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阿姆斯特朗战胜癌症是一个真实的奇迹,一般人也许难以做到。然而,像他这样无所畏惧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事例,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他们战胜疾病的主要武器,既不是医疗技术,也不是灵丹妙药,而是自己的健康心态。
健康心态能够治病,听起来有些玄虚,但却有科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把健康元素按百分比划分,那么遗传占15%,环境占17%,医生占8%,自己占60%(自己指个人的生活习惯)。这就是说,人体健康的钥匙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战胜疾病主要靠自己。这是因为,人体生来就拥有一整套完备而周密的抗病网络,具有强大的自身修复能力。而人体的这种能力,只有在健康的心态下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诚如《黄帝内经》中所言:“心者君主之官”(人的意识、心态对战胜疾病起决定性的指挥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心胸豁达乐观,情绪健康稳定,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他的抗病能力就非常强大,足可战胜来犯的细菌、病毒、癌症等。阿姆斯特朗的胜利,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的心态也有好坏之分。好的、健康的心态能够治病,而坏的、不健康的心态也能致病。这是因为,恐惧、忧愁、郁闷、悲伤等情绪具有负面杀伤力,能使自身的防病网络遭受破坏,严重地削弱其防病、抗病能力,从而使细菌、病毒乘虚而入,没病容易得病,得了病则难以治愈。正如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所说:“态度悲观的人容易得病,就算没得病的时候,他也是‘健康的病人’。”这样的例子,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笔者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20多年前因嗓子肿痛,久治不愈,在当地一家医院被诊断为喉癌。他一听结果,顿时惊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从此情绪低落,抑郁苦闷,茶饭不思,越想越怕。这使病情越来越重,发展到连话也说不出来。在百般无奈之下,家人陪他到省城一家大医院就诊。一位有经验的大夫在问明病情、略做检查后,让他就地起蹲几次,然后用压舌板压住他的舌头,让他大声喊叫。经过这一摆弄,他那失语多日的喉咙竟然“啊”的一声发出声来。接着稍作调理,他就能说话了。医生告诉他,这只是普通炎症,肯定不是喉癌。这位老兄听后竟然高兴得蹦了起来,立即给我打来电话,用他那沙哑的声音对我说,中午请我吃饭,庆贺他“死里逃生”……心态致病的作用,由此也可见一斑。
篇2
一、健康标准要牢记为了更科学具体地规范人类的生活和行动,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中就明确提出“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992年WHO《维多利亚宣言》又提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作为健康的四大基石。为了更便于落实这些非常正确的要求,WHO又提出了人体十项具体标准:1、充沛的精力,从容不迫,能承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于“紧张疲劳”;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3、善于休息,睡眠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质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丰满,有弹性。这些具体标准要经常看一看,对照一番,做得到的就坚持下去,发现不足,就设法解决。
二、保健教育要积极事实证明,造成人们患疾死亡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死于疾病,不如说是死于无知。因此,通过个人学习,听讲座等多种方式学得保健知识,就成了人们健康的最基础的条件。那么,我们起码要了解哪些必需的保健知识呢?1、人体的基本结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2、目前人类最常见的主要疾病的症状、危害和预防、治疗的基本知识;3、正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应该克服的主要不良生活习惯;4、科学的饮食结构、基本的营养知识和正确的饮食、烹调方法;5、保持心理平衡、心态乐观向上的重要性及方式方法;6、如何保持正常健康的包括家庭成员在内的多种人际关系;7、战胜各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自然灾害的思想准备和方式方法;8、学会适合于个人的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对于上述保健知识的学习一定要紧密联系个人的健康状况,使这些科学的保健知识,落到实处,提高效果。
三、心态情绪要乐观心态情绪乐观既是身体健康的结果,又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心态情绪乐观是一个综合素质的反映,我们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去努力提高自己对心态情绪的自控能力。这方面很多人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晓棠,一生虽然坎坷,但她始终乐观、平静,做到在顺境时,能谨言慎行;在逆境时,能不悲不屈、坚忍不拔;在绝境时,能相信天无绝人之路,找到新的天地。她的经验是:得意别忘形,失意别变形,做人保原形。
四、健康状况要知底只有情况明,才能有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保健措施。弄清个人健康状况的主要方法有二:一是定期检查身体,看清各项医学健康指标的数据,弄清个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弄清个人患有主要慢性病的状况,弄清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的主要病史。体检一般一年至少一次,有重要慢性病者还应增加次数。二是弄清居住环境的基本状况,如绿化、水质、空气质量、环境污染情况等。有的同志迁入新居,没注意环境状况的了解,结果室内因装修甲醛等有害气体超标以致患病,这些必须引起我们注意。
五、运动锻炼要经常一般地说,大多数人都能选择几项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锻炼。如散步、快走、打球、游泳等,问题是一定要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有空就坐着看电视,养成懒于锻炼的不良习惯。
六、日常生活要规律人的生命活动是有一定节奏性变化的,如凌晨2~4时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大都处于低潮,但听觉却最灵敏;到17~19时人的体温最高。这种按照宇宙环境的有节律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生物钟。人在一天中的起床、吃饭、工作、锻炼、睡眠,都要顺应生物钟的运转去安排、去变化。人到老年,对生物钟的节律顺应功能减弱,更应强调按规律生活。不管什么人,如果该起床时不起,该吃饭时不吃,打乱了生活规律,生命节律乱了套,就要生病、早衰、折寿。
篇3
家长:
您好!
