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商务的专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就业;分析
电子商务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学生,能够有效完成相当操作过程的学生才能有效就业,对自己把握很准的学生,又有正确就业观念的学生就能成功就业,而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正视自己,正是行业需要的学生,在就业中就会遇到相当的困难,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实际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成功就业。
在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课程内容过时。电子商务依赖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在短时间内,它的技术和方法就能得到更新,这就造成了高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教学内容设置时,如果没有前瞻眼观,就会把陈旧的内容放入课堂中去,有些教师只考虑学生的现实需要,不能深入考虑学生的未来需求 ,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引领学生就业发展。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在未来的就业中很难脱颖而出。第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电子商务专业涵盖的学科较广,有工、商、经、等学科,包含的课程更多,既有电子通信专业的微机原理,网页制作等,也有经管类的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这些学科和课程,内容非常多,学生都需要学习,并且课时安排有效,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重点不突出,深度不够的情况,很多学生即使掌握了一些知识概念,很难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技术水平很难真正得到提高。
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现在,我国有每年都可以培养大量的电子商务毕业生,数量上完全能够满足这种产业的发展需要。但成功就业的只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虽然社会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毕业生,但依然有许多毕业生难以成功就业,我国高校毕业生学生的就业率约占总毕业认识的百分之五十左右,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还远低于平均水平。在人才如此稀缺的情况下,就业情况却不是很乐观,这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方面我国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和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不能有效就业,这种问题需要解决。
三、解决策略
1、明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高校改变目前电子商务教学大而空的专业设置特点,要能够认真研究用人单位的现实需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制定分层专业培养目标。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要立足电子商务本体,能够增加纯电子商务方面的教学内容,而不应该过多的涉及专业相关的学科,增强学生的负担,同时,学生最根本的应该掌握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这却没有掌握好,学校应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针对电子商务、网上商务、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展开教学活动,以有效培养电子商务的实用人才,满足有人单位的需要。
2、依据市场导向设置学习课程。学校要认真研究市场需要,研究人才标准,根据客观需要设置专业课程标准。学校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的方式,了解有人单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是合理而科学的。学校要明白,设置哪些课程应该由市场决定,应该由有人单位决定,而不是有学校决定。要能够不断的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课程变化,这样,才能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获得应该具备的素养。
3、加强实践教学。现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社会企业中需要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而那些实践性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学生通常很受企业的欢迎,而另一些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就业中就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并重,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就业指导。学校要通过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要能够调整学生的学习观念,转变学生消极学习的状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自我就业方向,使学生能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未来需要什么就要进行哪方面的学习,以此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与未来发展有关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鼓励学生通过上网学习的方式,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动态,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素养的提升。
5、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再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要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理性就业。要引导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分析自己的真正需要,同时了解有人单位的现实需要,在共同需要之间找准平衡点,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同时,作为刚刚毕业的学生,对工资待遇方面不能有关多的要求,要使学生认识到就业是最重要的,就业之后不断丰富自己,历练自己,是自己具有了择业的能力,这时考虑择业才是正确的选择。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对学生成功就业意义重大。
总之,高校开展的电子商务教育要获得有效发展,要想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就需要认真研究教学,研究教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就业形势,行业需要,要能够根据客观情况,根据社会学生的需要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同时,要能够根据市场需要不断调整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信,只要学校教育搞好了,就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质量的商务人才,就能有效促进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篇2
摘要:本文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现有课程进行评估。通过建立课程模型、调研收集数据、使用Yaahp构造判断矩阵、计算专业课程的单层排序权重以及最终排序权重等过程,得出各类别课程及具体课程的影响度排名,并用JAVA实现整个模型,最后提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课程设置;电子商务;Yaahp
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于一体,具有明显的交叉性。自2001年6月高等院校首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以来,如何培养电商人才的探索一直在进行,各种模式纷纷提出,如电商专业“二位一体”的模块化课程模式 [1]、“一线两点三模块”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2]等。无论采取何种模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都至关重要,应该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正确地评估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电商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使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评估与再设计,为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建议。
1、层次分析法与Yaahp软件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它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3]。
Yaahp是一种层次分析法可视化建模与计算软件。在Yaahp软件中,可以选用判断矩阵形式和文字描述形式来进行判断矩阵值的输入,同时可以进行层次模型绘制、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及排序权重的计算、不一致判断矩阵的自动修正以及灵敏度分析等功能操作。
最后当目标文本模型计算完成时,Yaahp可以显示并能导出文档中的详细数据,主要内容有各要素的判断矩阵、生成调查表、各备选方案权重表、各判断矩阵的基本一致性比例及各要素关于总决策目标的权重表。并且可以自行设定数据导出页面的相关参数[4]。
2、层次分析法对电商专业课程设置的方法
2.1 建立课程层次模型
本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分为三大类:技术类、经济类以及综合管理类。根据层次分析法,将电商专业课程评估作为目标层,三大类课程作为准则层,其下对应具体课程作为方案层,并利用Yaahp建立如图1所示的双层模型。
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从属于(或影响)上一层每个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阵,直到最下层,1-9比较尺度如表1所示。
2、4、6、8则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影响介于两个等级之间。
2.3 计算课程的单层权重及最终排序权重
1)将矩阵元素按列归一化,即:
求得wi即为所求层的单项权重,因此利用以上求解步骤先求出准则层相对目标层的单项权重,接着求出课程层相对准则层的单项权重,最后就可计算出课程层中不同课程相对目标层的权重。
一般地,只要C.R.<0.1就可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良好,否则,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使之具有满意的一致性。[5]
3、利用Yaahp进行数据调研与分析
3.1 数据搜集
为了获得真实准确的数据以确保不同专业课之间相关重要度的科学合理,本文通过使用Yaahp制作问卷的形式向各高校大学生和一些电子商务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如表3所示。
通过图2所示柱状调控图,被调查者可以随意拖动浮盘确定课程相对重要度,最终确定结果将由Yaahp自动生成,赋值到表3中。
3.2 数据分析及Yaahp计算
收到问卷回复之后便可以利用几何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整合,接着通过Yaahp进行判断矩阵的构建,如表4所示。
利用上述方法计算出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单项权重,由表格可以看出C.R.<0.1,因此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之后同理求得每门课程相对准则层的权重,接着求出课程总权重及其排名如表5所示。
4、结果分析及建议
研究中使用Java语言对上述层次分析过程进行实现,根据分析结果,技术类课程在三种课程类型中所占权重最高(56.7%),管理类课程次之(33.3%),经济类课程比重仅为9.8%,其原因可能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明确所致,在某种程度上片面强调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对管理、金融等其他能力重视不足。因此,根据电商行业的发展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合理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
4.1 专业定位要明确,培养方向要具有针对性
电子商务专业应以商务为核心,技术作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其教学工作应围绕“电子服务商务”这一思路展开,以此为中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又要注意“电子”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重视两者的结合与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4.2 突出“小而美”不再强调“大而博”
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明确主线,将一些交叉的重复的“大而广”的课程合并或取消,其次因为电商行业发展迅速,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满足未来企业的需求,例如“大数据”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应用十分广泛,应适当增加商务智能、大数据应用等相关课程。
4.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引进双语教学
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应加大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如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或者让教师深入电商企业汲取经验。与此同时,加强教材建设,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并在日常教学中适度双语授课,以拓宽学生眼界,增强学生未来竞争力。
4.4 加强创新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鉴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亟需学生深入企业了解最新的电商前沿并加大创新实践教学的力度。校企合作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正的实战平台,也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5、结束语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其整体课程设置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但是始终贯彻的应该是“技术服务于商务,融汇于实践”,在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培养并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师资力量建设,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实践创新,为培养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打下铺垫。
参考文献
[1] 杨兴凯.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4(6):78-80.
