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篇1

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事物的矛盾运动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这应当是唯物主义哲学观的一个基本判断。关于矛盾及其转化问题的阐述,的《矛盾论》一文堪称典范,他认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他具体分析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绝对性、特殊性与相对性、斗争性与同一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从而指导实际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矛盾论》这篇著作的科学性所产生的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使人们对主要矛盾的观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体会。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牵牛鼻子。这就是讲抓住主要矛盾的意思。由此就在我们日常的行为和思维中,形成了一个根本性的观点,就是凡事要抓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事物的复杂性也包含着矛盾运动和转化的复杂性,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本身一样,它不会孤立地存在着,而总是与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相关联。矛盾的转化体现了辩证法。由于矛盾无处不在,因此辩证法也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无处不讲辩证法,无时不关注矛盾的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没有次要矛盾,就无所谓主要矛盾;没有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就无所谓矛盾的主要方面。当我们关注事物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不仅同时存在着,而且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会起着并不是次要的作用。研究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不仅是一个理论色彩浓厚的哲学问题,更是一个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实践课题。

二、次要矛盾的特点

要分析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就要分析清楚次要矛盾有何特点。我们说,次要矛盾是与主要矛盾相对照的,而且与主要矛盾相比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其特点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鲜明,否则,就不是次要矛盾而是主要矛盾了。西汉著名的政论家贾谊说:“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这里的“已然”,除了有“已经出现的事物”的意思外,还包括着事物的主要矛盾;“将然”除了有“未出现的事物”的意思外,也包括着事物的次要矛盾。人的智慧能否“见将然”,当然可以讨论。要说一定不能见,似乎语气有点武断;要说一定能见,似乎证据有点不确凿。其实,能见或不能见,全凭“人之智”的深浅,而不在于次要矛盾因其次要就不去想办法“见”。当人们认识了次要矛盾的基本特点和转化规律,也就能够“见”了。概括地说,次要矛盾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一是在主体方面表现为从属性。这是次要矛盾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表达了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次要矛盾是存在着的、是有地位的;二是它在此时此刻不占主导地位;三是它与主要矛盾共同发挥作用。

二是在体现方面表现为隐蔽性。从上述的从属性可以看出,次要矛盾发挥作用时离不开主要矛盾,但这种作用往往被主要矛盾所掩盖,因此,即使它起了作用,人们并不容易觉察到这种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次要矛盾的隐蔽性,它往往被轻视,甚至是忽视。

三是在发展方面表现为延迟性。次要矛盾发挥作用的表现方式,不像主要矛盾那样立竿见影,而是有某种程度的延迟,这个特点实际上是次要矛盾从属性与隐蔽性的反映。有时它的作用与主要矛盾是同时发生的,但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造成了它的延迟性。

四是在转化方面表现为渐近性。这个特点是延迟性的表现形式,它一般不会发生突变,常常是渐变的,而且这种渐变性常常因为其从属性和隐蔽性而不被人们所察觉。

五是在作用方面表现为偏转性。如果次要矛盾与主要矛盾发挥一样的作用,同时推动事物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那就无所谓次要和主要了。次要矛盾之所以重要,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使事物发展的方向发生偏转,这也是我们需要对它进行研究的根本原因。

三、人们难以认识次要矛盾的局限性

次要矛盾的上述特点,假如我们能够将其置于放大镜之下,当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但是,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序言中所说,研究社会科学问题,既不能用显微镜,又不能用化学试剂。人们之所以常常忽视或轻视次要矛盾,主要源于人的思维与行为的局限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这些局限性,那么对于认识事物的次要矛盾,相当于握有显微镜或放大镜,也就能够见微知著。概括地说,这些局限性包括:

一是好高骛远。《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中说:“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意思是说,病态的学者讨厌近处的事物,而一味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那当然是学无所成了。眼光放远本来是好事,它可以使人有明确的前进目标,但如果不注意脚下的障碍,难免会摔跤。

二是好大喜功。这个词原指封建帝王喜欢炫耀武功,宋代的理学大师朱熹在《郑公艺圃折衷》中说:“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欲无夷狄,是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过”。现在多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或者用以形容铺张浮夸的作风。试想,有了好大喜功的心态,难免会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得容易,当然就不可能看到事物的次要矛盾了。

三是充耳不闻。所谓“充耳”,就是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其意在随时提醒那些贵族,应该择明言而听之,对于那些小人之言,要“充耳不闻”。试想,有意识地塞住自己的耳朵,岂能听到不同的意见?当然也就不能认识事物的全部特征,尤其是次要矛盾了。

四是熟视无睹。晋朝的刘伶在《酒德颂》中说:“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事物的次要矛盾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但看惯了就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泰山那样大的事物横亘在眼前,就当没有看到,何况是事物的次要矛盾。

五是人云亦云。坡有诗云,“我醉君且去,陶云吾亦云。”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什么主见也没有,只会随声附和,没有从独立的视角观察一个同样的事物,当然就不能有新的发现,或者说无法认识事物的次要矛盾了。四、正确认识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作用

