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源再生产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资源短缺是我国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世界上80%以上的可开采金属矿产资源已变成各类产品和废物,每年生产的产品有70%进入废旧物资行列。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0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由此可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缓解资源短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次,积极推进资源再生产业既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又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资源再生也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巨大潜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资源再生产业打造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平台,是资源再生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成为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当务之急。
一、国际产业动态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瑞士每年回收废罐头盒1.2万吨,废电池的回收率为64%;德国每年回收包装材料599万吨,废物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达到400亿欧元。
1、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资源再生问题,政府不但在政策上对资源再生给予正确引导,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在财政上也给予直接支持。
2、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业化政策和配套产业布局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产业化政策及相应的产业布局调整。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化手段,构建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
3、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保障是健全的法律规范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善,已经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同时辅以必要的量化措施,可操作性非常强。
二、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的实践
根据大量的资料分析与总结,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以下5个体系构成 。
1、制造商一体化体系
制造商控制公司内部市场,收集大量的可用材料,减轻制造商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其也是废弃物转运体系、处理―加工商体系、零售―批发商体系和临时性体系的买方。
2、废弃物转运体系
通过和政府合作,优先获得规模、稳定的物资来源,保证持续获取大量稳定的可回收利用废弃物,为制造商一体化体系和处理―加工商体系提供货源。
3、处理―加工商体系
拥有专业的处理、加工、运输设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解、加工,使之达到工业标准的要求,这个体系同时也是废弃物转运商、零售―批发商以及临时性体系的买主。
4、零售―批发商体系
该体系是“强制押金”法规的产物,其职能是完成分销任务,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把“产品”带给渠道成员后换回押金。
5、临时性体系
临时性的垃圾回收组织不定期地收集可回收利用物资,卖给永久性的渠道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具有间断性,是消费者和买方的中介。
从这个产业模式可以看出,各个体系是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与最终市场的物资需求联结起来的纽带,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与调节。这些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该体系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还取决于再生物资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即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化的有效渠道。
事实上,资源再生过程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渠道体系,上述体系从对再生资源进行初步收集、分解和分类开始,到与工业企业进行市场交易并为工业企业重新利用,其本质就是市场体系的运作,其运转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具备回收物资的高效处理技术;有可利用的物资或产品存在;有产品收购商和制造商;有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再生体系,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资源需求的层面考虑目标市场的性质、分销物资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要求、渠道成员作用及整个企业的赢利能力。
三、中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比较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受到极大的重视。
1、我国再生体系的构成
当前,我国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重要环节组成。回收网络:由社区回收点和街道回收站组成,负责回收居民交售的可再生资源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网络(区域性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接收街道回收站及工厂、企事业单位回收的再生资源,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整理、加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便资源利用企业进场采购。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以一定规模和加工能力的企业作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终端,利用高新技术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产业群,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化。
2、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存在的不足
上述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的实践在我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大型废旧物资配送交易中心和省级再生资源加工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约束矛盾。但是,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
(1)缺乏健全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框架。但比较西方国家,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甚完善,还缺乏必要的操作层面的制度、办法,致使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混乱。
(2)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资源流失严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比例。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再生资源流失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3)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我国资源再生行业技术普遍落后,大多数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艺流程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
(4)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一,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个相对具体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产业化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布局。直接影响资源再生企业的规模化,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发挥行业整合优势,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第二,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的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税收政策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企业鱼龙混杂、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甚至为争夺资源或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难以扩张,行业技术进展缓慢。第三,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难以顺利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调整经营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都缺乏必要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1100亿美元,日本35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源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资源,为其构筑一条高效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示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市场化发展道路。
首先,要着重开展对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比较优势,找到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建设、社会观念和技术角度确定适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其次,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配套产业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式,分析其产业辐射与带动能力,确立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为决策提供数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持。
最后,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依照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布局、运行模式、产业技术、成本效益、产业链条、配套设施等方面入手,研究市场化手段和方法,提出市场化对策,明确提出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参考文献】
[1] Lindhqvlst,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Cleaner Production [D].Lund University,Sweden,PhD,Dissertation,2000.
[2] 王干: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6(7).
篇2
关键词: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中图法分类号: F―0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770(2009)02-060-04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
一、旧全球化时代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及其历史局限性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此消彼长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人类社会产业分类模式的演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新兴传统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力量博弈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也正是这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产业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产业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此消彼长、力量博弈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新兴产业从诞生到淘汰或进一步更新,以及对其他产业与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
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以及产业重心沿着一、二、三次产业向前演进的理论,对于分析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比较适用,但是,随着现代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划分方法的缺陷和局限日益暴露出来,已不能正确地反映现代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已不能准确地体现新全球化时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总之,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在生态经济意义上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日益突显,要使经济运行建立在一个稳定和持续的基础上,就必须使经济运行与环境资源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包括对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调整与变革。
二、构建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新全球化的时代要求
