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4: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数学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数学基本内容

篇1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必须摒弃以往重考试轻能力的思维。而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全面化、系统化,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还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是紧密围绕“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理念而提出的。然对于一名数学教学工作者来说,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跃升”必须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和能力提高为基准,切不可制定一些“大而全”的目标,不仅不能很好地反映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更导致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力度下降和定向模糊。为此,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跃升”必须表现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个性品质;体验数学的魅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等。[1]

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众所周知,国家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强国的根本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虽说早在2003年开始我国便实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但仍然有诸多不够完善之处。

(一)初中数学学科体制不够完善

正所谓好的制度是实行人发展的基本内容,要想达到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实现,确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数学学科体制无疑成为了助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然在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各地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着较大的差别,然而体制和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却又出现向较为发达地区倾斜的不利局面,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数学教学资源也明显倾向于重点学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这凸显的无疑是学科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二)初中数学教师对本课程不甚了解

新课改的开展,必须一大批具有新思维的初中数学教学作支撑,然在笔者对一些初中学校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一些初中数学教师难当重任,表现为对自己任教的学科不甚了解,或者有些了解,然仅停留在理论和经验的范畴,不能体会到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广泛用途以及其涉及的具体理论。在教学中不能联系实际地来进行发散性的教学讲解,束缚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而这无疑是对新课改的一种否定。

(三)原有的落后数学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俗话说“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不能教条主义、循规蹈矩,要突破教学的常规思维,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方能实现教学目标。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的一些落后省份,原有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思维仍然在起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基本的互动环节,使本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俨然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如此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探讨解决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创新性对策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复习课堂;构建方案;有效学习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给学生进行数学复习课比较困难,加上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复习课的收效不太明显。所以,在初中数学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创新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一、设置明确的复习目标,促进有效复习

在初中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置一个明确的复习目标和复习任务。明确的复习目标是整堂数学复习课程的基本着眼点,它可以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复习方向,从而轻松地抓住课堂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理解。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会求一个已知数的绝对值和它的相反数,并且清楚一个数的绝对值和其相反数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本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和复习任务,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在多媒体上再给学生展示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题,即“-5的绝对值和相反数是什么?”等,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接着列出一些困难的题目,即“比较-3.5和3绝对值的大小,4减-12的相反数,已知A和B互为相反数,那么-2016A-3-2016B的值是多少呢?”等,使学生在认真思考的过程中完成这些题目的解答。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些题目的基本规律,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进行思考,强化本课的教学目标,完成复习课的教学。

二、引用典型例题,促进有效复习

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展示并讲解一些典型的例题。这些典型性的例题是数学复习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有理数的乘法”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律,并且学会用探究的方法导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本课的复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最典型的例题开始,逐个给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教师先在黑板上给学生列出这些题,即“两个有理数的乘法(+4)×(-3)=?(-3)×(-4)=?多个有理数的乘法(-2)×(-3)×(+5)×(-6)=?”等,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这些基本的经典例题,分析两个有理数相乘的法则和多个有理数相乘的基本规律,并进行基本的对比,使学生熟记这些规律。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完成本课的复习目标。

三、对学案进行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复习思维

在初中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针对所复习的基本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堂延伸,可以增强复习的效果。课堂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初中笛Ц聪肮程中最有效的策略,它主要是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基本的延伸和迁移,从课堂内到课堂外,逐渐使知识真正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复习初一数学(苏教版)“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由于本课的复习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一些字母去表示一些数学问题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基本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运用过程中感受数学归纳法,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专业能力。在进行本课复习过程中,教师除了带领学生进行基本的练习,即“假如一个笔记本是a元,那15本笔记本的总价是多少元?”等,之后逐渐过渡到课堂延伸的练习,即“假如一件商品是n元,那先提价10%,再降价10%之后的价钱和先提价20%之后,再降价20%之后的价钱是一样的吗?是都恢复成原价了吗?为什么?”教师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基本规律去分析这个延伸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创新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新型的复习方案和复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从而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概念教学;意义建构;认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概念,概念构成了数学教材的一大部分。数学知识主要由概念串组成,可以说概念是数学教学中的大问题。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概念,那么就可以利用概念进行推理和判断,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可以说离开概念教学就没有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存在,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任课教师不能小觑。