我国伟大文化遗产《易经》,通过八卦的相互交错,表明世间事物是互相渗透、互相交织的,事物的运动发展不是孤立进行,而是互相联系的。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哲学思想就是对事物间这种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规律的精辟概括。每天我们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也可以说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有时候我们有幸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梳理出一些脉络,仔细辨识它们也许能够看清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换句话说,一个事物的内禀特征,一定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这是“质”的规定性。比如,鸡蛋里面存在着的遗传基因决定着它具有能够在一定的条件下孵化出小鸡的内禀特征,而一块石头则不具备这样的内禀特征。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恰恰是次要矛盾与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鸡蛋虽然具备变为小鸡的内禀特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等客观条件,它是不能自然而然地变为小鸡的。这就是所说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与鸡蛋这个“质”的规定性相比,其它外在的条件就是次要矛盾,而能否孵出小鸡,也就是鸡蛋这个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方向,往往是由次要矛盾决定的。

在物理学中,有一个“蝴蝶效应”,就是典型的次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例子。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煽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之堤,毁于蝼蚁之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次要矛盾虽然能够决定或者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但在次要矛盾发挥作用的先决条件没有具备之前,它绝不会产生作用;主要矛盾的解决过程中,绝不能掩盖次要矛盾即将发挥作用的趋势。次要矛盾躲在暗处,用它那狡黠的眼睛注视着我们,一旦我们丧失了警惕性,它就会跳出来给予我们致命的一口,轻则受伤,重则毙命。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是以更大的错误或代价来纠正或解决一个小小的错误或代价,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或解决好次要矛盾的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内禀特征,次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全部意义。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则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既然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共存的,那就存在一个如何处理这两类矛盾的地位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什么时候应该抓主要矛盾,什么时候应该抓次要矛盾,本来是没有什么明确的判断标准的,但是,通过观察和总结实际生活的许多现象,我们可以提炼出三条基本认识:

一是打开工作局面时要抓主要矛盾。如果不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就是牵不住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的“牛鼻子”,工作局面就无法打开。也就是说,如果抓不住事物的“质”的规定性,那么就不能正确认识这个事物的基本特征,因此也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由此得出结论,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篇2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现象,把矛盾分析法运用于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使我们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分析大学生成长实际,准确把握教育方向,创新研究路径和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体矛盾的主要表现问题

(一)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摩擦乃至冲突都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产生这一矛盾主要表现是:第一,是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比如教育者形象不良,缺乏威信。第二,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

(二)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多数教育者对客观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的,因而与客观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客观要求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自身经验、思想觉悟水平、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等因素,教育者有时并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甚至出现片面理解乃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对大学生的教育中,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这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与大学生发展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矛盾。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与大学生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存在矛盾。

(四)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间的矛盾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交通手段、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世界经济、政治的日益一体化。使大学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众多力量的影响,例如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各N消极的社会因素和负面典型,都会引起大学生对教育影响持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二、正确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矛盾的举措

(一)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

从上述分析可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承认矛盾和正视矛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两种有害倾向:一是不承认矛盾或无视矛盾,二是不敢正视矛盾和害怕矛盾。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积极地正视矛盾,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矛盾,更不能害怕和回避矛盾,主动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特殊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我们必须坚持两分法,客观、全面、深人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一是重视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我们在认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必须深人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二是要分析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思想问题,我们不能一律看待,而应全面地看问题,防止片面性。三是深人分析矛盾的内部关系,克服表面性。我们在处理这类矛盾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深人分析矛盾各方的特点,慎重处理这些矛盾。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力量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地位的不同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不同,形成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因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善于区分并抓主要矛盾,结合社会现实及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促使矛盾转化

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和发展源于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性质和斗争形式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实现错误思想向正确思想的转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要不断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达到理想质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们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矛盾分析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法,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承认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教育方向。注意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积极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转化,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化学之美不仅美在其外的现象多样、千变万化,更在于其内蕴藏的丰富的各种思想。化学学科思想繁多复杂,像结构决定性质,守恒思想,平衡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应用也非常广泛。

教师可结合化学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哲学思想,既能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又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动态平衡思想

自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中——新的物质不断产生,旧的物质被淘汰;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在大自然的生生息息中,整个自然界在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有正、逆两个方向,这是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例如:在一密闭定容的容器中充入1molN■和3molH■,此时在容器中只有N■和H■,没有NH■,N■和H■的浓度最大,NH■的浓度为0;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N■和H■的浓度逐渐减小,NH■的浓度逐渐增大,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终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N■、H■和NH■的浓度保持一定,这就是化学平衡。N■、H■和NH■的浓度保持不变,容器内的压强、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等物理量都保持不变,看似反应已经结束、停滞,但实际上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不为0,也就是说反应仍然在进行。改变条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即会发生改变,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平衡即会发生移动,一段时间后建立新的平衡。简单地说,“条件改变,平衡移动”,这就是典型的动态平衡。

静止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状态,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特殊形式。因此这时的平衡是暂时的,是相对的。

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他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立统一的观点到处都是,如阴极和阳极、正极与负极、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吸热与放热、吸引与排斥等。这些内容都生动地揭示了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观点。

对立统一的思想在解题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在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可以先假设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再判断该物理量是否变化。如果移动时变化,现在不变,此时即已达到平衡状态;在判断平衡移动方向时,也可以先假设平衡不移动,再判断该物理量怎样变化,即可发现平衡是否移动和移动方向。

