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程施工规范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矿山工程施工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风险管理视角;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众多,因此将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和管理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同时,将有色金属矿山建设与管理目标设置为保障国家资源可持续供应、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提高矿山生产盈利能力。一些学者从风险管理视角对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做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从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角度,进一步实现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和管理目标。
1风险管理与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关系分析
本文主要从风险管理视角下分析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首先要了解风险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之间的关系[1]。本文提出,两者相互约束,相辅相成,规范、严谨的风险管理是约束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条件,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又是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矿山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以下具体分析两者的关系及管理意义。(1)风险管理是约束矿山工程造价控制的硬性条件。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作业必须保障安全生产,这也是所有作业开展的前提。在风险管理视角下,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就受到了风险管理的约束。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工程有着风险性较高的特点,在矿山开采作业中,开采技术要求高、作业流程复杂,且开采环境相对艰难[2]。一些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作业人员虽然具备充足的开采经验和高超的技术,但仍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因此,有色金属矿山开采满足安全生产是重要管控内容。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有色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需要搭建一系列工程,包括勘探工程、井巷工程等,目的是更好的确保矿山开采作业的顺利进行。基于风险管理视角下,实现良好的风险管理是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开展的硬性约束条件。(2)开展矿山工程造价控制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合理、有效的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对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开展科学、严谨的矿山工程造价控制,体现着矿山工程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对建设工程管理精细化程度较深,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上也能有效落实。第二,开展科学、严谨的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浪费。第三,科学、严谨的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建设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水平,避免人为私自更改工程建设环节程序及标准,降低了矿山开采企业弄虚作假的违规行为,这势必会提高矿山工程建设可靠性、安全性,并在隐形层面上也提高了矿山工程风险管理水平。
2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因素
(1)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项目影响因素。基于风险管理视角下,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有色金属矿山建设的复杂性,内容涉及较多,导致矿山工程建设临时调整和变更较多,这也是影响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因素之一。(2)矿山工程施工监管系统不健全。在有色金属矿山工程施工中,相关单位很容易忽视对工程进度控制内容,从而使得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出现不合理情况。大部分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单位只重视工程造价控制,对工程进度控制却不够注重。矿山工程缺乏健全的施工监管系统,在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时就会面临许多问题。
3风险管理视角下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有效策略
(1)加强矿山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在矿山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可以依据工程各个环节分配投资限额进行方案设计。在具体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估算、概算、预算三个步骤控制工程投资,并防止图纸设计、技术设计随意更改,控制整个工程实际投资不超过企业预计投资金额,从而做好矿山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加强推广标准化设计。在矿山工程设计阶段,可以对有色金属矿山实施标准化设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质量及工程造价。标准化设计方案能有效预防设计人员私自更改或提高设计标准,对保障矿山工程施工工期、控制工程造价有着一定作用。严格控制矿山工程设计变更,控制工程投资。在对有色金属矿山工程进行造价控制时,仅凭矿山企业的控制与管理力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与设计单位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工程图纸设计单位要学会运用先进设计技术,转变设计理念,充分考虑矿山工程风险管理,在设计过程中最好确定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以及辅助专业技术等内容,尽量避免在施工阶段进行设计变更,这对控制矿山工程后续索赔有着积极作用。(2)施工阶段的矿山工程造价控制有效策略。在有色金属矿山施工阶段,更要严格把控造价控制,并秉承不盲目准求高质量,不一味降低成本的造价控制原则,具体分析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①加强有色金属矿山基建工程进度与质量的管控,对基建矿山工程做好造价控制,改善窝工、怠工现象,避免工期延长导致的费用增加。同时,注重施工质量管理,避免不必要隐患导致的返工现象出现;②做好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控制工作。在矿山工程施工前,必须认真审核设计图纸,提前做好计划,避免后续出现变更导致的滞工、返工现象造成不必要成本浪费;③加强矿山基建工程施工费用管理。矿山单位要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将成本的管控与工程进度管控相统一协调,按照合同规定对工程计量进行审核验证,及时向对方单位支付矿山工程进度款,避免违约现象发生;④加强矿山施工阶段材料设备成本控制。在采购相关材料时,应建立起价格信息制度,并及时掌握区域和国家造价动态;此外,通过详细对比和评价矿山工程建设需要的材料设备性能,从而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设备。(3)加强矿山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在有色金属矿山工程结算阶段,也要对工程造价做好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因此需要注重以下几个内容:一是详细检查矿山工程施工状况与施工设计方案是否相匹配;二是根据国家检验标准检验矿山工程建设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三是对矿山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检验。由于有色金属矿山工程工序繁杂,因此很容易受到内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矿山工程建设延期,或者超出预算成本等。所以,在矿山工程结算阶段要重点注意以上内容,并积极采用分层结算法,与各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共同保障矿山工程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准确、合理性。
4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工程中,基于风险管理视角下实施工程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实施工程造价控制时,应从矿山工程投资设计、施工一直到结算阶段都要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只有重视起任何环节的造价控制,再加上造价控制人员的不懈努力,通过把控整体矿山工程造价内容,才能保障有色金属矿山工程造价控制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矿山;地质;工程;灾害;类型;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59-01
1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特点
1.1矿山上程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危害大
根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因为采矿发生塌陷灾害的城市差不多有40个左右,由于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渣、废石以及尾矿堆置等受到侵占的土地约20000平方千米,并逐年以20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
1.2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化
如前所述,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常见的类型基本分为:顶片帮、地表塌陷、井下突水以及深部岩爆等几个类型。在开采过程中,矿产的类型多样化、开采方式不当以及所处的地域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吧同,引发地质灾害类型也多样化。
2.矿山地质工程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实际矿山资源进行开采时,矿山地质灾害的划分大多依靠形成的原因以及空间分布来进行确定的。
2.1矿山工程岩土体变形引起的灾害
矿山工程中岩土体变形引起的自然灾害是较为常见的,其中主要表现为地面塌陷、采矿边缘滑坡或者失稳、矿坑中岩爆等现象。而矿山工程中引起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开采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所引起的,并且如果没有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也会发生地面塌陷。特别是矿山开采时矿柱不足或者遭到破坏时也会产生地面塌陷。同时,在一些地质较为平缓的地区,发生此类现象也相对较多。而矿山开采时候对于采空区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回填处理,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也容易发生地面塌陷。特别是在采矿时如果不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行开采,矿区的边缘就会出现滑坡现象,这种现象也有着较强的破坏力,通常会发生在建材矿山中。而矿山资源开发完毕后,地壳运动会使矿山中的围岩发生运动变形,这样在应力的作用下也很容易发生爆裂,进而产生严重的地质灾害。
2.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
根据已经发生的受水文地质影响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总结,水文地质引起的灾害主要包括地面沉降、砂土液化、岩溶塌陷以及软土变形等,其具体的表现如下:在地面沉降方面。根据以往的资料研究,可以得出,地下水的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以及地面沉降,且地面发生沉降的速率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速率成正比,地下水位下降形成的漏斗与地面沉降形成的漏斗基本上保持一致。地下水位升降引发的灾害主要有矿坑突水涌水和坑内溃沙涌泥两种。其中,矿坑突水涌水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在采掘过程中贯穿透水断层时突遇暗河或蓄水溶洞,导致地而水或地下水大量涌入。坑内溃沙涌泥常与矿坑突水一起发生,一旦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坑内就会溃沙涌泥。
2.3崩塌滑坡
滑坡主要分布在矿山道路两侧的高陡边坡以及矿山较陡的天然斜坡部位。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是由崩塌、恶劣环境共同导致的。此类型种地质灾害的产生和分布直接受到矿区自然环境、矿区工程隐患区域的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方式等的多重作用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空区山体滑坡;排土场、堆渣场边坡失稳或者尾矿坝垮塌等。想要稳定和有效地控制矿区开采中的滑坡灾害,就要有效控制引发滑坡的各种控制作用。
2.4其他因素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
除了上述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外,瓦斯爆炸、矿山火灾以及地热都是较为较为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瓦斯爆炸以及矿山火灾在煤矿企业中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煤炭资源地下开采过程中,通风不畅,瓦斯凝聚发生爆炸,对矿井工人的生命造成损伤,给矿山开采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火灾也是矿山资源开采过程中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对环境的破坏极大。地热是由于矿山资源的过度开采,
开采的深度不断加深引起的,这对于矿工的劳动力以及矿山安全生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措施分析
3.1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
