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教育精神的核心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神;心灵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职业高考的格局是重职业、技能,轻文化课。这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要求。学生常说“文化课学得再好也考不了几分,还不如文化课上休息休息”。这就给上文化课的教师带来了许多麻烦,上课不但没人听课,课堂还时不时地出现起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从精神上去美化学生的心灵格局。

一、职业教育从来都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精神和心灵的格局

所谓的精神和心灵的格局是指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在学校的职业教育中,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文化、身体、心理、艺术等素质养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思想政治居于首要地位,是最重要的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素质比技能素质和科学素质更加重要;思想政治素质可以引导技能素质和科学素质向着有利于职业学生全面成长的正确方向发展;一个人从事某项事业,如果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为资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因为他能够摆脱名誉、利益、权力的过多羁绊,竭尽全力,轻装前进,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中,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职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职业教育不是直接地将知识和技术教给学生,而是应该先从内心去打造学生的精神世界去格局他的心灵,使其感觉到身边的一切是美的,有信心去打拼一片天地,近而做到对自己负责,然后对社会负责。

二、只有美的情感才能让职业教育触及生命的内核

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育人,教书是育人的手段,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精神生产,其产品是一代社会新人。要完成教育任务,做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用思想、理智、知识,而且要用感情,要付出巨大的、赤诚的爱。在职业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师生感情的交流,感情的交融,师生之间,要有兄弟姐妹、父母子女般的感情,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首先应体现在“爱生”上。爱生就是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此,要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做学生的贴心人,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因此职业中专的这些学生由于初中学习差,本身就很缺爱。

正如赞可夫所指出的:“平常说教师要热爱儿童,可是实际上喜欢优等生是容易的,而热爱差生就不太容易了。”教师关心热爱学习,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且要一视同仁,不能偏爱或疏远个别学生,特别是对思想、学习、纪律存在问题的学生更应多关怀、多帮助。

热爱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上。教师对学生的深情厚谊,是拂去学生心灵上的污垢的春风雨露,是开启青少年心灵之门的金钥匙。热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健康成长,塑造美好的心灵;热爱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的教育感染力在“后进生”的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教师对后进生爱得深,会使他们冰冷的心感到无比的温暖;爱得真,会使他们感到教师是他们的知心人,从而衷心地崇敬教师;爱得持久,会使他们感到,教师日夜为他们操劳,如不改正缺点就对不起教师。

教师只有关心热爱学生,才会得到学生的尊敬、信赖和爱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相信教师的话,相信教师传授的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精华,是真理。学生的这种态度,能使学生顺利地把知识转化为信念。如果师生关系恶劣,学生对教师反感,他们就把这种情感迁移到一切方面,产生“意义阻碍”和内心反抗,教师的教育感染力就降低了。可见,只有美好的情感,才能让职业教育触及生命的内核。

三、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对学生来说,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特别的“书”,其主体是人格,教师的人格和精神面貌,将对学生精神成长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有魅力的教师,学生对他们的信赖和爱戴心理,常会迁移到学习上,因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科也喜欢,而确信他们所讲授的知识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容易转化为自己的信念。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塑造、陶冶或是矫正,其效果不仅有赖于教师的正确指导,而且有赖于教师的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靠仿效榜样,二靠有意锻炼。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即意味着教师的榜样对学生行为的重要影响。在学生心目中,总认为有较高人格魅力的教师比一般教师有更多、更突出、更高尚的品德值得学习,所以他们对有较高魅力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比较注意,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作为模仿的主要对象而加以效法。

篇2

【关键词】专业;高职;职业精神;考核

职业教育以培养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己任。要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发展潜力作为评价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指标,应将职业精神的修炼放在首位。本文主要探讨将职业精神纳入现有专业课程进行考核,以一种“细雨润无声”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体会、践行。

1 专业课程进行职业精神考核的意义

所谓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是指依据一定的职业精神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职业精神状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并将考核和评价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专业课程学业成绩依据的过程。

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是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意义在于:

其一,强化职业精神培育的过程控制。将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到学校教学环节的全过程,避免单一课程的短期效应,克服职业精神教育的空洞说教。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可以及时反映学生学习状况,发现职业精神方面的优缺点。

其二,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来源与职业岗位的实际、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要。通过职业精神的考核,培育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行为规范,实现高职教育与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其三,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课程学业成绩。高职教育学生的课程学业成绩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能力的训练等级,还包括课程学习的行为规范养成。专业课程职业精神的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的考核,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状况,能全面地对学生课程学业成绩进行评定,避免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不当。

2 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的依据

2.1 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不仅仅是从岗位能力出发,还要更多考虑职业道德要求,增强岗位的适应性。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不仅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也要有素质目标。在素质目标中尤其应强调职业精神的培育。

2.2 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

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也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效果,而考试改革会在教学改革中起到导向的作用。职业精神的行为养成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训练,训练如果缺乏监督与检查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的,监督与检查要靠一定的考核,通过设置一定的定性和定量指标来实现。要让职业精神深入到每门课程、每项活动中,让学生从进校开始接受职业精神的考核,使之从自觉到自为,从他律到自律。

