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

篇1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运用

1引言

通过相关实践结果可知,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园林景观的视觉信息传递功能。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时,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应用视觉元素,不断改善园林的视觉效果,从而为人们建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场所。

2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之一,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人的视觉经过接触外界环境获得一定的信息,不仅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活动提供指导,还会产生许多与行为相关的情绪。人体的眼睛是视觉最为重要的接收器官,对于外界的了解,人体往往先经历由触觉到知觉,然后再到感觉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变化过程。人体眼睛中的视网膜能够感受到外界的质、色和光的刺激,并且还能够将事物的外观映射在大脑中。视觉是人们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客观事物经过人体眼睛扫描至大脑中留下的事物的第一印象。园林景观设计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设计往往由植物、体、湖泊、房屋等视觉符号构成,当人们处于园林景观中时,这些视觉符号的独特应用会传递给人们不同的信息。

3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

3.1点的应用

在视觉元素中,点是最基本的原则,所有的元素均由点构成。如果在环境中仅存在一个点,则人们必定会对此点格外的关注,将目光聚集在该点处。所以,为了突出园林景观设计的独特性,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点的特征,并且将点元素应用于特定的位置,以发挥理想的视觉效果。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将点内容适当扩大,灯光、水池、山石、植物均可视为点。此外,点通常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装饰点与功能点,其中,装饰点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功能点可有效增强园林景观功能性。在绿色植物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根据植物类型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片植、孤植、群植,然后将植物分布在园林景观区域内。由于点的形态偏小,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将点与体、面、线等其他视觉元素相结合。

3.2线的应用

基于设计学角度,线主要是指点的集合,线由点构成,多点个沿着相同方向排列便形成了线。线元素主要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通道、园林边界等位置。线元素的应用可以使造型千变万化,空间背景不同,使得其所应用的线条造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曲线、直线两者的搭配能够充分凸显线的张力,从视觉角度来看,曲线能够给人一种柔和、飘逸的感受,直线能够给人一种有魄力、刚强的感受。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曲桥、路灯、栏杆等均可视为线元素,然后再根据线元素特征进行相应的设计。线元素的应用主要包括线的动势、直线与曲线对比、虚实处理、粗细线混搭等方面内容。

3.3面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面的视觉效果远大于线与点,大面积形状必定会给观赏人员带来视觉冲击。面由多个线组成,可分割空间,从而提升空间的丰满度。将面元素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促进景观格局的创新,并且还可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园林景观包含的平面有台面、地面、水面,所有面均可被分为虚面、实面两种现象,为了增加景观视觉效果,设计人员可选取重叠、交错等修饰手法。

3.4质感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质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所以质感,即为物理表面文理特征,人们能够利用视觉与触觉等感觉感受到物体质感的强与弱。由于物体的差异,其带给人的质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少数物体会比较光滑,而其他物体较为坚硬。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对景观的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以深入了解各类景观的质感,合理搭配不同质感的材料,以发挥理想的视觉效果。此外,设计人员可对比分析陶瓷、金属、岩石等材料质感,然后将不同材料景观放置在不同位置,以获得预期视觉效果。

3.5形体的应用

形体通常由面组成,在空间内,面通过从不同方向进行运动,之后便可形成形态形体。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的形体元素主要涉及建筑、雕塑、楼阁、假山等,设计人员对形体元素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提升园林景观视觉效果,从而增强园林的美感。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如果要引入形体元素,应对项目周围的环境、总体格局安排与建筑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以环境背景为依据,适当加入形体元素,以增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

3.6空间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因素主要包括三维立体的视觉空间、二维空间、模式空间。在进行视觉空间的处理时,应采用形状不同的视觉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促进整体空间的和谐,建造一个不一样的环境。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立足于不同的空间带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的理念,以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3.7色彩的应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所有要素应用,色彩与形状是最为主要的视觉要素,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高度重视色彩的作用及合理搭配。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色彩的设计与搭配,其直接还关联着整体园林的观赏价值,随着四季更替和时间推移,色彩要素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必须在充分结合园林中各种植物的生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的编排,从而提高各种色彩之间的协调性。色彩视觉艺术的良好应用能够发挥优良的与“先声夺人”的作用。世界是多彩的,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色彩视觉元素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色彩还具备一定的暗示作用,其中,黄色、红色与橙色等颜色能够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如果将上述颜色应用于庆典场景,可营造一个良好的庆典氛围。青色与蓝色等冷色调能够降低人们的温暖感觉,其主要应用于陵墓园林景观设计,可营造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色彩应用过程中,对比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绿叶配红花”,这就要求重点突出色彩的衬托作用,在绿色的衬托下,红花才可显得更加娇艳。例如某大学自身的主色调为暗红色,在操场上设计一块绿色的草坪,可进一步营造校园生机勃勃的氛围。由此可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应用对比色,可营造出更加鲜明的视觉意识,从而满足人员对园林景观的高要求。植物在其丰富的色彩和形态等基础上构成园林的主体景观,是整体环境的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营造合适的自然条件,对当地的自然风貌进行微观体现,不仅能够较好的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特色。

4结语

综上所述,视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有效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与视觉元素,能够增强景观信息传递效果,从而给城市居民带来一种美的感受。但为了将视觉元素合理的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园林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将现代化设计理念与设计元素合理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以提升促使园林景观视觉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美感,促进我国园林景观建设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正大.视觉造型元素———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78~80.

[2]张婷.浅谈点线面美学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5(21):90~92.

篇2

关键词:乡村;农家乐;视觉景观;规划;形态;色彩;肌理

新农村建设和旧农村改造时缺乏乡村建设理论的指导,导致农村盲目照搬城市建设方式,农村趋于城市化,虽然在村容村貌改变取得进步,但也给优美的乡村带来极大的破坏,古朴的风俗即将消失,固有的文化即将丧失,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即将消失,这也是所有乡村面临的问题。

对于城市来说,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建设的高速运转,绿地面积的减少,空气环境质量不断变差,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的户外景观,以缓解城市发展带给人的压力,人们迫切需要回归自然。

国外学者对视觉景观的规划研究主要起源于20世纪60到70年代。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着手于对景观视觉资源的保护研究。景观设计师希尔维・劳女士在面临英国当时造林中的一些视觉问题时,借鉴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的视觉理论,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此后,通过景观设计师的不断努力和实践,逐步形成景观视觉设计的一套理论体系,这套空间视觉分析语言逐渐成为建筑、城市等景观领域必备的视觉分析语言之一。

而对于国内,造园理论著作《园治》最早提到视觉景观,但当时没有明确提出这个词语,只有在著作的话语中体会到造园者,已经把人的视觉生理、心理特性运用到造园中,如“远峰偏宜借景,秀色堪餐”“园林巧於因界,精在体宜”等原则。随后,结合20世纪80年代逐渐引进的国外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视觉景观的分析与评价。

