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案例分析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观规划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2)02-0094-02
档案资料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档案资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使档案资料得到科学的管理,实现其利用价值,发挥其档案功能,国内研究者就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对策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档案工作又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因此,笔者拟就新时期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略陈管见,以就教方家。
一、提高档案服务意识,实现档案利用价值
管理就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职尽责,但在传统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重保轻用和利用不足的现象。大部分档案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价值的档案被束之高阁,造成档案浪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成果中体现出来。保守机密是每位档案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但在做好档案保密工作的同时,要使档案工作达到更深层次的发展和要求,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就必须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使档案在管理和服务组织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工作中更要树立开放观念,走出档案室,广泛宣传档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借阅、使用流程,通过对身边或影响大的鲜活的档案个例的宣传介绍,来反映档案利用的成绩和效果,扩大档案影响,充分体现档案的价值和地位,使各部门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档案工作,有效地利用好档案。在提供最有效的服务保障的基础上,实现档案价值的最大化利用。
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档案管理工作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明确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工作职责和任务,以及归档范围和整理要求,可以使各部门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当前,纸质档案仍是收集、归档的主流。做好档案的归档和移交工作,仍然繁重,除配备具有较高专业素质人员任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建立档案室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各兼职人员协助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档案管理工作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检索和查找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也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人员要善于主动收集资料,深入基层,指导和宣传档案工作,做到档案管理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完成。更要善于找准和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结合点的“无缝对接”,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在相互的工作交流中达到互为推动、各取所需、相得益彰的效果。
三、重视档案人才培养,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广泛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已不再只是单纯的收集、整理、保管,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基础,还要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只有不断拓宽知识面、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才能适应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加大对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针对不同水平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不同的学习培训形式,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请进来讲座研讨、走出去学习参观等多种培训形式,帮助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开阔眼界、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一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向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多方向、多角度、综合性地去探求问题,善于从左右联系、上下贯通和纵横对比中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相关档案资料,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四、完善档案基础设施,促进档案现代化管理
在充分利用档案室现有的硬件设备和技术力量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资金的投入,做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升级工作。在设立独立档案室、配置专用档案柜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及时安装档案管理系统软件,配备计算机等专用设备,对所有须归档的资料经过细致整理后,全部输入计算机进行管理,不但可以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料的检索速度,更为提高档案的查全率、查准率奠定了基础。无酸档案盒的使用使归档资料降低了被腐蚀、变质的可能,利于档案的保存。随着时代的变迁、事业的发展,档案包含的范围和种类也越来越多,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无论何种档案资料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管理在硬件上有了保障,适应了现代化档案管理的需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带来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活力,保证了档案管理全面持续的新发展,促进了档案资料的深入开发和利用。
五、丰富档案室藏资料,奠定档案利用基础
档案资料在事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不仅能为组织和个人维护正当权益、排忧解难,也充分体现了档案资料信息支持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使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更加完整、详实,直接提高了档案资料的质量和利用价值。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广泛利用,档案资料已由单一纸质转向纸质、声像、电子、实物等形式存在,档案室藏资料的内容更加庞杂,种类更加繁多,档案管理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丰富档案室藏资料,提高档案服务功能奠定了基础。档案管理人员通过主动出击、提前介入等形式有意识地拓宽归档渠道,方便归档途径,极大地丰富档案室藏资料。关口前移、快速有效、切实可行的灵活收集方式,使信息资料收集更加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归档的案卷更加整齐规范。丰富的室藏资料不但扩大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服务功能,也使档案管理人员为档案利用者提供的信息资料支持更为充分、及时、准确。丰富齐全的档案资料在供给需要方研究、学习、参考时提供着更多方便和保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使档案在管理和服务组织发展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菁慧.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哈尔滨文艺,2012,(5).
