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推动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和法规、道德、监管三大体系互促共进,大力建设诚信贵州。因此,完善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社会信用体系是发展的基本保证
政府信用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贵州而言。政府信用建设事关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事关投资软环境的改善,事关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事关贵州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上海、广东、浙江等地政府已经将政府诚信建设作为“必修课”来抓,因此获,导了世界各地金融界、企业界客商的青睐,也获得了当地民众的普遍赞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企业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构成,企业信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实已经证明,企业信用的发展与发达程度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发达程度。由此可见,企业信用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贵州经济基础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短缺,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老问题。尽管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积极呼吁,但是实际收效甚微。原因何在?实际上,信用认同是融资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中,一个诚信缺失或是无法了解其诚信记录的企业,是根本不可能获得银行或投资人的资金的。
因此,加快贵州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步伐是解决贵州企业融资难的前提,是推动贵州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个人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个人信用体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每个人建立一个信用档案,为每个人提供一个经济身份证,从而提高个人之间或个人与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减少违约、失信、欺诈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中央银行的具体推动下,覆盖全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在建设之中,目前上海、深圳、四川、重庆、云南等地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构建诚信贵州
从2003年11月5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开始,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各职能部门从各自分管领域展开了企业原始信用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企业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个人征信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的大力推动下也取得积极进展。
但总体而言情况并不乐观,仍然存在有关政府部门及领导对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认识不够,部门责任分工不明确,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滞后,征集信用信息范围不宽和信息质量不高,信用信息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利用不足,政府信用体系有待建立,群众广泛宣传教育工作不够,信用专业机构参与程度较低,专业信用产品缺乏等等问题。
上述情况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差距较大,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已经与建设贵州市场经济体系的目标不相适应,直接影响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和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高度重视贵州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政府主要领导应对该项工作给予进一步地重视和支持,把它作为影响贵州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挂帅、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组织制定《贵州信用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和解决制约工作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推动信用法规体系建设,使得信用工作有法可依。人大立法机构应该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调查和研究,积极学习和借鉴目前国内先进省区的建设经验,结合贵州地方实际,尽快推出一整套适宜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信用法规体系。
建立信用信息的收集、沟通、共享机制。要整合党委、政府、党派、社团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各种资源,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主体信用信息收集渠道,解除部门信息垄断,提高信息整合效率,降低协调成本,实现信用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社会共享。
加快推动政府信用体系建设。要努力打造“守信于民、服务社会”的诚实服务型政府。参考上海、浙江等地做法,从服务、决策、执行、监督、信息五大方面人手,建立起政府服务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信用和信用信息五大机制,建立完善行政审批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公务员信用档案,形成高效、廉洁、诚信的行为规范,较好地垂范于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全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远发展规划框架,明确以企业信用自律为基础、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导向、以信用评级为激励惩戒标准,分层次、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省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建设,突破政府部门之间企业信用信息壁垒,实行信用信息互连互通、信息交换,充分调动专业中介机构参与征信、评级、咨询服务和深入研究等,逐步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工作基础,使“诚信品牌”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推动企业信用产品在政府行政运作中的广泛使用。对于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用于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无偿、无息或低息专项资金,或是涉及政府采购项目和政府出面招商的项目。以及各项企业资质认定审批和评级评优工作等,应该做出相关规定,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提供信用状况报告,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报告作为企业是否获得政府相关工作认可的重要前提,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意识的建立,而且也有利于政府部门进一步规避运作风险。
推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人行系统对个人征信工作的开展,扩大信息收集的渠道和范围,加快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提高公民诚信意识。此外,借鉴湖南、上海等地做法,推动个人信用报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比如在招聘、借贷、婚介、扶贫等方面广泛引入运用。