孩子进入高三,您一定感到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想尽自己所能支持孩子的学业。而表达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常常与孩子谈话,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比如天天给孩子炖鸡汤,从早餐到夜宵都精心准备;比如“胡萝卜”和“棍棒”一起用,许诺孩子考好有什么样的奖赏,威胁孩子考不好会如何糟糕……这些做法到底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状态来复习和考试,家长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
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自己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父母会让孩子感觉到支持和温暖,而有的父母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的。
孩子的自信非常重要,但自信从哪里来呢?一方面受到孩子以往学业成败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信心。考试成功一定会提高孩子的信心吗?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这是偶然情况,不要骄傲啊!”这时,孩子就会感到父母认为自己通常甚至平时是考不出这么好的成绩的,自己并不是真的聪明、真的学习好,只是这次运气好罢了。考试失败一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吗?也不一定。如果父母对他说:“你确实不应该考这么差,我想这是一次失误,你可以从这次失误中得到宝贵的教训。”这时,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在父母心中是比较有能力的,这次失败并不代表自己会永远失败。
父母要真正相信孩子的能力,积极的期望才会传达出来。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如果自己都不相信孩子有能力考好,那么又凭什么去期待孩子考出好成绩呢?
为了支持孩子更好地迎接高考,父母也要调整自己对高考的认识。诚然,高考是人生中的重要事件,但是如果认为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样把整个人生的幸福都压在高考这件事上,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极端看法,而孩子的考试焦虑也会由此加重。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表面对考试漫不经心,于是感到非常着急,恨不得天天给孩子讲道理,强调高考的重要性。但实际上,许多孩子不是不重视高考,而是感到高考太重要了,重到自己无法承担和正视。这些孩子可能会觉得如果自己高考失败,那简直糟糕透了。而这种让人非常焦虑的想法常常是父母长期的言行传达给孩子的,所以父母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孩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那会怎样?”我想也不会怎样吧。人生的路还很长,成功不止有一条路,孩子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增长个人能力,获得好的工作,追求个人的幸福。
篇4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健康来自
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很注重医疗,而预防、保健这最重要的一部分,却往往被忽视了。做好预防,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少。建议大家,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要建立健康的习惯,树立保健的意识,具备一些保健常识,比如,饮食上一少一多,盐要少菜要多;运动要巧落实,平时没事儿可以走走路,也可以打球、爬山,关键要走出去;心态要积极,有问题也要多想想积极面。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我也一定会抽出时间来运动。平时,每天晚上吃过饭后,就会出去到附近走走,周末的时候,有时间就去爬山。这样的好习惯,也“惯”出了好身体。
马冠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
天天都是步行日
“今天你走了吗?动动才健康,何乐不动?”在我眼里,天天都是步行日,不管什么天气,每天都坚持一万步。现在我们吃得太好,但动得太少,这才招致各种慢病找上门来。我平时故意把车停在离单位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再步行上班,外出开会时,提前下车步行前往,等等。关键要有健康的意识,并付诸行动!
