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教育课程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学前阶段的儿童社会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当中是一项核心、专业的课程,属于必修课的内容,就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掌握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社会综合能力,同时结合社会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社会教育的内容适当地提出有效且可行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就这种情况而言,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强调提升学生可持续性发展、锻炼学生们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水平渐渐地已经变成了教学改革当中非常重点的内容,适当地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变化、对学生们学习的方式进行调整、督促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乐于去动手探究分析,锻炼学生们搜集并处理信息的实际能力、取得新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这都是新课程理念当中的内容,需要实际教学的实践当中进行落实。学习单单学会了书本上的刻板知识,但是却不会将它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那么即便能够熟练地背诵书上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老师不但需要将书本上刻板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了解怎样去学、怎样去用。
二、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完善儿童社会教育课程
(一)创建广阔的案例教学法的发展空间
进行学前儿童方向的社会教育课程主要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走出社会之后可以自行设计面向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并且能够展开适当的社会教育探究,针对本科层次同学们而言,需要将实践和研究融合在一起来看。不过因为以往在教学当中,更多的是需要让同学们了解怎样进行幼儿园当中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工作,严重忽视了对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力度。真正进行课程设计以及课程教育都要建立在实践活动的研究基础之上,所以,有关社会教育所展开的实践性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实践活动的设计,需要让学生们在充分掌握并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以及情况,并处理一些在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一些比较简单的研究和调查,设计这种活动也能够促进老师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使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
在我国的俗语当中曾经有“授人鱼不如授人渔”,作为老师,需要让学生们保证充分理解知识基础之上,保证在实践活动当中能够进行有效地利用,并对所学知识展开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理解,进而得到新知识,包括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调查分析的方式。而这也是案例分析法最终的内涵。
将教育寓于活动当中去,从实践活动当中汲取理论,在具体且可感的调查实践活动当中,保证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调查的过程和对应的结果,并且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随时抓住身边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提升他们的见解。
(二)借助案例教学法指引学生们展开实践性的活动
通常来说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范围都是在校内的,和外界产生的接触并不是非常多,处于这种知识爆炸的背景下,学生们对于信息进行接收的能力比较强,拥有的课外知识也比较丰富。但是培养学生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们往往对社会的接触面比较狭窄,而且不能清楚认识社会现象本质,很难独立将知识运用在实际活动当中,要求老师恰当地借助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当中学习知识,并将知识反馈给实践活动。
比方说,老师在指引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白色垃圾”的话题,作为老师,可以适当地举出一些白色垃圾的类型以及常见的处理方式,再向学生们提出问题,例如“白色垃圾从哪里出来的?”、“白色垃圾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等问题,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以凭借其独特的知识结构做出不同的猜想,再凭借这些猜想进行深入的分析,最终获得结论。在调查的过程当中,学生们不但理解了白色垃圾的相关知识,同时还提升了他们对环保的认识。
(三)指导学生勇敢质疑、探究
所谓质疑,指的就是发现并提出问题,在学习方法当中是比较重要的方法,如果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且能令这些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当中得到适当的解决和处理,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学习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从其中掌握学生们的独立学习习惯,将被动地位转化成主动地位。
老师想要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学习,就必须要引入适当的案例,锻炼学生们大胆地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尤其是在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如果单纯凭借老师进行活动设计,那么即便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不会吸引学前儿童的兴趣。而最受学生们喜欢、且最适合学生们进行的活动还是自己进行设计,他们能够严格尊重自己所制定出的计划。
比方说,在我国某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针对学前儿童展开的社会教育课程当中,老师会经常提出一些和学习内容、日常生活有关的案例,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家长对学前儿童的交通守则、社会公德的了解情况等,并从案例当中引出一个课题,保证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们布置社会调查的小组作业,借助这种活动,学生们不但能够了解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所具备的意义以及实际任务,同时也基本了解针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进行研究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巩固关于设计问卷、设计提纲、测试可信度等方面的技巧,同时还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结语:
新世纪科学技术都在飞速地发展,案例教学法借助让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形式打破了在学习上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拥有非常直观且形象化的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们进行学习的动机,打造出民主且开放的课堂环境,令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和调查活动当中去,提升其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从整体上来看,案例教学法优势和学前儿童社会课程相互融合,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覃丽.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4(07).