2.3 专业课程的考核实际未能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高职已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教学模式。但是课程考试还是侧重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能力的考核比重较少,职业精神的考核随意,考核程序不严谨,组织实施不严密,评分标准欠科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完善,考试的整体结构不合理,带有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多是终结性判断,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 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的设计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不同于普通本科,一般是教、学、做一体,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知识与技能相得益彰。为适应未来职场岗位的需要,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时,对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要求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中去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环境中的要求转换为学习情境要求。做到职业教育五个对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考核也应与职场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对接。

在设计专业课程职业精神考核内容时,要以学生将来适应职场需要为出发点,研究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绩效评价指标。通过职场环境的绩效评价指标研究,用人单位员工绩效评价的原则一般是定量与定性结合、完成任务与行为表现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员工考核的内容涵盖了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工作态度更多地体现职业精神,在职业精神方面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如下指标:考勤、团队合作、服从、爱岗敬业。

相对应,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应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方面,应包括课程学习的行为规范、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三方面。其中,学习能力主要指学生选择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习方式与方法进行课程学习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水平;学习效果主要指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学习内容、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数量及质量;课程学习行为规范主要指学生课程学习的态度、品格、作风。

对学生学习行为规范的考核宜采用过程性评价,通过提炼出的学习环境中的行为规范评价指标,设置一定的学生课堂行为考核要点,采取一定的评价办法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评价。

其考核内容、考核要点、评价方式见下表:

【参考文献】

[1]罗辉.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3

一、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1.工匠精神是现代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重要精神,也是指引我国工业发展方向的精神指标。在中华民族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后,工匠精神开始成为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并在当代职业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职业教育的主体方向是以职业岗位为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中具有足够的实力满足社会需求,真正发挥职业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存在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所推崇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恰好与职业教育的需求相符,而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必将使人才培养方式发生转变,使其更符合当下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理念。据对各个国家的企业统计调查发现,发展历程在100~200年的企业大多分布于荷兰、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这些企业在当地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变革仍然延续着。这些企业之所以成为长青企业,在市场变革中未被淘汰的主要因素是它们虽历经了百年发展,但其最初的工匠精神仍然延续着,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并引领企业朝着更长远的目标走去。在企业运营中,如果每位管理者和员工都具备工匠精神,对企业的运营和产品有更高的要求,那么就会使企业的持续发展具备更强的实力来应对外界市场的变化。在我国的行业企业发展中,市场以往的低成本时代退去之后,企业在此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许多诱惑,而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保留自己的发展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仍然得到有效传承的重要原因。2.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需求职业教育的主体目标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掌握技能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大部分企业都希望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立即上岗工作,能够适应企业的运营模式,并在各项技能操作方面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快速熟悉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实现良好的衔接,同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在企业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各个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这意味着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尊重自己的职业,对自身职业的未来发展与付出有着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将来不管在何种岗位任职,都能将工匠精神置于职业中心,将其作为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是让职业院校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指标,是吸引更多技能型人才投入至职业院校的重要保障,也使职业院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教学带来的启发

1.对院校文化精神的启发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技能培养为主,而技能的形成过程不仅是对专业的实践操作,还需具备一定的精神内涵。工匠精神是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文化,职业院校需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当中,在校园中突出工匠精神的信仰理念、职业态度和对职业精神的坚持,使学生在校园氛围中感受到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从而对职业教学有更深的认识。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校园媒体、校园广告或校园杂志、报刊等途径报道鲁班、方文墨、小野二郎等具有工匠精神的人物事迹,介绍每位传奇人物背后的故事,对他们的工匠精神以及对自身事业坚持不懈的精神大力宣传,使之融入职业院校的每个角落,将其作为校园文化大力弘扬,使校园文化在人物事迹的渲染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工匠精神。2.对职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启发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职业教育所肩负的是每位学生未来的前途,同时也关系着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我国提升就业率的重要保障。在职业教育的创业教育中,创业的教学多数是建立在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具备承担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础上所开展的教学,是围绕创业能力、创业思维、创业意识等方向进行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能力,但其创业精神仍然十分缺乏,对未来的创业道路未形成基本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过于注重技能的提升,而忽略了精神领域的发展。对此,职业教育要结合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将工匠精神融入创业教育中,围绕工匠精神开展职业能力教学、培养职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活动中,从而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3.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启发职业教育所涵盖的专业课程十分广泛,涉及多个行业,是一个具有综合体系的教学系统。在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领域中,完善的教学方案都是促使职业教学顺利进行的依据。教师在执行教学方案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发挥工匠精神,做到先育人再教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学和职业考核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爱岗精神和奉献精神,并提高自身的职业服务意识,与其他学生互帮互助,形成团队合作,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工匠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当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细节培养,摆脱传统教学过于笼统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进行更精细的划分,并逐步培养学生形成专注、一丝不苟的专业习惯。工匠精神是当前每个行业都需要的精神,其对岗位工作的细节和求精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中,以工匠精神为基础开展各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工匠意识,在工匠意识的驱动下改变职业行为,更认真地对待自身职业,使人才的培养更适合当下企业的发展需求。4.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启发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具备的共同特征是实践性,因此,在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实训课程加以关注和重视。不可低估职业教育中任何一个教学领域,要将教学重点覆盖于职业课程的任何一个分科,并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结合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对自身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课程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例如,定期举办实践展示、实践竞赛等,合理划分实践教学领域,强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要求,使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核心与理念,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三、小结

篇4

摘 要:央视新闻推出8集专题片《大国工匠》,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的工匠,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诠释一个现代工匠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技能的极致和完美,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家级技工行业,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培养良好的技术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 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6]马永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中审视“工匠精神”的价值[J].江苏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

[9]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11]]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14-15.

