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特殊教育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随班就读 教师 专业素养
分类号 G760
1 问题的提出
以“倡导所有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参与”以及“建立能够接纳并满足所有学生教育需要的教育体系”为主张的融合教育思想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以来,便以其卓越的进步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成为世界特殊教育变革的主要动力和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尽快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普及义务教育的迫切需要,国家将随班就读明确做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据教育部2011年的公报,全国随班就读特殊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特殊学生总数的56.49%。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班就读”取得的成绩更多体现在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上,这些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中接受的教育质量、个人的发展状况和自身潜力的实现程度,并不理想,普通学校残疾学生“流失”、“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等现象严重,因此,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成为继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后更加迫在眉睫的重大议题。
此外,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相对于班级规模、班级结构、物理环境、学生背景等其他因素,教师素养对学生的学业表现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并且“教师缺乏特教专业知识和方法”是目前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然而,当前对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和提取文献中关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规定和描述,并与我国最新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照和分析,同时综合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的意见和观点,从而在保障研究资料来源多样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提炼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和需求,为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培养提供依据。
2 方法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随班就读教师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我国融合教育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师资队伍通常包括班主任教师、任课教师、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在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由随班就读学校所在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承担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工作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本研究中将随班就读教师仅界定为:在有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班级从事班主任及学科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不包括资源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
2.1.2 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决定教育教学效果的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或潜在影响的品质。叶澜指出,教师专业素养由教育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构成,同时,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不同学者的观点,虽然有所差异,但大多从知识层面、理念(态度)层面以及技能层面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探讨。因此,本研究将教师的专业素养界定为:教师成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时所必备的品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态度三个方面。需说明的是,本研究仅关注在随班就读情境下教师尤为需要的品质,不探讨其基本教学技能、学科知识等素养。
2.2 研究对象及步骤
本研究采用四种方法和途径收集研究所需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优秀随班就读教师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采用“三角验证”的方式,通过对多种途径所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映证,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2.2.1 文献收集与分析
(1)文章收集和筛选
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与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探讨的相关研究进行广泛收集和筛选:中文部分,以“融合教育教师”、“全纳教育教师”、“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专业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态度”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挑选公开发表在正式学术期刊上并对随班就读教师素养进行直接探讨的文献;英文部分,以“inclusive education”、“inclusive practice”、“teacher quality”、“teachercompetence”、“teacher preparation”等为关键词在Pro-Quest、EBSCO、Eric等外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由于文献数量庞大,将最终人选的文章限定为2000年以后的、发表在“同行评审”(peer reviewed)期刊上的文章。最终共筛选出文章58篇,其中中文部分23篇,英文部分35篇。
(2)文献内容的归纳和分析
为确定已有研究成果中对随班就读教师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探讨和规定,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搜集的文献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内容分析法多用于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但同时也可用于对文献资料内容的提取和比较。先将每篇文献中提到的素养条目进行归纳和统计,合并表述相似、本质相同的条目,然后将共同出现在10篇以上文章中的素养条目归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类,形成文献分析部分的研究成果。
2.2.2 与我国普通教师专业标准对照
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首先是一名普通教师,并且随着随班就读的不断发展和教师素养要求的提高,每一名普通教师都有可能成为随班就读教师,其间并没有严格界限。我国最新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均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本研究将从文献中提取的相关内容与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要求和规定中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同的部分,进行突出强调。
2.2.3 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征集意见
一线教师是我国随班就读工作最直接的实践者,直接从事随班就读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中实际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有更直接的体会,本研究将通过访谈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就已有的文献研究结果向其征求意见,从而进行进一步印证或补充。
2.2.4 向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
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与融合教育和随班就读有更专业、更理性的认识,能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提出建议,从而丰富已有的文献成果,明确随班就读教师在工作中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上述四种关于随班就读教师专业素养要求的不同信息来源能够尽量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不同来源之间的对比和印证有利于把握其中的最核心要求,获得较有效的研究结果。
3 结果
3.1 文献的归纳和提取结果
经过对所搜集文献的分析,将出现在lO篇以上文献中的核心条目进行提取,结果如表1所示。
3.2 与我国教师专业标准对照的结果
将文献研究的结果与我国《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对比,提取《标准》中与文献研究结果表述一致或相近的条目,其结果如表2所示。
3.3 向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集意见的结果
研究者将文献研究结果分别呈现于随班就读一线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为保证研究的代表性和深入性,本研究共选取随班就读教师10名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5名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邀请其指出已有文献研究结果中最值得突出强调的条目并提供补充意见。
整体来看,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及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对已有文献研究结果表示了较为一致的赞同态度,但在有些条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具体来看,在知识领域,双方都对“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突出强调,而对“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的要求相对较弱。在技能领域,“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技能同时得到了双方的一致强调,但在“合作能力”、“环境创设能力”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一线随班就读教师和高校特殊教育专家都对技能领域的条目进行了补充,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最后,在态度领域,双方认识较为一致,只是在补充条目“对特殊学生有高度的爱心和责任心”上有所差异。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3 综合研究结果
根据与我国教师标准进行对照以及向一线随班就读教师、高校特殊教育专家征求意见的综合结果,最终保留文献研究结果中的所有项目,并在“技能”领域加入由一线教师和高校专家补充的“自我发展、反思能力”,形成“随班就读教师核心专业素养条目”,其中知识3项,分别为“残疾儿童定义、分类及身心特点”、“残疾儿童学习和行为特点”以及“特殊教育相关法律、政策”;技能8项,分别为“差异教学能力”、“多元、客观鉴别与评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课程调整能力”、“与家长、同事及专业人员合作能力”、“实施合作教学能力”、“和谐环境创设能力”以及“自我发展、反思能力”;态度2项,即“承认融合教育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接纳学生身上存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三个维度条目共计13项。
4 讨论及建议
4.1 讨论
4.1.1 中西方文献中对融合教育或随班就读教师素养的规定和期望存在一定差异
毋庸置疑,融合教育是全世界性的发展趋势,对于融合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理应放在国际融合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但研究者发现除“差异教学能力”、“课程调整能力”等学者高度关注的共性要求之外,中、西方文献对于随班就读教师核心素养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所强调的内容各有侧重,例如,几乎所有的国外文献中都将“与教学助手、康复训练师、家长、社区等高效合作的能力”列为融合教育教师首要掌握的能力,而在中文文献中提到的次数并不是很多,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国外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统较为完善,大多数融合学校都配备了完备的各类专业辅助人员,而在中国,这种合作的基础较为缺乏,所以学者们对合作能力的关注程度与国外存在差距。再如,整体来看,国内文献明确强调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如特殊儿童的分类、心理行为特征等,而国外文献则较少对知识领域做明确要求,更关注教师技能的需求,这可能源于中国“重知识传授而轻技能培养”的教育传统。
4.1.2 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成为随班就读教师核心能力的重中之重
纵观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虽然在研究背景、切入角度、语言表述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均体现出对融合教育教师差异教学能力、多元评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重点关注,这三项要求也在对文献内容的量化统计和访谈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有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课堂的差异性无疑远远大于传统课堂,驾驭这种大差异课堂往往是所有随班就读教师的最大挑战,差异教学从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适应了随班就读的发展。此外,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方式不再能够满足特殊儿童评价和进步的需要,在有特殊儿童参与的普通课堂,教师应能够针对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调整测验方式、时间和难度,保证特殊儿童的进步和水平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客观的评量。最后,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和支持体系的完善,与各类专业人员及特殊儿童家长的高效合作能力必将成为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以形成教育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合力。
4.1.3 我国普通教师标准越来越多地体现融合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目前国内外的现实均表明,融合教育已成发展趋势,随班就读教师与普通教师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通过对比发现,在我国最新试行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有相当一部分规定和条目已经体现了融合教育的理念,例如,要求教师具备多元评价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并且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还特别提出“了解有特殊需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规定,要求每一位教师为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任务做好准备。
4.2 建议
4.2.1 充分认识随班就读教师的核心素养
与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随班就读发展的水平较低,在对教师观念的引导、支持系统的构建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随班就读教师面临的现实情境与西方融合教师并不完全相同,在此背景下,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更强调对资源和支持的获取以及教师自我更新、发展的能力等。由于本研究更侧重于在国际背景中对融合教师素养的初步探讨以及对国内外文献的综合分析,所以并未完全聚焦于中国的现实情境,而这应当成为后续研究的又一着力点。
篇2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中主要涵盖了学科专业性内容和教育专业性内容等,教育部门与机构对教师任职提出了学历标准要求,教师务必具备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构陆续颁布了教师专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案。
一、现存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合格教学人员和不称职教学人员,教师本体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特殊教育教师学历起点较低,大专学历以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人员数量极少,因为特殊教育教师就业体制尚未有力完善,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在就业中便会遇到诸多困难,加之社会特殊教育基础性支持力度不足,致使大众群体无法深度熟知特殊教育内涵,特殊教育教师因此不青睐于本专业工作就业,多数非特教专业出身教师跻身与此行业之中,一般情况下由普校而来,并未接受过相应特教训练与培训。
因为受到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特教教师过往阶段并未进行特教培训与特教知识深度学习,任职过程中,仅能通过摸索来执行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规理论知识引导。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即便增加继续教育机会,也会因为理论基础薄弱而不能理解培训知识,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二、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策略
