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内旅游规划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内旅游规划案例

篇1

产业成长空间有利吸引外资

据了解,2007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上,境外资本对投身国内旅游业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本次旅洽会上,国(境)外投资商占总参会商家的30%以上,大大超过了以往两届,成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届旅洽会。在前两届的旅洽会上,就已经有不少的外资企业排兵布阵、争相抢入国内旅游市场。本届旅洽会上,有新加坡、美国、法国等国际投资基金组织以及来自日本、韩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名客商参会,寻觅投资项目。

据资料显示,目前外资投入我国旅游业每年有300亿元-400亿元人民币,占到我国旅游资本总量的25%左右,覆盖宾馆饭店、旅行社设立和景区点建设等诸多方面。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提出要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资金。这种开放的姿态推动了中国旅游资本市场的活跃,而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又为外资进入提供了契机。

专家分析,未来几年,我国旅游业持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团队、商务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10年,我国的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到8%。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势必将吸引更多的境外资本来中国“淘金”。

中国旅游投资的软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不断改进,操作方式与投资理念趋于成熟,以及政府服务水平的提高,也都吸引着大量外资进入我国旅游产业。

外资旅行社介入国内游

以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旅行社而著称的日本JTB集团董事长吉村久夫表示,今后在中国主要经营业务,除以日本为中心的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外,中国国内旅游的策划、销售也将是集团的主要事业之一。

“对于中国的国内游市场,我们目前仍在研究,具体操作方向不便透露。”佳天美副总经理刘厚彬表示,“针对游客的喜好,我们可能推出一些从机场接送、酒店房间到旅游地点,甚至用餐饭店完全透明的旅游产品”。

“与国内旅行社相比,外资旅行社的管理方式、运作模式等方面可能更加先进。”中青旅国内旅游公司标准产品中心副总经理杨晓梅介绍,“从整体来看,国内旅行社推出的国内游产品中,中低档线路占据了较大比例。外资旅行社很可能从这个点做突破,用一些特别高端的产品来与国内旅行社抗衡。”但是,杨晓梅认为,外资旅行社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不会对国内旅行社造成很大的影响。“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在游客中有很强的品牌认知度。从与各种供应商、资源方的合作来说,也已经是多年的老伙伴了,与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旅行社相比,在价格和合作方面的配合程度会更好。”

外资投身旅游产业的分布图

从外资来源地看,目前,我国内地旅游业的外资主要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地区、美国和英国居于投资额排名前三位,分别占旅游业外方出资总额的50%、11%和9%。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来看,我国旅游业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东部地区,其中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吸引的外资,分别占旅游业合同外资总额的27%、12%、11%和10%,其他省份分布比较零散。

从旅游业重大外资项目看,2006年中国旅游业服务领域共利用外商投资项目212个,其中外商大型投资项目有40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4.0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4亿美元。

2007年以来,境外直接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力量,正在快速兴起。据统计,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共投资129个案例,整体投资规模达129.73亿美元,为亚洲之冠。不难预见,投资基金的将成为旅游投资的新趋向。

从整体而言,外资投入中国旅游业继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国家旅游局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将建设的旅游项目共12697个,总投资17834.2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达到1385.61亿元。

政府“有形之手”不可或缺

外资进入对于我国旅游产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专家指出,以市场方式实行资本运作,往往会因利益驱动而急功近利,产生企求快速回报的现象。另外,由于外来投资商对中国市场及当地的资源、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区域性旅游产品和功能布局定位不够准确,导致项目的规划不够系统和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破坏原有生态和人文资源的情况。因此,在引入外资开发旅游业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历史建筑等,应成为预先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重点产业”或“优先发展产业”。

篇2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篇3

近十几年来,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中国旅游业五年的总收入达到6万亿,旅游业五年的接待总量达94亿人次;2011年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消费需求的旺盛、尤其是体验式旅游消费需求的旺盛,促使旅游开发逐渐从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

同时催生了旅游开发与房地产的结合,如西安曲江新区、深圳华侨城等都是这方面开发的代表。旅游开发的持续升温,也暴露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本文将以济南蟠龙山旅游开发为例,阐述TOLD理论的应用。

二、TOLD模式简介

TOLD模式(Tourism—oriented Land Development),即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在一片相当大规模的地区范围内,以旅游开发为先导和主要功能方向,并结合房地产产品、户外运动产品、商务会展产品及其他更多业态进行规划建设的土地综合发展模式”[1]。该理论由吴必虎,徐小波(2010年)提出。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从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发展、主题塑造、市场开发等方面,为旅游学界的理论研究以及政府、开发商的开发应用都提供了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支持,对未来旅游开发与地产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TOLD模式主要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旅游休闲度假传统和习惯和旅游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难建设专业、独立的旅游度假目的地。目前适合中国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在城市周边结合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度假综合体。TOLD模式的主要表现有:主题突出,产品多样并有针对性,模式有复制可能性;强调娱乐功能,房地产开发作保障;资金需求量大,先进入者占先机。

三、基于TOLD模式的蟠龙山旅游开发模式

(一)蟠龙山概况

蟠龙山位于济南东郊,距市区14公里,处于济南东部产业带的中心区域,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蟠龙山属于泰沂山脉,其间沟壑纵横、怪石林立,并有罕见的空山石灰岩洞等地质景观,植物覆盖率90%以上、生物物种丰富。人文景观方面,有位于龙洞中、始建于北魏的佛隐寺,李清照故居以及众多民间传说等。蟠龙山开发将在蟠龙山森林公园基础上进行,围绕森林旅游主题进行。

(二)蟠龙山旅游开发模式

1、管理与经营模式

蟠龙山由山东万丽置业有限公司进行开发,由地方政府和林业相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2、定位

(1)开发战略定位

区位战略方面:立足于建设服务当地的特色森林休闲区,并使之融入全省旅游的范畴之内;差异化战略方面:突出森林休闲旅游的运动特色以及浪漫自然体验特色,实施与周边其他景区差异化经营的战略;生态化战略方面:将旅游区的发展根植于生态保护,打造旅游区的生态示范功能;可持续战略:项目立足于长期的发展,不盲目进行开发,尊重蟠龙山的土地与自然环境。

(2)、规划项目定位

森林旅游运动化、休闲度假浪漫化、景观建设生态化。

3、产品组合

蟠龙山旅游开发以森林旅游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打造不同的体验产品。

四、森林观光产品

主要有山地系列、山地体验系列和山地运动系列。

山地观光系列包括森林走廊、百鸟清音谷、峰顶瞭望台、森林探险等。

(2)森林体验产品

包括开心农场、北药园、森林亲子乐园等。

(3)山地运动产品

包括攀岩区、山地自行车赛道和山地徒步运动路线等,这些都结合俱乐部和相关赛事进行推广,如酷石攀岩俱乐部、蟠龙山徒步大赛等。通过俱乐部和赛事活动营销提升知名度、增加旅游功能的辐射力。同时这些活动也为普通游客提供体验机会,使产品同时服务于专业人士、业余爱好者和体验群体。山地运动系列是蟠龙山主要推出的旅游特色产品之一。