篇5

十八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正由劳动密集型向高技能、知识密集型转变。在我国过去对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的大背景下,对高等技能人才的需要求越来越紧迫。高等职业教育有开发市场所需技能人才职能,能填补市场的空白,也是高职本质属性和核心价值体现。

技能是指技术、能力,指撑握并能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技能培养就是培育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而任何一门专业的技能,绝对不是单一的,都是一门组合的构成。可以根据岗位的需要,分为核心技能和非核心技能。在高职教育在国家重视下,投入较大,比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础建设等硬件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同时也引进大量优秀师资,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核心技能,比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的实践,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引进企业锻炼学生的核心技能。

然而,一些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功利化、不守诚信、诚信意识淡薄,工作拈轻怕重、不停的跳槽等现象。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增加了企业招聘成本,而且也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使自身的职业规划成为一张废纸。这些行为都是缺乏职业精神的表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整个社会对毕业生的职业精神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更要培训学生的职业精神。要把职业精神提高到职业技能同等重要位置,因为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融合才能使学生立足于企业和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念等职业精神的突出,能力也会有较大的发挥。反之,如果学生只能满足企业技能要求,缺乏责任意识,甚至不负责,工作中出现错误的理念,这样的观念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财务工作人员,在工作不诚信的行为。为此教育部在去年的《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

因此系统的研究高等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高度相融合,不仅有较大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了解,推动两者协调发展。这种了解可以减少实践程面的曲折和反复。

(二)在职业精神教育相对滞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该问题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的进程,促使学生更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

二、文献综述

一部分学者主要沿着突出发展职业技能培养展开。张健(2007)以多种学科为视角,提出要狠抓主导核心技能培养,要确保技能培的训练充分。余波和覃业梅(2009)立足于独立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就业压力,提出独立院校人才培养中要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王娟玲和李荣荣(2008)以道路桥梁专业为例,要培养实用人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张玉伟和姚红玲(2013)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为视角,以高职多媒体专业为案例,可以用工作室的方式促进职业技能培养,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

在职业精神方面,一部分学者发现,高职学生中存在职业理想不够明确,职业认知不清晰,职业态度不够端正等问题(王宇苓,2009)。刘彦斌(2006)认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是培养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职业精神是学生从事职业的根基。严楠(2009)认为激烈竞争的今天,高职学生的就业不容乐观,职业精神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杨静(2015)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否则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

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把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相结合。黄红英(2010)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强调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结合,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要把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一部分学者支持高职教育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能教育彰显高职的特色。在面临就业市场不容乐观的今天,一部分学者强调职业精神的重要性。较少的学者把两者相结合,并且没有两者相整合的方法和途径,没有突出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更没有涉及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

三、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大学生“扩招”以来,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的人数激增,这其中也包括高职大学生。随着这些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适应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学生新的知识,适应企业文化。然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不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才走向就业市场的学生,只具备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新陈代谢的速度较快,如果不具备继续学生新知识的能力,将无法适应未来的工作。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会面临失业风险。因此,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二)不具备实践能力。不具备实践能力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具备实践的准备,比如知识的储备。二是丧失实践的勇气,担心失败,不自信。

(三)不具备抗压能力。任何一个工作都会面临压力,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不能够合理处理压力,更不能把压力变成动力,从而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失去上升的机会。

(四)不具备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的素养。一些学生在工作中,没有任何计划和目标,导致工作中盲目、盲从,不能够把工作做到位。另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尽管在工作中有计划和目标,但是由于自身的懒惰不能够坚持计划,最终导致一无所获。

(五)不遵守职场中的一些基本规定。在了保证工作秩序的进行,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规定。比如守时等。如果违背这些规定,高职大学生将不能够适应职场,将会迅速被动的离开岗位。

(六)不具备其他的职业素养。

面对以上问题,高职大学生,特别是才参加工作的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除认真领会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还要坚持学习,善于自学,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才助于自身的发展,从而服务社会。

二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勇于面对激烈的工作岗位,不能畏缩。如果出现退缩,会影响自信心,容易出现恶性循环。

三是面对工作中出现的较大的压力,很多学生不会处理,不能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压力,而是选择逃避,甚至极个别学生选择用自杀的方式去解决压力。面对压力,要善于处理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从而问题得到解决。如果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有乐观的心态,有利于下一个问题的解决。

四是对待职场,一定有目标,要有职业规划。完成职业规划后,最重要的执行这个规划,不能半途而废。如果职业规划出现了偏差,要及时的修正,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可行的职业规划。

五是在职场中,遵守基本的职场规则,比如守时、礼仪和保密商业信息等,这贯穿职业生涯的始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如果违背这些基本规则,会对职业的发展有致命的影响。因此,遵守基本的职场规则是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起点。

六是在完善职业素养过程中,要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要善长自身专业知识,更要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吸收相关精髓,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波,覃业梅.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0):35-37.

[2]王娟玲,李荣荣.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3):58-60.

[3]张玉伟,姚红玲.多媒体专业 “工作室” 模式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12-14.

[4]王宇苓.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46-48.

[5]刘彦斌.培育学生职业精神与建设高职校园文化[J].改革与战略,2006(6):183-184.

