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育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育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文学修养方面。优秀的作品会带给人真、善、美的熏陶。教师的文学修养的提高也会为他们的教学带来潜在的良性影响,对幼儿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2.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通过本次读书活动使我们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使我们的教学语言变得更加新颖、丰富、生动和高效。
3.完善自我方面。通过优秀作品中形形的人物形象,反思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对各类问题的处理是否合理科学,,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4.教育理论方面。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类的书籍,教师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紧跟幼儿教育的时代潮流。
__第一幼儿园全体教师、幼儿
教育,因读书更精彩!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进行幼儿教育创新,努力使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
2.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3.通过读书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4.通过读书活动,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提高教师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5.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使教师朝着“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享受工作的快乐,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组员:__ __ __ __ __ __ __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丰富教师图书室、添置幼儿图书室绘本、丰富各班阅读区角,营造书香浓郁的读书氛围。
2.利用幼儿午睡时间,开展睡前小故事活动;幼儿开展区角游戏时鼓励他们选择图书角,进行绘本阅读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组织开展精读《指南》,在原有三分钟观察基础之上,根据《指南》对观察到的幼儿游戏现象进行分析,形成记录。围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交流研讨“如何撰写幼儿游戏观察记录”。
4.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幼教相关书籍,认真撰写每两周一次的教育随笔和读书笔记。期末参加__中心小学优秀读书笔记的评选,在此基础上推荐交流人选,并把优秀文章发表在幼儿园网站,推荐参加征文比赛。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禁毒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落实《2017年全市禁毒工作要点》《2017年全市禁毒宣传教育工作要点》《2017年xx市教育系统禁毒工作要点》各项工作措施任务,深入宣传《禁毒法》,继续以“青少年与合成”为宣传主题,通过动员各方力量,完善机制,强化保障,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普遍接受一次深刻的禁毒宣传,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对危害性的认识,在全市教育系统掀起全员参与禁毒工作的新。
二、工作任务
(一)县区教育局主要任务。
1. 继续开展“万名领导进学校讲授禁毒知识课”活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要深入辖区中小学校,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讲授方式宣讲禁毒知识。
2. 组织、配合、协调、指导开展本县区教育系统“禁毒宣传月”“6·3”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活动。
(二)学校主要任务。
1. 市直各学校于6月1日至6月6日期间,组织开展以纪念“6·3”为主题的禁毒活动。xx一中设立主会场,于6月2日组织开展大型纪念主题活动。
2. 全市各中小学要在禁毒宣传月期间,利用学校宣传橱窗推出禁毒宣传教育专栏,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3. 全市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6·1”《禁毒法》实施纪念日、“6·3”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等关键节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校园预防“五个一”活动(参观一次禁毒展览、观看一部禁毒影片、上一堂禁毒课、开展一次禁毒征文比赛、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和师生上网参观《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巩固“学生不吸毒、校园无”的成果,确保禁毒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禁毒教育措施落到实处。
4. 全市各中小学要积极利用手机网络进行宣传,通过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朋友圈向广大教职工及学生家长推送禁毒信息,积极引导教职工、家庭成员开展预防教育,推动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进行预防教育,提升师生及学生家长对危害的认知能力。
三、方法步骤
