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化管理改革措施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扁平化管理改革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扁平化 难点 对策
当前,为了进一步缩短业务链条,提高办事效率,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多数国营企业相继推行了扁平化管理,目前己经初见成效。但由于组织结构管理层级多,业务链条较长,市场反映较慢,服务功能较差,机关作风较为明显,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大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导致经营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1、组织结构扁平化概述
所谓扁平化管理,是指通过缩短经营管理通道和路径,扩大经营管理的宽度和幅度,也就是缩短业务链条,精简管理层次,进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扁平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在于:倡导企业内部推行“全通道沟通”突破各层次之间的上下区分;精简经营管理层次,加快市场反应能力,提高决策执行力;扁平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实施运营灵活,操作独立,贴近市场、务实求效的“精英治理”模式。扁平化的核心就是减少管理中的中间层次,告别传统线条组织的多层级金字塔模式。
2、推行扁平化改革的必要性
(1)推行扁平化改革是适应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需要。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成本高,信息链条长,市场反应慢,服务效率低,极不利于市场竞争。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迅速变化的需要,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机构设置模式,按照扁平化管理的组织结构来重新思考和设计新的组织结构,以使组织结构更加精干、快速、灵活、高效,以期在管理成本、服务质量和对市场的反应程度方面实现较大的突破。
(2)推行扁平化改革是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趋势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深刻影响着国营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服务水平,渗透到了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信息技术的推陈出新,加速了传统非程序化决策向程序化决策的转化,使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趋于集中化,而次要问题的决策可以分散化。这样,便使精简或完全取消“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的许多中间管理层次成为可能。
(3)推行扁平化改革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完善员工考核激励机制的需要,以往,由于粗放经营,导致员工队伍庞大,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扁平化管理后,一方面国营企业能从更大范围内通过竞聘上岗,选拔、培养负责人;另一方面,通过岗位交流、双向选择,可以对人员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国企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的难点与策略
3.1员工队伍素质如何适应扁平化改革
扁平化改革之后,对于员工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机关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分行本部多数员工岗位固定、技能单一,有的员工甚至在同一岗位上一干几十年,难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员工培训和岗位轮换力度,努力培养学习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并引入竞争性用人机制,努力造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专业人才和操作人才。
3.2人才选拔和薪酬激励
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人员的薪酬正与其个人能力、个人贡献度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职工必须适应从“企业主人翁”向“打工者”的角色转换。扁平化改革后,企业为谋求利润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精英治理”成为必然的趋势。形势的变化决定了“职工-管理者-企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时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状况导致现行的“群众投票海选”机制下,群众所选的与企业想要的往往取向是不同的。这种选举文化下得益者往往是老好人,这对提升企业效益、达成企业目标未必是好事。如果说党政系统干部选拔需要的是“德才兼备”,那么企业系统的干部选拔需要的是“才德兼备”。在专业分工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对于人才的发现和认定,必须根据企业的需要由能够纵览全局的“组织”进行自上而下的理性辨别,而不应让隔行隔岗的员工进行自下而上的感性票选。
因此,一是为适应扁平化管理“精英治理”的要求,应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通过组织选拔或公开竞聘两个途径发现和认定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人才,然后直接通过公示让群众检验其道德品质,才德兼备方可任用;二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让员工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深化改革,积极投身市场竞争,努力推进全行发展,员工也才能从中受益。三是进一步完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性用人机制,拓宽行政系列、业务系列、技术系列职务升迁道路,为员工提供更多途径实现个人职业价值,使员工对职业生涯有个良好的规划,不断提高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3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暴露出的障碍
(1)扁平化组织结构对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促进作用,也有弱化作用。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和关键要素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综合优势,是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扁平化组织结构尽管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但本质上很难克服由于柔性结构所具有的领导关系不太明确、分工粗、任务和权责关系常做调整等特征而导致的价值多元化、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2)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扁平化组织结构所隐含的是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更高,要求员工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承担挑战性工作的能力。而在实际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这就会影响到扁平化管理的效果。另外,扁平化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信息的多级传递使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的弊端而进行的高度分权,而高度分权的前提必须是以员工良好的知识技能和技术素养、高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作为保证。然而,目前高素质人力资源存量严重不足是个通病。
(3)管理控制难度增大。有效的控制标准一般应具备稳定性、具体性等特点。若控制标准难以保持相对稳定,其本身不断变化,无异于自行废止和破坏。同样,若控制标准缺乏具体性,则控制免不了导致主观主义。随着扁平化组织控制跨度大大增加,制定稳定而具体的控制标准的难度也将增大。没有稳定而具体的控制标准,自然就有可能导致管理的失效、失控。
3.4国企实施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策略
首先,要重视抓好思想工作,加强对员工思想动态的深入分析,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加强形势教育和政策宣传,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形势,正确对待扁平化改革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充分认识扁平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释疑解惑,帮助员工转变观念,坚定信心,端正心态,促使员工理解和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要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具体而生动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信念,将个人职业发展、自我价值实现融入事业的发展之中。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并把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引导员工树立良好的职业作风,自觉规范从业行为。
其次,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决策层及员工的素质。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交流信息化,组织开放化,员工与管理者关系由从属转为伙伴关系。人力资源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而人力资源的本质就是凝聚在企业决策层和员工身上的观念、知识、信息、技能等。由于扁平化组织的充分授权、分权,决策中心下移,下属自扩大,对人力资源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企业组织必须努力加强学习性组织建设,形成制度、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对决策层和基层员工进行经常化、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其素质能力,并强调终身学习。
再次,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攻坚的深入,必将越来越多地触及深层次矛盾和经济利益调整,维护稳定的工作会更加复杂和艰巨。在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要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又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当前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出台重大改革措施,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加强岗位评估和工作分析指引的基础工作,改进绩效考评,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执行力度,拉开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最终实现激励约束机制的创新和突破,将任务和压力分解到个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高效的发展。
总之,扁平化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创新方式正在对当代国营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同时,扁平化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符合相应的条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王蔷.扁平化组织的组织模式架构[J].经济管理.2004,(5).
[3]Jonathan.组织再造发挥效益[J].麦肯锡季刊.2003,(2):17-19.
