大型透平压缩机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轴流压缩机、离心压缩机以及工业流程能量回收透平装置。其产品应用于冶金、石化、空分和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公司是国内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
为进一步拓展公司市场空间,并借鉴美国GE、德国西门子、林德、法国法液空等国际企业的经营模式,陕鼓动力近年来提出了“两个转变”,即“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能量转换领域系统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资本运营转变。”
在“两个转变”发展战略指导下,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发展为三大板块,即能量转换设备、能量转换系统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2014年上半年,上述三大业务板块的市场订货占比分别为45.34%、42.20%、12.47%。
其中,能量转换设备业务包括单机设备和组合机组,单机设备有轴流压缩机、TRT(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离心压缩机、汽轮机等,组合机组有BPRT(煤气透平膨胀机与高炉鼓风机同轴的高炉能量回收机组)、PTA(精对苯二甲酸)工艺空气压缩机组、空分压缩机组等。能量转换系统服务业务包括EPC(工程总承包)、透平设备系统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以及融资服务等。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板块目前主要为公司的工业气体业务,未来可能还将包括污水处理等其他基础设施运营业务。
三大业务板块相辅相成
在能量转换设备业务板块中,陕鼓动力的轴流压缩机业务以及工业流程能量回收装置在国内基本处于垄断地位。
由于公司核心产品是重大技术装备类风机,而重大设备的供应一般是拿到订单后才启动研发,收到预付款后才开始制造,此外,在向系统集成商转化后,陕鼓动力供货的时期拉长,一般为12~18个月左右。
而在销售方面,陕鼓动力与中信银行、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采用多种模式开展产品销售金融合作,通过设备抵押、融资租赁的方式尽快回收货款。
通过购货方预付款以及销售方面金融合作的方式,陕鼓动力在能量转换设备业务板块可以获得强大的现金流,不仅为公司其他板块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可以获得客观的金融收益。
在其另一大业务板块――能量转换系统服务业务板块中,EPC工程总承包服务可以使公司以主导产品为核心,以成套技术为纽带,进行产品链的延伸,从主机产品延伸到机组、辅机系统、管路系统、配电系统、厂房基础的设计等,从而可以极大地扩展公司的收入空间。
此外,由于制造业服务化将会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当企业的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就会度过靠技术提高来增加销售额的阶段,此时制造业服务化将成为下一个利润点,因为客户关注的毕竟不是产品,而是产品所带来的效用。
在其第三大业务板块――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业务板块中,目前主要为公司的工业气体业务,其业务模式为:工业气体公司与同一园区或区域内工业气体需求企业签订长期供气合同,之后工业气体公司投资建设气体厂,待项目完成后,由气体厂向工业气体需求企业供气,工业气体需求企业向气体厂结算气体费用。按照行业惯例,工业气体公司与工业气体需求企业签订长期供气合同时,会约定在供气期结束后,由工业气体需求企业按照约定价格承接气体厂或者续签供气合同。
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业务板块一方面能较大程度的平抑陕鼓动力装备业务的周期性,为公司带来稳健持续的现金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能量转换设备的销售。
资金运营能力强大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陕鼓动力在能量转换设备业务板块可以获得强大的现金流,不仅为公司其他板块业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可以获得客观的金融收益。
从具体财务指标来看,2011年末~2014年第三季度末,陕鼓动力的预收款项分别为46.2亿元、43.4亿元、34.9亿元、35.0亿元,与此同时,预付账款分别为15.9亿元、14.9亿元、11.2亿元、13.6亿元。两者差值分别为30.3亿元、28.6亿元、23.6亿元、21.3亿元。
这意味着陕鼓动力除了利用购货方的资金“垫付”自身的营运资本需求外,还创造了大量的富余现金。
另一方面,从现金转化周期(指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来看,2011年~2013年,陕鼓动力的现金转化周期分别为-51.7天、-22.1天、-28.2天。
现金周转天数为负值,显示出陕鼓动力具有强大的资金运营能力。通过“催收延付”,公司不仅不需要在营运资本上投入资金,反而创造了大量的富余现金。
陕鼓动力在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存货以及应付项目上的积极管理,显示了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以及内部生产方面的强大优势。
这种模式的创新,不仅降低了资本投入,同时,提升了公司的经营能力,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了企业持续稳定的经营。
此外,陕鼓动力利用前述所创造的大量富余现金,积极投资于银行理财产品和对外委托贷款,从而获得一定的金融收益。
2011年~2013年,陕鼓动力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分别为1.11亿元、1.41亿元、1.48亿元,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为41.6万元、591.3万元、389.3万元。同期,陕鼓动力的利润总额分别为9.61亿元、11.48亿元、10.61亿元。上述两项投资收益之和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1.6%、12.8%、14.3%。
由此可见,陕鼓动力强大的资金运营能力所带来的金融收益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
周期性与经营杠杆双重结合
陕鼓动力的下游行业主要有冶金、石化、电力、制药、城建以及国防等行业,其中以冶金和石化行业为主。2013年,冶金与石化行业的收入占陕鼓动力总收入的93%。
