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伴随着交易的全过程发生的各项费用。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运输费用降低,安全性提高,通讯手段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全球金融机构和个人联网使交易方的支付手段也更加快速安全,从而降低了交易中各个环节的费用,如:报价、谈判、运输、结算等,同时也减少了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损失。具体来说,首先,全球使用手机的人数与日俱增,从1998年起,全球移动用户数年增长33.4%,加上数据存储和运算成本的显著降低,全球通话费用也出现了很强的下滑趋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统计,纽约~伦敦3分钟通话成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现了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由1970年的31.58跌至4.8美元,在80年代保持着平稳下降的趋势,到1990年时只要3.32美元就可以维持纽约~伦敦3分钟的通话时间。可见,虽然在70年代之前通话费用己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最显著的还是在ICT投资大量增加的70年代。随着新经济在全球的蔓延,这种趋势在在世界各国重复出现,目前,国际长途每3分钟通话费用不到70年代的1/20。其次,新经济推动了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并诞生了多媒体通讯方式。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电视网络的融合,移动通信和因特网的融合,并以宽带IP技术为结合点,可广泛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渗透交易的各个方面,促使交易形式和成本发生根本改观。
目前,因特网的主要功能包括:(1)电子邮件;(2)远程登录;(3)文件传送;(4)网络新闻;(5)信息查询浏览服务。由于因特网的强大功能,身处大洋彼岸的交易双方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潜在交易机会,通过搜索引擎,及时了解各种所需信息,如产品的质量、价格、折扣情况、厂家信用、交易方的需要等,并及时取得联系。在进行联系时,交易双方可以选择电子邮件和其他网上通讯方式,在条件成熟时,选择视频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后,网络又提供了便利的支付手段,对于小宗交易来说,诸如支付宝、电子货币之类的网上银行工具就己经足够,对于大宗买卖,发达的网络也使各跨国银行支行之间及不同银行之间可以形成一个快速可靠的支付系统,降低了交易时间和汇兑损失。在运输途中,网络同样起着很大作用,由于新经济的推动,运输时间和费用都降低了很多,在新经济高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单位旅客每英里平均收费降至0.11美元,不到20世纪30年代的1/6。可见,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网络对交易费用的降低作用十分显著。
二、信息不对称程度下降
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因特网的联网人数越来越多,各公司在因特网上的信息也增多,信息更新速度加快,这种信息化革命也加快资金流、物流等现代要素的发展和现代化。从更高层次来讲,科学技术的发展己经使得信息技术正在与金融业、物流业、教育甚至医疗发生着融合,从而深刻影响21世纪经济发展与世界贸易。目前,人们可以从世界任何地方、在任何时间从网络索取所需的任何信息,与任何想要联系的人进行通信。全球联网,将使信息不完全的程度降低至质的变化,信息成为影响经济生活乃至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由信息经济学可知,信息不对称实际上就是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不一致,这可能是隐藏信息或隐藏行为造成的。所谓隐藏信息是指交易一方掌握的交易的某些特性,如投资风险和自己的健康等,另一方对这些特性却无法观察或验证。
篇2
关键词:贸易摩擦;原因;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速,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关系愈益加深,特别是中国的对外贸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与世界各国贸易关系日益加深,贸易摩擦也频频发生,现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共有2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86起,同比增长37%,案件数量为历年之最,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多达91亿美元。近11年来,中国因贸易摩擦而减少出口400亿至500亿美元,每年丧失300万个就业机会。因此,努力探索化解贸易摩擦的有效途径,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正常健康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平衡性、贸易利益分配的两极化趋势、区域贸易集团的排它性、政治制度的对撞等因素使得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导致贸易摩擦的数量、领域和范围日渐扩大。参与贸易的各个国家出于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总是依据一定的贸易保护理论,不断地变换方式,采取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等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保护手段来保护本国国内产业。这些行为看似合理,实际上则是贸易保护,必会引发相应的国际贸易摩擦,这是构成我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的首要原因。同时,由于近年世界各国经济普遍发展迟缓,而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全球原有的市场和利益格局,加上我国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与欧美等国家不一致的因素,各国为了避免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便纷纷出台,有的国家内部利益集团甚至利用“中国”向本国政府施压,要求对中国产品进口进行限制,导致中国出口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
2、世界贸易组织例外条款的模糊性及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首先,我国加入WTO后,当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发生贸易纠纷时,虽然可以通过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但是由于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了“非市场经济”、“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款项,使得我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贸易摩擦发生时,我国仍处于较弱的防护状态。其次,由于WTO个别条款在例外规定上存在模糊和漏洞,使其常常被贸易保护主义所利用并成为他们实行进口限制的借口,导致贸易摩擦更加频繁。再次,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吸收了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与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创新,但WTO争端解决机制还是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使得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不能完全按照当初的设想来约束和规范成员的一切行为。而WTO争端解决机制本身存在的其他诸如制裁的有效性不足、执行期限过长等缺陷,实际上也促成了贸易摩擦的发生和加剧。
(二)内部原因
1、对外贸易结构相对落后,外贸经营管理体制还不完善。首先,从出口产品结构看,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单一,量多值少。这些低附加值产品的大规模出口造成了对发达国家夕阳工业的冲击,为了缓解本国国内的就业压力,这些国家便对中国的出口产品设置种种贸易壁垒。其次,中国产品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外贸出口严重依赖美国、日本、欧盟、香港、东盟,其中美国、日本、欧盟三大市场所占的比重几乎占中国出口的一半,并且持续多年的外贸顺差主要来自美国、欧盟等国(地区)。再次,由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地区价格差异较大,价格体系尚不完善,外贸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往往造成国内企业相互压价无序竞争,从而引起被进口国的反倾销而诱发了贸易摩擦。此外,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国内企业经常遭受发达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进口限制措施的打击。
2、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不完善。国外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一个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是有效应对贸易摩擦的重要保障。中国加入WTO后就开始着手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至今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也仅仅是具有一定的雏形,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第一,是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差,预警机制不完善。我国出口企业普遍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未能做到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手段及营销谋略。更严重的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在国外企业或行业协会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中国某种出口产品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时,未能及时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出口产品仍大量低价涌入该出口市场,招致贸易摩擦的实际发生。第二,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不到位。目前在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中,大部分行业协会仅仅负责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对企业的一些培训上,很多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第三,政府管理过细,对自己在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
