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资源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资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了使档案管理中的信息资源能够快速向具有利用价值的社会资源转化,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将信息化技术加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提升档案资源的共享性以及开放性。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具有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来实现,使处理信息以及保护档案的相关工作的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本文通过分析在建设档案信息化的系统过程中的问题,阐述如何更好地进行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1建设档案信息化系统工作中的问题
为了改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首先要明确我国档案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当前存在的问题,我国档案管理这项工作的信息化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阶段,其问题主要是在档案信息以及数据的处理手段上,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的档案数据存在分散性,档案资源的这一特点导致档案信息比较庞杂,档案管理人员难以将主题相同的信息归纳到一起,档案信息难以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的体系。另外档案资源还具有重复性,重复性的信息导致档案资源的利用率严重下降,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重复筛选信息这项工作;档案管理的滞后性导致档案信息失去了时效性,难以满足公众对于档案信息的需求。
2改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在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
2.1确立档案信息的中心地位
我国过去在档案管理工作中采取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封闭性较强的管理模式,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信息的开放性以及共享性,因此如果想要建设具有信息化性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转变档案管理人员落后的管理观念,使其逐渐具有服务性意识。档案管理的新模式可以参考“一站式”的整体,将档案管理与档案的其他相关工作相结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的分散式工作逐渐转化为集约型的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呈现方式更加具有多样化,使档案管理工作被逐渐规范化,档案管理的业务更加标准化。
2.2完善档案管理的网络系统
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内部服务网站与公众性的服务网站相结合,通过两种网站来实现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局域网需要逐渐扩大其范围,实现区域内联网、行业之间联网以及全国范围内来往,为了使社会公众查询公开性档案资源的过程更加便捷,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上传档案目录,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上传档案的全文信息以供公众自主选择。在有软技术的支持的情况下,硬件设备也要跟随档案管理的工作的改变而更新,技术人员应当建设先进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平台,将各种类别的档案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实现衔接,使档案信息的网络建设更加完善,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查询服务。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保证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并制定电子档案管理方法。针对我国目前的档案资源结构单一的现象,必须要加快促进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档案结构进行调整,扩展信息资源数据化进程,建立与完善档案数据库,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多层次与规范化的档案数据库。
2.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在,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还是要靠人工来完成,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素质来完成这项重任。其中包括档案管理知识、信息化数字技术、网络计算机应用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同时,档案部门应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新型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等,造就一批新型的综合型档案管理工作者。档案管理动作人员在现代化技术应用的档案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对纸质档案资料进行登记整理,更需要工作人员逐步促进自身信息化与和字化理念的提升与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适应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的发展,促进工作素质的提升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学习与了解方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基础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流程,并且具备对数据化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采集、储存、加工、提供利用等工作技能,既要了解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又要为建设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提升自身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2.4挖掘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现代化的档案馆除了向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之外,对馆藏的文献以及相关信息也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工作。同时,向用户提供信息也是现代化馆藏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向用户提供服务信息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现有馆藏数据库的升级,为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提供支持。而且,馆藏数据库的升级还可以增加用户的易检索性,使用户更快更方便地找到资源并实现资源的共享。我们要围绕社会的各种需求来升级馆藏数据库,与此同时,还要服务社会,关注民生,运用科学的依据、大量的社会调研和编辑工作,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建立相应的专题,如房产信息、城市规划建设、再次就业、计划生育、退伍找工作等,把众多零散的信息加以筛选整合,将其中对用户有用且重要的信息提供给用户,这样才能发挥馆藏数据库的最大用途,使其真正做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高效率的馆藏信息服务还可以解决社会矛盾,成为用户和政府之间的一座桥梁,在现代化社会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结论
如今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的变化更加频繁,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做好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信息化建设应当被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对自己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不但要适应档案管理的新情况,还要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使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过程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陈瑞兰.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及问题对策[J].改革与开放,2009(8).