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对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回答方面有所欠缺,所掌握知识含量较少,其主要原因为,聋童教育教师和弱智儿童教师以及盲童教师人数比例较不均衡,聋童教育教师人数较多,弱智儿童教育人数较少,而盲童教育教师人数则更少;还有就是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阶段,专业教育知识培养过程中,聋教育专业和弱智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盲童教育基础知识此时仅以学生选修课形式产生。
1.加大职后培训力度以至有效提升特教教师教学能力
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大职后培训力度,完善特教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情况下均由普通小学调任,而其余部分教师则由不景气单位所调入,所以校方和相关教育机构应对此类教师群体进行职后训练,旨在培养其基础性特教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师从事特教工作的水准与能力。
2.学科合理设置
小学特殊教育学科设置环节中,科学设置度和合理设置度均有所欠缺,特殊教育基本知识信息内容中,特教教师具体技能即为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重点,此时应逐步加强弱智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和聋童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在进行盲童教育时应更具针对性。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和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尤为重要,此时主要涵盖了行为管理内容、早期教育内容和听说训练内容等。
3.特教教师学历水平提升
通过实践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学历均为中专,小部分特教教师为大专学历,剩余特教教师均为初中水平教师和高中水平教师,大多数教师群体并未接受正规特殊教育培养和特殊教育培训,多数均为未获取特教资格的教职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务必具备本科学历或者本科以上学历,只有满足学历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特教任务执行,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内在学历层次,以此为前提来深度落实特殊教育资格制度,上述内容对稳步促进特教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深刻意义。
结束语
从特殊学生角度加以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最终效应分为两点内容,第一点内容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而第二点则为学生品德素养提升,特殊学校学生文化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小学学校学生文化水平,弱智学校学生群体和随班就读学生群体中也会出现此类状况,从表面上来看是教师问题与学校自身问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政策问题。
特殊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整体事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设计内容、教材设计内容、教学方法设计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内容等均与普通小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按照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现状等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与积极整改,使此类学生知识合理增长,达成技能优质获取、人格合理完善的主要教学目的,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篇3
关键词:胜任特征;特殊教育教师;模型建构;
作者简介:石学云,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西安710062)
特殊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高度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指高绩效特殊教育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价值观、态度、动机等个人内隐的深层次特征。它与个体职业绩效高度相关,是其职业成就的有效预测变量。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本处在非实质性、边缘状态。许多研究实际上只能说是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相关的研究,主要以描述和讨论为主,多限于经验或思辨的方法。研究者多基于理论分析和经验反思探讨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素质结构等问题,普遍认为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素质/要求)主要由知识(特殊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和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盲文、手语、行为矫正、康复训练、心理干预和科学研究)以及观念与态度(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等因素构成。[1]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但也显现出研究范围有限、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生态效度不高等诸多不足之处。
本研究选取高绩效特殊学校优秀专任教师为效标样本,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关键行为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特殊学校专任教师的核心胜任特征;继而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构建并验证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为有效提高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特殊教育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模型支撑。
一、方法和程序
(一)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探索
1.行为事件访谈的取样策略
由专家小组通过讨论明确效标样本的具体选择标准。专家小组成员包括特殊教育研究者、心理学研究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和特殊学校校长。经过集体讨论,明确优秀绩效组特殊教育教师的选择标准如下。第一,在岗专任教师;第二,曾经荣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各项表彰或奖励;第三,根据学校绩效考核标准,近些年来两次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第四,近些年来撰写过三篇及以上科研论文或教学设计;第五,近些年来曾主持或参与过各级科研项目。
2.被试
根据确定的标准,本研究在陕西四市(西安、延安、安康、汉中)五校(包括聋、聋和盲混合、聋和启智混合三类特殊教育学校)选定了25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语文、数学和康复课程专任教师)进行行为事件访谈。其中,预访谈5名优秀绩效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来自两所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正式访谈20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优秀绩效者和普通绩效者各10名),来自五所基层特殊教育学校。同时,在五所基层特殊教育学校中随机抽取128名在岗专任特殊教育教师填写自编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
3.研究材料与工具
《特殊教育教师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其主要包括研究介绍、基本信息、访谈问题、操作要点四个部分,供访谈主持者使用。
《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以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研究结果、国内外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研究结果为基本素材,在讨论基础上编制产生原始项目。然后运用德尔菲法先后多次征询专家意见,待专家意见逐步趋于集中后,最终编制《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该核检表共有35项胜任特征。
《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参照Hay公司基本胜任力词典,以及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特殊教育教师素质结构研究结果,在预访谈的基础上,编码小组成员(由特殊教育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组成,共四人)对同一份访谈录音文稿分别进行独立试编码。在此过程中,编码小组需对原有编码词典进行适当完善和修订,并通过充分讨论,使得编码小组所有成员对此份访谈录音文稿的编码结论趋于一致。重复这一过程,对其他访谈录音文稿进行编码,并不断完善编码词典,最终形成《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编码词典》。
4.程序
第一,组成专家小组,确定取样策略和标准,挑选访谈对象。
第二,预研究。主要包括访谈技术训练和编码练习等。
第三,实施行为事件访谈。遵循被访谈者方便的原则,每次访谈都由被访谈者确定合适的时间和场所。在征得被试同意后,研究者对访谈过程进行了全程录音。访谈时间范围为32~84分钟,平均时间52分钟。
第四,访谈录音文本转录。整理录音,校对内容,转录文本,编号打印,最后获得了20份访谈文本资料,共计21万余字。
第五,胜任特征编码。成立正式编码小组(由两个在预研究中一致性较高编码员组成),两人运用内容和主题分析技术,分别独立对访谈录音文稿中的关键行为事件主题进行提炼,之后参照《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编码词典》,对其中的胜任特征指标归类编码(主要为特征代码和等级)。
第六,数据处理,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体系。对两个独立编码者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录入和统计处理。基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的结果,以及优秀组和普通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显著性差异检验的结果,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体系。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完成。
(二)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被试
预测与正式测验均按照方便随机抽样的原则,从陕西、青海、北京、深圳四地12校(包括聋、盲、启智、混合四类特殊教育学校)的在职专任特殊教育教师中抽取。共抽取被试600名,得到有效问卷519份,有效率为86.5%。其中,预测样本取自陕西四市(西安、延安、安康、汉中)五校(包括聋、聋和盲混合、聋和启智混合三类特殊教育学校),发放问卷250份,得到有效问卷209份,有效率为83.6%;正式测试样本取自青海、北京、深圳三地七校(包括聋、盲、启智、混合四类特殊教育学校),发放问卷350份,得到有效问卷310份,有效率为88.57%。
2.程序
第一,基于上述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构建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编制《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的原始题目。原始题目的来源主要有: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编码词典》中选择测验题目;从访谈记录的原始文本中选择测验题目;分析相关研究文献,根据具体胜任特征的含义自行编制部分题目。每一胜任特征项目数不等。
第二,筛选测验题目。组成专业小组(由特殊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研究者构成),对测验题目的表述进行评价,讨论其清晰度、准确性和归类问题。进一步修订项目,对表面区分度差和表述模糊的项目进行删改,最终保留题目数为72个,分属于18项胜任特征中。为了便于测试,将这些题目混合,随机排列,构成《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采用单选迫选形式,Likert5点评价方式:“5完全符合”、“4基本符合”、“3不确定”、“2基本不符合”、“1完全不符合”。同时,问卷还包括了五个用于了解教师个体背景资料的题目。
第三,预测。对预测获得的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探索模型的内部结构,并依照数据分析的结果,修改、合并或剔除部分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形成最终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
第四,正式施测。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优选模型,并考察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等测量学属性。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和AMOS7.0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探索
1.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访谈时间与字数。考察访谈长度(时间和字数)对两组(优秀组和普通组)胜任特征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访谈长度上两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ncerL.M.和SpencerS.M.认为,在编码和统计处理时,可以采用胜任特征出现的发生频次、最高等级分数或平均等级分数三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2]对这三种指标与访谈字数进行相关分析,以判断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频次计分、最高等级分数和平均等级分数与访谈字数相关显著(p<0.05)的胜任特征项目数分别为11项、9项和4项。由此可见,相对而言,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指标相对较稳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区分性,这与以往的同类研究结果[3]相一致。
信度分析。本研究中,归类一致性值范围为0.726~0.884,总归类一致性值为0.812;内容分析信度系数值范围为0.828~0.927,总内容分析信度系数值为0.876。这说明两个编码员的一致性较好,因此认为编码结果可靠。同时,计算两名编码者编码频次的等级相关,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的积差相关,用相关系数值进一步考察两名编码者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频次和最高等级分数分别有3个和2个胜任特征项目之间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进一步验证了编码的可靠性。
差异检验。为了探索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对两组的各项胜任特征在不同指标上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在爱心、成就动机、反思能力、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效能感、职业偏好、职业热情和职业忠诚9项胜任特征的平均等级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反思能力、效能感和职业忠诚3项胜任特征的最高等级分数上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平均等级分数更具有区分性和更稳定,而且其鉴别出来的胜任特征更广泛,完全包含了采用最高等级分数的鉴别结果,因此我们以平均等级分数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鉴别指标。(见表1)
2.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
请在岗专任特殊教育教师填写选择《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从所列举的35项胜任特征中选择出10项自己认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胜任特征。五所特殊学校共发放核检表150份,回收128份,回收率为85.33%。频次统计结果排序前15名的胜任特征为:奉献精神、爱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职业热情、团队合作、效能感、正直诚实、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理解他人、沟通能力、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估。
3.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
根据两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数t检验结果和《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结果,获得了18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根据平均等级分数,对18项胜任特征采用组间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五类胜任特征群:职业道德、认知特征、能力特征、动力特征和个人特质。(见表2)
(二)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项目分析
本研究考察的项目性能指标包括:平均数、标准差、临界比和区分度。依据项目分析结果,将变异太小并且平均分数趋于极端的两题删除,将项目之间相关>0.8的两题合并,将分数与问卷总分相关<0.2的两题剔除,将CR值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三题删除,之后共剩余64个题目。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分析表明,样本适当性系数KMO=0.847,说明问卷各项目间的相关程度并不存在明显差异,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rlett球形检验χ2=6169.246(df=1035,p<0.001),球形假设被拒绝,表明问卷项目间并非独立,取值有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选取特征根>1的因子进行分析。确定了三个删除项目的标准:其一,项目负荷值<0.4;其二,该项目存在着交叉负荷;其三,共同度<0.2。经数次重复探索,在先后剔除了18个项目后变异累积率已趋于稳定,最终获得了六维度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见表3),累积方差解释率为62.73%。