为健康而走!不用刻意抽时间,走着看电视,晚上遛狗,工作期间起来走走,见缝插针,积累自己的运动量,对预防慢病非常有益。
对于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动,成绩差两分不是问题,健康才是第一位。现在城市儿童超重肥胖发病率不断增高,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身体活动水平,我率领的团队打造了“快乐十分项目”,让孩子在课间十分钟进行科学、有趣的活动。
于 康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做自己的营养医生
重视营养,要从娃娃抓起。有一次录制节目,现场来了一位6岁的小粉丝,不但自己学营养,还带动一家六口人来现场学习,甚至还准备在班里成立营养兴趣小组。2012年,我作了多场营养健康讲座,这件事令我至今难忘。平时,台下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小粉丝的出现让我备受鼓舞,也认识到了为儿童青少年普及营养知识的重要性。
营养知识的普及要从孩子开始,也要重视中青年人。20~40岁是给身体打底子、打基础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饮食、不进行运动,想着退休以后再补课,恐怕就来不及了。
自己常说一句话:做自己的营养医生。因为自己的健康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获取正确的营养知识,亲自实施到自己的厨房和餐桌上,就能收获健康,提升幸福感。希望大家牢记这句话,从现在开始,做自己的营养医生。
罗大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
养生养心 一起进行
以前,老百姓只是想学点养生知识,但现在不同了,大家除了关心身体上的问题,也逐渐开始关注心灵上的问题了。健康,不仅仅是养生,而是养生与养心一起进行。
养心有多重要呢?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心平气和,五体安宁。”我们人体就像是一台电脑,身体各部位如同电脑的硬件,而精神情感这颗心就如同电脑的软件一样,只有在软件的合理调控下,硬件才可以顺利运行。
很多健康问题,其实都是因为心灵的失调引起的。比如,压力太大带来焦虑、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很容易引发身体各机能的失调。
所以说,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身体的康健;而一旦生病之后,也需有良好的心态,才能让身体尽快康复。
王立祥
中国武警总医院急救中心主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指导专家
家庭急救很重要
在被问到关于重大灾难的救护时,我会反复强调自救互救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救援和生命赢得时间。据我在急救科这些年的经验,想提醒的是,普通人考虑救援不能只关心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其实,家里的每次意外,都需要急救知识!
自己展开救援行动,不懂专业知识,怎么办?
我们自己每个人都要储备一些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落实到每个家庭,做好四步骤就可以了。一是建立登记卡片,不定期结合以往诊治病历,评估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锁定家庭成员中的高危患者,为其建立健康情况卡片。二是预设急救通信,根据个人情况、家庭条件以及所在地区医疗环境,酌情选择相应的通信方式。三是准备急救药箱,包括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等监测仪器,硝酸甘油、心痛定、阿斯匹林等急救药品,提压泵、氧气袋、口咽通气道等应急物品和手电筒、开口器、牙垫、剪刀、镊子等辅助工具。四是拟定转运路线:勾划出家庭高危者发病时,预期到达急救地点最快捷的交通路径图。
张 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
健康就是顺其自然
整天和心脏病人打交道的张澍教授,谈及对健康的感悟,仍离不开“心”。但此心非彼心,而是指要有个健康心态。
“我的生命哲学或是对健康的理解,简单说是四个字——顺其自然,深入一点可总结为两个讲究:一是讲‘缘’,一是讲‘度’”,张澍教授说。
所谓缘就是随缘,应有个好心态适应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不要和自己太较劲。大的环境来说要遵循自然规律,天热要降温,天冷需保暖,具体到工作中,很多人纠结于升职、加薪等问题,其结果反而会被不良情绪所控制;家庭中,只提示一句话:家是一个讲究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好心态是健康的基础。”张澍举了个例子,同样是生存期只有两年的晚期癌症患者,美国患者往往会计划在这两年还有什么心愿没有满足,中国患者则一听到癌症这两个字,精神就垮了一半。愁苦、慌张、失望的情绪只会加重疾病进展。
篇5
关键词: 心理教育;高中班主任;重要性;对策
现如今,高中生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要面临巨大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还有人际关系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健康的生活,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中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1 学习问题
如今,我国的教育形势严峻,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考上一个理想的学府是所有学生的心愿。许多高中生要承担来自家长、老师、亲人的种种压力,为了考上知名大学,课业负担不断增加,卷纸、练习册漫天飞舞,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 交际问题
现如今,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个性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 一时间很难改变。此时,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有些学生喜欢搞“小团体”,其他同学无法融入其中,造成沟通障碍,形成严重的心理负担。
3 挫折问题
高中生在学校中要进行大量的考试。面对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升学的压力,一旦某次考试的成绩不够理想,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甚至一蹶不振,在逆境中缺乏积极乐观的心态,无法抵抗压力。
二、班主任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方法
1 加强师生交流
在高中心理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的亲人,学生的榜样。因此,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结合实际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越挫越勇的精神品质。多鼓励,少批评,多沟通,少说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亲人,完善他们的性格,让他们相信自己,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 在活动中进行教育
如何进行心理教育,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班主任老师管理学生课业以外的时间。此时,老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业余时间多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例如,拔河、赛跑、兴趣小组等,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团结协作,通过布置活动场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从而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好心态。
3 开展心理教育讲座