[2]热克比•依米提.信息资源管理与企业信息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
[3]晁霞.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
篇2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
前言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在一定的组织管理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同时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相结合,辅助管理者进行人力资源决策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系统,又是一个管理系统,它不仅可以提升组织效率、节省开支,还可以增加企业利润、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是现代技术与企业业务的高度融合。为此,选择真正适合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使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完好匹配,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给予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而且在观念、组织基础、人员等方面也要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事管理;第二个阶段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三个阶段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因外资企业的大量涌人而开始的,至今不过短短10余年时间。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无疑是一种舶来品,很多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引入变成了“形象工程”的建设,只是简单地将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改头换面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这就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还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同时,由于企业管理者观念上的差异和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不健全,导致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匮乏,很多非专业出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并没有系统地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内容与业务流程,很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信息化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事务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考勤、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集中干人事、薪酬、招聘、考勤等事务处理,对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自助服务等内容涉及很少。据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超过70%的企业还没有引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已经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里,18%的企业需要更换系统。其原因包括系统功能太简单;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需要改善或改变;系统缺乏稳定性、速度慢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最多的内容依次是人事信息管理、薪资、报表、考勤、招聘、福利等。
(三)缺乏突出厂商和软件产品。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的发展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市场尚未成熟,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产品的开发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已有1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仍处于产品不规范、厂商过于混杂、企业未领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真正价值的“初级阶段”。目前,大大小小的软件供应商有几百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供应商的目的仅在于出售产品,至于很多企业所关心的业务流程重组、售后服务和产品升级等,他们不会也无力去考虑。一些软件产品仍以传统的“人事管理”为中心,不能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因此,尚未形成突出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品牌,就市场占有率而言.占有率最大的也不超过10%,企业大多以自我开发为主,比重占38.2%。
(四)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虽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降低企业成本,但那只是在实施以后产生的作用,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不论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软件产品,都是一项重大投资。一些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企业,哪里还会考虑将巨额资金用于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至于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产品同样也会面临资金问题。首先,购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时成本会较高;其次,还要支付人员培训费用、系统维护和升级费用等,这对企业来说将会是一笔不菲的成本。
(五)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用it的能力不够。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信息技术(it)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一千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的调查中,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般。其中,在已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经理it应用能力在中等以上的接近一半,占46%。而在未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应用能力在“一般”和“基础”水平的占68%,这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掌握了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和上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此可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it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尤其是在未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够,会阻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
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构建路径
结合前文的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本土化”
从当前来看,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固然十分必要,但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本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更为关键。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坚持按照“整体设计、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针对当前所面临及发展过程中将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找准切人点和突破口,为实现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提供全面有序、动态前瞻的解决方案,才能保持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加强企业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企业中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根本,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离开了能驾驭它们的人的参与和执行,其效能都将大打折扣。
因此,必须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工作,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努力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选拔任用、激励约束机制,以适应现代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
(三)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理念的革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传统的、不适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落后管理模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深刻的变革。如果传统的管理体制不改革、旧的组织结构不整合、落后的管理模式不改变,即使使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化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企业管理水平也难以提升。
因此,对目前大多的企业而言,推进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同时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革新,使信息技术、机制创新、理念革新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与支持,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篇3
Abstract: Information-base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are do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 of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rticle verified inform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Examine obstacles of the curr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and propose some issues that enterprise need not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resour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关键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障碍
Key words: information;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rier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54-02
0引言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今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即人力资源信息化,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呢?这其中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定义,在狭义的意义上来看,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来对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从广义上说,人力资源信息化是基于电子商务理念的所有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数据电子化,二是流程的电子化,三是管理的电子化,即运用一些数学模型、信息管理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型,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控制和战略分析,从而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在管理领域的普遍应用,国外一些先进的应用软件企业开始将关注点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首先利用应用软件进行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复杂最繁重的薪资管理,这大大降低了该项工作的繁冗程度并且提高了效率。