大力支持和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由于信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我们应该借鉴上海、四川、云南等省区培育中介绍织的经验,在市场发育的初期,加大对信用征集、咨询、评级、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允许合格中介机构向政府部门采集相关信用信息,参与技术性工作。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落实试点范围,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调动企业和有关方面参与和配合试点工作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桩基施工、质量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静压桩施工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的地基基础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人工素填上、粘性土、淤泥质上、粉土等软土地基上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基础;不宜穿越碎石层、卵石层、冻土、膨胀土等。桩基质量取决于勘察、设计、施工等许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质量事故。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对环境保护也有着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相较于其他各种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方法,由于静压桩施工不会污染环境,主要是无须使用泥浆进行护壁及冲洗,也就无需排除废浆对环境产生污染;在施工过程中选用静力液压压桩,噪音控制较好;使用预应力预制管桩没有现浇混凝土的干硬期以及单桩承载力在施工时就直观可见等, 故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前景广阔。
二、静压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
2、测量放线错误,使整个建筑物错位或桩位偏差过大。
3、桩倾斜过大。
5、桩基验收时出现的桩位偏差过大。
6、断桩。
7、桩头爆裂。
8、预制桩接头断离。
三、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文章主要就单桩承载力桩倾斜过大、低于设计值、桩接头断离、断桩、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1、倾抖过大的常见原因:
(1)预制桩质量不好,一旦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极易导致桩倾斜。
(2)接桩时没有及时校正两条桩的中心线,产生偏心。
(3)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也会造成桩身倾斜。。
(4)桩端遇石块或坚硬的障碍物。
(5)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2、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
(1)桩端未进人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2)桩沉入深度不足,特别是用边桩器压边桩。
(3)稳压时间过长。
(4)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
(5)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3、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当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需要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除了和倾抖过大的常见原因一样外,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4、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
(3)复压次数过多或者复压时中心不对,导致桩局部受压破坏。
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等。
四、静压桩基础施工处理方法
1、管桩进场验收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运入工地后,会同监理、建设单位应对成品桩质量进行验收,并对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和抗弯性能检测报告进行核查。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的管桩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检,相关数据满足设计及规定要求后才能用于压桩使用。
2、压桩前准备工作
压桩前,已做好平整场地工作,对压桩区域内的地表的沟塘、地下的暗沟、地下管线、地下障碍进行查勘和清除及修补,满足桩机施工地面承载力的要求。做好抄平放线工作,现场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控制轴线延伸点,设置不少于6个水准点和控制轴线点,均设置在不受压桩施工影响的地方,用水泥砂浆加固且用脚手架围起来树立标识。水准点和控制轴线点必须经业主、监理复核确认。进入现场的预制桩必须检查其质量保证资料、制作日期,检查桩的尺寸误差和表观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桩的堆放场地要求平整坚实,桩要堆放整齐,并在场地周围设有排水措施。压桩机进场安装过程中,应对各部件进行一次检查,油压表需经校验。
3、桩起吊、运输、堆放技术措施
管桩在起吊和运输过程中,应轻吊、轻放,严禁碰撞、滚落;管桩堆放、吊运支点位置按规定进行,也可以直接钩住管桩两端水平起吊。对不满足抗裂要求的应按吊点起吊,起吊时,绳索与桩的夹角应≥45°。 施工前,管桩吊立吊点位置按规定进行,改变吊点位置必须进行验算。管桩应按支点位置,放在垫枕上,层与层之间用垫木隔开,每层垫木应在同一水平面,各层垫木位置应在同一垂直线堆垛时,必须在两侧打好防止滚垛的木楔。垫木不许用软木楔腐朽木。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着地平放。
4、压桩技术措施
桩位应按施工图、作业指导书进行测设,桩位测设偏差应小于20mm。测定时,埋设地桩桩位测定后由业主、监理复核后签字确认。
插桩时,桩尖应对准地桩压机,操作员利用悬锤校正机身,指挥员依据经纬仪和悬锤指挥,操作员在操作室调整桩身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确保第一节桩的垂直度。每根桩应一次连续压到底。在接桩、送桩中间不得无故停歇,尽量缩短休歇的时间。测量员应测量桩位地面标高,根据设计桩顶标高,计算送桩深度以控制桩顶标高。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桩的垂直度,若有偏移应及时调整。在桩身每米处标注标记,及时记录桩身入土深度和该深度时的压力值。密切注意油压值的变化并控制压桩速度。施工所需材料、工具、设备应准备充分,各工种应紧密配合尽量避免缩短停歇时间。当一根桩压完后,若有露出地面的桩端必须在移之前截去,严禁用桩机强行将其扳断。确保截后桩的质量,严禁使用大锤硬砸,应将不需要截除的桩身部,用钢抱箍抱紧,然后沿钢箍上缘凿槽打穿后,用锤打下,用气割法切断钢筋。
管桩分段压入,接桩采用二氧化碳焊接法。当下节桩压至桩顶离地面0.8~1.2m处,下节桩的接头处,设导向箍,吊装上节桩就位,上下节桩必须对准并保持垂直偏差≤2mm。上下节桩接触面如不平整密实,应用钢片垫实并焊牢用钢丝刷清理上、下桩节的端板坡口处刷出金属光泽。将拼接四角点焊固定,再次进行检查,位置正确后进行对称焊接,施焊时,使用2台二氧化碳保护焊机,两人对称进行,以防节点变形不匀而引起桩身歪斜。焊接层数为三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清理后再施焊外一层,焊缝要饱满焊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焊接结束后,应由业主监理进行验收,合格后待自然冷却8分钟后继续施压。
5、冬季沉桩
冬季沉桩或越冬工程桩,沉桩后的桩顶标高宜在地表以下至少1M处,或采取措施加以覆盖防止桩周土冻胀将桩拨裂。在饱和淤泥质粘土地区沉桩,为避免施工时陷机现象,可利用冬季在坚硬的冻土层上沉桩加快工程进度,提前躲开场地翻浆期。冬期施工桩接头焊接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焊条烘焙,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纯度不低于99.5%。
6、偏位补桩
(1)在沉桩过程中发现桩位误差过大,超过规定且偏差将使桩的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应及时进行补桩,补桩位置和规格应由该基础的设计单位确定,补桩的规格应根据受力情况采用相同规格或直径稍小的桩。
(2)当发现偏差时桩机已离开现场,或再进入现场确有困难,若桩位误差过大对受力产生不良影响时,宜采用锚杆静压桩法补桩。
(3)如桩位除偏心外,还伴随产生桩身倾斜、断裂等现象,应通过质检部门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说明桩的偏位大小和方向,倾斜度和断裂位置等情况,由当地质量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及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方法。
(4)若桩位偏位较小且偏位对桩不会产生水平力和拉拔力时,可考虑采取长螺旋灌注桩进行补桩。
(5)补桩后应书面报告设计院的相关人员,由他们对相应的承台、地梁出局具体的加固处理设计方案,然后按照变更的设计方案组织下部施工。
七、结语
综上所述,静压管桩的工程质量控制的是否理想,对其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长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控制,做好监督与检测工作,鉴于作者水平有限,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总结,为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张贵义:《桩基础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22期
肖志坚 罗洁玲:《静压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年16期
篇3
1.当代城市环境问题分类及表现
1.1大气问题
2013年的脚步刚到,首都北京就开始出现了持续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可谓是令人堪忧,各项污染指数频频破表,其中pm2.5浓度甚至达每立方米886微克。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不得不出门都带上口罩,或直接待在家中。现我国大型城市的发展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而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含硫煤的燃烧、工厂废气的排放就已经为进一步的大气污染做好了铺垫。同时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近年来高居不下,经济越发的发达,科技越发的进步,然而在面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煤矿燃烧的处理时脚步却总是慢半拍,这也就使得大气问题越发严重。