[6]严楠.论高职生职业精神及其培养的必要性[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4-5.

篇6

职业院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中、高技能专门人才和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就是要牢固树立“为学生今天的发展负责,为学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效果的最终标准。只有这样,才会使职业院校朝着确定的办学方向发展,才会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社会快的学生,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同,才会使职业院校又稳又快又好地持续发展。

1 先进的办学理念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促进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只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发展。要拥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就要认真研究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学校发展战略,要从学校发展思路和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管理方式、育人途径、教学策略、实训措施、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转变办学观念,明确战略局长目标,牢固树立“为学生今天的发展负责,为学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就业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关注学生发展,关心学生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职业院校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技术、鲜明的个性特长、较强的就业本领和创业精神的优秀学生,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把“为学生今天的发展负责,为学生明天的成功奠基”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全体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之中。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的就业负责,就要有敏锐的眼光,对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作出快速的反应,信息要快、要灵、要准,要结合学校实际,按照就业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调整专业实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增强社会就业的竞争力和先进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学校办学才会彰显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才会发展好自己的骨干专业,才会开发出实用的优质课程,才会锻炼出有个性教学风格的“双师型”教师,最终才会培养出有专长、有特长的学生。

2 鲜明的学校文化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建设鲜明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营造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学生内涵发展的灵魂。因为,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对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用。学校要坚持以师生的发展为本,一方面以教师的专业能力师德水平的提升为本,努力挖掘和提炼学校精神,逐步形成“崇德、技精、笃爱、创业”的办学精神;另一方面要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发展为本,要关心、关爱每位学生生命质量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价格和个性差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精神。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与时代性。

加强学生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会做人、有文化会学习、有技能会操作、有能力会创造”的新型人才。职业院校领导和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的差异,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来评价学生的发展。既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又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学校文化氛围和环境条件。只有建立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学校才会有更加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3 优化课程体系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可是,现行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内容上重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即使专业课程也是如此,涉及到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实践能力锻炼,就业心理训练等方面的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加之场所、设施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要,造成了学生专业能力薄弱。要实现课程的教学要求,就要不断加强重点专业课程的开发与优化,特别要重视实验、实训、实践、就业心理等实用性课程的开发,着力对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时安排等问题进行科学调整,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实践、就业心理等课程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锻炼和训练,使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就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适合于学生发展的专业选修课程、校本公共课程、实训操作能力课程等,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课程更加前沿化、社会化、本土化和专业化。只有开发有利于学生专业发展的核心课程,才能使学生学到一生受用的一技之长,才会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力。

4 培育骨干专业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点

骨干专业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培育骨干专业就要事例专业优势,扶优扶强,才可能形成骨干专业,也才可能使学校获得持续、独特的竞争优势。骨干专业的现代化水平,是体现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标志。

职业院校为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往往呈现出多样性。可是,任何一所学校总值有打造领先的骨干专业优势,才可能在大潮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有恨的前提下,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在每个专业上都保持领先地位,是难于做到的。所以,职业院校既要依据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又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寻找最佳结合点来培育自己的骨干专业,只有这样的骨干专业,才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专业。

培育骨干专业必须考虑到的要素:一是充分占有教学资源。一方面是有形资源,包括资金、设施等;另一方面是无形资源,包括办学历史、学校文化、师资队伍水平、教科研能力及社会信誉等。作为骨干专业,只有拥有更加丰富的无形资源,才能在社会就业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二是具有广阔的社会就业市场前景。专业设置是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接口,只有科学调整好专业结构,培养出技高能强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要求,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专业本身才能在市场中做得更强更大更精。三是在与其它院校同类专业的比较中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具有充足的教学资源、丰富的专业发展经验、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和优化的课程体系等。因此,骨干专业的培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只有把专业做得又强又大又精,才会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5 建设智慧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只有培养出一流教师,才会有一流专业,也才会有一流的学校。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学生发展的关键也在教师,教师有智慧,学生才可能的特长,学校才可能有特色。因此,教师要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名师带动战略,为教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培训、学习空间,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具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技艺高超、综合素质高、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才会拥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积极安排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参与学术活动和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才会拥有职业院校发展的生命力。

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学校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质量之源。只有始终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始终坚持“用共同使命维系人、用学校精神塑造人、用发挥特长使用人、用挖掘潜能管理人”的原则,才会培养出高绩效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才会增强教师的执行力和影响力,学校发展才会有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发展才会有新的希望。

6 强化教育科研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推进器”

教育科研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兴教、科研强校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职业院校,只有对教育现状认真反思,才会有创新变革、谋求发展的思路。只有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的理念,才会使广大教师自发、自愿、自觉、自主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才会大力宏扬科研创新精神,才会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内涵发展。当今职业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习能力的竞争、专业技能的竞争、就业能力的竞争、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竞争。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职业院校领导只有提高自身驾驭学校发展的本领,才可能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教师长于理论研究,善于实践革新,走教育科研之路,才会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尤其重要教学活动中深入地分析和反思教育教学问题,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与现代教育理念之间的差距,并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进而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扎实而大胆地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只有这样,学校领导才会把教育教学发展中的疑点、热点和难点等重大问题,作为破解学校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只有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和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学校教育科研长效运行机制,才会促使学校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才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升职业院校教育科研的成果质量,才会成为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扩大职业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7 实施科学管理是职业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是职业院校促进内涵发展的坚强保障。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要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要重视民主管理、情感管理、细节管理、成本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要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用合理的制度来约束人、引导人和激励人,努力营造团结奋发向上的管理气氛。

