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雕刻教程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艺雕刻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陶艺雕刻教程

篇1

专业设置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省职校开设的数十个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技艺类和戏曲类,大都在近10年内相继开设,这与近年来民族文化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有关联。2003年10月《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旨在保护以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2005年,江苏省有37项民族文化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省、地、市各级非遗项目都在陆续建设、评选中。这是我省民族文化专业开设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产业需求型。一般是技艺技能类专业,有地方产业作为支撑,因出口畅顺所以招生、发展情况良好,有的还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比如江苏省宜兴丁蜀中专,1988年就在与当地紫砂二厂联办紫砂班的基础上建成工艺美术专业(紫砂陶艺方向),目前年招生300人左右。相类似的还有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等。

二、自发保护型。技艺类和戏曲类都有,往往是职业学校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传统继承出发,利用某些有利资源开办。比如南京市莫愁中专秉承“传中华文脉,育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2001年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使古修技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走上了正规教育之路,2004年升格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江苏省武进中专为了传承“常州大麻糕”的传统制作工艺,开设了“大麻糕制作”专业方向;盐城高师的淮剧专业源自1958年“盐城专区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还有连云港艺术学校的淮海戏和连云港五大宫调专业方向等。这类专业的设置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师资力量比较强,容易出精品、出亮点。

三、行政干预型。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布置职校开设相关专业,对地方民族文化项目进行后续人才培养。比如江苏省东台中专2011年开办的发绣艺术专业,就是在东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为了提升当地发绣行业的整体水平、产品档次而建设的。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建设则是当地文化传承工作框架中的一个部分:由淮安市市政府主导,制订五年保护计划,包括建立较为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和资料陈列室,设立淮海戏博物馆,建立淮海戏专题网,申报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设置传承机构等。无锡文化艺术学校2007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恢复开办锡剧表演专业,并获得政府拨款200万。政府的强力推动往往使得该类专业建设基础好、起点高。

另外,还有一类属于复合型,往往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其中二者或三者的合力。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在常州市政府和市文化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常州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的发展需求,与其合作办学,在表演艺术专业中设置锡剧表演方向和江南丝竹方向,增开民间工艺美术专业乱针绣和留青竹刻两个技能方向。再比如江苏省六合中专开办的雨花石雕刻专业,既有当地该产业市场发展迅速、人才紧缺的需求,也有学校看准雨花石艺术雕刻市场前景的眼光。

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文化专业建设依靠行业或学校自发进行的潜力是十分有限的,有很多限制条件。有相当多的民族文化类型、非遗项目由于并不具备市场开发的因素,存活的空间有限,被职业教育“看中”的机会很小。行政干预型或者复合型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专业建设的“异彩纷呈”

一、师资建设

由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专业建设中“人”的因素极其关键。这里的“人”有三种内涵:一是身负绝艺的传承者,大多是工艺美术大师、表演艺术家、行业知名人士等,在专业里起指导、领衔、支撑的作用。往往一个这样的人可以撑起一个专业,也往往一类技艺的传递就系于一人身上。二是专业教师,他们承上启下,一方面学师的技艺,另一方面承担大量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技艺和学生之间架起有效传递的桥梁。三是学生,有些技艺的传承对学习者有着特定的要求,而由于民族文化的衰落,招收不到合适的学生也成为专业发展的一大困难。比如江苏省戏剧学校就感到好的学戏苗子一年比一年难找。在这里我们主要观察前两类“人”――他们直接构成了专业师资――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情况。