1.2噪声问题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城市发展的加快,噪声污染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严重的影响的人们的生活水平[1]。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70%的城市人口遭受高噪音的影响,而其中尤为突出的则为工业噪音、建筑噪音及社会噪音。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噪声本文由收集整理污染会伤及对人的听力、记忆及内部器官,甚至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的强力的生理、病理变化,除此之外,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会受到噪音影响。
1.3污水问题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总是离不开工业的贡献,然而这每一次的进步却不可避免的夹带着危害,我国工业污水日排放量达到了1亿多吨,而其中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的则达高到80%,造成了我国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同时随着城市入住居民的增加,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也以每年7%的速度增加。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河流和海洋,使得水质不断恶化,淡水资源不断减少。
1.4固体垃圾
最具原始形态的污染物,环境污染最直接的来源,因低效率的处理方式使得各类污染出现连带关系。由于人口原因使得我国固体垃圾日产生量以高达5亿吨[3]的量远远超过其他类污染,加上一些诸如焚烧、直接倾倒于河流中的处理方式使得大气、水质也受到严重污染。不恰当的直接掩埋或是直接将垃圾堆放于城郊的低效率处理方式也使得土地面积被大面积占领,形成垃圾围城的恶劣情况,同时有机固体垃圾的腐败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2.诱发城市环境问题的因素列析
2.1生活习惯
步入21世纪的我们,经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然而过去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却还没来的及改正。乱扔、乱丢、乱倒的现象却依旧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一些行为习惯使得日常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增大,同时由于垃圾放置的随意性也使得垃圾的统一处理显得尤为困难,未经处理的污染物也将继续增长。
2.2经济状况
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得到发展,就需要从工业建设方面着手。这也就意味着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曾沿用了西方人采用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先破坏后恢复”的政策,始终将经济的发展放于首位,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这才导致城市城市经济发展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自胡景涛总书记提出了中国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走可持续发展后这一错误的经济发展方式才得以改善。除此之外,目前中小型城市在经济上的欠缺使得对研发创新科技技术有一定的妨碍作用,使得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2.3规章制度
环境破坏是一个公众性的问题,它涉及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利益,由此对于环境破坏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也是关乎城市环境问题的因素所在。首先,法律责任不明确,由于环境破坏对社会环境未来所产生的损害是无可估量的,而破坏人所承担的责任是轻微的[2]。其次,相关制度法规的普及程度不够,据统计目前有60%的城市居民还不了解《城市环境法》法规,这也是城市环境问题一再恶化的重要原因所在。最后,规章制度并未根据差异性而施行有针对性的措施,细分程度也还有所欠缺。
2.4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的缺乏是致使环境问题加剧的根本所在。个人需要环保意识,企业需要环保意识,政府也需要环保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品也逐渐增加,于是消费剩余也就随之产生,而剩余部分往往则演变为城市垃圾,破坏环境。环保意识缺乏,企业便习惯以牺牲环境来提升企业独自利益,造成大量工业污水、废气的排放。政府提升环保意识缺,才会使得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顺畅。
3.城市环境隐患排除机制的构建措施
3.1加强环保监测力度
在力争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环保监测力度。①从监测本身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规范上提高环保监测质量,全方位反应环境状况。②从监测外在因素上力争采用先进的设备,培养出高能力专业的监测人员,为环境监测结果做促全面分析,并对未来环境走向做出预计,以便下一步监测方针的确定。③完善相关监测局制度,确保监测工作得到有力的开展,同时达到加强环保监测力度的目的,最终降低城市环境隐患。
3.2加大环保宣传投入
加强环保意识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加大宣传[3]①首先,孩子作为国家的未来,对于环保宣传应该首先从孩子抓起,在校期间学校应定期组织环保宣传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②其次,对于社会大众群体,政府应当通过数字媒体播放公益环保广告,定期在社区进行环保宣传,通过手册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提升民众环保意识。③最后,对于企业政府可要求企业内部对员工开设环保宣传讲座,鼓励企业员工参与到环保建设当中。
3.3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建设健全的城市环境法规,制定强制性的环境管理规定和措施,实施依法管理和保护。可分别就个人和企业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同时需根据不同地区与经济环境做出有针对性的法规建。加大法规惩治力度,对于个别企业工厂可以实行严格环保要求,在必要时候追究严厉的法律责任。此外,建议政府与企业工厂签订合作协议,鼓励个人、企业参与城市环境建设与保护,为环境建设共同努力。最终设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3.4创新环保技术
积极开展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技术研究,鼓励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在可操作性高的基础上推广国外新技术。重点解决大气、水质、固体污染问题。实行区域集中供热,以高效率的锅炉代替分散的低矮烟囱排放方式。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以减少燃烧时产生污染大气的物质;改用先进的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研究推行节水和污水治理技术,使废水资源化[4]。研究推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使生活垃圾资源达到通过创新高科技技术手段来有效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目的。最终实现创新科技为环保服务。
篇4
关键词: 心理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实践教学环节
一、《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大部分,其中《机械原理》在第三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两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际机构的分析与设计中,并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机构综合、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概念和方法有较完整的理解,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和绘图能力。《机械设计》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课程结束后安排三周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机器功能的要求出发,合理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制订设计方案,在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培养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它的材料、形状、尺寸与结构,并具备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促使学生学习、运用各种标准、规范、手册、图册,会查阅所有相关技术资料,具备设计机器的基本技能。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该实践教学环节中所采取的流程一般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人数日益增多,机械专业学生人数随着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年增加,实践环节中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随之增加,师生比高达1∶38,加上学期末教师监考场次亦逐年增加,指导强度比先前有了大的下降,这“两增加”导致了“一下降”的现象,使得《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出现了问题。许多教师从教育学角度寻找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付诸实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仍堪忧。