[4]魏江.管理沟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2
关键词:企业战略;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引言
高速发展的科技和市场全球化使得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探寻有效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半成以上的企业都面临着管理水平低,组织结构简单等问题。1998年的世界项目管理年会针对战略管理,讨论了项目与战略的关系。1999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报告提出了21世纪企业的三个生存条件,包括网上销售战略、全球化品牌和适应外部环境变更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或体系。
二、理论内涵
(一)基本理论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和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其组织的性质在不同学科中又不同的定义。经济学认为企业是以最低支出换取最大收入为目的,追求效益最优化的组织。心理学从企业员工角度出发,研究企业组织的决策行为。社会学研究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关系,阐述企业是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开放系统。企业组织结构是对企业组织行为协同的硬性规范。企业组织结构形态的合理性,对企业战略、运营模式、组织规模、企业技术和其他资源、企业外部环境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现代组织理论基于韦伯的科层结构理论,通过分工和等级,来分析组织边界和组织结构形式。该理论认为组织结构是受人、经济和社会等多因素影响的职能结构框架。美国学者Harold Kerzner认为组织包括项目型、非项目型和混合型组织三种形式。项目型组织是以建筑业、航空业和软件开发业等行业为代表,其特征是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活动都是围绕项目来执行管理。非项目型组织以制造企业为代表,侧重产品生产管理,忽视项目的运作。混合型组织是项目型组织和非项目型组织的综合,包括产品生产活动和项目活动。
(二)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关系
企业战略包括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属于管理学的营运职能;而企业组织结构包括组织的职能结构、部门结构、层次结构、职权结构,属于管理学中的组织管理学。在企业的动态运营活动中,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高度相关,二者在管理的内在逻辑性和组织维度方理论中互为条件。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是以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基础的,而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又是以企业战略为前提来进行设计的。
众多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Channon《英国企业的战略与结构》(1973)探寻了英国企业组织结构如何随总体战略进行调整的问题。Mlmelt 《战略、结构和经济效绩》(1974)、《日本企业的战略与结构》(1984)都对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Harold Koontz 于1976年提出组织结构的权责划分原则。Mintzberg提出了组织结构的经典设计,包括协调机制、基本构成部分、流程系统和类型的设计内容和流程。李惠杰对事业部组织结构扁平化问题的研究,设计中机构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的方案。
其中,钱德勒1962年对企业战略演化和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发表的《战略与结构》以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标准石油公司及西尔斯公司等为例,通过对这些约70家美国大企业发展历史的剖析,得出“公司的战略必将决定其结构”等观点。企业的战略发展可概况从水平一体化(包括数量扩大和地区扩展战略)到垂直一体化,再到多元化经营战略三个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为适应战略发展需求,组织结构也随着阶段进化而变化。以高度多元化的企业为例,其组织结构多采用事业部制,这种分权管理结构是现代大型工商企业最合理的基本组织结构形式。
三、基于战略的组织结构
如果组织战略决定组织的结构设计,那么错误的企业战略是不是也会导致错误的组织机构。实际上,企业制定规划、确定战略目标和定位,往往是受国家政策、市场竞争及自身组织发展等因素作用的。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该契合企业战略要求,发挥组织结构的组织保障作用,保证企业组织行为的协同性。
企业战略需要合理的运营模式加以贯彻实施,战略和执行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偏差。而组织结构设计是以运营模式为中心,其和运营模式之间实不允许偏差。企业战略在不同阶段需要相应的运营模式,组织结构为适应运营模式的变化,则需按照管理规律和组织结构的特性,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在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企业系统自身的缺陷常常会导致内部或外部的不协调问题。企业组织结构作为企业系统下的一个分支,除了要加强自身维护外,还要及时地适应企业其他系统的变化,通过动态调整来取得适应性,确保企业大系统的协调性和处于战略状态和组织状态。
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企业战略实施和获取竞争优势。其重新规划具体包括企业部门设计、管理层次设计、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设计及管理规范设计等内容。其特点是结合企业特色运营模式,全面考虑企业战略对组织结构设置的要求,适应战略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运行阶段进行系统维护,不断缩小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和企业战略、运营模式的偏差,从而保证给予战略的组织结构设计的可靠性。
基于企业战略的组织结构动态设计基本分为分立、归核两种。分立制适用于跨越地区、行业、制度和文化等的企业。如日本大型制造业公司、美国herom电子公司都按照企业组织功能或经营业务的不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分立,这种分立战略又可称为横向分立。而日本松下、尼康等公司按照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流程或技术阶段,来划分企业组织结构,这种战略属于纵向分立。归核战略不同于传统企业组织模式的思想,打破一成不变的组织结构,利用团队管理模式来应对企业具体事件,旨在让企业员工直接面对企业客户,为实现企业目标,是适当放宽企业组织结构的控制。
企业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是边界模糊化、组织扁平化和信息网络化。科技高速发展缩短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内部的纵横向边界逐渐模糊。依靠经验的传统决策模式无法满足多变的企业生存环境,管理者的知识储备也无法满足急剧膨胀的知识需求,操作者可能比管理者更有决策能力,企业的总体决策权出现向下移动的扁平化趋势。权力扁平化促使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工作团队和员工之间进行纵横向和交叉沟通,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减少了沟通成本,有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传递及处理,还可与其他企业实现咨讯共享,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四、设计原则
(1)灵活性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目标,是以战略为出发点来确定组织部门、职能和人事的非永久性的组织设计。需要灵活的适应企业战略的实现和战略转型。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是有助于防止组织衰败。从中心集权型结构到中心分权型结构,再到矩阵结构,组织结构转变都在灵活的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
(2)合理分工原则。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实际上是对企业资源重新分配和实现部门化、专业化。合理分工可将复杂的战略任务简单化,过粗或过细的分工都不能提高战略执行力。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控制。组织结构设计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执行力,充分发挥其生产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配置企业资源为目的。组织结构设计通过对各部门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进行合理控制,提高信息沟通效率,进而促进各部门的合作,减小企业战略执行偏差的可能性。
(4)基本组织原则。协同的系统可充分发挥组织结构的性能。要认识到组织结构的时限性,坚持基本组织原则,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时俱进的改革措施,创造先进的创新型组织形态,作为保持企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替补。
(5)渐进性。对于我国大型国企来讲,其组织结构的改革应采取渐进式的战略。为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我国国企由从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向多元化结构发展。各地区政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等因素综合影响下,国企组织结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分类改革,循序渐进,以实现企业宏观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竞争行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实行股份制,非竞争性行业国企则要兼顾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不能一刀切,国有中小型企业可采取灵活多样方式进行组织结构设计。
五、结论
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决定性力量,而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不灵敏。企业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能较好的表述环境的变化,促进组织结构的调整。科技的飞速进步促进企业组织的直线制、事业部制、矩阵式及网络式等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要适应全球复杂多变的竞争格局和顺应改革潮流,应寻求具有竞争力的合适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必须服从战略,跟随企业战略的转变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才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迅.基于发展战略的组织结构研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案例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
[2]杰.知识型企业的组织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09.
[3]陆爱平.基于战略的企业项目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05.
