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它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通过各种传感设备(如RFID、WFN、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技术)来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信息交互,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物联网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 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的重点研究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各级部门也相继出台物联网发展相关战略规划。各地高校积极申办物联网相关专业,全国物联网相关机构也积极开展物联网研讨交流会议,国家教育部成立了物联网及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全国各地物联网研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目前,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从应用层面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在公众业务领域以及平安家居、电力安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环保等诸多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将超过百亿元甚至达到千亿元。
2 黑龙江省适合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与就业岗位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支持与物联网通信功能紧密相关的制造、运营等产业,着力培育物联网服务业,重点支持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流通业、交通、电力、环保、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在传感器、核心芯片、传感节点、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传感器网关及信息通信网、信息服务、智能控制等各领域打造一批品牌企业。黑龙江省将针对智能农业、乳业、煤矿、林业、石油等龙江优势领域规划引导示范应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物联网、森林防火应用物联网、乳品安全应用物联网等,以此为试点,探索应用领域不断向广度扩展的途径,以此为牵动,促进相应制造业的跟进发展。争取五年内,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物联网工程师,初步满足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化发展需求,力争五年内,在智能城市、智能生活、智能产业、智能环境监控、智能暖气供热等试点示范领域内实施示范应用工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战略的关键首先在于农业的信息化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智能农业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现代农业十二五当中的缺口1000万人以上。充分发挥黑龙江作为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大省和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的农业优势地位,发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打造龙江优质优价的绿色生态农业品牌。
发展黑龙江省物联网战略新兴产业,人才是关键,应具有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模块应用与网络技术、维护和销售、RFID相关设备的应用、操作管理和维护智能终端设备的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维护和销售、智能农业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技能职业人才。这为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3 黑龙江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设置
3.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黑龙江省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RFID 技术、嵌入式系统、无线和有线系统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简单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通信技术、传感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岗位操作能力,具有良好服务意识与职业道德的系统集成技术员,能够从事石油和煤炭安全智能环境监测、绿色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能力,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对物联网的应用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3.2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以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根据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物联网”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底层基础,包括了RFID、二维码、智能卡、传感器等等数据采集和感知技术;网络层是“物联网”互联互通关键,包括无线传感网络,WiFi自组网、远程控制、机器间通信(M2M)的移动通讯网络等通信技术;应用层是具体应用的系统集成技术,包括数据融合、数据挖掘、商业智能、GIS、工业监控、云计算平台、中间件等软件技术。依据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框架,下面列出了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初步建议,算是抛砖引玉,其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应用、CAD工程制图、物联网技术概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微机组成与接口技术。核心课程: 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线传感网络、物联网安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软件、物联网软件、标准与中间件技术、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组成。另外配合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包括RFID系统设计实践、基于Web的数据库设计实践、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实践、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与实现),在第五学期的教学周内,根据社会需要学习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开设小型物联网综合设计实践,要求学生利用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协议,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结合起来组建简单的物联网并实现相关应用,具体包括:智能物流管理系统、智能环境监测(比如温室大棚的温度湿度管理,智能家居的应用),完成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报告进行考核。
目前黑龙江从事物联网行业的专业人才极为稀缺。毕业生能够在信息、物流等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在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环境保护、智能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智能暖气供热、石油和煤炭安全、公共安全、政府工作、远程医疗等多个领域中的工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物联网方向的职业高技能型人才,加快推进物联网在东北地区的应用与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将形成自己的“职业教育特色”,走集团化、专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的办学理念,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为立足于服务市场培养新型的、复合式高技能的物联网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海滢,刘昭等.物联网应用启示录——行业分析与案例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
篇2
目前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韶关学院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自2000年9月开办以来,已招收11届学生,期间尽管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在2009级的学生之前,每个年级学生分两个教学班,一个是不分方向的生物技术专业班,另一个是大二以后的生物医药方向分流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课时数变动的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的开课顺序不尽合理,并且有些教学内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讲授;三是有些课程特别是一些选修课程的设置不是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为依据,而是以在岗的教师所能讲授的课程为依据,出现因人设课和设人情课等现象,结果造成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在减少,而与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选修课程却在增加,开设这些选修课的初衷也许是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尽量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也就是宽口径,但是如果学生连必修的专业课程都没学好,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宽口径.这样的后果只有一个: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广但很浅,许多专业课程没有学好最终导致不足以支撑新知识的获取,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吃不准生物技术专业内涵,对该专业的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不是很明确,因而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专业师资的缺乏,造成一些课程无法开设或只能凑合着开设,或因人设课———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面对这样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有些学生抱怨所学课程不知道有什么用,不知道到底该学好哪些课程,造成学生对自身专业的怀疑和对未来就业的迷惘.有的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脱节,让学生觉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内容不关联,觉得学了没有用,甚至有取消所开设的其中一些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的要求.