由于冶金、石化行业受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多方面影响,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受下游行业的影响,陕鼓动力的业务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此外,在陕鼓动力能量转换设备、能量转换系统服务和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中,能量转换设备既可以推动能量转换系统服务板块业务的发展,又可以为公司带来强大的现金流。
强大的现金流一方面可以带来良好的金融投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能源基础设施运营需要公司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能量转换设备板块带来的强大现金流可以为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板块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陕鼓动力的三大业务板块之间存在一定的经营性杠杆,而这个杠杆的支点便是能量转换设备业务板块。
不过,周期性与经营杠杆的双重结合是把“双刃剑”。在经济周期向上时,其可以促进陕鼓动力的各板块业务螺旋式地发展;而当经济周期向下时,各板块业务收入的降幅也会加速。
陕鼓动力曾在2014年半年报中表示,“现阶段公司传统业务的下游行业依然处于周期性波动的低谷时期,下游重化工与冶金领域中的固定资产与装备投资规模持续放缓甚至下滑,公司部分下游领域的客户受行业整体影响,经营状况出现困难,公司的货款回收周期较前期进一步延长;同时新兴业务尚处于发展期,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从中可以看到,陕鼓动力受到明显的“周期性与经营杠杆双重结合”的影响。短期内,受到下游行业处于低谷期的影响,公司的经营状况也受到拖累。
未来有望受益国企改革
篇5
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水电业务前景可观
风电项目为公司盈利增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前言: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7.7%;营业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7.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42万元,同比微增0.25%;基本每股收益0.32元,按最新股本摊薄为0.28元;分配预案为每10股送2股派0.6元(含税)。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1亿元,EPS为0.08元。
订单如潮
公司2007年底结转工程合同金额为61.79亿元,其中未完工(少量属完工但未确认收入)合同38.08亿元,公司2008年新签合同约25亿元,扣除2008年完成营业收入约22亿元,2009年初在手未完成合同额超过41亿元(其中未完工盾构施工合同11亿元、水利水电施工合同超过20亿元)。
公司在原有水利水电承包业务基础上,大举进军城市轨道施工业,并很快获得收获。2008年底公司开始明显受益国家刺激基建投资政策,参与投标项目大量增加,中标项目快速增长,1月20日公司公告中标湛江市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总承包(EPC)项目,项目金额4.82亿元(联合体中标总合同额10.72亿元);2009年2月5日公告中标红河广源马堵山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云南省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工程,中标金额为6.19亿元。仅此两项工程合同额就超过11亿元(已超过去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
至09年3月,累计公告重大项目中标金额达到39亿元,已经超过08年全年水平,也提前实现了今年33亿元承接合同的计划,大规模基建投资对公司的积极影响开始显现。新签项目中湛江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BT项目金额27亿元,是近年来金额最大的中标项目,其规模超过公司当前一年的产能。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公司在手订单超过70亿元,是08年营业收入的2.9倍。丰富的合同储备足以保证公司工程施工业务未来两年的高速发展,是公司未来收入稳步增长的有力保障。
在国家和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水利建设投资提速背景下,我们相信公司后续水资源调配等工程的业务量将大幅增加。
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
08年综合毛利率为11.19%,同比增加0.9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盈利能力较强的广水桃江公司的水力发电业务占比有所提升;由于钢材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约30%,而09年以来全国主要钢材品种跌幅约15%,我们预计公司综合毛利率仍将有一定的回升空间。
四川最快广东最大
08年公司成功利用灾后重建的契机,四川地区业务增长迅猛,营收同比增长77.3%;而其他地区业务结构基本保持稳定,收入变动均在10%之内。在中央4万亿投资中,仅地震恢复建设投资就达到1万亿元,四川地区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嘉陵江凤仪航电枢纽工程等合同的签订,预计公司四川地区业务仍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08年广东仍是公司第一大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2%,占全部收入的59.2%。根据广东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2009至2012年将安排4000亿元投资,用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有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与公司紧密相关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09年安排交通重点项目投资约1080亿元,包括铁路干线网建设、轨道交通网建设、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港口及航道建设、民航机场建设等;二是2009年安排能源重点建设680亿元,包括发展核电、电网等;三是2008至2009年筹集资金127亿元,加快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加大金融对企业发展的扶持等多项措施。广东省并提出2020年要在全国率先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上述规划都将为公司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公司作为区域基建龙头显著受益!
