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4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产管理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产管理规划方案

篇1

生产管理需要严格执行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教育工人遵守劳动、工艺纪律和操作规程,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生产管理工作职责,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11、参与生产运营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并负责组织落实;

2、负责生产管理制度的制(修)订、执行督导与检查改善;

3、负责生产运营指标制定、重点工作计划统筹,分解、跟踪与评价改进;

4、负责组织生产能力规划与调整、资源配置、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

5、负责场地、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的统筹规划、调整;

6、负责制造成本控制,制定并跟踪落实生产过程降本增效工作计划;

7、负责生产数据库的建立,开展系统性分析运用;

8、负责重大订单产供销、区域工厂产能联动与协调;

9、负责生产管理人才队伍的资格认证制度并组织落实培养计划。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21、认真贯彻执行相关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政策要求,定期组织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领导安全部门开展工作。

2、监督、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实施和落实情况。

3、协助经理管理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工作,做好项目部召开生产、安全会议的准备工作,对会议决议事项负责组织贯彻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4、负责制定、审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计划,审核重大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

5、负责项目部及分包工段、班组责任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宣传工作。

审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6、组织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组织有关人员现场研究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

7、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保证项目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有效进行。

8、审核项目部重大风险清单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发生工伤事故,现场指挥,及时向经理报告,并按规定上报,组织员工做好抢救和善后工作,支持、配合事故安全调查组工作,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31.根据生产计划,预算生产材料,审核生产制单,安排加工厂生产,跟进质量监控,流程追踪,并根据生产负荷的分析核定交货期,协调工厂与各部门均衡生产,确保生产任务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2.进行各项生产工作的安排,对订单生产工艺,技术资料、投产前的检查与核对。

3.对外加工订单的货期、品质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及时对生产异常做出反应,发现问题及时追踪,并提出合理建议。

4.解决和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并及时与上级领导进行汇报。

5.负责员工的培训和培养及相关工作指导;

6.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组织安全生产检验,杜绝工厂的生产安全事故;

7.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41、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物料库存,拟定物料计划、物料申购单,并提交;

2、与生产计划对接,对生产用料需求随时跟进,保证物料使用需求;

3、与采购对接,及时获取发货、到货信息,并负责到货状态的跟踪;

4、负责库存物料的控制,提出物料呆滞后的处理方案;

5、根据产成品的交付计划按时完成产品的发货工作;

6、根据生产计划,督促仓管员做好物料配送计划。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51.根据订单制定生产计划,依据计划组织并协调生产,确保计划按期完成。

2.组织各项生产准备及生产工作,监督计划实施,寻求生产效率提高的合理化方案。

3.根据公司整体计划安排和要求,合理安排人员投入,统计并分析各类生产数据,依据数据结果及时提出改进方案。

4.负责把控部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品质、安全、6S的管理工作,全面掌握部门生产情况及生产动态,异常时能及时、合理地做出对应。

5.配合公司落实部门人员的各项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目标指标的完成。

6.负责部门内?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惫芾恚侠斫腥嗽辈季值裙ぷ鳌?/p>7.部门经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61 安排生产计划,掌握生产进度,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

2 根据生产计划和进度,协调好各车间生产排程。

3 定期召开生产会,分析生产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生产管理工作职责71.监控/管理/统筹整个饰品生产计划/过程

2.制定各项相关的生产管理标准及制度

3.控制各项成本及人员的管理

篇2

注册会计师在针对煤炭企业实施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时,除了依据国家关于生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外,还包括煤炭行业、被审计煤炭企业制定的相关内部控制。

二、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目标

煤炭企业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目标,是保证其生产相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有效性,促使煤炭企业预防和控制生产管理所涉及的风险。具体包括:

(一)证实生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

(二)证实生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存在、完整。

(三)证实生产管理内部控制是否合法、合规。

三、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程序

(一)调查了解

这一步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了了解煤炭企业生产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情况,是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实施阶段的首要环节。在实施时,涉及到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煤炭企业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可运用文字叙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等。在实务工作中,为提高资金活动内部控制效率,调查了解经常同现场测试工作一并进行,不会因为仅满足调查了解的需要而走形式。

(二)初步评价

这一步是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初步评价:煤炭企业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可能会发生哪些差错、舞弊、浪费等现象;现有内部控制制度与理想内部控制制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可以接受;未设置的关键的控制制度是否有补救措施等。

(三)风险评估

按照风险导向理论,审计人员进行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时,需要先识别、分析、评价生产管理方面的风险,然后再确定测试的内部控制。从实践工作来看,一般存在的风险包含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四)测试内部控制

在对煤炭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时,一般需要在了解内控的基础上,对具体执行情况实施检查和观察程序,以确定事先制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下面针对煤炭企业生产管理涉及到的各环节内部控制了解及测试程序和风险评估进行逐一分析:

1.生产计划制定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在深入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收集生产技术相关的信息,为组织方案审批工作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是否根据最新掌握的信息,定期对生产组织方案进行回顾和反思,总结经验;是否定期对制定的生产计划和组织方案进行评估、调整、修正。风险评估:内外部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完整,以致生产计划的制定合理性出现问题;各下属部门对生产效益最大化的理解和认同没有达到整体的高度,导致生产计划的组织方案不能使公司效益最大化;未定期总结经验和修正。

2.煤质日常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确保煤质管理达到控制要求;煤质管理人员是否经常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否及时指导修改;是否定期分析煤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措施。风险评估:煤质监督检查不及时、不到位,不能经常身临现场,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能进行及时指导和整改;煤质化验不严格、不及时,不能正常指导装车;未能定期分析煤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3.煤质预报

内控了解及测试:露天煤矿是否能准确对煤质进行全面的基础性预报,选煤厂是否能对产品结构进行预报,化验室是否能按照规定进行煤质化验,生产调度部门是否能对商品煤进行预报,保证满足客户需要;煤质管理人员是否定期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指导和整改。风险评估:煤质预报、化验等不符合规定,结果不准确,导致下游工作分析不准确;对各类预报审核不合理,煤质不能满足客户需要;煤质管理人员监督不到位。