显然,不断探索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的新途径非常必要。本文提出从心理学入手,关注心理因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的思路并探讨其实施方式。
当前,《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实施的对象基本都是“80末”和“90初”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选择性极强,趋同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接受前人的结论,喜欢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想取得高分,但意志力差,不能持之以恒,倘若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就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1]。对于这样的授课主体,我们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帮助其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强化实践教学的训练效果。
二、提高《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心理学策略探讨
1.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专业化程度高、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高层次性和争议性的特点,在该环节的推进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而提高其参与性的前提是了解当代大学生学习方法的一般特点,主要是: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校外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制定有效教学策略。
(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在自学中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我价值一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会激发更强的学习兴趣。此外,“80末”“90初”的学生在心理上比较依恋网络,在求解过程中能学会通过网络解决专业上遇到的问题。
(2)提供多个方案,让学生对其进行合理化比较和优选,从而使学生在批判中学习、在否定中进步,引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内在的学习兴趣与愿望,挖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内在潜能。
(3)给定设计数据的唯一性。数据唯一性使得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得以充分体现,这种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完成任务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照搬照抄的现象会随之减弱甚至消失。抄袭现象倘若被杜绝,就是该环节中的一大进步。
2.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动机培养。
在《机械设计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提高有效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部分[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指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动态。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如好奇心、成功的满足感等;而外部学习动机诱因来自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如表扬、批评、奖励等。因此,在实践环节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奥苏泊尔(D.P.Ausuble)在《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驱动力、自我实现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指导老师创设课程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为学生提供成功机会,如,间歇运动的实现、各机构间的协调配合、大传动比的实现等,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的推动力量,而新知识的获取及问题的成功解决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自我满意度,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员工自我满意度提高5%,连带提高11.9%的客户满意度,效益提升2.5%。指导老师可因势利导训练积极归因,促进动机迁移,完成设计中的各项任务。此外,还可通过师生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注重外部学习动机的激发。设计进度表为学生制定明确、适当的设计目标,当学生按时或超前完成进度表上的任务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内驱力,进行下一项任务。对于完成工作的质量好坏,可适当运用正确的奖励与惩罚措施,以避免学生只追求速度而疏于严谨求学的状况出现,同时应及时对学生的设计结果进行适度评价,增强责任感。此外,要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如组与组之间),推动课程设计向着“既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耶基斯―多得森定律指出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学生学习心理中动机过强或缺乏均不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动机培养时应该加以注意。
3.总结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学习心理辅导。
除了动机问题外,学习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学习策略和方法不对(方法)、学习焦虑水平过高(情绪)、学习行为不良(行为)、学习疲劳(生理)等。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适应过程较慢,在进度与其他同学产生落差后,极易滋生焦虑情绪,在焦灼的状态下,往往求助“不当”手段,如篡改他人设计成果、对着图册依葫芦画瓢、网络下载相关资料以假乱真;有些学生对这种时间较长的实践活动缺乏恒心,中途产生疲劳心理,对设计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类心理均会导致实践训练无法达到预期目的,使该环节流于形式。针对这类问题,需根据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1)学习方法、习惯辅导。以设计进度表为主线,培养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戒骄戒躁,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以“传帮带”的形式组合小组成员,拉近各组间的进度差距,表扬进度快的,激励进度慢的,明确指出快好在哪儿慢好在哪儿,不针对快慢本身,对事不对人,避免激起学生的焦虑,影响设计效果。
(2)学习行为、障碍辅导。针对常见的“糊弄”手段,采取相应的对策,抓住学生在学习方面比较积极的优点和想取得高分的心理,端正其态度,规范其行为,让学生明确自己是这个实践活动的主体,从领会题目、查阅资料、确定实现方法到设计、计算乃至实验直至完成,都要亲历亲为,消除学生们的依赖心理,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实践教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提高课程设计质量是实现机制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关注心理因素,进行适当心理辅导,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设计体系,是完成当前实践教学改革任务的一项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广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特征[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20.
[2]陈守强,喻俊馨.关于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实施有效教学的若干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69-70,95.