二、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据海关总署统计,2007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9809.3亿美元,贸易顺差1125.3亿美元,与2006年同期614.5亿美元顺差规模相比,大幅度增长83.1%。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屡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过大招致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不满,加剧了贸易摩擦的发生。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到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势必会影响到正常的贸易秩序,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出口长期大于进口,也会导致最终失去国际市场。因此我国应把握好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出口至上”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淡化出口作用,适当重视进口作用。
此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缓解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治本之策。首先,我国要进行国内相关政策调整,实现出口企业从“规模导向型”向“效益导向型”转变,正确处理好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从而以质取胜,以高技术取胜。在实践中,要建立科学的外贸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引导地方和企业将发展外贸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其次,要转变我国制造业大国的角色,通过企业自主创造和培育新品牌,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结构层次和技术能力,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技术含量低的地位,从而使我国逐步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再次,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对服务贸易的投入。一是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为服务贸易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在旅游、商业和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领域发挥发展潜力。三是充分利用全球服务外包趋势给我国提供的良好机遇,以服务外包带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并带动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二)构建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体系
首先,政府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化的要求,加强对企业某些产品出口规模的调控和企业经营秩序的规范指导,加快出口增长预警机制、应对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建设。面对贸易摩擦频发的现实以及贸易摩擦强化趋势,我国政府应从长远的、全局的战略高度进行客观认识,冷静分析、积极应对。一方面制定长期的战略性对策,另一方面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功能,加强政企配合,以顺利渡过贸易摩擦高发期,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宽松的国际环境。
其次,企业要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开创自己的品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调整出口市场格局以增强抵制贸易摩擦的抗击能力。同时,企业还要积极主动地采用国际标准,大幅度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企业要进一步完善进出口预警机制。企业作为贸易摩擦的主角必须密切关注存在贸易壁垒潜在风险的产品,利用国内外数据库建立进出口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进出口商品的变化,建立定期信息交换机制,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最后,还要加强和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强化行业协会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具有协调同行、避免过度竞争以及自主对外沟通的功能,它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介组织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可以为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架起一座桥梁。面对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严峻形势,我国的行业协会要尽快实现体制上的转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市场规律运作的行业中介组织,加快贸易摩擦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做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大要案应对工作,加大与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歧视的斗争力度,建立损害调查机构联系制度,加强对主要出口对象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两反两保”法律制度的研究,帮助企业主动采取措施防止过度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规范出口行为。
(三)扩大内需,拉动国内消费,缓解出口压力
目前中国贸易摩擦之所以愈演愈烈,与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有关,在内需不旺的情况下,企业不得不寻求占有国际市场,甚至以低价销售的方式向国外市场抛售产品,必然导致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统筹国外市场占有与国内市场扩大的关系,把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是缓解贸易争端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可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实现:
一是要摒弃歧视内销的出口鼓励政策。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它需要积极扩大内需,这是一个长期战略。我国加入WTO以后成为世界上一个开放型经济大国,我国市场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确实要面对如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问题,所以在处理内外需关系的问题上,需采取均衡的战略,以促进外需与内需的协调发展。
二是要切实落实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各项政策。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消费偏低一直是困扰消费市场的大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通过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其次,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是消费倾向最为强烈的人群之一,要树立其消费信心,关键是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各级政府应重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工作,通过解决就业问题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刺激这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需求。
三是拉动内需还需要从深化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等近年来居民最不满意的民生问题方面进行改革,减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预期,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强他们的购买能力,使他们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崛起的世界贸易大国,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遭遇频繁的贸易摩擦是在世界贸易摩擦高发多发的背景下发生的,要解决贸易争端、规避贸易摩擦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应该齐心协力,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完善产业和贸易政策,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增强应对贸易摩擦的能力,才能使中国从贸易摩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健,唐琳等.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
2、郑志宇.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应对机制分析[J].社科纵横,2006(9).
3、宋秀峰.当前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探讨[J].国际经贸,2007(1).
4、李莉.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及对策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篇3
关键词:对外贸易摩擦频发 原因 对策
一 、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频发的原因分析