加强地质灾害勘察,成立专门的勘察与调查小组,对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与潜在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建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并由政府部门主管领导担任组民,主要负责成员由国土、水利、林业、气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来组成。同时对各部门的职责做好明确的分工,组成多层面的地质灾害预防和抗灾救灾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国土资源局,提供组织性保障给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3.2建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更便于预防地质灾害。在此过程中,建立起动态灾情预警系统,充分利用GIS以及测量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对GIS以及测量变形数据的分析处理,建立起完善的灾情档案与应急方案数据库。一旦发生异常状况,将信息及时出去,并启动应急方案,以得到多方支持,切实提升灾情防治水平。
3.3做好地质环境勘察
利用科学技术深入地对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跟具有资质性的部门协作,编排地质规划,勘察矿山地质环境,对矿业开发、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详细调查,详细勘察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结合本地工程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并加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工程。
3.4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
政府职能部门逐级签署工作责任状,通过层层监督,一级抓一级,设立相应的巡查员,对一些存在地质灾害的隐患Ix.域加强巡查,划分责任制,做到防治灾害人人有责,逐级对地质灾害防灾工作责任进行划定,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警示牌。
3.5优化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选择一些适用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岩土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及影响范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房后边坡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治小型土质滑坡,可以采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削方减载护坡以及前缘支挡等工程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型以上的滑坡要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来选择防治措施。
3.6优化生物防治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民、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上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它所造成的危害是非当大的,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经济财产损失,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矿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针,结合法律、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手段,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矿山上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晓明,才永军.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9:67.
[2]张家彬.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161.
篇3
【关键词】建筑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竞争;核心竞争力
建筑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获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和实施工程项目为工作的核心,也就是在建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工程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基本业务对象和利润的载体,项目也是建筑企业的基本管理对象。建筑企业通过参加招投标竞争获取项目合同,通过开展项目工作,才能获得收入,进而形成企业的利润。我国建筑行业中的许多体制上的问题,建筑企业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以及加入WTO后将面临外资建筑企业的竞争,这些都将给建筑企业的发展提出挑战。认清自身的不足,分析当前的时态,并建立长远的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筑企业发展壮大的必须途径。
1 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内容体现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是分布于企业组织中持续支持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竞争优势首先表现在可靠的产品质量上;建筑产品的价格,价格是工程项目的货币成本,建筑产品价格既要实现企业的预期利润,还必须为顾客所接受;工期,保证施工工期,按时交付使用,有效降低企业的施工管理成本,为顾客增加机会成本;服务,服务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服务和交付后的使用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可以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应变能力,市场竞争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包括宏观经济征程、顾客需求、竞争对手等都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生命周期,因此企业必须迅速对这些变化作出积极的反应。
2 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建筑业起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新的环境下发展却受到了制约, 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方面:
首先,建筑行业管理体制和建筑领域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许多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建筑施工队伍,有的尽管已经政企分离,但是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再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不规范,出现严重的行业和地方保护主义以及专业工程项目条块分割,严重制约建筑行业资源在地区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破坏了市场运行的规则,阻碍建筑业的发展。
其次,企业管理制度落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尽管许多国有建筑企业已经改制,有了更为灵活的激励机制,但是科学的、有序的、规范的、完整的现代建筑企业制度的建立还需要时间,因此还很难进行科学的管理。而民营建筑企业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很难建立良好的管理体制。企业经营思想落后,决策盲目随意,缺乏科学论证,往往忽视发展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
再次,建筑企业战略目标模糊,导致建筑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也包括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融资战略等,企业战略的本质是着眼于企业的竞争发展。就我国的建筑企业而言,多数企业缺乏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竞争战略,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3 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企业领导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
3.1 企业资质是施工企业获得市场准入的通行证,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本保证,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和确定企业主项资质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才能拓宽市场领域,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我公司是兖矿集团下属施工企业,原施工主项是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在集团公司还有相同相类似的施工企业,在投标时经常会出现撞车,相互拼价格等情况;在对外承揽工程时,经常由于资质主项情况受限于集团公司内部或者煤矿行业等工程,因此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的效益不佳;2002年,我公司对下面所属的几个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了整合,并取得了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等资质。从此以后,企业的市场竞争空间拓宽了,并且避免了不必要的竞争。2009年公司资质再次得到了变化,主项资质从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转变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得到增强。
3.2 改革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制度、经营和技术创新
先进的体制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体制改革不彻底,机制建设就很难有作为,企业要做强做大,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坚定改革方向,彻底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对组织结构、机构编制和劳动力结构进行调整,来优化管理体制和培育专业化施工队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营方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必须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努力推进经营方式的创新。企业要牢固树立经营管理第一、承揽施工项目为先的思想,在经营管理力量方面要加大和充实人、财、物的配置,既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经营管理队伍,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同事要建立多层次、多方位、持久稳定的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经营决策机制。
建立科技创新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坚持以重点难点工程项目和“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中心,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为目标,建立以企业为龙头,以项目部为主题,以高、新、特、难工程为重点的技术创新格局,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协作,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创造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工程。
3.3 创建精品工程,树立诚信为本,推进品牌战略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们要把创优工程作为企业可持续反战的主题,要让全体员工牢固树立创优意识和精品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认真贯彻执行,企业要根据各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投标承诺和施工合同要求,制定创优目标,明确创优标准。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品牌是关键因素之一,过去我们投标经常遇到这样的窘迫和无奈,在许多商务投标有利的情况下,终因缺乏企业业绩而失之交臂。现代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品牌和企业信誉的竞争,品牌竞争是具有战略性和长远性,这种竞争的趋势并不以行业的意志和竞争状况为转移。因此,企业必须制定自己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确定企业走品牌化经营的战略定位,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
3.4 制定建筑企业发展战略
首先要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突出建筑主业、争强市场竞争力,形成投资与建设、设计与施工、境内与境外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发展速度、规模与效益的统一。
其次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正确性。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市场战略定位,企业首先要分析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了解顾客的需求,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市场机会,要了解顾客的期望值,进一步确定企业的目标顾客,应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如何高效率地给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4 结束
要做强做大建筑企业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中国建筑经济市场的变化时代,作为大型建筑企业,应该制定恰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改革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努力完善企业的资源配置,在推进制度、经营和技术创新的同时创建大量的精品工程,努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日益变换的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徐福云. 坚持改革创新 提高国有建筑企业的竞争力[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第11期.