4.考核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明确选煤厂及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煤质考核公平公正;是否能与用户及时沟通,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风险评估:煤质管理检查不到位,不定期深入现场,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导改正;杂物按责任单位分类不明确,导致考核结果有差异;用户反馈信息不准确,导致考核结果有偏差。

5.地质测量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能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修订现有的制度;生产调度部门是否做到定期监督、检查和规范下属单位的地测工作,对上报方案进行审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风险评估:未能及时掌握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的调整,导致地测制度的落后;生产调度部门与相关直属单位的沟通不畅,导致地测管理工作偏离既定目标。

6.资源储量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生产调度部门是否能执行好上级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是否加强与露天煤矿的信息沟通,定期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风险评估:未能及时掌握上级部门制度的变动,导致已有制度滞后;与相关直属单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管理工作偏离既定目标。

7.生产调度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充分收集生产相关的内外部信息,深入了解环境特点,认真分析各单位生产组织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风险评估:相关信息收集不够完整、准确、及时,导致对整体方案合理性判断出现偏差甚至失误。

8.检修调度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生产调度部审核申报的检修计划时,是否全面考虑检修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并作出合理批示。风险评估:提报计划单位没有充分考虑与检修的实际情况,使得检修文案的可行性降低;生产调度部门在审核时,流于形式,未合理批示。

9.应急调度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事故发生相关单位是否及时报告事故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救护措施;生产调度部门是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面组织协调各救援单位,密切合作;安全监督部门是否做好事故分析报告。风险评估:事故发生概况掌握不充分,事故等级分类错误;相关救援单位不能及时到达现场;救援方案考虑不全面。

10.防洪工程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是否对各防洪重点单位、重点位置的相关资料进行细致分析,做好应急预案;防洪方案造价评估是否合理、准确;是否对各防洪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风险评估:防洪初步方案制定不合理;最终方案确定时对工程造价评价不准确,导致相关控制环节和执行单位不同。

11.采空区防、灭火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相关部门是否定期和不定期对井田范围内火源、火情开展调查检查工作,发现着火情况及时向公司分管领导汇报,并组织灭火工作;是否及时了解政府的最新关于灭火工作的政策,并与政府沟通相关情况。风险评估:对井田范围内着火区域火源、火情调查不全,产生遗漏;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不畅,产生不良后果。

12.水资源管理

生产调度部门是否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规划、水资源监测,是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进行审核,是否监督供水计量设施的准确性,是否依法办理取水许可证书,实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未能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导致超采,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未能保证水系统运行正常,未能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正常。

13.计量管理

内控了解及测试:生产调度部门是否对所属单位的计量业务进行监督,保证计量准确,计量器具按周期进行检测;是否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及时指导和整改。风险评估:计量管理检查、监督不到位,发生计量不准确,计量器具处于失控状态。

14.总图管理

篇3

1 合作社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限制性弊端

1.1 在众多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社生产管理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与限制,尤其是生产管理中的运行成本存在的弊端尤为明显。由于具体化的管理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波动,会使原来的管理方案规划与实际执行的现实管理实行相去甚远,这会导致整体管理进度的延误,耽误运营周期,影响整体的成本预算。运营管理成本应该与整套的合作社管理方案相辅相成,但是资金流动的限制使得具体管理方案落不到实处,或者由于整体管理的方案的不合理导致资金回收的浮动,导致整体资金对流无法顺利进行。总体来看,决策者必须根据整体运营效果制定积极有效合理的合作社管理体制。

1.2 管理方案的不合理和中途不断地改变也是导致管理方式不断改变的重要因素。整体的运营规律由于与整体的管理方案是相互配套实行的,一方面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另一方面的进度实施。但是在现实中配套管理方案的规划往往成为了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从而使整体管理运营缺乏了整体管理方案的导航,导致整体成本的增高和进度的落后,不能如期完成。所以选择一个完美合理的运营方案是解决整体管理的首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体系统的良好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随着管理进度进不断加快,建立管理中的随机管理方式,提高管理中的创新能力也是限制整体合作社管理的重大问题。而如何解决好这一战略性问题,对于加快管理进度显得尤为重要。运营管理方案的随机性改变属于整体规划管理的一部分,合作社分配管理方案实施能力必然依赖于整体管理能力的提高。目前,众多的合作社单位进行管理制度的随机性改变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的实际进度与整体计划的具体实行效果是衡量单位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管理随机能力在世界同期管理排名中仍居于中下游地位,显然,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的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管理的随机性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

2 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2.1 有效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理念文化。它是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管理理念。同时,高效性合作管理业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的体现,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全新型管理运营模式,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更加深入高效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时间和社会资源和降低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2.2 高效化管理模式的内容是一个全面化改革和实验的管理运营模式。全面化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产业分配的所有项目管理活动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有效化的管理操作方法:是项目活动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的管理运营模式。每一个环节是这种随机性管理方式的一部分,从而让整体单位运营基础更加正规化、创新化和高效化。可有一定影响性,标准性。实际制度管理是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整体的运作要有一定的流程、细致化的分工合作。就可以大大减少整体运作的失误,提高整体管理的运作效率。管理创新化的分析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整体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将整体运营中的问题多角度多个层次去跟踪,保证整体的合理化进行.在进行整体步骤衔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具体步骤的创新化经营模式,以最小的运营成本达到每个步骤的最优化目标。这是管理高效化的重要战略步骤。

2.3 在农业合作生产上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注重管理创新思维的培养。学会运用创新化的思维、高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管理开展的予盾和问题。做到管理工作行为、个人工作开展,合理有据,无新思维其行不可为,管理任务职责必须开展。确保经营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充分运用管理行为开展生产工作。