一般来说,各校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延聘了行业、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教师或承担教学任务,一些非遗项目也都有传承人担纲牵头,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层次各异,教学能力不同,在专业教学中介入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情况。一些学校充分利用了这种差异,采用各种形式挖掘专业人士的能量。比如宜兴丁蜀中专,学校组建了由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理事长,行业大师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代表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在理事会的专业指导、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大师、名家更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这些行业专家不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还在学校的“陶都职教论坛”中开设“名家讲座”,为专业教师拜师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江苏省武进中专一方面传承并改良大麻糕制作工艺并使其先后成功申报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成为“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另一方面,学校还培养青年教师学习传统制作工艺,严玉华和陈平老师分别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级该项“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戏剧学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和省内外著名演员以及文艺团体领导组成的三结合专家指导小组,并长期聘请一批舞台实践经验丰富的表演艺术家来校任教,发挥专家的作用;每学期的剧目教学和基功教学统一管理,有机结合,因人设戏,因材施教。连云港艺术学校则采用“校团合一”的办学模式,该校的部分教师组建为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演出时是演员,上课时就是教师。

理想的行业人士参与职业教育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一边要将自己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并有所创新;同时,他们也要将这类技能的基础和精要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出适合职校学生学习掌握的课程和教材;他们最好能够直接带学生,不行就带出老师来,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和提点。现实情况中能够开发课程和教材的专业人士数量是很少的,更多的情况是带领教师学习技艺,这就使得专业教师的任务格外重要。他们要学习技艺,还要想着用什么方式让学生也学会技艺;他们不仅要传授技艺,做好大师与学生的中介,还要做好其他的开发、设计、制作等工作,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培养出新型技能人才。许多学校感叹的师资问题其实主要是指这一部分的师资缺乏。而事实上民族文化专业的教师培养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径。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往往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无环境,无氛围,无群体,专业教师只能靠“自我成就”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宜兴丁蜀中专的做法:学校在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条件与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带培青年教师以及领衔人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课程与教学

许多职校的民族文化专业在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市场和专业分析,决定“江南丝竹”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一至两项演奏技能,具备相应合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掌握江南丝竹文化,具有编排、演出和教学经验,能胜任各级民族乐团的演出要求;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则培养掌握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民间工艺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从事“留青竹刻”与“乱针绣”等工作,在民间工艺领域中专业基础厚、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工艺方向的专门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建设了名家领衔、学校主导、系部支撑、教研室为主体的与剧团及产业园项目接轨的工作室,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使之成为项目课程的研发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营、创意设计和创造实践的工作间、融通市场与学校的桥梁。

在内容设置上,各校也都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资状况,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比如连云港东海中专始终牢牢把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水晶方向)专业拓展为水晶工艺品设计、水晶工艺品雕刻、水晶工艺品营销三个专业化方向,从设计到雕刻,从雕刻到营销,纵向延伸专业链。先后开发了《玉石雕技法》《雕刻技艺实用教程》等7套专业实训教材。江苏省六合中专努力做到“教室工厂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

民族文化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实用性很强,因此各校都在专业教学中加大这方面的渗透力度。比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教学融理论、实践为一体,将原来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艺术实践,逐步拓展为创新型综合艺术实践和为社会服务型艺术实践三者并举的教学实践体系。常州武进中专则经常举办全市性的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工艺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常州大麻糕品尝会,使其更贴近现实、贴近市民,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还有一大难点是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方面宜兴丁蜀中专的探索值得借鉴。学校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促进紫砂制品多元化的个性创作,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课程与教学,是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到现代的班级授课制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块成了许多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短板,拿不出像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谈不上实现项目课程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等先进教育理念。当然,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问题是,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往往湮灭在时间长河中,并没能被很好地继承。当课程与教学处于一种相对“真空”中的时候,专业的薄弱与萎缩就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产学(教)研合作