“风”生“水”起
通过收购桃江电站及建造海南风电场,将提升公司能源板块盈利能力。公司是广东省最大的水利水电建筑施工单位,由于我国是世界水利资源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水利建设和水电开发将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在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中,水利建设也成为了投资的重点,公司作为一家拥有近50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验的企业,将成为直接受益者。此外,公司新收购的桃江修山水电站发电量平稳增长,实现发电收入和毛利率的显著提升,目前年净利润1000万左右,前景可观。
全资子公司海南新丰源实业公司,投资海南省东方感城风电场(一期),总投资50005.42万元,工程装机规模49.5MW,计划安装33台1500kW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年上网电量10659万kwh,上网电价0.6499元/kwh,开工时间2008年。东方感城风电场地处南海,属热带湿润季风性海洋气侯,以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年均八九次台风,风力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公司风电项目有望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海南风电项目2009年全部机组安装完,预计年底投产发电;CDM补偿(每年可增加净利润约800万元),与日本红丸株式会社签订《海南东方感城风力发电场一期工程项目排放权(CER)买卖合同(2012年以前)》等利好消息接连传来,为公司盈利增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公司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公司根据“坚持以工程施工为主业,逐步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定位,以业绩增长为导向,以水利水电及市政施工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为依托,提供“施工建筑商”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运营商”两大业务盈利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此外,公司要想获得超常规发展还得走收购兼并之路,这方面公司已有所考虑,但目前施工企业收购成本有所提高。除做好传统主业外,公司会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运营业务,并通过多种手段压缩成本提高效益。从目前情况来看,风电和水电无疑是公司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篇6
一、中央装备制造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规模较大但实力“大而不强”的现象明显,与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突出问题体现在:(1)生产要素依赖型生产导致企业大而不强。在生产要素低成本条件下,部分中央装备制造企业仍依赖资源投入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出现单机制造能力强而系统集成能力弱、企业产值高而工业增加值低、企业增长率高而盈利率低等现象。同时,生产要素依赖型生产也导致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造成部分工业领域的恶性竞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加剧了资源浪费。(2)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中央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所有权实质性缺位等问题,部分企业高级管理者为满足业绩考核要求,倾向于规避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见效慢的创新之路;部分企业由于垄断而存在竞争不足,难以发挥企业竞争的刺激作用;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到位,产品、技术模仿较普遍。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使得部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缺乏,系统集成能力不足,企业创新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技术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3)科研投入不足减缓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进程。中央装备制造企业科研投入精益化不足,部分企业科研投入向高端产品开发倾斜不足;部分企业缺乏对技术资源深度挖掘的投入,尤其是在高端主机和成套设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及配套设备的基础理论、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产品可靠性研究等方面投入不足,使得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进口依存度很高;部分企业技术转化投入不足,新技术开发形成的技术优势转化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撑不充分,部分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进程缓慢。(4)高端人才不足导致结构性人才短缺。随着产业改造升级和技术创新加快,中央装备制造企业面临高端人才匮乏的困境,高端人才队伍无法满足引领企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端经营管理人才、科技领军创新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高端人才供应严重不足,而企业高端人才培育投资大、见效慢,人力资源呈现结构性短缺态势,亟待通过高端人才集聚引领高新产业集聚,以人才结构调整助推产业结构调整。
二、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单纯依靠粗放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难以为继。2011年,我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974%、4628%和4398%,第二产业外延式扩张依然显著,第三产业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亟待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发展。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基础,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应当在加快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做出表率。当前,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企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挑战,比较优势渐失与寻找企业高速增长新动力的挑战,管理体制冲突与推进企业市场化进程的挑战等。中央企业需要从可持续发展与战略转型的角度,来思考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积极寻找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进而保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成为带领地方各级国有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表率。