[2]张卫群,孙恩起.关于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治黄科技信息,2001,(2).
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人们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滨水区就是在这一诉求下应运而生的。其既能够满足日常防洪和水利功能需求,又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富活力和景观特色的生态系统,其一般位于水域濒临的陆地边缘地带,作为水陆之间的连接枢纽。设计师要以城市水域为中心,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并辅助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1滨水景观设计现状
目前,国外滨水景观设计已经居于较为先进的水平。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加注重城市水系的完整性和生态性。并且已经逐步将滨水景观设计延伸到自然资源保护、多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层面。我国滨水景观设计主要被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提升城市形象,并辅助以休闲娱乐功能。
2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近年来,设计师在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其防洪需求,更加注重对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层面进行延伸。设计师在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学理念和美学理念的应用。比如,在滨水景观设计中,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对其亲水性、近水性和嘻水性进行考虑[1]。
3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3.1防洪安全原则
防洪安全是城市滨水区的基本功能。设计师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和其防洪需求进行设计。应用石材对防洪坡段进行设计,以达到防洪的目的,并给人以独特的视觉观感。设计师也可以应用花草、灌木、水生植物等进行植物景观塑造。
3.2生态原则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生态性原则。将环境要素和生态要素作为其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避免对城市滨水地貌造成破坏,又能够达到防洪、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景观设计的多重目的。
3.3空间层次原则
滨水景观立面设计包括硬质景观设计和软质景观设计。硬质景观设计主要依托了道路和平台的多层性,进行空间转化,创造空间高差,以达到立体视觉效果;软质景观设计是借助植物构造和配置,先堆土成坡,然后对其进行立体种植,以形成空间层次感。3.4景观统一原则设计师要结合城市特点进行滨水景观设计,确保整体风格的统一性。比如,设计人员可以对滨水景观节点进行放大,并将园林小品或城市地标纳入滨水景观规划中,进而向城市中渗透,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4滨水景观设计要素
首先,滨水景观设计要符合经济发展和环境要求。设计师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背景对滨水景观进行设计,使其满足水运运输要求的同时,也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设施。滨水景观设计也要满足人们的亲水性诉求,结合城市背景和市民需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民活动空间布局,创造和谐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营造舒适干净的居住环境。其次,滨水景观设计要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制美的目的。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点,具有水体循环、水土保持、水质涵养和贮水调洪等作用。设计师要结合区域要素对滨水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优美景观的需求,注重对其进行多维景观构造。第三,滨水景观设计要具有历史文化特色。设计师要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滨水景观设计,赋予其文化特性。应用精妙的设计技巧对环境要素进行构造,以突出滨水景观设计的历史性和独特性[2]。
5滨水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
5.1滨水景观植物造景要素
设计师要结合滨水景观设计要求,注重从颜色、大小、形态和线条等方面对植物进行搭配和选择。在植物景观配置中,设计师要综合视线景观角度转换需求进行色彩的搭配;利用植物群体构成和植物间协调性,达到良好的造景效果;通过形状设计,提升植物造景的协调性,并起到视线支配作用。
5.2滨水景观植物造景原则
首先,根据滨水景观设计要求和功能性诉求,对植物种类和种植形式进行选择,确保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其次,遵循植物生长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应用适合的植物。并对现有绿化基础进行应用;第三,结合季节变化对树种进行选择,确保四季景观搭配得宜。第四,设计师要将艺术构图思维应用到滨水景观设计中,注重韵律空间构造,并应用透景和借景等多种造景手法,通过比例尺寸搭配,以达到优美和谐的艺术效果。
5.3滨水景观植物造景形式
滨水景观植物造景,既要满足滨水景观设计的空间性要求,又要满足避暑、防灾和生态等功能性诉求。同时,要注重孤植、组团、带植、疏林等造景形式的多样化。孤植,即对乔木或者灌木进行独立种植,使其作为视觉焦点,达到开阔空间的效果;组团,即将各种植物形式以组团的方式进行种植,使其作为滨水景观主题,达到开阔的空间效果和通透的视觉效果;带植,是指连续性的大型植物区,其功能性比较强,为了满足遮阳和环境保护需求。其一般被应用于护岸林和滨水步行道种植中;疏林,将草坪和低矮灌木作为基础,并用乔木对其进行点缀,其一般被应用于亲水性滨水景观设计中[3]。
6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6.1国内案例分析
笔者以秦皇岛汤河公园为例进行分析。设计师以绿色河流生态廊道为基底,并设计出一条以玻璃钢为材料的500m红色飘带,其中包括步行道、座椅、乡土植物和灯光等基础设施,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休闲娱乐需求,也使城市环境景观得到了有效改善。
6.2国外案例分析
笔者以多伦多滨水长廊景观为例进行分析。滨水区第一路段长度和宽度别为925m和94m,地面采用马赛克式黄岗岩进行铺设,路两侧设置有成排的枫树、座椅、垃圾桶和摊位等,供人们休闲和乘凉。设置有一个方圆184m的公共空间和宽9m的行人专用区,一直延伸到水滨长廊。同时,设计师将具有加拿大本土特色的枫叶以铺地形式融入水滨长廊设计中。该设计是优雅公共滨水景观设计的代表。7结语滨水景观设计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体文明的象征。设计师要注重结合城市特色,进行滨水景观设计,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要求,为现代化城市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冼宁,赵芮兴.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初探[J].设计,2015(13):125-126.
篇3
场所精神相关概念
场所,广义的解释是“土地”或“脉络”,而场所精神则是由自然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场所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个人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表达。场所不仅仅是纯物质形式的表现,更多的是传承与发扬其特定的内涵意义。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人们通过与建筑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建筑与特定的人群相互积极作用并以有意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整体;是由人、建筑和环境组成的整体;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有意义聚集的产物[2]。场所精神对山地景观设计的启示。“场所精神”的概念在建筑研究领域的研究颇多并且有较长历史,而在山地景观规划领域的研究却历史不长。山地景观的规划原则之一就是要考虑场所的整体性表达。从舒尔茨的场所精神我们可以知道,场所精神是通过经验主义的传统方式传承下来的启示和遗产。它所强调的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就是经验主义所倡导的核心精神,认为自然的理念来源于每人每天对于场地的不同交流与感悟。山地校园景观就是基于自然环境之上追求与场所的和谐与共生。然而,现在许多山地校园景观追求的更多是“形式景观”,只求富有视觉效果的花架子,而并没有真正让其根植于土地,根植于自己独有的文化脉络。所以,“场所精神”的形成与体现不是由某一景观元素或是设计亮点,而是提炼并融合了多种环境空间与文脉特征。可以说山地是校园景观规划与场所精神表达的灵魂基础,其对山地校园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场所精神在山地校园景观中的体现