[2] 张楚才, 刘先锋.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研究[J].电子商务,2011(3):80-81.
[3] 邓雪, 李家铭,曾浩健等.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7):93-100.
[4] 吴云超,任蕾. 国际工程承包风险评估—基于AHP的Yaahp软件实现[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11):28-30.
[5] 汪应洛.系统工程[M].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21-126
[6] 曾子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与评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22-123.
作者简介:
篇3
摘要:由于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加大出口风险、外贸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缓慢、国内市场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等原因,外贸企业须同时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电子商务是外贸企业转内销的重要渠道,利用电子商务转内销还能降低外贸企业的风险和成本,也有利于外贸企业资源的整合,外贸企业可以利用的电子商务模式有第三方平台、自建平台和企业协作平台三种,外贸企业应采取策略,利用好电子商务以加快实现转内销。
关键词:外贸企业;转内销;电子商务
1外贸企业转内销的动因
1.1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加大出口风险
外贸企业受国际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较大,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带来的出口风险就越大。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衰退引起国际市场萎缩,至少对外贸企业造成如下不利影响:首先,订单数量和金额明显减少,带来产品滞销、库存积压、资金紧缩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关系到外贸企业的生存,金融危机中的104届广交会,其境外采购商和出口成交额分别比上届广交会下滑9.08%和17.5%;第二,经济下滑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增加,出口产品容易遭受各种贸易壁垒,外贸企业频繁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等各类贸易救济调查;第三,出口收汇难度加大,外商以各种理由拒收货物或拖延付款时间;第四,外商转移订单,在东南亚等地寻找更为廉价的商品。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由于企业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大批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纷纷倒闭。
1.2外贸企业自身转型升级缓慢
外贸企业出口难度增加的原因不仅是国际市场的萎缩,还有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工资上涨等复杂的因素。出口难度的增加也会“倒逼”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但是,培育知名的品牌、研发自己的产品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措施都需要时间以及资金的投入,而我国外贸企业深受融资难、负担重、创新能力弱等顽疾的困扰,导致自身转型升级缓慢,在面临这些不利因素时,暂时只能单纯依靠降低价格来增强竞争力。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出口企业2010年平均利润率仅为1.47%,2011年前两个月持续下降为1.44%。低价竞争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企业更难以持续发展,如果要进行转型升级,除了符合政府产业调整倡导的方向外,还必须投入很多资金。在出口受阻情况下,出口转内销成为外贸企业维持生存与积累资金最为理想的选择。
1.3国内市场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经济运行数据,我国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3%,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随着拉动内需政策的实施,我国居民消费能力提高,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例如,一直以来作为我国外贸出口主渠道的广交会,在第105届时,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首次向内地采购商开放,促进出口企业的出口转内销。扩大内需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独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力图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可见,我国国内市场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外贸企业转内销在国内市场将大有可为。
2电子商务在外贸企业转内销中的作用
2.1电子商务是开拓国内市场的重要渠道
外贸企业转内销,在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其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营销渠道的建立和品牌的培育。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转内销的初始阶段,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营销渠道是重中之重。外贸企业长期按照国外订单生产,把货交到外商手中,不用考虑营销渠道问题,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缺乏资源和经验。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提供了一条重要的营销渠道。在尚未建立起实体营销渠道的情况下,外贸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转内销的尝试,抓住转内销的时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可以把转内销的产品销售、产品宣传、经营理念、售后服务、企业承诺等通过网络传达,网络成为企业展示和营销产品的主渠道。
2.2电子商务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和风险
在国内实体市场上,不论是依托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第三方营销渠道还是建立专卖店等自己的营销渠道,外贸企业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困难。第三方营销渠道存在手续繁琐、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专卖店等自己的营销渠道则面临资金缺乏和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传统营销渠道的前期投入也相对较大,短期难以获得收益,不少外贸企业连续投入两年后,不愿承担继续投入的风险,早早地退出国内市场。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营销策略的局限性,通过网络来展开产品宣传及产品销售,制约企业发展的地域限制和销售范围限制不再存在。客户的需求也可以通过网络很迅速地传达给企业,极大程度地加速了商业运行,从而还降低了企业市场调查的成本。
2.3电子商务有利于外贸企业资源整合
外贸企业转内销在组织机构和人才等企业资源方面与内销的要求存在一些差距。外贸企业出口属于简单的“订单—生产—订单”模式,接到外贸订单后做好生产和质量控制,并完成出口流程,做好出口收汇即可。而转内销后则要有负责市场推广和广告宣传的营销部门等,从研发、市场推广、销售到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都是新增的工作内容。这就需要外贸企业组建新的研发、营销和企业品牌形象建设等团队。电子商务在市场推广、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成本优势和渠道优势有利于外贸企业的资源整合。有不少的外贸企业早已利用阿里巴巴、EBAY等国际电子商务平台开拓国际市场,转内销时只需学习国内电子商务的规则,熟悉国内电子商务的特点,即可有效地整合原有的企业资源,将企业外贸出口的优势产品转而推向国内市场。在人才团队上,外贸企业不必同时设置外贸和内贸两个团队,只需一个电子商务团队来同时运营国内外市场。
3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转内销的模式
3.1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将买卖双方集聚到同一个平台里,大量卖方通过平台产品信息,吸引众多的买方访问平台,从而又增加了卖方销售产品的机会。外贸企业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转内销是以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实现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商务活动。外贸企业可以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专业性、公用性、公平性和服务性等特点开展电子商务。目前,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有阿里巴巴、慧聪等,不少企业也利用淘宝网等零售平台。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的优点在于节省了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所需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借助平台的影响力拓宽市场范围。外贸企业的工作重点在于选择一家适合自身需求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比如该平台与自己所在行业是否相近,平台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平台的交易规则是否能接受等。企业也可以同时选择几家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尝试,最终选择一家进行重点经营。