到了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组织对信息化要求的普遍提高,很多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孤立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状态,管理者需要及时的掌握最新的人力资源状况。因此网络化逐步被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并且成为了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应用技术,这期间大量的网络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网络技术带给人力资源管理,或者说网络技术带给各种管理工作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更新,更是一种革命。
随着组织管理思想的逐步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组织内部的一种辅助的管理行为,而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1]这时,人们开始考虑如何改善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这种管理思想的变革,逐渐的延伸到人力资源信息化,于是出现了e-HR这种新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模式。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强力渗透,无疑对人力资源及其管理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整合管理资源,降低管理成本。通过开发或者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整合现有的管理资源,为其他管理系统提供基础平台。人力资源信息包括最为完善的员工背景信息,可以说是企业所有员工作为丰富的信息库。[2]对人力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方便企业在进行其他管理时方便地调取各种信息。
其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考勤、工资发放、员工信息管理等工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日常性的事务,往往要持续占据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手工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同时,因为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一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显得十分繁杂,并且收集到的信息不能有效的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可使上级的有关信息和资料直接传递到基层,有利于管理和政策的实施。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有助于企业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沟通,加强对全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时监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最后,办公室的自动化也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从广义上来讲,也是属于办公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信息化,也可以说是办公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主要以纸和笔为主要工具,其效率较低,并且检索性较差。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要劳动工具,无论是人员培训、岗位分析、招聘和录用资料的处理,还是面试、笔试、绩效评估,都可以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
3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障碍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从80年代初开始兴起于国外,随着90年代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更是愈来愈明显。而我国在80年代初才刚刚实现改革开放,引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理念更是90年代以后的事,受困于我国落后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计划经济体制残留的保守僵化思想,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并不顺利,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落后人力资源的管理较为复杂,牵扯到企业内部的每个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更是如此,所以企业各方的配合支持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高层人员,更是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有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理解不够,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误区。[3]很多的管理者认识不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目光短浅,只关注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项目和工作,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甚至是负担。
3.2 企业信息化的硬件水平较低所谓企业信息化的硬件,主要是指的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操作水平、建立信息化企业人力资源库所需的设备等等,这与被称为企业软件的信息化管理观念正相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光是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这些管理人员还需具备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未来规划的理解,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熟悉,还要具备做企业员工思想工作的能力。因此,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但是IT人才,还是人力资源和IT的混合人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 追求一步到位,造成停滞不前很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的过程中,出于长远的考虑,往往趋向于选择完美的软件系统。事实上,成功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盲目追求完美解决方案可能导致企业为适应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而对现在的管理模式进行大规模的再造,引起一场“管理革命”。[4]中国企业近70%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运作,因此采用渐进式改革更为合适。
4信息化人力资源系统方法
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系统的建立,在技术上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协同办公将办公收发文件的处理与其他各项业务活动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协同,达到业务信息处理和办公自动化相结合,办公和业务协同,利用办公自动化协同并推动业务信息化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处理。
4.2 协同档案管理将员工的档案管理与日常业绩考核的相关信息进行协同,利用信息系统完成档案的自动归档,提高档案管理的功能,方便信息的检索,使得业务管理与档案管理进行互动,提高档案管理的管理效率,同时提高业务的处理能力。
4.3 人机协调通过业务技术的处理,实现人机的协调工作,包括时间的协调,业务处理的协调,从业务处理的各个角度通过信息系统提供业务辅助,能够提供即时的信息帮助;并通过操作人员的合适处理、简单操作进行业务的处理,达到人与机器的充分协调。
4.4 数据信息自动匹配,辅助业务决策在员工管理的过程中,考核人员经常要对多种考核标准、管理要求、法规依据等因素进行检查然后再做出合适的处理结果。在系统中利用计算机查找各类供参考的规则或事实,并自动对数据进行匹配,提示信息提出处理建议,让管理人员可以从容地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最恰当的处理。
4.5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的输入输出是系统使用及性能的重要体现,达到合理简便的数据输入,系统采集足够的信息资源,有效的数据输出,展现系统的处理结果,以实现系统的信息化目标。这要求系统必须能够实现输入的正确性、规范性、合法性和便利性,也保证输出的数据丰富、灵活便捷、具有人性化。
4.6 数据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首先需要认识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搞清楚受到哪些主要威胁,正确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要求,才能确定合理的安全策略。数据库主要的安全要求是数据库的完整性、可靠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靠性。其中完整性包括物理完整性、逻辑完整性和元素完整性;保密性要求包括访问控制、用户认证、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内容。
5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5.1系统规划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过程进行统筹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次开发就能完成的事,需要企业结合行业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不断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难度有足够的估计,对建设过程和模式的认识要统一。不仅要从整体上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作用和实施步骤,同时系统科学的细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现过程中的每一步,对各项实施工作加以规划,也对各项任务的责任人有明确的规划。[5]
5.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内外环境要充分融合e-HR系统解决方案实施过程必须同时考察系统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实施一套新的程序系统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的诸多因素,诸如企业内部原有的管理制度、企业员工的素质、企业文化等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持续不断的修正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使得系统本身和运行的内外部环境相匹配,这样才能使新型的管理模式得以无障碍的推行。
5.3 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一方面企业应当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高的企业学习,借鉴他人成熟的经验,有效的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特别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形成学习型组织模式。
5.4 动态对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和系统使用的过程中要前瞻性地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到未雨绸缪,避免不利因素对未来工作造成干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充分收集相关信息,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方案。以免问题出现时仓皇应对,耽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5.5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要及时准确地进行系统评价
任何管理活动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控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保证实施的效果和计划一致,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最佳作用。
6结语
目前很多企业都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的企业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所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肯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需要坚定决心,多动脑筋,克服遇到的困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美] 哈罗德・孔茨等.管理学(第10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206.
[2][美]雷蒙德・A・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3版).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1:102-103.
[3]张基温.信息系统开发案例(第三辑)[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01.2:98.
[4]华信惠悦公司.大中国区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2003/2004年调查报告》.22.