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中央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中,应当优先考虑把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变革企业传统的生产组织、技术研发、产品结构、营销管理等工作思路与发展模式,促进中央装备制造企业由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重质量、重技术、重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培育中央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研发、集成化与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生产体系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近年来,制造与服务相融合成为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而具有创新、整合、增值等特点的服务型制造模式在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为中央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
1服务型制造研究的兴起
服务型制造研究的兴起源于学者对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服务功能深层次融合的思考。国外学者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制造与服务的关系[3]。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国际分工持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制造商由产品提供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变的趋势,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4]。通过对制造与服务间互动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学者认为新环境下制造业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务要素被用来增强制造企业竞争力并成为价值的重要来源[5]。由此演化出制造服务化(manufacturingservicizing)、服务增强型制造(serviceenhancedmanufacturing)、服务导向型制造(serviceorientedmanufacturing)、服务嵌入型制造(serviceembeddedmanufacturing)等概念[6-8]。这些概念的意义在于扩展了传统制造业的价值构成:认为制造商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servicesystem),其价值构成包括产品价值和服务价值[9]。孙林岩及其团队在国内较早提出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并研究了若干理论问题,指出服务型制造是为了实现制造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增值,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客户全程参与、企业相互提供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实现分散化制造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达到高效创新的一种制造模式[10-11]。周国华等对传统制造模式与服务型制造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价值实现、作业方式、组织模式、运作模式等角度概括出服务型制造的基本特点[12]。佘再玲对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内外部运行模式进行了探讨[13]。汪应洛院士认为,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在我国发展服务型制造可以改变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14]。
2服务型制造的价值创造模式
服务型制造发展了系统化的价值创造模式,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形式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通过原材料生产加工实现价值增值,更多的通过依附在产品及品牌上的服务组合实现盈利,为价值链中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增值。如图1所示,可将服务型制造的价值创造过程分为制造与服务两个阶段[15]。在制造阶段,企业通过对原材料的加工及产品设计与制造实现增值。在服务阶段,企业通过服务实现价值增值,如通过全套产品外包、提供解决方案等形式实现产品系统的整合;通过产品维修、保养等实现产品服务;通过依托产品的一系列工程设计、咨询、金融、保险、法律、会计、运输、通讯、营销等形式提供增值服务;进一步通过品牌形象拓展到其他服务。
3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路径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未来的核心任务。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不仅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还要充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应重点实现下述四个转变:(1)实现从“产品”向“客户”转变。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要由关注生产制造转向关注客户需求,实现准确的市场、产品及竞争定位。进一步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将客户纳入企业管理过程,由单纯提品转为提供整体长期解决方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差异化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积极引导消费、把控市场。进一步优化企业价值链,与企业价值链中的主要经济主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客户内化为企业组织单元,长期保持互利互惠、紧密联系、合作共赢。(2)实现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现代科技发展对中央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由专注产品生产转向重视产品设计研发,努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要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行业自主创新的规律和机制,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状况的创新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导装备制造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全面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3)实现从“分工”向“协同”转变。