视觉景观这个概念,先从景观这个概念来讲,字面意思包括“景”和“观”两个层面,“景”指客观世界的自然环境,同时也包含了人造自然景观,“观”指人对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产生的主观感受。由此可以看出景观的内涵丰富,伴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提出视觉景观,强调视觉景观的重要性,希望设计师创造出宜人的居住环境。就目前而言,视觉景观还没有具体的定义,这需要后辈设计师在实践中体会不断地完善。在这里,笔者认为视觉景观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为着眼点,将视觉分析的方法运用与景观设计中,描绘出一个以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美丽风景线。

1 视觉景观构成要素及意象

1.1 农家乐视觉景观构成要素

从人的视觉角度来分析,形态、色彩与肌理这三个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视觉的主要体现。因此,形态、色彩与肌理这三个方面也是景观的主要视觉构成要素。

(1)“形态”的内涵千变万化,“形态”蕴含了事物外部的形状、姿态、形式,主要包括点、线、面、体、空间等构成要素,这是大千世界的造型基础。农家乐景观中的“点、线、面”不仅仅局限于概念上,具体到课题的景观层面上讲,风水树、凉亭、艺术石、桥、水塘等都是景观中的“点”,可以构成局部视觉中心,这是农家标志的典型代表;院内的崎岖小道,平坦开阔大路,院边的墙垣、土埂、树篱、流淌的溪流、小沟等都是课题景观中的“线”,这具有一种方向感,引导观赏者的视线;院内的晒场、草地、蔬菜大棚、湖泊等都是课题景观中的“面”,它们使乡村景观空间层次丰富,形式多样。

(2)乡村景观的色彩是极其丰富的,四季交替更迭,色彩变化无穷,美不胜收。但乡村景观的色彩并不单指客观世界带给你的色彩,也包括人工色彩和人文色彩。人工色彩简单来说就是房屋、灯光带给景观的变化,人文色彩是通过人作为载体而传达出思想意思、文化艺术、风俗、宗教观念等因素共同参与下形成景观的色彩。

(3)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组织纹理结构,是表达人对物体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其表面也不尽相同,带给你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如课题中的木质的小屋、柔软的草地、缠绵的小溪、坚硬的石头等带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传统的乡村更是历经风霜的洗礼,蕴含了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的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1.2 农家乐视觉景观构成的意象

“意象”即寓“意”之“象”,就是将主观情感赋予客观事物,人们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会对客观事物产生相对应的思绪,引发人们丰富的情感涟漪。由此可见,对景观的首次印象来自于视觉。乡村的视觉景观不同于城市,它通过独特的地域形式、典型的景物来表现,唤起人们心中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乡村意蕴浓厚的优美画卷。

2 农家乐视觉景观特性

2.1 原真性

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农家乐景观设计朴实自然,充满乡土的原真气息。人们在自然基址构建理想栖居环境,如陶渊明诗句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2 地域性

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地域特色也分外分明,通过农家乐视觉景观设计中的三要素,挖掘和提升当地的地域性特点,有利于农村长久发展。

2.3 和谐性

对于传统村落要有保护性原则,主要在于处理协调发展和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农村时达到最少的人为干预,维持农村原有的自然面貌和精神文明面貌,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村落文化和谐发展。

2.4 季节性

四季的轮回带给世界缤纷的色彩,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感受,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宋代诗人郭熙的一首诗“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四季的色彩,传达诗人对四季的感受。农家乐视觉景观设计遵循季节无穷的变化,注重视觉上带来的直接冲击,带给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篇3

多样统一又称和谐,是一切艺术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一个基本要素孤立存在在景观设计当中是很少见的,通常各个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场所+景观”,各要素的数量、位置、颜色、形状、线条、动静、质感及比例等,即要有一定的变化用来显示多样性,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有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一个不和谐的要素会引起视觉紧张和视觉冲突,失去美感。过于繁杂则会让人心烦意乱,无所适从,而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显得过于单调呆板。景观作品的美感是从统一的整体效果中感受到的。因此,只有做到既多样又统一才能使景观达到和谐的境界。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音乐中的词汇。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韵律是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色彩。景观要素的节奏与韵律是通过体量大小的区分、空间虚实的交替、构件排列的疏密、长短的变化、曲柔刚直的穿插等等变化来。

同一种或同一组造型要素的连续反复或交替反复能够在视觉上造成一种具有动势的丰富的秩序视觉效果,给节奏带来了多样性,使其具有视觉感强烈的韵律美。在单一造型要素重复出现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插入截然不同的新形态来寻找突破,可以产生强烈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3.尺度与比利

圣·奥古斯丁说:“美是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再加一种悦目的颜色。”人们的空间行为是确定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

任何物体,不论任何形状,必有3个方向,即长、宽、高的度量。比例就是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任何园林景观,都要研究双重的3个关系,一是景物本身的三维空间;二是整体与局部。园林中的尺度,指园林空间中各个组成部分与具有一定自然尺度的物体的比较。功能、审美和环境特点决定园林设计的尺度。尺度可分为可变尺度和不可变尺度两种。不可变尺度是按一般人体的常规尺寸确定的尺度。可变尺度如建筑形体、雕像的大小、桥景的幅度等都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园林中常应用的是夸张尺度,夸张尺度往往是将景物放大或缩小,以达到造园造景效果的需要。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造型要素之间显著的差异,调和是指保持差异的同时强调共性,一般来讲对比强调差异,而调合强调统一。对比与调和也就是美学上的“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样才能获得高层次的审美。缺少对比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缺乏美感,可是过分的强调对比变化就会失去景观的协调一致性,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混乱。正确运用对比与调和可以使各种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依托,活泼生动,而又不失于完整。

在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我国造园艺术中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对比手法的一种运用方法。西安盆景园中有一处大草坪,草坪上只有一株红枫,在绿色的草坪上红色的枫树纸条细柔斜出,使空间顿时明亮起来,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形成独特的意境,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在景观设计领域中,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单体还是群体,在大与小、曲与直、虚与实、动与静、以及形状、色调、质地等等要素中都要巧妙的结合。

5、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一切设计艺术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之一。对称构成的造型要素具有稳定感、庄重感和整齐的美感,对称属于规则式的均衡的范畴;均衡也称平衡,它不受中轴线和中心点的限制,没有对称的结构,但有对称的重心,主要是指自然式均衡。在设计中,均衡不等于均等,而是根据景观要素的材质、色彩、大小、数量等来判断视觉上的平衡,这种平衡给视觉带来的是和谐。对称与均衡是把无序的、复杂的形态组构成秩序性的、视觉均衡的形式美。

西方古典园林及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也就是规则式均衡,一般是指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最有代表性的是巴黎的凡尔赛宫,整个布局以东西为轴,南北对称,以静感为主导,满足其追求排场或举行盛大宴会、舞会的需要。中国皇家园林故宫也是典型的对称格局。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但是对称由于过于完美而缺少变化,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呆滞、单调,均衡则弥补了对称状态的单一化,使景观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具有变化美。自然式均衡则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6、主从与重点

每个整体都由若干要素组成,每个要素有自己不同的重要性和地位,总有主角和配角,如果每个景观要素都突出,即便排列整齐,很有秩序,也不能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各种艺术创作中都有主与从的关系。

