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2 13:2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建筑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因此开始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环保。对生态、资源的保护的关注,包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建筑业上,建筑生态化成为了建筑设计中所必须重视的。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集结人类智慧,利用科学技术作为辅助,建造出来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人类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建筑。因此,作为为人类服务的设施,其建设和设计都必须以人为本,还要兼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目标,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应运而生。
二、生态建筑设计思路的发展方向
生态建筑的基本要求,就是建筑上以生态友好为主要标准,建筑的设计在生态化上全面且细致,其设计思路需要涉及并满足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1.设计上越来越注重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相协调,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如今的建筑设计,一般都对建筑的个性特征十分重视,即要突出建筑的独特性,要显示不同的功能特点。但是,建筑作为一种硬件设施,其外观和个性,应该放在第二位,放在第一位的是该建筑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即舒适度和经济效益。与生态、人文环境相协调,就能够保证舒适度,符合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节能环保,节能也就同时意味着减少使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设计材料上选择生态友好的建筑材料,建筑的供能因地制宜采用环保能源。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新型材料都有针对性地向环保化发展,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现在很多生态建筑设计上,都在室内绿化、用水循环利用等方面下功夫,这方面的材料都已经出现在建筑材料市场上。同时,建筑采用当地较为丰富的环保能源,地热、天然气、风能等都是清洁能源,都符合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初衷,即生态可持续。
3.生态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出来的建筑具备建筑再利用的可能。这是近年来国际上都相当重视的课题。建筑也可以成为一种资源,进行再利用,这符合“生态建筑”之称。生态建筑设计,要求设计的建筑在使用寿命终结后,不需要拆掉重建,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技术上的修补修缮,满足继续使用。如果一所建筑能够被再利用,那么就可以避免极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避免了重建的巨大开支。
三、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在建筑设计上,对生态环保这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增多。下面介绍建筑的能源使用、减排再利用、自然绿化这三个方面。
1.能源利用。建筑的供能选择相当重要,特别是现代建筑向高层化发展,一栋摩天大楼的耗能是相当惊人的,若能使用清洁环保的能源,就能够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上取得很大的效益。一栋建筑,供能系统是相当复杂的一部分,在设计上需要考虑清洁能源的供给必须高效。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方法,结合气候特点,寻求减少能耗的途径,如可以设计在楼顶安置太阳能设备蓄热蓄能、采用玻璃窗结构增加采光减少白天的能源消耗、设计高效的通风系统和使用保温建筑材料减少对中央空调的依赖。这些设计都能在满足建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同时凸显出生态化的优势,也符合社会发展、建筑业发展的要求。
2.减排再利用。要满足一栋大型建筑的能耗所需的能源的量是巨大的,也因此建筑消耗能源所排放的废料也将是相应的巨大。建筑设计追求生态化,其趋势必然要注重在减排再利用上下功夫。大型建筑所散发的热废品的量是巨大的,热废品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回收,就有机会循环再利用,应用于建筑的保温等方面的需要。在减少排废的同时还能够节约能源,使能源使用效率更高更环保。而且相当于其他方面,在减排再利用这方面上进行设计相对简单,现有的技术和设备条件都发展得较快,所需的成本也较低,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一个相当高效的选择。
3.自然绿化。生态化可以理解为与自然环境的兼容,自然环境中少不了花草树木。如今,关于建筑绿化的问题已被广泛重视,建筑的设计也都注意到这一点。只有在设计中考虑绿化布置,安排专门的地区作为绿化所用,才是真正的做到建筑设计生态化,也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建筑生态化的发展趋势。如上,绿化的配置是体现一个建筑设计是否考虑生态化的重要指标,在建筑设计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的布局和实际效用,在绿化布置时,要考虑与周边绿化体系形成系统化网络化关系,在整个建筑的布局上,应注意减少对原本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保存原始绿化植被。只有充分考虑绿化配置,软化人工建筑环境,才能够使建筑尽可能地达到与周遭生态环境相协调,从而成为生态友好型建筑。
四、结束语
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而又脆弱的有机整体,人类是整个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但人类对生态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在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时,人类开始注意到努力做到生态友好。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建筑,建筑是人类主要的活动环境,作为建筑的设计者和建造者,我们应该注意到如何使之更加生态友好化,这也是生态建筑的存在理由,更是在建筑设计中追求生态化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刘振,迭勇,王少强.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陕西建筑,2008,10,(10), 16~19
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实现策略
【 abstract 】 the curr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and its design has become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building design a new idea,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a hot new area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 The hot and trend architectural design as a sign that a kind of technology and human environment more harmonious new progress, is also building design as a kind of culture, and the concept of a kind of updat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the principle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 key words 】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realiza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及水平的日益提高, 尤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日渐被人们所认识, 生态建筑及其设计已经成为我国及世界许多国家建筑设计的一个新的理念, 并已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一种发展趋势。这一热点和趋势标示着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技术与人类环境更为协调的新的进步, 同时也是建筑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和观念的一种更新。由此,生态建筑及其设计应当引起我们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并将其在所从事的各类建筑设计中恰到好处地体现出来,使所设计和建造的建筑物能与周围所处环境更为协调,对使用该建筑的人们的心身更为健康。近年来,“ 生态建筑”、“ 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名词、概念在建筑界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已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也是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
一、生态建筑设计的概念