全市教育系统禁毒宣传月活动开展时间为6月1日至7月6日,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6月1日至6月5日)。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认真筹划,精心安排,制定禁毒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xx一中要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实施方案请于6月6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6月6日至6月28日)。各县区、市直各学校要创新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规模大、影响广的宣传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6月29日至7月6日)。各县区、市直各学校要认真汇总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总结材料,并做好活动现场图片、视频资料的收集。活动总结及图片(5张)、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处理)请于6月29日前报市教育局基教科。
四、工作要求
(一)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高度深刻认识预防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禁毒宣传月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升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篇3
《小学语文精要教学法实验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义:让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
《方案》有如下特点:特点一改革实验方向明确、正确《方案》中明确提出“教育面向培养跨世纪人才,要落实素质教育的任务……,实验以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两全宗旨)、叶对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为指导……,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精、实、活’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学习主动权……“体现了实验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期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素质“为依据。实验的方向明确、正确。
特点二针对性强、推广价值大研究问题的提出并非为赶潮流、赶时髦。而是从际出发: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某些习惯的操作往往使教师跳不出原有的框框,除了认识方面的原因外,似乎难以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恰当突破口。
这不仅是易老师多年从城区小学的课堂教学所发现的问题,更是像我们这些地处郊区的农村学校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不断学习有关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经验,研究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路子。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有所更新、认识有所提高了。但是,实际上如何操作,仍被某些习惯操作困在原有的框框里。而《方案》中提出的六点实验方法,使我们茅塞顿开。如第二点:一堂课内力求做到“五有”、“四无”。五有:有足够的供学生读、思、议、练的时间(学生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教师的讲解,从总时量不少于25分钟。);有教师范读;有朗读指导;有反馈调控;有质疑问题和适当留白(3—5分钟)。四无:无繁琐的分析讲解;无单纯为牵引出课文内容或极书设计的繁琐的提问;无废话;无多余的教学环节。第三点:教师的提问和讲解一定要精当(提问讲解的时间总量力求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实验的六点方法,有些是帮助我们强化薄弱环节,有些是给予我们新的启示。但都恰好是帮助我们跳出原有的框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值得广大教师依法实践。
特点三继承、创造、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课堂教学,特别是改革占时甚多的阅读教学是关键的一环。如何改革阅读课堂教学,过去,不少有识人士作过多种研究、探索。有“把语文课上杨听说训练课”的研究,有“设疑辅展”的教法研究,有“发挥多媒体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此方案,在继承了以往研究的成功经验(如:以语言训练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读和说的训练面要宽……,运用形象直观方法,训练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树立“大语文观”注重课内外的紧密结合……。)的同时却以“精要”为突破口。首先是“精要教学内容”;集中目标,突出重点,力戒内容庞杂。再是操作上力戒繁琐的分析提问,力戒形式主义和花架子。提问和讲解一定要精当(提问讲解的时间总量力求控制在15分钟左右)……少问或不问那些简单的是非问概念问……,讲解学生不懂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力求言简意骇……。少在语法、修辞上兜圈子……。
这样,在时与质上对教师的教有适当的控制,学生的学与练有相应的保障。可算“道前人所未道,作前人所未作。”
在继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再创造、再发展是这实验方案的特点之一。
特点四容易操作,可行性大首先,专题研究的角度较单一,选取的是“语文教学——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并非庞大的工程。
同时,课堂教学是教师们最熟悉、最经常的工作,不似“课程、教材”研究较为生疏。
篇4
一、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
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只有明确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才能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
其次,教师要讲究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学生学习成果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是否得当,会使学生学习感受完全不同。教师要从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出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程进行合理调整,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