3.2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
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就是企业自行开发网站系统,自行对网站进行控制和管理。如果外贸企业对电子商务有较多的经验并有较强的人才团队,在转内销时可以采取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式。企业可以对自建平台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设计和管理,便于网站管理和信息维护,灵活度较高。在平台里进行企业形象宣传、介绍企业新产品、报道公司最新动态等,使之成为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合作伙伴交互的窗口。这种模式能将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和商务网站信息高度整合,有利于外贸企业更好地实现转型升级,使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但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显然对企业的管理和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将面临推广网站,扩大网站影响力,吸引并留住顾客及网站日常维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优秀的人才团队共同完成。
3.3企业协作平台模式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建电子商务平台,也不愿意放弃灵活性去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则可以采取企业协作平台模式。几家同行业的企业或者以一个行业为单位,通过企业协作构建电子商务联合体,共同建设和管理平台。企业之间根据不同的分类和需要,出现在平台不同的界面里,同时又实现资源的共享。企业协作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模式。外贸企业转内销具有产品上的优势和流通渠道上的劣势,可以选择一家流通企业开展协作。外贸企业借助该电子商务协作平台迅速推出优质的产品,同时借助流通企业完整的物流设施及供应链体系节约商品流通费用;流通企业则借助外贸企业的产品销量,拓展业务并增加利润。企业协作平台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变更自己的合作伙伴,增加合作共赢的机会,尽量避免同行业竞争的加剧。
4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转内销的策略
4.1适应国内市场的环境和经营规则
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内销,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适应国内市场的环境和经营规则,包括国内的贸易规则和国内电子商务规则。在观念上,需要从外贸向内贸转变,也需要从国际电子商务向国内电子商务转变。例如,在国内B2C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不少转内销的外贸企业希望通过淘宝网进行内销的尝试。然而,当他们为淘宝卖家供货时,仍未转变外贸的观念,按外贸大笔订单的交易习惯进行报价,对小额订单不屑一顾。内销与外贸的特点不同,单笔订单金额相对较小,产品的种类则要比外贸更为丰富。由于内贸面对国内市场,没有了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也没有了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在报价上会有很大的不同。国内电子商务与国际电子商务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国内电子商务发展不完善,消费者心里也不够成熟,企业要更多地考虑国内买家的习惯和诚信问题。
4.2选择符合企业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
外贸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转内销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好电子商务模式。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产品特点不同,规模实力不同,都会影响到电子商务模式的选择。企业可以选择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有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协作平台等。企业在选择电子商务的模式前应该做好详细的规划,确定企业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准确定位,再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特点来选择符合企业转内销需求的电子商务模式。例如,产品种类较多、资金相对较充足并且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可以采用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各种网上交易,以便企业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和企业发展需要随时进行调整;而生产规模小、产品种类少、资金实力相对不足、技术人才短缺的企业,则可以选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不但节省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成本,同时还可以解决人才和技术管理问题。另外,企业还可以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电子商务新模式,如营销外包模式和移动通信商务模式等。
4.3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能力
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内销仅仅做好网络营销不足以达到企业转型的目标,企业要全方位地提高电子商务能力。电子商务活动除了营销,还有生产、物流、资金结算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为做好这些环节,必须对企业战略、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造。企业要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国内电子商务的环境,企业家对电子商务要有足够的重视和把握;在组织机构方面企业要按电子商务设计职位和职能,实现部门之间在电子商务下顺畅地沟通;企业要实施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变革,建立新的业务流程以适应电子商务的需要;在企业文化上要培育电子商务价值观,营造积极接纳新事物和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外贸企业如果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就利用过电子商务,在转内销时则是做好国际电子商务向国内电子商务的转化,能较快地提高企业的电子商务能力。
4.4形成精于电子商务经营的人才团队
电子商务是一项复杂的商务活动,科技含量较高,在开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企业需要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人才团队来统筹运作。如果是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还涉及到网站策划、网络维护、程序设计、网页美工、贸易流程、营销手段、文字翻译等各项工作,对人才团队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外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转内销时,要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所需的电子商务人才。人才的来源可以从原有员工中发掘,也可以从外界引进。企业可以开设各种形式的短期学习班,进行电子商务知识及应用技术的培训学习,或者鼓励企业员工到有关院校学习进修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提高企业原有员工的整体电子商务水平。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也要加强对信息化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对电子商务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超.出口企业转内销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3).
[2] 芮琳琳.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中小外贸企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21).
[3] 李海涛.外贸企业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0(14).
[4] 江勤.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选择与思考[J].中国商贸,2010(2).