当古老的民族文化遇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时候,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教)研合作成为其有效传承的创新途径。在这一方面,我省诸多职业学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教学。比如六合中专建设了集教学、实训、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雨花石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包括画室、泥塑室两个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实训室,切割及打磨室两个可进行实际雕刻技能训练的雨花石雕刻实训室,两个可进行产品图样设计的平面设计及三维设计实训室,以及工艺美术师蔡春华、蔡康麟的雨花石雕刻工艺工作室。丁蜀中专的紫砂陶实训基地也由起初单一的制壶实训扩展到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功用,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项目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校企产学(教)研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培养了市场,营造了难能可贵的社会氛围。比如东台中专与东台天艺发绣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发绣产品研发中心,实行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学生作品按件计酬。在发绣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学校和合作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创新发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题材内容,如以“丝语心语,真情永恒”为主题,相继推出了“心香一瓣宗教绣、永结同心情侣夫妻绣、手足情深同窗毕业绣、福如东海长寿感恩绣”等发绣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常州艺术高职校与常州华夏工艺美术博览园、常州市锡剧团、常州市歌舞剧院等对口单位合作,参与项目开发,进行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常州社区大学的资源,通过艺术进社区、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作品展览、演出和专题讲座,扩大非遗项目在地方的影响力。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安排学生定期参加无锡市锡剧院、江阴市锡剧团、宜兴市锡剧团、大丰市锡剧团、锡山区锡剧团、张家港市锡剧团等剧院的排练、演出,以提高、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和表演机会。六合中专与南京杨记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模式培养,进行雨花石来料加工的项目经营,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以生产项目带动师生实训;还成为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玉石研发基地,校企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取得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丁蜀中专依托紫砂陶实训基地创办了宜兴市丁职陶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七合一”功能,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技术开发,由机电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协作开发的新瓦斯窑、新电窑等一系列陶瓷行业专用设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利用该基地还成立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陶艺培训中心,为省市中小学培训陶艺教师。盐城高师淮剧专业常年组织师生带着精心排练的大戏、折子戏到军营、农村、煤矿、工厂进行实习演出,参与各项政治接待、重大纪念、庆祝性演出等社会服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又为社会各界送去了精神食粮,受到普遍欢迎。

四、“进口”和“出口”

一个职教专业只有“进口旺”“出口畅”,才能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民族文化专业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此类专业的特殊性,“出口”决定了“进口”,“进口”决定了某个专业乃至某类民族文化技能的生死存亡。在调研中不乏很有传承价值的专业(方向)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甚至面临撤并的情况。因而各校都在培养生源方面花力气、下功夫。

第一招是经济刺激。那些行政支持型的民族文化专业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时一般会配套经济资助。比如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最初生源非常匮乏,学校承诺免除学费与生活费后才招到足够的学生。东台中专给予报考发绣专业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将获得每人每年政府助学金1500元。江苏省戏剧学校争取政府专项经费,2006年起免费向全国招生,开办“小京班”,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和培养,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办班模式被纳入江苏省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并在本校的丹剧、海门山歌剧班中得以延续。

第二招是广开门路,利用社团活动、社会培训、社区宣传等方式扩大潜在生源。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组建与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对应的四个学生社团,将外专业对非遗有一定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集聚起来,以培训的方式开展普及活动,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兴趣的非遗爱好学生。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每年都吸引一大批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职工等来校培训,为其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拓展空间。

第三招是打通出口。一方面积极开拓升学进修的通道。比如丁蜀中专开辟四条路径: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让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二是学校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教育,在中职课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专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提升;三是开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四是自2012年起,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创业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比如东台中专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基地――“丝语”发绣坊,主动与婚纱影楼、妇幼保健机构、民政单位等接洽合作,推广学生的发绣作品。东海中专鼓励水晶专业师生参加各类展评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各类工艺品博览会上获78项金、银、铜奖;专业就业率达100%,毕业学生有的成为水晶企业管理人才,有的在营销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五、文化建设

对于民族文化专业来说,文化建设有着别样的意义:从促进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志趣,培养专业情感。就像六合中专设置了雨花石石料标本、作品图片的展示橱窗;常州艺术高职校在校园环境布置中随处可见非遗元素,定期开办留青竹刻、乱针绣作品展览,举办江南丝竹和锡剧的专场演出等。这种类型的文化建设虽还停留在本专业层面,但已经有了扩大民族文化影响的努力和实践。如果从总结民族文化历史经验和保存优秀成果结晶的角度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工作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这个历史使命,完成或接近这种超越:

宜兴丁蜀中专倡导“以陶载文,以技传人”,每年举办一次师生作品公开汇展,校内建立了“五朵金花”陈列馆,宜兴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等各类师生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和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艺术馆,收藏了吴教授所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

江苏省武进中专将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生成、发展历史及历史代表性传人情况;建立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用DVD形式详细记录常州大麻糕制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探究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发展轨迹和在国内名点名小吃文化圈内的影响及价值;继续组织、举办好常州大麻糕文化活动,将收集的有关常州大麻糕的传说故事、奇闻逸事等编辑成书。

专业发展的“前途漫漫”

在对我省职校开设的民族文化专业建设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观察梳理后,自然要关注到它们当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接续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一个全新渠道。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必须要在“一盘棋”的全局统一部署和行政资源的有效调配下才能进行。民族文化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这两个因素的不到位、不匹配、不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专业的发展问题一是在资源层面,二是在实践层面。资源层面集中在资金和师资两个焦点,而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在喊“缺少师资”“专业教师缺行断档”“没有编制难以进人”“师资青黄不接”,既牵涉行业人士也关系普通专业教师,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短板;除了部分有行政直接资助的职校,大多数民族文化专业感到经费困难,“先进设备需要投入”“办学投入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还存在多头办班的现象,比如淮海戏、淮剧、锡剧等戏曲类专业都有不止一家职校在办,无疑加剧了师资、生源的紧张,且不易形成办学的比较优势和相对特色。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未进入政府顶层设计的视野,还处在一种相对无序、随意性较大、还未真正认知到其传承价值的生存格局中;二、利用职业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民族文化类职业教育要和其他保护手段一起,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同气连枝,互相呼应,才能真正实现其效用,而这是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全局部署和有机调控的。

民族文化专业实践层面的问题其实是前述现象在教学、办学上的终端反映:一是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专业标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提档升级,比如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等;二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够,在传统经验的总结、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缺少相应的物质(经验)积累、生存环境、发展土壤。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对淮海戏专业的发展列举了几条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借鉴意义,兹列如下:

1.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协调机制或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比如实施“淮海戏进校园”工程,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淮海戏加入到学校音乐课、赏析课中,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学生艺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拓宽淮海戏传承和发展的途径,维护淮海戏生存土壤,扩大淮海戏的受众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淮海戏赏析专刊专栏;通过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电视广播、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戏曲大赛、发行唱片等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淮海戏、接受淮海戏、喜欢淮海戏。

2.政府要在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从不同渠道争取支持,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民间资助,尽可能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淮海戏的行动中来。

3.抢救性搜集传统剧目、现当代剧目的乐谱以及音频、影像资料,加快建立淮海戏资料数据库,这些是研究淮海戏的基础,更是淮海戏的文化精华所在。

4.构建良好的研究氛围,由淮海戏名家、艺术研究者、淮海戏专业人员、淮海戏爱好者建立淮海戏研究团队,开展淮海戏专项课题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务戏曲表演和教育实践。发挥艺术类学校的优势,专业的艺术背景和教育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推进淮海戏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

5.要对淮海戏人才培养进行人才结构状况分析,淮海戏的主要人才是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四类,这就要求建设好戏曲人才在岗培训和深造制度。

篇2

关键词:民间艺术;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民间艺术是艺术界中的奇葩,扎根于民间,淳朴率真。在传承中演化、发展,不拘一格,大气之中包容睿智,细微之处体现智慧,是不可多得的群众智慧结晶,历经时间的磨砺更显得璀璨夺目。多年以来,在民间艺人的手中释放独特魅力,随着民族文化的世界化发展,在传承中不断吸收融合,更加丰富多姿。