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与制造深度融合,加强企业信息应用与系统集成,促进企业内部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推动服务型制造模式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要进一步发挥行业领导者作用,着力改善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加强企业间信息互动与交流,合理优化、利用社会化分工,积极开展合作、协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4)实现由“国内”向“国际”转变。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获取和利用海外生产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拓展海外客户并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应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及关键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中央装备制造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与发展,部分中央装备制造企业也明确提出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发展战略,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
1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从“发电设备制造”到“国际工程承包”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和电站工程承包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集团。东方电气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主要从事发电设备制造。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东方电气开始由发电设备制造领域进入电站成套设备供货和电站工程总承包领域,不仅为客户提供主机、辅机设备,还提供电站设计、施工、调试、维护等系列服务。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方电气已经在“水、火、核并举,大、中、小并举”,“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方针指引下,形成了以发电设备成套、电站工程总承包、进出口贸易、资金融通为基础的综合生产经营能力。在长期的电站工程建设中,东方电气积累了丰富的承包经验,为海外用户提供了50余项电站工程EPC总承包、设备成套以及其他机电设备出口和技术服务等项目,产品和服务涉及火电、水电、风电、核电、燃气轮机、环保设备等,业务范围涉及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沙特、波黑、白俄罗斯、智利等国市场,从1994年起连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之列,创造了我国发电设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多项纪录。近年来,东方电气充分利用服务型制造模式,通过自主开发、产学研合作,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培育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中一流的综合技术开发能力,逐步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能源装备集团。
2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南车”)是我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也是我国交通运输装备制造领域业绩卓越的创新型企业。2000年中国南车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成为全球轨道装备制造业三强之一”的发展目标,而创新成为主要手段之一。2003年,中国南车根据轨道交通发展的新形势全面启动了产品研发“2211”工程,即“2高———高速、高原,2快———客运快速、货运快捷,1重———货运重载,1轻———轻轨地铁”,以满足铁路提速、货运重载、青藏高原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中国南车重视技术引进,与GM、GE、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国际先进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引进的同时,中国南车重视自主创新资金投入,坚持加大对引进技术过程中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投入,技术引进费用和消化吸收费用比例达到1∶3,积累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有机结合的成功经验。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中国南车的技术研发和制造水平已达到世界同行业先进水平,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综合实力跨入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前列。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南车已经跻身世界业内三强,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10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20亿元,主要产品不仅满足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需要,而且实现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的比重年均增幅25%,产品输出范围拓展到66个国家和地区,整车产品的出口量超过总销售量的60%,并已由单纯的产品出口发展到技术输出,进而采用资本运作等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
3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从“外延式增长”到“内涵式发展”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用技术”)是以装备制造、贸易与工程承包、医药、技术服务与咨询、建筑地产等为主业的科工贸一体化企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先进技术装备引进服务商、最大的轻工产品和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分销与服务商。通用技术1998年成立之初为外经贸部直属企业,2000年进入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行列。2006年,通用技术集团营业收入为127亿元,总资产188亿元。2007年,通用技术决定以重组联合为主要途径,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贸易与工程承包、医药和研发设计咨询四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向先进设备制造商、贸易集成服务商和研发设计咨询商的战略转型。2011年,通用技术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201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02亿元,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年末资产总额1026亿元。转型升级战略实施之初,通用技术呈现外延式增长,2007—2009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累计增量中,分别有856%、281%、693%的份额来自重组并购因素。