篇2
一、学术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晓东教授作了题为“童年生态与儿童教育的整体构架”的学术报告。刘晓东教授从诠释儿童教育学视野中的“身体”入手,剖析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成长与精神成长的关系,并就儿童发展如何实现身体、精神、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儿童教育应注重“身体”、强调“身体”的观点。学术报告后,刘晓东教授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如何辨析儿童教育学与儿童心理学视野中的“身体”概念,原始人是否是真正意义的“人”及如何看待原始人与现代人的差别等问题。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侯莉敏教授作了题为“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基本条件”的学术报告。侯莉敏教授阐释了儿童社会性教育应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础,遵循“由里向外”的基本原则。她特别指出,对年幼儿童来说,成人与儿童的交往方式,特别是成人对儿童的抚育方式影响儿童期人格特征的形成,进而影响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儿童社会性教育是一门关于儿童与社会、儿童与文化的科学,离开了儿童熟悉的社会生活,离开了幼儿自然发展的基础,设计得再好的社会性教育课程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虞永平教授作的学术报告――《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本路向》,在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历史沿革与社会领域研究的时代转换等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社会领域课程与文化、社会领域课程与生活的关系作了阐述。虞永平教授认为,在实施社会领域课程的过程中,要使课程成为儿童的文化,必须关注文化的隐性作用及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教育是为了生活与评说生活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教育即是生活教育。虞永平教授还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幼儿园社会教育体系等问题作了深入而翔实的解读。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王春燕教授的学术报告《生命哲学视野下的儿童社会性教育反思》,立足于生命哲学的视野,就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了反思,进而提出教师角色应从知识、规范的权威者转化为与儿童平等参与的体验者,教育过程应从知识、规范的灌输、训练转化为对个体精神的“教化”,教学目标应从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转化为对儿童心灵的陶冶等观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姚伟教授作了题为“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思考”的学术报告。姚伟教授分别对文化与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解析与辨析,并用真实、丰富的图片和幼儿园实践案例介绍了自己对如何构建具有文化的开放性、独特性和适宜性的幼儿园课程的思考。姚伟教授指出,只有当课程回归文化的逻辑起点――生活世界的时候,儿童才能面临真实的世界,有效地体验文化“化人”的过程。
二、观摩与研讨
如何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社会性教育活动一直是广大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热点。围绕这一热点,来自南京、苏州、南宁、桂林的6位幼儿园教师展示了6个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并引发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和深入思考。一些问题颇受大家关注,如如何在当前强调整合的课程实施中关注幼儿本身、关注细节、关注幼儿完整经验的获得,如何设计与组织有效的社会性教育活动,等等。
本次研讨会还举行了获奖论文交流会,参与交流的既有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也有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他们有的从理论视角对儿童社会性教育进行审视,如来自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的甘剑梅老师作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深度模式――基于品格的整合学习”的发言,介绍了模式理论及其基本特点,提出了在幼儿园如何实施以基本品格(如爱、尊重、善良、友谊、欣赏差异、移情、忍耐、合作等)为主题的社会性教育;有的对社会教育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如江苏张家港市东莱幼儿园的代表作了题为“利用社会环境,夯实幼儿情感之基”的发言,介绍了该园走进社区环境,丰富幼儿文化知识,借助社会环境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的具体做法。通过观摩与研讨,代表们一致认为,社会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虽然社会性教育活动设计体裁、题材与形式各不相同,但社会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内涵――幼儿如何“成人”、如何“为人”是一致的。社会性教育关注的是儿童和谐人格的形成过程,它应更注重儿童内在心灵的陶冶,因而切不可急于求成或追求短期的外在目标。
通过交流与研讨,与会代表们对儿童社会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儿童社会性教育是关涉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幼儿园社会性教育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对儿童进行社会性教育切忌说教,而应在自然、开放的情境中进行。只有强调社会性教育活动与儿童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儿童的体验与感知,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
Childre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view of the 3rd National Forum on Preschool Society Education
篇3
【关键词】社区教育;参与;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特别重视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党的十报告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大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且鼓励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更加明确了要建立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社区化办学。
1 社区教育的内涵
社区教育是以社区为主体,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对社区所有成员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影响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应该是有其完整的教育体系,还应具有广泛社会职能的教育行为。它不仅是一种教育的模式,还代表着一种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倡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化社会,完成终身化学习的意识转变。[1]社区教育沟通了教育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实践着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理念;有别于传统的学术教育,它把教育与生活需要结为一体;提高了地区住民的精神与文化素养,满足其自我完善的要求,切实保障地区居民的自主学习权利等,为实现人的教育终身化和社会的终身学习化打下基础。[2]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是以社区居民的教育需要为宗旨,扩大社区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为社区培养技能、生活、就业、转岗等职业能力的人才,并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与社区相互促进,充分利用院校与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政策环境和教育环境,创新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满足社区人群的特定需要,实现高职院校与社区的双赢。
2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2.1 是贯彻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
终身教育是包括了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切教育形式。终身教育理念于1919年被最早提出,1995年在我国《教育法》中予以明确,并把它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3]进入新世纪以后今,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更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学历教育机构,与社区教育一样,都是当前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基本形态,推进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合力,大力开展教育服务,是实现居民终身学习需求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发展的基本保证。
2.2 是提升社区教育效益的需要
社区教育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内的各种学习与教育管理活动,需要专业的管理与教育团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工作。高职院校拥有经验丰富的教育管理团队与教学团队,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训场所与设备,能快速形成针对性强的教育培训计划,调动教学团队,依托场所与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使教育活动更高效、教学效果更名显。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通过相关政策,引导高职院校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教育,可以促进社区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提升社区教育效益。
2.3 是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
以上是从社区教育视角分析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同时,立足于高职院校本身,参与社区教育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的功能是文化传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高职院校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其服务社会的功能的更为突出。[4]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以其人力资源优势、智力优势、管理优势、资源优势等,通过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发挥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效用,提高办学的效率和效益,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
3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3.1 教学资源与师资优势
高职院校通过多年的办学与社会培训实践,培育了素质精良的师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及培训资源。首先,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高职院校的由于校企合作紧密,在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注重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打造了一批职教理念先进,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特别是行业高职院校,拥有一批行业知名的职教名师、技能大师等。其次,就教学资源而言,高职院校开设有数十个不同专业,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体系。同时,通过开展职业培训,综合利用和优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建设了一大批适应远程教学需要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在社区教育中将发挥积极作用。
3.2 设备与技术优势