细分专业方向,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生物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2009级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开始之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走访与生物产业的相关企业,广泛征求行业意见,牢牢抓住企业需求,并进行充分论证,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生物产业的对接,为设置合理专业方向寻找可靠依据.首先就毕业生就业情况、专业大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考研等几个方面在省内外同类院校,特别是在粤北地区以及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的珠三角地区进行教学专题调研,通过收集以上各方面的调研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主动邀请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教学计划,以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特色性、开放性、前瞻性”的原则,建立一种面向实际、专业方向明确、集中体现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坚决删减与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相符的课程,坚决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选修课是相对必修课而言的,开设选修课程的目的,一是为了精深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二是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选修课应该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从专业方向去延伸开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的办学特色.
1确定专业方向
在确定专业方向时,应紧紧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使之与地方院校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相适应、与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所在的广东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粤北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因而,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时,应首先明确师资情况、硬件条件及周边环境,明确生物技术专业到底应该侧重于哪些专业方向,或者说先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然后参照教育部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有关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在近几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所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必须给学生以明确的专业方向感,要能体现办学的专业特色,同时要能兼顾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确定按大专业招生,分窄专业方向培养,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把生物技术专业分为生物制药、生化工程、微生物技术三个方向培养.
2面向专业方向划分课程模块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对专业课程设置中课程类别重新进行了划分,具体划分为5个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并对这5类课程模块所涵盖的课程、开课的先后顺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建立一种专业方向明确、集中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2].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所有学生都要修读的必修课程,是同类大学生的共性课程.例如,政治类、大学英语、计算机、大学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是体现专业共性的课程,一定程度上是为学习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程打基础.这类课程的设置一般依据教育部的有关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规范等相关文件,在全国的同一专业中是大体一致的,为必修课.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其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为学校教务处根据不同的一级学科给出统一的课时,在其它的专业基础课中,除生物化学是在一学年内开设课时为90学时外,其它课程的理论课均为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并另外单独开设相应的实验课程,实验课时数一般为与理论课的课时相等或接近理论课的课时三分之二.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似,也有一个共同参照,是区别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其它生物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为必修课.例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或称发酵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或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技术大实验.除生物技术大实验为108学时外,其余课程的课时分配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自主学习4学时).另外,还有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课程.专业方向课:主要面向社会就业需求、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师资条件等而开设的建立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上的集中体现本专业的特色课程,各专业方向之间有3~5门课程的差别,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在其中选择一个专业方向,是为限选课.例如,生物制药方向:生物技术制药、生物制药工艺学、生物药物药剂学、生物制品学、药物生物检测技术;生化工程方向:高级生物化学、生化工艺学、生化药物提取技术、生化技术大实验;微生物技术方向:微生物生理学、工业微生物育种学、微生物检测技术、微生物技术大实验.以上课程中的理论课程讲授一般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2学时,自主学习4学时),实验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给出54学时或72学时不等.专业任选课:是专业课的适当补充和加深,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而选择,可结合毕业论文(设计)而开设,是为任选课.例如,生物专业英语、病毒学、免疫学、食用菌栽培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检测技术、仪器分析、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科技论文写作.课时分配一般为3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0学时,自主学习6学时).5类课程的开课顺序:大一阶段主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和少数专业基础课,大二阶段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大三阶段主要以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学习为主;大四阶段主要以专业任选课为主.
3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应立足生产实际,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构建以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及专业任选课开设必要的实验课外,另外还有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创新学分、社会调查、生物野外实习、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类课程.实验课程中的实验项目的设置,除了专业基础课有一定比例的基础性实验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外,其余的课程的实验项目主要为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以加强对学生科学方法、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学校最近两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每个学生均需获得6个必修的创新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一些创新性实验,学会利用网络信息及图书馆的期刊数据库资源,查阅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自由选择实验内容,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以此培养自己的科技创新思想和能力,为今后科研奠定基础.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以及校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篇3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专业标准 知识-能力-素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65-02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从生物技术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定位角度考虑,合理、全面地设置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专业标准(包括培养使命、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对提高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适应性和促进生物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一、多角度、多层次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能力-素质问卷调查