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每一矛盾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居于领导地位,起着支配作用,这种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种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支配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的全局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研究问题时,就要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

勒夏特列原理指的是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浓度或压强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正确理解是:平衡移动改变物理量的趋势与外界条件改变物理量的趋势相反,这是一对矛盾;但平衡移动改变的程度不能抵消外界条件改变的程度,最终达到新平衡状态时的物理量与原平衡时相比较,体现的是外界条件的改变;那么外界条件的改变就是主要矛盾,平衡移动的改变是次要矛盾。那么,在分析条件改变对平衡的影响时应以外界条件的改变为准。

例如:增大c(N■),可以使合成氨的平衡向正向移动,比较N■的转化率时,应抓住主要矛盾——N■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增大,忽略次要矛盾——已经反应的N■的物质的量增大,这样很容易得出结论:N■的转化率(■×100%)减小。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组织好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教育的重要内容。近期有这样一个题:有一长一短两支正在燃烧的蜡烛,用一个大烧杯罩住,问哪一个先灭。老师费尽心机、想尽好方法从理论上阐述长的蜡烛先灭,学生也不相信,总认为CO■密度大,应该短的先灭。其实,在课堂上做一个实验,就会让学生心服口服。

五、质量互变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这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体,都有形成和保持这个统一体的度,事物由于其矛盾性而发生量变和质变。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事物总是运动的,总在发生一定的量变,当量变积累到了一定的度,即会发生质变。

硫酸的浓度有大小,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会发生反应:Cu+2H■SO■(浓)?摇?摇■?摇?摇CuSO■+SO■+2H■O;但随着硫酸被消耗、水的生成,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这就是量变),但反应仍在进行;当硫酸的浓度减小到一定的程度,即会发生质变——硫酸变成了稀硫酸,再加热也不会再反应。

我们在讲解化学键时,也可以渗透质量互变规律。非极性键共价键就是共用电子对处于两个原子正中间,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共用电子对如果偏向某一个原子,即成为极性共价键;如果偏移达到一定程度,共用电子对完全给了某个原子,即成离子键。这就是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达到了量变的度,即会发生质的飞跃。

篇4

片面转向全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片面发展,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与速度,以这种片面发展为指导,结果使得效率底下、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急剧恶化,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严重制约和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发展就是全面发展,它强调各方面协调发展,就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要求我们党纠正过去单纯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的片面观点和做法,坚持把发展当作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政治**、科技进步、文化价值观念变迁、自然协调、人的发展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根本转变,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所以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不仅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而且要“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同步发展,也不等于没有重点,如果片面强调同步和工作抓不住重点必然影响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科学发展观要求党“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由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辩证转向。

孤立转向联系。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和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发展作为一种客观事物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党更多地是运用孤立发展来看待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使条块分割开来,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和人与自然发展相对立的二元结构,人为地造成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带来了它们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科学发展观则运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关系,实现了党从孤立发展向联系发展的根本转变。比如,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就是党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且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实现了孤立发展向联系发展的辩证转向。

静态转向动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发展就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是它又不是一般的事物的运动,而是向前的、向上的、推陈出新的,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旧质向新质、由落后向先进的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只能用动态的发展观而绝不能用静态的发展观来处理。因为发展不是一种简单的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一种新质的不断产生的过程。用静态观点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就会只有用否认发展、停止发展的办法去解决,这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党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一旦停止发展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其后果不堪设想。只有实现从静态向动态发展的根本转变,才能解决发展中凸现出来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只有用动态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坚持动态发展,推行前瞻性战略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动态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在谋求当前利益的同时,要着眼于长远利益,防止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防止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保证人、经济和社会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就是在动态中实现发展。

篇5

【关键词】犯罪 犯罪原因特征 犯罪的社会原因

一、犯罪和犯罪原因的含义

关于犯罪的概念有刑法学和犯罪学两种意义上的理解。在刑法学上对犯罪的定义是以刑事实体法规范为出发点,即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的犯罪,重在强调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而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是以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为标准,将犯罪定义为与社会行为规范相冲突的行为。这一理解是以法律社会学的理论为基础,将犯罪理解为一种与社会通行规范相背的变异行为。[1]

关于犯罪原因的定义在我国比较混乱,不同的犯罪原因理论对犯罪原因会有不同的理解,单单我国对犯罪原因含义的观点就有20多种,但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要定义犯罪原因首先要准确定义原因一词,根据《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原”是指“原始、开始或最初”;所谓“因”是指“缘故,事出有因”。故原因是指原始之因,原始之故或最初的、直接的因素。基于这样的本义,犯罪原因应该指的是最初导致犯罪产生的因素,这里的“最初”当然与“后来”相对应,严格讲,犯罪思想形成以后的因素就不能视为犯罪条件,不然我们便无法解释在同样情况下为什么有人犯罪而有人不犯罪。综上所述,犯罪原因是指最初导致犯罪产生和影响犯罪变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2]

二、犯罪原因的特征

犯罪原因的特征反映犯罪原因的状态和本质,是区别其他犯罪现象的重要标志,因此对犯罪成因的研究就变得无比重要,犯罪原因是揭示犯罪现象发生、发展、变化和规律的根本依据。犯罪原因的特征很多,主要有:

(一)系统性特征。

犯罪原因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其系统性的特征。犯罪原因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若干犯罪因素有系统、有机的排列组合在一起,各要素相互作用,而不是杂乱的堆砌。若干犯罪因素可能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一个犯罪原因系统,这个犯罪原因系统也可能成为另一更大犯罪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层次性特征。

犯罪成因的层次性又称等级性,这是由犯罪原因的基本构成和分析认识犯罪的方法决定的。犯罪原因的层次可以划分为犯罪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因素等层次,并且在复杂的矛盾中必有一些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中也必有一项最主要矛盾。这样在认识犯罪原因时,我们就会清晰地把握好主次轻重关系,从而客观全面地认识到犯罪的各种因素。

(三)动态性特征。

犯罪的动态性特征是由犯罪自身矛盾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特殊形式决定的。犯罪原因在犯罪的过程中是一种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态势,犯罪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相应变化,人类历史的犯罪原因也是如此,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犯罪原因是不同的。

三、犯罪的社会原因

犯罪的社会原因是指引起犯罪的各种社会因素及其过程,包括宏观层面的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因素等。某一社会中的犯罪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该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发展变化决定的,因此一定的社会必然存在一定的犯罪[3]。

1、经济与犯罪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地位,允许其他经济形式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由于这些经济形式代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在某一经济成分内部各经济主体之间也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阶段,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难免出现生产者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甚至极端手段,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行径。

2、政治与犯罪的关系

我国的社会主义暂时处于社会初级阶段,除了解决民生问题,发展社会经济,还要充分地考虑我国社会的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国民整体素质水平不高,而国家还同时面临着内忧外患,在处理国际事务,搞好周边关系的同时,还要注意国内民族矛盾和国民情绪等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尚存在许多封建的残余思想,“官本位”的思想还十分浓厚,特权思想滋生的腐败和滥用权力问题,激化政府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产生了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和不同的民族与信仰,难以统一,一些极端的思想在人们之间蔓延,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犯罪问题,直接威胁着国家的社会安定。

3、学校教育与犯罪的关系

教育,是预防犯罪的重要环节。然而,教育活动进行得当与否,与犯罪现象的产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龙勃罗梭说:知识并不使人道德,反而使其为更巧妙狡猾的犯罪。阿沙芬堡说:教育者,德化之谓也,倘忽略德育进行智育等于不学驾驶技术而开汽车。教育应以德育即人格与性格之陶冶为终局目的。然而在我国,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平衡,在边远的山区,对于教育的投入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难以达到社会的预期。在教育体制上,重分数,忽视学生在社会交往,性伦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高学历社会的压力使得众多的学生产生厌学弃学的道路,在优胜劣汰的社会大潮下,人们不同的社会经历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使得社会越发的浮躁,畸形社会由此蕴藏的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下的危机。

综上所述,犯罪原因主要由错中复杂的社会原因组成,表现出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等特点。犯罪原因各因素在作用于犯罪的过程中,不是等量的,同时的发生,而是随着阶段的不同、不同的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主、次因素也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变化。

参考文献:

(1)宋浩波.《犯罪学原理》 [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康树华.《犯罪学通论》 [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关键词:大学章程;利益主体;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26-02

大学章程被誉为“大学”,对大学治理至关重要,有了大学章程就能够对大学治理和发展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目前,教育部下发了《2013-2015大学章程建设计划》,指出:要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有特色大学为目标,充分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章程建设的经验,深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学校实际与改革发展要求的高质量章程。教育部文件的下发促使“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校正全力推进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那么,如何制定一个符合学校特色又富有活力的大学章程,就成为大学在制定章程过程中所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借助人类智慧的结晶――哲学,来考量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无疑会成为大学章程制定者的一件利器。为此,有必要从哲学视角来厘清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所需解决的哲学基础,以此为后续大学的章程制定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大学章程功能定位的哲学依据

大学章程制定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未来的发展走向和发展速度与质量。大学章程功能定位的细分和多元化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不同的组织或人期望从大学章程中获取的权利也不尽相同,需求的本身并无对错之分,只是价值认同的异同问题[1]。结合全面发展的哲学观,以规则和法治为基础来制定大学章程,成为章程制定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大学章程的主要功能定位。但仅仅如此,显然是不够的,涵盖不了内部成员组织的期望和需求,更不能成为大学章程唯一的功能定位。大学章程的定位还要体现政治之治、民主之治、公开之治等等,更大广度和深度上实现大学章程的功能,从而满足不同组织群体的需求和关切[2]。

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章程制定很多都采用狭隘的归纳法,即从过去的实践经验中归纳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解决方案,这会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所有制定的大学章程,都不能期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它会随着时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适应,甚至是排斥,直至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大学章程制定的过程,必然要充分考量因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大学章程进行修改完善所需的合理合法又高效有序的反馈和修正机制,满足大学章程更好地适应环境和内部变化。同时,大学章程制定后,必须对其实施过程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调整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实现大学良治。

