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知识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5: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机械制图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机械制图知识

篇1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个性张扬、动手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社会性突出等特点,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不妨在课堂上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地施展自己的才华,这就要求我们孜孜不倦地找到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笔者找到了一种颇有成效的方法,那就是“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

一、采用“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

所谓“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近几年来,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对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导致厌学或弃学,但他们喜欢动手实践,希望通过在职业学校学到技术,尽快就业。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仍让这些好“动”的学生坐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绕口难懂的理论知识,被动地接受题海战术等,岂不让学生对选择职业院校而感到后悔。如果我们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和教育目的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在实践与理论之间架起一座知识联系的桥梁,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边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学习兴趣自然会有增无减,学习动力自然会持续不衰。

2.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奇事物的探索欲望

只有抓住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截交线的画法是制图教学的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截平面截切平面体后,截交线是什么形状,大部分学生都想象不出来。在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如果让学生现场用小刀切六棱柱或圆柱体,切四棱柱的橡皮,就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截交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形状为什么是这样。最终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奥秘,实质上就是截平面截切平面体时产生的交点? 各交点形成的封闭线框? 封闭线框从不同方向看的投影问题。这样,教师“深入浅出”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当今的竞争时代,不是论个人英雄主义精神,而是论团队合作精神。该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在模拟工作环境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自学的良好品德。比如,在学习圆弧连接时,笔者先把学生按数学基础和绘图质量两个条件进行穿插分组,然后让各组成员合作完成各组的题目,最后进行评比。教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齐心协力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感到彼此之间不仅是竞争的对手,还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如何实施“以任务带知识,以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法

在实际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学生认知学习的过程,是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综合能力和工作作风的主要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笔者以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中相贯线的投影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过程流程图

1.成立合作小组,营造合作氛围

教师应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性格特长、遵规守纪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组,成立相对固定的合作小组。

为了使每个合作小组达到结构的最优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小组的成员按照一定的选择标准,划分为不同的职务,如组长、记录员、绘图员、讲解员等,要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使得小组成员各有其职,各负其责。

各合作小组还可以制定自己团队的名称、标志和口号,每次答题或讲完题后,小组成员粘贴各队的标志,喊着各队的口号,为本队助威、加油,如下表。

表 合作小组的名称、标志及口号

名称 标志 小组口号

棱柱队 棱柱,棱柱,步步高升

太阳队 太阳,太阳,永放光芒

圆柱队 圆柱,圆柱,团结奋进

月亮队 月亮,月亮,加油冲刺

2.整合知识,创设情境、导入任务

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不仅达不到合作的效果,而且还容易使学生厌倦,为此教师必须设计出满足合作学习目标的问题。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下,将要讲授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需要学生立即去解决的任务。比如,在讲相贯线的投影时,用多媒体演示、教具展示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演示内容上要巧设悬疑,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感共鸣,让学生意识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几何体表面相交的情况,相交后表面会产生不同形状的交线,那么,我们如何将表面产生的交线画出来呢?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学生就能很快地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向。

3.任务分析,带出知识点

掌握相关知识点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前提。比如,两圆柱(直径不等)正交相贯,其相贯线是平面曲线还是空间曲线呢?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在哪个视图上呢?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完成任务――相贯线的画法。学生这就必须认真地学习相关知识点,如相贯线的概念及性质、相贯线的求法(图2)。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示范式教学,小组交流讨论等方法,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图2 直径不等两圆柱正交

4.扩展延伸,设置疑点

在先前设置任务时,任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还要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合作性和拓展性。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学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经过前面的讲解,学生掌握了两个圆柱直径不相等时相贯线的画法。如果两个圆柱直径相等,那表面产生的相贯线是什么形状呢?如何求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呢?

在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三视图,分析其特点,理解相贯线的已知条件,依据分析观察教师的绘图方法,思考绘制方法,并总结规律;其次让每一小组的讲解员上讲台讲解自己组的做题思路,绘图员在黑板上绘出答案;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的点评,以得分最多为优胜组,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学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学有章法、学而不厌。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踏上工作岗位之后就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社会的检验,如图3、图4所示。

图3 直径相等两圆柱正交 图4 穿孔圆柱表面的相贯线

篇2

关键词:机械制图;任务;教学实践

《机械制图》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在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机械制图含义及教学任务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另外机械制图也是中职机械类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基本必修课程之一。机械图样是机械行业中设计、制造、加工、装配产品的依据,是“工程界的技术言语”。在中职机械类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机械制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教学生学习正投影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制图相关标准、规定,使学生具备掌握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教学的最终要求是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而《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

(二)学生缺乏学习能力。中职的学习与中学阶段有一定的差异,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改变,还停留在被动学习阶段,学习缺乏主动性。进入中职后,上课的时间相对少了,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以自己支配,一下子不能适应。