生态建筑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的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 从人、建筑、自然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出发, 设计出能够实现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最优关系的建筑, 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周围的大环境。生态建筑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自然, 它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 以及根据具体条件对这些技术的最佳搭配。无论使用何种技术, 一定要将建筑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形成一个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良性循环体系; 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 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 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二、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1、能源技术
能源技术中与生态建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风能利用技术以及节能措施。
2、材料技术
材料技术是生态建筑赖以发展的基础, 材料的革新往往引起技术上的革命。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有利于节能和环保的新材料的问世, 如透明蓄热材料、高强轻质材料、高保温玻璃等, 大大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
3、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已在建筑中得到了应用, 如智能的室温调控系统、智能的采光系统, 对阳光的自动追踪系统等等, 智能技术为生态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而生态建筑的智能化也将是其发展方向。
4、选择适宜生态技术原则
从其复杂难易程度上区分, 大致可分为简单技术(低技术) 、常规技术(中间技术)和高新技术(高技术)三个层次。其中“低技术”一般对应的是造价低廉、注重民俗习惯, 使用当地材料, 适应当地气候的传统技术; “中间技术”旨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进或适当引进较新技术所形成的生态技术。“高技术”是将其他领域的高新技术结合生态建筑的要求移植改进到建筑中来。
5、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 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 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 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 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三、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1、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边。一方面,绿化可以有创造性思路,可以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该尽量减少硬质铺地, 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 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
2、 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 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 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人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24℃, 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2-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 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 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 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 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 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 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总之,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 随着机器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21 世纪的主旋律。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 并将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崇塔. 浅谈生态建筑及其技术要点[J]. 大众科技, 2008,(09)
[2] 苏芳. 分析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及生态住宅的原则[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6)
[3] 王海松, 莫弘之, 沈斌. 生态建筑集成设计体系研究[J]. 建筑学报, 2007,(09)
[4] 许壮声, 高星. 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5] 袁镔. 生态建筑设计的技术套路[J]. 房材与应用, 2003,(02)
[6] 张庆宁. 呼吸自然的建筑[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4,(01)
[7] 刘东环, 于健波, 牛世彪. 浅谈生态建筑[J]. 网络与信息, 2007,(08)
篇3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进行反思,虽然现在的建筑理论及施工设备、技术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耗能较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建筑观应运而生。生态建筑观体现的是个性美观、生态节能、健康无害、环保舒适的建筑设计目标,本文将对生态建筑观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2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不但注意建筑空间的立体与多维,同时也更加重视环保,该建筑将现代科技与环保概念、经济实用等在设计的前期就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为了该建筑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建筑的生态建筑必须能适应传统的环境,在与原生态平衡的状态下,重视发展节水节能,从而减少了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使用建筑的时间。让自然环境与生态环保居住环境能和谐统一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如图1所示。
3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3.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而生态环境的建设是走向该道路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生态质量的直接作用。建设城市首先就是建筑建设,发展生态建设的城市必须为人民创建良好的生活居住与工作环境,让居民能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
3.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每年建设建筑所用的资源都是非常多的,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规划者在计划用地时会尽量设计的更加合理,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利用科学技术来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和有效使用面积;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增加对自然建材与当地材料的使用率。
3.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我国现如今的文化科技、经济信息正处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水平也随之提升,因此对建筑的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在舒适美观、安全健康等方面。生态建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生活废弃物对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将废弃物进行循环或是重复使用,人们居住在生态建筑中能最大限度的得到自由与自然,增加对自然原材料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有害材料对居民的污染,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4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环境与有机体的相互关系。它改变了以前对动植物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再生与共生原则充分体现出了异类物质间的合作互利关系,更表明了自然界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4.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我们可采用蓄热的形式来降低能源损耗,增加对能源的使用率,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使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各地不同的季节天气来进行建筑设计,结合风形成特点与太阳运转规律来增加对风和太阳光的使用,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充分发挥材料的绝热与蓄热功能,增加围护结构的隔热与保温功能。冬季利用太阳能取暖,夏季用遮阳设施降温,最终目的就是增加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