二、大学章程制定标准的哲学依据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章程即是大学的“生产关系”,是明确规定学校中的权、人、财、物、事的配置规则,应通过合理的分配方式,促进学校各项功能的实现。人才培养、科研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大学办学水平就是大学的“生产力”,大学章程必须能够适应和具备推动大学办学水平提升的能力,方为好的大学章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决定着我们制定的大学章程,要符合学校发展的水平、发展的特色与自身的实际,不能一味地向高水平大学的章程建设看齐,更不能生搬硬套高水平大学章程建设的内容与治理框架。否则,就脱离了学校目前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制定的这套生产关系,会阻碍或不适应学校办学水平这个生产力的发展,有违制定大学章程的良好愿景和实际意义。因此,大学章程建设既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地向高水平大学的章程建设标准看齐;也不能妄自菲薄,放低姿态向同类质或低于自身水准大学的章程建设照搬照抄,要源于大学发展水平与特色实际,更要恰到好处地使之富有活力和牵引力,使内外环境有机衔接、内部组织有序、发展动力持续强劲,从而带动和促进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这个生产力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

三、大学章程规范权利主体关系的哲学依据

系统的辩证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它辩证的系统性、过程性、时空性[4]。现代大学制度必须是一条敢于否定自我、不断吐故纳新、自我完善的一条常流常新的溪流。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突破口的大学章程制定过程中,必须系统配置章程内权利主体之间的关系与运行规则,使大学章程的整个系统之间具有涌现性。

如何实现大学章程整个系统的涌现效应,实现“1+1>2”。系统哲学认为,涌现是指系统由于内部组分的微观相互作用而出现新的宏观功能和结构[3]。用系统哲学研究大学章程就要把大学章程看成一个大系统,它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处理好各系统间的构成,形成位置明确、定位清晰、规则完整的组织机构。系统内组织功能既不能孤立也不能重叠,还要相互关联,也就是说大学章程中的子系统在某些规则的限制下运行,各主体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还应是开放的,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大学的办学水平与条件。

一般而言,大学章程治理结构涌现效应的实现需要有五个条件,即找准主体、相互作用、自组有序、有限规则、开放系统。主体,包括大学的举办者、学校党委、行政组织(校长)、学术委员会与教授委员会、教职员工、学生、社会等七个主体;相互作用,即是主体之间的组合、层次等级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自组有序,即是以自发性地、适应性地发展或改变其内部治理结构;有限规则,即是主体在某些规则的限制条件下进行功能耦合,生成新的状态的一个动态行为;开放系统,即是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系统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通过制定大学章程调整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系统间的“涌现效应”,这五项条件不可或缺。大学章程实现良治的重要条件在于内部组织之间涌现效应的实现,涌现效应来源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主体之间的关联的核心是权利义务的合理分配,使各个主体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求变,自我革新,协同发展,创造新的生产力增长点。所以,大学权利主体、权利义务与涌现效应实现的标志构建于一个关系结构中。章程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各方主体间协同有序的网状互动,这样便可能达到治理结构的涌现效应。

四、大学章程制定目标的哲学依据

大学章程制定的过程就是凝聚共识的过程,大学章程制定的目的,必须要解决对大学影响最深刻的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好。主要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制定大学章程过程中,要找到影响大学办学质量的关键矛盾,抓住重点,抓住核心,解决影响大学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因素、最主要矛盾。这也是制定大学章程之前,需要达成的共识问题,需要回答“靠什么来达成共识”、“达成什么样的共识”、“如何达成共识”的问题。

一般而言,制定大学章程目的,就是要促进大学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而影响大学的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服务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水平等等[5],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有目标都作为制定大学章程所要体现和突出的对象。那么,我们就从衡量大学办学质量的学校声誉入手,阐释大学章程所应体现和重点突出的核心要素。学校声誉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它能够发挥着重要的鉴别、激励和提升竞争力的作用[6]。一所大学好与坏,无须你去没有去过,接触没接触过,只要根据这所学校的声誉就可以做出判断。而学校声誉的形成不在于你有多少大楼,也不在于你的教学有多好,而在于你有没有大师,有多少知名的学者和科学家,奉献了多少学术和研究成果,这才是学校对社会最易衡量的贡献[5],是影响大学声誉和办学质量的最主要矛盾;其他因素或不显著,或影响力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大学章程的制定,应该围绕着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围绕着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入手,重点为那些能够提升学校学术声誉的教师,配置好资源、规划好规则,创造出一个学术大师不断涌现、学者专家不断壮大的制度环境。抓住了学术声誉这个大学章程制定目标的牛鼻子,我们大学章程的制定才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影响大学办学质量的主要矛盾,我们打出大学章程的这个拳头才有方向、有目标、有的放矢。因此,大学章程的制定,应主要围绕着通过系统的涌现效应提高大学的学术声誉这个核心目标入手,这才是凝聚促进大学发展的最大共识,才能够事半功倍促进大学声誉不断累积,才能提高大学章程自身的效力和溯及力。

五、结论

大学章程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龙头,其制定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内外关系,使学校内外环境和谐有序对接;解决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学校生存发展的良性空间;要围绕提高学术声誉这个中心任务,合理配置好权利主体间规则和治理结构,以期达到系统涌现效应,使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富有活力与创新性,保持整个肌体的健康有效运转;更需处理好内部分歧,使学校师生员工凝聚共识、形成价值认同,从而协同推进学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明.我国大学章程主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19-21.

[2]张艳,张蓓蓓.实现大学章程功能变革大学治理模式――大学章程的功能及其实现评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101.

