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工艺美术特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代工艺美术特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代工艺美术特点总结

篇1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生产数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陶瓷品种之一,它们以其洁白的胎体,莹润的釉色,素雅的纹饰树立了雅致清丽的文化品格,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主要在元、明、清至现在的七十多年中。下文笔者对景德镇青花的发展史做概述。

一、古代和近代(元、明、清时期)

1、元代青花的发展

元代中期前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一般不作生活用瓷,呈色蓝中暗灰,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颇具匠意,风格还是保留有宋瓷装饰的一些遗韵。到了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完全成熟,特别是元代晚期至正型青花,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中闪青,光润透亮,既有宋代影青釉的青翠明亮,又具有卵白釉的乳白凝重,元中晚期的青花,表现形式多样,以白地青花为主,装饰画面取材广泛。整个元代青花气势磅礴,笔势飞动,呈现庄重而活泼,雄浑而雅丽之风韵。

景德镇元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胎骨厚重,二是瓷胎致密洁白,但胎质不够细腻,在砂底上可以看出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三是釉色厚重,青花的白釉底子闪青的程度比较重;四是元代中晚期青花瓷所用色料是一种含低锰高铁的钴矿原料,烧成后色料全部熔于釉中形成蓝色玻璃状,着色区中间蓝色较浓,四周较淡,元代青花是中国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并且形成了第一座高峰。

2、明代青花的发展

景德镇明代前期青花以洪武、建文、永乐、宣德官窑为代表。胎土淘炼精细,胎体温润细腻,釉面平净,轻重适度。青花发色深蓝苍翠,明艳深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有晕散现象,很像中国画水墨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在造型上,永乐、宣德青花改变了元青花厚重壮实的结构,表现出灵巧清秀而棱线分明的特征,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整个瓷业状况不佳。明中期政治中兴,在作为明代青花发展第四时期的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形成了中国青花发展史中的第三个,明代瓷器的制造,民窑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其中成化民窑青花深受人民大众的喜受,正德时期的青花瓷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风,在器物的造型、品种和纹饰上都有创新,典型的正德官窑青花以中期为代表。明晚期景德镇官窑青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即明代青花发展的第五个时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时期青花烧造量多,陶瓷生产工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明晚期的天启、崇祯两朝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官窑几乎停产,但民窑生产量不减,除供国内市场外,还大量运销海外。此两朝已是明青花生产六个大时期各有面貌,其中永乐、宣德和成化、弘治、正德期间出现的两个高峰在中国陶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代青花造型玲珑秀丽,胎体细润晶莹,青花淡雅幽婉。

3、清代青花的发展

康熙早期的青花以民窑为重,其胎釉有明晚期遗风,康熙中晚期青花胎质洁净坚硬,胎体变薄,造型挺拔硬朗,气势敦重大拙、雄伟浑厚,康熙晚期的景德镇青花的烧造达到了清代之冠。雍正青花瓷质细洁白,微微冷青,胎体厚薄均匀,质量高于前朝,乾隆朝历时60年,是清王朝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弱的转折时期,乾隆初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质量达不到前朝水平,一般来说,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是康熙胎体最薄,雍正次之,乾隆再次之。这三朝的青花是中国古代青花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在制瓷工艺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清代青花的绘制具有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特点。乾隆、嘉庆以后青花生产逐步走向衰退,虽然也有少量精品,但不代表主流。

二、现代(民国以来)

1、民国时期的青花艺术

清末民国初,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洋货充斥市场,民族经济十分萧条,尽管如此,景德镇仍是全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民国初年,青花主要是仿古瓷和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当时很少有以艺术家单独创作的,风格独特的青花艺术瓷,此时值得载入史册的、被誉为“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是惟一能与“珠山八友”等名家相提并论的青年艺术家,民国的青花艺术虽没有很大的发展,但也不缺精湛之作,作为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仍具鉴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2、五六十年的青花艺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的进步和时局的安定,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景德镇青花艺术由此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1953年景德镇成立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陶瓷委员会,这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发展中的一大关键,它为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正当景德镇青花有所发展之时,“”浩劫使刚刚兴盛的景德镇青花艺术遭到了冲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景德镇青花艺术落入了低谷,直到70年代后期逐渐复苏,此时由于中国国门封闭,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尚未拓开,青花艺术的风格还没有彻底冲破传统的枷锁。