最后,教师要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的学习重点。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前,要考虑社会时代热点,选择有效的阅读内容,使初中阅读教学可以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整理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路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明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在笔者看来,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融入语文阅读情境
初中学生是初中语文阅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融入语文阅读学习情境中去,对于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与语文素质提升都有着促进作用。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对阅读段落进行仔细分析,针对阅读题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可以融入到阅读情境中去。在阅读情境中,学生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对阅读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样阅读学习内容可以对其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产生影响。教师更要从社会的发展需求出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优化阅读教学。
比如在对《繁星》一课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在教学前,教师要利用网络平台对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进行搜集,准备好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与繁星、夜晚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深入到文字中,与阅读文本进行互动,有利于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语文阅读
每一个初中学生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具有明显差异的,无论是学习水平还是学习兴趣,都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强,在同样的课堂上,其学习效果就会较好。而一些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其阅读课堂学习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教师要从学生不同的语文阅读学习追求出发,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语文阅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导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引导其对文章进行分析,掌握阅读文章的内容,促进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让学生利用自己觉得最高效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
比如在以《往事依依》作为阅读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通读文章,发现文章的亮点与自己在阅读活动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开展合作学习,针对阅读方法进行探究,共同分析文章内容,了解文章主题。一些学生提出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那么教师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满足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求
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案,满足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案,应当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更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也在变换,阅读内容也不断升级。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的制订时,要特别注意教学方案的时代性,使教学方案与初中语文学科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递更多的内容。
比如在以《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作为文本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考虑到华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及社会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活动,使教学活动具有时代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孔子学院的广泛建立作为例子,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华夏文化的魅力。更要将此阅读教学活动与《论语》学习结合,使教学方案符合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只有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实现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