[2]董彦祥,童霞.对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探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08年05期
[3]史建国,戚建新. 建筑企业竞争力培养的探讨[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04期
篇4
【关键词】矿山;工程测量;管理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先进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对矿山工程测量的质量和时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矿山测量工作的特点,提出了在矿山测量管理工作中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方法,并对矿山测量工作管理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1.矿山工程测量的定义及作用
1.1 矿山工程测量的定义
矿山工程测量是为矿山勘探工程的设计、布设、施工和地质点定位等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其任务是为研究地质构造、进行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在实地定位及定线、指导掘进方向;为编制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等提供资料。矿区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包括平面、高程控制测量,矿区地形图测绘和地质勘探工程布测勘探线,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定位探槽、探井等地质点,以及进行勘探坑道及竖井联系测量等,地质勘探工程测量需提交矿区地形图、剖面图、勘探工程点位布置图、点位坐标高程及控制测量资料等。
1.2 矿山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技术工作,是矿井开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矿井的每项工程中。在矿井筹建和生产中,矿山测量工作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资源开发的先导作用,为设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二是均衡生产中的保证作用;三是工程施工中的监督作用,及时检核工程是否按原设计施工;四是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做好测量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必定在测量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1.3 矿山测量技术发展的现状
目前,以电子经纬仪、卫星定位技术和全站型仪器以及岩层移动变形监测仪器等设备 ,这些不仅只是应用在地面测量与采集数据的工作,并且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成果的准确度、以降低劳动强度以及改善了工作环境等。为了可以更好的保护和开发矿产资源以及土地等自然资源,更好的保护矿区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意义。对于卫星空间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仅作为整个测绘学科的核心力量,并且也作为在矿山测量领域中十分关键的核心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在矿山测量技术界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实际应用与理论的研究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数据处理和电子速测仪、机助制图、卫星定位技术,数字摄影的测量以及遥感技术等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矿山测量的科技人员感受到了外业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优越性,而对于内业数据的处理、显示图形的图像以及输出的形象化、一体化把信息都得以加工,因此对于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就会更加的深刻、深入化,充分显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的优势与潜力。
2.矿山测量的管理工作
2.1 先进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地质勘探工程测量已由传统的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及手工记录绘图的方法,转变为全数字化的微电脑测绘,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程序,使数字成果代替了单纯的纸质成果,彩色图件代替了黑白两色,成果利用更加广泛。在地质勘探测量中,可采用先进的 GPS设备和全站仪。
2.2 矿区地质勘探控制测量矿区平面控制采用 GPS施测。平面控制点是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基础,矿山面积一般在10km2以下,按地质勘探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建立E级GPS网或工程四等控制网均可满足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根据矿区已有控制点资料,布设工程四等GPS三角网,按GPS观测技术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建立矿区控制网。依据矿区已有1:5万地形图进行图上设计,现场踏勘和选点埋石。点位均设在便于安置仪器设备,视野开阔,地面基础稳固,避开强反射、建筑物遮挡和高大树木覆盖区,视场周围15°以上没有障碍物,便于寻找保存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为了提高测图速度,多组同时开展工作,GPS网每点最少有一个方向通视,以便于全站仪测量的需要。
2.3 矿山测量在矿山建设初期着重于放样测量,这就要准确熟悉设计图纸,经常和设计部门联系,及时索要最新更改过的图纸和数据。
2.4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工作条件差,所用仪器、工具笨重,搬运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工作现场不平整、光线弱,观测条件差。越是客观条件差越是要从精神上战胜困难,多鼓励大家,团结一心做好工作,避免身心疲惫。
2.5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特别细致谨慎的工作,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现观测、现计算、现放样。这就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都特别细心认真,做到“处处留心,步步检核”。 在测量工作中,根据精度要求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和作业流程,使测量人员能够多、快、好、省地干好每一项测量工作。工作结束后,要根据大量测量数据,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思考方法,求出测量精度,以指导以后的测量工作。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尽量运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科学的测量方法。对每一项完成出色的测量工作,总结好的经验,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对于测量事故,组织全组人员认真分析,找出失误所在,并记录在案,同时全组讨论同样失误可能发生的地方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好预防。
2.6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且点多面广。不仅要把地面坐标和井下坐标联系起来,还要把各个测点联系起来考虑;涉及到井田范围内的村庄、地物和井下各条巷道,要把地面地貌地物和井下的巷道建设联系起来,绘制井上井下对照图。
2.7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多人参与,甚至多部门参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的工作,协调队员们之间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队员们之间的默契感(如:建立自己的灯语和肢体语言),以便在井下测量时相互沟通。
2.8 矿山测量工作是一项质量受多方面影响的工作。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熟练程度;队员们之间的默契程度,精神状态;仪器、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的科学性;以及现场环境都能影响到测量结果,测量时要特别注意。
2.9 测量控制点受人为因素、顶板压力等影响会造成点位变动,这就要求在每次测量前要对所用的已知点进行检核,满足条件后方可使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矿山测量的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技术,应用于矿山业的各个不同阶段,应用于矿区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量仪器也会向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全方位化方向发展,仪器操作也更趋于简便化,同时测量数据计算软件和成图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完善,以至于测量方法、测量工作流程以及测量工作重点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做好测量中的管理工作在今后的测量工作中必将被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不断完善矿山测量的管理工作是我们今后测量工作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篇5
1中煤矿山建设集团基本情况
中煤矿建集团(以下简称集团)注册资本10亿元,下辖31个子、分公司和控股、参股公司。截止2009年12月底,集团实现总产值80.9亿元,工程结算收入66亿元,实现利润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44.4%和43.4%,集团资产总额 70亿元,资产17亿元,在册职工15000余人。集团具有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房屋建筑、市政公用、机电安装、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及隧道、铁路、园林、装饰、钢结构、道路维护等专业承包资质。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室,2个省级技术中心,具有进出口经营权,通过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认证,是安徽省建筑业企业中唯一一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集团在建项目205个,主要分布在安徽、陕西、山西、内蒙等20多个省区和部分海外工程。“中煤矿建”已在全国矿山建设领域内树立第一品牌,2005-2009年连续五年在全国煤炭建设行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名列第一。
2煤炭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
2.1 施工现场点多面广,集团煤炭建筑市场主要分布在安徽的两淮、山东、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巴基斯坦、土耳其、利比亚等海外市场。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人员分散,这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2 煤炭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偏远、劳动强度大、施工现场条件恶劣,煤炭建筑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现场大都是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带,生活艰苦,工作劳动强度大,如何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这在本行业内都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2.3 同属高危行业,但与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相比,虽然近年来煤炭建筑行业员工收入虽有所增加,待遇差别仍然很大,行业吸引力不强。
2.4 煤炭建筑企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小型工程承包商用人机制较为灵活,国有大型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普遍。
2.5企业承担大量的社会职能(学校、医院、物业、离退休及社区管理),行业管理的差异性,导致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复杂化。
2.6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人才价值理念以及激烈的竞争机制,导致旧有的企业人才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新企业文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仍未形成,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企业凝聚力较为松散。
3集团人力资源现状
3.1 截止2010年3月31日,集团在册职工总数为15313人,具体分布为:
集团本部及宿州、淮北两个办事处654人;建筑主业 11483人(29、30、71处、安装处、淮南处、冻结处、钻井处、矿建处);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铁路和隧道962人;房建、市政工程1046人;其他产业241人(监理、地测公司、农工贸、德胜药业、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企业社会化职能927人(三建物业、特凿物业、矿建总医院、特凿医院、矿建中学)。
3.2 年龄结构。集团员工年龄结构总体较为合理,呈现为梯形。具体表现为35岁以下的6157人,占职工总数的40%;36-45岁5454人,占职工总数的36%;46-54岁2956人,占职工总数的19%;55岁以上的746人,占职工总数的5%。
3.3 学历结构。集团员工总体学历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是: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人员数偏大,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虽然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集团整体学历水平较低。2009年末,集团员工总体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学历48人,占职工总数的0.031%;本科1289人占职工总数的8.42%;专科2321人,占职工总数的15.15%;中专799人,占职工总数的5.21%;高中技校及以下10856人,占职工总数的70.89%。
4煤炭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4.1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不协调
集团近几年紧紧抓住国家煤炭市场持续转暖的难得机遇,在大力发展煤矿基本建设主业、牢牢稳住该领域全国第一品牌地位的同时,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准入为导向,充分发挥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增项一级总承包资质优势,积极进行施工专业结构的调整,大力拓展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城市地铁等建筑市场,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旧有的工厂制相对固定式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一是旧有的行政性管理惯性使人员在企业内部流动不畅,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严重不均;二是人才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三是企业人才队伍没有形成专业化管理,难以发挥人才应有的能力;四是对企业员工的职业规划没有设计,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五是信息化管理平台没有建立,上下级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粗放。
4.2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一是员工队伍总量结构不合理。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和员工总量规模实际较大的矛盾,结构性冗员和结构性缺员现象并存;不同板块员工创造价值差异较大,存在员工要求增加收入和其创造价值不匹配的矛盾;二是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年龄结构方面,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阶梯;在学历结构方面,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人员数偏大,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虽然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公司整体学历水平较低。在专业结构方面,战略重点环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储备量不足,高级操作技能人员储备量严重不足,对战略实施存在“瓶颈”风险。在素质结构方面,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与未来战略的匹配度不高,人才的梯次结构没有形成。
4.3行业施工特点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瓶颈
煤炭建筑企业施工点多面广,施工现场与管理机关距离很远,管理机构与用工单位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及时沟通,加之人才储备不足、流动程序繁琐,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加大、成本增加。
4.4企业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带来新的挑战
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集团根据煤炭建设市场由高速增长向平稳发展转变、由大量新井建设向大量生产期间巷道开拓施工转变的趋势,与国内各大能源基地的生产商形成长期稳定的服务协作关系,作为煤炭生产企业的配套基建分包商,通过加大巷道施工装备的投入,提高矿山工程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继续稳定、巩固、提高集团在矿山工程市场的份额。在做强第一主业的同时,以同心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大力进行主营业务的专业结构调整,以期达到煤炭基建投资出现周期性回落时,能够凭借合理的施工结构多方位拉动企业经济持续增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集团选择以建筑业为主营业务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向上游进行项目开发和项目发展,向下游进行建筑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制造,不断提高房屋建筑和机电安装的施工能力,大力拓展在铁路、城市地铁、公路、房地产及市政工程等领域的发展空间。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两个调整”为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原有单一专业板块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多种专业板块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二是“两个调整”使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人才的思维定势带来了挑战;三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需进行系统调整,但调整步伐缓慢;四是新产业领域对高新尖人才、技术人才的需求、使用、薪酬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对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带来了挑战。
5煤炭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5.1建立企业人力资源“三级管理”体制
5.1.1经营管理队伍建设。着力改善各单位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班子整体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硬、懂专业、善管理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在年龄结构方面,坚持德才兼备原则,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青年经营管理队伍培养工作,加快青年干部培养步伐。2010年,集团经营管理者队伍中年龄结构分布为:35岁及以下占32.76%,36-40岁占13.02%,41-45岁占24.28%,46岁及以上占29.94%。到2015年,通过后备干部培养选拔以及选人用人机制的成熟,达到经营管理者队伍年龄结构更合理、更高效。年龄结构保持在35岁及以下占20%以上,36-40岁占35%,41-45岁占30%,46岁及以上占15%以下的合理状态。在学历结构方面,根据集团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建设的需要,在实施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到2015年,通过人才引进和加强在职员工学历教育工作,使经营管理者队伍80%达到大专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历人数由2010的2.3%到9.9%,有248人以上。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后备干部储存库,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公司后备干部队伍,制定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将培养锻炼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对后备干部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考核,及时将业绩突出、德才兼备的员工吸纳进来,在人才公开选拔中重视后备干部的使用,以实现后备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公开选拔任用机制的有机结合,加快后备干部成长保持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
5.1.2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一是在职称结构方面,全面建立人才的测评和使用制度,创新人才选聘与配置技术,重视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到2015年,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人数达到3000人左右;二是在专家队伍建设方面,实施高技能人才激励和培养工程,全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制定专业技术专家培养计划,加强培训和学术考察,提高业务能力,规范专业技术专家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加大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培训工作,重点培养造就优秀学科带头人。围绕公司重点新技术产业培养一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到2015年培养出35名公司级以上技术专家,15名享受政府津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5.1.3加快职业技能开发,建设集团操作人才库。坚持先培训后鉴定,大力开展集团主干工种综合技能,推进技术干部职业资格证制度。加大初级技能工的鉴定、培训、指导力度,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严格控制主干工种高级工的流动。完善考核鉴定制度,激励员工学习和提高技能,建设集团公司操作人才库。到2015年公司高级操作人才达到2600人左右,其中高级技师和技师600人左右,高级工2000人左右。
5.2建立人才流动、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等相关配套机制
篇6
从植被恢复、工程治理和废物处置利用等方面分析龙岩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建议
1自然地理概况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北纬24°23′~26°02′,东经115°51′~117°45′。东西长约192km,南北宽约182km,总面积19050km2,占全省陆地面积的15.7%。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龙岩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境内溪河众多,为山区性河流,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等,多为各水系源头溪流。
2社会经济概况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5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237.3亿元、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101.5亿元、增长2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5亿元,增长2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5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9396元、增长14.1%。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龙岩市已开发利用无烟煤、地热、金、银、铜、钼、铁、锰、铅、锌、稀土、石墨、萤石、硅石、膨润土、水泥用灰岩、高岭土和饰面石材等矿种40个,全市已建设29个大中型矿产资源开发基地。至2014年底全市持证矿山515个,按矿山建设规模分,大型矿山109个、中型矿山65个、小型矿山341个。矿业产值超亿元的发利用矿种有煤22.49亿元、金矿43.44亿元、铁矿8.71亿元、石灰石4.76亿元、高岭土2.22亿元、建筑用石1.10亿元。年产矿石量8871.92万t,矿业产值达87.31亿元,占全省的62.2%,是福建省重要的矿产地。