1场所精神的激发与延伸
校园景观规划空间应是具有“场所精神”的文化殿堂,而山地形态环境则为其提供了天然的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范围与环境,其孕育的地域文化及属性也不同,体现出了浓厚的地域场所精神。同时,人们会根植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形成特有的山地景观形式与文化面貌。山地校园的山地场所往往是通过山地集体实践的方式产生。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会给人带来一种归属感,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一种生活[3]。地域精神是山地景观中地域文化特色与风土人情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学校环境空间所具有的“精气神”。师生在此景观空间中彼此进行交流与环境感悟,应能迅速认知、认同、习惯这个环境空间。比如,山地景观会通过场地高差变化,形成相对私密单独的围合空间,给人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因此,如何使山地景观设计全面的体现其地域精神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山地校园的景观设计注重地域精神的发扬与延伸尊重,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保护了该校园甚至是更大的区域的生态环境,也进一步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4]。
2注重校园场所的可参与性与归属感
如今的学生时代,对校园交往空间的需求呈现出了多样性,快速发展的社会也对在校学生的整体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被社会接受。与此同时,学生整体品质的提高与校园环境密不可分。所谓环境育人,就是校园环境能够顺应社会发展要求,营造出为提升师生交流和相互启发、锻炼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场所。这种场所不能仅仅拘泥于课堂,更应该渗透进学生的每处活动空间。例如,山地校园多以步行为主要交通体系,园路周边的植被多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优秀的山地校园景观为师生提供了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更多可能的交往空间。
体现山地校园场所精神的景观设计手法
1注重整体性设计
景观小品作为山地景观的重要元素,与外部的空间环境的关系密切。但是,不能一味的处理单体的景观元素,还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考虑与山地校园的整体规划风格相协调。再有,在功能的配置和形式的设计上也要互补与统一。不管是从空间尺度,或是色彩、材料、质感、形式等都应与整体环境协调融合,营造出一个具有整体效果的山水校园空间。
2提倡人性化空间
由于山地地形表面起伏大,再加上用地紧张,因此,山地校园景观在空间规划的选择上,多以小环境空间为主,依山就势灵活布置。因此对待山地景观的创作不能单纯地套用平地景观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地形固然是一种制约因素,但同时制约性又可引发创造性。但也正是由于地形的这种特殊性为山地景观的创作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丰富空间层次和创造独特风韵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在规划上,多遵循“小、散、隐”的设计原则,将山地“化整为零”“布局宜疏不易密”。但是,过于分散的景观规划其整体性不强,结构与流线也难以清晰体现。所以这要我们在对山地进行景观规划时,尽量因地制宜,契合山地的起伏变化,有机分散与集中,不去破坏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使校园成为融入环境中的有机景观,让更多的师生对其认同并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也让山地景观的场所精神得以传承与延伸。
3追求山水意境
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要满足人的视觉和感官上的需要,同时要应提供人精神的体验。那么,在追求人的精神体验之中,山地景观的意境表达就是重中之重。意境通常采用隐喻的设计语言的手法表达,通过对整体山水环境与空间氛围的塑造,体现其本质蕴含着的文化与品味,与人产生共鸣与感染,最终使人体验到场所的意义所在。比如有些校园设置一些富有文化与纪念意义的校园广场或者景观雕塑艺术作品,就是通过意境的追求来体现山地校园独特的场所精神。
篇4
【关键词】高围合度 亲和力 居住小区 以人为本
一、小区景观规划设计因素
(一)小区绿地的规划
(1)统一规划。绿草地是居住区空间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绿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植被、地面、水景和各种建筑小品组成。虽然小区绿地的种类很多并有着各种各样的规模,功能和属性也不相同,但应将小区绿地统一规划,并在协调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各种不同类型的绿地。
(2)因地制宜。居住区绿地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美化好绿地,形成区域特色,就要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的条件来布置。具体布置时,尽可能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方搞绿化,并适当保留基础地面上原有的树木和绿地。
(3)以人文本。小区绿地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了解社区居民的各类信息、习惯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以便为目标建设规范的生态居住环境,要每一个细节都能推重、关心人的活动行为,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集散结合。绿地空间的设计应该像公寓的布局一样,必须考虑功能分区、路线分区,因为景观不仅是装饰,更主要的是必须满足居民的休闲活动,体现人的意志。
(二)小区植物的选择
(1)尊重居民喜好。在对选择小区绿化植被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小区居民的喜好,选择居民喜闻乐道的植物进行布置,只有与小区居民喜好一致的绿化植物才能提升小区绿化的亲和力,使居民产生认同感。
(2)以乔木为绿化骨干。如果从生态和造景两个方面来选择植物的话,我会选择乔木。因为乔木树冠面积极大,在选择它的同时能保障小区空气质量,它能吸收大气中的废气和有害气体,并能清新空气,制造更多的氧气,有利于小区居民的健康。即使乔木作为小区的绿化骨干也不能种植太多,因为一多就杂,一杂就乱,会影响小区的美观性,一般选择两至三种主体树木,三至四种辅助树木为宜。
(3)保健植物的选择。由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为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在选择小区绿化的树种上,必须要用无毒乔灌木,可以选择一些美观、生长速度快的植物,能有利于人体保健的树木,选择这样的植物品种,既可调节身心,也可美化环境。例如:银杏树、无花果树、鸢尾、野等等乔灌木、草和花。在优先选择保健植物的同时,还应把握一些开花时间较长和色彩比较丰富的植物。
(三)小区水景的设计
(1)水景与其他景观环境的关系。水景观作为居住小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生存能力非常强,它可以付诸在硬质材料的环境中,也可以生存在软质材料的环境中,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单体景观。
(2)水景设计的要点。我们应该区分水景的功能,并将类型区分为观赏、活动、或是给水生植物和动物提供一个生活环境的水体。水景的设计应和地面的排水结构相结合,可以将地面排水过滤漂清后排入水塘,并以循环装置进行水量循环利用,雨季茂盛时节可以利用收集雨水的方法来补充水景所需用水,还可以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和地下水来与外界进行水量互换。作为人工水景住宅的设计还要做节水处理,或建立中水处理系统。水景在设计时也要适当的人性化,要考虑到噪声、气味以及深度的影响。要注意水景照明,尤其是动态水景的照明,往往会使水景营造的效果更好。
(3)水景中其它设计。小区的水体,除了喷泉就是集中而宁静的水面,大多以水池为中心。水体岸边植物配置应稀疏,树种要根据地区气候特点来选择。为丰富水体的灵活性,水体中应适宜的放入一些水生植物来点缀。
二、都市小区实例分析