(4)度假产品

度假产品覆盖休闲、政务、商务和教育等度假内容。其中,彩石聚落以原生态的村落组合及建设形式构成私密、惬意的度假空间;中心酒店是一个融入山林意向的现代综合度假体,可以在此中享受多种度假产品体验;此外还有山林会所区、岩石水疗馆和VIP运动俱乐部等产品。

蟠龙山还在积极争取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建立植物或地质科研基地(站)、与中小学合作青少年科普基地、与宗教机构合作建立佛隐寺佛教研究基地,希望通过与教育研究机构合作,使教育活动与蟠龙山度假活动相结合,藉此延伸蟠龙山的品牌价值。

(5)文化产品

主要包括龙洞祈福区、清照纪念园、艺术家部落等。

五、结论

蟠龙山开发面积远小于华侨城等项目,因此产品的规模、丰富度等方面会产生差距,但其开发的基本理念和所应用的模式,也依然是基本遵循TOLD理论来进行的。同时,蟠龙山生态现状良好并有居民居住,因此如何解决政府、开发商与环境保护以及开发地社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是蟠龙山未来开发中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徐小波.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开发(TOLD):一种旅游—地产模式[J].旅游学刊,2010,25(8):34—38.

[2]杨小兰,盛永利,刘君编.TOLD模式:引爆中国旅游地产[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

[3]Gerald E. Picolla.Tourism in Asia and the Pacific[J].Tourism Management,1987,8(2):137—139.

[4]Hamira Zamani-Farahani,Ghazali Musa. Resident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 towards tourism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Masooleh, Ira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 1233-1236.

[5]Antonio. P R; Jan van der Borg. Planning considerations for cult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four European citi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23):631-637.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篇4

随着经济和国力的持续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物质上的极大满足促使人们开始学会享受精神上的释放与满足,并且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与日渐加大的生活压力,老百姓更加愿意在旅游上花费精力和金钱,旅游业显然将会变成新世纪的最热门产业,拥有深厚的发展潜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中国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最有活力的旅游市场的其中之一,而相关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增强市场竞争力。机遇与困难并存。因此,中职院校更应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的旅游人才的需求来看,致力于深化旅游管理教育,培养新型的、合格的旅游人才,促使旅游市场的快速拓展。

二、现阶段旅游管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首先,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环境,部分院校缺乏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实习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的认识,一味的将旅游管理教育看作一般的文科专业,让学生随便找个实习单位见习就当是结束了实践学习课程。然后,不合理的课程,使得学生不能全面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而使学生无法根据市场的需求对未来工作方向选择进行科学的选择与规划。科学的课程设置可以展现专业的特色体系,平衡课程教学与实践实习占教育全程的比重,只有科学的设置课程才可以充分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但是事实却是:大部分中职院校旅游管理课程老套不够创新,与市场的需求脱节,不了解市场需要怎样的人才,不知道该怎么样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市场需求不断,但毕业生难以就业的矛盾局面。

(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院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水平来决定了旅游管理教育工作的成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很多中职院校旅游管理教育的质量依然比较低下,使得旅游管理教育的质量也是不尽人意。首先,旅游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很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相关专业都有一定的交叉重叠,正因为这样,想要提升国内旅游业的竞争力,各方面专业人员的储备和系统的图书资料和硬件设备、稳定的教学实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在中职院校的各种资源十分匮乏。然后,旅游专业教师数目的增长依旧无法满足中职院校对于旅游管理师资力量的需求,在教育产业化的时代背景的促动下,部分高校仅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而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缺乏资深的专业导师,甚至滥竽充数,随便找个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授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真正的成为市场所需求的专业性人才。

(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事实来看,还存在着一个十分显著的矛盾就是,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原因之一就是,部分高校是专业教育的同时忽略了对道德素质的教育,旅游服务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素质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着其道德标准,而旅游面向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与文明程度。就现阶段而言,要想持续稳步的发展旅游事业,高校必须加强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提升专业学员的道德素质,培养出一批专业素养过硬,道德素质高的专业人才。然而现在的一些职院仅仅是传输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生活文明习惯不加以约束,以及缺乏对于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视。

三、发展和创新旅游管理教育的对策

当前,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旅游管理人员可以使我国在这个大的竞争舞台上占据相当重要的分量。然而,国内旅游管理教育事业的相对薄弱,使得我国在这一舞台的没有太过突出的表现。所以,大力发展国内旅游管理教育,改革创新原有的教育体制,完善各类相关教育设施,致力于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育理念。对于开设了教育管理专业的中职院校,要积极完善教育理念,针对于思想教育,学院应大力拓展创新,不能继续传统的被动式的教育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以实践为手段,在基本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将科学研究、理论知识、实习见习相结合,形成自己所独有的教育体系。把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等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院校要建立良好的校内外学习实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实践锻炼能力,将科研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真正的获得各项职业技能。同时,学院还要与各类旅游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旅游行业的最新动态,并且将这些新的问题,新的动态纳入教学内容。开展实例案例分析,这样对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锻炼学生的应用应变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二)聘请专业资深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师资水平严重限制了院校旅游管理教育的发展,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拓创新教育事业的重要前提。因此,学院应加强旅游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舍弃随意找些相关专业教师滥竽充数的做法,院校应该支持部分教师去其他旅游管理教育相对发达、经验丰富的院校进修。聘请一些旅游管理教育的资深专家定期进行专业讲座,学校应积极开展针对于老师专业知识的考核。只有在师资队伍整体得到提升之后,旅游管理教育事业才能得到更为快速的发展。完善的师资结构,是推动教育事业开拓创新的前提。

(三)创新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新型的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旅游管理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院校要与旅游业人力资源部时刻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掌握旅游业的最新动态,了解旅游业的各个岗位的职能分布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依此作为编制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依据。这才能培养出最新型的旅游管理业的相关人才。学校随时关注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业,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多元化管理的综合性性人才。除此之外,院校应开展专业知识与道德基础相结合的课程学习,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不仅仅反应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更是代表了中国旅游业的门面,所以提升这类专业人才的道德素质就变得尤为重要。

四、结束语

篇5

朱万峰:“三山五园”,是明清皇家宫苑园林文化的集大成,见证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从海淀区来讲,它是海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北京市来讲,它是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辉煌最璀璨的历史,确实是北京的“文化绿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从全国来讲,“三山五园”内涵深厚,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两个封建朝代的政治文化缩影,诠释了中国近现代史的进程,是中国皇朝文化的一块高地。从国际角度分析,“三山五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古国的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所以,保护好、规划好、建设好“三山五园”,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中关村》:在发展“三山五园”旅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朱万峰:“三山五园”当然应该好好地发展旅游,因为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那就要热情接受游客的瞻仰和感知、体会,传承文化精髓。但是“三山五园”的规划更应该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历史文化积淀是旅游开发的灵魂。一定要把握好适度原则,要有严格的规范和立法,不要因为旅游项目的进入而破坏“三山五园”原有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在对“三山五园”景区规划时,要划分历史文化保护核心区、缓冲区、游览区、接待区等。在开发旅游的全过程中,从总体规划时就应根据资源状况,进行科学估算载客能力,建设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之体现人与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永久和谐。

《中关村》:对于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您有什么创意?