我们有必要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原因、规律及其机制作出探讨,同时也希望能够指明产业发展、产业创新、主导产业的更替、产业革命等一系列趋势。此时此刻,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新科技革命、知识革命与生态文明理念为基础的新全球化时代,新型的、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分类模式建构迟滞与传统的、不适应先进生产力、社会分工发展需求的产业模式之间形成空缺,迫切要求我们建构一种新型的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在结构和特点上与旧全球化时代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从而构成了人类社会产业发展新的历史地平线。高新知识技术、资本及其所属要素(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跨国界流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依存、互动的知识技术、资本整体。发达国家为了满足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欲望,驱使知识技术、资本奔走于全球各个角落,它们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发展中国家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与挑战,都与这一新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有关。那么,新旧全球化时代的本性结构和特点,差异何在?1 产业经济基础差异:从工业化走向后工业化,信息技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整个全球化的存在基础发生本质变革。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20世纪下半叶,旧全球化时代产业经济基础主要是机器――电力大工业,产业轴心是工业文明。而人类现阶段所处的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革命为基础,产业轴心是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2 全球化结构构成内涵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是一种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相融合,资本与劳动相叠加,城市乡村二元发展的结构模式。新全球化时代则是一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知识经济与资本经济相叠加,生态环境与城市、乡村相协调的新型结构模式。3 全球化统治或治理方式的差异:旧全球化时代主要依靠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和武力输出,以国家强权和殖民主义同盟来实现对全球的实力控制。新全球化时代尽管有美国的实力型霸权政治存在,但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才掠夺或信息科技、政治文化及互联网、大众传媒手段从而造成信息鸿沟、科技鸿沟。全球角逐已从实体层次向知识信息为代表的智能层次转变。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使先进文化、优秀人力资源成为各国各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全球化时代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笔者在借鉴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生态智能型产业体系的构建,不只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注重从内涵上予以创新,因为只有内涵的创新,才能带给整个产业体系框架革命性的变革。
(一)人类社会产业的三大层次
产业是一个反映人与环境资源关系的范畴,深刻地映射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与性质,表征着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能力,依据这一缘由,笔者把人类社会产业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环境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人类从环境资源中索取的物质流(人的物质产品)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生产物质流的过程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环境资源是手段,人类是目的。农业、工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物质流以及主要由物质流产生的能量流,共同从环境资源顺向流入人类社会。
第二层次,人类为人类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以物质流为基础形成信息流(人的精神产品)占主导地位,信息流在这一层次中具有累积效应。人类是手段,人类也是目的。这一层次,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和经济活动主体――人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在消费物质流过程中向环境排放自己的废弃物。第三产业以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第三层次,人类为环境资源服务的产业层次
在这一层次,信息流带动物质流、能量流逆向返回环境占主导地位。这一层次,主要解决环境资源的再生能力与净化能力,人类与环境资源如何协同进化问题。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及废弃资源再生产业都隶属于这一层次。
设定三个产业层次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平衡,物质流、能量流从环境中顺向流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又产生信息流,最终在信息流的引导下,逆向返还环境,人类社会与环境资源达到一种协同进化,达到一种物质、能量的平衡。
(二)新兴产业之内涵意蕴的界定
1.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主要是进行保护、恢复、再生、更新、增殖和积累环境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集群。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是基础性的产业。也就是说,没有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其他物质生产部门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服务业,它联接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是自然与社会建立桥梁的产业。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以维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投入物质产品和人力资源以恢复与改善环境资源状况或提高其质量,旨在增加环境资源存量,开辟新的资源利用途径,以及增加环境承载力,从而实现人类对环境资源的索取的权利与对环境资源的反哺义务的平衡,提高资源基础功能。
2.废弃资源再生产业
废弃资源再生产业主要包括:一、社会废弃物再资源化,专门进行废弃物搜集工作,然后经过处理,重新供给企业进行再生产。二、社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专门处理废弃物使之无害化,它是将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使之变成可以继续利用的再生资源,或将废弃物变成对环境无害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墒处理产业。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的作用对象是社会废弃物,与自然资源相比,废弃物是高墒物质,我们要通过产业途径使之重新低墒化。社会废弃物是不灭的物质,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弃物再资源化是必须,也是可能的7。
3.高新知识技术产业
在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产业经济活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生产力的根本转向――从工业生产力向信息生产力转变;经济活动的中心已由物质生产向高新知识技术生产转变,高新知识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生产中的首要因素,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对经济活动起着主导作用。高新知识技术产业是以高新知识技术(信息流)生产、加工、运输为主的产业;主要是由信息流带动物质流的产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产品价值的构成,知识和技术所占的比重远大于原材料、能源与劳动力成本的总和;随着高新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我国企业如果不向发达国家购买知识产权、知识专利,不需几年,所生产的产品就会遭到市场的淘汰,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残酷性,这也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把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发展的紧迫性。
(三)新兴产业在生态智能型产业非类模式中的层级界定
1.强调一种生态学原理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物质流的循环方式。资源提供者(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生产者(农业、工业);消费者(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分解者(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四维一体,以后资源不是由自然环境直接提供,而是由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提供并且负责开发、培育、保护环境资源,是自然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人”。以前自然环境就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以后,自然环境不再是资源的直接提供者,而是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资源提供是有代价的,而不是过去那样无偿使用、滥采滥用。按照环境资源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物质流动的方向,在经济系统的物质入口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在出口端进一步加强废弃资源再生产业12。如果说正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环境资源保护努力是具有节流意义的减物质化,那么逆向的废弃资源再生和环境资源修复过程则是具有开源意义的减物质化。
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和废弃资源再生产业组成了一条环形的产业链条,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发现、保护和再生环境资源,为第一、第二次产业活动提供生产对象。第一次产业即广义农业,获取环境资源从而为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存必需品;第二次产业即广义工业,加工取自于环境资源的初级产品,提供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次级产品;第三次产业即广义服务业,连接人类产业的各个环节,连接生产与消费,促使利用环境资源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最终得以实现。废弃资源再生产业把人类社会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处理,然后又回归自然或者作为再生资源流入人类社会。增加环境资源培育维护产业与废弃资源再生产业后的产业链条既完整和全面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先后层次,又能够体现经济系统与环境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过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协同进化。
2.强调一种融合、创新的层级界定,这是一种信息流的循环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为其他五个产业提供知识、技术支持,一种无形的融合,这就是产业智能化。传统三次产业分类模式主要是针对工业化发展而设计的,这种产业分类模式普遍遵循所谓同质性原则,即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生产,诸多产品与诸多产业处于一一对应的关系中。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一种新型产业发展形态,相对于传统工业时代产业分类普遍遵守同质性原则而言,我们要以信息化、知识化共同营造的新全球化时代为基础,充分反映信息融合基础上产业融合这一新特点。产业融合不仅是技术融合,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新方式。高新知识技术产业主要脱胎于第三次产业,但其创新活跃,对其他所有产业都具有大幅度的辐射作用。新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生产力的飞跃,体现了人类社会产业活动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活动中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式日趋多样的现状。高新知识技术产业绝大多数目前正处于形成时期,某种程度上对传统产业寄生性大于独立性。随着经济与知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与改造,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其自身活动方式范围和技术水平也相应提高,所以,高新知识技术产业具有融合性。
(四)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的性质特征
1.可持续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是因为其自身存在的生态学规律,具有环境成本内生化及全过程控制污染,以低成本投入、低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和高经济效益的运作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在演进过程中,按照符合生态系统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使不同类型的产业部门建立起经济资源利用和再利用的有机循环模式,尽可能地消除生产与消费环节对环境的破坏,达到产业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共同可持续发展和谐统一的目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以及经济体系内容之间形成的正反馈机制,降低了经济活动的外部性,提高了产业的技术关联水平,增加了产业结构体系内的系统关联层次13。
2.绿色循环性
相对于传统产业分类模式而言,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更加注重控制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资源的使用应具有高效率,而且以利用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资源为主,它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产出与投入要素相关的产业行业和企业间形成生态或产业链条,以保证在上一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作为下一生产过程的投入原料来加以利用。在产业经济体系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表现出绿色循环的特征。
3.效益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可以给国家和企业带来效益,否则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是难以实现的。由于现在的国家和企业都在不断地追求经济效益,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现阶段抛弃效益去追求环境保护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经济与环境资源的理论来看,向生态型产业转化与效益的提高是不矛盾的,相反地,是相辅相成的。利用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来发展经济,可以加快技术发展速度,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效益增加了,也就有了更多的资金、技术进行维护环境资源的技术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样也提高了。
4.普适性
生态智能型产业分类模式适用于每一个国家,具有普适性。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智能化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这一发展不仅使三次产业向智能化目标演进,而且与环境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而环境资源保护是超越国界的,不是单独一个国家就能完全实现的,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而言,产业生态化、智能化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虽然每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具有其特殊性,产业生态化、智能化的过程阶段也不同,但是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达到国民经济各行业对环境友好,使得人类与环境资源和谐发展、协同进化14。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杨艳琳. 资源经济发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薛晓源. 生态文明研究前沿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 2007.
4.张象枢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阎兆万. 产业与环境[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屈超. 信息经济对产业划分的影响[J].山东财经学院学报. 1996.
7.马云泽. 世界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及启示[J].桂海丛论. 2004.12.
8.郎涛 杨滢. 第四产业的内涵及经济增长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12.
9.韩凌. 李书舒.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4.
10.袁增伟.毕军.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系统解析框架[J].生态学报 2007.08.
11.汪涛.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分类理论――立体产业分类理论 [J].学术交流 2000.11.