一、正确理解概念建构的过程

正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含义,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概念是一类事物中具有共性的结论。数学概念的形成实质是从表象蒸发出来的抽象概念,然后由抽象的思维再导致具象的再现。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概念教学主要是基于两个出发点:第一是怎样引导学生形成较为具体的概念印象,理解和体会到概念的内涵;第二是如何使概念的思维具体化。教师实施的概念教学是帮助学生获得概念的具体意义。所以教师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不要将概念教学变成条文加例题的僵化模式。这样进行教学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比如,在进行单项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建构单项式的概念是由一组例题来完成的,然后在这组例题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内容,就建构起了单项式的概念。

二、分解概念的含义挖掘其本质

数学概念的定义一般是通过描述然后形成具体的定义,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本质属性,专注概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点。在教学中,教师是通过对定义概念的再加工然后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意义建构。同类二次根式概念的教学,其基本点是:(1)最简二次根式,未化简的应先化简。(2)被开方式相同。与根号外面的有理式是否相同无关。通过这样的教学后,学生对二次根式的认识及意义建构了然于胸。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概念的内涵,那么学生对概念的含义建构也就会水到渠成。概念教学对于教师教学功底的考验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概念的教学,高效的概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教学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半壁江山,没有高质量的概念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进取和探索教学方法及模式,力争使教学达到高效和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教育系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之内,加强各种基础课程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也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数学课程的设置不够完善

初中数学课程的时间设置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也有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小学的数学学习一般是学习一些基础的运算,对于各种系统性的数学知识开始学习是在初中阶段。当前初中课程设置中数学课程还有一些问题,有的学校虽然给数学课程足够的时间安排,但所安排的时间有欠缺,导致数学课程的效率也不高等。

(二)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不一样不利于教学过程的统一开展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从幼儿园以及小学开始就已经开始学习,但是随着所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增多以及内容难度逐渐增大,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具有不同的数学基础。随着学习进度的加深,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会减退,有的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容易导致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成绩较好、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的成绩会更好,而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更差。造成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存在分化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不同地区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等。

(三)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对数学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重新的规定,强调学生要利用实践、参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加强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注重形式,轻视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积极参与进来,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对数学课程的合理设置

数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安排的时间较多,但只是一味地增加教学的课时也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还应该要积极加强数学课程的合理安排和设置,给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提供更多练习的机会。在课程的安排上不能过于集中,也不能过于分散。

(二)提升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对一门课程抱有极大的兴趣,才能真正学好一门课程。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尤其是对于数学课程而言,加强积极性的培养对于学习效率和主动性的提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掌握初中生的个性特征,研究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由于初中生本身就具有好动、好奇心比较强的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于限制他们,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新课程背景下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种数学问题的答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对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快乐,加强对各种知识的领悟能力。

(三)加强分层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基础,因此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差别教学。分层教学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目标分层、作业分层、施教分层等。目标分层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育,主要根据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以及认知风格进行分类,一般将学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成绩也比较稳定的学生。一类是学习兴趣稍微比较淡、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一类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相对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评价分层,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淡化了传统的横向差异评价,强调纵向自身评价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用不同的尺度和语言进下评价,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分层施教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差别的教学,分层提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便于他们进行积极地思考,并且问题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不能过于难,导致学生不能回答,也不能过于简单,导致学生出现骄傲的心理。分层作业指的是根据分层目标分类,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

结语

数学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当前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初中数学教学理念、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要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容,逐渐转变角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并且要善于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创设情境,主动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金文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

[2] 李永福.谈课程改革中的初中数学教学[J].西江教育论丛,2003(09)