篇4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称是电子人力资源管理或者是网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运用信息化平台将招聘、选拔、培训和薪酬同时与组织的财务、物流、客户关系等方面的管理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和管理的成本,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便捷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自动化。
二、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正面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一种高科技的应用,同时也是当今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对比,它拥有如下影响:
(一)降低企业的管理运营成本
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设计工作、组织培训和招聘人员等方面上都是需要依靠手工操作来完成的,带来的结果是不仅效率低,而且还经常容易出错。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减少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运营成本,降低了员工的流动率,减少了通信费用,从而整体上减少了组织的管理成本。
(二)规范了业务流程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对繁杂的行政事务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规范人力资源运作体系中的业务流程。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后,将分散的信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相关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
(三)优化了信息渠道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比较慢的,而且信息的内容有些时候会发生改变,往往改变了管理者的初衷。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施后,可以使得信息直接传递到基层员工,便于管理和政策的实施。
(四)改变了管理理念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管理,这样的做法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贯彻起来也不容易。人力资源管理实施信息化后,使得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进来,改变了以往被动接受决策的状况,形成新的互动管理的局面。
(五)“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信息化最大的特点是透明和高效,这个特点对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信息化过程中,更加强调了员工的个人价值,管理者更能适应员工的个体特征,给两个层次提供了友好接触面。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既然会有负面影响的存在,那我们应该努力避免并消除这些负面影响。
(一)人际关系的障碍
电子邮件、网页、自助式服务在信息化过程中逐渐成为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主要的沟通和交流方式,甚至面谈和语音交流的频率都大大降低,带来的人际信任和各种的交际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二)安全的焦虑
随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普及,企业员工也面临着个人信息失真、网络病毒、隐私泄密等危险,给员工带来了各种不安和无所适从,直接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四、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生存和长期发展带来的重要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同时也需要相关信息化工具的辅助。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迫在眉睫,在建设过程中也常常会聚到一些问题。
(一)建设基础相对薄弱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开发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开发出来的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不能完全涵盖组织特有的管理活动,应用的范围手袋限制,不能满足动态数据的随时更新,难以达到组织的特定要求。
(二)主观多于客观
现在很多厂商在设计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时,很少会考虑到客观的因素,设计的一些绩效考核系统,往往只能让客户使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一旦体系发生了改变,或者上级决策层觉得落后而不符合实际情况时会面临淘汰不用的局面。所以很多企业经常是花了很大的代价建立起来的系统,最终运行时只有基础的那一部分发挥了作用
(三)过多的追求完美
组织必须清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过多的追求完美,很有可能大致组织为了适应先进的管理模式而大范围的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引发一场管理革命。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寻求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四)急于求成的心态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当组织根据需要决定运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时,往往会安排人力资源部门去安排,造成的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了做到一步到位而选择一套大而全的完美管理软件。事实上,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想要做到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想法。
(五)资金投入的不足
一些组织在前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造成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难以开发成功。结果应用人员对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开发人员也经常因为资金和经验不足的缘故,不能够完全明白用户提出的需求要点,使得开发出来的管理软件难以尽善尽美,同时,资金的缺乏也会造成后期的软件升级维护比较困难。
(六)持续发展理念的忽视
很多管理者认为,只要能有效地获得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就足够了,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是无止境的,组织需要的人力资源类型、结构等在纵向和横向上始终保持着变化,组织不断改变着对信息的要求,进而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断改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策略。
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员工的意识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覆盖了组织所有部门,与全体成员的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增强员工的信息化意识对组织和员工个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组织来说,有助于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氛围;对员工个人来说,信息化的意识会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个人技能。
(二)选择恰当的软件
组织需要依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管理软件。资金充足的企业可以考虑在信息化过程中开发出适合自身的挂管理软件,规模较小或者资金不充足的企业可以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情况,然后再委托其开发一款适合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软件。
(三)保证资金的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庞大、周期长、投资高的过程,资金的足够投入是保障顺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企业应该根
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积极地拓宽融资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四)加强人本管理的力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避免出现对管理软件的依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不仅仅是传统管理所需要的,即使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这种思想依旧需要得到重视,管理软件和人性管理两方面都需要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组织更快地适应信息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篇5
关键词: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资源管理
Abstract: China's land area is vast, along with the land utilization degree of deepening and the diversity of land and resources utilization ways,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difficulty also gradually strengthened. The traditional l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contemporary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after peopl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emergence of a new way to 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t present this way has been related to the practical use, to make it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Keywords: l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Internet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在众多的领域管理中,因为其高效和快速的数据处理,成为了当今数据库管理的基本技术。随着该技术的优势不断地被开发和拓展,该技术也走进了土地资源的具体管理当中。我国传统的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人工的文字记载,文字记载的耗费时间和人力多,记录可能存在偏差,并且保管问题严峻。同时对于后期的数据调阅由相当大的难度,对于需要更新的数据操作起来繁重复杂,更新的数据涉及到的人员和部门广,工作效率极低。为了彻底的扭转这一弊端,我国的当代国土管理引进了Internet技术。