4.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的资源与建筑材料尽量是可循环使用的。如将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使用到建设中,降低了建筑产生垃圾的数量。
4.3减少废物排放
在污染物排放前,使用各种无害化处理手段进行处理,减少对外界环境的污染。4.4环境与文化属性从广义上来说,文化领域与环境领域也包括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建筑中。
5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5.1案例分析
在南宁青秀区西南处,打算用10hm2的土地来进行规划建筑。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10月,建成交付使用的日期为2016年12月。主要涵盖了城市规划展示平台、综合政务平台、服务审批平台以及行政监察平台等功能。为了能在达到使用标准的基础上来建设出具有创新性以及符合时代特点的地标式建筑,项目设计准备从生态和人性角度出发,使项目达到模块化和网格化,使其更具时代感更加亲民。生态技术在本项目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雨水与中水回用技术、太阳能光电、绿色照明、自然通风、绿化屋顶,防止“热岛”现象、日照、遮阳与采光、防止噪声、控制污染、围护结构保温等。
5.2雨水与中水回用技术
水是人类能够生存下去的必需品,也是可以有效的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础所在。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水资源非常的缺乏,所以,合理科学的进行利用相关水资源是建设未来生态城市最为基础的条件。本工程在建设了雨水花园等,对雨水进行收集以及存储,合理的进行利用,能够有效的实现降低水资源流失的问题。
5.3太阳能利用
对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当今世界新能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立节能环保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被各国设计师所关注。对于这种绿色能源而言,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充分实现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照明以及太阳能制冷等技术的应用。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将集热板以及发电源装置与屋面进行结合,在建筑顶部大规模铺设太阳能集热板以及发电装置,通过这种技术的应用节省电力能源。本工程在楼顶设置了太阳能装置,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照明主要是在白天完成能量的收集,通过照明技术广泛的利用在道路的照明、地下室以及车库等场所的照明,使用高节能LED面光源,从而充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5.4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调节建筑环境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建筑物的三维空间设置于立面设计、平面布局等都会对自然通风产生重要的影响。本工程在建筑设计前期将这些影响考虑进去,建筑所遇到的空气质量与热舒适度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而且不用使用者再投入任何资金就能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
5.5防止“热岛”现象
建筑物周围的气流流动和辐射系统等都会对建筑物的热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受到建筑布局、建筑密度、建筑用材、水景设施和绿地率等设计因素的作用,建筑外的温度可能会发生“热岛”现象。为了减少热岛效应,本工程进行了合理的建筑布局设计,将屋顶设置的更加绿化美观。
5.6日照、遮阳与采光
建筑的热环境也受到了夏季热辐射和太阳直射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了影响。遮阳能减少室内的热辐射量和阳光直射的幅度,本工程根据建筑的外形设计、悬挑和凹凸变化来建设建筑的围护结构达到遮阳的目的。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经过准确的计算,分析单体建筑与该建筑布局间的日照、遮阳与自然采光,看其是否符合遮阳与日照的标准要求。适应不同朝向遮阳要求的建筑物立面设计如图2所示。
5.7对建筑区防止噪声、控制污染的设计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防噪声系统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对污染控制的重视程度。合理的分布绿化的区域,保持气流在建筑外界的流动,这就会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设计工作者在最初进行本工程设计的时候,调查和检测施工的场地,查看当地的环境污染与噪音有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制定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建筑的外界环境。本工程采用双层玻璃来减少噪音污染,同时也不会对自然通风产生影响。
5.8围护结构保温
我国建筑结构热损耗较大,而作为建筑的墙体更是首当其中,因此对于墙体的规划就尤为重要。外墙保温设计方式多使用保温板、保温砂浆这些工艺。本工程在进行建筑的墙体规划时,选用品质比较好的并且是环保的保温涂料和轻型保温板的外墙保温材料,并不只是简单地进行分层设计,综合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多种技术结合成了生态建筑设计,其中不但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给其正确的指引。在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之间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生态学、建筑知识和环境学等方面的科学理论,考虑到环境与经济等多个方面,对生态建筑的内外环境整体的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使建筑设计作品达到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目的。
作者:王泽荣 单位:广西蓝川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梁利双.浅析我国现代生态建筑设计[J].科技资讯,2010(13):66~68.
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
一、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满足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并能与之共生是生态建筑的前提,对客观的生态系统资源、条件进行充分利用,并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对一切无公害技术和材料加以充分利用,用最小的成本为大家营造出一个和谐、宁静、安全的生活氛围以及工作环境。
(一)经济原则
只有投入高技术和高科技才能确保建筑的生态性,所谓高技术设计并不等同于经济浪费。地域特点以及地方化材料和适宜技术的建造经验也是建筑生态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不仅能使建筑生态化得以实现,同时还能满足经济性的原则。
(二)舒适原则
满足人们各种需求是建筑存在的前提。人们对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舒适,只有环境舒适才能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不能以环境作为换取舒适的代价,而要通过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共同配合,让两者能找到一个均衡点。
(三)节约原则
在满足建筑服务功能均衡与全寿命使用周期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与资源占有。
(四)高效原则
满足建筑人们生活以及生产需要是建筑的最终目的,在进行设计之时,设计师要站在居住者的立场,本着对他们负责的态度,营造出无污染、舒适、健康的建筑环境,在集成技术的帮助下使建筑物功效得以提升,并对管理调控系统予以优化管理,从而使生态建筑高效性原则得以实现。
(五)和谐原则
生态建筑最为核心的原则便是和谐原则。它包括环境和谐、社会和谐、经济和谐等许多方面,在对建筑进行施工作业、设计规划和地质选择之时都必须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之上,确保建筑内部环节以及建筑与大城市背景等相和谐。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主要侧重于生态理念深入和生态住宅实际运用。所谓的生态住宅设计是指对人工环境学、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当代建筑美学等加以综合使用,将住宅打造成一个小生态系统,让居住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美观、高效、环保、健康、舒适。生态要具备双重效果,包括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保障这两方面。生态建筑理念必须在设计、选材、施工等各环节中有所涉及,它的技术策略需在能源系统和住宅区环境方面设计方面有所体现。与此同时,还和建材选择以及绿化设计有关,作为设计人员需对这两方面加以重视。
三、运用先进科技使建筑设计生态化得以实现
(一)对新材料加以利用
1、对地热资源加以利用。由于地热储备量非常丰富,并且污染也非常小,因此在最近几年被广泛的应用在建筑行业里。
2、对水循环加以利用。由于水资源无污染、清洁,目前在水利用方面最主要采用的还是雨水循环制冷技术。
3、对太阳能光电材料加以利用。作为生态建设首选材料,太阳能的储量非常丰富,并且无污染、成本低廉。