篇3
“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者、师生员工的组织教育者和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校长的办学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进程,因此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要取得好的学校管理管理效果,校长创新型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校长,在管理的观念上应做到“三心二意”,即忠心、诚心、事业心和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意识到自己在教育创新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创新的现代化教师队伍”,带头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引导和要求广大教师明确自己在教育创新背景下的角色定位,积极实践教育教学创新,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制度为保障,将学校的核心功能定位于保证和不断改进对学生及其相关的服务。真正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我校一贯以严谨治学、教学质量高、德育工作扎实著称,几年来,我在学校里始终倡导“自信、合作、坚韧”的精神,突破狭隘的办学思想,走出知识本位的条条框框,“三心二意”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渗透在教学中、课程中和活动中,以创新的气息满足每个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管理方法——“冷思考”,融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体
在以往的管理中,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班级及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管理难度相当大,用传统的行政指挥式管理已无法适应适应较大规模的学校管理,作为校长,应围绕近年来学校发展的有关制度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冷静思考,深刻反省对校长职位的认识,研究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学校的管理。
(一)实行“单元式”管理,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层次都在思考”
哈佛杰出的管理学教授克里斯坦森告诫我们:“规范的管理是导致企业衰败的原因。”越是一味地追求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规范管理,越是无法实现企业的突破性发展,作为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因而在管理模式上应实行“单元式”的分层次管理模式,即把学校分为多个板块,分别实行管理,单元式管理最基本的指导思想是让管理趋向扁平化,最终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比如:将小学划分为一二年级级部、三四年级级部、五六年级级部和艺体级部四个级部,每个级部有3个管理核心,由级部主任和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主任担任,学科主任对本学科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主任对班主任工作管理负主要责任。级部可自行组织本级部的教学指导工作,有相对独立的经费支配权和人事权。
通过实践证明,“单元式”管理是适应新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管理重心下移到级部,可以很好地处理调代课的问题、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并能促进管理者队伍的迅速成长。
(二)“以人为本”,成为学校文化管理的行家。
管理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校长必须得成为学校文化管理的能者。“以人为本”,即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精通处事的艺术、学会交往的艺术、擅长外交的艺术,在学校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协调好上级关系,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听取意见,勇于实施决策,在公关方面进行自我宣传,比如:举行艺术节、科技节、校庆活动等提高学校的声誉。在教师方面,积极鼓励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专门的业务理论进修,定期或不定期安排外出考察学习,并实行期末管理工作学术交流制,提出管理改革措施。在办校方面,精通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更充分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比如:精心布置学校文化长廊、设计“读书亭”、“英才广场”等传递文化精品,营造学校浓烈的“人文环境”氛围。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行政管理改革走向
王维安教授认为:金融危机是内部矛盾激化或外部冲击引起的金融体系动荡和混乱,在短期内迅速恶化金融指标并对实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使管理当局处于紧张状态。从1979年日本进出口银行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我国一直在积极的参与金融全球化,至今金融开放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我国已深深融入了金融全球化之中。所以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也很大。本文主要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政管理改革走向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一、建立全国统一战线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要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就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的自治组织结构,培养社会的自治与自律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互动关系,建立全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包括国际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体)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向善治目标转变的必经途径。因为:第三部门的生产和活动主要是公益性,即为公共利益服务。出于改善我国行政管理之目的,我们要加强对新公共管理的研究,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共同的优势、经验、教训,取它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中依据金融危机下中国的特殊国情,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
二、真正实现民主管理
公民参与管理是行政改革的一项基本原则。公民不仅是各种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更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必须在参与管理中实现自己的权利与价值。此外,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公民和低层公务员作为最直接、最了解公共需要、受金融危机影响最直接的群体,通过吸收他们参加决策过程与管理过程,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我们的公共行政改革应该考虑到强调包括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在内的各界的参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要大力发展和支持政务公开制度建设等行政民主化的实践,逐步健全人民参与管理、监督公共行政的系统配套制度。
三、政府内部管理效率要提高
3.1加强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负面影响不置可否,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应该转变政府职能,沿着转变政府职能的方向继续探索下去,以职能需要来设置、裁撤、增删政府机构。首先,要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职能,科学地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将一些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减少过多地政府部门,以解决政府职能交叉重复、效率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提高行政效率。其次,要着力减少行政层级,发展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最新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如电子政务)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再次,在机构设置上必须体现各级政府的功能特别。地方政府要根据其管理职能进行机构设置,没有必要与中央或上级机关严格对口,以免造成机构闲置、浪费资源的后果。最后,在调整职能、重设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立法,以保证机构的设立、变更、撤销和行政级别调整,都必须履行规范的法律程序,实现政府机构设置、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定化。
3.2政府绩效管理要深化
政府绩效管理是借鉴“新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各国在此领域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我国在政府绩效管理评估工作上才起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需要不断完善。首先,实现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制度和法律是实行政府绩效评估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缺乏严格、统一的规则,可先考虑制定一个统一的绩效评估准则。在准则中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评估事项、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估程序和具体方法与工具做出规定,在此基础上以法律形式将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律化。这样可避免评估在实践中被折衷而失去其本质特征,出现有形无实的现象。其次,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是建立政府绩效评估制的关键一步。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经验,实行以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绩效管理:评估的操作方法不能太复杂,以免执行起来过于繁琐;将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促进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结果与奖惩挂钩。再次。将绩效评估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绩效评估工具来改进政府管理。如控制预算、改进政府工作等等。
3.3政府人力资源管理要继续推进
“人力资源管理”是借鉴了工商企业的管理术语,对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公务员的管理。根据“新公共管理”改革的内容,我们应借鉴工商企业的人力管理方法,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首先,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改革要求政府官员增强服务意识和公共责任感,树立“顾客”观念,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公民的服务,公民就是“顾客”,提倡顾客导向、政府提供回应,满足公众(顾客)的要求和愿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其次,要严格贯彻《公务员法》,不断完善公务员的招聘、晋升、薪资、考核及培训制度,探讨新的、可行的激励方法。完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与绩效标准。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引进职业生涯计划,将绩效考核与公务员的晋升、薪资及培训环节联系起来;改革培训体系,展开培训需求调查,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以达到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公务员技能与素质的目的:改革和完善公务员的薪酬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将精神方面的奖惩制度与物质方面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借鉴工商管理实践经验,应适当加强对公务员的物质激励。
四、结语
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的行政管理改革要结合我国国情,敢于创新,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从而保证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健康、稳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各级政府准批成立的科技工业园区,它是为发展高新技术为目的而设置的特定区域,它依托于技术密集、智力密集及开放的环境,并依靠科技和经济实力,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科技资源、资金和管理经营手段,通过实行优惠的税收和贷款政策及各项改革措施,实现软硬环境局部优化,最大限度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建立起来的集中区域,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建设高新区,是我国科技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符合国情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施“863”计划和火炬计划以来,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正向着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增长,竞争力不断提高。当下,国内的科技园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为国际化提供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大大增强: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例不断提高,产业的增长势头总体比较明显;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成效显著;全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衍生并茁壮成长。2、高新区的集聚作用明显,产业集群化趋势增速。高新区的集聚优势凸显,产业的竞争力增加。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成为推动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力与合作的产业集群。3、高新区发展优势因素较多。有经济发展基础优势;人力资源和质量密集优势;政府及政策扶持优势;高新区“孵化器”与创新优势。
三、我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较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区及新竹科技园区为例,来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分析发展中相同点及差异
共性:1、集群内促进其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主导产业都是电子信息产业,主导型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整个集群的产值均达70%以上。这有利于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子和整体规模优势。2、三个均为政策性区域,虽管理模式不同,但政府都为其提供政策环境和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快速成长及发展。3、各高科技产业集群均形成了明显集聚优势,尤其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的区域集聚效应不断增强且劳动力市场自由并充裕。4、集群形成与发展得益于各区域所具有的冒险精神、敢于创新。
差异性:1、集群内企业的性质不同。中关村科技园集中在研发和销售,区内企业常把为其配套的生产制造企业放在区外,以降低生产成本。而深圳高新区和新竹科技园区内企业大都是生产制造型企业,特别是新竹科技园区已成为美国硅谷地区企业的生产制造基地。2、集群内部管理模式差异大。深圳高新区采用开发、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大于管理职能。而新竹科技园区和中关村地区仍采取垂直化管理模式。3、集群发展的基础和定位不同。新竹园区发展初期定位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生产制造基地,后来通过模仿创新提高自己的研发实力;中关村依赖本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创新而崛起,立足将自身打造成中国最大的软件基地和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场所;深圳高新区发展受益于本地宽松政策及体制环境和相对完善市场竞争秩序。
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建议
我国高新区实行“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和各地区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进程中,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不但影响着集群发展的步伐,并且影响其未来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面临机遇挑战:1、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延伸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影响较大。自20世纪末到目前,伴随发达国家“新经济”迅速崛起,势必引起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内再次大的调整,从而出现国际范围内基地化生产倾向。国际分工更加清晰,各国间相对优势逐渐凸显。现在,处于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售后服务及循环利用等增值活动。2、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全球化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是生产全球化和经营国际化主导力量,也是科学技术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主体。 3、自身科技竞争力弱。相比发达国家,我国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比较薄弱:我国的R&D资金投入明显不足;我国的R&D资金投资主体缺位,研发成果转化率较低;R&D产出效率低。4、国际技术合作形式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科技快速发展新形式下,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市场、人才和资源,才会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5、国内很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之间的信任度较低战略选择:1积极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促进集群快速成长2、科学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3、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使集群的自主创新4、实施国际化战略,加速对外开放程度和步伐5、实行差异化策略,培育集群的特色竞争力优势6、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努力使集群更具有影响力和吸引力7、强化中介组织的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
要想持续保持国内发展优势,尤其是获得国际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我国应选择具有较强经济和社会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域,努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从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硬环境、软环境及思想文化氛围等几个层面全面推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红川.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软科学,2008(8):114-117.