1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地区间的差异大,国土的类型复杂,分布广,因此,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的高难度工作。它事关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同时国土资源并不是一个恒定的静态系统,有着突变和渐变的多方面的因素融合在其中,需要相关的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国土资源的管理主要目的是利用和优化。通过对于现存的国土资源现状的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够根据土地的实际和周边的环境、社会背景等,通过专家的数据评估,制定正确的利用计划和规范管理。扭转国土资源的以往错误利用和破坏,为国家的土地资源提供一定的保护。信息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必将取代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而取缔传统模式存在的管理弊端和漏洞,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能,拓宽土地利用的形式,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的次生环境污染。总之,以最合理优化的土地利用方案进行相关的土地资源管理。
2信息化的含义及特点
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
理的延伸,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计算
机网络技术为土地的利用、开发、规划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
有力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的过程。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根据网络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结合土地的实际地质条件、周边附带环境、常年的气候因素、相关的人为因素等,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初期利用规划,使得土地在实际的开发中可以严格的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以最小的土地面积实现最大规模的土地利用价值,以提高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之前需要结合大的宏观政策和小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综合规范,既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获得必要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内在作用表现为:信息越来越成为土地资源统计和合理规划的动力,咨询服务业逐渐成为土地产业结构中的基
础服务之,智力活动对土地资源创造更大价值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土地管理开始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其外在形式也是种渐进的过程,表现为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全而地发展和应用。
3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对于纷繁复杂的大量国土数据进行必要的整理工作,以便于后期的数据的利用和土地的规划。前文已经介绍到,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因此国土的数据就相对的庞大和复杂,人工的归类显然不合理,信息化的数据管理直接可以完成必要的高难度操作。同时国土资源的时效性强,国土资源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可能随时的出现新增的土地利用状况,需要网络对原有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处理,以满足实际的土地利用需求。另外土地资源具有多个空间和时间的尺度,它需要所获得的土地资源的数据是客观的而且真实可靠。没有人为的变更、数据必须保持上下一致、数据必须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变更,只有这样的数据才能做到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严格国土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强化国土资源监管的信息基础。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模式。
2、满足多方位的集土地登记、土地规划为一体的电子政务服务要求。
3、提高土地登记、规划、利用的透明度。信息化提供了多个
信息的展示平台,土地的规划、登记、利用等方面的全面信息可以第一时间的在平台上得到公布,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在大众中的公信力,利用信息化数据平台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4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探讨
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统筹规划、统协调、逐步完
善,处理好土地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土地的合理利用对经济发展
促进作用为大局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及服务的关
系、计算机网络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上级与下级部门信息系统信
息资源统筹规划的关系。
1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信息
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体系建设的重要标志。国家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了必要的财政拨款,以保证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完善国土资源的管理,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刚形成,仍旧存在大量的建设需求,所以对于资金的需求往往比较大,超出了财政的补贴,进而导致了资金的不足。需要多方的获取必要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以现在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网络为重点,根据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需求,推进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服务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比重。要加强计算机和网络在管理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科技含量和使用效率,并推进信息管理与信息化建设企业、中介组织的介作,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基站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信息方式。
2加强土地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
保障。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以及信息的是推动土地资
源管理高效合理的重要手段。这就要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土地的动态和静态的双重监测,并及时的收集有利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的有效数据,并通过网络技术对于所欲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处理,将数据系统的归类存档,及时的需要的数据。同时,必须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的查阅能力和处理能力,实现数据的最大利用价值。
3)加强对广大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工
作人员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信息化的土地管理模式刚刚兴起,还不够成熟,传统的工作人员在以往的工作基础上转变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定期地进行必要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我国目前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比较低,文化基础薄弱,需要引进相关的专业技术操作人员,并对现存的工作人员进行进行审核和评比,通过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团队的质量。只有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才能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土地资源数据的收集和系统的整理。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土资源实际状况复杂,管理现状不够合理,必须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新型的管理模式。信息化与国土资源管理的融合,首先是拓展了信息技术的利用范围,是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利用中得到技术的深化,同时,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减少了管理的人员和操作环节,节约了不必要的管理资金投入,是完全符合我国的发展现状的科学土地管理办法,有利于我国缩短与国外的国土管理的技术差距,该技术的应用,必将扩大实际的国土管理范围,经存在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段炼.浅论土地管理信息化问题[J]. 才智. 2011(10)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档案;管理
档案可以说是一家企业的智库,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档案管理其实就是人才管理,其效率深刻影响到公司的人才资源建设。其次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资源管理也会带来运维成本提高的问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档案资源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着重讨论信息化能够在档案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建设信息化档案资源管理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1.信息化在档案资源管理中起到的作用
我们首先需要总结目前档案资源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档案的整理程序繁琐,易出错。纸质化的档案管理需要繁琐的人工操作程序。档案需要人工进行校对,整理成卷、袋、册、盒,以及分类整理编目。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错编、漏编等问题,且由于档案繁多,复查十分困难,容易导致众多遗留问题。其次是档案的保管环境要求较高。归档后的文件,受到温度、湿度等众多环境因素影响。一旦条件不适,容易导致纸质文件字迹模糊、粘连等问题,,不能避免一些突发的灾害,如火灾、水灾等对档案的毁损。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再次是档案保管的成本较高。随着企业的发展,档案资源必定是越来越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来维护,也需要更大的场地来保管。投入成本逐年递增,对企业也会造成不小的压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为以上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显著提升管理效率
通过将档案资源信息输入电脑,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编目、分类和保管,通过检索等功能能快速定位,完成编辑和修改,也易于档案的调阅和更新。
1.2无纸化更利于保管
电子化档案资源不存在纸质发黄变脆等问题,数据库也可以进行异地分布,确保数据中心不会因为突发的人为或自然灾害而导致数据丢失。