为深刻发掘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汕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在问卷星网站(http:///report) 设计了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四套调查问卷,分别面向校友、用人单位、在校教师和在校学生,历时15天,其中发出问卷份数、回收问卷份数,以及问卷回收率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该项问卷调查从多角度(四方面的调查对象)、多层次(不同的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对象和应用对象)来发掘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有价值的建议,并总结如下。
(一)构建全面合理的生物技术专业知识结构
其一,对课堂教学而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必须重视课堂互动,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接触面;其二,对专业课教学内容设置而言,大而浅的生物专业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有必要立足本地资源,确立特色专业方向,在生物技术行业中建立一定优势和口碑;其三,对于基础性课程知识体系要进行面向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改革,使专业方向的知识体系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程度和应用能力;最后,对于实验性强的生物技术专业,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如增加实验课或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对于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
其一,多学科交叉性培养可塑造出较其他学科学生更优秀的综合处理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日后深造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二,注重当前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对新兴生物医药、生物科技行业的产品研发技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综合素质
其一,分小组完成课程作业或课外项目,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其二,提供更多关于个人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源(如学生社团活动、公益课活动等)让学生进行了解和学习;其三,组织开展拓展项目,提升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的教学改革
本专业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学习效果表达的六个层次:[1][2][3] L1记忆――对信息的回忆或识别; L2理解――理解信息材料的含义; L3应用――不同环境之间的转换; L4分析――确定组成部分及其关联程度;L5评估――价值判断; L6创造――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创新,对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专业培养标准进行了细化修订。
(一)科学基础及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三方面的基础知识,其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生物专业技术知识要求达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3应用的层次,即要求学生对理科大类基础课程和生物技术应用性专业课程达到扎实掌握的程度;而对于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则要求学生达到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4分析的层次,即对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深层次的学习和精通,能够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二)解决生物技术问题、思维与职业能力
本专业对学生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5评估和L6创新的层次为目标,做了三方面明确要求:其一,生物技术知识综合实践能力,契合校友反馈的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愿望和需求;其二,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人才需求;其三,执行与研发生物技术领域项目的能力,切实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对学生的思维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则以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L3应用和L4分析的层次为标准,培养学生具备普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非专业方面的通用性能力。
(三)个人素质与职业素质
根据对个人素质和职业素质多方面的体现和需求,培养标准制订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人文素养(L2理解),社会责任感和公共道德意识(L3应用),感恩与奉献精神(L3应用),毅力与变通(L4分析),自我了解与自我改进(L5评估),危机处理、心理承受能力(L4分析);而对于职业素质的要求则以职业道德、责任感、勇于负责(L4分析),职业规划与发展(L5评估),竞争与创业(L6创造)三方面作为标准,相对于个人素质而言职业素质要求更高、更深刻,可以此强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可适应性和社会性。
三、以生物技术专业标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改革
在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确立后,本专业围绕专业标准的要求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意义的教学改革工作,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核心课程体系,降低学分学时。建议保留10门左右的生物专业核心课程,除学校要求的必修课外,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任何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到达要求的学分(建议为130个学分)即可达到学位要求。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议取消独立的实验课,相应的,每门核心课与实验课合并为一,由一个教学小组负责,使实验课与理论课无缝连接,学时上理论部分约为2/3,实践部分为1/3。全盘考虑实验内容的设置,使其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三,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强烈建议尽早实施导师制度,让有资格的导师培养1-4名学生。导师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争取做到3-4个学生到国外留学,3-5个到港澳留学,5-8个国内深造,2-3个创业,其余的可以进入中学教书,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在大一时就要明确培养方向,争取让每个学生的梦想得以实现。
第四,与企业联合培养,构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争取建立5个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时间以6个月为宜,基地可以是企事业单位。建立定期寻访跟踪的保障制度。
第五,开展对外交换培养学生方案。在基金会的支持下,配合抽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早日实现国际交换培养学生方案,学生名额以2-3名为宜。
第六,以学生为中心,建立配套服务措施。发挥我校外教实力雄厚的优势,帮助有希望的学生通过TOEFL和GRE考试;帮助学生设计推荐信;辅导学生考研。
第七,加强双语教学,提供专业英语水平。建议在PPT中采用双语标注,讲课过程中关键专业概念可穿插使用中英文。
生物技术专业人才近些年来面临社会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的尴尬境地,加上大多数高等学校保守陈旧的教学结构,给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造成损害。本专业把好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这个核心,将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中学习效果表达的不同等级应用于生物技术专业标准的制定。以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为基础,置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长河,用宏观思路量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来说意义重大。
[ 参 考 文 献 ]
[1] 冯建平. 基于活动理论和布鲁姆教学目标的 Web 数字化教学模式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0(12): 30-33.