4、对热阻材料组合墙加以利用。南方建筑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便是隔热,由于传统建筑在隔热方面效果非常差,要想具备非常好的隔热效果就必须投入较高的费用,并还可能会形成具有危害性的气体,而使用隔热墙便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5、对玻璃材料加以利用。现在玻璃类型已经非常多,并且许多建筑都能根据其自身的需求而选择使用不同的玻璃类型。例如,在珠宝店和银行等就会使用防弹玻璃,而在汽车和公交车的车窗中大多会使用钢化玻璃,还有注入吸热玻璃之类的会按照各自特性而在不同建筑中得到使用。
(二)对太阳能资源加以利用
由于太阳能资源具有成本低廉、利用简单、无污染、储备丰富等优点,人们开始增大对其的利用程度,最主要会使用如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1、在对太阳能进行资源系统的建设之时通过空气集热板来实现。空气供热系统会收到来自集热板形成热量的供给,并以此来替换传统暖气设备,从而使由暖气设备所形成的氮氧化合物造成的环境危害得以降低。
2、在对太阳能进行资源系统建设之时使用窗户集热板来实现。它由空气导管、风扇、蓄热装置、玻璃盒单元集热板等组合而成,以此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
四、生态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一)节约能源
随着世界总能源储量的日益紧缺,人们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开始朝着节能方向发展。对节能建材加以使用是建筑节能最主要的体现,建筑物通过自然通风的形式来减少对电风扇和空调的使用,从而使空调释放有害物质在环境污染方面得以减少,与此同时也能使能量消耗得以减少,让用户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经济成本。为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人们逐渐开始对太阳能进行开发使用。由于太阳能具有能源广、无污染、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它在建筑诸多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从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现如今,我国在太阳能的开发上依旧存在瑕疵,因此就必须对国外成功案例加以借助。
资源再利用作为节能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与环境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我国建筑已经逐渐增大其在旧有建材方面的利用率。
(二)节约原材料
由于建筑主要的构成部分便是建筑材料,因此建筑节约关键之处便在于对建材的节约。在科技的支撑之下,人们开始逐渐对建筑物梁柱利用数量予以减少,一来,可以营造出建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从而使建筑物美感得以增强;二来,能够对材料和资金加以节省。
(三)建筑再利用
现如今,环保非常重要的一项课题便是循环利用。在进行建筑设计之时,建筑师将这个理念在建筑业中加以利用,并运用于实践中,同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对建筑进行再利用方面发达国家做得非常好,并发展出很多值得人们加以借鉴的案例。以往,我国建筑绝大部分仍旧处于大规模再建和拆毁的基础上,而对再利用缺乏思想指导。
所谓的建筑再利用便是对原有可利用资源进行二次使用,并与新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加以结合,以此来对城市建筑进行建设,这样不仅能缺德环保的效果,同时还能对财力、人力、物力加以节省,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结语
生态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伤害,人们从长远角度出发,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始愈发重视,并且也将生态观念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灌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筑必然会朝着重视生态规划的方向发展。一来,与人类和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相符,二来,也满足了市民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必然会深入人心,生态建筑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修文.浅析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中华民居,2012,(6):937.
[2]马可乐,李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0,13(1):36-37.
[3]宋常君.浅谈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方向[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213.
篇5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生态化;探究
在系统工程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较为复杂,尤其是要做到设计上完全符合生态要求,是比较难的事情。生态建筑突出“注重效益、“尊重科学”以及“崇尚自然”三大理念。其中,“注重效益”这一理念尤为重要,体现在生态建筑设计的始终(从设计到选材,最终运营直到建筑寿命的终结)。同时,在“尊重科学”的理念下进行设计,给人以“崇尚自然”的舒适感,也是生态建筑的特点。
1 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中,对生态建筑有着不同的概念诠释。但无论是哪种理论,都强调因地制宜,符合相关生态学理论原则,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再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设计出有机结合的建筑物,保证建筑物内部气候适宜,且做到节约能源、控制污染,体现生态建筑的长久生命力以及环境保护力。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生态建筑就是绿化面积的增加,即建筑外部和内部做一些植物景观;一些人还认为节能的建筑就是生态的建筑;等等。类似观点都比较片面,没有将生态建筑的设计做到位。
1.2缺乏对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的建筑业虽然正在发展阶段,但城乡的发展不平衡,发达城市的相关研究居多,但对农村的建筑设计不够重视,尤其在东北地区。又由于生态建筑是多门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并不能体现综合性,大部分都是单一学科的研究(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农业建筑学、生态学、能源学、环境学等),未能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尤其是居住环境如何较好结合植物环境工程这一学科的难题还有待深入探讨研究。
1.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其实,在我国,也并不乏建筑界的相关论文,相关研究都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观,也促进了生态建筑业的推广。然而,这些论文大多偏重理论和设计原理的探讨,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引荐,没能较好结合实际环境,在实践和模拟测试中进行深入分析。
2 发展生态建筑设计和建筑生态化趋势的意义
2.1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更能让使用者更好适应自然环境,舒适生活。基于“崇尚自然”的理念,生态建筑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生态建筑中应较多的合理使用自然元素,将自然元素贯穿于建造、运营直至建筑物的终结。生态建筑致力于营造最舒适最贴近自然的环境,以达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目标。当然,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建筑物提供的空间是可以让使用者顺利进行各种所需活动的,否则,即使如何与自然环境融入,建筑物的实用性都无从谈起。
2.2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不仅在外界环境的设计上注重绿化,也充分强调内部环境的有氧设计,通过室内绿色植物的精心设计,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避免使用者受到有害气体、噪音等的困扰。可见,这样的室内设计更具有开放性,更体现大自然的室外特征。那么,有哪些相关设计可以运用于室内的绿色化创作呢?除了常见的用植物、水面划分居住空间的手法,还可以使用绿化屋面的方式,起到防水和维护作用的同时,提高观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另外,可以特别设计开放式的大厅或者庭院式的空间,智能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或者再加上可以开启的屋顶设计,能让使用者根据自身需要,适应季节特点,随时享受室外的资源,与大自然无间隔,改善居住环境。
2.3降低耗材,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率
2.3.1节约原材料
建筑的原材料重点在于结构用材,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其余一些辅助材料(如水暖电、装修材料、设备器材等)不在此过多论述。传统的建筑业中,使用的砖石结构已渐渐被许多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取代。现代建筑中较多地应用了轻钢结构、拉索结构、薄壳屋盖等先进设计,这些结构能扩宽使用者的活动空间,同时也更稳固更轻便。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节约型的材料,大空间膜这一结构用材开始出现,这样的设计中,相关材料承载的重量加大了,又因为是无柱型的设计,使用起来大气灵活,也具有观赏性,能突出流线型的飘逸,又不失其质量保证,这样的用材也有着广泛的运用范围,集建筑与装饰于一体,美观大方。
2.3.2节约能源