四)营造生动活泼的语文阅读学习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会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更能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初中学生好动,对阅读文本中的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只要初中学生对阅读学习产[www .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生兴趣,就会不断深入到阅读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点,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教师要关注互动环节的作用,利用合理的课堂互动,使学生成为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真正参与者。比如在讲解《甜甜的泥土》的时候,教师可以就阅读文章的题目与学生进行交流。为什么作者要用“甜甜的”来修饰泥土呢?是泥土真的是甜的,还是其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师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会促进语文课堂的活跃,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对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来讲是一项考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讲是一种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阅读习惯。笔者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出发,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日后的教学中,笔者亦会确立阅读教学内容的地位,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引导初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篇5
——2020~2021学年度泗阳县上海路小学大阅读活动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泗阳县上海路小学依据县教育局教研室下发的《大阅读实验工作方案(小学部分)》[泗教发(2016)124号]以及《泗阳县义务教育学校“大阅读”实验任务分解表》,在已经取得的丰硕阅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阅读,是最好的姿态”为主题的大阅读活动,具体策略如下:
一、领导组织
学期初,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设相关阅读辅导讲座,务必使老师们形成这样的共识:没有“大阅读”的学校,教育永远是苍白无力的;不会“大阅读”的学生,教师永远要承担主要责任。
领导小组:
组长:董青
副组长:董晶晶
组员:贾金花 语文教研组长
二、阅读时间保障。
学校将采用校内时间固定,校外时间保证的方法,让学生在校读好书,在家好读书。
朝晨书声 30分钟
每天的早读形式除常见的齐读、自由读之外,鼓励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读、示范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比赛读、配乐读、评价读、连续读、配音读、欣赏读等多种形式,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开展唱诗、诵经典活动,将晨间的早读打造成“最美晨音”。
午时书香 30分钟(12点至12点半)
每天午后的“闲暇时间”,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必读、选读和自选书籍,培养学生静心、潜心、自主读书的好习惯。也可利用已有设备播放时文、美文片段,增加学生阅读量、提高语感和听力水平。
家庭阅读30分钟—1小时
要求学生每天除了阅读县局教研室下发的必读书目,更鼓励内容形式更宽泛的阅读。同时让有条件的家长进行亲子共读,让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氛围营造及师生活动
1.营造书香氛围。
班级文化以“阅读,是最好的姿态”为主题设计相关文化布置,布置范围包括教室的两面墙和后面的黑板。
图书漂流:各班学生自建图书角,每生提供各类经典名著或童话、小说等符合小学生阅读需求的书目2-4本,丰富班级图书角,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营造“大阅读”活动的浓烈氛围。
2. 加强课型研究。开展学校“大阅读”课型研究,本学期围绕省规划课《儿童“理趣共生”课外阅读方式及实施效能研究》开展课外阅读方式指导课研究活动,推出“推介课”或“指导课”、“赏读课”、“汇报课”、“检测课”等课型,要做到推介课有兴趣,指导课有实效,汇报课有精彩。
3.开展亲子阅读分享会。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导向营造亲子共同学习的氛围,促进家长与孩子间的学习、沟通与成长。
月份
阅读活动安排
负责人
8、9月
(1-5周)
1.制定大阅读活动工作方案
2.营造书香氛围——班级文化布置、图书角建设、“每周一诗文”等
3.布置学生准备必读书目
4.开展学生的晨诵、午读、家庭阅读活动
5.启动教师阅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等教育名著
贾金花及语文教研组长
10月
(7-9周)
1. 班级“我是小小领读人”亲子读书活动(班会课)
2. 班级阅读文化布置评比
大阅读年级学生活动
3.一年级“让句子飞”造句大赛
4.二年级“读书名言我会写”摘记展评
5.三年级“故事大王”童话创编比赛
6.校级大阅读课程活动:“理趣共生”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
贾金花及语文教研组长
11月
(10-13周周)
1.教师阅读活动——“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分享会
2.四年级“现场作文大赛”
3.五年级“经典古诗文”默写竞赛
4.六年级“我手写我心”作文竞赛
贾金花及语文教研组长
12.1月
1. “我是小小领读人”亲阅读分享会
2. 各年级阅读活动评比
贾金花及语文教研组长
4.拓宽教师视野。教师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不得少于一本,记录阅读摘记。语文教师必须先于学生阅读县局下发的书目,读出重点,读出童趣,读出精彩,学校在每学期的期末检测阅读效果。
四、第一学期工作具体安排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21年4月—2021年6月工作
(一)阅读节活动准备阶段
1、研讨、制定活动方案
2、举行阅读节开幕式
3、阅读节倡议书
(二)阅读节活动开展阶段
1.年级学生活动阅读评比活动
阅读展示活动
2.校级学生活动
3.校级教师活动
4.参加县级以上活动
(三)阅读节活动总结阶段
1.评比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推广人(书香教师)、阅读达人。
2.举行阅读节闭幕式。
3.阅读节材料上报。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阅读疗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109-02