[2] 盖文启.集群竞争:中国高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245-251
篇6
论文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我国10多年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在解析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税收管理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以加-陕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变。
伴随着新税制的实施和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税收管理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税收管理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加人WTO后,传统的税收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迫切要求加快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实现传统型管理向现代型管理转变。
一、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税收管理理论是变革税收管理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对税收管理理论研究不够重视。税收管理理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税收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也落后于其他一些重要社会科学领域。
我国税收征管改革摸着石头过河走了10多年。税收征管改革从一开始就缺乏科学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指导。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是凭经验和直觉进行。在解决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中徘徊。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的“征、管、查”三分离或二分离的摸索,还是新税制实施后,对传统专管员制度全面改革,所形成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征管模式,以及进人21世纪后,采取科技加管理措施,以信息化推进专业化的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基本上都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行的,未能从理论上对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体系进行深人系统地研究,在科学把握税收管理的本质、规律、原则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税收管理改革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税收管理改革坚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因此,在改革的目标方向上,缺乏准确清晰的定位。目标设计缺乏系统论证,征管改革的框架和基本模式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对征管改革的方向经历了反复探索和较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在改革的思路上。始终循着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沿着职能划分的思路。把分权制约过多地寄望于征、管、查职能的分解上。追求税收征管的模式化;在改革的范围上,侧重于税收征管的改革,忽视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未能把对以纳税人涉税事项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征收管理和以征税机关、征税人为主要管理对象的税收行政管理作为改革的整体进行系统设计,忽视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和开发利用;在改革的进程上,对不同地区制约征管改革的因素研究不够,缺乏整体规划。常常处于走一步看一步,造成各地改革进度不一。带来征管业务的不规范、信息技术应用的不统一。由此导致税收管理改革走了一些弯路,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大了改革成本。
当然,税务部门在改革实践中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探索,但主要还是停留在对改革方案的修修补补。疲于寻求解决具体问题的措施上,缺乏在税收管理改革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解决税收管理改革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建立现代化税收管理体系,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必须创新税收管理理论。
推进税收管理的理论创新,首先要转换传统税收管理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注意在改革实践中进行税收管理的理论探讨,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把成功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其次,要注意研究借鉴当代西方公共管理理论和工商管理领域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结合我国税收管理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吸收和运用,形成适合中国税收管理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体系,并在指导税收管理改革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发展;还要注意不断研究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原理和发展趋势,善于抓住揭示税收管理内在客观性的发现性认识,创造税收管理科学的前沿理论。通过寻求税收管理理论突破与创新,推动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彻底改变我国税收管理改革目标不明、方向不清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税收管理理念僵化、管理方式陈旧、管理手段单一的落后局面,实现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的根本转变。
二、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税收管理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税收管理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撑。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税收管理正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为创新税收管理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创新税收管理技术,以信息技术和通迅技术为基础,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伴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入,我国税收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人脑到电脑、从单机运作到网络运行的历史性跨越,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税收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不惜重金投入,购置相当数量和一定档次的计算机技术装备,与应达到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效果仍有相当差距。在推进税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税收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软件开发应用杂乱无序,信息系统平台不统一,数据处理缺乏层次性和综合性,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集中分析监控能力不强,导致高技术与低效率并存,高成本与低产出共生,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对此,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和吸取过去在税收信息化建设中留下的深刻教训,从战略高度推进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程组织学的研究,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对税收管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彻底改变机器运作模拟手工操作的状况,挖掘信息网络技术的潜在效能。
创新税收管理技术,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化,是科技与管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推动税收管理发展,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的过程。目的是要使人工管理与机器管理组成的整个管理体系效能最高。实现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应突出四个重点:
其一、坚持按照一体化原则,遵循“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障安全”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和具体规划,逐步实现业务规程、硬件配置、软件开发、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上求得新突破。
其二、从管理思想、管理战略上突破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束缚,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要求,实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在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上求得新突破。通过税收管理的技术创新,改造管理流程,重组职能机构,变革管理方法,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把整个税收管理工作有机地联系和带动起来,形成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互动响应机制,构建起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平台。
其三、利用先进的通讯和网络技术,建立多层次有针对性的税收服务技术体系。一方面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电话申报、磁盘申报、银行卡申报等多种电子申报方式,大力推进税、银、库联网,实现纳税申报和税款征收信息的网上流转,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及时快捷申报纳税,为实现集中征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全面建立税法咨询、税收法规、涉税事项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包括提供电话自动查询和人工查询系统,电子化的自动催报催缴系统;利用电子邮件向纳税人定期提供税收政策法规信息,向特定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纳税辅导。利用互联网提供税收法规查询,与纳税人沟通交流,实行网上行政,网上办理涉税事项,接收对偷税违法行为和税务人员廉政问题的举报、投诉等等,使信息技术在方便纳税人,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成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四、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把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完整、统一、共享的信息系统,实施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一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数据处理系统。在统一数据结构和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征收信息向地市局和省局集中,进而再向省局和总局两级集中,克服信息传递中封锁、变异和沉淀,提高征收入库操作的规范度,实现数据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建立以信息收集分析利用为重点的税源税基监控系统。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管理薄弱是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相伴而生的,只有信息完备才能实施有效管理。因此,在加强纳税申报信息采集管理的同时,要加快与工商、银行、技术监督、海关、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以增强税务机关获取外部信息的能力。三是建立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的管理流程控制系统。在将税收管理全过程纳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控制业务处理流程,减少自由裁量的环节和幅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参与税收管理质量的控制和改进,实现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使税收管理全过程每个环节责职、每个权能行使、每项工作绩效,都能通过网络透明地呈现在管理决策平台上,提高依法行政的透明度。