篇5
1.学案的设计形式化,设计的问题大而空。
有的教师简单地认为学案就是学习目标、自学设计、达标练习、反馈作业等几个部分的组合。教师在学案设计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教科书的深入研究和对教学对象的深入调查上,只是完成学案的结构,学案设计流于形式,在自学设计上,问题设计缺乏动力性、主体性、方向性、建构性。
2.学案设计教案化,设计的问题缺乏思维的含金量。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案的细化,教师只是把教案的内容整合到学案中,对整堂课的各教学环节改头换面,稍加调整或充实,把教师要讲什么,怎样讲,学生怎样学都写在学案上。“学案”越编越厚,学案变成了教案的解析版。
3.学案设计习题化,缺乏知识疏理和方法指导。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把学案设计成同步练习,课堂中学生只是做题,教师所选的题又缺乏针对性,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体现学案教学的优势。
4.学案设计共性化,没能较好地体现层次感和互助式教学。
有的教师认为学案设计要更多体现的是整齐划一,大至各个栏目,小至某个问题或习题的选择都要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的学案忽略了学生的层次差异,缺少阶梯性和递进梯度,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问题驱动式学案的内涵
问题驱动式学案就是教师在分析学生现状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内容进行再分析、再挖掘,设计出以问题系列为主线、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合理高效的学习程序。驱动性问题的产生不仅是新知识掌握过程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而且创设有效的问题能够沟通课堂与外界的联系,拓展学生的认识领域,将学生带入具有真情实感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氛围。此外,通过观察学生对问题的敏锐程度及对问题的兴趣态度等,可以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通过分析问题在学案教学中的具体使用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促进其对问题驱动式学案的理解。
三、问题驱动学案设计的基本环节
1.问题驱动下学习目标的设计。
学习目标是指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有学生遵循的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学习目标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创造性活动。
以驱动性问题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就要从问题开始。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来自于问题,来自于学生心中的好奇和怀疑,没有好奇、怀疑,就没有问题意识,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问题驱动下学习过程的设计。
(1)创设情境中的驱动性问题。
问题情境是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又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解决的系列问题(包括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构成的学习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强烈的求知气氛,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的情境不仅需要多种多样的创设方法,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选择适当信息开放度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激发并维持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
(2)学法指导中的驱动性问题。
教师的工作是促进学生成长。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对“学法指导点”的研究,结合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方法,给出学法指导。
【案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学习过程中,学法指导的问题设计。
问题1: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什么?
对于学过的学生,这个问题属于事实水平的问题,这样,通过问题指导使学生通过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
问题2:从若干制气装置中选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并解释原因。
这个问题仍然属于事实层面的问题,但比第一个问题稍微复杂一些,有些是学生课上学习过的常规实验装置,有些可能是以前没见过的简易装置,学生光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这样,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模型、归纳、分类、转换、类比、替代、假说等化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问题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已经由个别事实扩展到类,需要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方能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这样,通过问题指导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思考、探究解决问题,掌握化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3)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
分层学习设计是为所有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提供更多的取得成功的机会,它使每个学生都在不低于个体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上学习,从而获得最优化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学习。分层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设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两种或两种以上层次性不同的问题,为鼓励那些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选做较大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未必总是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学习层次或学习任务,以让学生无意识地解决较难问题,从而增强其信心。
(4)自我反思中的驱动性问题。
只有对自己的学习以审视的态度进行自我反思,学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特别是在驱动式学案学习中,亲自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获得与常规课堂教学不同的学习体验,而这些活动与体验往往不是系统的,尤其需要学生对其进行深刻的内省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驱动式学案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通常教师可以对一些重要的知识或易错的知识,进行设计反思提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明确得失。
3.问题驱动下习题的设计。
(1)常规问题。
常规问题在促进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础问题的设计要保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确保:问题是学生正在学习的东西;问题是你要达到的教学要求;问题的答案证明,可以通过你或学生来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2)开放性问题。
篇6
[关键词]TBL;基础医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40-02TBL (Term-based learning)教学是由美国俄克拉何马(Oklahoma)大学的Larry Michaclsen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学习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1]TBL教学主要通过组建小组、教师确定教学要点、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练习等步骤[2]来促使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并提高相关能力。研究表明,TBL教学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观念[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目前,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加拿大,TBL已被广泛采用。
目前,我国有多家院校在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或借鉴TBL教学模式。[5]右江民族医学院近两年亦大力进行TBL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部分教师在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部分班级的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实施了TBL教学模式。为了了解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接受度,探讨TBL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TBL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参与TBL教学模式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1、6班、全科医学班和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1班学生共198人为对象。在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学科中接受了TBL教学模式。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以访谈为辅。在上述对象实施TBL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在参考胡兆华等人的研究[6]后自行设计问卷,包括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的接受情况、评价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18个条目。每个条目分有、有一点和没有3个等级。另设2个开放式问题,请学生们写出对TBL教学的实施意见和改进建议。在解释研究目的和填写方法后发放问卷,学生们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198份调查问卷,收回1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100%。随后,针对一些情况进行访谈。