篇5

一、初中数学口试作业教学的意义

纵观我国国情,教育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笔试仍是最基本的考试形式.单一的考试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与传统的考试形式比较,口试更能凸显学生的创新性.它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讲述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便于学生快速回答问题,这样不仅能节省上课教师讲解知识所占用的时间,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转变思维,提升反应速度.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逻辑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口试的实施能够对学生的思维逻辑奠定基础,让学生通过口试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口试,全面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给予恰当的指导.同时,口试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复述,发现问题,并及时转换思路解决问题.对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表达及逻辑能力的训练都有促进作用.口试作业分选答和必答两个部分,选答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可以选取一些典型例题进行口试;而必答则是针对学生日常容易犯错误的题目进行作答.这样,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引导训练.

二、口试作业教学的实施过程

1.根据选题,安排口试作业的时间长度.初中数学的口试作业,可以根据教师的授课进度自行安排.选答部分,教师可以在课上的前十几分钟进行,每周安排1~2次便可.必答部分,教师可以在数学复习课上进行,一学期可相对安排2~3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分散式口试作业或集中式突袭口试作业.

2.阶段式的测评步骤.首先,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口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暴露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其次,教师根据学生表达中的错误,提出相对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转换观念再次作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最终确定的答案给予相应的指导,在表达过程中对他们语言的规范应用、思维逻辑能力和应变力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对他们的优秀方面给予赞扬.

三、口试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口试作业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初期,难免会有部分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使得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初中数学口试作业教学与传统作业教学的模式大相径庭,在实施的初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答案,所有的实践都需要教师去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探索的道路上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精神、责任感与专业素养,为口试作业教学探索出一条新道路.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一直接受的都是笔试教育模式,而现在要求他们在数学任务上要采用口试形式,多数学生表示没有头绪.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注重思维逻辑能力的课程,有些偏抽象的题目对学生而言就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再加上学生的专业语言素养还不算高,对词语的运用也不全面,所以担心表达错误出丑之类的,从而在心理上是抵触的.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多发言,引导他们规范用语,降低初期初中数学的口试作业教学难度.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

四、实施口试作业教学的效果和启发

篇6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改革

众所周知,数学教育是应用科学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数学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的高新技术研发水平的高低。进入新世纪,国家联系我国数学教育实际,于2001年颁布了数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1.初中数学学科体制不够完善

正所谓好的制度是实行人发展的基本内容,要想达到新课改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实现,确立一种有别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数学学科体制无疑成为了助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现实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各地的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着较大的差别,然而体制和教师资源的配置上,却又出现向较为发达地区倾斜的不利局面,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数学教学资源也明显倾向于重点学校,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而这凸显的无疑是学科体制不完善的结果。

2.初中数学教师对本课程不甚了解

新课改的开展,必须一大批具有新思维的初中数学教学作支撑,然在笔者对一些初中学校进行调查之后发现,一些初中数学教师难当重任,表现为对自己任教的学科不甚了解,或者有些了解,然仅停留在理论和经验的范畴,不能体会到初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广泛用途以及其涉及的具体理论。在教学中不能联系实际地来进行发散性的教学讲解,束缚了学生的灵活性思维。而这无疑是对新课改的一种否定。

3.原有的落后数学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俗话说“教无定法”,讲的是教学不能教条主义、循规蹈矩,要突破教学的常规思维,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方能实现教学目标。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在我国的一些落后省份,原有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思维仍然在起作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缺乏基本的互动环节,使本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俨然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如此的教学情境之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1.不断加强对初中数学教师的培训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教师一般被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种定位非常正确,但不准确,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教师还是一个学习者。把教师定位为学习者,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不管是教育局及学校等管理部门,还是教师本身都对这个定位进行充分认识并予以重视。

在此基础上,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开设培训班,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定期培训。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始终保持教学技能,而且可以让教师与时俱进。有人质疑,数学学科的定理已经被确定了,只要教师掌握了这些定理,为什么还要学习。我们都知道今天提倡素质教育,传统数学中的题海战术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如何对数学知识进行创新运用是接下来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