朱万峰:“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亮起来、活起来”,“创意点亮旅游”是这几年我对国内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议。

一是用创意再现辉煌。“三山五园”,从当代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好好利用海淀区的人才优势,积极依靠科技力量、创意的魅力,来丰富“三山五园”的内涵,用创意再现“三山五园”往昔的辉煌等。

二是强化旅游休闲功能。“三山五园”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园在城中、城在园中,且生态及文化资源禀赋非常高,是疲惫的城市人休闲生活的向往。如何利用这个优势提升“三山五园”的现代旅游价值,建议可以考虑完善两种业态:慢生活综合体和养生旅游综合体。

慢生活综合体:慢生活是现代人们生理心理最重要的一种需求,讲究慢饮慢食、慢步慢游、慢声细语等,“慢生活综合体”就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打造相应慢生活业态,作为城市休闲配套。“三山五园慢生活综合体”就是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化氛围,营造国内典型的慢生活街区、慢文化园区、慢旅游景区等。

养生旅游综合体:以养生养老服务为核心,体现“三山五园”的生态养生与“文化绿肺”养生理念的和谐统一。满足旅游者康体、乐活、智慧、快乐的全面要求,配套居住、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据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人,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我们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所认知的疗养概念,而是要创造适用于大部分亚健康人群的一种养生理念。“三山五园养生旅游综合体”主要突出“山水养身、文化养神”的高品质养生养老休闲方式。

《中关村》:现在各种旅游文化节很热,但是缺乏新意,您认为香山红叶节的效果如何?有哪些改善之处?

朱万峰:“香山红叶”的确已经成为了北京的一张旅游名片,自1989年开始举办香山红叶节,今年是第24届。据我所知,每届的红叶节,除了观赏红叶,还推出登山比赛、文艺演出、写诗作画、音乐茶座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以及插花艺术作品展、果实盆景展和奇石艺术展等。可谓活动多样,丰富了游赏内容,充实了旅游过程。但是,它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是品牌国际化问题。虽然香山红叶节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北京市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但与国际性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西班牙的奔牛节、日本的樱花节、青岛的啤酒节等,这主要是从国际化意识与节庆产品创意上下功夫。

二是拉长节庆产业链问题。创意一定的长效产品,调节淡旺季旅游市场的需求,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对“香山红叶”要分重点的阐释“香山”与“红叶”关系,以“红叶为媒”传递四季香山的品牌内涵。

《中关村》:在“三山五园”中,除了香山、颐和园、圆明园名气较大,其他几处文化景区(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应该如何提升知名度?

朱万峰:的确,游客对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景区知晓不多,从营销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傍名牌”,进行“三山五园”的打包整合营销。

《中关村》:结合您以往策划过的经典案例,“三山五园”应该如何打包整合营销?

朱万峰:国内旅游市场“傍名牌”打包营销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一句“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毗邻的“太极湖景区”短时间就火了;开封“清明上河园”与周边“天波杨府”等几个小景区打包升了5A,带活了小景区旅游发展;“张家界”带出了“袁家界”;“西湖”延伸了“瘦西湖”等等。

“三山五园”的整体打包策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只是提一些建议。

首先,强调“整合品牌”,完善“三山五园”品牌体系(例如有共同的LOGO等)、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品牌营销体系,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品牌营销,在市场中打出“三山五园”品牌的号召力,树立来北京必游“三山五园”的习惯意识。

其次,“整合产品”,规划“三山五园”旅游产品,推出“三山五园”精品旅游线路,设计“三山五园”粘连度比较高的旅游项目,不游完“三山五园”就找不到答案,给游客留下想像空间,留下一些遗憾。

再次,“整合营销”,成立“三山五园”旅游营销联盟,定期举办“三山五园”皇家旅游节、论坛等节庆活动。同时,“三山五园”虽然资源类型相似,但也要推出各自的特色产品,针对需求市场,达到互补合作的效果。也可以尝试推广“三山五园”旅游年卡等。

链接:朱万峰简介

篇6

关键词:旅游规划;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价值维度

世界银行定义欠发达地区为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不仅包括那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地区,还有许多相对贫困的地区[1]。刘进宝、王艳华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由于机会丧失、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的发展缓慢或停滞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低下的生产率、低下的生活水平、大量劳动力不得其用、对农业生产和初级农产品的高度依赖、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特征[2]。文红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相对于其他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程度更高,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3]。

一、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的困惑

(一)资金瓶颈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本区内企业规模竞争力不足、居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地区旅游投资不足。其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大环境营造等都缺乏相应力度的配套开发,使地区旅游可进入性、接待能力、服务质量都难以提高。这种结果反过来又限制了地区旅游发展,失去了发展机会的地区,经济、企业和居民收入得不到增加,又造成贫者更贫的后果,这就是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二)体制问题

欠发达地区,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健全,往往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因此在规划中必须要考虑以后具体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部门协调和产业管理问题。另外,在现有体制下,地区产业开发获得的成绩也是衡量地区政府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由于旅游业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在现有基层干部较短任期制度下,往往难见明显效益,因而增加了干部决策风险,影响干部政绩[4],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绩的矛盾造成基层决策者对旅游规划不能完整落实。

(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道路可进入性差,通讯不畅,水电供给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只局限于旅游开发区内实施,这就会使旅游规划的实施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促进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目标,最终,由于旅游区域内外的发展机会差异,将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造成贫富不均,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四)开发模式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开发模式是关系到旅游区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内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开发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而决定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同时还要负担贫困人口的财政支出,造成政府对旅游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最后由于财力问题造成旅游开发搁浅。另外,欠发达地区的长期封闭,思想观念落后、地区管理体制落后,政府角色和市场作用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

(一)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投资要采取梯级投资战略。在初期阶段,旅游投资的能力有限,投资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完善,开发以投资少、回收快为主的项目。在中期阶段,致力于中低档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转型,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远期规划阶段,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基于先前阶段的资本积累,要强化地区旅游形象,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在融资方面,首先,创新融资手段,扩展招商思路。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和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手段,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网络。其次,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革除融资弊端和不合理的招商政策,并且改革资本管理机制。

(二)利益主体多边化

在旅游规划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在规划中明确旅游业的利益主体,美国学者弗瑞曼(Free-man)把(一个组织的)利益主体定义为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5]。旅游地开发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周边竞争者。在规划过程中,要以利益主体多边化为原则,既要从空间上处理好各方利益,又要从时间上谋取区域长久发展。