职业院校要强化竞争机制,完善岗位管理制度。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用人机制。改革完善职业院校收入分配制度,实行绩效公平、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办法和分配模式,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重奖作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人才。

篇7

[关键词] 软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精神文化; 素质教育; 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110- 02

0 前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部分高职院校定位不明确,学科、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以及品牌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强化,数量和质量、外延和内涵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现,这一切成为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的“软肋”。因此,培育与提升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创设富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文化软环境建设应从培育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实施高职院校品牌战略、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素质6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1 培育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精髓,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一旦形成,就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塑造等功能在高职院校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要避免功利主义导向,应以职业人文主义为价值诉求,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在职业教育之中,使学生获得精神成长和职业成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二者不可或缺。高职院校以人文精神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既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技能、事业、职业、专业培训的真正的、终极的目的,也是对技能、事业、职业、专业发展的最好辅助。在人文精神的理念指导下,高职学生容易树立敬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坚忍不拔、知难而进的精神,更易于在职业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丰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高职学生科学精神的良好发挥,科学精神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证实干和独立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能拥有灵活驾驭知识迁移的能力,且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技能,更有助于学生的品行教育,以品行教育立身,铸就终身发展的核心优势。

2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心。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深度融合专业课程,构建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现代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糅合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和价值,使不同专业门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发掘人文知识蕴含的人文精神,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素质。强调对学生健全的社会人格的培养,所谓健全的社会人格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适应社会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符合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这3个方面的总和。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各专业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在校内大力开辟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人文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堂教学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讨论式、启发式教学为主,重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对话交流。在强化课堂常规教学、完成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新思考,从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步转向多元化、多途径的开放式教学。增进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进而提高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的技能培养需要,抓住“实验、实训、实习”3个关键环节,通过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只有从“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模式转向“以职业人为中心”的课程建设模式,才能保证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真正做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3 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

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加强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重视校内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功能齐全的教学场所、图书馆,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高职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诸如体育竞技比赛、学术研究大赛等,来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拼搏精神。高职院校应正确认识信息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赋予信息化更为积极的文化涵义,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建设网络社团、网络校园等,使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空间和环境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改善。高职院校应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工作作风和学术气氛等软环境建设,使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

4 实施高职院校的品牌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是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身不是独立的物质实体,却能够增强学校的外部吸引力和内部凝聚力。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包括品牌定位、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品牌的维护。品牌定位是指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对学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一所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能力、优势以及应发挥的特色所确立的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定位。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学校本身的历史发展状况、专业特点和所处的区域环境,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不盲目随大流,不追求“大而全”,树立“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突出发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软实力。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师资队伍、办学特色等5个具体方面。对每个方面,高职院校需认真分析、探求、总结、培植和提高,以品牌求发展,形成名优学科群、项目群,创造出品牌优势。高职院校要创建出自己的品牌,不仅需要时间的积淀,更需要独特的经营理念,需要对品牌进行维护、宣传与不断创新。通过对高职院校品牌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研究,增加社会的认同感,增强品牌的影响力,最终实现品牌效益的最大化,整体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竞争力。

5 加强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

高职院校要使学生面向社会,适应市场,就必须开拓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新路子,要引进企业文化,丰富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的内涵。职业教育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目标定位。实现与区域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对接,是培养适合区域文化,融入区域社会,工作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的建设中,应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与有效对接。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定期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来校讲授专业知识,使学生加深了解所学专业的工作性质、工作过程和技能要求,并使学生逐步通过由浅到深的一系列实际训练,掌握必需的基本操作技术,获得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也为专业课教学和毕业生实习、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广泛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在全真的实习环境中,学习了解先进技术设备、现代化生产工艺和科学管理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清楚专业要求、了解职业前景,培养爱岗敬业的思想意识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强化职业规划意识,促使学生及早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对所学专业有清楚的了解,对本专业领域的就业方向也开始有所了解,对未来职业生涯做出准确判断。合作过程中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发生碰撞和交互影响是必然的,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元素,如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务实诚信、效率意识等,并将企业文化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借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实力、品位和知名度。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学校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情境。

6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高职院校文化软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文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载体。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是终身的影响。教师除了应具备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将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起来的能力,从而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同时提升文化素质。既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见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由职业院校与国内部分大型中外企业或民营企业合作,组建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训中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步伐。改善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行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对职业教育从教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和岗前培训,从而保证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该构建一个师生间相互促进的道德关系,教师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这样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7 结 语

良好的软环境建设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提升学生的素质。它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是一所职业学校的灵魂,最能体现一所职业学校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质,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教会学生做事,而且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只有这样,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借助软环境实力的支撑,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从而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32-02

“已经有无数事实证明,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是十分有害的。”这是2016年11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在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的一番话。叶朗教授的这一番话引起一些震动。因为一句“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有的人认为叶教授在歧视职业教育,贬低职业教育。其实,叶教授的本意是呼吁大学教育要重视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心灵的教化和人格的力量”,因为美育和人文教育“在热情和性格、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确有独特功能”。