2.4 管理生产中要结合工作实际,把严格管理贯穿在平常的工作开展安排之中。围绕一定的管理组织收入原则,以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来办理,坚决限制和严格管理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健康持续发展。

2.5 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水平,坚决做好一切管理工作。作为担负管理任务的公民,更应成为管理制度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实捍卫者,作为管理制度信仰和追求,必须落实具体的管理责任,坚决制度办事的原则。

2.6 在管理工作顺应新形势的前提下,要严格的部署日常行政管理。落实好管理建设的所要求的重要责任”。对己,严格要求;对人,严格管理。严肃纠正“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想法,以法律、制度为准绳,以群教活动焕发出的新作风为起点,保持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

篇4

关键词:合作社发展;现状探讨;建议与意见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限制性弊端

1.1 在众多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社生产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限制,尤其是发展模式中的运行成本存在的弊端尤为明显。由于具体化的发展方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波动,会使原来的发展规划与实际执行的现实管理实行相去甚远,这会导致整体发展进度的延误,耽误运营周期,影响整体的成本预算。发展管理成本应该与整套的合作社管理方案相辅相成,但是资金流动的限制使得具体管理方案落不到实处,或者由于整体管理的方案的不合导致资金回收的浮动,导致整体资金对流无法顺利进行。总体来看,决策者必须根据整体发展效果制定积极有效合理的合作社发展规划体制。

1.2 管理方案的不合理和中途不断地改变也是导致发展模式不断改变的重要因素。整体的发展规律由于与整体的管理方案是相互配套实行的,一方面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另一方面的进度实施。但是在现实中配套管理方案的规往往成为了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从而使整体性的发展运营缺乏了整体管理方案的导航,导致整体成本的增高和进度的落后,不能如期完成。所以选择一个完美合理的运营方案是解决整体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体系统的良好运行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1.3 随着发展进度地不断加快,建立专业性合作社中的随机管理方式,提高管理中的创新能力也是限制整体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如何解决好这一战略性问题,对于加快发展进度显得尤为重要。运营管理方案的随机性改变属于整体规划管理的一部分,合作社分配管理方案实施能力必然依赖于整体管理能力的提高。目前,众多的合作社单位进行管理制度的随机性改变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管理的实际进度与整体计划的具体实行效果是衡量单位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管理随机能力在世界同期管理排名中仍居于中下游地位,显然,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我国的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管理的随机性方面还是有着明显的不足。

2 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平稳健康发展

2.1 有效性的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理念文化。它是源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管理理念。同时,高效性合作管理业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的体现,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全新型管理运营模式,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更加深入高效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时间和社会资源和降低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全新的管理模式,推动合作社发展模式的深化改革。

2.2 高效化管理模式的内容是一个全面化改革和实验的管理运营模式。全面化的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管理思想和作风要贯彻到整个产业分配的所有项目管理活动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有效化的管理操作方法:是项目活动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的管理运营模式。每一个环节是这种随机性管理方式的一部分,从而让整体单位运营基础更加正规化、创新化和高效化。可有一定影响性、标准性。实际制度管理是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整体的运营发展要有一定的流程、细致化的分工合作。就可以大大减少整体运作的失误,提高整体管理的运作效率。管理创新化的分析是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整体管理创新的重要依据。将整体运营中的问题多角义多个层次去跟踪,保证整体的合理化进行,在进行整体步骤衔接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具体步骤的创新化经营模式,以最小的运营成本达到每个步骤的最优化目标。这是管理高效化的重要战略步骤。只有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才能推动合作社平稳健康发展。

2.3 在农民专业性的合作生产上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工作方式的转变,注重管理创新思维的培养。学会运用创新化的思维、高效的管理手段,解决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管理开展矛盾的问题。做到管理工作行为、个人工作开展,合理有据,无新思维其行不可为,管理任务职责必须开展。确保经营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充分运用管理行为开展生产工作,推动合作社健康茁壮成长。

2.4 在合作社生产中要结合工作实际,把严格管理贯穿在平常的工作开展安排之中。围绕一定的管理组织收入原则,以法定权限、法定程序来办理,坚决限制和严格管理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保证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健康持续发展。

2.5 管理工作者要结合自身实际能力水平,坚决做好一切管理工作,保证合作社每天工作的健康有序完成。作为担负管理任务的公民,更应成为管理制度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实捍卫者,作为管理制度信仰和追求,必须落实具体的管理责任,坚决制度办事的原则。

2.6 是在管理工作顺应新形势的前提下,要严格的部署日常行政管理,普及和规划好每个步骤的发展目标。落实好管理建设的所要求的重要责任。对己,严格要求;对人,严格管理。严肃纠正“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的想法,以法律、制度为准绳,以群教活动焕发出的新作风为起点,保持管理工作的合理有效开展。

3 结语

一个农民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方式是制度管理发展,人员管理完善,生产管理优化等诸多方面,若是想充分提高整体运行发展效率最好的方法是进行目标规划,根据具体的运营方案来制定相互配套的管理运营方案,根据具体的实施步骤把一定管理制度和思维运用到里面去,从而达到整体工作的高效快速运转,提高合作社在单位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峰.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陈贤英.论我国农村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建立[D].福州大学,2006.