1、WTO中存在歧视条款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世界贸易组织尽管采取很多富有弹性和例外措施。但是,在某些具体条款和政策方面仍存在着模糊性和歧视性,同时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 “特别保障条款”等不利条款 ,虽然我国早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WTO某些成员国并未真正确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造成了一些国家的进口行业在受到我国产品出口产品冲击的时候,往往习惯性利用“反倾销”对我国发起制裁诉讼,导致了贸易摩擦的频发。
2、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大多国际性安全、技术等标准都由发达国家所制定、掌控,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则很少参与国际规则及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虽然国内具有一些生产、技术等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由于与国际标准无法接轨,必然会增加我国同其他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摩擦机率。此外,我国同贸易伙伴在贸易统计口径上也存在着差异。进出口业务贸易术语的选择、报价方式等方面的不一致,加大了原来的贸易差额,增加了贸易摩擦的机会。
二 、中国贸易摩擦现状分析
1、反倾销成为中国面临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之一
当前,我国仍然是全球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近年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欧盟对华发起的光伏双反,都体现出了反倾销已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而反倾销的发起除了WTO成员不承认我国“市场经济”地位之外,一部分原因与我国国内企业不积极应诉、搞恶性竞争,只看短期利益存在一定的关联。因而,我国在今后寻求解决途径时要内外兼顾,当然,这些解决贸易摩擦的方式必然会使美国一贯采用的“大棒”和“金元”政策以及一些应对措施产生冲突。
2、顺差、汇率等问题引发贸易摩擦
首先是贸易差额方面,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货物贸易长期呈贸易顺差状态,如中国对美的长期贸易顺差,由于不满自身的逆差,经常以此为由对我国发起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发起贸易摩擦;其次是人民币汇率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走低,我国外汇储备急剧缩水,人民币相对贬值,导致其他国家以我国实行不正当竞争,把人民币问题与对我国的贸易政策直接挂钩,造成了引发贸易摩擦的又一因素。再者,知识产权方面,虽然我国近些年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宣传知识产权的法律精神,但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起步发展较晚,使得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度不够,这也成为某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发起贸易保护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 、中国缓解贸易摩擦的对策
1、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我国对外贸易摩擦所涉及的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价格低廉,占领进口国市场,因而成为进口国企业的反倾销对象。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加快政府与市场的分开,以市场为主体,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调整组织结构,发展低碳、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作为国际市场中发展的贸易大国,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通过制定贸易规则,可以使企业了解、熟悉规则的内容,合理利用规则,规避贸易摩擦。同时,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及经济规则的制定工作,可以逐步地推进贸易自由化,有利于营造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
3、完善对外经济政策
首先,在继续发展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资、技术、国外渠道、品牌、销售网络等发展我国的进口产业,增强其竞争性。其次,积极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建立利益双赢机制,使我国的企业出口行为转变为外商所在国的具有国际合作性质的国内行为,避免对外贸易摩擦。
四、结语
贸易保护是把双刃剑。凭借这把剑谋求一定利益的同时,不少国家同时也是这一工具的受害方。我国今后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更应该学会和注重国际贸易规则的使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勇于担当国际社会大国的责任,积极深化合作,改变以往僵化的合作思维与模式,构建公平、和谐的国际竞争环境,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今天,中国应该懂得如何在继续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减少贸易摩擦,就必须转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贸易从失衡走向均衡,不断扩大内需、提升消费与加大进口,从而保证与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达到改善本国贸易条件,提高国民社会福利水平的宏观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阳群.入世后贸易摩擦对中国贸易安全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期
[2]张斌.中国与美欧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篇4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贸易不平衡
一、日趋严重的中欧贸易失衡
据中方统计,在中欧贸易关系几十年的历史上,直到1996年欧盟还保持着对中国的顺差(0.42 亿美元),自1997年起才由先前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主要原因是该年欧盟吸收了10个新成员引起的中国对其出口的大量增加而带来了统计数字变化)。如果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界,则在这之前(1997―2001年)的五年时间里,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总体来看数额还不算太大,最多时每年有70多亿美元;而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见表1)。
毋庸讳言,自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欧贸易中的中方顺差一直呈大幅增长态势, 每年几乎增加一倍。2006 年更是达到了创记录的917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双方因对原产地规则的不同理解及统计方法上的显著差异(欧盟通常将经第三方主要是香港转口的中国大陆出口产品也视为来自中国的出口),导致了双方在贸易失衡的统计结果上差别较大(见表2)。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双方在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或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出现的时间上说法不一致――欧盟认为其对华逆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2年),而根据中方统计则在90年代中后期(1997年),两者相差5年之久。二是双方对贸易逆差的统计结果相差甚远。例如,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约为917亿美元;而根据欧盟方面的统计,同年其对中国的贸易赤字高达1700亿美元。而且,随着双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者的统计差距也越来越大,从而也成为了中欧双方经常相互反驳的话题。中国认为欧盟方面夸大了对华贸易赤字的规模,中国所拥有的实际顺差并没有那么大。
二、中欧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由跨国公司主导的新型产品内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结果。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和新的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开发,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巧妙地将其制造业产品的“价值链”分割成一个又一个的生产环节,再按照东道国生产要素的不同禀赋将它们分别地配置到世界各地或是将其以转包的形式交给他国生产,最终以最小化的成本获取了最大化的利润。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因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并且拥有“世界一级的基础设施和世界三级的劳动力成本的独特组合”,而成为这种被称之为“产品内新型国际分工”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竞争者。这一点从近些年造成中欧贸易中方巨额贸易顺差的商品构成就可看出, 因为它主要是集中在办公及通讯设备及纺织服装这两大类中国出口商品上。以中国对欧出口增长最快的机电设备产品为例。众所周知,中国在这一领域从事的主要是产品加工或组装等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而包括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则成为了该行业生产和出口的真正主力军(其在中国总出口中的比重目前已经占到近2/3,而且多是以外国品牌加工生产的。最近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一个售价为299美元的iPod中,苹果公司拿走了80美元的利润,而中国仅获得了4美元的组装成本,占全部售价的1.3%;每个售价为20美元的芭比娃娃也只有约35美分作为组装收入留在中国。因此,尽管众多的来自中国的办公及通讯设备的产品标签上打的是“中国制造”的字样,然而其真正含义应为“在中国完成最后一道工序”,因为它们实际上都是由分散在许多国家的流水作业线制造出来的,而只不过是在中国完成最后一道组装工序罢了。而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来自欧盟的在华跨国公司承担了出色的组织工作。因此,“中国制造”的更准确含义应该是“世界制造”。
(二)由中欧生产要素的结构差异导致的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