篇4
1.中美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比较研究
2.基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3.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
5.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研究
6.我国不同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综合分析——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7.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8.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与创新措施
9.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
10.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12.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3.基于认知驱动理论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4.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专业特色与教学
15.凯里学院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可行性研究——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探索
16.首届电子商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7.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18.财经类院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19.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1.面向就业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2.电子商务本科层次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3.“双导师”活动改善大学生科研意识与技能的实验研究——以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为例
24.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25.应用型本科《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探讨
26.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7.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28.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培养方案
29.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与创新措施
30.关于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31.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32.“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创新培养
33.本科院校电子商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究
35.应用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36.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功申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
37.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以安徽省为例
38.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39.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索
40.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41.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2.应用型本科旅游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43.管理型电子商务本科生的培养模式研究
44.法学本科专业电子商务法课程开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45.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初探
46.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互联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47.论大数据与电子商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48.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建设的探讨
49.移动环境对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初探
50.对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实验课程体系的评价研究
51.关于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
52.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探索
53.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设计研究——基于人与岗位匹配的视角
54.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评价的研究
55.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汉英双语教学探析
56.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57.地方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双语课程改革
58.应用型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
59.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核心理论课程体系研究
60.学生满意度视角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61.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62.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63.计算机本科电子商务课程启发实践式教学方法
64.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65.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析
66.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东莞江南农批农副产品电子商务
67.ERP沙盘实训课程在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68.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69.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70.新建本科院校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实践
71.我院增设本科电子商务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72.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73.电子商务类应用型本科的师资和教育模式定位研究
74.广东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调查及实证分析
75.基于创业型能力培养的地方本科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研究
76.本科电子商务专业提高就业的对策分析
77.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78.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79.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讨
80.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讨
81.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
82.本科电子商务创业训练项目实践探索
83.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84.本科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85.应用型本科高校跨境电子商务教学探索
86.地方公办本科院校电子商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87.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88.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创新思维与创业导向教学改革探析
89.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90.基于“R&O-CPIO3+1”模式的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
91.基于真实、开放环境的本科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92.本科旅游电子商务“三位一体”教学改革策略
93.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94.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探讨
95.试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
96.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培养方案
97.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双语教学实践探讨
98.对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短板问题的反思
篇5
本文从电子商务就业现状、途径和前景考虑,详细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问题,并针对电子商务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学校和企业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水平,并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就业形势;对策分析
引言
近十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迅速发展,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16.2万亿元,比去年增长了27.2%[1]。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促使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也纷纷增开设立电子商务专业,为社会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然而这些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却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电子商务就业形势及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水平。
1、电子商务就业形势分析
1.1电子商务就业现状
据2015年麦可思就业蓝皮书显示,2014届大学生的就业率是92.1%,本科就业率是92.6%,职专就业率是91.5%,在就业率较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电子商务就业率为94.2,排第17位,在月收入较高的50个主要本科专业中,电子商务月收入为4064元,排第26位,而全国本科平均月收入为3773元[2]。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电子商务的就业水平比全国大学生的就业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其月收入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前两届电子商务毕业生相比,整体就业水平有所提升,情况比较令人满意,然而个体差异比较显著,就业水平依然参差不齐,偏向电子商务技术型的就业更好些。
1.2电子商务就业途径
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环境日渐成熟,电子商务就业形式除了传统的应聘企事业单位就业外,一些新的就业途径也很值得去尝试,如自主电子商务创业,其形式多样:如果资金不足,可以选择个人网上开店,在提供个人网上开店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进行注册,创建自己的网上店铺,就像淘宝店铺一样,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实现收益,其优势是启动资金少,成本低,操作简单,交易便捷,经营时间自由等;如果资金充足,可以自己创建网站,做网络销售或提供网络服务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比传统的创业形式更便捷,更节约成本,更容易运营等。
1.3电子商务就业前景
据CNNIC的《2014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状高校电子商务就业形势、问题及对策分析文/孟强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全国有41.4%的企业建立了独立的企业网站,同时17.0%的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了网店,全国在线销售的比例为24.7%,在线采购的比例为22.8%,使用互联网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24.2%,使用聊天工具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及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其使用率分别为62.7%、53.7%和45.5%[3]。可知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正逐渐加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必会引发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持续需求。据麦可思报告显示:在2014届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大的50个职业中电子商务专员排第9位;在社会需求量较大的10个行业中互联网运营与网络搜索引擎行业排第4位,在社会需求量增长较快的职业类别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排第2位[2]。据此可预测未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行业人才缺口也很大,就业前景很乐观。
2、电子商务就业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就业观念狭隘,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非常狭隘,好高骛远,期望较高,自身又不努力,不求上进。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清楚专业学习方向和任务,不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内容是非常可怕的。目标不明确,认知模糊,就难以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导致学习迷茫,效率低下。电子商务专业的一些学生,学习不用功,专业技能不扎实,不熟练,缺乏实践能力,很难胜任电商专业的招聘岗位。
2.2师资力量欠缺,学生培养方向不明确
一些高校的师资是从外专业调派的,往往缺乏系统的电子商务知识,缺乏对电子商务更深入的认识,缺乏实践教学的经验,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往往都是理论讲解,既空洞又乏味,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太明确,普遍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复合型的培养,然而这并不适合企业的需求,企业更倾向实战型,更注重实际应用技能,而复合型的培养模式,会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完善,不能熟练精通某项专业技能。