篇5

近年来,GIS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在配网系统建设中,GIS技术的应用能够支持配网多项功能的发挥。配网位于电力系统的末端,同客户距离最近,其运行故障会影响用户安全用电,建设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够达到对配网运行故障的监测。文章分析了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以及建设应用。

关键词: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应用

现代技术的发展推动着GIS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配电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与维护能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优化配网系统结构,辅助其多重功能的发挥,从而确保结构设计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1配电网

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要求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数据信息系统,主要依托于地理坐标来采集、扫描、操作以及解析各类数据信息。GIS具有超强的信息采集与处理功能,可以分析数据、浏览图像、呈现地图信息等,也能对地形进行多维度的模拟。将GIS应用于配网系统,能够实现各个地区变电站、用户、电气设备、线路等的有效配合与集成,以此来搭建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配网系统应该创建一个可以精准地呈现电力系统各项电气设备参数、以及连接属性的仿真模型,而且确保具有健全的GIS测绘功能,同时,能够便捷、简单地创建一个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依托于地理信息图更加精准、适时地呈现出不同配网以及各项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数据,该模型可以践行配网设计、规划、运维等一系列任务,也能辅助配网系统的建设与规划。所建设的生产管理系统要设置一个核心服务器,各类信息数据,例如:电网图、图纸数据等都纳入该服务器,从而让不同等级的工作者都能按照权限等级来运维电网,支持其安全运转。

2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2.1做好前期建设准备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设点多、范围广、所设计的电气设备种类复杂等,对此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系统建设前要做好各项准备,科学调整生产管理模式,妥善梳理好配网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把握好业务流程,而且要召集各个部门集中建设与开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把需要录入的信息及时输入信息数据库。系统正式建设前应该做好调研工作,掌握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运行所需的环境,建设出一个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通过调研来有效学习并吸收相关经验,为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做好准备。

2.2科学定位功能与流程

必须根据配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规定与实际需要,以推动配网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为目标,实现配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管理,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结合企业实际的条件以及配网系统的基本状况实事求是地定位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功能,可以在系统现有功能基础上来开发其他功能,逐步达到功能的升级,这样才符合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规律。

2.3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信息化建设步伐的持续加快,当前已经逐步构建起了多级网络系统,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系统与资源,逐步达到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初步需要,在此基础上来不断引进新型技术、优化调整软件系统,不断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升级,从而发挥其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为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提供出路。

2.4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的模型设计

模型设计是核心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实际的模型设计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设计数据库。GIS配网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成为关键,具体包括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设计等。现实的设计中,应该对一切涉及到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分解,对应科学处理信息,结合地理位置对应配网系统是否处于安全、高效运行状态。第二,属性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作为特殊的一种数据库,必须重视其设计,要立足于现阶段使用功能最强的配网图层信息空间,对其进行规划,通过数据的设计编码等加以分析,具体的数据库涵盖:信息表等。第三,数据库的配合。实际的GIS系统设计中,要科学搭配各类数据库,以此来维护系统的常规运转,提高系统管理工作效率,科学剖析各类数据,要充分运用标识来创建系统图形和属性二者的关系。此外,为了推动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应该积极创建新型的结构体系,引进三层结构技术,充分利用数据集成技术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

3配电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3.1设备的安全管理

原理为让设备已有信息同地理信息相互配合,将其标识于电子地图,以此来清晰、明确地呈现不同电气设备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运行模式、工作状态等,能够实现类似于电气设备台账、资产以及其他实物的管理等性能,同企业中的相关系统建立连接关系,从而达到设备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经营与管理。

3.2配网的安全生产

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包含多方面工作,具体是指:配网图纸信息的自动化更新,配网系统的日常管理,生成运维报表等。其中电网资料图纸的自动化变化与更新指的是当各项施工接近尾声时,配网系统的相关变化性信息数据都能够于GIS上得以修改,相关的电网图纸也都可以适时调整、变化。同时,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也具有巡查、负荷与电阻测量等性能,能够对配网故障、缺陷等问题进行记录,能够高效地得出配网系统各个月份、季度运行的报表,提升管理效率。

3.3计算配网线损

依托于GIS系统创建一个配网系统数据信息模型,根据电网图形测绘来创建一个线路拓扑系统,同时获得计算理论线损对应的相关数据、参数,例如:变压器参数、导线参数等。日负荷被提供以后,就能够对应算出特殊负荷下的配网线损值。当配网GIS同自动化系统SCADA系统连接时,就能够对应算出一个时间段、一特定运行模式下的配网理论线损值。

3.4配网的调度

随着整个社会用电量的不断上升,配网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化、多元化,运行模式也相对更为灵活。依托于GIS系统,能够对数据信息等加以细致描绘,从而更为清晰地呈现出配网拓扑构造,再加上SCADA信息、用户信息等,可以更加健全、完善地呈现出配网的大致工作状态,具体包括:开关的模拟、停电方案的模拟、故障的查询、各个地域停电电源点的查找等。

3.5故障报修管理

配网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受到各种内外力的作用与影响,难免出现各种故障,依托于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凭借多种电气设备的相关参数,例如:表箱号、表号等来实施故障定位,以此来削减故障检修流程,节省检修时间。同时,也可以把GPS定位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数据朝着GIS系统内部传输,从而提升故障报修效率,提高故障报修管理水平。

3.6设计辅助工具

GIS技术能够有效传递、传输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为配网的检修、故障维护等提供数据信息。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还能辅助相关方案、设计图等的规划、设计,拟定相关方案等,为各个部门提供检修支持,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高效展开。

4结束语

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GIS技术与电力系统的优化整合,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多项现代技术,加快GIS技术的应用步伐,不断推动配网GIS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的高效建设,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作者:何文霭 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恩平供电局

参考文献

[1]罗云,等.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刘丽文.生产与运作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一、认真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切实抓好农业环境管理。保护基本农田是国策,农业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抱着对社会、对子孙负责的态度,我们依法依规进行保护和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民意识

针对我县基本农田逐年减少,农业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们利用标语、培训等多种方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树立社会全员参与的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保护的意识。

2、认真调查研究

对群众反映较多、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茶恩青坪国土整理项目耕作层被破坏,经实地调查,我们写出“国土整理应重视耕地质量”一文,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根据文中所制定的改造方案进行整治好。河口三联整理区渗水漏肥问题,在调查后也提出了相应的整治方案。

3、积极参与规划修编

今年是基本农田中长期规划修编年,我们积极配合国土部门工作,同时收集过去未收集到的耕地利用现状图和耕地利用规划图。

4、搞好生态农业建设试点

从农业投入品着手,设定柳桥村为生态农业建设试点村,该村全面推广复混肥。

二、搞好肥料生产管理,维护肥料市场秩序

肥料市场的纯净,是农业生产安全的基本保证,所以我们重点抓源头—肥料生产管理,协作执法大队搞好肥料市场管理。

1、抓肥料生产管理

对我县境内有规模的3家肥料生产企业,一是督促办理各种法定手续;二是不定期检查生产记录,促使各企业规划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2、公布肥料信息