近十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国际产业结构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中国等低收入国家因其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强竞争优势,使其成功地承接了来自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这也成为了中国享有中欧巨额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这部分贸易不平衡完全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全球产业分工在中欧这两个经济发展仍处于不同阶段的经济体之间重新整合的结果,是中欧双方自身比较优势的自然体现,也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体和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由生产要素的跨国配置和国际生产力的重新布局而带来的国际产业结构转移与调整的结果。
再以在中欧贸易不平衡中占据主要地位的纺织服装产品为例。这类产品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欧盟国家实属夕阳行业。中国能够向欧盟大量地出口显然主要得益于中国产品基于低廉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欧盟作为高收入的福利国家集团,消费在其GDP中的比重普遍较高,从而需要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而由中国加工制造的这类产品因其较强的成本比较优势,所以明显地改善了欧盟国家的国际贸易条件(根据欧洲央行的统计数据,仅2001年初至2004年初三年时间里,欧洲工业界支付的中国进口品价格就降低了约16%),增强了欧洲消费者的购买力,满足了欧盟市场的真实需要,受到了欧盟国家消费者的普遍欢迎。但是作为低收入国家,中国一方面对于欧盟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产品的购买能力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中国急需从欧盟方面进口的高技术领域产品却因其对华军售禁令而遭到了限制。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欧贸易顺差将具有长期性。因为只要中欧双方的生产要素结构维持现状不变,则贸易不平衡就一直会存在,因为它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市场自发配置生产要素的必然结果,由中欧双方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位置而决定,更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织部分。
与此同时,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与调整也带来了中国与其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盟成员国的贸易失衡――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逆差。出现上述情况主要是由于这些东亚经济体借助于对华直接投资,把大量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移至中国,以中国为加工生产基地,利用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为其代加工产品,成品则被大量地输往欧盟及美国等市场,这种新的全球供给链直接导致了原本已存在多年的欧美国家对上述东亚主要经济体的部分贸易赤字转变成为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而这些东亚经济体在华直接投资企业由于其生产中需要的大部分中间产品(此类投资又被称之为垂直投资)又主要来自母国,故又造成了中国对这些东亚经济体双边贸易中的大量赤字。这些逆差始自于2000年(约400亿美元),并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至2006年,中国对上述贸易伙伴的逆差总额已达153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欧盟与美国的顺差总额约为2359亿美元。据此可以认为,中国从后者获得的庞大贸易顺差总额的相当一部分(约三分之二)又被 “转送” 给了自己在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因此而枉为欧美“最大的贸易顺差伙伴”。
(三)欧盟表面上的对华贸易逆差掩盖了其在华企业的巨额隐性投资收益。
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披露,2005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83.11%。这些直接投资在获得巨大海外投资利益的同时,其以投资代替部分贸易的后果也给母国带来了大量的贸易逆差。事实上,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是 “市场导向型”,产品主销中国市场,于是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生产就部分地替代了其对华出口(此类投资又被称之为水平投资),即以对华直接投资部分地替代了对华贸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减少了欧盟对华的出口规模,却加剧了中欧贸易的失衡。
而过去近三十年来中国以大量地吸收国际直接投资(FDI)为特征的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使其出口贸易额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利润被包括来自欧盟国家在内的在华投资企业获取。对一些欧盟企业而言,中国早已成为其第二故乡。仅以钢铁行业的机械制造商SMS Demag为例。该公司目前已有超过40%的收入来自于中国。不仅如此,外国投资者甚至还部分地分享了中国屈指可数的加工组装费收入。然而,目前在中欧双边贸易的统计数据中尚未考虑到欧盟国家在华投资企业所获得的巨额收益。因此,相对于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所获得的微薄组装与加工费收益,跨国垄断资本才是真正的最大赢家。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掩盖了其在华企业获得的巨额投资收益,也大大低估了欧盟方面在中欧贸易中所获得的真实利益。
三、中欧贸易不平衡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
(一)使拥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在贸易谈判中获得有利地位。
其实,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一国特别是拥有大量跨国公司的发达国家的外贸赤字早已不足以说明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然而,一些国家或是处于习惯思维、或是处于政治利益的考量,还是有意无意地保持着夸大贸易伙伴对其贸易顺差或本国对贸易伙伴逆差的倾向,其真实目的在于增加自己在市场开放、行业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实质性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砝码。在欧盟方面看来,充分地利用贸易失衡这只可以信手拈来的替罪羊,更便于为自己多争取到一份在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讨价还价的筹码。
(二)进一步助长了全球经济失衡。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迅猛增加,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2003―2006年,中国累积经常账户盈余达到5250亿美元,另外还有228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二者相加大致等同于7770亿美元的官方外汇储备积累。中国目前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已达到10%,是日本历史上最高比率(1986年为4.3%)的两倍还多。如果加上长期资本流结余(净外国直接投资),则目前中国的“基本收支”盈余已达到GDP的12%。到2007年7月,中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4万亿美元,规模居全球之最,超过了中国GDP的五分之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虽然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是也造成了中国经济严重的“流动性过剩”, 推动了房价、股价、资源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更助长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扭曲。当然,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呈现出的“双顺差”局面,也无疑也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更使中国成为了众矢之的,将国际压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还必须要承担起调整的义务。另外,也会给国际社会造成中国掠夺他国资源等不良印象,因为中国的贸易顺差往往被误解为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拼命试图利用其大规模外汇储备来压低国内通货膨胀率,以赢得较世界其他国家更大的竞争优势的错觉。
再次,强化了现有中国经济传统增长方式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应该看到,欧盟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也反映出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尽管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中国目前出口贸易中的“井喷” 现象和“世界主要贸易顺差国” 的地位,在反映出以政府保护和本币低估为核心的“出口主导”型经济增长战略获得了空前成功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中过度地依赖投资(尤其是基本建设方面投资)和出口(主要靠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弱点也日渐凸显。事实上,中国一直以来的经济进步是建立在一个在长期看来并不可持续的模式基础之上的。因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能永远依赖廉价的贷款、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现代经济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有效的管理而成长的微观经济,而非不停地注入资本;也需要独立的银行,且能以商业利率进行自由放贷;更需要引导民众少存钱多消费,让国民经济摆脱对投资和出口的不健康依赖。而这些,都离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去甚远。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参考文献
Linsenmann, Ingo. Economic Government of the EU: A Balance Sheet of New Modes of Policy Coordination[M].Palgrave MacMillan,2007.
Jason Z. Yin, Strategic Response of Antidumping: Case of China,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0.7(2003).