安排专门的心理讲座,开设心理保健课程,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舒缓心情的小窍门。班主任老师可以邀请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定期向学生讲解一些心理知识,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其中,做到老师、家长的双向互动。
三、心理教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心理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心态,才能积极乐观,提高学习效率;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退缩,勇于拼搏。由此可见,只有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健康成长。 2 有利于高中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高中生心理健康情况对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功不可没,特别是现如今高中生活相对单调,课业负担重,压力过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培养抗挫折的能力,教会学生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个性。此外,高中生还处于人生的迷茫期,学生还没有树立起人生观,容易被误导,形成错误的道德观。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分清“好与坏”“是与非”,预防问题的发生。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道德意识,并以正确的言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 有利于帮助学生适应社会,为大学生活打基础
高中生即将走进大学校园,在大学生活中,学生的生活将变得更加独立,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时刻看管,进入集体生活。高中生的班主任老师就是要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要加强心理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会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乃至就业中,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也能积极向上,保持一颗平常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等待心 平常心 理智心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7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拥有健康的心态是人们快乐学习、工作、生活的前提。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是值得每一位高校教师深思的话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首先要求的是教师本人心态的健康。不对学生期望过高,怀着一颗等待的心期盼学生自身的开窍。不过分要求学生达到难以达到的高标准,怀着一颗平常的心接纳学生的平凡。不追求完美,用理智的心引导学生的成长。
一、用等待的心期盼学生的开窍
曾经有个学生激动地找到笔者,动情地诉说着自己对父亲的感情的巨大变化:一直以来都认为父亲是个没出息的小人物,是那么得可有可无,和父亲说话都是爱理不理。读大学后因为老师的推荐,看了世界名著《平凡的世界》之后,对人对事的看法于无形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好像是突然之间理解了父爱,和母亲通电话时感动于父亲在旁边的“嗦”――吃得好不好,天凉了要知道加衣服……
学生对自己变化的认识是一种成长的表现,他的这种成长无疑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淀。
作为教师的我们,总希望班级的学生都能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能够同样优秀,同样发展。但现实却不能尽如人意。我们会时刻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别,大到思想的高度,小到生活的细节,处处彰显着学生水平的参差。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班级里时时会有些后进生突出表现,进步飞快,成为难得的带队“黑马”。这正昭示了我们:对待学生,要用一颗等待的心去期盼,期盼他们可以更好地去自我管理,去走自己的路。期盼他们即使跌倒了,也可以有勇气爬起来,并因为这种勇气而获得难得的智慧和经验。
在这种等待的期盼中,作为教师需要给学生的心中种下一颗理想的种子,并和学生一起不断地为这颗种子浇水、施肥,相信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长大。
二、用平常的心接纳学生的平凡
每个教师所带的学生中,从内在方面来说,会有能力强弱之分、气质高下之别,从外在方面来说,会有相貌美丑之分、身材高矮之别。身为教师的我们如果不能很好地对待这种客观的差别,会无形中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用一颗平常的心去接纳学生的平凡,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自在的氛围,引领他们理智地认识自己,积极地悦纳自己,努力地完善自己,最终能够不断地超越自己。作为教师的要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去看学生身上除了分数之外的方面。
或许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但他们那么懂事,那么可爱。他们会在你不开心的时候问候你,会在你生病的时候关心你,会在天冷时发来一条短信“天凉请加衣”……这些都是平日里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再平常不过的交流,但在如此平常的交流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平常的关心。每位教师带的几十或几百名学生,他们的成绩总有第一和最后,但他们的关心却一样平常,也一样温暖。是生活给于我们的不够多,还是我们要求的太多。想想看,我们的不满足是对学生的苛求,也是对自己的奴役。既然如此,就让我们继续修炼自己,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自己,面对学生。
三、用理智的心引导学生的成长
所有的老师在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标准和目标,规划他们的成长道路时,都会冠以“爱”的头衔。但这种爱却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己探索自己生命道路的权利,使很多学生失去自主性,完全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安排。
其实,每个生命都必须有独立承担个体生命中痛苦的经历,才能获得经验,才能理解生命。思想上我们都能够认识这个简单的道理,但落实到行动时,我们却总是被强烈的“爱”所左右,用我们的“爱”去保护学生,让学生免于“受伤害”。殊不知,学生在免于“受伤害”的同时,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使他们和别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长好丰满的羽翼,能够经受风雨的洗礼,能够把握自身的成长,就让我们理智地给予学生摔倒的机会――让他们摔倒,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站起来;让他们摔倒,是为了让他们更坚强地前进;让他们摔倒,是为了让他们走得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培养健康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拥有健康的心态。敞开心扉,以一颗等待、平常、理智的心对待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够培养出同样敞开心扉的学生。在一个相互敞开心扉、坦诚相待的集体里,师生间的互动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师生会共同保持积极、乐观、愉悦的心态,经营快乐、美满、幸福的校园生活。
参考文献:
[1]许德仁.孩子永远都需要阳光.心理与健康.2008(4).