根据项目的语义分析和具体的内容来进行因素命名:因素一命名为“动力特征”(IC),包含10个题项,涉及职业偏好、成就动机、职业热情和效能感等方面的胜任特征;因素二命名为“人际交往”(IR),包含9个题项,涉及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理解他人等方面的胜任特征;因素三命名为“能力特征”(AC),包含8个题项,涉及反思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估等方面的胜任特征;因素四命名为“个人特质”(II),包含7个题项,涉及正直诚实、坚强的意志和稳定的情绪等方面的胜任特征;因素五命名为“职业道德”(OM),包含7个题项,涉及奉献精神、爱心和职业忠诚等方面的胜任特征;因素六命名为“专业素养”(SD),包含5个题项,涉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胜任特征。46个项目在相应因子上具有较大的负荷,处于0.486~0.838之间,且同一因素中各项目间的交互相关全部都是正值。
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通过编制问卷在大范围样本中测试所得出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与采用核检表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所建立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完全一致,这种交叉验证,说明模型是有效的。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聚类分析建立了五维度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而探索性因素分析则得到了六维度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实施正式测验并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判别两个模型哪个更为合适,从而优选模型,同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以确定测验工具的可靠性。
3.信度检验
本研究问卷信度考察主要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各因素的α系数在0.774~0.885之间,总测验的α系数为0.913,这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各因素的分半信度系数在0.746~0.862之间,总测验为0.891,这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分半信度。
4.效度检验
《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各因素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最高为0.545,最低为0.369,各因素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而测验各因素与总分间也都存在显著相关(0.714~0.827),且明显高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这说明本测验具有很好的结构效度。
进一步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上述分析中,本研究得到两个竞争模型(五维度模型和六维度模型)。使用AMOS7.0forwindows统计软件,分析两个竞争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见表4)。结果显示,六维度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都要优于五维度模型。另外,六维度模型中,χ2/df为2.862,GFI、AGFI、CFI、NFI和NNFI各项指标值均在0.90以上,RMSEA<0.08,说明模型的设置、构想合理,拟合度较好,可以被接受,《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自评问卷》的结构效度较为理想。
三、讨论与建议
(一)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讨论
1.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结构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所得出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与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所探索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完全一致,通过交叉验证,可以证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概括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但在维度的划分中,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并不一致,因此提出五维度模型和六维度模型两个竞争模型。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六维度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标明显优于五维度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因此我们优选了六维度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
2.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数目
胜任特征的数目与编码的一致性二者呈负相关。因此,通过减少或者合并胜任特征项目,可以有效提高归类编码的信度和可靠性。同时,过多的胜任特征也没有必要,对相关度不高或者较为少见的胜任特征应予以删除。[4]本研究以平均等级分数和核检表频次为指标鉴别出18项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参照以往同类研究的结果,胜任特征数目是可接受的。
3.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初步建构了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是一个复杂系统,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然并不是最后的结论,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深化。
一是行为事件访谈研究中样本取样数量和地域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失样本的代表性,因此,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将适度扩大研究样本的取样区域和数量,以提高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和外部效度。
二是本研究中并未区分不同特殊教育类别的特殊教育教师,仅仅是概而论之,事实上,不同的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需要差异巨大,不同类别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在后续研究中,我们将对不同类别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细化区分,结合各类特殊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测其各自独特的核心胜任特征。
(二)基于胜任力视角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建议
特殊儿童是主体以复杂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5]我国是特殊教育需求大国,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有246万人。[6]截至2013年底,全国尚有8.4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入学。[7]而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和资格认证制度尚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匹配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格局,无法满足特殊儿童个别化的教育需求。通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推进特殊教育的内涵发展已成为我国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主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生成过程,一味地强调爱心与奉献,或单纯地提高其职业收入,或简单地提升其专业知识与技能,这种表层面非延续的举措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并无明显的实际价值。以胜任特征为核心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职业品质。
第一,职业道德。教师之为教师,不只是职业,也不只是专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应当具有对生命、对教育、对文化的自觉。自觉即指基于对生命、对教育和文化本性的深刻理解而形成的价值信仰及其自律、自信与自由的生命状态。[8]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必须树立非功利导向的教育价值观,拥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尊重生命,赞赏个性,热爱并忠诚于特殊教育事业,把特殊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与特殊儿童共同创造生命价值、共同体验生命历程的痛苦、困惑与幸福。
第二,职业动力。特殊儿童生理差异和教育需要的复杂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艰巨性。特殊教育学校具有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专业人员需求多、需承担随班就读的巡回指导任务等特点。因此,特殊教育教师是所有教师中面临挑战和困难最大的群体。特殊教育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过程,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没有明显的工作时间界限,也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同时,特殊儿童发展的滞后性致使特殊教育过程极为漫长而无明显成效。因此,要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特殊教育教师就必须拥有持久的内在职业动力,拥有坚定的特殊教育信念、匹配的职业偏好、强烈的成就动机、饱满的职业热情和良好的教学效能感。
第三,合作能力。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医生、康复技师和儿童家长等多方人员充分合作才能实现预期效果。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并能充分理解他人。特殊教育教师是整个特殊教育体系的纽带,需要常规而有效地与特殊儿童、特殊儿童家庭、其他特殊教育者、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通过共同智慧,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特殊教育需要。
第四,专业能力。特殊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反思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能够通过反思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并为特殊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能够有效组织管理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通过职业标准、绩效管理、教学反馈正确评价自我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胜任水平并有效改善不良状态。
篇4
[关键词]高等特殊教育:审美教育: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素质教育切入点的美育对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提高残疾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本篇论文将就高等特殊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进行现象考察、理性分析和策略研究,研究特殊审美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促进特殊审美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一、教育研究
机构和地域调查自1987年我国成立第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已经基本成型,步入正轨。到目前为止,有近20所高校开设残疾人本科和大专专业,主要针对“三类基本残疾”,即视障、听障、肢障学生(近年来,还包括越来越多的轻微智障者),每年招生名额达到千人。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目前大多是依附在普通高校下设的特殊教育学院,或是合作开设特殊中等职业学院和成人高等教育。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目前只有一所,即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升为本科院校,现改名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集残疾人高等教育、特教师资培养、特教专业人才培养于一身。
作为影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至关因素之一,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无疑是直接影响高等特殊院校专业教育和审美教育的重要因素。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于1986年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专业以来,我国已有40余所高校设置了特殊教育培养的相关专业。而且,从办学层次来看,特殊教育拥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各个学历层次的教育。但整体而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还不尽如人意,不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提高空间。截至目前,特殊教育研究的主要机构数量有30余个,研究地域呈现出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不过,从数据来看,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北京、江苏、浙江、辽宁等地是特殊教育研究较集中的地区。而且,除了国家项目外,这些省份和城市都为特殊教育研究设立了基金,这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二、专业和课程设置
调查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执行的,主要根据残疾人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适应性,以不同障碍类别的特点来设置不同专业。比如,肢体障碍的学生以医学、计算机、会计类的专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政策调整,专业限制已经放宽),视障学生的专业主要有针灸推拿、英语、音乐表演、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学等。相对而言,招收听障学生的学院在专业设置的数量和范围上是最广的,包括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应用两大类,可细分出美术学、服装工艺、摄影、动漫、园林、编辑等30多个专业方向通过表格可以看到,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所有专业学科中,艺术类专业拥有中流砥柱的地位。由于视障和听障学生主要依靠听觉和视觉来接受外界信息,因此听知觉和视知觉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以音乐为主的听觉艺术审美教育和图像为主的视觉艺术审美教育正好契合这种特征。
高等特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也是参照和依据普通高等教育,一般围绕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大领域展开,其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处于核心位置。尤其是对于艺术专业的视障和听障学生来说,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同时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的审美教育理所应当应该成为这类高等特殊教育的重心之一。美育不能停滞在以往死记硬背、晦涩难懂的传统美学教学上,应该与知识技能课程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并且还要考虑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让美育更加深入生活,更加具有实用性,这也是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所要面临的艰巨挑战。
三、理论研究现状调查情况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办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对近30年公开发表的相关高等特殊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仅能总结出理论研究的情况和特点,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了解该领域学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知网的检索数据显示,我国特殊教育研究所涉及前十位的学科包括了高等教育,其载文数量所占比重约为3.3%,排在第四位。检索从1989年到2016年间的所有来源期刊的论文时,剔出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论文后,以“高等特殊教育”为关键词的学术论文可以精确检索到352条,其中,期刊论文29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论文两篇,会议论文四篇。
从来源数据库来看,占比重最大的是期刊论文,约为总量的84.1%。公开发表高等特殊教育主题论文的相关期刊有146种,«中国特殊教育»作为特殊教育领域的唯一核心期刊,收录了35篇相关论文,占总量的11.8%。对的作者身份进行统计后,可以发现高校专业的研究人员占总量的88%,占据了绝对地位,其他作者主要是来自中国残联、特殊教育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在文献类型中,理论研究的数量最多,实践类型的研究比重略次,调查研究排列第三。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有关高等特殊审美教育的研究都相当单薄。笔者在搜索结果中精确检索“审美教育”,结果只找到两篇论文,而且皆为十年前发表的研究。
也就是说,随着近年来我国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力度加大,特殊教育快速发展,不仅基础教育体系日渐成熟,而且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分布广泛,渐成体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从变化趋势来看,期刊和硕士论文等高端成果逐年递增,而且还设立了不少国家级和省部级的课题项目,甚至某些研究近年来成为是中国教育的热点。但是,目前,针对高等特殊教育中审美教育问题的研究,不管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教学实践活动层面都存在着明显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笔者也希望通过这些现状的调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个尚困难、单薄的研究领域,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猛,潘剑芳,关文军.融合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5(6).