中国商务部欧洲司中国驻欧盟使团经商参处:《欧盟商务政策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弘:《共性与差异:中欧伙伴关系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马尔特・菲舍尔:价格稳定的终结?――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会危害繁荣,(德)《经济周刊》,2007年第26期。
郑云:中国与欧盟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及国际分工地位,《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张昱、李玉霞:中国对欧盟商品贸易研究――对双边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实证分析,《当代财经》,2006年第9期。
篇5
一、“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是导致长期贸易顺差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国外贸方针一直表述为“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但实际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服从并服务于“拉动经济增长,减轻就业压力”等内部平衡目标。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层面,均将扩大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因此,我国对外贸易政策,事实上是“奖出限进”、追求盈余的。
(一)汇率水平与汇率制度
开放条件下,汇率构成宏观经济平衡条件的一个关键性政策调节参数。维持一个低于均衡水平的名义汇率,是我国实现“奖出限进”、实现盈余目标最为基础性的要素。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外汇制度依然属于固定汇率制度,而且采取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由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是浮动的,以及各国价格水平的变化波动,因此,虽然我国的名义汇率是固定的,但实际汇率一直在变化。1998―2001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断升值(年均5.5%),贸易顺差逐年缩小;2002―2004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贬值的趋势(年均9%),贸易顺差随之不断扩大。外部平衡的变动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有着更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难以对美元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间的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做出反应,加之我国的通胀率被控制在相对更低的水平上,结果是名义汇率保持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却不断贬值。
在我们以往的宏观经济指导思想中,经济增长是第一位的。因为增长可以缓解和有助于解决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一直积极肯定净出口对增长的贡献,而没有从内外均衡的角度考虑持续超出会破坏内部均衡和增长的基础,更没有从恒等式(S=CA+I)的角度考虑――维持低于均衡水平的汇率水平鼓励盈余(CA>0),本身就意味着“激励储蓄而抑制消费”,意味着“扩大外需而抑制内需”。以致多年来,我们的汇率水平安排,实际上与中央早就提出的“扩大消费”、“扩大内需”的意愿相左,抵消着扩大内需和扩大消费的努力。
(二)出口奖励和进口限制
长期以来,在我国出口管理政策中,出口退税政策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自1985年开始,我国一直全面实行出口退(免)税政策,目前平均的出口退税率在13%左右。此外,政府还对出口企业给予充分的信贷保证以及利率优惠,通过进出口银行,对资本货物出口提供信贷支持,对出口贸易提供风险担保。
进口限制方面,1994年外汇并轨后,政府实施配额和许可证制度。中美入世谈判中,我们承诺降低控制幅度。估计1999年许可证与配额管理控制占到进口额的20%,目前的控制比例已低于5%。关税方面,1992年以前,我国进口关税税率算术平均水平为43.2%,在2001年加入WTO时,平均税率降到17%(而同期发达国家的加权关税水平在3.8%左右),实行数量限制的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降到了20%。2005年关税税率降到10%。此外,进口限制还体现在外汇结售制度以及用汇审批制度上,企业和居民对进口的需求因此受到抑制。
客观地说,我国出口鼓励和进口限制政策的力度,在入世以来都明显弱化了,但仍不足以抵消人民币名义汇率低估、实际汇率持续走低对CA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我们分析的时期内,无论是汇率水平和汇率制度的安排,还是管理法规的设置,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实际上实行的是“奖出限进”政策,其效果必将使对外贸易倾向于盈余,持续地激励外部需求、抑制内部需求,造成贸易顺差的持续存在和扩大。
二、僵化的汇率制度是妨碍贸易顺差自动调整的关键环节
长期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水平一直固定不变,从2005年7月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汇率浮动区间依然很小(0.3%)。央行依然在不断通过收购外汇的办法避免人民币升值过快和波动。
在外部失衡调整方面,由于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或弹性,难以对美元和其他主要储备货币间的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做出反应,结果是人民币名义汇率保持稳定,而实际汇率不断贬值,导致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部失衡加剧。
三、缺乏兼顾内外平衡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贸易顺差起着助推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央行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国内基础货币投放迅猛增加,M2快速上升(1993年升到37.3%),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内需求增加,对外贸易趋向逆差;1994―1997年为治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由扩张转为收缩,基础货币增速和M2增速逐渐下降(1997年M2增速降到19.6%),通胀率下降,国内需求相对下降,对外贸易转向顺差。这说明1997年以前,外部平衡状况变动主要由内部平衡的变动引起,而后者又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政策,实际汇率不断上升,出口受到影响,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定,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2000年赤字率由1997年的0.8%上升到2.5%),以扩大内需。1998
―2001年贸易顺差逐年缩小。
2001年后人民币实际汇率转向贬值,贸易顺差逐渐扩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导致基础货币的增加,通胀压力逐步增大,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高位运行。迫于这些压力,央行采取了中和措施,且力度不断加大,货币政策逐渐失去主动性。同期财政政策明显收缩,赤字率逐年缩小(2005年降到1.1%)。这些政策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需求的增加,加剧了外部失衡,同时也妨碍了经济自动调节功能的发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制定,缺乏一个内外平衡目标兼顾的思维框架,政策目标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内部平衡目标――“高增长、低通胀”的实现,而忽视了外部平衡。事实上,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是相互影响和依赖的,1997年以前,内部的快速扩张和逐步的收缩,直接影响了外部平衡状况的变动;2001年后外部失衡的加剧,对内部平衡产生了压力,而关注内部平衡目标的调控制政策,又推动着外部失衡的加剧,也妨碍着经济系统本身自动调节功能的发挥。
四、调整政策建议
在我国当前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表象下,实际上存在内外两方面的失衡问题。从内部看,存在着内需不足、消费不足的失衡;投资内部也有对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比重高、而对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投资不足的失衡。从外部看,贸易顺差过大,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内外经济失衡在宏观经济中的突出表现,是货币过量供应和流动性过剩。
(一)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和谐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怎样评价都不为过。但是我们的增长方式是粗放的、高代价方式的,以致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为了多一些出口拉动,我们通过压低本币币值和出口补贴以提高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科学、不和谐的。必须转变观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入轨”“上路”。
(二)坚持扩大内需,放弃“奖出限进”的外贸政策
根据上述对外部失衡原因的分析,我国长期实行的“奖出限进”的贸易政策,是导致贸易顺差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进行全面调整,取消出口退税,逐步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不利于进口的一些管制措施,为尽快恢复外部均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快完善汇率形成制度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着眼长期必须坚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逐步使汇率水平在市场基础上确定,使得经济向均衡状态收敛。
(四)加快法制建设和市场完善
中国最紧迫的发展瓶颈是环境污染的约束,而环境污染的实质是产品价格的不完全。我们必须按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完善市场机制,最终将会把环境生态成本逐步“内生化”给企业,使其产品价格趋于完整,减少国民福利的损失。而这些合理成本的增加和价格的合理上升,将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增加汇率弹性。
(五)在货币政策方向上,不宜采取过度紧缩措施
其一,在汇率调整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中美之间继续保持一定的利差;其二,当我们持续地对实际汇率进行调整,随着CA缩小,国民经济有可能出现趋冷变化。
(六)必要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篇6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 原因 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是以加工贸易及粗加工为主的出口方式导致我国经济过度依赖 自然 资源。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倾向,调整和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思路,但是由于 历史 原因、现行世界经济秩序以及国内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还存在较多障碍。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
(一)现有的出口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越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国,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这种以高耗能、高耗原材料为基础的粗放型出口增长,那么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并不是为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而是为其他国家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让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来承担这种高消耗的发展道路,只能是拥有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拿低工资,却让其他国家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期望。
(二)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信息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入世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呈现新特点: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摩擦领域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使用了包括特保条款、337知识产权调查、质量、技术、卫生和环保标准等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从发达国家向发展