篇4
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建立企校联合培养新机制
近年来,先后与山东谷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在项目开发、学生实习、实训、企业职工培训及实验室共建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
二、以实践教学连续性为保障,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保证实践教学连续性是生物系与企业双方共同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之一,新方案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比例,构建了1236实践教学模式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育人标准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科技文化活动”四维育人的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考研录取率保持在45%以上,大学生科技竞赛取得了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市厅级和校级10多项的好成绩。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考生报考数连年超过计划数,新生报到率保持100%。
三、以推进企校共建为契机,不断深化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010年与山东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澳集团签订实验室联合建设协议。2011年与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实验室共建活动,该实验室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010年,由我系科研人员主持,山东中澳集团参与的“鸭血深加工项目”在德州市科技局立项。三年来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两项(2009年杨东英博士申报的“黄牛Leptin基因及其调控途径重要基因遗传特性及网络关系研究”项目、2011年曾强成博士申报的“力学刺激下心肌成纤维细胞在细胞外基质方面的响应和生物活性”项目),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星火计划”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5项,项目经费200多万元。
四、以资源共享为抓手,努力实现企校互惠双赢
近三年我系在8个实习基地安排了200多名在校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真刀实枪进行岗位历练,增强了实习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据统计,已有40多名学生在实习企业实现就业。2010年以来,山东江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文远生物科技公司先后有12名科研人员来我系“山东省大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学习和开展研究工作。
近年来,生物系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制建设。主要做法有以下两种。一是实施“访问工程师”计划,安排教师以“访问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研究,提升其工程能力。目前各工科专业有10余位青年教师在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二是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制度,聘请有企业实践背景,拥有相关领域高级工程师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校的专业课特聘教师,以加强工科专业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目前,我校聘任相关企业兼职教师达8人。
五、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满意度的调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生物系从2011年9月—2012年11月,在2007年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以生物技术专业为引领,开展了专业综合改革。设计了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生实践实习教学等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92份,初步统计结果显示:50%以上的同学认为在生物技术专业学习中,掌握一门外语和通过外语国家四级考试,以及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学术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团队意识非常重要;对于培养方案的调查中56%的同学对于目前的公共必修课26.7%;公共选修课6.35%;专业必修课40.3%;专业选修课10.8%、实践环节26.3%的比例认为合理。79%的同学对于目前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课顺序表示满意。这次调查为生物技术专业的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为下一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提供了依据。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调查问卷(学生卷)分析统计图
注:调查内容1-16分别指:
1.在本专业学习中,你认为掌握一门外语
2.你认为通过外语国家四级考试
3.你认为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的操作
4.你认为学量的生物基础知识
5.你对生物技术方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6.你对生物产业领域的有关问题(产品、技术、市场)
7.你认为毕业后在生物企业工作
8.你认为毕业后在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
9.你认为毕业后在教育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0.你认为毕业后从事服务业工作
11.你对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数据处理与数据分析
12.你认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生物技术专业继续深造
13.你认为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生物类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14.你认为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学术道德
篇5
l专业建设
1.1专业结构与布局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隶属新余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由生物教研室负责具体组织并落实各项教学工作。为配合江西省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支持新余市生物技术发展,该专业于2003年正式设立,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从最初的20人发展到最多时的72人。截至2011年7月.已有300个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专业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加快“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发展,改变传统的“小本科型”人才培养方法,积极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之路,生物教研室于2004年底在全校率先开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并分别于2007年成功申报校级课题“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高专《普通生物学》教改探索研究”;2008年成功申报江西省教育改革课题“高职高专生物类专业综合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并成功申报新余高专科研创新团队和《药用植物学》研究中心;2010年成功申报江西省教改课题“基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和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目前,该专业已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开展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
1.2培养方案
为使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市场的需求,我们在新余市、省内外开展了“生物行业从业调研”工作,涉及生物医药、食品、环保和饲料等多个领域。在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制订了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请生物行业教育专家、生物行业技术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审定。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有别于传统的“小本科”型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它更面向生产第一线。在培养规格上。突出强调了知识、能力与素质三者结合,以能力为主,突出了生物技术的知识与能力。在培养时间安排上.采用在校培养和在企业顶岗培养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2课程建设
2.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必须、够用、实用”为原则,按照生物行业标准和生物技术岗位(群)能力,合理设计、优化重组教学内容,构建了理论、实践与素质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环境下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与要求,现已对部分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如《解剖生理学》改革为《生理学》;增加了生物技术类课程,如《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化学》课程已开始探索项目式教学方式,《普通生物学》课程已开始探索创新式教学方式等。目前,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比例达60%。
2.2教材建设与选用
根据专业特点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育部推荐的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以及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采用优秀教材比例大于80%。在教材建设上,现已按理论教材、实验教材与实践教材三类开展教材建设工作,正在积极编写校本教材(主要是实践教材),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高职高专特色教材。目前我们已初步开展实践教材的编写准备工作,包括《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生物化学实验指导》、《生理学》实验手册、《遗传学》实验手册、《发酵工程》实验手册、《酶工程》实验手册、《生态学》实验手册等。此外,该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学出版社组织的生命科学类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并承担了《细胞生物学考研精解》、《基础生物化学》、《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验》等教材的编撰工作。
2.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在常用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启发思维式教学方法和开放式教学方法.并积极采用双语教学。在理论教学中,尽量启发学生的思维,对问题进行发散式思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试行开放式创新教学体制,在教师指导下,将部分实验教学时间用于课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机会。其中,《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课程由博士毕业的教师担任.采用“双语教学”授课。
3实践教学
伴随着该专业的迅猛发展,学校加大了对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尤其是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条件。能满足实验教学的正常要求,每年购买实验耗材能满足正常实验教学与服务社会的需要。