引言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学校对于小学生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简单来说是以教导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其健康成长。此种教育方式是在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发展出的一种新型教育体系,旨在对小学生实行更多的自由、人性化教育,开发其自身潜力,为其建设良好的少年时代。在此种情况下,学校实行阅读疗法,通过阅读以达到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为其未来成长提供助力。
1阅读疗法的涵义及发展现状
阅读疗法指的是学校在确定针对其学生的确切培养方案后,根据该方案选定相应的图书,让学生在阅读指定图书的过程中,调节自身,保持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得其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此种疗法是针对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而实施,根据其心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图书,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通过读书学习到书中的内容,以达到疏解、保护小学生身心,调节其日常或积累的不良情绪的效果[1]。由于此种疗法传人我国较晚,目前尚处于研究实践阶段,但其已引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并使得专家学者对其展开研究。但由于此种疗法在我国实践较少,可用以借鉴的例子也较少,使得其进展较为缓慢。现今已展开实践研究的阅读疗法案例大多在养老院、监狱等地方,其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治疗及引导尚未形成有效的方案。但根据国家拟定的部分教学规定中,已有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部分,学校针对此种情况也及时采取措施,将学生课外阅读与阅读疗法相结合,选取出较为积极向上的书籍供其阅读参考,不断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实践研究
2.1阅读书籍的选用:在针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选用是书籍应以传播中华传统思想道德中的优质文化为主,积极传导正能量,帮助小学生构建良好和谐的心理环境,且在小学时代,是少年儿童智力成长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内,小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不适合存在太多的负担以及压力,过重的学习以及阅读负担会影响其智力的健康成长。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在选取书籍时,应首先考虑其智力承受范围,挑选出较为适合轻松阅读的书籍帮助小学生成长。其次应考虑积极心理健康教学的范围,小学生在上学期间,学校及书籍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学校在引导其进行阅读时,应选取相应的教导内容,如认知人际、情感、智慧、精神的力量,使其逐渐懂得诚实、善良、责任心、宽容、信念等优良品质,并将其逐渐应用到自身实际生活中。选取的书籍可以以传授其优良品德为主,开发其智力为辅,如选取《中华优秀成语故事》、《小老鼠亚历山大》、《淘气包马小跳》、《窗边的小豆豆》等文章及书籍,帮助其了解更多更广阔的事情,为其构建良好的心理状态[2]。
2.2阅读方式的选取
(1)集体朗读:此种方式是将部分具有相同心理问题的小学生组织后,进行集体阅读,让其使用较为高声的朗读方式,在固定时间内在学校配备的专门房间对图书进行阅读,每天持续30分钟,委派有责任心的教师对小学生集体进行较为宽松的监察。使用此种方式是有范围的帮助学生锻炼相应的能力,将其集中后进行阅读,有利于对其的监管以及大部分学生的相同问题的集中解决。
(2)个体阅读:此种方式是针对部分小学生结合其实际情况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学生对其进行阅读指导,教师根据其具体情况为其制定阅读书目后,让其可以回家自行阅读,但对于使用此种阅读方式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定期的阅读检查,以确保其身在家中同样可以自行读书。
(3)教师讲读:此种情况是针对部分具有特殊需求或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的阅读疗法,由教师为该学生指定书目,并在每天规定的时间内为其进行讲读,帮助学生分析其读物所想表达的内容,使其可以较为容易的构建积极心理环境[3]。
2.3调查分析:针对上述方式,对某地区小学使用阅读疗法的全部学生的疗效进行调查研究,其中有情绪问题的学生为6人,拥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为9人,行为障碍的学生为20人,其他心理缺陷的学生为18人。其中情绪问题的学生有4人采取了集体朗读的方式进行教育,2人采取了个人阅读的方式;有不良习惯的学生中有7人采取了集体朗读的方式,2人采取了教师导读的方式;行为障碍的学生中,有19人采取了集体朗读的方式,1人采取了教师导读的方式;在其他心理缺陷的学生中,有3人采取了集体朗读的方式,3人采取了个人阅读的方式,12人采取了教师导读的方式。
2.4研究结果:在针对上述进行过阅读疗法的学生中,抽取了30人进行观察,占总人数的56.6%,研究结果表明,在针对部分心理问题较为复杂的小学生进行阅读疗法时,教师导读效果较好,使得其及时了解书中所讲,并对其心理问题有所改善,在针对情节较为轻缓的学生时,采用集体阅读的方式使其性格变得较为柔和,对其心理压力的缓解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但结果显示,个人阅读对其心理情况改善程度较弱。结束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命中较为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身心的积极、健康成长有赖于老师、同学以及家长的各方面帮助,是共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证明,阅读疗法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笔者通过对该疗法进行实践研究,得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希望有助于阅读疗法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东,王景文,吴智茹.阅读疗法基本应用模式研究———基于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阅读疗法实践的思考[J].图书馆界,2012,03(03):22-25.