三、税收管理的组织创新
税收管理机构是根据履行国家税收职能需要,围绕税收行政权力设置、划分和运行而形成的组织体系。设计科学的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有效实施税收管理的组织保证。税收管理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履行好国家税收职能,能否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影响到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的高低。
回顾我国税收征管改革历程,有关方面一直在寻求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税收管理组织体系。每次征管改革几乎都离不开对征管组织机构的撤并调整,特别是新税制实施后,征管组织机构处在不断的调整变化之中,有的撤销税务所,按区域设置全职能分局;有的在分局下还设有中心税务所;有的很快又取消全职能分局,按征、管、查职能外设征收局、管理局和稽查局等专业局;有的仍留存着一直游离于机构改革之外的外税局、直属局。总的说来,这些改革措施始终没有打破原有征管机构的层级,没有跳出按征、管、查设置机构的框框,没有冲破地区行政管辖范围的界限,没有发挥运用网络技术构造组织结构的优势。税收管理组织机构庞大臃肿,管理层级环节过多,机构设置不统一,职能部门交叉重叠,权力结构过于集中,管理组织过于分散,资源配置不讲成本效益,组织结构效率低下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甚至有些更为突出。
要从根本上解决征管组织结构问题,提高税收管理组织合理化程度,必须大力推进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创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税收管理机构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应放在依托信息网络技术,打破部门约束和层级限制,根据税收管理的内在规律,优化管理资源的配置,使传统封闭的机械式组织向现代开放的网络化组织方向发展。
一要减少管理层次,收缩征管机构,确立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要提高组织结构效率,必须减少行政管理层次,精简管理机构,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我国目前税收管理组织结构,从总局、省局、市(地)局、县局到基层分局有5个层级,除基层分局外,有4级行政管理层。世界上很少有这种5级架构的征管组织体系。要创新税收管理组织结构,必须打破这种僵化的5层“宝塔”结构,冲破行政区划的约束,根据经济区域、税源分布、规模大小,设置税收管理机构。从改革的渐进性考虑,税收管理机构改革的近期目标可以定为实行总局、省局、市局、县局4层组织结构。今后条件成熟时,对省级局还可以进一步考虑打破行政区划,根据经济区域进行撤并,设置跨省大区局,如像人民银行跨省设置分行机构。
二要统一征管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征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根据企业组织理论学的研究,企业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通常有四种模式,即以产品为基础的模式、以职能为基础的模式、以客户为主的模式和融合前三种的矩阵模式。按照前述税收管理机构的改革目标和国外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做法,适宜采用按税种类型和职能分工相结合的模式设置内部机构。在基层局(县、区局和将来实现征管实体化的地市级局)适宜按职能分工和纳税人类型相结合的模式设置机构,除稽查局可作为外设机构外,其它专业局都应全部转为内设机构,同时还应撤销过去外设的直属局、外税局,实现对内外税、不同行业、不同预算级次企业的统一管理。基层局的主要职能是对辖区内税源税基的控管。分类管理是专业化管理的基础,对纳税人实施分类管理是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成功做法。
三要构建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变税收管理的流程和组织结构,建立一种层级更少基层管理人员权责更大的管理体制。在县(区)局内部,根据税收征管和信息化的内在规律,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和征管流程,将咨询受理等纳税人找税务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集中到前台办税大厅实行全方位服务,解决纳税人多头多次跑的问题;将纳税评估、调查执行、稽查审计等税务机关找纳税人的所有管理事项,集中到后台实施分类管理,解决税源税基控管薄弱的问题。
四、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
深化税收管理改革,既需要消除不适应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要求的制度,更需要针对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优化税收管理制度设计是税收管理改革与发展重要内容,也是从制度层面解决当前税收管理存在问题的必然要求。税收管理的制度创新应当紧紧围绕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税务机关管理效能,降低税收风险即法定税收与实际税收之间差额这一税收管理目标,在税收管理制度体系优化设计上求得新突破。
当前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应当突出两个重点。
(1)要着眼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促使其如实申报纳税,解决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税收服务是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的重要条件,必须按照新征管法的要求,尽快将税收服务从过去的道德范畴上升到行政职责,构建起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服务制度体系,为纳税人提供享受各种税收服务的制度保障,包括设立多渠道政策的制度,确保所有公民享受和获得税收知识的权力,使纳税人有能力自觉、及时、准确申报纳税,减少无知性不遵从;设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程序制度,确保办税公平公开,程序简便规范“一站式”服务到位,使纳税人减少“懒惰性”不遵从;设立完善的权益制度,确保客观公正开展行政复议,主动实施行政救济,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减少情感性不遵从。
二要建立以纳税评估为基础的纳税信用等级制度。纳税信用度的高低直接体现着税法遵从和税收管理水平的高低。实施纳税信用等级制度,根据纳税人纳税诚信度实行差别管理,对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严加管理。制定鼓励诚信守信,制约惩处失约失信的政策措施,促使纳税信用成为与纳税人生存发展紧密相联的无形资产。让依法纳税者受到社会广泛尊重,使诚信纳税者得到实惠,增强忠诚性遵从的荣誉感;让失信违法者付出利益代价和荣誉代价,促使纳税人诚信纳税。同时要把建立纳税信用等级制度与建立纳税评估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纳税评估机制。
三要建立“轻税重罚”的违法处罚制度。增大违法成本是强化税收管理的重要举措。对外要健全偷逃税处罚管理制度,增大偷税成本;严惩知法违法者,对不按规定履行纳税义务,该罚的要罚,该判刑的要判刑,减少纳税人自私性不遵从,增加预防性遵从。
(2)要着眼提高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效能,约束税务人员寻租,对工作业绩进行有效激励,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要建立科学的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考核税收管理绩效是促进税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税收管理绩效考核导向至关重要。要彻底扭转过去绩效考核重收入轻管理,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轻机关内部考核的倾向,从组织收入型向执法保障型转变。要以正确实施国家税收政策,降低税收风险为目标,将绩效监控和评价贯穿税收管理全过程,使绩效考核成为加强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考虑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和机关内部两个层面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绩效考核,应从税收风险、执行政策、服务质量、人力资源利用、成本效益等方面,通过客观科学地制定考量目标和指标体系,准确评价下级税务机关税收管理的成效和不足,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使之明确税收管理的改进方向。对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应重点围绕行政行为、行政过程和行政结果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采取事项与岗职相结合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定岗位、定职责、定事项、定人员、定目标、定指标、定奖惩等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对税务人员工作业绩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使个人工作绩效与集体组织绩效高度关联,激发个人和群体奋发向上的活力。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289-01
1 电子商务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1.1 电子商务对行业结构的影响
电子商务对行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行业的产生与跨国管理的实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产生了以服务为主的新行业,如网络交易中心、电子商场、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公司、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等;二是实现了跨国管理。由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使得大规模的跨国组织、跨地区的商业活动成为可能。一些著名的零售业和连锁巨商都在网络上创立了自己的虚拟商店,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1.2 电子商务对商业结构的影响
传统商业存在的全部基础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商场的作用就是充当他们中间的桥梁,商场是物质流和信息流汇集的中枢。在工业经济中,离开了传统商业中介,生产和消费就会既不方便又缺乏效率。但在网络经济下,商场存在的根本理由就被动摇了。越来越多的厂家拥有了自己的网上主页,大量地产品信息和价格信息,中介业将大批消亡,新兴产业将产生和兴起。
1.3 电子商务对市场模式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将促使经济由迂回经济向直接经济过渡。即由以依靠中间物、分离生产与消费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向依靠网络、使生产与消费直接见面,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网络经济过渡。其实质就是减少中间费用、库存和流动资金,使生产“直达”消费。
2 电子商务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2.1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电子商务打破了传统职能部门依赖于分工与协作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而形成了并行工程的思想。在电子商务的构架里,除了市场部与销售部和客户打交道外,其他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与客户频繁接触。原有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界限被打破,重新组合成了一个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工作组直接与市场接轨,并以市场的最终效果来衡量流程的组织状况。企业间的业务单元不再是封闭似的金字塔式层次结构,而是网络状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使业务单元广开信息交流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增加利润,减少摩擦。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无边界的新型企业――虚拟企业。它打破了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域之间的一切界限,把现有资源组合成一种超越地区、利用电子手段传输信息的经营实体。虚拟企业可以是企业内部几个要素的组合,也可以是不同企业之间的要素组合。其管理由原来的相互控制转向相互支持,由监视转向激励,由命令转向沟通。