(一)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精心规划,可以整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价值,体现其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具有竞争优势,吸引广大消费者。随着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给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居住区景观场地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尽最大化的满足人们对景观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保证居民对景观的参与性,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也需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进行景观价值提升,形成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激发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的参与性,从而提升小区自身亲和力。
(二)小区的设计思路以及背景
(1)结合当地环境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应根据居住区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这样才能创造更具吸引力,亲人,贴近人生活的居住环境。
(2)结合居民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现如今住房用地紧张,对于居住区的景观用地投入也有限,在有限用地的情况下,应结合居民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才能科学最大化的利用好宝贵的资源。居民都向往自由开放,规划合理的居住环境,设计中儿童娱乐区、老年活动区以及各个活动区都应以为居民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为目的,让人置身其中时有一种愉快放松的精神享受,缓解心理疲劳,释放压力,一个良好舒适的环境是居住区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体现小区亲和力的因素之一。
(3)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在设计中结合当地的自然特色,在居住区植物的选择上,多选本土植物,适宜当地的气候特征,为后期的长期养护节省一部分的人力物力,并选择一部分的果树,例如四季柚,为景观增添一笔生机与活力,使得人们能够获得丰富的视觉享受。
篇5
关键词:景观设计;人工湿地;应用
作为一种全新的生态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一直都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以及投资少等优势,在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1 景观设计中人工湿地应用效益探究
人工湿地一直都是一项被人们不断改善并且得到广泛应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传统污水处理技术所不能够比拟的巨大综合效益。
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人工湿地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如实现生物多样性、节约水资源、改善水质、提升景观整体价值以及成为景观中重要的元素等。
2 国内外景观设计中的人工湿地实例
2.1 国外应用分析
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工湿地已经在国外各种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工湿地具备成本低廉、维护简单、容易操作等优势,得以大力推广。例如,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雷通东区水处理应用工程;新墨西哥卢斯科的住宅系统设计等项目。当前,国外已经将人工湿地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园林以及各种雨水回收和污水处理项目中,同时发挥景观效应。
2.2 国内应用分析
深圳洪湖公园是我国最早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引入的人工湿地技术典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如湖南益阳城市学院的实验楼设计中,应用潜流型人工湿地,对雨水进行处理和回收;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的景观规划,利用潜力型人工湿地技术,对雨水进行回收和处理。
3 案例分析
3.1 工程背景
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景观绿轴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约 55.28 hm2;其中水体面积7.79hm2,道路广场面积6.33hm2,绿地面积35.12hm2;建筑占地面积25623.6m2,停车场面积4840.4m2,规划区陆地面积绿地率约74.0%。项目总投资28735.3 万元。项目规划建设的紫气东来景观绿轴全长 2400m,宽335m,包括生态森林公园、娱乐休闲公园、市民文化公园、商业公园及滨湖文化公园5个部分。
3.2 景观设计中的人工湿地应用
在“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设计中,引入“人工湿地园”概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以人工湿地景观为主的港湾休闲公园景区。
3.2.1 项目设计方案。在公园空间构成方面,遵循了开敞与封闭相结合的原则,融合大型与私密空间,活跃与安静的氛围,实现城市与园林、直与曲、廊架与下沉等多种变化。所有的空间由蜿蜒的走廊联系起来,通向周边的开发地块和公园之外的主要景观节点。地形和植被的起伏变化,不仅使游客从不同的高度欣赏公园的景观,得到丰富的视觉体验,而且也为野生动物和行人提供了过街走廊。活动内容结合地形的坡面和坡顶进行精心设计,通过用乡土植物恢复所有水滨湿地和高地密林,创造了良好的地方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市民休闲场所。
3.2.2 湿地水系统。水系统的构建是人工湿地系统的核心环节。通过模仿天然湿地功能,满足人类需要。在该项目工程中,景观所处范围内的水源主要为地表径流与生活污水。有关湿地水系统的应用,可设计景观走廊,环绕着整个景区,发挥园区内的观景作用,同时完成水源一级去污处理。通过收集到的地表径流与生活污水,和植物进行接触与吸收,并顺势引入到边沟沉基槽中,定期处理,排入中部湿地。
3.2.3 湿地生物系统。湿地生物系统主要包括种植植被、养殖水生动物以及处理微生物等环节。通过应用湿地植被,可缓解地表水流的速度,再加上植被枝叶的阻挡作用,促进水中泥沙的沉降。在土壤与植物的代谢过程中,水中各种有机溶解物或无机溶解物被截留,将更多的有毒复合物转化成无毒物质,促进水体的澄清,优化环境。在树种的选择上,依据景观总设计理念,全部选择原生的乡土树种,结合城市景观特色,优先选择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骨干树种或者市花、市树等,将绿化带与乔木、灌木、草地等混交搭配,选择水葱、菖蒲等水生植物,千屈菜、灯芯草等半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则沿水岸建种植槽,以此降低种植土用量,避免水土流失。
3.2.4 湿地休闲系统。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人工湿地公园中纳入更多人性化要素,如湖滨休闲绿地、景观走廊、步行通道等,依托人工湿地景观,吸引更多游客,创设和谐的优美环境。
篇6
关键词:城乡规划 计算机辅助 课程改革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1、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要性
城乡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不熟、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其目的在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各层次城乡规划的成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本、图纸和附件。图纸部分主要包括有区位图、现状分析图、用地使用规划图、总体布局图、综合交通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等[1]。城乡规划一般图一方面信息量较大,用传统的手工绘图较难完成,另一方面图件完成均要通过的流程如图1所示。在整体工作中图件的完成均要依靠计算机绘图软件的辅助完成。
2、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均是使学生在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规划设计的表现能力,其课程设置通常设置多种设计课程,如构成设计、 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等,随着计算机绘图的普及以及修改的便捷性,成果的直观性等特点,许多的设计课程成果提交均需要计算机辅助完成,为此就使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成为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高年级各类课程设计成果图纸奠定了工具基础。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1、应用软件选择不当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成果使用到的软件门类繁多,大多计算机辅助设计常用的制图软件主要有,Auto CAD、Photo shop、Coreldraw、3Dmax、Sketch up等[2]。各软件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Auto CAD,是最为普遍的矢量线条图形绘制软件,具有精确定位、重复修改、方便储存的优势。大多测绘地形图均能用该软件直接打开使用,减少了城乡规划设计者对数字化地图的绘制工作量。但其渲染表现力不足,该软件虽有三维绘制功能,但三维模型较为死板,不能生动展现城乡规划的实际效果。