当然,叶教授对职业教育特别是现代职业教育还是了解不深刻。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正在由“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方向转变,正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只是这种转变还有一个过程,有的地方有的学校转得快些,有的地方有的学校转得慢些。只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确实存在,有的地方“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公共必修课”还在大力倡导中,职业教育到底是“育人”还是“制器”也还在争论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倒是要感谢叶教授给职业教育提了个醒,让职业教育更深刻地反思自己,更加努力地加强规范和加快改革。

职业教育到底要不要人文教育?这显然不是一个问题。凡是教育,无疑都以“育人”为第一位,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有一段话说得十分到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他还强调:“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由此也可以推断,没有人文精神的职业教育也是残缺的,缺乏人文精神的人也是不完整的,至少可以说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可见,职业教育不只是单一的技术技能教育。如果离开了人文教育,缺失了人文情怀,一个人即使拥有最精湛的技术技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所谓的“工匠精神”也自然不复存在,因为工匠精神不但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必须依附人文精神而存在。

一段时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重“技”轻“文”,主要是办学定位出了偏差,把职业学校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全日制中、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又包括专门培训职业技能的职业培训。职业培训是“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其对象是“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可见,职业培训是一种面向人人的准备式职业教育,其重点是“使受训者获得或提高某个方面的职业技能,而不是培训受训者的文化水平”。它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距离上岗”,因为它的培训内容直接针对就业岗位。而全日制中、高等职业学校面对的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面对的还是一群未成年人。它们有固定统一的学制和公共必修课程,学习内容也不直接对接某个具体工作岗位,其中除要训练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进行技术知识教育和科学文化基础教育,要为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性发展奠基。因此,全日制中、高等职业学校提供的是一种支持式的职业教育。本文所说的“职业教育”主要就是指这种职业教育。由此可见,要避免职业教育重“技”轻“文”,回归育人本质,首先必须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科学把握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定位,由“制器”回归到“育人”本质上来,这是第一。

第二,加强职业教育人文教育,要把人文教育纳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人文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人文底蕴”素养就排在六大核心素养的首位。所谓“人文底蕴”,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职业教育人文核心素养教育也大抵可以从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积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的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其基本载体是人文学科。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必须按照教育部印l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必修课程,这是学校人文教育的底线。如果一所学校连基本的、必修的人文课程都开不齐或课时得不到保障,那么与职业培训机构又有何区别?此外,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学到做人的道理,获得做事的智慧。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并且拓宽人文选修课覆盖面。总之,通过构建人文学科体系,多途径、多方面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积累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成果”,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

二是让学生拥有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让学生“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且“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有人文情怀的人,也是有高情商的人,无论生活或工作,都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人文情怀的人,也是充满温暖的人,不但让自己享受到温暖,而且也让人感受到温暖。早几年看过一个报道,重庆一位男子家境困难,骑摩托车超载被罚,好心交警开具的罚单内夹百元钞票。这张罚单被记者称为“最温暖的罚单”。正是人文情怀让这位普通民警在敬业的同时用人性化的工作方式,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人。当然,也可以通过经典的阅读帮助学生获得传统美德对心灵的滋养,以拥有人文情怀。

三是让学生具有审美情趣。首先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习惯和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应激发学生寻找美的兴趣,教给学生发现美的方法。其次是欣赏美。中等职业学校现在增设了一门叫作“公共艺术”的美育必修课,内容包括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知识和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但是,有点遗憾的是,可能因为认识的问题,这门美育公共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学校只将其放在与此相关的学前教育和美术类专业开设,其他专业学生并没有获得这门课程带来的审美情趣的提升。最后是创造美。只有懂得美才能创造美。懂得创造美的人,不但能够按照工作程序将工作做好,而且还能根据工艺要求做得更美观。比如布线,懂得创造美的电工师傅会将错综复杂的电线布置得井井有条。可见,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不只是学生个人素养成长的需要,也是未来职业工作的要求。

第三,加强职业教育人文教育,要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教育环境。人文教育重在“育”。这种“育”除了通过显性的人文教育课程进行外,还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首先,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开设人文知识讲座、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各种社团,用文化熏陶人,用活动带动人。目前中职学校每年都会举行“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活动的项目十分丰富,如征文、演讲、职业生涯规划、摄影和才艺展示等多个常设项目,为学生展示人文风采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融入日常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其次,要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比如可结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职业教育特点,利用名人警句、名人雕塑、名人广场等,营造学校人文教育氛围,潜移默化渗透人文教育。

篇9

关键词: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准职业环境教育

作者简介:郭琴(1961-),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高职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4-0059-03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到“素质本位”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步发展定位为把工具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其内涵要求学生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基本职业素质(关键能力)、适应岗位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其外延要求学生具备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生理素质五个方面,更加趋向重视学生个性、品质、责任和精神的培养;同时,社会企业在录用高职毕业生时,也往往要求有知识、懂技术、有动手能力的人才,但更关注人才的思想品质、爱岗敬业精神和执行能力。社会的进步、产业的调整,对高职人才以人文主义综合素养为基本内涵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对这一课题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更显现出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高职人才职业精神的内涵与要素

职业精神是人们从事职业的根基,与人们从事的职业及其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是从业者所必须具备的内在素质;由一个人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等凝练而成的个体职业精神品质与职业生活相结合,形成具有导向性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影响从业者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品行,影响个人的精神风貌,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精神风尚。