(三)教学内容简单,与企业实践脱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素材多依赖教材,很少有企业一线的生产图样出现在课堂上。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尺规绘图,对基本规定、原理的理解层面,空间想象能力及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学生所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有的学生平时学习不错,但在生产实践时,图纸看不懂,画不出,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三、优化《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制图基础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一般规定、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几何作图及平面图形的画法等。通过该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意义,掌握常用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及一般平面图形的画图方法,为钳工实训的平面画线模块作好理论准备。制图原理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的投影,组合体的投影,轴测图的画法等。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握基本体、切割体、相贯体和组合体的投影规律,掌握轴测草图的画法。在实际教学中对那些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c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关系不大内容作了删除处理,如立体表面点、线、面的投影分析;对轴测投影图内容的教学,只要求学生掌握正等轴测图的徒手画法,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样的处理降低了绘图难度。

(二)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和国家技术标准有关制图标准规定相关知识,具有一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的能力。职业教育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职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上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实践为本,理论够用”为原则,做好课程内容的优化。突出重点,降低难度,加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图能力、绘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中职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型、应用型人才。中职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核心能力就是识图能力而识图与绘图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通过一些必要的绘图才能培养识图能力。绘图是识图的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绘图训练“以绘促识”。在加强实践性教育环节中要力争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即将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遵循“讲―练―评―再练”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讲授完定量的教学内容后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思考题和精心编制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力求在训练中突出重点、难点。在学生做完适量的练习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再练”旨在通过再一次针对练习中突出的问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交叉进行中要注意及时总结提高防止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的严重脱节。

注意直观教学和图例的选择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空间想象,主要是依据实体的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完成从实体到图例,使用直观教学法,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体,再从观察中得出空间形体投影规律;也可以从教学的某些结论出发,先讲授有关的理论知识,再以实体的形式加以验证。以便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认识实体的空间特征,从而获得清晰的表象。

参考文献:

篇3

摘 要:对于参加单招单考的学生,机械制图在高职考试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机械制图对于这部分学生,学得好与差首当其冲影响到高职考的考试和升学。从事机械专业高职考试的指导老师就有必要去研究机械制图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本文就高职机械制图考试的有效性复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有效性 复习 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专业高考中主要专业学科之一,但笔者所在的学校机械制图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的两个学期,当学生在高三再次接触该课程时,已经一年多没有接触该课程了,很多学生基本上又得从零开始。学生能否在高三有限的时间里,围绕浙江省单招单考机械专业中机械制图考试大纲进行有效复习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发现,尽管高一已经进行了1年的制图学习,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制图水平参差不齐,与高考的要求相差甚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有必要对此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复习方案的实施

依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将整个高三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轮复习,第二轮复习,第三轮复习,每个复习阶段的时间不同,但都有明确的任务。

1.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耗时最长,达到4个月之久,这么长的时间,旨在夯实学生的制图基础,构建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显然,在本阶段,学生需要下很大的工夫,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第一轮复习,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老师犹如指南针,指错了方向,学生就会事倍功半。所以笔者觉得,第一轮复习与其说是对学生的考验,倒不如说是对老师这个引路人的考验。为此,第一轮复习之前,老师先必须做三件事。

其一,研究考试大纲,在浙江省机械专业的单招单考中,机械专业总分150分,其中机械制图占60分,机械基础60分,零件测量30分。机械制图占的比重为40%。相比较其他两门记忆型的专业课,机械制图的得分率较低。通过研究考纲,教师知道哪些知识点考,哪些知识点不考,哪些知识点考得多,哪些知识点考得少,不同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达到的层次也不一样。教师首先做到心中有数。另外,教师可告知学生,制图科目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

其二,教师要研究历年真题。高职考的历年真题是对考试大纲具体的诠释。哪个知识点用什么题型考,占多少分值,历年真题都是标准化旳试题,分析近3年的试题,这些问题就一目了然。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点需要分配复习时间,老师做到心中有数。

其三,学情分析,摸清学生基础。学生原有的制图水平参差不齐,制图的薄弱环节也因人而异。再加上老师不一定是从高一开始带起,所以对学生原有的掌握情况不甚了解。高三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旨在扎实知识基础,但有的老师不会按照讲授新课的方法去复习,而是走马观花地匆匆把知识点过一遍。这样既浪费时间,复习效果又不佳,学生对该重点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学习中的难点很难突破,从而会逐渐产生抵触情绪。为了提高复习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需要对学生原先的掌握情况略知一二,了解他们已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需要什么,什么学起来比较困难,从而更有效地安排复习计划,精心准备复习内容,设计学生习题复习,让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另外,教师必须告知学生,机械制图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第一轮是第二轮的基础,如果第一轮复习不认真,不能掌握基础知识,第二轮、第三轮根本不明白,从而引起学生对第一轮复习的重视。