[2]赖运成,叶一舵.网络时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注意事项[J].教学与管理,2013,05(06):50-52.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成长课堂;构建;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0-008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基本教学目标。而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关注生命成长,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因此,教师要构建“成长课堂”,突破传统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成长课堂”具有多层面的含义,综合来看,就是从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角度注重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改变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育理念、实践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新型教学模式。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构建“成长课堂”进行研究。
一、共同确定目标方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学习之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一起探究并确定学习的目标方案,将各类问题集中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共同探究。课文探究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基础知识;其二,阅读探究;其三,搜集分享。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积累、阅读实践和课外拓展。在阅读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带着课文写的什么内容、作者是怎么写的、从课文中学到什么、有什么体会等共性问题进行阅读,以问题引发思考,在思考中发现新问题。例如,《李广射虎》这篇课文的目标方案是:基础知识部分要学会19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阅读探究部分要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事的写作方法;搜集分享部分要了解李广的故事,选择卢纶《塞下曲》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这样的方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进行自我阅读、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这样的阅读学习,可以使学生不断从自己的现实基础走向成长,从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师生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成长课堂”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应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要主动质疑、主动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执教《秋姑娘的信》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找出疑惑之处,并比一比谁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能问住老师。很快,学生陆续提出一些问题。比如“片片枫叶”是一片还是两片,还是很多片?秋姑娘为什么要给大雁写信?大雁为何要“南去”?为什么要给小树裹上“冬衣”?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这些问题,找出答案,全班学生都沉浸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可见,教师要想让学生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和学生共同学习,一起品赏精彩纷呈的语文。
三、结合教学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学生容易对直观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受到较强的视觉冲击,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更加主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例如,执教《九寨沟》这篇课文时,教师先给学生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沟》,并讲述在九寨沟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主管草木万物的神,名字叫比央朵明热巴,他有9个聪明、勇敢、美丽、善良的女儿……音乐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对九寨沟产生无限向往,为进一步学习课文、领悟情感奠定基础,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这篇课文的学习。
四、自主进行语文实践,加深体会促进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尽力为学生识记、记熟和在记忆里保持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而创造一个智力背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智力背景应该就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对学生成长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中机械的、学生感到乏味的语文训练,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优质的语文实践,应该是在恰当的教学情境中融入文章情感和内涵的、学生怀有探究欲望的学习训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加深印象,会学会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实践。例如,在阅读延伸语文实践中,教师可以这样做:首先,让学生在预习中结合课文阅读提出自己的疑问,并支持学生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其次,每节课后布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第三,推出课后“同质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巩固课堂建构的基础,满足成长需要。教学课文《少年王勃》之后,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像王勃这样年少机敏的少年,你还知道哪些人?骆宾王同样在童年时就显示出其才华,在文学上很有成就,请搜集有关骆宾王的文章进行阅读。这一阅读延伸,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构建了大语文背景,进而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成长课堂”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生为本,结合学生的认知模式、身心特点进行研究,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与学生共同学习,积极互动,让学生获取更丰富的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一)教学过程不科学,过于知识化高校文学教育将文学作为一种纯粹的知识进行教学,忽视其艺术性和形象性,将原本非常感性的一个科目变得非常理性,缺少创造、创新和感性的文学理解。
(二)学生学习注重功利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是由我国学生自身原因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生大都从入学开始便想着毕业时如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因此为了获得工作能力他们就会将教师讲授的所有内容当作一种知识进行记忆和学习,缺少个人创造。对待文学教育亦是如此,他们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不能让自己对文学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只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并不能感性的去理解和创造新的知识。
二、高校以人为本文学教育路径探讨