春播期间,经肥料生产企业调查和肥料市场调查,发放了一期肥料信息。

三、积极推广土肥新技术

1、开展技术培训

上半年结合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全县232个重点村开设培训班,培训村、组干部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份。

2、设立土肥试验

早稻在泉塘子农技站设立不同肥料对比和不同施肥量试验两个。

四、实施好两个项目

(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

本项目去年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和主要工作,今年重点抓好工程扫尾、验收、资料收集整理等。

1、工程扫尾

田间工程扫尾工作4个标段都在2月份完成,土化室建设经请教多方专家,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

2、验收

经市水利质监站主持,邀请县各有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验收全部合格,其中c2、c3标段被评为优良工程。

3、工程结算

田间工程结算书全部进行了初审,目前已送县财政局内审。

4、资料整理

4个标段资料全部搜集齐全,基本整理完善好,只差工程验收书盖章手续。

(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该项目3月份申报,被农业部、省农业厅立项后,按照要求、重点做好了如下工作

1、抓好早稻测土配方施肥

早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0.2万亩,使用配方肥2.1万吨,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05万份,设立示范片22个,连片面积8.72万亩,培训技术骨干44人,培训农民近3万人,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

2、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选送4人参加省农科院化验员培训;二是派出3人参加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管理培训;三是对乡镇土肥专干培训,聘请市有关单位专家培训22个乡镇土肥专干,结合乡镇土肥专干的培训,编写、印发规范性技术资料8篇。

3、宣传发动

6月2日,县人民政府召集各乡镇的乡镇长、主管乡镇长、农技站长、土肥专干,对测土配方施肥进行专题研究。各乡镇在县工作会议后,分别召开了宣传会议。全县出动宣传车22台次,书写宣传横幅22条,永久性标语200多条。

篇7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思考

1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现状,分析相关的生产影响因素问题

1.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正规化

各大电力运营发展企业中,安全电力生产的管理是重要而有效的,通过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标准,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分析全方面、多层次、动静态相互结合的过程,根据监督奖惩之间的配套管理过程,对相关的培训、教育内容进行衔接处理,明确实际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不断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综合分析实际总体规划和标准设计流程,对可能存在缺少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沟通,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政策规范,对可能存在缺乏问题进行整合,明确实际监督和管理的配套机制。按照经济发展计划标准,对实际的经济内容进行转变,明确实际宏观层面的相关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伴随着市场的快速推进,对企业的相关竞争力水平进行判断,需要对相关过程进行改变,明确企业的整体标准化和流程化,分析适用于生产管理的过程,准确的分析实际安全管理的过程。

1.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重心不明确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提升实际内容的丰富标准,明确实际电力电网的分管情况,确定奖惩制度标准,需要以人为本,加强综合理念的管理水平,以全局为主要系统管理观念,不断完善生产计划的协同发展过程。按照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对实际的管理业务者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进行快速标准性的提升,确保及时发展,及时治疗,防止事故的发生和发展。

2安全生产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因素

2.1电力市场环境的经济压力问题

伴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的改革在探索发展中逐步得到快速的前行,需要转变现有的市场化标准,明确市场竞争发展的压力和潜在实力。电力企业需要以有效的成本节约方式,逐步减少企业生产管理现展的进程,对不同的成本进行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级别。另外,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合理的分析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按照电网的输配单设备标注,对电力企业的机组负荷增长运输状态进行分析,明确各个方面的职能体系建设标准,确保保养和检修的合理性,不断提升高校稳定的运行发展效果。

2.2安全职责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具有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生产实际的职责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对于大部分安全任务而言,往往只是做简单的工作说明,象征性的处理,缺乏有效的原则性和主动要求标准。分管的生产领导往往忙于各类繁重的生产工作任务,对于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的升级都缺乏有效的处理能力,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升整体调查研究过程,缺乏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需要根据电网的实际输配送情况,制定合理的发电企业机组长期管理标准,明确实际高负荷运行基本状态,对各类职能系统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提升制度的整改和完善对策规划效果。

2.3现场标准化安排不足,可能存在违章操作问题

违章操作是指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因为习惯某种行为,造成的违章操作,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准确的分析修理后的情况,分析判断导致电力作业受损的原因,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判断造成电力事故的各类问题。分析变压器二次接触后可能产生的各类不良故障问题,对于没有停电、没有验电,没有接地,严重违章等操作造成的伤亡问题。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方案

3.1建立有效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伴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产业已经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实现社会的完全融合发展,对于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按照有效的安全稳定运行发展基础,分析国家、社会之间的稳定密切相连关系,分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发展水平,确保基层工人可以得到有效的挑战,充分认识全体职工的安全生产重要性,凸显安全生产的必要性。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社会建立稳定的发展标准,牢固树立良好的安全思想管理意识,切实完善安全生产流程。

3.2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价值和意义

人本思想是依照现有的现代企业发展水平,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逐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理念思想。领导需要首先认识到加强安全电力生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分析基层工作的生产标准,明确实际负债问题和差距,准确的分析实际各个时刻可能存在的事故和安全隐患问题,分析造成职工压力的情况,加强全职化的心理健康辅导,适当的减轻职工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尽量的改善工作环境水平,营造良好的个性化、和谐化、稳定化、安全化工作氛围,切实做好以人为本的管理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实际可能存在的各类问题和不足,分析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实施方案,提升管理者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香红.安全用电风险控制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篇8

【关键词】决策树 新建炼厂 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内各大石油集团新建炼化项目的相继上线,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够清晰的描绘出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信息化建设蓝图,能够有效提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为企业发展自身信息技术能力提供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纲。