4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中所规定的植被恢复治理分区主要包括采区、工业广场、排渣(矸)场、尾矿场、生活区和矿山道路等,在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国土、林业、环保等各级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大多数矿山对本矿山某些治理分区局部进行了一定植被恢复,主要措施是针对露天采场周边、工业广场、工业广场边坡、废渣堆、矸石堆及暂时无利用价值的场地种植马尾松、木荷、桉树、类芦、草皮等植被,矿山植被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立面挂白植被绿化难度较大。据调查,龙岩市立面挂白现象普遍存在于露采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山和露采金属矿山,仅个别矿山对终了边坡立面挂白采取了绿化措施,一些简单实用又廉价的土办法如攀爬植物的上爬下挂(如爬山虎)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例如永定县某建筑石料场立面挂白,采取的主要治理措施为安装种植构筑槽植草,但由于水分供给不足,导致植被成活率极低。大多数矿山企业由于缺乏矿山植被恢复专业技术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不懂得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恢复,针对立面挂白基本上都未采取任何治理措施。
(2)植被物种多样性差,缺乏景观效应。矿山种植的植被物种主要包括马尾松、木荷、桉树、类芦、草皮等,但单个矿山种植植被物种单一,有的只种植马尾松,有的只种植类芦,有的只种植桉树,适宜立地条件的外地树种应用很少,绿化树种不够丰富,不符合物种多样性的要求,同时也缺乏景观效应。
(3)覆土种植力度不够。龙岩市作为福建省重要的煤炭产地,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数量较多,若要对这些矸石堆进行植被绿化,必须借用大量的客土覆盖。调查发现,仅个别矿山对矸石堆进行了覆土绿化,大多数矿山未对矸石堆进行覆土,或仅在所挖的草坑、树坑内填少量客土,导致在矸石堆上种植的草和树苗成活率很低。
(4)露采矿山台阶式开采不规范,后期复绿难度大。大多数露采小型矿山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通常采用一面墙式不分台阶开采,且坡度大都在60~90°之间,有的甚至还是倒坡,既不安全也给后期的复绿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5)业主生态恢复意识淡薄,植被管护力度不够。矿山业主未能全面认识矿山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有的矿山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矿山植被恢复工程费用,应该绿化的地块只是零星栽植了部分苗木,以应对检查。有的故意拖延,导致植被恢复工程进展缓慢。部分矿山企业在种植植被以后,未对植被进行后期管护,导致植被成活率降低。
(6)局部区域权责不清。调查中发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某些矿区范围内通过简单的植被绿化就可以达到不错的修复效果的部分区域,业主不愿投入任何资金进行植被恢复治理,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是业主投产之前被取缔的无证矿山或附近居民开挖所破坏,业主不愿承担该区域的植被恢复责任,导致该区域无明确的植被恢复责任人。
5工程治理措施存在的问题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中所规定调查当年以前应实施的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危岩清理、边坡防护、修筑截排水沟、挡土墙、沉淀池、疏水涵洞等,大多数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针对不同的工程治理措施分别进行了工程量和资金投入的预算,但由于方案均依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工程量布置并预算,部分矿山进入开采期以后没有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分开采,导致方案中规定的某些工程治理措施与实际应实施的治理工程不相符,也给本次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量和资金投入对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部分矿山工程治理投入量偏低。一些私营露采小型矿山,由于业主生态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节约治理工程成本,投入工作量少,甚至无任何工程治理措施,导致剥离部位发生水土流失、采场或道路边坡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2)工程施工质量不高。矿山业主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工程措施虽然有一定的投入,但工程施工质量不高,例如有些小型私营矿山挡土墙采用单层砖块修砌,挡墙一推即到;排水沟仅开挖了U型槽,未采用水泥进行砌护,导致截排水效果较差;边坡治理力度不够,未能有效的防治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等,反而增加了矿山企业的经济负担。
(3)标准化意识不强。矿山企业的管理者没有把标准化作为适应当前发展的战略途径,一些企业安于现状,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增加工程治理,制约了矿山建设项目的规范化,没有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随意建设。
(4)后期管护力度不够。工程措施建设完成以后,部分矿山没有把后期管护作为一项工作来抓,导致水沟、沉淀池被淤泥填满,无人清淤;拦渣坝、挡土墙被大水冲垮或被人为破坏,无人修砌等。
6废物处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废物综合利用率低下,导致废物累计存量逐年增加,且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矸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破坏,矿石、废渣的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甚至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通过实地调查,矿山废物处置存在以下问题:
(1)废物处置技术落后。废弃物的堆积一方面打破了原始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又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其突出表现在:侵占土地、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粉尘污染及水体污染等。矿产固体废物具有再资源化和能源化的潜力,目前龙岩市矿山废物主要采取就近依山建坝对其进行封闭处理,综合利用率低。
(2)历史遗留废渣堆放量较大。仅新罗区铁山镇岩山溪-美丽溪沿岸就有大大小小几十座找不到责任主体的矸石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岩山溪-美丽溪一带局部河床显著抬高,河道严重淤塞,而且长期暴露在岩山溪和美丽溪两岸,雨水冲刷后重金属物质进入水体和土壤中,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
(3)废渣堆放不合理。部分矿山企业为了追求方便,未开辟专门的废渣堆放场,直接将废渣排放于矿山道路两侧,在长期雨水的冲刷下,废渣被冲入河道,导致河床显著抬高,河道严重淤塞,有害物质被淋滤进入下游水体。
(4)矿山废液的深度处理有待加强。除个别大中型金属矿废水循环利用情况较好外,绝大部分矿山废液的处理仅停留在简中和沉淀的阶段,且循环利用率很低甚至有些矿山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此外,由于排出的废水入渗,也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
7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矿山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技术、新方法亟待研究和推广。
(2)矿山废液的深度处理亟待加强。
(3)投入低、效果好的立面挂白治理技术亟待示范和推广。
(4)植被恢复和工程治理措施的质量和后期管护亟待有关部门监督管理。
(5)矿山规范化开采问题亟待解决。
8建议
(1)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尽快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立法调研,出台地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法规,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步入法制轨道。
(2)确立环境产权和复垦土地使用权。经政府土地部门批准,矿山已征用或长期租赁的土地范围内,经过环境治理而产生的环境资源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开发权,应归属于此项治理的投资者。
(3)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实施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于矿山因采矿或固体废石堆放造成的地质灾害要加强监测与防治。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进行实施勘察治理工程,消除隐患。对大面积的地面沉陷地段可进行土地复垦。对于危害程度较小的地质灾害要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加强预报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加大矿山污水治理力度,减少水土污染。对废水排放量较大,污染严重的矿山企业,要求同步建设废水处理设施,达标排放。对于规模较小,污染严重的小型矿山应坚决关闭。
(5)对已缴纳了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的已关闭的矿山、停产多年的矿山、在生产但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较差的矿山,将其所缴纳的保证金作为专项治理资金,对该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参与文献
1HJ652-201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划)编制规范(试行).环境保护部,2013
篇7
关键词:建设集团;运营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家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水平。这给未来建筑业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与此同时,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急剧减少,这既与国内建筑市场低迷的大环境相关,也与企业自身治理水平落后、经营管理不善密不可分。因此。正确认识当前的市场形势,客观地分析企业运营管理问题,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改善,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型建设集团的运营现状
我国现有的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集团多是从大型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它们抓住了经济高速增长、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的发展机遇,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树立了较高的行业知名度,形成了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
江苏省是全国建筑业大省。目前江苏建筑业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业务结构不合理。市场策略趋同。仍属于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业务范围以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尤其是房屋建筑为主,高端市场领域工程较少。江苏现有特级资质企业31家,这31家企业所获得的资质均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在水利、交通、电力、矿山、市政等其他工程专业类特级资质上都是空白。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仍在运用传统的经验式管理,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华建集团的运营问题分析
江苏华建集团是专业从事建设工程科研、设计、咨询、施工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辖9家子公司,综合实力位于江苏省建筑业前列。集团现有的主要业务为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目前正积极开拓城市地质、矿山工程产业,涉足市政工程、地质钻探工程、矿山工程等新业务领域。
华建集团的现有业务主要面向房屋建筑市场,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急剧萎缩,集团近几年来占产业主导地位的工程项目利润率大幅下滑。华建集团的运营模式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业务市场趋同。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集团主营业务局限于房屋建筑市场,趋同的目标市场导致过高的市场风险:市场需求的变动,会给企业的经营业绩带来巨大的波动影响。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集团业务量严重下滑,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集团的传统业务比重较大,地基与基础工程、钢支撑、灌注桩等业务均为劳动密集型业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处于岩土工程类业务价值链的最低端,利润率逐年降低。传统业务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多但收益低,对于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障碍。