高职院校较普通高校,其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行业企业对接紧密。由此,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其实训场所较一般社区教育更充足,设备更齐全,对于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更强。此外,教育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高职院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实现了现代社会学习者泛在学习的需求,为教育进入社区,方便社区居民的学习以及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社区居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任何内容成为可能。为社区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成为了构建开放教育网络教学环境的重要技术支撑。
4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策略
4.1 深入调研,了解需求
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应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综合分析我国的职业教育,行业办学远远超过地方办学,行业类院校远远多于综合性院校,这就注定了高职院校鲜明的行业背景,专业性强。在高职院校参与地方社区教育实践之前,首先应结合院校自身专业优势,对接地方某一支柱性、战略性或新型产业,综合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做社区教育中的职业培训项目。而对于一些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则应主要关注提升社区居民综合素质与幸福指数的通识类课程项目,做到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不扎堆,不留空白,最大限度提升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4.2 突出优势,精选课程
以调研分析结论为依据,依托高职院校自身专业优势,科学设计社区教育、培训课程。首先是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社区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其课程开发的重点较学历教育应有所区别。行业类高职院校的社区教育培训课程应注重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的通识类社区教育课程应主要聚焦社区居民素质提升。其次是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院校方应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更新与完善。一是,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对社区教育课程进行数字化建设;二是,根据技术改造、设备升级等实际情况,实施更新课程内容。
4.3 搭建平台,灵活学习
社区教育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各级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为网络的教育平台和各级地方政府组建的教育平台等多种教育平台。高职院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在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中,要注重加强与社区和社区居民的沟通交流,了解已有学习平台的不足,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更优的社区教育学习平台,进一步突出高职院校的先进性、专业性。在平台的搭建中,可以考虑以各院校现有的职业培训网络平台为基础,进一步深化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社区教育对象时时、处处、人人的泛在学习需求,同时还用充分考虑新学习平台与既有学习平台的融合。
4.4 建立机制,提升效益
如前文所述,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求创新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协作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工作机制,以适应整个管理、服务工作的需要和提升工作效益。首先,是创新管理机制,实现整个管理的规范性。其次,要重视沟通机制建设。高职院校管理团队应建立与社区、社区居民的交流渠道,加强与社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收集意见,解决问题,提升社区教育满意度。第三,协作机制建设。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涉及到校内外多个单位、部门的参与,有效的协作是促进该项工作高效推进的重要举措。第四,推行激励机制。社区教育虽然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职能,但与教师个人关系不大,应不断修订和完善学校各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奖励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
4.5 加强研究,深化成果
理论研究是对实践经验的固化与提升。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作为近年来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领域,但目前研究成果较少。加强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研究:一是,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实践开展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与做法,为提升社区教育效益提供理论借鉴;二是,以终身教育的视角,开展职业教育社区化发展研究,不断推进社区教育与事业教育的理论创新,引领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华.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4)社区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陈乃林.现代社区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论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学分制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6年,颁布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设》的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明确的界定。它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职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教师专业化包括教师的职前专业培养和职后专业的继续提高,它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教师的职前培养即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里的学习既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化终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教师的教育水平是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教师的质量体现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中,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标志性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保证。我国的教师教育目前仍存在着学科水平低、办学条件差、培养规模僵化、教育观念落后,课程设置陈旧、专业化程度不强等种种弊端。
二、目前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存在的问题
2005年,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受教育部委托,研究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讨论稿)》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专指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教育类课程。目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开设还存在很多问题:
1.开设的课程门类太少
目前,我国的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老三门课。而美国和日本,教育类课程大多在10门以上。如美国大学的教育类课程有教学过程、儿童发展、特殊类型学生的特点、职业道德、学校体制与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传播媒介与技术、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设计与评估、课堂管理等10多门课。日本大学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有初等教育原理、中等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指导、学校管理、学校行政、社会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学校卫生等课程。
在教育类课程开设的形式上,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极少采取一门课一学期的实施方式,其教师教育课程多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课时根据各个专题的特点及需要灵活掌握。在英国的3+1模式中,专业选修课围绕教育、课程、学校、学生等问题设计了31个专题,而学生只需要选修两门课程。日本有关教职的课程43门,其中选修课32门。韩国选修课的设置则遍布除大一之外的其他三个年级。
2.课时所占比例过低
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70多个国家教师教育的情况作了调查,各国的教师教育课程差异很大。但综合来看,学科课约占领35%,普通文化教育和教育理论各占25%,教育实践占15%。
某些国家的教育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20%~33%,我国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6%~8%,这与西方教师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如美国四年制本科教育科学占全部课程的20%左右,英国达到25%,德国占20%~25%。
3.理论陈旧且与实践严重脱节
近年来,一些学科如脑科学、认知科学等心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对教师教育和学生学习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现在的心理学教材基本上还是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知识的大拼盘,教材知识体系和内容落后,根本不能反映当今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再如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现今基础教育影响极大,而现在的教育学教材根本没有涉及这方面,学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无所知,严重脱离基础教育实际。
4.教育实践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职业训练,才能有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教育科学所揭示的教育规律,总结出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经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才能转变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走上教育岗位前的最重要的实践锻炼机会,对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教育实习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育实习时间短。我国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为6周左右,仅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左右,学生刚刚熟悉了一些教学和教育工作,就匆匆结束了。英国教育实习时间为12~18周,日本14周,德国72周,法国27周。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离,师范生对现在中小学教育现状一无所知,以至于到了中小学束手无策。三是高校的指导教师一方面自身的教学和科研压力大,另一方面长期和中小学不打交道,对现在中小学已发生很大变化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根本不了解,指导学生缺乏针对性,甚至帮倒忙。