目前,各新建炼化企业或大项目大多是根据各自的业务状况及其发展战略,按照业务模型框架对业务领域进行分析,从发展现状、面临形势、规划部署、效益风险、保障措施及项目描述等方面完成信息化规划的分析和编写工作,形成信息化发展规划方案,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由于规划的标准不统一,方法不一致,造成了编制完成的项目规划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有所欠缺,某些企业的很多小系统搭顺车一并投资建设,还有一些目前不具备条件的一些系统也被包含进来。在以往编制的规划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规划方案的完整性欠佳,导致信息化建设项目有缺项;规划方案中的项目描述不清晰,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导致不同的系统存在功能交叉现象;规划方案中的实施计划不合理,出现某系统上线后其数据源系统还在建设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应当基于先进的方法论进行编制,从而可以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先进性。

因此,新建炼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根据统一的标准和确定的方法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超前谋划,必须综合考虑新建炼厂的建设历程和业务实际来编制一套科学、合理、完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从而保证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

二、关于决策树

决策树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由四部分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和IT能力。在基于决策树进行需求分析时,首先,要在各层面确定企业的业务战略,其次,要确定需要通过哪些业务目标来实现上述的业务战略,再次,要分析每个业务目标需要哪些业务活动来支撑,最后,将业务活动与相关的IT能力进行对应。此时,就完成了业务目标、业务能力、业务活动、IT能力的逐步推导,得出了支持各类业务活动的信息化能力,即可得出满足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部分需求分析内容。

三、规划编制的方法

(一)基于决策树进行规划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完善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后续的信息技术方案设计和项目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整体水平的关键切入点。需求分析的总体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的业务战略进行业务分析,为新建炼厂搭建业务架构,并基于决策树方法论进行业务与IT的关联分析,因为离开业务谈IT将是一纸空谈。接下来通过与直接需求和国内外经典案例的结合得到最终的需求分析。

由于篇幅限制,重点讲解需求分析中基于决策树如何将业务与IT进行关联,是通过从业务战略到IT能力的逐步推导来实现。假定某新建炼厂的业务目标是“1000万吨/年的炼油能力,通过优化资源、优化生产、实现精细化的高效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建成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新型炼厂。”要达到上述业务目标,需要信息技术提供对业务的全面支持能力。基于决策树方法,通过对业务战略、业务目标、业务活动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所需要的信息化能力,推导出了经营管理层(完整的需求分析还应当包括决策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的分析,此处不再一一赘述)业务活动对信息技术能的力需求内容,如图1所示:

图1.经营管理层的IT能力推导图

由图1可见,通过ITTL管理的IT能力的建立将支撑和优化IT管理和IT运行维护业务活动,有效的提升新建炼厂的IT运行维护能力。通过科研项目管理IT能力的建立将有效的支持和优化科技管理业务活动,从而达到提升新建炼厂对科研项目全程记录和管理能力的业务目标。图中的其它内容不再一一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完成的需求分析将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一份完整的需求分析报告将会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亮点,有助于提升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

(二)科学的进行信息技术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方案是信息化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成果之一,科学、先进的信息技术方案可以为新建炼厂勾勒出信息化建设的蓝图,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内容。新建炼厂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需要充分考虑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按照信息架构设计、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设计、基础设施架构设计以及IT设计与工程设计的对接设计四个方面组织相应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即,设计各类数据流向科学、合理的信息架构,内容完整的应用及应用集成架构,先进的基础设施架构,实用的IT与工程对接重点,保证新建炼厂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

下面重点介绍应用架构的设计,在进行应用架构设计时,应根据新建炼厂的业务需求和成熟的信息化技术,从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生产操作层,描述出覆盖企业主要业务的应用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图2.应用架构设计示意图

由图2可以看出,应用架构横向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决策层、经营管理层、生产管理层及生产操作层。纵向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原油配置与原料采购、炼油化工生产、工程建设。新建炼厂的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工程建设同步跟进,因此,在信息技术方案的设计中,应当包含IT与工程对接重点的设计的相关内容。一般情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基础设施方面的设计对接(如,机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设计、DCS/PLC接口设计、大屏幕)、自动化与计量仪表方面的设计对接(如,LIMS接口设计、先进控制系统设计、油品调合系统设计、计量仪表设计)及IT组织架构的设计对接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若要设计出完整的信息技术方案,需要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作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核心支撑内容,信息技术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成败。

(三)合理的编制项目规划

项目规划是将信息技术方案的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到相应的项目、策略、实施计划、投资计划,合理的项目规划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方法和计划,因此,编制项目规划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

重点介绍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编制,实施策略将根据项目间的依赖关系及项目的风险效益分析制定,制定原则为:存在较强依赖关系的系统建设应在另一系统建设完成的前提下进行;低风险项目可首先考虑实施。

针对不同阶段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及特点,结合新建炼化企业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分阶段组织实施,具体应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定义阶段、实施阶段、生产准备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如图3所示:

图3.结合工程进度制定实施计划的示意图

从图3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阶段应该安排与工程建设进度相一致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例如,在实施阶段的系统实施,应当包括,档案管理、资产管理等系统的实施工作,为项目档案验收和资产验收做好准备工作。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项目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务必要关注其合理性,否则将会导致整个信息化建设规划失去适用性而难以落地。

四、规划编写方法的应用

本文基于决策树方法论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编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了新建炼厂云南石化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的编制中,为云南石化设计了一套具有全面性、前瞻性、实用性的信息化规划。基于决策树编制完成的云南石化信息化建设规划起点高、内容全、资源共享,能够全面支撑云南石化未来的业务发展需求,同时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肯定。

五、结论

在大型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时,采用本文提供的成熟方法,能够确保完成的需求分析具有与业务紧密结合、贴近用户直接需求、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等特点,确保设计完成的信息技术方案能够兼顾信息架构、应用与应用集成架构、基础设施架构、IT与工程的对接重点四方面的内容,确保项目实施策略和实施计划的合理性,支撑信息化建设规划完整落地。同时,若采用本项目提供的成熟方法进行规划的编制,不仅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规划的整体质量水平,确保编制完成的规划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因此,这套方法在今后为新建炼厂编制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彬,丁润逸.我国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展望,当代石油化工,2010,12,pp.23-27.