篇5
随着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高等特殊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认可,高等特殊教育招生数量的逐年扩大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期望值逐步增高,对学校的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对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为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不仅仅重视硬件上的大量投资,改善办学条件,而且把加强师资培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心工作,在提高教师的数量和素质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但高等特殊院校师资培训的投入并没有与学生总量的增长及教学质量的要求完全协调发展,目前尚有相当大的缺口,体现在教学质量平平,专业特点不充分,特殊专业技能(如唇语、手语等)不够精湛,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无力承担知识更新的任务,缺乏对高等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法的研究。因此,如何摆正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师资培训的关系,如何使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训与社会需求尽快接轨,是目前我们高等特殊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四)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由于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办学层次和办学定位的影响,高等特殊教育教师的学科与专业结构很难跟上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导致高等特殊教育教师跨课教学、把教学和科研分开的现象严重。一些院校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是“半路出家”,从普通高等教育方向转为特殊教育方向,他们的专业素养与科班出身的特教老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失衡的问题间接约束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4%,远远低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2%的平均水平②,目前国内仅有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几所院校举办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仅2000多人,且主要集中在聋人服装设计、盲人推拿按摩、计算机等有限的几个专业上。
二、加强高等特殊教育院校专任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对策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要充分挖掘残疾人办学体制的优势,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把“人才强校”作为实现推进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通过人事改革、体制改革、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对于像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特殊教育高校来说,要使师资队伍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早日建成设施先进、师资雄厚、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一流特殊教育高校,开创师资队伍建设的新局面,就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才能进一步适应当前高等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统筹规划与分级建设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根据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行统筹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特殊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制定人才引进、教师聘用、教师培训与培养的总体计划与目标,科学地建设和调整师资队伍。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符合本学科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使本学科的师资队伍在学历学位、职称、年龄、学缘等方面不断趋于合理,使学校的发展规划和高等特殊教育同步协调。
(二)突出重点与合理平衡
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重点支持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学科。例如,南京特教学院把特殊教育、社区康复、学前教育、聋人服装等四个专业作为学院的重点规划和发展学科;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学术团队;并注意将相同、相近学科的师资进行整合,形成合力,以形成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学院将全面考虑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与需要,兼顾文理工各学科的平衡发展,使学院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取得建设的协同效应。
(三)内培外引,重在培养
坚持“引进和稳定并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引进与专业建设相协调”的原则,重视新增学科、专业和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例如,南京特教学院制定了《南京特教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建立了促进人才引进、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的积极措施,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学院自2008年以来,共引进各类人才9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博士3人、硕士61人,改善了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专兼结合,重在管理
高等特殊教育院校教师结构应该多样化,专任教师是基础和骨干,但要以社会为依托,根据需要广泛聘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的优势在于:一是有广泛的选择空间,有利于保证较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实践技能有特殊要求时,能提供先进的实践教学;二是在社会需要和学校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有利于解决教学急需;三是有利于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小而全的封闭的办学体系;四是有利于专业的变换和提高办学效益;五是改善对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师资培养和管理的模式;六是有利于形成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高等特殊教育办学机制,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预测来调整学校的发展规划。尽管兼职教师的引入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有的由系部负责,有的归口到教务处,相比专职教师,对兼职教师的教学管理、业务学习、教学工作考核等比较放松;来自企业、科研院所、康复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点。因此,加强管理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协调发展的师资队伍的必要保障。
三、小结
篇6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教研队伍 建设
分类号 G760
1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的意义
教育大计,师资先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无论是从教育的观念上,还是从教育的内容与具体的方法、途径等实践上来说,其改革都必须以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为起点,并借助每一位教师的实践来完成。教育对象、教育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无疑更加凸显出教师素质和师资队伍整体质量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为特殊教育教师素养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问题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以及相应教育行政机构的高度重视。2012年9月20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培训、管理以及待遇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规定之外,还明确要求“加强特殊教育教师教研、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有学者指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促进特殊教育事业进步与繁荣的巨大力量,是特殊教育、教学岗位工作的需要,也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管理有序的特殊教育教研队伍,成为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提升特殊教育研究专门性和有效性,最终优化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为了及时应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挑战,满足特殊教育实践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建立了专门的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和研究活动。
2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队伍现状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团队以研究特定残疾类型学生学习特点及教育策略为出发点,以切实提高特殊儿童课堂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201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研究的专门性和针对性,在参照以往特殊教育教研组构成和运作经验的基础上,将教研团队分为特殊教育学校教研和随班就读学校教研两个部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和研究。经过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提名,各区认定或推荐,特殊教育中心备案的程序,最终形成了由北京市盲校、聋校骨干教师组成的盲聋教研组;由培智学校教育康复教师组成的培智学校教育康复教研组;由北京市各个区县教研部门、随班就读学校、特殊教育中心组成的小学听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小学智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小学视障学生随班就读教研组,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由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师组成的北京市资源教室教研组七个教研组(表1)。
图1显示,七个教研组共有教研人员138名,其中一线教师有75名,学校主任以上干部30名,教研员33名,多样的教研队伍组成有助于教研员以不同的身份和视角参与教研工作,扩大教研工作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图2显示,教研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7名,中级职称的教师91名,既保证了教研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又能够有效促进教研员的专业成长。此外,从来源上看,特殊学校的2个教研组共有来自北京的聋校、盲校和培智学校的成员34名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25%;随班就读的5个教研组共有成员104名,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教研部门、特殊教育中心和随班就读学校,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7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随班就读工作的系统性,需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特教中心在内的政策及专业支持和指导,因此,随班就读教研组由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区县教研部门教研员及特殊教育中心的随班就读巡回指导教师三部分组成,既体现了区县层面对随班就读教学工作的指导,又符合我国现阶段“大量随班就读工作为主体,一定数量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格局。区县教研部门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整体把握和关注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专业支持直接有利于随班就读相关研究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和提高教研员的研究水平,建立一支能够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教研员队伍,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制订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并对教研员进行了专题培训,使其能够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更好地胜任教研工作。
3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与教研工作开展策略
3.1 强化管理,使教研活动更具规范性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活动的管理以“中心管理,专家指导,组长负责”为基本模式,体现了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的统领、组织作用,并强调了专家对教研活动的专业指导以及各教研组组长在活动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实际管理角色,既保证了所有活动在目标、宗旨上的一致性,又给予了各个分教研组依据特定教研对象和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活动调整、设计和组织的权利。此外,为了加强对每个特殊教育教研员的管理,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制定了《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并组织集中学习。《办法》中对教研员的任职条件、推选办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二处和北京市特教中心还为各个教研组聘请了指导专家,负责为各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提供专业指导。中心对教研组的组长人选作了精心的选拔和安排,召开了三次教研组长联席会,明确强调了教研组长的职责,更新并统一了教研组长的认识,同时积极交流各组的活动计划和执行情况,从而改变教研组长孤军作战的局面,加强了教研组长的团队意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了重科研、促教学的合力。科学、规范的特殊教育教研活动和教研员管理体系为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和运行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和保障。
3.2 丰富内容和形式,使教研活动更具实效性
在教研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以“集中培训、分组活动、专题引领、专业化发展”为宗旨,将不同的内容与特定的活动形式相结合。
3.2.1 集中培训是基础
教研组工作开展之前,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邀请基础教育教研中心的专家对教研活动的意义、指导思想等进行了强调和讲解,教研员们从中学到了开展教研活动的基本方法,并对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等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培训中学习了一系列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如可持续发展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提高了教研员的理论水平,为教研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了。
3.2.2 专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
教学和研究是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部分。专题研究的问题来源于课堂教学实践,而课堂教学实践是检验研究是否有效的场所。为此,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的活动设计注重专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实践的结合,以求最大限度地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每个教研组都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和对象确定了研究专题,每次活动需围绕着研究专题的总目标设计一个子课题,并对子课题的研究方案、进度安排、预期结果、可能遇到的问题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研讨,其中就包括每次进入一线课堂调研和参与实践的内容安排。例如,智障教研组的研究专题是“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围绕总课题,每次活动都设计了一个专题培训内容,由区县教研员发言,参与者围绕发言进行研讨,这些发言和研讨均围绕课堂实践中的问题或研究阶段性成果在教学中的初步应用情况,以求最大限度地促进随班就读智障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又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克服了研究对象残疾类别多样复杂带来的研究困难,选择了中学随班就读学生的共性问题——“情感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专题探讨的基础上,将一名连续随班就读六年、成绩优异的听障学生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多次参与该生的情感教育课堂,关注其情感发展变化,探索情感发展在其身心成长中的作用。总之,多次参与课堂实践的机会有效弥补了单一专题研讨形式内容空乏、与实践脱节、时间有限等限制因素,为整个教研活动提供了实践场地;而定期、集中的专题研讨为将实践中获得的研究资料与遇到的研究问题有效地探讨和分享提供平台,二者相得益彰,共同作用于北京市特殊教育整体教研水平及所有教研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3 搭建平台,推广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
事实证明,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只有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才能真正对特殊儿童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发挥作用和价值。为不断总结教研活动成果,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充分利用中心自办的杂志、论文评选活动、学期初的教研员例会等途径为教研员搭建展示的平台,创造沟通和交流的机会,鼓励教研员总结研究成果和参与教研活动的经验。值得一提的是,特教中心为特教教研员参与年度论文评选开辟了绿色通道,他们可跳过区县评审直接参与市级优秀论文的评选。教研员积极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参评并获得了好成绩,有的文章还被《现代特殊教育》杂志和特教中心自办的《北京特殊教育研究》杂志登载。论文的获奖和刊登使得研究成果获得了推广的渠道,使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全市特殊教育的工作质量。
4 特殊教育教研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
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在特殊教育中心的统筹和支持下,围绕特殊学生课堂教学及支持等教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和富有成效的研究。研究形式主要有专题培训、专题研讨、深入一线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总结等。总体而言,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组的工作和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基本原则展开。
4.1 以明确目标为直接导向
由于教研组在组建时即充分考虑了不同残疾类型的教育需要及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差异,因此,各个教研组在形成之初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同时,各个教研组在组建后,组长都对本教研组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组所承担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围绕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与有效性进行研究,确定了相关研究领域内的研究专题。明确的目标使教研组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其研究结果也能够得到直接的应用和检验。
4.2 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要务
教研组研究的问题大多来自于教师在特殊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因此,教研组所进行的研究和活动均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直接出发点和落脚点。此外,周密、充分的准备是教研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研组在每次活动之前都通过多次与区县教研部门及学校沟通、听试讲、安排并反复讨论活动日程等途径对活动进行认真的规划和准备,为可能预见的困难和阻碍设定解决方法或替代方案,切实保证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和预期目标的达成。
4.3 以专门项目为运转载体