12. 魏杰.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J].经济经纬 2006.02.
13.周振华. 新产业分类:内容产业、位置产业与物质产业 [J].上海经济研究 2003.04.
14.孔令丞. 李悦.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财经问题研究 2003.09.
15.何继善戴卫明. 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5.01.
篇3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深刻剖析了资本再生产的一般规律,指出了再生产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在分析资本再生产的过程中,马克思详细分析了各部类以及不同的价值形式在在生产过程中的演进,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指导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理解市场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建立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只存在两大经济部门――生产生产资料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部门的基础上,社会总产品通过对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来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行为对两大部类的增长是存在影响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直接投资政策对第一部类进行强制性的积累,即让社会积累大于资本家的积累,从而加快第一部类的增长速度。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不是万能,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比例、效率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怎样确定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政府应该调控,也必须通过政府来调控。同时政府应该看到社会再生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实现的功能,看到市场自身的运行的规律,通过调节结构上或者总量的多少,来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二、有助于正确理解通货膨胀。
马克思的在生产理论中说,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然后运用这些资本去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正因为如此,改革开放初期至今,资金问题仍是全国各地区及各部门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在发挥作用。完成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还需要货币资本的大量集中,并运用于购买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这才会使货币成为再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说“在信用制度下,所有这些可能的资本,由于它们积累在银行等等的手中,而成为了可供支配的资本、可贷资本、货币资本,而且不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能动的,生利的东西。”因此大力发展银行,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进一步扩大规模,推动再生产。
三、有助于理解我国出现的民工荒。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出现了明显的民工荒现象,这是由于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了积累的部分,同时也相应的增加了积累中的可变资本部分,因此对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加大;同时,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东西不均衡,人口分布也不均衡,而且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这又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增加的可变资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由于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且人口增长减缓,这又减少了我国劳动力的供给。
面对这一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做了这样的阐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所需要的前提是,既定产品的各种要素已经有了不同的组合,或不同的职能规定,因此这改变的不是简单再生产的各种既定要素的数量,而是它们的质的规定,并且这种改变是以后随着发生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物质前提。”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产品中各种要素的组合,通过技术的改进和原有员工的培训,来减少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合理各种要素的投入。
四、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篇4
关键词:因素替换分析 现代商贸业 经济质量
我国经济的发展正不断从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并逐步从“以市场为中心”的理念向“以生产为中心”的理念发展。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体制改革,促使现代商贸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现代商贸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不断增强(陈玲,2010)。而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究竟如何、如何衡量现代商贸业中的经济质量等问题便成为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明显提高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建立评价体系对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进行评价?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纵观国内研究发现,对我国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且大都以定性研究为主,通过定量方法研究的文献极为罕见(马强文、任保平,2011)。为弥补这一缺口,本文试图站在我国现代商贸业的角度,采用一定的定量手段,实证研究我国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评价问题,并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商贸业的区域特性,为理论界进一步研究和国家、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商贸业经济质量的理论分析
从商贸业的生产发展来看,商贸经济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由外延扩张再生产逐步转变为内涵扩张再生产的过程(徐乔梅等,2013)。该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外延扩张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企业劳动力投入与资金要素投入呈同步增长,即它是一种基于人均占有资产与人均商业技术设备等不变的单纯的企业运营能力和规模的扩张。资本密集型的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资金总额的增长高于拉动力投入的增长,即人均资金额提高,劳动密集型不断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体现技术水平的各类技术、设施等投入的增长高于资金总额增长,即技术型投资占比出现提升,资本密集型不断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形式:特点是商贸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得到提升,即资金、技术等投入实现了“1+1>2”。
实际上,以上四种形式不是独立表现的,而表现为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但可以根据不同形式贡献的程度来判断这种形式在商贸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从而确定当前商贸业主要出于何种发展阶段。当商贸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内涵式扩张为主导时,我们便认为商贸经济运行的质量是良好的。由于内涵式扩张是一个不断挖掘生产潜力的动态过程,而其潜力不可能在短期内被无限挖掘,因此达到一定程度后,这种扩张过程将转化为其他形式以积聚潜力。而当商贸经济出现第一种或第二种特征时,我们需考察技术扩大再生产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回升态势,以便做出更加客观地评价。
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的评价模型
本文综合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经验,采用因素替换分析方法构建商贸业经济质量的评价模型。由于商贸经济可能存在四种形式,因此有必要通过因素替换分析对四种形式划分结论。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基底,可构建差分形式的商贸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具体如下(Robert M. Solow,1957):
Y=Yer+Yci+Ysi+Ycr (1)
Y=L×(A/L)×(F/A)+Y/F (2)
其中,Y表示商贸经济增长额,Yer表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ci表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si表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cr表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对商贸经济的贡献。Y表示商贸经济产出水平,L表示商贸业劳动力投入量,A表示商贸业资本投入量,F表示商贸业技术性资产投入量。并且Y=Y1-Y0,其中,Y1为当期商贸业产出水平,Y0为上一期商贸业产出水平。
(一)外延扩大再生产形式
根据因素替换分析理论,并以式(2)为基础构建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3)
式(3)表达了仅劳动要素增长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外延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4)
式(4)则反映了资产总额随劳动力要素投入增长而同步增长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二)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形式
根据因素替换分析理论,并以式(2)为基础构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5)
式(5)表达了仅当人均资产总额增长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6)
式(6)则反映了当资产总额增长水平高于劳动力要素投入增长水平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三)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形式
以式(2)为基础构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7)
式(7)表达了仅当技术型固定资产份额变动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该式也可以写为:
(8)
式(8)则反映了当技术型固定资产增长水平高于总资产的增长水平时,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
(四)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形式
以式(2)为基础构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商贸经济贡献模型:
(9)
式(9)表达了仅当(技术性)固定资产产出率变动时商贸经济的变化程度,即反映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行为对商贸经济的贡献程度。也可以写为:
(10)
式(10)反映了商贸经济增长水平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时获得商贸经济的进一步增长程度,它是商贸经济增长的剩余部分,而这部分贡献就是商贸业不断创新带来的溢出效应,即实现了“1+1>2”。对式(1)两边同除以Y0,可得到衡量商贸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模型如下:
Y / Y0 =Yer / Y0+Yci / Y0 +Ysi / Y0 +Ycr / Y0 (11)
对式(1)两边同除以上一期商贸经济水平ΔY,可得到衡量商贸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的模型如下:
1=Yer /Y +Yci /Y +Ysi /Y +Ycr /Y (12)
在式(12)等号右边,每一项分别代表了对应的扩大再生产形式对商贸经济的贡献份额。
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前面涉及的变量中,商贸经济水平采用商贸业利润总额表示(由于商贸业以销售购买为主,因此采用商贸业利润总额表示经济水平,而不用商贸业增加值),商贸业劳动力投入采用商贸业年末从业人员数表示,资产总额采用商贸业资产总额表示,技术性变量采用商贸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资产比重表示。反映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变量为(技术性)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率,因此采用固定资产利润率作为其变量。
考虑到现代商贸业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仅考虑现代商贸业主要部分,即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选取2004-2011年我国及30个省区的数据为样本,变量所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部分数据通过各地区统计年鉴补全。
(二)全国层面分析
根据式(3)-(12),得到全国层面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根据表1结果可知,我国现代商贸业质量历年评价结果纵向差异较大,也说明我国现代商贸经济发展表现为逐步增长趋势。但是,对比数据可知,现代商贸业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较强,经济波动较大,尤其表现为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现代商贸业基本从以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不断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共同主导,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呈现下降趋势。由于现代商贸业自身属性决定了它对技术的依赖并不大,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贡献份额一直表现为负值,但负向程度总体趋小。在这短时期内,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贡献份额有提高趋势,外延式、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有渐趋主导的态势。
(三)区域层面分析