其四,精心设计学生习题。切忌盲目采用题海战术。高三复习资料比较多,教师必须正确选择学生使用的参考资料。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学完全部资料,而应结合自己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出最佳选择。最好自己精选题目认真制卷,卷子上要同时分布基础题、拔高题和拓展延伸题。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基础差异进行分层次练习,以便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培优。如截交线与相贯线是每年高考必考项目,以方形与圆柱为主,教师可以在学生练习题中由浅入深,从简单形体入手,由一个方向一个平面切割到几个平面组合、多方向切割,再过渡到组合体的切割,进行分层次练习。对相贯线的考查,主要是圆柱、球、长方体的形体相贯,由外表面相贯到内表面的相贯。老师教授学生应由单独的相贯与截交线练习,过渡到这两种情况的组合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截交线与相贯线的做法。制图的题目很多,千变万化,如果让学生盲目地做题目,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又未必能达到练习的真正目的。另外,作业最好面批,既省时间,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第一轮复习最忌讳拿难题让学生练习,对于制图学习差的学生,如果这样做,就相当于把学生拒之于高职考试之外。

总而言之,第一轮复习教师能够做到以上几点,同时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按照老师指引的方向,认真对待复习,为第二轮复习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考试就成功了一半。

2.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为期2个月的时间,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之上,首先,教师要研究历年真题。第二轮复习,教师研究真题与第一轮有所不同,第一轮研究真题,旨在对考试大纲的理解,便于第一轮复习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方案。而第二轮复习则完全不同,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自练真题,让学生把握高职考的命题脉络。对每一种题型,教师做到精讲做题方法,学生做到精练。每一道真题,教师都要要求每位学生强化练习,每题必会。笔者依据近4年的每年高职考真题的题型,对每一种题型进行总结,精讲每一题型的做题方法,然后以专项练习的形式要求学生强化练习。下面是笔者根据历年真题总结的9个专项练习,每个专项练习耗时约1周,共需2个月完成(表)。

如果教师在上述过程中严格把关,学生基本上在第二轮复习结束之后,从知识水平上已经达到高职考的要求,对高职考的每一种题型都很熟,每一种题型的做题方法都已经了如指掌。

3.第三轮复习

第三轮复习是第二轮复习的全面升华,是将所有的专项练习以综合考卷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第三轮复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像第二轮一样会做题目,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做题速度提出较高的要求。为了提高第三轮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以周考、月考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教师每一次都将成绩记录在册,看学生是否在进步。对于学生而言,每次考试都要总结自己的得失,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补图补线中的尺寸标注、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移出断面图等题目非常简单,均为送分题,如果这些题目能够达到要求,70%的分数可以得到。对学生来说,这一步非常重要,不仅仅知道这次考试失败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对下次考试是一次提醒,同时可以提醒每位学生平时复习的方向。

(2)查缺补漏,注重知识的整理。无论是练习还是考试,最后的复习其实也是在查缺补漏。教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纠错本”,注意知识的整理每一次错的题目,不懂的知识点都放在上面,及时翻阅。

篇4

【关键词】微课;《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设计;中职教育

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飞速,微博、微信等形式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教育领域微课的出现和发展在网络时代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突出“微”的特点,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提供更为便捷的教育资源。《机械制图》理论性较强,中职教育中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在专业课程学习上更易出现力不从心问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微课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已经掀起热潮,微课的应用对《机械制图》教学模式造成一定冲击,探索在微课背景下《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设计变革,对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一、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设计存在的问题

中职教育中《机械制图》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微课这一形式为专业教学注入新活力,学生对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很难集中精力,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适应了网络时代碎片化的信息环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以重复播放,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能够利用课下时间重复观看加深理解,针对性复习巩固提高自身水平。微课与《机械制图》教学的融合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定影响。[1]《机械制图》随着教学改革在教学计划上有所调整,课时总数相对减少,这对专业课学习会造成一定影响,《机械制图》是专业课基础性课程,总课时减少对影响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占据主导,相应地,学生实践的时间也会减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尽可能多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理论教学,灌输给学生大量知识,学生很难缓冲消化的时间,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会成为一种负担。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理论讲解上,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的安排也会被压缩,《机械制图》中学生绘图、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等都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训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教学课时与学生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是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问题。[2]中职教育随着时展教育规模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受到教学经费投入影响,在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等配套设施建设上不能适应教学发展需求,在教学条件上《机械制图》实际教学中板书、挂图等形式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较为落后,传统教学条件下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表述上增加了理解难度,靠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来理解,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增加学习负担,学生接收到的学习信息和教学本身要达到的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3]