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要避免把人才培养为纯粹的“技术劳动者”,而是要强调把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合二为一进行教育,把人才培养为“技术人文主义者”。职业精神是高职人才的“软能力”,加强对高职人才“软能力”的培养,是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职业精神具有特定的职业特征,不同职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定要求和职业精神内容,但高职人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作为独特的人才类型,在职业精神方面也有许多共性的特征,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核心要素。

第一,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可以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可以通过择业与求职、立业与创业、自学与求学实现职业理想;第二,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职业倾向,使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具有向往的情感,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能促进智力开发、挖掘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职业兴趣;第三,职业习惯。习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良好的习惯是一种坚定不移的品质,变现为守时、专注、守信、注意细节;第四,职业道德。基本内涵包括,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办事公道:客观公正,照章办事,服务意识:热情周到、满足需要,奉献社会: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摆在第一位。

二、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

高职院校水平评估体系中对院校建设规划、专业规划、师资规划、实践性环节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都有明确的评估指标和考核要求,却没有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作为重要指标。现阶段,作为高职教育两大主体的高职院校和学生都只重视职业能力,轻视或忽视职业精神,结果导致高职人才职业精神严重缺失。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职业理想模糊,对今后就业的专业对口性和成功就业没有自信,对实际职场缺乏体验性认知等等;各高职院校也只把职业精神培育停留在潜意识的理念层面,没有对之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更不用说把职业精神培育落实到实践操作和实施层面。

因而,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根据高职人才的特点及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构建高职人才职业精神培育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全方位、全过程系统设计,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教师示范为表率,以实践教学为途径,引入企业化的管理理念,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辅之于学校专业渗透和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精神示范表率

篇10

一、“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是指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将课堂学习和工作学习结合起来,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内外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各国结合其特点,形成多种模式,“合作教育”、“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其共同点在于学校承担了人才培养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安排的全过程,企业只是配合完成学校委托的任务。“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学校教育为主,企业实习为辅。学校发挥主要作用,企业参与配合是“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最直观的特征。学生以学校学习为主,以企业实习为辅。“合作教育”模式中,学校发挥主要作用,组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企业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没有太多的涉入。虽然校企合作办学,但教育主体是学校,而企业多提供资金、设备等支持性条件,处于辅助地位。“工学交替”模式中,学生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在企业的实践学习比较有限且不太稳定。学校占主体地位,整个培训计划由教育部门制定,学校联系企业并组织学生签订培训合同,企业则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培训合同自由执行。由于缺乏严格部门管理和法律保障,学校和企业之间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只有少数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我国“顶岗实习”模式与英国“工学交替”模式有相似之处,以学校学习为主,企业实训为辅,但“顶岗实习”模式更加学校化,不仅教育与培训计划由学校制定和实施,而且企业实习部分也由学校来组织和安排,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二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时空分离。在“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不仅地位不平衡,而且二者之间缺乏协调管理,出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时空分离现象。一方面,学校教育和企业技能培训时间相互错开。学生集中性在1到2年时间进行理论学习,结束后再进行1年实践训练,间隔时间太久,学生不能及时地将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导致理论知识得不到及时巩固和理解,实践训练缺乏理论分析而停留于简单模仿和机械操作;另一方面,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技能培训地点相隔离。在学校局限于理论知识学习,在企业局限于实际操作学习。学生因学习的跳跃性而难以很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时没有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缺乏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而在企业实习纯粹是技能操作而没有理论讲解和指导,难以形成技术运用能力。这种时空分离导致学校知识学习与企业技能培训内容上的脱节,难以发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真正优势。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分离的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未形成共同利益诉求,缺乏内在的共同目标和外在的保障。学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目的和职责在于培养人才,是公益性组织;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其目标和使命在于创造经济价值,是营利性组织。学校与企业所追求的价值截然不同,因而让其自发合作共赢不太现实,必须以国家作为主导者,通过政府和行业组织协调指导,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科学可持续发展。

三是以基础性为教育核心理念。“企业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教育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应用性。“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础性,即理论知识的基础性和技术技能的基础性。“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原则体现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工作所需的基本素养。学校之所以重视基础性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和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分不开的。学校教育自诞生起就被赋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使命,其关键是辅助学生成长来促进社会的发展。这种“辅助”主要体现在学校引导学生获得基础发展能力,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态度等。但是这种基础性理念在职业教育里容易被曲解,致使职业教育重“学”轻“做”,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真实工作世界脱离,难以形成综合实际应用能力,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特质。

二、“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困境

“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可以归纳为“内忧外患”。内在问题是教学脱离实际、缺乏职业精神培养以及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外在约束主要是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值得注意的是,内在的问题比外在约束更致命。因为,内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而外在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在甚至可以影响外在,所以其内在教育教学问题更值得重视。

(一)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教学脱离工作世界

职业教育和职业有着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应尽可能地将所传授的知识和真实工作任务结合起来,遵循工作任务逻辑,培养学生完整的工作能力。然而“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脱离了这种逻辑。一方面,学校教学模式受普通教育影响,围绕学科专业知识体系,采取“三段式”课程模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另一方面,学校实训内容往往陈旧落后,与现实工作要求相差甚远;企业实习虽结合了真实工作环境,但学习者接触的只是“独立分解的操作技能”而不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学理论和技能与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关系,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技能缺乏认同感和学习的盲目性,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二)重职业能力培养,轻职业精神养成