三、学分制条件下构建教师教育课程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只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就可毕业。学分制有三大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制定出科学、规范和可操作的制度,运用现代化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预期数量、规格和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师教育专业实施学分制,优点是能够创建富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智能的差异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课程设置是教师教育的核心问题。要改变现行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侧重学科知识,其课时占60%的局面,按照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应具有比其他专业更宽泛的知识,具有接近于综合院校的学科知识水平、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有创造性的教育研究能力。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可设置为三个模块:通识教育、专业学科教育和教师教育,三个模块的学时数各占三分之一。其中每个模块可分必修课和选修课。
1.教师教育课程开设分三个系列,即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
心理学课程具体门类有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学、教师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问题学生诊断与干预;教育学课程具体门类有德育原理、教育评价、课程论、教育哲学、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专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另增设反映当代最新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教学论最新研究成果的课程。
2.必修与选修相结合
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是一个未来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选修课开设课程主要是拓宽知识面、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两者的比例为1∶3较为合适。
3.教育实践分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总时间应达到一个学期
教育见习可以分散在各个学期实施。现有的教育实习都是在大四一次完成,等到教育实习中发现问题了,实习也已结束了。要改一次教育实习为多次教育实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在毕业后就能尽快地适应教育和教学工作。
篇5
[论文摘要]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实现目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验实践、考试检验,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作业式教学法、话题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学术研究法。最有效教学手段有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篇6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学习型社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教育又包括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只有这三方面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教育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境界。如何更好地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协调,让学校教育更好地指导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道理很简单,只需要学校、老师与家长之间有一个通畅的沟通渠道。
在“xx”科研期间,在县电教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校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成长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家校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家校一体化教育,促进了学生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下面将我班在协同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一简单总结:
一、培训学习,提高素质
我校学生家长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此,通过家长会安排一次专题教育课程,“如何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引导家长参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家长付出的艰辛与进步,从而充分发挥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为了让家长认识现代教育的网络优势,认识到协同教育的优势,开学初,学校对前来报名的学生及家长发放了有关“家校通”信息宣传单,让学生家长对这一平台有一初步了解。另外还通过家长会、电访等多种形式让家长进一步了解这个平台带来的好处。同时,学校也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和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操作培训,使全体教师能更熟练地运用协同教育平台。我们还通过协同教育短信平台积极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理念,使家长们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
二、加强家校联系,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结合,首先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只有相互融洽,才能形成合力,只有协调才能提高质量。然而以往,我们跟家长交流的方式仅仅局限于家访、电访及召开家长会等,比较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协同教育平台,很好地为我们架起了一座新的桥梁,让家长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准确的信息。
因此,我经常利用协同教育短信平台给家长发短信,将学校有关工作活动,如:春游、庆六一活动、节假日放假通知;午睡、作息时间的调整;学生在校表现;教师的作业要求等,及时通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了解学生表现。如本学期的四月,由于连降暴雨,学校操场积水很深,我们都是踩着摇摇晃晃的课桌走进教室给学生上课的。因为情况危险,县教育局批准放假半天,可有的学生是中午不回家,现在突然放假,真担心他们不按时回家,出现安全事故,对此,我充分利用了协同教育短信平台,向每一位家长发出了短信通知,希望家长监督孩子是否按时回家。这一短信的发出让每一位学生都不敢在路上逗留,安全到家。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的疑惑,我也是尽己所能给家长最贴切的答复。正是这种互动与交流,使家校协同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关注留守儿童,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向孩子传递自己的爱
篇7
1.淮安具有极为丰厚的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可供师生在作文的教与学中来开发和利用。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开国总理的故乡,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雄豪杰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也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运河之都,吴越雅韵、楚汉雄风交相辉映,这些得天独厚的乡土教育资源都可开发和利用为作文教与学的资源。
2.楚州实验小学具有较为优秀的语文教学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具有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楚州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具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更为优秀。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淮安市十项全能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完全具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3.新课改为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地呼唤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正呼应了新课改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强烈呼唤。
二、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探索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途径,对于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2.提高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对于开拓师生作文教学智慧,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育人功能,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语文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学校创建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方面
拓宽小学生习作选材的广阔视野,激发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具有相应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基本语文素养;丰富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多样化题材,培养小学生热爱写作的语文情感,提高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语的人文素养;发展小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小学生认识事物、收集整理资料、处理运用并有效进行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中人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写作能力基础。
2.教师及学校方面
提高语文教师从事习作教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增强学校发展、培养教科研师资团队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并引领教师真正地从开发和利用教科书的教育学走向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学,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新路,并为其他学科、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有益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开发和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组织和引领师生从本地丰厚的乡土教育资源中汲取写作教与学的素材,激发师生热爱写作教与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和提高师生写作教与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水平、能力和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水平、能力为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属应用性课题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行动研究法。即组织和引导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学校中去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作文素材,包括节假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去旅游等活动中随时随地地参观、考察、收集写作素材,进行书面表达。
2.文献法。即通过对本地乡土教育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编写等开发和利用,为师生的写作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写作参考资料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乡土文化母乳的滋养。
3.总结法。即通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阶段总结、结题总结、展示成果、评审论证等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全面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和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优秀论文集和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直接的和间接的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主要的理论成果