二、微课环境下《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设计分析

《机械制图》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微课制作过程中画面切换和知识衔接不够自然,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讲解不够全面,录制效果不理性等,这些问题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一定关系,同时和当前微课制作技术和教师微课制作水平有一定关系。在微课环境下,机械制图教学借助这一形式在教学环节上更为多样化,微课类型有精讲、操作、习题讲解等。为了适应微课教学形式,机械制图教学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几个环节上都有所调整。微课环境下,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将机械制图重点知识讲解录制成微课,以精讲课和操作课的形式演示出来,同时作为专题课程放到网络学习共享平台,学生在新课之前可以通过网上课程掌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同时将课前微课学习和自主预习中产生的疑问留到课堂学习时,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交流。微课作为学习载体,借助网络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资源,学生乐于接受这种网络学习形式,在观看微课时,有更多自由的空间来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停下来进行思考,及时做学习笔记,重复播放可以控制学习进度,这些都是在紧张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实现的,满足了不同学习速度下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更具自身水平安排学习时间,对学生基础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能够及时调整学习计划,让学生能够真正跟上教学进度,掌握教学内容。机械制图是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基础打不好,对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都会造成影响,因此借助微课学习,将更多的学习资源融入机械制图的教学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4]学生通过微课课前准备学习,对课堂教学的新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机械制图的难点问题讲解上,机械制图中的重难点主要在模型、动画等辅助下,操作上相对较为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出现疑惑,教师可以将录制好的微课精讲视频播放出来,根据学生的疑问针对性播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融入微课形式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可以为学生知识巩固消化留出更多时间,教师对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指导、解决,对学生出现较多的问题借助微课中的讲解和课堂指导及时解决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课后复习是对课堂学习的及时整理和再消化,根据知识学习和遗忘规律,及时进行课后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中职生在知识掌握和整理上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巩固新知识,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中职生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也会有一定难度,课后复习更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课后学习情况的管理较少,在课堂之外,学生也很难再去对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因此通过微课的形式将课前、课堂学习的内容录制成精讲课、操作课、习题讲解课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复习巩固,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录制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难点微课视频,学生根据视频和自己联系中的情况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5]微课环境下,机械制图教学更加直观、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提升,在教学模式设计上,融入微课,因材施教,从课前准备、课堂、课后复习,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发生变化,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主体,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对机械制图课程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成效得到显著提升。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课程整合;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21-03

《机械基础》是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使学生获得机械的基础知识,对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有初步认识的课程。《机械制图》是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理论实践兼顾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及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课程。这两门课都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有着直接影响,为与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将这两门课进行重新整合是十分重要的。

一、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1.课程整合前存在的教学方法。《机械基础》、《机械制图》分别是两门独立的基础课程,从前的教学仍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在教师的安排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循规蹈矩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自我表现意识,习惯于记忆教师讲过的、书本上现成的知识或答案,难以激发出创新意识。授课及考核形式限于知识系统讲解、简单案例、课后练习、试卷检测考核,都是以教师为主导。

2.课程整合的意义。《机械制图》与《机械基础》是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整合绝对不能是两门课程的简单叠加和拼凑,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打破传统单一学科型课程内容体系,对教材内容进行有必要的取舍,重组知识体系,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通过这两门课的课程整合,以贯穿项目为载体,从减速器的拆卸开始将《机械基础》的基本技能及知识点训练贯穿进去,同时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并测量零件,加之零件的基本集合投影的认识,以测量的结果应用到标准件与常用件的绘图。这样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既形象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绘图、测量及空间想象力。

二、以岗位为向导设计新整合课程

1.岗位分析。在进行课程整合的同时要明确学习了《机械基础与制图》这门课后学生能做什么,适用于什么岗位。图1-1是课程面向的岗位,其中包括初次就业岗位、二次晋升岗位和未来发展岗位,本门课程主要面向的是初次就业岗位。通过表1岗位分析能够非常明显地看出,岗位是本门课程整合的根本。

2.根据岗位确定贯穿项目及子项目。原来的教学知识点是不能丢的,在确立贯穿项目时也是岗位分析结合以前的知识点来进行的,但是项目的形式却有大的改变,项目处于情境之中。贯穿项目情境导入:我校有台老式混凝土摊铺机,但其刮板输送器的传动装置过旧,所以需要你设计一台一级减速器,请你在本学期完成刮板输送器的设计说明书和减速器的整套图纸。所以此课程中的贯穿项目就是“刮板输送器的传动设计”。贯穿项目中包含若干子项目,分别是:“拆装刮板传动减速器”项目、“选型并绘制刮板输送器传动装置的标准件常用件”项目、“设计并绘制减速器齿轮副”项目、“分析减速器的与密封并测绘箱盖零件图”项目、“完成刮板输送器传动设计说明书及装配图”项目。

3.根据岗位项目确立新的整合后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岗位的项目进行的,首先制定总体课程目标:通过摊铺机刮板输送器传动路线分析,学生能运用机械零件与传动知识、力学常识、常用材料知识、绘图基本知识绘制出刮板输送器动力传动路线图、简单零件的三视图、一级减速器各部分零件图及完整的装配图,并标注出各机构所用主要材料、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能出现的损坏情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帮助。然后为各子项目制定能力目标,图1为课程整体脉络图,图中体现了各子项目的能力目标。值得注意的是项目6减速器设计说明书及装配图是本门课程的终极目标。在制定能力目标的同时要加入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4.岗位情境设计。①贯穿项目情境设计,我校有台老式混凝土摊铺机,但其刮板输送器的传动装置过旧,所以需要你设计一台一级减速器,请你在本学期完成刮板输送器的设计说明书和减速器的整套图纸。②各子项目情境设计,各子项目都设计相应的情境,如表2情境设计所示,