3.1实习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积极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随着该专业的发展,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以满足该专业未来教学的需要。通过实地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2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着突出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我们探索与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加大了集中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学时占总教学计划学时比例从过去的20.5%提高到3O.2%。为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我们加大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步伐,分别与新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7家单位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3.3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充分发挥生命科学的特点。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走进大自然。如带领学生在国家林科院自然保护区野外考察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到橘子园进行果树嫁接实验,去湿地公园观察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作用等。同时开展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水污染环境调查、土壤环境污染调查等设计性实验。
3.4开放实验室
针对原来实验室只有实验时才开放的问题,我们将根据实验需要将其改建成“开放式”实验室,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学生的实验热情。
4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体系,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学师资队伍,满足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4.1创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改革原有的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验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验教学;整合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创建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平台。
4.1.1教师参与实验教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紧密依托
学科带头人的力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摒弃计划性、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自主性、合作性、研究式的学习方式。促进高水平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设一些高水平的、紧跟学科前沿的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且将每个实验分为基本部分和提高部分,丰富和充实教学基地的实验项目,并鼓励学生在现有实验项目下进行大胆创新.开拓新的实验项目或课题,形成一系列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实验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进行分层次培养,既避免了传统实验教学“一刀切”的缺陷,使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又使得能力较弱的学生也不会因为完不成实验任务而气馁,更好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脚。
4.1.2开放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中心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雄厚的科研力量、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实验基地的开放创造了条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主创新潜能的舞台。中心建成后,以新余学院局域网为支撑、教务管理系统为平台.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所有基地仪器设备、开放式课题、科研人员研究方向全部在网上公布,对学生全面开放,学生可以随时登录实验平台网页,浏览和下载网络教学课件和多媒体影象资料。学生可在网上预约实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申请自己的开放式创新实验课题和指导教师。同时,提倡学生自带课题进入实验教学中心,鼓励大胆创新。学生可组成科研小组,提出科研思路,自行选题,自行确定研究内容及设计实验方法和技术路线.撰写正式格式标书,由专家审核、论证其可行性。如果方案得到专家认可,可申请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资助.遵照实验中心的管理规定,按照正式科研程序,自由地进行实验工作,并将其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汇报。写出论文,力争公开发表。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不仅可使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进行科研工作的整体体验,培养了科研团队协作精神,并在初次的研究实践中学习到了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方法和学术规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优秀者脱颖而出,对培养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1.3提供毕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目前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属于综述性的论文。没有原创性试验数据。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D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主阵地,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毕业实习基地。学生进人实验中心实习后,老师给出基本课题并启发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补充,为学生留有思考创新的余地。
4.2强化毕业专题实践.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4.2.1重视毕业实践,加强“模拟实践”环节毕业实践是学生学习深入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因此新余学院非常重视毕业实践环节。在学生毕业时间前.组织学生进行为期二周的强化训练,将大学阶段所学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串烧式”回顾与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践单位性质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践”。
4.2.2调整教学计划,提前并延长毕业实践时间我校根据实际况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调整.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提前1学期进行。一是避开学生频繁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的时段,学生可安心进行毕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二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做准备,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4.3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扎实培养创新人才。为更加有效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积极挖掘开发创新性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形成以“挑战杯”学生科技作品展为龙头,以“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体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体系,并在一系列的科技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渴望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分别于2008年新余高专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2009年新余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4.4结合科研、面向社会,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4.4.1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新余的工业城市优势,建立和完善实习基地,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在已有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拓展新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更广泛的开展野外实践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每年与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作。
篇6
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许多高校逐渐认识到协同创新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可以较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适度兼顾基础研究,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程中心一般拥有较好的研发条件、仪器设备、科研力量等,当前食品生物技术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理念还比较陌生,结合协同创新进行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和实践模式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协同创新在研究对象和方式上还不太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协同创新现在重点研究制造业或者传统服务业,而较少将工程技术中心这样的知识密集型的行业纳入研究范畴,在研究方式上,现有的协同创新研究大多是理念性的研究,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研究系统,多学科交叉研究尚未深入,因此应将协同创新的理论和创新模型、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实施策略等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协同创新培养食品生物专业人才过程中,应该创造宽松民主的自由环境,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
2协同创新中导师引领
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实践探索中,吕映辉等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上要贯彻实用的原则,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协同校外的教学体系,实行“三导师制”,即学校实习老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就业与素质教育指导教师,要求实习指导老师要对产品的生产设备、产品的生产特点、如何检验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从而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另外,指导老师要熟悉食品生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等,除此之外指导老师还要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来因材施教。食品生物专业的学生越早接触专业课程,越能培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基于工程中心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要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既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身需求,也要符合时展的特点。工程技术中心可以利用各种宣传活动来营造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环境,包括指导思想、教学环境、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可以积极邀请著名学者或者政企专家到学校通过讲学、学术沙龙等形式提供最新行业发展状态,通过举办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创建学生社团来营造对协同创新有益处的环境。在营造创新环境中,硬件设施是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工程中心引进先进的硬件设施,提高硬件设施的开放程度和使用率,做到物尽其用,如完善实验室的设备和学校网络,为学生的学习、科研、生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方便。此外,对食品生物专业人才进行协同创新的教育和培养,课堂是其主要场所,课堂气氛、教学方法及其学术素养和学生的思维方式都会对协同创新能力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食品生物专业人才培养应营造一个有利于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公平公正、自由宽松、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食品生物专业创新人才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