景观设计中,视觉中心是极其重要的,人所注意的范围一定要有一个中心点,这样才能造成主次分明的层次美感,在设计时就要有意识的突出这个视觉中心重点,使它明显的处于从属地位。近年来艺术家经常提到“趣味中心”这样一个词汇,也就是指整体中最引人注意的重点,对这一部分重点可以打破全局的单调感,是景观整体有朝气,强调这个中心关系到能否让观看者的目光一下集中到景观的主题上来,但趣味中心有一个就足够了,如果没有,就会使人感到平淡无奇,如果太多,就会显得过于松散,从而整体的统一性就会荡然无存

结语:

以上是景观设计中常采用的一些手法,形式美规律对景观设计一直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它们是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的,并不能截然分开,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多样统一、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利、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主从与重点等方法,加上更多的专业设计实践,才能很好地将这些设计手法,熟记于胸,灵活运用于方案之中。赋予自己的景观作品以灵魂,是景观作品在自然美、建筑美、环境美与使用功能上达到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周冰、许楗,设计基础之平面构成[M]。西安:陕西人民美书出版社,2005。

【2】姜桦,平面构成课题研究[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O5。

【3】满懿,平面构成[M]。北京:人民关术出版社,2003。

【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视觉元素;应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交叉、综合的学科,它不仅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公共环境艺术,也是一种视觉传达艺术,它的设计和施工除了具有某些功能性之外,还应该极具视觉的美感和冲击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视对视觉元素的构成和运用,无论是从景观的环境功能设计还是整体视觉传达设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作为一项交叉、综合的学科,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和建造建筑等途径来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体现着对人民要求的尊重,同时也在反映着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取向以及设计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众所周知,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同时也是一种视觉艺术。视觉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最直接、最原始的认知方式。人类通过视觉认识空间环境,并由此直接产生行为和心理上的反应,和谐自然的环境让人们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但是从前,由于景观设计师们太过注重景观的功能性,不顾园林景观在视觉整体上的效果,使大部分园林失去了美感。幸而随着人们对于美的不断追求,使他们又重新认识到视觉效果的重要性,并充分考虑视觉当中所蕴含的各个因素,将它们综合起来,给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2、视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发挥的作用

人类感知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视觉,因此园林景观的空间塑造大多是通过人们视觉产生的感知而实现的。所以,成功的园林作品的视觉特性必是独特的,而园林艺术的设计其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局限于空间的内部,而是通过虚实结合,植物同背景的和谐融合才可以使人们的视觉更好的得到丰富。不仅体现在可增加园林景观的视觉艺术效果,而且保证了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

3、视觉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它组成视觉艺术品的根本要素是点、线、面。它是任何形态的前提,任何造型的根源。外界一切的物体均脱离不了点、线、面,一切的形态也能够归结于点、线、面。而它的组成机理是将上述基本要素依据形式美的原则展开创造性的组合。视觉艺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便是要将点、线、面等概念性的根本元素物化,转换成详细的园林设计元素。城市中景观空间能够分成点状、线状和面状空间。点状空间主要有交通岛绿化,街头绿地、公园等组成。线形空间大多有滨水带、道路和防护林带等组成。面状空间主要有居住区、厂区、风景区等组成。因为每一种空间类型植物景观都含有非常高的应用率和非常强的功效性,让其在更改环境、愉悦身心、调节生活等角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在城市将来的发展建设期间,具备很高价值、极强可达性的植物景观空间会逐渐得到大家的欢迎。

3.1、点的运用

点在视觉要素中非常最根本的元素,它是图形图像最根本的组成成分,也是图像别细小的部分。现代景观设计中,植被、亭塔、台凳汀步、灯光、水池、雕塑等有一定位置的。形状不巨大的要素,都能够看作物化了的点。功能性点具备非常实用的景观功能,装饰性点只是为了满足视觉形式的需要,部分是当作一种视觉信息传达的信号。绿色植物也能够当作点来对待,它是景观设计中非常特别的一个成分,它起着功能性和装饰性的作用,它的设计能分为孤植、群植、丛植、片植等,普及任何景观的每个部分。当作点景的景观小品参考点的聚积性和其焦点的特点,能在十字路口中部,在绿地和景观建筑的一部分,在道路轴线的开始、终端,或在广场正中间等,作为观众目光的吸引点。点还能够有对称、对比重复、渐变、虚实等几种运用模式,点因为其形非常细小,在园林景观设计时能够和线、面、体等几种元素结合。搭配偶尔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有凳子作用的路灯和隐藏在地下的地灯便是一个虚实变化。

3.2、线的运用

视觉中的线,是由众多的点沿着相同的方向,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所形成的,即线是点的运动轨迹。线的特点主要是具有长度和方向,其外形有长短、粗细、轻重、强弱、直接、转折、顿挫等不同的变化。同时,线能给人以力量、速度、连续、流畅、移动、纤巧、弹力等视觉体验。“线条能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联系,并且是视觉艺术中各因素之间最为重要的沟通方式。”线条能引起一种视觉对话或视觉上的关注。尽管有其独立性,但线条也能分割它所在的块面,既能产生和谐,又能产生紧张。不同的线条引起审美感受肯定不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路灯、溪流、驳岸、曲桥等均可视为线的元素。直线,其坚强、刚毅、有气魄,通常被用于主题相对严肃,具有鲜明主题的规则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各类人民公园、城市中心公园等。线的造型应用在景观设计中是屡见不鲜的,其主要包括线的粗细搭配、线的交错、线的实虚处理、线的直曲对比、线群和线面、线的方向及动势等。

3.3、面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面的运用可以体现在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平面,也可以体现在景观园林的三维立体空间,可以进行垂直和倾斜的处理,也可以运用切割、相交、平行等面的多种变化丰富园林景观设计形式,将面元素在多次强调、色彩组合和几何图形中逐渐显现出来,和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4、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搭配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为了设计出更加优秀和完美的作品,达到让人享受到视觉冲击的效果。需要设计者在景观设计的时候,根据色彩搭配的原理,合理进行色彩搭配。在景观设计时,通过对相邻植物进行颜色搭配是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式。相邻植物间的颜色搭配,可以使得周围植物的颜色相互补充,使得整个景观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这种方法与单一的颜色景观设计相比,更能达到一种完美的艺术效果和色彩效果。例如:在济南趵突泉外花圃的建设中,通过绿色、黄色和紫色的搭配,写出了“天下第一泉”五个字。这种搭配不仅给人们营造了一种和谐、优美的感觉,更是通过颜色搭配表现出一定的主题。

5、肌理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肌理也是景观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视觉元素,肌理是物体表面的一种特质,分为天然的和人工的两种类别,对肌理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对比来体验,主要表现在材质的特性上,是光滑还是粗糙,是柔软还是生硬等。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对不同肌理进行对比搭配,使用不同类型、不同质感的材料,如:大理石、混凝土、金属、木材等。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搭配,制造出一种独特的效果,极大地丰富了景观设计产生的视觉效果,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比如:中国的紫禁城中的龙的浮雕的设计,希腊帕特农神庙上的浮雕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景观中的视觉效果,带给人的是不同的质感反差。