[3]黄欣荣.涌现生成方法:复杂组织的生成条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28-33

[4]乌杰.《系统辩证论》纲要[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3(1):6-21.

篇7

不同类型、品种、地区、部位、等级的烟叶有各自的吸食风格,因此,利用各种烟叶的不同特征,选取最佳的叶组配方,才能使各种烟叶扬长避短、相互补充而达到协调一致。烟叶成本占卷烟产品总成本的50%以上,配方人员应在保证卷烟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料的使用价值,尽量降低配方成本。叶组模块配方是由2个或2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单等级烟叶原料组合调配而成的具有个性特征、功能作用特点的配方模块。在叶组配方设计过程中,运用“模块化”的技术理念。首先把原料按香味特征进行分类,从致香物质来确定原料的风格和香韵特点;其次,从烟气走势、香气和烟味的表现形式、形态等质量特征上划分;再次,从香气质、香气量、香气强度、烟味浓度、口感特点上划分;最后,通过感观质量的评吸,运用“蜘蛛图”来量化感观质量指标,同时选定定性定量原料质量的分析方法。配方模块有以下5种基本模块类型:①原料特性模块:主要表现出本质特性的模块,突出自然烟草香韵、香味;②功能特性模块:包括香气模块、个性香气模块、烟味模块、个性烟味模块;③协调模块:主要是协调烟香和烟味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平衡作用,体现香吃味指标的平衡;④修饰模块:主要是修饰香气韵调、点缀个性、丰富香气,在烟味上修饰味的饱满、厚实、集中,在烟气上修饰烟气的韵调、形态、走势、舒适性;⑤填充模块:主要是对香气质、量、强度以及对烟味量、浓度、厚实感和余味的调整。在配方人员充分对各个模块的本质、加工特性等深刻认识、分析、掌握的前提下,更大程度上发挥原料的潜质作用、使用价值[3]。

目前,国内卷烟产品制造企业的香料配方技术主要在应用技术领域和特色技术领域,主要是解决卷烟产品不同程度存在的烟气干燥、辛辣、涩口等质量缺陷问题以及由于减害降焦技术的应用而导致的香味不足等产品的质量矛盾问题。在特色技术领域,主要是突出企业品牌特色,强化卷烟产品风格特征等。另外,部分企业在卷烟调香的基础理论、功能性评价、香原料信息库构建等方面也展开了科学研究,较深层次地研究热裂解机制、香精香料有效成分及转移率、构建香原料信息库等,同时进一步探索卷烟化学成分、理化指标、感官质量、主流烟气危害性之间的相关性,指导卷烟补香、增香、创香等方面的技术实践,科学把握香精香料配方设计的理论和技术。

二、卷烟配方技术与自然辨证法的关系

1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技术

自然辨证法与科学技术史都是20世纪80年代后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史对自然辩证法具有基础性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进展。20世纪80年代初,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局限于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3个方面[4],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概念的明晰,自然辩证法的内容扩展为自然观、科学观与技术观、科学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方面。人类的科学活动目的在于认识自然,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也是人类的自然观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因此科学史是研究自然观的基础,而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更必须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由此总结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技术观、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则要以技术史为基础,从中分析总结出具有思想性、共性的理论。科学技术史与自然辨证法这两大学科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自然辨证法的许多研究思想与成果也影响着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并为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提供理论及方法论方面的支持。传统科学技术史研究方法大致有3类,第1类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第2类是根据经过一定考证或核实的史料进行比较性研究,归纳出一些可阐明“法则”或“规律”的内容;第3类是挖掘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一定的逻辑背景,通过“虚构”、“想象”等手法,编纂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科学技术史的撰写。无论哪一类,研究者必须有一定的理论思维或观念作指导,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论,而这恰是自然辩证法所能提供的。

2卷烟配方技术研究的分析方法与辨证法思想

(1)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而人们必须处理好配方设计中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在抓整体的时候,也记得局部的处理。卷烟产品研发人员在进行科研时,紧密地将这个思想贯穿于整个配方设计过程,特别是在设计产品的结构配方时,合理地处理好整体配方中的各个局部模块的质量水平和风格特征,才能更好地设计出产品的结构配方,而不能运用结构配方设计技术去弥补或者解决某个局部模块固有的质量问题或风格特征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各种矛盾的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各自的特点,或叫“特殊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括特殊性的普遍性也是没有的。对于配方设计的各个技术指标,如香气质、香气量、烟气甜度、烟气集中度、烟气舒适度、劲头、烟味、余味等,人们不可能要求某一个配方的所有技术指标都处于最佳,而是一种总体上的质量最佳。各个技术指标不可能最佳,这个可以看作是矛盾的普遍性;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一种总体上的平衡值,这可以当作是矛盾的特殊性。配方人员一直尽力将这些思想贯彻在配方技术发展的历程中,纵观地开发出了不同类型、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卷烟产品。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人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也就是配方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只要关键因素、主要矛盾、主要难点处理好了,配方设计目标的实现也就有了可能。在配方维护设计过程中,香味是主要矛盾,第1个配方单通常首先解决香气质、香气量、香气风格特征以及味感特征,如果第1个配方单首先解决的是原配方中存在的较明显的质量缺陷如刺激性过大,那么解决了这一问题时,很可能香味已经不能满足产品设计目标。配方人员处理好了配方设计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辨证关系,卷烟配方技术才能不断的提升,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4)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卷烟产品研发过程中,配方设计(原料、香料)是内因,材料(卷烟纸、水松纸、滤棒)设计是外因。卷烟配方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5]。在卷烟产品研发过程中,很多的技术目标,是一个配方一个配方地解决掉的,从而达到整体的技术目标实现。没有先前的、可行性的方案讨论和之后的实践,就不会有产品配方设计的完成。卷烟配方设计人员们遵循着这个哲学思想,才会有一款又一款产品走向市场。