2.3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影响其就业。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转变,电子商务是综合性的商务管理学科,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学生不仅仅需要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理论联系实践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的很多高校依然只是停留在书本理论知识教学的层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教育这一环节,忽视社会企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供需严重脱节,这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将极其不利。
2.4企业注重学历背景,未能善用电商人才
许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严格要求学校必须是“985”或“211”院校,并青睐高学历的毕业生,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根本就没资格应聘,在应聘时毫无竞争优势。没有高学历,能力再强,企业也很难认可,甚至连应聘资格都没有。以学校背景和学历来衡量招聘人才,确定薪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这都非常普遍。此外有些企业并未真正理解电子商务内涵,使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只停留在表面层次,未能深入应用电子商务。由于认识不够到位,尤其是刚转型的传统企业,不能够善用电子商务人才,使得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层次水平较低,同时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企业的损失。
3、电子商务就业的对策分析
3.1针对学生自身的建议
(1)转变学习观念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自主学习,制定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学习计划,不能只依靠老师,而需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目的性,并付之于实践,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对于就业,要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比如兴趣爱好、理想等,合理选择就业方向和岗位。千万不能忽视自身能力和素质而期望较好的工作类型、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要理性对待就业求职。期望不要太高,大城市、好企业、高薪水的工作必然竞争激烈,对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也高,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就业就会更容易些。
(2)参加就业指导和专业见习,提高专业竞争优势
高校都开设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规划》、《就业指导》、《专业实习》等类似的培训课程,且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教育整个过程,就业指导工作包含学习任务、职业规划、就业培训、专业见习、知识结构、心理成长等多方面内容。课余时间应积极参加这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尤其是专业实习和专业竞赛,如全国电子商务大赛、互联网大赛等,此外可以参与学校的各种课题项目,多上网了解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动态,学习最新的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专业的竞争优势[4]。
3.2针对学校教育方面的建议
(1)加强电子商务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十分重要,培养的好坏与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密切相关。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重点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可以学校自己培养,让老师继续进修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也可以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专业的高学历师资,最好重金聘用工作在电子商务行业且具有丰富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学生的实践授课教师。
(2)明确培养方向,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实事求是,结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自身特点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培养。可分为两大类来进行培养,一是技术方向,主要按照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网站维护等方向来进行培养。二是商务方向,主要按照电子商务应用、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网络信息服务、网络销售等方向来培养。高校设置课程时,必须加以考虑其培养方向、企业需求及学生自身的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3)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提倡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高校应减少纯理论的课程教学,多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建设实训基地,增加专业实践项目和课题研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包括在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合作,提倡校企联合培养教学,如订单式培养,定向培养,项目合作培养,通过这种形式能使老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到电商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更形象具体、更有趣味性和实践性,也更容易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5]。
3.3针对企业用人方面的建议
(1)消除对普通院校的歧视,注重能力而非学历
针对目前企业用人单位只注重求职者的学历和学校背景,而忽视其职场工作能力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建议企业应该消除对普通院校的应聘歧视,降低对求职者的学校背景和学历的强制要求,转变招聘人才的传统观念和方式,多注重求职者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不要只看重其学历,而错失那些真正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人才。
(2)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内涵,合理任用电子商务人才
企业转型在走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时,要深刻认识电子商务的内涵,制定详尽的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引进大批电子商务人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逐步提高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和质量。企业招聘人才很容易,善用电子商务人才却很难,如企业让电子商务人才去做传统市场的营销工作,就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企业任用电子商务人才时,应根据其专长来安排相近的工作岗位和内容,善用电子商务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结语文章结合麦可思最新就业报告,从电子商务就业现状、途径和前景考虑,详细分析了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问题,并针对就业所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学校和企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水平,以便能更好地就业,从而推动我国电子商务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16.2万亿[EB/OL].
[2]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下半年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EB/OL].
[4]彭振营.2009年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23:95-96.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一、问题提出
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人们正在习惯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来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电子商务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整个社会正在大步迈向电子商务时代。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逐步增多,基本上呈现为金子塔型。截至2015年,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科的学校大约有700所,开设电子商务本科的学校有300所,开设电子商务研究生专业的学校不足百所。从电子商务学生的数量上,看似可以基本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对口率不足20%,大量企业难以招聘到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所以,培养学科知识过硬,动手实践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和时代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当前的一个紧迫任务。
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主要是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国际贸易等基础通识课程,还有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网页设计、网络安全、电子支付等专业课程。这种基础课加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可能适应于其他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但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时代感特别强,知识更新频率特别快的专业,所以这类课程设置并不适用。现在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转型,开始涉足电商领域,出现了很多例如商业团购、消费后买单、消费分期、在线支付等新型的电商模式,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信息陈旧和目标单一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胜任企业的要求。
(二)缺乏创业就业导向机制
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时,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创业就业导向机制。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特别适合创业的专业,这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是鼓励创业的。党的十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形式多渠道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其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科背景适合进行创业,相比于传统的生产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创业资金和生产设备,电商领域的从业门槛要低得多。现在很多大学生利用QQ、人人、微信平台从事微商工作,或者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进行产品售卖,其实质都是创业行为。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专业课程,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没有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缺少提供素质训练的专门平台,使得电子商务人才的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
(三)电子商务师资队伍与硬件设施不过关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兴学科,也是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很多高校都没有开设电子商务的硕士和博士专业,而仅仅是开设在信息管理、工商管理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而高校教师一般都需要博士研究生学历,这就导致很多讲授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并不是纯粹的电子商务专业,仅仅是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时的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攻读博士学位时的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讲授电商基础课程还是有差别的。这个问题在物联网专业也存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另外,很多高校的电子商务实验实训室不完善。通过调研,超过一半的高校仅仅有ERP、沙盘模拟、商务谈判等实训室,专门的电商实训室还不多见。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对策分析
面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途径来解决问题,做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工作。
(一)倡导产教融合模式,优化课程设计
产教融合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是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入的交流合作,将教学活动、企业生产、学术研究、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模式。产教融合有利于将产品的最新知识,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市场环境的最新知识迅速传达给学生。通过产教融合的模式,学生接触的知识都是最实用的、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的,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培养,有利于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
(二)创建就业导向机制