6、园林设计中空间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

视觉艺术中的空间所泛指的是我们所了解的的三维空间,还包括图式空间、二维空间及矛盾空间。而在园林景观中视觉艺术所应用的空间元素主要体现在运用不同类别的空间自由转换和组合来达到一种很特别的空间氛围感受。空间大小的对比、空间次序的不同排列以及高低面的变化这些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中空间视觉元素的合理统筹规划都是比较关键性的因素。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工程中设计师要充分的利用空间的不同变幻带给人们心里及视觉效果上的不同感受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空间效果。比如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利用瀑布的立面效果与周围岩石以及大理石材质的地面给人以虚实相见、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会给人营造出非常惬意放松的空间艺术效果。

结束语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要素已经在广泛应用,它们的有效组合与运用将具备很好的视觉信息传达的性能和效果,在现在这样一个西方景观和中国园林景观还没有真正结合的关键转折时候,国内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但要继承前人的“师法自然”造景理念外,还要奉行“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原则,仔细的学习和模仿发达国家的景观设计经验与成果,参考现在视觉元素与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实践,摸索出一条既适合中国一般造园思想又具有优良国际景观设计思想的景观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单永俊.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4:150.

篇5

首先,户外广告作为一种景观实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户外广告作为现代景观系统中城市商业景观的代表,其形式上已超越了传统二维广告牌的形态,成为了一种空间上的视觉艺术,其内容也随着广告主的更换而不断变化,这使得户外广告成为城市景观系统中最为活跃的成员。

其次,户外广告作为景观元素,具有标志性特征。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1]户外广告由于其多样化的特性以及其信息传播的需要往往成为吸引注意的视觉中心,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使人们对所处的场所有了新的认识。

近几年,我国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影像密集,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谁污染了公共空间》一文,对户外广告提出了批判。当然,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城市建设很少把户外广告列入规划中来,户外广告业亟须整合等。从广告设计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设计者景观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户外广告往往是后期添加到建筑或其他景观上的,如在建筑的立面或顶部安置广告牌,屡屡出现破坏建筑造型和结构的现象。孤立的添加式设计导致了户外广告与周围其他景观在形态、色彩及材质上的不协调。

(二)削减了城市形象特色

每个城市的景观应当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景观。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里,由于户外广告表现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形象的识别性。

(三)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混乱的建筑楼顶广告似乎“扯破”了城市的天空,优美的天际线荡然无存。另外,户外广告不适宜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视觉信息过多过滥等也造成了景观秩序的混乱,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视觉负担。

(四)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景观

为了商业街户外广告亮化,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破坏城市的绿化;广告牌遮挡建筑物内的采光;在居住区设置夜间发光的户外广告造成光污染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户外广告设计中景观意识的体现

户外广告的发展显示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地影响城市景观,形成了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这二次创造的结果建立在专业人员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

(一)整体性意识

“如果有人敲你的房门,你打开门让他进来,恰巧一阵风也随之吹入,回荡在房内,吹动了窗帘,同时引起更多的飘动,视觉很像这件事,得到的视觉效果经常要比预想的多。”卡伦在《城市景观艺术》一书中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孤立的个体,人们在与某一户外广告产生视觉接触的时候,同时接受的是目视范围内所有景观的整体感觉和意象,每一个户外广告个体的表现牵动的是整个视觉链上所有要素,表现为在户外广告各视觉要素设计上,其具体方案应建立在实地环境的考察基础上。形态要素设计应参照包括户外广告所依附的媒体的形态、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形态等,例如巴黎街头建筑物上的Benetton广告,采用旗帜的形式,垂直于建筑立面,既保留了原建筑的完整性,又使得画面富于动感变化效果(图1)①。

色彩要素设计应本着适度对比、整体调和的原则,兼顾周围环境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要求。色彩作为“第一视觉”在维护景观视觉协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城市色彩的统一识别性是城市景观整体美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些国家十分重视城市的色彩规划,如巴黎出于对城市色彩的强制性保护,色彩管理部门规定限制建筑物二层以上设置店招和广告,即使有也要采用与建筑相类似的色彩;一些全球连锁机构的店招不惜被要求调整一部分企业标准色以适应城市景观的要求。

“有机整体”和“相互协调”应是户外广告设计整体意识的基本原则,对可视范围内所有元素进行全局性把握,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证新的设计和原先的环境达成某种关联,维护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二)个性化意识

如果说整体性给城市带来了“可读”、“可感”的景观,那么个性化则是要求户外广告赋予城市景观吸引力,使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具有识别性。

城市的景观密集度大,环境相对拥挤,加之人类天生就对晦涩复杂平庸的事物有所排斥,不自觉地会过滤掉这样的视觉信息,况且人们通常是在行进中偶然的状态下接触到户外广告,因此户外广告从表现形式上应求简、求变、求新。首先造型要简洁流畅,画面中尽量避免需长时间阅读的文字信息,多采用直观完整的图形,避免复杂的图文编排。据调查,公交车身广告由于不停地处在流动中,以60%的消费者留意率遥遥领先于其他户外广告形式,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LED电子显示屏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使户外广告呈现出多样的动态效果。户外广告的造型可以结合广告本身的内容采用异形、立体的甚至实物模型的形式(图2)[2]。

户外广告的个性化意识还体现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的表达和传递。在商品经济的社会状态下,户外广告对商业化、效益化、现代化的追逐极易形成急功近利的快餐式的设计样式,直接的后果就是景观个性特色的丧失。通常,城市的景观风格与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应是统一的,这样才能获得对内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外的“身份识别”。[3]然而我国很多城市的户外广告设计没有重视这一点,如南京夫子庙地区,“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小品特色很浓,但与其相对应的户外广告却没能体现出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其实,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已根植于当地百姓的心中,内化为市民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提炼、重构和再创造基础上的户外广告设计才是真正深入人心、具有亲和力的,能够被认同和接纳的。

(三)场所体验

人们对景观含义的理解从单纯的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景色、景象到冲破了“观”的局限,强调人的场所体验。场所注重人的需要和体验,在场所中景观与人、物、我一体。在对景观含义不断深化认识的同时,人们建造着寄托自身理想和愿望的生活场所,追求着天地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4]人能否在户外获得良好舒适的感觉取决于是否获得良好的场所感,现代户外广告的设计在对受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影响和重塑着人们的场所体验。体验是一个从感官到心理的过程,户外广告的尺度、色彩等有意识设计能够改变人的视觉体验,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户外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户外的生活方式。当然,对场所是优化还是弄巧成拙完全取决于能否对视觉要素合理运用。对场所体验的关注体现在空间的尺度性把握,强调设计的人性化,尺度依赖于视觉作用,尺度感是人们生活中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感知标准之一,在户外广告设计中,通过一些视觉手法的运用,能够改善空间的状况,创造适宜的尺度感,给人更为理想的场所体验。例如位于南京的广州路和上海路交叉路口的某路牌广告就是一个通过户外广告改良空间的成功案例(图3)①。该广告牌所处的位置原本是一座小山丘,广告画面上设计了两个站在山顶拿着望远镜对望的人,人物大小远远超过了正常人的尺度,画面的远景是大海,广告牌主要的受众来自对面上海路下坡过程中的车辆和人群,当人们迎着广告牌而来的时候,感到视野开阔、心情舒畅,缓解了原先迎面的小山丘造成的压抑堵塞感。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广告画面中人物的超大尺度设计和人们对于大海的视觉经验给人造成了视错觉,从而起到了优化人们的场所体验的作用。