生态建筑非常注重环保节能,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和使用过程,更体现在用材上。很多设计处理中,都尽可能地应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尽可能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太阳能等资源,合理配置耗材。其中,太阳能的合理应用在全世界的建筑中都被广泛采用。著名的明野村住宅以及大岛住宅(日本,加藤义夫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国的一些地区的照明还用了光导管,用太阳光取代灯光照明。
2.3.3建筑再利用
资源的再利用还包括现在流行的一种方式:挖掘建筑潜在的资源。在我国,城市的反复拆建,不仅影响环境,也是某种程度的资源浪费。在拆除建筑的工程中,有很多建材、构件大大地浪费不说,处理起来还破换了环境。而如果为生态建筑,便可以合理应用废弃的材料,例如,2005年,巴塞罗那国际建筑展就出现了建筑钢结构的住宅作品,这样的生态建材,不仅具备高强度、低能耗的特点,拆除后也可以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科学发展。
篇6
关键词:生态建筑 ; 设计;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装点了城市环境。然而任何建筑都会消耗到大量能源和材料,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仍会不断消耗下去。面对如此状况,有责任心的建筑师们不断探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建筑是现代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就是使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寻求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将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具有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来看待。
1.生态设计产生于对现代建筑的反思
生态建筑的设计思想是在本世纪不断发生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过程当中,不少学者和建筑师对现代工业文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美国学者提出,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2生态建筑设计要点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生态”绝非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对环境无害而又有利于人们工作生活的标志。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住宅涉及的技术体系极其庞大,包括能源系统(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水环境系统、声环境系统、光环境系统、热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游憩系统和绿色建材系统等。简单说来,其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住宅区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包括建筑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建筑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同时又与绿化设计以及建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是当前生态住宅设计中最重要而又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智能化住宅区,包括信息管理和通讯白动化、物业管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控制、安全防护自动化以及家庭智能化等。
2.1水资源的节省以及废弃物处理
从这个思路出发,要实现住宅设计生态化,需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住宅住区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造型、朝向、定位以及细节处理如维护结构材料选择、保温方式、门窗形式等);建筑物内的环境控制系统设计。下面将从风环境设计、白然景观、光环境等方面,分别阐述可应用到生态住宅设计中的相关技术。
2.2结合当地自然生态条件与最新生态理论,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的高技术设计方法。这三种手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当地的具体生 态环境出发进行设计,所不同的是对技术的应用观念与方式。
2.3绿化‘水景设计和防止住区热岛现象
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系,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笔者在中山御江华庭住宅小区设计中,按照创造格局清晰的景观秩序和视觉联系,保证空间界面的连续与变化,注重室内外空间的交融和渗透等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由标志、节点、界面、区域和视线通廊等构成景观体系,同时考虑景观中的时间因素,进行夜景照明设计。在绿化体系上体现生态的生存原则,通过系统设计使地段绿化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其要素构成趋于多样化、结构趋向网络化,满足生态和景观要求。依据功能、造景等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绿化形式。主要表现为休憩草地、花池、水池、水溪,保证空间通透,同时绿轴、水系及道路绿化的延续与城市绿化体系联为一体。整个景观以当地自然条件为基础,结合文化、民俗及生活需要,提升整个小区的生活格调。
我们的小区不仅有开放的远景和开阔的视野等客观优势,我们也希望创造出一种富有内涵的空间---由建筑围合绿地形成内部的大空间,创造出一种由外部城市公共空间进入住宅私密空间的过渡,同时也形成了一种领域感和归属感。
3.适宜技术的生态建筑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做到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的基本技术策略。
这种建筑类型以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先生为代表。他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建筑设计,适当采用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高层建筑设计上尝试利用自然能源并建构良性微气候。他称之为生态气候学(Bioclimatic),其具体目标是满足人的舒适和精神需求以及降低建筑能耗。他在热带高层建筑设计中运用生物气候学所采用的方法,大体上有下列几个方面:
(1)在高层建筑的表面和中间的开敞空间中进行绿化;
(2)沿高层建筑的外面设置了不同凹入深度的过渡空间;
(3)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遮阳格片;
(4)创造通风条件加强室内空气对流,降低由日晒引起的升温;
(5)平面处理上主张把交通核设置在建筑物的一侧或两侧;
(6)外墙的处理上除了做好隔热,他还通过研究,建议采用墙面水花系统;杨经文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在热带地区的高层建筑可节省运转能耗的40%。
4.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4.1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
生态住宅首先要满足的是人体的舒适性,例如适宜的温度、湿度以满足人体热舒适。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日照以实现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以获得高品质的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等。在心理方面,生态住宅既要保证家庭生活所需要的安全性、私密性,又要满足邻里交往、人与自然交往等要求。健康还有另外一层很重要的含义,是指住宅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住宅应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4.2追求高效是生态住宅的核心内容
所谓高效,是指尽可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我们知道,建筑业以及与建筑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如建材生产、运输等)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生态住宅正是要杜绝这种粗放、浪费的模式,以最低的能源、资源成本去获取最高的效益。
4.3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的完美境界
生态住宅与大自然相和谐不仅体现在能量、物质方面,也同时体现在精神境界方面,包括生态住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与社会文化相融合。生态住宅立足于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两大课题结合起来,所关注的不仅包括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和利用可再生洁净能源,还涉及节约资源(建材、水)、减少废弃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材料的可降解和循环使用等,因而它所占据的视点最高,所关注的领域也最广。
5.结束语
总之, 在建筑领域里, 我们呼吁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 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 发展生态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 而且有助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 加大生态建筑的研究, 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钱宜伦 2000年小康住宅[A].现代与未来的国内外新型建筑材料[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5.