篇7

关键词 古镇旅游;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延伸;互动;差异与冲突;平衡

如今,城市旅游逐渐向乡村旅游延伸,这是旅游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国家和政府业已意识到这一点,正在为乡村和小城镇旅游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时值乡村旅游发展之大好时机,各类古镇的旅游开发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是全国众多古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四川其他文化资源一样,四川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资源丰富而且极具地方特色,拥有众多省内外甚至国际知名的文物和历史遗址。四川本身就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2000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其旅游以强劲的势头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四川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其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一方面正在全省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发挥出其重要作用,一方面又面临着形形的问题与考验。针对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笔者认为要作好四川历史文化名镇的旅游开发工作,应首先明确和处理好几个问题。

一、名镇旅游是都市旅游的延伸

从社会功能和使用功能看,“镇”即“小城市”,古镇旅游从属于城市旅游范畴。在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城市周边地区逐渐成为市民近程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这一地域范围内旅游投资、旅游就业、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异常迅猛,形成游憩设施密集的环城游憩带。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分别属于川内几大区域旅游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范围,或处于其都市旅游圈,是成都、绵阳、广元等重点城市都市旅游的延伸。国内旅游业正在经历由大城市到小城镇,由知名景点到一般景点的转变。就四川而言,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众多极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是重点城市旅游资源的有利补充,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关系到当地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川内重点旅游城市旅游业深度发展。任何一个名镇都不能独立于其所依附的旅游中心城市(或旅游集散地)独立发展旅游业。旅游中心城市是名镇旅游的支撑点。根据旅游者进行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旅游者一般不会远离闹市,到名镇进行专项旅游。他们对名镇的旅游活动,是其对旅游中心城市或旅游集散地旅游景点(景区)的附属活动,即大多数旅游者不会将名镇作为唯一旅游目的地。名镇旅游很难作为独立的旅游项目存在。名镇旅游的发展必然依附城市旅游,其旅游景观只有作为旅游中心城市或旅游集散地“旅游圈景观”,才能在旅游业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找到自身旅游发展道路。举一个简单例子:外来旅游者不会因为纯粹渴望黄龙溪古镇风光而前来成都旅游。通常状况下,他们以成都为中转站进行其他旅游活动,而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考虑游览黄龙溪古镇。同理,大多数外来旅游者到李庄的旅游活动,也只是对宜宾(蜀南竹海)旅游的补充或附属行为。

二、名镇旅游是其历史文化资源与人居环境的互动

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就是其历史文化资源与人居环境互动,从而引发旅游吸引力而带来的旅游活动。名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依托当地人居环境表现出来;当地独特的人居环境是历史文化传统的物质体现。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开发名镇旅游业,就是开发外在表现为现有人居环境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就是说,在开发名镇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处理好文化资源与人居环境的互动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保护名镇并不是单纯地保护几座固定的古建筑。保护名镇还必须涉及当地相应的街区和人居环境,进行综合保护。人居环境包括小城镇规划与生态环境。在对名镇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时,只有注意保持小城镇原有规划(划定古迹保护区,保留老式民居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意识),维持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该镇历史文化传统得以完美体现。同时,也只有在对名镇人居环境的改造过程中注重其历史文化内涵的体现,才能保证这种改造的生命力。另外,名镇居民是否迁出及迁出人数的多少一直以来都是阻扰名镇保护和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巨大问题。名镇文化资源包括当地特殊的民风民俗,一旦将镇内居民全部迁出,那些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资源将无法呈现于游客面前,名镇自身活力下降;而不迁出镇内居民,又会为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带来很多问题,居民自身的生活水平也无法提高。名镇旅游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计算、分析当地旅游容量(主要包括合理容量和心理容量),参照周庄、大理、丽江等相似资源类型的成功案例,提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解决方案。如犍为罗城古镇的规划中提出的将旧城改造为服务型场所的方案就是向丽江等地学习的结果。该名镇拟将旧城大部分居民迁出,只留部分居民对其中服务项目进行经营,达到既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又保护当地人居环境的目的。

三、名镇旅游开发首先应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传统了,它逐步上升到一个较高层次,即从习俗的表层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显示出思维方式、思维模式、意识、观念等对社会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继承于过去,受制于现代文化,又从现代文化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现代文化无法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不得不依赖传统文化的力量继续发展;而其在自身发展过程的一定阶段又不得不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地连在一起。所以,我们在研究四川历史文化名镇旅游业开发问题时,一方面必须强调遵循传统文化的脉络,关注传统文化的演进;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关注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名镇的文化(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迷信的东西)均是传统文化;而旅游却是现代的旅游,它要求现代化的生活和服务。名镇居民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名镇不可能因为开发旅游而使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政府不可能要求居民吃、住条件保持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也不可能制止当地居民身着现代摩登服饰。名镇只能保留当地一部分民俗,而在食、穿等方面顺应现代化的改造。现在很多古镇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采取表演的形式再现当地古老民俗。历史文化名镇的传统文化却不一定适合这样的保留方式。保存名镇历史文化的传统性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古。在名镇旅游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只有既把握文化的传统性,又把握住其时代特征,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妥善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才能对名镇旅游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动作用。如孝泉传统孝文化的开发,要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调和,必须选择其中“尊敬老人”“赡养老人”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的内容,舍弃其中封建迷信残余思想。

四、名镇旅游开发要注意保持景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

篇8

【关键词】旅游从业人员 外语能力 现状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1-0110-03

外语能力是旅游从业人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交际技能,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认识到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别是外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外语整体水平并不高,不能完全满足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具备较强外语能力从业人员的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探讨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策略。

一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外语人才需求分析

1.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充盈,国内旅游市场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同时,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同时,我国与世界各国包括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24个国家签署了互免或者简化签证手续的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两国居民出境旅游更为便利,出境旅游的意愿也更为强烈。在国际旅游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实行免签免税制度等刺激旅游市场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根据世界旅游组织进行的一项研究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待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同时2020年出境人数将达到1亿。此外,我国酒店品牌的蓬勃发展也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旅游业发展下的外语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在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旅游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供不应求。同时,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旅游类专业人才大多数是以服务性人才为主,而旅游企业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国际旅游人才却较少。随着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建设,培养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旅游类人才,但这仍然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目前旅游行业最缺的是高端管理人才、优质人才和国际旅游人才。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体现在人才的数量上,而且体现在人才的质量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有一批能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等的人才。此外,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的发展,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近年来,各省份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励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外语能力培训,并积极为教育行业培养国际旅游类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 旅游业快速发展下的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现状分析

旅游业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从业人员在外语应用能力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从业人员外语基本交际能力不高

目前,旅游从业人员中大多数是来自高等院校和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外语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旅游外语专业学生进行过相对比较系统的外语理论学习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外,其他旅游类专业大多将外语课程作为附属课程或选修课程来开设。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大多数毕业生外语交际能力普遍不高。他们在校期间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备考四六级或外语理论课程学习上,而忽视了外语交际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造成了许多学生不会正确使用外语进行交际,不能够有效地阅读外文书籍,无法与国外游客进行正常的沟通,丧失了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重要功能。

2.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意识较淡薄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文化离不开语言,理解语言也离不开文化。对旅游从业者而言,要学好外语这门技能,必须熟悉外语国家的文化。但是,目前多数旅游从业人员在接受外语学习时缺乏文化的积累。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旅游企业的重要出路,而这一过程必然会产生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企业能否解决好文化冲突问题,关系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对企业的竞争力会产生直接影响。此外,由于从业者跨文化交际意识淡薄,造成业务工作过程中出现沟通分歧等问题。