1.对淮安的本地乡土教育资源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通过对介绍淮安、研究淮安,反映淮安历史、党史、文史、文物古迹、建设成就、衣食住行、诗文作品、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书刊书面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收听收看、收集广播、电视、影视、网络等视听影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旅游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的采集整理,收集到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并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课题主持人编著了《壮丽淮安》等乡土教育资源成果集,供研究班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使用。
2.对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作了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师生、发动家长参与广泛收集、系统编写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引导和组织师生、家长参加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旅游观光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学生收集记录整理写作素材,将课堂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指导运用于写作实践,较好地将作文教学置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初步探索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即以学校教育中的作文课堂进行写法指导的国家课程为中心,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家长协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体对作文教学中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较好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对接,统一到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上来,这对于作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的方法和创新途径,对于作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无疑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与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有目的地在自然大环境中和社会大学校里以及人文大背景下的广阔天地里认知和收集写作素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文教学,达到有效训练,不仅有利于师生作文教与学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开阔师生的文化视野,有利于拓宽师生的知识空间,有利于启迪师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陶冶师生的人文情怀,较好地培养了师生以热爱家乡为起点的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和提高了师生以作文教与学为重点的亲近母语文化修养。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班师生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在诸多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几十篇论文、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班学生的作文簿、优秀作文集等数以千篇的学生作文等都是有力的佐证,师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从中窥见其一斑。
(二)主要的实践成果
1.直接的实践成果。本课题研究最直接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发表和获奖的教师优秀论文、课例和学生的优秀作文集等之中,编印成集的就有《壮丽淮安·教育课程》、《结题报告、优秀论文、教学课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集》、《研究班资料集》和《研究班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数十本,以及先后两次在《同学少年》报出版了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3个专版等。有关集中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专著出版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2.间接的实践成果。
篇8
高校情商教育的内容
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内容就是对情商所包含的5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具体如下:
1.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培养自我意识能力,就是指培养学生对自己积极的、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具体包括对自己性格、优缺点、潜能、价值及人生目标等方面认识和评价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积极的自我意识对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潜能与价值以及在学习、工作中的准确定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助于学生避免妄自尊大,也有助于其避免妄自菲薄。
2.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善于激发和维持自己的良好情绪状态,避免和消除不良的情绪,免受愤怒、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自信心境的能力。培养大学生情绪控制能力既有利于其掌握和调控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又有利于准确判断他人情绪,避免不当言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3.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自我激励是情商的重要内容。激励是人类内心要争取实现某种愿望或目标时产生的一种动力,是内心的一种状态,分为外在激励和自我激励两种形式。外在激励在获取成功的道路上不可缺少,但最重要的还是自我激励。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能力,是指培养其不断地通过自我激发内在的潜能,达到所期望目的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不轻言放弃,身处逆境亦能够迎难而上。对于大学生学习及未来事业的成功等具有重要作用。
4.移情能力的培养能否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情绪,这是了解他人需求和关怀他人的先决条件。戈尔曼用“同理心”[5]来概括这种心理能力。“同理心”是同情、关怀与利他主义的基础,具有“同理心”的人常能从细微处体察出他人的需求,发自内心地体验别人的情绪。培养大学的移情能力有助于其理解他人,化解与别人之间的矛盾,促使问题的解决。
5.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情商高低的重要衡量因素。对于大学生而言,与同学相处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未来走向社会,与同事、领导、亲戚朋友和谐相处更需要其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所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四、高校情商教育的可行性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智商大多由先天因素决定,难以改变,而情商的可塑性很强,能够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发展和提高,即便成年之后,情商还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情商发展的可塑性符合神经生理发展的特点。掌管情商的主要区域是大脑中的额叶,而它是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各个部分中最晚成熟的区域,并维持比较长的生理发育时间。从这一点来看,大学生的情商培养具备生理上的科学基础。[6,7]其次,对于处于人生青年时期的高校学生来说,这是能力和人格都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人的情商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而,也是培养情商的重要时期。再次,远离父母的大学生没有了对父母的依赖,必须要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要学会独自与老师和同学相处,要学会独立面对和处理各种事物,因此,大学生活和学习也为情商的锻炼和培养提供了机会、条件。最后,高校辅导员、老师等可以对学生情商的发展施加正确的引导和影响,在大学生情商发展和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如辅导员、老师等高校单位特有的人力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难觅的情商培养资源。
我国高校情商教育现状
1“.重智商”、“轻情商”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代高等教育应从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两方面着手,要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尽管在高校管理工作和办学目标中都声称要把对学生心理人格、意志品质、思想道德等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甚至首位。然而,一方面,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套像智商教育那样有力度的组织、管理体制和操作方案;另一方面,轻情商教育,重智商教育;轻人格品质、科学精神培养,重科技知识、技能等训练在高校教育中依然是无法回避的现象。与智商教育相比,情商教育明显力度不够。
2.情商教育由谁实施、如何实施等不明确谁需要对高校学生情商教育负责,校领导、德育教师、辅导员、政工干部或是普通的授课老师在对学生的情商教育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分工等问题一直未明确。实际上,高校中不同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大多数老师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情商教育非自己份内之事,不好管,也管不好。一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认为,作为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备好课、上好课并辅导好学生,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至于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渗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和教育等,他们很少去想,也很少有意识地做些什么。一般地,学校对这方面的工作也缺少指导性的文件和意见,也没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案和配套的激励机制。同样地,高校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就自己在情商教育中充当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也会有类似的观点。因此,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情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一方面,学生情商水平总体较低,亟待提高;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社会不关注、校领导不重视、老师不参与、家长不理解、学生不关心等问题。如何在高校进行情商教育、提高学生情商,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社会等各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高校情商教育的途径