三、整合课程的实施

1.重视第一堂课。《机械基础》和《机械制图》的整合无疑增加了很多知识点,这也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还要有兴趣学。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上第一堂课时,进行情境导入,可事先准备课件以多媒体课的授课形式进行实物介绍,讲述工厂的实际情况。同时可以展示一些用各类常用教学工具和机械制图在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真实地感知,从而加深学习的兴趣。然后要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的不同,告知学生课程的考核方式等。这样学生在新改革的课程中消除了对新授课形式的不适,便于学生了解课程、安排课余时间的预习和复习,也激发了对探索新鲜事物的兴趣。

2.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某个具体项目的实现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解决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亲自处理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完成任务的空间、时间去操作练习,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每次课通过列举工程实例引出任务,然后根据任务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加以辅助,使学生更容易加深对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传动机构、计算方法的掌握和理解。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一旦日后遇到某一任务时就会更易灵活运用。

3.多媒体与实物教学相结合。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上课时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结合,用真实的案例和实物启发学生,再以分组讨论的方式得出初步结论,方便学生记忆和灵活应用。用分组的形式,明确项目中的任务。在绘图的过程中引入国家标准,使学生增加国家标准的意识,告知学生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每堂课都根据项目引入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学生能够很形象地理解情境的所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职业能力为标准进行考核评价。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平时的学习与熟练掌握很重要。由于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的差异和学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所以考核进行多样性和层次性。项目贯穿于整个学期,每次课的小作品进行单独评分,所以每次作业都是一次表现的机会。制作课堂作业的时候让学生与社会评价相衔接,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适应国家推行技能鉴定的新形势而实行“双证制”。因此在课程中引入社会评价因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意识。

《机械基础》及《机械制图》整合后兼有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双重性,表现出从基础到应用的学科特征。因此,一个出色的职业人既要具备严谨的制图基础,同时又要具备系统而广泛的工程专业背景知识。课程的整合既体现作为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的普适性、完整性,又突出学科作为机械工程科学的应用特征,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改革项目。通过新的整合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断获得以往学习中少有的成就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整合的实施有利于为职业学院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

参考文献:

[1]陈长生.机械基础(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崇本,张雪梅.机械制图(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何丽辉.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7,3.

[4]朱根东.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实践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5.

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核心技能 “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机械制图构建具有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及画图的实际技能。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张图是用人单位对学生成绩水平的重要考核,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直观检验。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重实践的课程。它是职校学生进校后接触专业知识的第一门技术基础课。

一、用人单位对职校学生制图核心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1、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力。能够较快地读懂识读零件图,正确想像零件形体,明确尺寸公差、主要精度和技术要求。

2、能够较快地读懂一套图纸,理解图纸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空间体量感。

3、手工绘图能力。不仅要求投影正确,符合技术规范,而且图面整洁,图线清晰,尺寸标注清楚合理,功能分区布局有序,文字书写符合要求等。

4、CAD计算机绘图能力,能绘制符合国家标准零件图和装配图。

5、测绘能力。能够测绘零件草图,尺寸标注合理,要求各工序图与零件对应。

6、应用和查阅规范、标准、手册资料的能力。能适时准确查规范、标准、手册等资料,正确选用材料、工艺方法和各种技术参数。

识图、绘图技能是机械电子类学生的基本技能,随着用人单位、中外合资企业对英文图纸、第三角投影视图提出了新要求,故增加了识读第三角投影视图训练,装配图的技能训练、识读英文零件图,并把现场徒手绘图、机械工程交流技能作为基本技能项目。

二、构建学院、省级高职具有核心技能的机械制图课程体系.

1、构建学院、省级高职 具有核心技能的课程体系。核心技能课程建设和CAD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机电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形成机电技术职业能力、培养受企业欢迎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创新人才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目标,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机械制图技能、计算机绘图技能、应用新国标、机械创新设计方法和机械加工技术。注重学生识图和绘图技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2、开展高职《机械制图核心技能技能实训》课题研究他实训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强化实践环节,延伸知识的学习链,突出《手工机械制图十大技能》实训,如:(1)现场徒手绘图技能、(2)绘立体图技能、(3)尺寸标注技能、(4)应用第三角投影读图技能、(5)读英文零件图装配图技能、(6)应用公差配合的技能、(7)测量绘制零件图技能、(8)识读焊接图、刀具图、机械传动和电器原理图技能、(9)选用标准件的技能、(10)机械工程技术交流技能等。

3、提高CAD计算机绘图的国际化水平。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计算机绘图软件(CAXAV2、CAXA实体设计2010、CAXA制造工程师系列软件)。开展机械制图技能实训项目教学研究、CAD计算机绘图技能实训项目教学研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识图、绘图、设计、制造的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三、结合钳工、车工实训,“教学做”一体化,组织识图和测绘提高训练