我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民间艺术领域也是独树一帜。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等,多年前就已经享誉海内外,深受民众的喜爱。近些年来,这些民间艺术飞速发展,从原来作坊化生产发展到博物馆、艺术研究所的整理、发展进程,同时又有公司、企业的运行,为繁荣我省文化、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有一批民间艺术正在进入到挖掘、整理、保护的阶段,如唐山皮影、玉田泥塑等在文艺界学者的帮助下,整理研究、挖掘保护工作也初见成效。在理论研究中分析民间艺术的发展,探讨研究规律、挖掘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在提升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也有技术性的研究,从古法到今法、工具到材料,细致详实地传递民间艺术的创造技巧,焕发民间艺术的青春。

一、民间艺术的特点与现状

民间艺术有深厚的地域性基础,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也造就了一方人的智慧。地域性是民间艺术的基础,但也成为了民间艺术发展的障碍。尤其在文化、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文化融合都在一步步地冲击着民间艺术,使得民间艺术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

民间艺术中也有很多成功的发展模式,比如曲阳石雕,在原有石狮子的基础上,进军更开阔的石雕领域,人物、静物、圆雕、浮雕等无所不雕,并已形成规模,每年都有大量的订单,远销海内外,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更有众多雕塑家的参与,使得曲阳俨然成为雕塑界的大工厂。但曲阳石雕的审美、风格与创造力在企业的订单中体现不多,可喜的是有一些老师傅、深造归来的青年艺术家,在努力地保持曲阳石雕的艺术风格,发展曲阳石雕的艺术魅力,一些研究工作室也有进一步打造曲阳石雕的信心与实力。

在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冲击下,民间艺术陷入到变与不变的尴尬之境。民间艺术之所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与赞誉,一方面来源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另一方面来源于其浓郁的民间特色。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认识改变很多,对民间艺术的基础产生很大的冲击。民间艺术如果不能同步发展的话,就可能像文物一样被放在博物馆而失去生命力。变是一定要变的,可是历史积累下来的技艺与特色浑然一体,变又谈何容易。这主要与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有很大关系,老一辈的民间艺术是靠师傅带徒弟来传承的,受众有限。比如唐山皮影制作很复杂,从选皮、加工、上浆、雕刻、上色有很多道工序,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要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精细活儿必须精细刀法,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要求刀法准、快、稳。制作完成需使用很长时间,往往十几个戏班的影人出自几个人之手,在目前运行的模式下,需求量越来越少,会做皮影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二、民间艺术的发展机遇

民间艺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生活节奏变快了,单纯的保护是不能让民间艺术重焕青春的,必须要培育民间艺术的市场,培养适应现代艺术市场需求的新时代民间艺术家。这就涉及到培养人才的问题,民间艺术也要借鉴高等艺术教育的模式来发展。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普及阶段,其中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教育部明确对高职高专教育提出要求,以理论的“必须、够用”为原则,打造动手能力强,有实训基础、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这在教育界是一种导向,各院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教学改革,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实训体系等各个方面调整教育思路。这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把民间艺术带进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可以提高民间艺术的感召力,大力培养民间艺术人才,又能进一步挖掘民间艺术潜力,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三、民间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间艺术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在全国是有一定实践基础的,只是缺少体系性、规范性,不能完整地融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完全可以把民间艺术融入其中。有针对性地整合民间艺术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业教育环节中,形成民间艺术与专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建立民间艺术教育的培养体系。

把民间艺术与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借鉴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与平台,通过民间艺术人才培养来培育、发展民间艺术市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入手:

第一个层次:把民间艺术带进高等艺术教育课程中。目前有些院校把部分民间艺术引进了课堂教学,有的以讲座、实训的形式出现在教学的环节中,也有脱胎于传统的技术性培养。如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美术系的教学中就开设过扎染、蜡染、剪纸、木刻、泥塑、陶艺等以民间艺术为基础的课程,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还是对技术性的培训,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有院校把唐山皮影的艺人请到校园内传授皮影的制作、鉴赏知识。从教育的角度上看,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对其今后的创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方向性的培养了民间艺术的群众基础,美术类的大学生在民间艺术的接受能力、创造能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大范围的课程教学必然会提高民间艺术的感召力,培养潜在的创造人才,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选择的机会。