3、80年代的青花艺术

20世纪80年代伊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景德镇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全国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风格流派百花竞艳,二是名家高手济济于世,三是青花艺术品种琳琅满目,四是青花表现技法不断出新,众多的现代景德镇陶艺家不断学习,总结、借鉴民间青花率真简约,笔法酒脱的艺术精髓,并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而另辟蹊径,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新型现代青花艺术。景德镇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使景德镇传统民间青花艺术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其作品或古拙或抽象,在其生动活泼而又疏简雄健的笔调间之显露出气势,蕴含着灵性,他们创作欲望强烈,思维敏捷,艺术修养和表现手法求新攀高,是瓷都陶艺界的明日之星。如今,经过众多陶艺家匠心独具的创造,青花品种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出现了影青青花,珍珠釉青花、色釉青花,毛地青花,刻花青花等新的表现形式。

结 语

景德镇青花历史悠久、饮誉世界、深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完美的,它是经过千百年的历练,演变而来的。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造精神。景德镇青花对于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我们希望景德镇青花作为民族的骄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敬仰,并能在现代工艺、现代文明的环境下传播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文化效益。充分发挥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标鉴的作用。

篇2

关键词:明式家具;材质;美学;艺术特征;儒释道理念

1明式家具特征与分类

中国古家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家具往往会体现出一定的社会形态、生产方式与人文、美学和价值理念,真正做到艺术性与实用性融合,伴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地域性特色以及民族风格。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家具艺术到明代时在类型和品种上早已齐备,在构造上也巧妙运用榫卯结构并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1.1明式家具的背景与特征

由于明代隆庆开放,海上交通得以发展,东南亚一带的紫檀木等一些硬质木材引入中国,成为制作明式家具的重要材料。文人的参与亦是造就明代家具辉煌的原因之一。明清时期许多个私家园林聚集于苏州城内外,它们的存在不只是反映出一种独特的生活和文化现象,更体现了当时文人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一种生活、居室环境和文化艺术形态,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精英人士的审美情趣和品味。成就了明式家具价值的也正是这种“文人之气”。《考工记》中所谓“材美工巧”的评价对于明式家具来说是最为贴切的。明式家具的特征可归纳为如下方面:(1)外形简洁,科学比例,轮廓简练。(2)结构严谨,榫卯精细,牢固紧实。(3)精选材质,保留木材自身纹理。(4)线脚雕饰处理得当,注重细节美。(5)配件丰富,色泽柔美,装饰巧夺天工。

1.2明式家具的分类

明式家具种类繁多,大致上可按照其功能和使用场所来划分。杨耀先生曾按其形式和使用功能来总结明式家具并划分为六大类,即:1.椅凳类2.几案类3.床榻类4.箱橱类5.框架类6.屏风类,如图1。

2明式家具材质的主要种类

2.1主要木质种类

传统的明式家具大多为木质家具,不同种类的木材产生的视觉美感也大不相同。明代家具用材大体可分为螺钿、推光漆、大理石、雕漆、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前四种属于高端家具且非纯用木材制作,其他都是当时日常所用之物。又有硬木与柴木之分。硬木家具是以黄花梨、紫檀为最。2.1.1硬木由于硬木具有质地坚硬、纹理优美等优点,所以高端的传统家具几乎全部使用硬木。常见的硬木有:紫檀、红木、黄花梨以及鸡翅木等。明式家具的优雅气派不仅仅包含了时代的沧桑,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现出愈发令人着迷的昂贵价值与艺术魅力。明代做工严谨细腻、舒展阔气;清代红木古家具尤其华丽精致,具有艺术的雕刻美、形式美、情感美、意境美。明式家具材质体现了贵重材质的稀缺方面:有“寸檀寸金”之说。其次是工艺难度,表现在做工昂贵的价值方面:一是传统技艺的失传,二是用工量之大,三是技艺之高超。然后是其雕刻艺术,主要表现在历代民俗图案及纹饰环境的变化等方面,如图2。2.1.2柴木(1)核桃木晋作家具常用的核桃木,其质地温润而细腻,纹样美观且色泽高雅,但材质间差异较大。晋作家具中的仿制京作家具的作品多使用核桃木,给人以高贵典雅、大气雍容之感。(2)楠木在南方柴木中以楠木为上乘之选,因其纹理柔美淡雅,尤其是金丝楠的木纹中还带有些许金丝,在阳光下夺目生辉。楠木质地温和,据传明清时期的皇帝每到冬季便要睡到楠木制成的床上,十分舒适,冬暖夏凉。