(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产业升级相互矛盾
实现国际收支均衡要求进出口平衡 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产业结构都是为出口导向型战略服务的,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竞争优势将不存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也不仅仅是技术投入和科技创新的简单实现,它需要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链,并且需要形成较细的产品分工,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结构调整造成既得群体利益损失带来的障碍
粗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形成了我国大量为该出口商品结构服务的产业,包括制造业及服务业,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意味着现有的为出口粗加工制成品服务的制造业及服务业将会被大大受到限制,这部分人群会面临失业、关门的威胁,他们的利益会遭受损失。这一群体不仅仅包括工人与业主,实际上结构调整会导致地方 经济 增长率下降,从而影响一些官员的政绩,在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实施中,他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反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如何妥善解决制度变革中,部分群体利益的重新分配,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一大障碍。
新型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企业文化创新策略;资源整合策略;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1.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产生这一结果有很多宏观的包括国际与国内的原因,也有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企业的微观原因。前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后造成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而引发的国际支付链条的断裂,从而导致国际贸易量的急剧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消费市场的整体低迷;国际市场分工变化从而产生的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及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等。后者主要表现为: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企业产品、营销、管理等方面竞争力不够等原因。
从国际贸易企业的技术层面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经营模式远落后于国际贸易市场电商模式发展的趋势,这更是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从国内贸易的现状分析,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是不低的,而且有集中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规模较大,发展较成熟的如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但由于技术及法律条件等国际差异造成了我国的电商企业与国际电商企业天然的隔离,且裂缝越来越宽,甚或有专家认为照此趋势,我国国际贸易有重新跌入闭关锁国的境地。一方面,由于电脑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电商企业发展迅速,并且要求国内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时与之对应。但另一方面,国内电商企业的水平却没能达到国际化的标准与要求。由此造成的矛盾催生了我国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企业必须进行电商经营模式的变革。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变革的内容
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商模式的快速发展将催生全新的国际贸易经济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融合电商经济的潮流,引领传统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产生巨大贸易增长量的同时,对传统贸易也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主要有如下方面:
首先是国际贸易企业组织形态的变革。传统贸易方式下,企业组织形态基本按照企业生产及销售的工作流程,根据责权利的原则,按企业垂直序列设置诸如生产部、市场部、人事部、财务部及国际贸易部等。此组织形态决定其对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开展的部门只为国际贸易部,表现为单一部门对国际贸易对象的多元形态。而在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主体打破了企业业务差异及地区差异等,将国际贸易业务所需的资源按经济效率原则重新组合成新的多元主体。这一主体将直接专注于一定区域的国际贸易业务本身,充分调动区域内的人财物资源,利用网络化带来的便利,采用多元主体对贸易多元对象的网络形态进行国际贸易,使国际贸易的效率及规模急剧提高。
其次是国际贸易流通渠道的变革。传统贸易的流通渠道中各参与主体为生产企业、国际贸易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及国外消费终端。其渠道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专门的国际贸易部门及从业人员在固定的经营场所,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国际贸易商品的组织、运输、报关报检、国际结算等工作流程。在传统国际贸易渠道中,从生产商、中间商到国外消费者的链条中,由于各供货环节不紧密,随机性强等原因导致渠道时间较长、产品耗损量大及产品的保鲜困难,另从渠道经历的时间分析,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经过的中间商较多,交易信息不对称且不充分,导致交易效率不高,以上种种缺陷都是限制传统国际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可以规避以上缺陷,实现国际贸易渠道变革带来的好处。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下,可以实现国际贸易多元主体无国界限制、无产业限制及无空间限制的新型交易模式,这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及以此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便利的结果。能运用此便利的大量新型渠道主体为国际贸易电商企业,与传统国际贸易中间商不同,基于电商模式的国际贸易中间商在国际贸易渠道变革中有其重要特点与作用。由于电商模式基于网络,电商企业可以进行跨国界全天候地经营与服务,为生产商掌握市场规律,明确市场策略提供低成本的服务。也可以为消费者选择产品、进行资金支付等降低交易费用。
再次是国际贸易环境的变革。与传统国际贸易方式相比,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有较大的变革,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的法律环璋、国际贸易的政策环境、国际贸易的结算环境及支付环境等。由于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具有前面的变革,决定此模式下的国际贸易谈判、合同的签定及其产生贸易纠纷后的国际法律应用都要进行变革;由于各国的电商发展水平不同,各国在支持国际贸易电商企业发展的贸易政策都有巨大差异,各国要按照传统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大的变革,其变革的方向是建立统一适用的国际贸易政策与规则。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结算与支付等问题由于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也正在朝着更加简便、高效的方向变革。
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对策选择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而我国的国际贸易企业电商模式的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一潮流势必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及总体经济。对于国际贸易企业来说,电商模式的运用,省却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中间环节,节省企业的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及交易时间,大大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国际贸易企业通过网络可以进行企业的形象及产品宣传,对提高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及国际综合竞争力有极大的好处。另外,我国从事贸易业务的企业,其电商模式的运用熟悉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业务上表现不一样,国内贸易的电商水平高于国际贸易的电商水平,这将在电商模式世界潮流下整体影响我国国际经济的水平与发展。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国际贸易企业急须紧跟世界发展趋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适合国际贸易电商经营模式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
企业文化是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通过对世界著名企业的考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文化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企业和每一个员工的行动方向,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统一的思想和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形成了共同的语言与和谐的工作环境,为企业的竞争提供了不衰的力量源泉。国际贸易企业在面临经济国际化及电商经营模式等外在条件变化时,其企业文化也要随之创新,才能跟上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变革。企业文化由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构成,其中精神层面居于核心位置。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下的企业文化创新策略,首先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建设策略,其表现为企业价值观念等,还有其它更为具体的制度、规范、企业形象设计、企业环境及企业财务保障等方面具体的内容,要进行企业国际化趋势的学习与培训,并引进国际化企业的具体制度、价值观念及电商文化等内容的建设;要发挥企业领导的组织作用,培养企业领导的国际合作意识与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通过引导广大员工的参与,合理分工,组织协调好企业电商文化的建设。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没有企业领导的组织分工,企业文化建设将会无序。同时,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行为决定企业的群体风貌,因而要组织员工参与到国际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及电商模式培训、学习等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去。其次是进行企业物质文化的创新,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企业形象设计、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硬件条件改善等。企业物质文化创新的方向与原则是体现贸易企业业务的国际化、进行国际贸易业务的网络支撑及交易手段国际化等。再次是国际贸易企业的制度文化创新,主要建立适应国际电商贸易模式的企业人财物管理制度、谈判制度、交易制度、结算制度等,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升级。
2.国际贸易电商经营资源整合策略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给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国际贸易企业整合以上领域的资源,改革旧有的资源运用策略,以适应新的挑战。电商模式下的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与传统类型的合同相比,差异主要集中在信息传递、表达方式的不同。电商模式在国际贸易中引发的问题很多,如管辖争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限于电子邮件这种要约与承诺传递的方式对合同成立的影响及合同主体身份认证问题等;还有就是往来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等问题;电子签名及其效力问题;在合同履行中的电子单证、电子支付安全与效力问题,在缔约责任中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责任问题等。面对以上法律环境的变化,电商国际贸易企业要与国际贸易企业及国际法律事务所合作,培养了解国际贸易业务、国际贸易法律及电商模式运作等问题的法律专业人才。在电商模式下,国际贸易物流一定是集仓储、运输及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且在电商国际贸易模式天然的个性化消费理念的引领下,国际贸易企业必需整合国际贸易综合物流链条上各种资源,结合低成本、高效率及个性化服务等方向优化国际贸易物流,使之完全匹配国际贸易的电商模式发展。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渠道、国际贸易物流及国际贸易法律环境等的变化对国际贸易营销提出了新要求,国际贸易企业要运用电商技术及平台整合生产领域及商品流通领域及消费领域的相关资源与信息,如企业产品信息、广告信息、支付信息及金融信息等,并改革国际贸易营销的方式,以提高国际贸易营销的实际效果。