1.3降低企业投入成本
企业只需要一次性购买或者开发一套档案管理系统,雇佣管理员进行日常运维即可,不存在后续持续投入的问题。现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也解决了物理服务器占地问题,通过虚拟的数据中心储存大量数据,为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
2.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尽管信息化建设为档案资源管理带了变革,但不可否认,当前档案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资源的安全问题
档案作为企业的智库,一旦泄露、遭到恶意篡改或丢失将会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电子化档案数据存在信息篡改不易察觉的缺点,同时在联网条件下,任意一台终端设备都可以访问到数据中心,资源遭受恶意攻击的风险会大大提高。
其次,传统的数据中心也需要承载物理服务器的机房,机房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如果出现服务器宕机、停电等问题,数据可能会在几秒之内荡然无存,且恢复十分困难。
2.2资源整理缺乏统一性
很多企业,尤其是跨国、跨地域企业,不同分公司采用不同的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和方法,容易导致数据库无法对接,运维困难,后期开发成本大等问题。
3.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针对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以下是作者给出几点建议: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源管理系统应自上而下统一规划、部署
由于档案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建设初期就应该重视。应由企业总部发起,统一规划部署,并设置使用规范,从而实现各个部门、分公司的档案对接与集中、标准化管理。
3.2加强软件开发,建立安全和容灾机制
网络安全是确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切实有效的关键。对于不涉及保密的信息资源,可以开放共享,便于让更多的用户参考,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而对于内容,则需要相关软件支持,一方面能够实现内部系统兼容共享,另一方面强化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同时还需建立完善的容灾机制,在面临突发的灾害或者系统宕机等严重问题时能够实现数据恢复。
3.3建立档案管理指标体系,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
即使是计算机系统,也依旧需要合理的操作维护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操作规范和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操作培训,不断更新人员的知识储备,使之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
企业也需要对IT管理员从系统运维角度制定规范、定时开展新技术培训。一方面评价其在系统安全等环节上是否切实有效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能够及时跟进IT技术发展,只有不断更新产品生命周期,才能够有效解决电子档案的安全问题。
3.4使用虚拟化技术代替传统数据中心,进一步节省成本
应对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随着数据增多而需要扩建的问题,可以考虑采取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服务器转为虚拟服务器,将所有数据托管在云资源池,通过软件保证数据扩容、容灾、管理等系列问题,这样解决了持续的成本投入,也容易解决后续的安全和运维管理问题。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选择可靠的虚拟化技术供应商,确保技术的成熟、安全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新美,郑丽.浅谈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篇7
摘 要 现在各种疾病出现,我国医院设备配置齐全,医疗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医院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但是新出现的管理机制与传统管理机制存在矛盾。当下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医院应该紧跟时代脚步进行信息化改革,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本文简要介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分析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并提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关键词 医院 人力资源 管理 信息化 建设
现在医院的人才稀缺,尤其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些对医院的发展有严重的抑制作用。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不能维持医院运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医院管理者应引入大量的新型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医院的水平。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医院人员都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得需要有熟练的技术,这是对病人负责的表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引进人才的窗口,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如果人力资源工作不合格会影响医院发展。应用人力资源信息化能合理、高效且安全管理和整合各种资料,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并且信息化管理能提高资料传输速率,为管理者及时输送信息,便于管理者做成正确的抉择,也能及时调出所需的资料。
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虽然我国医院很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但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虽然有的医院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因为方式单一不能支持医院多方面运营,有的医院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用的是陈旧的管理模式,更新速度缓慢,信息分享速度缓慢,使得部门间协作能力差,医院运营迟缓,并且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有的医院为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动用很多的人力来收集信息,但是这样容易起到反作用,降低工作效率,信息来源广,很难辨别真假,影响医院发展。
三、医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通过信息系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合理运用技术和管理知识对人才进行收集和分配,其决定着医院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作用尤为重要,管理系统尤其灵活多变且能多元发展。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合理,信息化管理,制定合适的系统保证信息自动处理,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建立稳定的管理系统,提高医院发展速度。
(二)信息化系统对建立人力源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医院人口流动大,医院的工作人员调动频繁,医院人力资源需要实行动态管理,追踪每个员工和患者的信息,员工及时反馈信息,保证资源充分利用,患者病情能及时被记录和后续变化情况,为医疗提供宝贵的数据,因此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三)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医院人力资源的核心管理
由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设计的内容较多,为保证医院正常运营需要定时对人力资源的核心管理进行升级,管理者需要抓住主要的管理要素,合理调配人员。做到抓住核心管理要素,需要抓住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人员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定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管理,保证医院内部信息的系统化。
(四)信息化系统对规范医院用工和管理的必要性
提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为了能规范用人制度,合理分配人才,人员信息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系统对推进医院员工社会保险、劳务收入、劳动保护、培训技能方面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代替传统管理系统能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提高员工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施行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做到的是转变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树立现代化管理观念,不再是过去单纯的招聘新人才,辞退不适合医院工作的人员,现在的管理观念是开发潜在的人才,合理配置人员,将人员的优点发挥出来。
(二)加强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医院为能够增强其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需要建立一个团结力强,员工综合素质高的团队,工作人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仪器使用技巧,如果医院的员工不能操作其涉及到的设备或者基础设备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如能合理使用医院设备能提高疾病诊断几率,提高治疗效率,间接提高医院的知名度,推动医院发展。
(三)建立信息化人才招聘体系
以往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用媒体招聘信息,应聘者经过层层选拔获得就业机会,但是这种招聘信息扩散范围有限,利用信息网络招聘信息,信息扩散速度快,成本低,能引进更多优秀人才,提高医院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
(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部分是薪酬管理,这也是吸引人才的一部分原因,科学的薪酬福利和绩效方案,根据员工工作贡献多少分配福利,能提高员工工作动力和医院的经济效益。通过对医院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的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相关工作的效率,也能促进医院在绩效管理和薪酬福利方面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势在必行,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有欠缺,本文提出几个建议,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研究,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l] 左兴华,刘金艳,刘淑敏,邢红娟.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对促进 医院管理的作用[J].中国病案,2012.04.