Photo shop是常用的平面渲染位图软件,能丰富各类图形的表现效果。色彩丰富,绘制手法多样、修改便捷,能与Auto CAD的矢量图进行衔接操作。但该软件数据存储量较大。
Coreldraw是良好的矢量图形绘制软件,色彩表现力较为丰富,具有强大的文字排版功能,能有效绘制形状图形。但却与Auto CAD衔接困难,平面渲染功能局限性较大。
3Dmax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三维建模软件,该软件建模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扩展性好,其灯光、材质效果逼真。但该软件存储信息量大,运行较为缓慢。
Sketch up是新新发展起来的三维建模软件,它以其智能化的操作,简洁的制图流程、精准的数字化定位著称,特别是它是一套直接面向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设计工具,能与Auto CAD、Photo shop、3Dmax等软件兼容使用,是一款方便建模的应用软件。但该软件在后期渲染方面并不够成熟化[3]。
2、 教学教材选择困难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所涵盖的软件是多方面的,目前已出版的各类软件应用书籍,都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例如Auto CAD有包括工程、建筑、园林等方面的案例分析及教程;Photo shop有包括广告、建筑、景观、平面等方面的案例及教程;3Dmax有包括建筑、室内、景观等方面的实用教材;Coreldraw有包括平面设计、服饰、工业造型等方面的教材;Sketch up有包括景观、建筑等方面的教材。而各类教材都是独立的出版物,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城乡规划的集合软件教材,这使得课程选用教材较为困难。
3、 实践课时偏少
传统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实验课时较少,即使在增加课时的条件下,因为要学习多种软件,这就使得教师在讲授软件各自使用功能后,学生仅能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运用到实际规划设计过程中,却无从下手,制约了学生的实际绘图能力培养。
4、课程教学与专业实践操作结合较少
为掌握各类软件的操作,一方面由于课时量的制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软件的特点,结合绘图工具,以小案例的方法讲授各软件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许多计算机辅助课程教师仅是对软件能做到熟练的程度,但对专业方面却了解甚少。学生虽然将各小案例操作方法掌握,但由于软件的操作不熟悉,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就导致了学生会操作软件,不会利用软件辅助城乡规划方案的设计及成果的完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实践
1、合理选用专业相关绘图软件
城乡规划成果绘制所需的软件门类众多,同时又有多种软件有着同种的作用,如果课程中将所有软件都作讲解,不仅费时同时学生对软件也不能做到有效消化,实际应用的绘图操作当中学生也会无从选择下手。为达到学生能学以致用,在选择软件讲授时应根据城乡规划的设计流程,从平面构图 模型建立 后期渲染为一体作为教学目的选用教学软件,以规划设计的一般流程讲解相关软件,特别是要加强对软件间的衔接使用。例如软件选用以Auto CAD、Photo shop、Sketch up为基本软件。除此之外,随着现在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的不断深化,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类二次开发软件,即在Auto CAD基础上开发的专门针对各设计专业的矢量图绘制软件,如天正建筑、湘源控规、飞时达总控规等软件。这些二次开发软件能有效帮助专业学生快速完成专业图纸,也是目前各工作单位常用的软件,为达到学生毕业后能直接着手工作,软件也应选用针对城乡规划专业的开发软件作为Auto CAD的扩展讲授。
2、逐步完善课程教案形成专业教材
教师在选教材时,虽然能选用多本软件案例教材作为课程教材,而目前应用软件教材价钱均较贵,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经济负担,同时也不能有效的针对城乡规划专业,系统的联系各个软件的结合用途。所以应根据软件的选用,授课教师可以以教案的形式根据专业制定教学方案,经过多次的完善,最终应形成适合专业的教材。例如结合软件的选用,在Auto CAD阶段,主要以一个城乡规划案例图纸为目标,用软件进行线条绘制,案例应包括软件的各项功能命令;在Sketch up阶段,以规划案例线条图为基础,完成整体模型的建立,讲授软件的基本各项功能;在Photo shop阶段,完善规划图的后期渲染,在效果图制作过程中讲授软件的各项功能操作。
3、增加实践教学
城乡规划图件的完成具有较高操作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适当增加总课时量,并根据所选软件进行合理的分配。2)减少理论授课时间,理论时间以满足软件基本应用为前提。3)增加学生课堂实践时间,软件扩展以教师解决问题为主要手段。4)增加学生课余时间的时间操作量。主要通过任务图纸下发为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外熟练软件的使用。
4、增加专业能力训练
为培养出具有城乡规划绘制能力的专业学生,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 授课教师应增加城乡规划的背景知识。为提高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授课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还应熟悉城乡规划各类图纸的绘制,对图纸中的表现能有效分析并指导学生的图形绘制。2)增加城乡规划案例绘制技巧讲授。采用小案例讲授仅能完成软件功能的使用操作,为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培训,应增加综合作业的训练,即授课教师寻找典型的规划图纸作为学生抄绘的案例,并以可视环境作为绘图目标进行模拟绘制。例如以学校作为绘制目标,完成校园矢量平面图的现状绘制,在给以学生控制性规划图的部分图纸案例分析,使其利用软件完成相关要求图纸绘制,为高年级课程设计奠定良好基础。3)采用合作制制图模式进行案例绘制。城乡规划的成果图均是较为复杂,绘制量大的图纸,一般很难由一个人完成,需要由团队合作完成。所以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特点,以小组合作制为实践训练手法,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以合作的形式完成一套图纸,训练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后续的课程设计乃至工作打基础。
四、 结语
基于多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经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工作任务应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专业绘图水平的不断提高,而进行及时的教学改革,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切实有效的利用计算机辅助专业图件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号.城市规划编制办法[z].
篇7
关键词 节约型城市景观 设计方法 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对于节约型景观设计,早在明朝中国对于节约理念在造园中的应用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的《兴造论》中便提出造园不可以盲目“当要节用”;同时主张对施工脚料的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恶化,节约型景观的研究逐步受到人们重视。朱建宁就认为,节约型景观的概念应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1节约型景观设计方法
节约型景观设计和能源的支撑系统,及实施手段。本文以节约型城市景观为例,根据节约型景观设计的分类,对城市景观的技术体系是指构成城市公园空间和实体并支持其运行的物质个要素节约型设计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
1.1因地制宜对现有场所改造
在景观设计中,场地是一切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础。好的景观设计应立足于场地本身,通过对现有场地存在的问题的探索与改造,达到环境整体的提升。对于本身质量较好的场地,要注重保护其特色,避免建设中被破坏。对于自身质量较差的场地,需要先进性修复,如改良贫瘠土地,重新规划不合理地形等。