2.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而教学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如何衡量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以往都是以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学是否有效应当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参考依据。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必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的前提。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是师生互动的集中体现。在互动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显现。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要改革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互动的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互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提问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

3.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俗话说,学以致用。能在实践中运用的知识是“活知识”,而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知识是“死知识”。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很多初中数学知识就在学生的身边生活中,如果教师善于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那么对于学生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是极有帮助的。比如,学习三角形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哪些物品属于三角形,属于何种三角形。

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逐渐意识到原来初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广泛地存在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也终将回归于生活。

4、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让学生在对教师信服、崇拜下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不但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对本学科的学习感兴趣的关键。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而且是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学生情感的主导者,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只有老师的情感倾于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好恶,在很大程度上与他是否喜欢授课的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一位老师,就很自然的会喜欢他所教的课,就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从而自觉主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记得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他的学生教的喜欢学自己教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自信地、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只有教师的教妙趣横生,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活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内涵,不断创新,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一师一课 晒课 资源整合

初中数学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076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国家教育信息网搭建了全国教师精心打造的优质课相关资源的平台。因而课堂教学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迫在眉睫,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把这些优秀的课堂实录、课件、教学设计、随堂练习与课程整体结构、课程基本内容、课程应用资源以及课程具体实施等相互结合,是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备课过程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一师一课”晒课资源,从晒课平台精选一些与当前教学有关的初中数学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一课时,我先在国家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课展示”栏目九年级上对应晒课课题下,把被评为市级优课的辽宁省沈阳市邵爱平老师的课件下载到自己的资料库,并对教学实录中菱形性质归纳的精彩视频用绘声绘影软件重新录制为一段微课。 从而,教师的备课方式也从传统的单一书写教案转变为综合借鉴创作教案,把教学制作的教案保存入自己的电子教案库,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补充一些新内容就可以循环使用了,还何以与其他教师做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准备充分的资源材料,就可以自如应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探究的需要。

二、教学过程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

借助“一师一课”晒课资源教学,是创建了一个新的课堂教学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达到教师、学生、教材、网络之间的相互流通,最终起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如,在教学《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时,我从资源平台优课展示对应课题中,认真观看了河源市源城区曹友文老师、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付雨龙老师、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王金平的三堂优课,最终选择视频清晰度好、语言规范、课堂设计合理的曹友文老师的实录课,换了“新”老师上课,学生新鲜、好奇、有趣,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教学的要求,通过观看“一师一课”晒课视频资源,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也可以指导部分学生对课堂“消化”不了的知识选择晒课教师的讲解,最终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当然这其中,教师的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轻松地去获取知识,教师就必须不仅要“吃透教材、吃透课程标准”更应该“熟悉优秀的晒课资源”,才能把握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三、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不单单是通过课堂获得知识的过程,更应该是通过课外利用有关资源自主学习的创新的过程。因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一师一课”晒课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把“一师一课”晒课平台教师上传的资源认真阅读,把学生能够用于自学的内容分课节、分类型超链接对应网址,学生在自学过程只有点击相关内容标题就可以打开相关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利用“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为初中学生提供数学自学的材料,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好多的好的条件和具体指导,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教学的检测、反馈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

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检测、反馈与“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整合,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达到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及时了解到教与学的效果。教师通过“一师一课”晒课资源中的当堂检测题、单元检测试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快速地反应在教学检测中。在复习《特殊平行四边形》一章,把获县级优质课的青岛平度市穆秋芳老师的专题复习中设计题型编撰为试题,让学生自测后观看晒课视频掌握复习的所有内容。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即优化了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丰富了数学课程的内涵,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整合“一师一课”晒课资源应注意的事项