首先,从整体上看,教研活动的形式以专题培训、研讨活动及一线学校听课为主,依托于事先拟定的专门项目,并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专题培训、研讨活动提高了教研员的思想认识,更新了教研理念,教学和研究不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系统与两项工作,而是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个要素。其次,学习特殊教育中心制定的《北京市特殊教育教研员管理办法(试行)》使教研员明确了个人的发展目标,将参与教研工作作为自己专业化发展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深入特殊教育教学一线听课使教研员了解了特殊学校教师的教学情况、特殊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同时,优秀的教师和教学案例同样能够成为教研员研究的典范和努力的方向。每次教研活动,从确定活动内容到组织学习讨论,从备课到评课,从专题发言到专家点评,都进行了事先安排,时间紧凑,内容丰富,不仅让教研员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更让他们对下一次活动充满期待。
5 特殊教育教研效果
三年来,在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所有教研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区县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学校相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教研活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提升了北京市特殊教育的整体研究水平,并有效地指导了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学水平的优化。例如,盲聋教研组关于“教学组织策略”的研究在加深盲聋学校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及授课中具体教学环节的安排、提问、板书的设计和书写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启发。又如,“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专题研究,从多角度提出了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策略(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语言、教学评价、课堂教学情景设计等),直接指导了教研员们的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使教研活动的价值和目标得以最终实现。
此外,教研活动的效果还表现在促进区县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方面。在教研活动中,参与活动的房山、延庆、顺义、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县在活动中总结了区县和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未来的发展任务和方向,运用了新的研究成果,最终提高了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6 反思
北京市特殊教研组的成立和运作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国家政策要求的大势所趋,在提高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方面作出了较大的努力和尝试。与高校、研究所等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团队相比,由大量一线教师、区县教研员等组成的教研队伍在特殊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教学与科研结合方面具有相对便利的条件和优势,由于特殊教育领域研究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这一优势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特教教研组即从这一特点出发,在专家集中培训和指导的基础上,使教研员深入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从实践需求中发现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和推广。
篇7
关键词: 民办特殊教育 教师在职培训 现状 对策
1.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以一定数量的特教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特殊儿童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格局[1]。但是,从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可知,民办特殊教育对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民办特殊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这些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特殊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特殊教育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杨团等人对北京市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证明,民办特殊教育已成为公办特殊教育的有力补充,为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作出了贡献[2]。然而,杨团等人的调研也反映出我国民办特殊教育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提高民办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民办特殊教育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提高民办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民办特殊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作为教师队伍建设战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现状、应对策略值得研讨。
2.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现状
我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搜索、查阅发现,现有研究中针对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研究较少,几乎无人问津。但是,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存在的数量、分布区域和发展趋势看,开展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
现有研究和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整体现状不容乐观。
2.1监管体制不明确,缺乏培训平台。
由于我国相关管理体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或缺失,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存在较为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即机构自身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归属于哪一个政府部门管理,从而出现了不同的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在教育、残联、民政、工商等部门“多头登记、多头管理”的现象[3]。由于“多头登记、多头管理”,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普遍缺乏行业规划、行业指导和行业规范。
因此,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也相应地陷入了缺乏有效监管体制的困局。监管体制的缺失必然导致培训平台的丧失,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也就呈现出由各机构各自为政、各显神通的混乱局面。因而,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丧失了监管体制层面的保障。
2.2资源匮乏,缺乏有效支持。
首先,对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其运营经费来源主要有服务收费、项目支持、政府补贴、慈善捐款等。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型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服务收费仍然是该机构的根本经济来源。而中小型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又恰恰是我国民办特殊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在特殊教育高教育成本这一客观事实面前,大多数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很难在经费上保障教师的在职培训。这一现状使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陷入缺乏有效经济支持的困局。
其次,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特别是中小型机构,由于其以服务收费为主的运营特性,势必迫使机构在人员配置上追求人力资本的最小化,即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有富足的教师可供抽离出来参加培训,特别是参加一些日程较长的集中式培训。然而,这种日程较长的集中式培训又恰恰是教师需要的,也是能实际解决教师专业成长需求的培训。
再次,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的客观现状,也使机构负责人在教师培训方面有所顾忌,不敢或不太愿意在教师的在职培训方面投入太多。因此,这一尴尬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办特殊教育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四,特殊教育专业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均,严重影响了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对特殊教育专业资源的获取。我国现有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师资力量实属有限,远不能满足其在职培训的需求,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并且培训平台更多地建立在一些设有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中,而且上述资源多属公办特殊教育资源或主要面向公办特殊教育单位,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较难共享上述资源。
最后,由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与公办特殊教育单位间相对隔离,且民办特殊教育机构与机构之间大多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彼此间缺乏沟通与合作,严重阻碍了民办特教机构及时、畅通、有效地获取特殊教育专业资源,进而限制了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3培训模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持续性。
在大多民办特教机构中,特别是中小型民办特教机构,其教师的在职培训基本以机构内部自我培训的校本培训模式为主,其基本的操作模式是:机构管理者或教学主管人员根据机构服务模式、教学要求、教师原有业务水平等具体情况,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其培训方式主要以经验分享、个案讨论、专题讲解为主。该培训模式带有浓厚的“师徒传授制”色彩,其培训目的功利性较强;培训内容极易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培训质量基本取决于培训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培训时间随机性较大,缺乏有效的监管保障。
相对校本培训,民办特教教师校外培训形式主要以短期专题讲座或报告为主。一方面,讲座或报告式的培训模式往往会因为受信息来源不畅、时间不匹配、教学任务紧、岗位人员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较难满足民办特教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另一方面,专题讲座或报告式的培训模式均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宽,重理论(观念)轻操作技能等特点,必然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该模式对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新教师来说,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必然受限。因而,该培训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4学习动机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民办特教机构在教师薪酬方面较多遵循“按岗取酬,按劳分配”的薪酬原则,因此民办特教教师往往受制于薪资压力,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完成教学任务中,无心顾及专业学习或培训。机构在运营中迫于经费、成本等压力,较难在经费和制度上保障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薪酬不受影响,即教师不会因为参加培训又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减少工资。另外,除薪资外,大多数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均较难在职务、职称等方面满足教师个人发展方面的需求,所以教师参与在职培训的积极性不足。
此外,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受经费、教师流失、资源匮乏等因素困扰,机构在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机制方面也极易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3.开展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的对策
3.1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制。
教育、民政、残联等政府部门应加强联系与合作,明确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制,出台相应的监管细则,有利于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平台的建立。加大财政对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投入与支持,更多地向社会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
3.2构建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合理格局。
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主要有: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校本培训模式等[4]。因此,结合我国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和特点,以及综合分析影响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因素,势必要求我们形成以校本培训为主,辅之以短期非学历培训、长期函授学历培训等校外培训的民办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格局。
3.3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
师资培训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资培训的水平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政策和举措、培训目标、内容,以及师资培训机构本身的水平等多种因素[5]。对于民办特殊教育机构而言,师资培训水平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该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校本培训以特殊学校为基本单位,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既不受规定课程教材的束缚,又能避免理论脱离实际的弊端,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是一种经济、实效、灵活的教师在职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应该成为特教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模式之一。[6]所以加强校本培训,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关乎我国民办特殊教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3.3.1建立、完善校本培训机制是加强校本培训的措施保障。机制的建立首先是平台的建立,综合民办特教机构运营和管理特点,搭建以下校本培训平台。
3.3.1.1教研活动。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将教研活动作为每周例行性事务,并将其建立校本培训的核心平台。借助该平台,以个案讨论、教学重难点剖析、教学心得分享为线索开展研讨式学习,学以致用,提高教师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1.2专题学习日。每月抽出一定的时间开展专题学习,在培训时间上提供更充分的保障。专题学习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如:针对教育诊断与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ABA、TECCH、PECS、感觉统合训练、语言治疗、音乐治疗等专业知识、技能开展专题学习。
3.3.1.3自主学习。引导教师拟订专业成长计划,并主动为其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料和信息,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角度提高教师学习积极性。
3.3.2制度的确立与落实是校本培训机制的动力所在。制度的确立即校本培训要求的具体化,从管理条例的层面对校本培训进行引导,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约束性与积极性。如以自编教师培训手册为契机和载体,明确教师培训目标、要求、内容,以及实施方式,规范校本培训的实施。
3.4丰富校外培训模式,构建支持网络。
校外培训是提高民办特教教师在职培训水平,丰富培训内容,促进同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共享社会资源,获取专业支持的主要渠道。
3.4.1加强沟通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由于国内特教资源的有限性,因此资源共享,资源利用最大化势必成为获取专业支持的必然趋势。各省市或地区的民办特教机构必须敞开大门,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交流,如:在进行教师在职培训时,可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组合或共同承办专题培训,互利共享,共同促进教师在职培训水平的提高。这种沟通与交流不应局限在民办特教机构之间,还应拓展至民办与公办校之间。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应主动与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或相关部门建立联系,以争取获得更大的资源支持,从而实现在不增加运营成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师资培训资源的目的,进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机构间的沟通与交流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作保障,所以各省市或地区成立相应的民办特教协会(社团)组织极有必要。该组织的建立不仅是促进机构间沟通、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而且在加强行业的监督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化,扩大社会影响力,获取社会支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4.2高等特教院校扩大办学职能。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高等特教院校资源在不断丰富和扩大,但大多数高校的重点在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上,即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教育,而较少有高校将其特教资源向在职特教教师开放或倾斜,从而使得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基本按普教教师的模式和轨迹走,进而出现特教教师的继续教育基本都是接受普教的继续教育的情况。民办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就更为糟糕,不仅缺乏短期培训的机会和资源,而且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渠道,特别是特教相关专业的继续教学。
因此,各地高等特教院校应将特教教师培训纳入自身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组织教师编写培训教材,因地制宜,积极开展特教教师的在职培训[7]。积极开展成教或函授等继续教育,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短期非学历培训,满足特殊教育教师在职教育需求。
公办的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平台在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时,应主动将民办特殊教育教师纳入培训对象,扩大培训受众面。
3.4.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培训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手段和模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众多文字、图片及音响资料得到了有效的保存,积累了海量的珍贵的原始资料,如一些知名专家的专题讲座,工作营的培训教材等,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这些资源常被入库封存,其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实属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一方面,相关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将其进行整理并共享,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民办特殊教育机构应主动与这样的单位进行合作,承担相应工作,使相关资源得到及时的共享,这对特教教师在职培训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效的培训方式。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369.