篇7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当今的社会里,压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今天的教师的压力与比过去相比要大得多。如:课程改革、教学行为、人际关系、角色转换、专业发展……
通过《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的学习,我明确了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的现状及职业压力带给教师的影响;懂得了教师的职业压力从何而来;掌握了教师职业压力的有关理论。并从中受益,并在我的工作生活中深有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他的工作得接受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学生、校长、教研员、学生家长、教育局等等,以至整个社会。所有的这些人和社会团体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对于教师应该怎么做,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念和想法。
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不管是正常的焦虑还是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把一个人的各种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结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由己及人,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要淡薄名利,随遇而安,不要斤斤计较,愤愤不平。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二、关注心理健康,创设良好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进人性化管理等,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总之,做任何事情,都要从教师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
如学校领导要转变管理观念,发扬民主,关心教师,为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工作的成就感;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生活困难,解除教师后顾之忧;配备心理保健工作者,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指导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促进教师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要善于鼓励教师。林肯说,人人都喜欢受人称赞。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也一样,一切的辛勤工作同样希望得到校领导的肯定、鼓励。
三、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教师应善待自己,帮助自己,要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导致人的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疏导。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试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
第三,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入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四,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把工作当作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第五,换位思考,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多看主流的和正面的事物,避免以偏概全。
第六,低调处理问题,知足常乐。人生中的自我由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构成;面对完美的渴求在,我们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平常人的心态,告别心理困境。
四、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要想靠在学校学习的十几年就学会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知识技能尚不可能,更不用说今天呈几何级增长的新知识。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学生还有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所以,积极的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项重要措施。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让自己的工作更顺利,让学生的学习更优秀,让家长更满意,让校园更和谐。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今年三月我参加了宜昌市秭归县心理健康网络培训,经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来,我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集中精力参加培训的各项活动,顺利完成了培训预定的各项任务。
在此期间,我自学了网络课程,聆听了专家的视频专题讲座,即和,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次培训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任务明确,安排得当,使我在思想认识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在这次培训中,本人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将学习情况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升了我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心理健康培训总结。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也包括心理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如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有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在这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到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还学习到了怎样进行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的方法,同时还掌握了教师怎样进行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
二、通过培训,懂得了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培训总结。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通过培训,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篇8
关键词:员工心理;健康;和谐;队伍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26-02