3协同创新中资源共享
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一般不受专业、单位、地区的限制,共享各自的人才、设备、经验或信息资源等,由于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科教资源的严重不均衡分布,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中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一体化,有利于实现优质科教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高校和工程中心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形成良好的学习交流机制,同时也能不断的学习和吸收外来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和协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高校在人才、学科、知识等方面有着优势,工程中心在资金、设备等方面有优势,双方可以通过共建实验室,相互合作,使用共同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高校与工程中心之间也可以共同培养协同创新专业人才,既可以改善科研环境,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可以吸收高校里优秀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研究项目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从而实现科研和教育的双赢。如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与各高校之间的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工程技术中心的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改革趋势,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下,高校与有实力的工程中心之间共同建立实习基地,从而实现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如黑龙江某所大学创建了校企协同创新的“3+1”联合培养模式,在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位一体的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支持下,形成协同创新的利益共同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中很好地实践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4结论
篇7
关键词:生物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生物技术是一门宽领域、基础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除生物学外还与食品学、医学、药物学等相关的学科联系密切。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专业[1]。培养体系已较成熟[2]。但由于毕业生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衡水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应对原有模式进行更新和完善。
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科专业始建于2003年,本科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现设置了食品营养与检测和发酵工艺2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依托地域优势,围绕服务面向地方定位,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和实习教学的方式及内容,探索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1.1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依据地方经济需求,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色课程。如与衡水老白干相关的课程,《发酵工程》、《发酵工程大实验》、《发酵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和《酿酒工艺学》,与衡水湖相关的课程《湿地植物资源学》、《衡水湖鸟类资源学》、《湿地生态学》、《水质监测与评价》等,在第二学期增加了行业市场调研见习课,同时加大课程群的建设力度,丰富课程资源。着力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并开发网络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优化课程设置,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变为以“学”为主,理论课向讨论式、案例式转变[3]。
1.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2.1实验教学实验课增加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在制度保障上,除了确保教学经费外,还须在教学计划制订上保证足够的学分,建立适合的考核制度,避免实际操作形式化。1.2.2开放实验室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全开放,其他实验室根据学生预约情况定时开放。本专业不断加强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制度,保证充足的实验条件、实验时间和实验经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课题和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4]。1.2.3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基地生物技术的专业设置为从第二学期到第六学期每学期末都有1周的实践教学,第七学期为专业实习。要求学生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在实践过程中,独立完成任务。根据地域优势,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如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衡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根据各单位管理的不同特点及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建立短期与长期两种实习基地,聘请基地人员参加学生的实习指导工作。1.3考核导向功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考察应注重对能力的考核,是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结合。比如学生实习期间,应由所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指导教师共同评价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实习日志、报告按比例综合打分。1.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要发展,加大以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根据学科的发展,我系积极从国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博士后充实教师队伍,聘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现生物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43名,其中百人计划教师1名,省级青年拔尖人才1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教师2名,双师型教师4名,具有副高职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1.2%,博士占23.3%,硕士占62.8%。
2.构建“一中心、两轨道、闭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衡水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基于本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改革,形成了“一中心、两轨道、闭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2.1“一中心”———以创新的应用型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善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具有创新能力,能在相关领域的生产和管理岗位上解决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2.2“两轨道”———理论学习和实验、实习、实践学习双轨并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在坚持基础教学的基础上,突出技术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并构建不同的选修模块。实验课程更多地围绕衡水老白干和衡水湖、养元饮品等地域特色增加专业实验内容,将实验与科研、生产等密切联系。双轨并行强调的是理论课和实验、实习、实践课两轨之间强大的互融性、整体性,任何一个单轨独立运行,就割裂了理论与应用的联系,就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3“闭环式”———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环节都一直贯穿在整个大学阶段。理论教育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及专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又分为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专业任选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限选模块。实践教育包括生物技术行业市场调研、衡水湖动植物资源调查、烟台海滨动植物实习,生物技术专业见习,生物技术专业实习,毕业论文、专业作品等。在课程的运行过程中,“闭环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大一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可以依托实验室开放的平台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课的训练,还依托第二学期的行业市场调研见习课进行行业市场调研,首先建立了对生物技术专业的感性认识,为理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边理论学习,边实践。最后通过专业实习,让学生深入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巩固学过的专业知识,并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就业奠定基础。
3.结语
衡水学院正处在向应用型转型的历史时期,生物技术专业“一中心、两轨道、闭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更符合衡水学院立足衡水,面向京津冀,服务区域经济的定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通过不断充实和延展“一中心、两轨道、闭环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并进一步完善其运行模式,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明显增长,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郑明顺,柴军红.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性技术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5):152.
[2]徐彪,张海燕,王建明,等.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22(4):81-83.
[3]谢旭辉,胡忠.21世纪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1:46-49.