篇7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展望
1生态建筑设计概述
生态建筑是指为了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城市的生态平衡与建筑自身特征,利用生态学的理念对建筑与景观环境进行设计,通过综合分析建筑物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生态环境各项相关因素,使建筑与环境之间的能源循环转换,从而实现建筑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设计初衷。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趋势,由于生态建筑依靠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根据不同城市环境特点与资源状况,以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作为设计原则,因而生态建筑在降低建筑物的建设投入,提高建筑物绿色与智能水平,满足现代人居住生存理念以及优化城市居住小区的功能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是城市建筑领域实现社会、经济以及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设计者必须熟悉生态学以及建筑学的各项内容与理念,并将其体现在对生态建筑设计之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降低能耗与污染,提高能源与材料的循环利用效率,实现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持续再生。生态建筑设计的具体原则如下所示:
(1)综合利用外部环境因素。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周围的各项因素,设计时充分利用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中的资源以及原有的建筑设施等,实现建筑设计与土地利用、城市绿化以及气候环境的适应,尽可能的降低建筑中能耗设备的使用,降低建筑物正常使用对于资源以及能源的消耗,提高利用效率。
(2)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建筑物的不同功能要求,对于生态建筑设计而言,更需要注意不能仅仅考虑生态学的设计观点而导致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符合要求,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处于支配地位,因此,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设计原则。
(3)具备良好的技术实现性。对于生态建筑设计,好的设计理念必须具有较好的技术可实现性,建筑设计应该能够便于结构设计以及将来建设施工的实现,生态建筑设计作为较新的设计理念更应该具备较好的实现途径以促进生态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3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1)建筑方案的设计方面。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择,应该综合与周围环境、建筑美学以及可持续设计的协调理念。建筑方案选择则时既应体现建筑设计的个性,同时应该综合考虑与周围环境以及周围建筑之间的协调衔接,同时应该与城市所在的人文景观以及城市的发展定位相一致。其次,建筑方案的选择必须协调对于经济投入的要求,要做到建筑美学与生态建筑工程投资的合理可行,生态建筑的节约理念也应体现在投资方面,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价值系数。第三,建筑方案的选择应该符合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生态建筑设计对于照明、通风、采光采暖以及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在建筑方案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及不同的要求,将生态建筑的设计策略与具体实施细节相结合。
(2)能源利用方面。生态建筑设计对于能源利用设计主要体现在降低能耗以及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主要通过建筑节能技术实现,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于建筑供热设备以及空调通风等暖通设备,引应尽可能的选择能耗小,效率相对较高的系统设计,应尽可能的结合气候环境不同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实现暖通系统的智能节能控制。给排水设计则通过改变供水方式、无负压变频控制以及管网余压的利用降低能耗。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则主要通过对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清洁能源中,利用效率最高的主要是太阳能与风能。太阳能以及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无污染而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尤其是对于建筑外观以及建筑通风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以及风能实现照面、通风以及建筑物热水与保温隔热方面的能源节约。
(3)生态建筑建筑材料利用方面。生态建筑设计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主要通过节约建筑材料,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利用方面。对于建筑设计中材料的选用,尽可能的少用天然资源,使用地域性相对较强的自然材料以及耐久性较好的材料,在确保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由废渣或者其他废弃材料制作的建材,使用绿色节能健康的建筑材料,降低生产、加工、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及污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材料不断更新,这对于生态建筑的理念得以实现提供了较好的推广应用平台,因此生态建筑设计材料的选择应该遵循节约、环保以及可持续的理念。
(4)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土地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节约土地资源。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措施实现:建筑物间距系数的选择方面,采用较小的间距系数,适当的采取偏斜角度布置以及建筑物的前后排错列布置方式;建筑物的间距用地重叠方面,可以采取塔式高层或者通过东西向的重叠间距以及南北向的点式端头布置实现;实现间距与空地的合理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作为建筑小区内部道路、花园广场、景观绿地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及生态水平。
4生态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生态建筑设计,主要是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利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建筑设计,随着设计技术以及理念的不断更新,生态建筑设计的地域经济以及文化特性逐步明显,成为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生态建筑的地域性主要取决于生态建筑设计中对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利用方面,生态建筑的地域性逐步增强,对于不同区域的地理及气候条件适应性较强。其次,生态建筑设计由于不断采用新的再生材料以及新的技术,因此,建筑的造价降低,经济性能逐步提高,体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已经成为生态建筑设计重要的衡量指标。第三,,由于新材料、新结构以及新形式的选用,生态建筑设计对于体现文化特色的要求提高,生态建筑的时代特色与民族文化特色也应成为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通过对地域气候以及材料的选择利用,体现不同民俗、文化及时代特色。
结语
生态建筑作为缓解城市建设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对于满足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提高人们居住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体现生态学的特色,应该结合不同地域及文化特色,合理的进行建筑方案结构及建筑材料的选择,通过对空间布局的调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同时应该不断更新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促进生态建筑理念的革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曦,李湛东. 生态建筑设计新论―对生态建筑设计的反思和再认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李道增. 21 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C].中国建筑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会议报告文集,2001.