根据我国商贸经济及整体经济的区域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方法参见《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根据相关模型,得到各区域的评价结果(见表2)。
观察纵向变化趋势可知,各区域历年的评价结果都存在较大差异,且波动性较大,表明各区域现代商贸业运行质量并不稳定。但值得庆幸的是,三大区域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均有不断提升之势,一定程度上表明各区域现代商贸业的质量有不断提升的潜力。
纵观趋势可知,东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稳中有进,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不断提高的发展路径;中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为主,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稳中有进,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温和回升的发展路径;西部地区现代商贸业走出了一条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波形回落、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迅速提升的发展路径。
通过横向对比可知,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相对中西部地区优势下降,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现已超越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负向贡献缓和回落,但回落幅度不及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2009年技术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甚至达到正值。但是,东部地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2011年已超过资本密集型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
结论
本文采用因素替换分析方法,对我国及区域现代商贸业的经济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现代商贸经济发展表现为逐步增长趋势,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有渐趋主导的态势;而不同区域现代商贸业发展各自存在特征,不同区域都有符合自身的现代商贸业发展路径;东部地区现代商贸业经济质量相对最好,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贡献份额一直较高。
参考文献:
1.陈玲.现代商贸业的产业先导作用及创新发展路径[J].城市问题,2010(10)
2.马强文,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能力的综合测度:1978-2008[J].财贸研究,2011(2)
篇5
一、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剩余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创建了完整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学说,确立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宏观经济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宏观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平衡和宏观经济调控等内容,蕴含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思想
马克思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考察,抽象化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资本主义的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组成;在实物形态上,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不同经济用途的产品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也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前提和基础,是宏观经济顺畅运行的根本和关键。只有当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和物质构成在保持一定比例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才能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即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才能顺畅,社会资源才能实现合理配置。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不仅研究了生产需求即投资需求,也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再生产的前提下,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的总价值,等于年价值产品,即等于社会劳动在当年生产的全部价值。其所以如此,因为在简单再生产中,这全部价值将被消费掉。在社会再生产即社会总需求中不能忽视消费需求。总的来说,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端研究了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是一种增长理论,蕴含结构优化的思想。在扩大的社会再生产中,马克思明确指出积累的源泉来自于剩余价值,并且必须转化为一定的可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追加的可变资本,才有可能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在社会范围内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增加即经济增长。马克思还论证了,在相同的价值总量下,两大部类中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者之间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实现扩大再生产。换句话说,通过要素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能够实现经济总量增长。
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
1936年,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在该书中,凯恩斯抛弃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将经济系统行为视为一个整体,包括总收入、总利润、总产出、总投资和总储蓄等,对其进行了宏观经济总量分析。在政策上,凯恩斯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就必须抛弃放任自流的传统政策,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由于凯恩斯在经济理论、分析方法和经济政策三个方面对西方传统经济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因此,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分析宏观经济平衡的重心放在需求上,政府干预经济的重心在于需求管理。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实质性内容。凯恩斯认为,一国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即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有效需求在内容上包括对消费品的需求和对投资品的需求,在数量上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由于这三大规律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达不到充分就业的程度,失业必然出现。因此,只有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扩大投资需求,提高资本边际效率,降低利息率,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经济衰退,实现充分就业。
在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上,凯恩斯提出二者必然相等的观点。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创立了收入、储蓄和投资的简单模型。他认为收入=产出的价格=消费+投资,而储蓄=收入-消费。因此,储蓄=投资。这一模型的理论寓意在于为宏观经济总量平衡提供了一种公式分析。但是,在现实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实现:(1) 国民收入必须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2) 储蓄能够全部转化为投资;(3) 无论是投资支出,还是消费支出都能得到实物保证。显然,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凯恩斯的总量平衡模型存在不足。
三、马克思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比较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与凯恩斯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分析范式和逻辑起点的分野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以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生产和流通中存在的社会关系为线索,以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统一利润率的古典一般均衡分析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具有微观基础的逻辑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论证了资本积累与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客观关系,指出了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失衡,即发生经济危机进行强制平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商品经济,也适用于较为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
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以有效需求为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建构了政府干预的理论框架。但由于缺乏正确的价值分析和分配理论,始终没有构建好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从而出现了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区分、对立与割裂。这也成为国外反对和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强力武器。例如,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传统凯恩斯主义难以给出合理解释,也没有提出有效治理方案。以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趁机进行了一场凯恩斯革命的逆转,凯恩斯主义由此进入低谷。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构造的不同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均衡分析之外,马克思更多地强调动态分析。马克思关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描述。简单再生产只能维持总量不变的社会总产品生产,扩大再生产则可以增加社会总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他还指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通过对c、v和m的重新配置,进行结构优化,也可以进行扩大再生产。这就为经济增长理论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优化结构,也可以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更多的强调横截面的静态分析和静态比较分析,缺乏长期的动态分析。
在内容构造上,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更为系统完整。以宏观平衡为例,马克思的这一理论不仅包括价值平衡,也包括实物平衡;不仅包括总量平衡,也包括结构平衡。凯恩斯在《通论》中关于储蓄与投资相等的宏观平衡理论,只是在价格形式上分析总量的平衡,而忽视了实物的平衡。在实际经济过程中,总供给是否等于总需求,不仅取决于等号两端用货币计算的价格总额是否相等,还取决于等号两端的商品在实物形式上是否符合对方需要。如果在实物形式上不符合,单纯的价值平衡也难以达到经济总量的平衡。凯恩斯的宏观平衡理论也缺乏结构平衡分析。如果投资结构比例失调,产业结构违背合理化发展,即使投资在总量上等于储蓄,也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真正平衡。
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这对于当前我国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具有重大理论指导意义。
(一)宏观经济运行要注重消费需求管理
马克思的宏观经济理论既研究了生产需求也研究了消费需求,强调了消费需求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性。从现实生活来看,消费需求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商品(抑或劳务)价值总量的实现程度,关系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出发点,也是生产的目的。实践证明,如果不根据消费需求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就会造成积压,最终影响生产的发展。通过消费满足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能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则会引起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是努力方向,且消费第一,投资第二,出口第三。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消费。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物质文化消费的质量、品味和层次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立足于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宏观经济运行必须注重需求侧管理。在消费需求领域,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在投资需求领域,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在出口需求领域,实施优进优出战略,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
(二)宏观经济平衡要重视供给侧改革