1.课堂教育情商教育在一些国家已被纳入正式教育。[6]欧美等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或将情商教育融入自然、社会、健康教育等既有的课程,或开设专门的情商教育课程。我国高等院校应该汲取欧美等发达国家情商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高校试验推行情商教育。一方面,可开设专门的情商课程,总结教学效果和经验,不断完善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特点的情商课程设置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在其他课堂(如体育课、英语课)中引入情商教育的相关内容,结合课程的自身特点、具体案例等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教育管理者应该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并将情商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在管理制度的建立、课程设置、校风的建设以及促进师生的非正式沟通等方面做一些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则应认识到情商的意义,在文化课教学的同时结合情商教育,做到智商、情商的双重发展。只有学校、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真正重视情商的培养,学生的情商水平才能够得以提高。
2.班集体教育班集体是与学生作用最为直接的“小社会”。实际上,大学生大部分的生活、学习都是在这样一个“小社会”中进行的,学生情商的培养与班集体密不可分。充分融入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和事务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在学会尊重、宽容、信任和以诚相待的同时,也赢得他人的信任、尊重和自信,从而获得真诚的友谊。学生通过这种群体交往活动还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同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于交际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同学,班集体则可以发挥正面的引导、缓冲等作用,使这部分同学从中得到训练,最终走出自我,融入班集体乃至社会。因此,班集体与学生的作用关系最为直接,对于学生情商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情商培养作用对每个学生乃至整个班集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篇9
一、支持系统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教师需要在观念、知识把握以及教学技能等几个层面都得到专业发展[1]。具体来说,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观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建立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寻求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课程改革在知识层面上首先要求教师完善其知识结构,能够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处理跨学科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教学技能层面,教师需要实现课堂上的教学行为转变: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从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教法到重视学法,从重视继承到重视创造。
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种种期待几乎涉及了教师教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多数教师来说,这些都逐渐超出了传统教师教育赋予教师的职业能力。不论是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新手教师,在知识迅速发展、信息迅速传递的今天都逐渐感到个人力量的微薄。同时正如人们所认识到的,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出现的问题日益复杂,而同时留给人们研究并提出解决之道的时间也越来越紧迫[2]。如今中小学教师们普遍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很多教师强烈感觉到“力不从心”。
我国2001年试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改纲要》)明确赋予普通教师相当的课程决策权。与课程决策权相对应的,教师需要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的自主创造肯定了教师的教学自由。“大多数人所希望的自由是指他们可以在自己熟谙的领域内施展才干和开展活动。”“就大多数人来说,这个领域有一定区划,超越这个范围会招致难以掌握的焦虑和不安。”[2]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随着课程改革而来的课程决策权既是一种自由,更是一种“焦虑和不安”。也因此,很多教师对课程改革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李子建等人对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进行过大量细致的研究,研究显示,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态度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的时间、知识和技能处理新课程。[3]
也就是说,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这些要求超越了教师当下的知识能力和才干,造成大多数教师很难投入课程改革。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都为我们显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一些学者认为我国课程改革发展至今,“举步维艰”,所遇到的一个关键瓶颈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但要把这个口号化成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改变教师被研究的状态”[4]。建设教师队伍、改变教师被研究状态、促进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职培训。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在全社会、全教育系统的范围内,建设起一个教师的支持系统。
二、支持系统涉及的主要内容
教师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课程改革的前提和关键。当前涉及教育理念、知识背景、教学技能等众多层面的课程变革对普通中小学教师来说,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和教学经验。弥补这些“超越”、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行的关键。而这些“超越”也必须成为教师支持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总的来看,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和教书匠,而需要成为共同参与的教材开发者和研究者。
教师按照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进行课堂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充满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和智慧,但由于受到教学传统的影响,“忠实”取向桎梏了教师的创造性。长期单一的课程体制使得教师们难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去思考课程问题,往往将自己认定为纯粹的执行者,机械地将教学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以实施课程,将课程成功与否的标准认同为是否忠实地实施了上级提供的课程。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小学教师往往将所谓“课程”理解为课堂教学,将课程意识理解为教学意识。课程意识,最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意识。它和教学意识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是怎么教的意识[5]。课程意识是教师的专业意识,是教师对课程系统包括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认识。
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以及教师角色乃至教师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没有明确课程意识的教师,总是把课程视为一种“法定的教育要素”或“法定的知识”、不可变更的系统,并在课程面前无所作为。只有具备课程意识的教师才能以自己对课程的独特理解为基础,从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维度来整体规划教育活动和行为方式,从而成为课程的动态建构者、课程的生成者[6]。
基于上述原因,教师支持系统必须首先注意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培养课程意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教师的在职教育实现。现有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培训项目事实上都可以成为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有时,常规的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不能够很好地配合课程改革活动,美国纽约州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当涉及课程变革时,纽约州教育委员会往往发起自愿的专业发展活动,要么直接应用其人员,要么以资助的方式间接通过教师中心或倡导个体学校或地方学区举办课程改革交流活动;同时,州教育委员会还出版小册子、纲要、报告和其他文件专门解释对教师和行政人员的新要求和发展举措,并提供建议[1]。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即将或正在进行的某项课程变革配套进行的。这些活动和举措简单说就是丰富的宣传和鼓励手段。丰富和充分的宣传和鼓励不仅仅针对教师,也必然影响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人群,这至少将为教师营造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课程意识的培养更加类似于一种文化观念的传递,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宣传和讲解也是不可缺少的。充分的宣传和讲解对课程改革来说就是一种动员,对教师来说是一种鼓励,对课程改革的实行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此,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信息技术等社会教育资源,面向家长、行政人员以及教师等相关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就能够逐渐建设起来。
2.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
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完成学业的,接受的是奉行传统教育理念、强调分科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和相应的学习方式可能会给教师们造成知识片面、学习方式单一的深刻影响。同时,由于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多数教师从教之后,知识逐渐陈旧、教育理念逐渐落后。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6%的教师不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一般思想”,有42.5%的教师对我国教育目的认识模糊[7]。或许有教师在参与开发校本课程、设计活动课程之时,才是第一次获悉这些概念。
事实上,教师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有宽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才是符合课程改革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课程改革增加了很多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等新形式课程。这要求教师全面更新学科知识,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修养,开展合作教学。但是,传统教育的惯性造成目前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仅对所从事的专业“精通”,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缺乏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的重点――综合课程的教学。以中学综合课程为例,“综合理科”横跨了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乃至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众多专业领域;“综合文科”也涉及了历史、地理、公民、思想品德、法律等内容。
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着眼于增大教师实施操作的自由度,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比较强、弹性比较大,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自由支配的因素增多,更加需要教师拓宽其知识领域。例如一些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冲破学科限制,将多学科知识统整进行授课的素质和能力。正因为如此,教师的支持系统需要包含立足于扩展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所进行的知识教育,同时支持系统还需要保障在职教师有充足的机会和充分的动机投入到专业发展之中。