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基于现代文学教育教育改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高校整体文学素质和教学质量。为了做好现代高校文学教育,高校将文学教育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分别从学生和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对文学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确立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新时期我国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投入越来越多,传统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环境,因此新时期高校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必须由学生入手,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也就是说,现代高校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文学素养、思维及应用水平的提高,同时学生也是文学教育的主体,对文学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在高校日常文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要开始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开始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感受,发现学生的真是诉求,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针对性教学。现代高校文学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围绕学生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设置都要以提升学生文学素质和文学水平为目的。文学是理论性科目,偏感性,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方案时多假如感性因素,通过感性手法引导和感召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所教文学内容中去,让学生切实领悟教学内容和文学教育的真谛,同时还能通过文学教育学会控制个人情感和外在的情绪表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学生在文学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和策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天性差异和文学喜好,将两者有机结合,制定具有针对性但又面向所有学生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策略。高校学生一般都达到18周岁,处于一个个性较强、思维方式养成的时期,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因此对于文学及文学教育的看法可能存在差异甚至会截然不同。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努力,实事求是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策略。但是,针对每个人制定一套教学方案是不现实的,教师的工作量将会变得非常大很难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制定几套教学方案和策略,然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的做出改变即可,不用全盘否定重新制定教学计划。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教师要树立没有笨学生,只有笨方法的教学理念。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设情景,建设人性化的教学环境高校文学教育与初高中不同,高校文学教育对象大部分已经都即将成年或者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更成熟、务实,高校文学教育更加符合文学发展的要求和规律。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为了让文学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绩,使文学教育教学更有的放矢就需要在教学中研究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环境进行改善,为文学教育提供更加优化的环境。这就是说,现代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除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和作用外,还要考虑文学教育策略、方法和教育环境的改善。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研究,能够起到“抽丝剥茧、蜻蜓点水”的作用,使原来的文学教育工作效率更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理,在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基础上,建设优质、融洽、和谐的文学教育氛围和环境,对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观念都能有很大影响,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变得更加轻松、如意,由此带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总之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要突出“人性化”特点,基于学生和教师的个人特点,创新文学教育方法和策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学教育环境,为高校文学教育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学素质和文学水平。以上是关于文学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的理论研究,接下来就对具体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一是,教师要学着接受现代化的高科技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提升文学教育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热情。比如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辅助技术教学,将文学故事用视频形式播放出来比老师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更有趣味性,同时减轻文学教师的教学量,效率得到提高。二是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学学习和进修场所和组织,在该场所内所有有兴趣的人都可以互相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帮助提升文学水平,在组织中可以经常举办一些有关文学交流的座谈会,为学生学习文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三是学校可以加大投资,强化文学教育基础设施,比如在图书馆增加与文学学习和教育相关的书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基本保障。
(三)强化课外阅读,扩展文学教育内容文学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即指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进行文学阅读获得教育的过程,因此课外阅读也是文学教育一部分,高校文学教育除了要做好校内教育外,还要加强对校外阅读的重视,将课上教学与课外教学联系起来。并且,文学本身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以此表达人们的主观感情和精神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再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具体作用的艺术。高校学生文学水平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文学知识积累再加上个人主观理解消化才能实现。但是,从目前高校学生的阅读现状来看,其读文学性读书、报纸、期刊的数量越来越少,而对于娱乐性强的漫画、动画、影视关注度较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很差,基本没有文学基础,在文学作品阅读量的积累上几乎为零,他们认为文学阅读是一个枯燥、乏味没有收获的活动。所有这些原因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下降,影响学生通过文学学习获得美的感受、精神升华和文化素养的获得。因此,现代高校非常需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个文学阅读积累量少的问题。高校以人为本的文学教育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在提升阅读量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意愿,文学阅读习惯的养成本身是一件长期的过程,阅读量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文学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讲述不同的文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篇9
关键词: 高考 高中历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一是教师的教学现状,第二是学生的学习现状。首先,新高考方案确定以后,高中历史如何迎合方案,优化教学是每个历史教师都要重视的问题,也是关系到高中历史教育发展的大事。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还有些单一,教学模式僵化,学生主体地位难以体现,一直是教师讲重点,学生课下背重点,将高考成绩作为终极奋斗目标,难以体现“生本”理念。第二,当前高中生学习环境不容乐观,学生作为被动学习者,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学习方法需要优化,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地位是长久以来高中历史教育的桎梏,阻碍学生能力的发展,阻碍教育的发展。特别现在很多学生讨厌学历史,认为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毫无趣味,师生关系僵化。
二、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优化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高考方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确保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明确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每一章节乃至每一堂课的重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提升知识掌握程度和认知能力。如教授我国古代商业经济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阅读构史”这个环节,更好地将知识、情感、方法糅合在一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实现本堂课教学目标。教师先通过问题设置,帮助学生了解这部分内容究竟要讲什么,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在哪里,然后做积极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轴,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强化阅读练习,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商业的特点在哪里,实现教学目标。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活跃课堂。