2.2 电子商务构建了新的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在电子商务构架之下,企业组织信息传递的方式由“一对多”到“多对多”转换,信息无需经过中间环节就可以到达沟通的双方,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这种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叫“第五代模式”,也称信息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管理凸显出三个主要的特点:一是企业内部构造了内部网、数据库。所有的业务单元都可以通过内部网快捷地交流,管理人员之间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组织结构分布化和网络化;二是中间管理人员获得更多直接信息,他们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使整个组织架构趋向扁平化;三是企业管理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换。电子商务的推行,使企业过去高度集中的决策中心组织改变为分散的多中心决策组织。单一决策下的许多缺点如、低效率、结构僵化、沟通壁垒,都在多中心的组织模式下消失。企业决策由跨部门、跨职能的多功能型的组织单元来制定。这种多组织单元共同参与、共担责任、共享利益的决策过程,增强了员工的参与感和决策能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决策的科学水平。
3 电子商务对企业战略转变的影响
3.1 战略目标
网络正在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改变着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和企业间的竞争方式,迫使企业必须思考如何能够利用网络来适应这种变化转变成企业新的竞争能力。网络可以帮助企业达到许多新的目标。如:收集信息、信息,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联系;树立更好的企业网上形象;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管理功能;利用网络优化企业的用户服务等。
3.2 管理者
由于企业管理者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所以,管理者是影响企业战略转变的关键因素。为了把握企业战略转变的时机,管理层首先应该了解企业如何发展电子商务才能帮助企业扩大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促进销售和增加发展机会,清楚如何借助电子商务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如:恰当地预测并展望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正确评估企业面对的经营压力;初步制定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计划等。
3.3 战略转变必需的准备
要想进行企业电子商务的战略转变,首先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如企业业务管理的信息化问题,可以设置CIO,辅助企业管理层完成企业信息战略的准备、制定、实施以及管理,确保企业通过电子商务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也有利于评价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的绩效等;企业战略转变的试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发展需要,从有可能切入的地方对发展电子商务进行初步的尝试。经过这个过程,企业可以逐步了解电子商务对辅助企业发展的帮助与支持的贡献,明确企业为实现下一步战略转变需要预先落实和完成的必要的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从体制到机制
2006年初春,一场大雪悄然降落,和这场大雪一同“空降”的还有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第一任台长文成国。也正是他的到来才促成了这场酝酿达6年之久的湖北广电改革。
而改革的突破口是体制改革。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新成立的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成为省级广电媒体的运行实体,接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和省广电局的行业管理。
撤销了原湖北人民广播台、湖北电视台、楚天广播电台、湖北经济电视立建制及其内设机构,总台直接管理。19个省级广播电视频道总监和总台管理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全部通过竞聘产生,总台对频道实现有统有分,统分接合的运营模式,总台最终形成一套班子、一个实体、一个法人的格局。
正如外界所关注,“先行者”湖南广电的第三轮改革目标确定后很长时间内,外界一直未见电视湘军的动作。湖南广电曾对媒体表示:“因为是体制改革,难就难在体制上,前面两轮改革目标很具体,第三轮改革看起来很抽象,而且方向不是很清新,找不到着力点。”
“体制改革完成之后,机制转换成了重中之重”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的策略是:“以机制转换为着力点”。湖北自创的改革模式,完全颠覆了“先行者”留下的经验,从最困难的地方着手。
机制转换给外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2006年10月25日的“处级干部与全体职工‘双竞聘’会”。这次会议的规模堪称是:“省直一次性涉及面最大,岗位最多时间要求最紧的竞争上岗大会”。
331人参加,按方案产生116名正副处级干部,2200名职工进行双向选择。这样一次公开竞聘的结果是:“59名原处级干落聘,新成立的管理团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在管理上,一改变过去沿用多年的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形成以总台为“圆心”,以频道和若干事业主体为“半径”的直管直营模式,强化集中统一领导。
通过频道制改革,在宣传、经营监管、技术、人事、财务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同时,充分放权,频道负责人拥有节目生产引进选择权、节目栏目编排权、干部提名权和节目栏目人员聘用权、包干经费使用权、创收经营自,并实行在统一领导下的自主运营。
“对于‘总监’的定位有人认为是‘分权’,事实上只说对了一半,完整理解应该是‘分责’。”湖北广播电视总台影视频道总监严惟礼说。
“名义上经视的法人资格被取消,但是实际上经视还是按照原来独立法人的模式在走,对经视基本上没什么影响”,湖北电视经济频道副总监裴晓蓉说。
而决策者认为:把增强频道的微观竞争力和提高总台的宏观控制力有机统一起来,既可避免总台出现空壳化、行政化的倾向,又能促使频道总监自觉将个人命运与频道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将最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对此,严惟礼认为,在新的体制下总监的角色定位,就像其他行业的CEO一样,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有困难不找台长,找市场。
两个月后,原四台宣告结束使命,各频道总监正式授章上岗,频道制运行,扁平化管理,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真正意义上成立,并定下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跨大步,三年上台阶”的目标。
残酷现实下,路有多远
从来没有哪场改革是一帆风顺的,在长达6年之久的改制酝酿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而又发生了的问题,积累了一系列该及时解决又没有解决的矛盾”。这些都是新成立的湖北广播电视总台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首先是多年来由于资本原始积累严重不足,面对行业内的剧烈竞争,总台不得不贷款3.4亿元用于事业发展,还有4亿资本性贷款,总共7亿多元贷款。按照2008年7.4‰的基准利率,光是每年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5000多万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好几个地面频道几百号人在为银行打工。
从网络覆盖来看,湖北省网络公司只拿到80万用户。由于省网公司担保失误败诉1亿元,在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中多起数百万的小官司,也是“小案不小”。
由于资源分散,经营屡挫,四个电视媒体2006年广告收入不足6亿,(见《湖北广播电视总台2006年财务决算报告》)加上不可分配的列收列支事业性收入,整个经营捉襟见肘。
数年来人事体制改革,限制事业单位进编,而广电事业发展需要不断注入人才,造成了1000多名无编无保的员工。
电视行业白热化竞争,囊中羞涩的湖北电视投入不足,市场占有由居中而殿后。
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所管的8个频道虽然呼号各不一样,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取有着大同小异的定位(除体育频道外几乎清一色的综合频道)相同的盈利模式(广告收入),相同的市场范畴(除卫视外)。相同必然会导致频道内容的同质化;导致为争抢同一块市场蛋糕而展开的相互厮杀;导致不得不承受分流相同收视群体而带来的不尽人意的收视表现。
没有收入,一切无从谈起。
经过三年的运作,2009年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的广告收入达到10亿元(见湖北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关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2009年广告收入的稽核报告》2010年元月)。
唯一全国性空中传播平台,湖北卫视全国排名由24位上升到13位。“这是一个十分辉煌而又长期被人在收视率偏低的诟病中忽略的业绩。”改革者说。
两个地面频道湖北经济频道和湖北综合频道几年全省第一和省会城市夺冠或两届全国十强。卫视全国可收视用户由3.5亿人上升到6.5亿人,网络资产用户由80万户上升到350万户。
一亿元的败诉官司数年申诉进入调解程序,3亿多元事业贷款通过创新还贷模式,也基本还清本息,一次性拿出1700万元为1000多名“双无”员工办理保险。
不可否认,这场浩荡的改革确实从很多方面解决了不少问题。现在对于这场改革的评价或者说是对文成国的评价是:支持组建湖北省广播电视台,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开拓了湖北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新局面。
如今,昔日改革的推动者,有的已经退休,有的调任到其他单位继续工作。湖北广播电视总台新的管理团队早已成立。无论是继续推行前任留下的方针,还是实行新的改革措施,对新台长张良成都是一个考验。从其简历来看,这位广电出身并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官员,这次算是“回娘家”了。
记者致电张良成想了解湖北广电“下步的发展规划”,却被张以“我刚来不久,对事情还不是很了解,过段时间再接受访”为由婉拒。
此时,我们不妨再来看看,湖南广电新一轮改革――“转企改制”的目标:从体制内走出去,从国内走出去,并且建立全新的市场主体。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在“大制播分离”的背景下成立传媒公司将产业部分整合成市场主体,湖南芒果传媒就是这轮改革的产物。
当“芒果传媒们”已经成为广电行业竞争的“主角”,而湖北的主角大概还在酝酿中。从中国广电的发展线路来看,湖北广电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从机构上看,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现在都是叫‘广播电视台’,但这是一个表象。”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石长顺认为,体制涉及的方面很多,实行这个还是有点阻力。“我觉得湖北台现在要改革的是机制改革,最要害的就是创造一种鼓励媒体人争先创优的风气。”
经不起“再折腾”
“湖南卫视今年的收入大概是20亿左右,湖北卫视只有不到3亿。有钱才好办事!湖北台下一步怎么走?从现在起不能再折腾了!”对湖北台的未来,石长顺对《鄂商》记者直言不讳。
在石长顺看来,湖北电视台目前的品牌屈指可数,很多栏目总是在不断改版,没有一个像《快乐大本营》一样有那么长历史,收视率还那么高的节目。
一个成熟的品牌节目应该是不管人事、机构怎么改变,只要观众喜欢,就应该坚持下去。石长顺说:“这点太难得了,包括央视在这方面做的都不够,我并不是不主张改版,为什么要改,是需要缜密思考的问题,品牌的树立有一个时间过程。”
“要说差距,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差距,但是我总认为两台之间人才实力不分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讲湖北台的人才更有优势,现在的症结是如何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那背后的因素太多了。”对记者提出的软环境问题,石长顺认为,湖南台可以达到今天这个成就,恰恰是因为她的软环境更胜一筹,究其原因:湖南台不折腾。”他建议:一旦确立了共识,就不管机构和人事发生怎样的变化,目标不能变,再不能从起点回到原地了。要总是往前走,“哪怕走的慢一点都没有关系”。
在石长顺看来,“湖北台缺的不是人才,而是要有唯才是举的决心和机制。”
纵观湖北电视的发展,曾经在业内占领过无数个“制高点”,而这些“制高点”的制造正是湖北电视的人才所为。
1985年由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与湖北电视合拍摄的十四集电视连续剧《诸葛亮》,一经推出,吸引了无数电视观众,该剧还获得1986年首届中南地区优秀电视剧“金帆奖”一等奖;新闻节目《新闻空间》以独具特色的栏目风格、良好的运作机制,被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授予优秀制片组奖。这是获此殊荣的唯一地方台新闻栏目;谈话类节目《往事》以纯叙事性结构讲述“小人物,大命运”,曾经三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一等奖,还曾被北京有线台以78万的价格买下一年的播映权;以张以庆导演为首的电视纪录片队伍在国际国内获奖无数,被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称为“湖北纪录片群体”。
“我相信湖北是有人才优势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发现这些人才,使用这些人才,如何给与这些人才一定的权利和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可事实上我们挖掘的还不够,使用的也不够。”石长顺忧心忡忡。