对土地的节约和利用形成的景观设计具有低建设成本、生态环保、尊重土地肌理、资源利用率高等特征,既满足场地功能的要求,又满足人们游赏的需求。
1.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所以人们在营建优美的景观环境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尽量减少水资源的利用和浪费。这不仅是在干旱的地区,在雨量充沛的地方对水资源的节约和利用也是非常重要。
(1)雨水的回收与利用。随着城市化的普及,经过城市雨水管道迅速的将降雨排放至河流中,一方面可能会给河水带来污染,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地下水的补充。合理利用绿地的透水性,将雨水过滤后让其自然下渗补充地下水。或在公园绿地中,利用地面坡度收集雨水,并加以处理,重复使用。
(2)生活污水的再次使用。生活污水在景观设计中主要可以用于两个方面:第一,为植物提供养料。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便可以再次循环使用,为植物提供养料。第二,作为水景的循环用水。城市中往往用水景一丰富景观层次,生活污水只需经过简单的过滤,便可用于城市水景的循环水使用,从而避免了水的浪费。
1.3合理利用现有建筑材料
景观材料是景观建设中必要的元素,在节约的基础上能合理利用景观材料,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同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
(1)选材“因地制宜”。本地景观材料如石材、植物等的使用不仅运输方便,更多的可以反映本土的文化气息。这些别具特色的景观环境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城市名片。
(2)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废弃材料有很多经过回收加工,可以再次的利用,生成其他的产品,如利用场地内或者场地周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重新设计,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这在很多后工业景观和公园改造中都有所体现。如废弃的工业垃圾,经过艺术家精心摆放,成了小区绿地中的艺术品。建筑垃圾,如楼梯、混凝土板,配上植物,也能成为艺术的一景。
(3)新型材料的运用。节约型景观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园林的生态效益。所以在挖掘本地材料和乡土材料的生态性的同时,也要通过科技手段积极研发新的生态环保材料,以适应新时期对景观建设的需要。
2节约型社会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武汉解放公园为节约型景观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案例。解放公园在以前的公园的基础上加入了富有特色的人工湿地系统。用最经济的途径,将新解放公园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
为了处理人为的水污染问题,解放公园通过人工构建而成的仿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园内水系统的自净功能。这就意味着,解放公园内的水体由此将“死”而“复活”,而园内所有的植物也均成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该湿地系统可以净化8公顷水面的水质。将公园的湖水从19.7米标高的溢水口附近水域,由泵站提升到20.5米标高的两个蓄水湖,再通过四条渠道,缓缓经过净化水域,沉淀过滤,60余种水生植物进一步吸收水中污染物,达到净化目的,最后通过重力落差跌入大湖。同时在公园的河岸设计上,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用“软堤”的手法。水体与岸线间,采用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自然连接,形成了一个水与岸自然过渡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种植着一些诸如荷花、菖蒲、香蒲、泽泻、水鸢尾、水葱、水莲花等湿地植物,形成更加自然的多层次水生植物景观。湿地上修建栈道,游客沿着迂回曲折的木质栈道入画赏景,如同行在水面上,形成亲近水体、亲近植物、亲近自然的人景融合。
篇8
关键词:筑城圩;景观;规划;形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导言
随着高淳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完成,高淳县正在为建设成为一个既具时代特征、又要保持江南水乡特色的城市而努力进取,同时,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把老街打造成江南水乡中一个既有浓郁古代文化气息,又有湖滨秀美自然景色的江南旅游圣地,其中“水街”及其周边地区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基础研究
2.1区位条件
规划范围位于高淳县城区西南角,用地面积约为1平方公里。北临淳兴路,东临固城湖南路、南部和西部紧靠官溪河,东南部与固城湖相邻。
2.3 现状分析
2.3.1 概括
(1)交通
景区现有道路主要为一条南北走向的田埂道路,总体较混乱,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呈原发状态。
(2)水系
现状水域分布面广,堤埂错综,水田相依,南部有较大水面,其中基地北部有一“丰”字形水系。
(3)地形
景区整体地形比较平坦,北高南低,外高内低,基地内水系与北部的小湖滩和西南部的官溪河水位相差较大,小湖滩水面标高约为6-7米,筑城圩水面标高约为3-5米,官溪河水面标高约为8米。
(4)人文
高淳的地域文化兼备了吴楚文化之长,同时又形成地方特色,可概括为“吴风楚韵”,其民间文化积淀沉厚、人文景观丰富。
2.5相关案例分析
2.5.1城镇水系规划(水乡):同里
项目启示:
文化底蕴是一个城镇所具有的形象和环境景观的基础和灵魂。应抓住本地区的文化特性,展现小城镇的精神气质。
2.5.2城市中心区域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张家港暨阳湖
项目启示:
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利用生态技术,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成集休闲、娱乐、度假和居住为一体的最佳模式――RBD为娱乐商业区。以地域景观为依据、体现江南水网地貌的景观规划。
2.6小结
筑城圩片区,北依老街,南靠官渡河,东南临固城湖,地理位置绝佳,吴楚文化旅游看高淳,高淳旅游在环湖,应把筑城圩与老街连为一体,把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做足,并成为环固城湖生态旅游风光带大旅游的精品一环,是高淳旅游服务的综合体和精品名牌。
3总体策划及目标定位
3.1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生态为先
优化改善整个景区的景观环境,打造拳头产品
统一规划、提携重点
坚持经济、生态、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抓住特色,重点规划。、
精心布局、精化产品
发挥地域优势,展现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态特色,形成旅游区特有的观光风格。同时要做到精化旅游产品。
3.2规划定位
3.2.1功能定位:
规划形成以吴楚文化水城风光、生态景观为基调;以特色文化展示和体验、生态水系岛屿和观光为核心;以特色餐饮、休闲度假、会议接待为辅助的特色旅游风景区。
根据筑城圩片区资源现状及开发潜力,将风景区功能定位为:
餐饮与体验:吴楚水城
观光与休闲:历史文化园
游憩与休闲:生态公园
交流与拓展:高级会所
赏心与居住:得意居
度假与商务:星级酒店
3.2.2旅游产品定位:
江南吴楚水城:老街建筑风格,吴楚文化体验,街坊商贸特色,小桥流水人家,规划现代思想。
生态度假休闲:特色水系岛屿,体验精品会所,享受生态人生
3.2.3总体定位:
(1)目标定位
高淳旅游综合体
筑城圩片区紧靠老街和固城湖是高淳旅游的精华所在,扩大老街风景区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逛在老街,吃在水城,住在吴楚,观在湖滨,打造成环固城湖旅游风光带的精品一环和高淳旅游综合体。
(2)口号设计
江南佳圣地,吴楚水天堂
江南地域颇多,但只有高淳被下江南的乾隆帝誉为“江南圣地”,高淳为吴楚文化交汇地,吴楚文化无疑成为高淳历史文化游的名片,吴楚水城正是在高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上,对高淳文化的挖掘和深层次展现。高淳水资源丰富,是水文化的典范,包含水乡风情和神韵,筑城圩文化与水的结合,造就了“吴楚水天堂”这一概念。
3.3规划理念
度假与体验的目的地 文化与生态的过渡带
高淳旱街 吴楚水城 两者结合 悠然自得
圩湖新貌 官溪环绕 生态休闲 易趣盎然
3.4景观要素框架
规划提炼出“水”“街坊”“岛”“桥”四大景观要素、以及“文化历史”“风俗民情”两大人文要素,深度挖掘各个要素的关键特质,加以衍生润色构建一个生态景观与人文精髓完美结合的特色旅游景区。
3.5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一城、一湖、两带、两区”
一城为吴楚水城
一湖为容湖――观鱼湖――文化与自然的交融
两带为生态度假体验带和滨水自然休闲带
两区为圩湖人家区和精品地产区
3.6 景区详细设计
圩湖人家
独揽圩湖夜 手可摘星辰
圩湖人家为景区内的拆迁房,位于景区的西北角,现以成规模,其北部为正在建设的渡船口,以水系加以环绕,使其与景区加以隔离。
吴楚水城景区
江南佳圣地 吴楚水天堂