当前我国教师在职培训的内容已经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在职培训的形式还不够丰富,远远没有办法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要。由于资源有限,多数帮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或项目主要提供给城市学校、重点学校、成熟教师。常见的模式是优秀班主任参加在职培训或参与新课程研究项目,培训或项目结束之后,组织方期待着这些“骨干教师”将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重要内容“转达”给其他一般教师。这常常会造成有限资源的配置不均:往往见到优秀教师奔走于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项目,而同时更多教师则无法参与其中。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关键可能不是资源缺乏而是资源的配置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是教师的支持系统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或许可以尝试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由上到下”的传统组织形式,将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和研究项目等等开放给所有教师“由下到上”的做法。美国纽约州规定所有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教员发展日”是保证教师参加专业发展活动的有效举措。法国准备规定所有教师每年参加的专业发展数量(预计为每年35小时校外进修)[1]。同时,尝试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也是可行之道。韩国已经拟定了将在职进修的大学课程学分与教师薪水挂钩的措施,鼓励教师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进行专业发展[1]。促进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不仅可以依靠各级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培训计划或项目,还可以利用高等教育的相关资源或社区资源,建设起有制度保障、包含所有教育资源的社会支持系统。
3.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
《课改纲要》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上述种种教学建议简单总结就是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策略、丰富其课堂教学行为。
对于教师而言,课程改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对教师而言,其最期待的支持系统是能够提供并促进教师把握丰富多样教学策略的支持系统。目前许多中小学开展了不少教学改革实验,提出了许多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是这些改革只是建立在学校或教师个人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基础之上,很多创新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个别化的、情境性的教学策略,没有真正转化成为可供广大教师参考并掌握的教学策略。若要真正转化成为能够具有推广性、适用性、普遍性的教学策略,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抽象加工,以形成模式或范式形式、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单凭教师个人很难完成这一带有研究性质的转化工作,于是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合作、和谐的教师文化,形成对教师的支持系统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专业的教育研究机构搭建科研平台、辅助教师展开行动研究等等也是为教师丰富教学策略提供重要支持。
课程改革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课堂教学行为就必须发生相应的变革。教学策略的变革远远不止是教师了解更多的教学策略,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自觉运用这些教学策略,变革教学行为。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行为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状态、变革学习方式,才有可能促使学生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主动发现和共同创造转变,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也因此,教师的支持系统除了需要鼓励教师开发并掌握教学策略之外,还必须包含一定的激励措施和制度,以提高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变革教学行为的动机水平。
有学者曾断言:任何变革的效能取决于实践者自身动机的强弱,而不是法律或规章在制定上的严密和执行上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和动机将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美国课程学者伯曼和迈克劳林指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很重要,没有对课程改革这项活动的“专业关切”,教师将不会为课程变革付出额外的努力。当前我国涉及众多层面的课程改革必然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迫使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回应,这就要求必须提出有力的激励措施以提高教师们的动机水平。
国际普遍采用的激励措施有两点。一是降低教师的工作负担以保证课程开发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将教师参与课程改革活动与增加工资、提高待遇或职业晋升等联系在一起。
我国某地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教师每天工作10个半小时以上[8]。相对于美国小学教师每天工作5小时的工作量,我国教师的工作负担已经属于超负荷的情形,而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小学教师的困扰。也因此,对于我国教师来说,最大的激励恐怕就是减轻教师的负担了。造成我国教师工作负担的主要原因绝不是课程改革,而是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严重[9]。这一现实情况的改善将需要长期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逐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把教师从繁重的日常事务性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
调查显示,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要促进因素和动机是促进教师专业和个人的充实及职业发展和晋升[1]。参照调查结果,对于教师的激励也应该围绕这些因素。同时,这些动机因素的实现需要充裕教学时间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从微观的学校系统到宏观的国家系统都应就此制定相应的制度。
必须承认,教师从国家课程标准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决策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学校的一次讲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一次会议,而应该是全社会范围提供的一整套的支持系统。通过上述对课程意识、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分析,基本能够明确教师所需支持系统涉及的内容;而各国的经验也给我们展示了可行的支持方式。在对这些支持系统涉及的内容和方式的讨论中,同样涉及了教师的支持系统的保障手段,即制度的建设和经费的支持等等。
三、支持系统所需要的保障手段
1.稳定的制度保障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依前所述,教师支持系统的制度保障包括课程改革的推行和宣传制度、教师的在职培训以及进修学习内容和形式规定等方面。同时,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也应该得到制度保障。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课改纲要》强调将教师的进修培训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在职培训适应课程改革,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常规的教师在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比投入到课程改革中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课程改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绝不应该只面向一时一事,而应该是能够促进教师长足发展的制度。从《课改纲要》颁布至今,多数省市的课程改革工作已经从实验阶段来到推广阶段。与实验阶段相适应的骨干教师在职培训也必将逐渐推广到更大范围的普通教师的培训进修阶段。众多临时性的、实验性的培训课程、科研项目应该逐渐进入到推广阶段,面向所有教师的在职培训应该进入稳定的建设和发展阶段。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磨合,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研究工作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中心等机构之间已经逐渐形成各自的研究专长和特色项目,相信能够开始稳定地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如何整合这些资源,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所有教师能够共同分享社会和各级政府等提供的专业发展途径、达到所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是未来教师支持系统的重要课题。
2.充足的经费支持保障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
包括美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课程改革目前都遇到一个非常令人忧心的问题,就是课程开发所需的经费问题。课程改革范围内的任何活动如课程改革的宣传、课程改革研究和试验、新课程的开发、教师的在职培训以及相应的激励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课改纲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保障当前课程改革的经费。如前所述,当课程改革不再是一种临时性的、短期的活动,而成为长期的教育革新时,经费从何而来、如何保障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或者通过制定稳定的经费制度、或者通过国家的专项支出、或者将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或者纳入科研计划等等都可能是解决之道。无论怎样,对于教师而言,保障其课程开发和在职进修的经费等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支持。
3.激励措施保障教师的参与动机
《课改纲要》指出:“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于是,在课程改革试行阶段,参与其中的教师受到了较充分的激励和动员。毕竟,能够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机会很难得,这机会本身往往就构成一种激励。同时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往往是骨干教师,他们本身就是有着较强的参与动机、发展动机的优秀教师。这些充分保证了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同样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推广,尤其推广到一些教育观念比较传统、教师工作负担更重、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学校,教师的动机支持必然逐渐提到日程上。目前多数国家倾向于采用与教师的职业晋升或者与教师的薪金结合在一起的激励措施。无论具体的措施如何,作为对教师的重要支持――激励是一定要保障的。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推行至今天,随着课程改革从实验阶段发展到推广阶段,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影响的中小学教师在课程意识、知识结构和教学策略等方面都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教师是课程改革得以顺利推行的关键,因此,必须为教师在全社会范围建设涉及如上内容的支持系统。同时,为了保障这一支持系统,特别需要强调相关的制度建设、经费投入和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温平,李继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 尹弘飚,李子建,靳玉乐.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个案分析――来自重庆市北碚实验区两所学校的调查报告.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4] ,钟启泉教授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
[5]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教育研究,2003(6).