(二)科研开发的支撑作用较弱
集团的研发和技术应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各子公司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由于缺乏统筹管理,子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停留在工程方法层面,多是对工程施工方法的改进,技术研发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对企业技术应用的支持效果不明显。子公司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项目一线工作,没有形成专业技术研发的环境,这既不利于技术创新氛围的培养,也不利于集中技术优势攻关核心技术难题。
(三)集团内部单元各自经营、同业竞争
集团内部各子公司之间相对独立,有4家子公司5家分公司从事相同或相近的业务,市场结构和地理范围互有重合。集团内部经营单元虽然存在业务重合,但由于各自为政。缺乏集团层面的统一调度,没有在采购、竞标等方面形成规模优势。经营单元各自采购和竞标,限于自身资源和实力,又很难具有价格话语权。
(四)组织机构复杂,管理层级较多、管理成本较高
集团目前采用的是集团一子公司(分公司)一项目部的三(四)级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环节较多、管理人员比例过高、管理费用庞大等问题。2008年,集团管理人员的比例高达25%,管理费用达到2090万,给集团带来了沉重的成本负担,影响了创效积极性。
在需求导向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设计企业需要时刻把握市场动向,尽快做出决策反应,及时调整工程进度安排、库存安排。较多的管理层级以及层层把关制度。延长了经营决策时间,也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五)经营模式不统一。运营风险较大
目前以自营为主,联营挂靠为辅,自营项目产值比例占65%:此外还存在着员工自主经营、缴纳管理费的经营模式。联营挂靠以及员工自主经营模式,是其他单位和个人以集团的名义进行施工运作,但集团对其约束效力不足。难以全面管控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运营风险较大。运营模式的多样化、管控的复杂性以及职能部门监管力度的缺乏,导致运营效率较低,项目进度及工程质量存在不确定性。不利于集团竞争力的提升和品牌的塑造。
四、华建集团的运营改进对策
(一)完善建筑产业价值链,开拓高附加值新业务
1、加强勘察、监测检测和设计咨询领域的资源投入,完善建筑产业价值链。集团现有的业务集中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施工领域。产业价值链上游的工程勘察业务的市场平均利润率略高于传统基础工程业务,未来可以通过加强技术、设备投入,将技术优势转换为溢价能力,获取较高的利润回报。此外可以分别向上游延伸设计咨询业务、向下游拓展监测检测业务;建筑设计咨询属于智力密集型业务,是集团实现产业转型的可选方向滥测检测对于工程安全的验收、风险的防控有着重要作用,未来市场需求较大。通过向产业价值链上新业务领域的拓展,可以实现集团业务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转变,同时集团内部各经营单元可以通过协作,实现内部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2、开拓城市地质、矿山工程等高附加值产业。集团可以依托主管单位的地质勘查技术优势。向高附加值的地质类业务拓展,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管理合作等方式,提高新产业的拓展速度。这种相关多元化运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企业资源,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平衡目标市场的波动影响。降低集团的经营风险。
3、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拓展业务范围,实施项目管理模式。原有产业逐步向
领域内的特色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转移。保持精干的组织结构和规模,将建筑施工外包给劳务施工型企业。通过项目管理的模式发展壮大(见图1)。
(二)以需求为导向、研发为支撑,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集团的科研与技术能力是企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对企业运营战略的实施和业务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团需要将内部技术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规模优势,借助集中化管理和运作,重点研发关键应用技术。
集团的研发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营单元市场拓展、项目应用为目标。技术研发管理由集团技术部统一负责,下属研究机构作为重要的支撑部门,对集团急需的应用技术提供智力支持,在满足集团应用技术需求之外,组织力量从事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奠定基础。
(三)进行资源整合,实施内部价值链、外部供应链管理
面对集团内部单元独立经营、同业竞争的问题,需要采取重组、整合的方式,将传统产业中的资源进行再分配。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拓展升级产业市场;同时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通过向内部单元进行业务分包的运作模式,以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带动升级和传统产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总的思路是传统产业集中资源做强、升级产业稳步拓展、新兴产业迅速切入:集团内企业分别从事不同领域业务,避免出现内部竞争局面。对内进行价值链管理,为顾客提供咨询设计、勘察、施工建设以及监测检测的一整套建设解决方案。形成新兴产业一升级产业一传统产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格局。对外通过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和分承包商。进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降低库存和运输成本、提高对顾客的反应速度。
(四)实施企业流程再造,塑造高效的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
华建集团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查找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实现内部的集成管理,进行流程再造。集团需要将采购与物流、信息流工作定位于企业基础核心环节,贯穿企业生产运营的全过程,保障资金流向物资流的及时转换和有效管控,最终实现对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控制与系统调配。
根据集团业务调整方向,及时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逐步实现扁平化管理,改变当前的集团一子(分)公司一项目部三(四)级管理模式。做强集团职能部门和一线项目部,减少在子公司的中间环节。为实现公司发展的规划目标,集团需要根据不同的管理层级划分运营管理职能,建立运营管理体系,通过对各层级运营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高效实施运营战略。
集团总部负责总体运营战略制定、投资规划、运营项目的安排与审批、运营战略实施的控制与调整、关键技术支持等。项目部负责在具体项目实施中执行集团及子公司的运营战略与计划、制定项目运营策划、组织好本项目的运营管理。确保项目完成的质量。为发挥好两级运营管理体系的作用,需要分层级建立包含计划与指挥、统计与报告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
(五)集团统一运作,提高运营效率。压缩管理成本
集团需要确保经营运作的统一性,逐步由多种运营模式转变为集团自营模式,为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创造条件。
在运营过程中,首先要综合运用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等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其次要高效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事前控制,加强合同、成本、质量、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及时指导和有效控制,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再次是推广应用主要材料或不同业务集中采购的管理办法,建立规范的采购运行机制,有效利用资金,降低采购成本;最后是要精简人员规模,保持机构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费用支出,降低管理成本。
五、结束语
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方法简单,是造成以大型建设集团为代表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的根本原因。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全行业的利润水平不断下降,由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要求大型施工企业集团必须创新运营管理理念,形成高效的运营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威廉J,史蒂文森著;张群。张杰译,运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王鲲程,李梓丰,关于提升建筑施工企业运营管理的构想[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6)
篇8
2004年以来,关于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方面,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财建[2004]119号文、财建[2005]168号文、财建[2006]180号文、财企[2006]478号文等。
随着形势的变化,安全生产费用制度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部与安全监管总局在以上几个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修改、补充和完善,在2012年2月14日联合《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以下简称“《办法》”),对提取标准、适用范围、使用方向等进行了调整。《办法》自之日起实施,原办法及相关文件中涉及安全生产费的规定同时废止。
《办法》扩大了适用范围
《办法》扩大了政策的适用范围,将需要重点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冶金、机械制造和武器装备研制3类行业纳入了适用范围,同时拓展了原非煤矿山、危险品生产、交通运输行业的适用领域,如非煤矿山行业中增加了煤层气开采等。新办法适用于直接从事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烟花爆竹生产、冶金、机械制造、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含民用航空及核燃料)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办法》提高了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
《办法》分行业对提取标准和提取基数、比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混业经营企业,如能按业务类别分别核算的,以各类业务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各自标准分别提取安全费用;如不能分别核算的,以全部业务收入为计提依据,按主营业务计提标准提取安全费用。
以下列示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标准:
第五条 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煤矿原煤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
(二)其他井工矿吨煤15元;
(三)露天矿吨煤5元。
矿井瓦斯等级划分按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非煤矿山开采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矿产量按月提取。各类矿山原矿单位产量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石油,每吨原油17元;
(二)天然气、煤层气(地面开采),每千立方米原气5元;
(三)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5元,地下矿山每吨10元;
(四)核工业矿山,每吨25元;
(五)非金属矿山,其中露天矿山每吨2元,地下矿山每吨4元;
(六)小型露天采石场,即年采剥总量50万吨以下,且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米,产品用于建筑、铺路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每吨1元;
(七)尾矿库按入库尾矿量计算,三等及三等以上尾矿库每吨1元,四等及五等尾矿库每吨1.5元。
本办法下发之日以前已经实施闭库的尾矿库,按照已堆存尾砂的有效库容大小提取,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每年提取5万元;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每增加100万立方米增加3万元,但每年提取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原矿产量不含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和废石场中用于综合利用的尾砂和低品位矿石。
地质勘探单位安全费用按地质勘查项目或者工程总费用的2%提取。