(一)教师对“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高效、准确选择

在对“一师一课”晒课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在短时间内正确选择有用资源尤为关键,因为每节课所晒得课都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一筛选显然不切合实际。我们首先考虑获奖资源,毕竟那是经过各地专家认真筛选过的优质资源;其次考虑选择有晒视频的资源,不容置疑的是教师在录课之前一定对课堂教学设计、课件、学生学案做了精心准备,因而晒课资源也一定有参考价值;再次选择晒课环节完整,教学设计精美的有关资源,才能达到有致。

(二)学生对“一师一课”晒课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

绝大多数“一师一课”资源都是老师精心打造的优质资源,但也不乏有一些资源(特别一部分没有课堂实录的资源)准确性、实用性还不足,甚至有些信息出现一些不够严密、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问题,这些资源对于老师、学生而言,不仅浪费大量时间甚至会造成误导。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能生搬硬套,应该提前认真阅读“一师一课”资源,适当地修改,有效地整合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指导学生有合理地采用,以达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有效利用国家教育公共平台“一师一优课”晒课资源,并整合“一师一课”晒课资源与初中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拓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共同研究,共同开发,以便最大化的利用优质资源,提高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2014.

[2]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5).

[4]袁婷婷,王轩.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3).

篇8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生;学习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较,其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抽象性和推理的逻辑性更加突出。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不再适合高中数学抽象性大、密度大、独立性大的这些特点,致使不少学生数学成绩较差,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高中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一、深入理解概念,强化推理意识

初中阶段,特别是初中三年级,通过大量的练习,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是因为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比较浅显,更易于掌握,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了熟练程度,即可提高成绩。既使是这样,学生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是不理解的。而高中生学习高中数学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二、化被动接受性学习为自主学习

1.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体现。课前预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老师上课要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能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在讲课前,如能认真地看一遍课本,对暂时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讲课时重点听,并且试着做课后练习题,为上课做好准备,那么就可以怀着检验题做得对不对这样的疑问上课,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如果自己把题做对了,就可以提高自信心;如果把题做错了,可以及时地纠正错误,使自己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2.自主学习还体现在主动地提出问

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再简单地听从老师指挥,不加思索地重复模仿。在预习、听课、讨论、练习中都要多动脑去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要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提高听课效率是学好高中数学的关键

学生学习期间,在课堂的时间占了一大部分。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课过程中的学问。听课要全神贯注。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

耳到:就是专心听讲,听老师如何讲课,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们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所启发。

眼到:就是在听讲的同时看课本和板书,看老师讲课的表情,手势和演示实验的动作,深刻的领会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分析问题的思路,理解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

口到: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老师每提一个问题,都积极地思考、回答。

手到:就是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记录本节的重点知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例题分析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若能做到上述“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心到”尤为重要。

2.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起始。如果学生不重视老师讲某一章的起始课,就会使他们感到知识杂乱无章,零碎得难以掌握。如讲立体几何起始课时,老师定会先介绍空间直线和平面的基本内容,空间的点、线、面这三个基本元素。明确本章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平面基本概念、异面直线、线面平行与垂直、面面平行与垂直。如果学生认真地听到了这些内容,他们就会对全章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有利于后续学习。老师在讲某节课时,学生仍应特别注意开头和结尾,一般开头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篇9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分层教学在根本上能够认可并且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差异,不仅能确保学生的共性需求,而且也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协调群体的培养目标和每一名学生自身的发展目标,在最大的程度上了解所有的学生,了解学生们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更好地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测评学生,使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进入到学习中去,顺利地学习,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并且尽可能的消除因为学习要求过高给学生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挥其潜能,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 

二、分层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根据初中数学科目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可以将分层教学按学生分层,教学分层,考核分层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2.1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是指依照一定的因素和方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为几个层次. 其中分层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个性特长等. 学生分层可以采取显性分层的办法,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综合考虑,将学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的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学习成绩不太稳定,学习兴趣不太浓厚的学生,第三个层次是学习成绩比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同学. 学生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育的第一步,但是其中也要让学生和家长明白,分层不是抛弃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爱学习的学生可能往往是因为跟不上数学学习的节奏,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学生分层教学能够减轻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压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2教学分层 