篇8
关键词: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73-03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成立于2006年,2010年刚申请了该专业的理学学士学位的授予权,它有别于传统的生物技术专业。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是建立在动物科学基础上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既要掌握动物科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又要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技能。通俗地说,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就是培养服务于动物科学领域的生物技术人才。目前,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尚不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严重重叠交叉现象,所以,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规范建设和创新研究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我们通过对专业课程的综合建设,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主要的建设策略如下:
一、加强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一)组建教学团队
加大力度将其他核心课程组成课程群,如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等核心课程组群,同时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明确的教学改革目标、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健全的团队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每年各教学团队均提交详细的中期汇报和年度总结。如:《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的负责人为珠江学者艳教授,该团队由4位青年教师(副教授和讲师)和一名高级实验师组成,该团队已建设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课程教学管理负责人制
随着学科发展和教师开设课程积极性的提高,本院开设了一批动物科学类的相关课程,出现了课程内容部分交叉重复,同时由于学院以系为管理单位,传统教研室取消,造成课程管理一度困难。为此,学院组建专业课教学团队,每门课程由1~5位老师组成,其中推选一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资深教师担任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的任务是组织该课程授课任务分配、修订教学大纲、组织期末命题、考试和阅卷、负责教改研讨等工作。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课程管理一度混乱的现象,搭建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讨的平台,授课老师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建立《课程负责人更换制度》,保障教学团队的稳定,促进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
在教师培养方面,制定了完备的“青年教师导师培养制度”。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跟踪培养制度,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由学院安排资深教师结对指导,负责指导青年教师学习、听课、授课和参加教研室工作等,使青年教师在团队带领下迅速成长。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其他优秀院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优化年龄结构,科学合理地配置教师,在资深教授的“传帮带”下,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师资梯队,同时提高引进人才和外聘人员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以保证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一)制定专业课程建设的标准
课程建设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借鉴其他院校课程改革成果,制定该专业所有核心课程必须完善并达到的标准:①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科发展趋势修订课程教学大纲;②选用适合教学内容的中英文教材和参考书;③编写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案和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④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⑤建立严格的课程考核评定体系。
(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三部分并重的课程体系
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是从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和职业导向进行考虑,从而进行合理组合。如包括核心课程群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衔接,课程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识和知识的深入合理设置;包括课程群内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避免不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包括教学实践环节的统一安排;包括课程群整体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思维的训练、创造心理的树立、创造技能的掌握等。构建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训练等3部分并重的创新课程体系。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为核心,以分级建设、注重实效为支撑,遵循“合理选择(整合)、梯度深化、有机组合”的原则,实现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设置的专业课平台三阶段的创新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提倡选用近三年的优秀教材,或国家教育部推荐教材,或国外高水平原版英文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设立“教材建设项目”,支持教师编写教材和出版等工作。鼓励购买原版英文教材,购买教材费用由教学经费支出。制定了《动物科学学院精品课程培育方案》,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程网”的建设,及时更新精品课程内容。
(四)加强选修课建设,促进专业拓展教育
一是加强综合素质课程的建设,尤其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建设,把一些前沿性强、体现文理交叉渗透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列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能力选修;二是围绕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国内外大型竞赛开设一些相关的、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选修课;三是着力从相近专业(兽医专业)主干课和重点课程中选择开设出一批选修课。通过对此类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一)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得到很大的发展。如网络资源库内容缺乏吸引力,缺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等。针对网络资源的不足进行改革,扩大利用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学生和老师进行实时沟通,促进师生共同进步。逐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网上运行并及时更新网络平台的内容,使课程的网络平台成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辅助工具。
(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为本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构筑四大实验平台,包括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心、各学科教师科学研究实验室、生产实验场和教学实习基地。四大平台分别从基础理论、专业实践技能、学科研究前沿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基础课主要依托学校开放的公共实验课程平台,本专业教师的研究室全面向本科生开放,1~4年级本科生可利用假期到生产实验场和教学实习基地参加生产实践。这些措施为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动物科学人才提供了保障。
(三)开拓校外优势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视野
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学资源,通过校企联合、与国内外名牌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吸纳优良的国内外教学网络资源和书籍等,加强协同开发,促进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实践场所来培养从事本专业的技术人才,育人单位与用人单位紧密结合,可以将专业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生产实习、社会调查、课外创新活动和毕业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每年11月份举办一次校企合作论坛,积极与企业探讨校企产学研合作、本科人才培养等问题,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培养创新型适用人才。
利用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如2+2培养)培养学生,可以利用国外的教学资源,开拓教学视野,培养优秀的学术型人才。如本专业2010年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签订了“2+2”联合培养人才的协议。“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本专业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是本专业学术型人才培养的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同时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购买优秀的国内外教材、参考书籍及一些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
四、加强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在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动物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为了培养出适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学以致用,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方面的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要求。理论教学方面,强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教学内容。①删除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吸收本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有生命力的经典内容与科学前沿的系统成果的辩证统一;②将教师科研内容引入理论教学,把自己科研课题的构建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讲授给学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使学生更了解动物科学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③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突出宏观内容的教学,讲授突出重点、要点、难点,着重介绍动态的、发展的内容和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
篇9
项目简介: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摘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构建“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并根据学生就业、创业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发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43—02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主要面向微生物发酵、酒类酿造、生物制药等行业,培养从事微生物培养、生产操作、分析检验、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本专业在学院“多元融合、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凝练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为显著特色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一、建立了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1.探索实践“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指导下成立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探索实践“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以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为主,专任教师为辅的管理团队。