引导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创业的方式很多,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创业孵化基地,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2015年,创业大学的老师来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给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讲授创业知识,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通过开展“万人云”实践活动,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和如何创业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建立O2O模式来引导创业,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在网上开设虚拟店铺,让客户了解产品,然后再通过实体店面进行销售。另外,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很多城市都会举办这样的比赛,但是要多举办校级甚至班级的创业大赛,让大家都参与进来。这些方法都有利于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三)强化师资队伍和硬件设施
可以引导高校多开设一些电子商务的硕士、博士专业,培养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另外也可以引导在企业中的高精尖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入高校,立身教育事业,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对于硬件设施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政府、社会的积极引导,学校的积极投入。学校可以按照市场需求,筹建一些符合专业建设的实训室,政府也可以加大扶持力度,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四、小结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课程设置的不合理,缺乏创业就业导向机制,师资队伍及硬件设施不过关等,对这些问题应进行积极的研究。通过各项举措,来营造一个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成长,有利于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环境。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符的新型电子商务创新人才,最终有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大为等.Living Lab环境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2015(6)
[2]彭仁孚.电子商务创业型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和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5(13)
[3]吴珍.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商, 2015(29)
篇7
基金项目:厦门理工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基于岗位创业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GY201336),厦门理工学院2013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
摘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以电子商务岗位需求出发,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凝练具有特色的理论课程体系,同时,构建课程内实验、独立课程、实习及实践项目相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能力。
关键词 :岗位创业;课程体系;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引言
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超过10万亿,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5.2万亿元,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4万亿元,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多迫切需要具有岗位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提出以学习成效为中心的电子商务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法。建立“3平台+2模块”的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以及专业特色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教育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创业外围课程以及创业核心课程三个层面的课程。以上海金融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以社会人才需求及专业能力层次结构分析为基础,构建公共基础模块、计算机技术模块、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与方法模块、电子商务理论及应用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并形成重点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外47所学校开设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分析,主要开设电子支付、安全、商务模式、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导论五个方面的课程。
1、基于岗位创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岗位创业是指在一个现存企事业的工作岗位上,个体或团队进行的创新活动与体现企业家精神的过程。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教学不仅仅以培养自主创业者为目标,更是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融入创业意识、了解创业过程和体验创业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未来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同时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而能在工作岗位上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创新及创业活动。
岗位创业人才培养包括岗位就业能力、岗位创新能力及岗位创业能力三个层面。岗位就业能力是学生满足企业岗位需求,适应现有岗位的能力,能力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岗位本职工作,具备较强的应聘竞争能力。岗位创新能力是在岗位就业的基础上,将知识与岗位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对某岗位工作的操作流程、实现方式或者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商业价值的能力。岗位创业能力是指在岗位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所掌握的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优化,是以社会需求、就业岗位、创新创业能力为依据,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
2、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教学中诸多课程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这个体系以一条主线由互相联系的课程构成,或者说是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岗位的能力描述,构成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电子商务能力集”,具体为电子商务策划能力、运营能力、技术实现能力及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能力,将能力点转化为知识单元及知识模块,形成电子商务经济、管理、技术及创业四个方面的知识体系,以此做为优化课程的依据。
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岗位创业能力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课突出目前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及应用的新技术,限制性选修课供学生在电子商务技术和电子商务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的学习。通过课程设计、实习实践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等实践类课程,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及提高。
3、理论课程体系优化
电子商务专业理论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限制性选修课四类。
3.1 根据岗位需求开设课程
以厦门人才网为例,按“岗位名”搜索“电子商务”一周内的招聘信息,出现1470条记录,经对这些招聘信息分析,目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主要有技术类、商务类、管理类及数据分析类。根据市场人才能力需求的层次分析,确定的知识点,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确定知识单元、知识模块的思路,进行课程的细化和调整。
3.2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相结合
将创业思想融入思政理论等公共基础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理念。开设 《创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专业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模块,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广告等专业课程中增加创新创业知识模块,通过案例分析、项目策划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
3.3 凝练具有特色选修课
将社会需求、学生意愿和学校资源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设立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运营及跨境电子商务三个选修方向。电子商务技术方向,使学生深入掌握电子商务开台开发技术,主要开设《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C#程序设计》、《Java 技术》、《移动商务技术与应用》课程。电子商务运营方向,主要开设《客户关系管理》、《网络广告实务》、《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商务数据分析》课程。跨境电子商务方向,主要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金融与结算》课程。
4、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4.1 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
如图2所示,建立课程内实验、独立课程、实习及实践项目四个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课程内实验以学生掌握某一知识点、知识模块,以及培养单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独立课程包括实践类课程和课程设计两种形式,以培养学生的适应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以提高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为目标;实践项目包括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和校企合作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4.2 强化独立课程实践
独立课程包括实践课程及课程设计两种形式。
实践课程是通过学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实践操作,掌握某一领域、某一岗位所需的具体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设置《多媒体技术》、《搜索引擎优化》2门独立实践课程。《多媒体技术》教授学生应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像图片处理,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具体图像优化、图片处理的能力,可以从事网站美工、网店产品拍摄等相关工作。《搜索引擎优化》以百度搜索为例,教授关键字优化、链接优化、流量分析等具体操作,使学生具备搜索引人优化方法的选择、具体实现以及效果的评估,将来可以从事SEO工程师等相关工作。
课程设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任务下达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目前开设《程序设计》及《电子商务网站建设》2门课程设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是应用数据库技术、VisalBasic.net技术开发基于C/S架构的信息系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的方法,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的能力。《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课程设计是应用JSP.net技术,建设基于B/S架构的电子商务平台,包括用户注册、商品展示、购物车管理、订单管理等电子商务商务业务过程,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能力。
4.3 实习实践项目与企业相结合
实习包括电子商务运营认识实习、电子商务调查分析、电子商务岗位体验实习及电子商务顶岗位实习。电子商务运营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运营的基本流程,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企业,聘请企业经理人开设讲座。电子商务调查分析,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电子商务相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观查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电子商务岗位体验实习根据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所提供的实际岗位,进行短期的顶岗体验操作,主要有电子商务方案、物流、运营、订单管理、售后等岗位的体验,尤其是每年的“双十一”,各企业对学生有较大的需求。电子商务顶岗实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为目标,为期3个月左右的实际岗位操作,是学生密切接触社会的有效方法及途径。
实践项目包括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科竞赛项目及校企合作合作项目。各类实践项目均是学生自由组建团队,聘请专业教师及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以项目的形式动作管理,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创业能力。
5、结语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商务模式不断创新,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增长迅速,而且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因此,做为大学人才培养基础的课程体系也应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不断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岗位就业能力、岗位提升能力及岗位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艾瑞咨询. 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年度监测报告(简报)[R].2014.北京.
[2] 张辉,龙玉祥.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整体优化设计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 84,103.
[3] 史烽,花均南,王利艳,隋智勇,向兵. 本科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电子商务,2013,(4): 83-85.
[4] 黄兆信,曾纪瑞,曾尔雷.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温州大学为例[J].教学研究,2013,(6):144-149.