练习画好草图的能力,提高识图和测绘速度。重视测绘训练,要求学生练习画好草图,在大作业中通常选择有代表性机械零件等让学生进行测绘。测绘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先将测绘作业任务书印发给学生并作详细讲解。任务书中规定作业的内容,提出目的和要求,并对测绘各过程作详细提示,室外测绘必须先画好草图,并注意记下各细部尺寸,便于室内画图,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详图的作用和用途,每人必须完成一套完整的图纸。注意修改更正,完善全套图纸。指导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规范、标准及各种图例的应用能力。

四、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制图核心技能的要求,在制图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必须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时代又提出了终身接受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接受知识愿望,而新知识新技术又不是教师所能穷尽讲授的,所以向学生提出了要有自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必须要讲究方法,正确引导。事先布置自学内容,让学生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再由教师先提出自学的重点,再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同时辅导答疑,引导学生作简要的小结,最后指出本节内容的重点和关键。

通过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为提高,对机械图、设备图等其他图样的画法也基本掌握。

构建具有核心技能的制图课程体系,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能力是职校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又在于教师,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来组织教学,并把培养学生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同时也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篇7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教学改革

1.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图形表达能力和空间形象思维能力,以及识图读图能力。AutoCAD计算机绘图课程是利用计算机和绘图软件进行制图以代替传统的手工制图。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两门课程是独立开设的,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教学效果差。当前,如何改革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就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根本出发点。笔者认为将两门课程有效整合,合二为一,进行一体化教学,将机械制图作为CAD的理论背景,CAD作为机械制图的有力工具,两者互相促进,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2.课程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现有机械制图课程,内容作了大量删减,而基本投影及作图等有关作图原理知识的要求没有降低,致使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明显下降,学生在后续内容及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对读图感到吃力。如果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机械制图教学内容与现代企业生产对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则存在着较大差距。而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具有手工绘图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编辑修改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画出机械图样,从而极大地提高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但是,在CAD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识图制图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形体转换能力,不能应用CAD技术绘出符合要求的机械图样,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

因此,两门课单独授课会导致内容重复、课时增加、内容衔接不紧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结果。

3.教学改革可行性

《机械制图》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CAD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它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利用其强大的绘图功能和编辑修改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美观地表达出所要画的机械图样,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质量水平。

机械制图是CAD的基础,CAD是促进制图教学的有效工具。这两门课程,前者注重讲授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后者则注重讲授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图形的技巧,两门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的结合,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理论探索,教师更可以利用轴测图、三维图形变换、幻灯片文件等功能,展示空间形体及空间—平面的转换过程,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分解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及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

4.教学改革措施

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整合成一门课,以各个知识点为单元,先后或同时介绍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这种方法能将这两门课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4.1 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教材在内容顺序上几乎相同,但是有些内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先讲轴测图的相关知识,然后再介绍正投影、三视图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三视图想象不清物体的形状时,直观地画出轴测图来辅助思考;三视图介绍后进行简单物体读图。对于第一章的制图基本知识,可以穿插在后续课程当中。

同时,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求学生对徒手绘图、读图与计算机绘图三个方面达到熟练掌握。可以把需要讲解的图形提前在AutoCAD软件中建立模型,在授课时通过对模型的旋转、剖切等操作,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2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机械制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绘图、读图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针对有难度的知识点,要能够现场板书作图示范,并且充分结合实物模型讲解,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实例图的难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可以选用企业工厂现用的典型绘图事例进行讲解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以致用,提高教学的实用性。结合教学内容和生产实际制定学习任务,将知识点隐含在任务中。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小组讨论、团体协作,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任务完成来实现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3 改进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的教学模式分为课堂教学和课程辅导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讨论题、多种讲解形式以及教师的应变能力。比如:教师要出能举一反三的典型题,补画第三视图的一题多解题等锻炼学生灵活思维。然后,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进行概括、小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可以板书画立体图来将学生头脑中的抽象思维转变为直观的图形,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画轴测图的能力。利用三维软件来演示。三维机械设计软件Inventor具有优秀的三维设计解决方案和工程图功能。

4.4 改革考核方式

以能力为重点,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程度。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有机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笔试为辅,通过手工绘图作业、平时上机练习、笔试及利用CAD实际上机绘图等,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4.5 培养职业素养

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与受教育者的认识、习得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反映经济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征,使内容学习与企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技术改造相适应,使学生在学好课程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学习与就业的衔接。

5.教学改革成果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两门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改革,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空间想象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在教学中,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显示出极大的活力。CAD辅助制图,可以加深对机械制图原理和方法的理解;机械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CAD绘图方法的掌握。这样就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6.结论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持续、动态、循环反复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今后对制图课程的改革,也应随着这种趋势的发展而变化,对相关课程作进一步整合,构建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成玲,孙文芳.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10(7):131-132.

[2]段润芳.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J].职业,2010(9):147-148.