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强调,生产生产着消费: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因而,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达到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就必须重视供给侧管理。从实践来看,一国的生产供给能力,不仅可以用来衡量该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还可以作为平衡宏观经济运行的物质保障,反映出该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篇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融汇一个国家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文化产业以其产业范围广、可塑性大、适应性强、环境污染小、关联度高等特点,被认为是 21 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中国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国,继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之后,2001 年文化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五”规划,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点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其列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措施,2007 年十七大报告中八次提到文化产业,2011 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提出了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整体部署。
一、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促进文化产业发本文由收集整理展过程中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财政政策是促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因为财政政策是国家文化产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武器。
(一)财政是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物质基础
公益性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于享有这种文化成果和接受这种文化认同的群体来说,具有经济学所称的显著的外部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等公共品特性。公益性的文化事业无偿或低收费地为公众服务,具有全民性和健康文化价值的导向性,其存在和发展不以盈利为目的,这部分文化产品和服务便具有了公共性,应当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为满足这些文化公共品的公共需要,就必须通过财政筹集必要的资金和制定公共文化建设的财税收扶持政策,这成为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当仁不让的职责。财政收入便成为政府履行这一职责的物质基础。
(二)财政是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制度保障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之一,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把文化权益纳入人权范畴,提出人人有权通过国家的努力和国际合作,实现自己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是个人尊严和人格自由发展中不可剥夺的一部分。《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利,建立起设施比较齐全、产品比较丰富、服务质量较高、机制比较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鲜明地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全面部署。 现阶段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也有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而运用财政收入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促进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实现,也是政府提供良好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所在。
(三)财政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财政既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落实产业政策的一种基本工具。财政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投资人的利益和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影响着产业的供求关系,引导着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的配置。 对于文化中的产业部分;财政支出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的资产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投产的财政资金充裕,文化产业就会有长足发展,更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财政是提升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调控器。财政政策以能够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税收政策通过实行出口退税、进口关税等一系列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政策而对本国弱小产业进行保护,同时实施税收扶持政策而加快本国弱小产业的成长壮大,降低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为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赢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最终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外运用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当今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朝阳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有的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高比重,可以说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兴起中的“黄金产业”。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文化产业视为一种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包括税收政策以期抢占制高点,不仅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
(一)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加拿大为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努力扩大和占领文化市场。在连年削减联邦预算的情况下,却不断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如为支持电影业发展,投资2亿加元,建立了一个故事片生产和发行基金; 对投资电影业的加国公司实行一定程度的减免税政策等。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都拨出几十亿法郎用于兴建图书馆、博物馆、剧场等文化设施。这些资金先由政府拨给文化部,再由文化部分配给各施工项目。近几年,法国兴建了一批大型文化工程,如巴士底歌剧院、新国家图书馆、大卢浮宫扩建工程等。这些工程耗资巨大,施工时间长。如新国家图书馆工程建设资金为80亿法郎,1989年开工,1996年建成,工期为7年,每年均需十几亿法郎的投资。1999年,文化部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为35.43亿法郎。因此,文化设施的建设是法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韩国近来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与得益于大量巨额资金的投入。近年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文化产业预算由1998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03 年的1878亿元,文化事业占总预算的比例由3.5%增长到约17.9%。
(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1.实施“培植创造型文化产业和刺激艺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世界各国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税收优惠政策使投资者能够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与风险而提高投资效益,由此而产生一种示范效应,使全社会更多的资金在税收优惠的诱导下源源不断地流向文化产业,而随着税源的日益丰裕,政府将会在文化产业税基的稳步拓展和扩张之中获得更多的税收收入。世界范围内有关培植创造型文化产业和刺激艺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措施,其方法和策略固然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对于艺术家的税收激励措施,无论艺术家居住在何地,其作品销售所得享有所得税税收豁免。二是基于地域类税收激励措施,在指定的“艺术区”内生活或工作的艺术家就其作品销售所得免征所得税。三是基于产业类税收激励措施,指定的“创造型”产业(如电影,电视和录音制品等),根据国家规定就其生产数额和发生的相关费用享受税收抵免。
2.对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采取差异很大的税率标准。在文化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上,世界各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采取差异很大的税率标准,把政策寓于税收之中。这种有差别的税收政策较好地发挥了调控文化产业发展的杠杆作用。如英国对书籍报刊实行零增值税,将其作为和食品、儿童用品并列的不多的免增值税的商品之一。 如果本国公司向其他征收增值税的国家进口图书,所支付的税金可向有关部门索回,书籍报刊还享有免征进口税的优惠。在法国,所有的经济企业都要交18.6%的增值税,而文化企业仅交7%的增值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还严格地把城市文化产业和城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区分开来,并采取不同的文化经济政策。 美国的大学出版社不以盈利为目标,主要出版校刊、教材和学术著作,选题的取舍首先要看学术水平和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效益。英国政府给予一些大学出版社以慈善机构地位,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他们的经营全部是免税的。一些国家对城市中的公共广播、电视及非赢利性的文化团体也免征赋税。
3.实施差别税率是各国政府运用税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普遍做法。例如,美国对不同出版单位、不同出版物实行不同的税率以调节出版资源配置、引导出版业向符合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联邦政府对营利性出版单位并没有特殊优惠政策,完全根据其利润多少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在15%-34%之间;有些州政府对营利性出版单位征收不高于12%的企业所得税。联邦政府对出版物不征收商品销售税,但本文由收集整理有些州对出版物征收销售税,税率一般在 3%-7.5%之间。对非营利性出版机构,联邦政府则不仅不征税,还给予某些资助。美国对出口图书的增值税和营业税先征后退,对进口图书也免征进口税。此外,美国实行出版物邮寄费用优惠政策,书刊邮寄费用比其他邮品优惠30%。又如,瑞典增值税对不同情况分设三级税率:25%、12%和6%。其中对从事创作活动的人出售自己的创作产品和进口的艺术作品、收藏品适用12%的税率;而对其他文化产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适用6%的税率,这些商品和劳务包括:面向公众发行的报纸以及类似的广播等文化传播业(通常报纸每周至少要出一期),音乐会、马戏表演、戏剧、芭蕾舞、歌剧等文化活动,图书馆、博物馆提供的劳务和按照版权法的规定授予或颁布文学艺术方面的权利。
三、借鉴国外财税收政策经验发展我国文化产业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综合运用行政、财政、金融、税收、土地等多种手段和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此,在借鉴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财政政策。
(一)加强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的作用不仅表现在通过政府财政拨款对文化产业进行直接投资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与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制定有关的文化投资法规、章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并通过监督实施,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文化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文化产业投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引导投资方向,调整投资结构。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大力推进,许多地区都遇到了文化投资的短期效益和长远回报的矛盾,遇到了政府的公共投资和企业的商业投资如何衔接配套,以及如何分担投资的风险和分享投资效益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统筹兼顾,采取必要的投资倾斜政策,促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投资结构。
3.合股参与,共同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与文化企业等投资主体合股参与共同进行投资,不但为企业等投资主体分摊了风险,同时也在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压力。
4.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无论是对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对外商来说,投资环境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一大问题。改善投资环境实际是改善播种与收获的联系。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政府就必须不断地改善投资环境。投资环境的改善既是政府一项长期的任务与工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根据文化再生产的规律和四个环节的特点,实施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制度安排和税收政策措施。与物质再生产各环节有所不同,文化再生产可分为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四个环节。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国家税收制度设计和税收政策的调整要结合文化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设计,基本想法是文化创作是文化作品的源头活水,应当本着激励创作、保护原创的精神给予全部免税的优惠照顾;文化生产是对文化作品的复制加工,为丰富文化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感染力应当赋予最优惠的税收照顾;文化传播是从文化作品到文化商品的交换和转化,为加强传播体系建设、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应当实施适当照顾的税收政策;文化消费重在提供个性化、分众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应当实施合理引导的税收政策。