[2][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J].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状况报告.学习与实践,2007,(05):127-136.
[4]陈小饮,申仁洪.试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5]戴光英.西部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探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11).
篇8
关键词:特殊音乐教育;普通音乐教育;差异;改革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50-03
1953年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在布鲁塞尔成立,它将音乐教育划分为七种类型:音乐研究会,职业音乐家教育,对教师及在学校中进行的音乐训练,音乐治疗与特殊音乐教育,公共音乐活动,文化、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大众传播媒介中的音乐教育和启蒙音乐教育。
从划分结构上看,国际很早就对普通高等音乐教育与特殊音乐教育进行了区分,但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界和音乐理论界对特殊教育及其分支学科――特殊音乐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尚不成熟,相关历史文献和理论著作非常匮乏。截止目前,我国尚没有一所高校设立特殊音乐教育专业,大都是在应用型院校的特殊教育学院中设立特殊音乐表演专业(或方向)。
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中国音乐家和教育家东渡日本,走向西方,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27年在上海成立了我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后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以后,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得到了更快发展。
比较普通高等音乐教育与特殊音乐教育的差异。正确界定特殊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准确区分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特殊音乐教育的学科定位,提高特殊音乐教育质量。
一、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意义
普通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发展较完备的教育形式存在着,而特殊音乐教育仅作为特殊教育的附属手段而存在,应该说,发展特殊音乐教育空间广阔。
1 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对完善音乐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国际音乐教育协会对音乐教育分类的原则,我国的音乐教育除第四项中的音乐治疗和特殊音乐教育中的特殊音乐教育外,其他音乐教育形式的发展历史都比较长,如音乐治疗在我国已有2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只有特殊音乐教育特别是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仍处于发展的低级水平和“零”状态。所以,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对健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和完善特殊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特殊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高等特殊教育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是当前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我国残疾人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相比,与社会平均受教育水平相比,与全国残疾人平均受教育水平相比,与残疾人日益强烈的受音乐教育的愿望相比,发展还相对缓慢。因此,加快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增加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专业设置,建立健全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体系,是当务之急。例如,开设盲人钢琴调律等,既可以满足残疾学生的学习愿望,也可以解决部分残疾学生的就业问题,使残疾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愿望得到满足。
3 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可提升残疾学生文化水平和音乐素质
学校教育以一个系统的社会组织形式与其他方面发生联系,并促进着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以保证对青年教育的科学性、连续性和有效性。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
根据“十一五”期间的数据统计,我国残疾男性文盲率为23.7%,女性文盲率为41.4%,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的残疾人(含文盲)高达90.2%。只有不到10%的残疾人接受了高中等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残疾人仅为残疾人总数的1.1%。由数字可知,我国残疾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人数极少,这主要因为我国高等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从1985年的滨州医学院首开特殊高等教育先河至今也不过27年的历史,而且到目前为止,全国招收残疾人的高校不超过15所,能招收特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
所以,发展高等特殊音乐教育,有利于保持学校教育结构的完善,有利于特殊教育持续和稳定发展,也有利于青年一代特别是残疾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和全面发展音乐能力。
二、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的差异
1 教学对象与教学目的存在差异
尽管特殊音乐教育是特殊教育与音乐教育交叉的一门综合学科,是特殊教育学与音乐学相互交叉的一门科学,使特殊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某些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适用,但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也有它相对独立的性质和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特殊音乐教育既不是一种职业化教育,也不是一种过程式教育。学校对特殊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未做出明确规定:既没对未来的施教生的音乐能力做出规定,也没有对受教特殊学生的培养任务做出规定。
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培养对象一般确定为具有初级音乐基本知识、对音乐有兴趣、想成为具有音乐职业素质的学生。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为音乐表演方向,即具有音乐表演基本理论和表演、教学基本技能及艺术实践知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音乐教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具有音乐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及文化部门的工作者。
而特殊教育的培养对象应分为两种:一种是即将成为施教的学生(即将成为特殊学校的特教教师),另一种是一般的受教学生(本身为特殊学生)。在授课对象不同的情况下,授课目的和方法等一系列教学行为将会呈现出很大差异,所以目前特殊音乐教育混淆培养对象的做法是有待商榷的。
对于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学生的培养目标,大多数人认为对特殊学生而言,是让其通过音乐的启迪和开发,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并突出自身的特长。例如,对视障学生而言,要着重开发他们的听觉能力,等等。
2 核心能力培养存在差异
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核心能力根据其教育的特殊性,按照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培养对象分为两类。一类为即将成为施教的学生(即将成为特殊学校的特教教师)。这类学生不仅要像普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那样学习声乐、器乐、舞蹈等诸多知识,而且还要学习特殊教育的理论与知识,如对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等。另一类为一般特殊学生(本身为残疾学生),其核心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围绕弥补缺陷和发展优势进行。例如,教视障学生学习乐器和声乐,对听障学生进行听力和舞蹈肢体的训练,对智障学生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音乐教育训练,等等。要格外强调的是,这类学生应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其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如对聋童没有进行早期语训,就会给今后语言的发展带来很大困难。
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音乐教育来说,应更重视个别教育,更强调在教育中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特殊音乐教育多是为特殊教育学校输送师资服务的,但由于高等特殊音乐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多数教师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高等普通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核心能力应是具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基本的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和初步的运用技能以及对音乐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中外音乐史知识和了解一定数量优秀中外作曲家与作品和风格,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解决好音乐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具有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初步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方法,并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组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活动,熟悉教育法则;了解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了解相关学科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学科间的渗透,具有广泛的艺术修养。由于多年的高等普通音乐教育的积累,很多高等普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多从事中小学以及大中专艺术院校教师,专业文艺团体演奏员、唱员、创作员,社会儿童艺术培训机构、青少年宫、儿童之家的音乐教师和辅导员,各地市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文化局、文化站、基层厂矿企业工会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管理者、辅导员以及文艺演出、比赛等活动的组织者;等等。而从事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人数有限,即使有一些人学习了特殊音乐教育,但在就业等方面因相关能力不足仍存在很多问题。
3 教育内容存在差异
因入学前的教育基础存在差异,所以应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普通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一定音乐专业基础,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是对其所学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不断增强其专业水平。从课堂教学内容上看,他们以音乐专业知识向纵深发展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横向扩展音乐基本知识为辅。而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则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即将成为施教者的学生。面对其入学前音乐知识基本处于个人爱好的零基础状态的学生,教师主要应从音乐基础和特教特点进行教学,筛选出适合今后从事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是一般的特殊学生。应根据学生的不足和先天对某一音乐技能方面的优势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
普通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分两类:一类为基础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声乐、乐器(含中外器乐)、和声基础、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歌曲写作、曲式分析、艺术概论、舞台表演、舞蹈、音乐教育导论、音乐教育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等。主要实践环节有毕业实习、音乐调研与采风、艺术实践(展演)、就业指导、毕业设计(论文、音乐会)等。在特殊音乐教育中,音乐科目学习仅仅是特殊教育教学中的一门辅助部分,只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种培养认知的技能环节。对于即将成为施教者的特殊教育学生来说,学习仅限于基本的音乐理论、视唱练耳、声乐和乐器;而对于一般特殊受教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只能算是一门音乐教育专业技能的进修和强化。
此外,教学方法和策略运用的差异。对于普通音乐教育的学生可以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如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式等等。但是,目前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尚在摸索之中,在一般教学中主要还是套用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其实,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应该体现其专业的特殊性,不应单纯照搬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
三、改革思路
1 明确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地位,健全特殊音乐教育机构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黑龙江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3所,其中盲校l所、聋校40所,弱智学校5所,其他特殊教育学校27所。统计数字表明,黑龙江省的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处于空白状态。
面对我国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仅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名词的现象,我们应加大发展力度,分析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使特殊音乐教育能够独立快速地发展起来,而不是仅依附于特殊教育之上作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辅助部分。
2 加强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师资管理和培养,提高其教育程度及专业化水平
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师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准。目前,在我国,除六所高等学校音乐治疗专业的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师资质外,一般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皆为普通高等音乐教育专业,他们主要从事的还是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学,从根本上并未形成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解决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师资问题,需要对到高等特殊音乐专业的教师进行特殊音乐教育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对特殊音乐教育的认知程度,以提高教育质量。