3.从业人员的外语专业知识不过硬

旅游从业人员对外语专业知识的学多是在校阶段,从业之后很少接受外语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外语能力与专业知识学习之间存在脱节,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很多从业者均通过了国家四六级外语考试,但在从业中遇到一些英文信函的撰写、书籍或资料的阅读整理等便犯了难。在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从业人员如果不具备过硬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势必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影响。

4.从业人员的外语知识更新比较慢

从目前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外语知识更新方面来看,普遍存在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单一的情况。虽然旅游企业一再强调旅游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但是接受培训的人数较少、培训内容更新较慢等直接影响到旅游从业人员外语水平的提升。

总之,目前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内旅游市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客观要求。因此,旅游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提升策略

1.旅游企业转变观念,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投入

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旅游企业必须转变观念,明确提升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重要性。旅游企业应当着眼酒店的发展和未来,把培训视为长期的、持效的战略,加大从业人员外语培训方面的投入。正如著名的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所言:“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投率最高的投资。”对旅游企业而言,增加从业人员外语培训层面的成本投入是一项具有高回报率的投资。

同时,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树立起培育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意识的正确观念。旅游从业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度,了解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和习俗。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过程。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具备自觉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移情,具有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旅游企业相关业务的更好开展。

2.从业人员应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名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应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其中,知识的积累不能仅仅限于旅游类相关知识,应广泛涉及外语类知识、外语文化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等。旅游从业者要想与国外游客进行正常的交流,必须了解外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必须能够在对外交往中准确地把握交谈对象的价值观念、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等。只有这样才会实现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才会减少文化障碍和文化休克。此外,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强化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同时,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明确当前国内外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旅游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进行充电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积累外语文化知识,锻炼外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3.依据旅游从业人员岗位需求,采取灵活的外语培训

开展外语培训是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应从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和授课方式三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把握员工的培训需求,明确外语培训的主要内容。依据旅游企业员工的外语能力需求和当前的外语能力现状,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提升培训的有效性,使培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岗位的不同,分别制订对应的外语词汇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应的外语培训。对旅游企业而言,有必要在进行培训之前,对员工的外语培训需求和岗位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各自的水平进行分级培训。也可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叉培训,使旅游从业人员可以成为多面手。此外,培训内容要及时更新,强调语言的适用性等,确保旅游从业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正确地使用外语来开展旅游相关工作。

二是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旅游企业应在淡季时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在培训方式选择上,可以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内部培训主要是在企业内部,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外语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内部培训活动。外部培训则主要是与一些专业性的外语培训机构或者高校进行产学合作,把优秀员工送到这些机构进行专门的外语培训。应进行滚动式培训,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培训进修。通过与专业性公司和高校的合作,建立旅游从业人员外语培训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三是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在旅游企业开展外语培训时,可以引入情景式、案例式或者角色扮演等授课方式。授课中注重采用内容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语言环境声像、图文并茂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来充分调动听觉、视觉等感官的活动,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这样既节省了酒店的培训资金成本,也提升了培训效果,更可贵的是员工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得到了培养。此外,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可以增进双边互动,提升培训的效果。

4.加强培训的监督与管理,完善激励机制

旅游企业开展外语培训的目的在于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企业发展。因此,在外语培训结束之后,旅游企业应针对参与外语培训的旅游从业人员进行集中考核,综合反映外语培训的结果。旅游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培训监督,建立科学的外语培训效果考核标准使原本较难量化的培训效果与绩效评估相挂钩。另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针对外语培训结果的评估方法,例如引入比较评估法、个案评估法、问卷评估法等。此外,也可以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对从业人员参与外语培训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具体而言,可以参考员工的工作效率、顾客的投诉率、员工的过失率等指标,也可以将这些作为加薪、晋升或外派培训的重要依据。

此外,应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积极性和参与外语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应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奖励培训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员工,也可以通过加薪、发放奖金、公费旅游甚至外派培训等方式加以激励。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提升员工自主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学习、主动使用外语进行沟通的习惯,从根本上培育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提升外语能力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刘艳芳.湖北省旅游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75~78

[2]俞萍.旅游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4):92~99

[3]卢洋.外贸从业人员英语语用能力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96~97

篇9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市场区位;客源市场;区域空间组织模式;旅游中心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42-06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1]。许多省市已经把旅游业作为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或者支柱产业。但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因此,如何合理组织客源地旅游者进入目的地显得尤为重要。四川、河北、安徽等省份在“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均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空间布局及旅游中心城市,同时,不同省市旅游中心城市有数量和等级上的差异。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的外在表现,受市场区位的影响,不同省份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存在差异,对应着不同省份的旅游中心城市的建设存在差异,对旅游市场区位和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二者关系的阐述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旅游空间组织研究是建立在地理学基础上的旅游研究,是一区域内旅游空间要素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在研究过程中侧重研究区域内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目的地和集散地之间、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2]。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包括旅游中心地、旅游空间结构、旅游流等内容:(1)旅游中心地研究方面。中心地理论是旅游中心地研究的基础,Margaret应用中心地理论解释体育旅游带动目的地经济发展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3];Wen-Tai阐释了最优城市层次这种动态规划城市中心地的方法[4];柴彦威指出旅游中心地是能够面向城镇区域内的旅游吸引物或者城镇外的旅游者提供一定强度的旅游交通、接待、信息、管理等对外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5];李玲等分析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结构现状以及优化解决措施[6];朱清晓等提出河南的旅游业发展需要建立中心地,依托中心地的强力支撑[7];何调霞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27个主要旅游城市进行分析[8]。(2)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方面。吴泓基于共生理论提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研究[9];陆大道提出空间结构组织中的“点-轴模式”,利用这一理论指导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空间结构构建[10];汪宇明利用“中心-边缘”理论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系统的认知模式及应用[11];吴必虎对中国城市居民出游行为进行的规律性总结[12]。(3)旅游流研究方面。国外的旅游流研究侧重于旅游流空间结构、演化以及空间影响方面[13] ,M. Dolores运用GIS和ESDA技术分析旅游流和对当地居民住宿的影响大小[14];Christian对国际游客进入南非市场的旅游流进行研究[15];Lew 通过对路线空间模式的分析阐明旅游地在不同模式路线中的作用[16]。国内分析则侧重旅游流动特征和分布规律。赵伟采用年季变动指数等研究福建省入境旅游流的时间结构[17];刘法建运用QAP分析模型对相关矩阵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入境旅游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其动因[18];吴俊峰等对旅游流距离衰减现象的研究得到高斯分布型和指数分布型是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基本类型的结论;钟士恩等在对旅游流的理论分析中总结了圈层结构理论、中心边缘理论、空间扩散理论等[19]。

目前,国内对区域分析多从个案分析、模型解释角度出发,而基于旅游市场区位的视角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试图将国内主要市场区位和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进行归纳,并阐释其中的对应关系。