[2]刘希俭.中国石油信息化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3]陈蕊.浅谈企业信息化规划,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6,pp.45-46.

[4]计世资讯.2008中国信息化发展白皮书.

[5]赖茂生,龙健.信息化调研综述,产权导刊,pp.50-53.

[6]何同兴.石油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23):6,pp.64-67.

[7]葛雁冰.为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石油规划设计,2007,1,pp.1-3.

[8]郑明智,吴青.全面实施信息化搭建惠州炼厂的现代化管理平台,第十届全国信息技术化工应用年会论文集,pp.317-322.

篇9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理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和监理从业人员三个层面,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把《条例》和《规定》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监理工作,达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最终目的。

一、 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基本概念

1、 安全

安全泛指没有危险,不出事故的状态,即生产系统中人员和财物免遭不可承受风险伤害的状态。

2、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指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活动总称。

3、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的智慧,通过人的努力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通过这些过程实现人与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4、安全生产监理

安全生产监理是指监理单位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有关规定,依据监理委托合同、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对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行为开展的监理工作。

二、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理的措施

1、 坚持“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原则,从源头把好安全生产关

落实“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就需要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 从制定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开始进行安全生产方案审查和控制,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关。目前,我国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大都采取设计、监理、施工分阶段管理的模式,设计方案及图纸完成后再选择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及施工最直接的依据就是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和图纸, 故监理人员应当尽早熟悉设计方案、施工图纸及业主与施工承包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 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生产方案, 认真分析按此方案施工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将这些问题事先记录在案,在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承包单位参加的设计交底会时进行必要质疑澄清,切忌不懂装懂、得过且过。只有通过及时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从源头把好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安全生产关。

(1)施工围堰及导流孔(槽)设计标准必须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2)对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成熟性最好有相关专家评审意见, 施工方能掌握施工技术或工艺。

(3)设计的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情况紧密结合并切实可行, 不安全因素通过施工方案优化降到最低。

(4)施工协议中要足额考虑安全生产措施费,为确保安全生产提供经济保障。

(5)业主提供的施工场地如有高压电缆、输气输油输水管线、污水管等设施时要调查清楚,保护措施需有效。

2、要敦促承包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要对承包商所具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检查,要确保其已经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及时的发现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并要求承包商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尽快制定出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此外,还必须要敦促承包商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只有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够准许施工。

3、 要依据工程的特点,敦促承包商建立起具体的安全措施

通过对工程建设的职业伤害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其伤害事故大致可以分为20 类,而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伤害性安全事故有:触电、高空坠落、坍塌以及水淹伤害等。针对这些事故,承包商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这方面,施工单位承包商必须要根据水利施工项目的工程结构以及施工环境的特点,针对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防范,制定出详细且完善的预防措施,并交由相关部门和施工组织设计一道进行审批。

4、 要增强监理队伍的建设

对于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来说,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业务培训,规范监理行为是开展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基础。当前,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不难发现,其主要是因为监理人才匮乏而导致的。因此,要想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就必须强化监理队伍的建设,培养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监理队伍。首先,必须要强化对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检查和监督的工作力度,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工作的需要。其次,要强化对现场监理工作的管理,保障其工作行为规范准确。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强化对监理公司以及监理工作的宣传,以此来强化舆论的监督。这样的做法能有效地增强内部素质,树立良好形象。

5、 监理单位必须要不断地强化责任意识

对于监理单位来说,要想更好的开展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就必须要不断地强化责任服务和责任意识。在争夺市场时,要通过良好的工作业绩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来取胜,要以质量来求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监理单位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水利工程的特点:工期长、技术复杂以及易受环境影响,并要以此为基础开展针对影响工程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投入成本的因素的分析,而后要以此为依据编制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对监理规划和监理工作的实施细则来说,其必须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以及良好的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6、明确各施工阶段安全监理重心, 有效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安全监理作为建设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划分为施工招标投标、施工准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安全监理, 各阶段工作各有不同。施工招标投标阶段应审查施工单位的专业资质, 协助建设单位拟定与施工单位之间有关协议及审查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之间的安全协议; 施工准备阶段应依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令、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定, 明确项目安全监理人员的职责, 制定安全监理程序, 审查总承包单位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网络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核查已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工具、机械设备的检验证明和安全状态等; 施工阶段应严格按安全监理程序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各岗位监理人员应履行其相应职责, 总监的主管部门应根据工程进度对现场监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竣工验收阶段应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安全保卫、防火制度, 防止水利产品及设备损害。以管理水利施工阶段为例, 监理企业应按施工准备阶段、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土方开挖工程施工阶段、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阶段、装饰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包括特殊施工场所的安全防火监理的特点编制监理要求和监理工作程序, 指导项目监理组工作, 监理人员应严格按其要求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7、 做好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工作

监理人员在从事工程建设安全监督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监理的职责范围及处理分寸, 注重做好安全信息管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一定要尽职尽责, 对检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应及时向施工承包单位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对拒不整改的应暂时停工,并以书面形式报告建设单位, 并完善安全生产类文件签收制度。对于法律法规规定职责范围以外的,监理人员也应善意地提出建议,但一般可采取口头方式,努力做好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理工作, 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总之,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监理人员比较匮乏,高素质的水利施工安全监理人员更是缺少。因此培养一批能胜任水利建设施工需要的安全监理人员是当务之急。安全监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关于施工安全的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在水利施工安全监理方面的预控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中东.水利施工中的安全控制[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01)