3.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
如前面分析,我国国内贸易企业与国际贸易企业在电商模式的运用上水平是有差异的,国际贸易企业的电商发展水平较弱。所以国际贸易企业要加快进行电商模式所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主要是信息化设施的建设,从而实施国际贸易电商经营信息化策略。我国在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投资建设的电商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实现了互联互通。虽然我国电商网络架构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基础设的建设仍严重不足,其建设仍是初步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和商业电子化的目标还不清晰,我国必须切实有效地加大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以便为网络贸易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国际贸易企业要从自身内部挖掘潜力,培养电商人才,建设电商构架,实施电商模式,从而达到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优化国际贸易基础。
三、结语
国际贸易电商模式的广泛运用与迅猛发展,已经从各个方面改变着我国国际贸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要研判形势,果断作出变革,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艳芳.我国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中国经贸导刊,2010(11):42.
[2]张成东,罗琼.浅析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和谐发展的对策.网络财富,2010(1):53.
篇8
论文关键词: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国际贸易人才的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前全球经济大背景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出现了错位现象。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距离企业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标准还差得较远,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
一、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现象及原因初探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最大现状是该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脱节,从而使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实践及其他能力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便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现象。反思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出现的供需错位现象,说明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扶持力度不相称。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扶持及投入力度还不够。
第二,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中,理论课课时数所占的比重较高,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操作课程课时比重偏低。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值得考虑并落实的问题。
第三,企业对于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过高。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力求聘用“毕业即上岗”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且在用人过程中不注重人才的潜在能力发展及在职培训,而对于国家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之一。
第四,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学生可谓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规划。对于该行业人才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够明确,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关于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措施的建议
针对目前出现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现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一)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首先.教育部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有所突出。该专业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是实践型人才,应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为参考标准,同时又不能放弃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权重。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政府给每个学校拨款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就现在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会加大政府的负担,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学校集中区域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基地,其中可以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及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等等,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验和练习从商务谈判开始到整个贸易结束的整个过程。
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他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企业实习、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调整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开口讲英文。这是制约其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学校的口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的同时要给与学生心理上的辅导,使其顺利度过“开口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2.鼓励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学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先挑选几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双语教学的科目。
3.鼓励国际贸易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货运员、国家贸易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各种资格或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此促使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提倡辩论式授课法的应用,即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同学围绕国际贸易的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或培养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才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基本保证。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首先,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篇9
论文摘要:通过对国际贾易人才的就业情况及社会对国际贾易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贾易本科毕业生的供给已经与社会的需求产生了错位现象,分析了出现这种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柑施。
通过对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国际贸易人才的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的调查,可以发现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已经出现了错位现象。我国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距离企业所需人才的实践能力标准还差得较远,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的研究。
一、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现象及原因初探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是该专业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出现了脱节,从而使国际贸易毕业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在实践及其他能力方面不能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便是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现象。反思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国际贸易人才出现的供需错位现象,说明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国家对国际贾易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扶持力度不相称
我国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虽然目前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在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扶持及投人力度还不够。
(二)高校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
我国高校国际贸易课程设置中,理论课课时数所占的比重较高,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实践操作课程课时比重偏低,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改革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下值得考虑并落实的问题。
(三)企业对于国际贸易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过高
大多数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都力求聘用“毕业即上岗”的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且在用人过程中不注重人才的潜在能力的开发及在职培训;而对于国家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其自身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是导致国际贸易人才供需错位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明确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寻找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可谓是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对于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规划,对于该行业人才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不够明确,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措施
针对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现象,笔者认为以下措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政府应担当好统筹角色