富士康的“九连跳”,让许多企业管理者警醒,也再一次把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推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问题发生在非国有企业,但是也应清醒的看到,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分配的调整、社会节奏的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等,使国企员工的思想、价值观、心理、行为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进入了一个情绪多变的时代,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渐增多,并逐渐成为影响个体生存与队伍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基于对当前企业员工思想观念出现深刻新变化的认识,以及对思想政治工作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把握,更有理由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相结合。
1 当前员工心理问题的表现
员工的心态归根到底讲,是由自身利益和所处地位决定的。因为员工虽然同时处于改革的大潮中,亲身经历着改革的震荡洗礼,但由于各自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地位的不同,因而对改革持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心态,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是拥护、赞同心态。这可以视为多数人、主流心态。他们看到改革从整体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给员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面对事实,由衷的拥护、支持企业的改革发展。这部分人多是生产技术上的骨干,想通过改革把企业做好做强做大,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取自己的利益。
二是抵触、反对心态。这是少数人,这些人看到改革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扩大和腐败、社会丑恶现象滋生,或者自身职业观念、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对于社会的评价,心理承受能力、对日趋激烈的职业竞争感到不适应,特别是面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与原有的传统道德观与价值观形成强烈冲突的时候,利益预期没有得到满足,故而对改革发展持反对态度。
三是恋旧、害怕心态。这种心态主要来自于无一技之长和年龄较大的员工,他们看到近年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实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动态管理,因此产生危机感、风险感,担心在优化劳动组合中自己被淘汰,下岗无业,生活无保障。认为还是原来个个有活干,人人有饭吃,大家相安无事的好。尤其是部分老弱病残员工认为,自己为企业奋斗、贡献了大半辈子,原来生老病死伤残全部有国家、企业负责,改革后害怕落得无人管无人问的下场。
四是焦虑、失落心态。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员工享有福利分房、公费医疗、交通费补贴等福利,一些大营国有企业还设有医务所,幼儿园等福利设施,能进入国有企业就是拿着“铁饭碗”,都有自豪感和优越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的改革发展,很多福利待遇没有了,还有下岗、分流的风险,昔日的优越感、自豪感没有了。加之近年来工资增长幅度缓慢,与周边地方员工收入的优越感丧失,故而自觉不自觉的将周围社会的变化同自身的得失安危联系起来,担心即使自己目前的切身利益并未受到什么损伤,也会觉得急剧的时代变革必将会使自己丧失原有的某些优势、能力和利益,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产生猜忌多疑,焦虑烦躁心理。具体表现为情绪耗竭如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形成对社会消极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或者使员工的成就感降低,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从而降低工作的效能。
五是崇尚实际,追求实惠的心态。持这种心态的多数为无理想、信念的中青年员工。他们认为工人就是干活、挣钱养家糊口,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把自己视同给老板打工的雇用者,于是强化了雇用观念,淡化了主人意识,强化了拜金主义,淡化了奉献精神,对企业发展前途漠不关心。
2 解决员工心理问题的对策
企业改革进程中,员工出现暂时或局部的心理失衡,产生某些非主流、不健康的心态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采取有效对策,做好沟通、疏导工作,帮助员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看待和应对改革,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支持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
对策之一: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做好员工的思想引导工作。通过说理,用事实引导员工正确认识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复杂性。使员工明白改革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不改革企业没有活力、难以存在,使员工增强忧患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自觉地把自己同企业发展系为一体。比如说:引导员工正视改革的“两重性”和发展稳定的“两重性”,正视因为改革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而社会变革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产生不同的意识、观念、行为、心态,这种变化有好有坏,有正有负,有积极效应,也有负面效应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引导员工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与生活、索取与奉献、劳动与享受、利益与责任的关系,让员工自己从道理上、事实上去评判、去分析、去选择,从而接受企业改革发展。
对策之二:坚持逐步、稳妥的方式推进企业改革。改革是全体员工的事,成功与否关系到员工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员工的心态变化,因此企业改革发展务必要做到积极、慎重、逐步、稳妥。方案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纳各阶层员工意见,尤其是一线员工的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同时,改革的速度、深度与广度要切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切合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并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增强透明度,以增加员工对改革的信任感、认同度。
对策之三: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进行改革。改革不但不能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反还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进行改革,这样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员工敏感点、焦点和热点问题,大部分发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激励出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使员工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中去,并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将工作做到班组和个人,思想问题提前解决,员工明理气顺,工作积极性就高,生产经营效益就明显,改革发展就顺利。要把实现生产经营任务和企业改革发展目标统一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使改革促进生产、生产保证改革,以良好的企业效益和高额的员工收益来引导员工成为改革发展的自觉拥护和创立者。