篇10

关键词: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矿山排土场主要是露天矿山放置废石的场所,排土工序也是露天矿山生产流程中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序。排土场本身的建设质量、稳定性、安全性、选址及运行模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其运行安全。虽然目前很多矿山对排土场的安全都高度重视,但排土场仍是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灾害频发地点。这主要是由于很多露天矿山普遍难以协调排土场管理控制成本与建设质量、建设工期等之间的关系,以及未能对排土场进行合理科学的选址,导致露天矿山排土场管理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加大,为矿山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危害。

1 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

由于不同的矿山排土场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质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各不相同,可将灾害类型大致分为排土场滑坡、排土场泥石流及排土场环境污染三类。根据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灾害原因及机理分析,是制定有效的排土场灾害预防及治理的基础和关键。

1.1 露天矿山排土场滑坡原因与机理分析。露天矿山排土场滑坡是排土场三种类型的灾害中发生频率最高、最为常见的一种。排土场滑坡有可具体分为排土场的内部滑坡灾害、排土场沿基岩软弱层滑坡灾害及排土场基地接触面滑坡灾害这三种类型的滑坡灾害。现将排土场灾害产生的具体原因与机理分析如下:1)排土场建设初期的选址、设计及建设原因。一些露天矿山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排土场后期灾害预防控制及安全生产与早期建设选址的紧密关联,在矿山排土场的选址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未能科学分析不同地理位置建设排土场的后期生产效果及可能遇到的灾害情况,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建设位置,而是仅仅片面地考虑到矿山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或管理难度、管理成本等方面。在早期排土场建设及设计中,由于专业设计人才的缺乏、主要矿山生产建设者没有充分参与等原因,未能对矿山排土场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精确的勘测,也未能对矿山排土场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又由于排土场建设工期、建设与设计成本等因素之间的矛盾性,导致在建设中没有对排土场软弱层清理或清理不彻底、整体建设质量不高,为日后排土场生产运行中滑坡的产生埋下了隐患。2)排水不当或排水设施不健全。若排土场排水不当或排水设施不健全,当遭遇大雨或连续降雨天气时,不能及时排除的雨水会很快渗入排土场,降低排土场稳定性,进而引发滑坡。3)组织管理及其他人为因素。在排土场作业未能进行有效组织,导致生产中排土场软弱面的形成;一些排土场周边存在取土和采石现象,若没有及时制止并修复,就容易引发日后排土场的滑坡灾害。

1.2 排土场泥石流的原因及机理分析。1)排土场泥石流形成机理。排土场泥石流灾害主要有重力泥石流灾害与水动力泥石流灾害两种。其中水动力泥石流主要由于过多的石料等物质堆放于汇水面积较大的山谷处,导致大量物料经动力水的冲刷而沿陡坡急速向下流动,从而形成泥石流;重力泥石流是由于排土场的吸水岩土遇到水之后发生软化,直至变为粘稠状的流体,也可能是滑坡体等直接转变为泥石流。2)泥石流形成原因。排土场泥石流的主要成因是:排土场地域内本身含有较多的松散岩土;排土场所在之处有大的沟床纵坡,地形陡峻;排土场上游或中游存在较大的汇水面积或充足水源。

1.3 排土场环境污染分析。由于露天矿山的排土场存放了大量的废石,在转排及卸土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固体颗粒,加上风力作用及排土场本身存在的坡面作用,就会产生大量的尘埃,进而造成排土场及其周边的环境污染。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造成的排土场水土流失也会对生态环境形成较大的影负面响。

2 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防治措施

在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根据不同的灾害类型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治理和控制排土场灾害的关键所在。

2.1 科学组织排土场前期设计与建设。排土场早期的设计与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之后的生产管理效率及质量。充分认识到排土场后期灾害预防控制及安全生产与早期建设选址之间的紧密关联,在矿山排土场的选址过程中,充分重视,未能科学分析不同地理位置建设排土场的后期生产效果及可能遇到的灾害情况,对多个选址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选出综合效益最优的建设位置;并充分综合考虑矿山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或管理难度、管理成本等因素,充分调动矿山建设与生产者、请具备实际生产建设经验的认识对矿山排土场进行设计并评价和指导设计方案,对矿山排土场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对矿山排土场实际地质情况进行精确的勘测,科学组织排土场前期设计与建设。

2.2 完善排土规划效益,调整排土工艺。在规划及实际生产中,应不断总结分析生产管理经验、借鉴成功的生产管理案例,对排土工艺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调整。若排土场处山坡地形为上陡下缓时,可根据现场环境条件,调整排土顺序以保证排土场稳定性。

2.3 完善排土场排水设施。排土场滑坡、泥石流及生态环境破坏这三种灾害都与排土场的排水不力有关。建设并完善排土场排水设施是预防和治理这三种灾害的重要措施。可选择合适的位置修筑及改善排土场上方截水沟,以减少排土场的汇水面积、拦截地表水及大气降水;选择合适的位置钻排水孔,以降低排土场水位,防止静水压力形成隔水层底鼓,进而防止地下水深入排土场而引发灾害。

2.4 修建护墙挡坡。可在可能发生滑动的地方采用岩石砌筑的方法修建护墙挡坡,以防止灾害发生。干砌重力块石坝,不仅施工简单、成本较低,还具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以有效预防滑坡、泥石流灾害,方便排水疏干。但护墙挡坡的修筑需要对修筑部位的稳定性充分测定,以防误修带来危害。

综上所述,排土工序也是露天矿山生产流程中的一项基础性的重要工序,而露天矿山的灾害频发地是矿山排土场,对排土场灾害的控制情况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矿山应根据排土场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质及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不同排土场灾害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灾害原因及机理分析,充分重视、科学组织排土场前期设计与建设,不断总结分析生产管理经验、借鉴成功的生产管理案例,对排土工艺、排水管理进行合理的改善和调整,在可能发生滑动的地方采用岩石砌筑的方法修建护墙挡坡,在协调排土场管理控制成本与建设质量、建设工期等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排土场的滑坡、泥石流、环境污染等灾害,切实减少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