此外,地方电视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还要争取到更多政府支持。“这些支持和重视不仅仅是财力上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干涉也是一种支持。再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也是一种软支持。”
“关键作用还是湖北台自身,现在新的领导班子诞生了,我希望以此为新的起点,再不能中途切断了。”石长顺补充道。
正视新媒体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播出平台不再是稀缺资源,如何看待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案头的一个大问题。
“首先我们要循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们要以满腔热情去拥抱视听新鲜媒体。”石长顺认为:电信和互联网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已经很成熟了,如果中央不对三网融合采取控制性发展,广电是绝对要“死掉”,更别说竞争。
央视去年12月成立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CNTV;今年6月,中国第一家省级网络电视台――安徽网络电视台诞生了;随后湖南和上海的网络电视台也相继诞生。目前,湖北网络电视台正在筹备当中。
“虽然我们现在也在筹备,但总是比别人慢。我们能否两条腿同时走路呢?传统媒体创新赶超进入全国前十,新媒体采取超常规发展,所有的事情要完全等到别人做了之后再做,这就丧失了先机。”
另一个新媒体手机电视在湖北开局不错,节目的开发已走在全国前列。发展新媒体的时候借助社会资本,湖北台也做到了。但是“借助了社会资本是由社会资本来主导还是扶持,这个关系位置却没有摆正。”石长顺解释:由于运作体制的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矛盾,总是在矛盾当中前进,总是没有形成合力,结果就是原地打转,又丧失先机。
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政府创新;政府治理;经济法实现机制
时下,政府创新无疑是一个全球性的关涉政府治理模式改革的问题,该问题在早发的现代化国家主要是围绕克服现代政府官僚体制中的现代性问题而展开的,在后发的民族国家(如我国)则主要是围绕增进政府治理中的现代性因素而提出的。在政府创新过程中,知识经济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政府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并现实地影响到现代社会中政府治理的秩序。中国经济法作为我国政府治理的有效方式,也必然会对知识经济影响下我国的政府创新做出回应,进而使政府创新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本文中,笔者即拟对知识经济影响下我国政府创新的经济法实现机制作一初步探讨。
一、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创新的缘起
1、知识经济时代的政府治理问题
自195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革命引起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随之而来的是知识、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增强。1990年代,世界经济向着知识经济转移,发达国家引领世界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此处所谓的知识经济,根据世界银行的介绍,其含义是指“企业、组织、个人及共同体等,为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更有效地创造、获取、使用知识(符号化了的和默认的)的经济。而且,在各种经济活动上有效地应用技术知识、政策知识及社会知识的经济”。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价值在于“为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因此,能否支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进人类未尽的现代性事业应当是评判知识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这也是评判政府能否利用知识真正实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标准。从这一定义还可看出,在知识化社会中,“技术的人道化”将“把道德问题逐渐引入人类与人化环境之间的,现在还主要是‘工具性的’关系之中”,从而实现人类与人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并且,知识还将增进“温和、柔韧、具有人情味”等知识化社会中的“重要的品质”。“在这种社会中,温和的人、温和的企业、温和的政府、温和的社会、温和的经济政策等,显得格外重要”。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知识经济的含义中所反映出的知识价值的内涵和政府角色与职能的定位实际上体现了当下人们对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的反思。这一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就是在专家系统的管理下,因官僚制政府治理模式的运作而引起的治理问题。具体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为防范陌生人社会的交往风险和确保分工协作中的利益需求,人们必须给予对专家和专业知识的信任,进而获得专家系统的保护、支持或服务。由此,即突显了非专业人士对专家体系的依赖性以及专家系统依靠官僚体制来治理社会的现代性制度特征。事实上,由专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政府组织模式所具有的专业化、职业化、等级化、集权化、法制化等特征是与工业化生产相适应的,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官僚制更是体现效率与进步的标志。然而,也就是这一专家所掌控的官僚制模式的运作引发了政府治理的现代性问题。进言之,随着社会的变迁,官僚制模式也暴露出如下问题:官僚组织在以工具理性为社会提供服务和进行管制时,使人成为了程式化组织的附属物,限制了人的人格、情感和心智,最终造成了人的异化;官僚制强调组织效率、强调科层控制和集权化,这就容易牺牲公民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并使得正义、自由、平等这样的价值难以实现;官僚制具有单项式权威的特征,这种权威等级既限制了低层和中层职员的智慧和自我实现的机会,又阻碍了上级及时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在官僚组织中,被赋予特定管理职权的专家品行并非绝对可靠,由此即可能导致权力寻租的问题。综上可见,政府在垄断强有力的知识之后,其权力不断扩张,政府官僚组织已俨然成为一个规训机构,它以自身所掌握的信息来控制人们的生活。故此,面对官僚制政府垄断知识、管制社会所造成的现代性问题,民众要求改革官僚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官僚制的改革主要是通过政府创新的办法来实现的。
2、政府创新:求解政府治理问题之道
作为求解政府治理问题的现实路径,政府创新是指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这种创造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共部门自身的效率和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增进公共利益。通过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府创新,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可以得到重新塑造,从而使官僚制治理模式的弊端得以克服。换言之,通过政府创新,既能够使法治政府、服务政府、透明政府、责任政府、专业政府和效能政府等理想的政府治理模式或政府角色得以实现,也能够使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得以落实。
在考察政府创新问题时,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存在着克服官僚制政府治理的问题这一动因之外,还应当看到存在着因应知识经济发展需要这一重要动因。这即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创新也是为满足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电子政务的实施而采取的一项政府治理模式改革措施。在实践中,发达国家一般通过确立新的政府治理理念、采用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来塑造高效、开放、透明的政府形象,加速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以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
与此同时,知识经济也为政府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这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政府权力行使的范围和方式,促使政府进行角色和职能的创新。在知识化社会中,电视、网络等信息媒介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性增强,信息来源多样化和信息传递即时化对政府封锁信息和暗箱决策构成了冲击,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公民参与政治活动和就国家行为做出反应的能力,这些因素均促成了政府向透明政府、责任政府和参与式政府等角色转变。(2)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公民权利的行使范围和方式,这也推动了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在知识化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自由主张及自由发表意见权利”的实现方式,同时增强了公民行使知情权的意识,这些深受数字化影响的公民权的发展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职能上的转变。(3)在网络经济时代,政府并不一定比企业、社会中间层组织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就使得政府在行使经济社会管理职权时需要与其进行协商,而企业和社会中间层组织为维护自身利益、约束政府权力,也有必要与政府合作,共同对经济社会进行治理。由此,也会促使政府作出角色和职能上的转变。(4)在当代社会,政府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知识经济正好为这一转变提供了技术条件。这即是说,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信息技术特别是电子政务能帮助民众了解和选择服务项目、增强顾客对政府服务的参与性、确保政府提供阳光服务、保证民众对政府服务质量进行测评,由此,可降低政府与客户的交易成本、提升政府服务的品质。由是观之,在当今时代,政府创新应当借助知识经济的条件来克服政府运作中官僚制模式存在的现代性问题,促进政府效能的提高。就此而言,这一重要的发达国家政府创新的经验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创新仍然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二、转型期我国政府治理及其经济法实现机制的现状
1、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及其知识化际遇
当代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其间,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全面的结构性转换,如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的单一性社会向开放的多样性社会转型,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等等,本文所探讨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无疑也是这一社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说来,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变革始自1980年代初期,及至今日,我国已多次对政府治理模式进行变革和调整,从而适应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需要。
在此,若从总体上加以考察,即可看到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治理变革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这就是政府治理的理念实现了“从重效率到重公平”的变革,政府治理的战略实现了“从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变革,政府治理的结构实现了“从竖直化到扁平化”的变革,政府治理的体制实现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革,政府治理的风格实现了“从行政管制型到公共服务型”的变革,政府治理的人员管理实现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政府治理的技术实现了“从人工型到电子型”的变革,等等。然而,从我国现行的政府治理模式来看,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表现为现实中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机构和治理手段的不尽合理,如在治理理念方面,某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的误区;在治理机构方面,某些地方政府的治理机构仍然臃肿、运转低效;在治理手段方面。还存在着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应不足、某些地方政府不必要或者过多干预微观经济运行、权力寻租、政务不公开等情况。由此,即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滞后,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严重、乱占耕地、破坏矿产资源现象屡禁不止,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篇10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社会就业、确保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县一级机构的撤并、收缩、调整以及经营理念的转变,出现了县域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与服务逐步弱化现象,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凸显出来,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县域金融如何重新组合定位、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值得思考,我们试图通过对**市**区有关情况的调查分析进行探讨。