第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一)矿山工程为2.5%;
(二)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为2.0%;
(三)市政公用工程、冶炼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公路工程、通信工程为1.5%。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在竞标时,不得删减,列入标外管理。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概算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总包单位应当将安全费用按比例直接支付分包单位并监督使用,分包单位不再重复提取。
第八条 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九条 交通运输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普通货运业务按照1%提取;
(二)客运业务、管道运输、危险品等特殊货运业务按照1.5%提取。
第十条 冶金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一条 机械制造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部分,按照0.05%提取。
第十二条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营业收入不超过200万元的,按照3.5%提取;
(二)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三)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5%提取;
(四)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第十三条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以上年度军品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
(一)火炸药及其制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包括:含能材料,炸药、火药、推进剂,发动机,弹箭,引信、火工品等):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3%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二)核装备及核燃料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3%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核工程按照3%提取(以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在竞标时,列为标外管理)。
(三)军用舰船(含修理)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5%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75%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8%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4%提取。
(四)飞船、卫星、军用飞机、坦克车辆、火炮、轻武器、大型天线等产品的总体、部分和元器件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5%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5.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部分,按照0.1%提取。
(五)其他军用危险品研制、生产与试验企业:
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4%提取;
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2%提取;
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
第十四条 中小微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上年末安全费用结余分别达到本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5%和1.5%时,经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商财政部门同意,企业本年度可以缓提或者少提安全费用。
《办法》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的要求
安全费用属于企业自提自用资金,其他单位和部门不得采取收取、代管等形式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使用,在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应当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者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
篇9
煤矿井巷工程是建筑业中一类比较特殊的工程,自身具有很多特点。煤炭施工企业如何结合矿山工程的特点,确定与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课题,是企业实现项目赢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长期以来的施工实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确定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和单位工程的施工措施是施工过程中所用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而技术成本是无形的成本,所以确定最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极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措施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揽全局,不留漏洞,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能紧密结合业主及合同的要求。二是设备选型与井巷规模相匹配,不能出现大马拉小车或中途载力不够的现象,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操作程度要高。三是操作技术要先进,能体现科技进步的特点,紧凑利用投入的设备、设施和辅助系统,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任何时候都要确保正规循环作业,保证工作面不空闲,工序作业不间断,实现均衡连续作业,以利缩短工期,摊薄费用,降低工程成本。五是综合考虑二、三期工程,尽量减少重复投入。
2妥善处理安全、质量、工期、造价之间的关系
煤矿生产和建设因其地下作业的特殊性,安全生产在任何时候都显得特别突出,因而安全投入是很大的一项费用。根据行业安全管理规定,涉及确保安全生产的一通三防、防突、排水、运输、供电、防护、检测等各种安全设施必须一分不少的进行投入,但要注意各种系统的有效性和布局的合理性、预见性,防止重复投入和投入闲置现象。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国家与地方煤矿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避免被安全主管部门罚款,增加企业负担。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标准,符合国家井巷工程验收规范和标准。工程质量同样涉及成本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质量概念和具有质量成本意识,探索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合理投入。要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要增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质量意识,把好思想关口,质量不但是针对工程实体,对工作中每道工序和过程同样存在操作质量问题,并会引起一连串的后果;要加强质量预控,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就要认真控制可能导致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因素,确保作业规范,防止返工或重复作业;对工程的优良品率要以达到合同要求为准,否则应要求优质优价或安全文明优质施工费。施工工期是从建设方批准的开工报告规定日期开始,到工程竣工交付业主为止所需的时间。煤矿建设工程特别是新井建设工程,初期投入高,固定设施多,辅助系统庞大,所以工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弱化工期对造价影响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按合同规定工期竣工或提前竣工,为此要按事先排定的形象进度表和工程项目统筹运行图,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阶段性控制,确保按期完工,以各个小目标工期保证大目标工期的顺利实现。
3及时处理相关的工程索赔问题
施工索赔是承包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索赔的合法途径有协调、诉讼或仲裁等,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是协调一致。及时处理索赔问题可以挽回施工方在施工中的费用损失,使工程造价趋向合理和平衡。井巷工程常见的索赔内容一般有:1)实际施工条件与招标文件或合同叙述中条件的差异。一种情况是施工条件劣于合同条款规定造成施工方额外增加投入的(如实际涌水量超出预计量)。另一种情况是非施工方义务,而根据甲方代表或监理人员指令要求乙方履行且因此产生费用的。2)图纸与工程量表的差异。井下巷道一般都涉及贯通与闭合的问题,图纸设计量很多情况下与实际闭合计算量不一样,也可能实际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也不一样,对此要据实及时维权索赔。3)因地质原因造成工作面突然涌水,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等特殊现象,因处理此类问题而增加施工方支出的。4)因工农关系等客观原因或非施工方原因造成一次性停水、停电停工三小时以上所发生的损失和误工费。5)因地质原因发生增加的隐蔽工程费用,包括前探钻孔或物探技术费用。6)由材料问题引起的索赔。一种是依据招标公告所规定的材料价格做预算所确定的造价,当材料价格上涨时,凭有效票据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作为索赔的依据。另一种是业主方供料的,因业主方材料不能按期到场而造成停工待料、工期延误,施工方因而发生相应费用的。第三种情况是施工方根据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指令使用材料代用品、实验品而增加的费用或造成的损失,施工方应据此向对方索赔。其它方面的索赔包括甲方提前使用井巷工程、拖欠工程款、设计变更等,施工方都要认真做好证据的获取、认证、保管工作,以便实现合理的工程造价。
4做好工程变更的签证工作
井巷工程设计时所依据的资料由于大部分是预测资料,所以在矿山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工程变更次数平均要超过其它类型的建设工程。工程变更处理不好会引起纠纷,损害投资方或施工方的利益,对投资额或目标成本的控制都不利。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隐蔽工程以及根据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要求增加的工程等,为了双方有效控制工程总造价,方便索赔协商,任何工程变更均应由业主方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签发变更指令。根据承包合同规定,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有权向承包人指令,要求对工程项目、数量、质量、施工工艺进行变更,对招标书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而承包方有义务执行。有工程变更时,施工预算人员也要及时做出变更预算,确定变更所需资金,报甲方审批并列出资金计划,或签订补充合同,做到双方对工程投资额心中有数。
5做好调整工程承包合同价款需要重点关注的几项工作
5•1合同管理工作合同是业主和施工方建立法律关系的纽带,是双方活动的规则,所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同要有深刻的认识。首先,在投标过程中认真研究建设单位的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及时提出有利于以后调价的修改意见,并签入合同。其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据实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并请设计、监理单位共同认证,详细的原始资料是调整合同价款的主要依据。再次,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要有写实记录,分清责任,对非承包方原因造成违反合同情况的,要及时以书面形式报送建设方和监理单位并要签字回执;由承包方原因造成的要及时分析和纠正,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这样才能以合同为依据,以详尽的资料为基础,有理有据提出调整合同价款的要求。
5•2施工管理工作调价的情况一般发生在施工现场或工作面,细致搞好施工管理工作是调价的基础和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①认真审核图纸,弄清工程量、单位工程支护形式、施工要求等内容,若发现与合同不符的工程量,要有详实的计算资料来支持;②发现设计有不当之处,及时向业主方提出处理意见,如施工方意见未被采纳,则要提出由此可能造成损失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③出现水文地质条件与合同规定不符时,及时通知监理到场并取得书面认证;由于地质条件变化造成施工难度增加、工期延误的,要对延误工期取得认证,并有详细的损失计算资料;④设计变更必须以书面资料为准,并要合理归类;⑤由于业主方的施工准备不充分,施工条件不具备或干扰严重,如征地、用水、用电、材料采购困难及人为干扰等,从而影响进度,造成窝工、停工的,要有详细记录;⑥及时提出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工程损坏及其它损失的详细技术资料;⑦对于业主方原因造成供料不足或供应了与设计要求不符的材料以致增加费用或造成损失的,要及时提出技术报告,明确责任。以上各项技术资料,要及时取得业主、设计单位及监理单位的认可,否则就失去了调价的依据。