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方式,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方式。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的需求增多,渴望能够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人对外界的体验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将现代传媒定义为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延伸,印刷媒介诉诸人的视觉,是人眼睛的延伸;广播媒介诉诸人的听觉,是人耳朵的延伸。随着多种媒体形式的挖掘和科学技术的支持,融视、听、触各种感官综合体验于一体的户外广告形式成为可能。一些公共设施类如候车亭、电话亭,公交车广告以及可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户外广告应充分发挥其特殊的媒介优势创造参与和互动的方式。

户外广告设计对人的场所体验的关注是颇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能够使户外广告得到人们的主动认同和接受,人们在户外广告所营造的场所内找到某种定位,减少陌生空间给人带来的无所适从,使人对场所产生归属感,人与景观真正融为一体。

三、景观意识下户外广告设计的发展途径

对一项具体的设计工作来说,掌握越多的设计资源就意味着完成的设计作品越趋向于成熟和完善。景观意识下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的途径是积极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环境中一切有价值的资源,适时适地借用环境要素,发挥视觉设计在空间中的能动作用。遵循“巧于因借”,体现了对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户外广告设计实际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内平面设计的范畴,而成为跨越平面和空间界限的预想和规划。[5]

由于户外广告和景观之间不可剥离的关系,以及随着人们对城市形象及城市空间质量关注的加强,当各种新技术与户外广告的视觉要素融为一体时,我们将会看到能不断地体现科技与艺术理想结合的新的景观形态;户外广告的盈利和功利色彩将被淡化,将会越来越重视公共精神,更加注重形象的树立,更多地体现隐藏在商业背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梦想,体现其对社会生活非物质层面上的引导作用;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多样化和艺术性,“当设计逐渐朝着艺术靠拢时,它更能紧扣人们的心弦,成为发自个人内心并且震撼他人心灵的力量”[6];户外广告的创作设计及实施过程将积极而细心地体现环保的意识,维护城市生态景观的平衡发展。户外广告更换频率快,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也大,未来的户外广告设计如何体现景观的生态意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视觉空间分析;道路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方法

道路景观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道路的设计直接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面貌以及发展水平,同时,景观设计的产物也就是景观视觉形象,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当基于视觉空间分析,合理组织景观来满足人们在视觉上对于道路景观的审美需求。

1道路视觉空间分析的相关理论

1.1动态视觉分析

(1)人和车辆作为道路承载的主体,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处在高速运动的状态当中的。此时人眼所能看到的道路景观也是处于相对运动状态,这就要分析人的动态视觉。(2)步移景异是对欣赏主体视觉动态景观体验的高度概括。“步移景异”的实质可以理解为:通过对视线落点的位置、形态的经营来构成画面,同时通过这些点来塑造空间,使空间的维度发生变化,产生明确的方向性(倾向性),引导人的行为,人不断被牵引前行的过程中,景致纷繁变化,空间的时间属性被释放出来,在时间中不断丰富对空间的认知,加以联系和想象,就生成了超越本体空间的意境空间。步移景异强调了道路空间的个性和每个节点所看到的景致的不同。一方面,这使得空间序列上每一部分都有较强的识别性,在这样的变化中,空间有了节奏感,时而舒缓时而急切,时而开阔时而幽闭,空间流线充满弹性,生机勃勃。(3)对于高速运动中的欣赏主体而言,每一个景观个体由一个个“点”的概念转化为了线性并列的关系,形成了一系列不可拆分的景观整体。设计师可以利用这种视觉动态关系对道路空间进行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空间气氛和意境,在运动的延续中,通过同一流线上不同道路空间属性的对比,来彼此加强。

1.2意象分析

(1)在凯文•林奇所著的《城市意象》中,林奇教授从城市的物质现实中抽取了一些精神化的东西,他把这些精神化的东西总结为5类基本元素(道路、区域、边界、节点、标志物)并以此来构建自己的城市意象,而这5类基本元素对道路视觉空间分析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人们通过对这5类要素的观察来想象道路的空间形态,我们可以在这5类意象分析要素的基础上来组织道路景观,使一条道路能在人脑中形成明显的“意象图”。(2)为了测试这5类意象分析要素,我们可以对该段道路上的行人进行调研,最好可以为调研者提供一份该段道路的草图,让被调研者标出他们认为最有趣、最重要的景观并说明该景观最具视觉效果的原因。在充分分析调研结果之后,设计师们可以对这些元素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对多种不同光效、距离、活动、交通等地域条件下的个性与结构进行研究。最后完成一份该段道路景观构成的示意图和报告,得出道路景观的基本意象,包括整体视觉效果上的问题和长处,关键性元素之间的关联。这个分析必须不断修正、随时更新,在它的基础上建立起道路景观视觉形式的规划。

2基于视觉空间分析的道路景观设计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1)基于视觉空间的分析,我们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将道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一安排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2)道路景观的欣赏主体有着它的特殊性,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和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处在一定速度下运动着的。这也就使得道路景观个体由原本相对静止关系下的“点”的概念转化为了相对运动关系下的线性特征。比如,乘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的旅客往往是看不清铁路旁的行道树个体的,他们所能看到的是一条连续的线性绿带,如果在种植规划时没有将绿带作为一个视觉空间上的整体来考虑,树种的高度甚至色彩没有统一的安排,那么人们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破碎的片段,景观的组织显得杂乱无章。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性原则对于道路景观的设计的重要性。

2.2环境契合性原则

道路本身应是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道路景观设计要能促进这种环境质量的提升,使道路的环境特征与道路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整体环境特征相和谐。通过视觉空间分析,道路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契合性原则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沿道路提供强化环境特征的景观,方便驾驶员识别空间方位和环境特征。(2)对多余的视觉要素进行阻隔和景观处理。(3)严格控制道路的开发高度和建筑红线。(4)街道小品、照明设施的选择以及绿化系统的规划要符合城市的整体环境的特色。(5)强化道路中所能看到的自然景观。(6)对于城市边缘区等自然特征较强的地区,要充分考虑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物生境。

2.3突出个性的原则

(1)城市道路景观的个性来自于每个城市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城市居民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通过对具有共性的景观要素的设计与把握,给行驶者以强烈的视觉空间印象,构成丰富的城市意象。同时,个性特色的创造应在符合区位共性特点的前提下,在满足功能需要、协调环境文脉、创造自然生态等方面反复推敲、不断升华,使城市道路既有地方性、时代特色,又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有机交融。