[2] 陈春红,张惠.信息化建设措施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13.
篇8
【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
当今世界各方面的竞争,已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而高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确保高校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引发了对传统管理方式的思考,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注入信息化的操作方式,建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以网络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力量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依赖信息技术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管理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时展的产物,是管理理念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相结合的产物。[1]
高校推行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把信息技术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结合,为学校或部门建立人力资源服务的网络系统,使人员管理流程电子化,从而最大限度的使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繁杂重复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出来,有利于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规划、继任计划、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以及绩效管理与核心能力管理。[2]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思想超前,行动落后”的特点。从整体来讲,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还是比较滞后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领导的意识缺失
在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重人才使用,轻人才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高校的高层领导更注重科研成果的取得、校园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由此影响到的学校排名,而对人员管理缺少必要的关注。因此,当务之急是使高层领导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起者,推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2、缺乏必要的支持与资金投入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时长,占用资金量大的工程,由于学校高层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低,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缺少必要的支持与资金投入,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很难取得成效。
3、人力资源部门内部的阻力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带来的标准化、透明化的管理使得管理行为更精确化和透明化,这就使得管理过程中人为变通的可能性略微减少,致使部分管理人员失去了既得利益。[3]此外,一些管理人员对新技术有很强的排斥心理,不了解也不愿意学习新技术,新技术的推广与实施必将与传统管理方式发生冲突,这就要求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者已经习惯的工作流程和方式,他们将要承担更多的创造性工作。从而部分管理人员便站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立面,阻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信息化的基础薄弱
当前,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向信息化过渡的过程中,基本上仍处于以传统管理为主,管理流程逐步规范的阶段,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对稳定的基础。在具体操作时,由于管理流程不顺,缺乏可参考的标准,信息集成度不高,管理层与技术层配合不顺畅等问题,导致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缓慢。[1]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推动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转型,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并跟上高校信息化的步伐,最终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出力。
1、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不仅仅是以一套软件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的更新,是一项新的管理手段。[1]学校的高层领导只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充分理解信息化带来的新的管理思想,并与本校的行政、规模、发展方向和管理目标相结合,开发出符合学校特点,体现办学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用。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内部的全力配合,一个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否能发挥应有的效应,一定程度上完全取决于这个系统的使用者。因此,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方面从人员内部消除思想上和行为上对信息化建设的抵触,另一方面利用素质高、能力高的人才来驾驭新系统的操作和使用。
3、重视软件研发和技术支撑
为克服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等问题,针对高校业务流程变化频繁、信息集成度不高、管理层与技术层配合不顺畅等特点,充分考虑高校人力资源现代化管理方面的需要,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要实现不断调整的功能,以便及时解决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好“灵活性”和“操作简便”之间的关系,开发出具有灵活结构的软件,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此外,还应注重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立足现实,结合实际,明确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规范基础管理,一方面是基础数据管理,另一方面是基本业务流程设计及业务事务处理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程序化、规范化。
四、结束语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人力资源管理革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是信息化与管理工作的简单结合,而是要求高校的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全力配合,信息化建设要与本学校目标和实际情况相符相承,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翁光聪,“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宁波大学 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1月第32卷第1期
(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87页)
[2] 邢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6卷第6期
[3] 程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改造”,《桂林电子工业学 院学报》,2006年4月第26卷第2期
篇9
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的任务为:对员工业绩的考核、休假的批准、调用人员的工作方向以及薪金的发放问题,根据这样的制定模式来完成会占有管理人员的大部门时间,并且这种运作效率极低,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此同时在工作期间还存有一定的虚假性,主要由于管理人员的庇护性,使其在工作考核中为单订员工加入考核量,让企业遭受不明的经济损失。但是随着信息管理水准的不断提高,利用微型计算机便可高效的控制人力资源,实时掌握企业员工的运作动态。下图为近几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普及力度,日常企业内部的重要事件都可以在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站上进行查询,提高了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并且在信息数据库中可以查询到员工的个人资料信息,根据有效性的个人信息管理部门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并且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也发生了与之的转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充分的剩余时间加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工作中。如: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以及创新性项目发展研究等。
2企业管理流程的规范性
在传统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行政事务上,是随着信息化管理水准的引入。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只是靠处理企业的繁琐事务,并且还逐步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工作中,这样日常中的行政事务便由信息化管理部门来执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信息管理部门双向充分结合,这样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进程更加规范性。在此实施阶段便要根据信息化管理流程依次进行,其中包括:相关制度的制定、未来发展方位、员工后期培训计划、有效性业绩考核以及员工未来职业发展都要进行合理性的规范操作,在这其中不但包括了员工职业的定位,而且还包括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
3企业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管理水准上不但引进了新的技术,并且还引进了当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个人有效性信息存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只有力资源管理部门执行此任务。与此同时在采购原料计划报表中也只有采购部和财务部来执行此项任务,其他部门无从插手。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计划提供不到任何的有力帮助,这样不但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络性减少,而且还减少了生产期间的工作效率。