篇8

高中生的精神世界人的生活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且精神生活往往更加的重要,精神生活与人们的思维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可以有效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高中生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多高中生在校园生活中“郁闷不堪”,他们为学习感到苦恼、为感情感到苦恼、为同学之间的关系感到苦恼。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传授给他们一些哲学原理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世界,也可以有效的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寻找到生活和学习的新方向。

2高中语文写作中培养学生哲学思想的途径与方法

2.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必须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学生正确开展观察行为的保障,也是联系客观世界变化规律与特点的桥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生活经历,提升学生对社会、自然以及人生的自我感受。而观察能力也是学生写作的必备能力,作文是建立在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理解上,因此,写作活动是需要进行发现、观察与发掘的。因此,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走入生活和社会中,积极注重的观察与认识客观世界,并从中挖掘出写作的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客观世界存在的联系。

2.2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

立意是写作的根本,学生的立意能力直接影响着作文的选材、布局与深度,学生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就需要保障立意的明确性与准确性。立意不仅要正确的反应出自然与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规律,也要反映出社会文化与自然文化。从唯物辩证观点而言,立意的正确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有意无意的为学生传授社会主流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意识到,学生判断能力与自主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由学生的哲学思想水平决定,因此,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思想觉悟、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哲学思想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立意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3培养学生的结构安排能力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结构安排能力,才能够将材料与主题用正确的形式呈现出来,才能够保证作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统一性与和谐性,如果结构主次不分、结构失调,必然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而作文结构的安排不仅仅与学生写作技巧水平有关,与思想上的认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哲学思想的要求,在安排作文结构时就需要遵循规律性与条理性的特征,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条理性统一起来。考虑到这一因素,教师可以从以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结构安排能力。

2.3.1帮助学生抓住客观事物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意识到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采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将中心思想表达出来,哪些内容应该是先描述的,哪些内容应该是后描述的,不能喧宾夺主,将主题淹没。

2.3.2帮助学生掌握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反映,作文结构必须要可以正确的反映出客观事物的联系与规律,才具有思想性,因此,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篇9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用这一法则去分析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可以说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是这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是新闻宣传工作的两种主要手段和主要功能。两者相互区别,相互依赖,相互映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结合好,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又加强舆论监督,才能把握好舆论导向。

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社会,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使新闻宣传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把正面宣传同舆论监督对立起来,认为舆论监督会影响正面宣传,这是错误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一些落后的、错误的东西,通过新闻媒体曝光、批评、引导而变为先进的、正面的事例已不鲜见。这充分说明,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同样具有积极引导的作用。有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把新闻宣传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比做越野汽车的“前加力”和“后加力”,是非常形象和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的相互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又要理直气壮地抓好舆论监督。

二、坚持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舆论监督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其真实性。在当前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整体和个人各方面的利益正在进行大调整和再分配,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大量出现,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采访上下左右、方方面面有着相互联系的人和事,真正掌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一线的第一手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问题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抓准事物的本质。把采访的过程变成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采写出不仅内容真实而且用语准确、提法恰当的稿子。为确保舆论监督的绝对真实,对批评性的稿件应慎之又慎,必要时稿子写好后不妨征求一下被批评者的意见。只要把工作做细了,把稿子写实了,我们的舆论监督就能经得起检验,发挥积极作用。

三、抓住主要矛盾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如果事无巨细,都去反映,那就显得杂乱无章。新闻的生命是真实,但并非真实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新闻。现在,有的新闻媒体以“猎奇心理”去搞舆论监督,结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里,有必要探索舆论监督监督什么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热点问题不时的出现。所谓热点问题,就是在一个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有些也是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热点问题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个时期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集中表现,问题不解决就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就要敢于触及热点问题。实践证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抓住事关大局的问题实行舆论监督,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强调舆论监督要抓大事,并非是对所有的小事不管不问。如对“米袋子”、“菜篮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这些看似小事,实际上关乎着大局,我们也必须热情关注,帮助解决。但是,如果不从大局出发,不抓西瓜抓芝麻,光就鸡毛蒜皮问题进行舆论监督,那么,对出现或发现的问题就会堵不胜堵,似乎发稿不少,就是不解决多大问题。因此,我们在实行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千方百计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page_break]