是公园体现文化韵味的核心景区,融合传统歌舞观演、特色餐饮、民间技艺等多种旅游功能,为游客提供一处多彩的休闲场所,形成景区品味高雅、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历史文化公园
潺潺岁月 点点生活 细细体验
结合吴楚水街景区,体现高淳吴楚文化,作为水城的后续发展用地。在淳兴路设置一公园的入口,公园内设置园林广场、纪念雕塑小品、疏林草地、亲水平台等设施。
自然生态公园
包括4个生态岛屿,用景桥加以连接,设置两个会所以及小品雕塑等游览设施。
闻暇畅乐 咫尺逍遥
水岸星辰景区
近水楼台先得月 星光耀处是家园
位于景区东北部,为高档旅游地产与路东的高档小区相邻,设置独栋、联排等高档别墅,可用于综合景区的经济住宿只用。景观以亲水和香味植物为特色。
休闲度假景区
璀璨湖色得意居
位于景区的东北部,中心湖――容湖的东岸,地块为岛屿相连,通过景区中部道路到达,与北部的水城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景区设置四星级酒店和滨水会所两座。水面环绕,自然生态,宛如世外桃源式的休闲度假地。
滨河体验景区
心怀长堤四季 纵情滨水天地。
利用原来水域及湿地资源,结合地势较高的滨湖大道,以湿地植物种植保护为特色,岸边设置亲水平台、木栈道、小广场、休闲步道。体验自然生态的滨水景色。
4专项规划
4.1游线组织
游客进入筑城圩景区可选择步行、乘船或部分车行游览公园。
4.2竖向规划
规划区域内地形较为平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梳理原有河道、扩大水面,形成完整的水网系统,利用水系改造后的土方,塑造景点重点地段景观空间的竖向地形变化。。
4.3灯具照明设计
夜景照明系统主要包括水体照明、建筑照明、绿化照明、桥体照明四个部分。
4.4分期建设规划
近期建设;吴楚水城和休闲度假中心(星级酒店)的启动建设;中期建设,历史文化公园和水岸星辰高档居住区的启动建设;远期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和其余景点的建设和完善。
4.5植物多样性规划
种植规划满足功能要求,建立完善的植物生态系统,做到生态性、观赏性、经济性兼顾,减少养护管理费用。景区内部景观种植规划根据总体布局和结构,分为海棠春坞、秋日风华、松枫竹动、木犀飘香、松竹梅街坊、夏日风荷。
5旅游系统规划
根据风景区的水城景观、生态自然景色,功能定位以及发展目标,通过对周边地区及其它地区的资源比较,在突出个性和形象鲜明的原则下,对于风景区的形象定位为:
江南佳圣地,吴楚水天堂
――吴楚水城
――文化领地 水畔情怀 吴楚水城 生态遗风
6旅游支持与保障体系规划
为了便于风景区的管理,应尽快明确景区范围,景区范围内的用地明确为风景区用地,明确土地管辖。
尽快建立设立景区管理机构。
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政府、管委会搭桥,引进适宜的旅游项目,加快景区建设,促进旅游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等.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 .中国园林,2001,6
[2]张梦欣.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篇9
关键词:地铁站;环境设计;城市特色
一、引论
如今,地铁已成为现代都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塑造城市的形象,地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地铁站的室内环境设计更是体现一个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品质的窗口。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的硬件,生硬地将其融入到城市文化生活中是不可取的。
城市地铁站的特色景观,使人们易于辨别不同文化系统的微小差别,从而构了有城市特色的当地城市文化。在我国,许多城市的地铁车站已经成为当地高品质公共环境的标志;但是,国内各大城市的地铁站舍内环境设计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我们在地铁空间的内部环境设计上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当前经济、文化和艺术都比较靠前的城市往往都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过国内在地铁站环境设计的城市特色,个人化,人性化等方面还不是尽善尽美。某些地铁站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其室内环境设计却越来越趋向雷同,失去了城市特色和文化。
二、浅析城市特色与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
(一)浅析地铁站景观城市特色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面对伴随而来的城市环境恶化,城市文化丧失,社会交往淡化等问题,从政府到市民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的重要性,而地铁站也属于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但是地铁站的城市公共性景观的设计尤显不足。大量的事实不禁让人思索这样一系列问题:地铁站就只能是交通工具的附属物吗?地铁站难道就只能是匆匆过客的旅途中一个短暂的停留点吗?地铁站难道就只能是毫无设计感的公共车站吗?城市公共性景观之于城市发展的价值仅限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机会吗?传统的城市公共性景观规划设计思维对于进一步挖掘其在城市发展中的主动性价值潜能和积极作用领域是否存在局限吗?如果将城市公共性景观与地铁站景观相融合,则可以解决当前城市绿地,公共公园不足的问题,同时使各个城市的地铁站更有自己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
(二)浅析地铁站景观中的城市特色
如今城市特色的发展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再加上现在的城市地铁规划普遍追求朴实的建设原则,其中一些原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单纯地从几何图案中寻找构思,以至于很多城市地铁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特色。地铁站景观是城市特色和品质的重要展示窗口,是构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应该通过有城市特色的设计提升地铁站的城市形象展示功能。
对城市的特色文化的理解,我们认为,城域性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城市文化差异性。差异性是当代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是对国际化的反叛。
城市的特色体现在城市的形态特征与其它城市和地区的不同点。近年来,地铁这类城市公共性景观总是被视为城市建设的附属物,在城市发展中容易被忽略。究其原因,不外乎城市公共性景观建设的公共投资大而且效益差,毕竟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建设时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无可否认,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发展目标和景观价值体系的认识正在发生变化。地域性即城市特色,它是一种活跃的生命力,它随着社会结构,物质生活的变革而相应的改变。这种文化特性绝不是古老形体的简单复活,而应体现对新的文化的追求,新老文化的和谐相处。
三、分析当前国内外城市特色与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相融合的现状
当今社会,不管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在中心城区,出现国诸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生活品质低、雾霾天气增多等一系列“城市病”。而地铁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相比,地铁具有效率高,污染小,占地少等特点,这恰恰可以改善这些城市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各大城市开工建设,地铁在建设的同时,地铁沿线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的富有设计感的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地铁景观与城市风情,这个向来密不可分的城市交通设计命题,带给大众越来越多的思考。
(一)国外现状
1.城市文明中的地铁文化
地铁站的内部环境以及出入口的设计有整体关系,与环境,道路,社区和共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息息相关。
每个国家的地铁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在纽约乘坐地铁,就根本没有关不关机的问题。波兰,作为中欧最大的国家,首都华沙坐落在维斯瓦河沿岸,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古老的旧城、颓败的遗址和珍贵的艺术品都堪称波兰城市文明的一种象征。而现在还多了一项,那就是地铁。
2.“世界最美丽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我不爱搭地铁,因为它像个吃人的便当盒”,这是电影《英语完全征服》中的台词。对于许多人而言,与能够看到风景的路面交通相比,搭乘地铁尽管避免了红绿灯的交通堵塞,但沿途的确少了一点风景。然而,波兰华沙地铁的威尔逊广场站,却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地铁的印象。