2.“校中厂”运行机制建设
利用学校人才、技术、基地等优势,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育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与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啤酒、黄酒、葡萄酒生产“教学工厂”,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实现“企业化运行”。
3.“订单式”培养
与今世缘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定向就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展考核评价。
4.在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
企业每年接受3-4名教师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一方面主动为企业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对企业员工开展新技术培训;另一方面把课堂建在企业,便于联系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实现互利共赢。
5.创建专家(教授)工作室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提供新的载体,同时提高企业的区域竞争力,与合作企业共同创建专家(教授)冠名工作室(或工作坊),合作开展产品研发及技术服务,为生物技术及产品研发引入创新的源头活水。
6.校企合作联办二级学院
本着开放、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与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联办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实行“订单式”培养,校企“双专业带头人”,学生顶岗实习“双导师制”,技术人员与教师互兼互聘。先进技术共享,培训基地共建,顶岗实习与就业融合,合作开展职业培训与鉴定,企业员工继续教育,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渗透,不断拓展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7.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
将毕业生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参照行业规范、职业标准及岗位要求,建立集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评价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
二、深化“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将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技术类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毕业辅导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三、完善“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
生物技术类专业群按照“底层共享”的原则统一设置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平台);按照“中层分立”原则,根据各专业特点个性化地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按照“高层互选”原则设置“共享型”专业拓展课程及实践创新项目,形成生物技术类专业群“宽平台、多模块、可拓展”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①学生从低年级接触专业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专业学习的时间、空间更有保证;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遵守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原则;③根据生产季节性强及教学任务安排需要,可实施跨学期、分段式教学;④在专业群范围内,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无障碍地选择专业,体现课程体系的灵活性;⑤公共基础课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相结合,将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与改革
1.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
生物技术类专业基础课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体现知识的基础性,讲究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后续的专业理论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体现技能的服务性,练就娴熟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服务。注重《基础化学》《生物化学》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化学检验、生化操作、分离提取、微生物培养与保藏、识图绘图等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宽基础、复合型、多方向、强技能的素质潜力,以便实现与专业核心课教学的无缝衔接,适应生物技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业核心(模块化)课程建设
根据生物技术产业特点、区域经济优势、职业岗位及学生就业创业需要,重点加强与生物朝阳产业密切相关的《食用菌生产技术》,与国家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制药技术》等学习模块,同时安排微生物培菌工、发酵工、调味品酿造工、食品检验工等“实践专项”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实行“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具备就业岗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专业拓展课程建设
为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调整及产品升级,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专业视野,有针对性地开设专业特色鲜明、行业背景浓厚的专业拓展课,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及核心技能的基础上,选修《酒文化欣赏》《生物工程新技术》等专业拓展课程及生产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及跨岗位能力;通过顶岗实习及毕业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陆小荣.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11).
[2]首珩,陈维克.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11).
[3]胡玲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才智,2012(14).
篇10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建设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革命发展起来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三大空间信息技术(也称为“3S”技术),已成为构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核心高科技手段,影响着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以及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自然》杂志把空间信息技术称作世界上继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之后发展最为迅速的第三大新技术[1]。尤其是二十世纪末,前任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后,以计算机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纽带,运用空间信息对地球、城市等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描述,并以此为工具支持和改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数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城市、数字行业等数字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涌现且稳固推进。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04年由武汉大学首次设置,培养面向国民经济各行业数字化建设迫切需要,具有扎实数字工程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空间信息获取、数字表达和应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能从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信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但是,由于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全国范围内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仅有七所,专业建设时间短、社会知名度低等不足使得本专业必须直面生存现状,厘清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方案及模式这一核心内容上下工夫。我校(河南工业大学)2012年新办此专业,当务之急就是制订出能够充分依托自身当前优势,面向行业及社会需求,培养方向清晰、定位准确的人才培养方案。我校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市,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准确科学地分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国内共有武汉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七所院校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如测绘、电子、矿业、海洋环境、计算机等),开设了具有自身特色和定位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本科专业(如下表所示)。
经过近十年的专业建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无论从培养规模还是专业特色点位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这几所院校都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各自特色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人才。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就是结合福建省/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方面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每年近1000人的人才需求[2]制订合理、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但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由于建设起步晚、开设院校少等原因,目前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相距甚远,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全国范围内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小、培养模式研究不足。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3]指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正进入全面构建数字中国的关键期、测绘产品服务需求的旺盛期、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加快建设测绘强国的攻坚期。为牢牢把握难得的黄金战略机遇期,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加速发展、转型发展,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服务能力,《规划》明确提出联合国内高校,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学科建设;加大测绘地理信息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测绘地理信息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因此,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任务重要且紧迫。
自武汉大学2004年在国内首次开设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目前全国仅有武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七所院校招收培养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领域人才,毕业及在校本科生不足2000人,整体培养规模明显偏小,远远达不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这些高等院校中的大多数学校本专业也都刚刚起步,尚未成熟,因此对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足。
(二)我校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人才培养远达不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
- 上一篇:海洋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 下一篇:厨房人员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