篇8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机械制图 实效性探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因此制图课的教学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出现代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明晰培养内容,调整教学内容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实施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改革与调整,改变那些交叉重复、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课程内容。及时补充一些新的、企业需要的、对学习提高有用的相关知识。例如以前对绘图仪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图的标准要求较高,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对字体、比例、标题栏、图线以及图纸幅面等标准可以不作要求(字体可以随意调整,比例和图线可以改变,标题栏和幅面可以选用模板)。

二、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要把制图课讲得生动形象,把抽象的理论变成直观,让枯燥的条文变得有趣,除了有很好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以外,还必须具有机械专业的相关知识,“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如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基础与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这些知识在机械制图中的零件结构、表面质量、加工方法、材料选择、技术要求、连接装配关系等方面都要用到。只有具备这些知识才能应用自如地举出生产中的典型例子,让机械制图与实际结合起来。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必须以当代最先进的知识智能装备自己,不断调整不适应社会需要的落后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绘图,制图课教师除了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几种计算机绘图软件,以便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及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和指导,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和绘图技巧。同时,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金属加工、装配和测量等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跟紧社会需要,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机械制图作为各类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在提高教学实效性方面,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及时吸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把握教学改革的动向,增强教学的预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基础课,它主要培养学生看图、画图、空间想象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一名专业课老师,我一直认为机械制图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门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学科,有些学生因为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即便是比较简单的零件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三视图的绘制,所以对这门学科的教学很有挑战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校里的教学要和企业单位的需求接轨,生产、加工企业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要淘汰那些不再适应新形势下需求的教学内容。

四、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做好教案

教案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而备好具有相当水准的教案是教好一门课的必要条件。教学,教是首位。要备好合理性教案,要求教师不仅深谙教学之道,而且要专业知识渊博,能讲、能做,同时能不断地吸取本专业新信息、新科学、新知识来充实提高自己。对于《机械制图》教师则要求既要懂得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又要懂得机械、掌握新国标,并能实际画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完整、准确地备好教案。如何备好合理性教案?在这方面我首先就是熟悉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来看教材,对于教材的每部分内容,我都会仔细研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每备一份教案,先将整体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和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地检查回答每个问题,直到最后没发现遗漏,得到圆满的结果,这才认为教案合理。在备好课的前提下,我觉得要教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离不开一位重要的朋友——模型。因为机械制图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职业类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所以只有充分选择与新课有关的模型直接演示,让学生在看得到、摸得着的情况下获得初步印象,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了一定的初步印象之后,我会选择一些类似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慢慢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另一个有效途径—强化训练

要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练习是很重要的。课堂讲解和练习的时间以一比一来完成,我一般把练习题分为一般题和提高题两种,以满足全部学生的需要,这不仅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还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及时批改,可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训练了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教学 机械制图 实践 重点内容

1、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主要意义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是机械类制图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过程。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相关制图标准,能够有效掌握徒手、仪器以及电脑辅助制图等机械制图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投影制图原理并根据自身想象打造各种机械立体模型,灵活掌握机械零件制图与装配制图的方法。为学生未来能够更好地学习机械专业后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通过手工测绘、上机操作、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才能切实提高学习质量[1]。

2、机械制图教学实践的手段

2.1要强化空间想象及阅读能力的培养

强化空间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是机械制图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能够较好地读图、综合运用是培养学生机械制图能力的一项主要手段。机械制图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熟练掌握和运用正投影理论的前提下,通过对以前的点线面及基本体等内容的学习,充分掌握、灵活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经过从抽象到具体、从绘图到实物、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变过程,使传统的平面几何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自然产生空间立体几何的图像,从而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实物的各个部位的形状以及相对位置有着明确空间定位。所以,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理式院校对机械制图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对一些不适合实际,内容陈旧对后面学习知识点关联不大的课程进行了删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增加了一部分有关读图的教学内容,在时间分配也加强提高学生的读图训练。可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读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投影理论基础,更需要平时的大量练习来加以辅助。不然,在学生的头脑中不可能形成较强的综合读图能力[2]。

2.2大力加强组合体的教学与练习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读图练习过程中,学生对组合体的运用和掌握是一项基础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在课前提前为学生设定一些基本几何形体,让学生在课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不同组合并画出三视图,锻炼自身的思维想象力;二是以已知视图为出发点,教师主动构思出多种不同的几何基本形体,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强化和挖掘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和构思能力;三是提升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能力;四是补画三视图中缺少的图线等[3]。通过以上一系列强化组合体的教学做法、训练,来大力地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3积极培养徒手绘图能力

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徒手绘图能力应当贯穿于机械制图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对徒手绘图能力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物观察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可见,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表达创意、彼此之间交流设计思想的强有力工具,当然,它也是CAD绘图和尺规等无法替代的最原始、有效的绘图方式。训练学生徒手绘制草图要求心想、手到、速成三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较快地捕捉灵感。徒手绘图能力在CAD绘图软件出现后,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4]。

2.4强化机件表达方法的教学与训练

轴测图的立体感强,有着做图方便,修改灵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可以作为代替模型。在读图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同时边画轴测图,这样,可以对物体上的一点、一线、一面都有着切身的体验。轴测图能把头脑中的抽象物体具体化,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读图能力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的强化机件的表达效果。此外,在对基本体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轴测图的学习训练贯穿于整章教学中[5]。这样,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轴测图绘制能力,又可以通过对轴测图的学习来加深对所学章节内容的理解。