一、**市**区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概况
(一)经济发展状况
**市**区的前身是**市郊区,区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万亩,分为7个乡镇,总人口28.19万,其中农业人口21.49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并存。
了近年来,**区坚持“以农业稳区、以工业强区、以流通活区、以科教兴区”的战略思想,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快速发展。先后引进培育了钢铁、稀土、发电、煤化工项目等一批投资上亿元乃至几十亿、上百亿的超大型项目,初步形成环包钢、环市区、环交通干线三大经济圈,使全区工业经济迅速壮大。同时**区是**市重要的蔬菜和副食品生产基地。全区基本菜田4万亩,保护地1万亩,蔬菜复种面积达8万亩,蔬菜品种80多个,每年可提供时令鲜菜3.2亿公斤,可实现全年供应;以大青山一线为重点,全区果树面积已接近3万亩,年产鲜果1万余吨;沿河渔业生产蓬勃发展,养鱼水面达1万多亩。20xx年以来,根据入世后农牧业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区大力发展“三色农业”(即:以无公害蔬菜为重点的绿色农业,以奶牛养殖业为重点的白色农业,以花卉种植为重点的彩色农业),有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区无公害蔬菜复种面积已达7万亩;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亩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截至20xx年底,全区奶牛存栏量已达14.1万头,带动农牧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020元,是**市乃至自治区重要的奶源基地。
从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出**市**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前十位;依托地域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前景广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由1998年末的16.7:61.5:21.8变化为20xx年末的8.4:46.3:45.3,显现出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明显的变化和成效。
(二)金融发展、服务、支持情况
1998~20xx年,国有商业银行在辖区内撤并划转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52个。截至20xx年末,**市**区辖内县级金融机构共有10家,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2家地方商业银行、2家农村信用联社及14家独立核算的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机构;在下设的120个营业网点中,主要是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网点。
调查表5:20xx年末辖区金融机构存款(左图)贷款(右图)占比
20xx年末,**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32%,农村信用社占65%,其他金融机构占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5亿元,其中4家国有商业银行只占24%,农村信用社占73%,其他金融机构占3%;票据融资余额1.5亿元,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61.5%,农村信用社占38.5%;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户贷款全部由农村信用社承办;金融机构上存系统内资金余额14亿,4家国有商业银行占96%。
**市**区有中小企业2800户左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能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有1349户(其中在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取得贷款的只有69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集中在农村信用社)
上述数据表明,辖区内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弱化,而且还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从而造成县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
二、影响**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金融因素及成因
(一)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信贷政策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逐步调整,为了完成股份制改造,使其符合《巴塞尔协议》有关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的规定,一方面对过去产生的不良资产加大了清收和处置力度,另一方面相应地提高了贷款准入门槛,贷款速度放慢,特别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减少了对县域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量,以规避新的不 良资产的产生,但没有充分认识和关注类似**市**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潜力。
(二)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收缩机构设置,实行扁平化管理的同时,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县域国有商业银行逐渐丧失贷款权力,业务范围收窄,业务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经营品种单一、业务权限限定、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办理手续繁杂、受理时间较长、企业融资成本较大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了银企的合作,因而对县域内的某些行业以及规模小的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
(三)各国有商业银行调高了系统内上存资金利率,以固定的收益引导基层机构上存资金,加上邮政储蓄吸收走的存款,每年新增可用资金的大量外流,使县域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矛盾更加突出。
(四)银企信息不对称,担保、抵押难,制约了县域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获得。近年来,县域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风险意识普遍增强,不愿为他人贷款担保,而抵押评估费时费事,企业搞一项资产登记涉及多个管理部门,每个部门都要收费、收税,再加上贷款利息负担,企业一般难以承受。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抵押物的要求较高,而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提供有效且宜变现的抵押物,无法取得贷款。由于私营企业大都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会计信息不透明,金融机构难以获取真实财务信息,不敢贷。
(五)农村信用社虽然是支持**区经济发展和金融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有限,同时缺乏从上而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优势,而且还需保证支持和服务“三农”,结算支付手段、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速度慢,没有全国联行行号,在资金的划转上明显比不上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实现通存通兑、即存即取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因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与支持显得力不从心。
三、推动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县域机构作用。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县域内继续保留的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要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和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找准追求利润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调整工作思路,重新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合理授权授信,建立起科学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将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贷款风险进行合理区分,分别制定奖罚措施,真正形成商业银行主动营销贷款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大贷款营销力度,增加对县域工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以及中(微)小企业的信贷扶持,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共赢。例如**市**区地方商业银行20xx年开办对辖区中(微)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业务、**区工商银行即将拓展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必将有力地缓解**市**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更好地发挥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考核机制
人民银行、银监局在增强金融宏观调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同时,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等出台对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考核指标。比如金融机构对辖区内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和金融服务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等建立考核指标,以增强货币政策的引导,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继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
通过对农村信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甩掉历史包袱,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推动业务经营稳健发展,不断发展壮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在支持和服务好“三农”的基础上,更好地扶持辖区中小企业,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的总体要求。加快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面向金融服务领域的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已实现全国联网的信贷征信系统,正确处理好信贷征信系统同其他社会征信系统建设的关系,制定有关征信法规,规范社会征信机构业务经营和征信市场管理,推进征信市场化建设。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上一篇: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
- 下一篇:近期旅游经济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