一、目的地市场区位分析

市场区位是指目的地与目的地所接待的客源市场来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就全国整体客源地市场分布来看,章锦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旅游扩散场的地域结构呈东高、中次之、西低的阶梯状格局[20]。旅游目的地的层次具有多样性,本文研究将旅游目的地确定为“省域”层面。不同旅游目的地会吸引来自不同旅游客源地的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客源地也同样具有多样性,将其主导客源地作为本文旅游客源地的分析依据,其主要有远距离跨省旅游、中距离邻省旅游、近距省内旅游三种类型。根据目的地与主导客源地省份间关系,将目的地市场区位划分为远距离跨省旅游的分离型市场区位、中距离邻省旅游的相邻型市场区位、近距离省内旅游的重合型市场区位。

(一)分离型市场区位

分离型市场区位是指目的地与主导客源地二者间为跨省份的的市场区位类型。目的地旅游的国内客源市场地区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往往在旅游客源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西部地区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对东部市场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一格局属于典型的分离型市场区位。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位于我国的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国五大旅游集聚场之一)。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其旅游者本地所占的比重较低,为35.25%[21],其旅游对外省份的依赖性比较大。根据上述得到的4个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结论得知,云南省的旅游外来客源市场距离比较远。因此,云南省属于分离型市场区位。

(二)相邻型市场区位

相邻型市场区位是指目的地与主导客源地二者间为相邻省份的市场区位类型。安徽位于我国东部,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山东省相邻近。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安徽省旅游的市场区位优势凸显。首先,安徽省紧邻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旅游需求十分旺盛;其次,安徽省毗邻湖北、河南、江西等地区,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城市群经济不断发展,成为支撑安徽省旅游发展重要的潜在旅游客源市场。安徽省的主要客源市场来源与其相邻的省份地区,故安徽省符合相邻型市场区位。

(三)重合型市场区位

重合型市场区位是指目的地与主导客源地二者为同一省份的市场区位类型。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旅游的国内客源从总体上来看主要来自于华东六省一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上海市),在对客源市场进行进一步划分,浙江省一级客源市场为浙江省本省市场。浙江省位于长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为重要的客源市场,加之浙江省各省市间地理距离近、交通极为便捷、经济交流紧密、文化差异小等,使得浙江省的省内旅游得到推动和发展。根据浙江省旅游局的旅游统计数据,2013年和2014年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分布浙江本省所占的比重分别达到50.2%和47.7%,浙江省的主要客源市场来源于其本省地区。所以,本文认为浙江省为重合型市场区位。

二、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

空间组织模式是指以三维实体空间作为系统整体,为了达到某一组织目标,各空间组织要素之间形成组合方式中所蕴含的规律[22]。据此,将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定义为以区域旅游空间作为系统整体,为了更好地发展区域旅游,区域旅游空间组织要素之间形成的组合方式所蕴含的规律,分析旅游者到达区域内部后在区域内各点流动所形成的的一般性模式。根据定义,将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分为以下三种典型模式。

(一)单一中心模式

不同旅游者在进入区域内通常选择某一中心城市,然后再通过该城市的区域内交通到达区域内其他旅游地。如图1所示,甲地和乙地在进入目的地区域都首先到达A城市,再通过A城市的区域内交通到达区域内的B、C、D等其他城市。

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地形波动起伏巨大,河流对地表的切割使得整个地形受到严重的分割,山间盆地、河谷、高原面等边缘的山地各不相连。人们生活在相对平坦的山间盆地及其边缘山区,与外界联系受地形阻隔。云南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94%,这一地形使得公路、铁路建设成本较高,每公里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而平均投入1亿元以上。①而建设支线机场只需要10亿元左右,两者一对比云南省的航空得到迅速发展,云南省形成了以昆明市为中心,连接省内与周边省际、国内主要城市以及国际主要目的地的航空网。以昆明市区域性枢纽机场为主的机场网络群,到2011年为止,云南省共有机场12个,开通航线258条,其中昆明机场占有162 条[23]。这种格局的形成使得来云南省旅游的外部客源市场首先集中于昆明,再由昆明向外辐射。外界进入云南省主要考虑到时间成本和价格成本,因此以航空为主,在路线的选择上从客源市场到达昆明市,再由昆明市通过支线机场到达云南省其他主要旅游目的地。云南省旅游集散地空间分布现有格局呈“一点一线”型,即昆明市大理市丽江香格里拉呈一条线,西双版纳是一个点[24]。其中昆明为云南省旅游中心城市。云南省的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符合本文所定义的单一中心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类型。

(二)多中心模式

旅游者在进入该类型目的地区域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中心城市,通常这一旅游目的地省份会有一个以上的旅游中心城市。进入区域内后旅游者再通过这些中心城市的区域内交通到达区域内其他城市。如图2所示,甲地旅游者在进入目的地区域会把A作为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中转再去往其他地区,而乙地旅游者则把会B作为旅游中心城市进行中转再去往其他地区,旅游者会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旅游中心城市。

以安徽省为例。从区位角度来看,安徽省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特点。长三角地区是安徽省的重要客源地,随着中部崛起,中部城市群经济水平发展,中部邻省也将具体巨大的旅游需求潜力,安徽省的旅游市场主要为周边相邻省份。基于上述分析,一方面,由于客源地距离安徽距离适中,旅游者在进入时多采取高速和高铁两种交通方式;另一方面,进入安徽省的旅游者多为大尺度旅游者,旅游者在空间行为上表现为力图采取环状线路旅游[25],他们不会愿意绕道,更不愿走回头路。这种类型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会选择旅游交通较为便捷地区作为中转,或者会直接到达旅游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蒋作明的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国内旅游客流在黄山市和其他旅游目的地间的空间流动多为杭州、上海、苏州等地[26]。安徽省的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符合本文所定义的多中心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类型。

(三)网状模式

旅游者进入区域内各城市的可能性差距较小,即没有具有中心集散地位的城市,旅游者在区域内的流动呈网络状没有固定模式。如图3所示,甲地或者乙地在进入目的地区域时的路线选择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而不需要中心城市进行中转。

浙江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者大多来自于本省地区,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浙江省的交通已经形成网状布局,区域内各地市之间以及省际之间交通网络发达。根据2013年浙江省各市公里里程及密度一览表(表1),浙江省杭州市的里程最长,占有区域中心优势;嘉兴市交通的密度最好,可进入性强;此外,湖州、嘉兴、宁波的高速公路密度也较高,金华市作为浙中枢纽交通网连接度高等[27]。根据浙江省分市接待游客总人数资料可以得到以下数据,11个市接待游客总人数占总量百分比由高到低分别为,杭州市22.4%,宁波市14.37%,温州市13.48%,绍兴市12.96%,台州市12.49%,金华市12.26%,湖州市12.21%,丽水市11.24%,嘉兴市11.05%,衢州市7.72%,舟山市6.96%。由此可以看出,各城市间差距小,没有绝对占主导地位的旅游中心城市。