3不同地段环境的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3.1道路和山体

从城市中看到的山体,或者有特征的山体都能成为城市的标志,是反映道路景观个性最好的素材。为了将山体融入到道路景观中,自然就会联想到道路的方向、宽度、栽植、沿街建筑的高度限制、配电管线的地下化等一系列设计应该注意的事项。如果道路方向没有制约的话,一般采用道路正对山体,由沿街建筑和林荫树形成轴线的构成手法。如果情况不可能,可用沿街设置小型公园、广场等开敞空间,以提供远眺山景的场所。道路宽度尽可能增宽,栽植的密度和树种的选择也需要考虑不阻碍远眺的视线。此外,沿街的广告牌、电杆和电线,是引起意外和景观烦杂的主要因素,为确保良好的眺望视线可采用埋入地下的方法,以减少景观的杂乱性。

3.2道路与水体

如今城市的滨水空间作为重要的环境资源,已逐渐被市民所接受。而在道路景观设计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滨水资源。根据道路与水体的关系,采用的手法也是不同的。当道路沿水面而行时,其间尽可能不设置建筑物,多让人观赏到水景。只是,比起过于开敞的水系空间在道路与水体之间一行树木作为一种框景手法,隐约之间欣赏的水体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3.3历史文化街区

(1)历史街区中传统民居是整体历史氛围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是当地民俗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具有普遍的历史、民俗、艺术、社会等方面的价值。但是在一些历史街区中,部分传统民居历经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沧桑岁月,破损较为严重,已经丧失了景观的视觉功能;居住密度较大,街区居民以老年人、低收入者、外来户居多,年轻人或收入较高的居民外迁现象严重,人口结构失调,造成街区缺少活力。这就需要通过景观设计组织来对街区进行改造,恢复其活力。

4结语

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分析欣赏主体(人和车辆)的视觉空间。设计可以运用一些成熟的理论,同时也应满足整体性、环境契合性、突出个性以及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对于不同地段环境的道路景观设计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拓展和深化它们的外延和内涵,营造出一个布局合理的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云霞,刘光文.道路景观空间形态分析与设计原则[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6)

篇7

本文是在对城市公共艺术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公共环境产品设计进行的分析,对于城市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类型、设计造型、色彩等个设计要素都进行分析,总结出当今城市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的方法要素。

关键词:

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公共环境产品

一、对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的概述

公共环境产品是公共艺术的一部分,它是公共艺术中兼具艺术与功能的结合设计。公共环境产品也可以叫做“公共设施”一词产生于英国,直译为“街道的家具”,在欧洲译为“城市元素”。在日本被叫做“步行者道路的家具”或者“道的装置”,也称“街具”。在我国一般被称为“公共环境设施”,也有叫做“城市环境设施”。但个人觉得叫公共环境产品更加形象,公共环境产品之所以被叫成产品它应该是更具备使用价值,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外观造型。

二、公共环境产品的设计的类型我国城市公共环境产品艺术设计的分类:

1、休息类:可移动座椅、固定式桌椅、饮水机等;

2、信息类:各种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的标识牌、路牌、导游图栏、电子闻讯装置等;

3、装饰类:雕塑、装饰照明、花坛、喷泉、水池、花架、街道树、地面铺装等

4、供给类:路灯、电话亭、配电器、垃圾筒、独立式公厕等;5、交通管理类:城市轻轨站、地铁入口、地下通道、人行天、桥、公共车候车亭、护栏、护柱、自行车停放架等;6、售货类:售货亭、书报亭、自动售货机等;7、节日庆典类:节日装饰照明、灯笼、彩旗等;8、游乐类:儿童游戏设施、健身设施等;9、残疾人专用类:专用坡道、路面专用铺装、残疾人专用导视、残疾人专用电话亭等。

三、公共环境产品的设计要素

城市公共环境产品设计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两部分考虑,第一部分是从尺度、造型、色彩、材质等第二部分是整天环境景观考虑

(一)公共环境产品的尺度、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要素

尺度就是公共环境产品构成要素使人产生的比例大小感的觉,是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环境产品设计中要关注产品本身的尺度更要关注精神尺度。公共环境产品设计中根据人与物质产品之间审美关系来确定形态美的属性,审美形态划分为功能美、形式美和艺术美。与传统美学的形态划分的自然、艺术、社会美等是不同。大众是城市的主体是公共环境产品设计文化的继承者和使用者。公共环境产品设计的设计观念重要一方面即是是要完善大众的需求,进入到人性化设计。这种超越功能意义的设计,是对人生存的城市环境的社会形态、人文背景及文脉、当地文化元素的提炼。有形就有色,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它传递信息、蕴神寓意,色彩作为人类“第一视觉”,是最易震撼心灵和传达情感的。公共环境产品的色彩设计要素应针对产品造型的实际需要依据色彩学理论和配色原理,有目的的色彩配置计划。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换性,强调配色的主从关系、保持配色的视觉心理平衡、突出配色的象征性、关注配色的协调美、按照色彩规律和造型法则去组合产品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美的、理想的环境产品产品色彩效果。在公共环境产品的材质运用上应把握好其形态特征来分,可分为天然与人工材料,从质感上分有软硬、精致与粗狂等,不同的加工手法也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在材料应用选择上不仅其物质属性可以适应各种功能要求,而且现代加工的丰富手段下也可以带给人丰富多彩的感受审美体验。把握好设计的整体性和物理性及艺术性基本就能设计出好的环境产品设计。

(二)公共环境产品整体景观环境设计要素

公共环境产品设计必须符合整体景观环境要素,整体景观环境的地形地貌、铺地、植被关系及景观小品。在公共环境产品设计中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要因地制宜,这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道路和地面铺装设计是骨架、是网络在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以上两方面对环境产品的设计布置、造型是否符合大环境审美、是否能反映出主题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素。

结语

公共环境产品设计是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环境作用并给予公众提供生活、交流、工作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设施。设计者应把握好其所处的整体环境景观、文化背景、地域环境、城市规模等因素的同是掌握好公共环境产品的尺度、造型美、色彩美、材质美要素要素,在设计中对环境产品造型、色彩、尺度等方面的要求即是对功能需要满足,还要兼具艺术美的造型。功能好与造型美观并不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设计出符合时代、民族、大众的优秀的公共环境产品设计。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是展示一个现代城市文明的重用标志之一。

作者:李媛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科学出版社,1998.

篇8

景观设计中,无论场地大小,所有的使用功能、形式美感或特色风格都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表现,这些载体就是景观要素。各要素之间本是独立的个体,经过设计师的创造而成为有机联系的景观系统。要素的精心设计和合理搭配,是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成功的关键,形式美法则能赋予更多的活力与魅力。

空间的形式美法则

设计要素能通过点线面组合,形成具有规律的美,这被概括为形式美法则。它是永恒而普遍存在的美学依据,对于庭院景观的美学效果有决定性作用。

1.比例与尺度

比例是指物体或一组造型内的尺度比较,如高与宽,上部与下部。尺度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整体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庭院中须充分考虑人的观察点、视距、视角等因素,比例和尺度可划分为细部、近人和整体几方面。

2.节奏与韵律

节奏在设计上指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出现而产生的运动感;韵律是节奏的“夸张或动感”形式。庭院设计中,可利用此法则使具体形态元素(如台阶、盆栽、铺装)有规律的排列重复,通过色彩、材质的协调搭配形成特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借助中分线,使上下、左右两部分的形量相等或形态重合。均衡也叫平衡,没有完全对称的轴线但有对称重心。对称体现庄重、条理和静态美感,相对而言,均衡更能达到轻快、活泼的效果,体现一种动态美感,弥补对称的单调。