以职业道德、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责任意识、诚信敬业等为表征的职业精神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职业认同感更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是获得职业能力的基础。“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体现出很强的工具性,注重传授专业技能知识,而缺乏职业精神陶冶。大多数职业院校过分追求职业技能最高化,遗忘了在职业技能背后“人”的情感和道德因素,将人培养成了无情感、无道德的“工具人”。“工具人”虽然能够按照程序将工作做完整,但是难以将自己的情感因素融入工作,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也难以内在约束自己严格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从现实观察可以发现,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精神,责任心,工作态度往往排在工作要求的首位。因而过于追求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忽视职业精神态度养成必然会降低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水平。杜威早就指出,狭隘的工艺教育是职业教育最大的危险,人成为机器的附属,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阻碍了阶层的流动,难以形成民主社会。

(三)专业定向教育排斥通识教育

职业教育简单地培养学生某一特定职业或工作岗位的专业定向能力远远不够,良好的应对心态、理性的思辨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坚韧的奋斗精神等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要。目前“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功利性较强,专业定向教育排斥通识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围绕某个岗位的知识、技能、态度,过于专业对口,而忽视学生综合发展能力的培养,如学习方法、价值观、人生观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定向性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但容易造成学生片面式发展。职业教育如果丢弃“育人”责任,就丧失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四)缺乏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是欠缺的,尤其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这方面。教育部门有关校企合作的制度针对学校的规定比较严格。如我国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中将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考核高职高专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付丽琴,黄荣英:《制度视角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初探》,《教育探索》2009年第9期)相较之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则明显薄弱,激励制度不足,国家制定了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可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但实际的状况是企业投入远超于所得优惠。约束制度不完善,如我国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但过于宏观,缺乏可操作性。制定的职工技术培训制度及就业准入制度也难以有针对性地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另外,学校和企业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必须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协调和强有力的工作才能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尤其需要独立的中介组织和管理机构进行协调和监督。我国这方面的组织机构是欠缺的,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中介作用。

三、“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技术理性的控制和奴役

技术理性是指技术规则和科学知识成为判断标准,科学和技术成为统治者利用的工具,变成了使社会统治合法化的意识形态。(赫伯特·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82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育的科学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成为教育目标的核心。作为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加深远地受到技术理性价值取向的控制和奴役,突出地表现为重视职业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职业精神态度的养成。通过历史比较可发现,“重技术技能轻职业精神”现象在古代较少。当时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缺一不可,学徒跟着师傅不仅要学习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业规范、做事态度。学徒入门时,需要进行庄严的仪式(如拜祭或宣誓),以此加强学徒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学艺的过程中,学徒始终要以“行规”、“门规”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最后学徒出师时必须通过严格考核,包括技能、人品、处事能力等。古代学徒制自始至终都非常重视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和古代“德才兼备”社会价值取向是密切相关的。当今社会在技术理性的影响下,科学技术被人类追捧为万能的宝贝,教育成为获得科学技术的工具,“重才轻德”成为必然。马尔库塞在他的《单向度的人》中提到,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也使人工具化。职业教育如果只是强调学生获得技术技能而忽视职业精神养成,培养出来的人可能只是生产线上各环节的工具,缺乏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功利主义教育观念引导

现代职业教育强调专业能力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当今功利主义观念的引导有着密切关系。功利主义从个人出发,以个人苦乐为善恶标准,具有个人主义内涵。它最大的特点是主张效果论,通俗地讲,就是干什么都要达到一个效果,一定要有用处。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时,功利主义也得到充分发扬,社会价值判断以外在的结果为准。教育在这种社会思潮下逐渐功利化,教育只为其效果而存在,衡量教育的标准是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并且导向外在的快乐与利益,而对于教育实践中很多内在价值,如知识、德性等被忽视。(李长伟,徐莹晖:《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期)职业院校在这种社会氛围中逐渐形成功利化的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追求外在的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需要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地表现为注重学生的专业定向性培养,教育教学过分“专业化”,学习者所学知识和技能主要围绕为了未来的工作,学校只是专业片面式地培养“职业人”。学习者接受这种片面式的教育,可能会有较好的物质生活,但缺乏健康的精神生活、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由自觉的创造能力。

(三)校企合作相关利益关系不明

校企合作是一种相关利益者组织。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目标的多重性反映其利益相关者的多重性,主要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缺乏外在组织保障和制度规范,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理解这些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认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因而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保障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要保证他们的利益,需明确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他们都有哪些利益诉求,二是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达到共赢。“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这两点都没有做到。一方面,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不同的权益没有被正确地认识,各利益相关者在校企合作中定位错乱,权责模糊。政府是掌舵者,在资源配置、制度规范和文化引领方面进行宏观调控,但并不意味着政府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学校是教育机构,受政府支配,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实施者,而非组织者;企业的生产环境是良好的实习场所,但企业是经济组织,没有直接的义务参与职业教育;行业组织代表企业利益,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纽带,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中介者,而非主导者。另一方面,没有把握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赢点,致使难以形成可操作的长久合作机制。例如,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中付出了设备、人力、资金等成本,但较之所享受的税收优惠和人才资源,总体上“入不敷出”,因而学校“受惠”是在企业“牺牲”利益基础上,这种利益的不平衡必然影响校企合作的质量和长久性。这种混乱模糊的相关利益者关系认识导致校企合作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健全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