以河北的民间艺术为基础,聘请民间艺人进入大学课堂,传授民间艺术的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扩大民间艺术的影响范围,定期组织学生到相关民间艺术基地进行实训,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创业的基础能力。这是一个集宣传、培养、创造于一体的操作环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民间艺术的活力。

第二个层次:艺术之所以有生存的能力,就是由于艺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创造性。京剧就是结合徽调、汉调、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而来的。当代的民间艺术就不能相互借鉴而发展出新的艺术形式吗?当然有这种可能,而这种发展需要很多艺术家的参与才能完美地实现。河北的民间艺术在目前的运行状态上,很难有深入交流、学习、影响、演化的机会,这就需要有一个平台来进行推动。高等艺术教育的平台就是一个最可行的基础,我省美术类大学生大多数来自河北,对河北的民间艺术有一定的感情基础,部分学生就是从热爱民间艺术而走上美术学习的路子的。如果在教育中进行必要的引导,把民间艺术融合进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就会有一个深入交流、互相影响的机会,为民间艺术的再发展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民间艺术可以相互借鉴,通过历史的纵向与当代的横向借鉴、学习,结合科技手段的发展,通过高等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来探讨创新性,积累改革经验。把职业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在当代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第三个层次:民间艺术是艺术大家庭的一部分,艺术教育本身就要求学生能够借鉴各种艺术门类的元素与审美,民间艺术中的形式感、材质特点、审美风格等均可以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互动元素。比如剪纸、年画、皮影等艺术中的形象、线条、色彩、内容等,可以给平面设计类的学生提供丰富的设计灵感、提升设计理念;也可以为绘画、动画等专业提供形式感、发展自我风格;曲阳石雕对于雕塑类的学生来讲,也是开拓眼界、思维的巨典。

目前的艺术教育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专业基础单薄,涉及相关领域较少,眼界不宽、思维不开阔,或是过早追求个人风格而影响整体素质的提升。在美术类的教育中考生大多数是文化成绩不理想而走上美术学习之路,当然也有部分是出于对美术的热爱。在高考培训的过程中,以素描、速写、色彩升学考试要求来培养也是正常的,但基本没有接触、学习其他艺术门类的机会,入学后只能画素描、色彩,甚至“照猫画虎”式的学习都困难,创作、设计更是无从谈起。在课程体系中大多以相关的岗位要求进行设置,除必须的理论、技术外很少有其他艺术内容的冲击,主要靠学生自主去积累自身的综合艺术素质。

如果民间艺术在这一环境下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可以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民间艺术领域较多,范围广,可以选择的内容丰富,可以为各个美术专业提供丰富的营养,打开一扇艺术领域的窗户,看到更远的风景。其次,民间艺术的技术性丰富,既有群众掌握的基础技巧,也有专业艺人独特的技艺,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专业、领域提供技术支持。再次,民间艺术的创造思维灵活,既有格式化的形式内容,也有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如剪纸艺术的创作形式、手段就非常丰富,相对而言皮影的创作格式化要求较多,二者的形式感要求都比较高。可以启发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取材于生活提高创造、设计能力,同时,民间艺术可以在各个专业领域开花结果,也是对民间艺术发展的一种推动。

民间艺术能在历史中形成、发展而积淀至今,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很多民间艺术由于失去特定的文化环境而失去了生命力,能够保存至今的民间艺术除了政策的扶持、保护外,也说明还有存在的文化基础。这个基础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也赋予民间艺术进一步发展的历史使命。把民间艺术的培养与高等艺术教育相结合,充分体现教育的目的性,也可以来适应民间艺术文化基础的变化,在更广阔的文化环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孙建君著.中国民间美术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著.中国民间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3]沈珉著.中国传统皮影.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