4结语
篇10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我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但是中小型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就要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型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1.信息化没有受到重视。中小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人事管理的着重点主要针对企业招聘新员工、薪酬标准以及人事处理等方面,很多企业在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人事部门转化成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性质没有改变,这些工作只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小部分,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岗位分析等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性的部分没有予以重视。现在很多企业仍未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部分已实施的企业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使用制度并不完善,这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2.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失。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是从国外的企业流传到我国经济市场的,存在的时间较短,发展过程较为缓慢。我国部分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盲从心理,只是将其作为与外资合作的桥梁,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度不高,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还欠缺完善的制度。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不重视,造成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失,加之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很多非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入管理市场,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要求企业加强对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培训,学习与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精髓才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3.市场上的软件产品不规范。软件产品的优良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起步的高低,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已经有段时间,由于没有受到企业的重视发展的异常缓慢,截至目前仍然没有规范的产品在市场上流传。厂商对软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要是为了满足当今企业的需求,对产品的核心要素没有正确的认识,制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产品供应商在制作软件时,考虑的是如何提高销量,因此对产品的要求较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特点,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难以突破的障碍。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1.优化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是一种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传统的管理方式及时做出调整与摒弃,积极采用新事物,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另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进行转变的过程中,会使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产生一定改变,企业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公司更加稳定的发展。可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分为以下几点进行优化提升:一是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系统的改革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业绩,加强企业在今后的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二是企业要将改革的重心放到传统的企业运作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当中去,通过对他们的创造和发挥,让人才资源管理系统得到稳步的提升与落实;三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让拥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引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将信息化落实到实践中去。2.企业领导应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一个企业的发展取决于它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学会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是当今社会上每个企业都要做的事情,思想与能力要与时代相匹配,企业眼光要具有前瞻性,对企业的发展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从传统的管理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将时代特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改革,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很多企业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并未投入人力资源的改革资金,未进行人才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是走个过场,加之,对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工作人员有消极怠工甚至抵触的心理,尤其是那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使他们正视信息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处理好非技术因素对其的阻碍。3.企业实施管理信息化要有良好的规范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是企业发展必然趋势,在进行改革之前,企业要对自身的发展找好定位,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需要在两个方面做好基础工作。第一,一个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能力的高低,第二,本企业自身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实现程度。从我国现在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前者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其使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企业的信息化方式才能与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才能有效地开展落实这一项目,企业的业绩才会有所提高。而一个企业想要提升管理水平,首先就要做好企业的基础工作,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管理工作有必要进行规范化,并且这也是有效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与必备条件。例如对于企业工作人员的招聘,从编制招聘目的、内容到招聘人员最后的面试接受培训以及上岗工作这一系列的流程都要进行程序化的管理;同时还要对企业内部的实施与控制进行管理,对于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基础化的规范管理。4.企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培养。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它是否和社会进步所结合有着很大的关系,科技是促进时展的产物,只有将企业的发展与科技相融合,才能让企业具有竞争力。另外,信息化的发展已成为时代的潮流,这就代表着企业要将信息化融入人力资源管理中去。在开展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其中的主打力量和核心部位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此,为了使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管理技能和专业素质,还要具备深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企业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能力的培养,在原有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加强IT能力的培训,加大对管理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企业通过对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实践应用方面的技能培养,提高了管理人员的IT能力,健全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相符合的必然趋势,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对人才进行专业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信息化的时代,企业的发展要与其相结合,这样才能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顺应时代的潮流,在经济市场中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亭.国有煤炭勘察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研究[J].煤炭工程,2014(7).
[2]熊军.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5(3).
[3]凌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创新建设[J].现代营销,2010(10).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4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