近年来,通用技术开始注重内涵式发展,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转型升级为主题,以转变方式、提质增效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大力有效开发市场放在首位,把创新经营模式、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整合、推进管理提升作为核心举措,按照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内部资源,打造统一的发展平台,实效明显。2010—2012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累计增量中,存量企业的贡献分别达到997%、953%、945%,而重组并购因素则只占03%、47%、55%。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通用技术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数控机床与关键功能部件,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纺织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加强研发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集团战略重点,通过重组、联合及并购境外技术源头获取优质研发资源,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未来,通用技术将更加专注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
五、结论
篇7
【关键词】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建设项目的增多,国际市场钢材也随即大量进入国内,钢材的产量、品种逐年增加,钢材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钢结构工程因其自身具有跨度大、利用空间宽大、施工进度快、经济实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大跨度工业厂房及跨度要求较大的公共建筑上。笔者根据多年来在钢结构施工管理中的经验总结了常见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希望可以在整个钢结构施工过程中保证钢结构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一、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强化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工程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要组织监理人员熟悉工程图纸与项目有关的规范标准、工艺技术条件,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同时,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开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2)认真审查钢结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因此,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有针对性和重点。审查的重点内容有:①质量保证体系和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②特殊工种的培训合格证和上岗证;③新工艺的应用;④对工程项目的针对性;⑤质量、进度控制的措施和方法;⑥施工计划(工期)的安排。
二、加强钢结构的检测
钢结构检测是指对轻钢厂房、轻钢网架、管道和罐体的检测,检测项目很多,包括钢材进场检测(钢材型材)、紧固件检测(连接面抗滑移系数)、焊缝无损检测、涂料检测(涂层厚度、防火性能)等。(1)材料检测。包括钢材型材(包括焊接H型钢、焊管)、焊接球、螺栓球以及连接紧固件的检测,型材、焊接球、螺栓球是钢结构工程的基本元素,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2)焊缝无损检测。无损探伤是利用声、光、电、热、磁和射线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不损伤被检物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探测材料、构件或设备(被检物)的各种宏观的内部或表面缺陷,并判断其位置、大小、形状的种类的方法。一般采取抽检,不少于焊缝的20%。焊缝等级分一级(Ⅱ级)和二级(Ⅲ级)[GB11345、GB3323]。常规无损探伤方法包括超声、(χ、γ)射线照相、磁粉、渗透和电磁(涡流)等五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检测应根据被测物的具体情况选用。(3)涂料检测。钢结构安装完毕,要刷防锈漆(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对于钢结构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防腐影响它的使用年限,而防火更是涉及到安全,特别是高层钢结构工程。
三、综合运用多种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
(1)地脚螺栓预埋:地脚螺栓预埋位置的准确程度对钢结构工程整体的安装质量至关重要,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准确,采用适宜厚度的钢板制作加工成定位钢板,进行地脚螺栓的定位固定。
(2)钢柱的安装:钢柱标高的控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相对标高制作安装,钢柱的长度误差不得超过3mm,不考虑焊缝收缩变形和竖向荷载引起的压缩变形,建筑物的总高度只要达到各节柱子制作允许偏差总和及钢柱压缩变形总和就算合格;二是按设计标高制作安装土建的标高,安装第一节钢柱底面标高,每节钢柱的累加尺寸总和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总尺寸,每一节柱子的接头产生的收缩变形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压缩变形应加到每节钢柱加工长度中。
(3)钢梁吊装。钢梁在吊装前,应于柱子牛腿处检查标高和柱子间距,主梁吊装前,应在梁上装好扶手杆和扶手绳,待主梁吊装就位后,将扶手绳与钢柱系牢,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一般在钢梁上翼缘处开孔,作为吊点。吊点位置取决于钢梁的跨度。为加快吊装速度,对重量较小的次梁和其他小梁,多利用多头吊索一次吊装数根。有时将梁、柱在地面组装成排架进行整体吊装,减少了高空作业,保证了质量,并加快了吊装速度。
(4)钢结构安装要点。安装时注意以下要点:a.安装现场在与土建进行交接时,必须仔细符合基础的位置及标高,对于误差过大或者出现错误的必须要求土建单位进行整改,并在整改后完成交接手续。b.在构件进场前,做好安装计划,确定好安装顺序,并以此向加工厂确定加工生产的顺序,确保现场的安装不因为构件生产跟不上而拖延进度。c.安装现场进行分区分片,各种构件进场时必须安装堆放位置进行卸车,减少二次搬运乃至多次搬运的费用,也方便及时找到安装要用的构件。构件到场后必须做好构件的成品保护,避免构件被土建的二次回填掩盖或者因构件变形必须返工增加费用,拖延工期。d.根据构件重量及厂房的高度选用合适的安装工具。
(5)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也是钢结构工程最重要的分项之一,也是目前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之一,主要表现在:高强度螺栓有以次充好现象(用普通精制螺栓代替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栓连接面处理达不到规范规定要求,包括表面处理情况,平整密贴情况,螺栓孔质量情况等;高强度螺栓施拧不按规范规定进行,如不分初拧、终拧而一次完成,不用扭矩扳手、全凭主观估计等。为保证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在督促承包单位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的同时,积极采用旁站监督、平行检验等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高强度螺栓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处于严格的控制之下。