篇8
关键字:自然环境;生态建筑设计方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生态建筑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建筑师提出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是生态建筑在中国却是新兴的产物。生态建筑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的采集利用、降低建筑和运营能耗、废物处理和利用等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在此目的下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1.我国生态建筑的现状
我国国内生态建筑的发展缓慢。地域广、环境复杂、气候多样、文化区域性差异大、人口多等都是我国的自然资源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的多样性的建筑特点。因为我国对生态建筑还没有足够深刻的理解,且我国生态建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发展我国的生态建筑。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功能也有着新的要求,这也就决定了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必须被得到重视。
1.1 我国对生态建筑的认识不够
生态建筑的定义就是能够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使其周围的环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以及自我调节能力。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引入到我国的,因此引入的时间并不长。虽然后来颁布了一些报告和技术指导,但是我国的相关政策体系还是不够完善。由于社会关注不够广泛,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手段一直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远远不够,甚至有人认为只要加一些绿化在建筑物周围、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或增设一些节能装置就是生态建筑,这些观点太过肤浅,只是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太过不够全面。
1.2缺乏对生态建筑工程实践应用
我国对生态建筑理论的研究也还不够全面,而且很多研究还都是局限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之内,缺乏实际工程的实践及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因此我国生态理论的研究与生态建筑的实践过程发展不统一。同时,我国的生态建筑只重视城市的设计发展,却忽视了农村生态建筑的发展,导致我国生态建筑的城乡差距很大,生态建筑的发展也出现了失衡的现象。
2.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即将生态学的概念和建筑学进行结合,使生态学的基本原则成为建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个生态建筑这个体系中,要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建筑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人文属性以及其空间属性进行有效的结合。由于生态建筑与以往的建筑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生态建筑,就要了解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下将介绍几种生态建筑的主要原则。
2.1以人为本且科学健康
“以人为本”对于生态建筑来说是最为基本的一个原则。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作为社会的主体,人类对建筑的使用要以健康和舒适为基本要求。同时,生态建筑还应增加人与自然的交流,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师根据区域性特点及人们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适应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的建筑,在保证人类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科学健康,节能环保。把生态建筑的科学理念运用于设计实践活动中,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是当代建筑设计师所必须遵从的原则。
2.2资源的循环与可再生
生态建筑有着较强的灵活性和能源利用的高效性。生态建筑应该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尽量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的可再生能源,避免资源浪费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3高效且无污染
高效无污染原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也在日益严重,而生态建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在不以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更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高效无污染的原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1)尽量使用无害化的的建筑材料,并且实现对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不要出现太多的铺张浪费的现象,做到材料的循环使用与重复使用。另外,还要尽量避免选择危害人类健康的的建筑材料,以免危害到自然环境。
(2)本着高效的原则,应该尽量做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减少对能量的消耗,另外还要善于运用新材料、新结构,降低建筑消耗的能量。
(3)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是所有建筑物都必须遵从的原则,因此生态建筑也要注意对室内环境的设计。
2.4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优化
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建筑功能性的强化,还应注重传统建筑的设计特点,继承历史。其未来趋势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建筑的设计应该追求的是最佳的环境效益。建筑设计者如果想要创造出协调一致的好的生态建筑,就必须要参看周围的传统建筑。所设计的建筑不仅应该体现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心与尊重,还应符合城市规划特点,继承城市历史。要使建筑更具内涵,能够展示城市的风貌,就要做到既保护了历史人文景观,又有效利用了建筑场地的地形地势以及当地的技术和材料,是建筑体现时代精神,与城市一起发展。
2.5尊重实际情况
很多建筑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建筑,但是由于我国建筑模式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些建筑模式在我国很不合适。这种盲从的现象在我国生态设计中非常普遍,但是我国的绿色生态建筑应该因地制宜,只有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才能设计出符合我国建筑模式和有我国特色的建筑物。另外,当地的地域性特点和气候特点都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所应当强调和注意的。
3.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方法及主要措施
3.1合理利用生态建筑的能量
目前我国生态建筑中常用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就是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对于不可再生能源应该节约利用,但与此同时还应该重视一些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可再生能源是生态建筑对能量利用的方法之一。
3.2处理好生态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建筑设计是以处理好建筑与生态环境的的关系为目的的,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必须要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多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2)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采用科学的建筑体系,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无害处理,使用自然材料时尽量在不破坏其自然再生系统的前提下进行;(3)要遵守节地原则,保护自然资源,适度开发土地资源;(4)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还应注意要防御自然,根据当地气候确定建筑方位,在沿海地区还应考虑防台风措施。
4.结语
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生态建筑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的生态建筑设计中,应当结合国情,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羿,李湛东.生态设计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生态建筑学是把生态学和建筑学有机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能够找出传统自然植物、生态和建筑之间的微妙关系,寻找之间的同存点,形成相互合作、相互融合的关系。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学迅速渗入到建筑学中,给人们带来了生理上的舒适和精神上的愉悦。建筑是一个生命有机体,也是一个人、自然、建筑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生态系统。生态建筑观能够使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合理组织建筑内外中的物质恩能源,获得一种平衡的生态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态
2.1节约资源
生态观建筑设计能够在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对自然条件和各类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了能源消耗。比如保温隔热系统能够节省资源,在建造过程中使用可再生建筑材料等。
2.2健康无害