3 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设置更有针对性
从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管理模式、培养方法和培养目标人手,改变一切照搬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做法,加快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
针对授课对象不同,特殊教育专业的教育者,应拟订适合各类生源的教学大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以及授课方式,对即将成为施教者的正常生,应多进行心理疏导与培训,并针对入学前音乐基础较差和对音乐知识理解能力不够的学生,设置相关课程,进行音乐素养的培养,改变学生认为音乐课不重要、仅仅是门辅助课程的认识。针对当前一些学校,此类学生被分配在教育学院的现状,要调整课程比例,合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音乐学科知识的教育。
4 探究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与原则,使其更适合教育的对象
应从高等特殊音乐教育与普通高等音乐教育的核心能力差异来研究探讨适合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对于受教的特殊学生,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因人而异,细化分类训练。比如对视障学生,应注重听力训练、触摸技巧训练,包括乐器的训练;对语言障碍的学生和局部肢体残疾的学生,应注重形体训练,等等。总之,应细化教学方案,根据授课对象制定出符合高等特殊音乐教育发展的配套教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高等特殊音乐教育的课程学时设置做出相应的设计。
篇9
校园文化 内涵发展 特殊学校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要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那么,如何让特殊教育学校的智障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对此,我校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引领的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深刻领会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袁贵仁部长曾精辟地出:所谓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任何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历史,都会形成学校自己独特的文化。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师生创造积淀并传承的思想观念、规章传统以及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也被称之为一所学校的“灵魂”。
学校文化是各类优秀文化、先进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又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优良的学校文化有利于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还是塑造健全的人格,都不是仅仅单一的教育手段所能够完成的,必须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才能完成。在校园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涉及到方方面面,在诸多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课堂教学相比,学校文化具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尤其是它的教育功能是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学校文化建设与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两者都搞好了,才能共同实现教育目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文化管理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的导向。一所学校一旦确立了尊重师生、依靠师生这样的价值观,师生员工有了主人翁感,那么由此而激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即文化力将是巨大的,有利于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不断探索进取,促进教师成长,有利于学生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的全面提高。
二、着力解决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一是文化建设意识淡溥,缺乏管理。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忽视教育管理的潜在作用,不重视学校文化的挖掘与提炼,认为特殊教育学校有无学校文化无所谓,造成了学校文化的缺失。二是层面单一,缺乏特色。有些特殊教育学校曲解了学校文化的深邃意义,把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以及搞一些文体活动上,并没有把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三是片面强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只注重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不重视行为文化的养成教育,造成文化建设断层,形成精神文化的空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的兴校策略。着力引领学校把办学理念内化为行为,外化为特色,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内驱力,成为学校每一个成员的共同追求。
三、扎实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步伐
“优、实、活、整”加强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优”就是在学校文化校园建设活动和管理中,运用最优化效益原则,评价各项工作,促进文化的最优生成;“实”就是在提高办学文化品位中,把具体工作做实做细,力求落实到每个活动和每个管理的环节;“活”就是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资源的优势,突出特点,最佳组合教育效果;“整”就是把文化校园建设与提高优质教育水平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中,提升整体效果,全面体现文化校园促进学校优质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具体是做到三个坚持:
坚持高起点规划。按照“塑造精神、构建文化、拓展内涵、提升品位”的发展思路和“明晰科学的思路、敬业奉献的队伍、规范高效的管理、全面全优的质量”的总体目标,以建设崇实进取的机关文化、尚德砺志的团队文化、全面育人的宗旨文化为核心,着力构建先进的、富有特色的教育行业文化,着力打造绿色校园、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使我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建设成为教学设施完善、教学环境优美,拥有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育内涵、鲜明的办学特色,形成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和厚重的学校文化积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的专业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师生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磨砺品质、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用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坚持高品位提炼。我校虚心学习借鉴外地外校先进经验,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与现状,正确地判断学校内外部条件变化,客观挖掘学校发展的充分条件,详细掌握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积极地吸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广泛听取师生的建议,反复论证,精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划方案,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主线和工作重点,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的工作策略。从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做起,加强环境文化建设;从提炼制定校训、校徽、校歌、校风、教风、学风做起,彰显学校文化的内涵;从开展节庆活动和艺术教育做起,丰富学校文化的载体;以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倡导和谐出发,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从关爱每一位师生成长做起,突显人文关怀。
坚持高标准建设。我校坚持“深层次挖掘、高品位提炼、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永久性留存”的学校文化建设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次到位,充分体现了试点学校文化建设的高起点、大手笔特点,彻底改变了这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为师生营造了优雅、舒适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四、开展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是改变了认识。我校提出了“让每一名智障儿童成为具有自理能力和独立生存的技能”的学校发展愿景,同时,在县教育局的全面、全力支持下,加大了规划科学、设施完善的校园面貌建设,情趣高雅、彰显人文的校园环境建设,并打造出了一支精神饱满、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塑造出了一个全面发展、勤奋上进的学生群体。
二是振奋了精神。我校通过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领导的工作激情被激发,工作潜能得到开发,教师主人翁的意识大大增强,要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越来越成为全体教师的普遍行为。
篇10
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7年,占地面积9532m2,建筑面积7226m2。校园环境优美,各类教学、生活功能区布局合理,从一所单一的听障教育学校发展为集听障、智障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历经30年风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变得日益醒目,为每一个残障孩子的梦想奠定基础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学校用行动诠释了“爱心办教育,以德育新人”的要求,成为全省特殊教育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见证了张掖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
真爱与尊重
以爱为源,去润泽特殊的生命
爱是教育的灵魂,对特殊教育而言,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爱。走进校园,一块“感恩”石矗立于校园一侧,“爱心创造奇迹”的标语醒目地悬挂在综合楼。不论是楼梯设计、卫生间设施、还是电梯的使用,无一不体现着对孩子们特殊需要的尊重与关爱。
每一个残障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心酸的家庭,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家长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有的家庭因此而陷入贫困,有的家庭甚至走上了破裂……但我们深信――“有爱无碍”,有无数人愿意与他们携手同行。为解决孩子们的家庭经济困难,将全校孩子纳入我市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几任校长奔走呼号,竭尽全力,最终,在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孩子们享受到了各类政府资助及救助项目,真正实现了上学零收费,极大地减轻了残障家庭的生活困难。同时,机关团体、民营企业、个人等来自社会各界对孩子们的关爱也从未停止过。每年助残日、六一儿童节,来自不同单位的个人为孩子们捐赠校服、生活日用品、学习用品、书籍……涓涓爱心汇集成河,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温暖。学校党支部、妇女小组发起“爱心妈妈”帮扶结对活动,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了第二个妈妈,这些妈妈时常他们添置换季的衣物,双休日带他们回家吃一顿可口的家常饭, 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家的温暖。
特殊需要,享适合的教育服务
特殊教育的对象包含三残儿童及其他有特珠需要的适龄儿童少年。2000年,学校领导赴北京一聋、三聋参观学习,看到了发达地区运用“双早”原则(早发现、早干预),及时为3~7岁听障儿童配戴适合的助听器,同时进行科学的语言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听障儿童的听力和语言难问题,让听障儿童回归主流社会。自2001年起,学校在无师资、无场地的情况下,在全省特校中第一个开设了语训班,招收河西三地市3~7岁聋儿进行学前语言康复训练。2007年,学校被中残联确定为甘肃省定点语言训练康复机构,同年建成的听力检测室完全满足了各类听障儿童及成人的听力检测服务。2009年,学校购进最先进的启喑博士和启智博士工作台,有效地提高了听障儿童语言训练的康复效果。学校开办语训班15年来,先后共招收学前听障儿童120多名,有部分学生经过训练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另有部分重度听障学生接受了很好的学前康复训练,为进入九年义务听障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5年的听障学前教育,为120多个家庭解决了听障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困难,让听障儿童开口说话不再成为梦想,也使每一个特教人深深感受到了尊重的教育才是最高理想的教育。
2009年起,全国听障学龄儿童普遍锐减。智力障碍儿童的义务教育没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作为聋校,在全省率先开办了培智班,学校向聋教育和培智教育并行的综合特校发展。聋教育与培智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师资力量、学生管理方面,学校都经历了艰难的转型。但是特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时刻铭记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明天着想,为学生家长分忧,为社会和谐添彩”。特殊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学校就必需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这样的办学方向引领下,学校克服了资金、师资困难,想方设法为培智教育建设各类功能室。至目前,学校建成感统训练室、物理治疗室、多感官训练室、情景模拟场景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生活适应操作室、心理咨询室、个训室等功能教室,为各类智力障碍儿童在认知、运动、生活适应各方面能力的教育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2001年,针对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现实需求,学校设立了职业高中班,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办学的影响力,聋部职业高中班烹饪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达100%,很好地解决了残障学生的就业问题,赢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快乐与教育
体艺加特长,在快乐中度过童年
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要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教育目标究竟有哪些不同?这个问题拷问着每一个张掖特教人。没有升学压力的特校,要全面落实属于特殊孩子的素质教育,这个答案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在这个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唱主角”。实施体艺“2+1”项目,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运动会上,师生共同参与的趣味活动,“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理念已演化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快乐游戏,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味着运动的快乐。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各班根据学生的不同身体状况确定自选项目,虽然孩子们不能像健全孩子一样以整齐的步伐和矫健的身姿展示自己,但老师们耐心细致地示范和教导,让他们感受到了运动的快乐。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各类技能展示活动、讲故事比赛、手抄报评比等。每学期举办一次师生书画、手工等作品展,为师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舞台。