(6)钢结构油漆。在全部安装结束后。要对钢结构进行基层处理,先将金属表面上的浮土、砂、灰浆、油污、锈斑、焊渣、毛刺等清除干净。然后表面除锈涂上防锈漆,待防锈漆干后,使用与油漆配套的腻子将构件表面缺陷蚀刮平。腻子中可适量加入厚漆或红丹粉,以增加其坚硬性。为了使金属表面的油漆能有较好的附着力,延长油漆的使用期,避免生锈腐蚀,可在钢结构构件表面先涂一层磷化底漆。然后再涂装面漆。涂刷顺序一般为从上至下,先难后易。涂刷时要多刷多理,刷油要饱满、不流不坠、光亮均匀、色泽一致。刷后反复检查,以免漏刷,钢结构面漆一般刷二遍。
四、确保工期的措施要点
为确保工程如期完成,必须组织精干的作业人员,确保劳动力,并做好前期人员进场学习培训工作。根据总承包单位的进度计划控制目标,编制钢结构施工总进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将总计划目标分解到月周日,并分解到班组和作业面中,以天保周,以周保月的计划目标管理体系,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满足总体进度要求。同时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结构中设置专门负责计划统计人员,专职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编排和检查。建立严格的进度审核制度,钢结构项目部根据每日工期计划安排,定量的安排各施工班组的工作任务,并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重点突击,确保每日工作量的足额完成,并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和总承包单位的合作与协调,减少工序间的配合时间。此外,根据现场条件配备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平时的质量控制,减少返工,杜绝因返工耽误工期也成为工期确保的重要措施。同时,整个项目过程中的沟通管理也是确保工期的主要举措,沟通管理可以及时与恰当地产生、搜集、传播、贮存与最终处置所需项目信息,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启动例会制度。在例会上检查工程实际进度,并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找出进度偏差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措施。每日召开各专业碰头会,及时解决生产协调中的问题,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钢结构工程施工中易忽略和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多方面的。对此,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地用提前分析、预控、规避、化解、减小等有效方法来处理它,最终达到对工程管理控制的预期目标值。
参考文献
[1]阎安定.浅述轻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2)
篇8
国家和上海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工作,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上海积极关注国内外光伏产业态势,与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下是本刊记者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的访谈录。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国家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3、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篇9
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将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未来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曾在2010上海世博会一举拿下10个国家馆和成为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总承建单位的永一格就是这样的一家文创企业,在向外输出文化创意产业时,既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又可以在全球引领“中国风”。《经济》杂志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永一格文化创意集团总裁吕志道,听他讲讲用中国创意影响世界的故事。
没有围墙的大学,启发创业思维
《经济》: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一大批敢想敢干的创业者下海掘金,开启寻梦之旅。讲讲您的创业经历?
吕志道:我出生在70年代初,在那个粮食比金子还贵的年代,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初中毕业后,我考上一所中专,因为家里拿不出钱,没有条件供我上学,便来到深圳打工。我蹬过三轮送货,当过油漆工,饱尝生活的苦涩。
一天下班早,闲暇之余和工友到深圳大学校园里玩,看到美术班招生的广告,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时就做了一个决定:我要上学!于是报名读了补习班。边工作边学习,1991年参加了统考,顺利考入了深圳大学设计学院。
深圳大学号称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除了校长、老师和管理人员,学生可以在学校里扮演多种角色。我在校外打工,校内兼职教务助理员。正是这种开放式教育,给我在未来创业的思维上产生了很好的启发。偶然的机会,我与大学同窗争取到了参与设计制作建筑模型的工作,正是建筑模型制作为我创业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使我不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发挥到极致,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我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可以寄钱给父母,接济家用。
然而,好景不长,1995年深圳的房地产开始走下坡路,建筑模型及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也因此受到冲击。在这个节点上,我又做了一个决定,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学习去。
1996年底毕业后,我留在了北京,在一家模型公司做技术总监。虽说是技术总监,但做模型、谈业务、应酬、报税等所有公司业务几乎都是由我一人担任。这些繁杂的工作却为我独立开公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8年,我开启了创业旅程。永一格由此诞生。
出手世博,别具一格
《经济》:成立之初的永一格是一家什么类型的公司?
吕志道:公司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恰逢1999年国庆50周年,永一格承担了四川省彩车和国家计委彩车的深化设计与制作。其中,国家计委彩车“发展是硬道理”获得了一等奖。1999年12月31日,时广场的莲花雕塑,由中央美院雕塑研究所所长郭宝寨教授设计,永一格从初稿设计到制作作品完成均有参与。2000年,永一格率先进驻北京798艺术区,集中承接各大房地产公司的模型制作和展览展示设计制作的业务,并在行业里产生了影响。
在经历了一些项目后,公司逐步定位升级,从最初的单一业务到现在从事大型会展和展览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世博会主题馆等的设计承建,以及旅游文创产业。永一格一直在做自己所擅长的业务。
《经济》:两届世博会让世界听到了永一格的声音,从上海世博会到米兰世博会,永一格的变与不变是什么?