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为高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给教师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重视高考,更重要的是要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传统以高考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担起教学大梁,学生只是被动地背诵。新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后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教评一体。在课堂上多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升历史课堂的活跃性。教师从心理上转变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仅以高考为目的,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学生从新的教学方式转变对历史课的态度,提升学习兴趣。如教授《中日》这一课时,就可以充分创设情境帮助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情境,如放映电影短片或者PPT,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感受到清政府的逆来顺受和软弱无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历史的屈辱。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新高考方案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变课堂教学侧重点,将教师主体地位转变为学生主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新阶段如何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活力,是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氛围死气沉沉,缺乏让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一门没有趣味性的课,每天都需要背诵,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到没有兴趣甚至厌恶,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教育者没有凸显学科的趣味性,给学生呈现出的就是每天重复枯燥地记忆,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历史课的态度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如教授我国古代商业经济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利用“阅读构史”的环节,通过图片和材料双管齐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史实。如花木兰从军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从木兰词里提取出花木兰从军列出的物品,然后由此提出问题:第一,从刚才列出的图片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第二,花木兰在四个方向买齐了所需的从军物品,这么费力地购买物品折射了当时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在教师材料和图片的引导下,再经过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当时南北朝商业控制严格的现象,让历史故事更形象。
三、结语
基于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不仅是由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现状决定的,而且在于新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思维的碰撞,以及新高考方案在实践中的磨合所致的。所以,新高考方案下高中有效历史教学课堂的构建,首先需要抓好教育思维、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发力点与改革点,大力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面向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兵武.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2:16+192.
[2]明安田.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提问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篇10
一.小学语文教学难点
从整个义务教育体系来看,小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初始阶段,其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步入学儿童。小学是培养国家人才的“启蒙期”,注重小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任重道远”依旧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难点。一方面,小学生之前未正规地接触语文课程,对教材知识无法自主地学习与理解,很多小学生迟迟未能“入门”,进而影响了其后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对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掌握不当,编制的教学方法与学习需求不一致,也会限制小学生个人潜能的全面发挥。
二.课堂知识讲解的重要性
“语文”本质上是由诸多汉字语言组织起来的学科,学习语文必须要弄清每一个字、词、句的实际含义,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书本教材所讲述的内容。课堂知识讲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知识讲解可激发小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其深度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语文知识讲解有着多方面的教学意义,主要表现:
1、理解知识。“知识讲解”是语文授课的主要方式,根据教材大纲编制课程讲解方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带领孩子们体会文化知识学习的乐趣。例如,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感到十分模式,我在讲授《汉字笔画名称表》时,每天定量向学生讲授汉字组合、笔画名称、拼音书写等内容,经过讲解后学生的理解程度得到加深,明白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为其它教材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2、扩散思维。思维是保证知识学习质量的根本,只有建立科学的思维体系,才能客观地理解语文知识。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规教育,更应该尽早建立思维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思路,为今后的学习之路打下基础。语文课堂知识讲解在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显著作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接触到了更多的知识。例如,人教版《菜园里》一课中,向学生讲解了菜园里的各种蔬菜,使其体会到了自然生活的乐趣。
三.小学语文课堂知识讲解的技巧性应用
鉴于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旧课堂知识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现代语文教学必须积极推广知识讲解方案,让学生在讲解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课堂讲解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每一堂课的授课内容,合理地编制讲解方案,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我在语文课堂中应用了多种讲解技巧。
1、注重需求。在教学中老师应该为学生学服务,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根据这种个性的差异和不同的需求,来制订相应的不同的对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
2、把握基础。我们在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教训就是,我们过分地强调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其他的方面,认为应该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注重小学生语文基础的综合培养,加快语文课堂知识讲解流程的优化改进,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3、形象讲解。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4、引导阅读。阅读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墨梅》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竹石》《马》《青松》等十余首古诗,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诗,而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另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
结论
- 上一篇:对进口贸易的干预措施
- 下一篇:新生儿注意事项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