对策之四:加大思想工作的经济和管理含量。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员工在思考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寻求创造自身幸福的各种机遇,这是符合市场经济的正当行为。因此,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思想工作必须有针对性的加大五个含量:(1)增加市场含量。要把透明的、法制的、均等的竞争内容纳入思想工作领域;(2)增加效益含量。要讲效益、讲投入产出,讲量、本、利的关系,审视近期和长远的一切价值;(3)增加信息含量。要把握社会的信息含量和员工的信息含量,关注信息的动态与变化,及时真实的了解员工的思想,扩大思想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力;(4)增强文化含量。要不断创新企业文化,用科学、健康的人文文化培育高品质的员工队伍,提高企业素质;(5)增加管理的含量。要按照市场需求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并辅之以相应的行政手段,通过严格的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约束员工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员工素质的提高。
对策之五:加强民主管理行为。改革过程中务必要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不能搞关门改革、领导改革和少数人改革。改革的每一步都要让员工广泛参与,每一项重要决策都要向员工公开,对员工公平、公正,实现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确保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办事,引导员工在企业改革中大胆、正确地行使权力,既维护员工自身利益,又维护国家、企业的利益;要注意尊重、理解、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理解员工的个性、情绪、爱好、认识问题的水平,理解员工的处境和客观要求,理解员工的期望心理;关心员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本需要,关心员工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同时要引导员工在改革中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要让员工切切实实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是改革的主角,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改革责任感和积极性。
篇9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原因; 调适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128-01
近来,发生在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一名幼儿教师在十几分中之内狂扇一名五岁女童几十个耳光的事件让人震惊,接连浙江温岭幼儿教师颜某双手拎男童双耳、致其双脚离地的虐童事件更是令人发指。这接二连三的虐童事件隐射着某些幼儿教师心理极不健康及素质的低下,它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孩子是家庭的核心,是社会的未来。0-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家认为,成年人的社会行为都是6岁前所接受家庭和社会环境影响下行为的重复。可见幼儿教育尤其是6岁前孩子所受环境影响的的重要性,而幼儿每天在幼儿园要生活十多个小时,无需置疑都会跟老师在一起。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老师心理不够健康和阳光,孩子只能默默的承受,因为他们年幼,没有还手之力。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重要性,特别是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更是不容忽视。
毋庸置疑,有这种“病历”的幼教不在少数。常人认为的“快乐职业”环境里,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呢?应该说,工作上的压力导致心理紧张,繁琐的事务导致心情烦躁。而紧张+烦躁+压力=不健康的心理。造成幼儿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是:
一、工作环境
幼儿园基本上都是“娘子军”,女同志要强,爱面子,不甘人后,园内一般都分年级组,有的一个组又分几个班,每次组织活动时,组与组、班与班都要评比、打分。这样客观上会使老师们神经紧绷,丝毫不敢倦怠,而孩子们由于年龄太小,不谙老师的良苦用心,没完没了的吵闹声和零七八碎的琐事,使她们容易生气,顿生厌烦情绪。可谓“风声雨声吵杂声声声入耳,喜事忧事比赛事事事费心”――老师的心何以清静得了?
二、工作对象
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他们大都为独生自女,自理能力差,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是非难辨,但争强好胜,好奇心强,一不留神就导致打打闹闹,或导致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发生。目前大多数幼儿园几乎都是以经营性质服务社会,家长就是“上帝”,幼儿又是“天使”,幼儿教师地位不高,但责任不小,她们在“天使”与“上帝”之间从事特殊的教育使命,自然必须要具有特别的心理承受力。“以保为主,保教结合”的传统理念,使多数家长认为凡是在园里发生的大小事情,都应由教师负责。加上园里的规章制度、奖惩条款,绩效打分,各种考核、活动使幼儿教师常常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工作,压力、烦恼可想而知。
三、工作性质
幼儿园教学内容宽泛,灵活性很大,教学效果如何,主要依靠带课教师的设计和引导。而现行幼儿教育事业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思维,在教学方法上更要新颖,要不断变化,这样才更有利于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幼儿教师们为了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往往要做大量的教具,挖空心思去琢磨,同时每月的园务活动和班级活动更要认真去开展,加上课程在不断改革,要出色完成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潜心钻研业务,认真备课,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时间一长,势必疲惫不堪,有难以应对之感。
四、工作关系
幼儿教师要面对园长、幼儿、家长的三重“制约”,这种“四角关系”甚至会一直延续到工作的终结。园长关注你的工作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家长监督你的工作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幼儿从小到大则处处制约着你的言谈举止,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因什么理由郁闷、不开心,但因为工作关系,当你走进教室,站在讲台,甚至走到大街上,你必须以一种自信、愉悦的表情,耐心、温和的态度,旺盛的精力,饱满的激情,去教育、感染幼儿。日复一日,如不注意自我调节,这种郁闷显然就会愈积愈多。
以上只是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上看,现阶段的儿童无论从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还是敏捷的反应能力讲,都向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幼儿教师在知识面、专业技能、教学方法、教育理念等方面不能提升自己,就会时时难于应对,失去自信,处于焦虑之中。在幼儿和家长中也会失去威信,没有尊严。这会使心理素质较差的幼儿教师陷入深深的精神困境,,难以自拔。
那么幼儿教师如何走出烦恼、郁闷,调适好自己的心态,达到心理健康呢?