二、结果
在这次调查中,64.15%的学生表示了解和接受TBL教学模式,35.85%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或不了解TBL教学。在教学效果方面,78.28%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80.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77.78%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自主学习情况方面,13.64%的学生认为查阅文献和课外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提高,喜欢自主学习,而28.78%的学生表示方便的自主学习资源少,更愿意听教师讲解;66.67%的学生认为TBL教学增加了学习负担。具体结果见表1。
三、讨论
(一)TBL教学效果
TBL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采用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练习等步骤科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右江民族医学院的调查研究中,实施TBL教学模式后,有78.29%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模式能促进他们获取新知识,有78.28%的学生认为能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77.78%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此外,在小组测试和应用性练习等环节中,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得出小组认可的答案过程中,有80.81%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模式能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由此可见,在医学基础学科中实施TBL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协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是,仅有20.71%的学生表示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34.85%的学生表示没有提高综合素质;66.67%的学生认为TBL教学增加了学习负担;28.78%的学生表示更愿意听教师讲解。这表明实施TBL教学模式的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TBL教学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与学生对TBL教学模式缺乏沟通。接受TBL教学模式的学生,有35.85%表示不了解或不接受TBL教学,有62.63%的学生表示有一点了解,这说明在实施TBL教学模式之前,学生尚未详细了解TBL教学模式的理念、流程和要求等。因此,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之前,教师需要与学生充分沟通教学方法和流程,以便学生理解、更好地配合和学习。
2.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尚未形成。新世纪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要求。TBL教学模式的实施也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积极配合。在调查研究中,尚有28.78%的学生表示自己缺乏自主学习观念,35.36%的学生表示没有课前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随着TBL教学模式的实施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对于学生而言,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是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中传输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方法也是必要之举。
3.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在调查研究中,有66.67%的学生认为TBL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课外学习时间。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在查找学习资料上走了一些弯路,繁重的任务也使33.84%的学生觉得缺少学习兴趣。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快捷的查找资源技巧;二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因此,教师需要大力开发微课、视频、动画、精品课程等网络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课前自学资源,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三)TBL教学经验总结
首先,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认真了解TBL教学模式,转变教学和学习观念。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有教师把传统教学和TBL教学模式混合使用,从而使学生对TBL的概念比较模糊。胡兆华等[7]在“T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运用中的问题与建议”中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其次,在实施TBL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问题。例如分组时尽量协调各组总体实力的均衡性和内部成员结构合理性,加强小组内的合作与讨论,同时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我们发现不是所有课程、所有章节知识都适合使用TBL教学模式,在李道坤等[8]的“T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地方高校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比较”中亦提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章节的知识特点灵活合理地选择TBL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等教学模式。
最后,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也需要改进。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在平时的形成性评价部分中,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小组学生之间评价时,大家都当“好好先生”,都给优秀,否则,学生认为会制造同学间的矛盾;二是由于在课堂上只有一位教师,教师既要观察学生个人、小组的学习情况,又要组织课堂,工作量过大,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和细致。因此,在学生的公平公正评价和师资力量的增加和协调方面还需要优化。
总之,TBL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学生对TBL了解不足、自主学习观念未转变、自学资源不足、形成性评价不客观等问题。我们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优化流程、不断完善和尝试,探索出更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
[ 参 考 文 献 ]
[1] Michaelsen LK, Bauman KA, Fink LD. 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 in college teaching[M].Sterling(VA)Stylus Publishing.2002:1-287.
[2] 周玉华.T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展望[J].科技信息,2011(21):444.
[3] 方仙桃,胡兆华,郑霞霞,等.TBL对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能力影响的调查[J].浙江医学教育,2011(2):14-16.
[4] 万能章.TBL教学法对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06-107.
[5] 李晓丽,林锐.T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232-233.
[6] 胡兆华,郑霞霞,方仙桃,等.TBL教学法的学生反馈意见调查与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6):1144-1145.
篇7
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根据劳动部关于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精神,结合我市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实际,现对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关于合同制职工调动、转移工作单位经济补偿金计发问题。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提出调动、转移工作单位的,应当与原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与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四条向职工提出并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劳动合同制度实行以前,原固定工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做为计发经济补偿金的年限。
篇8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 “类型”,而不是单纯的 “转行”。
(摘自《解放日报》龚 震/文)
用工荒是催发经济转型的动力
所谓用工荒,是站在企业招人的角度而言的,如站在工人找工作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问题其实根本不存在。在当前,中国并不缺劳动力,用工荒很大程度上只是“廉价劳动力荒”。因此,用工荒并没那么可怕,相反却是推动经济转型不可或缺的动力。首先,用工荒对纠正劳动回报率与资本回报率严重失衡、改善收入分配格局非常有益。其次,用工荒有利于倒逼各地经济更好更快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再次,用工荒有利于缩小城乡、东西部区域间的贫富差距。
(摘自《羊城晚报》舒圣祥/文)
文化淘汰腾出创新空间
文化被淘汰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所有文化都不被淘汰,那就止步不前了。近些年,不少地方剧种的传承出现了问题,或后继无人,或濒临灭绝。相应的,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
保护,对破坏来说是好词,对改革来说却不一定是。我们过去不尊重地方剧种,现在尽力保护,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要继续把中国文化推向创新之路时,非要保留那么多东西是有问题的。能不能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不要再分到一个两年也没有一个观众的剧团里去?有没有可能让他们汲取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剧的元素,创造出一种新的剧种为当代人所喜欢?