教学分层就是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给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要明确新课讲解的基本数学公式和定理,并且熟练的运用这些公式定理来解比较有难度和比较新颖的题,第二个层次的学生要掌握课上教的内容,并且要能解一些较难的题,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就只需要看懂课本的基本内容,依照课本的例题来进行解题. 例如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第三个层次的学生要能够解4x2 - 81y2等题型,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就要能解x2 + 2xy + y2 - 1等题型,而第一个层次的学生要求则更高,要能会解4a2 + 4ab + b2 - x2 + 6xy - 9y2等题型. 另外对学生的作业布置量也应该分层,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基础好,可以多布置家庭作业,对于第二和第三层次的学生则采取弹性作业的方式,规定必须完成的作业,再选定一些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有难度的题,作为拔高的作业,一方面可以减轻成绩不好学生的压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去挑战自己,使得第三层次的学生向第二层次的学生靠近,第二层次的学生向第一层次的学生靠近,最后大家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2.3考核分层 

考核分层指的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来进行不同的评价. 其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鼓舞学生学习. 分层考核采用包含进步程度与思维方式的评价,包括提问,练习,考试,评价等多个方面,取消了原来的成绩全凭考试来断定学生成绩,让学生的努力也能反映在考试成绩中,让学生在分层考核中能发挥其长处,享受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分层教育的优势 

分层教育的优势在于不仅仅是依据学生分层进行不一样的分层教育,而是还有考核评价的分层. 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形成的良好的竞争机制,能够使他们更好的进步. 初中数学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但是对于有的学生来说很难,有的学生花很大的工夫也学不会,而有的学生不怎么学还能打高分,导致一些差生产生厌学情绪. 分层教育将会改善这些不足,学生的成绩将由平时和考试决定,平时努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进行和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力了,即使考的不理想,也能得到应有的评价,使学生有信心继续学习,同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实现促进每一名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 

四、结 语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采用分层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同时在这种教育理念下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发掘学生的潜能. 分层教育将会使每一名学生都朝着一个更好地方向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全面提高. 

篇10

一、备课是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备好课的基础上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1.学无止境,注重联系

初中数学知识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如果教师能够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活灵活现起来,学生就能很愉悦地听课,从而有效掌握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雄厚、宽广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素养和从师任教的基本功,具备开放的心态和主动获知的本领。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查阅与所授内容相关联的社会、生活、历史资料,将枯燥繁琐、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及相关内容通过形象的生活化、社会化例子以及历史人物故事呈现出来。

2.因材施教,注重梯度

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初中数学教师备课过程中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任务时,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分配不同的题目,体现梯度化,这样教学才能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堂讲授,注重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从宏观上讲主要有:

(1)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口头语言活动及学生独立阅读书面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直接接触实际事物并通过感知觉获得感性认识,领会所学的知识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这类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包括练习、实验和实习作业等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授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是关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传递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多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主动产生学习愿望,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数学教师在前期备好的基础上,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安排课堂教学。

1.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开始讲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所教内容,然后小组讨论提出问题。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陈述所提问题,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查缺补漏,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的精神更好地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从而调整好心态,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身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2.释疑解难,突出重点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本节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逐一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掌握概念和定理中的关键词,更深地理解概念定理,更好地展开对知识的记忆。

3.归纳总结,形成体系

初中数学知识前后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教师讲解完后,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梳理出整个课程的知识点和框架,找出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更深刻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也更利于学习后面的知识。

三、作业是保障

课后作业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情况的主要方式。有效的课后作业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教学,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数学作业,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完成课堂教学后,数学教师优化设计数学作业时,首先要从学生主体地位考虑,数学教师要考虑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强弱,对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分层设计作业主要是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使作业完成较慢的学困生作业量减少、难度降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在学生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知识探究题、解决应用题以及开放性题目的比例,提高学生对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