2.在文化行业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率先扩大到文化产业。 对文化企业购买技术设备、知识产权的进项税额实行增值税抵扣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同时,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可设置较低税率。文化服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应税服务范围主要包括文化创意服务,包括设计服务、商标著作权转让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为保持现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应根据文化产业的具体性质和作用,实行减免税政策。继续执行对文化企业多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
篇7
关键词:人口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1.我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现状及特点
1.1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供给充裕
“六普”数据显示,盐田区常住人口为20.94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五普”)相比,10年间增加5.70万人,增长了37.4%,平均每年增加5704人,年均增长3.2%。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33万人,占总人口的11.1%,15-64岁人口为18.19万人,占总人口的86.9%,65岁及以上人口为0.42万人,占总人口的2.0%。十年来各年龄组的人口数量都呈现增长态势。与“五普”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迅猛,增长了152.4%,0-14岁组人口增长了98.2%,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十年来增加了30.9%,年均增长2.7%(详见下表)。
1.2人口年龄结构呈“两头窄中间宽”的纺锤状格局,表明我区人口年龄结构仍然享有“人口红利期”优势
从我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2)可以看出,2010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典型的“两头窄中间宽”的纺锤状格局,常住人口红利水平(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达86.9%,虽然较“五普”时期红利水平下降了4.3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丰富人口红利水平之上。劳动年龄人口中,17—48岁人口最为密集,为16.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8.0%,比“五普”增加3.18万人,增长24.2%,表明我区劳动人口以青壮年居多,劳动力供给较充裕。0-14岁的少年儿童及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很低、负担较轻,说明盐田区人口年龄结构仍然享有“人口红利期”优势。
1.3社会总抚养比低,劳动负担较轻
全区常住人口中,总抚养比(社会总抚养比=(0-14岁人口数+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为15.1%,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5.4个百分点,即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抚养15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0人多抚养了5.4个人。我区的总抚养比高于全市13.23的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其中,少儿抚养比12.8%,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4.3个百分百,高于全市1.6个百分点;老年抚养比2.3%,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1.1个百分百,略高于全市0.3个百分比。总抚养比低是反映“人口红利”的重要指标,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我区总抚养比较十年前略增,但远远低于国际标准50%(“人口红利”期总抚养比)的分界点,仍处于低抚养比的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期,这样的人口年龄结构不仅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负担较轻,还意味着较高的储蓄率和较强的社会需求,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非常有利,我区正处于“人口红利”的丰厚回报期。
1.4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提升,但与全市相比仍有差距
从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来看,十年来我区人口受教育水平有显著提高。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的占常住人口的15.7%,比“五普”提高9.4个百分点;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9.0%,比“五普”提高0.7个百分点;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8.7%,较“五普”下降11.4个百分点,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0.8%,较“五普”微升0.4个百分点;文盲人口占0.66%,较“五普”下降0.53个百分点。按每万常住人口计算,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增长达1.5倍,受中等教育的人口增长了2.3%,受初等教育的人口比重下降22.8%,文盲人口减少近三成。但与全市相比,我区人口素质的提高相对偏慢,呈现出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口比重相对较低,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口比重偏高的状况,表明我区人口素质还应进一步提高,才能兑现更多的“人口红利”。
2.“人口红利”成因及对我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2.1外来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入,形成了丰富的人口流迁红利,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再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六普”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0月,我区常住外来人口17.65万人,占我区常住人口比重达84.28%,其中有92.6%为劳动适龄人口,而大部份的外来劳动年龄人口年龄集中在20-39岁,这部分人口占外来人口比重将近60%,其中20-24岁人口所占比重最高,占18.3%,这说明盐田区的外来人口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为主,特别是以青壮年人口为主。而常住户籍人口中15-64岁年龄人口各年龄段分布相对平均,大部份劳动年龄人口集中在25-49岁,占常住户籍人口的51.3%, 25-49岁中的这五个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均在10%上下。可见年轻化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是全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重要原因。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流入,形成了丰富的人口流迁红利,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再生产提供了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2.2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消费市场提供了旺盛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区消费市场快速发展
劳动年龄人口的不断增加、平均工资水平不断升高,给我区带来了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是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的终点——消费环节中的一个要素,对社会再生产的结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扩大再生产的方向和规模都有重要的影响,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导致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为消费的升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65亿元,消费规模是2000年的2.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1万元,人均消费水平是2000年1.7倍。
2.3“人口红利”效应驱动全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又促使“人口红利”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我区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旅游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也发生了调整和优化。从“五普”和“六普”数据看出,十年前盐田区有60.36%的劳动力就业于第二产业,十年后有60.22%的劳动力就业于第三产业,就业于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口已降至39.59%,仅有0.19%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十年来,盐田区产业人口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二产业人口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人口则不断上升。全区从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由2000年的1.03∶60.36∶38.61调整为2010年的0.19∶39.59∶60.22。在“人口红利”效应驱动下,我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济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998年到2012年本区生产总值呈现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由1998年的31.8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358.03亿元,14年间增长了10.2倍,年均增长18.9%。其中第三产业是增长最快的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19.8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82.05亿元,14年间增长了13.2倍,年均增长20.9%;第二产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11.93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75.92亿元,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14.1%。高速的经济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同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不断优化调整的产业结构又促使“人口红利”得到了充分利用。
3.利用“人口红利”助推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内地人才需求日益增多,加上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不断加大,人力资源需求缺口将明显扩大,我区丰厚“人口红利”回报期将逐渐消失。为更好地把握目前存在的机遇,充分认识“人口红利”消失对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为我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充足人力资源保障,提出建议如下:
3.1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吸收人才延续“人口红利”回报期
我区劳动年龄人口高比重结构,主要是由外来人口流入带来的,要稳定这种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机制,吸引、留住更多人才。一是简化积分入户办理手续,加快我区非户籍常住人口置换,引进更多人才及优秀技能型劳务工落户盐田;二是在做好人才工作“走出去,引进来”同时,还要“筑巢引凤”,加大我区政策、环境推介力度;三是联手国内、国际名校,创办物流、旅游等专科类高等院校,形成高校人才集聚效应;四是全面实施人才保障制度,出台我区人才住房、医疗保险以及子女入学等一系列实施细则。
3.2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红利
要充分发挥“人口红利”丰厚回报期的效用,最大限度的将劳动年龄人口投入到实体经济中,力争实现劳动力升级与经济转型匹配,促使我区经济步入良性增长轨道。一是重视现有人力资源的利用,制订适合我区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的劳务用工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匹配;二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旅游经济和网络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及总部经济,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劳动年龄人口来我区就业;三是进一步健全劳动力市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信息化建设,同时继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全面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
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体系
Abstract:Withtheconcernabout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questions,ecologicaleconomyhascomeintopeople’svision.Ecologicaleconomyismankind’sintrospectionoftherelationofeconomicgrowthandecologicalenvironment,ecologicaleconomythinksthatalleconomicactivitiesandalllivingbeingshaverelationsofrelyingontotheearthecosystem,subsystemexistenceandeconomic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dependonthebalanceofthebigsystemoftheecology.Ecologicaleconomy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linktoeachotherclosely,ecologicaleconomyistheimportantwayofrealiz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Establishmentandimplementationoftheeconomicstrategyoftheecology,willdependonthesetting-upofthecorrespondingeconomicpolicysystemmainly,thispolicysystemshouldincludeindustrialpolicy,regionalpolicy,investmentandfinancialpolicy,etc.mainly.