三、目的地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的作用方式

不同的目的地市场区位是其不同距离客源地的一种区分,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的分析则是基于旅游者在进入目的地时所选择的行为流动规律。旅游者选择流动的方式和路径很大程度上受到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距离的影响,一方面距离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另一方面距离影响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大尺度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力图去高级别旅游地、尽可能去多个数量旅游地,尽可能采取环状线路;而中小尺度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多为节点状路线。因此,旅游者在到达旅游目的地时首先进入的城市就会有区别。远客源市场的旅游者在到达目的地时通常会综合考虑时间、成本等各因素多选择航空这一交通,使得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多会首先到达该省份的经济水平较高、集散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近距离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多选择高速、高铁等模式,相对来说对中心城市依赖较小,通常在路线的选择上更多考虑便利性以及可达性。

(一)分离型市场区位――单一中心模式

云南省的国内客源分布中本省所占的比例较低,其主导客源市场为江浙沪地区。云南省为典型的分离型市场区位,由于市场距离目的地距离远,客源地客源在选择到达的交通方式时从多方因素考虑,多选择航空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此基础上,目的地多大力发展具有集散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即为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进入目的地省份首先到达中心城市,再通过区域内交通到达目的地省份的其他区域。到云南省旅游的旅游者首先依托航空进入旅游目的地的中心城市昆明,然后以昆明市为中心,依托地面交通或者二级航空交通,前往各个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活动(图4)。

图4 云南省市场区位与区域旅游

空间组织模式关系形成图

(二)邻近型市场区位――多中心模式

安徽省客源主要来自于包括长三角、中部城市群在内的周边省份,为邻近市场区位。目的地与客源地为相邻省份表明客源距离目标市场较近。在交通上旅游者多选择高铁高速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通常在路线选择上更多考虑便利性及可达性,而对航空这一交通方式的依赖度较低,进而对具有集散功能的中心城市的依赖度低。在目的地省份旅游发展过程中因航空地位而发展旅游中心城市没有可行性。安徽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受旅游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产生黄山、芜湖以及合肥三个中心城市。旅游者根据不同的客源地以及旅游需求在进入时会选择最优旅游中心城市(图5)。

图5 安徽省市场区位与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关系形成图

(三)重合型市场区位――网状模式

浙江省的旅游者来源主要为本省地区,这一区域为重合型市场区位。在交通上选择高铁、高速,相对来说对中心城市依赖极小,加之浙江省的交通网络化布局,游客在确定出游目的地后在交通路线的选择上不须考虑选择相对交通便捷的中心城市作为中转。此外,中小尺度的旅游者行为规律决定了节点状的旅游者行为规律,在目的地选择上并非多个数量统筹考虑而是直接前往目的地城市(图6)。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本文以云南省、安徽省、浙江省作为案例,分析了三者具有的不同市场区位、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并阐释其相对应的关系。根据目的地与主导客源地省份间关系,将目的地市场区位划分为远距离跨省旅游的分离型市场区位、中距离邻省旅游的相邻型市场区位、近距离省内旅游的重合型市场区位。根据旅游者在目的地区域不同的行为流动规律,本文总结了三种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分别为单一中心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多中心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和网状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目的地市场区位直接影响交通方式的选择,进而对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分离型市场区位对应单一中心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邻近型市场区位对应多中心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重合型市场区位对应网状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

(二)讨论

本文尝试以案例为基础进行分析,安徽、云南、浙江这些省份具有典型意义,还有一些省份介于这些模式之间,需要根据实际加以分析,从而更准确地进行定位。此外,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前提进行分析,尚未考虑旅游者个体特征、旅游者心理等影响因素,这些需要在今后展开更全面的分析。以定性方法为主的分析,缺乏实际数据作为支撑,虽讨论了市场区位与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模式的作用关系,但详细全面的作用机理亦未阐释,这些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陶卓民.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8):1004-1012.

[2] 梁滨.区域旅游空间组织:时序演变与功能区划[J].经济问题,2009,(7):110-113.

[3] Margaret J.Daniels.Central place theory and sport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2): 332-347.

[4] Wen-Tai Hsu.Optimal city hierarchy:A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central place theory[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2014,(154):245-273.

[5] 柴彦威,等.旅游中心地研究及其规划应用[J].地理科学,2003,23(5):547-553.

[6] 李玲,等.湖北省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740-744.

[7] 朱青晓.优化旅游中心地促进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J].河南科学,2005,23(1):153-156.

[8] 何调霞.长三角旅游中心地等级体系及职能优化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9] 吴泓,等.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04-109.

[10]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

2001,56(2):127-135.

[11] 汪宇明.中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3(2):372-375.

[12]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0-65.

[13] 董淑倩.安徽国内旅游者流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旅游论坛,2010,3(2):157-172.

[14] M. Dolores Sarrión-Gavilá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supply in Andalusia[J].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5,

(15):29-45.

[15] Christian M. Rogerson and Gustav Visser,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and urban tourism in South Africa[J].Urban Forum,2006,

(2):199-213.

[16] Lew Alan,McKercher Bob.Modeling tourism movements a local destination analysi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3(2):

403-423.

[17] 赵伟.福建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85-88.

[18] 刘法建,等.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J].地理学报,2010,65(8):1013-1024.

[19] 钟士恩.旅游流空间模式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及其展望[J].人文地理,2010,(2):31-36.

[20] 章锦河,等.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24(3):293-303.

[21] 邱膑扬,等.开拓泛珠区域云南旅旅游者客源市场推进“十一五”旅游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6,(9):89-92.

[22] 蒋巧璐.香港地铁站点地下公共空间区位及空间组织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3] 王峰.西南边疆山区交通网络与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关联机制及效应研究――以云南省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4] 王筱春,等.云南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99-102.

[25] 保继刚.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在宾馆选址中的意义初探[J].人文地理,1991,6(3):36-41.

篇10

Abstract: Hotel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xists in problems,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talent supply and demand, low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 graduates, lower employment rate and high loss rate. This paper proposed that hotel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arget at professional managers, namel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following market-oriented, international and applied value orientation, taking case teaching as main line, taking internship and training as a fulcrum, the secon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taking occupational cultivating education as the core, and strengthening hotel management discipline, quality courses, excell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er, to explore new model of undergraduate training in hotel management.