(一)音乐减压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多事”的家长时,要克制自己,冷静应对,切忌情绪失控、冲动,使事态扩大,矛盾延伸。你可以在下班回家之后,打开舒缓的音乐,随着乐曲的旋律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或者放一盘动感十足的CD、VCD,伴随着音乐的鼓点,尽情挥洒自己的情绪,或者大声喊几下,将不快和郁闷释放出来。要相信一切都会过去,风雨过后是阳光。
(二)情绪转移法。忙碌一天,从嘈杂的“园”里回到温馨的家,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不要将“心烦意乱”带给家人,否则将会有更多的烦恼等着自己。融入家人的活动,或出外散散步,打打球,或看看书,看看电视,这样可以调适情绪,排解压力。当工作中发生失误或过错或受委屈、难以卸下包袱时,也可以找个要好的朋友,倾诉一番,让情绪释然化解。或者上上网,聊聊天,使自己感到“心情好多了”,就是胜利。切忌把工作中的委屈和烦恼哭诉给家人,他们不但替你解决不了,反而给大家增加更多的不安与烦躁。
(三)换位思考法。心存一颗善良、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学会宽容、包涵,切忌疑窦顿生,无端猜度,自寻烦恼。要相信:善待他人,你会时时有一个好心态。不管面对同事间的矛盾和不平,还是来自孩子、家长方面的麻烦,你可以扪心自问:“我要是他,不也很难?”“要是我的孩子,我也一样”――这样你会“一笑抿恩仇”,心理上也就没有重负了。
篇10
目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老师,也应该加强心理书籍的阅读。这个暑假,我读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的教育学书籍,看了以后我深有感触。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书中说道,据我国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教师心理检出率48%,这也许是个别情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种种压力不期而至,使人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自然人,也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培养学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和熏陶学生,而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源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要与社会的要求相协调,为社会所容纳,并具有创造的思想,即教师必须有广泛的生活兴趣、融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进取精神、稳定的工作热情。因此,只有重视教师的心理研究,才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自我调控:
1、转变观念。教师应努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以学生为友,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良心理,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这样,就可以使自己逐渐形成健康心理。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系统掌握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主动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克服狭隘、自卑、嫉妒等不良心态;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对待学生;如何面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看待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等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
悦纳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接受我是教师这样一种角色,这样才能在繁重、琐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乐趣。一个厌烦教师工作的人,在天天面对教育工作的同时,怎么可能会有一种好的心态呢?如果能冷静地对待自我、悦纳自我,就会“天天有个好心情”,也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3、拓宽心胸。有些心胸不宽广、遇事想不开的人经常会有心理疾病困扰。因此,广大教师要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遇事泰然处之。要有角色意识,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拼搏进取,要知道优胜劣汰永远是社会发展的公平法则,只有正视现实、不断奋进,才能适者生存。一味怨天尤人,就会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同时,要学会放弃,因为人生有太多让你心动的东西想去追逐,像评先、评优、晋级、提干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等待你的将是痛苦。有时即使你付出了全部也不会是满意的结果,因为有许多东西自己是左右不了的,所以,该放下就放下,退一步海阔天空。
4、学会放松。会休息才会工作。当自己的工作压力过大时,不妨到户外运动一下,或者跟朋友爬爬山、喝喝茶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更利于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能的话,学会一种技艺最好,它会是你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产生新的追求,在爱好中寻找乐趣,以驱散不健康的情绪,令生活更有意义。同时,也应增强自控能力,合理释放情绪,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找好朋友谈谈心减轻精神压力和积郁的愤懑情绪,心情抑郁不想做事时,请选择放下,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美国斯坦福大学都要求学生不追求十全十美,何况我们教师呢!
二、外部支持:
全社会应通过各种渠道增强教师的职业威望,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切实改善办公条件,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为教育工作注入新活力,为教育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学校领导也应当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