四、掌握适度原则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数量限度、幅度、范围,是质与量的统一。古人所说的“过犹不及”,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舆论监督必须掌握适度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要适宜。舆论监督不同于正面宣传,在具体内容上,舆论监督批评性报道较多,读者对批评报道非常敏感。当今社会问题很复杂,什么问题应该监督,什么问题不应该监督;什么问题该批评,什么问题不该批评,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同时,在报道形式上也应当有所选择,不一定只是批评、曝光,也可以采取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报道形式,适宜哪种方式就用哪种方式。总之,要做到既有创新又不过度。其次,要适量。舆论监督报道数量一定要适当。可是,有些记者却不是这样,抓起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来,总觉得多多益善,想过把瘾,这是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我们应当懂得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个道理。舆论监督也是如此,量太少了无济于事,过多过滥了也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好舆论监督报道的密度,哪些该连篇累牍,哪些应点到为止;哪些该公开播发,哪些该用内参反映,要周密策划,不能盲目从事。其三,要适时。舆论监督的效果与报道展开的时机紧密相关。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同其他新闻一样,应当讲究时效性。但是,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对切入问题的时机把握上,而并非都是当日新闻。因为在矛盾正处在激化状态、是非还不清楚的时候,你就马上进行报道,这样不但不能促使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因介入过早给解决问题带来麻烦;相反,如果群众对问题关注的热情和舆论高峰已经过去了,我们才迟迟进行报道,那么监督效果也就会大大减弱。据了解,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专题报道,有的观察准备时间长达半年后才在适当时机播出,从而取得了最佳效果。因此,对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的播发,一定要审时度势,掌握火候,捕捉良机。从这一点上说,时机就是效果。其四,要合法。新闻媒体在监督社会的同时,也在接受社会监督。从已发生过的新闻官司看,有的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之所以败诉,除报道内容失实外,不少报道是因为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违犯国家法律法规所造成的。法度是舆论监督需要认真把握的极为重要的度。因此,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增强法治观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行舆论监督。这样,就会有效地防止新闻纠纷的出现。

五、分析因果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出有因,但因果关系既有普遍性,又有多样性。存在着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这样复杂的因果链条。对此,我们切不可简单化。舆论监督要想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用心去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

在舆论监督中,既要报道问题的现状和处理的效果,又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在对复杂的事物进行监督中,更要注意分析其多方面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内部的、外部的,直接的、间接的,等等。只有把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深分析透,舆论监督才能真正以理服人,产生较强的震撼力,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取得更好的监督效果。

六、注重社会效果

认为,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有些舆论监督方面的报道之所以产生不良的社会反响,是因为有些从事这些报道的记者对待动机与效果存有片面性。他们一遇到社会上出现的问题不加冷静的思考,脑子一热就捅出去,只求一时轰动,不看最终社会效果。抱着这样的主观愿望从事舆论监督,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弄不好还可能捅出娄子来。

篇10

通过科学的预见,我们可以根据实行情况,分别对症下药,增强针对性。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有些部门和班级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忙乱,没有计划性,缺乏科学的预见是一个重要原因。加强预见性,还可以及早发现思想苗头,把工作做在前面,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加强预见性,首先要求我们对群体思想趋势的预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其他工作一样,也不能零打碎敲,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就需要根据党在一定时期内的中心任务,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研究和制定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的计划。在进行科学预见时,既要注意研究群众思想发展的共同因素,更要注意研究各个层次的人们的心理活动。

加强预见性,还要加强对于个体思想的预见,其关键是摸准工作对象的志向、兴趣、性格、心理等特征及其思想规律。弄清发生问题的各种情况。然后自觉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做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员工圆满地解决问题,防止最坏的后果发生。

加强预见性,还需要我们对实行思想政治工作每次措施和每一步骤可能会带来的思想反应,有科学的预见。毋庸置疑,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顺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都会异常顺利,从而忽视了必要的科学预见。相反,在研究制定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和措施,采取相应的步骤之前,对可能产生的影响效果等都要有足够的清醒的科学预见。我们说科学的预见是能够做到的,但要真正掌握预见性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预见性,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本企业、本部门的各方面情况都要熟悉,尤其对人的思想情况,学习和工作经历、性格、特点、兴趣、志向、主要优缺点及其周围人相处关系,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等都应了解得清清楚楚。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谈心、家访、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职工思想状况,掌握职工思想脉搏,由于职工思想会随着时间、条件、环境等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始终掌握职工的思想状况,必须不断地调查研究,除此而外还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掌握国内外形势及发生的重大事件,预测可能会引起的反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干部群众的广泛接触与深入交往,留心听取它们的想法和认识,了解本企业本部门的各项改革给他们带来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了解他们对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通过撰写论文、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进一步了解他们平时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观点和认识等,这对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是大有益处的。

二、加强预见性,必须认真分析。就是要在调查研究取得大量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真地进行分析处理,找出人们思想演变的内在联系,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并在此基础上推测某一思想状态发展的趋势和可能出现的结局。分析人的思想变化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经常分析与定期分析相结合,专题分析与全面分析相结合。同时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切忌主观臆断。要全面地客观地分析一个人的思想状况,并要分析一贯思想表现和某一个事例的思想问题,不能想当然地随便下结论。二是要努力抓住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解决好矛盾的主要方面,悉心探索思想演变的规律,努力提高预见的准确性。

三、加强预见性,必须学习和掌握多种科学知识。我们讲的预见是科学的预见,不是盲目的猜测。要提高预见的科学性,就必须要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基础,例如探索一个人的思想发展变化,就需要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的知识,分析某个经济改革措施,给一个群体带来的思想反响,就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知识等等。在分析人的思想状况时,将掌握的哲学、教育学和生产经营等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就能提高分析的质量和预见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