2.5合理培养并锻炼零件综合表达能力

对机械零部件的进行表达练习是培养学生综合想象力、提高零件综合表达技能的关键,它对学生的读图能力,特别是零件的读图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丰富该环节的教学内容,加大该环节的教学力度,并着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体会、掌握机件的综合表达技巧,才能不断强化锻练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水平[6]。

3、总结

总而言之,绘图实践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二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 绘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国家相关的制图标准、徒手绘图、CAD绘图等技能,掌握投影制图原理、熟练构造出各种立体模型以及零件图与装配图的绘图方法。可见,机械制图的实践环节,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测绘、实践、上机、课程设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够有效提高对机械制图教学中绘图实践的熟练掌握。

参考文献:

[1]卢传贤.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思考[J].《工程图学学报》,l998,(增刊).

[2]王慧.现代工程图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3).

[3]狄渭波.工程图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1998,(2).

[4]张炳宗.面向21世纪制图课程内容和教材体系改革与实践[J].《山东矿业学院》,1998.

篇10

一、明确意义

作为选择读职校的职高生,由于受社会观念、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总认为自己是个中考落榜生,选读职高是被父母所逼,毫无兴趣、前途渺茫。选择读机械加工专业,该专业应学点什么?具备什么?将来为社会做点什么?一概不知。所以,作为教机械制图的老师有责任和义务在上第一节课时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意义、社会作用,弄清楚怎样学好制图。只有让每位学生明确了制图的意义、作用、奋斗目标,达到了跃跃欲试,乐意入门求学,才有了动力、才会进入角色,再扮好、演好角色。

二、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指出:一个人的执著追求绝大多数都来自好奇和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学生在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学生成绩的好坏除与他的理想、目标有关外,最活跃、最直接、最有效的还是兴趣的强弱。机械制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1.引导式导入课

高一学生,首次接触到制图,多数产生出新奇、为难、无从着手和害怕学不好的心理表现。这时,教师要给他们心理上卸压、放包袱。首先要在导言课上狠下功夫,抓住“奇”、突破“难”、架趣“桥”。比如:上导言课时先问同学们都知道在坐标系内划点吗?画直线吗?画三角形、画长方形、画正方形吗等等。那么,我们制图课就把这些点、线、面堆集重叠起来画在一个平面上,于是学生立即对自己学好这门课有了信心勇气和好奇;又利用高年级学生或就业在外的学生做导生,让他们演说制图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学好制图并不难,这样进一步使学生在思想上破除了难,树立起别人能学会的我们也能学会的决心;再给学生介绍学习制图要多想、多画、多听、多动手、多动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稳打稳扎、步步提高。

2.直观式学习

高一学生在初中学习时都是机械强迫的学习,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差,因此,上制图课时尽量多的利用教学模具、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乐意接受,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如: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可让学生拿出身边的粉笔盒、书本,也可以用橡皮泥或泥桨或纸或塑料瓶捏成或折成、剪成我们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也大大的提高,也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直接刺激大脑进行指导,这样不仅加强理解和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还能亲身通过实践直接感受到探索发现新知识的快乐。

3.比赛活动式

根据现在学生的个性特点,表扬激励法教学尤其重要。虽然是高一学生,由于初中文化成绩差,他们经常受到冷落、挨批评、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胸无大志又缺少吃苦精神。但进入新的学校对新的专业充满了好奇,爱表扬好表现仍然没变。作为教育者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点滴进步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并通过多种形式比赛活动。如:制图比赛、制图测试、制图展览、模型制作等评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才干,突显优秀。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如:一姓沈的男同学过去任何作业不做,任何课程不学,但是我的制图课通过第一节课的引导,每一节课的关注、鼓励、表扬,他的制图、绘图技术是班上的前几名。由此可看出:通过比赛活动形式表扬鼓励学生是成功的阳光、空气和雨露。

4.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现代化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教师通过多媒体可以非常形象直观的讲述清楚很难描述的课程内容;可以模拟一些不易观察、很难制作、有危险性、无法或没有条件实现的零件图、装备图。如:断面图作图与分析中涉及大量的图形分析通过多媒体综合应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育活动,就会使内容更形象、更直观、更简单,达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效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

三、渗透专业道德思想入教学活动中

1.明确责任

学生走进学校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的道理。先成人后成才。职高生是社会合格的劳动者,企业具体工作的操作实施者。他的专业道德优劣关系到行业、企业形象,影响到产品、服务的质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引导他们遵纪守法、文明生产、讲究质量、钻研技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尊师爱徒、敬业爱岗、勤俭节约的社会的责任意识;其次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讲一讲《砥砺人生》、《超越自我》,教育学生如何面对困难、面对矛盾、勇于挑重担、努力工作的责任意识。

2.培养良好制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