吕志道:2010年上海世博会,永一格承建了包括立陶宛、土耳其、斯洛文尼亚等在内的8个国家馆和欧洲联合馆的总承包和运营管理,以及中国航空馆核心展示工程共计10个场馆,自此结缘世博。上海世博会的经历,从深化设计、场馆承建到运营的全案服务,很好地磨练了永一格团队,也为承建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提供了很好的人员和经验储备。
米兰世博会中国馆――“麦浪”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的形式在海外展出的。团队是国际的、建筑是特别的、工艺是全新的,这是中国的第一次,也是永一格的第一次。从项目层面上来讲,我们更具有使命感与荣誉感。我们克服了工期紧迫、跨国施工、跨文化、跨时差合作、冬季作业、交叉作业等一系列难题。使得中国馆在2015年5月1日准时开馆。在184天的运营维护期内成功接待了来自全世界320万人次的游客。米兰世博会落下帷幕,“麦浪”摘得米兰世博会建筑奖铜奖,同时获得“世博展馆遗产大奖――循环利用杰出奖”一等奖。
近年来,永一格先后服务了武汉万达电影主题公园、上海迪斯尼、江苏常州东方盐湖城、浙江横店影视城、海南富力海洋主题公园等一批海内外主题公园客户。从策划、设计、材料研发到实施、运营管理,永一格根据每个项目的特性,在不停地学习、实施与总结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
“永远追求别具一格”是在变化中谋求发展,亦是“不变”,也是一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持。
从创意到休闲,永一格的未来
《经济》:您认为永一格赢得市场的关键在哪?永一格在向世界表达什么?
吕志道:如何结合本土特征,形成“永一格”品牌?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具特色,锻造竞争力和影响力?是永一格人一直思索并致力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永一格的企业责任,也是我国文博行业发展的需要。
专业的设计施工团队和先进创新的设计理念,使永一格自成立以来一直走在业界前列。从“法国时尚100年展”到国家林业局展厅,从北京市规划展览馆的密云展厅到日照港展览馆,从集声光电多媒体于一体的廊坊城市规划展示馆到具有西域风情的吐鲁番地区博物馆再到天崖海角的三亚京润珍珠博物馆,从杭州的中国伞博物馆再到2008年已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览工程服务供应商,永一格从未放慢追求特色艺术的脚步。我们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成果,对每一件作品,都用心去解读,用脑去思索,用手来创造;执着无悔,默默前行,从不满足。永一格人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打造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永一格创造”。
永一格作为一个创立近20年的文创品牌,一直把“永远追求别具一格”作为座右铭。近20年,时移世易,唯一不变的是创立永一格的初衷,对品牌品质的坚持,对文创事业开拓的热忱。要追求别具一格,就需要紧追中国大经济大环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要革新思维,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要内部升级,培养更多元化、专业化的优质团队。
永一格的每一个项目,从展示层面来讲,是一次尽力对市场诉求、业主诉求、设计师诉求和观众诉求最大程度的还原,是对各方诉求思考、整合,努力营造作品的过程。因此,我们所经历的项目,与其说是永一格向世界表达什么,不如说我们是把所有和而不同的诉求转化为的作品。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所完成的项目,来塑造永一格品牌。
《经济》:创意是给世界带来“美”的产业,既能创造经济价值,又能消费经济能量,当两者出现矛盾时,如何进行抉择与平衡?
吕志道:创意既创造经济价值又消费经济能量,这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问题,出现矛盾时如何抉择和平衡是一个大命题,放在经济的大环境上讲,我相信市场杠杆和政府调节的力量。比如中国的文化园区建设,其间兴起过建设热潮,政府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其发展经历了萌芽、高速发展,到21世纪初,出现过资源过剩、经营管理不善,大量园区萎缩、倒闭的情况,是消费经济能量超过创造经济价值的直接表现之一,市场供过于求,自然被淘汰。近年来,全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政府不断增加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财政支出,实行市场化运作,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和结构调整,同时也不断出台各种相应政策和管理办法,中国文创产业在向良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创意企业“走出去”,创新仍是支撑
《经济》:如何看待我国休闲文化创意行业的前景?永一格在未来有哪些规划?
吕志道: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缺乏创意的人在做。另外,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能拿书法、油画、国画去做产业,艺术是无价的,不能把这些产业化,但可以用艺术、设计为产业服务,为旅游休闲产业、高新科技等行业服务。
在旅游主题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永一格拓展思路,开始把眼光转向国际旅游主题项目的设计建设。欧美国家很早就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如迪斯尼、环球影城等,把主题乐园成功地带到了世界各地。据相关部门统计,第九届“桂林论坛”举行全体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会上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旅游人数超过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0万亿美元。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8年,全球旅游收入将达到180万亿美元。其中,以体验、分享经济,“互联网+旅游”以及智慧旅游为主导的体验式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新常态。而中国主题公园则有蓬勃的发展前景。在国内,单纯就园区数量而言,有一些过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创新,需要更有创意、更差异化发展的企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永一格将把品牌的塑造、提高文化的认同度作为首要点,提升重游率、延伸产业链、融入高科技。
《经济》:创意企业“走出去”,您认为应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