生态设计必须是健康无害的,给人们以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选择较好的朝向,合理布局室内空间以及健康无害的装饰材料等。
2.3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生态建筑观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尽可能保证当地生态和气候的平衡。适当改善周围绿地景观。生态建筑设计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如石油、煤炭等,反而,大量开发和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建筑设计可以结合不同的光照设计建筑朝向,还可以利用太阳光和通风来达到节省耗能的措施。比如利用太阳能进行冬季取暖、夏季降温等。
2.4与环境相协调
生态建筑需尊重自然、尊重生态。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建筑、环境、经济、人四者之间的关系。重视选址,处理好与新、旧建筑之间的矛盾。设计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的优美性。
3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3.1效率最优原则
生态建筑就是要结合生态学原理和建筑学原理,在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上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室内外空间要素进行组合,对物质和能源进行合理配置,对能量进行有序循环和转换,然后实现低能高效,保证建筑的生态型。
3.2健康和谐原则
健康主要是指生态建筑对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生态建筑除了在温度、湿度、日照、通风条件上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还需要从健康性出发,减少有害物质对人身体健康的伤害。在心理方面,保证居住者心情愉悦、开朗,尽可能保证居民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形成开放和隐秘相结合的和谐环境。健康还指对建筑和自然之间的正确处理。建筑建设需要保证整个生态环境的健康,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减少对气候的改变,形成一个健康的大环境。
4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建筑环境的规划
生态建筑需要注重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建筑环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环境的规划需要和这些环境相适应,使建筑和周围环境能够融为一体。建筑环境进行规划需要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调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使人和自然能够平衡、和谐发展。还要保证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相融相合,形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
4.2生态建筑方案设计
生态建筑方案设计时首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多样性。生态建筑和普通建设方案设计方式有很大区别。很多生态建筑采用概念性设计,能够凭借建筑设计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处理好建筑、环境、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方案具有创新性。生态建筑方案设计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握与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突出自然风光。建筑的发展使得建筑不可避免的受到时尚审美趣味的影响,而影响最为深刻的则是建筑形态。生态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形态设计就是建筑的艺术造型。很多生态建筑注重视觉效果,注重外部形态,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建筑带来的愉悦感和美感。但是注重形态设计并不是说外部形态设计感要超越使用性,建筑形态不管怎样创新都不能影响其居住功能,不能影响其内部空间的实用性。建筑外部形态还要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否则会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如果融合恰当,则会让起到内涵深蕴、赏心悦目的效果。作为生态建筑设计师,一定要研究建筑形态和自然形态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形成一个整体。
4.3建筑技术节能化
节能化是指生态建筑能够降低空间布置和物质能源使用上的消耗,保持建筑物结构简单、建设和使用能耗低、维护费用低等。节能化具体表现是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增加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现代科技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充分使用太阳能可再生资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为生态建筑提供热能,使用太阳能电池为居住用户提供无污染、无噪音、干净、健康的电能,使用太阳能集热器收集热量,转化成储存能量;利用风能、谁能等天然清洁的能源实现供冷。除了利用可再生资源来节能,还可以采用节能型材料进行节能。比如使用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等,组成复合构造形式,满足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给建筑外墙进行保温;使用复合墙体或者加厚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建设内墙,增加保温功能,加长建筑寿命;使用绿色植物作为阻挡视线的屏障,形成绿色环保空间分隔;使用绿色墙或者树木代替墙壁、梁柱,使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
5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绿色 生态建筑 建筑设计
前言:
生态建筑是指建筑设计、建造、使用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当考虑环境、城市与建筑问题的时候,应当将我们这一代的眼前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正确合理地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我们还应当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富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1、生态建筑的特点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生态建筑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工作环境,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物寿命等诸多好处,可以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很好的统一。生态建筑实际上就是将建筑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机的环境,而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研究生态建筑的目的就在于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来说,小环境的创造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以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等。对大环境的保护主要反映在两方面,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因此,高科技与生态的结合,代表了新世纪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 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2.2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从而达到营造建筑周边的环境质量的要求。
2.3 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舒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宏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2.4 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2.5 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渭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下边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3.1建筑内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3.1.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把建筑设计提高到比较高的水准。(2)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3.1.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1.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区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冬季供暖的室内温度宜在20℃一24℃,夏季空调的室内适宜温度为24℃-27℃。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1.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3.2 建筑外部环境设计的实现
建筑外部结构设计主要体现在环境绿化上。―方面,绿化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例如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室内外环境协调。另一方面应注重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应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这样,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建筑外部环境设计要求就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