我们不断讲创新,创新要有空间,空间哪里来?淘汰以后,新的空间就创造出来了。
(摘自《人民日报》余秋雨/文)
呼唤民生警戒指数
“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富向民富转型,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而目前通胀预期加大,民众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下降,就是国富向民富转型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因此,与通胀警戒线相对应,政府还应设立一个民生警戒指数――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民生警戒指数应以省为单位来制作。当民生警戒指数超过一定基数(警戒线)时,地方政府应适当进行补贴。同时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完善配套方案,减轻物价上涨对百姓生活的影响,确保百姓基本生活水平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
(摘自《中国青年报》高永峰/文)
交通拥堵是个产权问题
篇9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福建最值得关注
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强调指出,“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从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有效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今年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等省陆续出台了明确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黑龙江等省召开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要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综合部分地区陆续披露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规模和力度进行对比,福建最值得关注。
福建省出台的《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一条措施的通知》,细则多、力度大,针对加大实体经济信贷投入、扩大实体经济直接融资规模、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等方面都规定了硬性指标,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方面,明确规定力争2012年全省各项贷款增速比GDP增速高出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2个百分点,银行业通过表外业务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不低于500亿元;在保障重点领域资金需求方面,力争2012年省级重点项目融资新增额不低于500亿元,全省中长期贷款新增额不低于800亿元。此外,福建省还明确规定2012年力争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幅高于20%。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黑龙江一体化网络建设加速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4月份共有辽宁、天津、四川、黑龙江、广西、河南、陕西、福建、新疆、安徽、浙江、重庆、甘肃、内蒙古、广东等15省市新出台了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其中,黑龙江省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首批十个试点省份之一,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通过平台体系聚集、整合、统筹全省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一网式在线服务、一话式呼叫中心服务。
此外,各地的亮点措施还有:福建区别对待产品质量问题促小微企业质量提升;新疆开展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安徽扩大政府采购主体范围扶持中小企业;广东困难中小微企业可申请社保、岗位和职业培训补贴。
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
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贯彻落实中小企业现行优惠政策,加大对增加中小企业负担案件的查处力度等
《转发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的通知》
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列入各市、县级财政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确保本地区年度政府采购合同总额的30%以上授予中小企业;对中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3%-5%的扣除,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10%的扣除
《关于创建省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的通知》
原则上各市(州)要培育2-3个市(州)级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每个县培育至少1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发达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培育力度
《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予以社会保险、岗位和职业培训三项补贴;适当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基本养老保险费率较高地区的单位缴费比例可逐步降至15%;允许困难中小微企业在一定时期缓缴养老保险费,并给予困难中小微企业流动人员调配费减半征收优惠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
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一个由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枢纽平台、13个市地综合服务平台、22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组成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体系,为全省的中小企业服务
《关于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重点在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和若干园区、商务楼宇,建设一批小型微型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
《关于推动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将用4年时间,基本建成全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体系,通过逐步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力争实现1个省平台、8个设区市(厦门市除外)、1个平潭综合实验区、30个产业集群窗口平台、2个台商投资区窗口平台和80个县(市、区)服务终端的建设与联通,实现整体服务平台内部以及与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和服务协同
五省同设中小企业服务年
新 疆
中小企业服务年
将从优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六个方面为中小企业送政策;在原有100户成长企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扶持3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做强做大;促进担保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力争2012年担保总额达到200亿元,服务企业4000户以上
内蒙古
2012中小企业服务年 办好“十件实事”:为200家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免费开展政策、业务培训,为40户中小微企业担保机构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免税政策扶持,为300户企业提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资金扶持,为1000户小微企业免费建设网站、免费信息等
陕 西
中小企业服务年
着力做好政策咨询、企业投融资等八项服务工作,力争今年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2%,增加值增长18%
福 建
中小企业服务年
各级职能部门深入小微企业面对面辅导应用相关优惠措施,通过各种媒体、网络开辟“小微企业扶持政策”专栏,宣传解读政策;举办万家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提升职业技能、提升管理能力、提升技术水平的专项服务活动
河 南
篇10
有关经济危机论文范文一:经济危机经济学论文
一、经济学危机的表现
我们知道,经济危机的出现给各个国家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是经济异常发达的一部分西方国家也不能抵挡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经济危机的来势异常猛烈,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预测到经济危机的发生时间以及它所带来的损失。当经济危机首次出现时留给部分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且许多国家并没有找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有效措施。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经济危机渐渐的蔓延到了其他国家,并且严重地阻碍了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经济危机的出现不仅仅影响了市场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各国的失业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应对危机的经济学的措施
(一)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相关政府渐渐的开始轻视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也是经济学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知道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实体经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国力。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减少国家经济的损失,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然后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但是,在制定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并且还应该预测我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最后还应该借鉴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发展策略。另外,相关政府还应该颁布一些与实体经济发展有关的政策,并且要将这些政策应用到实际中。
(二)国民经济收入分配应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贫富差距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明显,在我国一部分地区,人们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这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我国,大部分的国民经济收入都用在了工业的发展方面,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发展方面,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大部分城乡的经济收入也在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与工业方面的经济收入相比,城乡的经济收入就显得特别微薄了。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我们必须要合理分配国民经济收入,将国民经济收入适当的向城乡居民倾斜,从而大大的减少我国的贫富差距,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进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综合国力,最终极大的降低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
(三)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的成就就是制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正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才可以发展的如此迅猛,因此,我们必须要始终相信市场,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尽快的消除经济危机,恢复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市场的监督力度,不断规范市场的秩序,从而更好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
三、小结