关键词: 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职业经理人

Key words: hotel management;undergraduate education;professional manager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63-03

1 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国酒店管理高等教育立基于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建立了规模较大、层次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本科教育在酒店管理教育体系中处于特殊重要地位,为酒店业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其办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酒店业人力资源质量,承担为酒店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就业竞争力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整个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情况。

1.1 教育质量提升未能与规模扩张匹配,酒店管理本科教育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产业实践 教育部《2012能够在高星级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显然,这一培养目标相比过去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而得出的更为精准的研判和定位,更能反映酒店行业要求和酒店管理学科本身特点,这一规范的指导性基本思想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然而,尽管我国现有旅游院校的酒店管理本科人才数量发展很快,但是培养的学生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酒店业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未能引领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智力支持也不够,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产业实践。

1.2 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竞争力与酒店业蓬勃发展未成正比 我国酒店业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领域,高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发展势头很猛。我国迅猛发展的酒店业,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具有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先进服务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人员。然而,长期以来,国内旅游院校酒店管理本科教育,所培养的学生缺乏职业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经验,重理论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只是立足于理论本位。其竞争力(主要是实践操作能力)往往还不如酒店管理职业院校的专科毕业生,实际上,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应该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因为它的应用性比其他的专业要强。

1.3 酒店业高素质专门人才缺口与酒店管理毕业生对接有偏差 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需求有较大缺口,从现有酒店行业招聘高校酒店管理本科毕业生使用情况来看,招聘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上 “眼高手低”,与酒店业的用人要求匹配度低,业界认为现有旅游高校培养出来的酒店管理本科学生高不成低不就,酒店企业还需要在对本专业毕业生花费较大的代价。这实际上是由于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严重错位造成的。

1.4 酒店管理毕业生专业认同感低,行业就业率走低与流失率居高并存 通过笔者对广州几所大学酒店管理本科生初次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调查,数据表明,初次在本行业就业率一般在30%-40%之间,酒店管理毕业生不太认同所学专业,造成了酒店行业的低就业率,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该岗位不能体现自己的所学、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酒店企业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感到不适应,致使酒店业的大学生员工流动率极高,大多选择“跳槽”去往其他行业。(两年后仍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不到20%,五年后仍在酒店行业就业的不到10%)。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有着较高的流失率,大多不稳定。

2 现行酒店管理本科培养模式与酒店业脱节的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竞争力较低, 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酒店业所需求的人才存在严重错位,国内旅游院校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不能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主要原因如下:

2.1 师资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专业教学设施匮乏 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已归属于旅游服务类,酒店管理专业过去隶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现在与工商管理类并列,但是,大多数高校尤其是一般本科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大都来自于其他专业,在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方面仍然滞后于其他经济类、管理类,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尚不能适应酒店业的发展,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和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使得教学活动脱离实际,实践教学方面,如餐饮酒吧实验室、客房实验室、前台实验室等,一些院校更缺乏能够供学生实践操作的专业模拟实验室。

2.2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教学手段单一 按知识体系设计课程,更多考虑的是学生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我国现有旅游院校的课程安排大都是按知识体系进行组合设计的,对酒店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重视不够。国内的专业教学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在课程安排的系统性和突显专业特色方面有一定欠缺。“以教师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灌输为中心”的“填鸭”模式,教学活动仍然延续传统,不太重视在课堂上讲授实践理论,认为实践知识只能通过实习获取,大多对教学活动有一种误解。所以,往往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发现,课程安排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竞争激烈、高度细分的酒店市场发展,缺乏对解决实际问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教育难以与实践有效对接。

2.3 缺乏特色和品牌号召力 无论是从“985”、“211”院校还是一般院校,国内开设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 大多都按照大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教学设计、一样课程设置安排,能从塑造特色品牌出发的高校很少,这就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特色性和差异性。

2.4 一些高校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清晰度 普遍存在着定位“过高”的问题,酒店业实践性非常强,目前一些高等院校在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学生的教育上,必须熟悉服务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能够做到对酒店企业较好的管理。而事实上是,学校模糊的定位导致培养出的酒店管理本科生,学生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空谈和梦想上,他们大多不愿从事较低层次的、实践性较强的服务工作,不太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3 酒店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分析

旅游业的综合性、开放性、服务性要求酒店从业人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服务意识、较高的文化修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娴熟的服务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有人际沟通能力、热情、富有亲和力的团队精神和应对挫折的能力等非智力素质。本文认为,将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业职业经理人,将极大缓解酒店业管理人才缺乏和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自身发展困境,实现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和酒店业的协同发展。针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结构和市场细分,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保证办学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性,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品牌专业。

3.1 课程设置贯彻市场化、国际化和应用性理念,体现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要求 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我们要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按照酒店产业体系和职业经理人体系的结构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突出职业性,突出综合性性,坚持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加强外语、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信息技术等课程教学,要突出学科融合性,强化人才一体化培养,构建具备终生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智能结构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成为具备全面素养的一代优秀人才。

3.2 酒店管理学科建设,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三位一体 酒店管理学科建设,最根本的是通过建立起以酒店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的学科架构,以扎实的理论研究为学科应用提供先导和根基,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理论基础是学生就业后施展才能和创新发挥的源泉,因此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运用不容忽视。精品课程的创建势必可以有效推动教学质量,从理论基础、科研水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成就学生的专业素养。因而酒店管理专业亟需通过科学规划、缜密思考,通过有效的载体将教育资源与教育要素联结,创建高水准的精品课程,全面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科学研究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切实操作、施展才能的实践动手能力。优秀教材的编写依托于精品课程的设置,在新的专业目录公布的这一契机下,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原版教材,在国际化过程中推进本土化,另一方面,组织一批研究能力强的专业学者、实践经验充足的酒店实践者,编写一套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水平优秀教材。在精品课程与优秀教材的双轮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3 以案例教学为主线,大力推进启发式教学 从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本科教育来看,酒店管理属于典型的商科教育模式,案例教学应用非常广泛,这点有别于旅游本科的教育。过去我国旅游高等教育通用一个“旅游管理”来涵盖所有旅游类的本科教育,显然不能反映旅游类学科的全貌,定位不清晰,教学计划方面总是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案例,管理情景再现,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决策,充分激发学生能动及师生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适应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的要求。

3.4 以实习实训为支点,完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酒店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是课程实验。在设置递进式的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仿真实验等课程体系,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软件等教学资源,运用自主性、拓展性、互动性教学方法,建设全仿真、综合性、系统化实验室平台。酒店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是专业实习。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该全面加强实践教学,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3.5 开辟以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的第二课堂 以职业经理人作为培养目标导向的酒店管理本科教育,应全面拓展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这些职业素养包括高尚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特质、优良业务素质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制度上,通过学分认证将第二课堂正式纳入教学计划和学生测评体系,同时通过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形式要求学生独立研究酒店业的问题,培养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与书本不同、与教师观点不同的新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在内容上,以职业道德养成、法规教育、生涯规划、情感塑造、资格认证等为重点;在形式上,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贴近行业实际,将职业养成教育融化于文化活动。

3.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师资水平,创新型师资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决定力量。师资建设的重点放在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兼备、教师素质和职业经理人素质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行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双向机制。比如,专任教师方面,实行教师赴酒店特别是高星级酒店兼职制度化,规定教师必须具有酒店业经营管理一线背景,提倡教师取得职业经理人等资质、参加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评、参与酒店类企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并将上述工作直接与教师工作量和职称评聘挂钩;兼职教师方

面,实行职业经理人来校兼职制度化,规定主讲教师中来自酒店业一线人员的比例及授课学时间,反映酒店产业发展前沿的内容主要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做学术讲座,逐步在新生入学教育、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全过程引入兼职教师,形成一种职业经理人培养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王文君.中美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 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