在建成当年,威尔逊广场站的设计单位Metroprojekt公司便被波兰建筑设计署授予“年度最佳工程”荣誉。在获得世界地铁大会的垂青之前,威尔逊广场站就以其独特的建筑设计成为城市风格的代表,成为摄影师镜头下的常客,谋杀了不少菲林。本是湖泊和美人鱼原产地的波兰,一起独特的风光和身后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自从威尔逊广场站成为世界最美丽的地铁站,它也逐渐成为前往华沙的各国游客必去的地点之一。
(二)国内现状
1.民族特色在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传统与现代的结晶”北京地铁北土城站与雍和宫站案例分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北京的地铁站虽然没有那么鲜明的色彩对比,但奥运专线的北土城站的青花瓷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2.艺术与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的相融合性
北京的雍和宫地铁站同样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最完美的地铁站之一。雍和宫地铁站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提炼,用现代的手法诠释传统的文化符号,将其与地铁室内设计相融合。既做到了形式与功能相统一,又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
四、总结
当前国内的特色是各个行业令人关注的名词。在汶川5.12特大地震之后,位于地震最近的大城市成都,知难而上,加快旅游城市的旅游相关项目的建设,地铁站室内环境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契机,可以通过地铁站公共艺术迅速提升城市文化的品质优秀的地铁站室内环境设计从车站的环境规划到细小的连接构件,每一处都应该体现设计以人为目的,应该处理好空间划分,艺术性和个性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处理这种关系的同时,完美地展现当地的城市特色和当地所特有的文化氛围。(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伟主编,《城市特色――历史风貌与滨水景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2009.1
篇10
1.“表现”的错误定义
在对手绘表现技法(后文中主要以“表现技法”出现)的“表现”二字进行定义时,许多学生产生了错误或混淆的概念。有的学生将“表现”理解为就是画一张唯美的图片,需不断学习各种表现技法、线条的笔触等。有的学生则偏好平面构图形式,追求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甚至有学生为应付考试,还出现了背图的现象。这些学习方式都将原本含有各种信息的表现“图”,简单地归结为了具有艺术性或某种视觉效果的“画”,使得严谨的工程数据和规划设计信息让位于为美化图面而存在的排线、笔触和色调。
2.制图不规范
在环境设计专业的部分学生作业中,由于出现了以上对“表现”的错误理解,导致这部分学生过分追求图面的美观效果,而忽视了设计的本质,导致制图很不规范。如在平面图中对道路、建筑、树木、植物的图例表达上出现错误;在施工图中,对图纸的编号、材料填充图例表达错误;在整个规划图纸中,对线型宽度、规划主次信息的表现没有区分开,只是利用线条、笔触和色彩修饰画面弥补了苍白的设计内容;借助植物、人物和汽车等“配景”用以平衡画面,弥补了空间层次的缺陷。
3.不注重比例
在设计中,我们往往要根据规划场地的大小规定绘图的比例,但学生在表现设计信息时缺乏对比例这块的重视,只在乎图纸中所设计元素的内容存在与否,而不在乎设计元素的比例是否符合逻辑性。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学生为了追求构图美感和视觉冲击力,会在图纸中将一些重要的设计元素比例无限制地放大或缩小。例如在平面图中将原本的主路宽度随意设计,使鹅卵石地面铺装比例严重失调;在立面图中,为弥补空间层次的缺陷,将景观树、绿化植物的比例肆意放大。二是学生对设计元素本体的常规尺度缺乏认识。例如对道路的宽度、花坛的高度、建筑的开间和进深、建筑小品的高度和宽度、乔灌木和行道树的冠幅等认识不足,导致在设计中,对道路的主次以及小品建筑之间的体量关系区分不开,自己想画多大就画多大。这种现象在学生绘制草图阶段尤为明显。
4.作业点评不够精准
教师在点评学生的表现图时常用到“感觉”“花”“脏”“平”等纯艺术的词汇,而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尤其是农林院校的学生)很难理解这些词汇。其实“花”“脏”“平”对应的无非就是“重点信息不突出”“颜色纯度过低”“空间层次不明显”等弊病,完全可以通过理性的分析加以克服,与“感觉”无关。因此模糊的评价用语在点评学生的作品时,往往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质量不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5.缺乏思考与观察
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绿化设计占有很大的部分。但由于学生对植物配置技巧缺乏认识,导致他们在平面图表现时只会机械地画出圆圈。这种表现只是在表述设计内容,而不是“表现”设计内容。对于色彩的表现,学生也只是像复印机一样一遍遍地重复临摹一些图纸范例,而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虽说量变可以引起质变,但是不加思考的重复性绘图只会让学生的能力提高过程变得缓慢。所以,往往学生临摹的作业普遍较好,而自我发挥时却不尽人意。
二、教学方法的改变
1.连贯性教学
表现技法课的开设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绘制出“唯美”的图,而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自己的设计准确地通过图纸信息表达出来。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应该把相关的设计课程与表现技法贯穿起来。与设计有关的课程有环艺制图、景观设计基础、景观规划设计、Autocad辅助环艺设计等。这些相关的课程可以根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课程安排,有重点地将表现技法内容融入到课程中。例如,环艺制图课程重点训练的是学生对线条不同宽度的正确表现、对设计元素的平面图例表达、对立面图和剖面图的正确绘制等;景观设计基础课程重点训练的是学生对“黑、白、灰”层次的表达;景观规划设计课中需先选择大比例尺度再选择小比例尺度的场地,指导学生正确地传达设计信息;Autocad辅助环艺设计课应结合制图规范向学生讲解绘图软件的运用;最后可在高年级时期开设短暂的快图设计类课程,帮助学生在考研、找工作中“有效、清晰、快速地传递信息”。
2.归纳总结相通原理
在表现技法中有些原理是相通的,其主要表现在线条、明度、色彩、阴影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中的运用上。首先是线宽方面。在制图中,对于图纸中的线宽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线型宽度——粗、中、细的不同表现,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图纸的主要信息。例如,在立面图中用较粗的线绘制建筑的外轮廓,可以凸显出建筑与绿化的关系;在效果图中用细线画远处的风景,能将远景表现得更加深远。其次是明度的表现。“黑、白、灰”三个层次是图纸表现的重要元素。在设计图纸中,墙体、道牙、树池边界等信息为白色层次,物体的投影为黑色层次,铺装、植被等为灰色层次。设计图纸的重点在于区分同类信息,因此应对灰色层次的灰度进行进一步细分,比如要区分开不同植物图例之间的明度,要注意其中单色渲染与色彩渲染的差异。再次,在色彩运用方面,由于环艺学生具有一定的色彩基础,教师主要培养学生还要在临摹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表现风格。最后是阴影的绘制,刻画阴影可以使图面的对比效果更加强烈,立体感更强。阴影的绘制主要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入手。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仔细观察身边的物体。此外,不同的远近关系对阴影的刻画也不同,对近处的物体刻画需详细,基本符合透视原理即可。在阴影的颜色上也应该考虑物体的远近、固有色、环境色的影响,增强透视图的空间层次感。
3.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其接受知识的速度会更快,因此需要教师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如在评价学生作业时,要多问学生“为什么”,而不是告诉学生“做什么”。低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但创作思维却很活跃,只是练习的数量不够,导致作品表现环节薄弱。但只要是在正确规范的制图基础之上,教师就不能盲目否定学生的图纸成果,而应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引导、鼓励他们,否则会打击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其次是将自我评价引入到学习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对照范图形式,罗列出自己作业的缺点,总结经验。这种自我评价的形式训练了学生独立分析作品的能力。
4.多动眼,勤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