Keyword:Ecological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nomicpolicysystem
近些年来,环境与资源问题受到全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来自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经济与地球自然系统冲突的迹象,正变得越来越明显,在我们的身边,充斥了森林缩小,土壤侵蚀,沙漠扩大,气温升高,破坏性风暴增多,冰川融化,物种消失的新闻报道,这些趋势,标志着经济与地球生态系统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从人类生产活动的技术特性和生态环境本身的承载能力来说,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生产的要素和条件,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符合人类生活需要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已经短缺,拥有这样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追求幸福的目标之一,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特征。从生活的角度看它是目标,从生产的角度看,它已经变成生产要素和条件,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又是生产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对被过度使用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
伴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生态经济也受到人们更多的重视。生态经济从最广泛的视角看待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它重视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从中理解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生态经济所关心的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系列最紧迫的问题,如可持续性、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和财富的分配等。生态经济的视角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形成。通常,生态学研究只处理自然系统本身的问题,很少涉及人文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而经济学则关注如何有效的配置资源,如何把目标变成政策,对资源本身的有限性及增长的极限则较少关注。生态经济则透过经济学和生态学的交叉视角,从新的视点看待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反思,生态经济认为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一切经济活动和所有生物都对地球生态系统有着依赖关系,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存在依赖于生态大系统的平衡和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生态供给与经济需求的矛盾等,以此来探索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发展方式。具体来说,生态经济包含以下内容,(一)人类对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这三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中都应包括相应的经济需要和生态需要;(二)要科学合理地组织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三)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实现生态经济平衡;(四)实现高效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的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手段,使资源配置过程中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目标协调发展。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念和模式,可持续发展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种维度相互联系成的系统整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能破坏后人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群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其它国家(或其它地区、其他人)的利益。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生态经济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判断出发,维持不变或增加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存量是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代人持续发展的能力。生态经济提供了这样的视角,它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存,经济需求与生态供给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的生态制约。生态经济强调要通过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既包括目前人们对各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又包括人们对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的生态需要;既包括当代人的需求满足,又要顾及后代人持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既包括一个区域、一群人的需求满足,又要包括其他区域、其他群体的需要和发展。生态经济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涉及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和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微观的生态技术层面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包括资源的生态创新、产品的生态创新和工艺的生态创新,其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小,如何最有效的节约资源。实现微观层面的生态经济目标,有赖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这种创新主要由资源稀缺性、资源比较优势和环境承载力的变化诱发出来。通过市场为企业及时的提供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将企业的利润目标与生态经济的创新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市场的完善程度,所以发挥市场信号的作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诱导生态经济创新的重要基础。宏观的经济政策层面就是建立一种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政策体系,促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其实质是生态学思想向经济政策全面整体意义上的渗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层面的组织过程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经济政策。生态经济战略的确立与实施,将主要依赖于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
政府的经济政策体系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要通过对经济行为的激励与约束和对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来实现生态经济的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目标的统一。一个有效的发展生态经济的政策体系涉及到产业组织、区域发展、投资体制等重要方面。与此对应,政府的生态经济政策体系主要应包括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与金融政策等等。
产业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发展或限制产业的目标以及保障实现这些目标的各项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政策的产生基于人们对价格机制缺陷的认识,即价格在一些经济领域是“失灵”的。单纯的价格机制并不能保证对一些意义重大的非市场资源(如环境、公用设施)的配置。这就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应的产业政策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加以干预。具体来说,实现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政策包括确定和有意识地调节不同产业的消长来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核心是将各个产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的重要参考,鼓励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的发展,同时限制能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等。产业组织政策则是要鼓励企业通过有效组织和规模的限制实现规模经营,以节约的方式利用资源,限制一些达不到规模要求,资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的发展。
区域政策。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政策密切相连,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因此,将生产力布局与区域人口、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联系在一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在生态经济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区域政策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确定合理的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政策,在对一个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正确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该区域资源开发与利用方向。如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鼓励有关林草产业的发展;在缺水的西北部地区,则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发展而鼓励耗水少的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保持较好的地区,则鼓励旅游经济的发展。二是区域协作发展政策,按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落后地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及工业污染等进行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共同发展。
投资与金融政策。生态经济需要政府制定适当的投资与金融政策,优化投资结构,保证生态环境投资与经济建设投资协调发展。对于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大领域或项目,应首先得到资金的支持。对于有着大量的公共效益,市场机制调节失灵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工程,政府应成为投资的主体。而随着市场经济中政府投资范围的日趋缩小,利率政策和信贷的优先发放序列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变得更为突出。商业化银行对效益的重视降低了其对环境效益的关注。适当的金融政策就变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杠杆的使用和信贷的优先发放使资金倾斜到有益于资源持续、环境保护的项目上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和建立国家环保基金等来集聚更多的资金,支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抉择——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综合分析及对策研究》,吴人坚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2]《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王干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区域可持续发展》,王黎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篇9
涞源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14个,辐射带动农民6万余人,流转土地约0.33万hm2。涞源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类涉农企业87家,其中拥有市级龙头企业10家,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较好的解决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的问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2涞源县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2.1主导产业规模效益未形成,产业化程度低
截止2012年涞源县农业产业化率仅为35.2%,全县在保定区域特色农产品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各农业产业发展是有面积无规模,有特色无品牌,如谷子、马铃薯种植面积虽达0.47万多hm2,但集中连片种植3.33hm2以上的都很少,大部分还是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很难形成规模,规模效益不明显。
2.2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近两年,涞源县成立的各类达400多家,但大部分很多专业合作社注册以后,只为了享受国家对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政策,带动作用更无从说起,仅有的昌虹、谷润、振冀、甘霖等加工企业由于流动资金和人才缺乏、业务活动单一和服务领域狭窄,造成合作社发展规模较小,举步维艰,示范带动作用较弱。
2.3龙头企业资金流动少,贷款融资困难
目前县级龙头企业只有10家,且大部分龙头企业只是发展初加工,一般规模不大,流动资金较少。而农产品生产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农业生产风险相对较大,回报率低。因此,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影响到了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进程[1]。
3涞源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3.1做大做强四大农业产业片区,形成规模效益
实现规模效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涞源县按照“育龙头、建基地、强特色、出品牌”要求,做大做强四大农业产业片区和六大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形成“县有龙头带动、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从而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规模经营,形成集约化生产格局,克服分散经营、个体竞争的弊端,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2扩大合作社规模,强化服务功能
经验表明,以合作社为主要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一体化经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应大力支持合作社吸纳更多社员,扩大地域规模,延长产业链。同时,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鼓励合作社进行联合与同业兼并,适时的扩大规模,引导其向综合性、跨行业发展。