篇8
关键字:电子商务 计算机课程 教学
自2000年以来,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内掀起了,成了众多院校的热门专业。目前,虽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社会上仍然很紧缺,但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还是很难找到合适的电子商务类职位。由此可见,目前大部分院校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与社会需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有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适时的调整,科学合理的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定位,完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侧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分析及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定位
1、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分析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未来5年,中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人~100万人,供需缺口巨大。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并从事电子商务职位的毕业生做的调查问卷,以及通过网络搜索到的大量有关电子商务人才的招聘信息发现,该类人才都是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能将信息技术与商务和管理融会贯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说一个合格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的商务人才,如果缺少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则只能被认为是普通商科毕业的商务人才,称不上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定位
电子商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一定的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核心是"商务",计算机技术是手段,商务才是目的,并且电子和商务应该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个整体。要实现商务活动,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支撑。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计算机类课程必须符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适应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1、培养目标及专业定位不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中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整合过程中既有交叉又有独立,因此要求各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都要熟练掌握。目前我们可能存在这样一些误区,例如在电子商务专业中有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致,容易使学生感觉到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差不多,学习了这些计算机专业知识,今后也可以向计算机行业发展,多条就业门路。因此教师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计算机课程在电子商务中的定位。
2、师资力量不够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的电子商务老师都是从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调转而来。而计算机老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电子商务实验经验,可能会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讲的多些。从而导致学生偏离了本专业的学习重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学的不够扎实,动手操作能力不强。
3、实验设施不足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一系列的实践操作也尤为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院校都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但因资金不足,而没有完善的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设备。以及师资的缺乏,导致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不能很好的实施,有的就以理论课替代操作课或者反复做些简单的操作。这样完全有悖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1、制定符合电子商务专业需求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计划
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是当今社会各专业人员都不可或缺的,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技能的需求又各有不同,如电子商务专业可能倾向于网页制作、网站维护等知识技能,物流专业可能倾向于数据库方面的计算机知识技能、会计专业可能倾向于数据计算、处理等方面的计算机知识技能等等。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很多计算机类课程与计算机、物流、会计等专业的课程相同。但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对计算机技术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计算机、物流和会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知识范围及知识深度和广度并不完全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我们必须对这些课程进行重新组织和设计,制定更加符合电子商务专业需求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计划,找到这类课程教学的侧重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每所院校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我院近年来引进了多位高学历、有教学经验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同时,对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师岗前培训、思想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培训等。鼓励他们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业进修、学位进修、教育科研、申报各级课题等途径,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另外,通过聘请校企合作单位的专家来我院参与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建立校内外的合作和联动机制,使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有了更新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本领,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3、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理论实验教学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实验条件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目前国内各所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利用率也不高。因此,学院应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实施。
四、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置
电子商务人才中,每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和对应专业能力是不一样的。譬如电子商务员和电子商务研发工程师两个岗位,其中电子商务员职位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仅仅是需要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而电子商务研发工程师,不仅需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软件,还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还应掌握电子商务与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因此,我们在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可以将计算机类课程教学分为两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技术模块。
1、专业基础模块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型人才、商务型人才和综合管理类人才。这些电子商务人才都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windows XP/2000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Office软件、Internet的使用等。目的是为了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原理、处理日常办公事务、做一些简单的数据报表分析,并能够利用Internet查找需要的数据资料,利用Email电子邮件、MSN等通讯软件与客户进行即时交流沟通。
2、专业技术模块
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除了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学习计算机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开发、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安全技术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计算机技能。但是针对校企合作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岗位需求和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教师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过程中,灵活性比较高。对于以上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也是不一样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对计算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进一步明确了培养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的专业定位,使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能力和专业岗位的结合度更高。但是计算机课程如何更好地与电子商务专业其他类型课程有机结合,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今后,随着电子商务专业面对行业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还将面临新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徐天宇.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1
[2] 王忠元.电子商务概论与实训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4-1
篇9
摘 要:本文首先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知识结构进行了分析,结合企业实施电子商务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提出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就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电子商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了浙江大学等13所高等院校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目前,全国共有300余所高校、800多所高职高专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虽然电子商务专业在数量上非常可观,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其他专业。究其原因,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不合理性、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教育模式与产业发展相脱节等原因都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1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与知识结构分析
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商务型、技术型和战略型,各种类型人才需求的特点如下。
1) 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具有扎实的现代经济与管理知识,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能较好地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商业贸易、营销管理等实践活动。这类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网络营销业务、网上国际贸易、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电子商务支持系统的推广、电子商务创业等工作。
2) 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精通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技术,掌握其最新进展,同时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善于理解商务需求,懂得“如何做”电子商务,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他们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规划与设计、网站开发与管理维护、商务平台美术设计等开发工作。
3) 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及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他们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平台综合管理(如担任电子商务项目经理角色)或企业电子商务综合管理(如担任电子商务部门经理角色)等工作。
由以上分析可知,电子商务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电子商务行业对人才的综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技术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功底,包括计算机硬件基础、程序设计、系统规划、网站设计、系统安全、系统运营与维护、网络技术、美术设计等知识;同时因其所开发的系统是为企业管理和业务服务,需要分析企业和客户需求,所以该类人才还应该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需求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并掌握业务流程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和消费心理学等内容。商务型人才与传统商务人员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服务者,一方面要求他们掌握传统的商务知识,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和应用。对于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掌握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商务领域的知识,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学习和掌握特定行业的特定知识,将更加有利于他们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具体的商务过程。
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与培养目标
从上面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分析,结合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过程,可以将电子商务实施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硬件层、软件层、应用层、运营与管理层,其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内层是外层的基础,外层是内层应用的延伸,每一层次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提供支持,其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
第一层为电子商务硬件层。电子商务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这一层次需要熟悉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了解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学习路由协议,TCP/IP协议等,掌握局域网知识,具有网络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的能力。