4.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元素间相互的比较,突出对抗性,使效果更生动活泼、个性鲜明。调和指不显著的差异,借助元素相互间的共同性达到和谐统一。对比与调和在庭院中可运用于单一要素也可用于不同要素的搭配。

庭院景观要素的形式美设计规律

景观要素在环境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任务,涵盖了地形、气候、道路、植物、小品、水、构筑物等,且各有对应的设计手法和原则。别墅庭院景观环境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四类:铺装、植物、水和设施小品。通过合理而多样化的组合,最终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别墅庭院。

1.铺装的形式美设计

别墅庭院作为私人所有,在铺装设计上主要依据业主的功能和艺术需要,对面积和材料几乎没有特殊限制。庭院铺装本身就具备观赏性价值,也可作为建筑、雕塑小品、盆栽植物等景观焦点的背景。铺装对整体空间比例尺度、色彩色调、风格质感都有影响。常用的庭院铺装材料主要有:砖石、沙石、木材、塑性材料。方式有普通铺装和花式铺装,有规律的铺装和随意性铺装等。庭院铺装效果主要体现在各材质肌理和色彩的变化组合,如人字纹或席纹铺装的青砖体现出典型中式风格,而粗粝褐红的仿古砖则凸显地中海或加州风格。

2.植物的形式美设计

庭院是人在别墅中最充分融入自然的空间,植物作用显得举足轻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体现出古人重视住宅中植物要素的传统。植物景观的形式美法则可通过形态、色彩和意境等方面营造。其形、色、质、味以及枝、叶、花、果都能服务于形式美。

常见的植物按形态可分为:绿篱、乔灌木、草坪、攀援植物、盆栽等;依据观赏重点可分为:观花、观果、观叶、观枝等。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美搭配,例如观花与观叶植物对比烘托,乔灌草的对比协调,乔木的韵律种植,绿篱的矮、中、高尺度与比例的配置,规则与自然式的均衡,水平与垂直绿化的节奏,“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色彩对比,高大乔木与别墅建筑的体量协调等。植物的色彩、形态与其他要素搭配也对别墅整体风格有重要影响。

3.水景观的形式美设计

水的形、态、声、势、意、韵能丰富空间环境,给人美的感受。庭院水景尺度普遍较小,利用水的流动性、静止性、可塑性等特点打造水景观。其形式美设计主要有(1)点景。一个喷泉,一座水池,或种植着睡莲的花盆都能成为视觉焦点,丰富空间节奏。(2)配景和纽带。水静成面,动而成线,能形成极强的节奏和韵律感。水的倒影可扩大景面产生虚实对比,动态水带与静态水面亦能相互

衬托。

4小品的形式美设计

庭院景观中的小品主要有:业主收藏的艺术品、纪念品、景观灯具、造景的小品、座椅、门窗、桥等,以及趣味休闲的设施,如烧烤台、秋千、吊床、健身设施等。任何一种小品或庭院设施,都被视为景观环境中的家具,要能体现业主的审美水平和独特个性,增强环境的归宿感。具有高度形式美感的小品能成为庭院环境的一件艺术品,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结语

篇9

关键词:户外广告;景观意识;整体性;个性化;场所体验

Abstract:Outdoor advertisement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moder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as well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usiness culture. Currently, outdoor advertising has influenced urban designing. The paper holds that landscape awarenes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outdoor advertising, which falls into integrity awareness, personalization awareness and field awareness. With landscape awareness, designers should take advantage of all valuable resources, employ natural landscape properly and display the role of design in space.

Key words:outdoor advertising; landscape awareness; integrity; personalization; field experience

户外广告,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成为现代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户外广告设计的研究,从专注其功能性、传播性到美学性、文化性,直至发展为现今设计的多元化特性,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对其认识的深入,也为我们提供了多角度研究的可能。在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种种现象表明,户外广告所面临的也是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处理其与景观环境关系的问题。

一、我国户外广告的景观现状

首先,户外广告作为一种景观实体,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户外广告作为现代景观系统中城市商业景观的代表,其形式上已超越了传统二维广告牌的形态,成为了一种空间上的视觉艺术,其内容也随着广告主的更换而不断变化,这使得户外广告成为城市景观系统中最为活跃的成员。

其次,户外广告作为景观元素,具有标志性特征。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的物质形态归纳为五种元素,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1]户外广告由于其多样化的特性以及其信息传播的需要往往成为吸引注意的视觉中心,所起到的标志性作用使人们对所处的场所有了新的认识。

近几年,我国户外广告铺天盖地的发展使得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影像密集,有人在互联网上发表了《谁污染了公共空间》一文,对户外广告提出了批判。当然,问题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城市建设很少把户外广告列入规划中来,户外广告业亟须整合等。从广告设计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设计者景观意识的薄弱是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了与环境的协调

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缺少对户外广告的规划,户外广告往往是后期添加到建筑或其他景观上的,如在建筑的立面或顶部安置广告牌,屡屡出现破坏建筑造型和结构的现象。孤立的添加式设计导致了户外广告与周围其他景观在形态、色彩及材质上的不协调。 

(二)削减了城市形象特色

每个城市的景观应当是由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形成的独具风格的景观。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里,由于户外广告表现形式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市形象的识别性。

(三)扰乱了景观的秩序

城市建筑所形成的“天际线”是现代城市景观的重要特点,混乱的建筑楼顶广告似乎“扯破”了城市的天空,优美的天际线荡然无存。另外,户外广告不适宜的比例和尺度关系,视觉信息过多过滥等也造成了景观秩序的混乱,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视觉负担。

(四)破坏了城市的生态景观

为了商业街户外广告亮化,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破坏城市的绿化;广告牌遮挡建筑物内的采光;在居住区设置夜间发光的户外广告造成光污染等,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户外广告设计中景观意识的体现

户外广告的发展显示其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地影响城市景观,形成了对城市景观的再创造,这二次创造的结果建立在专业人员有意识设计的基础上。

(一)整体性意识

“如果有人敲你的房门,你打开门让他进来,恰巧一阵风也随之吹入,回荡在房内,吹动了窗帘,同时引起更多的飘动,视觉很像这件事,得到的视觉效果经常要比预想的多。” 卡伦在《城市景观艺术》一书中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孤立的个体,人们在与某一户外广告产生视觉接触的时候,同时接受的是目视范围内所有景观的整体感觉和意象,每一个户外广告个体的表现牵动的是整个视觉链上所有要素,表现为在户外广告各视觉要素设计上,其具体方案应建立在实地环境的考察基础上。形态要素设计应参照包括户外广告所依附的媒体的形态、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自然景观形态等,例如巴黎街头建筑物上的Benetton广告,采用旗帜的形式,垂直于建筑立面,既保留了原建筑的完整性,又使得画面富于动感变化效果(图1)①。