[7] 黄甫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10
统一思想认识,
确保形成合力
本学期初校长室认真组织分管校长、各系主任、学工处、产教处,创业教育中心等部门成立创业孵化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钱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万祥东同志任副组长。学校多次组织召开创业孵化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反复讨论确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全校各方面的资源,做好创业孵化班的后勤服务工作。各个项目的责任人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多次召开小组会议,讨论确定具体活动实施办法。学校充分利用橱窗、广播站、网站宣传创业孵化班试点工作,使全校师生统一思想认识,为创业孵化班试点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认真组织实施,注重工作实效
1.强化创业教育孵化班的管理
通过个人自愿报名,面试,确定42名同学组成了首期创业孵化班。成立之初就选举产生了班级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班级规章制度,强化班级自身的管理。一个学期以来,孵化班功能在不断的细化,除了自身进行创业知识培训和参加相关活动之外还为学生创业园的正常运营做了很多必要的管理工作,强调他们自我管理,老师负责指导和把关。创业教育孵化班学员在管理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学生接受锻炼的过程,也是一种创业实践的过程,可以获得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创业教育孵化班在开展创业活动的同时还开展了其他丰富多彩娱乐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拓宽视野,增强了创业孵化班的凝聚力。
2.开展创业孵化班NFTE课程培训
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创业孵化班的自身特点,每天下午三四两节课开展NFTE创业教育课程培训。四名老师组成授课小组,负责本次课程培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果,每节课有一名老师主讲,另一名老师辅助教学。坚持集体备课,由主备课人拿初稿,然后大家讨论商量,最后定稿再走上课堂。四位老师坚持听课、评课,大家共同研究、探讨、改进,分工协作,提高了授课质量,总体授课情况良好,受到同学们的较高地评价。
3.举办网店专营知识培训
聘请校外网络营销专家和计算机专家对创业孵化班学员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网店运营课程、图片处理课程、网络营销等课程的培训,让学员了解网店运营以及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技巧,降低创业成本,规避创业风险,拓宽创业的渠道,提高创业成功率,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欢迎。所有学员都培训合格并且拿到了劳动局颁发的网店运营管理证书。
4.开展市场调研活动
从2012年4月开始陆续组织创业孵化班的学员到泰州苏北商业广场、中嘉装饰城、太平洋通讯市场等大型市场进行市场调研活动,每位同学都认真写了市场调研总结,指导教师组织了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也发现了与众不同商业机会,并且学会应用SWOT的分析方法分析商业机会。通过对创业者的调研也了解了创业的艰辛和不易,更加直观和深刻地理解创业的好处和坏处,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5.举办创业者沙龙活动
(1)2012年3月18日,创业孵化班创业沙龙活动走进海陵区汉阳数控机床厂,和工厂的老板交流分享创业经验;
(2)2012年4月和5月先后邀请校友徐磊和张宏伟到创业孵化班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他们在创业过程的感想和体会,快乐与艰辛,成功与失败,同学们也积极踊跃和他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少走弯路积累经验,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了“创业就在我身边,成功离我很近,我能行”!
6.和光华合作成立光华校友会
从2012年3月份开始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商讨以创业孵化班为基础成立校友会事宜,通过上报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制定了校友会的章程,到5月底签订了相关的协议,宣告了光华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友会成立!为创业孵化班的试点工作又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7.举办校级商业计划书比赛
2012年6月针对包括创业孵化班在内的全校各班级举办了校级创业精神大赛暨学生商业计划书比赛,共有15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比赛,经过选手自我介绍、项目介绍、评委提问、观众提问等环节的角逐,最终葛鹏海、吴昱辉、单雅琪、徐强等几位同学表现优秀,获得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找准存在问题,明确改进措施
1.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普遍比较辛苦
本学期除了创业孵化班进行NFTE课程培训之外,学校还有15个教学班级开展NFTE创业教育课程培训,培训教师只有4人,四位老师的周课时量很大,还有许多活动要组织协调,老师们普遍感到很辛苦。学校已经准备在2013暑期加大师资培养,让更多的教师掌握NFTE课程的授课技巧和方法,参与到创业孵化班试点工作中来。
2.市场调研活动不够深入,创业沙龙形式比较单一
因为时间、经验、准备不足等方面原因,此次市场调研活动还不够深入,以后在调研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研究我们需要什么,然后做细致深入的调研,获得我们想要的资料。创业者沙龙活动形式应该更加灵活多变,丰富多彩,请进来,走出去,让每一位同学乐于参加,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