图1 电子商务实施层次结构图
第二层为电子商务软件层。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以及客户端的相关软件。如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有Windows Server 2003、UNIX、Linux等;数据库系统有SQL Server、Oracle、Sybase、DB2等;电子商务应用有Commerce Server、Content Management Server等;安全保证有ISA Server等;客户端操作系统、浏览器及各类应用软件,等等。
第三层为电子商务应用层。涉及商务流程分析、网站规划与设计制作。如界面设计,可能就需要掌握HTML、CSS、XML脚本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Dreamweaver、Photoshop等网页设计和图象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开发。这一层次主要负责网站WEB页面的开发与后台的技术支持;能够满足运营层对技术层的要求;熟练掌握ASP/PHP/ JSP等开发工具中的一种,能够独立开发后台;熟悉SQL Server或Sybase等能够独立完成数据库的开发;精通HTML语言,完全能够手写HTML代码,熟悉网络编程。
第四层为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层。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熟悉网络营销常用方法,具有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的经验;能够制定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执行与监督;能够从事整体网站及频道的运营、市场推广、广告与增值产品的经营与销售;熟悉网络、网络营销和办公软件;负责公司产品在网络上的推广;对网络营销感兴趣,并能很好的掌握电子商务及网络发展的各种理念。
可见,硬件层和软件层涉及相关知识较为专业,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对该部分内容设置相对精炼,因此需要接受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像思科的CCNA、CCNP、CCIE认证,微软的MCSE、MCAD、MCSD、MCSA、MCDBA认证,以及Oracle、IBM DB2和Sybase数据库认证等都有利于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用层所涉及的内容是技术型人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运营与管理层所包含的内容是商务型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熟悉现代商务与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掌握电子商务原理与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法律等知识,系统地接受电子商务技术与运营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
3 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研究
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电子商务实施的层次性,以及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看出计算机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由于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深度与广度存在着差异。如何设置计算机类课程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前成为各高校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我们认为应采取共性基础上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共同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等共性平台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差异化课程(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程)和差异化实践实现对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差异化知识和技能培养。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来具体探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归属信息工程学院,2003年开始招生,是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之一。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制定了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并将电子商务专业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信息技术方向,侧重于电子商务平台的规划、开发、应用和维护;二是营销管理方向,侧重于网络营销和管理。两个方向的确立符合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和商务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至于战略型人才,其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技术与商务知识可以在校学习,社会实践、工作经历与经验是该类人才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这些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因此,战略型人才难以直接从学校培养,需要在社会中逐步锤炼。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两个研究方向,需要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实施共性基础上的差异化人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图2所示。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两个研究方向学生必修的共性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等;高级课程的设置与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实施差异化培养。以计算机类课程为例,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概论、程序设计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网站开发技术及应用)、高级课程中的专业课程(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等)以及专业选修课程(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XML及其应用)等课程。采用分层次、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能够满足电子商务应用层和运营与管理层对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型专业,除了强调理论教学外,还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计划中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比例,充实了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做到了“一条龙、不断线、分层次”,构筑了一个三层金字塔结构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新体系,如图3所示。第1层次为基础技能培养层,由各门课程的实验课完成。每门实验课都包含基本实验和选做实验,安排选做实验的目的是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第2层次为系统设计能力培养层,由一些重要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设计(如网站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和设计性实验等组成,每个学生都要接受专门训练。第3层次为科技创新训练层,是为部分优秀学生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完成自己拟定的课题,参加全国或天津市专业竞赛(如天津市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等)或参加导师的科研,完成导师指定的课题,也可以申报学校的SRT(大学生训练计划)等,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研究的成果已应用于我校2007版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已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中得以实施。对2004级以后的各年级学生中采用修订后的教学计划,注重共性基础知识的教育,体现人才需求差异化的分类分层次培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对自己未来发展有了准确定位,学习兴趣浓厚,精神状态饱满。通过对03和04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认为我校实施新方案后培养出的人才类型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学生就业形势良好。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增专业,其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是在“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其他方面的课程,如经济与管理类课程、电子商务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设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如何进一步实现产学研结合,使企业与高校直接进行合作,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均与企业挂钩,真枪实战地让学生领悟理论,让企业把握人才等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讨。
参考文献
篇10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也可以称之为巨量资料,指的是一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据,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撷取、管理、处理,也无法整理为有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资讯[1]。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繁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等特性。
大数据的特点为电子商务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契机,受到国内电商的广泛关注。以阿里巴巴为例,该公司迈出了大数据应用的第一步,构建了“淘宝数据魔方”,开放网站所有的交易数据,把数据利用和分析做到极致。
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下,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案,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相脱节;其次,课程内容不够新颖,只注重传统知识的讲授,没有加入专业前沿问题的探讨;最后,教学模式脱离实际,以理论传授为中心,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
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大数据时代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电子商务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一)对数据收集处理的新要求
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信息量急速增长,在数据的收集方面,庞大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企业的信息基础架构的承载力;在数据的处理方面,对数据实时处理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企业现有的计算能力;在数据的挖掘方面,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变得极为困难,增加了大数据应用工作的繁重性。
由此可见,大数据应用于电子商务面临着收集和处理的困难,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引入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等先进的理念,构建数据仓库来装载庞大的信息量,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找到价值量大的内容,利用OLAP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多维分析,以克服大数据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二)对人才专业技能的新要求
企业将大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后,往往不能直接将其作为管理决策的依据,仍然需要电子商务人员凭借专业知识,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将其转化为对管理决策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此,许多电子商务企业正在积极部署大数据战略计划,不断引入数据分析人才,创建大数据研发团队,从技术的软层面真正解决大数据的挑战[2]。
由此可见,仅具有收集处理大数据的能力是不够的,对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才是电子商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还应将电子商务领域中最前沿的课题引入课堂,使得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
(三)对课程培养方式的新要求
面对庞大的数据量,电子商务仍然在原有的平台构架中运行,容易造成架构不稳,随时可能出现数据资源及系统资源不足的实际问题,导致平台操作缓慢不畅。因此,为了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时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对系统构架进行现场维护尤为重要,并且需要针对平台出现的具体问题,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操作方案,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生搬硬套。
由此可见,大数据在电子商务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系统故障等突发性问题,这就要求在电子商务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引导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训,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敏捷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
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现状,结合大数据时代对电子商务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可以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提出改革思路。
(一)优化课程设置,引入商务智能技术
在课程设置方面,电子商务专业应该迎合大数据发展的需要,引入商务智能等前沿课程。相应的增加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构建数据仓库收集数据、采用数据挖掘处理数据、利用OLAP分析数据,使电子商务专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商务智能技术,从而增强收集、处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以解决企业在大数据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二)调整课程内容,注重前瞻性与新颖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同时,还应补充电子商务前沿问题,注重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与新颖性。在大数据时代下,教师需要以互联网为基点,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新理念、新思维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以“互联网加思维”的方式,对电子商务的授课内容合理设置,以提高教学质量[3]。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学生可以了解本专业的前沿问题,掌握研究问题的新方法,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而迎而合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改进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授课方式方面,可以引入产学研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产学研模式是一种全新的人才教育方式,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在知识应用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4]。以产学研模式为基础,以实际工作岗位为纽带,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还增加了与知名企业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可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成为新时代下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 上一篇:经济体制概念
- 下一篇:民办幼儿园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