多年来,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舞蹈队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残疾人文艺调演并获奖,多次作为张掖市残疾人代表队参加省级残疾人文艺调演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多名学生被选送参加国家级残疾人文艺汇演,有2名学生被选送参加了第13届残奥会开幕式表演。同时,有多名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多名学生的书法作品、手工作品、中国画等多次参加省市各类竞赛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 “全省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张掖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张掖市阳光体育示范校”、“甘肃省快乐校园”等荣誉称号。
个别化教育,帮助孩子找准方向
个别化教育是特殊教育的灵魂,“没有个别化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特殊教育”。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为每个孩子制定适切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始终是每一位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学校始终以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实施、评价为主线,努力为每一位孩子找准适合的目标、方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找准进步的方向。
个别化教育,是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班级授课,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很大的考量。学校着力引导教师认真研究学生、教材、教法这“三大元素”,提倡并牢固树立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学以研究学生为切入点,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思想;践行赏识教育,落实启发式教育,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量学生;用多种方法教育学生,始终把学情的研磨做为教育的重中之重,每一份教案都以详尽的学情分析为依据,以学定教,找准每个孩子发展的方向和突破点,为他们量身选择做最合适的教育方式,为每位学生制定一份适切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EP)。一份适切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所有课任老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家校配合教育的结晶,是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结晶。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始终以快乐教育为根本策略,充分尊重残障学生的生理现状和心理特点,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学校引进并完善了IEP个别化教育系统,建立了具有教学课件、教案、音频、视频、案例、课堂设计等丰富内容的教学资源平台,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实现对教师上课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课堂表现等的单画面电影模式或多画面资源模式的同步录制,在枯燥的个训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肯定,他们在“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目标引导下,为自己的梦想奠基。
融合的模式
融合模式,把课堂搬到了社会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阵地。打造高效课堂是近年来许多学校教科研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里,有这样一个现象:每周都有不同的班级要填写外出上课申请表,老师们把孩子带出校门,走向超市、医院、菜市场,他们把课堂搬到了社会,在真实的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最有效的教学,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会购物、学会看病、学会乘车、学会处理突发事件。通过多次实践,老师和家长们达到了共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残障孩子最需要的高效课堂。
同时,学校先后选派多名教师赴上海、宁波、香港等地,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融合教育为总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的实践能力,加大社会实践的教学比重。为此,学校成立以骨干教师为牵头人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编写符合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资源库,使社会大课堂教学更加科学、系统。
社会的大课堂带给孩子们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也使老师们从学校走向家庭。暑假的“大家访”活动,每位老师都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感受这些不幸家庭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共同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许多老师用“震撼人心”来形容自己的感受。
回归主流,为特殊教育找到终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重要通道。“教育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人民群众对于教育公平的期望远远高过其他领域。”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更突显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多年来积极探索融合教育的教学模式,以回归主流社会为最终目标,找到了一条适合的融合教育模式。近年来,面对残障学生中智力障碍儿童激增的现状,学校立足智障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为导向,以发展学生生活适应能力为核心,依据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的基础上,选用多样化教材,将生活适应、劳动技术、综合活动、社会实践作为主要科目,整合各学科教育目标,构建了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教材体系,为智障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学校把课程建设视为发展的生命线。鲜明的提出了“学校的一草一木、一切活动、设施、要求都是课程资源”的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根据智障学生的生理特点,推行 “2+x”教学和管理模式,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特殊教育支持体系,在融合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到了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智力障碍儿童教育方式目标社会化的教育效果,为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科学的管理
以人为本,管理文化以德为先
走进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使你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文化氛围――种类齐全又先进的各类功能教室;全方位为学生的各类残障提供科学的评估和康复训练的设施;排布在花草丛中的生物园、地理园;以最醒目的色彩和最直观的形体,让每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整洁素雅的文化长廊里,张贴着孩子们的书法、绘画、手工作品……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知识的力量、学习的快乐和家的温馨。
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学生形象就是老师形象的折射。因此,学校特别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大局意识、诚信意识、进取意识、奉献意识。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用真诚关爱每个学生,以良好的形象引领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始终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残障儿童认知能力差的身心特点,以德育实践为主体,探索出了“主题班会讲解,活动实践体验,搜集材料深化,班级板报提高”的品德教育模式,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养。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和感知中华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特色班级”、“文明寝室”、“星级学生”评选活动,引导从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依据学生兴趣和特点成立的各种体育、艺术兴趣小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陶冶学生的情操;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成长,让回归主流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学校秉承“尊重差异、开发潜能、面向全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实现“自律、自信、自强”的德育目标。民主管理的模式唤起学生自尊,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养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从细处着手,从常规抓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以人为本的德育思想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以习惯养成提高道德素养的培育创新了德育工作方式,学校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形成了对内激励师生奋进,对外展示学校形象、办学经验和教育成果的效果,在社会上影响日益彰显。
严格落实,管理品质决定效率
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管理的贯彻落实,是学校发展的坚实保障。近年来,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以“ 管理科学,特色鲜明,提升内涵,争创一流”为办学目标,全体教职工时刻铭记“尽全心,负全责,出全力”的工作作风,管理人员时刻铭记“沟通是基础,服务是根本,激励是重点,引领是关键”的管理要决,创造性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品质。
学校实施“统一领导――逐级配合――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宏观决策指导,处室、年级微观管理”的扁平化分级管理模式。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学校积极探索建立现代管理制度,坚持发挥教职工大会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重大作用,先后制定了《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为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奠定了基础。近两年来,学校对原有制度进行认真整理,对不适应的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当前工作的发展形势,重新制定了《议事制度》《教师外出培训制度》《校本教材开发管理办法》《评先选优管理办法》《财务制度》《绩效工资发放实施方案》等制度,涉及到人事、财务、职称评聘、师德师风等各方面,本着适用、可行的原则,共建立健全了4大项、64小项的工作制度,公示了学校13项重要工作的流程图,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民主治校相结合,凡属重大事项,必须经过会议决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学校严格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并且成立了教师发展评价小组、常规考核小组、财务运行监督小组,成员由教职工组成,对教师考核评价、奖惩、经费开支等事项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确保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实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
专业的力量
创新教研,教学研究更具魅力
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关键。赢得教师,就赢得教育!张掖市特殊学校自建校以来,不断加强学校软实力建设,打造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专业发展为根本,尽最大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让教师将教研重心置于具体的学科教学情境中,聚焦课改,聚焦课堂,确立了“立足本校,学科引领,以研促教” 的教研思路,推进学校学科研究发展,实现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形成了“学校――学科组――教师发展共同体――个人”的层级式校本教研平台,尊重不同年龄段老师对专业成长的需求,制定了《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梯次成长管理办法》,让不同的教师选择从合格教师到优秀教师的努力方向。同时,还制定了《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学工作规程》《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科研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评价、课题管理等方面细化管理,采用多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勤于反思,确定微小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同时,通过校本培训、设立“教师论坛”和骨干教师“传帮带”等形式,搭建教师互助学习平台,让老师们在交流中学习提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此类教研活动的开展,也增强了教师的团队意识,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和凝聚力,让教科研真正做到了服务于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学校还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将校本课程纳入到正式的课程教学计划,采取开放、多元的授课方式,让个别化教育落到实处。
拓宽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不仅承担着全市三残儿童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还加挂“张掖市特殊教育中心”牌子,负责指导全市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特殊教育信息资源库的建立、残疾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等工作。据2016年4月调查,全市共有残疾少年儿童1044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入学149人,随班就读853人。为更多的随班就读孩子提供服务,是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六县区教育局相继建立了随班就读工作指导站,逐步形成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乡镇学区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和市特教中心(特教学校)――县区特教指导站――乡镇中心校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支持网络。张掖市特殊教育中心根据《张掖市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试点建设任务书》,相继出台了《张掖市随班就读工作职责》《张掖市随班就读工作档案目录》《张掖市残疾少年儿童筛查制度》等6项制度,各县(区)教育局出台制度明确规定,各学校不能拒绝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各学校也无条件接收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实现了残疾少年儿童就近入学“零拒绝”,确保了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进得来、留得住”。2016年,市特殊教育中心将全市随班就读学生纳入《IEP个别化教育系统》,通过教学支持网络全面实施个别化教育,确保每一位随班就读学生都能接受适宜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