色彩要素设计应本着适度对比、整体调和的原则,兼顾周围环境色彩及城市色彩规划要求。色彩作为“第一视觉”在维护景观视觉协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城市色彩的统一识别性是城市景观整体美的表现之一。欧洲一些国家十分重视城市的色彩规划,如巴黎出于对城市色彩的强制性保护,色彩管理部门规定限制建筑物二层以上设置店招和广告,即使有也要采用与建筑相类似的色彩;一些全球连锁机构的店招不惜被要求调整一部分企业标准色以适应城市景观的要求。 

“有机整体”和“相互协调”应是户外广告设计整体意识的基本原则,对可视范围内所有元素进行全局性把握,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证新的设计和原先的环境达成某种关联,维护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二)个性化意识

如果说整体性给城市带来了“可读”、“可感”的景观,那么个性化则是要求户外广告赋予城市景观吸引力,使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具有识别性。

城市的景观密集度大,环境相对拥挤,加之人类天生就对晦涩复杂平庸的事物有所排斥,不自觉地会过滤掉这样的视觉信息,况且人们通常是在行进中偶然的状态下接触到户外广告,因此户外广告从表现形式上应求简、求变、求新。首先造型要简洁流畅,画面中尽量避免需长时间阅读的文字信息,多采用直观完整的图形,避免复杂的图文编排。据调查,公交车身广告由于不停地处在流动中,以60%的消费者留意率遥遥领先于其他户外广告形式,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线。LED电子显示屏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也使户外广告呈现出多样的动态效果。户外广告的造型可以结合广告本身的内容采用异形、立体的甚至实物模型的形式(图2)[2]。

户外广告的个性化意识还体现在对当地的地域文化风格的表达和传递。在商品经济的社会状态下,户外广告对商业化、效益化、现代化的追逐极易形成急功近利的快餐式的设计样式,直接的后果就是景观个性特色的丧失。通常,城市的景观风格与其内在的文化性格应是统一的,这样才能获得对内的“自我认同”以及对外的“身份识别”。[3] 然而我国很多城市的户外广告设计没有重视这一点,如南京夫子庙地区,“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江南小品特色很浓,但与其相对应的户外广告却没能体现出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其实,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已根植于当地百姓的心中,内化为市民的一种文化心理和挥之不去的情结,在对本土文化资源的理解、提炼、重构和再创造基础上的户外广告设计才是真正深入人心、具有亲和力的,能够被认同和接纳的。

(三)场所体验

人们对景观含义的理解从单纯的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景色、景象到冲破了“观”的局限,强调人的场所体验。 场所注重人的需要和体验,在场所中景观与人、物、我一体。在对景观含义不断深化认识的同时,人们建造着寄托自身理想和愿望的生活场所,追求着天地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4]人能否在户外获得良好舒适的感觉取决于是否获得良好的场所感,现代户外广告的设计在对受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影响和重塑着人们的场所体验。体验是一个从感官到心理的过程,户外广告的尺度、色彩等有意识设计能够改变人的视觉体验,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运用于户外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户外的生活方式。当然,对场所是优化还是弄巧成拙完全取决于能否对视觉要素合理运用。对场所体验的关注体现在空间的尺度性把握,强调设计的人性化,尺度依赖于视觉作用,尺度感是人们生活中对外界环境和事物的感知标准之一,在户外广告设计中,通过一些视觉手法的运用,能够改善空间的状况,创造适宜的尺度感,给人更为理想的场所体验。例如位于南京的广州路和上海路交叉路口的某路牌广告就是一个通过户外广告改良空间的成功案例(图3)①。该广告牌所处的位置原本是一座小山丘,广告画面上设计了两个站在山顶拿着望远镜对望的人,人物大小远远超过了正常人的尺度,画面的远景是大海,广告牌主要的受众来自对面上海路下坡过程中的车辆和人群,当人们迎着广告牌而来的时候,感到视野开阔、心情舒畅,缓解了原先迎面的小山丘造成的压抑堵塞感。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广告画面中人物的超大尺度设计和人们对于大海的视觉经验给人造成了视错觉,从而起到了优化人们的场所体验的作用。

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活动方式,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三种方式。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的需求增多,渴望能够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人对外界的体验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将现代传媒定义为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延伸,印刷媒介诉诸人的视觉,是人眼睛的延伸;广播媒介诉诸人的听觉,是人耳朵的延伸。随着多种媒体形式的挖掘和科学技术的支持,融视、听、触各种感官综合体验于一体的户外广告形式成为可能。一些公共设施类如候车亭、电话亭,公交车广告以及可与人近距离接触的户外广告应充分发挥其特殊的媒介优势创造参与和互动的方式。

户外广告设计对人的场所体验的关注是颇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能够使户外广告得到人们的主动认同和接受,人们在户外广告所营造的场所内找到某种定位,减少陌生空间给人带来的无所适从,使人对场所产生归属感,人与景观真正融为一体。

三、景观意识下户外广告设计的发展途径

对一项具体的设计工作来说,掌握越多的设计资源就意味着完成的设计作品越趋向于成熟和完善。景观意识下户外广告创意设计的途径是积极有效地利用和开发环境中一切有价值的资源,适时适地借用环境要素,发挥视觉设计在空间中的能动作用。遵循“巧于因借”,体现了对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户外广告设计实际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内平面设计的范畴,而成为跨越平面和空间界限的预想和规划。[5]

由于户外广告和景观之间不可剥离的关系,以及随着人们对城市形象及城市空间质量关注的加强,当各种新技术与户外广告的视觉要素融为一体时,我们将会看到能不断地体现科技与艺术理想结合的新的景观形态;户外广告的盈利和功利色彩将被淡化,将会越来越重视公共精神,更加注重形象的树立,更多地体现隐藏在商业背后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梦想,体现其对社会生活非物质层面上的引导作用;从表现形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多样化和艺术性,“当设计逐渐朝着艺术靠拢时,它更能紧扣人们的心弦,成为发自个人内心并且震撼他人心灵的力量”[6];户外广告的创作设计及实施过程将积极而细心地体现环保的意识,维护城市生态景观的平衡发展。户外广告更换频率快,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也大,未来的户外广告设计如何体现景观的生态意识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问题。

四、结语

笔者立足于广告设计的角度,提出在户外广告设计中应具有景观意识,归纳为整体性意识、个性化意识和场所意识三个方面,即在充分考虑到对原建筑、景观维持和延续的前提下,把环境因素也列为激发设计创意和造型活动的主要资源之一,使设计过程建立在更为广阔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人的场所体验是评判户外广告优劣的新的标准之一。这不仅是广告设计学科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21世纪是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应立足于使户外广告朝着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城市户外生活质量的完善方向发展,体现出城市的气质、性格及内在精神,以求达到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使城市真正成为体现人们理想和期望的生活栖息地。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5 .

[2]ESCRITO POR SKEKU. Sony xplod car audio[EB/OL].(20060711)[20070312].criteriondg.info/wordpress/wp-content/themes/criterion/images/d_2565.jpg.

[3]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82.

[4]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14-17.

篇10

景观设计,是指风景与园林的规划设计,它的要素包括自然景观要素和人工景观要素。与规划、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景观,一般意义上,是指一定区域呈现的景象,即视觉效果。这种视觉效果反映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