篇10
20世纪90年代,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全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增产,总体供过于求,引发粮价下跌,农民增收迟缓,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对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全面分析的基础上,1998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并提出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依托市场和区域优势,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实现了农业发展任务从提供食物和原料、保障产品供求平稳向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为主的转变,推动了效益农业的大发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江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江苏省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一个农业大省。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以来较长一个时期内,向国家提供多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曾经是作为全省的一个重要任务,虽然对全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其农业经济结构始终处于传统阶段,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江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
农业结构调整以来,全省以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优质、高效、安全、外向型、产业化、规模化为方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外向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都市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发挥区域优势,确立和发展16个主导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商品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带动农民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推进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妥善安排农民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实效。据统计,至2007年底,江苏农业总产值中种养业产值比已由1998年60•1∶39•9调整到2007年54•6∶45•4,全省调减了部分低效粮食播种面积73•07万hm2,增加高效蔬菜面积35万hm2,桑茶果6•6万hm2;目前高效农田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达26•2%,其中设施蔬菜、果树、茶叶、蚕桑的高效作物比重分别达51•2%、41•1%、77•4%、64•5%;优质粮与专用粮达80%,无公害认定面积达291•3万hm2,占耕地比重的62%(2006);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达21•6%,生猪、肉禽、蛋禽和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45%、69%、66%和75%;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所带动的农户占全省农户数的35•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3376•8元提高到2007年6561•3元,增加幅度达94•3%。
从总体上看,农业结构调整带来了一系列变化。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许多方面尚未调整到位,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农业区域结构雷同现象仍较突出,区域主导产业规模小,特色品牌和名牌农产品数量少、比重低;农业市场主体弱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相互脱节、分割的状况尚未明显改变,龙头企业对结构调整的带动功能还不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低;市场信息不灵;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局面并未有根本改变。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将仍然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艰巨任务。
2区域分工的意义与必要性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也是人类与自然界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因而具有特定的地域资源约束性。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在此基础上实行农业内部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农业区域分工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构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社会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传统小生产方式,从而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其区域化专业分工非常明确。美国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专业化,这种格局保持至今,形成了著名的生产带,如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等。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通畅的水陆运输网的建立,更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而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也有力地推动了附近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农业生产在地域上专业化,农民按照批发商的订购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商根据批发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交由批发市场组织销售,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法国的农业专业化包括3个类型: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在区域专业化方面,按照自然条件、历史习惯和技术水平的划分,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形成专业化的商品产区。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则是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并分别将农场各个生产环节交由各个专业化企业承担。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是区域专业化的进一步细化分工。专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使法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城市中等工资水平。从整体水平看,江苏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生产区域格局基本建立,但农产品生产区域规模小而分散;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初步形成,但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低;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发展不平衡且程度不高。因此,多年来,江苏农业“盆景”很多,各市县都有,做得很精致,也很有水平,但总体规模较小,名气不大。在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在发挥区域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调控和扶持,提高农产品生产区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促进区域优势产业扩大规模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3区域分工的原则
农业地域分工与专业化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专业分工,又应坚持生态适宜性原则、农业多功能性原则、比较利益原则等进行合理的地域布局与分工。
3•1生态适宜性原则江苏省是南北气候交织地带,省内分布有平原、丘陵、江河湖海、城郊等不同类型生态区域。早在20世纪60、70年代,依据地域分异规律,江苏划分6个一级农区、45个二级农区,实际上也是较早的生态分区。运用这一农业综合区划成果,奠定了江苏区域农业40a来的基本发展格局,至今仍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布局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载体,其形成和发展通常带有较强的不同生态区域特点。通过对不同生态区和资源环境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潜力评价,构建不同生态区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对发展不同生态区和全省现代高效农业都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3•2农业多功能性原则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促进人们生活和消费的多元化,直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和农业多功能化的发展,使农业从食品保障向农产品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与文化传承等领域扩展。按功能分区原理进行规划已是各发达国家近年来在国土空间开发的成功经验,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通过国土空间开发,建立国土配置、地区发展、人的居住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中建立生态区、农业区、旅游休闲区等,限制开发区域在生态和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也应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昭示今后较长时期内国家将按照功能分区原理规划产业布局。
3•3比较利益原则在一区域内,往往多个产业均宜发展,但资源有限,不宜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则应从比较利益角度出发,按照成本最低、效益最大法则,选择区域内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而在不同区域则根据不同资源禀赋条件发展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通过建立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集聚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集中。
3•4规模化、特色化与关联性原则区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选好优势主导产业,并以优势主导产业为基础进行布局。优势主导产业的确立,不仅是指现有规模与特色,也包括潜在的规模与特色,以及发展与优势主导产业相配套的关联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产业链延伸效应,从而有利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产业化经营模式,创出一批国内驰名、国外有一定影响的名牌产品,从而将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4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探讨
“十五”期间,江苏按照区域分工原则,制定了《江苏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作为全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该项规划提出了全省优先发展的16个优势农产品及其区域分布(即16个主导产业)。经这些年来发展,大部分产品(产业)优势得到加强,规模有所扩大,但也有些产品(产业)优势和规模未见明显变化。从全省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角度,依据“资源条件好、环境质量佳、市场区位优、产业基础强、加工潜力大、具有生产比较优势”的基本要求,进行适当再调整是必要的。
一是产品(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应该有必要的层次。江苏的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其一定的特点,有些产品对气候和地理条件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确立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宜可分为省级、市县级。省级确立的产品(产业)应是对全省具有重要关联的、引导全省产业发展的产品(产业),市县级确立的产品应是对本市县具有重要关联的、引导市县产业发展的产品(产业)。
二是全省16个产品(产业)似显过于分散,集成度不强。为进一步加强集聚优势,确立8个左右产品(产业)更适宜。如茶叶生态适宜区域是丘陵山区,在江苏发展这么多年,仅2、3万hm2,将其列为省级产业,引导全省产业发展意义不大,更适宜确立为市县级产业,当然,不列为省级产业,不等于省部门不支持、不投入,这是两个概念。
三是省级确立的优势产品(产业),应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江苏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仅几分地,农民依靠土地致富是困难的。只有发展农产品后续加工,农民依靠加工增值,才能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拓宽就业渠道,有效提高农民收入。产业链延伸越长,加工增值就越大,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就越有利。确立优势产品(产业)的区域布局和区域分工,应同时进行农产品后加工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测算,将其作为重要指标加以考虑。
四是应适当重视农村休闲观光业发展。农村休闲观光业不是农产品生产,但它与农产品生产密切相联。作为农村服务业,它的发展将很好地发挥农业休闲与文化传承功能,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区域发展,拥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有利于加速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先进观念、文化、信息的传递。江苏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需要人们发掘。将休闲观光业作为农村新兴产业,在深化结构调整中予以适当重视,有其必要。
5对策建议
5•1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这次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按照适应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带动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2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分行业、分品种、分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认真研究国内外市场、细分市场,制定市场应对策略,在这一基础上,研究制定分行业、分品种、分区域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通过规划引导,明确方向和重点,防止盲目发展、产品积压找市场,力求避免结构趋同、资源浪费的问题。
- 上一篇: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建议
- 下一篇: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资源教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