首先,教育部门对于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在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要有所突出。该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目标必须是实践型人才,应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毕业即上岗”的需求为参考标准,同时又不能放弃对于理论知识的重视,要把握好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权重。
其次,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政府给每个学校拨款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就现在的教育经费投人来看,会加大政府的负担,那么为了更好地促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学校集中区域建立一个设施齐全的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实验基地,其中可以包括:外贸实习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及国际贸易场景模拟实验室等等,使学生能够切实地体验和练习从商务谈判开始到整个贸易结束的整个过程。
第三,政府还要担当好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角色。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出口补贴或其它优惠政策,激励企业与学校积极地合作,使更多的学生能够进人企业实习、就业,最终增强该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政府可以多做进出口国有企业的工作,使其为我国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积极地贡献力量。
(二)学校应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
学校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加大实践课程的授课比例的同时注重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我认为,在我国高校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提高国际贸易人才的外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而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主动开口讲英文,这是制约其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学校的口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的锻炼的同时要给与学生心理上的辅导,使其顺利度过“开口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2.鼓励学校循序渐进地实施双语教学计划。双语教学的开展,既能增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先挑选几门课程开设双语教学,然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双语教学的科目。
3.鼓励国际贸易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货运员、国家贸易单证员、外销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商务师资格证书等。在各种资格或技能证书的考试中可以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此促使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抛弃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提倡辩论式授课法,即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同学围绕国际贸易的现实案例,展开激烈辩论,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国际贸易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创造能力。
5.要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引进或培养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来指导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这是培养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的基本保证。
6.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人才所具备的不仅仅是熟练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及企业应改变观念
首先,学生要主动寻找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机会。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外贸企业中实习,为将来的就业打下牢固的基础和坚定的信心。另外,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培养自己实践能力的主体意识,然后朝这个职业规划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篇10
论文摘要:对国际劳工标准是否应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截然相反的态度,本文阐述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挂钩的原因,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并论述了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概述
“国际劳工标准”是由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一般是指由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和建议书等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体现的旨在保护全世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国际规范。国际劳工标准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源于国际贸易竞争。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联系可追溯到19世纪,美国率先于1890年开始禁止进口囚犯生产的产品,并于1930年将禁止进口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强制性劳工生产的产品。
二十世纪末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缓慢,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发达国家惴惴不安,因此发达国家将自身发展困境统统归咎于发展中国家的低劳工标准。(2)wto多边贸易体制中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劳工标准所特有的复杂性、随意性、隐蔽性等特点迎合了发达国家设置新的贸易壁垒的需求。通过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不仅扼制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转嫁了其国内经济发展危机。
2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问题两种不同态度的理论基础
2.1支持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在主要发达国家,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家贸易应予挂钩有“人道主义论”、“贫困进化论”、“移民压力论”、“社会倾销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社会倾销论”。
“社会倾销论”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童丁以及囚犯来生产出口产品,导致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很低。还有些发展中国家禁止劳工建立工会组织,导致工人工资被随意压低,工时被随时延长,这事实扭曲了产品的正常成本,致使生产成本降低。该情形使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大为减弱。这种因低劳动力成本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使其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可以认为是对出口产品的变相补贴,违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宗旨。这种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劳动工资低下及其他社会条件恶劣形成的出口产品竞争优势就是社会倾销或日劳动力倾销、福利倾销。这种社会倾销现象会导致执行高劳工标准的国家将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所以该理论认为应将劳工标准和国际贸易挂钩,对低劳工标准的国家予以贸易制裁,而不能仅仅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同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以贸易制裁促进劳工标准的提高是防范不正当竞争、恢复和维护公平竞争局面所必需的。
2.2反对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理论依据
对发达国家的劳工标准应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主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持否定态度。其否定的理论大致包括特“比较优势论”、“特定文化论”、“投资区位调整论”、“与贸易无关论”等几种观点,但其主流观点是“比较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认为,不同国家的劳工标准存在差异符合公平竞争原则。发达国家的“社会倾销论”完全抹煞了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即比较优势理论,否认从发展中国家获得利益。有“优势”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础。目前的发展格局只能是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优势的比较格局,国际贸易自由化也只能在此基础上的逐步自由化。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要求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的逻辑思路,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也同样可以要求限制发达国家资本、技术优势的发挥。这样有违开展国际贸易的宗旨。发展中国家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劳动力成本如同各国的自然享赋一样是一个外在变量,它所形成的比较优势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这种比较优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好处,不会对发达国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是两个领域的范畴,要真正提高世界的整体福利水平是通过贸易自由化发展全球经济,而不是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限制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
3当前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3.1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实践
虽然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没有将劳工标准纳人wto多边规则中,但为了进一步促进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挂钩,发达国家正以双边贸易协定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国际劳工标准。例如。2001年正式生效的《美国一约旦的自由贸易协定》,首次将劳工与环保标准纳人其协议内容。此后,2003年,美国与新加坡、智利、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双边贸易协议中也都纳人了劳工标准。
3. 2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发展趋势
作者认为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是必然趋势,其理由主要在于:
(1)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目前仍存在着生产商为获得较高利润而压榨劳动者的情况。低成本策略不仅损害了人权,更破坏了国际贸易中的公平竞争秩序。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可能很难对某些不当的降低标准行为做出公正的处理,但各国对自己的进出口贸易都相当敏感,因此将国际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有利于促进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最终更好地维护各国劳工的基本权利,它符合各国的长远利益。
- 上一篇:骨科病的治疗方法
- 下一篇:电力安全教育培训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