经济危机的出现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极大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但是,经济危机的出现也迫使各个国家审视自己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并且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问题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众所周知的是,经济危机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可以正确对待经济危机,并且根据自己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得解决对策,那么我们不仅可以消除经济危机,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经济危机,并且采取相对应的解决对策,那么我们不但不能解决经济危机而且会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有关经济危机论文范文二:经济危机背景下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一、关于世界经济危机下对我国经济问题的几种看法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次贷危机迅速变成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全球范围内众多的基金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纷纷倒闭,全球经济进入严冬。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央出台了4万亿救市的计划,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消费、刺激内需。各地方也积极配合政府的号召,各种刺激内需的方法纷纷出台。然而中国经济问题是否只是单一的内需不足问题,这种内需不足是否只通过简单的刺激就可以解决?关于如何看待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发生的问题,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由世界或美国的经济危机引起的,持这种观点的人数是最多的。第二种看法是,在美国经济危机发生前,中国经济就已经存在问题了。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就持这种看法。在他看来,由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旧发展方式中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即使没有这场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问题。第三种看法是,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世界经济危机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造成目前出口困难的原因与其说是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如说是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学界的孙立平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四种看法,即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即经济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外部需求减少,出口困难;内因则是我国处于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过程,而这个转型却迟迟转不过去,由此造成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国内市场消化不了如此多的产能,整个中国经济进入严冬时期[1]17。我个人基本同意孙立平教授关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论述,但认为,这种内因更是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结构性硬伤造成的畸形的国内需求市场。从这样一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出:尽管我们目前的问题是由美国的经济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更类似于传统经济危机中的问题。故中国目前发展遭遇的困境,与其说是经济问题,不如说是社会结构问题,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造成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位以致农村市场需求发育不足的问题。
二、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构筑走出经济危机的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我国的主要目标就是建构一个现代国家所必需的现代工业体系。为实现这一国家目标,大量从农村汲取资源,通过农业税、剪刀差等形式将大量的农业积累转为工业积累,并采取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即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在城市和农村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和体制,实施城乡不同、工农有别的国民收入和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形成了迄今为止还存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上,更反映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义务教育、最低保障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上。例如,多年以前城市就已经普及的医疗保障,农民居民却只是最近两年才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照顾,并且还没有普及。另外,农村居民收入中的一项重大支出就是教育,义务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农村居民自己承担大部分的教育费用。这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贫困群体难以获得基本的公共服务,由此严重限制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这种由于畸形的社会结构导致的内需不足,需要通过社会改造、社会改革、社会进步才能有所改变,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我们国家的今天就是要通过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来完善社会结构、构筑走出经济危机的坚实基础。
第一,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加大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是与农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类生产性消费,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另外,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私人产品的边际投资产出,农民可将节省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增加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扩大市场的有效需求,进而刺激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据测算,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对农业总产值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出弹性系数为0.643,即每增加1元的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农业总产值将增加0.64元。并且,这个贡献具有长期边际收入效应[2]59。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就拿对农业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水利设施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几乎没有进展。据水利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相继建设各类水库827座。而数据显示,从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间,我国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085座。827对比87085,30年来我国农田水利一直处于吃老本的状态[3]256。且这些水利设施多数年久失修,几乎不能使用,每年数千万亩的耕地受旱就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现在农村居民大多数都要自己打井、自己购买水泵、水管、电缆等设备,这一套下来要花掉两千元左右,使种地的成本大大提高,不少地区出现抛荒现象。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大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加大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短期就可见到的效益就是可以解决大量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避免失业危机,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金融危机发生之初,农业部调查给出的失业民工人数为2000万。如此大数量的人群重新返回那因为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而使他们被迫离开的乡村,如果再没有工作,就更恶化了他们的生活。如果利用这支庞大坚实的劳动力队伍大力进行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可以为农村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另外,他们通过建设工作获得收入,也可以保持一定的消费能力。有了工作,人们就可以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客观上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平稳恢复。
第二,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加大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农村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包括义务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体育等社会事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以及计划生育、行政法律等。与生产性公共产品相比,农村居民享受到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更是少之又少。可怜的九年义务教育到了农村地区也大打折扣,不仅教育条件差,而且农民自己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教育费用。其它的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更是没有。其次,在其它国家都是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却只有城市居民才能享受到,8亿农民只能自己攒钱自己保障。几十年来农村居民一直怀着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的忐忑心理,生活在小病靠挨,大病等死的处境里,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别有病,否则一人有病、全家致贫。另外,大多数农民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养老体系,老年人的生活主要依靠土地上的劳作和子女的供养。农村居民惧怕变老,惧怕生病。上学、医疗、养老成了农村居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他们不敢花钱,也没有钱可花。这不仅使农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更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在出口严重受阻,内需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的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的情况下,建立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关键。通常我们都会以为,社会保障要花钱,必须等到经济繁荣、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多的时候才有能力进行社会保障,这也是我们在社会保障领域经常听到的声音。然而,在30年代大萧条中,美国的经济状况也很糟糕,政府财政收入状况也不好,然而却坚定的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结果社会矛盾不但没有激化,反倒为走出大萧条和美国之后的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什么会这样?其直接原因是穷人借此度过了经济危机,人们建立起了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人们可以花钱了,这就解决了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传统经济危机的重要问题。这同样也是目前我国经济危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