5•3材料管理工作材料调价是非固定合同标的调价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方便索赔,一要建立主材进场检验台账,列明材料的名称、规格、品种、数量、价格、检验合格证等情况。二要对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或共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材差调整文件及执行情况建立专门台账,作为调价的政策依据。
5•4工程款清欠工作工程款回收工作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正常运转,为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强化财务管理,强化清欠工作,对按合同应收回的款项应及早、及时协调收回,对无法按合同及时收回的款项,要做好索款记录,必要时取得对方工作人员的认同证据,以备日后调价使用。
5•5预算管理工作要重视对预算的管理。调整合同价款用的各项记录、票据、报表、技术资料最终都要通过预算工作予以整理、计算,最后落实到一定的金额上,然后再向业主方提出调价要求。因此,预算工作是实现调价的桥梁。为做好此项工作,要指定项目部预算人员专人专项负责,从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直到项目竣工交付全过程参与,弄清各种费用的来龙去脉与国家规定的预算取费标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准确合理地提出各项调价资料。
篇10
一、指导思想
在省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统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2年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各地方实际情况,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以深化“三项行动”、“三项建设”为重点内容,以坚决遏制非煤矿山较大以上事故为主要目标,加强资源整合、整顿关闭,强化专项检查整治、打非治违,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法治秩序,推广先进技术(装备),巩固政风行风评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变作风,强化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的落实,协调有关部门在打击非法盗挖矿产资源、事故隐患专项整治、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尾矿库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新成效,确保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任务目标
(一)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以上,坚决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根据国家总局下达的控制指标,指导督促有关地方政府,取缔关闭非法生产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三)完成我省尾矿库安全度评价确定为危、险库和30%以上病库的隐患综合治理任务。
(四)70%以上大型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0%以上金属非金属矿山力争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水平。石油天然气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非煤矿山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地下矿山机械通风率达到100%;露天采石场中深孔爆破率、机械铲装率分别达到80%以上;三等以上尾矿库50%实现在线监测。
三、重点工作
(一)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统领,落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视频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形势判断和重大决策上来,统一到省局党组工作部署上来,充分认识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严峻挑战,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落实各项措施。
2、推进地方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组织对非煤矿山安全监管部门落实责任、实施目标管理和指标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3、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令第24号《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按照计划开展监管工作,在安全检查督察、违法行为查处、重大事故隐患督办、督促矿山企业隐患整改、向有关政府反馈安全检查意见等要尽责到位。
4、加强对修订后的《矿山安全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金属非金属矿山危险性较大设备设施监测检验规定》、《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治水规定》、《尾砂回采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规章、安全标准的学习宣贯工作。
5、认真落实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地级市为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到省内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调研,以优质服务凝聚力量提高效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开展争创服务型非煤矿山监管干部活动,用一流的服务推动工作落实。要创新服务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以资源整合、整顿关闭为重点,开展三个专项检查,加大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力度
1、认真落实12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41号)要求,配合抓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工作,把事故多发、小矿山密集地区列入资源整合范围,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严防以整合名义逃避关闭,严防整合期间非法组织生产,严防整合后安全生产条件降低。
2、深入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意见》(安委办〔〕13号),继续严厉打击,依法取缔关闭私挖滥采、超层越界开
采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深化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和打非治违行动。
3、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情况专项检查,严肃查处无证擅自从事开采活动和许可证有效期满不办理延期手续仍继续从事生产行为的矿山企业。
4、开展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专项检查,对建设项目未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程序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理。
5、开展事故调查处理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以来各地非煤矿山较大事故调查处理和结案落实情况。
(三)以开展地下矿山安全大检查为重点,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治理行动
1、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大检查,在我省
开展的地下开采矿山机械通风专项排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属地原则,组织专家对采掘、机电、运输、通风、防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排查,督促企业加大投入,对查出的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切实把防透水、防中毒窒息、防冒顶片帮、防坠罐、防火灾、防采空区塌陷、防爆破事故等“七防”措施落实到位。
3、开展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一面坡开采、掏采、不实行分台阶(分层)开采、边坡和排土场工艺参数不符合设计规定等安全隐患,以及未建立边坡和排土场监测系统等问题。
4、开展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专项整治,督促协调有关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整治长输石油天然气管线被占压存在事故隐患的问题。
(四)以安全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加强六项建设,夯实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1、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督促各类矿山企业严格执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80号),在各地试点企业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深入推进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hse管理体系。
2、继续推进非煤矿山强基固本“五个一百”示范单位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44号),以点带面,促进中小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3、强化非煤矿山企业班组建设,认真学习借鉴“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工作理念、思路和措施,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班组建设目标和标准,推行班组安全风险预控,推动非煤矿山企业把安全班组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4、加强非煤矿山技术支撑机构、专家库、安全监管信息化、安全监管装备建设,深入贯彻《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监管支撑体系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4号),完善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非煤矿山安全管理人员等数据库,层层建立安全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好非煤矿山安全网站和论坛,不断推进安全监管装备规范化建设。
5、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在非煤矿山推广使用安全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177号),推广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液压锤二次破碎技术,提升本质安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推动非煤矿山工艺、技术、装备、设施的改善。
6、配合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加强非煤矿山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强化矿山各救护队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演练工作,加强矿山救护队的特种应急装备、救援仪器的配备,不断提高救援队伍素质和应急救援整体能力水平。
(五)以制定完善规划制度为重点,切实做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1、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规划〔〕228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粤府办〔〕119号)关于“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本地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完成《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实施细则》、《广东省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设计安全专篇内容和深度的原则要求》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六)积极探索非煤矿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及对石油天然气管道、地质勘探、采掘施工企业安全监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