2.2木质美

明代是江南人入主,家具也是为适应生活环境而设计。明朝喜黄,因此黄花梨的出现顺应了当时的审美趣向,其加工性能良好且不易变形。黄花梨经烫蜡后呈现出暗橙黄色,木材的密度大且纹理清晰,有暗暗的花纹和淡淡的清香,色泽金黄而温润,给人以古朴敦厚的感觉。初次接触黄花梨家具的人大都不由自主地想去触碰,这正是因为黄花梨给人的温暖和亲切感使然。它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亦是其他木材远不可及的。可见黄花梨之所以在明代家具中首屈一指,与其社会、经济方面的意义息息相关,更有其地域审美习惯的影响。中国自古便注重自然情趣之美,尊崇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黄花梨上宛若天生的鬼脸好似大自然赐予的礼物,纹样别致而神秘,与古人“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不谋而同。鸡翅木经过打磨抛光,既有铁力木的纹理,又有细腻光滑的表面,清新淡雅十分具有装饰效果,可以彰显主人的品味,深受当时儒雅人士的推崇和喜爱。

3从材质方面来看明式家具之美与艺术特色

3.1明式家具主要用材

在封建社会,大到院落亭阁,小到家具陈设,都足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明式家具如是,例如圈椅的设计往往较为宽大,这其实就是一种可以体现社会地位的方式。而材质上的讲究和运用更是如此。紫檀与黄花梨是公认的最“雅静”之材,有雕花与素面之分。而二者又各具特色,难分伯仲,紫檀颜色深沉,质坚实而密,颇显稳重,富沉静美。黄花梨色泽匀净,其纹理变幻莫测,素雅而不失华贵。从质地来说,质地牢实又须重量适宜。从质感来说,既要光色秀透又要纹理美丽。明式家具以黄花梨为最,由于其本身的自然纹理,在经过烫蜡处理之后,呈现出一种十分内在而又含蓄的美感,木质纹理的自然美通过人工处理所形成的秀雅质感,也是明式家具风格形成的一个必要组成因素。

3.2明式家具用材之艺术特色

明式家具的形态相比于其他朝代并不复杂,甚至是极简的,构造严丝合缝、用料精简合理、比例匀称协调、线条细致合宜,其家具物性处处体现着明代这一朝代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气质。从结构、造型、用材、比例、装饰几个角度来看,明式家具无一不彰显着这一时代家具设计和制作的特色,线条虽然精简但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是自然大气。在家具造型方面,在加工工艺方面为人喜爱的特点有:比例完美、变化统一、线条极富张力、装饰繁简适宜、功能与造型一致等。当然远不止这些,还包括从材质的选择到装饰的精细雕琢,明式家具具有纯净自然、收放自如、沉稳敦厚、清新脱俗、简实素雅、精致巧妙等艺术文化特色。紫檀、花梨木等硬木木材都十分名贵。紫檀优于其他材质的地方就在于它木质最坚硬,比重最大,纹理最细密,有的红中透紫,色彩浓厚,触手质感柔和并且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光泽,香气淡雅。铁力木质地坚硬,色泽淡红,时有纹理,作为家具用材相对结实耐用。样木不是硬木类,较之一般木材坚硬密实,使用广泛,较为贵重。花梨木做成的家具比例匀称,舒展大气,细部处理十分精致,纹饰和线脚的雕琢精美绝伦,材质、纹理、造型有其独到之处。对于不同的材质,有着深厚工艺的匠师们都能够依其行顺其势加以雕琢制作,使其展现出特有的气质神韵。遵从“天时”、“地气”的,因材制宜,加工装饰,不是材质原有的气质,使制造出的家具展现出明代的文化气蕴,如图3。

3.3明式家具设计对于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

明式家具的选材主要通过纹理、色泽和材性来彰显出儒家所特有的美感——秩序而稳定。硬木质感紧实细密,色泽厚重沉稳,而这些特性与简单素朴的形态相辅相成。如黄花梨的肌理清晰而有序,可以体现出儒家鲜明的秩序感。而紫檀木色紫若黑,棕眼细密,金星合宜、木质沉稳。儒家平和自然的思想理念为明氏家具注入了古、雅、精、丽的艺术色彩。明式家具使用质感坚实、色泽沉穆的硬木,散发着平和自然高雅的气蕴,更加体现出这一时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的追崇,如图4。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